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1:35

生物学含义篇1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逐渐成为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为培养面向信息社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笔者进行了多年“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本文依据笔者的经验谈谈对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感受和认识。

一、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整合含义及理论基础信

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的整合就是将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融入信息技术,使生物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以学科知识的学习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可以通过确定主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自主设计、协作学习,以达到知识与能力的意义建构。但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时,往往是教师操作、演示,学生看、听,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的整合方式就没有体现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没有发挥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整合的优势。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整合改革了传统的生物学教学模式,改革了学习的环境和工具,改变了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整合模式

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整合模式是指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教师由以课堂的中心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咨询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建构知识的主体。信息技术也由灌输知识的工具转变为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例如,进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这一节的教学时,教师展示教学目标,提出问题,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布置任务,学生可以利用生物课堂和课余时间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浏览等形式收集有关“心脏”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再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进行分析、整理,提出建议、设想,再利用信息技术将自己的主题内容做成个性的网页,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成果,全班学生讨论。最后,教师概括、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三、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整合的优势

1.体现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教学的互动性。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师生一起学习、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自主学习、相互讨论,对于所学内容不明确的或不易弄懂的,可以到相关网站(可以由教师提供)或搜索引擎(如百度、Google等)查找相关资料,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基于网络的的学习具有合作、交流、互动的特点,学生间可以相互交流,还可以在网上交流。可以说,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交流、合作的过程,得到的每一个结论都是在合作、交流、互动的基础上取得的成果。2.优化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其信息能力的发展。传统的生物学教学方式是以教师指导为主的教学方式,一般都采用“传递”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整合模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探索发展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手段也从演示教具变为学生探究问题获取知识的工具。在网络环境条件下,学生的学习是多向互动的,可以通过检索、学习、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获得自己的认知方式。

生物学含义篇2

摘要:科学的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上所完成的最深刻的革命变革,导致唯物主义最高形态的创立,即实践的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的创立,其最基本的前提就是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形成。它是对唯心主义物质观的彻底排斥和对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根本超越。区别物质的三种不同的含义及弄清其辩证联系,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批判唯心主义物质观,克服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以及批判不可知论,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物质概念;含义;区别;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它坚持物质世界的本原性、先在性,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归根到底都是物质世界的不同表现形态,意识也是物质世界的产物和物质世界的反映。因此,世界统一于物质。由此可见,对物质概念的含义的界定显得特别重要,本文主要是讲了物质概念的三种含义,以及区分物质概念三种含义的意义。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一下:

一、物质概念的三种含义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给哲学物质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列宁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把物质定义为客观实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含义的哲学表述。除此以外,在人类生活中还有另外两种意义上使用的物质概念。也就是说,包括上述含义在内,物质概念有三种含义,或者说有三种不同含义的物质概念。分别说来就是:

(一)具体物质形态意义上的物质含义

这个意义上的物质概念所指谓的是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具体的存在物。这种物质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实存的物质”。[2]它具有个别性。一张桌子、一个苹果、一片树叶,都是实存的物质。物质形态千姿百态,各各特殊。它具有可感性,即它们感性地存在着,即现实地存在着,可以被人们所感知,包括直接的感知或间接的感知。它具有有限性,即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是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中存在的,都是有条件的。所以当我们说“物质总是有生有灭的”,这里所说的物质就是指具体的物质形态,其意思是说,具体物质形态的存在总是有限的、非永恒的,是有生有灭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物质的每一有限存在方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或分解,都同样是暂时的”。[3]

(二)各种物质形态集合体意义上的物质含义

在这个意义上物质概念所指谓的是物质世界或宇宙总体。恩格斯说,“宇宙是一个体系,是各种物体相联系的总体”,又说,“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4]显然,这里的物质所指谓的是宇宙总体或整个世界。物质作为宇宙总体,作这样理解的物质具有惟一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世界只有一个,此外并不存在与这个世界并列的另外的世界,至于意识、思维,不过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从属于物质世界的,而不是一个绝对孤立自存的世界。恩格斯指出,“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惟一现实的”,[5]它具有系统整体性。它既不是各种孤立事物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物质形态的机械组合,而是各种物质形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不同层次的物质系统整体;它具有无限性、永恒性,正如恩格斯所说:“当我们说,物质和运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时候,我们是说,宇宙是作为无限的进步过程而存在着,即以无限性的形式存在着。”又说:“除了永恒变化着的、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以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了。”[6]显而易见,正是在无可穷尽的具体物质形态、物质结构的永恒变化或转化中,表现出物质世界的无限性、永恒性。

(三)各种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意义上的物质含义

这个意义上的物质概念,所标志的是客观实在。物质世界作为各种物质形态的集合体,那么构成这个集合体的各种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回答也就引出了物质范畴的第三种含义,即在各种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意义上的物质含义。恩格斯指出,这种意义上的物质作为“抽象”和“简称”,“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7]。恩格斯又指出:“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8]在这里,恩格斯把“实存的物质”,即各种物质形态同“物质本身”即各种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关系。也就是说,作为万事万物共同本质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抽象性,即超感性,或曰不能被感知,而只能靠理性思维去把握。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物质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上述三种不同的含义。拿“人”这个概念来说,也存在这样三种情况比如,某人到一户住家去喊开门,他问:“家里有人吗?”这里的“人”就是特指这座房子的居住者。又比如,我们常说,“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里的“人”指谓的是人的总体,即人类或人类社会再比如,某人毒打一青年,有人站出来指责说:“他是人啦,你怎么能这样对待他。”这里的“人”就是一个普遍概念,指谓的是作为社会存在物的具有人生权利和人格尊严的人。那么,区分物质概念的上述三种含义,其意义如何呢?

二、区分物质概念三种含义的意义

这里的意义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只有坚持物质作为普遍概念的含义,即客观实在性,才能从根本上划清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和唯心主义物质观的界限。

因为物质作为具体的物质形态,作为具体存在物的指称,或作为各种物质形态集合体的指称,这两种含义的物质概念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概念。对于物质的这样两种含义是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都可以承认的。也就是说,不能以是否承认这样两种含义的物质来区分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而只能以是否承认物质即客观实在性来作为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物质观的标准。比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并不否认日常生活中那些具体物质的存在,也不否认自然界是存在的。贝克莱说,“我决不对我们通过感觉或思考能够认识到的任何一物的存在提出异议。我用眼睛看到的和用手触到的那些物是存在的,是真实存在的,这一点我毫不怀疑。我们否定其存在的惟一的物,是哲学家们叫作物质……的东西”,[9]也就是说,贝克莱所否认的是被唯物主义哲学家看作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东西,即作为客观实在性的物质。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也不否认具体物的存在,不否认由各种具体物所构成的自然宇宙的存在,他所否认的是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不以意识为转移的存在,在他看来,“‘理性’是万物的无限的内容,是万物的精华和真相”,“做着它所创始的一切自然的……基础”,它“不但展开在‘自然宇宙’的现象中,而且也展开在……世界历史的现象中”[10]。由此可见,坚持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根本之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和唯心主义物质观的主要区别之所在。

(二)只有坚持物质作为普遍概念的含义,即客观实在性,才能彻底坚持唯物主义,才能划清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和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界限,才能彻底战胜唯心主义。

在哲学史上,凡是唯物主义哲学家或哲学派别,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断定物质是精神的本原,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但是由于他们对物质的理解不同,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唯物主义哲学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唯物主义古代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的主要缺陷,是把物质个别混同于物质一般,用物质个别取代物质一般。当然,近代唯物主义与古代唯物主义在这方面有程度上的区别。这种区别表现在古代唯物主义把物质一般等同于或归结为具体的存在物(或是水、或是火、或是气等),或是归结为物质结构的具体层次(或是元素、或是种子、或是原子等)。古代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是以感性、直观或猜测为基础的,它不足以解释无限复杂的物质世界。建立在这种物质观上的唯物主义自然是不稳固的,很容易被。近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有了很大进步。近代唯物主义不再把某种具体物理解为一般物质,亦即不再从具体物的角度去说明世界的统一性。在他们看来,物质一般不是什么具体的东西,而是一切个别事物所固有的特性的集合;这种集合又是能够刺激我们感官而引起感觉的东西。霍尔巴赫认为:“对于我们来说,物质一般地就是一切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我们归之于不同的物质的那些特性,是以不同的物质在我们身上造成的不同的印象或变化为基础的。”[11]可见,近代唯物主义对物质的认知虽然已从某种个别上升到某种一般,但还没有完成这个上升过程,仍旧停留在某种个别、特殊的认识阶段,并未上升到对物质的最一般的认识。由于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有这种缺陷,它也就很难抵御唯心主义的进攻。

