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综合实训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4:52

电工综合实训总结篇1

企业教培综合体系的实践研究

专业管理的理念

为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打造高效一流的员工队伍,我们秉承“全员培训,人人受益,追求实效,努力创新”的理念,结合企业自身生产工作的实际,做到“有计划,有执行,有反馈,有总结,有提升”,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员工教育培训综合体系。实践证明,员工教育培训综合体系的建立,充分发挥了教育培训对人才队伍建设的积极作用,全面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

专业管理的范围

员工教育培训综合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重视新员工在见习期间的教育培训管理,引导帮助新员工快速成长成才;充分利用原有教学场地和退役设备,创建现场模拟实训室,开拓教育培训新平台;丰富技术比武内容,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巩固安全知识掌握;有效采用多种培训方式,注重加强内部交流学习,鼓励技术改革创新;努力完善闭环反馈机制,做到有总结,有考评,不断提高员工教育培训质量。

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根据教育培训综合体系建设的要求,结合对员工教育培训实施的具体情况,菏泽供电公司制定了新员工教育培训覆盖率、实训室建设达标率、技术比武合格率、安全知识达标率、外出培训综合利用率、ppt示范授课受益率等指标共计23项。其中,除教育培训优秀率指标目标值为90%外,其它各项指标目标值均为100%。

教培综合体系建设和实施的主要做法

组织机构

为保障员工教育培训综合体系的建设和相关方案的顺利实施,确保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取得实效,公司成立了员工教育培训委员会(简称教培委员会)。教培委员会下设四个培训管理组(新员工教育培训管理组、实训室综合管理组、技能比武与安全知识竞赛管理组、综合教育培训管理组)和一个反馈总结组(教育培训闭环反馈总结组)。

教育培训综合体系的建设和实施

菏泽供电公司把教育培训综合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分为五个方面:新员工教育培训、实训室建设、技术比武与安全知识竞赛、综合教育培训管理和信息反馈与评价。

新员工教育培训。新员工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新员工的教育培训方案,报请教培委员会审核批准。

(2)新员工教育培训管理的具体实施。包括:召开新员工见面会,进行入职前思想指导;集中学习《安规》等安全知识,为期二周;考试成绩90分及格,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现场参加指定工作;进入基层班组见习,充分利用现场生产实践机会,提升业务能力;轮岗锻炼。

(3)将新员工教育培训管理信息反馈到教育培训闭环反馈总结组。

(4)进行教育培训管理自我改进,编制新员工教育培训管理的改进方案。

实训室建设。实训室建设又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制定实训室的建设方案和综合使用管理方案,报请教培委员会审核批准。

(2)“创建现场模拟实训室,开拓教育培训新平台”具体方案的实施。包括:根据实训室建设方案,从退役设备中挑选出所需的可用设备,进行处理检查,确保其达到培训要求;整理储备实训室培训所需的原材料,充分利用废旧原材料,既节约资源,又有效地储备了生产培训所需的原材料;统一编排制定实训室管理使用规定,报经本部门教培委员会审批后正式实施;统一编制教育培训计划,报经本部门教培委员会审批后正式实施。

(3)结合实训室建设及实训室综合利用管理情况,将相关信息反馈到教育培训闭环反馈总结组。

(4)针对教育培训闭环反馈总结组提出的意见进行自我改进,并整理提炼出优秀经验,编制实训室综合管理改进方案。

技术比武与安全知识竞赛。具体内容有:

(1)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报教培委员会审批。

(2)“技术比武与安全知识竞赛”具体方案的实施。包括:精心策划,集思广益;技术比武,研究制定项目评分细则,报技能比武与安全知识竞赛管理组审议确定;安全知识竞赛,编制题库,制定方案,采用知识竞答方式,随机抽取参赛人员和竞答题目,提高参赛覆盖面;制订奖励考核制度,凡获得相应名次者均有相应的奖励,对不达标者,责令其认真练习,务必合格。

(3)结合技术比武与安全知识竞赛的实施情况,及时有效地将有关信息反馈到教育培训闭环反馈总结组。

(4)针对教育培训闭环反馈总结组提出的意见进行自我改进,整理提炼优秀经验,编制技术比武与安全知识竞赛实施改进方案。

综合教育培训管理。具体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研究制定综合教育培训管理具体实施方案,报请教培委员会审核批准。

(2)综合教育培训管理具体方案的实施。包括:组织外出培训者做外出培训学习报告,加大外出培训收益力度;指导员工借用白色写字板,拓展现场培训新思路;积极开展ppt示范授课活动,形成一套实用性较强的培训教材;加强班组间交流学习,不定期开展优秀经验交流座谈会,提高公司内部交流速度;积极鼓励班组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作和QC活动;有效利用周安全生产分析会,开展集中培训学习。

(3)结合综合教育培训管理的开展实施情况,做好相关信息反馈。

(4)编制综合教育培训管理改进方案,自我改进。

信息反馈与评价。

(1)及时收集教培管理组反馈的信息,整理、分析,做好小组总结评价。

(2)做好整体总结评价,提炼优秀经验,指出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3)编制综合改进方案,报请教培委员会审阅,纳入下一阶段教育培训综合体系建设。

绩效考核与控制

教培委员会不定期收集各小组在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完成程度和工作方案实施进展情况,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关的绩效考核。

评估与改进

评估方法

在员工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和实施中,由教培委员会负责在流程管控中进行评估。教培委员会不定期检查各管理组和反馈组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和具体开展工作进程,结合绩效考核的依据对各项目组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总体评估员工教育培训体系的效果。

存在问题

一是员工教育培训体系涉及内容较多,在专业管理流程方面显得比较零散,这严重影响培训的质量。

二是专业管理的内容项目较多,不利于绩效考核工作中统一标准的制定,使得绩效考核的工作有些粗放。

改进策略

一是对管控流程改进。结合员工教育培训综合体系建设和实施的具体情况,进一步优化教育培训的项目,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使管控流程更加合理、高效。

二是对绩效考核改进。针对该体系建设的相关要求和开展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明确绩效考核项目,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考评方法。

创建教育培训新平台

我公司对原有教学场地进行了整理和改建,利用退役设备,建立了模拟实际变电站(不含变压器)的教育培训实训室。利用该实训室,公司可以方便地对一线员工进行相关技能与实际操作的业务培训,不再受制于实际变电设备停电时间的影响,且安全性更高,实现了员工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拓展现场培训

在工作现场,工作负责人根据工作情况,有效利用开工会时机,针对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将工作范围内的一次接线图画在写字板上,在图中将所做的安全措施和注意点用不同颜色的笔迹予以标明,实地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和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向工作班成员交代清楚。这种方式有机地将现场工作和对员工的教育培训结合起来,提高了现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加深了参培人员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同时有效地保障了现场工作的安全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电工综合实训总结篇2

