线上英语教学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4:01

线上英语教学方法篇1

关键词:线上线下;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

引言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能够帮助教师以信息化技术,完善并改进教学模式,拓展和延伸传统教学理念,使信息化技术切实有效地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成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英语表达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抓手,可以更好地契合时展的诉求,培养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因此,深入探析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挖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指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能够通过结合两种形式不同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深入式的学习”,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1]。其建构的目的并非对网络平台和教学资源的简单应用,而是借助网络平台和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维度,从线上线下的角度提高学习深度,拓宽学习范畴,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从而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在原则上,教师在开展混合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如下几点问题。首先,混合式教学的线上教学并非“形式”或“辅助”,而是专业教学的有机整体,是提升、培养、发展学生的必备手段和条件。其次,线下教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活动,而是根据网络教学的教学成果和学习成果,设计更深层次的课堂活动。再次,混合教学模式虽没有统一的教学范式,但却拥有较为统一的目标,即发挥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最后,混合式教学的理念是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校内校外资源,以资源构建的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以资源构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及教育国际化的发展[2]。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的应用价值

(一)应用工具功能强大

在多年的更新与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我国各类教学平台的系统更加稳定、功能更加强大,教学效用更加贴近日常教学,使课程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融合力度得到有效地提升。譬如“基地校”“名师微课”“导学监测”“移动讲台”“学生点评”等应用工具,能够将学生的移动智能设备变成专业教学的工具,可以从学生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并且大部分应用工具拥有较强的实用性,教师能够用手机开展随堂拍摄工作,使课堂内容直接共享到网络平台中,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和温习,而小组评分功能,则可以提升教学评价的真实性、公平性及民主性,使教师更好地了解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的实效性。

(二)创新教法,激发兴趣

根据混合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能够发现混合式教学没有相对统一的范式,可将当前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融入到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帮助教师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英语知识,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譬如将翻转课堂、项目驱动、远程教育、微课教学、mooC慕课平台等教学模式,融入到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更可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支持下,更好地投入到英语学习的过程中。

(三)资源丰富,利于自主学习

大学英语是语言类学科,注重学生语言听写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生态,使学生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升英语表达的能力。而混合式教学平台拥有较为成熟的知识架构和完善的数据资源,能够帮助英语教师整合各类教学资源,阐述不同知识点的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学生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地学习和应用英语知识,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譬如“基地校”教学平台拥有海量的英语教学资源,学生可通过观看原声电影、访谈节目,训练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学生可根据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检索出相应的学习资源,提高专项训练的质量与效率。

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的应用问题

(一)学生参与度低

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拓宽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却发现学生参与线上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普遍较低,作业完成度不高,且难以结合教师要求开展科学的课外学习活动。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探索意识低、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教师由于平台限制,难以即时地、实时地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进度。而在资源整合构建中,学生无法被现有的教学资源所吸引,难以真正地投入到线上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进而导致线上教学效果较差,线下教学进度受到影响,严重制约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发展。而要想切实提升学生参与线上教学活动的质量,除了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使学生切实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二)缺乏创新意识

混合教学模式注重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注重线上教学功能和线下教学功能的相互映衬。因此,教师应根据混合教学的特征,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使线下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的重要平台,使线下教学成为学生巩固和汲取知识的教学阵地,进而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支持下,帮助教师构建全维度、立体化的教学网络[3]。然而在实际应用阶段,教师却缺乏创新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意识,难以将多种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及教学方法有机地融入到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进而导致混合式教学难以发挥真正的育人功能和作用。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深入理解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内涵,只是将混合教学模式作为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综合应用,却没有认识到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目的”是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长此以往,导致各类教学模式难以融入到混合教学模式的体系架构中。

(三)缺乏角色转换

在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想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学习广度和深度,必须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服务者,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学习资源、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及课程内容[4]。然而由于大学英语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导致线上教学资源的构建质量和线下教学氛围的营造效果不尽如人意,难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极大地影响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发挥,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由于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应试成绩和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片面追求应试教学效果,导致教师所构建的教学资源过于理论化、复杂化、学术化,难以使学生真正地投入到线上学习的过程中。

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英语教师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应转变角色定位,充分认识到学生需求在线上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主地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服务者,以学生为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重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其次,英语教师应结合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培养的要求,将跨文化交际培养、国际化视野培养等内容有机地融入到线上线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提升英语表达能力,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最后,根据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内涵,教师要形成融合学生发展与专业教学的教学理念,要根据学生的就业趋势、发展需求,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与学生发展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譬如学生的就业趋势是对外贸易,则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与对外贸易有关的学习资源。

(二)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

首先,根据课前、课中、课后的混合式教学流程,将英语教学活动划分为三个功能模块,即课前模块、课中模块及课后模块。其中课前模块包括问卷调查、名师微课、教师空间、课前导学、班级通知等环节,通过网络平台的推送功能,将教学目标、网络信息及教学资源完整地传达给学生。课中模块则包括学生点评、导学监测、课堂记录、互动课堂、移动讲台等环节,教师需要以信息化教学、数据分析、资源共享、网络交流等方式,巩固线上教学内容,推进线上教学进程,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课后模块中,应将专题社区、班级通知、教师评价等环节纳入到线上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练习、社区讨论、资源展示及反馈诊断等方式,复习课堂知识,拓展课外知识,使学生在线上学习中开阔眼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其次,以精准化思想,明确课前、课中、课后等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目标及方法,并利用信息化平台,将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记录到教师空间中,随后根据具体问题、目标完成程度,优化现有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模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创新混合式教学方法

混合式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模式,能够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地融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在线教学的活动中。然而要想切实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功能和作用,还需要英语教师从以下两个层面出发。首先,将信息化教学平台、工具及方法有机地融入到线上线下教学活动中,提升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的实效性。譬如教师将微课模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在巩固线上教学知识的同时,深化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探寻英语知识的应用维度。而将直播教学方式融入到线上教学中,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提升学生参与线上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其次,创新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可将小组合作模式从课中引入到课后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线上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师所分发的学习任务,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将翻转课堂引入到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可集中精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在创新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多种教学工具为抓手,提升线上教学的新颖性。譬如将大数据技术融入到线上教学平台中,可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线上教学的效率,帮助教师发现混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5]。

(四)构建线上教学内容

首先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为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整合校内外英语教学资源,将西方国家的英语资源纳入到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随后根据资源的呈现方式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解决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以支架理论为抓手,帮助学生利用学习资源解决英语问题,到后期,则逐渐撤出“支架”和“指导”,要求学生自主地探索问题的答案。其次,在线下教学中,教师应将成果展示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明确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随后重新规划和设计课程内容,使学生在互动课堂、信息化教学中,获得成长和发展。而在英语教学内容设置上,则应加入网络教学内容,使网络教学内容与英语教材内容相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及掌握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

结束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质量,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角度,规划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唯有如此,才能补齐混合式教学的短板,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爱苗.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5):165—166+169.

[2]李璐璐.基于新指南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6):56—58.

[3]杨姗姗,龙秋菊.基于在线直播课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9,32(6):135—140.

[4]左依娇.基于网络平台的线上线下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3):172—173.

线上英语教学方法篇2

关键词:在线教育;英语课堂;适应;冲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201-02

中国的小学教育到大学教育阶段,在小学教育时期,大部分学校都从二到三年级开始就设置英语课。在中学教育时期,把英语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的学校达到甚至超过百分之九十。在大学教育时期,从1980年中国教育部就开始在全日制高校里推行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并将过级情况直接与奖学金、毕业证、学位证挂钩。在这之后,如果大学生想考取研究生深造,必须通过本科生研究生入学考试,这其中,英语也是一个占比很高的考试科目。在这种大背景下,线下的传统英语培训机构一直是发展得如火如荼。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环球雅思、李阳疯狂英语培训学校。

互联网教育是时下的热门,在线下已经发展壮大的传统英语培训机构自然都想分一杯羹。线上的主要英语机构有:1997年成立的英孚在线英语、1998年成立的李阳教育集团下的易说堂、2000年成立的新东方英语在线、2001年成立的沪江英语、2004年成立的VipaBC英语、2006年成立的乐知英语、2009年成立的必克英语、2011年成立的51talk。这些线上教育平台发展势头也很迅猛,学员数量逐年增长。在未来,随着在线英语教育平台的规模渐渐扩大,关于研究传统英语课堂要如何适应在线教育的冲击也显得日趋重要。本文分别通过国家、学校、教师的视角下来展开论述。

一、国家相关部门可以出面规范在线英语教育

互联网一直以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在线英语教育这个领域也不能幸免。我们通过互联网寻找我们需要的学习信息,这个年代在互联网上,从来就不缺少信息,只是信息鱼龙混杂,糟粕甚多。而上网学习英语的大部分都是未成年或者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还很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侵扰。

通过网络上的在线英语平台学习英语,出发点本来是好的。但是如今,网络上的英语在线教育机构层次不一,是属于国家教育部和网络部门监管的交叉地带,有很多法律上的空白之处。所以,国家教育部门和互联网部门一定要加大管理力度,加派专业人员进行筛选,对一些没有资质却夸大其效用的网站予以严惩,决不能因其影响力较小或是其他原因就听之任之,因为在面对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上,没有小事。

二、学校可更新硬件设施,引进高素质英语教学人员

在线英语教育有两个显著的优点:第一,它能以较低的成本聘请到水平较高的英语教学人员和外教,以低廉的收费吸引学生。第二,它的教学方式是通过网络,对于现在很多已经离不开电脑的年青人来说,这是一种新潮的、很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

作为校方,对待英语在线教育的迅猛发展势头,决不能试图遏制学生,而是应该看到彼方的长处,取长补短。学校可以更新硬件设施,比如让多媒体走进每一个教室,可以适当地引进一些英文学习的程序和软件,由于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可以进行绿色设置,所以关于学生沾染网络不良风气的担心可以大大减少。然后,校方应多多引进高素质的英语教学人员。关于为何学生普遍喜欢选择在线英语教育,在线能够随心选择自己心仪的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据笔者的一份问卷调查见图1,调查对象为湖南农业大学不同专业大学二年级的100位学生,他们即将面临大学四级考试,而且他们都选择了不同的在线英语教育平台。可以看出,百分之六十一的学生是因为教师的原因选择在线英语平台。是以,学校引进高素质的英语教学人员至关重要。

