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信息技术线上教学总结十篇小学信息技术线上教学总结十篇

小学信息技术线上教学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4:40

小学信息技术线上教学总结篇1

【关键词】提升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重庆市綦江区以建设“重庆市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实验区”为契机,以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目标,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突破口,借力“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坚持把提升工程纳入全员培训,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提升工程实施的基本情况

綦江区中小学教师共计7550人,其中学前教育183人,小学教师3327人,初中教师有2534人,高中教师有1506人。农村小学教师有2563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77%;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师有2027人,占初中教师的80%;农村高中教师的人数为386人,占高中教师总数的25.6%。全区农村学校教师的总人数为4976人,占全区教师总数的65.9%。30岁以下教师1302人,占全区教师总数的17.2%;36~50岁的教师4899人,占教师总数的64.9%。2014年,在国培计划(2014)――重庆市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混合培训中,綦江区按照市教委、国培办要求,统一部署、强化管理,以“技术为我所用,教学因我而变”为主题,把国培计划和区级培训规划结合、提升工程与校本研修相结合、活动实施与队伍建设相结合、研修成果与专业成长相结合,共组织46所学校、2605名教师参加提升工程培训。全区远程培训上线率、学习率、合格率全部100%;线下集中研修共有1350名教师参训,培训机构全部认定为合格。区教委为提高培训实效,对参训学员集中组织统一考试,结合线上、线下培训和考试成绩,评出线上远程研修优秀学员339人,线下集中研修优秀学员159人。

二、提升工程实施的具体作法

1.建立工程推进机制。綦江区按照市教委的要求和工作部署,区教委成立了以教委主任为组长、分管教师培训的教委副主任为副组长,区基教科、区教师进修校、区教科所、区技装中心的有关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学校校长是本校提升工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区教委把提升工程成列为教委一把手工程,用行政手段强力推动提升工程的实施。

2.切实搞好培训需求调研。2014年4月12日至20日、7月2日至4日,在面上调研的基础上,分类选择了有代表性的7所学校、2个学区、1个教研单位和1个培训单位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教学的情况:大多数教师只简单地运用课件进行教学,学校普遍缺乏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考核机制。收集到的主要意见归纳起来有:希望用交互式白板进行教学;渴望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交流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自主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培训动漫制作,教会教师运用各种常用软件;采用“菜单式”为主的培训模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培训内容;相关管理部门应定期深入基层推广信息技术的使用,解决一线教师疑难等。

3.分批整校推进实施。綦江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共106所,区教委经过研究后决定分三批完成全区7550名教师提升工程的学习。2014年11月18日,第一批选择46所初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所有学科全部教师参加提升工程80学时的线上远程研修学习,在参加线上研修的2605人中遴选1350人参加线下5天的集中研修学习。

4.集中培训分段进行。由于线下集中研修时间紧、任务重、工学矛盾特别突出,綦江区采取2天区集中培训、2天校本研修实践、1天作品评比交流表彰的模式,打造优秀作品,即“2+2+1”模式。区集中的2天采取先大班后小班的模式进行培训,大班采取的是由信息技术专家作“技术为我所用教学因我而变”、“信息技术在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报告,小班的时候每个班级由班主任、坊主和教研员组成3人团队,进行分班破冰活动、部署线下研修任务、分组讨论、展示作业及教学设计,打磨作品、小组展示、选定作品方向。校本研修的2天,要求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修改、打磨、完善并提交作品。最后1天研讨交流、分享展示、完善成果、评比表彰。

5.建立分类激励机制。具体做法是与綦江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赛相结合,通过线下研修、作品打磨,每校推荐线上参训人数10%的优秀作品提交到区里,区里组织专家评审,遴选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占30%,每个积30分,二等奖占30%,每个积20分,三等奖占40%,每个积10分。根据学校参训人数获奖的平均积分和工作坊内学员获奖积分的人平分进行排名,评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一等奖8所、二等奖12所、三等奖8所和对坊主、教研员考核定等。

6.实行定期通报制度。綦江区教委每周一通报上周各个工作坊和学校教师参加线上研修的情况,促进学校和工作坊的坊主督促学员参加学习。通报的量标主要有参训率、学习率、每个学校教师参训成绩的人平分排名、工作坊内学员参训成绩的人平分的排名、全区2600名教师到每期通报统计截止时间成绩排名等。区教委共进行了六次通报,极大地提高了学校校长、坊主和教研员督促教师参加线上学习的主动性。

7.高度重视成果物化。培训过程中注重过程材料的收集、整理,积极围绕打磨优秀作品,汇总提炼物化成果的思路开展工作。对各种提升工程的文件、通知、方案,线上研修的成绩表、线下集中培训研修手册、考勤册、线下研修小组交流研讨记录表、成果打磨登记表等、考核结果、学校总结、优秀作品等,分类组卷,建立提升工程的专卷,有利于对提升工程实施的总结和提炼。

三、提升工程实施的成效与经验

1.获得学校领导理解,有效克服了工学矛盾。本批培训虽然时间紧任务重,又面临期末复习考试,工学矛盾突出,但由于区教委把此项工作列为教委一把手工程,校长是学校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培训前进行了充分的宣传动员,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因此,提升工程实施后,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校校长的充分理解,使得很多学校的校长主动地为教师想办法、想措施,鼓励教师圆满完成提升工程的培训。

2.采用混合培训模式,取得丰硕培训成果。由于本次培训采用的是混合培训模式,课程资源丰富,教师感觉很实用,加之又采用了任务驱动培训,完全颠覆了教师过去对远程培训的认识。培训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生动的典型案例。通过培训,增强了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征集出来的优秀作品有270件,其中一等奖30名,二等奖97人,三等奖148人。

3.赢得各校大力支持,产生了广泛影响。提升工程的实施,在学校得到了校长的大力支持,形成了每周看学情通报,对本校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局面。

4.打造了一批指导专家队伍,为提升工程继续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綦江区以项目制的形式,按照一定比例结构,整合区内外教师培训、教研、高校和培训机构以及一线名师组成的60名区信息技术提升工程专家团队。这个团队具有较强的提升工程实施教学研修和培训能力,承担对綦江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组织、策划、指导、管理、交流和监测,将极大地推动綦江区下阶段提升工程的开展。

5.任务驱动,有效促进教师学习。注重在创设问题情境、确定问题后,让参训者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进行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参训者对问题的理解,完成学习任务。培训最后,参训教师还参加了区教委和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的提升工程培训考试。

6.顶层设计、行政推动是关键。由于提升工程的实施时间紧,工学矛盾特别突出。因此,顶层设计上,坚持分批整校全学科推进,有利于学校配合开展培训;行政推动上,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坚持行政主导、分校组织、项目推进;方案设计上,坚持学校、教师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有效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为根本。以行政推动为主的提升工程的培训,体现了较强的“刚性”色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7.网络平台设计和选择是基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选择一家网络平台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优质资源为基础、以任务驱动手段实现教师自主学习、有效激发教师的学习积极性是最重要的基础。中国教师研修网课程和功能的设计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参训教师和学校的要求,学校以及参训教师强烈要求延长网上学习的资源延迟关闭的时间,以便他们进一步学习。

