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0:04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篇1

生态型城市的科学内涵

生态型城市是古人融合对人与自然的崇拜,探寻安居乐业理想城市模式的重要方法。它的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风水理论,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理念,对当今生态型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生态城市”:未来城市发展的最新模式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生态城市的内涵将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现在,生态城市的概念已经融合了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诸多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拓展,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有的同志把生态城市理解为绿化非常好的城市,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生态城市必然是一个绿化非常好的城市,而绿化非常好的城市不一定是生态城市。“生态城市”绿化覆盖率高,到处是绿荫草地、青山绿水的城市景观,人的行为与大自然有机结合、相互协调。它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文化气息浓郁,充满人情味,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勃勃生机与活力。它不仅是一个有绿色点缀的居住环境,而且是关心人、陶冶人、以人为本的聚集地。文化是“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生态城市”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每代人都要合理配置资源,同时兼顾后代人的利益,为后代负责,通过发展来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确保城市健康、持续和协调发展。

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就是要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有一条永远割不断的脐带,当人从自然母体中汲取营养而创造文明时,人不要忘记自然母亲的恩德,更不能做一个以怨报德的不孝子孙。人不过是自然之子,无时无刻不受自然的恩惠,人的生存无不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如土壤、空气、水、气候、森林、草原和各类动植物,对人类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今天,人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同志曾经强调指出,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既是对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的任务和新的更高的境界,也是建设生态型城市的重要指导思想,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城市的发展将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途径转向追求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到最终实现人与人和谐。

3.自然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城市发展的最好形式

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系统圈,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居环境。它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前期阶段,其内涵、发展思想、理论基础与生态城市基本一致,差别仅仅表现在生态化水平和程度上的差异。与田园城市、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相比,生态型城市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它将生态学的理念渗透到城市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应用生态工程、系统工程、社会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塑造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生态型城市。所以说,生态城市是理想的居住场所,也是具有现代化的、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包括发达的交通体系、迅捷的信息网络、可持续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发达的污染处理设施和技术、完善的市政服务系统,等等。

4.多样化的社会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

城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的集合体。一个城市要成为一个生态城市,强调的是在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中,各种关系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生态城市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提倡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消费方式,公众要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包括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居民身心健康、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生活满意,有一个自由、公正、平等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态文化形式多样,载体丰富,以生态为主题的文化与经济融合一体,共同展现着城市的生态特征,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生态型城市的基本特征

生态型城市不同于一般城市的生态建设,它是建筑、文化、园林的有机结合,并在经济、文化及技术等层次有着深刻且多层次叠加的内在关系,所以也就具有了不同于其他城市生态建设的基本特征。

1.和谐性:生态型城市的核心

和谐是和外在形式无关的,所有事物的本质。它是存在于经济、社会、环境、居民四者之间的和谐,作为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生态型城市就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人作为自然的组成部分,既是和谐的支配者,也是和谐的最终受益者,人与自然环境、城市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其中人作为自然的组成部分,因此,做每一件事都应充分考虑人对环境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评价也是有一定标准的,不能以环境影响来制约人的可控行为,进而影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应该说,人类只要有活动,就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正如早在6000年以前,两河流域就出现了历史上最早的土地质量下降,我国渭水流域的水土流失,今天的撒哈拉沙漠,当时绝大部分只是干旷草原,是此后的放牧导致了持续的沙化。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的历史,同时也就是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的历史。所以,我们在谈论人与环境的和谐时,是以将人类的活动控制在以不打断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链条为前提条件下进行的,只要把握住这一底线,就能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建立起一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存在的城市。

2.整体性:生态型城市的要义

城市是生物圈内人为的、为人的,并且经过人工修饰和创造的生态系统。生态型城市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生态型城市建设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在我国,城市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引擎,也是一个由居民与居住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构成的生态系统。所谓“生态系统”,就是包括特定地理区域中的全部生物与物理环境的统一体,其统一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居民的生存依赖于整个生态系统,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给居民的生活和生存带来障碍,人与整个生态系统组成了统一体;另一方面,生态系统的所有成分之间都存在着生态学的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除人之外的生态系统本身也组成了一个统一体。这两个统一体交互存在的外在表现,也就成为生态型城市的表现。虽然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但这一生态系统与地球生物圈中其他的自然生态系统有很多差异,它是因人口高度集中,人类活动起着支配作用,并且为人的健康幸福而运行的人工生态系统。此外,这种统一还体现在环境与发展的统一上,生态时代是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时代,生态化社会是体现这一时代精神而建立的新的社会状态。

3.持续性:生态型城市的基石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篇2

关键词: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绿色发展”;“十”报告指出,新型“四化”发展要与生态化发展相协调;绿色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是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赢”的新型城镇发展道路。

一、绿色城镇化发展特征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实现绿色城镇化发展,绿色城镇化是城镇集约开发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应在城镇化发展中贯穿绿色,集中体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李明泽(2014)认为绿色城镇化将绿色与城镇发展相统一,在基于生态平衡下协调资源环境经济,以科技创新力为支撑,走清洁、绿色、环保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式[1]。邱江(2013)认为绿色城镇化是指城镇发展与绿色发展紧密结合,城镇经济发展与资源供应与生态环境协调,具有生态的可持续性、人的文明性、发展健康性等特征的发展模式与路径[2]。

绿色城镇化发展的特征表现在生态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健康方面。生态发展特征是以生态文明为理念趋向,利用多样化手段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不以资源环境为代价,促进城镇化中各方面协调,最终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黄安胜(2013)认为在城镇化发展中经济发展是主要任务,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发展生态生产力,实现人口适度增加,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经济,优化生产和生活环境[3]。汪成(2014)认为绿色城镇化发展必须以生态为本,做到绿色化、生态化,遵循生态发展规律,以发展生态优先为原则的绿色经济建设为中心[4]。以人为本特征是绿色城镇化的最基本内容,即让城镇化惠及所有人,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高红贵(2013)认为绿色城镇化最本质、最核心、最关键的是人的城镇化,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提高个人素质与生活质量,全面共享城镇化的成果[5]。和谐健康特征是体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和谐健康发展,并为人们提供和谐、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5]。沈清基、顾贤荣(2013)认为健康性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谐性是绿色城镇化发展的结果,绿色城镇化发展要为城市及周边地区、市民与农民、工业与农业、人与其他生物等创造共生共存的和谐环境和机制[6]。

二、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国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主要侧重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可持续发展在新型城镇化中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人文环境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生态城镇化等方面。绿色城镇化是新的城镇发展趋向,与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与方向一致,是必需的发展道路,因此,围绕绿色城镇化发展基本特征进一步研究绿色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围绕生态发展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围绕生态发展特征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表现是:发展生态生产力和产业绿色化发展,绿色城镇化要实现发展就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手段发展生态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实现产业绿色化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黄安胜(2013)认为要实现绿色城镇化的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作为支撑,以生态生产力为带动,重点发展现代工业、服务业、农业、绿色建筑业等关键性产业,利用生态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循环转型,发展新型产业,促进产业和经济向城镇集聚,带动人口城镇化发展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吸引优质劳动者向城镇聚集,提高土地利用率[3]。沈清基(2013)认为绿色城镇化发展应符合生态发展规律,使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兼顾宏观与微观发展,充分利用资源环境,通过循环可再生发展提高生态环境发展质量,通过节约来减少环境污染,维护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与补偿,不超过资源环境的承载力[6]。张百霞、康爱荣等(2015)指出要在城镇化发展中树立生态环保意识,以生态文明思维指导城镇化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打造双赢的城镇产业支撑体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7]。孙久文、闫吴生(2015)通过对城镇化与产业化协同发展的研究指出城镇化发展是产业推动的结果,绿色城镇化要以绿色产业化为基础,要注重在城镇化发展中产业体系、城镇体系、产业结构和产业创新的发展,依据城镇的实际要素禀赋与优势条件,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体系,以新兴技术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并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8]。蔡梦晗、李江涛(2015)认为在绿色城镇化中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构建以循环经济为导向的产业族群,实现产业集中化、大型化与基地化,带动产业技术升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利用市场机制解决污染排放[9]。