三、英语教师须积极适应在线网络教育的冲击

1.英语教师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中心,教师中心论在中国一直是常盛不衰。究其缘起,中国尊师重道,教师拥有绝对权威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实际上,就连耗费许多文学泰斗很多精力而编写的辞典都可能有错误,何况每天都在授课的英语教师呢?如果一味地追求教师权威,不在同时增进自己的专业水平,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其转而追求其他的教育方式。然而,课堂上的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好的途径之一,它占有了学生大部分的黄金学习时间,如果学生因为教师的问题不喜传统的英语课堂去选择线上教育,那么很有可能得不偿失。无论何时,一个满腹才学,专业知识渊博的英语教师,是必然会赢得学生尊敬的,比如在英语学习中听力理解的教学环节中,教师的角色就极其重要。听力理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涉及语言、认知、文化、社会知识等各种因素。教师在听力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不同的教学目的对听力理解的性质做出不同的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在其中至关重要[1]。是以,英语教育一定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英语教师应加快更新教学观念。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从宏观层面上指明了教育改革应全面走信息化发展道路。《纲要》指出,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必须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应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2]。由于长时间的传统英语课堂教育形成了很多陈规,很多英语教师不愿改变自己原有的观念。认为现在的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无关,由于这种观念的推动,很多新的教学方法不能被排斥在课堂的门外。可是往往学生更喜欢多样化、新式的教学方式。逐渐师生矛盾愈演愈烈,学生可能转而选择更心仪的在线网络教育。事实上,在当今中国,在线英语教育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课堂。所以传统英语课堂决不能故步自封,英语教师应当更新教学观念,接受新的方式。

3.英语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从前英语教师大都扮演的角色是一名领导者,带领学生学习字母、语法、阅读、写作。讲课也都是采取传统讲授的方式――你说我听。这种课堂原本就是不完善的。所以线上平台的充满互动的英语课堂才那么受到学生的欢迎。如今,在线教育改变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使教师由“教学”转变为“导学”,教师的角色也因此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者学习的向导、参谋、设计者、帮助者、管理者和激励者等。为“扮演”好教师的多重角色、发挥其“导学”作用,就要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跟踪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完善自我,以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求[3]。教师不再固定为一种传输知识的角色,要学会积极与学生沟通,重新审视定义自己的角色。陈坚林学者认为教师角色应被重新定位为:课前是课程设计者和开发者,课中为课程讲授者和组织者、培训者及评价者,课后为学习活动协助者和学习资源提供者。笔者觉得很有道理。英语课堂因其本身的特性尤其需要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来丰富和活跃课堂[2]。

而英语教师角色的完美转型需要开展师资培训工作,从而改善和优化在职教师的素养结构。教师应该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效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交流、合作、研究和解决问题之中,为学生创设生态化学习环境[3]。

当今社会,传统的学校英语教育课堂依然是无可替代的一种英语教学方式,为了适应在线教育对传统英语课堂的冲击,为了今后不被信息化社会淘汰,为了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为了不让学生对传统的英语课堂失望,传统英语课堂需要更加创新和独特。在线英语教育平台给传统英语教育课堂的冲击更多的是促进学校、教师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反思,对硬件设施的改善,对信息化教育的跟进。这将大大提高传统学校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守元,苗兴伟.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J].外语电话教学,2003,(8).

线上英语教学方法篇3

关键词:英文规范书写中小学生教学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文书写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深化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据调查,目前有80%以上的中、小学生字母书写不标准、杂乱、潦草、东倒西歪、比例不协调,尤其是存在着间距不均、粘连、脱节等现象使得字迹难以辨认。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作业质量和考试成绩,而且影响了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和英语交流的实用性。在2010年3月的“两会”期间,科技界有40多位委员联名提案建议要加强中、小学生书写能力培养,可见对中、小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已不仅仅是教育上的问题,而且已成为一种社会问题。“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而且对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感知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提升教学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快速有效的规范书写教学之意义已远远超越了书写教学的本身。

一、中、小学生英文书写的现状

(一)英文书写教学没有引起重视

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英文书写教学被严重忽视,应试教育使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把注意力放在英语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上,而很少注意书写能力的培养。学校没有给学生展示英文书写才能的平台,教师也不给学生欣赏他人英文书写作品的机会。总之,学校没有把英文规范书写作为一项常规的教学任务来抓,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没有形成良好的书写教学氛围,因此,英语书写仍然是学校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二)英文书写教学缺乏示范和指导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师的英文板书随意性很强,速度快又潦草,因此无法起到示范作用,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英文书写的兴趣和质量;有些教师发现了学生的书写错误,也没有及时地加以纠正,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了不良的书写习惯;有些教师甚至把“写”完全放到课外,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导致学生错误地理解为练字仅仅是为了“练”,而忽略了练字的真正目的。由于没有引导学生把书写与应用相结合,必然导致英语书写教学的无效性。

(三)中、小学生英文书写主动性差

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自控能力差。由于以往的书写教学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学生即使经过了大量枯燥的练习也很难发现其中的规律和技巧。书写水平不能明显提高,必然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使之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由于英文书写作业形式单一,学生找不到兴奋点,对英语书写也慢慢失去兴趣,作业开始马马虎虎,只求速度,不求美观,有的甚至开始逃避书写,导致写字质量越来越差。这种情况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觉得书写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而失去书写的主动性。据调查,80%的学生不重视英文书写,下笔随意,字迹潦草,没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英文书写教学缺乏实用的指导工具

多年来英文书写教学依赖的是传统的书写模式,而传统的书写模式仅仅是给学生提供了占格框框而已,简单地讲也就是哪些字母占中格,哪些字母占中上格,哪些字母占中下格,因此无法限制学生书写时的随意性,对字母倾斜角度的统一、字体重心的稳定,字母的宽窄大小、间距的准确等都没有提供确切的依据、方法和要领。如什么是大小一致?什么是宽窄均匀?什么是圆润?什么是饱满?什么是流畅?什么是间距精准?如何做到字母之间的不粘连?怎样控制单词的不脱节等都缺乏实用的指导工具。

(五)中、小学生对英文书写要求不明确、方法不正确

字母书写是英文书写中最基本的元素,大部分学生在书写中没有掌握基本的书写方法,存在字母笔顺、笔画不清,不能准确找到起笔点,运笔走势不明确,转折点过早或过迟,回笔不到位,收笔突然或不到位,字体不饱满,曲线不圆润,笔画不流畅,字母超格或不满格,大小宽窄不均、字体东倒西歪,单词书写参差不齐,句子书写更是存在大小写不分、粘连、脱节、难以辨认等问题。如经常把写成,把“”写成“”,把写成,把写成,造成kh不分等现象。由此不难看出英文书写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仍然是一个盲点,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二、“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

(一)“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的概念及内涵

“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是在传统英文书写结构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人的视觉特点,结合结构美学原理,利用人体力学而发明的一种全新的英文书写方法。“五四三”即五线、四格、三笔。

五线是指“上线、中线、托线、底线和主线”。主线即是与上线、中线、托线和底线相交而形成的63°夹角的辅助线,是依据中、小学生的书写习惯、书写难点及书写特点而设计的,其倾斜度恰好适合手写英文的自然角度,符合人体力学。主线是写好每个英文字母的依托,其作用是控制每个字母的倾斜角度,稳定字体重心、避免东倒西歪,使英文看起来协调一致。

四格是指“上格、中格、下格、主格”。两条主线之间的格叫主格,主格是主线与主线之间具有坐标性质的平行四边形网格,其结构特性符合结构美学的原理。主格是学生写好英文的重要依据,是避免字母与字母粘连、单词脱节,限定字体宽窄、大小的标尺。掌握这把尺子,学生在书写英文时就不会出现字母大的大、小的小、宽窄不均的现象,就能准确地把握字母与字母的间距,单词与单词的间距,不会造成书写英文松的松、紧的紧、粘连和脱节等难以辨认的现象,同时也有利于老师批改和评阅,避免考试时因误写被误判丢分。我们都知道汉字是单个独立的,即便没有间距,甚至有些粘连,大家也能辨认,但英文却是由26个字母的不同排列组合而成的,因此任何字母都可能组合在一起,如果没有间距就单纯是字母的无序排列。字母与字母之间、字母与单词之间,特别是单词与单词之间都要靠间距来加以区分,所以,我们说“没有间距就没有英文”。

三笔是指“竖、曲线和横”,它是组成英文字母的基本笔画。“竖”是每个字母依主线平行控制字母角度和重心的依据。“曲线”需要准确把握好起笔点,控制好运笔方向及运笔走势,且收笔要到位。“横”虽然在小写字母中使用率很少,但是必须写直、写平、不能过长或太短,而且要明确“横”的书写位置。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有“点”和“横”的字母,“点”和“横”应后写,它在字母中起着秤砣的作用,有稳定字体重心、平衡字体态势、在单词和句子中有点晴之笔的妙用。

五线、四格、三笔的功能是使英文书写方法更简单、书写标准更明确、书写要求更具体、书写要领更统一、书写规律更可循、书写依据更有效,能够让学生快速有效地写出字母标准,字体统一,字态协调,倾斜角度协调一致,重心稳定,字体宽窄均匀,字母间距精准,字迹工整、美观大气、流畅洒脱的英文。

(二)“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的四大特点

1.易教。“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简单明了,具有统一的认知、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教法,无论学生英文书写基础怎样,只要教师严格按照“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教学要求教授,学生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并掌握英文书写技能,提高书写水平。它是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难解决的英文书写难题。2.易学。与传统的书写教学相比,这种书写方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通过学习“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法”,就能直接掌握书写要领、书写技巧和书写规律。3.规范。“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突出规范书写,将方法和依据并用,矫正、规范和提高同步进行,因此避免学生英文书写杂乱,字母书写粘连,有效控制单词脱节,限定字体宽窄大小限制书写时的随意性,彻底改变传统书写模式的弊端。4.实用。“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许多英文书写存在困难的学生,通过“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训练后明确了字母书写的标准,掌握了字母书写的要领,统一了笔画笔顺的关系,矫正了不良的书写习惯,真正理解了英文规范书写的技巧和规律。在对参加过“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法”培训的学生调查时,我们发现有85%的学生居然不知道自己以前是怎样书写英文的,可见“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法”对学生不良书写习惯具有屏蔽功能。它不仅填补了当前英文规范书写教学的空白,也是英语教学领域的重大创新。