小学信息技术线上教学总结篇2

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为了能切实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生活的状态和态度,本研究选取了来自基础教育3个学段的6位信息技术教师进行访谈。交流后我们分析得出一线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问题的认识可归纳出5个关键词,即学科地位、学科发展、教师地位、个人能力、工作量。综上,本研究将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划分为学科情感认同、职业价值认同和个人能力认同3个维度,并且进一步细化出6个指标。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调查问卷》,共32题。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试的基本情况,由10题构成,包括性别等9个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是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由6个指标共32题组成,每题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其中正向题23个,计分方式为1~5分,分别代表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之间的5个等级,反向题8个,计分方式与正向题相反,测谎题1个,分析数据时不计入总分。研究的对象是南京市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区级以上的教研活动中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共发放问卷122份,其中有效问卷113份,有效率92.6%。本研究采用了SpSS19.0软件对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的总体水平和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

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的总体水平

从表1可知,在最高分为5分的标准统计下,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处于中等稍偏上水平,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各指标的认同中,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认同水平最高,教学信念次之,对学科地位的认同最低。

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分析

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分析主要从性别、学段、教龄、工资水平、学历、专业、职称、工作经历以及在校所承担的除教学以外的工作等9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性别、工资水平、专业和先前工作经历等4个方面,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认同在总体水平和各指标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如下页表2所示。

(1)不同学段的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差异

不同学段的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除了教学能力指标外,其他5个指标都存在显著差异。为了进一步分析每个学段之间的差异情况,我们对这5个指标进行多重比较检验。由下页表3结果可以看出,小学和初中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高中组和小学、初中两组之间在每个指标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并且高中组在均值上都低于小学和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师。

(2)不同教龄的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差异

从下页表4中可以发现不同教龄的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在总体上差异不显著,除在归属感、学科地位和学科发展这3个指标上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指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从表5可以看出,在这3个指标上,教龄在6~10年之间的教师与其他教龄教师存在显著性差异。

(3)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的学历差异

职业认同总体均值在学历上的差异不显著。但是在教学信念指标上差异显著,进行多重比较检验后结果如表6,在本科和硕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硕士学历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信念上显著低于本科学历的教师。

(4)不同工作任务的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差异

小学信息技术线上教学总结篇3

关键词:《机械制图》课程信息技术“空间—平面—空间”关系转化Solidworks软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024-02

1前言

在长期从事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课讲授及指导实践类教学工作中,深有感触的一点是: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情况,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于专业课的接受和理解。其中作为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技术交流的语言工具——《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及掌握状况,让学生基本能够识读机械图纸,对于学生学习专业课及将来所从事的机械加工制造等工作,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对当前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下如何讲授这门课,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进行了一些反思,感到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和今后借鉴的经验需要总结。

2是否有必要讲授基础投影理论

基础投影理论是《机械制图》课程的基础理论部分,是研究把空间形体(点、线、面、体)表现在平面上而建立的一套系统的理论,即投影原理、基本几何元素(如点、线、面、体)的图示法则、元素间几何关系图示法的基本定理(如平行、相交、交叉、垂直等)。其基本的作图方法,包括点、线、面从属关系的作图,如直线上的点、平面上的点与线、线与面交点、面与面交线的求法等,它们组成了课程所特有的理论系统。由于课时原因,关于基础投影理论部分是否有必要讲授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在学时少时(总课时少于60学时),就没有必要讲授基础投影理论。经过几轮尝试,笔者认为:基础投影理论需要讲授,而且需要精讲细讲。

基础理论部分是学习画图、看图、培养空间想象力的基础,是课程的中心,即使在讲课时数较少的情况下,也不应该过分压缩或分割这一部分,以免破坏课程的轮廓和体系。事实证明,教材中各个部分的内容前后连贯,联系紧密,并相互影响,前面所学习的内容都是学习后一部分内容的基础,每一部分的学习效果都影响着后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只有从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开始,按照点、线、面、基本几何体、组合体的顺序,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进行讲授,才能使学生逐步具备物体的“从空间到平面,再从平面到空间”的关系转换,即读图和识图的能力形成。在讲授方法上,除了传统的课堂讲述外,还应借助信息技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用多媒体技术把投影理论中的相关概念和知识点客观、形象地展现出来,方便学生理解、掌握。

3如何解决学生由“空间—平面—空间”关系转化的难点

《机械制图》主要是通过对空间几何形体投影过程的分析而归纳它们的投影规律,并运用于读图和画图上,读图和画图都需要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多年专业课的讲授告诉我:许多学生比较欠缺空间想象力和空间分析能力,没有透彻掌握平面图形与空间物体间的转化规律。如何培养学生具备空间想象力和空间分析能力,解决学生“从空间—平面—空间”关系转换的难点,既是本课程的重要任务,又是学好本课程及后续专业课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应采取相应措施和办法来解决这一难点。

3.1结合网络资源,合理组织教材,课程内容精讲多练

本课程虽然以识(读)图为主,由图思物,但是识(读)图源于画图,只有多画图,才能以画促读。由于课时少而内容又不能过分压缩或删减,所以本课程讲授时,内容必须要精讲,尽量多地挤出时间给学生练习画图。精讲的前提是认真备课,即钻研吃透教材,充分利用网络上有效的、合适的资源,结合学生思维情况和接受能力,进行资源整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地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言简意赅。

3.2教学设计新颖,利用信息技术,课堂练习有乐趣

3.2.1教学设计方法一:游戏、竞赛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针对青少年的特点,改变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觉主动获取知识;竞赛教学法,让学生进行分组对抗,在博弈中获取和巩固所学知识,既增强了学生的组织观念,集体意识,又可收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加深印象等极好的效果,还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下面以“截切体画法”为例。

游戏教学法:可以将学生分组坐好,每组每人分配一定大小的橡皮泥(或萝卜),每组发给几张不同形状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各组学生分工合作,讨论、研究、看懂三视图后,制作相应的基本几何体若干(为了让所有学生都动手参与,而不是几个学生包办制作,游戏规则中要加上相关约束条件和评分标准)。第二步是要求学生将基本几何体进行不同方位的切割,画出切割体的三视图,而且至少三种不同放置方式(主视图不同)的三视图都要画出,最后同多媒体展示出所有的组合方式,并采用合理的考核方法对每个学生进行评判。

竞赛教学法:每次有两到三个小组同场比拼,小组成员每人都必须参与,每人轮流到黑板上画“切割体”三视图中的一笔或一个视图,以共同完成三视图最快、最多、最正确的小组为胜,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落后的小组,要在全班帮助其分析落后的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给予适当的鼓励。

