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十篇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十篇

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9:42

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篇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做好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工作,根据《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办法(试行)》(广发人字[2005]552号),制定本大纲。

第二条本大纲是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供考生备考时参考。

第三条考试科目:

(一)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科目

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业务。

(二)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科目

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笔试);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口试)。

第二章综合知识第四条综合知识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要求考生了解所列知识点。

第五条综合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分。

(四)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六条综合知识内容包括:

一、政治理论知识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物质概念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社会基本矛盾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社会意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资本的有机构成相对人口过剩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

(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人民民主专政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贡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伟大实践及其重要意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辩证统一的科学理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四)近期国内外重大事件

二、法律基础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

(一)法律基础知识

社会主义法制基本含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的标志和条件

宪法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经济制度我国的文化制度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新闻广播电视事业的法律地位广播影视法律体系构成

(二)相关法律法规

刑法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侵犯著作权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虚假广告罪诬告陷害罪侮辱罪诽谤罪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传播淫秽物品罪

民法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人身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肖像权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合同

知识产权法著作权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著作权权利种类和保护期著作权权利限制表演者权利和义务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利和义务广播电台、电视台权利和义务保守国家秘密法国家秘密国家秘密范围法律责任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本原则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适用范围广播电视行业管理部门《条例》所称广播电台、电视台禁止制作、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视新闻应当遵守的原则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查节目的要求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与基本框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经济全球化

社会结构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角色社会规范社会控制社会群体组织社区社会分层现代化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社会动机人际关系从众行为大众心理

上古神话《诗经》楚辞《史记》乐府诗汉赋唐诗晚唐五代词宋词唐宋八大家元曲明清小说新文学运动左联当代文学名家名作

第三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第七条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重点考察考生对广播电视工作认知程度,要求考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方针原则、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广播电视常识。

第八条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

(一)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

第九条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内容包括: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党性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

(四)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的含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

(五)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实质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把握大局,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六)政治家办报办台

“政治家办报”的提出与发展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本要求在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

(七)新闻真实性原则

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八)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贴近”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三贴近”原则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按照“三贴近”原则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九)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十)文艺方针政策

“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统一“三贴近”

(十一)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十二)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关于新闻舆论的性质、地位、作用的重要论述关于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总要求和主要任务的重要论述关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及“五个必须”的重要论述

(一)新闻工作者责任

新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

(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三)广播电视工作者职业道德

《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

三、广播电视常识

(一)新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简况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广播事业局广播电视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广播网国际在线央视国际齐越夏青

(二)广播电视节目概述

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广播的传播符号电视的传播符号电视影像的要素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的关系电视新闻中画面、音响与文字的关系

(三)广播电视技术常识

中波与短波广播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模拟广播与数字广播地面电视有线电视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图文电视交互式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视听业务卫星通信与卫星广播广播电视覆盖方式广播电视传输方式

第四章广播电视业务

第十条广播电视业务重点考察考生的广播电视采编能力,要求考生掌握采、写、编、评的基本技能。

第十一条广播电视业务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

第十二条广播电视业务内容包括:

一、广播电视采访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要求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选题

新闻线索确立选题的标准选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广播电视采访准备

广播电视采访的准备采访提纲的撰写记者在现场的介入方式

(四)广播电视采访方法

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篇2

宪法的“以人为本”为新闻传播中的“受众为本”提供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陈崇山的《受众本位论》,针对受众与传媒的关系提出了受众本位的概念。陈崇山认为,“受众本位,就是指大众传媒在新信息的传播活动中,应以最大限度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受众获取多方面信息的需要为己任,以帮助受众提高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

新闻传播理念中的“受众为本”主张受众拥有以下几方面的权利:第一,知的权利,即“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获取各种信息”;①第二,传的权利,即接近、利用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思想和将自己拥有的或自己周围的各种信息及时传播出去;第三,反论权,即面对媒介批评自己的意见有权要求媒介提供版面或时间进行反驳;第四,交流权,就社会问题发表看法、展开交流与讨论;第五,批评权,即批评纠正传播机构和传播者错误行为的权利。新闻传播从各方面保障受众实现这些权利,但保护这些权利的最有效方式是国家立法。

我国宪法在多方面为新闻传播中受众权利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在知的权利方面,宪法第22条明示国家发展的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大众传播;在传的权利方面,第35条保障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在反论权、交流权和批评权方面,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从宪法文本上看,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放在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第1条,明确其一般原则的地位。第18条修正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治国指导思想。“三个代表”入宪,体现了一种新的治理原则,明示了政府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人为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强调新闻宣传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中国执政党对宪法中以人为本原则一种与时俱进的理念阐释、政策强调与实践引导,是对我国宪法中蕴含的受众为本新闻传播理念的注解。

宪法提倡的公民自由体现了新闻自由的新闻传播理念

国际新闻协会认为新闻自由包括:自由接近新闻、自由传播新闻、自由发行报纸、自由表达意见。我国宪法中蕴含的公民自由理念明示了国家发展新闻传播事业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基本责任,是中国新闻传播制度建设的法源。

公民自由是我国从1954年《宪法》以来四部《宪法》的明文规定。“宪法中规定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指导思想,其中主要的一点是扩大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范围。”②这些规范集中体现在第四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条文中,如第35条: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第41条:公民有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新闻自由是言论、出版自由的重要形式和必然要求,公民的批评和建议没有新闻自由这一载体则难以实现真正的批评。总纲第3条关于民主集中制的规定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其监督。建立在公民自由基础上的新闻监督,是人民实现监督权利的重要途径。

宪法在保障言论、出版自由原则的同时,也对其做出了必要的限制。宪法序言中有关四项基本原则的规范,在实现言论、出版自由原则时必须遵守;第51条规定公民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第52条要求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第53条规定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第54条要求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不得有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等。针对言论、出版自由,我国宪法还特别做出了规定,具体表现为第38条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的禁止性规定。

宪法中公民自由与新闻传播中知情权的对接

1945年,曾任美联社总经理25年之久的肯特·库珀首次提出了“公民知情权”理论。知情权(righttoknown),国内又译为获知权、知晓权等,指公民了解政府和行政机关的各种公共信息的权利。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从党的基本原则角度对公民的宪法权利作了进一步阐述和丰富。

我国宪法的人民原则内含了知情权的宪法存在。如我国现行宪法第1条和第2条确认了“人民”的宪法基本原则。人民意味着在民,由人民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人民有效地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前提,便是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和形式,全面而真实地把握有关国家和社会信息,即实现知情权。宪法第2条第3款又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宪法对知情权中的实体内容也进行了肯定。现行宪法第二章确认了公民的广泛权利和自由,尤其是第35条规定的六大政治自由,第37条规定的人身自由,第39条规定的通信自由,第41条第1款规定的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以及第47条规定的科教文化活动自由,这些为公民行使知情权提供了多方位的宪法视角。此外,第3条第2、3款和第27条第2款、第41条第2款规定的各级人大和各级行政、司法机关接受人民监督的义务,第126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公开审判的原则等,则为公民知情权的落实提供了保障。

结语

新闻传播业的成长及其理论探索,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实践为基础,以我国宪法为准律,随着新闻传播实践的推进和中外新闻传播文明交流的拓展,宪法中蕴含的新闻理念将不断地充实、丰富和完善。这是公民积极、有效地参与同家政治生活、实现民利的必要条件,也是新闻传播得以规范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

【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项目“新媒体视域下教育教学模式的革新”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SB0407】

注释:

①董云虎刘武萍编著:《世界人权约法总览》[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篇3

关键词:新闻频道CCtV电视新闻新理念国际化社会公器

abstract:thenewschannelisthetelevisionchannelspecializedinbroadcastingnewsprogramsandtheprogramswithcharactersofnews.itoriginatedfromU.S.in1980sandprosperedinthemid-1990s.thispaperdiscussestheurgencyforCCtC,thefirstnewsmediuminChina,toestablishitsnewschannelfromsevenaspectsandthejournalisticideasforplanningCCtV-newsChannel,forecaststhepossiblechangesofChina’sjournalistsintheirthinkingways,newsvaluesandtheprinciplesofjournalisticoperationaftertheestablishingofthenewschannelinordertoholdtheattentionofscholars,televisionnewspersonsandmediacompetentofficialsandfindtheconsensusforformingscientificnewsideasandoperatingmodesofthecomingnewschannel.