(三)“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与常规书写教学的区别

1.打破常规的书写教学方式。常规的书写教学方式是按照英文字母的传统排列顺序教授书写,这种教学方式既不利于学生对字母形态的再认识,也不利于学生对字体结构的理解和认识,更不能很好的按照字体结构变化熟练掌握书写规律。2.打破常规的书写教学方法。常规的书写教学中没有明确的书写标准、没有具体的书写要求、没有相应的书写技巧、没有统一的书写要领、没有可循的书写规律、没有有效的书写依据,这就造成了常规书写教学的无效性,使得学生英文书写能力两极分化很大。“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为教师提供了强有力的书写教学工具,因此杜绝教师照猫画虎地教学,避免学生依葫芦画瓢学习。3.突破了传统的英文书写模式。今天全世界的英文书写依然是依靠传统的“四线三格”,“四线三格”作为英文书写依据过于简单,功能过于单一,不能为学生写好英文提供有效的书写依据,不具备书写的规范性和矫正功能,亦不能很好的控制字体字态,对字母与字母、字母单词、单词与单词的间距也很难把控,特别是针对中、小学生英文书写中存在的东倒西歪、重心不稳定,字体不协调、字母大小宽窄不均等实际问题无法解决,对学生英文规范书写的作用也微乎其微。

而“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的书写依据是在传统“四线三格”的基础上做了功能上的完善与升级,增加了“主线与主格”功能。独创的“五线四格”使英文书写依据更加有效,同时这种具有坐标性质的网格结构,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字母的起笔点、运笔方向、运笔走势、回笔及转折点等,使英文书写依据最大限度的得到提升和完善,也大大提高了英文书写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以主线为依据,学生就能控制所有字母的倾斜角度,避免东倒西歪的书写现象,按照可循的书写规律使得字体重心更加稳定。以主格为依据限定字体的宽窄、大小,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字母与字母、单词与单词的间距,从而避免字母之间的粘连,控制单词的脱节,使间距看起来精准,字体协调、字态圆润、均匀美观,也限制了学生书写的随意性,为学生规范书写提供有效的书写依据。并对传统的书写教学存在的纰漏进行了修正,对容易粘连、容易脱节、特殊字母的连写、相互补位、不规范书写的常见错误、不能保证字体协调统一等问题都提出了整体的解决方案,突出了英文26个字母“三笔”书写的方法(竖、曲线、横),规范了如何写好“三笔”,如何利用“三笔”,依托“五线四格”来书写,学生会突然意识到写好英文原来竟如此简单,使学生能够轻轻松松地掌握英文规范书写要领、方法和技巧。

三、“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在中、小学英文书写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交流的不断扩大和加深,英语在我国的普及和应用频率亦呈上升趋势,而英文已经成为大众化、社会化、全球化的重要交流工具,在全社会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可以说英文已成为现代社会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交流工具之一。这就使得英文规范书写不仅是教学领域的需要,也是英语社会化发展的需要。

(二)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英语教学改革的基础是书写,而英文书写作为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要素,在整个英语教学改革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英文书写教学改革必将引发整个英语教学的深层次改革,同样,英语教学改革也必将推动英文书写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传统的英文书写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英语教学迫切需要改革现有的英文书写教学方法,创新英文书写教学模式,把最简洁、最流畅、最直观、最实用的书写方法传授给广大的中、小学生,进而推动英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将成为英语教师书写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是英文规范书写教学的革命性突破。

(三)中、小学生英文书写训练的有效选择

“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是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一种全新的英文书写教学方法。它不需要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不需要大量的练习就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习惯,并通过规范书写的训练内化成为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做事专一的良好心理品质,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对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接受美的感染和艺术熏陶都将起到促进作用。

(四)符合中、小学生书写教学的最优化原理

“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遵循了教学的最优化原理,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在充分考虑学生写字习惯、心理特点、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效益,也就是让每个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佳的英文书写方法,提高英文书写的正确率,缩小差异,进而促进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探索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育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让学生学习的是书写方法,掌握的是书写技巧,运用的是书写规律,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尽情享受书写的过程,充分感受书写的乐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究、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条件。因此,在英文书写教学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发学生自主书写的积极性

教师要注重开发学生书写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书写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书写训练,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书写的创造性,直接有效地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找差距,找不足,总结书写经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提升书写水平和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开展合作学习

让书写进课堂。教师要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让英语课堂充分体现教学的双主体。化整为零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45分钟有效的教学时间里得到锻炼的机会,让学生人人参与“教”与“学”,积极分析思考并从活动中找到得与失。如小写字母‘’在书写教学中就是个难点。虽然这个字母很简单,但是由于受汉字书写习惯的思维定势影响,学生很容易把‘’写成‘’字旁。为了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书写技巧,教师应安排学生对“竖、曲线和横”这三笔进行分解的书写训练并给予比较系统的指导。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2~3人一组,开展相互学习,相互探究和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会争相指出对方书写的优点和缺点,找出为什么很多学生经常把写成的原因,这样,学生就能更容易地变被动的书写为主动的练习,从而提高英文书写的准确率和学习效率。

(三)进行有效地示范指导

教师首先要吃透“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的精髓,掌握书写要求和书写要领,并能够依靠书写依据熟练地运用书写规律和书写技巧。在教学中严格坚持“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的教学标准,作好示范、指导,同时还要在学生开始练习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教学中要注重树立标杆,典型引路,以书写优秀的学生为榜样,开展英语书写竞赛活动,让更多的学生通过活动展示自己的书写才华,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的英文书写水平。

(四)实施愉快教学

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倡导的是快乐书写,因为“只有快乐书写,书写才快乐”。所以,教师在书写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情趣化,给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使学生向着目标不断前进。“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按照字母笔画、结构分类改变了依据字母排列顺序教授书写的传统方法,如教写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掌握“曲线”和“竖”的书写技巧,这样,写好了就等于把同时都写好了;再如教写时,把写好了也就等于把

写好了,以此类推,把写好了,也写好了。这样,举一反三的让学生学会找规律,既检测了学生对于书写方法的掌握情况,也帮助学生重新认识了字母的结构,同时也改变了写字课的传统模式——“满堂灌”,增添了许多课堂乐趣。实践证明,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很强,积极性也很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写字原来是一种很美的享受。

线上英语教学方法篇4

关键词:英语;混合式教学;SpoC;课堂教学

一、引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各国间的交流也日渐增多,使得资源共享成为一大趋势。尤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跨国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英语作为一种通用语言,发挥出重要作用。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必须要学会英语。毋庸置疑,要学好英语,一方面是学,还有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而SpoC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为高校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新思路,基于SpoC的英语混合式教学就有着重要的研究和实践意义。

二、SpoC概述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基础教育与信息化结合成为了一种大的趋势。信息化介入其中使基础教育呈现出全民化、优质化、个性化的特点。SpoC是“SmallprivateonlineCourse”的英文缩写,可将其翻译为“小规模私密在线课程”是哈佛大学继mooC后又提出的一个在线学习的新概念。SpoC兴起也是有原因的,SpoC中的S对应的是Small,而mooC的m恰恰是代表massive的意思,而第二个英文字符private对应的是open。说明SpoC严格的限制学习课程的规模,并且SpoC也对课程学员的要求方面设定了准入条件,其做法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根据mooC自身特点来改进,使得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教师在SpoC中是整合和学习课程资源者,而不必是视频的主角。教师在课前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基础对各种实体资源及线上资源进行整合。在课堂上,教师应发挥出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而不再是主讲者,应积极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研讨,并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个别指导,解决好学生的实际问题,以此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

三、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要求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1大学英语课堂亟须新的教学模式

目前,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仍在采用传统的教育理念,缺少对语言学习特点及现代教育思想的理解,这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致命威胁。此外,大多数高校英语教学的效果都不太理想,也没有被多数学生认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教学方式单一,很难满足当代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采用“一本书”“一只笔”“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违背了语言的交际本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念、手段及方法也面临着巨大挑战。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使英语课程教学必须要摆脱传统的单一模式,因此网络化、信息化就成为必然趋势,使课堂授课与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光盘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中心,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从大学英语课的现状来看,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英语成绩,就必须要利用时间效率,基于SpoC,将大学英语融入基础的教学方式已迫在眉睫[2]。

2高校对英语教学的投入较少,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高校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导致英语师资严重不足。尤其是一些地方性的普通高校,严重缺乏外教资源,这种现状就使大学英语教师的门槛越来越低,大多数新教师一毕业就开始授课,导致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此外,这几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在明显扩大,长期下去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学英语师资不足的状况,教师每周的授课任务比较繁重,有几十个学时,所以就很难有时间在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提高上下功夫。但是,作为合格的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较深厚的语言功底,更要知识渊博。此外,英语教师还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有较高的素质。由此可见,对教师采取“快餐”式的培养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还必须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师数量的同时提高质量,要理性改变以往大学英语依赖自学的观点。

3高校英语教学目的受限于四六级,有较强的功利性

目前,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学习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但是,四六级也限制了高校英语教学目的,使得英语学习有了很强的功利性,不利于高校英语教学的长远发展。

(二)大学英语的教学要求

根据大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市场需求,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

四、SpoC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

(一)充实丰富教学内容

SpoC教学模式的出现解决了传统英语教学中书本无特色、教材陈旧、语言文化环境弱等问题。由于SpoC有很强的开放性,所以英语教师在大数据背景下,根据课程的需要收集网络资源,并对资源进行整合,使课程更丰富,这样就能使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强化学习效果

基于SpoC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有着明显区别,因其限制了特定的准入条件,所以使学生对课程本身就充满了学习热情,兴趣爱好也与普通学生有所区别。基于SpoC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对线下任务进行布置,从而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因教师面授时间过长而缩短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问题。SpoC的教学模式能赋予学生完整、深刻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更主动,并在学习中享受到快乐。基于SpoC的英语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线下认真地阅读、准备材料,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缺点。SpoC的出现,使在线学习要远远超出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及课堂效率,使得学习效果也更为有效[3]。