3.2.2教学设计方法二:多媒体直观教学法

讲授《机械制图》时经常采用而且比较传统的方法就是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包括语言直观和教具直观。语言直观要求教师用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手势、姿态、表情等)进行传授,以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教具直观则采用:实物、模型、挂图、电视、电影、幻灯等演示教具,为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如通过展示各种截交和相贯模型以及零件实物,让学生对表面交线的物性有所感悟和理解;通过学生进行组合体和零件的对比观察,使学生建立叠加体和切割体两种形体的区别和联系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教室的建立,多媒体课件以其信息量大、画图速度快、动理形象逼真、利于复习等诸多优越性,而被各学科的教师采用,也成为《机械制图》教师直观教学法的主要手段。例如,讲解“三视图的形成”内容时,我制做的多媒体动画课件演示过程如下:将一立体实物放置在三投影面体系中,互相平行的投射线,模仿光线照射,分别将实物向三个投影面进行正投影,动画显示,在三个投影面上分别得到三个视图,然后再利用动画的演示,将三个相交的投影面分别绕三根投影轴展开,原本在相互垂直的三个投影面上的三个视图,展开在同一个平面内,三视图形成了……多媒体动画课件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用语言很难表达完整的内容,既生动形象又鲜活逼真。在学生感性认知初步形成的基础上,教师及时加以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进行分析,结合想象与思考,分析出展示对象的特点和各种现象的联系,使学生建立或巩固思维中的抽象观点,并使之具体化,诱导学生总结归纳,抽象概括出准确的概念,完成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这样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

3.2.3教学设计方法三:软件辅助教学法

随着制造业信息化进程的深化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简称CaD/Cam)在机械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能适应机械专业的现代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机械类专业信息化教学中显得相关重要,除了每门课程制作了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进行优化教学外,相关软件技术也应该逐渐运用到机械专业的教学中,例如Solidworks软件辅助《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法。

Solidworks软件是一款专业的三维机械设计软件,它功能强大、组件繁多,具有操作简单、绘制规范、装配设计、检测全面的特点。在投影理论教学中,Solidworks软件可以打破传统的二维挂图、有限模型的局限性,利用其三维视图的功能,借助三维平台提供的拉伸、旋转、扫描和放样的操作方法来创建三维实体模型,不仅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具互动性,而且能让学生通过直接的感知形成正确的思维和逐步提高的识图绘图能力;在剖视图教学中,剖视图往往由相对复杂的线、面构成,Solidworks软件中的“剖切视图”功能调整视图角度进行各个角度的成像和观察;在装配图教学过程中,Solidworks软件中有一个专门的“装配”命令,通过这个命令,设计者可以对已有的机械远近进行位置、角度、关系等参数的定位,然后自动将机械元件装配起来,形成相应的装配图,而且Solidworks软件还能模拟出实际的装配过程,从而及时地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3作业适量,辅导跟紧,批改反回及时

课后要布置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习题,以加深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布置作业要注意分量适当、难易适度,保证大部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独立完成;完成作业的有力保障,是课后的辅导、答疑要跟紧;检查和批改作业,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加以解决,习题集要勤收、快批、即返,以便因势利导,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批改学生的作业,应从作业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进行,既看所布置的作业题是否全做完了,也看学生在解答这些题目时出现了一些什么错误或问题,将作业中所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组织讲评、分析原因、总结规律,并要求学生重新改正后,再进行批改。

3.4总结、归纳作图技巧,提练、运用识图口诀

为了解决学生由“空间—平面—空间”关系转化的难点,每个单元结束时,教师要及时进行全面、系统地总结和归纳,提炼一些对作(识)图很有帮助的方法、口诀等。例如,“三视图的画法——放、画、展”、“三视图的投影关系——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是三个线框;平行面的投影是一线两框;垂直面的投影是两线一框”;识读组合体的两个基本方法是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还有八条经验等等。这对于学生快速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投影原理、制(识)图技巧,建立空间立体感,最终实现“由图想到物”的转化都非常有效。

4结语

作为一名教师,给学生授课是天经地义的职责,可如何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专业不同、性格不同等,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授课,解决学生的难题、难点,是需要我们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的问题;同时,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和制造业信息化是时代的需求,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机械类专业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是机械专业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也是机械专业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大连市轻工业学校,辽宁大连116023)

参考文献:

小学信息技术线上教学总结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误区

信息技术是一种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它能使形、声、色、动、静发生变化,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因而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显著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容易使用不当,要恰当地运用好它,需做到以下“六忌”。

一、应该准确定位,避免越俎代庖

适当地选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发挥,但信息技术不能代替教师。尽管有些信息技术有一定的趣味性、吸引力,但真正使信息技术产生趣味性、吸引力和激励作用的是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如:学生读懂了内容、答对了问题时发出奖励信号(如“你真聪明”、“真有两下子”),否则发出否定的信号(如“再思考一下”),表面上,这种奖励和惩罚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然而这种外在操作性奖励和惩罚是机械的、单一的、有限的。如果离开教师的引导、感化、陶冶作用,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内驱力就会消失。

正由于课堂上信息技术部分代替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不但要对学生传授基础知识,更要注意学生个体化、个性化的发展,注意因材施教,发现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因此信息技术的作用应定位在“辅助”上,切忌越俎代庖,教师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

二、应该分清主次,避免喧宾夺主

教师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在最需要的地方适量、适度地用活信息技术手段。有些教师尝到信息技术的甜头,一味追求电教媒体的作用,不深入钻研教学内容,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地方,也让信息技术唱“主角”。

如:有一位教师教学“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时,利用信息技术显示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先显示展开成长方形,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出圆柱体侧面积公式。接着,又让学生思考圆柱体的侧面积还可以按哪些图形展开得出公式?学生经过较长的思考时间才得出,还可以把侧面展开成两个相等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各由它们的面积公式推出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学生想出一种,教师就用信息技术演示一种。也许教师看到这种展开方法的多样性,认为是展现信息技术三维动画演示的好机会,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及求异思维的良好契机,于是把教学的目的转向探寻展开的多种方法上来。实际上重要的是学生是否真正领悟到转化的思想,及借助转化结果,由学生自己探索转化前后图形间的关系,不应把两方面割裂开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这个真正的“主角”,只是充当信息技术画面的观众,却没有“做数学”的机会,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干”,学生没有通过亲身操作实践的体验,对学到的知识怎会有深刻的印象呢?

三、应该把握进度,避免浮光掠影

由于信息技术呈现信息的速度快、容量大,教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的节奏,而把课上成了“走马观花”式的教学。此时,教师要适时地“停一停,顿一顿”,让学生“思一思,想一想”。如:在认识直线、线段、射线三个概念时,利用信息技术演示,不过几秒钟就可以解决,此时,如果先显示一条蓝色直线并向两边延长,停一停,使学生思考认识“直线是无限长的,直线没有端点”;随着,直线上出现两个红色的点,两点之间一段变为红色并移下,顿一顿,使学生认识“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有限长的”;电脑再显示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射线,并显示手电筒和太阳发射光线的过程,让学生想一想,认识到“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射线是无限长的,从一点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引出无数条射线”。辅助于板书最后得出了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学生理解起来就扎实到位了。这样利用信息技术“动”的优势,辅之以“顿”的功能,就比较符合学生的思维节奏,从而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应该斟酌损益,避免画蛇添足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制作也越来越精致,使信息技术课件在声音、文字、图画、动画方面更加出色。这一方面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了,但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就停留在此,对所学习的内容反而不感兴趣。

如:有位教师在教学“7+几”的内容,新授结束后,他是这样设计练习环节的:

(1)先跳出一位“小博士”为大家出题,然后小博士在以下的练习过程中一直站在屏幕的左上方晃动着脑袋,在他的头顶上不停的闪烁着一个大问号。

(2)运用拟人化的练习形式,五彩缤纷的小动物一个个出场了,喜鹊衔题、熊猫吹泡泡、小象踩大球……,每个小动物给孩子们带来“7+几”的各种题,每个小动物出场的过渡方式较多。