马克思主义哲学抓住了以往唯物主义物质范畴中的共性:物质总是存在于意识之外,不依赖于意识而真实存在的东西。这就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一切个别物质形态、一切物质结构层次的差异性,抓住了物质区别于意识的最一般的特性即客观实在性,并从客观实在性去理解世界的统一性,这样就使物质范畴上升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范畴,即具有最普遍涵盖性的范畴。

(三)只有坚持物质一般与物质个别的辩证统一,才能彻底批判不可知论。

物质作为普遍概念只是抓住了物质一般、物质的共性。而一般的物质、共性的物质是不能单独存在的,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因此物质一般是通过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而存在的,是通过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被人们所感知,进而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思维被把握的。在我们看来,不能在物质一般和物质个别的绝对对立中思维,也不能在感性和理性的绝对对立中思维。物质一般是不能被感知的,不具有可感性,但物质一般就其通过物质个别的存在和表现来说,又是可感知的,并且正是在感知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来加以把握的。恩格斯和列宁的论述是从不同角度说的,本质上是一致的,必须对这些论述作统一的理解。只有作这种统一的理解,才能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才能彻底批判不可知论。由此可见,为了彻底批判不可知论,在物质一般与物质个别的关系上,我们既不能把个别当作一般,例如不能把水、火、石头等当作就是物质本身;但也不能说,个别不是一般,例如不能说水、火、石头等不是物质。

总之,区别物质的上述三种不同的含义及弄清其辩证联系,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批判唯心主义物质观,克服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以及批判不可知论,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33页。

[3][4][5][6][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33页。

[9]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转引自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5页。

生物学含义篇3

一、“自然”一词的古典含义

英国学者雷蒙•威廉斯在《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一书中认为,古法文nature和拉丁文natura可以视为现代英语词汇nature一词的词源,这两个词都源自拉丁文nasci,其含义均是“出生的”[2]。“自然”在希腊文中对应的词汇是“phusis”,含义也是产生、生长,这均是从词源上说的。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期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对“自然”概念作出明确规定和阐释的第一人,他对“自然”概念的分析和规定主要集中在其《形而上学》和《物理学》两部著作中。在《形而上学》第五卷第四章中,他先分别列举了“自然”一词的六种含义。第一,生长物的生成;第二,生长物最初由之长出的那个内在的东西,强调“自然”的内在性含义;第三,自然物自身内最初的运动来源;第四,自然物由以存在和生成的那个最初的东西,即质料;第五,自然物内在的“形式”。针对这一点,亚里士多德说:“因此,那些由于自然而存在或生成的事物,尽管它从其生成或存在的东西已经存在着,但倘若还不具有形式和形状,我们就不说它有了自然。”[3]第六,“自然”是实体,这是从自然的形式实体的意义扩展到一切实体的意义上。亚里士多德进而总结说:“从以上所说,自然首要的和根本的意义是,在作为自身的自身之内具有运动本原的事物的实体,质料由于能够接受这种东西而被称为自然,生成和生长由于其运动源出于它而被称为自然。它是自然存在物运动的本原,或潜在地或现实地内在于事物之中。”[3]所以,从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思想,尤其是其关于事物构成的四因说理论的角度来考察,“自然”的根本的和准确的含义是内在于每一个自然物之中的“形式”。因为质料只有在获得形式之后才成为某一确定自然物,而此一自然物也才能获得运动的来源。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观点与之前的自然哲学家不同,后者用自然界中某种形式的物质质料来解释一切自然事物的本原,只说明了事物“从所出”的质料本源,没有说明事物“其所是”的本性。这一做法导致的结果就是在事物外部寻找事物运动的原因,而亚里士多德赋予事物以“形式”,并将其作为事物生成变化的根本原因,既使事物获得本性,解决了事物的“其所是”,也从事物内部解释了事物的生成变化和运动,表明了自然界的每一事物都是活性的、有机的,并且是具有独立本性的。

在《物理学》第二卷第一章中,亚里士多德也集中分析了“自然”一词的含义。他说:“在存在着的事物中,有些是由于自然而存在,有些则是由于其他原因而存在。……因为所有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都明显地在自身之中有一个运动和静止的本原———有些是在地点方面的,有些是增加或减少方面的,有些则是性质变化方面的。相反,床榻、罩袍以及诸如此类的其他东西,在它们各自的名称所规定的范围内,并且就它们是工艺制品而言,都没有这样的内在冲动。”亚里士多德在对所有存在物作了以上两种区分后,提出了自己关于“自然”的定义:“所谓自然,就是一种由于自身而不是由于偶性地存在于事物之中的运动和静止的最初本原和原因。”[3]我们可以看到,在《物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是通过区分两类存在物即自然存在物和人工制品而得出“自然”的含义的,即“自然”是事物自身之内使其运动和静止的本原。这一结论和他在《形而上学》中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他接着又说:“自然就是目的和所为的东西。”[4]这一视“自然”为目的观点也是他本人思想的归结。所以,结合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给“自然”下的定义,“自然”一词的含义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自然是“形式”,而“形式”就是事物的本性,所以,“自然”是事物的形式,是事物的本性。第二,亚里士多德将“目的”纳入“自然”一词的含义中,表明自然物是自足、独立的,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亚里士多德还从“自然”的角度论述了人的天性和城邦的起源。《形而上学》开篇就说明:“求知是人类的天性。我们乐于使用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说明:即使并无实用,人们总爱好感觉,而在诸感觉中,尤重视觉。”[4]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自然”,即人之为人的本性就是“求知”。这句话说明,首先,亚里士多德将求知即追求对事物的理解、追求生活中的至善美德作为人的天性,这一做法比将理性作为人的天性更加指向一种心灵的原始力量和倾向;其次,这句话也表明亚里士多德认识论的经验主义倾向。可以说,经验主义就是自然主义者的认识论方法。在关于城邦的起源上,他说:“城邦显然是自然的产物。”

城邦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具有自然意义上的根源,即产生于人类对最优良、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人们出于自然本性以及延续后嗣的自然需要最先结合成为家庭。当多个家庭为了实现比生活必需品更多的需要比如生命安全、生活富裕等等而联系起来时,便产生了村落。当数个相互临近的村落为了进一步满足生活需要并为了更美好的至善生活而结合为一个更大的共同体,大到足以自足或接近自足时,城邦就产生了。所以,城邦是自然的产物,源于人的自然物质需要和求知的精神天性。总之,亚里士多德的自然主义政治学理论弱化了柏拉图政治学的神秘主义色彩,削弱了政治学所具有的神学色彩,主张社会、国家和政治活动的自然主义起源,这之中尤其注重人的物质需要和求知的精神天性在社会政治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汉语中,“自然”一词是先秦时期的老子发明并首先使用的。在《道德经》中,老子多次提及“自然”一词,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七章)[6]。同时,老子首次赋予“自然”一词以特定内涵。他在《道德经》第三章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关于这一句话,王弼注道:“守其真也。”关于王弼的注解,楼宇烈也写道:“‘真’,即‘朴’。”[6]王弼注解中出现的“真”字是关于人之本性而言的。老子又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王弼注:“各返其所始也。”(第十六章)[6]就是说,人之为人存在一种质朴本性,统治者真正的统治是无为而治,以维护这一质朴本性;而在日常之中,人也要进行持续修炼以持守住这一质朴本性。这是“自然”的“人之自然”的含义。在第五章,老子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王弼注道:“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6]这句话里出现的“真”字意指一种自然物的本性。就是说,“道”化育万物、滋养万物,但对万物却无一丝偏爱之心,似乎漠然无情。如果硬要说有什么感情,那么可以这样说,正是这种“无爱”成就了“道”对万物的“大爱”,即“道”以自己的无为而顺从万物本性的方式成就了万物,成就了万物存在之“真”。这是“自然”的“物之自然”的含义。从这里出现的两个“真”字出发,可以说,在老子这里,“自然”具有两层基本的含义:一是物之自然,即一切事物根源于道的原初本性。二是人之自然,即人的质朴本性。人的质朴本性是通过人的有为过程来实现的,是通过具备了自我意识的人,在主动反思自身行为和自然界运行的基础上,自觉遵从自然规律,进而顺应物之自然和人之自然,以求达到物我一体、天人合一的和谐圆融境界的方式实现的。这里的“人”经历了从跃出自然又回归自然,从自在的自然到自为的自然的过程,最终成为老子说的“绝圣弃智”、“绝学无忧”的“返璞归真”的人。在人与物的关系上,“物之自然”与“人之自然”联通的方式是人的自觉意识。因为任何物之“自己”,物的所谓原初本性即物之自然都只有在人的意识的照亮下才显示出其存在意义来。这一点在西方哲学中,尤其是在从笛卡尔到康德建构“人之主体”的过程中阐释得已经很明白了。“物之自然”所具有的价值也只有在人的反思的前提下才显示出来。然而老子的意思并不是要人在对物的反思中脱离物并与之对立而将人视为在价值上高于物的理性主体,进而在对物的占有和征服中满足人不断膨胀的欲望,也不是要人在没有自觉意识和主体意识的无知无觉的状态中和自然保持一种纯粹的一体状态,而是要人在自觉的意志努力下,将自身的主体意识视为对物之自然的遵从和持守,从而实现人之自然,最终达到物之自然和人之自然的合一,实现“道”的最高理想。同样,政治活动也应遵循人和外物的原初的质朴本性,尊重社会和国家的自然演变,尽量减少外在的人为干预,尤其反对违背社会自身规律的激进变革。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第六十章)王弼注道:“不扰也。躁则多害,静则全真。”

