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热力学的应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8:32

化学热力学的应用篇1

关键词:化工热力学;CDio;大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6-0159-02

化工热力学作为化学工程的基础性学科,在研究化学工程以及解决化工生产实际问题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必修的重点专业课程之一。然而,由于课程中的概念抽象难懂,公式数量多且推导复杂,历届本科学生都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虽然尝试过各种改革,探索过新的教学方法,但收效甚微,学生掌握到的理论常常疲于应付考试,没有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不用说会作“工程”了。为了迎合“大工程教育”的背景,在2009年,我校开始尝试将CDio的教育理念应用于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CDio教育理念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将构思(Conceiving)、设计(Designing)、实现(implementing)与运作(operating)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连贯而完整的流程。学生从参加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当中,可以亲身体验到“以产品为导向”CDio教学模式所带来的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参与感。这种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了“做中学”的全新教育理念,对于提高学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化工热力学课程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化工热力学教学现状分析

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随着近年来工业体系的不断进步和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化工热力学作为一门体系较为完善的课程,其教学内容与实际的化工技术相比已显得比较滞后。这种滞后不但使教学与工程脱节,并且由于课程模式长期固定,在某种意义上限制了教师的思维方式,进而对学生的创新及发散思维也造成影响。同时,也造成了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脱离。这也是为什么学生掌握了知识,却不能在毕业以后派上用场的原因。

忽略了学生作为主体的角色在从事化工热力学教学的十余年中,如何解决教与学之间存在的矛盾,也是一直困扰着笔者的一个问题。为何在经历了数次改革之后,我们的教学却并没有发生实质的改变?其原因在于忽略了“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的这一事实。一直以来,无论运用何种创新式的教学方法,总是离不开以教师作为主体的讲授,总是去研究如何将知识更快速准确的灌输给作为客体的学生,如何将枯燥的理论讲授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在一次一次的教学改革中,教师历练成了“优秀的演员”,而学生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文明的观众”并没有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上是被剥夺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其思维模式也会变得僵化,重理论,轻实践。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往往拘泥于唯一的“正确方案”,按照教师或书本上所讲述的步骤给出解答,这就达到了我们所说的“掌握”的基本要求。学生并不会从一个实际的工程问题中,发现相关的热力学问题和定义热力学问题。比如,在讲授流体的“pVt”关系时,我们会定义好两个变量(温度t,压力p)让学生去求体积(V),学生都可以很好的根据热力学方程解出体积,但如果让学生去求解某工艺流程中输送流体的管径时(生产能力即流体的质量流量已知),学生就常常束手无措。他们不会根据输送流体的工艺条件(即温度、压力)用学过的热力学知识来求出流体的摩尔体积,将其换算成流体的密度后,再根据流体的质量流量解出体积流量结合管路中的允许的流体流速去求管径。可是如果将这种求管径的问题放在化工原理的课程中,学生又可以很好的解决。因为,在化工原理的课程中,流体的密度常常都是作为已知量出现在例题中的,而在实际的工程设计和计算中,这些问题都是需要靠学生自己去发现、定义并解决的。学生这种今后最需要能力,在我们多年的教学中却被忽略了。

总之,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模式上,现有的化工热力学教学当中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等人才培养的需要。而CDio的教学理念则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项新的可能性。通过将热力学课程与CDio教学理念相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工程案例,去研究问题、发现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具有获取相关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动力。在此过程中,重要的不是解决了一个具体的问题并由此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而是在于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分析问题并获取相应的知识解决问题,总结新知识,同时,加强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那么,究竟如何进行化工热力学课程的改革呢?

基于CDio理念下热力学教学改革方案

针对化工热力学教学上的种种问题,我们确定了以“产品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就是让学生通过“产品工艺的工程设计”真正学到工程设计中的热力学知识。热力学是从工程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工程中去,为工程服务。因此,确定了以产品制造为目标,将学生感兴趣的产品“工业化”,学生扮演一个“工程师”主持一个“产品与过程”的工程设计工作。在工程项目的设计中,学生必然会碰到相关的热力学问题。如工艺条件下流体密度(流体的pVt关系)、换热器和功设备的负荷计算(流体的热力学性质:焓、熵与pVt的关系)、分离塔的计算(流体的相平衡)等等,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加以适当的指导并结合课堂所讲授的热力学内容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最终完成一个工程设计报告。学生只凭上课听讲是不可能将项目设计好的。必须通过自己看书、查阅大量的文献与资料,与同组同学研究讨论,才可能将项目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强化了化工热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热力学不是虚无飘渺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技能。为此,我们制定的具体改革方案如下:

将学生按班级分组。原则上每班两大组,也可根据个人兴趣自成一组。选择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化工产品,围绕如何实现该产品的工业化完成以下内容:(1)市场调研报告。包括:产品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市场前景、简单的经济分析及相关的工艺流程的了解(开课后第1~4周完成)。(2)对产品多套工艺流程方案进行可行性及经济分析,确定小组详细的工艺流程路线及详细的工艺条件,完成简单的工艺流程图(开课后第5~8周完成)。(3)根据学生选定的工艺过程,完成简单的工艺流程图,教师指定与工艺流程相关的热力学计算,通过计算体会热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开课后第9~12周完成)。(4)将以上三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报告期末上交,报告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每一小步的工作要求完成的功课都要按时上交,并按教师的批改意见修改完善自己的报告内容(开课后第13~16周完成)。(5)最后,选择优秀的项目报告作讲演(第17周完成)。

由于选题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的工业产品,因此,项目类型与涉及的学科面应该是很复杂的。教师不可能事先知道结果,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具有相对扎实的工程实际和理论的背景知识,指导学生在课题初期尽快进入课题角色,随着课题的进展,学生要自己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导演”,侧重对学生的方法和能力方面进行指导。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一定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是以小组为单位,所以,最后的项目一定是集中了整个团队的才智,一定会有所收获。

通过两年的实践,使用以上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加强学生学习热力学课程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受到未来职场环境的熏陶,只有叫他们了解自己将来的用武之地,造就他们成为合格的化工专业人才,满足产业和社会的需要。

然而,在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合作还存在欠缺,各组同学中都有“坐车”的现象,如何对这部分不积极参与的学生进行评价,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动起来,将是我们未来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语

化工热力学课程从2009年开始进行了CDio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我们将不断努力探索,使这一教育模式趋于科学、有效。积极推进CDio人才培养的培养方案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开展适应于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创新,在传统的案例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方法改革中推进体验式、研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利用具体工程项目的实施,引导学生“做中学”,通过营造工程环境,实现师生间、学生间对话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形成教学相长的生动学习局面。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最新的化工工程技术成果和工艺方案,启迪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利用科技成果的创业意识,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构筑“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新体系和课程新体系。

参考文献:

[1]杨泽慧,邵丹凤,洪晓波.应用化工热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19):2,75-78.

[2]王晋黄,李忠铭,林俊杰.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5,(4):19-22.

[3]常贺英,马沛生.论化工热力学在化工类课程体系中的核心作用[J].化工高等教育,2005,(4):28-30.

[4]蒋丽红,李沪萍.化工热力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5,(3):33-36.

[5]冯新,陆小华,吉远辉.化工热力学中从生活中来到生产中去的实例[J].化工高等教育,2009,(1):42-46.

[6]查建中,何永汕.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三大战略[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徐新(1967—),硕士,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化工。

化学热力学的应用篇2

关键词: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041-03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是一门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应用性很强的热科学基础课,它源于矿业、石油、冶金、化工、机械、环境、航空航天等工程领域中的实际工程问题,也发展、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在理工科本科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理工科专业技术课的学习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实际工程领域所面临的热科学问题更加复杂,这使得“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授课内容已面临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严峻挑战,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1]作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以下简称“我校”)“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的主讲团队,笔者结合近年来科研工作中关于热力学与传热学的问题和多年对该课程的教学经验,对该课程在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的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得到了一些粗浅的体会和认识。

一、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该课程对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重要性

安全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理、工、文、法、管等学科的综合交叉工科专业,目前国内开办安全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的类型很多,有矿业、石油、化工、军工、土木、交通、环境、经济等。“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是安全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安全科学基本理论,事故是能量失去控制而意外释放所造成的,而“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正是研究能量转化与传递过程的基本规律,由此可见该课程对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的重要性,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2.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1)教学学时少,但教学内容多,造成教与学矛盾。随着21世纪国家人才培养战略逐渐向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也不断调整,更加重视大安全“通才”教育。为满足安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改革和课程体系设置需要,我国多数高校对“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学时都进行了缩减。比如我校,由起初64学时调整为48学时,虽然学时减少,但主体教学内容并未删减,这导致教学进度不得不加快。然而热力学和传热学理论性、专业性强,因为教学进程加快,使得学生不能深入透彻理解重要知识点,造成教学效果较差,引起教与学的矛盾。