(3)同时出现背景音乐,加以烘托。

结果,低年级的小朋友沉醉于动物画面、音乐的欣赏中,大家都忘了对问题本身的考虑。老师好不容易才把部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画面中不停摇动脑袋的“小博士”又扰乱了孩子对问题的思考。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长时间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任何的画蛇添足,只会弄巧成拙,妨碍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

五、应该妙用精用,避免泛滥成灾

有些教师瞄准信息技术出图迅速,画面富有色彩及其化静为动的功能,对信息技术情有独钟,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都做在电脑中,动静态画面泛滥成灾。有时候,往往是过分强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而忽视了抽象思维的训练。

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教科书、直观教具、板书)之间应是一种融合的关系,两者应该配合使用。该用信息技术的时候则要用好用足,不该用的时候坚决不用,教师要通过语言讲授、教具演示、板书设计和信息技术的密切配合来辅助教学。如:优秀的板书能完整、科学地展现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具有概括性、持久性、完整性等特点,还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如果只看信息技术演示,充其量只是一种“视觉暂留”,不能及时把看到的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也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

六、应该立足实际,避免挂羊头卖狗肉

并不是教学手段现代化了,就是教学观念现代化了。在实践过程中,打着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幌子,做着代替教师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的事情,这种现象还时有发生;还有的教师不谙操作,把信息技术当作傻瓜照相机,上课敲回车,一旦敲过头,就束手无策,方寸大乱,只能让技术人员上台重新调试,倘无外援便干脆弃电脑于一旁……于是一堂课从此一败涂地。用信息技术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每一位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决不能“挂羊头卖狗肉”,要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刻苦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潜心于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提高驾驭教材,驾驭媒体,驾驭学生的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线上教学总结篇5

一、“数课”

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数课”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首先是“三中心”,即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创新能力、信息素养为中心。其次为“两整合”,进行小学科学和信息技术学习方式、学科内容的双整合。让科学和信息技术课堂的课程方式变为“连体课”,科学学科内容学习从“节”走向“单元”,建立5人学习小组,突破大班额交流限制,运用“知识论坛”信息化平台进行线上交流,科学课进行面对面交流。再者是“四个转变”,即课堂教学过程实现“师生角色、学习方式、信息技术角色定位、评价方式”的四个转变。最后为“六个环节”,即教学过程分为六个主要环节:前测学生自学在线讨论和面对面讨论合作评价在线讨论和面对面讨论单元总结。

二、小学科学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方式

由于是科学和信息技术课堂的整合课,所以应改变传统科学与信息技术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变科学和信息技术课堂“分散课”为“连体课”,变科学课堂教学内容的“节”学习为“单元”学习。以前科学课每周两节,信息技术课每周一节,两个课程都处于互相独立的状态,学生不能很好地把两个科目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我们大胆整合,每周设置科学和信息技术课程各两节,两个科目进行连堂教学,科学课堂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和分享,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使用知识论坛这个信息技术资源,学生通过发帖讨论以弥补科学课堂上面对面讨论交流的局限性。而科学教学内容采用单元学习法,师生的关注点是从整体的单元主题出发,而非某一片面的知识或主题。如科学课以《新的生命》《能量》《地球的运动》等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学习,这样既重视了知识的连贯性,又能和以往的知识进行联系,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进行科学内容的相关讨论,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任务。

三、“数课”教学模式六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

现以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新的生命》《能量》《地球的运动》等单元为例,具体讲述“数课”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

(一)前测

“前测”即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检测,了解学生知识的起点,为与单元总结中的后测进行数据的分析做准备。如在《能量》单元开始之初,先对学生《能量》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检测,检测的题目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书制定,题目形式为主观题。检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在《能量》这一单元中的知识掌握情况,这样在后面的学习中这些知识就可以简单学习或者直接略过,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究自己有疑问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对这单元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个大致的了解,以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目的地进行学习。

(二)自学

学生充分利用课本、网络等资源,了解一个单元的基础知识及架构。如在《运动与力》单元的自学中,学生充分利用课本、网络等资源,学习和运动与力相关的知识,然后在科学课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享各自学到的知识,同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发帖的形式,把自己收获的知识分享到知识论坛上,作为对科学课堂分享不够的补充。这样学生就能依靠集体的力量了解一个单元的基础知识及架构。

(三)在线讨论和面对面讨论

进入知识论坛,提出探究话题,自主进行质疑、澄清、发展、讨论;师生共同就在线讨论中出现的知识和话题,用实验、辩论、分析等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探究。两种方式的讨论让交流更广泛、学习更持续。如在《地球的运动》单元自学阶段,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然后进入知识论坛,以发帖的形式提出探究话题(图1),通过发帖子的方式与他人开展讨论学习;在科学课堂,师生共同就在线讨论中出现的知识和话题,用实验、辩论、分析等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探究。学生之间的交互频率比起普通的班级讨论大大提高,部分学生一节课的帖子阅读量高达几十篇,而发帖数量平均为2~3篇。学生可实时打开知识论坛上applet工具中的参与贡献按钮,可以查看全班学生的发帖数量(图2),也就是说在知识论坛上一节课学生们的总的信息交互次数可达上百次;还可以打开知识论坛上applet工具中的社群网络按钮,查看学生阅读帖子、互相建构、评点等情况;还可以从线状图箭头指向和圆点大小,看出学习中的交流模式从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单向交流转变为学生问、学生答,教师参与和支持的多向复杂的交流方式。同时,因为学生的观点可以在线帖子的形式在“公共空间”中保留下来,对于某一个话题的讨论就可以超越一堂课时间的限制,在一周、两周甚至一两个月的时间里持续下去。

(四)合作评价

第四环节为合作评价环节。学习进行了一段时间后,知识论坛上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帖子了,但是这些帖子质量如何?是不是都是和科学内容一致,有没有没讨论的话题?有没有存在重复讨论过的话题?有没有已经达成一致或者解决了的话题?我们不能只顾蒙头前进,还需要停下脚步思考我们的学习进行到了哪一步。这个时候,需要使用applet评价工具和itm工具来对全班的讨论进行梳理和反思,找出不足,在此基础上制订下一步的探究计划。如在《能量》单元,经过一段时间的在线讨论和面对面讨论,全班每个同学提出的问题基本都经过了讨论,帖子的数量达到上百个。但这个时候学生的知识都是零散的碎片,学生讨论的宽度有了,但是深度呢?这个时候需要学生对《能量》单元的讨论进行梳理,采用的方法是对全班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每个学生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类,由于每个学生的分类方法不一样,分类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接着在科学课堂上全班就分类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达成一致。这样分类下来,学生把问题分成了类,然后每个小组认领一个类别,对之前在论坛上讨论的帖子通过使用itm工具进行筛选,把一个类别的帖子整理到一起,再书写进程反思,这样有助于学生查看这个类别的话题经过讨论获得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没有讨论或者讨论得不够深入,写出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图3)。这样的梳理反思过程必不可少,可以避免学生在知识论坛上无目的地发帖和浪费时间,随时掌握学习进度。