这里又出现一个“真”,意思是要统治者自觉维护社会的存在、演变之“真”。实际上,老子自然哲学的深层现实关怀就在于反思国家政治领域中统治者膨胀的占有欲望导致的主观妄为对人性之“自然”的扭曲、割裂,所以才提出一个无为政治的“小国寡民”式的政治理想,以此来实现其哲学中深沉的人文关怀。老子在论述“自然”的同时倡导人的“主体性”。然而这一“主体性”不是西方那种与自然界割裂的、进攻性和欲望型的主体性,而是在自我意识和理性地反思自身行为和自然运行的基础上,以事实性的“自然”为价值理想,要人进行内心修炼,作出意志上的努力以“回归”而不是“跃出”自然的整体存在和秩序的另一种主体性。也就是说,这一主体性恰恰是要人通过反思来意识到自己对于本性之“自然”、自然界、自然秩序的守护者身份。老庄的这一对人的“主体性”的主张来源于对周朝末年价值失序、群雄混战、生灵涂炭的社会历史现实的深刻反省,其目的在于防止人的原初质朴本性被愈来愈强大的国家、权力、制度、军国体制等等人为制度所野蛮规训、戕害,避免人在有限生命中盲目争夺外物而遗忘人的本真之性的迷妄,防止人“役于物”;同时又防止人的主体意识恶性膨胀,结果陷入人与自己的原初自然本性相分裂,与他人相分裂,与自然界相分裂,而走入人类中心主义的物质纷争的迷途上,即防止人“役物”。无论“役于物”还是“役物”都是违背“自然”的。老子说的“大制不割”、“圣人方而不割”,都是要人顺应自然,避免诸种分裂,主动归附自然秩序之中。综上所述,“自然”概念在古典时代的含义可以归结如下:第一,在对外物和人的存在上,主张“自然”就是一切事物(包括作为纯粹生物体的人)在自身之内的就具有的运动本原(这一本原作为了事物的本性、自性和目的)。所以,“自然”是自然物的形式、内在本性而不是具体自然物式的实体;主张从事物自身说明事物自身,反对任何以超验、先验唯心的方式解释万物的存在;侧重从人心灵中天然的原始情感、倾向或结构的角度解释人的本性。第二,对于人和物(包括社会制度)的关系,主张“自然”的事物都是完整的独立的自足的“实体”,强调事物和某一特定的社会、政治制度形式在非人为性的自身演变过程中实现自身目的,反对来自人为的违背社会本性的激进干扰、破坏;人不应将事物视为实现自己欲望的手段,而应该尊重其本性和存在,并使自己主动遵从并维护整体自然的秩序,进而在人和“自然”的事物之间达到和谐的平衡。第三,在价值论上,“自然”或“天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因而是完美的,而相比较之下“人道”却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因而是有缺陷的,所以主张“以天道明人道”,要人以“自然”的自然界的完美性作为价值追求理想,以此弥补人为世界的不足。“自然”的价值高于人为的价值。所以这就必然引出第四点,即方法上是从事实推出价值。

二、“自然主义”的概念史及其含义

作为一种哲学传统的“自然主义”在历史上并不连贯,内涵上也并不是很明确。所以当代有西方学者指出:“‘自然’的观念,或者‘自然的’客体或关系,或者‘自然主义的’研究模式,已经在很多不同时间和地点,因为不同的目的被很广泛地应用了,这些使用的广泛程度超过人类思想史上其他任何一个概念。”[7]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试图从现有的各种对自然主义哲学的研究成果中归结出“自然主义”这一概念一般的哲学含义。

首先从出自各种权威辞典的定义上看。《剑桥哲学辞典》认为:“自然主义有两个观点:(1)所有东西都是由自然实体构成,自然实体需要在科学内进行研究,自然实体的属性决定了包括人在内的事物的所有属性;(2)在某种意义上,关于确证和解释的可接受的方法与科学中的确证和说明方法具有连续性。第一个观点是形而上学或者本体论的,第二个观点是方法论或者认识论的。”[8]《新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为:“自然主义在哲学上,断定宇宙中的所有存在物和事件(无论其内在特征如何)都是自然的。通过这种方式,自然主义理论将科学方法与哲学联系起来。因此,关于宇宙的所有知识必须通过科学探索获得。”[9]《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在哲学上,自然主义有两层含义:广义的自然主义一般指那些主张用自然原因或自然原理来解释一切现象的哲学思潮,如中国汉代王充用禀气的厚薄解释人的智愚,宋代张载用禀气不同解释人性,欧洲哲学史中用人的自然属性解释人的道德现象,都属此例;狭义的自然主义,指20世纪30年代形成于美国的一个哲学流派。”[10]其次,从学界比较公认的自然主义的发展史看。自然主义的源头可以追朔到古希腊时期的自然哲学家的身上,当时的自然哲学力图以自然界某一具体物质形态作为本原来解释世界万物的本质和生成,而反对之前从神话中寻求解释的做法,反对神秘主义和超验主义的解释。经过漫长的中世纪神学笼罩之后,在近代,自然主义哲学几乎是和自然科学一同出现的,“自然主义”自此成为一个确定的哲学概念。也就是说,17世纪之后,古希腊时期那些研究事物本质的自然哲学家逐渐转变为近代意义上的科学家,他们运用经验观察、分析和归纳演绎方法,借助科学仪器力图对物质世界进行更精确和严密的解释。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家就被称为自然主义者。最终在19世纪末,这样一种着重于方法论的自然主义已经被完全内化于自然科学之中,自然主义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必要的部分随着科学家的理解和实践与科学一起逐渐发展起来了。自然主义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哲学流派正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这一时期的自然主义反对任何超验的或先验唯心的认知世界的方式,而主张唯物的解释方式;强调自然科学方法的应用,进而将其应用到一切哲学问题上,而当代自然主义哲学是在对弗雷格开创的分析哲学传统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出现的。从对自然主义发展史简要的描述中可以看到,近代之后,自然主义与自然科学相互交织在一起,相辅相成而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过,近代之后的自然科学式的“自然主义”在根本理念上仍与其古典原意一致,都承认世界以及人自身的客观实在性,主张经验的研究方法;在以事物自身说明事物自身,反对超验和先验的解释上两者是根本一致的。

生物学含义篇4

1.有机食品

含义是一种国际通称,从英文organlcFood直译过来。凡是标有“有机食品”字样的食物,表明它的原料是通过土壤友好方式生产出来的,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

健康意义尽管研究早已证明,在营养保健方面,有机食物并不比普通食物优越,但是,有机食物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没有使用过杀虫剂、化学肥料、抗生素、合成激素,也没有使用过基因工程技术。

温馨提示有机食物的价格要比非有机食物高出50%以上,往往令消费者望而却步。“有机”并不意味着某种食物富有营养或者有益于心脏健康。实际上,即使是有机食物也可能含有较高热量、盐分或者其他一些人"应当禁忌的成分。

2.无公害食品

含义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符合相关标准,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质量范围内,经农业部认可并可使用相关标志的农产品。

健康意义这是食品生产的一种基本要求,凡是食品都应达到这一要求。所以,如果再有标榜“无公害食品”的,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大可不必感激涕零了,说到底,这是食品的本分!