Keywords:newschannel,CCtV,newideasfortelevisionnews,internationalization,publicinstrument

一.电视新闻传播理念更新总体阐述

新闻媒介是社会之公器,是全体公民窥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共同管道和从事公共事务讨论的公共论坛,在现代国家的公共领域建设中具有头等的重要地位(哈贝马斯:1999)。笔者认为,进入21世纪之时,也是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大家庭、努力成为国际社会有影响和负责任的成员之际;电视新闻事业作为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新闻事业,应积极地与国际通行的新闻传播原则及其高效益的运作方式接轨,反映世纪之交国人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监测、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关注。

新闻是尚未被国人充分认识的一种融精神与物质为一体的生产力,它既关乎社会健康发展的精神财富,也是当代社会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对这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进步水准。

电视的最大优势在于电视场的场效应(布尔迪厄:2000)。电视新闻媒介聚焦社会发展的热点,提供帮助人们理解显示变化的意义参照,因此传播者应当向公众提供平等的机会,以同样的报酬条件取得传媒的使用权,包括通过收受媒介获得同样数量的资迅,在媒介上自由发表负责任的意见,对政府与官员实行监督与批评,对传媒的行为进行监督与批评。近年的实践表明,对执政党和国家的重大议题经常实行电视直播,能够提高人民群众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加强执政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新闻频道是专门播出新闻节目和具有新闻属性的节目的专业电视频道。它兴起于1980年代初,是随着受众对新闻信息快速、连续索取的需求以及有线和卫星技术的运用而出现的分众化、专门化的传播能力的提升,在19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

二.当代国内外电视媒介对新闻资源的争夺和新闻频道的昌盛

1940年代后期,电视新闻媒介首先在传播发达国家兴起,到1980年代之前,大致有两种体制:私营与公营,前者的代表是美国,后者的代表是西欧的英国和德国(张允若:1996),当时并不存在现在意义上的新闻频道,只在早中晚(尤其是晚间)集中播出专门的新闻节目。1980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创办,打破了美国广播电视界名宿爱德华·默罗所谓的商业电视的新闻、娱乐、广告的三位一体(本·巴格迪坎:1986),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电视新闻传播样式,引领了全球电视新闻传播的变革潮流。

进入1990年代,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普遍开办电视新闻频道,24小时不停地向全球播出新闻,使当代重大事态的发展与电视传播的有机运动基本实现同步,使人类对社会、自然环境的监测水准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除了欧美国家,在中国大陆的周边地区,日本公营的nHK电视网和私营电视台先后实现了全天候新闻滚动播出。在弹丸之地台湾,东森、民视、tVBS、三立、真相新闻网等多家新闻频道展开激烈的竞争。在香港,凤凰卫视于2001年开办准新闻频道“凤凰资讯台”。从娱乐立台到新闻立台,从创名牌新闻栏目到筹划准新闻频道,凤凰卫视的这两次战略性转变值得研究。这个顺应当今世界电视新闻传播潮流之举,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电视对传播资源的开发上,新闻资源的大量、实时和可持续利用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Cnn率先大量运用现场采访的手法报道全球突发事件。采访小组利用地面的流动卫星站即时报道世界各地的新闻,目前已在世界上21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1亿观众。老牌世界性通讯社路透社和美联社分别于1992年和1994年11月创办电视部(ReuterstV和aptV)(张允若:1996),为世界各地新闻频道的发展推波助澜。到1990年代中后期,美国又相继出现鲁珀特·默多克的“福克斯新闻”(Foxnews)、“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和CnBC等新闻频道,对Cnn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张允若:2000)。

继美国之后,英国BBC于1997年11月开办了24小时新闻频道,全天滚动播出世界各地新闻,通过卫星站发来的同步现场报道将新闻触角伸向全球每一个角落。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强调使用冷峻和超然的手法,大量提供“事实性新闻”和“平衡性新闻”的报道。西班牙、瑞典和意大利等国近年也已开办24小时新闻频道。瑞典电视台和意大利广播公司的新闻频道的工作人员都不到40人,它们像拥有60多个成员的欧广联其他成员一样,每天可以从欧洲电视节目交换网得到成员台之间交换的大量新闻,彼此免费使用(温飙:1999)。

三.新闻频道:新世纪CCtV新闻运作命途所系

1.CCtV新闻改革历程回顾对于CCtV而言,创建新闻频道也是其历年新闻改革的必然归宿。出于适应中国国情的需要,CCtV一套节目新闻改革走的是一条以栏目为单位,在保住既有阵地的同时,不断开拓新领域,单点突破,分层次整体推进的路子。具体,晚7点《新闻联播》是CCtV适应官方政治宣传需要建立,并依托现行体制而推广的。尽管这一栏目22年面孔不变(也缘于至今不变的现实体制需求),尽管它占用了晚间的黄金时段,但它的存在客观上为CCtV在其他时段进行市场化创新创造了条件。即将构建的新闻频道不妨也借鉴这种思路,但改为以频道为单位,在维持一套节目现有受众群和适应官方政治宣传需要的前提下,开设新闻频道,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综艺娱乐内容为主到新闻节目为主,是近10年来CCtV内容发展的基本脉络。两类内容主次位置的互换是从1990年代开始的。《焦点访谈》崛起,正点新闻亮相,《晚间新闻》、《新闻30分》和《现在播报》三档栏目相继推出,直到目前的《东方时空·早新闻》和《国际时讯》等,形成了不同时段、不同层面的新闻栏目体系。这也是CCtV适应新闻传播新形势确立并实施“新闻立台”战略的结果。尽管还存在着相当多的不足,但这一过程为CCtV谋求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显然,这一初步发展仍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国内国际新闻竞争的需要。在新闻价值观念、新闻信息总量、传递速度和播出形态上,与Cnn、BBC等国际大台相比,代表中国国家形象并以国际化大台为目标的CCtV还差距甚远。

2.急需解决的几大问题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在传播手段和技术装备上,CCtV与诸多国际性大台的差距几乎为零。显然,建设新闻频道的硬件条件已经完全具备。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是如何加强软件建设,特别是采编人员新闻观念急需更新。急需解决的几大问题包括:1)转换视角,真正以受众为中心;2)重点开掘突发事件报道,与境内外媒介展开竞争;3)以统一的标准整合时效新闻,反对新闻栏目化、个性化;4)尊重法律意义上的新闻事实,反对新闻节目的主观化和娱乐化。

四.我们要创办什么样的新闻频道?

1.境外新闻频道的几种模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有线电视和无线电视在国民经济的统计指标中已属于不同的门类,这主要是两者获取经济来源的方式不同,前者主要依赖广告,后者90%以上的收入来自用户付费。总体来看,有线电视处于上升时期,发展空间广阔,无线电视黄金时期已过,在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这表现在有线电视扩大用户的机会较大,而无线电视增加广告的市场份额机会较小。由于有线电视播出广告的时间严格受限,相对来说,新闻频道的新闻信息纯度较高,节目形态容易得到观众认可,而无线电视由于广告播出量较大,对不良广告的抵御力较差,因而媒介形象不如有线电视(美国传统三大电视网与Cnn的差别就是明证)。尽管中国的有线电视要达到这样的水准尚需时日,但是作为无线电视的CCtV如何面对未来、扬长避短,从现在起就要未雨绸缪。

(1)按播出内容分,有纯动态新闻频道(如台湾的tVBS、三立新闻台东森新闻网)和动态综合新闻加分类(专题)新闻频道(如Cnn、BBC世界台);

(2)按经营方式分,有完全不带商业广告的公营新闻频道(如BBC世界台)和带商业广告的私营电视频道;

(3)按技术类型和经济来源分,有有线新闻频道和无线新闻频道;前者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用户付费(占90%以上),广告播出受到严格限制,后者几乎全部依赖广告。

2.新闻频道的特征、意义和优势

(1)新闻本位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真正确立打破了商业电视台新闻、娱乐和广告的三位一体(至少驱逐了娱乐节目),改变了电视主要是娱乐工具的社会认知,大大减少了由这三者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而引发的在发达国家受到广泛批评的冲突。如能创办有线新闻频道,荧屏将得到进一步的净化。这方面的成功者以Cnn为典型。

(2)专业化频道大大延伸了新闻传播时段,新闻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将有急剧扩张,适应了信息时代社会和公众对最有即时价值的信息——新闻的不断增长的需要;

(3)滚动播出意味着现场直播等实时(real-time)报道方式的大量运用,理论上讲,观众与新闻已经不会脱节一个小时(这是一种传播革命),并满足了公众追踪、了解新闻事件连续和相对完整过程的需求,与此相应,突发性新闻的插播由非常态变成了常态;

(4)上述特征加上明确的传受关系、可靠的经济运营确保了电视频道在与互连网新闻的竞争中优势不减。

3.CCtV—新闻频道基本模式构想

(1)在内容上,这是一个动态综合新闻加分类(专题)新闻频道。它适应于权威性的大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单元里,时效性突出的动态新闻在前,时新性突出的趋向新闻在后,辅之以分类和专业新闻,对新闻资源的整合脉络清晰,轻重缓急安排有序。

(2)在经营上,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潮流的国有商营的道路。CCtV—新闻频道既要有别于西欧的公营(政府拨款)模式,又要有别于美国、台湾的私营模式,而要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媒介实行的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中吸取经验教训,借鉴公营电视的公共性(公益性)和私营电视善于配置传播资源的长处。

(3)在技术类型上,建议有条件时办成有线频道。在基本不依赖广告收入的情况下进一步净化荧屏,降低喧闹、恶俗广告的干扰。

五.CCtV新闻频道的宗旨和定位

在传播竞争时代,一切有效传播的关键在于以“观众本位”来整合传播内容(喻国明:2000a)。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2000年5月的调查,对于吸引观众非常重要的节目的4个“卖点”依次是:内容实用、贴近生活;能反映群众呼声和意见;内容重要、接触现实;报道及时、时效性强。可见人民要求电视新闻传播所呈现的内容必须是“实用贴近”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是“群众喉舌”的而不是“官样文章”;是“重要”的而不是“琐碎”的(喻国明:2000b)。