(五)在线讨论和面对面讨论

第五环节为在线讨论和面对面讨论(区别于上一个在线讨论和面对面讨论)。这一环节的在线讨论和面对面讨论就显得有目的性了,学生进入知识论坛,按照制订的学习计划,进行进一步深入的探究和讨论。学习方法基本和上一个在线讨论和面对面讨论一样,但是这次讨论是针对学习计划中的不足和挑战来进行讨论。如在《能量》单元制订完学习计划后,学生就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开始去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查询资料。

(六)单元总结

小学信息技术线上教学总结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0043-02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化、信息化已成为时代的潮流,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已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学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已经引起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的巨大变化。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过程与方法”中,对学生学习物理的科学素养,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更新教学手段,合理选择和应用传统的与现代的教学手段,使两者有机结合,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优点

1.高速、大容量。速度越来越高、容量越来越大,无论是通信还是计算机发展都是如此,其信息存储量超过任何其他的信息承载方式。如一张光盘的容量,可以装载学校所有课程的教材。

2.综合化。包括业务综合以及网络综合,可以把各种教学媒体相互连接,整合在一起,形成多媒体教学。各种电子设备的综合使用,能够大大发挥其整体的优效性。

3.数字化。一是便于大规模生产,二是有利于综合。现在数字化发展非常迅速,各种说法也很多,如数字化世界、数字化地球等。而搞数字化最主要的优点就是便于大规模生产和便于综合这两大方面。

4.个人化。即可移动性和全球性。一个人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拥有同样的通信手段,可以利用同样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加工处理的手段。

5.网络化。打破了地域界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教与学提供了广阔的场所,使得教学工作可以充分和广泛地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6.检索方便。在快速搜索信息上大大胜于其他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速度快,效率高。

7.虚拟情境。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模拟情境,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真实体验,拉近了学生与学习对象之间的距离。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全过程。实验教学既是学生对物理的认知起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培养途径;它既是重难点突破的工具,同时也是知识升华的抽象、具体、再抽象过程的重要环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音频、视频、动画有机结合,可突破时空、环境的限制进行逼真的模拟实验,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1.运用信息技术做动画演示或播视频展示物理情境

物理教学离不开现实的物理情境,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物理情境学生难以见到。如果单凭现有的教材和老师的口头讲解,学生仍然觉得抽象,枯燥乏味,导致学习兴趣不高。为此,教师应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乐学,成绩自然提高。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生动直观的物理情境,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如声波、光的折射、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磁场、安全用电(触电演示)、船闸工作原理、托里拆利实验、动能与势能能相互转化(人造地球卫星:近地点、远地点)等,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2.运用信息技术展现宏观或微观世界

物理学所研究的物体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天体,有的物理现象用普通方法无法向学生演示。如微观世界(原子结构、摩擦起电、电荷、电荷定向移动、电流方向、电流强弱、分子动理论、扩散现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动画形式并配以色彩的变化,把其微观运动直观地表现出来,使学生进入微观的动态情境,亲眼目睹“真情实景”。

3.运用信息技术模拟仿真物理现象

在物理教学中,有些比较抽象的物理现象,对学生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有重要作用。例如:我国的“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成功交会对接及返回,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演示全过程。又如:在《变阻器》一节的教学中,滑动变阻器原理、连接方法、作用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教学实验的同时,如果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滑动变阻器进行动态组装,使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及各部件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实验与仿真相比较,相结合,学生就可以清楚的认识滑动变阻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学会操作,运用。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模拟实验,并把电池组、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用导线连成形如实物电路那样。当开关闭合,导线中通过电流部分由灰色变成红色,尤其是演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右移动时,通过电流部分的线圈长度也随之改变,如此鲜明的色彩搭配,效果就更明显。通过对“模拟、仿真”实验与实物实验相结合的分析、总结、归纳,很快地突破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引起电流改变的教学重点、难点,真实地“模拟”了实验现象,较好地将抽象的知识变成具体形象的知识信息,提高了他们的领悟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将抽象的物理现象变成生动的画面,使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更深刻、掌握更牢固,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运用信息技术“放大”作用,提高物理教学的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许多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很小,很难使班里每个学生都观察清楚,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演示实验的效果,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达不到物理教学的效果。例如:演示光的折射,传统实验教学中,通常将一束光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时,可见度很低,几乎看不见折射路径,在信息技术还未出现前,我们只能通过加入一些小颗粒状粉末,如粉笔灰,来增加可见度,可是后排的学生还是看不清折射路径,信息技术介入后,通过投影放大在大屏幕上,全班学生都能清晰看到,一目了然。又如:在磁感线、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等教学中,教师的演示实验只能在平面上进行,要让学生在座位上看清楚是不可能的,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拿着实验仪器让学生观察或让学生到讲台上去观看等方法,这样做既麻烦又浪费时间。如果利用多媒体投影仪进行放大既方便又节省时间,效果又好。演示时只需把磁体放在视频实物展台上,磁体上边再放上一块玻璃板,在玻璃板上撒些铁粉,轻轻振动玻璃板,即可以在荧幕上看到清晰的磁感线的分布情况。观察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时,把螺线管磁场演示仪也放在视频实物展台,通电后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铁屑运动的情形及最后的分布状况。既生动效果又好,同时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增加了课堂的知识密度。总之,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放大作用来提高物理教学的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可以收到很好的演示实验效果。

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及反思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有着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点,当然也存在弱点。我们应强调的是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1.要明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目的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使用,应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以最大功效发挥媒体作用、达到最优教学效果为宗旨,来选择使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媒体,它的角色应是辅助教学,不能片面夸大其作用。

2.不能以信息技术模拟代替实物实验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是最基本的教学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尽管运用信息技术模拟可以带给人更加强烈的视听刺激,更为细腻的物理过程,更加直观的结果分析,但它不具有实物实验带给人真实空间感、实验可信度,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交流互动。如果只是简单地把演示实验搬到屏幕上,就违背了认知规律,只有恰当地结合两者,合理运用,将其作为物理过程的再现,结果的分析,规律的总结等,才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总之,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证明了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具有非常独到的优点。在电化教育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不断普及的今天,我们物理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电化教学设备,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更新教学手段,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供更大的帮助和支持,使得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小学信息技术线上教学总结篇7

自组织理论,也称“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超循环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科学理论。该理论主要研究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自组织现象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中都普遍存在。组织是指系统内的有序结构或该结构的形成过程,组织的进化形式可以分为两类:他组织和自组织。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自组织的系统具有开放性、非线性、协同性与涨落性。

一、自组织理论与城市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系统

城市学生身处现代都市,社会环境更具开放性,他们身边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因此他们是从数字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习者,其生活习惯、学习方式都深受数字技术的影响,在思维上更加具有发散性和联想性,在行为上更加具有跳跃性和离散型,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都处于发育发展中,这正是一个无序、非平衡的状态。

信息技术学科是新兴学科,学科教学的外延与内涵同时展联系紧密,因此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作为一个特定的系统必然具有独特性、综合性、发展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媒体与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参与到这个系统中来的教师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再是处于稳定、固定、统一、完整的状态,而是发展的、多渠道的、非线性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系统,不仅具有传统课堂教学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层次性与最优化4个方面的特征,也具备了自组织系统的开放性、非线性、协同性与涨落性特征。