3.绿色食品

含义是从“无公害食品”向“有机食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产品,经农业部门认证推广,分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食品允许在生产过程中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物质,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

健康意义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是绿色食品的特征。

4.100%纯天然

含义不含人工色素、香料或者防腐剂,也不含^工合成的配料。

健康意义尽管有些食品含有食物添加剂,但大多数添加成分经过反复研究并没有发现有害于身体健康(不按照国家标准添加者除外)。

温馨提示不要仅仅因为某种食物标有“天然”就去购买,因为天然食物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有利于健康。尽管出白天然,这类食物仍旧会含有大量糖分、脂肪或者卡路里。

5.脱脂

含义凡是每份食物所含脂肪低于0.5克者统称为脱脂食物。“低脂”是指每份食品所含的脂肪低于3克,“少量脂肪”意味着该食品所含的脂肪比全脂食物低50%。

健康意义减少饮食中的脂肪不但有助于降低卡路里摄入,而且有益健康,促进减肥。不过,也不要完全抛弃脂肪,因为它对于维护健康是不可或缺的。

温馨提示去除脂肪后,食品制造商常常会额外添加一些糖分或者淀粉之类的物质,以保全食物的风味。还有,食物脱脂后,人的饱腹感会随之下降,进食量会增加。所以,代之以低脂食物,更有利于降脂减肥。

6.0克反式脂肪

含义凡是每份食品所含反式脂肪低于0.5克的食物统称为0克反式脂肪食品。

健康意义反式脂肪会升高坏胆固醇(LDL)水平,同时降低好胆固醇(HDL)水平,从而增加患心脏病与中风的危险。在食品行业,还常常用棕榈油与椰子油来替代反式脂肪,这种做法也并不利于健康。

温馨提示凡是在食物标签中有“氢化”或者“部分氢化”字样的食品,统统从你的食谱中剔除,因为它意味着该食品含有反式脂肪。

7.低盐

含义每份食品含有不足140毫克的盐分。

健康意义摄入太多盐分会导致高血压与中风。作为成年人,每日摄入的食盐不应当高于6克,不然会显著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危险。

温馨提示一些面包食品与罐头食品都含有大量隐藏的盐分,在购买之前,

定要认真阅读食品标签。

8.不含抗生素

含义这一食品标签常常出现在牛羊肉、禽肉与牛奶之类的食物上,旨在表明食物来源的动物在饲养过程中没有使用过抗生素。

健康意义给动物食用抗生素会在动物体内残留。有研究称,会造成人类肠道正常菌群的失调和细菌耐药性,影响人体免疫系统功能。

温馨提示如果你在超市找不到带有“不含抗生素”商标的肉食,可以选择“有机”肉类,通常价格较高。

9.不含激素

含义这一经常出现在牛肉与奶制品上的标签,说明肉食动物在饲养过程中没有使用过激素。如今,激素被滥用于肉食类动物,旨在使动物快速增加体重或者提高牛奶产量。

健康意义有专家认为,含有激素的饲料会增加癌症危险。不过,目前还缺乏长期的研究资料来支持这种观点。

温馨提示如果你找不到贴有“不含激素”标签的食品,那就干脆选择有机食物。

10.不含麸质

含义也叫不含面筋蛋白。面筋蛋白是存在于小麦、大麦等谷物中的一种蛋白质成分。

健康意义面筋蛋白会损伤乳糜病患者的肠道粘膜(乳靡病是一种由于摄入小麦、大麦等含有面筋蛋白而引起的一种免疫失调性疾病)。此外,对小麦过敏的人也需要寻找“不含面筋蛋白”的食品。

温馨提示尽管“不含面筋蛋白”意味着没有小麦成分,但标有“不含小麦成分”的食物并不意味着不含面筋蛋白。所以,一定要留意食品成分表中是否包含黑麦、大麦、麦芽、麦芽浆、麦芽提取物以及麦芽醋,因为所有这些食物成分都可能含有面筋蛋白。

如果你患有乳靡病或者小麦过敏症,那就需要考虑购买不含麸质的食物了。

11.无糖

含义每份食品含有不足0.5克糖分。

生物学含义篇5

关键词 指示含义 方向指示 “欠” “owe”

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指示是人类语言中一个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指示语在现实生活交际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指的是“一些意义有某种相对性和抽象性特点的语汇,在语言体系中这些词汇的意义只是指示某种相对关系,并与客观事物、现象相联系的指物意义,在实际交际中其具体所指需借助交际参加者和其他语境因素才能确定。”本文将要进行对比的汉语“欠”和英语“owe”的指示意义并不是典型的指示语,但是它们内在的指示意义也属于指示语的讨论范围。“欠/owe”的指示含义属于方位指示语范畴。

1“欠/owe”的基本含义的内在指示含义

不论是汉语还是英语,“欠/owe”的基本用法都相似,但是由于认知,文化,社会背景等各个因素,它们的很多用法有了不同点。汉语“欠”有动词的词性也有名词的词性。其动词的基本含义是:1.身体稍稍向上移动2.缺少3.借别人的财物没有还。第一种基本含义的“欠”这个动词的内在指示含义是从下到上或者从后向前。例如:

(1)受礼人欠身点头,同时伸右手表示谢意。

(2)我们在餐厅远处的一张桌旁围会,我不时欠身起来为刘炎递东西。

在(1)中,欠身中的“欠”的内在指示含义就是从后向前的方向指示。而在(2)中,欠身的“欠”的内在指示含义是从下向上的方向指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表示从后向前这个方向指示中都会暗含着从下到上的方向指示。

动词“欠”的第三种基本含义表示财物的转移。指示现象的传统分类中的地点指示,就是用词语表示相对于参加者所处位置的空间方位。在对地点指示的解释中参与者是很重要的因素。

(1)我已经欠管大爷三个月的房租了。

(2)我们还欠房东800元租金。

(3)总共付利息粮3000多克,欠粮10万克。

(4)我一直觉得很亏欠他们。

可以看出,前两个例子中都涉及了三个参与者。如果把财物的来源看作参照物,那么方向就是远离参照物。“欠”的指示含义不仅仅有地点的指示作用而且要通过时间得以实现。当然这是在社会语境下体现出来的。第三个例句中只有一个参与者,没有了间接宾语,而第四个句子中没有了参照物,但是“欠”的指示含义没有改变,即使在句子中没有参照物,但是从上下文中仍然可以找到参照物。“欠”的指示作用在这些例子中都是远离参照物。

在英语中“owe”的基本含义有:(1)对……负有(义务,债务等),受有……的恩惠,欠;(2)(把名誉等)归给……,归功于

(1)ioweyou10dollar.

(2)Heoweshissuccessmoretoluckthantoability.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owe”可以带双宾语,同时也可以用两种表达方式来表达相同含义。像是上例(1)中ioweyou10dollar.也可以用iowe10dollartoyou.但是这时这个句子中的指示含义也可能是由to这个介词承担。同样也是远离参照物的方向。

2“欠/owe”的引申义的内在指示含义

以上是汉语“欠”和英语“owe”作为动词的基本义的内在指示含义,而引申义也是值得关注的一点。在汉语中,我们经常会看见“欠揍”“欠骂”这样的词,而在英语中“owe”后不能直接加动词原形。汉语中的这种“动词+动词”构成新词情况很多,而英语中不会出现“v+v”构成一个新词的情况。

(1)他欠揍。艾红恶狠狠地说。

在这个例句中“欠”字本身的指示含义还是远离参照物,因为“欠揍”这类词是“欠”第三个基本含义的引申义。但是当“欠”后又加上了“揍”这两个词已经不是独立的动词了,而是一种隐喻义。这时“欠揍”这个词的指示方向就是“欠”和“揍”的指示方向的合并了。

例(1)这个句子中“揍”这个动词没有参照物。也就是当“欠揍”放在一起作为一个词的时候,只有“欠”的参照物可以出现在本句中,而“揍”的参照物缺失。“欠”除了参照物的另一个参与者是“揍”的参照物,而揍除了参照物的另一个参加者是“欠”的参照物。这个词的指示方向是个圆圈。“欠”和“揍”共享了一个参与者。而这个参与者是模糊的,需要根据语境来判断。

3结论

不论是汉语的“欠”还是英语的“owe”,当它们作动词的时候都是有内在指示含义的。基本含义的指示含义汉语和英语大致相似,都是远离参照物的指示方向。但是当汉语“欠”表示身体微微向上移动的时候,它的指示方向是从下到上,从后向前。英语“owe”没有这一含义,这是汉英认知机制的不同造成的差异。也正是这种认知机制的差异,使得汉语“欠”和英语“owe”的引申含义和构成也不相同。汉语中与“欠揍”类似的词的方向是不像是基本含义中的直线远离参照物,而是一个圆圈,从参照物出发最终回到参照物。而英语“owe”中没有这种用法,也不具备这样的内在指示含义。

参考文献

[1] 郭聿楷.俄语中的指示语[J].外语学刊,1995:7.