(2)课程概念多、公式多、理论性强,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概念多、公式多、图表多,尽管有些概念和公式在“大学物理”和“物理化学”课程中学习接触过,但运用这些抽象概念和基本公式解释、推导热物理规律时,多数学生都会感觉到比较吃力,因为这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另外,该课程中一些概念比较抽象且比较相近,容易发生混淆,比如可逆过程与准静态过程的联系与区别,技术功、轴功、容积功区别,导热系数、传热系数、导温系数的联系与区别等。同时,“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中繁多的公式的关联性极强,推导过程复杂。上述理论性和专业性很强的概念、公式及其之间的复杂关系,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教学内容及参考教材安全专业应用案例较少,学生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热力学与传热学领域一些新的概念和理论不断涌现,目前多数新出版的“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教材内容丰富,知识面力求新颖和广博,只配有少量简单应用案例。这对目前压缩学时的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来说不合适,不利于学生在有限学时内深入学习和掌握重要热力学和传热学理论,而且不能使学生深入了解热力学和传热学理论在安全专业的应用,从而造成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不足。因此,针对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教学,应有所侧重,补充该专业应用案例,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3.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优化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来安全学科发展迅猛,“安全科学与工程”已成为工学门类下第37个一级学科,安全学科涉及面越来越广,已深入到矿业、石油、冶金、化工、环境、土木、交通等多个工程领域。“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作为安全工程专业重要专业基础课,面临社会科技发展和安全科学发展的新形势,特别是教学学时压缩情况下,其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内容、教学效果已充满挑战,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其教学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安全专业人才在实际工程中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限学时内,对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教学改革,提高该课程教学水平,才能使其充分发挥对安全专业技术课学习应起到的桥梁和铺垫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2]

二、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及实施

1.该课程教学内容调整和优化

(1)根据安全专业方向和学时分配,强化和弱化部分教学内容。为满足安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改革和课程体系设置需要,我校对“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学时由起初64学时缩减为48学时。为在有限学时内完成教学计划和提高教学质量,笔者选用的参考教材为张学学教授主编的《热工基础》,该书基本内容由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两部分组成。[3]该书侧重于热力学和传热学基础,有助于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但对于安全工程专业基础教育来说,其部分章节教学内容不重要,比如工程热力学篇的第六章内燃机和燃气轮机动力循环装置和第七章制冷装置循环等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上述内容可以弱化。该书第五章中作为了解内容的湿空气性质及其热力学过程,是通风安全理论的基础,对安全工程专业来说就特别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对该部分内容应强化。总的来说,对该课程的教学应因材施教,根据安全工程专业方向和教学计划分配,灵活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和重点,使得学生能深入透彻理解重要知识点,避免引起教与学的矛盾。

(2)扩充传热学数值计算知识及应用算例,增强学生对基本公式及理论知识应用方面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概念多、公式多、图表多,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热力学与传热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受于学时和实验条件限制,目前该课程实验教学课时还比较少。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的快速发展,数值计算(或称数值实验)为热力学和传热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途径。目前“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教学中,只在导热部分对数值计算基础进行了简要介绍,为了使学生能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数值计算在传热学的应用,也需要对流换热部分的数值解算进行补充。考虑到本科生对数值计算涉及的数学推导和偏微分方程求解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吃力,在课程教学中对matLaB软件在传热学数值计算中应用进行介绍,并引入相关传热问题解算案例进行讲解。matLaB是一套综合性的高性能数值计算和可视化软件,借助matLaB软件不仅能使学生较快掌握传热学数值计算的应用,同时借助其强大的计算和绘图功能,也可以使学生对热力学和传热学中的许多公式和热物理规律推导进行图像化展示,这有助于学生对热力学和传热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

(3)建立安全专业应用案例库,细化到具体章节教学内容中。“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应用性很强,它源于工程实际,并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因此,若要提高“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教学质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将实际工程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对特定的教学案例问题进行分析,并借助热力学和传热基本理论提出解决方案。针对安全工程专业说,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情景,引入专业案例教学非常重要,比如应该补充讲授热力学能量传递、烟气对流和辐射复合传热方面的案例、热力学与传热学在事故演变分析中的应用案例。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热力学和传热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和实践能力,对工作中危险情景问题应该怎样借助热力学和传热学理论来分析和解决会有较好的把握。因此,笔者近几年来特别重视对安全专业应用案例库的建设,对各个案例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基本贯穿于各个章节的教学中。

2.该课程教学方法改进和优化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战略的调整以及工科类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为了保证和进一步提升“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课程教学质量,笔者对该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进。

(1)以科研与工作实践促进教学。大学教学不同于中学教学,大学是培养人才和创造知识的重要平台,在大学教学过程中要讲授传播高深前沿的专业技术知识。只有通过科研历练和工作实践,大学教师才可以逐步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才能紧跟进而较好地把握本专业科技前沿。“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课程作为工科类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任课教师更应立足于科技前沿,通过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并将科研成果转变为专业理论知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克服教材内容滞后于最新专业科技知识的不足,保证教学质量,同时通过“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课程教学也能拓宽学生的科研视野和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介绍了课题组在采空区自然发火、矿井降温等领域与热力学和传热学有关的研究成果。

(2)设立课程助教和网络讨论课堂,增强课程教学答疑和交流。为了及时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安排了助教,助教一般由青年教师或高年级研究生担任,主要负责课程作业批改和答疑,并不定时开展相关专题讨论班,加强学生对重要章节的学习和理解。另外,在课外,笔者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了网络讨论课堂(QQ群)。针对课程学习疑难问题、课程建设及改进建议等问题学生都可以在课程讨论群中提出,助教或任课教师基本每天都会登陆讨论群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设立助教和建立网络讨论渠道,较大程度上增进了课堂教学以外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提升了该课程的学习质量。

(3)借助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成为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和便利的工具。“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课程涉及的公式和图表非常多,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显著节省教师对一些公式和图表的板书时间,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并且采用图文并茂的ppt可以形象具体地展示教学内容,利于学生理解。然而,对于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比如导热微分方程、对流换热方程等数学描述的推导,笔者仍采用传统板书方式,详细分析和讲解重要定律和公式的提出和推导过程。另外,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多种媒介形式,包括多种形态的文字、图片、动画、录像等。[5]目前笔者已经制作和收集了一些图片和视屏(热电偶等测温器件、肋片、换热器传热过程Flash、煤自燃实验录像等),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加深了学生对传热学在科技生产领域中应用的认识。

(4)改革和优化考核方式。“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课程涉及的公式和准则特别多,有些公式较难记忆和推导,因此任课教师在闭卷考试命题时不得不压缩范围,这导致一些同学在考试复习时会忽略一些教学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对热力学和传热学基本理论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思考,特别是对该课程基本理论的应用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笔者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多元化成绩评定包括三部分:第一,课后习题作业、出勤、课堂表现、课下网络讨论表现情况;第二,专题大作业完成情况,专题大作业主要是基于热力学和传热学基本理论开展相关产品设计或数值模拟等;第三,闭卷考试成绩。采取这种多元化考核方式,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热力学和传热学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掌握,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升实践应用能力,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3.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引导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在“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或提供多种实践渠道进行学习。

(1)设置热力学和传热学专题大作业。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精心选取了多个与热力学和传热学密切相关的专业问题,让学生分组协作,首先对这些问题进行调研,然后开展实验设计和数值模拟分析,并写出相应的总结报告。最后,利用讨论课时间,组织各组以ppt形式进行汇报,通过提问和讨论意见进一步完善作业成果。专题大作业的成果作为期末考试总成绩评定的一部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参与的比重,使学生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体,能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创造有利条件。[6]

(2)利用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目前,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北京市有关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的政策和工作安排,每年都组织设立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近300项,这为我校大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良好的条件。我校“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课程刚好在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立项这学期开课,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应用热力学和传热学基本理论进行选题,并在开展研究工作过程中给予方法和技术指导。

(3)利用校外实践基地现场实习交流。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和加强本科实践环节的教学,我校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目前已建立了39个校外实习和实践教学基地。在“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穿插介绍了安全工程专业相关应用案例,同时,也经常给学生灌输实践学习的思想,鼓励学生好好利用实践基地这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到实践基地去实习或社会实践时现场观察、学习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应用实例。通过现场学习能较大程度上拓展学生实践应用思维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三、结语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在理工科本科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源于工程实际问题,也发展、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能使热力学和传热学知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现代社会对信息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不断改进和优化。

本文以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教学为例,针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特点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和优化的思路和具体改进实施方案。该课程教学改革在安全工程专业教学中实践结果表明,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下“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教学质量有较大改观,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情况、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应用能力都得到较大提升。笔者对该课程在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的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希望能为国内其他高校理工科“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借鉴。

参考文献:

[1]于靖博,董丽娜,赵兰英.《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3,41(11):259-260.

[2]林日亿,梁金国,黄善波,等.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0,(167):93-95.

[3]张学学,李桂馥,史琳.热工基础[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丁鹏.matLaB在高校“传热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6):149-150.