(三)对教师的作用重新定义,教学模式得以创新

一般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更依赖于课本所固有的内容,教学模式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在课本内容基础上进行扩展,上课时学生是课堂的聆听者却不是参与者。教师在SpoC的教学模式下能真正成为课堂的掌控者,可以完全不拘泥于课本,以线上优势来整合资源。此外,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来收集资源,同时充分利用线下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资料。在课堂教学上,将传统的授课方式转变为个性化辅导方式,与学生一起共同解决遇到的难题。基于SpoC的新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英语知识,利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综合利用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由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五、基于SpoC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内容及课程设计

(一)基于SpoC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内容

基于SpoC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容核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SpoC线上学习、线上加线下辅导、即时课程评价等。其中,SpoC在线学习包括四大部分,主要有:课件资源、微课视频、知识拓展、练习测验。教师将枯燥的传统教学内容设计录制成内容明确、突出重点、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不仅讲解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同时也介绍英语文化,并培养文学素养。学生可以独立完成SpoC学习内容,同时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为学生及时有效地提供多种形式的辅导,主要的辅导形式是线上讨论群和线下辅导课。线上讨论群是由授课教师利用手机app平台建立由教师、助教、学生组成的班课群,为学生随时解答他们在线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线下辅导课主要是定期为授课班级辅导答疑,教师可以面对面地为学生SpoC学习以及课堂任务项目中遇到的困难、疑问进行辅导。监督与评价SpoC线上学习主要是从主观和客观两部分着手,充分利用学习平台软件可以记录和统计学生准确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并由助教和教师对学生所提交的练习进行评价,最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质量效果真实地反映出来。SpoC的线上学习是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得以实现的根本前提,为微课堂线下展示以及线下合作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之,课堂活动设计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是基于SpoC的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的是引领、辅助作用,并且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或合作完成语言的输入和输出。

(二)基于SpoC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设计

1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就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而不是由教师传授所得到的。适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学习环境的新教学模式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中心,教师发挥了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的作用,并充分利用协作、情境、会话等几个要素,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首创精神发挥出来,从而使学生能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基于SpoC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模式中,其核心是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以此来构建知识、技能,以此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对学习进程做自主安排。在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中,要解决问题就必须要相互协作。只有进行有效的交流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基于SpoC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需要学习者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通过SpoC课程资源的利用,能使学习者通过个人或小组协作的方式共同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从而帮助其从被动的知识灌输者向学习活动主体转变[4]。

2目标及需求

目前,大学英语将其教学目标设定为:加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尤其是培养听说能力,能在今后的相关业务中用英语交流,包括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同时,还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基础。英语教师应该在新生入学时,先对他们的英语需求做全面了解。通过座谈的方式,使英语教师了解到当前大学生对学习英语所设定的目标,并归纳如下:提高英语口语能力,能用英文进行一般交流;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自主学习时间多一些;由教师或同学及时对所遇到问题进行辅导和答疑。

3设计思路

第一,项目驱动原则。可为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八个项目:公司简介、商务宴请、行程安排、产品介绍、产品销售、货物运输、顾客满意度调查、面试求职。确保在线课程上传项目作品视频,进而创建出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课后由小组协作共同来完成项目作业。之后在课堂面授时安排小组将这些项目作品展示出来,并由教师和同学一起对其做点评。第二,团队合作原则。教师间应进行合作分工,无论是资源建设、平台设计、制作微视频,还是项目案例和考核评价,都需要大家一起创建、共同探讨。当学生把每个项目作业都完成时,就该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从编写脚本、台词合练、分配角色到拍摄视频和后期制作,整个过程都要由小组成员共同承担、合作完成。第三,输入输出相结合原则。网络课程能为学生提供混合式教学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语言输入,学生就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自主学习。每个项目报告中的脚本都将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作为其目标,课堂项目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每个单元以项目为载体,从语言的输入到输出,使学生在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中能顺利地完成知识和技能的构建。

线上英语教学方法篇5

针对英语泛在学习模式存在的传统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缺乏有效衔接、缺乏生态性系统设计、缺乏具有“参与感”和“现场感”的语言学习环境等问题,构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英语泛在学习生态系统,有利于充分发挥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英语教育的改造提升作用,为大数据时代英语教学变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对促进新型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过程、内容、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的深度融合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泛在学习;学习生态;有效学习;英语学习;大数据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移动通信终端的普及为学生营造了泛在英语学习环境,大数据技术开启了个性化智能教育时代,翻转课堂、mooC、微课等新型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虽然它们不能取代传统教学模式,但英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重视信息技术对传统英语课堂的改造和提升,以全新的视角思考英语教学的变革方向。

一、研究理论概述

1.泛在学习理论

泛在学习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泛在网络实现任何知识内容的学习。泛在网络和泛在计算技术为人类实现随时随地的泛在学习提供了技术保障,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融合发展正深刻改变着知识的传播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重构着教育和学习的生态环境。一方面,移动通信终端的多元化发展解除了传统英语学习对地点的约束,翻转课堂、mooC等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时间、进度、内容和学习方式。另一方面,传统教学设备正在向数字教学设备变迁,教育领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推动跨区域教学资源整合,海量的多媒体教学内容必须和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有效结合,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情的学生进行精准施策和差异化施策。

2.学习生态理论

学习生态是由学习群体及其所处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系统由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设施等支撑,通过以合作、交流、共享、互动为特征的教育实践,实现知识信息传递和有效学习,从而促进系统的不断优化。学生与学习环境、学生和学习群体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知识的吸纳、内化、创新、外化、反馈等过程实现有效学习[1]。在泛在学习的背景下,学习生态研究的是教育信息、学习主体、教师、教育信息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需要从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视角研究各个生态系统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3.有效学习理论

有效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学习内容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高效率地完成知识建构,从而实现学习目标并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的学习行为。有效学习是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价值追求[2],学生可以实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灵活应用。学习内容的优化在大数据背景下表现为对海量学习内容的筛选、清洗与转化[3],使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方法调整是建立在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多元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个人学习偏好、认知习惯、学习方式、情感态度因素、学习内容的变化而动态进行的。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是指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和师生进行合作、交流,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评价是学生改变学习计划、优化学习方法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学习可以起到引导、激励、启示和教育作用。

二、当前英语泛在学习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环节缺乏有效衔接

首先,传统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在教学节奏、知识范围上没有有效衔接。例如,学生不知道如何在线上学习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或者在线上环节重复学习课堂中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其次,缺乏对课堂英语学习和个性化英语自主学习的融合创新设计。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整齐划一的教学标准无法满足英语学习分层分级的差异化教学要求。不同学情的学生对学习时间、空间、内容、方式的需求不尽相同,教师在教学中没能和学生线上学习的大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有效的融合对接,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主观判断作为实施因材施教的依据,因此其决策缺乏精准性和稳定性。

2.泛在学习缺乏生态性系统设计,学生英语泛在学习的用户黏性不高

当前泛在学习过程特别是在线学习过程缺乏师生互动性、社交互动性、线上线下互动性。泛在学习仅停留在将文字、图像、视频等教学资料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泛在化的阶段,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学生英语学习的选择性和便利性,但缺乏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黏性设计,因此泛在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3.英语泛在学习体系缺乏具有“参与感”和“现场感”的语言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在学习环境的特定情境作用下,借助教师的帮助与学习伙伴的协作,通过意义的建构过程实现的。因此在英语泛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增强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的沟通和交际活动的参与性[4]。例如,如果在英语课程设计和在线学习设计环节,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偏好的设计,就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尊重,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不同学情的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自我实现感,实现自主学习。另外,教师缺乏对学生多元需求的感知和把握,缺乏语言锻炼的“现场感”设计,使学生无法在接近真实生活情境的语言环境中得到语言交际锻炼。

三、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英语泛在学习生态系统

移动通信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为有效解决当前英语泛在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提供新的方式和途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英语泛在学习生态系统以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特征、习惯、喜好等大数据挖掘为切入点,联合学校、互联网教育机构、教材编写人员、教师、信息化支撑机构、教育管理机构、在校学生和在职学员等生态系统成员共同把泛在学习落实到教学环境、模式设计、资源开发、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等工作中,不仅仅是教育内容资源和信息的共享空间,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和个性化学习的公共服务平台。因此,本文构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英语泛在学习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大数据采集、大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四个子系统,并构建了系统体系结构模型。

1.大数据采集子系统

首先,大数据采集子系统要实现数据、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多媒体等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采集,实现跨区域、跨机构、跨教学环节的数据互联互通和数据采集功能,解决教育数据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其次,实现英语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程内容建设、网络学习内容资源建设、语料库建设、学生学习认知过程监控、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监控和学习评价等全教学链条的数据采集功能,为生态系统成员之间的共生发展提供良好的数据资源基础。英语教学设计数据主要采集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要求对不同学生制定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路径等数据,厘清学生在课堂上和网络上分别学什么、在哪学、怎么学的问题。教学过程数据主要采集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解决英语学习问题的经验、做法和策略,包括情感态度、认知因素的调控、语言情境的构建、师生的有效互动等。课程内容数据主要是采集教师、学校、互联网教育机构课程教学内容数据,包括教材内容、课件、题库、案例等授课内容资料,以及以上资料经过碎片化处理的数据资料。网络资源数据库主要采集互联网、校园网上英语学习方面的相关资料。英语语料库数据主要采集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等语料库内容,以及英语教材、英美小说、散文、演说词、电影剧本、新闻稿等英文自然语料。学习行为数据库主要采集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和线上学习行为数据。课堂学习行为包括是否预习、复习等,线上学习行为数据采集学习日志、学习习惯、学习时长和学习路径等。学习评价数据主要采集教师或者在线学习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策略运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数据。学习情感态度数据主要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采集影响学生英语语言习得的动机、态度、焦虑、自信等指标。