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由于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学校、社会和家庭提供的信息技术环境不同,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有差异,导致各区域学生信息技术基础不一致。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目前初一所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都上过计算机基础课,只有极少数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不太熟练,甚至相当一部分学生通过自学或培训掌握了较高层次的知识,如程序设计、动画制作等。但不能忽视的是,本市范围内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学校还存在信息技术教师缺乏、信息技术课开设不全甚至没有的现象;同班级内,因硬件不同造成的信息素养个体差异也颇为明显。由此可见,各区域发展不平衡,各类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程度不一样,社会上掀起的奥赛培训以及家庭条件的优劣,都造成学习者在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内容和能力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以统一授课制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为教师组织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教学系统的自组织特性与城市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关注点往往在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流畅,教学流程是否完整,教学效果是否明显。教学系统的自组织特性为我们打开了另一种思路,我们能否让学习者在没有外部命令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规则形成一定结构与功能,从而实现主动建构,自我组织与协调,“自己走向有序结构”。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信息技术教学要“立足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学生信息知识与能力的主动建构,强化学生信息态度与信息文化的有效内化”“丰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多样化”。

自组织理论指导下的城市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信息技术课堂要体现开放性

(1)教学内容开放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例如,《生活中的辐射》以信息技术的角度审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融合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制作母亲节心意卡――photoshop入门》以技术为工具,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

(2)教学目标开放

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达成率的高低是评判一节课成败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一节课毕竟只有45分钟,教学的最终效果体现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例如,《花儿朵朵――Fl;ash的元件与帧》本单元教材分析:根据《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对动画制作的要求:“学会使用一种动画制作软件尝试制作简单的动画,了解动画生成的基本原理。”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知识点部分重组,从而形成以“花儿朵朵”为主题的Flash单元教学策略,单元教学内容紧抓元件、帧和图层三大Flash要点,结合工具、面板进行多重组合教学。

2,信息技术课堂要体现非线性

(1)教学系统非线性

教学系统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高级思维能力的生命个体,都是具有个性、气质的独立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对话、交流会碰擦出预设之外的火花,生成新的亮点。但信息技术课上,由于教学媒体(计算机)的过度使用,师一生的非线性对话被割裂成师一机、生一机的线性对话,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与青奥共成长――photoshop综合》以头脑风暴式的群体交流,探索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的非线性;

《制作创作说明表格》以开放性的任务为主线,以任务促交流尝试了教学内容的非线性。

(2)教学空间非线性

学生在计算机教室上课,座位是线性且固定的,对于生生间交流很不方便。在日常教学中,多元化评价学生个体,利用学生主动构建的学习小组的成果来给予学生多方位评价,在关注学习效果的同时,也关注到教学目标之外,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在合作、交流、指导方面的表现。

3.信息技术课堂要体现涨落性

(1)课堂远离平衡态。过于平衡的教学系统是缺乏创新的,关注信息技术课堂的动态生成,远离平衡态,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

(2)利用技术手段体现反馈机制。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根据认知水平评价学生的评价现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从自我效能、自我激励、学习策略选择、合作能力、问题迁移等个人学习因素考量与评价学生个体的学习效度。

三、城市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自组织”教学策略

教师只有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度把握组织教学,针对各种课型精心设计对应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实现自组织的教学系统环境。《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要求“坚持把信息技术既作为学习内容,又作为学习工具”,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不仅学习了信息技术知识,融会贯通其他学科相关知识,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作品,更将其作为学习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1)新授课――按需求入境模式:引入课题的情境由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自发提出,教师为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寻找合适的接口。

(2)练习课――素材云共享模式:改变过去支持性信息由教师设计提供的方式,学生根据自有资源建设共享的素材库,由于素材来源具有“云”的特征,这样的素材也可称为素材云。教师为共享信息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支持性信息。

①利用学生个性重组教材,为单元活动积累素材云。②根据学生需要安排教学内容,为课堂教学构建素材云。

(3)复习课――节点交互握手模式: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具有独立思想和独特个性的人,教师通过符合教学目标的学习任务设计,鼓励生生自由随机交流,变人机双方交互为人人机的三方交互。

小学信息技术线上教学总结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小学学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3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7-0052-03

2000年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2001年颁布正式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迄今为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已经进行了十余年。众多学者和一线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研究领域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基础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还面临一些问题,如学科融合点把握不恰当,缺少合适的教学模型等。[1]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基础教育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笔者通过对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的访谈,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目前大多数专家学者所提出的教学模式和理论模型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去甚远,所以提出了适合教学实践的融合模型,成为破解制约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实践的关键。

本研究采用归纳分析法、哲学思辨法、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本研究期望通过以小学学科融合模型的研究为例,对基础教育其他类别的学科融合提供有益的借鉴。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内涵分析

1.整合与融合

整合原意是指将不同事物有秩序有条理地集结在一起;融合是指将不同的事物调和在一起。整合强调的是将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或规律混合;融合强调的则是各事物按照一定秩序或规律混合后,相互渗透、彼此影响,达到水乳交融的效果。“‘融合’要求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整合’不要求,也不关注这种变革。”[2]因此,融合是整合的更高层次。

2.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

“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且能够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新型教与学的方式,从而实现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3]

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融合模型

研究

笔者通过观察小学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总结“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优质课大赛”、“全国新技术支持下的数字化学习高峰论坛”获奖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提炼出适合小学一线教师教学实践的基本教学模型。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笔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领域的专家提出的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融合模型,如下页图所示。

该模型主要以学生为中心视角,教师担任帮助学生更好完成学习目标的角色。

1.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之所以作为该模型的第一步,主要是因为学习者的知识是自我建构的。按照信息加工理论,学习者在将外部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时,要经历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处理加工,将知识进行编码后,转化成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而信息加工成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应该掌握扎实的前序知识和信息加工处理的基本技能。学习者分析就是要让教师和学习者清楚,自己对为学习新知识起到铺垫作用的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如信息技术等信息处理技能和策略的掌握情况,目的是让教师作为学习帮助者,能够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帮助,降低甚至减少学生在自我知识构建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2.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分析

即教师分析当前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内容和目标的深度、广度和与原有知识的连接度。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深度指的是二者的难易程度,广度是指内容和目标的容量,连接度是指新内容和目标与学习者已有知识的相关程度。只有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深度、广度和连接度都适应前序分析确定的学习者特征,后续的学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对于深度、广度和连接度(简称三度)与学习者特征不相适应的部分,可以分作两部分予以解决:对于能够通过学生后续学习弥补上的差距(学习需要),教师不需要在此阶段予以干预;对于属于原有的学习者特征差异,教师需要通过降低或者提高深度,拓宽或者缩小广度,提供先行组织者等方式来弥补。

3.理想学习状况分析

即学生理想状况下的最佳学习状况。教师应该暂时放弃现有人、财、物等教学资源的限制,从教师角色角度思考教师在什么样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活动的支持下能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然后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在学生的视角下思考,自己在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活动中才能够更好地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4.“教学评价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点分析