化学热力学的应用篇3

一、《化学反应原理》模块课程的意义

要提高《化学反应原理》模块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对课程涉及的学科功能和作用有清晰的认识,即《化学反应原理》模块课程是如何通过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这两大物理化学的分支学科,来阐释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揭示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呈现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的。也就是说,通过《化学反应原理》模块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模块课程的功能和作用有何整体上的认识。

要研究一个化学反应,每个研究者都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基本的问题,即①化学反应最本质的特征――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是如何变化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②在特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能否进行?朝什么方向进行?(自发性和方向性问题)③若化学反应能够进行,化学反应又能达到什么限度?(反应平衡问题)④若化学反应能够进行,化学反应有多快?(化学反应速率问题)⑤若化学反应能够进行,是如何进行的?(历程的问题)以上这些问题,前三者可以通过化学热力学加以解决,后两者则可以通过化学动力学研究来实现。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不同:化学热力学主要是解决化学反应的可能性问题,着眼于化学反应体系状态研究。而化学动力学则解决实现化学反应的现实性问题,着眼于化学反应过程研究。

因此,可以看出《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可以实现为学生提供研究方法上的指导,这是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把握的对《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意义的整体性认识。只有深刻认识《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所涉及学科知识的意义,才能真正把握《化学反应原理》模块课程的核心价值,理解教材各知识点的教学价值,更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

二、《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问题讨论

在平时的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过程中,与中学化学教师交流发现,《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问题困扰着很多中学化学教师。[2-4]比如,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本质,决定着化学反应的一切性质;如何通过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确定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和方向;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如何决定化学反应进程;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如何决定氧化还原反应进程等问题。这些问题事实上涉及到的是上文提到的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五个基本问题的前三个问题(即化学热力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1.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本质,决定着化学反应的一切性质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本质,决定着化学反应的一切性质。化学反应研究需要首先弄清楚其能量的变化。教材[2]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作为《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专题一的内容,其理论依据正在于此。“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专题讨论的核心知识是盖斯定律,它为我们提供了如何确定一个未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能量变化)的手段,从而为化学反应本质的研究打开了解决问题的门户。

(1)新教材为何要引入焓变ΔH的概念,焓变ΔH与反应热Q有何不同

为了引入盖斯定律这一核心知识,需要有其引入的前提条件。盖斯定律是建立在化学热力学研究基础之上的,必然要涉及到化学热力学最重要的性质――状态函数。没有状态函数焓变ΔH的引入,盖斯定律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教材引入焓变的真正意义所在。

焓变ΔH与原教材用Q表示的反应热究竟有何不同?作为状态函数,焓变仅与状态有关,而反应热Q则与反应过程有关。正因为如此,从获取角度看,反应热Q只能通过实验逐个测量,但焓变ΔH,却可以在理论上为一切的化学反应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加以获得,从而为该化学反应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能量数据的基础。

(2)焓H是什么

按照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原理:在化学反应过程的任何瞬时,内能的变化:dU=δQ-w=

δQ-Δp外ΔV(体系放热-环境对体系做的功)。

若体系变化只做体积功(热膨胀、收缩)不做其他功时:定压条件下的体系,反应热

Qp=ΔU+p外ΔV=(U2+p外V2)-(U1+p外V1);

因此,体系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体现为化学反应前后两种状态下的U+p外V的差值。而U、p、V都是状态函数,因此U+p外V也是一种状态函数,这就是焓H的定义H=U+p外V。当然,这仅是理论概念,可知而无法测量。

(3)只有恒压反应热Qp=ΔH,而恒容反应热Qc≠ΔH

反应热可以通过弹式量热计进行测量,但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忽视了一点,即弹式量热计是在恒容条件下测量物质的燃烧反应热,得到的是Qc=ΔU,它并不等于焓变。要得到ΔH,需要进行以下换算:ΔH=ΔU+p外V=Qc+ΔγRt。

例如:正庚烷的燃烧反应为C7H16(1)+11o2(g)=7Co2(g)+8H2o(1)

25℃时,在弹式量热计中1.2500g正庚烷充分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60.089kJ。试求该反应在标准压力、25℃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热效应ΔH。

解:正庚烷的摩尔质量为m=100g・mol-1,所以n=0.0125mol,

在弹式量热计中进行定容反应,故ΔU=-60.089kJ,

反应的ΔU=-4807kJ・mol-1,

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物质计数量之差为Δγ=7-11=-4,

则根据ΔH=Qc+ΔγRt

=(-4807-4×8.314×10-3×298)kJ・mol-1

=-4817kJ・mol-1。

知道了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就能为我们从理论上确定该化学反应是否能够自发进行,是否具有研究的价值。

2.如何通过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确定反应的可能性和方向

确定化学反应研究对象的能量变化ΔH,对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是决定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唯一判断依据,还需要考虑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的状态函数即体系熵变ΔS。两者共同确立一个决定化学反应自发方向的状态函数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其关系式是:ΔG=ΔH-t・ΔS。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可以从理论上给我们指明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可能性和方向。当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

3.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如何决定化学反应进程

当我们获得了化学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就使我们掌握了该化学反应的自发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决定着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即与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之间会建立一定的关系,该关系式为:ΔG=-RtlnK。

这一关系揭示了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变化关系的趋势,即可能性(化学热力学研究的问题仅涉及状态不涉及过程)。由上述关系可以看出,ΔG值越大,意味着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小,对于产物的生成来说,反应物是化学热力学稳定的,因为达到平衡时,仅有非常少量的产物生成。相反,ΔG越小,意味着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就越大,必须消耗相当量的反应物去生成产物才能达到平衡,所以反应物是不稳定的。若ΔG=0,K=1,意味着体系处于一种特定的状态,反应的推动力为0,反应物和产物的量都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4.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如何决定氧化还原反应进程

按照原电池原理,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在理论上都能设计成一个原电池。氧化还原反应的自发反应进行的程度,正是原电池反应进行的推动力。而一个反应自发进行的推动力ΔG,与原电池的电动势之间的关系是:ΔG=-nFe。

原电池反应的推动力是两个电极半反应的电极电势不同所产生的电势差,若不存在电势差,反应的推动力就没有了。从化学热力学状态来看,此时状态下两个电极半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0,反应就处于平衡状态。

由此可见,《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热力学知识,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角度入手,从化学热力学函数焓变的引入开始,引导我们从状态变化的特征,得到了利用盖斯定律能够进行任何理论意义上的化学反应的放热或吸热计算,从而搞清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为判断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形成了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即解决了研究一个化学反应,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该化学反应能否发生,是否具有研究的意义和可能。同时,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化学反应如果可能发生,其反应进程大小的可能性问题。因为吉布斯自由能是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的推动力,与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电化学反应的电动势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讨论,我们认为中学化学教师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中存在很多学科性知识的误解,可以进一步加强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知识的学习,把握住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五个基本问题,认真区分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应用范围,以提升对《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驾驭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化学热力学的应用篇4

摘要:

对用做钝头体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的碳/酚醛复合材料在典型服役环境下的烧蚀机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烧蚀过程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实现数学模型的求解,预报了冷壁热流4002kwm、焓值51mJkg的气动热环境下碳/酚醛材料的烧蚀行为。对于20mm厚度的碳/酚醛材料,受热过程中碳化层深度持续增加,100s时刻表面温度达到1405K,背壁温度为497K,孔隙热解气体压力达18.1atm。本研究为具有长时间大面积热防护需求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热护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

碳/酚醛;热防护;多物理场;烧蚀;有限元

碳/酚醛复合材料作为一种轻质强韧化防热材料,具有防热效率高、防隔热一体、抗剪切能力强、烧蚀后退量小等特点,主要用于钝头体热防护[1]。由于占飞行器较大比重,其冗余设计对于整个飞行器的质量控制有关键作用[2]。准确的掌握碳/酚醛复合材料烧蚀特性能够解决过度冗余或防热设计可靠性不足的问题[3,4]。热防护材料在烧蚀过程中通过自身温升、表面材料相变、化学反应等吸收能量以达到防隔热的效果。Beacher,S.J.等[5]建立了普遍的热化学烧蚀模型。J.B.Henderson等[6]研究了聚酯基防热材料服役环境下的基体热解与热变形过程,并采用一维模型计算材料烧蚀过程中的温度、热解气体压强等参数的动态变化过程。Hogan等[7]利用控制容积法解算了轴对称模型的能量传递方程,并利用非结构化动网格模型获得了材料烧蚀过程中的表面后退率。

陈海龙等[8]基于体积烧蚀条件下的三维多物理场耦合控制方程预报了高硅氧/酚醛复合材料在酚醛树脂热解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场、位移场、孔隙压力以及树脂残留率等热力学响应。李玮洁等[9,10]研究了发生表面后退的碳化烧蚀体的非线性热解层模型。由于现代设计和分析工具的飞速发展,如proengineer等工程软件允许可建立复杂的几何模型,naStRan和patRan等分析工具使复杂结构体的热分析更容易实现[11,12]。但是,目前尚无能进行高精度烧蚀热响应分析的工程软件。有一些可用于烧蚀分析的计算代码如Cma[13]和Fiat[14]等,但他们都是基于一维有限差分法,并不兼容现代设计工具。本文研究了中低热流密度下碳/酚醛材料的防热机制,建立了其烧蚀模型,并借助于有限元软件预报了其烧蚀行为。

1碳/酚醛复合材料的防热机制

碳/酚醛主要用于钝头体的大面积热防护,其典型服役环境为:以对流换热为主的中低热流环境(0.1~1.5mw/m2)、中等焓值(5~15mJ/kg)。在此服役环境下,假设增强相在高温下不发生化学反应,即固体材料表面不发生后退。则碳/酚醛防热材料的能量耗散机制包括:(1)材料表面热辐射;(2)固体相的温升吸热;(3)孔隙内热解气体的温升和膨胀吸热;(4)基体热解反应吸热;(5)材料表面高温热解气体引射;(6)质量引射引起“热阻塞”效应。碳/酚醛烧蚀材料的烧蚀过程是极为复杂的,是一个固体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等多物理场同时变化而且相互耦合影响的过程。各场之间的耦合关系具体如下:固体热传导决定的固体温度影响树脂材料的高温化学反应速率,反之,热解反应产生热效应以及伴随的酚醛树脂的热物理性质变化影响固体热传导过程。固体温度分布的变化影响孔隙内热解气体的温度压力等参数变化,反之,热解气体的在固体孔隙内的对流换热以及材料表面的引射作用影响固体内部分布以及表面热载荷的阻塞效应。热解气体的温度压力对于反应速率有直接影响,反之酚醛树脂高温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解气体是质量传递过程的质量源。