2.大数据存储子系统

大数据存储子系统主要实现对大数据采集子系统采集的海量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数据清理、归档、压缩,实现一体化数据存储。可以实现跨区域、跨系统的英语泛在学习数据的融合,解决不同教学机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带来的信息孤岛问题。英语学习数据仓库是指集成了大数据分析子系统和应用子系统决策分析所需的泛在学习数据,这些数据是按照一定的英语学习主题进行组织,是在对原有分散的各类英语泛在学习数据库数据进行加工、汇总和整理后得到的,有效地消除了各类源数据中的不一致性,所以英语学习数据仓库的信息均是关于学生英语泛在学习全局情况的一致性信息。数据仓库的这些全局性信息同时通过网络云平台实现英语泛在学习数据的云端存储,可以直接由大数据应用子系统调用。

3.大数据分析子系统

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是影响英语习得效果的两个重要方面。大数据分析子系统首先结合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对学生个体的英语学习认知行为和学习的情感态度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学生的动机、态度、焦虑、自信、兴趣等情感因素,以及学习毅力、能力、习惯、方法、英语水平和常犯错误等认知行为因素,对数据挖掘结果进行聚类运算和分类处理,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行为和学习态度情况将学生细分,以识别不同学生之间相似的泛在学习需求,以及某个学生个体在不同学习阶段泛在学习需求的差异性。同时,大数据分析子系统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并根据学习评价结果判断学习方案的优劣,有针对性地进行线上和线下学习方案的调整。

4.大数据应用子系统

大数据应用子系统包括学习信息推送系统、学习信息定制系统、在线互动学习系统、语言情境仿真系统、知识关联推荐系统、知识精准搜索系统、知识树形管理系统和娱乐在线学习系统等应用。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终端连接到相关应用系统进行英语语言知识的有效学习。学习信息推荐系统自动推荐给学生的学习信息是学生应掌握而目前未掌握的英语知识。学习信息定制系统可以满足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需求而定制某类主题的学习信息。学生一方面通过在线互动学习系统可以和辅导教师进行交流互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实现和其他学习者的沟通和交流,共享英语学习经验。语言情境仿真系统可以实现某类主题的英语学习情境的在线仿真,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环境的英语语言情境中进行英语交际锻炼。知识关联推荐系统是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点,自动关联推荐对应的拓展知识点。知识精准搜索系统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实现英语知识的精准有效搜索,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知识树形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学生已掌握知识和未掌握知识的树形目录管理,实现线上学习和课堂学习知识管理的无缝链接。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英语泛在学习生态系统有利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传统英语教育的改造提升作用,可以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内容、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的深度融合。在生态系统的价值取向上注重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中心,注重需求导向的个性化学生培养模式。在学生习得效果评价体系上注重加强学习过程评估,强调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相结合。系统注重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围绕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学习情感态度的培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辅助手段,将英语语言知识进行碎片化、情境化、可视化处理,通过采取教育信息推送、关联推荐和定制化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知识的在线传播,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英语学习信息服务,带给学生全新的英语泛在学习体验。

作者:张慧丹单位:中国音乐学院社科部

参考文献

[1]张豪锋,卜彩丽.略论学习生态系统[J].中国远程教育,2007(4).

[2]曹贞.以有效学习为目标的大学课堂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7(26).

线上英语教学方法篇6

[关键词]oBe理论;《国际商务英语笔译》;同伴学习

近年来,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的语言文学理论研究模式,逐渐转向更具应用价值的“外语+”模式。2020年4月,外研社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指南》中明确指出:“外国语言文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培养复合型的外语人才,建设复合型外语专业。”如何建设复合型外语人才,成为英语专业发展的最大议题。在现有的应用型高校中,英语专业的转型已经开展,主要的应用培养方向大致分为三种:教育、商务和传媒。其中,商务英语,在近年来“一带一路”和跨境电子商务的热潮带动下,成为应用型人才输出的首选方向。《国际商务英语笔译》是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中,应用价值较高的课程之一。后疫情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利用线上资源来进行课程建设,同时强调学习产出的效果,是每个应用型大学教育者所面对的问题。因此,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论(outcome-basededucation),对《国际商务笔译》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改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成果导向教育理论,又称oBe理论,是指以学习产出作为最终的教育目的,学生取代教师成为学习主体,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以理论传授为中心,而是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升。oBe模式最早产生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自2014年开始被大范围应用在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研究方面,但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工科领域。oBe理论对于学习产出的强调,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研究。本研究以美国学者RichardFelder提出的基于oBe模式的课程设计模式为基础,加入商务笔译课程特有的元素,基于“定义-实现-评估”的框架,对英语专业《国际商务英语笔译》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通过设计详实有效的学习目标、教学措施和评估方式,达成智慧课堂教学,实现能力本位的职业化教育,从而完成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一、定义———学习目标

定义学习产出的目标,依照Bloom的分类法,可以分为课程目标和教师目标两部分。课程目标方面,按照最新的范式划分为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维度。知识维度上,要了解国际商务英语的各种体裁的翻译特点与技巧;能力维度上,具备独立分析和翻译国际商务英文文本的能力;情感维度上,培养在商务语境中的跨文化意识。三个维度相辅相成,旨在全方面培养学生对商务文本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转换能力。教师目标方面,根据教师的授课经验,将所学内容划分为四个模块:词汇、句式、体裁和跨文化。词汇方面,讲解商务词汇的翻译方法,如词义的选择、引申、转换等;句式方面,讲解商务句子的翻译方法,如视角转换法、增词减词法、重复法、比较句式译法等;体裁方面,讲解不同商务体裁的翻译方法,如商务信函、商务广告、商务信用证等;跨文化方面,解释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重要性和具体应用。以上两个目标,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对学生的产出结果进行预期设计,意在帮助学生实现正确理解不同类型商务文本的内容和意图,并使用适当、准确的语言将其翻译出来。

二、实现———教学方法

实现就是指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和方法,是教学模式改革中最重要的环节。《国际商务英语笔译》作为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选修课,开设在第6学期,每周一次课。在有限的课时内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完成足够的翻译实践训练,是成果导向教学模式的难点所在。针对这一难点,在教学方法上做出以下四种改革。

(一)线上慕课完成理论知识的讲授

鉴于课程实践性强于理论性的特点,将课程的理论讲解部分全部放在线上进行。线上课程的部分借助中国大学慕课上的课程资源,采取异步SpoC的方式完成线上课程学习。在商务翻译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解决课程长久以来存在的三个问题。第一,线上课程时长较短,15-20分钟的时间可以保证精神的集中,利于新知识的接受和吸收。传统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中,系统性翻译方法和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有重叠,选取的翻译语料在趣味性和多样性上却单一许多,导致学生学习意愿低,课堂难以维持集中的精神。而线上课程的时长通481常较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在适合的时间进行学习,避免了疲劳等主观因素对专注力的负面影响。第二,可视化的讲解构成多模态教学,有效促进记忆效果。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在外语教学中,已知多模态协作是常态,然而如何协调视觉模态与听觉模态之间的关系,可以对教学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内容趣味性相对较低的商务英语笔译课程,利用线上课程的图文视频讲解,使更容易吸引注意的视觉模态成为教学的重点,使相对不易集中精神的听觉模态成为辅助,更容易促进学生的记忆。第三,对于较难的知识点,便于学生反复观看揣摩,降低了学生的差异化对教学的影响。线上课程,观摩次数和时间可以由学生自主调节,那么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理解困难的内容可以反复观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学生基础不同造成的课堂传授难以把握的问题。

(二)任务型教学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线下课堂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强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课堂。英语专业相对重理论轻实践的属性由来已久,而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势必要多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在自己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夯实所学知识。国际商务英语笔译课程,恰好涉及具体的商务实训场景,教师可以借此设计多种小组任务来由学生共同完成。针对词汇和句式翻译的部分,教师可以将课堂任务设置成分组竞赛。同样的商务词汇和句子翻译,每组成员共同商讨翻译细节,创作出最佳译文进行展示。最后由教师对每组的翻译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指出各自译文的优缺点,选出最佳版本。竞赛设置奖惩措施,奖励可分为平时成绩加分和分组优先选择权等,惩罚措施包括剥夺分组选择权和分组秘书担当等。针对具体商务体裁的翻译,教师可以设置模拟商务实训的任务。如商务信函翻译,或商务信用证翻译,可以由小组成员模拟具体的商务场景,分角色扮演,用所给的语料进行实时翻译。或是商务广告翻译,可以由学生分组模拟竞聘人,用实时翻译的成果来决定最终的应聘成功者。总而言之,利用模拟场景来进行小组任务,通过样式翻新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三)同伴学习鼓励学生表达,锻炼判断力和鉴赏力

在小组任务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小组商议评价翻译成果的优缺点。这是基于同伴学习的目的而设置的。同伴学习在课程概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性的思维、高水平的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效果明显。翻译类课程与语法、词汇类课程不同,对于语料的翻译,未必有客观上唯一准确的答案,更多需要不断思考和琢磨以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而在一份译文上反复钻研修改,这一点最适合同伴学习的形式完成。同辈的身份,使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时更加勇敢和自如,小组成员间头脑风暴更容易激发新的翻译灵感,灵活运用所学翻译方法的同时,产出更完善的译文。而商务语料的翻译,更多注重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稍不留神就会遗落下个别信息。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同伴学习来查缺补漏,互相帮助。同辈间的交流,可以激发学生更主动和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思想碰撞中实现专业知识的深化和提升。

(四)双师型教师进行商务英语翻译实训

翻译,如功能派翻译理论所述,是一种由翻译发起人、译者、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等参与的交际行为。教师作为翻译发起人、译文读者和翻译评判者,是翻译这项交际行为中的重要参与者。因此,若想改善翻译,可适当改变参与人的身份和背景,加入新鲜血液来激发更好的效果。因此,可聘请双师型教师或商务英语翻译专家为学生上特定实践性较强的章节的课程,如商务信函翻译或商务信用证翻译等,以丰富的实践经历为课堂提供新的角度,提升学生对于该翻译语料的认知。尤其强调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双师型教师可以通过自己丰富的经验,将不为课本所记录的翻译技巧、交际过程中值得注意的细枝末节等传授给交际经验欠缺的学生,以此增强课程的应用价值。

三、评估———教学评价

翻译的评价方式取决于对文本的认知。朱利安·豪斯指出,在翻译评估时,功能主义者会看中读者反应和目的语文化规范,而描述性翻译者会利用独立语言单位所包含的语境或者话语分析的方法。商务英语翻译,鉴于其功能性和描述性共存的本质,在评价时需要将以上两个方面全部涵盖。因此,基于产出导向的思考,结合以上两个评价标准,将课程的评价进行以下两方面的改革。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的主体,从以往的教师一种,转变为三种:教师、学生和双师型教师或专家。教师根据线上线下表现给出分数,学生根据小组任务和商讨进行互评,双师型教师或专家根据学生表现给出分数,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样,在翻译评价过程中,就包含了种类多样的读者类型,根据其不同的反应是评价更为客观。

(二)评价内容多样化

传统国际商务英语笔译课程,评价的内容多为平时测验、出勤、课堂表现和期末测试的结合,看似项目很多其实内核性质单一,对学生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在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中,为了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评估环节被拆解成若干过程性评价,如线上学习时长、线上测验、小组任务、翻译实训、课堂展示、双师型教师评价等,这样可以激励基础较差的同学通过努力获得分数,以此促进学生认真完成日常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保证学习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结语基于oBe理论的《国际商务英语笔译》混合式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强化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提升课程的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利于学习通等智慧化教学手段,充分使学生做到自主学习、自主练习和自主评价。教学活动设计强调同伴学习的重要性,将学生之间对于翻译译文的理解与评价提升到一个相对较重要的位置,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最新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20.