1.对新闻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实现实时和准实时传播,使观众能充分及时地获知任何时间内发生的新闻一般综合性频道由于只能在固定时段设置新闻栏目,一些时效性强的新闻往往因播出时段的延迟而受到影响。而24小时大密度报道新闻甚至不间断滚动播出的电视新闻频道,可以将这种因播出造成的迟延减少到最低限度,甚至实现新闻现场的同步直播,从而聚集人气,拥有更大的受众群。

2.全天候报道新闻,整合最大量的受众就任何一个时段特别是正点时段来说,都是报道这一时段或相邻早些时段发生的最新新闻。这样,时段与时段之间、栏目与栏目之间内容定位与形式风格的区别不复存在。或者说,这种以报道动态新闻为主的单一定位、单一风格更能迎合现代社会各种层次各种类型受众的需要。

3.新闻播报时间和海量信息除正点播报新闻或半点播报新闻外,按目前国外一些电视新闻频道通行的做法,在一些非新闻时段或非黄金时段,穿插安排各种专题报道或分类新闻节目。这些节目涵盖了财经、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影视、娱乐等专项领域的新闻,甚至包括心理咨询、旅游休闲和气象服务等方面的实用信息。在服从于对突发事件及时报道的前提下,这种符合信息传播规律和受众收视习惯的做法更能吸引各种特定的受众群。

[page_break]

六、新闻频道的设计原则

1.公器性原则新闻媒介是社会之公器,是全体公民窥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共同管道。当代电视新闻媒介肩负着反映世纪之交人类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监测、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关注、传承文明、普及教育科学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任,因此在当今中国利益集团和价值观现多元化的新形势下,要坚持为社会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服务的宗旨,反对公器私用,反对商业团体、社会上的小集团和个人利用新闻谋私。

2.市场化原则在传播竞争时代,一切有效传播的关键在于以“受众本位”来整合传播内容,配置新闻资源,将坚持正确的新闻取向与尊重观众、尊重收视率和尊重传播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3.法制化原则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中国的既定国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新闻频道一方面需要享有法定的报道权、评论权、监督权,新闻处理要符合法制要求,一方面必须在法律法令政令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新闻业务和经营活动,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尊重公民个人的基本权益,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与此同时,在新闻频道内也要形成依法和遵守科学的规章制度的习惯。

4.国际化原则在国情和社会环境允许的情况下,积极与国际通行的新闻传播方式接轨,认真学习国外同行的先进经验,避免低水准、低层次的重复摸索。在新闻业务上奉行新闻与宣传分离、报道(呈现事实)与评论(发表意见)分离两个基本原则,实现常规新闻的通借和互用。

5.整体性原则欲实现经常的新闻直播并能保证随时开展新闻直播、插播和作现场同步报道,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新闻管理机制,即新闻资源的整合机制。只有实现全台新闻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才能有整体的新闻频道意识,才能提高快速报道和直播的能力,统一协调各新闻栏目对重大事件作连续跟进追踪报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锁定频道”。具体而言,可将台内9个频道的新闻力量凝聚到新闻频道上来,可统一计划统一调度,一台摄像机采访的新闻,各频道各栏目如需要都可以使用,实现新闻共享,还可以建成立统一的新闻选题策划系统、新闻资料管理系统、新闻采访传送网络。新闻频道还可以把台内外的力量合到一起,中央台及各地方台遇有重大新闻事件,可以通过微波、卫星、转播车、移动卫星站、电话以及互联网络等各种传送手段及时地把新闻插到新闻频道播出,实现全国电视新闻网的联合。

(1)整合和合理配置新闻资源,打破部门所有制;

(2)统一全体采访、编辑、制作、播出人员的新闻评价、选择和播出标准,实现真正的专业化;

(3)高效能的新闻生产与规范的市场运作有机结合;

(4)调动和储备与新闻生产相关的其他资源,建立和完善新闻选题策划系统、新闻资料管理系统、新闻采访传送系统。

6.全天候原则

(1)在新闻编播标准统一的前提下形成新闻生产的24小时高效流水作业;

(2)建立便于统一新闻标准和内部交流、衔接的“大平面”(即新闻编辑室newsroom)。

7.有序性原则

(1)动态新闻优先、突发新闻优先、现场直播优先;

(2)科学划分时段,配置相应的新闻和节目资源:

(3)标准时段(小时)划分:正点新闻优先

8.开放性和互动性原则

(1)节目与节目之间的互动: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

(2)新闻生产与经营创收的互动:节目内容和时段与广告资源的有机配合;

(3)与观众的互动:创办每日专门节目反映观众的理性和建设性意见;

(4)与其他媒介的互动:1)交流;2)交换;3)买卖;

(5)与制作公司的互动:形成规范的商业关系。

9.最优化原则根据已经确定的频道宗旨和基本定位,在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下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未来的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将是一档体现纯正新闻性和鲜明电视特征的全新频道,其新闻价值观和新闻处理应当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因此,传播者应当向公众提供平等的机会,以同样的报酬条件取得传媒的使用权,包括通过收受媒介获得同样数量的资迅,在媒介上自由发表负责任的意见,对政府与官员实行监督与批评,对传媒的行为进行监督与批评。

新闻频道在整个编辑方针上奉行新闻与宣传分离,事实与评论分离两个基本原则,回归国际通行的“客观报道”(“objectivereporting”)理念,要义如下(黄新生:1990;彭家发:1994;展江:1998):

1、坚持以国家利益为准的舆论方向,但要用事实说话,避免单向宣传灌输式的主观报道

2、忠于事实(1)事实与评论分离;(2)重要事实应以当事人的表述呈现出来,避免报道者主观臆断;(3)呈现的新闻应不含报道者的感彩;(4)平衡而公正地呈现问题的全貌,防止倚轻倚重;(5)监督性报道必须采访到被监督当事人;(6)给予报道所涉及的双方回应的机会。

3、正确性与可靠的消息来源在事实与评论分离的基础上,保证所报道事实的正确性以及有助于实现正确性的可验证性,将可以看到的、有实际证据支持的、而且又是经过认可的事实传递给公众,因此人的心理活动一般不能直接报道。

4、平衡处理信息编辑和记者有义务去除记者的个人好恶与偏见,与新闻事件保持一定的专业距离,对事件或议题的各种不同立场,应该妥善作出衡量和比较,避免呈现一面之词。

5、反对报道偏见在不违反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恪守“客观、公正”原则,抵御私利政治集团和商业集团对新闻传播的干扰,凸显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第一新闻媒介的社会公器形象。

结语:2001年9月发生的美国遭受恐怖主义袭击事件以及世界性的关注,凸显了新闻频道的价值(美国多数电视网连续直播数十小时,创下空前纪录);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CCtV—新闻频道的创办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从发展中国的精神交往事业,适应21世纪的挑战和需求和快速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出发,创办新闻频道应是迫在眉睫之事,而再也不能把新闻传播的主动权轻易地交给包括综合实力远远底于我泱泱大国的撮尔小邦在内的竞争对手了;显然,CCtV对此是责无旁贷的。笔者提出上述构想,意在引发学界、业内人士和主管官员的关注、讨论和付诸行动,促成新闻频道化这一电视新闻事业终极目标在21世纪来临之际在中国大陆得以实现,为实质性地深化新闻改革和提升中国新闻传播的国际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美]本·巴格迪坎(1986):《传播媒介的垄断》,北京:新华出版社。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2000):《关于电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3)[德]于尔根·哈贝马斯(1999):《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

(4)[美]爱德华·赫尔曼、罗伯特·麦克切斯尼(2001):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5)黄新生(1990):《媒介批评——理论与方法》,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6)彭家发(1994):《新闻客观性原理》,台北:三民书局。

(7)温飙(1999):“欧洲盛行24小时新闻频道”,载1999年第12期《世界广播电视参考》。

(8)喻国明(2000a):《媒介的市场定位——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9)喻国明(2000b):“北京居民电视新闻类收视情况及收视意愿调查分析报告”,载2000年第8期《电视研究》。

(10)展江(1998)主译评:《新闻与正义》(1、2),“导言”,海口:海南出版社。

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新闻传播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世界本质的描述、对世界存在方式的描述和教导主体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以抽象的方法概括了宏观世界。其对新闻传播活动的研究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宏观的哲学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这些哲学理论影响着新闻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本质、性质,影响着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每一环:传者、内容、受众、效果。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

(一)物质论和认识论使新闻传播活动更贴近事实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论中的物质、意识对新闻传播的源出做了恰当的解释。它决定了新闻活动的本质是物质,是客观的外部世界,是事实。新闻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而这种反映的方式就是信息。

陆定一认为,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同时,新闻也是信息。一言以蔽之,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人类意识活动对物质的反映,要通过信息表现出来,表现的方式就是新闻报道。