关键词:实训基地;综合电信;高等职业教育

根据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急需大批的技术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实际,教育部已明确要求在今后几年内,高等职业教育要进行大的改革,使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更加科学准确,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进一步加大了教学改革力度,特别是将多年创建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教室建设拓展为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为实现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走向市场架起了桥梁。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也是学院内涵建设的过程,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较大的收效。本文以电信工程系的综合电信实训基地建设为例,探索高等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特别是部级综合电信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与方案,并结合综合电信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对发展我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综合电信实训基地建设总体目标

为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人才的需求,适应首都经济发展的人才战略,综合电信实训基地建设应以培养信息产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重视综合电信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技术应用能力、检测维修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以通信领域的最新技术应用为导向,开设与之相适应的实训项目,使学生在具有必备的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专业方向上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广、职业素质高等特点;突出电信工程系在通信应用技术教育领域的办学特

色,把实训基地办成全国同类专业的示范性窗口。

综合电信实训基地设计思路

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通信技术专业的办学思想,综合电信实训基地总体设计遵循以下几个设计原则:(1)以教学体系改革为突破口,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的精品通信实训基地。(2)以现代通信领域的新技术应用为依托,实现零距离就业。(3)培养学生通信网络的建立、维护和管理的核心能力。(4)实现精维护、重调测、懂施工、会管理、能设计的总体培养目标。

一中心四平台通信专业实训基地设计方案

综合电信实训基地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如上图)包括一个中心和四个平台,即现代通信技术实训中心和通信与电子基础实验实训平台、通信网络施工与系统集成实训平台、终端设备检测与维修实训平台、通信应用设计与创新实训平台。四个功能平台分别着重对学生理论、工程、维修和设计等能力做强化训练。现代通信技术实训中心采用现代通信技术的新型系统设备,构建了多种典型的通信系统网络,可以实现真实的通信,贴近通信行业各类主流的通信设备和系统,达到了实战训练的目的。这一个中心四个平台通过有效的教学组织和完善的系统管理,为师生提供了统一的教学平台和资源环境,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通信网络的建立、维护和管理的核心能力,实现精维护、重调测、懂施工、会管理、能设计的总体培养目标。

综合电信实训基地实训项目

通信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移动通信原理实验等。

通信技术实训电信综合布线实训、光纤与光缆接续实训、光纤传输实训、光测量实训、Voip网络组建实训、C&C08数字程控交换实训、数字传输实训、通信系统电源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通信系统故障信号分析与处理实训、通信营运支局运行管理与维护实训等。

职业技能实训移动通信用户终端设备原理与检测维修实训、数码产品检测与维修实训、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实训、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家用电子产品维修技术实训等。

技术与创新实训综合电信毕业设计、实验室iC卡管理系统、智能网络考核系统、远程视频教学管理系统、JaVa网络通信应用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教学评估系统设计等。

综合电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实训基地的构建过程,给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学院的整体办学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电信工程系人才培养模式走向了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推进了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手段、实训项目开发、校企合作诸多领域的工作。

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打通了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渠道,人才培养模式走上了产学研合作办学的轨道。通过与企业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我们把通信人才的培养定位在:培养电信行业具有通信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能力,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能力,通信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通信设备及通信产品的制造能力和销售能力的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复合型人才。

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综合电信实训基地的建设,促进了全面的教学改革。我们在充分学习和研究国内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CBe和BteC)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确定了以行业和企业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主体。我们聘请了通信行业、通信企业专家,结合通信企业员工培训课程,以及职业鉴定标准等,共同完成了通信技术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以适度、够用为原则,全面压缩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教学课时,加大了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达到50%以上,并以职业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为核心进行整合,同时新开发了一系列新技术课程,这类课程以综合实训项目、职业鉴定标准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力图通过系列实训模块包的形式提供给学生,逐步形成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新开发的课程突出了三个特点,即采用项目教学法、涵盖职业鉴定标准和最新技术及行业规范。

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为尽快适应通信新技术的发展,适应综合电信实训基地实训项目的教学要求以及新课程体系,教师的新一轮培训和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我们采取两种途径:其一,教师到邮电企业(华为大学、华旗资讯实验室、泰尔实验室、泰亚通信)参加企业技术人员的新技术培训,到产学研合作企业参加实践,参加“双师型”教师培训班进修;其二,引进通信行业、企业和社会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建设一支兼职教师队伍。

产学研合作办学产学研合作是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互惠互利、双赢多赢的产学研合作办学形式,成就多家企业和我们达成合作办学的共识。到目前为止,我们与华为集团、北京松下彩管公司、泰尔实验室、东方泰亚通信公司、华旗咨询数码实验室、北京邮政管理局等多家企业进行了合作办学。来自上述多家企业的行业专家和技术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学人员组建成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确定办学思路与定位,确定实践、实训项目与内容,确定企业对学生应取得的职业证书要求,确定企业顶岗实习安排等等。企业已完全走进学校的大门,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试图使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向企业员工的转化过程。学校无疑为企业人才需求创造了最有效途径和优惠条件。同时,企业对学校的办学条件(实训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提供的真实的职业环境,也是学校教育自身根本无法解决的。

产学研合作育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类型和目标决定了在育人方面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必须通过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方式来解决育人模式问题。该模式要同时满足两个方面要求:一是要突出培养学生适应日新月异的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术技能;二是要突出培养学生作为不同职业人所特有的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要真正成为“职业人”,顶岗锻炼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不仅要完成职业技术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我们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就参与此项工作,并以企业文化为核心,以做一名合格企业员工为内容的系列培训,贯穿在每个学期的专题讲座中。同时,我们将优秀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员工职业培训的部分内容引入相关课程中,使学生不断接受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当学生完成校内实训基地的技能训练后进入到企业,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实践,逐步完成学生到准员工,再到合格员工的转化。

产学研合作就业产学研合作可以使参加合作培养的技能好、敬业的学生实现“预就业”。参加合作项目的学生由于普遍在技术技能和职业素质方面得到了提高,无形中也提高了就业竞争力。目前通信技术专业结合用人单位确定的人才目标,专业方向基本分为通信工程,通信网络施工与维护,手机维修与检测,数码产品生产、检测、维修与销售。此外,在与北京邮政管理局合作的几年来,我们根据企业的要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结合岗位适度增加和强化岗位技能,每年为北京市城八区邮电局输送100多名经过岗位技能培训、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的合格员工。

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形式。在学习和研究各高职院校产学研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不断探索,在合作教育领域,企业与学校双方不断拓展合作空间,形成多领域的合作。电信工程系综合电信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结合行业和企业特色,校企共同制定设计方案,共同开发设计实训项目,共同编写实训教材,共同开发实训考核软件平台等,实现了校内外实训基地零距离对接。在该系部分院级科研项目中均有企业技术人员参加项目研究,而企业研发项目中也有该系教师参与。学校的实训基地正计划与企业双向挂牌,它也将成为几家企业员工的技术培训基地。产学研合作教育,推动了教学改革深层次发展,校企在硬件资源及人力资源上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使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工作有了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吴岩.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电工综合实训总结篇3