[2]顾佩华,胡文龙,林鹏.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3]Richardm.Felder,RebeccaBrent.DesigningandteachingCoursestoSatisfytheaBetengineeringCriteria[J].Journalofengineeringeducation,2003,92(1):7-25.

[4]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9,30(4):15-20.

[5]mazureric.同伴教学法———大学物理教学指南[m].朱敏,陈险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6]何三凤.连接主义视角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建构———以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师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5(24):172-174.

线上英语教学方法篇7

【关键词】英语教学;反馈;自学

高校大学英语教育是我们整个国家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是指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开设的英语课程,是一门关系到几乎每一位大学生的重要基础课。进入21世纪,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标志着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世界也大踏步走近中国,所以当代的大学生们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们能很好的掌握英语已经是势在必行,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又面临着新的一轮的改革。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为这次大学英语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学生们可以轻而易举在网络上获取海量的英语学习资料,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奥斯卡颁奖典礼,能够与北美同步获取最新的好莱坞电影,但是,能够把这些信息转化为自身掌握的英语知识的学生却屈指可数,大部分在娱乐完之后,一提起英语都说头疼。这个时候,教师必须在计算机网络和学生当中充当起桥梁的角色,告知学生哪些资料适合娱乐,哪些适合自学并从中提高自己的英语技能。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早已突破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即“讲者受者”、“教师学生”的单线式传授模式,而变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双向模式(段安平,刘云峰等,2011)。网络教学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不同,它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和先进的网络技术,虚拟教学场景,丰富教学资源,完善教学方法,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才是真正的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张薇,徐筱秋,蒋科蔚,2009)。网络教学具有很多优点,作为一种崭新的远程教学模式,它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享有充分的灵活性,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方便的时间和地点上网学习,并且还可以由自己安排学习进度。网络教学可以使学习者轻松享有内容丰富、趣味盎然的互动式多媒体课程材料。网络教学可以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同步或异步交流变得易如反掌。身处异地的学习者还可以轻松地跨越时空走到一起,共同分享学习经验和体会,共同探讨或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培养他们之间相互协作的精神,并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在此次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当中,我们学校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开设自主学习课堂,学校领导也非常重视,投资一百多万建设英语自主学习机房。在我们学校,从2009级学生当中已经开始了分级教育,2级班学生(2级班同学高考英语成绩要高于1级班同学)每周在机房有4个学时的在线自主学习,当然教师也必须在机房在线反馈答疑。因为学生的自主性比较差,一个班学生在机房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总会有那么几个在偷偷的浏览与英语学习无关的网页或使用聊天工具聊天,所以教师必须通过工具屏蔽一些网页并监督学生们。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必须要在线反馈。

在教学环境下,反馈通常是指为了改进,提高学生的学习而对其某一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发回的信息。在线自主学习反馈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同级反馈即学生之间的信息交互;另一种是教师反馈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互。通过对2级班学生几个学期以来在线自主学习的具体状况,我们总结了以下在线反馈的特点。(1)教师及时进行反馈。研究表明,英语学习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在给学生布置完任务之后,必须马上或者最晚第二天把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反馈给他们,这样可以使他们立马知道自学过程当中的出现了哪些错误,需要在哪方面的改进,另外,在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适当的把之前学习当中出错较多的东西再布置一下,然后在反馈的时候统一向大家做出详细解释。(2)教师尽可能多地给予激励性的反馈。许多研究教师反馈的结果表明,正面反馈比负面反馈更受学生欢迎,正面反馈在学生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教育专家指出:正面反馈比负面反馈提供给学生的信息量更大,它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而,教师在给学生提供写作反馈时,首先关注的应该是学生自学当中的优点,肯定他们的进步。即使是在指出学生的缺点时,也要用采取正面的态度,去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自学的信心,激发了他们自学的兴趣,又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与通过自学获取知识的成就感。(3)在线自主学习反馈相对传统教学反馈的优势。自主学习当中教师在线反馈其实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如何掌握自学的能力,如何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以达到提高自己的英语技能,在这当中因为个人情况不同,个人领悟能力不一样,所以教师反馈给每位学生的东西也不一样,这也是传统教学当中所达不到的效果。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不能照顾到每位学生,只能把大家都出现的问题反馈给大家,这个对那些优等生的提高基本没有什么用处,在线反馈就不一样,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聊天工具在线交流,以达到出现什么问题可以立马解决的效果。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们想遇到问题确实可以找老师,可是万一老师有事就有可能耽搁了,结果问题一拖可能就被遗忘了,这样很多问题积累的话会导致非常负面的结果。(4)教师全面地进行在线反馈。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作业中往往注重的是结构或语法,往往在语法,拼写方面做文章,这其实是违背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宗旨,我们可以从国家四六级考试的改革看出,现在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注重的是听力,阅读和写作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注重语言实际操作的能力,所以在自主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更注重听说写等技能的提高,而对于一些语法错误等能忽略的可以忽略,在在线反馈过程中,对于学生会遇到的很多文化问题是应该大力提倡他们更多的去了解,因为历史文化是学习语言的兴趣所在。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线反馈对语言学习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内容的完整性,深刻地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教师反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对进一步激发英语学习潜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广大英语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要积极有效地实施教师反馈,充分发挥教师反馈的作用,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上升一个台阶,使广大大学生在英语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线上英语教学方法篇8

关键词:语义等值线上对外汉语n程材料生词英译

一、引言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生词英译曾被认为是“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进展最为滞后的方面”(施光亨,2003),但其作用不容忽视。生词英译能帮助英语背景或以英语为媒介语的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词汇的词义,它直接影响到汉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的效果。因此,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生词英译质量至关重要(徐品香,2010)。为了方便汉语学习者,不管是线下教材还是线上课程材料,对汉语词汇普遍都标注有英文译释,以帮助学习者理解词义。我们发现,线上课程材料的生词英译存在不少问题,忽略了线上课程材料的实时性、多样性以及情景虚拟性等特点,因而会对汉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造成误导。目前,学者们已对线下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生词英译作了大量的研究,但对线上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研究较为鲜见。本文选取Chinesepod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语义不等值问题,并探讨在生词英译中更好地实现语义等值原则的方法,以提高线上课程材料中生词的英译质量。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一)语义等值研究概况

张亚非(1987)提出,在语句翻译时要做到“语义等值”。语义等值的具体内容是将两种不同语言的表层形式和一个共同的深层结构相联系,而这一深层结构所代表的正是这两种表层结构所共有的语义内容。虽然张亚非研究的是句子层面的翻译,与词汇层面的翻译有所区别,但其提出的语义等值原则对线上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也具有指导作用。

对于线下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英译的探索,学者们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多数只是分析具体教材中的生词英译问题,提出指导生词英译的策略。许多学者尝试从对等角度(鲁洁,2009;唐智为,2014)、偏误角度(鲁健骥,1987;周国光、徐品香,2009)和词汇教学角度(徐品香,2010)等来分析线下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生词英译问题。鲁洁(2009)提出可以从对等(等值)翻译的角度出发,对生词英译的不足进行重新分类,并探讨翻译问题产生的原因。但其并没有对对外汉语教材生词在翻译过程中如何遵循语义对等原则进行具体的分析,只是提到词汇的对等(等值)只有最近似的,而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唐智为(2014)认为,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中的语义对等(等值)并不是简单的词汇对等。在多数情况下,因为汉英语言中许多词是一词多义,两种语言的词汇完全对等是很不常见的。因此,他提出生词要做到语义对等,不能只看生词的字面意义,还要把生词放进上下文中分析其具体意义,灵活地处理词汇间的对等。

我们未发现关于线上对外汉语课程材料中生词英译的研究。对此我们作出分析:第一,线上对外汉语网站形式多样,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学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网站建设以及国内外汉语学习网站对比上,对线上对外汉语课程材料不够重视。第二,线上对外汉语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问题与线下教材中的相似,因此,线下教材研究中的部分生词英译原则和策略同样适用于线上对外汉语课程材料。但我们不能忽略线上教学的一些特点,即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等(祝智庭,2001)。这些特点使线上对外汉语课程材料不再局限于像传统线下教材那样的文字材料。在很多对外汉语网站中,线上课程材料还包含音频和视频材料(以下简称音视频材料)。我们认为这为线上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遵循语义等值原则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线上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要充分利用音视频材料的优势,以求更好地达到生词英译的语义等值。

(二)Chinesepod研究概况

Chinesepod()是一家采用网播为主要教学媒体,辅以博客、社区、维基等产品,从事在线汉语教学的网站(沈孝亲,2009)。根据Chinepod官网提供的数据,目前其注册用户数量超过100万人,课程总数已超过3500个,并且每天都在更新。Chinesepod课程特色是一中一外两位主播搭配(只有高级课程是两位中国主持人),这样的搭配模式为跨文化对比提供了契机。两位主持人常就某一个具体的语言点或其背后的文化因素进行对比、讨论和分析,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文化对比视角,并将汉语背后的中国文化、理念、价值观传达给学习者(沈孝亲,2009)。其课程内容主要采用阶梯型递进模式,分为入门级、初级、中级、中高级、高级、媒体课程,主题时效性极强,内容多样。此外,网站中还设置讨论、对话、词汇、扩展、语法和练习区域,以配合课程教学。