(二)围绕以人为本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绿色城镇化必须坚持民本原则,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发展民生导向性的新型绿色城镇化发展,体现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城人融合”,围绕以人为本特征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创业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绿色化,在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化方面具体表现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城市垃圾污染、城市建筑、公共教育方面绿色化发展。岳文海(2013)认为要走民生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大力推动农民工创业就业,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民创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除城乡社保制度障碍,推进城乡社保制度的整合与衔接,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全国统筹发展;加强供水、供热、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道路体系,推行绿色公共交通的发展,完善垃圾收集收运体系,共享绿色城镇化发展成果[10]。罗勇(2014)认为绿色城镇化发展应该回馈于民生领域,全方位发展社会功能,增加绿色发展底气,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与设施的均等化,鼓励与支持绿色就业[11]。叶连松(2012)认为应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提升城镇建筑绿色化,完善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保健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发展品质,铸造城市文化品牌,培育城市人文精神和城市文明程度,还要注重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广泛参与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善交通出行,构建绿色交通体系,使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共享绿色化发展成果[12]。田文富(2015)认为人的城镇化是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要想实现绿色城镇化发展就要科学有序推进人口城镇化,推进农转市进程,通过城乡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高人口素质,使发展成果共享、基础设施共建和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水平,充分考虑城镇居民的精神需求与审美追求,彰显城镇的人文关怀,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城镇,满足人们精神的高级需求[13]。

(三)围绕和谐健康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围绕和谐健康特征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空间布局和谐性,绿色城镇化既要实现城镇的绿色发展又要实现农村地区的绿色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还要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城市之间的和谐健康发展。田文富(2015)认为要实现和谐健康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要创新规划理念,把尊重自然与绿色低碳融入城市规划中,科学定位,以“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构建空间结构,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城镇统筹的结合点,形成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集约高效的现代城镇体系[14]。蔡梦晗、李江涛(2015)认为强化规划管控,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是推进绿色城镇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制定生态智慧规划,选择与城镇要素禀赋相适宜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构建发展体系,促进各区域可持续发展[10]。张波(2015)指出绿色城镇化要实现城镇体系与自然生态和谐,两者同相适应,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实现城镇与农村发展的和谐,绿色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互为依托、不可分离的,城镇化发展必须保持和提升农村发展;实现城镇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城镇化建设要融入自然环境[14]。曹方超(2015)认为绿色城镇化发展要实现绿色与城镇开发相协调,以绿色空间为核心进行建设,要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15]。饶毅(2015)通过绿色城镇化发展研究指出要实现和谐健康的绿色城市化建设就要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融合,注重和谐发展,在总体规划基础上挖掘中小城镇发展潜力,优化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16]。

三、结束语

绿色城镇化发展是当今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绿色城镇化发展应以生态文明为统领,以建设生态、低碳、智能、和谐的特色绿色城镇化为目标,充分发挥绿色城镇化生态发展、以人为本和和谐健康的特征,并围绕其发展特征下呈现出多方面绿色化发展,具体表现在生态生产力、绿色产业、创业就业绿色化、社会保障绿色化、基础设施绿色化、空间布局和谐性等方面,实现绿色城镇化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前中国整体经济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泽.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研究――以中证绿色城镇化指数为视角[J].社科纵横,2014,(11):49-51.

[2]邱江.我国绿色城镇化建设探讨[J].商界论坛,2013(13):260.

[3]黄安胜.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4]高红贵,汪成.生态文明绿色村庄进程中的困境及对策[J].统计与角色,2014(24):64-66.

[5]高红贵,汪成.略论生态文明的绿色城镇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2-15.

[6]沈清基,顾贤荣.绿色城镇化发展若干重要问题思考[J].建设科技,2013.

[7]张百霞等.生态文明视域下河北新型城镇化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15(3):11-14.

[8]孙久文,闫吴生.城镇化与产业化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5(6):24-26.

[9]蔡梦晗等.“十三五”推进绿色城镇化亟待完善五大支撑点[n].2015(5):1-2.

[10]岳文海.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

[11]罗勇.城镇化的绿色路径与生态指向[J].辽宁大学学报,2014(6):84-89.

[12]叶连松.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趋势[J].环渤海经济t望,2012(1):3-13.

[13]田文富.马克思城市观视野下“多维融合”绿色人本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5(3):288-297.

[14]张波.绿色――坚守城镇化的命脉[J].城乡建设,2015.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篇3

城市发展史表明,城市在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扩张,资本对土地和资源的商业掠夺也变本加厉,人地矛盾突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人口膨胀、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公共安全事件频发等“城市病”日益突显。“从表观上看,现代城市发展也正在日益变成一种丑化运动。”[2]林立的高楼大厦和交错的高架桥支离了自然景观和城市天际线;斑驳的广告牌、炫目的玻璃幕墙和所谓“亮化工程”成为严重的视觉污染源;建筑工地、工厂车间、车站码头和商业街区的嘈杂轰鸣使人心情烦躁,生活垃圾、工业垃圾、汽车尾气、工业废水散发出阵阵恶臭……。城市文脉断裂、建筑风格雷同、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等人文生态退化现象,使城市人找不到家的归属而深感孤独。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向全球漫延,对人类的生存构成极大威胁,促使人们警醒和反思人类文明的发展模式,深刻意识到人类迫切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当下“非美”的生存状态,重建美好的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生态学创立的生态思想开始渗透到人的世界观和生存体验中,酝酿形成了一场生态文化运动,此时“生态学与生物学概念已经经过改造成为社会学与人文学科概念,与人的美好生存紧密相连,而人的美好生存是当代最重要的美学内涵”。[3]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生态美学观由此应运而生。目前关于生态美学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生态美学仅研究人与自然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而广义的生态美学则研究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人自身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但也将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的研究放到基础的位置。[4]生态美学所关注的多重生态审美关系,正是城市现实境域中遭受重创而亟待修复和重构的关系,这就促使学界聚焦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城市人生存方式的生态审美维度,对城市生态审美关系的研究成为了生态美学的核心和重点。我国著名生态美学家周膺、王诺认为,国外生态美学的兴起,以艾伦.卡尔森(allenCarlson)和巴里.萨德勒(BarrySadler)于1982年主编出版的《环境美学:阐释性论文集》为标志。

“卡尔森和阿诺德.伯林特(arnoldBeleant)等人的环境美学理论是对现代城市生态危机的直接反映,所关注的重点正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场所城市以及与其发生熵循环的工业、农业等所构成的人类生存环境,而非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环境。”卡尔森把环境美学的范围扩展到所有的原始环境与人造环境,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生态环境鉴赏模式。伯林特不仅通过揭露批判现代城市病的“消极审美价值”,呼吁将审美考虑与城市规划结合起来,反思城市的价值和目标,而且创造性地提出“融合美学”来奠定城市生态美研究的学理基础。伯林特认为“建立城市生态的审美范式”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类作为整个环境复合体的一部分,审美地参与到环境中;在环境中,感官的内在体验和直接意义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认真考虑审美融合(aestheticengagement),将是城市景观人性化的重要步骤。”[6]在国内,生态美学的提出和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与此同时,许多生态美学家十分注重把生态美学原理运用于城市环境的审美塑造、生活方式的审美追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寻求摆脱城市化生态困境的出路。徐恒醇发表的我国首部《生态美学》专著,以相当的篇幅探讨了城市景观设计、城市特色与风景资源的利用以及生活方式的生态审美追求等城市美学重大现实问题。周膺、吴晶推出我国首部生态城市美学专著,从存在论、自然论、文化论、社会论诸方面对生态城市美学进行开创性研究,主张人类在城市中构建人与自然平等、共生的关系。曾繁仁在创立“生态存在论美学”的基础上提出“有机生成论”城市美学,主张在城市建设中贯彻“有机性、生成性、生命力、个性化与和谐性”等生态美学原则,以实现“诗意的栖居”,“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梦想。

综上所述,城市生态美的研究,是工业城市的弊端充分暴露并危及人类生存,促使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化转型时代必然提出的学术命题。尽管学界开展了富于创造性的研究,但对“城市生态美”范畴的哲学基础、本质内涵、生成机理和基本特征还缺乏充分研究和有效界定。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点探讨。