2烧蚀过程的数学模型

分别从能量和质量传递的角度对烧蚀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材料的表面能量平衡关系、热解气体传质过程、热化学反应速率、能量传递过程。全面建立描述烧蚀过程的数学模型。

2.1表面能量平衡根据表面能量平衡关系,建立材料的表面能量平衡方程。

2.2热解气体传质过程材料烧蚀过程中,基体高温反应生成了热解气体,热解气体在固体相的孔隙中扩散,这里从质量守恒原理出发,推导气体相的扩散控制方程。

2.3热化学反应速率树脂基体在高温下发生热解反应,假设基体由多种组分组成,而任一组分的热解反应速率可由arrhenius动力学反应方程表示,若第k种组分的反应级数为。

2.4能量传递过程与非烧蚀材料不同,烧蚀材料内部的能量传输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传导传热和传质传热。同时,由于热解反应过程中伴随着化学能的转化,反应发生前后物系焓值不守恒。考虑化学反应的焓变效应,微元体的能量平衡方程。

3碳/酚醛复合材料的热物理性质

通过实验手段和调研资料可以获得原始材料和完全碳化材料的密度、孔隙率、渗透率、热导率、热容等参数随温度变化的热物性参数[15]。烧蚀材料固体相的热物理性能是随温度、碳化程度不同而实时变化的,而我们难以测量这些参数的实时变化特性,因此需要采用合理的热物理性能变化模型。

4算例

本文借助于ComSoLmultiphysics软件,利用有限元法对描述烧蚀过程的控制方程进行求解。预报厚度为20mm的碳/酚醛材料在模拟热环境下的烧蚀过程,热环境参数与模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如表1所示。图1~图3分别给出了碳/酚醛材料不同时刻的温度分布、热解气体压力分布和热解程度分布云图。由图1可知,碳/酚醛材料表面温度随着加热时间持续升高,但表面温升速率降低,100s时刻表面温度为1405K。背壁温度在加热前期缓慢升高,而后温升速率逐步加快,100s时刻背壁温度达到497K。根据图2,材料的基体相发生热解反应生成大量的热解气体,虽然热解气体通过表面不断逸出,但由于热解反应的持续进行和材料内部的温度的升高,材料孔隙中的热解气体压力仍然持续增大。100s时刻热解气体的最大压力达到18.1atm。由图3可知,靠近受热面的碳/酚醛材料温度较高,很快发生完全热解形成碳化层(热解程度=0),背壁附近的材料温度较低,几乎未发生热解反应,为原始材料层(热解程度=1)。碳/酚醛材料受热过程中,碳化层深度持续增加,原始材料层厚度持续减小。

5结论

化学热力学的应用篇5

【关键词】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论体系;讨论

我们都知道,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这是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尽管从古至今有很多科学家都在不断研究新的方法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但是物体始终不可能在不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让热量从提问物体传导到高温物体,也不可能将单一热源在吸收的热量不发生表面其他变化的基础上全部用来做功,一定会通过内能或机械能等进行其他能量的转化,根据这一问题,我们来研究一下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含义。

1热力学第二定律概述

1.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含义

在自然界中,很多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发生的作用效果都是不可逆的,而这种不可逆性反应出了物体之间彼此有一种互相关联的性质,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该过程是不可逆的,这也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其次是所有物体之间的联系与转化都是具有自发性的,无论是可逆还是不可逆,都是物体属性的表现与能量的表达,在宏观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所有热力学转化过程都可以用热力学定律来解释,其中,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指:自然界中所有的运动过程都不可能轻易恢复原状,除非施加人为因素或外部相关条件的控制,在变化的过程中,过程终点与过程起点是有很大不同的,这种结果的差异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在这里,我们用“熵”这个状态函数来进行差异化表达:

当Sf=Si时,在热力学中我们表述为热力学运动的可逆过程;当Sf>Si时表述为热力学的不可逆运动过程,其中Sf是变化的熵,与Si之间是结果和起点的关系,体现了系统整体的差异性产生,并可以通过这一差值分析运动过程能量转化的因素。在单纯的热量变化中,我们假设两个系统是毫无关联的,即同一系统不受到周围系统的控制和影响,那么不可逆运动过程熵是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的,且符合线性相关的特点,这也反映了热量系统从小功率向大功率转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热量发生的是无规律无秩序的变化状态;而相同条件下可逆反应的熵是不变的,这也为永动机提出了科学的否定和批判,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是不能通过自身的变化而改变这种规律的。

1.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研究意义

在自然条件下,高温物体会通过不断地热传递将能量传递给低温物体,从而实现温度变化,这也是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形成的重要规律,在宏观空间内,大量的分子是以基本不变的方向进行热传导的,尽管单独每个分子的运动并不规律,但是却体现了物理变化的方向性,其实无论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反应都是不可逆的,因为要想实现方向的转化需要加入外界力量,而这一力量的控制也需要产生相应的能量的,如机械能、电能、风能、太阳能等。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否认了永动机理论的不科学性,又在热量传输的基础上研发出大量对人们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器件和设施,如人们给瘪胎的自行车打气,是通过大气压强原理,将气体从外界压入,如果将自行车的气门芯拔下,在打气口出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这便是通过气体摩擦做功而形成的热量,这一热量是不可逆的。

2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论体系的构建

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论体系的构建经历了数十年、大量的科学家通过不断进行实践和调查总结提出,最早是在19世纪,由纽可门、巴本进行的研究发明证实的,以此为基础,瓦特进行了蒸汽机的改良,并投入到生产和使用中,如运输领域、矿业开采、工厂运作等领域,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成本,然而此时人们对热力学第二定律还并没有确切的认识,理论认识肤浅、实践分析不到位等弊端暴露,在这一背景下,热力学第二定律关于提高热机工作效率的工作开始大量开展。

1824年,卡诺在其个人发表的“论火的动力”一文中提出了“卡诺定理”,主要是为了提高热机的热效应,通过热效应的体现降低热机的能量散失,提升工作效率,然而在现在看来,卡诺定理并不正确,因为他主要根据传统的“热质说”进行分析的。直到1840年到1847年,焦耳等人扎扎实实建立起热力学第一定律,并广泛应用于热力学领域,在这一阶段,“热动说”被人们普遍接受,在一年后,开尔文根据卡诺定理制作出了新的“热力学温标”,通过特殊物质的引入,在实际中克服了各种能量的转化与散失,更为准确地测定环境温度。1850年,劳斯休斯通过“热动说”重新研究卡诺定理,根据热量能够在自然条件下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化的特点,得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内容,此后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得出了我们目前教科书中的“开尔文表述”,这便是目前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论体系,这一体系主要是针对能量转化进行的研究和分析,物体的能量不会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而是可以通过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再全部转化为热量,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因此与这一观点不符的热力学过程都是不成立的,如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在地面上,是因为在足球运动过程中会与地面进行摩擦生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论体系的应用研究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提出,解决了在物体相互作用中的能量转化问题,不仅确定了永动机在原理上的不可实现性,同时也解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如上文中提到的运动的足球会停在地面上、自由下落的篮球每次反弹的高度会越来越低直到不再反弹、人们在跑步的过程中会逐渐地感到累,等等这都是能量转化的结果,在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下,足球不可能越动越快,篮球不可能反弹距离越来越高,人们也不可能越跑越快,都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践应用。关于这一理论体系的应用研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3.1热力学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过程,并不适用与微观粒子,如分子间的作用力;

3.2热力学第二定律主要适用于无生命特征的物体,如桌子、篮球、书等,如果对人体等动物进行分析,则需要研究多种特征以及内部的其他反应,很难按照常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也就是说,热力学第二定律适用“绝热”和“孤立”两个系统特征,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着重考虑这一问题;

3.3尽管在热力学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一理论体系都显示出了很强的优越性和适用价值,但是这一理论体系自身还是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将时间和空间无限扩展,人们在对物体的能量进行研究时也不要野心太重,企图将能量应用到全宇宙中,将能量在全宇宙中进行自由转化,实现整个宇宙空间的热平衡状态,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对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尽管在高中的物理课本中就有过一定的接触,但是我们要将眼光放长远,从自然和生活的角度去看待这一新的理论体系,希望通过热力学的相关研究,不断构建各个领域获得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让这一能量转化定律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化学热力学的应用篇6