Chinesepod的课程材料除了类似于线下教材的文档材料外,还包括音视频材料。线上课程材料以音视频材料为主,文档材料包括音视频材料中的原文对话,以及从原文对话中提取出来的生词和扩展生词。课程结束后,学习者可以在其网站上下载四份课程材料:节目音视频、对话音频、词汇复习音频以及文档材料。因此,选择这一发展较为成熟的线上对外汉语教学网站来研究更具有代表性,研究材料更全面,对线上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也具有指导作用。但研究中我们发现,Chinesepod的课程材料仍沿用线下教材中的生词英译方法,没有突出线上课程材料的特点。在生词英译中实践语义等值原则只是一味地在课程提供的原文对话语境条件下寻找与生词概念义相等的英文释义,而忽略了生词的附属义,并且没有发挥音视频材料对其生词英译的辅助作用。

三、Chinesepod课程材料中语义等值方面的生词英译问题

词汇的意义是极其丰富且复杂的,英国语言学家Leech把词义分为“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七种类型(GeoffreyLeech,1974)。黄伯荣和廖序东认为,词义可分为概念义和色彩义。概念义是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色彩义附着在词的概念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也可称为附属义(黄伯荣、廖序东,2011)。综合上述学者所述,我们将词义分为概念义和附属义(除概念义外词汇意义的其他成分)两部分。下面分析Chinesepod的n程材料特点造成的生词概念义和附属义的英译问题。

(一)课程材料中生词概念义的英译问题

在Chinesepod中,线上课程每周的更新进度保证了其课程与材料的实时性。部分课程主题涉及国内最新实事以及社会热点话题,因此,这类主题的课程材料中出现的生词往往带有中国特色或是时下最新最热的一些词汇,其含义涉及中国的社会背景及文化。要让英语背景的学习者通过生词英译对这些生词的实际理解与在原文对话的语境下以及音视频材料的模拟语言交际情境下要求学习者所达到的理解相当,英译不仅要准确、简明地传达生词的意义,必要时还需要作出一定的解释说明,避免学习者在理解过程中出现偏误。

1.新词热词的英译不准确

张元(2007)指出,新词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余义勇(2010)也指出,热词是通过旧词翻新、词义引申或是利用某些修辞手段创造出来的,这就意味着不能从其字面去处理,也就注定了不能直译。但Chinesepod课程材料中部分新词热词的英译只专注了其字面上的含义而忽略了其深层语义,这样的英译显然不够准确。

(1)宅男shut-in(male)(来源:中高级课程材料aGamer'sCollectibles)

“宅男”一般指长期足不出户的人,课程材料中将其译为“shut-in(male)”,但“shut-in”指的是因病(或残疾)外出困难的人或卧病在家的人,与“宅男”的意思不符。吴光华主编的《汉英大词典(第3版)》(2010)收录了“宅男”,并将其译为“otaku”。因此,建议将“宅男”译为“otaku,indoorsman”。

2.中国特色的生词译释不完整

课程材料中明显带有中国特色的生词对于英语背景的学习者来说是陌生的,因此过于简单的英文释义不利于学习者的理解掌握。要达到语义的等值,对生词需要加上一定的解释说明。

(2)委员committeemember,leader(来源:中高级课程材料aFormalapology)

“委员”来自于原文“不愧是学习委员”。根据对话内容,这里的“委员”指“班委”中的一份子,这对于英语背景的学习者来说是一个新概念,是在他们的生活中所没有的。课程材料简单将其释义成“committeemember,leader”不够准确,将这个词在对话语境下所包含的含义扩大了。在整体语境下,译为“memberofclasscommittee”更为准确。

(二)课程材料中生词附属义的英译问题

1.英文译释忽略生词的语体色彩

Chinesepod课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内容新颖,主题多样,涵盖生活、工作、学习、政治、文化、经济、旅游等各方面。主题的不同也会影响到课程材料中带有不同语体色彩的生词的分布。部分主题的课程材料中,带有口语色彩的生词多于书面语色彩的生词,如学习、生活等主题;在其他一些主题的课程材料中,则是书面语色彩的生词多于口语色彩的生词,如政治、经济等主题。此外,Chinesepod的课程内容主要采用阶梯型递进模式,分为入门级、初级、中级、中高级、高级、媒体课程。入门级、初级以及部分中级课程将多数课程主题设置于日常生活情景中,涉及内容偏生活口语化,因此课程材料中带有口语色彩的生词占多数;随着课程难度加大,课程材料中口语色彩的生词随之不断减少。口语色彩的词用在书面语体中并不合适,同样书面语色彩的词也不适合用在口语语体中。但课程材料在生词英译过程中,却常常忽略了生词的语体色彩,导致生词的英译与生词的语体色彩不对等。这可能会导致学习者在实际使用中出现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词误用的现象。

(3)要不然otherwise;perhaps,howabout(来源:中高级课程材料employmentpermitissues)

“要不然”在汉语中常用作口语表达,而释义中的“otherwise”多用于书面语,口语中常用“or”来替代。而其余的两个释义常用于口语表达。课程材料在编辑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生词的语体色彩。

2.英文译释忽略生词的感彩

在Chinesepod课程中,生词的英译不仅是在原文对话的具体语境中,也是在音视频材料的模拟语言交际情境下,因此其课程材料还具有情景虚拟性的特点。原文对话语境提供了生词的具体搭配、感彩等语用方面的信息,音视频材料则通过两位主持人将原文对话绘声绘色呈现出来的方式留给学习者对部分生词感彩的一个初印象,并在解释过程中根据课程难度以及学习者程度给出了适当的词汇搭配和具体适用情况。这都为学习者理解生词的感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课程材料只是简单地通过英译将生词的意义传达出来,却忽略了生词所包含的褒扬、喜爱、肯定、尊敬或者拒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会导致学习者在生词使用过程中出现偏误。

(4)谦虚humble(来源:初级课程材料YourturnatKtV)

“谦虚”在汉语中是褒义词,义为“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英语释义“humble”虽也有“谦逊的、虚心的”这一层意思,但其表示的态度却不够真挚或认真,汉英两个词所含的感情略有不同,可能会使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些误会。建议译为“modest”。

总体来说,Chinesepod的课程材料仍沿用线下教材中的生词英译方法,没有突出线上课程材料的实时性、多样性以及情景虚拟性等特点。在生词英译中实践语义等值原则只是一味地在课程提供的原文对话语境条件下寻找与生词概念义相等的英文释义,而忽略了生词的附属义,这会对汉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语义等值原则对线上课程材料中生词英译的启示

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中的语义等值并不是简单的词汇对等。在多数情况下,因为汉英中许多词是一词多义,两种语言的词汇完全对等是很不常见的。因此,词汇要做到语义等值,不能只看词汇的字面意义,还要把词汇放进上下文中分析其具体意义,灵活地处理词汇间的对等(唐智为,2014)。同样,线上课程材料中生词英译实现语义等值的前提是译文要准确反映出生词的概念义,同时也要反映出生词在特定语境下的附属义。为了更好地达到词汇间的语义对等,线上课程材料要结合其自身的优势与特点,以补充单纯的词汇翻译所不能达到的完全对等效果。

(一)合理利用音频、视频和文档材料所提供的语境条件

在线上课程材料中,音视频材料已完成了大部分文档材料中所罗列生词的解释翻译,并在其中根据课程难度以及学习者的学习程度给出了适当的词汇搭配和具体适用情况。此外,文档材料中还提供了原文对话及其对应的译文。因此,音视频材料为学习者营造了一个逼真的语言交际情境,同时文档材料中的原文对话为学习者提供了语境以补充释义不足,并提供生词的搭配信息和用法帮助学习者理解释义。因此,线上教材生词材料有着明确、丰富的语境条件。语境条件下的学习可以提供与第二语言词汇相关的多种联系,从长远效果来看,语境条件有利于深入地理解词汇,因而有助于记忆效果的保持及词汇的灵活运用(孙燕青,2000)。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这一优势以求更好地达到生词英译的语义等值。

刘佩斯(2013)认为热词的英译应结合具体的语境,我们认为新词以及中国特色词的英译亦然。此外,新词、热词和中国特色词的译释如果简单地采用“直译”法,可能导致学习者理解困难,使生词的翻译不为学习者理解接受。而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这些词最重要的是理解其内涵意义,因此在Z境条件下还需要一定的解释说明,为学习者的理解提供便利。

(二)利用听觉和视觉的多渠道输入

李黎等人(2009)在对词汇学习效果影响机制的功能磁共振研究中,通过实验发现,视觉输入和听觉输入均能引起听觉中心和视觉中心的强烈激活,并且视觉输入和听觉输入的处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视觉刺激会导致听觉中心刺激,反之亦然。线上课程材料中的音频材料通过听觉输入刺激学习者的听觉中心,视频材料通过视觉输入刺激学习者的视觉中心,多渠道输入使得信息更有可能进入长时记忆。线上课程材料采用多渠道输入的方式,帮助学习者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以达到词汇语义上的等值。

音频材料的听觉输入刺激和视频材料的视觉输入刺激为学习者理解生词的语体和感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生词的英译若忽略生词的语体和感彩,只会造成音视频材料与生词英译在生词语体和感彩这一信息上的前后矛盾,让学习者感到困惑,也会让之前音视频材料为学习者打下的良好基础功亏一篑。因此,在线上课程材料的生词英译过程中,译释要与生词的语体色彩和感彩一致。

五、结语

本文从语义等值理论出发,以Chinesepod的课程材料为例,分析了线上课程材料的特点造成的生词英译语义不等值问题。研究发现,线上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仍沿用线下教材中的生词英译方法,没有突出线上课程材料的实时性、多样性以及情景虚拟性等特点。我们认为,在遵循语义等值的原则下,线上课程材料要合理利用音频、视频和文档材料所提供的语境条件以及听觉和视觉的多渠道输入等优势,以提高线上课程材料中生词的英译质量和使用价值,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线上对外汉语课程。由于受到时间和本人研究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仅挑选了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网站作为研究对象,后续研究还可以选择多个网站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在线上环境中最优的生词英译策略。

本文为2015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15R405063]。

参考文献:

[1]施光亨.对外汉语教学整体设计再思考及其他[a].中国人民大学

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编.汉语研究与应用(第1辑)[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徐品香.教材生词英译问题负面影响的解决对策――从词汇教学

的角度谈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鲁洁.从对等的角度研究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的英语翻译问题

[J].安徽文学(下半月刊),2009,(3).