一、电子电工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电子电工类专业的毕业生应掌握相应层次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术理论,又必须具备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现场操作技能和素质,就业后应能尽快上岗。所以,实践教学是实施电子电工类专业整体教学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计划中应占较大比重。实践教学体系应遵循职业技术教育循序渐进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先进,从单一到综合,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应岗位要求的职业技能,具备本专业要求的综合实践能力与专业素质。

中职电子电工类专业的整体教学体系采用“前后两段式”的“宽基础、活模块”结构,与此相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模块式结构体系,它由实验系列、实训系列、综合实习系列三部分构成。各个系列的实践性环节,都融入了实践素质教育的内容。实验系列由专业基础课程与基本素质课程组成,它穿插在相应课程的理论教学中,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初级阶段。实训系列由基本实践环节组成,它一般采取集中学习的形式,安排在相应课程理论教学的中间或结束后进行,是实践教学体系的中级阶段;综合实习系列要融入相应工种的技能,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完成毕业前的就业技能训练,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高级阶段。

二、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实践性教学的关键,我们电子电工类专业坚持基础知识、一般能力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强调素质实践教育的原则,使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素质。

1、加强基础知识

主要通过实验系列来完成。为提高学习理论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电子电工类专业的各理论课程都含有课内实验。通过参观认识实践、演示、动手和实验等方式,达到巩固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

2、一般能力与专业技能相结合

主要通过实训系列来完成。实践教学各环节除应包括适应学生未来岗位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包括与专业技能相关的一般能力。如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3、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

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坚持不断。电子电工类专业的核心能力是电工工艺技术、电子工艺技术及机床电气控制的能力,它主要通过实验―实训―综合实习系列等实践教学环节来逐步完成。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综合能力训练、生产实习等模块中,适当增加一些探索性、自设性内容,针对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设计出总体方案,实施其全过程。

4、强调素质实践教育

主要通过实践教学体系中的综合实习系列来完成。

三、实践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在教法上,要充分发挥实践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根据实践环境施教,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现场教学和模块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个性。同时,要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手段的研究、开放与应用,采用电子教案、课件、模拟软件、投影仪演示等多种教学形式。

在学法上,要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实践前有预习,明确每个实践模块的目的、内容和要求,独立拟订实践环节的方案;实践过程中有步骤,做到认真听讲与记录,仔细观察,牢记要领,善于提问,勤于分析与训练,掌握技能;实践后有总结,及时写总结报告,归纳技术与操作要点,分析不足与改进方法。

在实践教学的途径方面,通过近几年的探索,电子电工类专业逐步完善形成教学、实训、与培训“三位一体”的教学机制,有效促进了各方面的结合,加大推进了“双证书”教育的力度。电子电工类专业“双证书”教育的主要思想是:立足学校,面向社会,实现培训、实训与考试三位一体。具体做法是:理论教学课程应综合相应工种的应知部门,实践教学环节要融合相应工种的技能部分,通过正常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达到相应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经过考试与鉴定,获得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职业资格零培训。同时可以依托企业,深入进行校企合作。

四、抓好三项基本建设

中职实践教学改革要抓好三项基本建设。

1、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的建设要注重综合性和先进性的改造;要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优势和电子行业的优势,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它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

2、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根据实践教学计划进度,电子电工类专业的实践教学部分采用了中职公开出版的教材,对于无教材的实践环节,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和校内的“双师型”教师,结合实践基地的实际状况,体现岗位的针对性、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编写校本教材(实践教学教材和实践教学讲义),完善建设实践教学教材体系。

电工综合实训总结篇4

【关键词】电工实训项目导学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应用

所谓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精心设计的教学项目,以此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项目的一种教学活动。属于一种重视学生独立性、创造性以及主动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就本质而言,项目导学教学模式为充分展现学生主体性创造了广阔舞台,在活动中,学生所具有的独立性能够帮助他们对所掌握的技能进行有效应用,对自己想法进行创造性表达,最终解决电工实训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内涵

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践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实施一个较具完整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以项目的形式将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需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根据实际工作程序,对计划予以共同制定,协作完成学习任务①。通过小组成员分析与研究,共同创造性的完成项目任务与解决实际问题,在完成任务与实施项目中,学生主动、自觉构建了相关知识,参与了相关学习,从而掌握了技术、学会了新知识以及锻炼了技能

二、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在电工实训中的应用

(一)项目导学教学活动开始

电工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认真介绍电工实训的要求、内容以及总体安排,再以自愿原则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挑选出一个负责人,小组负责人将任务平均分配给小组成员,以此制定具体的电工实训工作计划。

(二)项目导学教学模式的开展

根据所分配到的任务,由小组成员去研究问题、查找资料,同时认真记录每日的学习情况与具体研究结果,以便于可以根据计划具体实施,并及时和指导老师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在此过程中,指导老师具有辅作用,及时回答学生问题,并向学生提出相应的建议。比如,以定子绕组串电阻降压启动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对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在电工实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在这个环节中,指导教师必须详细制定实训计划,从定子绕组串电阻降压启动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实训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跨职业能力与基本职业能力,如图一所示。具体项目导学教学内容为定子绕组串电阻降压启动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对其实训的最终目的就是:a.掌握电气设备安装接线规程和施工方法;b.掌握电气设备调整、试车的方法与步骤;c.正确设计电气控制线路,合理选取控制方案,准确选用电器元件。

(三)项目验收与学生成绩评估

由电工实训指导老师针对小组成员所完成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总体性评价,依照小组总体评价、实际工作量完成情况以及组员分工情况等来评价小组成员的实训成绩,此评价具有综合性,同时也是对项目导学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

(四)项目总结

在项目导学教学中,项目总结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的方式具体实施,完成项目后,组织学生深入分析项目设计、进度、组织以及验收等各环节,对各项目标实现与否进行全面核对。

三、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在电工实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在项目导学教学模式中,以趣味性与实用性教学作为突破口,对学生电工实训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与激发,积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同时不断引进目标激励和教育机制,在实训项目中,保证学生即存在合作关系,又具有就业理念与竞争意识,同时充分提高电工实训教学效率。有机融合职业资格考证和技能训练,为学生持证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应用于电工实训,从根本上将传统电工课程体系打破,实现了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一体化,进一步融“做、教、学”为一体,对培养学生能力予以不断强化②。运用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对学生创造潜能进行充分挖掘,对学生维护、安装设备操作能力与解决、分析问题能力、交际能力、互助协作能力等进行培养,在具体电工实训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意识。

四、电工实训中应用项目导学教学模式的反思

(一)电工实训教师要具有较强实践教学能力与跨学科、跨专业教学能力

通常情况下,项目导学教学模式会涉及到各种学科的教学内容,一方面需要教师具备专业技能与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具备较强实践教学能力与跨专业、跨学科技能。比如,车床中电动机的位置控制中,教师必须了解车床工作台的实际运动。所以,教师必须重视相关技能与知识的学习,进而不断适应电工实训教学的需要。