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作为意识发出的主体,也是新闻报道的主体,新闻工作者在承认物质性的前提下,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新闻报道,尽最大可能对现实世界进行还原,但是由于意识的主体的价值观、世界观具有多样性,所以对新闻报道的角度和方法会有不同,报道的题材和体裁也就不尽相同,这也从侧面要求记者对新闻事件要进行全面报道,在宽度上拓展、深度上挖掘,将不可避免的主观意愿通过编辑思路、版面设计展现出来,而不是对新闻事实的歪曲。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作用,这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1]。新闻传播活动,是人们有明确目的和动机的社会行为,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和反映外部世界的意识活动,这种意识活动所产生的产物就是新闻作品,反映的对象就是客观的外部世界。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新闻传播史研究表明,新闻的本源是物质的,是客观事实。新闻报道中所要突出的不同的性质就是由事实决定的,而这些性质虽然不决定事实,但是对新闻选择却有一定的作用,它们决定事实在意识活动中的排列顺序、优先程度。另外,不同的社会制度、价值观也会影响事实的取舍。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新闻事实经过一定的文字、画面、声音加工,就成为新闻报道,成为主体的观念成果。与物质论中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相同,不同的利益主体,可能对同一件事报道的侧重点并不相同:2008年奥运火炬在法国巴黎传递过程中遇袭,外媒的报道基本上集中于对我国火炬传递的抨击,而国内媒体则纷纷将报道热点聚焦在残疾人火炬手金晶誓死保卫火炬上,这反映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以及这两种制度之下不同的传媒体制。

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新闻传播者生产出作品的同时,也就是生产出了接受这些作品的读者、观众、听众;再者,在生产过程中,又会有新的生产者加入,为新闻生产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培育更多的新闻传播者。另外,新闻工作者在接到任务去进行采访时,并不是毫无准备的,他们总会在实际工作之前,拟订详细或者简单的采访计划,对于特别重大的事件或者连续报道、深度报道,新闻工作团队又会更为周密地策划,然后根据前期的计划和设想去进行采访活动。

因此,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原理来看,一方面要求新闻传播者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世界,坚持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另一方面要求客观社会为传播者提供更加自由、平等的传播环境,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二)运动论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

普遍联系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哲学基础。

人们最初的联系是物质联系,并没有上升到精神层面,人们的精神联系不是与生俱来的。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产品交换越来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样的变化使人们认识到必须与周围的人们产生来往。所以只有当一个人“意识到必须和在周围的人们来往,也就是开始意识到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2]时候,人们之间的精神交往才得以出现。

但是不可否认,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流动和传受不可能保持绝对的完整,传者和受者之间也不可能是绝对的平等。

矛盾的对立统一为新闻活动提供了发展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在斗争和统一中推动事物的前进与发展。

分析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发展的外在动力就是矛盾。至于其内部的几组矛盾,从操作层面上讲是新闻的真实性与及时性的矛盾和传者意图与读者发展之间的矛盾。就前者而言,新闻,所谓“新”就是要把握新闻的时间,特别是现今社会,网络媒体以速度见长,媒体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如果把握不好时间,就有可能被其他媒体抢占报道先机,开辟独家新闻,而本媒体手中的新闻就成了明日黄花。所以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新闻工作者就选择了缩短新闻采访时间和调研时间,更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对一个事件做全面深入的报道,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新闻的失真和报道的不全面。

而对于传者与受者之间的矛盾,事实上是新闻自身的要求和读者的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更加密切,随着联系的加强,逐渐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人们开始产生对信息的迫切需求,而新闻就是信息,因此,人们的需求成为不断产生不同类型新闻的推动力,新闻的发展要不断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人民的历史主人地位是新闻发展的动力。我国新闻战线“走改转”的第一点就是“走基层”,所谓“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3]“三贴近”,具体来说是指新闻宣传要始终坚持正确导向,把体现上层的意志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不断改进宣传方法,提高引导水平,关注群众切身利益,联系群众身边实际,运用群众的语言,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做到入情入理、入脑入心,可亲、可敬、可信。“三贴近”成为新闻工作者了解群众思想和行动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新闻工作者在贴近群众、生活的时候,可以充分了解到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在基层的执行状况以及在执行过程中群众的切身体会,真正在报道中体现民意,了解群众的需要,提供适应群众需要的新闻作品。[4]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

马克思用抽象的宏观的理解解释了具体的历史阶段,抽象的理论在具体国家形式上的表现就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新闻传播事业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属于观念形态。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规定了新闻事业的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传媒性质是不同的,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不同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联系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又构成了经济基础,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就是由它们借以立身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我国的社会制度决定了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全体人民的新闻事业,人民运用同时也监督新闻传媒机构。列宁关于党的报刊的任务和党的报刊的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的论述,就是我国规范新闻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以新闻战线的“走转改”活动为例。所谓“走转改”,就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新闻工作只有扎根基层一线,才能汲取养分、不断发展,从而使新闻从业人员克服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形式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由于此,客观、公正、真实、全面报道新闻,成为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5]。

结合上文中提到的矛盾的观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本身就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从新闻传播活动的机制层面来看,新闻传播机制涵盖了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各个方面:从传者到受者,其中包括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从传播内容上看,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沟通传者和受者关系的就是信息。信息的本质是世界构成的要素之一,是物质体现出来的表征,所以说,信息作为传播内容本身就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各个矛盾事物及其每一个矛盾的侧面的公开披露。除此之外,观念、舆论作为新闻传受双方互相连接的纽带,也是运用新闻传播载体对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矛盾的反映。

对于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即传者和受者,新闻传播的每时每刻传播的信息数量都是不计其数的,有正面的信息,也有大量负面的信息,这时,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时间和情况,权衡利弊得失,对报道时机的快慢、报道量的大小、新闻处理的轻重进行决策,这实际上就是把关人的工作,本质上就是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关系的把握与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结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析一切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并把生产关系作为决定其他关系的原始关系。这样的方法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架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这个架构出发去研究新闻传播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角色、特点和作用,并提出规范新闻传播活动的准则和制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正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自己的哲学基础,并在新闻传播实践中不断检验既有规律,克服可能存在的片面性和不可操作性,将对新闻传播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形成一门学科并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世飞.以唯物史观指导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史[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3).

[2]冯静.论辩证唯物主义的电视传播引导[J].新闻前哨,2001(10).

[3]黄小希.走基层,听民声,走向广阔天地,反映民情民意——全国新闻战线积极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eB/oL].news.xinhuanet.com/2011-08/18/c_121879778.htm.2011-08-18.

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篇5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准则制衡

网络媒体包括由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传统新闻机构创办的媒体网站和从事新闻传播的商业网站以及其他新闻信息的各种网站。在我国,当前网络媒体主要是由传统媒体和商业网站的新闻中心构成的。网络新闻是由网络媒体所传播的新闻报道及其评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在信息传播领域的运用,网络已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一方面网络新闻以其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传播内容的海量化、多样化,传受主体的多元性、交互性等优势,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但同时由于其信息的随意性、匿名性,在追求利益的格局下,网络新闻的发展在给社会提供许多真实的新闻事件的同时,也大量存在虚假新闻、不良信息泛滥、侵权现象严重和舆论导向偏差等失范现象。网络新闻价值与网络新闻传播准则在实践中相互制衡而发展,我们要讨论的就是如何在遵守网络新闻传播准则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网络新闻的新闻价值。

一、网络新闻传播准则

1、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报道过程中如实地描述、解释、分析新近变动的事实,使新闻报道与其反映的客观事实相符合、相一致,不可有些许的误差和歪曲。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都是非常重要的。

2、网络新闻的客观性

客观性指的是记者在报道过程中的态度和方法问题,是指新闻记者本着客观的态度并运用客观的手法来报道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不因为主观偏见而歪曲事实。网络新闻的客观性要求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客观事实,将客观世界呈现在公众面前;使用客观的报道手法,将事实和言论分开,坚持公正的报道立场。

3、网络新闻的雅正性

随着我国新闻媒体市场化改革的进行,为了满足受众心理需求、争夺市场占有率,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煽情化问题,即通过利用醒目的标题、设置悬念、带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和煽动性的语言来吸引受众关注。因此,网络新闻的雅正性原则越来越受到重视,具体要求即严谨、深刻、权威。

二、网络新闻价值和网络新闻传播准则在实践中的制衡和对策

1、网络新闻价值和网络新闻传播准则在实践中的制衡

(1)网络新闻的自由化和匿名性与新闻传播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把握好新闻的真实性,不仅关系到舆论导向是否正确,也关系到新闻报道是否成功。坚持网络新闻真实性原则是记者职业道德的体现,是满足网民需求的重要保证,更是网络媒体在竞争中获胜的根本保证。

然而,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自主参与性,新闻者身份的不确定性和虚假性给新闻真实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些网站的从业人员没有经过新闻专业训练,甚至连新闻的特点和基本要求都搞不清楚,随意删改稿件,其新闻真实性和可靠性很值得怀疑;受利益的驱动,一些网站经营者有意制造假新闻,使新闻的真实性受到很大的威胁;片面追求“快”而使新闻不“全”,很容易造成新闻不真实。一段时间来,假新闻的不断出现,对新闻的真实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网络新闻的主观性与新闻传播的客观性。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各取所需畅所欲言的平台,使传受双方的即时互动成为可能。这种开放性和互动性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受众接近媒介的权利。由于网络传播本身更有利于人们表达主观意见,以及网络媒体所受的社会控制和新闻从业人员的主观意识等原因,网络新闻报道带有不可避免的主观倾向性。

网络新闻的主观性不可避免,但却可以尽可能地缩小。这就要求网络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坚持客观性和主观倾向性的有机统一,首先要强调新闻客观性的作用,使用客观的表达方式和语言,善于在客观表达中展现自己的倾向性,给受众以思考的空间和余地,用客观表述去引导受众而不是强加给受众某些观点。