二、城市生态美的本质及其生成机理

笔者认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和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等经典著作中蕴含的“生态实践”哲学观,为我们科学研究城市生态美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实践”的范畴,但在他们诸多精辟的论述中,生态实践观已呼之欲出,其基本要点是:(1)人与自然一体观。马克思指出:“所谓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8](p52)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明确反对把人类和自然对立起来的荒谬、反自然的观点,指出人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征服者。[9](p383-384)可见,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人与自然是融为一体、休戚与共的,人类应该象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自然。(2)人与自然的交往观。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10](p52)并把劳动的本质界定为实现人与自然交往的中介,而不是人对自然界的单向改造和征服,他说:“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11](p201-202)而且这种物质交换必须是合理的,即“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2](p926-927)这就蕴含着人对自然界的干预不能超出自然承载力的生态思想。因此人类应该顺应自然生态平衡规律来从事实践活动。(3)人与自然的和解观。人类以自身的行动控制、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最终目标也不仅是从自然界中索取更多的物质产品,而是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并进,实现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合一。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才能达此最高境界,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3](p77)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上述思想,笔者认为,生态实践是人们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依据生态学原理推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客观物质活动,其内生机制和发展动力根源于人的生态本质力量。人的生态本质力量是自然向人的漫长进化和社会劳动的共同作用形成的人的生态整体性和生态存在能力。人的生态整体性是指人作为生态系统整体存在的丰富特性,包括人的全面本质和丰富的感觉特性。也就是马克思所指出的,人要通过对象性活动“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4](p80)“创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15](p83)人的生态存在能力包括人的生态需求、生态智慧和生态体验能力,以及生态创造能力。人的生态需求由人的生态本源性所决定。人是自然之子,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体,这从根本上决定人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客观需求。人的生态智慧启迪于人的生态环链性。人是整个自然界生态环链中的一环,“人人都具有生态环链性,个体一旦离开生态环链,就会失去他作为生命的基本条件,从而走向死亡。”[16]生态环链性激发人类反思自身行为的生态后果,促进生态科学和生态伦理价值观的形成。人的生态体验能力产生的生理机制是人的生态节律性。节律感应是一切生命存在和活动的生态基础和生态机制,在自然向人的生成过程中,人的生态调节机制进化成为以生理为基础、心理为中介、意识为主导的节律系统,从而使人的生命与环境建立起万物相通、天人相生的生态关联。[17]这种关联当然也包括人对生态平衡状态的愉悦感受。

人的生态创造性则把人的生态活动与动植物的生态活动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人不像动植物那样只会出于本能与自然界交换物质和能量,而是自觉能动地认识、掌握和运用生态平衡规律,发展生态治理技术,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宜居环境。人基于追求自身生态本质力量与自然界进行的对象性感性活动,是经由生态实践向城市生态美生成的机理。生态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生态主体化与主体生态化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人具有受动性,生态规律作为一种客观必然力量制约着人的生命活动,同时在自然向人的生成中内化为人的生理心理机制,形成人对生态效应敏感反应的审美心理结构;另一方面,人又是能动的存在物,人不仅能掌握而且能运用生态规律来控制、调整和改造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实现生态化生存的美好理想。这是人类自觉地追求自身生态本质力量的过程。惟其如此,人同自然界才能完成本质的统一,“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8](p79)才能在人所特有的生态实践中得到统一。这种辩证统一的过程在城市建设中就表现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也就是合乎生态规律、哲学论丛合乎生态目标的城市生态美的建造活动。城市生态景观、生态环境作为人对自然界的生态调谐实践活动的成果,无论是住宅小区、购物商场、文化广场、旅游景区等人化自然,还是经人类呵护存留的湿地、荒野、海洋、河流、山脉等原始自然景观,无不体现着现代城市人的生态化生存和发展的目标和理想,凝结着城市建设者生态本质力量,寄寓着现代城市人寻根和回归家园的情愫。人们在舒适、便利、生态的城市里工作、学习、生活,“充满劳绩,但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土地上”,从而体验到巨大的审美愉悦。城市生态美是人的生态本质力量在城市生态文明实践中的确证和体现,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感性形式,也即城市生态景观与人的审美感受的普遍必然联系。城市生态美视阈下的城市生态景观,不是外在于人的“如画风景”,而是人参与其中并与之融合一体的城市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环境。由于人的生态本质力量只能在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中才能实现,因此城市生态审美“超越了审美主体对自身生命的关爱,也超越了役使自然而为我所用的价值取向的狭隘,从而使审美主体将自身生命与对象的生命世界和谐交融。”[19]这种人把自身融入对象生命世界的和谐愉悦感受,就是生态美感。著名生态美学家曾繁仁认为生态美感的本质内涵是“家园意识”,其追求的最高美境是“诗意栖居”。之所以把城市生态美感的本质界定为“家园意识”,首先,生态环境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所,只有扎根“大地”,人类才能永续发展;其次,人具有生态本性,这是自然历史的天赋,只有融入生态整体,人才真正实现“生态自我”,体验到家的归属。再次,现代城市由于工业生产方式和技术的操纵,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遭受破坏,人与自然母体和历史文脉日渐疏离,普遍而强烈地产生一种失去家园的孤独感、迷惘感,“寻根”和“回家”成了现代城市人的情感慰藉和精神希翼。而“诗意地栖居”则是海德格尔借用荷尔德林的诗句形象而深刻地描述了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理想生存境界。晚年海德格尔提出“天地神人四方游戏”说,从存在论层面来阐释这种生态理想美,认为当人类与宇宙、大地、存在处于自由融合的协调关系,也就是人与万物“如其所是地存在”时,才达到“诗意地栖居”。但是,海德格尔把实现此境界的“返乡之路”寄托在虚无漂眇的审美玄想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按照生态实践观的逻辑理路,实现城市人生态化生存的惟一途径是通过人的生态实践,按照生态美的规律来调节城市生产生活与自然生态平衡的关系,发展柔性科技的力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营造城市人“诗意地栖居”的城市生态审美意境。

三、城市生态美的基本特征

城市生态美是城市生态景观契合主体审美感受生成的城市意象,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城市空间存在的价值在于满足人们工作、居住、休闲、交往等需要,因此城市功能是城市存在的本质特征。早期“历史偶然城市模式”的城市功能基于当时特定地理气候条件和生产、生活及政治等需要自然形成的。现代大工业兴起的“机器城市模式”遵循资本逻辑和技术理性追求利润最大化和高效率,便捷、统一、简洁和标准化成为城市的功能特征,它在创造出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消解了城市生活的生态性、复杂性和丰富性,导致城市空间尺度冷漠化、文脉缺失以及构造趋同等诸多后遗症。对此,后现代主义提出“生态城市模式”的解决方案。生态城市模式比“历史偶然模式”更能回应人类社会生活的工作和需要,比“机器城市模式”更加真实地回应人类境况,也比两者能够更加富有弹性地回应人类社会形式和活动的多样性。”[20]柏林特认为这是一融合了生态审美观的城市化新理念,“生态审美体验的审美考虑不仅引起重视,而且被视为最为重要的因素。在人、对象以及生态系统的正常运动等所组成的相互关系中,生态体验成为中心特征。”[21]因此,审美价值与功能价值的内在统一无疑是考量理想城市模式的基本标准。

2.多样性与整体性的统一。城市生态美融合了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活和谐意境、城市建筑和景观艺术等多种美学形态的复合感受,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协同整合的系统。从空间上看,各种审美形态或审美要素只有在相互配合、协同作用下才能显示出城市作为审美对象的整体意义。比如,作为城市主体的建筑群不仅在空间分隔和联系的合理性上要满足人活动的需要,而且在布局高低以及外观形体、线条、光影和色彩上也要与周围的环境、广场、道路、园林、雕塑和氛围相互协调,交相辉映。从时间上看,城市生态美的整体性还体现在城市历史空间的延续性上面,一座美的城市必定是呈现出完整历史生命的城市,是历史与时尚的统一、老街区、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和谐共处。如天津古文化街既保留了天津后宫的传统木结构建筑,又使其与新建筑在民族风格上协调一致,同时还融入了兴盛的现代商业气息,类似的还有上海外滩、香港的“老大街”等,这些城市景观都从整体上透射出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城市美不仅具有整体性,而且还具有多样性,也就是说宏观整体美应该与个性美和特色美相统一。城市在各自不同的地理气候、山水特色和历史文化的孕育下形成,不同的城市之间必然显出差异美和风格美。许多现代城市之所以给人以“千城市一面”,单调乏味之感,就是因为在功能主义立场主导下只注重整齐与秩序,忽视人性的需要和文脉的传承,建造的城市缺乏地域、民族、乡土色彩和历史文化意蕴。针对现代城市美学的这种弊端,后现代主义城市美学特别强调了城市建筑体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如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主张城市是蕴含着历史、传统、文化、民族一系列意义的特征性“场所”。美国城市美学家林奇认为,城市应当是特点鲜明、可让人辨认和理解的结构及意象。罗和科特合著的《拼贴城市》一书主张城市规划应基于城市特定的历史记忆和自然演化背景进行,否则就会变成“普遍的社会”而失去它的特征。这反映了后现代主义生态城市美学强调城市的异质风格,反对城市结构的均质化的生态审美理念。