超临界流体就是指在某一温度和压力下,处于液体到气体中间状态的流体。它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当,而粘度又和气体相似,其扩散的能力在液体和气体之间,大概相当于液体扩散能力的10-100倍。所以它既具有液体的高溶解能力,又能拥有气体的高扩散能力和压缩性。我们就利用超临界流体的这些特性,用于我们的化学生产。像这样的技术我们就把它称为超临界流体技术(SCF)。超临界流体技术一般是控制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或者加入其他物资的情况下改变体系的传质系数、传热系数及化学反应特征的,这能更加高效清洁地进行化学生产,有的在超临界的状态下能节省能耗,所以超临界流体技术也被称为超级绿色化学技术。超临界液体技术(SCF)现在广泛应用到了材料制备中。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该技术就已经开始应用,把二氧化碳制备成超临界的状态,以它为介质来制取特氟龙;还有聚丙烯工艺中也应用了SCF技术,利用丙烷的特点来做稀释剂,该技术也是做pe的升级版。当下,超临界流体技术则更多地应用在了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不易粉碎的无机物材料,以及提取不太容易溶解在单一超临界液体中的有机物。现在应用的超临界流体技术的方法主要有一下几种:1、快速膨胀法,该方法主要用于固体颗粒状的物质的制备;2、压缩抗溶剂发,主要用于制备微孔、微球类的物质,所以在药物分子及聚合物共沉上应用较多,也较成熟;3、抗溶剂法,通常该方法会应用在制备爆炸性物质和不溶于单一超临界流体的有机物上等。除了以上在制备材料方面的突出贡献,超临界流体技术还在分析化学中大展拳脚。它与色谱技术相结合,能在色谱研究中得到比气象色谱更高效,比液相色谱更精准的超临界流体色谱。更由于它的高效和低成本使得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还有医药化学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使用。

2绿色化学反应技术的应用

绿色化学指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再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来减少或者消除化学对于人类的危害、社会的危害以及环境的危害。从源头的原材料开始,到生产过程中的试剂和介质还有催化剂,到最后的产物及副产物都要求绿色、环保、无毒害,还有就是“原子经济性”的“零排放”。像在绿色无毒原料控制方面,石油化工原料就可以改变成生物原料的。制作尼龙可以不用含苯的石油化工原料,改成生物原料,生物原料的淀粉及纤维素等在酶催化反映下也能形成己二酸,这样一样可以制作尼龙,而且对人体和环境都危害极小。再比如在反应过程中对介质、溶剂等的控制,也要求无毒无害,在有机反应中水就是很好的溶剂,不仅对环境无害还能节省到有机反应中的官能团的保护还有去保护等环节,所以也省工艺省时间了。还有反应中用的绿色催化剂,绿色催化剂能更加正对性,更加高效地参与化学反应,并且得到的副产物少。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绿色催化剂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像不对称合成反应中,催化剂不仅为化学农药和精细化工提供反应需要的中间体,有的还能为反应提供绿色的合成技术。比如酶催化反应、氢酯化反应、还有不对称酮反应等。

3化学工程中的传热研究

化学反应中传热的研究是化学工程的重要内容,因为它严重影响着一个反应的能耗,反应的进程等。在微细尺度传热研究中,由于尺度微细,原有的传热假设及会发生变化,其流动还有传入的规律也会发生变化。目前在纳米、微米、集成电子设备还有微型热管领域中该传热研究交深入,取得了较不错的成果。而我们在改进传热工艺和设备上也做足了研究,为了提高传热效率,我们可以改进设备的性能,使其持续对外传热的能力提高,改变里面的传热材料和工艺的设计来实现传热的效率。然而我们现在投入很多精力的滴状冷凝技术的研究还没能取得很好的成果。由于我们不能在维持物质在滴状的时候冷凝,同时冷凝表面寿命延长,所以目前这个难题还很难突破。还有就是我们在计算沸腾时的传热存在很多弊端,复杂的沸腾状态不适用目前所有的传热计算方式,就研究沸腾传热的计算方法也是一大块难题的,所以就滴状传热技术的研究也将会是我们传热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如果该研究获得进展必将改变现在很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形式,将会带领化学生产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4结语

化学热力学的应用篇7

关键词:生物质热解;研究进展;发展现状;展望

0 引 言

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能源和化工产品,从而减少人类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减轻化石能源消费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开发高效、无污染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以保护本国的矿物能源资源,为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生物质热解是指生物质在没有氧化剂(空气、氧气、水蒸气等)存在或只提供有限氧的条件下,加热到逾500℃,通过热化学反应将生物质大分子物质(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解成较小分子的燃料物质(固态炭、可燃气、生物油)的热化学转化技术方法。生物质热解的燃料能源转化率可达95.5%,最大限度的将生物质能量转化为能源产品,物尽其用,而热解也是燃烧和气化必不可少的初始阶段[1]。

1 热解技术原理

1.1 热解原理

从化学反应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生物质在热解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热化学反应,包括分子键断裂、异构化和小分子聚合等反应。木材、林业废弃物和农作物废弃物等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在52℃时开始热解,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解反应速度加快,到350~370℃时,分解为低分子产物,其热解过程为:

(C6H10o5)nnC6H10o5

C6H10o5H2o+2CH3-Co-CHo

CH3-Co-CHo+H2CH3-Co-CH2oH

CH3-Co-CH2oH+H2CH3-CHoH-CH2+H2o

半纤维素结构上带有支链,是木材中最不稳定的组分,在225~325℃分解,比纤维素更易热分解,其热解机理与纤维素相似[2]。

从物质迁移、能量传递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生物质热解过程中,热量首先传递到颗粒表面,再由表面传到颗粒内部。热解过程由外至内逐层进行,生物质颗粒被加热的成分迅速裂解成木炭和挥发分。其中,挥发分由可冷凝气体和不可冷凝气体组成,可冷凝气体经过快速冷凝可以得到生物油。一次裂解反应生成生物质炭、一次生物油和不可冷凝气体。在多孔隙生物质颗粒内部的挥发分将进一步裂解,形成不可冷凝气体和热稳定的二次生物油。同时,当挥发分气体离开生物颗粒时,还将穿越周围的气相组分,在这里进一步裂化分解,称为二次裂解反应。生物质热解过程最终形成生物油、不可冷凝气体和生物质[3,4]。

1.2 热解反应基本过程

根据热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和生成产物的情况等,可以分为干燥阶段、预热解阶段、固体分解阶段和煅烧阶段。

1.2.1干燥阶段(温度为120~150℃),生物质中的水分进行蒸发,物料的化学组成几乎不变。

1.2.2预热解阶段(温度为150~275℃),物料的热反应比较明显,化学组成开始变化,生物质中的不稳定成分如半纤维素分解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少量醋酸等物质。上述两个阶段均为吸热反应阶段。

1.2.3固体分解阶段(温度为275~475℃),热解的主要阶段,物料发生了各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分解产物。生成的液体产物中含有醋酸、木焦油和甲醇(冷却时析出来);气体产物中有Co2、Co、CH4、H2等,可燃成分含量增加。这个阶段要放出大量的热。

1.2.4煅烧阶段(温度为450~500℃),生物质依靠外部供给的热量进行木炭的燃烧,使木炭中的挥发物质减少,固定碳含量增加,为放热阶段。实际上,上述四个阶段的界限难以明确划分,各阶段的反应过程会相互交叉进[5,6]。

2 热解工艺及影响因素

2.1 热解工艺类型

从对生物质的加热速率和完成反应所用时间的角度来看,生物质热解工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慢速热解,一种是快速热解。在快速热解中,当完成反应时间甚短(<0.5s)时,又称为闪速热解。根据工艺操作条件,生物质热解工艺又可分为慢速、快速和反应性热解三种。在慢速热解工艺中又可以分为炭化和常规热解[5]。

慢速热解(又称干馏工艺、传统热解)工艺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一种以生成木炭为目的的炭化过程,低温干馏的加热温度为500~580℃,中温干馏温度为660~750℃,高温干馏的温度为900~1100℃。将木材放在窑内,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可以得到占原料质量30%~35%的木炭产量。

快速热解是将磨细的生物质原料放在快速热解装置中,严格控制加热速率(一般大致为10~200℃/s)和反应温度(控制在500℃左右),生物质原料在缺氧的情况下,被快速加热到较高温度,从而引发大分子的分解,产生了小分子气体和可凝性挥发分以及少量焦炭产物。可凝性挥发分被快速冷却成可流动的液体,成为生物油或焦油,其比例一般可达原料质量的40%~60%。

与慢速热解相比,快速热解的传热反应过程发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强烈的热效应直接产生热解产物,再迅速淬冷,通常在0.5s内急冷至350℃以下,最大限度地增加了液态产物(油)。

常规热解是将生物质原料放在常规的热解装置中,在低于600℃的中等温度及中等反应速率(0.1~1℃/s)条件下,经过几个小时的热解,得到占原料质量的20%~25%的生物质炭及10%~20%的生物油[7~9]。

2.2热解影响因素

总的来讲,影响热解的主要因素包括化学和物理两大方面。化学因素包括一系列复杂的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物理因素主要是反应过程中的传热、传质以及原料的物理特性等。具体的操作条件表现为:温度、物料特性、催化剂、滞留时间、压力和升温速率[10]。

2.2.1温度

在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温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它对热解产物分布、组分、产率和热解气热值都有很大的影响。生物质热解最终产物中气、油、炭各占比例的多少,随反应温度的高低和加热速度的快慢有很大差异。一般地说,低温、长期滞留的慢速热解主要用于最大限度地增加炭的产量,其质量产率和能量产率分别达到30%和50%(质量分数)[11~13]。

温度小于600℃的常规热解时,采用中等反应速率,生物油、不可凝气体和炭的产率基本相等;闪速热解温度在500~650℃范围内,主要用来增加生物油的产量,生物油产率可达80%(质量分数);同样的闪速热解,若温度高于700℃,在非常高的反应速率和极短的气相滞留期下,主要用于生产气体产物,其产率可达80%(质量分数)。当升温速率极快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几乎不生成炭[5]。