(3)网络新闻的煽情性和网络新闻传播的雅正性。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的竞争更为激烈,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要制作更容易引起受众关注的内容,例如利用醒目的标题,通过设置悬念、使用煽情性的语言和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材料,来满足受众的好奇心理,以达到争夺市场占有率的目的。媒介依据对新闻受众接受效果的判断而选择新闻报道的内容与新闻类型形式,这种接受效果也指受众情感、情绪上的变化,而迎合受众情绪反应的目的,则是追求受众数量的最大化。为迎合受众,增加点击率,网络媒体上充斥着大量煽情性信息,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生活八卦、名人丑闻,也就是有关名人私人生活尤其是男女关系方面的新闻;二是社会、自然的异常灾变,如瘟疫、战争、地震、洪水等;三是暴力、犯罪,尤其是与性有关的暴力与犯罪。

煽情新闻之所以煽情,并非因为这种事实性,而是因为事实与文学生动性、戏剧化理想的纠结,但记者却很难采集到足够的细节,以实现事实报道的文学化、戏剧化理想。然而,一种新闻是否具有价值、是否应该传播的理由在于它对于公共利益或个人利益是否有所增益。新闻报道必须坚持雅正性原则,要求新闻报道要有理性的新闻品质、高雅的文化品格以及纯正的新闻文风,要做到这一点,网络新闻媒体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严谨的作风,坚持新闻的雅正性,避免煽情化。要尽量发挥“引导者”职能,把握好新闻价值标准;处理好网络软新闻和硬新闻的关系,用高质量的深度报道来增强雅正性。

2、遵守网络新闻传播准则的前提下挖掘网络新闻价值的几点建议

(1)遵循新闻规律,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新闻报道不能随意捏造或篡改事实,事实的基本要素构成必须准确无误,对事实的描述必须准确有据,对事实的分析必须符合实际。虚假的网络新闻是没有生命力的,还会影响网络媒体的竞争力。网络新闻工作者必须加强信息的核实工作,对于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也应注重调查,尤其是那些轰动的、刺激性的内容要进行反复的验证,不宜轻信,尽量采用权威新闻媒体的信息。在网络新闻的传播环节中,既要保证所采用的信息的时效性,更要注意其真实性。

(2)强化网络新闻工作者的把关意识,拒绝报道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内容。网络新闻从业者的主要责任是为受众提供丰富的新闻资讯,报道国内外重大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信息以及社会、娱乐新闻,并以此建立一种健康有益的资讯空间。所以,在海量的信息来源中,网络新闻从业者应当进行必要的筛选,拒绝色情、暴力及相关的信息进入流通领域。网络新闻工作者在选择新闻素材、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应该过滤掉不健康的内容,而代之以高品质的新闻信息,为受众提供有益的娱乐和生活资讯。

(3)加强网络新闻媒介的行业自律。要从根本上杜绝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现象,就要从网络媒体内部做起。互联网内部应该建立一个公开的行业自律机制,应该有专门的行业法律章程,对一些不道德的网络新闻失范问题加以制止和制裁。网络新闻工作者也应该按照一些相应的网络新闻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对在网上转载、建立链接等行为准则做出规定,并要求对一些违反规定的行为做出相应的处罚,在新闻传播领域为营造公平健康的传播环境打下良好基础。

(4)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监督、规范网络新闻传播行为。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任何偏离法律轨道的事物都要用法律去制止。在具体实践中,政府要严格执行关于网络新闻的有关规定,对网站实现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国内网站未经批准,不得自行采写和新闻。新闻要注明出处,并按传统报纸的转载要求进行转发。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散布的反动和非法信息从网上清除,对触犯法律的要进法律制裁。政府要将网络传播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从各个环节消除不良信息在网上的传播。

(5)提高网民的新闻素质和修养,拒绝传播、接受谣言和不良信息。要改善网络新闻传播中的一些失范现象,根本上说还是要提高网民的素质和鉴别能力,培养受众的防范意识,特别要对青少年加强网络新闻方面的教育,教育他们接受健康的网络信息,抵制和拒绝不良信息,让有危害的信息无机可乘。

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篇6

关键词:基层新闻工作者;自我修养;道德观念;提高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新闻传播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新闻传播作为传递实时信息的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信息获取者的思维观念,所以基层新闻工作者作为与实时信息接触最为密切的人员,确保基层工作者对于新闻信息的正确理解,也成为了确保新闻事件准确性的关键。现阶段可以影响人们观念的因素很多,所以如何确保基层新闻工作者不受到不良观念影响,提高基层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观念,确保新闻工作者的自我修养,也成为了确保新闻传媒发展的关键。

1基层新闻工作者自我修养

1.1基层新闻工作者特点

新闻传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所以基层新闻工作者的概念也较为不清晰,进行信息采集、信息加工的是记者,但是进行信息编辑和播报的工作人员也属于基层新闻工作者。由于新闻传播的特殊,基层新闻工作者也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1)是信息的采集传递者

信息时代,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也增加了信息涵盖范围和数量,多以如何在众多信息中采集出正确有意义的信息是基层新闻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基层新闻工作者要保证可以对于信息进行快速的识别、判断和过滤,从而获取到有利的信息进行新闻传播,所以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对于有价值信息可以进行自我判断,从而确定消息的真实可传播性。

(2)是拥有社会武器的干预者

基层新闻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社会舆论走向,如果确保了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信息传播的公益性,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社会利益,但是如果基层新闻工作者受到利益驱使,或者被人为因素所影响,最终传播的信息是负面的、包含恶意的,就很可能造成危害社会利益,影响社会舆论健康发展。

(3)是社会精神的塑造者

新闻的传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社会的现状,并且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一种主要的社会意识,新闻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社会进行着塑造,所以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的传播也影响着社会的精神形成过程,是新闻传播在社会中的独特地位,所以基层新闻工作者在社会精神的形成上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2基层新闻工作者自我修养主要内容

基层新闻工作者对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确保新闻工作者的自我修养十分关键,在新闻工作中,最主要的就是确保新闻正确传播,不带有个人感彩和个人倾向,确保新闻传播的正确道德观。所以正确的道德观也就成为了新闻工作者最主要的自我修养内容。在新闻工作中要确保自身具有坚定地政治立场,确保具有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更要确保自身对于国家法律法规的了解,保证日常生活中对于法律法规的认同和坚持,在新闻工作进心中。要确保自身对于新闻内容的实事求是,不能因一己私利和个人观念影响新闻工作的内容正常传播。

2基层新闻工作者道德观念存在的问题

2.1有偿新闻

有偿新闻指的是新闻机构向要求刊播新闻者收取一定费用的新闻。一些新闻机构为解决经费不足或赚钱,以及其他目的,按版面大小(报纸)、播出时间长短和录制费用(广播、电视)向要求刊播新闻者收费。

2.2部分新闻记者违背廉洁从业原则

一些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活动中利用工作之便收受礼金以至接受贿赂的现象近几年来已屡见不鲜,严重的甚至发展到向被访报道者或要求刊翻新闻者敲诈勒索,伸手要钱。在新闻报道活动中利用工作之便收受礼金,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受贿行为。

2.3部分新闻记者坚持错误的价值观和从业导向

新闻工作是一项十分艰苦的行业,不仅要耗费脑力,更要耗费体力,甚至可能还要献出自己的鲜血与生命。没有敢于吃苦、不畏艰辛、勇于牺牲的精神,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有影响、有成就的记者,甚至不会成为一个称职的记者。高高在上、贪图享乐弓脍炎人口、反响强烈的新闻佳作是绝对无缘的。

2.4部分记者在报道中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

恪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是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尽管假新闻历来为人民群众所恶,为广大新闻记者所戒,但在新闻真实性问题上这种“失德”现象,却总是屡禁不绝,屡有发生。其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

3基层新闻工作者自我修养提高对策

3.1勇于自我批评,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社会主义道德修养,不仅要求人们深刻认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价值,自觉地进行自我解剖和我改造,而且还要能够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对待别人的批评要持正确的态度。我们既然知道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修养不可少的重要方法,就要对别人的批评有个正确的态度,欢迎批评和帮助,要具有不怕丑、不怕痛的精神。

3.2强化职业道德约束

新闻和广告必须严格分开,不适合用新闻报道的形式来宣传单位和公司,而一个新闻报道,新闻媒体记者也不能收取任何费用,所有付费的内容,应该被贴上“广告”等字样。应把业务活动和新闻报道进行明确的划分。不管是记者或者编辑都不得从事广告业务以从中获得利润。新闻媒体应该彻底推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和法律纪律教育,进行自我监督和自律,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要建立诚实和正直的新闻团队,遵守纪律和职业道德,弘扬正气。违反此规定者,应当按照违纪者进行处理。

3.3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

众所周知,所谓的媒体坚持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很好的发挥其舆论监督的作用,并且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比如,那些我们平时看到以新闻批评为核心的新闻舆论的监督,就是人民行使权利,表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同时这也是一个好办法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3.4引导记者增强党性观念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一定是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

4结论

新闻传播作为专业、权威、工程的信息传播载体,人们对于其传播信息的信任度很高,所以确保信息准确性,保证其传播观念的正义性,是新闻媒体工作者做主要的工作职责。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基层工作者受到利益驱使,很可能会做出不实的报道,在信息传播迅速的今天,不实信息的传播会给相关人员带来很大的困扰,并严重影响信息获取者的人生价值观。想要确保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进步,就要尽可能的提高基层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观念,确保不断进行自我修养提高,从而保证传播信息的公正道德性。