(二)教师团队合作能力

一般一个项目会有多方面内容涉及,而个人精力又非常有限,所以根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团队合作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电工实训教师一定要有与同事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同时适时关注电工实训发展情况。并于具体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协作与分工,为共同目标而努力,通常教师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有潜移默化功能③。所以,在电工实训中构建项目导学教学模式,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更加深入的充实与探讨。

(三)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因为项目导学教学模式的本质就是综合应用学生所学知识,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有效结合起来,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对于学生而言,知识是属于跨专业或者是跨学科,通常学习起来极为困难。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指导学生对知识与学科有一定的了解。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差异性的是,项目导学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学生解决与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潜能。在项目完成期间,也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项目导学教学模式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精心设计的教学项目,以此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项目。而项目设计必须做到目标明确,重视项目的趣味性与综合性,在电工实训中应用项目导学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提高电工实训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精神。

【注释】

①徐明川.项目教学法在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08(11):189-190.

②朱铁汉、缪兴锋.浅议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课程中的应用――以《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为例[J].中国市场,2008(l0):154-155.

电工综合实训总结篇5

[关键词]职业能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程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可以把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一般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一般的学习能力、文字和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手的灵巧度、手眼协调能力等。此外,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遇到挫折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成为在职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专业能力主要是指是否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中所包含的跨职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共同构成了所有职业能力中的关键能力,也将成为事业的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大学教育比较习惯于传递现成的知识,采用传习性、因袭式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指导思想极大的制约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我国虽然已经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各高校专业培养中对实践课程建设的力度逐年有增无减。但是,与外国高水平大学相比,我国大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实践课程改革研究已经有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各高校还没有重视起来,甚至很多高校的教育者将职业能力培养划分到职业院校的教学范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必须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程建设与研究,依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依托现有课内实验、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以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基地、大学生创新实验区等实践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高水平的职业实践教学平台,进行实践课程内容建设和实践平台建设,以及实践课程改革建设,以学生为实践主体,重点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一、课内实践

课内实践,是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些主干专业课程。如,电视摄像、电视画面编辑、新闻摄影、大众传播学、节目主持艺术、新闻采访与写作、节目主持艺术、电视节目制作等,根据课程性质,有课内实验指导教师设置了课内实践课题。其为两种实践形式:一种是在课堂理论教学中,留出一定时间,组织学生根据本次课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模拟职业环境进行实践。如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30分钟的模拟采访训练;《节目主持艺术》课程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进行课前10分钟即兴主持训练和各种类型节目主持训练,采取教师讲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实践成果进行效果分析与总结。另一种是阶段理论内容讲授完,利用一次或几次课时间进行课题型课内实践。由此课程主讲教师亲自到现场指导。如,《影视编导》非独立实验课教师将学生分组,并对每组学生按个人兴趣进行分工,拟定一个拍摄情景,一组的学生共同创作,最终拍摄并剪辑完成一个完整的影片场景。课内实践,由任课教师全程亲自指导,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切中问题,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针对性强。这种实践形式,密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联系,使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同步增长,从而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

二、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一大特色,也是本专业多年来一直坚持和完善的实践教学形式。所谓综合实训,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在学完几门专业主干关联课程后,进行的一项综合性的实践锻炼活动。时间一般在第二学期到第七学期之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将每学期最后2~3周定为综合实训教学周。一个实训项目往往结合两个以上相关主干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的实际问题。如,《影视创作》综合实训,综合了《影视编导》、《灯光与音响》、《电视摄像》、《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等课程的综合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工,组成创作剧组。学生按照各自分工最终完成微电影的创作、拍摄、后期剪辑影片包装,最终完成全片。综合实训教学,整合了知识结构,使学生运用多门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综合地解决了一些实践问题,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素质和实践能力,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强化。

三、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个重头戏。而且,将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紧密结合实施,更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另一大特色。毕业设计和实习相结合的基本流程分为三个阶段:设计是前期阶段,主要是策划过程;实习是中期阶段,主要制作作品;后期阶段是将前期设计和中期实习进行总结提升到理论层面,即总结撰写论文。这三个阶段需要运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涵盖了培养方案中的大部分课程和综合实训内容。在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过程中,学生组成创作剧组讨论选择创作主题。由负责编剧的同学创作剧本大纲,经过讨论与修改定稿;再由编剧创作剧本,由剧组成员讨论、修改并最终定稿。最后由负责导演的同学根据剧本创作分镜头稿本,并由剧组讨论定稿。负责场记和剧务的同学进行联系拍摄场地,选拔演员,组织演员试镜,根据试镜情况,剧组同学共同确定演员人选;进行拍摄前的排练,导演讲戏、服装化妆确定演员每场戏的服装化妆方案,灯光和音响根据排练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和实地情况拟定灯光音响设计方案,摄像根据分镜头稿本和导演在排练现场和实地进行机位的讨论和设置,后期编辑准备编辑设备熟悉分镜头;最后,进行集中拍摄,各工种协同创作实习,形成成片。各个工种分工协作,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提升。

四、课外实践

电工综合实训总结篇6

论文摘要:金工实训是理工科院校重要的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在分析金工实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金工实训教学在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对邮电类高校学生金工实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进行了探索,提出了金工实训教学的改革思路。

论文关键词:金工实训;教学改革;创新训练

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是以“实践”为主要载体,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制造和创新等综合能力的一体化实训平台。金工实训是实现工程认知和基础工程、现代工程以及工程创新三个层次的训练。这三个平台根据培养方案的需求,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阶段,同时拓展到研究生和工程博士培养阶段。每个工程训练平台之间既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又可以简单划分为三个阶段(认知阶段、熟悉阶段和精练阶段)。各阶段可通过组合形成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所需的培养模块。在金工实训过程中,通过这种“模块”形成有效的工程训练体系。从需求的角度看,社会对具有创新精神、实践和综合能力较强的工程型大学毕业生非常渴望,国家和地方政府也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很多学校制订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论证”计划等,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在这种大背景形势下,许多高校纷纷成立工程训练中心,目的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工程场景的训练环境,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实践型人才。以上所述的各种计划都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培养复合型人才,其具体内容均涉及到金工实训的教学改革,所以研究金工实训的教学改革也十分必要。

邮电类高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实训对象,既要兼顾传统的金工训练又要体现出电子、通信类专业的特色。所以,在邮电类高校的金工实训中要做到有特色的针对性实训,就要求针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本文还对教学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对相应的教学手段进行了研究,从而形成了金工实训教学的改革思路,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我国邮电类现代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在金工系列课程教学中增加了现代工程中所需的新内容,删减了现有实训的过时部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高数控、加工中心等新设备实训的比重。以车、钳、铣、刨、磨、铸、锻、焊等传统实训方法为基础,引入了最先进的金工实训方法。结合21世纪的新型工业、企业要求具有综合性素质人才的特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破除陈旧的实践、实训模式,以锻炼本科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注重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改革实训的教学内容,增加现代技术的含量。