3.生态性与文明性的统一。这一特征根源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本质。一方面,人是自然存在物,“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22](p383—384)人的生态本性决定人对自然界具有天然的依赖性、亲和感。另一方面,人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人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从事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和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生产活动。人的社会性也就意味着人具有通过“自然人化”来实现自身目的的文明创造本质。人所具有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本质结构,决定了人所追求的理想生存境界必然是人与自然、社会共荣的境界,也即是生态性与文明性相统一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古代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低,城市文明不发达,人以受动性的方式与自然界维持一种和谐平衡的原生态关系。近现代以来,人认识改造自然的主动性创造性空前提高,城市荟萃了人类先进文明成果。但现代城市文明也潜伏着走向自己反面的悖论,主体性的高扬蜕变为人性的物化、异化,对自然的改造演变成野蛮的掠夺。人们在享受丰裕生活、先进科技和优质教育等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不得不忍受酸雨、雾霾、臭氧层破坏等生态恶化的袭击,现代人并没有感受到城市文明给他们带来的幸福与美好,相反,茫然、焦虑、烦燥……等心理问题成为了现代城市病的普遍主体症候。针对此病症,生态美学反对主体性的、技术性的僭越,主张生态性的还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这种理念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生态性与文明性的平衡,在掌握和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基础上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城市。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篇4

所谓“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而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它基于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以及智能融合的应用,构建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制度环境与生态,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塑造城市公共价值并为生活其间的每一位市民创造独特价值,实现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由此,“互联网+”也被认为是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形成创新涌现的智慧城市生态,从而进一步完善城市的管理与运行功能,实现更好的公共服务,让人们生活更便宜、出行更便利、环境更宜居。

伴随知识社会的来临,无所不在的网络与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共同驱动了无所不在的创新。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创新2.0,而创新2.0又反过来作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移动了、泛在了、应用于传统行业了,更会同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知识,造就了无所不在的创新,推动了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LivingLab(生活实验室、体验实验区)、FabLab(个人制造实验室、创客)、aip(“三验”应用创新园区)、wiki(维基模式)、prosumer(产消者)、Crowdsourcing(众包)等典型创新2.0模式不断涌现,推动了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新形态。

智慧城市作为推动城镇化发展、解决超大城市病及城市群合理建设的新型城市形态,“互联网+”正是解决资源分配不合理,重新构造城市机构、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的利器。譬如在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基于互联网思维,搭建开放、互动、参与、融合的公共新型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的融合,推动传统行业的升级与转型,从而实现资源的统一协调与共享。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智慧城市正为互联网与行业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应用土壤,一方面推动了传统行业升级转型,在遭遇资源瓶颈的形势下,为传统产业行业通过互联网思维及技术突破推进产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新的空间;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发展,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结合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并催生了跨领域、融台性的新兴产业形态。

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注重以人为本、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而“开放、透明、互动、参与、融合”的互联网思维为公众提供了维基、微博、FabLab、LivingLab等多种工具和方法实现用户的参与,实现公众智慧的汇聚,为不断推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创新2.0推动的创新生态所带来的创客浪潮,互联网浪潮推动的资源平台化所带来的便利以及智慧城市的智慧家居、智慧生活、智慧交通等领域所带来的创新空间进一步激发了有志人士创业创新的热情。也正因如此,“互联网+”是融入智慧城市基因的,是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基本特征。

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

创新2.0研究群的学者也就“互联网+”与智慧城市建设展开了讨论,认为“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有利于形成创新涌现的智慧城市生态。

上海市浦东新区经信委副主任张爱平认为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是“互联网+”,其逻辑枢纽是“政务云+”,突破急需“云调度+”,这也是创新2.0语境下智慧城市的生态演替趋势。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篇5

一、城市环境艺术的研究范畴

关于城市环境艺术的研究范畴包括两方面内容,即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具有“适应人的行为模式的特征和造成使人类活动更有意义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城市设计。就规划布局而言,其成果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经人们长期的经营建设而形成的城市格局、宫殿、寺观、府第、园林、街道、民居等物质环境(形体环境);城市物质环境以居民行为活动为载体的各种物质设施的总和,它是一切有形环境的总和,是自然要素、实体要素和空间要素的统一体;二是上述物质环境所负载的社会结构、组织制度、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内部蕴涵,也就是城市之文化。它虽然是一种无形环境,但是,可以随时感受其效果,如生活情趣、生活方便舒适程度、安全和归属感等,它是城市环境的价值指向,城市环境长期发展中依据人的行为模式形成城市肌理及其它各种实体要素的组合关系,构成城市空间心理认知。

如果说城市物质环境是人们生活的空间载体,是表征,那么城市文化就是城市生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深层结构。城市环境艺术是以人视觉感官为中介,最终评价是在主观感觉城市实体环境后引发的心理感受。城市环境艺术特色一方面体现在实体环境中,如自然环境、城市形态,包括城市的几何形状、城市的布局等;另一方面也体现于非实体形态环境,如城市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所形成的习惯于思维,由此形成包容事件发生的空间――场所。非实体形态城市环境的产生和形成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更能清晰地表达某种内涵,由此观念指导下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更能表达出一种独特的地域性。环境艺术最终是人们观念形态的物质外化的结果、观念上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地域以不同的建筑语言反映其文化发展的历史。

二、影响城市环境艺术的因素

城市的自然特征,包括自然条件、地理环境,这是形成城市景观的基本因素。城市自然特征是城市的背景、底景和依托,一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一定的自然特色。自然特征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直接和直观的。历史文化、乡土、民俗等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较为模糊复杂,但是,它们又是城市环境特色形成的潜在因素,而且往往是城市环境艺术的本质所在,对城市的影响通过其外在的显质的城市环境要素表现出来。

“人”是贯穿这两个因素之间的特殊因素。首先,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特征的改造和利用。人为建设活动的结果,是形成城市环境最活跃的因素,主要是指城市的格局、轮廓景观、绿化空间、历史遗存、建筑风格等。人工因素可以使城市的自然环境变得更富有魅力,更具有特色;但不当的人为建设,也可能使城市的自然特色遭到破坏。只有把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城市增辉,显示特色。其次,“人”首先是作为具有文化取向和一般的行为视觉特征的集群,然后才是指特殊的个体。

城市是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城市的自然特征是城市形体环境特色的结构层面,地域文化是城市形体环境特色的文化层面,这两个层面在人的因素的影响下叠加,形成了城市形体环境的构成层面。文化的多样化而造成的与其相适应的生活背景的多样化以及建成环境的多样化,是城市个性、特色存在的前提,城市环境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和意义,都是三者关系的反映,具有特色美的城市就是这三种关系的相对优化的表现。

三、城市环境艺术的地域性

大自然为城市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存在基础和背景,自然特征既是城市形成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决定城市形态的前提。一定地域环境的自然特征往往是独特的、无法模仿的,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无法更改的背景特色,构成城市环境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环境的创造就要充分认识和了解各种因素的特征和潜在的美学价值,并在城市环境艺术中充分展现出来。

城市化进程是人类自身不断改造自然的过程,因此,城市发展与自然保护是一对矛盾。自然并非完全不能改动,人类发展的历程也是人类不断调整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经历了畏惧自然、改造自然、破坏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环境共生等阶段。与自然环境共生是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最好体现,而要达到这一目标,人类在调整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就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在“调适自我”的前提下有节制地“利用自然”,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审慎地“装点自然”,从而塑造出生态和谐健康、景色美丽怡人的城市空间。

恩格斯曾经指出:“自然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是相互制约的”,如果人类尊重自然规律,就能从自然的恩赐和回馈中受益,反之则会受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