参考文献

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篇7

关键词:舆论引导;转型;原因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舆论引导是指通过对有关信息的选择、组织、阐释、来影响公众舆论,使其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的信息传播过程。政府、媒体、公众构成了舆论引导的三要素,其相互关系影响着应采取的策略及其实际效果。

公共事件中,我国既往的舆论引导策略以“堵”为基本价值取向。其具体做法是阻遏“负面”信息扩散,同时促进“正面”信息传播,长期以来,它是行之有效的。但近些年来,这种引导策略却越来越不适用,不得不尝试转型。本文拟从传播技术进步、媒体格局变迁、社会阶层分化三方面对其转型的原因进行探讨。

一、传播技术进步改变了公众关联方式和信息的主导权,对舆论引导策略形成冲击

舆论的形成是建立在公众对事件的认知基础之上的,认知则受到公众与事件关联方式的制约。在网络等传播新技术普及以前,公众主要通过大众传媒知晓亲身经历以外的新闻,事件、传媒、公众三者是准线性关联。系统结构往往制约着自身功能和对其管理方式。在准线性关联下,大众传媒在舆论形成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控制了大众传媒对事件的阐释和评论,就可以改变公众认知,进而左右舆论。在这种关联方式下,当事方和权威部门也比较容易阻断大众传媒对信息的接触,或者联动更权威部门进行协调。

准线性关联又使信息主导权几乎完全被权威部门掌控,但再成功的控制也永远无法根绝民间新闻传播①的存在,也总会有一定的信息量溢散出来,流向大众,在极端情况下,它甚至能挑战权威,改变事件进程,不过,更多的时候,其影响则是微乎其微的。原因在于,民间新闻传播速度是迟缓的,信息流量是微弱的。它们或口耳相传、或书信往来,等传到遥远的公众时,大都距事件发生有相当长的时间,又由于公众相对分散、孤立,很难聚合,这自然无法挑战权威部门的信息主导权。

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则颠覆了上述传播形态。首先,它实现了公众和事件的网状关联。网状关联使信息控制越来越难,公共事件不再仅仅依靠大众传媒实现远距离、大范围扩散;传播渠道多元,使公众可以轻易绕过大众传媒和权威部门,从知情者那里获知真相。其次,民间新闻传播速度和流量空前增强。网络的普及,尤其是微博的出现,使民间新闻进入即时、快捷状态,公共事件发生之初,无论速度和流量,民间新闻甚至可以超过大众传媒。这就打破了权威部门对信息的垄断,使社会进入全民“DiY”的时代,公众开始自主书写事件。

二、媒体格局走向多元,使政府对媒体的控制力逐步弱化。从而消减了既往策略的合法性

舆论引导策略是和媒体格局及性质息息相关的。既往策略与长期以来与我国传媒业格局简单、性质单一是相适应的。新中国成立后30年内,传媒业基本格局是“一报一台”;70年代末,电视台建立,变为“一报两台”。一报指党委机关报,两台指广播、电视的新闻综合频率、频道。这一时期的传媒,数量有限且性质单一,它们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自身并不具有主体地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传媒业经历了四次大的变革,格局发生了巨变。其中,都市新闻逐渐和党报、电视台新闻相并存,是最值得关注的变化之一。1995年《华西都市报》成功面市,随后,全国各地都市类报刊遍地开花,90年代后期,都市新闻(含各地方电视台)已经成为报道的主要内容。都市新闻是媒体市场化的产物,也是报道从遵循宣传指令向敬畏新闻规律回归的结果,它在赢得利益的同时,提升了媒体主体地位。

都市新闻是必然对抗既往舆论引导策略的。首先,它是以市场为价值取向的。面向市场就要争夺受众,在公共事件中,必然倾向于全面、客观、及时、准确报道,这就会导致了它与既往策略的冲突。其次,都市新闻是建立在国内传媒界对新闻规律的深入探讨、认同基础之上的。第一次新闻改革中已经重新“确认新闻价值是选择新闻必不可少的标准”;第二次改革,更“在学术上表现为新闻与宣传两者关系的全国性大争论”。这为其后媒体市场化中都市新闻出现提供了理念支撑,而新闻规律和宣传策略之间的矛盾也将在都市报的运作中隐现时存。再次,都市新闻的发展过程也是学习西方的过程。十几年来,它成功借鉴了西方一些新闻理念,其中,以“新闻客观性原则”和“新闻专业主义”②影响最大。

事实上,都市新闻发展的十几年,从来没有间断和既往策略的对抗。“抢时间”、“打球”等正在成为常用手段。这些冲突是新闻规律、市场取向,同宣传取向、工具属性之间矛盾的外现,是不可避免的。当下,都市新闻依然属于各党报、台下属子报、子栏目,是可以用宣传纪律约束的;为了自身利益,它们也大多表现出相当程度的服从。但是,一旦有更大的利益驱使,或具备更强大的力量,其便会毫不犹豫的违纪。

传媒格局的另一新变是民间新闻勃兴。它建立在传播新技术普及基础之上,其自发传播的特性使它很难被管制,必然与既往舆论引导策略相冲突。

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篇8

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重视新闻传播在市场推广及品牌建设中的作用,许多企业成立了职能部门负责市场推广、媒体宣传及企业形象建设。比如,tCL在集团层面成立了品牌管理中心,下属七大事业本部同时设立了自己的公关传媒部。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管理中心,行使的也是类似的职能。

在整合传播时代,已经从广告单兵作战走到广告宣传与公关传播等多种手段协同作战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认为新闻传播固然是件好事,但一个问题是:对于如何做好企业新闻传播,恐怕大部分人并不是很清楚。

新闻传播具有五大优势

什么是企业新闻传播?企业新闻传播就是借助大众媒体、以新闻报道的方式把企业目标信息传播出去。因为这个传播是对企业目标信息(所谓"企业目标信息",就是企业希望传播出去的信息,是经过企业过滤的信息)的传播,因此,它不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新闻。

所以,企业新闻传播是一种营销形式,是营销以新闻形式来表现。正是这个原因,企业新闻传播又被称为"新闻营销"。

概而言之,企业新闻传播,新闻是形式,营销是本质。

那么,新闻传播对企业市场推广到底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传播工作?与广告相比,新闻宣传到底有什么独特的优势?

大量的企业新闻传播实践告诉我们:和广告宣传相比,新闻传播具有6大显著优势:

软文的顶端优势

1.具有很强的广告效应

兼具软文广告和新闻的特征,具广告的效果,又有新闻的权威,真实,客观性性,更具可信度,便于消费者接受。在广告开始让人厌烦的时代,新闻无疑可以启动很强的推动作用,帮助企业快速提高消费。

2.网络软文能引导流行

据近期调查收据显示,我国网民认识已经达到了2.53亿,而浏览新闻的达到2.06亿,80%人养成了浏览网络新闻的习惯,新闻不知不觉能引导网民的消费习惯。

3.软文可以树立企业形象,让企业成为消费者信任的公司。

21世纪,同类竞争是企业生存的最大危机,很多企业都有相同的产品,相同的服务,消费者只能记住其中一家,那么这一家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就非常重要。这印象就需要新闻软文来树立,因为新闻的独一无二,会给企业制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公众形象,为企业树立一个诚信的品牌,树立一个不一样的服务形象,让消费者记住,这比再多的广告效果都要好。

4.软文可以传递口碑效应。

通过新闻传播,网民会不知不觉记住,偶然像朋友提起,这样起到的效果,比广告效果要强很多。

5.软文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广告效果。

以前常听人说,自己广告没少投,效果缺不怎么样,而某家公司,没投什么广告,这段时间却效益非常好。其实这是因为,同类广告太多,但消费者心中会有一个自己认同的品牌,那么这个时候,广告越多,越多人买,消费者认定的品牌会更加明显。

6.软文能带来群体效应,便于打开市场。

如果网民在一个地方看到企业的相关报道,在其它地方,不知不觉很多地方都看到一个企业的相关报道,包括服务,产品,企业文化,市场流行,时尚等各方面的相关报道。众口铄金,消费者想不相信都很难,不知不觉就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下次买东西,十有八九直奔这二个产品去了。

网络新闻软文的强大效果

一、首先让客户有机会直接在门户网上相关频道看到关于企业产品的新闻;产生直接的点击或者评论,带来直接客户。

二、当潜在客户运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企业的公司名或者产品的关键词,那么就会在一个页面或几个页面上,连续看到在各大网站的相关新闻报道。客户看到有这么多网络媒体报道了加企业,加速客户的成交;

三、把所有各大网站发表过的关于企业的报道按照原网站网页的形式收集起来,链接在本企业网站上,

供客户阅览,使其迅速产生信任度;

四、网络新闻软文具有二次传播特性,就是一个网站首先出来之后,别的地方和专业网站会转载这篇新闻。软文策略的分析思路和制定方法

那么,企业新闻传播有什么基本原则必须借鉴呢?