2.2.2生物质材料的影响

生物质种类、分子结构、粒径及形状等特性对生物质热解行为和产物组成等有着重要的影响[3]。这种影响相当复杂,与热解温度、压力、升温速率等外部特性共同作用,在不同水平和程度上影响着热解过程。由于木质素较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难分解,因而通常含木质素多者焦炭产量较大;而半纤维素多者,焦炭产量较小。在生物质构成中,以木质素热解所得到的液态产物热值为最大;气体产物中以木聚糖热解所得到的气体热值最大[5]。

生物质粒径的大小是影响热解速率的决定性因素。粒径在1mm以下时,热解过程受反应动力学速率控制,而当粒径大于1mm时,热解过程中还同时受到传热和传质现象的控制。大颗粒物料比小颗粒传热能力差,颗粒内部升温要迟缓,即大颗粒物料在低温区的停留时间要长,从而对热解产物的分布造成了影响。随着颗粒的粒径的增大,热解产物中固相炭的产量增大。从获得更多生物油角度看,生物质颗粒的尺寸以小为宜,但这无疑会导致破碎和筛选有难度,实际上只要选用小于1mm的生物质颗粒就可以了。

2.2.3催化剂的影响

有关研究人员用不同的催化剂掺入生物质热解试验中,不同的催化剂起到不同的效果。如:碱金属碳酸盐能提高气体、碳的产量,降低生物油的产量,而且能促进原料中氢释放,使空气产物中的H2/Co增大;K+能促进Co、Co2的生成,但几乎不影响H2o的生成;naCl能促进纤维素反应中H2o、Co、Co2的生成;加氢裂化能增加生物油的产量,并使油的分子量变小。

另外,原料反应得到的产物在反应器内停留时间、反应产出气体的冷却速度、原料颗粒尺寸等,对产出的炭、可燃性气体、生物油(降温由气体析出)的产量比例也有一定影响[5]。

2.2.4滞留时间

滞留时间在生物质热解反应中有固相滞留时间和气相滞留时间之分。固相滞留时间越短,热解的固态产物所占的比例就越小,总的产物量越大,热解越完全。在给定的温度和升温速率的条件下,固相滞留时间越短,反应的转化产物中的固相产物就越少,气相产物的量就越大。气相滞留期时间一般并不影响生物质的一次裂解反应过程,而只影响到液态产物中的生物油发生的二次裂解反应的进程。当生物质热解产物中的一次产物进入围绕生物质颗粒的气相中,生物油就会发生进一步的裂化反应,在炽热的反应器中,气相滞留时间越长,生物油的二次裂解发生的就越严重,二次裂解反应增多,放出H2、CH4、Co等,导致液态产物迅速减少,气体产物增加。所以,为获得最大生物油产量,应缩短气相滞留期,使挥发产物迅速离开反应器,减少焦油二次裂解的时间[3~5]。

2.2.5压力

压力的大小将影响气相滞留期,从而影响二次裂解,最终影响热解产物产量的分布。随着压力的提高,生物质的活化能减小,且减小的趋势渐缓。在较高的压力下,生物质的热解速率有明显的提高,反应也更激烈,而且挥发产物的滞留期增加,二次裂解较大;而在低的压力下,挥发物可以迅速从颗粒表面离开,从而限制了二次裂解的发生,增加了生物油产量[14,15]。

2.2.6升温速率

升温速率对热解的影响很大。一般对热解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升温速率增加,物料颗粒达到热解所需温度的相应时间变短,有利于热解;但同时颗粒内外的温差变大,由于传热滞后效应会影响内部热解的进行。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温度滞后就越严重,热重曲线和差热曲线的分辨力就会越低,物料失重和失重速率曲线均向高温区移动。热解速率和热解特征温度(热解起始温度、热解速率最快的温度、热解终止温度)均随升温速率的提高呈线形增长。在一定热解时间内,慢加热速率会延长热解物料在低温区的停留时间,促进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脱水和炭化反应,导致炭产率增加。气体和生物油的产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挥发物生成的一次反应和生物油的二次裂解反应的竞争结果,较快的加热方式使得挥发分在高温环境下的滞留时间增加,促进了二次裂解的进行,使得生物油产率下降、燃气产率提高[16~18]。

3 热解技术研究现状

3.1国内研究现状

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亚洲及我国对生物质热解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十几年来,广州能源研究所生物质能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单位做了一些这方面的工作。

广州能源研究所生物质能研究中心,目前研究方向重点为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的机理及热化学利用技术。其研究内容为:(1)高能环境下的热解机理研究:等离子体热解气化、超临界热解等;(2)气化新工艺研究:高温气化、富氧气化、水蒸汽气化等;(3)气化技术系统集成及应用:新型气化装置、气化发电系统等;(4)生物质气化燃烧与直接燃烧:气化燃烧技术、热解燃烧技术、直接燃烧等。

浙江大学着眼于流化床技术在生物质清洁能源规模化利用上显示出的巨大潜在优势,在上世纪末成功开发了以流化床技术为基础的生物质热裂解液化反应器,并在先期成功试验的基础上,针对已有的生物质热裂解液化工艺中能源利用率不高以及液体产物不分级等缺点,采用独特的设计方案研发了生物质整合式热裂解分级制取液体燃料装置,得出了各运行参数对生物质热解产物的得率及组成的影响程度,适合规模化制取代用液体燃料。目前正在开展深层技术和扩展应用的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生物质能研究中心研究方向:转锥式生物质闪速热解液化装置。经过一系列的调试、实验和改进后,现已经探索出了一些基本的设计规则和经验。现阶段设备制造已完成,即将进入实验阶段,为今后设备改进及技术推广打好坚实的基础。

另外在快速热裂解研究上,沈阳农业大学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to)的协助下,从荷兰的BtG集团引入一套50kg/h旋转锥闪速热解装置并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上海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山东理工大学等单位也开展了相关实验研究,目前正在开展深层技术和扩展应用的研究。在现在技术的支持下,用于商业运行的只有输运床和循环流化床系统[19,20]。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也长期进行了生物质热解方面的研究。“Yno4型生物质燃气脱焦机”的诞生解决了现有生物质热解气化机组净化装置复杂、脱焦效率低且焦油难收集等问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二次污染,系统运行可靠,维护费用低,经济效益显著,适用于各类生物质热解气化机组的配套及其商业化应用,已于2001年11月通过省科技厅技术鉴定,并已在许昌机电厂投入批量生产。

同时,该实验室与河南商丘三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对生物质热解产物进行了综合利用的研究,并形成了配套设备。根据农作物秸秆资源存在着季节性、分散性的特点和运输、储存难的矛盾,采取了分散和集中的模式,即在农作物秸秆易收集的范围内建造小型生物质热解装置,就地使用生物质燃气,然后将便于运输的生物质炭、焦油、木醋液收集,建设若干集中加工厂,生产多种产品以供各种用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

3.2 国外研究现状

生物质热解技术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20世纪90年开始蓬勃发展,随着试验规模大小的反应装置逐步完善,示范性和商业化运行的热解装置也被不断地开发和建造。欧洲一些著名的实验室和研究所开发出了许多重要的热解技术,20世纪90年代欧共体JoULe计划中生物质生产能源项目内很多课题的启动就显示了欧盟对于生物质热解技术的重视程度。

但较有影响力的成果多在北美涌现,如加拿大的CastleCapital有限公司将BBC公司开发的10Kg/h~25Kg/h的橡胶热烧蚀反应器放大后,建造了1500Kg/h~2000kg/h规模的固体废物热烧蚀裂解反应器,之后,英国aston大学、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法国的nancy大学及荷兰的twente大学也相继开发了这种装置。

荷兰twente大学反应器工程组及生物质技术(BtG)集团研制开发了旋转锥热裂解反应器,由于工艺先进、设备体积小、结构紧凑,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Hamberg木材化学研究所对混合式反应器鼓泡床技术进行了改进和发展,成功地采用静电扑捉和冷凝器联用的方式,非常有效地分离了气体中的可凝性烟雾。enSYn基于循环流化床的原理在意大利开发和建造了闪速热解装置(Rtp),还有一些小型的实验装置也相继在各研究所安装调试。

传统的热解技术不适合湿生物质的热转化。针对这个问题,欧洲很多国家己开始研究新的热解技术,这就是HydrothermalUpgrading(HtU)。将湿木片或生物质溶于水中,在一个高压容器中,经过15min(200℃,300bar)软化,成为糊状,然后进入另一反应器(330℃,200bar)液化5~15min。经脱羧作用,移去氧,产生30%Co2、50%生物油,仅含10%~15%的氧。荷兰Shell公司证明:通过催化,可获得高质量的汽油和粗汽油。这项技术可产生优质油(氧含量比裂解油低),且生物质不需干燥,直接使用[21,22]。

4 前景与展望

面对化石能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寻找一种洁净的新能源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现在全世界都把目光凝聚在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上。生物质能利用前景十分广阔,但真正实际应用还取决于生物质的各种转化利用技术能否有所突破。

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也在拓宽,以前侧重热解反应器类型及反应参数,以寻求产物最大化,而现在整体利用生物质资源的联合工艺以及优化系统整体效率被认为是最大化热解经济效益、具有相当大潜力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提高产物品质,开发新的应用领域,也是当前研究的迫切要求。

我国生物质热解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主要是因为研究以单项技术为主,缺乏系统性,与欧美等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高效反应器研发、工艺参数优化、液化产物精制以及生物燃油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同时,热解技术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生物油成本通常比矿物油高,生物油同传统液体燃料不相容,需要专用的燃料处理设备;生物油是高含氧量碳氢化合物,在物理、化学性质上存在不稳定因素,长时间贮存会发生相分离、沉淀等现象,并具有腐蚀性;由于物理、化学性质的不稳定,生物油不能直接用于现有的动力设备,必须经过改性和精制后才可使用;不同生物油品质相差很大,生物油的使用和销售缺少统一标准,影响其广泛应用。以上问题也是阻碍生物质高效、规模化利用的瓶颈所在[6]。

针对以上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今后的研究应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液化产物收率,寻求高效精制技术,提高生物油品质,降低运行成本,实现产物的综合利用和工业化生产等方面。同时加强生物质液化反应机理的研究,特别是原料种类及原料中各种成分对热化学反应过程及产物的影响。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现有设备放大,降低生物油生产成本,逐渐向大规模生产过渡,完善生物油成分和物理特性的测定方法,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开发生物油精制与品位提升新工艺,开发出用于热化学催化反应过程中的低污染高效催化剂,使其能够参与化石燃料市场的竞争[23]。?