[2] S.C.Levinson.语用学论题之五:指示现象[J].国外语言学,1987:2.

[3] Levinson,S.C.pragmatic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

[4] Lyons,J.Semantics,Vo.12,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

[5] Lyons,J.DeixisastheSourseofReference.inKeenan.1975.

[6] 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7] 王宏军.论英语中的指示现象[J].山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学报,2002(3):34-37.

生物学含义篇6

关键词:幽默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理论《阿甘正传》

幽默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法,其运用不仅使表情达意更为生动,而且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本文以经典电影《阿甘正传》为例,探究了幽默之所以产生的哲学原理,通过对美国哲学家格赖斯(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的研究分析,发现很多运用了幽默手法的句子都违反了合作原则,从而产生了会话含义,使语言幽默风趣。

一、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

美国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在其“LogicandConversation”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会话含义理论,认为人们在实际会话中一般会遵循合作原则及其准则。该合作原则之准则的框架是基于德国哲学家康德的量、质、关系和方式这四个哲学范畴体系。格赖斯指出谈话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人们的交谈之所以不会成为一连串互不连贯的话语是因为谈话人都遵循一个目的,相互配合。他把这种共同遵守的原则称为“合作原则”。该原则包括四条准则:

a数量准则(Quantitymaxim):

a)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交谈的现时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b)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要求的更详尽。

B质量准则(Qualitymaxim):

a)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

b)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C关联准则(Relationmaxim):

说话要贴切。

D方式准则(mannermaxim):

a)避免晦涩的词语;

b)避免歧义;

c)说话要简要(避免赘述);

d)说话要有条理。(转引自何兆熊,2000:154)

格赖斯认为,遵守这些准则使交际符合合作原则。然而这一探究并非其最终目的,格莱斯在该文中讨论了人们在实际话语实践中各种可能“违反”准则的情况,并用很大的篇幅重点探讨了“蔑视”(flout)准则而产生的“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和例证。所谓“会话含义”,就是说在实际言语交际中,人们不一定都严格遵守合作原则。有时甚至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来传递比字面意思更多的意图。在具体的交际中说话者会根据具体情况着重遵守某一准则或违反某一准则,以含蓄的方式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时听话者必须根据交际语境所提供的线索进行实际的分析,设法推断出说话者所说话语的隐含意义。格赖斯把这种在言语交际中推导出的隐含意义称为“会话含义”。

根据何兆熊主编的《新编语用学概要》一书,对于合作原则中四条准则的违反有四种情况:

1)说话人可能根本就不想遵守合作原则,从而导致交际中断。

2)说话人可能违反了质量原则,即没有说真话,但听话人并不知道他说的是假话。

3)说话人可能面临着一种冲突,以至于必须在两个准则中选一个来遵守。

4)说话人可能蔑视某一条准则,公然地不执行该准则。

通常前三种情况下都不会产生会话含义,只有当“说话人公然地不执行某一条准则,也就是说话人知道自己违反了一条准则,同时他还想让听话人知道他违反了一条准则”时,才会产生会话含义(何兆熊,2000:158)。在这种情况下,说话人违反了某一准则并想让听话人理解他的会话含义,从而推导出说话人的“言外之意”。

二、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与交际幽默

对于违反合作原则可以产生“会话含义”,从而使话语富有深意和幽默感,这是已经得到论证的命题,这是从说话人的角度衡量“会话含义”和“交际幽默”之间的关系。然而,人们很少从听话人的角度思考“忽视会话含义”对产生“交际幽默”的作用。如果听话人在理解“会话含义”的情况下佯装不懂,忽视会话含义,按照字面意思理解说话人的话语并据此给出答复,往往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在电影《阿甘正传》中,很多人物故意违反数量、质量、关联和方式准则,产生了会话含义并由此而产生了幽默效果,但对于听话人阿甘,一个弱智的人来说,这些会话含义没有被理解,所以阿甘很少违反会话原则,他懂礼貌、有问必答,而且从不含混其词,他的言辞被剧中人和观众认为是笑料的来源,这也是电影《阿甘正传》幽默效果之所以如此强烈的原因。

1.违背数量准则产生的幽默

在电影《阿甘正传》中,人物经常违反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这种由于对数量准则的违反而产生的会话含义很大程度上不能被阿甘理解,这是由阿甘的智商不足决定的,这样的对话往往让观众忍俊不禁。

Bubba:mygivennameisBenjaminBufordBlue.peoplecallmeBubba.Justlikeoneofthemoldredneckboys.Canyoubelievethat?

Forrest:myname’sForrestGump.peoplecallmeForrestGump.

在这个对话中,阿甘和巴布在参军的车上坐在一起,并开始交谈,巴布对自己的名字进行了详细说明,他这样说实际上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即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要求的更详尽。所以,巴布的自我介绍隐含了一定的会话含义,他希望阿甘也能对自己说一些关于自己名字的趣事,但阿甘并没有理解巴布的意思,对于自己的名字来源于一个3K党领袖只字未提。这种对于会话含义的视而不见使两个人物都产生了喜剧效果。

Forrest:You’reamomma,Jenny.

Jenny:i’mamomma.HisnameisForrest.

Forrest:Likeme.

Jenny:inamedhimafterhisDaddy.

Forrest:HegotadaddynamedForrest,too?

在上述对话中,珍妮同样违反了数量准则,但与巴布相反,她没有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交谈的现时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珍妮想告诉阿甘他就是孩子的父亲,可是她没有直说,而是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观众可以很清楚地理解其中的会话含义,但是阿甘的智商决定了他没能理解其中真意,而是继续询问,这种对于会话含义的不解风情毫无疑问会使了解真相的观众感到好笑。

2.违背质量准则产生的幽默

在电影《阿甘正传》中,人物经常违反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这种由于对质量准则的违反而产生的会话含义也往往没有被阿甘理解,这样的对话也产生了很好的幽默效果。

Lt.Dan:what’swrongwithyourlips?

Bubba:iwasbornwithbiggums,sir.

Lt.Dan:Yeah,well,youbettertuckthatin.Gonnagetthatcaughtonatripwire.

这是阿甘和巴布到越南参加越战,刚到战地时丹中尉和巴布的对话。巴布天生厚嘴唇,丹中尉对这一点并非不了解,但他用取笑的口吻说“最好把你的嘴唇收起来,否则会拖到地雷上”。这无疑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说了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这种对于质量准则的违反产生了幽默效果,同时让观众从会话含义中了解到越南有很多的地雷,不小心就会一命呜呼。

Lt.Dan:whereyouboysfromintheworld?

Bubba&Forrest:alabama,sir!

Lt.Dan:Youtwins?(你们说话的感觉像是双胞胎)

Forrest:no,wearenotrelations,sir.

这个对话中的幽默效果主要是由于丹中尉对质量准则的违反以及阿甘对会话含义的忽略而引起的。丹中尉问:“你们是双胞胎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阿甘和巴布在外貌上毫无相似之处,这一点丹中尉不可能看不出来。所以他又说了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其会话含义是“你们回答问题的感觉就像是双胞胎一样整齐划一”。但是阿甘并没有理解这层含义,而是很认真地回答:“我们没有亲戚关系。”这种对会话含义的不理解也使该对话趣味横生。

3.违背关联准则产生的幽默

在电影《阿甘正传》中,人物也经常违反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这种由于对关联准则的违反而产生的会话含义有的没有被阿甘理解,这样的对话产生了很好的幽默效果。但有的时候阿甘对会话含义有所体味,幽默效果就不是很强烈。

Forrest:Hello.myname’sForrest.ForrestGump.Doyouwantachocolate?icouldeataboutamillionandahalfofthese.mymamaalwayssaid“Lifewaslikeaboxofchocolates.Youneverknowwhatyou’regoingtoget.”thosemustbecomfortableshoes.ibetyoucouldwalkalldayinshoeslikethatandnotfeelathing.iwishihadshoeslikethat.

woman:myfeethurt.