城市是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城市形体环境,都表现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就文化的广义而言,它是人类生活和存在的一种方式,而城市就是这种方式特殊和集中的表现,是文化积淀的产物。传统的城市,无论是在何种文化脉络下成长的,其形体环境均能自然而清晰的展示它的特色表达其文化上的魅力。因文化的多样性而造成的与其相适应的生活背景的多样化,以及建成环境多样化是城市个性、特色存在的前提。伊利宁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的市民在追求什么。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任何一个城市的特征都无一例外地打上文化的烙印。文化对于城市相当于灵魂对于人一样重要,只有准确把握并挖掘城市的文化特征,才能使城市富有灵性。这就需要自觉地把握文化的社科内涵,做到科学利用,合理传承,使城市的环境艺术不断得到发展和延续。

四、城市环境艺术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整体性是城市环境艺术的基本特征。从人对城市空间的感知来看,城市是由不同的元素组合而成的整体,城市环境艺术的整体性是指每个组成元素都无法独立代替和独立表现的。德国哲学家谢林在其《艺术哲学》中说:“也许个别的美也会感动人,但是真正的艺术作品个别的美是没有的,唯有整体的才是美的。”良好城市环境艺术的形成也同样不是景点、街区、自然山水和人的活动等的简单堆聚,研究城市景观不仅要看到元素之间的相互依存、一致性与有机性,同时还要注意到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非一致性与非有机性。由于组成系统的元素的多样与繁复、盛衰与变化,使城市环境艺术呈现复杂的整体性。

易识别性。易识别性是城市环境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城市是人类生存活动的载体,它的客观存在是人类聚居最基本、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城市就是为人们提供高质的综合环境。人是城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城市空间的创造者,又是城市信息的接收者,人对城市空间的感受是通过人的认知而产生的。城市形体环境特色作为城市的物化形式和显相形态,它是否有特色,是通过人们对城市空间的感知得到的。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们对城市环境的感知,来自于物质形态和个人观念及其对城市的理解。凯文•林奇指出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分析和评价标准是可意象性和易识别性,易识别性是可意象的基础。因为只有识别才能形成意象,所以易识别性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特征之一。

时间性。城市环境艺术与一定的时间维度相关。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和研究城市时,有的运用于生命相关的理论对它进行剖析,有的运用史学家严谨的考证与深邃思考来透视城市发展的规律,有的形象地把城市比作一本打开的史书,所有的研究都把城市和时间维度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城市发展中,各个时期的城市受到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持续地处于建构与自我组织过程中,城市环境艺术的形成也处于不断地变化中。因时代的不同,城市也会呈现不同的特色,不能脱离时间的维度而存在。

城市环境艺术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作为一种文化,它具有时空和地域性。各种环境、文化状况下的文脉和条件,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城市环境艺术中的反映,同时又与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城市的环境艺术也是相互影响的。地域、民族性的城市环境艺术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国际性城市环境艺术文化。在当今世界里,城市环境艺术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也包含后者对前者的吸收与融合。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补充,彼此影响,共同发展;只有保护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城市环境艺术文化,促进世界建筑文化的多元化构成,才能建立一个“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

参考文献:

[1].Co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2].陈凯峰:《建筑文化学》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6。

[3].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科学出版社,1998.3。

[4].弗朗西斯oDoKo钦:《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邹德农、方千里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篇6

城市建成区中的旧城和历史街区曾经拥有过繁荣,有的核心街区曾经作为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地区,而这些街区在当今城市空间规模快速发展和功能要素丰富综合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活力。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历史街区作为物质载体有使用寿命,二是历史街区作为空间场所无法承载当今城市功能要素和人们行为活动的发展需求。而换一个角度审视,历史街区又拥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承载着城市在历史中的演进轨迹和发展脉络。

再生发展面对城市中历史街区的物质环境和文化价值状况通过对衰落的物质环境进行实体性更新,对丧失活力的功能环境进行再生性改造或置换,对历史文化价值进行顺应城市发展趋势的延续和拓展。作为城市有机组成部分的历史街区,通过保护整治而实现的再生发展进一步体现在其作为空间场所对当今人们行为方式的适应方面。

1 空间物质环境

前门地区是北京城市中轴线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南中轴的独特空间位置使其成为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中的核心片区。当今的城市建设已经对前门地区进行了交通系统的改造,城市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分别开辟了前门东侧路和煤市街,将前门地区划分为三个部分。前门东侧路以东地区为前门地区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其用地规模为58.6ha,四至为北起前门东大街,南至茶食街,西起前门东侧路,东至新革路。

前门东侧路以东地区在空间环境和物质实体上,具有典型的北京旧城环境特征。在北京城市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本地区没有跟上城市建设和功能更新的步伐,导致了空间物质环境上的衰落。空间物质环境的衰败同样也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活动,商业活动缩减以及低层次运行方式,使得本地区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商业活力,居住空间环境的衰败也使得原有的生活行为活力逐渐消失,存在着居住人口老龄化和行为单一化的现象。

为达到本地区再生发展的目标,对空间物质环境进行更新整治既是必须的也是基础的在前门东侧路以东地区保护整治规划中,梳理整治空间物质环境,改造实体形态,置换内部功能等,成为保护更新规划中更新部分的主体内容。

2 历史文化渊源与价值

在整体肌理方面,本地区顺应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地势以及三里河河道的走向,形成了弧形街巷和斜向、南北走向胡同的肌理形态。在单体建筑形态方面,平民化的居住空间和市井商业。造就了以草厂三条至十条和长巷二条至九条为代表的东西向布置、小巧的四合院群落。在街区空间形态方面,传统的砖木结构建筑与清末民初殖民地时期西式风格的砖石建筑相互参差,展现中西建筑风貌并存和装饰艺术精致多彩的魅力,也体现出老北京建筑文化发展脉络和兴衰变迁的历程。

挖掘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加以拓展,使其成为可依托的核心资源是街区再生发展的目标。分类整理历史文化信息信的物质载体。甄别其历史文化价值、建立保护的措施等,成为保护更新规划中保护部分的主体内容。

保护更新途径的架构组成

保护更新途径的建立以建设目标为指向,其架构组成也与所达成的建设目标紧密连贯。就前门东侧路以东地区的保护更新规划而言,面对本地区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和衰落的物质环境现状,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对象。即保护什么和更新什么,其次要明确的是措施,即怎么保护和怎么更新再次要明确的是落实,即保护和更新措施如何操作。

在本地区保护整治规划中对保护更新途径的探寻顺应以上三个层次展开,并进而形成了保护更新途径的架构组成。

组成一:进行本地区满覆盖调查,建立起以院落为基本单元,以胡同为串联线路,以地块为集合面域的建筑实体历史信息档案。以图表与图则相结合的登录统计方式构建起本底资料,并以地区本底资料的归类统计数据为基础对现状进行判断与甄别。

组成二:在判断与甄别所形成的结论基础上,明确保护更新的具体对象与措施方法,即以文保单位、文物普查单位和保护院落为保护对象,建立起本地区的保护控制点,在保护地区成因肌理的格局下梳理街巷,更新改造衰败的院落和置换功能。

组成三,以保护整治规划所形成的保护与更新措施系列为基础,引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就地区更新改造的部分建立起控制性指标体系以地块的刚性控制指标明确更新改造在量上的制约条件,并据此建立规划管理和操作实施的平台,以保障保护整治规划目标的达成。

1 本底资料的建立

鉴于前门东侧路以东地区的成因特征、功能性质和现实状况,以院落为基本单元以地块一胡同院落作为本底资料的构建层次进行本地区的满覆盖调查。并以15个方面的基础数据,作为地区内调查的基本内容建立起分类统计档案。

以地区本底资料为依据,在历史文化资源,街巷肌理、建筑风貌,建筑质量等方面进行价值量,完整性、特征性的比较评价从而甄别出保护更新的具体对象,类型特征以及空间分布,为在其后的保护整治规划中选择适宜的更新改造措施提供了依据和实施的对象。

通过对覆盖整个地区的本底资料的分析研究,明确了区位环境、传统商业、地方文化、旅游价值等方面的地区发展优势,并据此进行地区内部和跨地区的外部比较判断,为其后的保护整治规划提供方式上和程度上的选择依据。

2 保护与更新规划

根据本底资料明确街区保护整治的价值所在由此明确了保护整治规划的功能定位: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传统文化,商业,旅游及居住相结合的城市历史文化区。明确了保护整治规划的理念取向,即面向街区再生发展的目标,在更新中进行保护,将街区的建设融入当代北京城市的发展格局之中。