大量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坚持企业新闻传播"五项基本原则"是必要的:

原则一:新闻的谋划原则。出色的新闻传播绝对不是信息的随手拈来,而是系统而周密地谋划的结果。因此,在新闻传播启动之前,开展系统的谋划是有必要的。

原则二:企业和媒体的利益均衡原则。企业利益和媒体利益往往并不一致,企业想宣传这样的信息,但是媒体认为那并没有价值;有时候,媒体希望传播的信息,又不是企业想要的。因此,在企业利益和媒体利益之间寻找到平衡点,找到媒体和企业共同的话题和诉求点,是企业新闻传播需要解决的问题。

原则三:事件优先传播原则。大量的事实证明,事件最具有传播力,因此,"事件营销"被称为企业新闻传播第一利器。在没有事件的情况下,如何制造新闻事件,并借助这个新闻事件进行传播,对企业新闻传播人和公关公司,都是一个严峻考验。

原则四:契合热点事件传播原则。利用热点事件开展借势传播,是新闻传播的重要策略,巧妙借势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比如,最近一段时期,消费者普遍对企业的售后服务表示不满,这个时候,企业就可以顺势推出企业服务措施并予以传播。

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篇9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新闻侵权;法学实践;案例

网络在社会上的普及和在新闻媒体上的普遍应用导致了新闻侵权的不断发生,社会上部分新闻媒体为了眼前的商业利益不惜使用任何手段向大众传播不真实的新闻,严重违背了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以及伦理底线。网络新闻侵权行为对我国新闻事业产生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网络新闻环境的改善已经成为网络界和新闻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我国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

网络新闻传播侵权行为

新闻侵权,指的是新闻媒体如通讯社、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公共网站在向大众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信息完全伪造、部分不真实、过于夸张或者情况真实但属于法律禁止传播的事项等情况,从而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民事权利,应当依法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的行为和事实。网络新闻侵权是新闻侵权在网络领域内的表现形式,是新闻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渠道,向大众传播失实新闻信息或者法律禁止的内容,违反新闻法律、法规,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的事实。[1]

我国正在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公平和正义在社会和人民的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网络的发展给人们的信息交流传播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让人们享受到了一定的自由和平等,但是新闻特权也在这个空间中慢慢成长,权力的滥用也反映在网络传播当中,其中网络新闻侵权就是社会失衡的表现之一。网络新闻侵权的频繁发生已经让新闻媒体失去了应有的最基本的客观公正,丧失了社会责任感,严重损害了新闻价值本身,也对网络新闻单位正常工作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导致新闻媒体公信力急剧下降。

网络新闻传播侵权的类型

网络新闻侵权纷繁复杂,比较常见的网络新闻侵权有对当事人的人格侵犯和对当事人的著作权侵犯等。民法通则规定了公民的人格权包括名誉权、肖像权以及隐私权等,人格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力之一,受到法律的保护。[2]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如果没有处理好新闻信息和当事人的人格之间的关系,或者散布有损公民人格的新闻信息时,都会造成人格伤害,构成网络新闻侵权。

网络新闻传播侵害公民的名誉权。名誉权是一项很重要的人格权,1998年我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名誉纠纷分两种情况:1.主动提供新闻材料,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的名誉权;2.被动采访而提供新闻材料,未经提供者同意公开,新闻单位擅自发表,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对提供者不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但发表时得到提供者的同意或默许,致使他人的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新闻侵害名誉权。网络新闻侵害公民名誉权往往以侮辱、诽谤和宣扬他人隐私等不同形式出现。

下面笔者以具体案例来说明网络新闻侵害公民的名誉权的法律实践。“律师状告新浪网侵犯名誉权”,因为新浪网发表了一则新闻,是转载其他新闻单位的新闻,其小标题“借款不还,名律师做了被告”、“判决不履行,名律师成了被执行人”等,并对当事人违法进看守所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当事人看到这篇报道后,认为有很多与事实不符的内容,于是,要求新浪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判决新浪网向该律师赔礼道歉,道歉内容时间不少于30天,同时赔偿受害人精神抚慰金5000元。新浪网作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应负有向社会真实信息的义务,如果新闻是转载或者从其他地方所得也应有核实信息的义务,所以新浪网不能排除自己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责任。

网络新闻传播侵害公民的肖像权。肖像权是公民客观享受的专有权,受到法律的保护,公民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或者对其进行玷污和损毁。网络的快速发展让新闻信息铺天盖地般涌进人们的视野,能够吸引观众眼球的是色彩绚丽的图片和动态影像。图片处理技术的成熟给网络上的图像新闻提供了大大的方便,正是由于网络的这些特性,让网络新闻侵权也有意无意地发生在网络传播当中。

举例分析:海南一家大型的综合性网站使用一名女模特的照片,作为一则关于扫黄打非的插图使用,当事人认为网站的行为严重侵犯了自己的肖像权和名誉权,并将这家网站的主办人诉至人民法院,很快法院判决女模特胜诉,侵权网站赔偿原告2万元,同时向原告赔礼道歉,在网站上持续一个月,道歉内容须经法院核实。首先,被告在没有经过原告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原告的照片,已经构成对原告肖像的侵犯。其次,该网站把原告的照片作为扫黄打非的反面例证来使用,其行为贬低了原告人格尊严,给原告造成了精神上的损害,行为足以认定为侵犯名誉权。正是由于网络新闻媒体对新闻图片不负责任的修改、使用和转载等,才不断出现网络新闻侮辱当事人的人格尊严、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案件发生。

网络新闻传播侵害公民的著作权。网络新闻传播通过网络链接导致侵害他人著作权;上传、转载、复制、粘贴等损害著作人的著作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的决定》规定:“已经在报刊上发表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本人外网站予以转载、摘编并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并注明出处,不构成侵权。”这可以看出作者只是将发表权授予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商业网站则无权登载作者的作品。

网络新闻传播侵权的原因

构成侵权的新闻在法律上要具备以下四个要素:1.行为人的主观过错,包含行为人故意行为和过失的行为;2.损害事实和侵害行为二者之间在逻辑上具备因果关系;3.侵权损害的事实已经发生并客观存在;4.行为人实施了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3]当前社会上构成新闻侵权有很多原因,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些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社会原因;二是新闻传播者本身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

首先来看社会原因。我国正处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深刻转变的非常历史时期,影响到我国新闻事业体制的变化,这是新闻侵权多发的一个重要社会原因。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各类新闻媒体逐渐开始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新闻侵权事件通过行政得到解决的可能不复存在,同时大量非机关性质的报刊得以创办,他们凭借商业头脑和文化特色赢得了广大读者,而这些报刊的记者一旦发生新闻侵权行为,根本无法通过行政途径得到解决。其次,随着我国法制的逐步健全,全民法治意识的普遍增强,这是新闻侵权多发的深层原因。1982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被写进《宪法》,1986年《民法通则》更为公民或者法人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许多公民认识到,新闻媒体或者新闻记者一旦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作为权益的受害方,自己便可以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再次,新闻记者观念的变化是导致新闻侵权多发的又一原因。许多新闻记者根据自己掌握的新闻材料把“正在发生的事实”写进了新闻的定义,而这些新闻未经任何部门的核实,甚至还没有客观发生、存在,这就导致大量新闻侵权行为的发生。还有些记者喜欢创新,主观意识强烈,在新闻创作中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导致新闻纠纷不断发生。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新闻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丢失信息、误传信息的可能性,同时由于存在方方面面的外在条件,也增加了这一过程中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新闻传播有失实的可能,这可以称为“客观新闻失实”[4]。但是更重要的是,少数新闻工作者缺乏自律,在主观上参与虚假报道,为吸引读者采写、传播无效新闻,这种新闻侵权往往会被诉至法院。例如,有“中国足球第一案”之称的陆俊诉羊城体育报一案,就是失实侵权的典型案例。此外,部分新闻工作者缺乏吃苦意识,不愿意深入第一线采集新闻材料,而是通过网络抄袭,言过其实,对他人作品进行加工整理后就发表,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这种仅仅重视新闻事件的轰动性与吸引力,忽视新闻采段的合法合理性,常常导致侵权事件的发生。

网络新闻传播侵权的预防

坚持新闻政策的“三性”及其指导作用。所谓的新闻“三性”是指政治敏感性、政策规范性和舆论导向性,这是我国新闻界一直强调新闻价值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当今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媒体间的竞争需要一个坚定的、合理的政策法律规范做后盾,以保证媒体的健康向前发展。部分新闻媒体在坚持新闻原则的问题上产生了犹豫,这就为新闻侵权的发生提供了不好的前提条件。当前社会变革激烈的情况下,新闻媒体更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和新闻政策的重要引导作用,减少新闻侵权事件的发生,营造一个文明健康的新闻氛围。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真实性的内涵包括“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坚持这一原则可以避免新闻报道只注意整体而忽视细节或者只注意细节而忽视整体的“名不副实”的局面,减少新闻侵权。坚持这一原则的关键在于新闻媒体工作者要时刻注意自己在新闻传播中的角色定位,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刑事诉讼案件就是由于新闻工作者没有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造成的,写下不符合实际的新闻结论,无意中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学习业务理论,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从新闻工作者本身找原因,从执行者的角度来审视新闻侵权,让新闻人员树立“为人民服务”、“吃苦耐劳”、“客观公正”的观念。学习相关的新闻法律知识和原则,在实践中多学习,提高鉴别侵权新闻行为的能力。仔细研究侵权新闻,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新闻侵权事件的发生都是由于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法律知识的疏忽大意或者过失造成的。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在新闻媒体方面的法制也会进一步健全,新闻法律的颁布会使越来越多的公民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对新闻法律法规知识进行系统的理解掌握,以便在日常新闻报道中减少新闻侵权事故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导致网络新闻传播侵权行为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我国新闻媒体体制的改革深化、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人民法治意识的增强以及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的低下等等。而针对这些网络新闻传播侵权行为,我国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监督的保护、公众知情权的实现、公众人物隐私权与限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加强网络管理的合理化和制度化,同时加强对新闻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努力遏制新闻侵权现象的发生。利用法律法规来营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网络新闻传播环境,促进我国传媒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顾理平.新闻法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277.