这是在影片开始的时候阿甘和一位素不相识的女人的对话。两个人在公交车站等车,阿甘自顾自地谈起了他的妈妈和妈妈的人生态度。然后又对女人的鞋进行了评论,断定她的鞋“非常舒服,即使走上一整天也不会觉得累”,并希望自己也拥有那样的鞋。女人的话很明显违背了关联准则,她没有回答她的鞋是否舒服,而是说:“我的脚很痛。”这是含有会话含义的,也许阿甘的言语和态度让这位妇女觉得他这个人有些怪,所以她不想继续与阿甘交谈,就以比较冷淡和不相关的回答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这是观众可以看透的。但是在影片中阿甘并不在意,没有理解她的会话含义,继续他的关于“鞋”的回忆。这使观众在影片开始就觉察到阿甘的与众不同。

Forrest:willyoumarryme?i’dmakeagoodhusband,Jenny.

Jenny:Youwould,Forrest.

Forrest:Butyouwon’tmarryme.

Jenny:Youdon’twanttomarryme.

Forrest:whydon’tyouloveme,Jenny?i’mnotasmartman,butiknowwhatloveis.

这一对话同样违反了关联准则,珍妮对于阿甘的求婚没有给出直接的答复,而是说了一些不相关的话。珍妮话中的会话含义是显而易见的――她不想和阿甘结婚。从影片中阿甘在求婚之前若有所思的样子观众可以推断出阿甘对于这次求婚的重视程度,所以这一次阿甘似乎对珍妮回答中的会话含义有所领悟,这个对话并没有产生幽默效果,而是发人深思,观众对于珍妮的拒绝也必须进行思考。

4.违背方式准则产生的幽默

在《阿甘正传》中,人物对于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的违反也产生了会话含义,也往往由于阿甘的误解而是观众哑然失笑,这样的对话也产生了很好的幽默效果。

Forrest:earl,what’sgoingon?

earl:Coonsaretryingtogetintoschool.

Forrest:Coons?whenracoonstrytogetonourbackporch,mommajustchasedthemoffwithabroom.

earl:notracoons,youidiot,niggas.andtheywanttogotoschoolwithus.

在阿甘和同学的对话中,阿甘对俚语“coon”的隐喻含义不理解,以为是指真正的“浣熊”。阿甘的同学在这个对话中违背了方式准则,但是智商正常的人都应该知道他的意思和他对于黑人的蔑视,以及他对与黑人在一个学校读书的不接受,但是阿甘并不理解他的会话含义,没有和他产生共鸣,这使他气急败坏,不得不进一步解释他的话,用正常的语言表达“黑鬼想和我们一起读书”的意思。但是从后来阿甘帮助黑人女学生拾书的镜头观众可以推断阿甘还是没能真正理解学校和其他学生对于黑人的歧视态度。

Forrest:onedayitstartedraining,anditdidn’tquitforfourmonths.webeenthrougheverykindofrainthereis.Littlebittystingingrain,andbigoldfatrain,rainthatflewinsideways.andsometimesrainevenseemedtocomestraightupfromunderneath.

这是阿甘在回忆自己在越南的军旅生涯时对当地连绵不停的阴雨天的描述。阿甘的描述显然违反了方式准则。正常的说话方式中,人们会用drizzle,sprinkle,downfall,storm,pour,shower,cyclonicrain等英文词来形容各种各样的雨,这里阿甘用一些让观众觉得可笑的形容词来描写雨的形态,是观众对越南恶劣的气候环境有更生动形象的认识,很容易产生幽默效果。但是阿甘的话是否具有会话含义就要另行判断,这取决于阿甘是否知道正常的表达方式和他是否故意违反方式准则。

生物学含义篇7

新课标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结合文意理解词语含义”就是各地根据新课标要求,在语文中考试题中出现比较多的题型。这类题目往往注重考查同学们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结合具体语境,反复揣摩品味,就是解答这类试题的最好方法。

一要紧扣文本解读,不能游离书外。要准确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首要的就是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背景”的原则,认真解读文本,吃透文章精神。命题者设计这类题目,都是紧扣文章主题的,只要我们深刻领会了“文意”,把握了文章中心,就能比较顺利地答出词语的具体含义。如果不去认真解读文本,游离于文意之外,那必然会南辕北辙。〔2008年河南卷〕(《梨一样的苹果》阅读)第10题:“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7段中加点词语‘令人尊敬的痛苦’的理解”我们通过解读文本,了解到文章写了一个发生在老师米哈多朵夫、学生尤里卡、园艺家米丘林之间的故事,表现出米哈朵夫责罚学生后内心的不安以及他那种尊重科学的执著精神,我们就可以明确:米哈朵夫老师的痛苦是因为怀疑自己错怪并伤害了学生尤里卡,内心感到不安、自责。他到处询问,千里奔波,这种求实态度和执著精神,同样令人尊敬。

二要联系人物形象,不要截然割裂。词语含义的理解通常与文中的人物形象紧密相连。有的可以是对人物性格的关键刻划,有的可以是人物心灵的深刻揭示,有的可以是人物活动细节的生动描写……,我们理解词语含义,还要紧密联系文中的人物形象,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来理解词语在文意中的含义,不能就词解词,把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与对人物形象的刻划截然割裂开来,否则对词语含义的解答就会答非所问,驴唇不对马嘴。如〔2008年江苏盐城卷〕(《父子》阅读)第21题:“如何理解文中划线句子‘放心吧,孩子,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的含义。”这是一个农村父亲离开大学校门时对儿子说的话,我们就要弄清父亲和儿子各是什么样的形象,扫把与这父子有何关系,为什么“扫把丢不了”儿子的“脸”,这样结合人物形象一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扫把”实质上代表了农民的勤劳和朴实的优良品质,“丢不了脸”的含义是“你继承了农民勤劳朴实的传统,是不会影响你的大学生形象的。”

三要结合具体语境,不要漫无边际。词语通常出现在一定的句子中,句子又出现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它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定有它特殊的意义,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词典上的意义来理解它。准确理解词语含义,就要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如果撇开具体语境理解词语含义势必不准确不到位。如〔2008温州卷〕(《惟有少年心》阅读)第11题:“结合语境品析第7段中“眉飞色舞”一词的妙处。”这个词出现的语境是幼年语文课上当众朗读受赞扬。因“我”在那样的环境里,展示自己不会被说成是“出风头”,投入感情也没人认为是“做作”,加之“我”朗读一向很好,又少年不识“差滋味”,所以读来抑扬顿挫,神采飞扬。这样就不难写出它的妙处: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朗读时痛快淋漓地展示自己,投入感情忘我表演的情态。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朗读时抑扬顿挫,神采飞扬的情态。

四要多方反复揣摩,不能浅尝辄止。结合文意理解词语含义,还要力求多角度,反复揣摩,不能局限在一点或一个层面上,力求多层面有特色。我们可以从表达方式上,也可以从修辞手法上,还可以从写作技巧上,然后加以思考揣摩,选择出反复揣摩的最佳答案,绝不能刚刚想到就匆匆写下。〔2008广州市卷〕19题: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同答问题。(⑴下面句中的“终于”,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⑵下面句中的“深恐”,表现出孙犁先生什么样的心理?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第一小题“终于”可以从心理描写的角度揣摩,第二小题“深恐”则可以从人物的一贯的作风或品行方面来考虑。两小题的答案分别是:(1)写出我激动、期待已久的心情;写出我渴望见到孙犁先生的兴奋紧张的心情。(2)表现孙犁先生爱惜纸张、害怕造成浪费;表现孙犁先生珍惜纸张、担心糟蹋了纸张。