参考文献

[1]杨海平,陈汉平,王贤华等.生物质热解研究的进展[J].煤气与热力,2006,26(5):18.

[2]?李传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16~117.

[3]马承荣,肖波,杨家宽.生物质热解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技术,2005,5:10~12.

[4]陈,罗永浩,陆方.生物质热解机理研究进展[J].工业加热,2006,35(5):4~7.

[5]袁振宏,吴创之,马隆龙等.生物质能利用原理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89~293.

[6]翟秀静,刘奎仁,韩庆.新能源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66~271.

[7]蒋恩臣,何光设.生物质热分解技术比较研究[J].可再生能源,2006,4:58~62.

[8]陈军,陶占良.能源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06~207.

[9]苏亚欣,毛玉如,赵敬德.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90~94.

[10]潘丽娜.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工艺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能源技术,2004,2:7~8.

[11]BridgwateraV,peacockeGVC.Fastpyrolysisprocessesforbiomass[J].SustainableandRenewableenergyReviews.2000,4(1):1~73.

[12]刘汉桥,蔡九菊,包向军.废弃生物质热解的两种反应模型对比研究[J].材料与冶金学报,2003,2(2):153~156.

[13]李水清,李爱民,严建华等.生物质废弃物在回转窑内热解研究i.热解条件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J].太阳能学报,2000,21(4):333~340.

[14]崔亚兵,陈晓平,顾利锋.常压及加压条件下生物质热解特性的热重研究[J].锅炉技术,2004,35(4):12~14.

[15]eCetin,RGupta.Bmoghtaderi.effectofpyrolysispressureandheatingrateonradiatapinecharstructureandapparentgasificationreactivity[J].Fuel,2005,(84):1328~1334.

[16]赖艳华,吕明新,马春元等.程序升温下秸秆类生物质燃料热解规律[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1,7(3):245~246

[17]宋春财,胡浩权.秸秆及其主要组分的催化热解及动力学研究[J].煤炭转2003,26(3):91-94

[18]李志合,易维明,柏雪源等.闪速热解挥发实验中玉米秸颗粒滞留时间的确定[J].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1):10~13.

[19]曹有为,王述洋.国内生物质热解技术的研究进展探究[J].林业劳动安全,2005,18(2):24~26

[20]苗真勇,厉伟,顾永琴.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研究进展[J].节能与环保,2005,(2):13~15.

[21]BridgewasteraV,peacockeGV.FastpyrolysisprocessesforBiomass.Renewable&SustainableenergyReviews,2000,(4):1~73.

化学热力学的应用篇8

摘要:采用正交组合回归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亚温淬火条件下,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45钢强度及硬度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该钢亚温淬火后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在740~800℃范围内,随淬火温度升高,45钢的强度及硬度升高,淬火组织中铁素体量逐步减少,其分布形态也发生明显变化,800℃淬火后的力学性能接近于常规的840℃淬火。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45钢活塞(780±10)℃淬火+(550±10)℃回火的调质处理新工艺。

关键词:调质处理抗拉强度显微组织

1金属热处理的实在意义

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的一种工艺。金属热处理是材料生产中的最重要的工艺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的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的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观察到的。金属热处理中的“四把火”指退火、正火、淬火(固溶)和回火(时效)。

退火是指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根据材料的和工件的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温时间,然后进行缓慢冷却,其目的主要是降低材料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于后续加工,减少残余应力,提高组织和成分的均匀化。退火根据目的不同分为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球化退火、完全退火等。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组织更细,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有时也用于对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的最终热处理。淬火是将工件加热保温后,在水、油或其他无机盐、有机水溶液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淬火后材料为不平衡组织,通常很硬很脆,需要在高于室温的某一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这种工艺叫回火(时效)。

2成型处理方法的研究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不论是退火、正火、淬火还是回火,热处理过程中都要对工件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所以金属热处理中,加热速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成为热处理工艺中最重要的工艺参数。

“四把火”中,淬火和回火(时效)关系最为密切,常常配合使用,二者缺一不可。但在实际生产中,为了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对于性能要求低的产品,往往用在线淬火代替淬火炉淬火,用自然时效代替回火。

3热处理和材料成型结合验证

在微观设计活动的语境下,材料、成型、形态三者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不仅仅是选择和被选择或是选择和接受的一般关系。材料和成型——材料是微观设计活动中所涉及到的材料(包括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成型是材料基于其物理和化学特性上的成型;成型是材料在物理上和化学上变化后的结果或以化学变化为手段产生的物理上的形态结果。如:铝材在铸造的过程中,利用其化学特性使之在特定条件下改变材料特性,又因特定外部条件的作用恢复铸造之前的特性,但此时的物理形态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达到设计师的设计需求。材料决定成型,也就是说,在材料既定的前提下,成型是材料的特性(物理、化学特性)规定的;超出材料特性(物理、化学特性)的成型方式,在现实的微观设计活动中存在的几率很小,或只能通过材料和材料的复合使用才能达到;即使在CaD软体中可以近似模拟,在微观设计活动中可能成本很高失去实用价值或存在本身并不合理。如:一个由塑料制成的箱子和一个由木材制成的箱子,由于他们应用的材料不同,使得在实践加工之后产生的形态结果迥然不同。在为广大受众服务的批量化生产条件下,塑料的箱子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制成,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如上文所介绍的,其转角和过度的部位应呈现r半径转角的形态,以方便液态的塑料在模腔中的均匀流动和分布,减少生产缺陷;而换一种加工方式,塑料箱子的形态也可能是清棱清角的形态,但其结果理想程度不如前者。

4热能动力工程的研究方向

热动主要研究热能与动力方面,是跨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领域的工程应用型专业。目前我国有120多所院校开设有该专业,它由旧本科的九个相关专业合并而成,包括了原来的热力发动机(080311)、热能工程(080501)、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080313)、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080319w)、制冷与低温技术(080502)、能源工程(080506w)、工程热物理(080507w)、水利水电动力工程(080903)、冷冻冷藏工程(081409)专业。

热动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热能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专业通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热工测试技术以及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使我们具备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和热工测试技术等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实验技能和基本专业知识,掌握制冷空调设备、制冷装置、动力机械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等设计、制造和实验研究的基本技术。在此基础上,它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拓展空间很大,就业方向很广,有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方向、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方向、空调制冷方向等。同时,热动还是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可见热动是现代动力工程的基础。

5金属热处理在成型技术中的应用

由于材料的特性决定这样的缺陷明显——应力的分布没有注塑成型的形态分布均匀,在粘接处应力集中,容易变形或损坏。并且,从生产的角度考虑,由于粘接成型加工特点的限制,这样的成型方式在大多情况下要由手工完成,很难适应服务广义大众的批量化生产。成型和形态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方式,相同的成型方式由于所应用的材料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加工形态;不同材料之间的相似性决定了不同材料,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如温度不同、压力不同、应用于材料中的添加剂不同等),可以应用同一种或是原理相同的成型方式;而材料之间的差异性使材料在应用了相同的成型工艺之后产生的形态不尽相同。两种材料在工艺成型上,采用了相似的方式,却产生了不尽相同的形态和外观;导致在微观设计活动中,设计师在最终形态上的要求改变。相同的形态可以由不同的成型方式来实现;相同的形态在结构上不一定相同,即同样的产品形态可以由不同的结构方式结合而成,不同的材料在实现同一个形态时采用的方式不尽相同。

参考文献:

化学热力学的应用篇9

1.1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钦州学院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有良好的机遇,同时也有多方面的挑战。要办好钦州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贯彻学院打造五大品牌专业的精神,需要从紧密联系北部湾区域经济建设方面着眼,努力办出具有石化特色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重点建立一套紧密结合石化下游产业链、注重过程开发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体系。在核心课程设置方面,确立夯实专业基础、强化工程意识、注重实验技能、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石化特色的原则。