在保护整治规划中,对不同的分区选择有差别的措施。在重点保护区内以保护为主导,侧重就甄别出的院落具体落实保护措施,并以其为风貌形态的控制点梳理街巷肌理;在建设控制区内保护与更新并重,侧重对更新地块和院落在建设量与功能构成上的控制,在保护和延续街巷走向与格局的前提下,以街区功能定位为依据进行更新改造,在风貌协调区内以更新为主导,侧重在对更新地块和院落在形态尺度上的引导,侧重地块内部的功能置换引导以及与城市功能的衔接,在形态尺度协调和过渡的取向下进行更新建设,总之,针对不同的分区确定有差别的保护更新措施,形成主导取向层级关系清晰并覆盖整个街区的保护更新措施体系。

3 规划方法的综合 针对本地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功能构成多样。现状建筑混杂,基础设施缺乏等等现实状况,面临当前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推动,当代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迁等等状况,街区内不同区位条件的地块,不同功能性质和类型规模建筑物需要运用综合的保护更新措施予以应对。

概括起来,综合规划方法所形成的保护更新途径序列为:本底资料理性判断为基础保护更新措施体系为主体一指标控制为支撑一城市设计为引导。以规划方法的综合,探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便于管理操作的保护与更新途径。

再生发展目标的体系确立

保护整治规划并不以保护与更新为目的,不同层次的保护与更新措施仅仅是运用于物质对象的措施手段,而措施手段的实施是为了达成街区再生发展的目标。由此,目标的确定以及相连贯的构成体系的确立,是选择相对应的更新与保护措施体系的基础,也是评价更新与保护措施是否适宜的判断依据。

街区的再生发展目标是由多方面要素相互作用并整合汇聚而成,即整合而成一千总目标,历史街区的再生性发展,与总目标相关联的多方面的要素依据其影响程度,分解并确立再生发展目标的体系。

1再生发展的目标

街区再生发展的总目标是引入城市发展的诸多活力要素,使得更新后的街区融入城市发展的总体格局,与其周边的城市地区协同发展,再生发展目标的核心指向,是通过对作为人们行为与生活的物质载体的更新,达到对街区人们日渐凋敞的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再生。由此形成的再生发展的目标体系内涵构成的各个方面,均是以应对物质环境问题而导向街区内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当代适应性更新。

2目标的内涵构成

街区再生发展目标体系的内涵构成涉及到当今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针对本地区的现实状况和历史文化价值状况,将引入街区的多个层次城市发展活力因素归为四类分支目标。目标体系中四类分支均以现状物质载体为更新对象,更新实施效果指向街区内人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呼应性再生。

(1)更新街区功能

街区内实体和空间环境的功能组成直接对应着使用者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街区中各种新的功能活力因素的引入,必然为日渐凋敞的生活行为注入再生和发展的力量。鉴于此,更新街区内的功能类型和功能构成。成为街区再生发展目标体系的首要部分。保护整治规划通过更新,置换和合并等措施,引入合院居住,休闲商业、特色餐饮,胡同旅游和商务办公等新型城市功能,形成独特的城市功能增长资源,结合街区发展的功能定位。打造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城市综合区。

(2)拓展风貌特征

具有悠久历史渊源与传统文化特色的街区风貌和传统建筑形态特征,在城市发展中是独特的优势资源。通过强化形态格局和拓展风貌特征,提高独特的形态资源在城市发展中的价值,汇集街区内人们寻古发史的体验行为,重塑人们对历史街区风貌的心理认知。保护整治规划建立起胡同一合院,的格局清晰的空间网络,保护重要历史建筑和重点院落,通过实体和空间环境的更新改造强化街区独特的肌理形态,拓展风貌特征,形成具有强烈形态感染力的城市特征标志区。

(3)提升环境品质

居民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质量是评价城市及街区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街区环境品质的优化和提升是各项发展功能可持续增长的重要环节。历史文化街区内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再生和发展,与环境品质的提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保护整治规划采取分散化和小型化的绿地景观规划手法,以调整空间功能、增设公共空间和优化绿地景观等方法来提升街区的环境品质,从而提高人们各项生活行为的舒适度并保障街区的再生与可持续发展。

(4)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街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项发展的基础支撑是街区能否更新再生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志。它的配套与完善是街区所引入的各项发展活力要素能否运行的重要条件,鉴于此完善街区基础设施成为街区再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再生发展的保障。保护整治规划结合街巷胡同的梳理和地块的规划调整,将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引入街区,特别是利用地下空间完善道路交通设施,使之成为街区再生发展的基本保障。

再生发展目标的规划实施保障

在保护整治规划中引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和城市设计导则,以引入两者在规划管理上的优势建立起具有有效操作性的规划与实施平台。

对街区整体肌理和街巷尺度格局的保护,是保护整治规划在实体环境建设中的基本内容,在更新中进行保护的工作内容也是围绕着这个部分展开,所以“有度”更新的控制指标体系和“有源”引导的城市设计导则成为规划实施的保障,控制性更新和引导性设计这两大类规划实施保障,均以“面状”的街区分区和“线性”的街巷胡同为主体对象,落实在更新中进行保护的规划理念并形成规划实施的保障。

1基于保护管理的控制性更新

街区整体肌理是风貌特征保护与拓展的基础对象,其街区尺度的规模和“面状”的分布构成了风貌特征的“基质”,因此对“基质”更新的控制是风貌特征保护与拓展的必要保障。

根据保护整治规划对前门东侧路以东地区的分区划定,在重点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风貌协调区采取从强到弱,由紧到松的控制,指标体系,使街区的更新形成由中心向边缘的递减过渡,体现出与对象分区保护整治目的相对应的不同更新强度的规划控制,在空间形态上形成与城市尺度的衔接。

街巷尺度格局是风貌特征保护与拓展的另一基础对象,其贯穿街区的特性和“线性”通道的分布构成了风貌特征的体验线索,因此对街巷尺度格局的控制性更新是依据人的行为角度和感知角度对风貌特征的保护和拓展,

街巷尺度格局的控制性更新内容,包括道路系统及交通组织、停车场地及停车方式、胡同梳理和胡同开辟等方面,形成街区的车流。人流网络以及风貌体验网络。为保障建立起来的街巷胡同网络具有亲人的尺度,在两侧地块的更新强度采取外侧紧内部松的控制方式。

2基于再生更新的引导性设计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篇7

城市文化的主要内容

关于城市文化的定义,主要存在两种定义思路,其一是从文化的定义推理演绎,例如台湾学者张丽堂援用了泰勒关于文化的经典定义,将城市文化定义为人类生活于都市社会组织中,所具有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一切都市社会所获得的任何能力及习惯。又如郑卫民援用了广义文化的定义,认为城市文化简单地说是人们在城市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城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其二是从城市本身的特征出发进行定义,例如认为城市文化往往也被称为“都市文化”,是市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它具有复杂化、多元化的特点。又如秦启文认为,城市文化是指生活在城市区域内的人们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对象化活动中,所共同创造的行为方式、组织结构和道德规范,以及这种活动所形成的具有地域性(或城市特色)的典章制度、观念形态、知识体系、风俗习惯、心理状态、技术和艺术成果。

虽然关于城市文化的理解多种多样,但一般来说其都可以划归为广义或狭义的一种。关于狭义和广义文化的理解,普遍认为广义的城市文化是城市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总和,几乎涵盖整个城市人类的所有生产、生活方式。不仅包括教育、科技、文学、艺术、体育、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居民素质、企业管理及政府形象等非物质实体,而且还包括建筑艺术风格、街景美化、广场规划和设计、雕塑装饰、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状况等物质实体。狭义的城市文化仅指指导城市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精神意识形态,它主要包括教育、科技、语言文学、艺术等精神理念和精神产品。城市的基本问题是城市是否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城市的设计是否促进人的步行交通和人与人的面对面交流。芒福德在书中并没有介绍什么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城市,他揭示的是指导规划过程的社会性原则,而不是作为一名专业规划师来讨论城市问题。对芒福德来说,城市规划问题首先是价值问题。