生物学含义篇8

摘要:《道与逻各斯》此书从东西方各自的形而上本体“道”与“逻各斯”出发,试图从东西方均有的一套言与意之间所存在的等级关系来寻求东西方文化的“同”,进而旨在说明东方文化并非是完全异于西方文化的另一类存在,而是一类可与西方文化相对照的文化体系。而尽管东西方文化中包含了一套相类似的言意等级关系,然二者背后却也包含着深刻的差异性。

关键词:道逻各斯东西方异同言与意

中图分类号:B09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一、求同存异之中旨在对东方主义的反驳

《道与逻各斯》在一开篇即言明作者是从阐释学的角度、运用阐释学的方法切入东西方的文化与诗学来进行分析,且认为“在中国诗学中有一条一以贯之的阐释学思路”[1],借以此来与西方诗学相比较。而作者“执意”要将东西方相较乃至于“求同”的原因,则是因为“许多人会坚持主张,对于东方和西方,唯一合适的评论话语就是彼此相异的话语”[2],换言之,则是认为东西方之间没有可比性,二者是作为不同层面、迥然有别的他者,东方对于西方而言是个完全另类的存在。对此说法作者还专门举出了博尔赫斯随笔之中的“中国类书”之中,并又被福柯在此引用的“中国式分类法”来说明东方(这里的东方主要指中国)在西方眼中的异己与他者形象。在这一段文字中:“……福柯并没有摆脱创造文化神话的传统――这些神话总是把与己相异的他者说成迥乎不同的东西。无论作为一个诱人且具有异域情调的梦境、一个西方可以使自己的理想在想象中得以实现的乌托邦,还是作为一片停滞不前、精神上愚昧无知的国土,它都是西方的一个陪衬――而正是在它的反衬下,西方文明所具有的更高价值才在每个人眼中凸显出来。”[3]作者虽并未点明,但语意中已暗含了“东方主义”一词。除此之外,亦举出西方所存在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即“语音中心主义”,而相对于作为表象文字的汉字,则被置于他者的下等地位,从黑格尔开始便经历了长期的被误解,甚至于向欧美人介绍了“汉诗”的费诺洛萨与庞德也不例外。这意味着西方对于东方异己的审视,包含着将东方置于己我对立面的用心。而这种相异更非建立在同一层面上的比较,而是具有被排除在西方主流之外的、与己相较更低下的意味。由此本书作者旨在从当代阐释学角度,即言与意的关系之上寻求东西方之间的共同点,阐明东西方两种文化之间于同一平面之上平等对话的可能性。

二、道与逻各斯之同

作者以东西方文化之中的本源“道”与“逻各斯”为着眼点,认为“道”与“逻各斯”这两个词之中,均包含着两个以及多个相异的意义。汉语之中的“道”以及老子《道德经》之中的“道”,都蕴含了名词与动词两个含义:“道生一”中,“道”是本初、太一的意思,即万物之源、本质之意;而“道可道”中第二个“道”又可用作动词,则意为“言说、说道”之意。在作者张隆溪看来,“道”一词本身便蕴含着“言”与“意”的关系。而与此类似地,“逻各斯”一词最初为希腊语,既有理性(ratio)的意思,又有言说(oratio)的意思。而这一对哲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词同样意味着言说与思想的“对立”。由此作者认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文化,在很早之前便开始思考言与意的关系,且均认为“言不尽意”,在“言意”之上分出了自下而上的等级关系,即意高于言。他分别举了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孔子、老子、庄子等人的例子说明古代哲人深感言意的不平衡而希望保持沉默,但为了传达思想又不得不借助于无力的外在的文字外壳来传达内在的“声音”。而东西方的诗人也同样面临此种困境,要么是借助譬喻、“得意忘言”,要么便是借助反讽模式,在诗中宣称“语言的无效、表达的无力”,而借用一个一个的循环式抵消来说不可说之物。总之,东西方的先哲与诗人俱以相近或相似的观点来定义言与意的关系,这在作者看来,是东西阐释学里一个极大的可共通之处。

三、道与逻各斯之异

而在我阅读此书之时却发现,在作者张隆溪试图就阐释学层面将东西方的“道”与“逻各斯”进行汇通之时,这二者在有可能存在相通的背后,却隐含着深刻的不同。

首先,“道”与“逻各斯”作为东西方哲学之中世界万物本体的起源便是迥然有别的两个概念。试看老子《道德经》之中关于“道”的论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这表明“道”乃万物之源,是混沌的太一,而它既孕育诞生了万物,而万物在死亡消逝之后又回归混沌的最初,即它是诞生分化与回归终结的统一,它没有生与死的决然对立,它虽超然于物质的存在,但却又包含在万物之中。而古人虽言“非常道”,认为“道”不能轻易言清,但这并非由于我们与“道”的对立而产生的鸿沟,而只是因为“道”本身的神秘主义的抽象性质、混沌无形的状态。而西方的“逻各斯”则不然,赫拉克利特的宇宙生成论认为世界万物本为永恒的活火,万物是借着浓厚化和稀薄化而从火中产生,即火的上升和下降运动中产生:下降的运动:火-气-水-土;上升的运动:土-水-气-火。而这种变化依然遵循着从物质诞生又回归物质的循环运动。但“逻各斯”却并非这个运动的物质本身。如果说我国的“道”本身是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万物本源的物质本体,那“逻各斯”则是对物质变化规律的总结,进而上升到精神的逻各斯。可见“逻各斯”这一概念已并不是物质本体,而是与之相对的精神,即抽象。这其中包含着精神与物质、抽象与具体的二元对立。而在这种二元对立的世界观的影响下,西方长久以来便认为言与意的关系便是这种二元对立的一种表现,而作为物质手段的言则低于达到精神层面的意。这也导致了东方诗人在试图言已之意之时欲借助譬喻与形象,比如庄子的寓言。因为他们相信形象与内涵本身便是相互浑融的一体两面,唯有与万事万物融为一体方能体会其中真意。而西方诗人则对物质载体的言语充满了不信任,诗作中常以反讽之言宣告语言无能,通过“否定之否定”来扭转言语的无力。在“否定”之中希求能跨越具体与抽象、内在与外在、精神与物质的界限。

其次,西方言与意的关系之中还包含着一种“现代性的失语”,而这种“失语”是伴随着解构主义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颠覆而生的。这里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则应该是“逻各斯”的另一层含义,即“本质”。对于“本质”的颠覆,即对“逻各斯”至高无上地位的瓦解,则意味着万物再也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真理,逻各斯由此变得支离破碎,相应的语言本身的意义也不再能说明问题。语言本身由一个规律、完整、整齐划一的范式变为了片段、悖谬等的集结,而诗中相应的形象也成了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于是这就成了我们在艾略特《四个四重奏》中所看到的那些散乱的形象所组成的景象。诗人诗中形象的支离破碎也对应了语言本身意义的被解构。而在东方,这种后现代的解构则是不存在的。

四、小结

由此当我们试图在东西两种异质的文化之间寻找共同点以便能对抗西方于我们的“东方主义”而建立东西平等对话的平台之时,我们仍旧不能忽视东西方两种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的深刻差异。我们需得深刻地认识到所谓“求同存异”,则是贵在“和而不同”,允许有差别的二者交流对话,才是有益的交流对话。

参考文献:

[1]张隆溪冯川(译)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p5。

[2]同上:p4。

生物学含义篇9

这两种题型,各有各的基本答题思路。引导学生明确题型,把握思路,做题的时候就有针对性,就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了。

一、修辞句

此处的修辞除了指高考明确的几种修辞方法外,也应包括广义的修辞,即为了增加表达效果而使用的语言技艺和方法。

基本解题思路:一、明确指出使用何种修辞方法。二、此种修辞方法的效果如何。三、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及作用。

举例:2008年全国卷一《阳关古道苍凉美》第15题分析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中第一小题“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答案:

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我这样指导学生:

首先问:观察这里的句子,研究其有何特征。

学生回答:这句话采用了修辞,而且有深层含义。

二问: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学生回答:比喻。

三问:其目的及达到的效果如何?

学生回答:很简单,比喻的效果是使文章内容生动形象。

四问: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开始思考作者在这里寄托的情感,最后形成共识:“采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在荒凉的沙漠中突然看见绿色林带的惊喜”。

以个人观点,学生的答案不仅符合参考答案,而且更精确完善。

例二: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13题第2小题: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挤满枝头,好不热闹”进行赏析。

答案: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

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

指导学生的过程:

首先问:本句有何特征?