1.结合社会需求,增加特色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具有专业技术特色的实训业务

为增强培训中心的特色,将实训中心的加工装备建设过程分成了多个阶段。在一期建设中,注重传统设备的积累,确保教学中不丢传统知识;在二期建设中,增加了数控加工设备,包括数控加工中心、pCB电路板加工中心、数控系统、机器人示教系统,使学生在了解各种先进设备的同时能够有更开阔的眼界,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在三期建设中,将数控系统和示教机器人教学与学院科研联系在一起,结合研究方向,学院的科研团队设计了一些控制系统,研制了一系列特种机器人,建立了示教机器人实验室、工业机器人实验室。

2.进一步加强引入现代化的设计方法、加工手段和制造工序

即将最先进的现代化理念融入到大学生的金工实训教学中。现代化的设计方法,如并行设计,是在设计产品原型的过程中就开始考虑材料加工的各种工艺过程,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开始进行市场调研、产品需求分析;在产品概念设计之初就考虑原材料计划等环节。在综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先进的加工和制造,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节省加工成本,增加产品效益。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学生明白:机器的制造既要着眼于工厂里的生产、制造活动和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又要建立起现代化制造的大工程观念,保持大局观,建立正确的总体目标。

3.支持个性化的产品设计

通过特殊产品的设计、加工和制造,使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使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得到提高。在这个过程中,需增加生产实习中学生作品的类别。如果仅仅包括几乎贯穿全国工科高校实训的小榔头产品,金工实习的内容就显得十分单一,学生的思路也太狭窄。应该做到在教师设置的产品造型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并加工自己感兴趣的产品,但该产品必须要经过指导教师的检验,确保达到紧扣教学大纲和切实训练的目的。

从生活实践可知,应用现实中实用的产品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兴趣,也更容易让学生分析和理解。把学生的设计、产品的加工工艺和制造的任务融入到解决具体的实际工程问题上来,使学生更多地在真正的设计工程和加工环境气氛中进行实践活动。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锻炼,指导教师应该更合理灵活地安排课时,在课程刚开始就布置各种作业,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整个实习过程中的任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以自由组合的方式分成多个小组,也可以相近的几个小组联合在一起组建成模拟公司,也便于把最初独立的分散的设计方法、加工手段融合成一个整体,使之贯穿于生产实践的始终。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努力创新的综合能力。例如:第1组负责产品的设计(设计部),第2组可负责工艺方案的制订和编制(模拟工艺部),第3组负责实践加工操作(模拟生产部)。每个小组在“生产”过程中都应与指导教师做好充分互动,在交流期间不间断地修改、完善本组的方案,最终由指导教师把关,各小组之间互相监督、检查(模拟质检部门)。应用这种分组的形式能够做到从构思到设计图纸(包括加工工艺、加工工序)再到制造零件、部件,乃至整个产品生产的全过程都在“模拟公司”中进行了训练。学生经过“模拟公司”的实践能够进一步整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实践生产中,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同时,采用几个小组联合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讨论和检验,能够让学生在产品质量控制、培养协调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模拟锻炼。同时,为了培养学生对产品模块化分析的能力,了解个性化装配、个性化订制过程,建立个性化设计的思想,每个小组可分工设计不同的产品或零部件,最后组装成各种功能成品,即不同功能、不同性价比的产品,这样可以满足社会对产品的多方面需求。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由于邮电类高校学生的学习、就业、工作都具有十分突出的学科、行业特点,其专业设置普遍偏向于通信、电子、自动化和计算机类方向,这就要求邮电类院校在专业课的实训上一定要体现出自身的特点、突出特色。根据用人单位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殊技能的要求,邮电类高校金工实训根据专业的特点实行了分类式、差别式的教学方法。

1.机械电子工程类专业、精密仪器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类专业

以上几个专业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应侧重于机械设计基础技术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根据往届的经验,建议实训的时间至少达到4个星期。在实训的初期,应全面地参加各种基础工种,包括车、钳、铣、刨、磨等常规的切削加工实训,这样学生可以对传统的实习内容有了总体的了解;在实训的中期,适当参加铸、锻、焊与热处理等基本的热加工、热处理等实训,可扩大学生在金属材料方面的知识;在实训的中后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完成相应的数控加工实训,包括数控程序的编制、计算机仿真、现场的加工实验,可使学生掌握各种先进的数控加工方法。在数控实训过程中,还应安排自主的产品设计和加工,可独立完成,也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创新训练。总之,在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实训中,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和特色。

2.通信、自动化、电气和计算机类专业

通信、自动化和计算机类的实训应注重特色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数控加工操作、加工中心操作、控制系统的设计。在实训过程中可多使用pCB电路板加工中心、机器人的专业加工、机器人焊接,结合电子设计软件进行机器人示教系统实训。另外,可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采用多媒体、视频教学、示教方法。在进行专业加工训练的同时,尽可能多地联系大型企业来进行参观性教学,为避免影响正常生产活动,可进行视频和参观结合的方法。还可组织学生参观先进的装备展(如机床展、宝马展),这样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国外、国内先进的制造装备,以弥补学校对传统加工装备投入的不足。在通信电子类专业的学生实训中,要突出特色,做到精益求精。

3.管理类、经济类专业

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训重点是了解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加工设备,从总体上认识生产作业中所运用的加工方法、工艺、工序流程。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的成本控制、物料管理和产品数据的管理。针对邮电类高校金工实训的基本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结合管理类专业学生特点,在教学环节上应当降低实训过程中加工操作技术方面的要求,更侧重训练学生在生产制造过程方面的管理水平,着重要求撰写制造过程的成本预算、决算、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实践报告,并学会进行产品管理等方面的成本合理性论证。要从管理的角度重点培养学生的成本意识和质量意识,在实训过程中始终向学生灌输经济效益是所有生产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企业或部门的一切加工活动必须以取得经济效益为目标进行,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综合产品的开发成本、市场需求、产品质量、销售和利润等经济指标的概念,并将这些指标与生产实践相联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提高生产效率与确保加工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训过程中的教师引导和训练,使邮电类高校学生了解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成本管理的运作情况直接影响生产过程是否顺利;让学生清楚企业产品质量是企业的命脉,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查找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并对不良因素及时分析形成的原因,找到最优解决方案。在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实训中,要求学生了解产品生产过程,弱化加工内容,突出产品质量、管理和销售内容。

电工综合实训总结篇7

模型主要内容

人力资源总量需求预测模型

以严格控制省公司未来年度内用工总量为目标,以企业投入产出效能为衡量标准,围绕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和人均效率持续提升两个基本要求,设计兼顾业务发展和生产效率提升的人力资源总量需求预测模型,深入分析影响公司用工总量的关键驱动因素,研究用工总量与关键驱动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总量需求预测模型,实现“用工总量需求”的预测目的。