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对城市系统内各物质设施进行建设,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城市系统内各个物质设施的实物行态,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计发程序问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其次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要从全局出发,使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布局上做到职能明确,主次分明,互相衔接,科学考虑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第三要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辩证关系。最后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污染环境。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保持人与自然相互协调,既是当代人类的共同责任,也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经多年的实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上述规划方法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基于对城市开放性――城市的发展与更新永无完结的认识,城市规划界提出了“持续规划”和“滚动式发展”的规划思想,即主要着眼于近期的发展与建设,对远景目标则不断地加以修正补充和调整,实行一种动态的平衡,从而抛弃了把城市规划当作城市“未来终极状态”的旧观念。

城市文化对城市建设的意义

文化个性和城市特色怎么确立,每座城市都有不同的地理、气候、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也必然会有不同的景观、形象、空间以及氛围、气质、灵魂,从而使城市文化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济南称“泉城”,景德镇称“瓷都”,杭州称“人间天堂”,维也纳称“音乐之都”等等,都是特有文化使之形成了不可磨灭的城市特色。比如,长春可以从历史文化、汽车文化、电影文化等独特文化优势出发确立文化特色,集安可以利用“世界文化遗产”彰显文化魅力,延边、前郭、伊通等可以立足民族文化生发个性特色。各地确立城市文化特色,第一步要从各类本土文化中深入发掘和正确认知文化特征,在做出准确可靠解读基础上,对文化个性给予明确定位;第二步要注意保持这种原有文化特征,维护好生成它的城市格局、风貌以及空间特征、整体环境、人文精神等,以留住文化个性;第三步要努力传承和弘扬这种文化特色,把文化个性忠实地反映在城市建设上,以固化城市特色。大力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培育形成良好的城市品格。制度性的城市文化是城市特色的活的体现,也决定着城市的物质空间的风格和品位。每个城镇都应该从有利于城市特色生长、城市品位提升出发,对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以及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制度体系和行为习惯给予深入反思和积极改善,对市民生产生活中蕴含的传统性、地域性的道德风尚、风俗习惯、民间文艺等给予正确引导和积极塑造,让优良的宝贵的文化传统和健康、积极、先进的社会风尚成为城市文化的主流。要不断丰富发展这种个性鲜明的城市主流文化,让城市文化品格特色日益鲜明、品位不断提升。

结论

要把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统一起来。城市文化只有创新发展,文化个性才有持久的生命力,文化特色才能魅力无穷。丧失了保留至今的文化遗产,城市将失去记忆;不能跟上时代不断创新,城市文化将迷失发展路径。只有传承与创新并重,城市文化才能获得真正意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建.现代城市规划的和谐视野[J]上海城市管理,2010,(01).

[2]姜秀娟,赵淑玲.论城市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06).

[3]杨军,何邕健.关于城市规划本质的再思考[J]城市,2009,(10).

[4]陆枭麟,张京祥.当代中国城市文化迷失与规划师角色再塑[J]规划师,2009,(05).

[5]赵倩.浚县老城区空间格局整体性保护研究[D]郑州大学,2010.

[6]徐文雅,徐文权.打工文化和城市形象的互动影响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篇8

关键词:生态城市能量污染材料再生系统轮廓

ananalysisofSevenFeaturesofecologicalplan

Houyi

thefirstdesigninstituteofengineeringdesign,050011

abstract:Sincethebasicoflayoutecologicalcityinalmosthalfacentury,theresearchprogressofecologyisquickwithnaturalscienceandsocialsciencepenetrated,formingahugegroup.onthebasisofthesubjectofresearchresults,wecanseethegeneralecologicalcitybasicoutline:theecologicalcityisthesocial,economic,culturalandnaturalhighlycollaborativeharmonyofcompoundecosystemsystem.anditsinternalmaterialtransformation,energyflowandinformationtransferform,andthecoexistenceofinterlockingnetwork,wehavetorealizerecycling,energymaterialtomakefullusebeforeinformationfeedbackadjustment.thebesteconomicbenefit,society,harmonybetweenmanandnaturehighlycollaborativesymbiosisoffunction.Specifically,ecologicalcitygeneralcanbesummarizedas7bigfeatures.

Keywords:ecologicalcity,energy,pollution,material,recycling,system,outline

l、能充分利用可持续供给的清洁能源。

能量是包括生命运动在内的一切运动的源泉,文明发展水平越高,所耗的能量越大。矿物能源面临枯竭且污染严重,核裂变能的利用存在着污染风险,核聚变能仍可望而不可及,太阳能、风能、水能、氢能、地热是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生物能用之有度也是可持续的。能量不可能回收利用,最终都会转化成废热,但可以根据它的转化形式而逐层利用。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于它的能量运转系统具有三大特征;一是能量来源是可持续供给的,亿万年都无枯竭之虞;二是能源本身是清洁的,在生产和利用中不对环境产生污染;三是能逐层充分利用,能把废热污染减到最低,这一要求既是充分利用能源的要求,又是生命过程和气候现象受温度调节,因而要避免热污染灾害的要求。

2、能充分利用可持续供给的清洁材料。

物质材料是支撑文明大厦的骨架和砖瓦,文明越发达,对材料的要求越高,由于金属矿物大多面临枯竭人工合成材料又大多含有毒素,因而物质材料的生产和利用都要有根本性的变革。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于它的物质运转系统也具有三大特征:一是材料本身是高性能和清洁安全的,不含有害毒素;二是有完善的材料循环再生利用系统,最终的废弃物可降解或对环境无污染;三是材料的替代研发和应用能实现材料的可持续供给。

3、城市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形成全面的协调共生网络。

这个共生网络系统也具有三大特征:一是网络运转的趋向是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而不是某个组成部分一枝独秀式地增长;二是网络所提供的产品有不断增进人类身心健康和生态平衡的功效,而不是数量的盲目增长;三是网络系统在演替中不断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样性的发展,达到生态学上持续力最强的稳态,而不是多样性衰减的系统脆弱平衡。

4、在城市的长期发展中始终县有最佳的生态位和最强的自组织力。

有三大特征:一是整个生态城市系统与各种承载力和限制因素的上下限保持足够的距离,风险始终处于最小;二是有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自我完善、日我强化系统的功能;三是有不断增强的承受冲击力、利用外力、同化异力的转换融合功能。(

景观生态的十大战略,要建立一个生态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就是未来的城市空间,可持续的一个景观战略,一个景观格局,这格局就像人的骨架一样,它是未来城市安全的保障,未来城市居民身心再生的需要,是身心的再生。这个地球不是人类一个人的,不是人类一个物种的,生物具有多样性。是多种生物共同拥有的地球。所以要维护自然过程,

5.保留一系列的自然原生的景观要素

把自然的基本元素与城市的基本元素结合起来,在城市空间的塑造中保持这些即使很细小但是非常有趣味的自然人文景观部分。城市形态的这些一些现状部分,应该保留但是相应的城市功能可以发生调整变化。今后新城的居民将来可以使用这样的城市空间去休闲、休息或者仅仅就是观赏和回忆自己过去熟悉的文化和环境。它们应该是今后新城公共空间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当然它会与开发、建设前的现状发生变化,带来相应的区别与不同。比如这样的自然人文基本元素和城市元素,它们不同的比例、尺度,不同的方位、定位,不同的功能与位置等,所有的一切都应该能够帮助去为整个新城创造一个合理的、有理由、有因果关系和城市可识别性的生态可持续性的健康城市发展景观。

6.规划一系列开放的缓冲性城市公共空间

可持续的城市,需要一系列自然开放的城市缓冲空间,来区别和独立繁忙的城市空间和自然休闲空间,以此区别独立开自然与城市这样一些基本元素之间的特征。在城市的边缘地带用自然的元素去创造一个清楚逻辑的城市系统。这两个系统应该用一个明显而强烈的缓冲地段区别开来,但是在另外一方面这两个不同主题的城市设计要素和系统之间,应该是非常容易进行快速联系和交流的。自然景观区域,公共开放的城市空间区域,应该象其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规划项目一样有相应的具体功能以及有机地生存和存在的理由,尽管不同的项目、城市空间的结构和组织方式也许是不同的。

城市各部分的功能在具体项目设计中通常都应该拥有一样的城市地位,但是应该按照它们不同的空间特征而设置不同的设计要素和不同的空间层次。用自然元素的不同位置和处理手法,我们在城市组织结构中便能够创造多样性的城市层次空间,这包括道路交通系统、私人和公共空间系统和城市的其它重要要点的塑造。如果我们能够联系项目所在地周边环境的自然、人文景观要素,以此为相关重要的设计依据,来设置不同层次和空间下的城市建筑密度、容积率和建筑的高度等,这样原理塑造出来的城市,本身便具有当地地方特征的多样性的城市空间,它本身就是一个健康、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城市所必须具有的要素。