答:运用修辞。

二问:什么修辞?

答:“似雪如金”为比喻,“挤满枝头”为拟人。

三问:效果如何?

答:比喻的好处,生动形象;拟人的好处,具体生动。

四问:在表情达意方面有什么作用?

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丁香、海棠等众花缤纷开放的艳丽色彩与蓬勃生机。

将这样的结果按修辞方法“比喻”“拟人”予以拆分,正好得出需要的结论。

二、含义复杂的“长”句子

这个“长”,并不是指结构有多复杂,而是指内涵的丰富性。高考考查的句子含义,有相当一部分是结合文章来理解关键句的深层含义,而这些句子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即往往可以“一分为二”,也就是说根据逻辑上的含义可以把它切分为前后两块。先切分,再结合文章内容去解读就方便多了。

例如:2009年重庆卷《瓷器的意味》第14小题:“怎样理解‘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在文中的含意?”

答案: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前提。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瓷器的价值了。

对照一下不难发现:原句子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为“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第二层指向现实“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

结合文章的内容来解读,作者池莉从物件的功用这个角度来看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精神关注领域的变化,传达出这样一个观点:同一件事物,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会有不同的理解。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由衷赞叹是不言而喻的。

这样我们比照答案内涵和原句子的前后两段,正好是一一对应关系:

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前提。

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瓷器的价值了。

提供两个供思考的例子:

1.2008年天津卷19题:“综观全文,如何理解‘这是历史的另一种写法’?”

参考答案:用实物来记录历史,再现了千年前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学生讨论:作者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敦煌彩绘和线条等实物,及其带给后人对于先民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的思考与理解。

2.2009年山东卷第20题第1小题:“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的含义。

参考答案:被社会的诱惑和压力左右,在忙忙碌碌或漫无头绪中,忽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迷失了自我。

生物学含义篇1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易经》;天人合一;天人对立;黑格尔;科学富裕观;中华文化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101(2016)05-0030-09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来源研究现状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的现状

1.国外的研究现状。国外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研究,主要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又称为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或者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新的理论表达,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流派及研究动态之一。其主要学术观点是:(1)美国学者詹姆斯・奥康纳在《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著作中,通过把“文化”和“自然”的维度引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来建立人和自然之间的文化联系,由此揭示出历史唯物主义蕴含了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2)美国学者福斯特在《反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学》和《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两部著作中,系统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的生态内涵,认为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从强调自然观和历史观、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内在统一来揭示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另外,福斯特还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质,他认为马克思所提出的“物质变换断裂理论”表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是一种生态唯物主义自然观。“物质变换断裂理论”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的中断,其根源是资本主义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掠夺式生产方式。

2.国内的研究现状。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1)杨卫军认为,“马克思虽然没有使用过‘生态’这个概念,生态问题不是马克思关注的重要论域,但他对资本主义环境问题的关注却贯穿于一生的思想活动中。马克思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开始于学生时代,而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恰恰是生态的基本问题。”①(2)谢中起、郑劲梅认为,“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经验层面的生态思想、哲学层面的生态思想以及经济学层面的生态思想。在这一演变历程中,最为关键的是从哲学层面到经济学层面的转换。发生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以及对未来社会进行设想的需要。”②(3)邓坤金、李国兴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哲学基础可以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观;唯物辩证法――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方法;唯物史观――构建人、社会、自然和谐的社会历史观。”③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理论来源研究的现状

美国学者福斯特认为,马克思继承了伊壁鸠鲁唯物主义和近代有机论的唯物主义,这样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便蕴含了大量的生态学思想。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有以下的观点:

1.张首先、张俊认为:“18、19世纪,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和继承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生态思想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创新和不断超越逐渐完成了自身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建构。”④

2.蒋明伟认为:“马克思的生态辩证法思想的形成不是源于凭空思辨或假设推理,其理论渊源可以概括为:德谟克利特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的思想;伊壁鸠鲁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黑格尔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的思想;费尔巴哈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的思想。因此,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对前人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综合创新与超越。”⑤

3.吕军利、王俊涛认为:“历史视野中的自然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前提是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理解自然,而不是抽象地理解自然。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成就,批判地吸收了前人特别是黑格尔自然哲学的合理内核,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进行考察,实现了哲学的历史性变革。”⑥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理论来源研究现状的简评

从以上的综述可知,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理论来源的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正因为这样,也启迪了笔者深入思考。我们知道,中华文化之源、中国哲学之父《易经》⑦,又称《周易》,以阴阳之理来深刻说明天、地、人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揭示阴阳变化的内在规律。因此,我国著名易学家杨力教授认为:“《易经》的生态平衡是动态的阴阳平衡,从《易经》的理论来看,八卦太极图负阴而抱阳,反映万事万物的阴阳平衡关系,同样也包括生物之间的生态平衡。而生态危机是生态平衡被肆意破坏的恶果。”⑧杨力教授还认为:“《易经》有一句名言,叫做‘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就是说,天道是循环往复的。天道如此,物道随天道,一切事物都呈现着周期的、动态的循环。这是一种圆的循环,这就是《易经》圆运动的道理。”⑨著名易学家徐道一指出:“《周易》不认为天地是一个无目的,无情义的机器,而是强调天、地、人的整体观念。”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着重阐明天道与人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所谓天道往往包含着人道的内容,其所谓人道也往往包含着天道的内容。”⑩著名易学家张善文指出:“中国先哲,信奉一条至为著名的关于大自然生命发展的思维原则――孤阳不生,孤阴不长。也就是说,大自然万物的诞生与成长,是建立在阴阳两种力量交互作用的基点上。”11所有这些都深刻说明,天有阴阳,地有阴阳,人也有阴阳,而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因此,天、地、人之间的阴阳便必然会发生交互作用,并由此而形成天、地、人的生态结构,以及产生天人之间、天地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状态。这便是生态的含义。于是,不仅自然是个生态系统,人类社会也是个生态系统,这两个系统相互作用又同时形成有机联系的生态大循环系统和经济大循环系统,也就是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循环系统。其本质是人类在为了自身生存的致富实践中,人类的致富活动必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内在统一,从而在自然与人类之间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以实现共同富裕和致富的可持续性。这是《易经》的科学思想,及其赋予科学的内涵及由此产生的科学富裕的观念。因此,这也就是《易经》呈现的科学的整体衡动思维。12它表明正是天、地、人之间的阴阳发生交互作用而产生的阴阳动态平衡,形成了天、地、人之间的生态大循环系统和经济大循环系统的一体化,也就是“天人合一”。

三、研究《易经》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理论来源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

(一)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蕴含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中。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来源,就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蕴含的生态思想,而要从此研究中,得出《易经》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来源,就必须进行比较研究。这样,研究的主要内容,就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研究《易经》生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蕴含的生态思想的关系。

2.研究《易经》生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蕴含的生态思想的关系。

3.研究《易经》生态思想与科学社会主义所蕴含的生态思想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所蕴含的生态思想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整体。也就是说,每一个小的局部都包含着一个大的整体,而大的整体又都包含着若干个小的局部。因此,研究《易经》生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所蕴含的生态思想的关系,并从比较研究中得出《易经》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来源,应从整体中把握部分,最后还应从整体的视角归纳三个部分的研究,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有生态蕴涵,从而从整体的研究中得出《易经》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理论来源的结论。

(二)基本观点

1.“天人合一”是《易经》的生态思想,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最高智慧,其实质是实现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富裕的智慧,是科学富裕的观念。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天、地、人三者必然会发生交互作用。天、地是指大自然,人是指人类。因此,人不是孤立的人,而是通过物的媒介作用产生和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关系中的人,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人与人的关系,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大自然合一,亦即“天人合一”。它表明,人类与自然的内在统一以及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循环是生态的本质含义。正因为如此,人类的致富实践便必然是共同富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富裕的可持续性。

2.“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天人对立”是中西哲学观念的基本差别,这已是学术界的共识。我国著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西方人喜欢把天与人分离开来讲。换句话说,他们是离开了人来讲天。这一观念的发展,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中国人是把天与人合起来看。”21我国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也明确地说:“东方哲学思想的基本点是天人合一。什么叫天?中国哲学史上解释很多。我个人认为,天就是大自然,而人就是人类。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合一。”22因此,“‘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天人对立’是中西哲学观念的基本差别之一,这已是学术界的共识。而‘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最高生态智慧。”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