即运用信息技术最大限度突破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人、财、物的资源限制点。目前,小学课程主要是学校教育下的课堂教学形式,这样的教学结构不得不受制于有限的资源,所以理想状况下的最佳学习状况很难构建。但是,信息技术具有时空延展性和可交互性等特点,寻找理想学习状况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点就成为实现建构“近乎理想学习状况”的关键因素。根据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并结合教学实践,笔者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点量表”工具,见表1。

表中“学习内容”一栏填写的是本堂课程学习者应该学习的内容;“理想学习状况”一栏需要填写与之相对应的学习内容,在理想学和理想教的状况下是该如何开展的;“传统课堂学习”一栏是填写目前采用的传统课堂教学是如何开展的;“媒体表现形式”一栏主要是选择在现实中不能构建理想学习状况时,采用信息技术作为创建“近乎理想学习状况”所需要的媒体表现形式,包括图、文、声、像、交互和其他可以使用的表现形式;“信息技术手段”一栏主要是填写能够将前面所选择的媒体表现形式集中起来的软硬件类别,如ppt、移动app、实物展台、移动终端等。

5.教学策略分析

即教师根据所确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以及融合点选择自主学习、协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不同的学习策略。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根据选择的不同策略做出相应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使得学生顺利地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6.教学评价分析

包括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开评价,和对教师教学设计过程的实施情况展开评价。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但是对教学设计过程的实施情况,一定是采取形成性评价,要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动态过程中不断地完成“评价←→调整”,使得该模型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不断地向“近乎理想教学状态”无限接近。

基于融合点模型的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笔者选取一节主题为《龙里格龙》的小学四年级音乐课作为分析对象,从基于融合点模型设计的角度对该课程的教学过程加以分析,从而验证本模型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执教教师的课堂实录如下:课堂座位布局采取统一面向前面电子白板的传统格局。教师在课程导入部分利用发声练习活动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白板展示今天所要学习的“龙里格龙”节奏的乐谱,利用实体钢琴演奏乐谱。在讲授新知部分,首先让学生演唱刚填好词的乐谱,然后教师用ipad中的钢琴app重新演奏,并教授学生如何使用该app演奏和录制所要学习的节奏。之后由学生展示录制的钢琴练习片段,最后由学生开展自由创作。在知识拓展阶段,教师对京剧中的几种乐器和一些音乐片段进行了讲解和赏析。

信息技术与本节课融合点的量表分析如表2。

在这堂课中,教师在课堂实践教学中,信息技术使用恰如其分的地方,与通过基于本研究模型的分析量表所得出的结论基本相同,只是在京剧乐器欣赏阶段,教师只展示了有关乐器的视频,没有使用相关乐器的app,让学生通过利用各种乐器的app开展自由创作,从而加深学生对各种乐器结构和音质音色的理解。在该节课的实践中笔者也发现,教师所选取的教学内容和选择的信息技术方式,与学生的学习者特征有一些不适应:学生对ipad的操作能力和钢琴的演奏能力,以及部分学生的识谱能力对于本节课的学习都略显吃力,可见教师并没有对学习者特征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原有知识能力做充分的分析,也没有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做相应的调整,即对“三度”与学生特征的差值没做相应的弥补。

总结

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融合模型的提出,旨在为小学一线教师提供一个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实践模型,以期起到一个联系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桥梁作用。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为基础教育教学方式变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小学信息技术线上教学总结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某些知识是小学生难以理解的,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对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不能形象化。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在抽象性和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要求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促进学生手脑并用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探索和实践能力,从而高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就目前状况看,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效地进行整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数学新课程标准同时指出:“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教学资源即使再完美,也不一定符合教学情境的实际需要,因而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再整合是必须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整合无从下手,不明白整合的具体内容。那么,教师究竟应怎样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呢?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探索,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资源整合。

1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整合

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提出数学要尽可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即“数学应贴近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因此,在整合数学学习材料时就应该选择现实生活中隐藏的大量的数学问题,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

在青岛版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教材中,几何图形始终贯穿始终。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特征,笔者采用多媒体课件,由实物抽出物体的形状、位置,突出显示点、线、面、体,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几何图形的表象,突出图形的本质特征,完成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例如,在学习“方位与图形”时,首先以媒体形式出示学生熟悉的钟表、积木、红领巾等图案,然后隐去这些图形的颜色、图案等与数学无关的内容,使图形一目了然,从而引入对图形的研究。再如,在教学“直线的认识”时,先以Flash显示一段较短的直线,然后显示屏上展示出一条直线向两方延伸的动画,把“直线可以无限延长、没有端点、不可度量”的特征,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马上会把直线的这个抽象的特征转化为形象的特征,深深地印在脑海中。计算机软件生动形象直观,演示方法灵活多变,易于显示几何图形的特征。因此,它在帮助学生认识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中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表象,启发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形式的整合

固有的传统教学形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教学要求,因此需要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加以整合,形成新的教学形式。当前数学教学重点旨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这一方面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去进行综合实践,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这一部分知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点和难点问题,有相当的难度。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以画图的形式让学生感受相遇、相向等问题,但在同时出发和运行速度方向太抽象,不好理解,学生掌握起来总是有一定困难。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体会到动态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利用Flas,在屏幕上出现在a、B两点的车,接着显示两车同时启动,从两点相对驶来,慢慢地两车碰到一起。这样一来,学生极容易感受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抽象术语的含义,明白使用的时间是一样的,所走的路程是一个完整的路段。笔者再加以引导,学生就可以很快掌握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大大降低传统手段靠单一讲解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

再比如笔者在教学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三册“生活中的大数”时,因为学生对大数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因此事先搜集一些如阅兵方阵、森林面积等能突出“大数”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大”的概念,再引导学生体会百、千、万等大数的概念。

这样一来,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来,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贴近生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使教师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整合

现在的小学生受当前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团结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淡薄。以往的传统教育中,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极少,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信息技术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在采集、整理、信息过程中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发展了团体合作精神。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将信息化教学的开放性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突出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也获得更为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笔者安排学生动手参与的多媒体课堂练习。练习中,学生通过计算机选择答案,通过网络展示,计算机将结果的评价以及提示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起到了交互作用。这样,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答题情况,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教师也可以直观地、第一时间获得教学反馈,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修改教学计划,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又如在教学有关计量单位这一单元的整理和复习一课时,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要求小组合作完成。提前做好课件,将这一单元中常用的计量单位杂乱地放在一起,开始上课即布置任务:把常用的计量单位分类整理,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都又清楚、又完整、又有特色。学生马上投入活动,通过鼠标将一个个计量单位拖动到相应的位置。之后,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学生通过屏幕展示过程并叙述分类的理由。这样一来,改变了传统的学生在练习纸上整理数据的教学手段,学生既富有兴趣地参与其中,教师又极快地了解到学生整理数据的全过程,教学的实效性显而易见。

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发挥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与数学教学科学整合,可以使课堂教学直观、生动、轻松、高效,可以弥补传统的教学方式的缺陷,极大地提高效率。

小学信息技术线上教学总结篇10

关键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现场总线;教学改革;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0-2286-03

explorationofteachingReformsinFieldbustechnologyofBuildingelectricalandintelligentengineering

YanGYa-long

(Schoolofelectronic&informationengineering,anhuiUniversityofarchitecture,Hefei230022,China)

abstract:accordingtothepersonneltrainingplan,analyzingthespecialrequirementsforthecourseoffieldbustechnologyinBuildingelectricalandintelligentengineeringandexploringtheteachingreforms.Basedonexperimentandtrainingcenterandskillcompetition,anexperimentsimulationplatformisdevelopedandthepracticalteachingisstrengthened.theabilityofstudentsinengineeringdesignandtheteachingqualityhavebeenimprovedthroughthereforms.