人员结构需求预测模型

以优化职工配置结构为目标,结合企业发展规划中现有业务类型及其核心业务领域布局,深入研究各业务、专业用工数量与业务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各专业用工需求。结合各机构的人员配置率,将各专业的预测增量进行合理分配,建立结构需求预测模型,实现“分专业分机构需求”的预测目的。

素质结构需求预测模型

以优化用工策略、提升职工素质为目标,在实现人力资源总量预测和人员结构预测的基础上,根据专业业务的核心程度确定对应的用工方式,分析不同用工方式在人员结构中的分布特征,并进一步明确预测期内补员方式和素质要求,建立素质结构需求预测模型,实现“人员素质需求”的预测目的。

综合人力资源总量需求预测模型、人员结构需求预测模型和素质结构需求预测模型,建立能够控制用工总量、平衡人员配置、优化职工队伍、规范用工策略的人力资源需求模型。

模型改进思考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以“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为导向,紧紧围绕“六个维度”,注重“六个适应”,强化“六个保障”,创新实践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全面构建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新模式,造就一支规模适当、高端引领、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员工队伍,为公司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幸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六个维度”:在控制员工总量的前提下,以提高员工素质为主导,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激活现有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结构合理、规模适当、素质优良、机制创新、激励有效、管理提升”。即组织机构科学合理,满足公司发展要求;人力资源规模适当,用人机制科学灵活;培训开发效能实用,员工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创新全员绩效管理,薪酬分配更具导向;员工激励充分有效,职业生涯发展通道更加畅通;人力资源基础管理得到加强,管理水平和效率全面提升。

“六个适应”:人力资源预测与劳动组织方式变革相适应,与员工素质整体提升相适应,与电网发展实际需求相适应,与劳动定员成果测算相适应,与电网装备运行状况相适应,与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相适应。

“六个保障”:定员贯标为基础保障、市场配置为活力保障、教育培训为提升保障、信息平台为科技保障、绩效考核为实施保障、多元激励为动力保障,贯穿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实践各环节,实现市场与选拔、绩效与考评、培训与激励的一体化整合,最大程度激活人力资源。

模型支撑体系

定员贯标铸基础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规范性要求,我们主动探索实践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认真组建专业团队,组织内外部调研,在充分掌握现状的基础上,拟定劳动定员贯标工作方案。积极引导专业部门参与方案的讨论,吸收大家的意见和智慧,将集体的智慧转变成企业内在发展的动力。为了保证整个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建设过程中,公司组织专业团队进行及时评估,发现问题,准确纠偏,不断总结和检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足,引入标杆体系,通过内部对标与外部对标相结合,实现定员贯标工作的创新提升,为建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奠定坚实基础。

市场配置添活力

积极探索建立内部用人市场(图1),逐步形成员工交流、转岗、退出常态机制。制定实施《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内部市场建设实施方案》,如有岗位空缺,用人单位可提出岗位需求申请,人资部门汇总并报公司领导审批后,在公司网页公告,并组织报名和资格审查,将初选意见提交该岗位的直接管理者,由其最终确定人选后,人资部门在内部网站公布配置结果。借助市场化配置的“杆杠”作用,公司员工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市场化的岗位竞争和内部流动,使得员工倍加珍惜现有岗位和工作条件。在太原公司试点工作中,除特殊群体外,人员流动全部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市场,按照“公开招聘、双向选择”方式进行配置。使人员更合理地向需要的岗位正向流动,保证了人力资源配置的活力,使人力资源需求模型有了更科学真实的数据来源。

教育培训促提升

出台《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将员工培训分成三类,即岗位适应性培训、岗位提高性培训和岗位拓展性培训,把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纳入公司发展之需。岗位适应性培训是针对新录用员工、新调整岗位员工、待岗员工以及年度绩效考核成绩进入D档的员工开展的,以岗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为主要培训内容,以入职培训、岗位资格培训、职业资格培训为主要形式的综合性培训。岗位提高性培训是针对上年度绩效考核成绩进入B档或C档的员工开展的,以提高员工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以岗位培训、在岗学习、离岗轮训、员工继续教育为主要形式的综合性培训。岗位拓展性培训是以培养“专一学二眼观三”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针对公司年度优秀中层干部、公司级及以上标兵级综合激励获得者、年度绩效考核成绩进入a档的员工开展的,以岗位交叉培训、外派高端培训为主要形式的综合性培训。建立“以赛代训、以比促训”的机制,开展了“技术比武年”活动,组织“职工技能竞赛运动会”。分类开展的针对性教育培训,对提升员工综合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使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参数不断更新修正。

信息平台提档次

一是完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建模时首先划分用工类型,预测“十二五”期间全民用工、劳务派遣用工和业务委托用工的数量;然后通过分析学历结构现状,建立各学历结构预测模型,以明确对新进人员的素质要求。通过形成新进人员补员优先级,明确新进人员的紧急程度,从而构建并甄选符合各素质层级人员发展规律的需求预测模型。二是研发薪酬福利数据分析系统。实现省公司和地市公司两级薪酬数据多维度分析,实时监控和预警工资计划执行情况。结合关键岗位、人员属性等综合分析各单位薪酬结构分析、薪酬水平分析。研发省公司和地市公司两级福利费用发放概览分析系统,通过薪酬福利差异化发放,引导员工合理流动。三是搭建供电单位劳产率分析平台。实现纵向同比分析4年内供电单位劳产率的完成情况,横向比较各供电单位本年度劳产率的计划完成情况。实时监控各单位员工增减情况,分析各类型员工结构,分析员工年龄、职称、学历等结构分布情况、人事费用率情况、人才密度情况,作为需求模型的有益补充。

绩效考核为推手

在认真学习现代企业绩效管理先进理念方法、外出调研借鉴兄弟单位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并进行了创新探索,形成了以“自评为主、考评为准、讲评改进”的自上而下绩效计划体系和绩效考评体系。绩效计划考评以自评为主,变“罚分”为“奖分”。考评基础分从零分计起,每项绩效计划对应一个分值,完成得满分,有瑕疵完成按50%得分,未完成或完成质量不达要求不得分。实行“月度预兑现、年度总追溯”,过程控制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增强了绩效管理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在部室(单位)内部绩效评价上,首先对内部所有工作进行梳理,按项赋予相应分值,员工完成工作后对应加分,完成工作越多加分就越多,工作质量越好、效率越高加分就越多,奖分上不封顶。在评价方式上以自评为主,部室(单位)、班组、员工各层面在评价自己和下级工作绩效时都要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否则将针对不当得分予以加倍扣除。实施新的绩效考核体系后,人岗匹配度持续向好,公司绩效全面提升,净资产收益率保持省公司排名第一,劳动生产率排名不断进位,安全调度突破10000天。