1.2核心课程体系的内容与相互关系

所谓化工过程,主要包含分离过程和反应过程两种过程。与这两种过程紧密相关的一系列化工类课程共同构成了化工类课程的核心。按照“门数适宜,重点突出,相互支撑,形成一体”的要求,选择化工热力学、分离工程、传递原理、反应工程和化工工艺学等五门理论课以及与这五门理论课相关的化工专业实验课作为核心课程,建设具有石化特色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全力打造化学工程与工艺这一品牌专业。在这五门理论课程中,分离工程和反应工程分别研究各类分离过程和反应过程,它们构成了化工过程课程最核心的部分。化工热力学是化工过程研究、开发和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化学工程的重要分支之一,与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关系密切。化工热力学的核心价值在于研究过程进行的方向和限度,为分离过程和反应过程提供相平衡、反应平衡数据,并对化工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1]。反应工程是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之一,它广泛地将化工热力学、化学动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以及生产工艺、环境保护、经济学等反面的理论知识和经验综合于工业反应器的结构和操作参数的设计和优化中[2]。

分离工程是化工专业基础课程,讲述的是如何将混合物进行分离与提纯的学科。作为专门研究分离方法的分离工程课程对学生工程素养的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该课程阐明了化工分离过程的本质规律,重点研究分离方法的工业化途径,设备设计放大效应,最优分离路线的工业化,及最优操作条件。在选择具体分离方法时,不仅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而且要考虑能耗、环保、设备放大和开发成本等诸多问题[3]。传递原理旨在研究化工动量、热量及质量(俗称三传)的传递现象,用一种统一的观点来处理三种传递现象,并研究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之间的类似性,是研究分离机理、分离效率和宏观反应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同时也是反应器放大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与化工热力学不同,传递原理是一门探讨传递速率的课程,它对过程开发、过程设计、生产操作、优化控制及过程机理研究都有重要的使用意义[4]。化工工艺学重在工艺过程的分析,即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分离过程、反应过程的比较选择、整合优化。化工工艺学是大学基础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动力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等专业基础可和专业课的综合运用。化工热力学和传递原理旨在加强专业基础,化工专业实验、反应工程和分离工程重在强化工程意识,化工工艺学拓展了专业适应面,可以突出石化特色。

2核心课程体系的优化

为了保障以上核心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建议结合钦州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现有的教学计划,从下面几个方面作出适当的调整。

2.1加强数理基础教学力度,适度拓展

新世纪的工程人才必须有熟练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有进行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反映数理基础不够扎实,一些数学问题不知所云,比如热力学计算中要应用迭代法求解状态方程、精馏过程计算、反映工程中的偏微分方程求解等等,问题大都源于数学基础较薄弱。因此建议加开线性代数、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计算、C程序语言、数学物理方法,流体力学等数理和计算机基础课程。多所兄弟院校也早就开设了这些基础课程。线性代数和运筹学的开设可以解决反应器设计过程的优化问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实验数据处理和理解反应工程中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数值计算和C程序语言两门课程是工科学生重要的基础课程,加开这两门课程也是落实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计划中对学生计算机水平的要求,对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提高有好处;数学物理方法和流体力学是传递工程等课程的基础,加开这两门课程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工程数学能力,为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打下更坚实的数理基础。考虑到matlab在科学和工程计算领域的突出作用,建议开设matlab在化工中的应用的相关课程[5]。化工热力学和化工原理是反应工程的基础,故将化工热力学和从第四、五学期调整至第三、四学期;化工原理和反应工程两门课程共同构成了化学工程最核心的部分课程,将化工原理从第四、五学期调整至第二、三学期,反应工程从第三学期调整至第五学期,也是考虑到化工原理是反应工程的基础。同时,将计算机模拟与仿真删去,将其中的知识分散到加开的matLaB在化工中的应用和数值计算这两门课程中。从上表2中还可以看出,加开的课程中,突出了数理课程的基础,同时,适度的拓展经济和计算机相关的课程,也增加化工制图和电工学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这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2.2整合化工专业实验

为了整合学院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一切教学设备,建议从各门化学工程与工艺核心课程的专业实验中选出一些经典的、与石化行业紧密相关的进行重新编排,单独设置一门大学化工基础实验课程,分成三个学期展开教学。另外,考虑到传统的化工专业实验教材以单一验证实验为主,无法满足新世纪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可将化工实验按由浅入深的原则划分成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三个层次。尽量精简验证型实验,增加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可以从教师的一些科研项目中选出一部分让学生参与,将这些项目设计成设计型或综合型实验,这样,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科研过程,培养了正确的科研习惯,为学生的就业和进一步的深造打下好的基础。

化学热力学的应用篇10

1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

1.1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钦州学院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有良好的机遇,同时也有多方面的挑战。要办好钦州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贯彻学院打造五大品牌专业的精神,需要从紧密联系北部湾区域经济建设方面着眼,努力办出具有石化特色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重点建立一套紧密结合石化下游产业链、注重过程开发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体系。在核心课程设置方面,确立夯实专业基础、强化工程意识、注重实验技能、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石化特色的原则。所谓化工过程,主要包含分离过程和反应过程两种过程。与这两种过程紧密相关的一系列化工类课程共同构成了化工类课程的核心。按照“门数适宜,重点突出,相互支撑,形成一体”的要求,选择化工热力学、分离工程、传递原理、反应工程和化工工艺学等五门理论课以及与这五门理论课相关的化工专业实验课作为核心课程,建设具有石化特色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全力打造化学工程与工艺这一品牌专业。在这五门理论课程中,分离工程和反应工程分别研究各类分离过程和反应过程,它们构成了化工过程课程最核心的部分。化工热力学是化工过程研究、开发和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化学工程的重要分支之一,与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关系密切。化工热力学的核心价值在于研究过程进行的方向和限度,为分离过程和反应过程提供相平衡、反应平衡数据,并对化工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1]。反应工程是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之一,它广泛地将化工热力学、化学动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以及生产工艺、环境保护、经济学等反面的理论知识和经验综合于工业反应器的结构和操作参数的设计和优化中[2]。

分离工程是化工专业基础课程,讲述的是如何将混合物进行分离与提纯的学科。作为专门研究分离方法的分离工程课程对学生工程素养的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该课程阐明了化工分离过程的本质规律,重点研究分离方法的工业化途径,设备设计放大效应,最优分离路线的工业化,及最优操作条件。在选择具体分离方法时,不仅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而且要考虑能耗、环保、设备放大和开发成本等诸多问题[3]。传递原理旨在研究化工动量、热量及质量(俗称三传)的传递现象,用一种统一的观点来处理三种传递现象,并研究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之间的类似性,是研究分离机理、分离效率和宏观反应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同时也是反应器放大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与化工热力学不同,传递原理是一门探讨传递速率的课程,它对过程开发、过程设计、生产操作、优化控制及过程机理研究都有重要的使用意义[4]。化工工艺学重在工艺过程的分析,即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分离过程、反应过程的比较选择、整合优化。化工工艺学是大学基础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动力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等专业基础可和专业课的综合运用。化工热力学和传递原理旨在加强专业基础,化工专业实验、反应工程和分离工程重在强化工程意识,化工工艺学拓展了专业适应面,可以突出石化特色。

2核心课程体系的优化

为了保障以上核心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建议结合钦州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现有的教学计划,从下面几个方面作出适当的调整。

2.1加强数理基础教学力度,适度拓展

新世纪的工程人才必须有熟练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有进行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反映数理基础不够扎实,一些数学问题不知所云,比如热力学计算中要应用迭代法求解状态方程、精馏过程计算、反映工程中的偏微分方程求解等等,问题大都源于数学基础较薄弱。因此建议加开线性代数、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计算、C程序语言、数学物理方法,流体力学等数理和计算机基础课程。多所兄弟院校也早就开设了这些基础课程。线性代数和运筹学的开设可以解决反应器设计过程的优化问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实验数据处理和理解反应工程中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数值计算和C程序语言两门课程是工科学生重要的基础课程,加开这两门课程也是落实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计划中对学生计算机水平的要求,对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提高有好处;数学物理方法和流体力学是传递工程等课程的基础,加开这两门课程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工程数学能力,为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打下更坚实的数理基础。考虑到matlab在科学和工程计算领域的突出作用,建议开设matlab在化工中的应用的相关课程[5]。化工热力学和化工原理是反应工程的基础,故将化工热力学和从第四、五学期调整至第三、四学期;化工原理和反应工程两门课程共同构成了化学工程最核心的部分课程,将化工原理从第四、五学期调整至第二、三学期,反应工程从第三学期调整至第五学期,也是考虑到化工原理是反应工程的基础。同时,将计算机模拟与仿真删去,将其中的知识分散到加开的matLaB在化工中的应用和数值计算这两门课程中。从上表2中还可以看出,加开的课程中,突出了数理课程的基础,同时,适度的拓展经济和计算机相关的课程,也增加化工制图和电工学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这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2.2整合化工专业实验

为了整合学院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一切教学设备,建议从各门化学工程与工艺核心课程的专业实验中选出一些经典的、与石化行业紧密相关的进行重新编排,单独设置一门大学化工基础实验课程,分成三个学期展开教学。另外,考虑到传统的化工专业实验教材以单一验证实验为主,无法满足新世纪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可将化工实验按由浅入深的原则划分成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三个层次。尽量精简验证型实验,增加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可以从教师的一些科研项目中选出一部分让学生参与,将这些项目设计成设计型或综合型实验,这样,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科研过程,培养了正确的科研习惯,为学生的就业和进一步的深造打下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