Keywords:Buildingelectricalandintelligentengineering;fieldbus;teachingreforms;engineeringdesign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建筑业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是大势所趋,从业人员需要掌握更高要求的建筑智能化专业知识。为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2006年教育部和原建设部共同审核并批准了智能建筑新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该专业一经批准设置便得到国内高校的广泛关注[1]。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是首批开办此新兴专业的高校之一,旨在为我国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行业培养专业人才。现场总线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数据总线技术,它主要解决工业现场的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现场设备间的数字通信以及这些现场控制设备和高级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广泛用于过程自动化、制造自动化、楼宇自动化等领域的现场智能设备互连[2]。因此,“现场总线技术”课程是机电、自动化、测控、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它具有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工程实践性强、知识内容庞大、知识不断更新等特点。2011年,按照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专业指导小组新制定的专业规范我校重新修订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培养计划,现场总线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也做了大幅度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学的特色。

1改革教学内容,适应专业发展

教学内容改革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现场总线技术发展迅猛,常用的形成标准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场总线有几十种,而且每年还在不断地递增[3],因此,现场总线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更新很快的课程,包含内容十分广泛,课堂上除了介绍现场总线技术的基本原理,也只能选择几种最有代表性的现场总线加以学习。值得注意的是现场总线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行业特点,不同行业常用的现场总线标准不同,例如Can总线主要应用在汽车领域,Lonworks总线主要应用在楼宇控制领域等。现场总线技术是自动化专业传统的专业课程,目前教材大多针对自动化专业学生培养而编写,因此对于代表性现场总线的选择并不从行业特色出发,大都讲解应用最广泛的总线技术,如Can总线、profibus总线、Lonworks总线、FF总线、HaRt总线等。然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具有非常明显的行业特色,它培养智能建筑相关人才,目前应用于楼宇控制的主要现场总线是Lonworks总线、BaCnet总线和KnX总线,Can总线与工业以太网也有部分应用。由于现有教材内容与专业需求不相符,如果只按照教材教学,会出现有用的知识学生接触不到,而学到的东西有部分对本专业没用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培养。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迅速将国内外总线技术的发展动态、国际、国内和行业新规范、新标准整理归纳到教学内容中去;其次,注重教学目的性和适用性,根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减少不相关总线技术的讲解,增加并重点讲解BaCnet、KnX等与行业密切相关的总线知识;再次,根据专业规范,剖析专业培养的能力结构,形成合理的教学内容构架,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掌握现场总线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工程设计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创新、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是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总和。“教必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针对本课程涉及知识面宽、内容复杂且理论知识多等特点,讲授时不断注意变化教学方法,在课前充分准备、精心组织设计。

2.1联系实际,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

《现场总线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传统的板书授课模式下,老师只靠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方法,完全是纸上谈兵,不仅费时费力,学生也很难懂,教学效率低下。如果结合建筑施工现场实际进行教学,虽然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在目前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情况下,难以完成教学内容。为使学生能在有限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增加图片与多媒体资料。一方面可以在限定的学时内增加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与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观看建筑施工现场的操作录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现场氛围,远程捕捉现场总线在智能楼宇中的施工方法。

2.2结合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每门课程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它们的教学方法是不一样的,要根据课程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4]。现场总线技术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很多,比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学、做”一体教学法、行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易位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利用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信息反馈,现场总线技术课程不同的教学章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解现场总线理论知识的时候,注重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在讲解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时,采用案例教学法;在讲解常用现场总线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时,采用项目教学法等。另外注重学生信息的反馈,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讨论、交流,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果。

3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工程能力

3.1结合技能大赛,提高工程能力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学生学习现场总线课程旨在让其学会合理选用不同类型的现场总线连接各种智能化设备,实现楼宇智能化。因此,在工程实践中主要是结合楼宇的某种智能化要求,进行项目设计,画出设计图,选取适合控制要求的现场总线类型,然后进行安装、网络连接与调试。楼宇智能化监控的上层计算机一般选用组态软件与总线网络进行连接,通过组态界面、接口程序的编写,实现远程计算机监控,满足智能化要求。因此,开展工程实践,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现场总线控制网络设计能力、电气设备控制设计能力和组态软件编程能力等,是对学生所学软硬件知识的综合考验。

图1楼宇工程实践模拟平台

为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我校结合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目前全国最高规格的大学生技能竞赛“亚龙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开展实验实训教学。竞赛在如图1所示的楼宇工程实践模拟平台上进行,要求学生以模拟平台作为智能楼宇对象,给出楼宇智能化子系统,如智能照明子系统、视频监控及周边安防子系统等的设计方案,按照设计方案合理选择器件在平台上安装,同时利用组态在计算机上编程实现远程监控,设计中会用到Lonworks总线等现场总线的软硬件知识。目前我校现场总线技术课程的教学与竞赛紧密结合,学生学完相关知识后,在课堂上进行分组,每组4-5人,组成一个设计团队,每组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题,按照课题内容设计楼宇智能化子系统中的现场总线系统,然后在课堂集中讨论各组设计的优缺点,并进行指导和评比。学生修改设计方案符合要求后,让其按照设计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实际在模拟平台上操作,按大赛的评分标准打分并计入实验成绩,设计与操作成绩优秀的同学优先推荐加入竞赛的选拔。这样的教学方式下,竞争与协作并存,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学生已连续两届夺得了“亚龙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特等奖,更证明了教学方式的可行性与先进性。

3.2注重实验教学,增强课程实训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实验训练,可以使学生强化所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仪器设备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现场总线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现场总线课程依托我校省级“楼宇控制与节能优化实验实训中心”现场总线技术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目前课程开设的项目有:现场总线认识实验、串行通信接口实验,Can总线智能节点设计实验、Lonworks智能控制网络设计实验、BaCnet总线控制系统设计实验等。此外,实验教学还开设了楼宇控制相关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目前,现场总线技术实验教学在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存在硬件设备不齐全、较落后且实验台套数不够的问题,这是由于现场总线设备价格较高,开设现场总线技术的专业多,因而学生人数较多的原因。我校同样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为此笔者利用组态软件开发了一套面向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现场总线实验仿真平台,如图2所示。利用该平台,学生可以先进行现场总线系统的仿真搭建,熟悉现场总线如何应用于楼宇控制环境,后再在硬件系统上实际动手操作,这样软硬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既缓解了实验室硬件设备难以与学生人数匹配的问题,又锻炼了学生软件编程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图2现场总线技术实验仿真平台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加强学生设计与工程能力的培养,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现场总线技术课程的教师,我深切感受到对于多专业适用的课程,只有切实分析各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区分度的进行教学,注重实验实训,才能有的放矢,真正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专业指导小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规范[Z].2011.

[2]阳宪惠.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