[2]民法通则.第134条规定的其他两种方式:修理、重作、更换和支付违约金一般对侵权行为不适用.

[3]顾理平.新闻侵权与法律责任[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76.

[4]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篇10

关键词:新闻伦理;实践性;善意性

一.实践精神是构筑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指向

新闻传播是一种建立在道德原则上的实践活动,新闻伦理渗透于新闻实践之中。比如,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采访方式与手段是否符合伦理,是否保护了消息来源,是否接受馈赠;在编辑的审稿过程中,能否谨慎查证事实、能否不畏权势压力发表针砭时弊的文章,凡此种种,都涉及新闻道德判断与伦理选择。

但是,在新闻实践中,新闻伦理往往显得宏大空洞,缺乏实践品格,缺少详细的操作标准,从而很难落到实处。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新闻伦理甚至被商业主义排斥,导致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丧失了专业操守。因此,构建新闻伦理的实践精神对于有道德地进行新闻传播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新闻伦理而言,实践精神表现为新闻工作者规范新闻实践活动的意识,体现了新闻伦理的实践导向。作为新闻实践活动的道德规范,新闻伦理必然要在新闻实践中形成并发挥作用,因而需要道德与实践的双重建构。道德精神包含“实践道德精神”与“理论道德精神”两种形态。理论道德精神是道德教育的思维和意识,也就是“知”的结构;实践道德精神是冲动和意志,是“行”的结构。。从根本上讲,道德作为一种实践哲学,不管是从它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还是从它的功能意义来看,其基本原则都是知行统一。①从这个角度看,新闻伦理就是道德意识与实践精神在“知”和“行”上的统一,而新闻传播活动由于自身的公共性特征更应具有的道德是“实践精神”。如果缺失相应的伦理与道德规范,或者仅仅有规范而不付诸实践,新闻传播活动就不能起到社会公器的作用,反而可能危害社会的公共利益。

二.新闻传播的善意性原则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道德性要求

如果说新闻伦理就是道德意识与实践精神在“知”和“行”上的统一的话,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要求正是这种要求的具体体现,这些要求既是新闻传播活动规律性的内在要求,也是新闻伦理的实践性体现。

现有的研究认为,新闻传播是在传播的客观规律支配下传授双方的有机运动过程。无论是传播方抑或是受方,都必须遵循必要的规则,这些规则,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有五个,即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快捷,②即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和快捷性要求。

本文认为,上述这些要求是从新闻传播活动自身规律性出发提出的操作性规范,带有“行”的成分,是一种有形的规矩。事实上,新闻传播在做到以上要求之外,还要有善意性的考虑,即新闻传播的善意性原则。这一点则可以归为“知”的成分,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无形的体现,是对新闻传播者的一种道德考量。

三.传播善意性要求的理论意义

所谓信息传播的善意性要求,可以理解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要充分考虑传播过程可能对新闻信息当事人造成精神的、经济的伤害,并尽量把这种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提出信息传播的善意性要求,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传播媒介具有“放大器”的作用,信息内容经过传播媒介的放大和倍增,会产生相当的社会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传播者对信息的处理不当,会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比如,有这样两则电视新闻:一是某企业为贫困小学生赠送书包文具,贫困生一个个上台从学校领导和企业老板那里接过馈赠物品,台下全体师生在鼓掌;二是某看守所为7名刑满释放人员举行出监仪式。电视镜头下,看守所所长递给他们三件礼物:一把印有“一路走好”字样的雨伞、一本《公民道德规范》和一本《××省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法》。③为贫困学生献爱心、为归正人员举办出监仪式的做法本身无可厚非,问题是,在老师和同学们甚至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领取馈赠品,这样的做法对贫困生来说可能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自卑感;让归正人员在镜头前出现,等于告诉更多的观众,他们曾经是罪犯,这对他们回归社会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以上两则电视新闻报道,表面上看只是新闻事实的客观陈述,传播者也许并没有主管上的故意,但由于当事人身份的特殊性,因而媒体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当事人的人格尊严。

另一方面,有些新闻报道还有可能对受害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这种损失对当事方来讲,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是信息传递的渠道,更具有信息的放大器作用。如果在报道中没有正确处理好信息呈现的方式,带有某种倾向性的信息就有可能引起受众的关联性猜测,进而给被害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004年底,某媒体率先报道了“金龙鱼”色拉油被卫生部检测为不合格产品的消息。“金龙鱼”品牌的知名度使这一报道迅速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一时间,很多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持续性的关注。虽然在事实上,“金龙鱼问题油”只是该产品某一批次的部分产品抽检不合格,并非“金龙鱼”食用油整体出现问题,但是有些媒体的报道中确没有明确这一事实,在各大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中,“金龙鱼问题油”被急剧放大,从而给公众造成了一种错觉,即所有“金龙鱼”都是不合格产品。这一事件最终给当事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新闻伤害媒体报道后,“金龙鱼在全国滞销,每天经济损失以百万元计”④。

其次,传播善意性的要求是新闻真实性要求的延伸。新闻理论认为,新闻传播真实性的科学含义包括事实真实和总体真实两个方面⑤。而从新闻传播现实看,无论是故意或是非故意,很多事实的新闻伤害,往往是没有充分注意新闻真实性的要求,造成新闻报道的总体失实所致。如上面所举“金龙鱼问题油”的例子。因此,遵守新闻传播的善意性原则,就能在新闻报道中更深入的把握真实性原则的要求,避免因总体失实造成的新闻伤害。

第三,做到信息传播的善意性,避免不必要的负面影响,还是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具体体现。1989年11月25日,李瑞环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办的全国省、市、自治区党报总编辑新闻工作研讨班上,发表题为《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长篇讲话,指出……关键的问题是新闻报道必须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新闻宣传按照中央的精神把工作做好,做到有利于稳定,有利于鼓劲,只能帮忙,不能添乱。……就是要造成一个有利于稳定局面的舆论环境。⑥这一要求用在批评性报道中,就是要注意批评报道的分寸,实事求是的反映问题,不能以舆论监督为借口对批评报道进行不留余地的揭露,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要求在批评报道中与人为善,尽量减少因批评报道对当事者造成的伤害。

第四,做到信息传播的善意性,避免不必要的负面影响,还是新闻伦理和新闻职业道德的要求。当初闹的沸沸扬扬的“李亚鹏打人事件”中,当事人李亚鹏事后表示:“……作为一个人,我没有能力制定法律,也没有能力影响社会去同情明星。但作为一个父亲,我不想放弃保护女儿的权利。希望大家以后在这事上有分寸,……你们可以拍我,这每个人都知道,但不要吓到我的孩子。大家可以拍我和我的妻子,但不要拍孩子,就算拍也要远远地拍,不要吓到她”⑦。因此,遵守新闻传播的善意性原则,就可以使新闻传播者时刻注意自身的职业道德要求,在新闻传播中要注意与人为善,最大程度的避免新闻伤害。

最后,在当前传播环境下,以web2.0和3G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中,非专业化的私人传播日益扩大,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了职业传播者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传播者和受众的概念正在模糊化和彼此消解。普通大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参与性和参与度日益提高。由于非专业新闻传播者自身职业水准的限制和职业道德的缺乏,容易带来传播信息的混乱和失控。在传统媒体中,新闻信息的生产要经过修改、编辑、过滤、送审等把关环节,可以有效确保传播内容的合规范性。但是非专业新闻传播者的信息传播,往往带有很强的个人意识,并不考虑信息传播的规范性,一旦其新闻价值观发生倾斜,甚至超越社会文化规范,就将带来信息传播的混乱。同时,这种随意性的信息传播也容易出现虚假新闻和各种不健康信息⑧,这种信息经过大众媒介传播之后,也有可能对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四.如何做到善意性传播

结合本文对传播善意性的理论认识,要做到善意性的传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坚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原则,发扬实事求是的采访作风,做到细节真实和总体真实的统一。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并不是简单的“新闻五要素”的真实,每一个细节的真实并不能必然的得到总体的真实,比如以偏概全的报道、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等。因此,避免可能的传播伤害要在采访中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在信息的组织中要明确具体,并适当进行说明和强调。比如在上述“金龙鱼问题油”的报道中,要明确是哪一个批次的产品出了问题,这些产品的流向及销售状况等,便于消费者正确的认识问题的真实情况。

同时,坚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原则,还应该在语言的表述上注意措辞的准确性和表述的分寸感,避免使用一些带有倾向性的言辞。尤其是对特殊的报道群体要注意不能使用一些敏感的甚至带有侮辱性的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