电工综合实训总结篇8

真正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应具备两个明显特征:第一,必须是机械产品;第二,采用电子技术,使机械产品的控制具有可编程和智能化的特性。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由机械装置、动力源、传感器、执行装置、控制器五个要素构成,因此,机电一体化实训内容、实训方法和实训设备的研制均必须围绕这些要素设计、展开。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综合性及面向实践应用的特点,笔者对机电一体化实训内容、方法、方式等进行了探索。

1.实训课程的目标

机电一体化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集气压技术、液压技术、电机及电气控制技术、自动检测技术、pLC及其自动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的专业技能综合训练课程。课程紧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核心技术环节,即检测、控制与执行三大技术环节展开,同时引入最新的网络控制技术。训练时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和以培养学生素质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实训使学生既能掌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能从事机电设备或自动化生产线操作、安装、调试、维修、维护及设计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2.实训内容紧扣相关知识点

机电一体化系统涉及机械设计、传感器、自动控制和微机原理等多门课程的知识,这些知识也是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的基础。尽管学生在学习机电一体化系统之前,已经学过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但在机电一体化课程的实训中,对相关知识的回顾和加深是必要的,特别要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实际应用方法。因此,应紧扣这些教学内容,安排若干典型的、与专业课程相对应的专题实训项目,通过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为综合性实训和设计奠定基础。

3.实训方法由教师演示过渡到学生自我设计

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实训设计,是一个从知识接受到知识应用的飞跃。由于机电一体技术包含了机、电、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实训的综合性程度高,因此,对大多数中职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演示性实训是一种更直接的实训指导,能使学生对将要完成的设计性实训的过程和结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提高完成设计性实训的自信心。实训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够在相关的实训设备上根据要求,在实训装置上进行系统设计,能够按照设定的方式正常运行。通过这个设计过程,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对机电知识的运用能力,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各学科知识的关联性,进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实训教学的真正目的。

4.实训方式为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个人和小组相结合

由于教学课时有限,实训环节的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设计和准备工作,课内主要是利用实训平台调试和实现设计的内容。因此,机电一体化实训室应该建设成为开放式的实训室,便于学生课外进行训练。另外,由于机电一体化实训包含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实训项目包含多个内容,可以采用小组分工、合作完成的模式。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团队精神,另一方面也是对模块化设计的一种锻炼。

5.实训课程的考核方式

为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对机电学生考核的标准为:(1)是否有创新,即能否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能否就所给的条件提出合理的观点和可行的处理方法;(2)识图能力和动手能力;(3)能否搜集资料,报告内容是否合理;(4)是否有团结协作精神:(5)写作与表达能力;(6)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等。考核的形式:理论与技能考核相结合。考核成绩的评定:理论测试成绩占20%;实训报告成绩占25%;实践环节占55%,其中拆装操作占20%,编程、调试与排除故障占25%,安全与环保意识考核占10%。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的实施过程可促进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综合实训一般是针对岗位群,培养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所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以往的课程教学比较强调课程中知识点和单项技能的掌握,忽视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应用。

电工综合实训总结篇9

关键词:中职建筑设备安装专业;培优集训;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190-02

随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影响力逐渐扩大,人们对近几年实行的“以赛促教、全面培优”的赛前培优班的学生表示高度的认可。因此,在结合我校其他项目培优班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分析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赛项的各项考核指标,结合我校建筑设备安装专业多年来的教学成果,探索提出“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赛项培优班的教学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及领导机构

一个赛项是否取得好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规范化的制定方案和落实具体实施工作。我校在组织上首先确定指导思想,具体领导机构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领导培优班全面开展工作,土木科科长作为副组长负责培优班、集训队各项工作安排与协调,抽调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和多年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成员负责技能培训指导,启用心理教师负责学生心理辅导等工作,安排体育教师负责学生的体能训练工作,做到全方位、立体式地培训学生成为技术过硬、素质优秀的高技能型人才。

二、培训方案

1.资格审核。动员在校建筑相关专业学生报名参加培训班。结合专业课教师、班主任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对学生进行资格审核,择优选择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谦虚、谨慎、细心、活泼,严于律己、善于观察、服从指挥的学生。

2.第一阶段基本知识及绘图培优。此阶段主要培训学生以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技能比赛对建筑给排水和电气控制施工图的考核要求进行制定,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再对建筑给排水和控制电气施工图识读和绘制进行培训,实施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七、第八节课以及晚上,时间约四周。(1)给排水基本知识及识图训练。培训内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基础知识培训。建筑给排水平面图、系统图、大样图的识图与绘制,建筑水电材料工程量表和材料清单编制基础。考核方式:根据平面图结合提供的给排水设备,利用绘图工具快速、正确绘制建筑给排水施工图。(2)电气基本知识及识图训练。培训内容:建筑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培训。建筑电气平面图、原理图的识图与绘制。考核方式:根据平面图结合提供的电气设备,利用绘图工具快速、正确绘制建筑电气施工图。(3)阶段考核。综合考核前四周所学知识点,重点测试学生给水排水、建筑电气识图能力,遴选出10~20人进入下一阶段培训。考试要求:试卷答题,独立完成图纸绘制。

3.第二阶段水电基本操作培优。此阶段主要培训学生对建筑给排水和电气控制施工考核要求进行制定,先对学生进行“管工”实操训练,再对学生进行“电工”基本操作训练,实施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七、第八节课以及晚上,时间约五周。(1)各种管材的加工与连接训练。培训内容:不锈钢复合管、镀锌钢管、ppR管、UpVC管下料、切割和连接。管材的螺纹连接、法兰连接、沟槽连接、卡压连接、热熔连接、粘结。考核方式:利用学校现有工具和设备完成管道的下料、切割和连接。(2)管道配件、附件的安装以及施工验收训练。培训内容:水泵、压力变送器、水表、信号蝶阀、湿式报警阀、水流指示器、闭式喷头、末端试水装置、水龙头、淋浴器、洗脸盆等水暖器材。管道水压试验、水冲洗、排水管道的通水试验、通球试验。考核方式:利用学校现有工具和设备完成简单器件的安装和连接,管道试验。(3)电气安装与接线训练。培训内容:信号蝶阀、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压力变送器、水表、液位传感器到控制箱端子排之间的连接;水泵到控制箱端子排的连接。考核方式:利用学校现有工具和设备完成简单自动喷淋系统安装和连接。(4)阶段考核。综合考核学生前五周所学知识点,以手动启动生活给水系统和喷淋系统为重点。考核完毕后,结合心理测试、体能测试、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培优小组老师指定学生两两组合,力求达到一名水工和一名电工相配对。

4.第三阶段自动化操作培优。此阶段主要培训学生以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技能比赛对自动化仪器设置、调试考核要求进行制定,对学生进行pLC、变频器和接触器等器件的安装和连接,实施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七、第八节课以及晚上,时间约二周。(1)系统控制与调试训练。培训内容:电气控制柜pLC、变频器、接触器等器件的安装和连接,变频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抄表计费程序设计与调试,喷淋灭火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给排水监控程序设计与调试,组态监控系统设计与调试。考核方式:利用学校现有工具和设备完成简单自动化控制程序设计以及组态设计。(2)阶段考核。综合考核学生手动仪器控制和自动化设计、调试技能,以pLC自动启动生活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重点。