[4]唐智为.从对等理论看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注释[D].长沙:湖

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7,(4).

[6]周国光,徐品香.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语译释和汉语词语学习偏

误[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7]张亚非.试论双语翻译的结构等值、语义等值和语用等值[J].现

代外语,1987,(1).

[8]张屹,祝智庭.信息时代全球化教育的知识结构[J].全球教育展

望,2001,(11).

[9]沈孝亲.网播podcasting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

Chinesepod为个例研究[J].湘潮月刊,2009,(4):97-98.

[10]GeoffreyLeech.Semantics[m].London:penguin,1974.

[1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2]张元,王银泉.中国特色新词英译现状及其翻译策略[J].南京

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3]余义勇.汉语流行语的翻译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2010,

(4).

[14]吴光华.汉英大词典(第3版)[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15]刘佩斯.浅析网络热词“中国式”英译的问题[J].成功教育,

2013,(5).

[16]孙燕青.语境与第二语言词汇学习[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

学版),2000,(5).

[17]李黎,李霄翔,居胜红.感官型学习风格对词汇学习效果影响

机制的功能磁共振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

[18]eugenea.nida.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on[m].

Leiden,thenetherlands:e.J.Brill,1964.

[19]eugenea.nida&C.R.taber.thetheoryandpracticeof

translation[m].Leiden,thenetherlands:e.J.Brill,1982.

[20]J.C.Catford.aLinguistictheoryoftranslation[m].

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65.

[21]钱多,李雷.试论对外汉语初、中级教材生词的英文翻译问题

线上英语教学方法篇9

专业名称

星期六(10月19日)

星期日(10月20日)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B020106 金融 财务管理学(00067) 国际金融(00076) 金融市场学(00077)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110 国际贸易 国际运输与保险(00100) 外经贸经营与管理(00101) 企业会计学(00055)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世界市场行情(00102) 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114 农业经济管理 农学概论(00127) 农业技术经济学(一)(0012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畜牧学(00133) B020115 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 计量经济学(00142)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00138) 英语(二)(00015) 经济思想史(0014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119 餐饮管理 国外饮食文化(00989) 中国饮食文化(00986) 餐饮美学(00987)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B020202 工商企业管理 财务管理学(00067)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企业管理咨询(00154)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204 会计 会计制度设计(00162)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高级财务会计(00159)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财务报表分析(一)(00161) B020208 市场营销 国际商务谈判(00186)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企业会计学(00055)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 B020210 旅游管理 财务管理学(00067) 旅游文化学(0612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旅游景区管理(06153) 世界旅游地理(06151)  旅游公共关系学(06177)  B020218 人力资源管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60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绩效管理(05963) 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11760)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06089)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06090) B020229 物流管理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 外经贸经营与管理(00101) 企业会计学(00055) 英语(二)(00015) 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4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05374)    B020256 项目管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项目管理学(0505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管理数量方法(05058) 项目范围管理(05060) 项目成本管理(05061) 项目论证与评估(05066) C030106 法律 合同法(00230) 公司法(00227) 外国法制史(00263)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法律文书写作(0026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0228) 监狱法学(06154)  婚姻家庭法(05680)  B030109 监所管理 罪犯劳动改造学(00928) 狱内侦查学(00932)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00924)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罪犯改造心理学(00933) B030203 社会工作与管理 发展社会学(00287) 社区社会工作(00281) 西方社会学理论(00280)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社会行政(00283)    中国福利思想(00285) B030207 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00287) 人口社会学(00302) 西方社会学理论(00280)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组织社会学(00311) 城市社会学(二)(003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B030302 行政管理学 财务管理学(00067) 行政组织理论(00319) 西方政治制度(00316) 英语(二)(00015) 领导科学(00320) 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1)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政治学概论(003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中国行政史(00322)    西方行政学说史(00323)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星期六(10月19日)

星期日(10月20日)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C030401 公安管理 公安信息学(00372) 犯罪学(一)(0023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大学语文(04729) 涉外警务概论(00373) B040102 学前教育 学前比较教育(00401)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00403)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00881)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008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学前教育心理学(00882) B040107 教育管理 教育预测与规划(00454) 教育经济学(00451) 教育管理原理(00449)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学前教育管理(00457) 高等教育管理(00459)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B040108 教育学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教育学原理(00469) 教育管理原理(00449)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认知心理(00471) B040112 小学教育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英语(二)(00015)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03330) 文学概论(二)(0054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033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B040125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09294)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5)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B040125 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初中英语课程与教学(09297)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8)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B040125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初中语文课程与教学(09291)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B040125 义务教育(小学教育方向)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义务教育班级管理(09335) B040202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道德(00480) 科学思维方法论(00483)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人生哲学(00482) 欧洲哲学史(含欧洲哲学史原著选读)(000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政治学概论(00312) B040302 体育教育 心理学(00031) 体育保健学(00495) 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00500) 英语(二)(00015) 体育测量与评价(0049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体育教育学(005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C050105 汉语言文学 外国文学史(00540)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0617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9)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语言学概论(00541)    汉字学概论(00820) C050201 英语 高级英语(00600) 第二外语(日语)(00840) 外语教学法(00833) 英语写作(006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第二外语(法语)(00841) 语言与文化(00838) 外刊经贸选读(0083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C050305 新闻学 文学概论(一)(00529) 新闻摄影(00659) 公共关系学(00182) 英语(二)(00015) 新闻事业管理(0066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外国新闻事业史(0066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B050309 公共关系 领导科学(00320) 现代媒体总论(03300)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英语(二)(00015) 人际关系学(03291)  国际公共关系(0329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B050410 美术教育 美术鉴赏(00744) 中国画论(00745) 美育概论(00746)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美术教育学(00747) B050433 视觉传达设计 现代设计史(05544) 视觉表述(05545)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创意网页设计(0555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广告设计与创意(00755) B060202 档案学 外国档案管理(00789) 中国档案事业史(00785)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00346) 英语(二)(00015) 科技档案编研(0079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行政史(00322)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星期六(10月19日)

星期日(10月20日)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上午9:00~11:30

线上英语教学方法篇10

[关键词]移动英语学习特点问题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025-02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课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一是课时少,二是班额大。在有限的学时内,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极其有限,显著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育部于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学习”,“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根据该要求,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开创新的教与学模式,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英语学习摆脱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化学习。

目前,手机是大学生必备的通信工具,持有率为百分之百,而mp3、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也已经成为大学生常用的电子设备。移动设备和无线技术具有随时随地可以利用的方便特点,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有意义、生动真实、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学习者在这个情境中接受到可理解的输入,模拟真实的环境,大大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充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移动设备开展移动学习,不失为一种弥补大学英语课堂学时数有限、班级人数过多的好方法。

移动学习把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具有便携性、交互性、共享性、广泛性、个性化等学习特征。国际远程教育专家基更博士曾指出:“移动学习就是无线革命的产物,它代表了下一代的学习”。

最早使用移动学习方式学习外语的是斯坦福大学。2000年,斯坦福学习实验室设计了利用手机学习西班牙语的实验,实验内容包括新单词练习、测验、查找和翻译单词,存储新单词。这个实验证明,手机由于条件限制不适合学习新知识,但是在复习和练习时,效果非常明显。笔者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关于移动英语学习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很喜欢使用移动设备进行互动,大部分学生认为和电脑相比较,更喜欢用手机学习英语,尤其在英语单词的学习方面方便、快捷,效率高,而且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很方便和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在合作学习方面效果突出。

在国内,很多高校使用移动学习软件和平台,关于移动学习的教育技术、学习模式和学习策略方面等都有诸多研究。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指出:“移动教育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过利用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无线设备(如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来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以及教育、科技方面信息交流”。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移动设备补充和加强大学英语学习完全可行。

移动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手机、mp3/mp4/mp5、收音机、电子词典、个人掌上电脑(pDa)、平板电脑(paD)等。移动学习之所以受到学生的青睐,主要因为移动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移动学习的突出特点是个性化。如今的大学生喜欢个性化的事物,移动设备的使用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需要,移动学习不同于形式上统一的传统的学习方法,彰显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另外由于移动设备的便携性,移动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需求自由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的资源和进度。

其次,移动学习具有交互性的特点。所谓的交互性,体现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习资源之间的互动。在移动学习环境下,教师可以随时监督管理学生的学习,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而学生可以成为资源设计者,可以在任何有需要的时候获取学习资源,并随时向老师提问或者与同学共同商讨问题,合作学习在移动学习上体现得尤其明显。

第三,移动学习具有广泛性的特点。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价格却越来越便宜越来越大众化。以手机为例,尽管档次不同,在大学生中是百分百普及的,学生人手一部手机甚至两部都很正常。另外无线网络的覆盖也日益广泛,学生在校园里、在宿舍里都可以上网,为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创造了机会。因此,移动学习在学习时间和地点方面的随意性,成为传统的固定教学地点和教学时间的学习的鲜明对比,在各种学习方式当中其优势脱颖而出。

但是,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尽管学生手中拥有各种移动设备,但是将移动设备用于学习尤其是大学英语学习的比例不高,很多学生仅仅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查一查英语单词,学习效果也有待提高。也就是说,学生使用移动设备学习英语还不具有普遍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无线上网的速度和资费制约了移动英语学习的进行和发展。移动设备在大学生中已经普及,移动设备硬件基本上可以满足学生移动外语学习的需要,但是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网速不畅通影响了学习效果,网速问题使移动英语学习根本无法进行或者进行起来非常困难。另外,部分学生认为上网费用高。移动设备无线上网功能是移动学习主要依托,如果学生无法上网,或者网速太慢,或者考虑到费用问题,无法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学习就会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放弃对移动英语学习或者对其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