7.吸收独特的地区文化,塑造一个谐调的多样性城市层次空间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篇9

关键词:城郊森林公园;城市发展;地域性;规划模式

1.城郊森林公园规划模式案例分析

1.1完整体系支撑下的北京市城郊森林公园规划模式

北京市2004~2020年的绿地结构总体规划明确制定了将建立四大郊野公园作为国家公园的政策。

1.2因地制宜的洛阳市城郊森林公园规划模式

截至2005年4月,河南省洛阳市依次建成了周山、龙门山、小浪底、上清官四大城郊森林公园,正式对市民开放Ⅲ。

周山森林公园是这四大城郊森林公园中建设较早的一个,它对所建公园基址、基本情况进行了认真勘测和深入了解,因地制宜地进行公园规划和植物配植,科学指导公园建设,公园地势起伏,依其地形地貌条件利用植物进行自然空间划分,创造出某一景观特殊的环境气氛。

1.3注重生态文化建设的长沙市城郊森林公园规划模式

根据《长沙市城市林业生态圈规划》:长沙在2005年建成国家园林城市,2010年建成林业生态市,2020年建成为国家山水园林城。

长沙市在建设森林公园时,注重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文化要素,开展生动活泼的生态科普教育活动,开发富有本土特色的生态文化衍生品,挖掘生态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城郊森林公园的资源优势,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爱认可。

2.城郊森林公园规划模式特征及问题

综合笔者对以上3种城郊森林公园规划模式的分析,其规划模式都非常注重对城郊现有资源的保护,在建立多功能生态圈的基础上,实现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反馈,还能对城市历史发展文脉给予充分尊重。但从以上案例也不难看出,3个地区的森林公园都未给予公园地域独特性足够的重视,公园功能区域规划、种植空间设计都较为中庸,不利于城市全面发展生态型的趋势。

3.百草坡森林公园规划模式

3.1百草坡森林公园的建设背景

根据晋中市争创“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先后规划建设了玉湖公园、体育公园、晋商公园、社火公园、龙湖公园、乌金山森林公园、学府生态湿地公园等,结合晋中市已有的绿地种类,以及国内外城市绿地的规划策略,不难发现,晋中市缺乏一个推动城市生态、经济、文化和谐发展的植物园。

3.2百草坡森林公园的现状条件

百草坡城郊森林公园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主城区东部,西与晋中市主城区主干道东环路相接,东与百草坡村相邻,北与山西新能源汽车装备机械制造工业园区接壤,南与石太铁路毗邻,总面积441hm2南北约2.5km、东西2.7km。

场地现状属典型黄土地貌特征,拥有丘陵台地、沟谷、黄土塬、黄土梁等类型地型。场地地势东高西低,由西向东呈平原一丘陵阶梯分布,场地西侧和中部各有一条黄土沟谷。场地中地形坡度大部分在25。以下,适宜做中等强度以上的开发,坡度较大(>25°)且坡度变化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冲沟附近。

3.3百草坡森林公园的规划策略

3.3.1整合资源、全局谋划。充分结合场地内部现有的银杏种植基地、东侧耕地等各类资源,进行资源整合,站在植物园整体规划设计的高度,全局谋划,将现有资源共同纳入森林公园设计中。

3.3.2本土植被、景观展示。园区设计充分体现适地适树的种植基本原则,植物种植以晋中当地乡土植被为主。通过乡土植物的主体建设形成相对稳定的林相结构,并营造出具有场地地域性的植被大景观格局。

3.3.3显山露水、因地制宜。尊重场地现状条件,充分利用现状台地、黄土沟谷、黄土台塬的丰富地形地貌。以山水格局为基础进行森林公园的功能布局和游憩利用。显山露水,体现尊重场地特征的设计原则。

3.4.4森林为底、局部建设。准确把握森林公园现状条件和定位,以绿化悠闲,营造全园的森林本底为基础。在全园绿化建设下、局部区域进行美化景观处理,加入尤其内容,融入到全园森林基底中。

3.4.5功能优势、特色彰显。营造具有城市植物园特征的功能体系,彰显功能特色,例如植物品种展示、山林郊野游憩、城市森林绿色体验、森林氧吧、田园采摘体验等,弥补晋中现有城市公园有限的绿色功能,优势互补,共同完善晋中城市中心区的绿地功能体系。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篇10

地域文化是指因地理分布不同为基础的,以历史文化为主线的,以现实为表象的人文精神活动的总和。地域文化主要说的是一个地域与其他地域不同的地方如民间建筑、饮食文化、风土人情等,说到地域就要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一个城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特点正好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特征,地域性的概念要求必须是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等的结合。一个城市如果想很好地表达自身的历史文化,通过城市景观设计来表达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以地域文化为背景的景观设计,可以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过去、回忆过去,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情结。

2地域性文化设计元素的获取

城市景观设计应该体现城市的文化,景观设计的元素可以从城市文化方面进行获取,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色建筑方面、材料及城市的彩色等。进行提取后可以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分解、抽象和重构,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地域性文化设计元素的获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获取:

2.1从历史文化方面获取

西安的大雁塔广场,祥龙造型的仿唐路灯,整个造型上是条大气磅礴的祥龙,灯柱的图案是中国典型的脸谱造型,色彩浓艳,造型大胆,让人仿佛回到盛世唐朝。除了路灯,几乎大雁塔广场上出现的所有建筑和小品都采用了仿唐设计,这样做可以很大程度上宣传城市文化。我国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这也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依据。

2.2从传统建筑符合中提取

有时我们经过一个城市会看到一些城市的公交站牌的造型设计借鉴了该城市传统建筑的造型元素,这样就会给我们留下较深的印象,同时也传达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如中国传统的合院空间、天井空间都是在历史文化与意识形态下共同建造的,是人们在实践的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在景观设计中运用这些具有标志性的元素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2.3从传统图案纹样与色彩中提取

传统图案纹样往往被认为是当地的最能体现城市地域性文化特征的,所以称为最常见的装饰手法,图案纹样不仅本身具有很好的形式美感作用以外,背后蕴含的“意”也是人们喜欢的关键。人们对美好事物总是心存向往。因此,传统纹样蕴含的意义是非常适合于景观设计的。如西安城市广场中的公共座椅设计,木材与石材进行了完美结合,下方腿足部分加入了中国典型的莲花纹样,寓意富贵吉祥。

3地域性文化融入城市景观设计的方法

传统文化可以融入城市景观设计中。例如,四川杜甫草堂外的公共设施,其电话亭的设计就是采用传统文化石亭盖的形式进行设计的,极其富有装饰性。传统地域文化也可以运用于城市景观设施的材料和色彩设计中。例如,桂林地区多产石灰岩,所以当地人就将石山上开采的石灰岩加工后制成公共座椅,这样公共座椅不仅经久耐用而且与当地地域特征结合了起来。具体将传统文化融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3.1通过对地域文化符号进行分解,转化成新的形式

对于具有地域性的传统文化符号采用分解转化的方法,形成新的形态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去。经过分解可以从地域性文化符号的形态中提炼出新的形式形成设计元素,运用到景观设计中。

3.2利用对地域文化符号的打散再构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

如原始器皿中的鱼纹、叶纹等图案装饰就运用了这种方式。它是利用分解、合成的方法对原始形态进行分解形成的。打散的方法一般有:对传统文化符号分解以后选取最有特征的符号进行重新组合,打破原来的组织形式通过变异进行重新排列,对原来的形态进行分解,保留最有特征的部分进行重新构造。

3.3运用对地域文化符号的置换

也就是选择一个原始形态作为原点,再根据创意置换新的符号组合成新形。如把建筑的某一局部作为载体进行再创造或置换构成。

3.4利用地域文化符号的基本型变异的手法来进行设计

例如,借用古建筑的外部形态或者服饰造型等,在保留其基本特征的前提下进行变异设计。传统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的,各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是相互交融的,这样就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符号系统。本土的地域文化只有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吸收才能永葆青春,跨文化的相互交流是景观设计创新的手段,用民族文化结合外来文化使城市景观设计更有生命力。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