5.培优强化集训阶段。此阶段主要培训学生以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技能比赛要求对前述考核过关学生两两配对进行综合集训,实施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七、第八节课以及晚上,时间约一个月。阶段考核: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测验,根据实际情况可调整配对。重点考核绘图准确性,材料表编制,水电系统安装快速,手动启动顺利,自动化程序编写快速,纠错查错准确,文明施工程序,队员配合默契程度,以及体能和心理素质。

6.体能训练及文明施工要求。以上训练计划需适当安排体能训练,如长跑训练体能,铃训练上肢力量,由专业体育老师具体制定体能计划。培训全过程贯穿安全文明施工重要性,训练过程做到佩戴安全帽、手套,材料、工具摆放,工作区卫生清洁,废料处理得当。

三、所需要设备设施条件

第一阶段需要40~60人多媒体教室一间,第二、三阶段需要10~20人建筑设备安装实训室,需要tHpwSD-1型给排水设备安装与控制实训装置4套、pC电脑4台、配套管材、线材、电气元器件一批。

四、总结

全国技能大赛培优方案的制定是一个系统教学任务,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大赛呈现越来越强的竞争态势。上述是我校在交流总结各省队指导教师的经验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践的培训方法与手段,以此保证培训的连续性与整体性,努力提高培训效果。同时,指导老师亦应结合学生技能水平、态度、素质等各方面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评价,加强培优班学员的心理辅导,增强选手的抗压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GB50015-200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电工综合实训总结篇10

摘要:高职外贸电子商务实训缺乏实战性和综合性是导致所培养的人才得不到企业青睐的主要原因。采用第三方外贸电子商务平台ebay网开展综合实训教学,通过实战的方式来进行综合实训,能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最终解决电子商务人才的供需矛盾。

关键词:外贸电子商务;ebay;综合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112-02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应用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外贸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国际贸易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在这种环境下,外贸电子商务人才的缺口巨大,因而各高职院校抓住机会积极培养外贸电子商务人才。然而,现状却是学校培养的外贸电子商务人才得不到企业认可,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被外界看好。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如火如荼,另一方面培养的人才得不到企业青睐,二者之间的突出矛盾迫使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外贸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训不足,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难以胜任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外贸工作。

一、外贸电子商务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

外贸电子商务企业的岗位跟传统外贸企业在组织上有很多共同点,如都有采购、推广、运营、客服、仓储等环节。外贸电子商务人才必须具备熟练的商务英语基础,熟悉国际贸易流程,掌握外贸制单和市场营销技巧,熟练使用办公软件,擅长拍摄商品、处理图片,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综合起来,包括业务基础、业务技能和专业技能三方面的技能,如表1。业务基础包括商务英语、office办公软件应用;业务技能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外贸单证:专业技能包括外贸电子商务平台的操作、外贸网络营销。

在实际工作岗位中,不同电子商务外贸企业都有各自的侧重和分工。但在教学中应将以上技能纳入专业教学,尤其是在实训中得以体现。

二、外贸电子商务实训教学的现状

1.实训项目缺乏整体连贯性。目前,大部分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采用“理论+实践”的模式,实践部分则以实训课时作为学分,各门课程的实训缺乏整体性,学生无法做到融会贯通,不能胜任实际工作。

2.实训方法封闭且与现实脱节。外贸公司在校企合作中提供的岗位有限,使外贸电子商务实训在顶岗实习中存在很多阻碍,因而很多职业院校被迫采用仿真实训软件来开展外贸实训。仿真软件虽然能模拟大部分操作流程,但与实际运作还有很大差距,缺乏实战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顶岗实习对口率不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外职业教育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学生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技能学习和实践操作,学习积极性高,实训效果好。但在我国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一般企业对外贸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不会很大,无力同时接受太多实习学生,因而很多职业院校的外贸电子商务顶岗实习往往流于形式,部分职业院校甚至让学生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进行“顶岗实习”。从整体上来看,实习岗位与专业对口率低,容易浪费人力资源。

4.“双师型”师资匮乏。要办好职业教育,必须有一批技能过硬的“双师型”教师。这些教师应专业对口,具备一定实践经验和职业资格证书,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虽然很多高职教师都持有职业资格证书,其中不乏劳动保障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颁发的证书,但多半通过书本学习和统一考试获取,缺乏实践性,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三、借助ebay平台构建外贸电子商务实训平台的方案及意义

1.实训目标。采用项目教学法,以ebay网店经营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内容,按照网店实际运营的工作流程设计实训项目,开展教、学、做三合一的实训活动,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开设和管理ebay网店的能力,以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

2.实训内容。依照网店经营流程,在实训课程中设计了网店开设、产品管理、客户服务三大项目,然后将每个项目分解为若干任务,每个任务都有对应的训练内容,如表2。

3.课程实施。根据学生对网店经营知识的掌握情况,将课程分为两个阶段:①基础阶段。开设个人网店,掌握基本流程和操作技能。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在ebay平台完成实名注册及跨国认证,开设自己的网店。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完成表2中各项任务的训练。任务完成后,每个学生都已拥有自己的ebay店铺,并且初步掌握各项技能;②提升阶段。小组分工,团队合作。在已经完成的网店中,选取经营业绩靠前的几个网店,根据外贸电子商务公司的实际岗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内实行轮岗制和组长负责制,让学生对采购、定价、营销、支付、物流、客服等流程进行充分的训练,培养团队意识。

4.考核方法。考核评价时将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个人考核包括学习态度、任务作业,占总成绩的30%;团队考核包括商品市场调研、商品设置、实训总结,占总成绩的40%,团队经营业绩占30%,考核标准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

5.实训意义。

(1)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的外贸电子商务业务。外贸电子商务企业通常会以两种方式开展外贸业务:一是自建网站,在互联网中推广;二是使用第三方平台,当前以后者居多。目前,活跃在全球外贸电子商务领域中的第三方平台有很多,如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敦煌网、ebay等。ebay平台主要从事B2C和C2C,它是一个国际化的交易平台,拥有遍布全球150个国家的近3亿用户(绝大部分是买家)。学生只需完成注册就能像开淘宝网店一样从事个人外贸业务,与封闭的模拟软件相比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为多门课程提供综合实训的机会,增强整体性。2010年,大中华地区年销售额10万美元以上的ebay大卖家销售额增长率为68%.但整个中国的外贸增长率却不足10%。ebay在外贸电子商务中的份额呈现出强劲增长的态势,外贸电子商务企业对使用ebay平台的外贸业务员的需求量呈井喷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可运用商务英语、外贸函电、计算机基础、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课程的专业知识,改变了以往各专业课程各自为战的情形,构建了以ebay平台为中心的综合实训平台,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岗位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