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十篇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十篇

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2:47

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篇1

关键词:中小学生;网络行为;协同;协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03(2015)01/03-0017-04

一、访谈设计

中小学生身心均处于未成熟阶段,意志力较差,缺乏对美丑善恶事物的判断能力及对各类诱惑的抵抗能力,青少年极易沉溺于网络之中,迷恋于网络游戏,从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不少家长、教师谈网色变,严禁学生上网。网络时代的中小学生除受学校、家庭的影响外,还受到社会的影响。因而,为了深层次地了解家长和学校教师关于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的看法,采用个体访谈法,以3位中小学学生家长和2位中小学教师为访谈对象,采用自编访谈问卷,分析访谈结果,探究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能否共同合作,从不同地点、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不同措施,正确地引导学生的网络行为,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学习环境,让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好助手。

每位家长或教师访谈时间约20-30分钟,及时纪录访谈内容并整理,最后形成访谈结果。访谈问卷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家长访谈问卷

[\&访谈维度\&问题设计\&家长访谈提纲\&中小学生网络

行为调查\&您的孩子喜欢上网吗?\&您的孩子上网通常喜欢做什么?上网时间长吗?\&网络对中小学生影响调查\&您是否支持您的孩子上网?\&在您看来上网对孩子产生的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您认为网络对孩子产生了哪些正面影响?\&您认为网络对孩子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协同如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您认为现在的上网环境安全健康吗?您会对孩子进行网络信息辨别等方面的教育吗?\&您会限制您的孩子上网吗?允许孩子上网做哪些活动?不允许孩子上网做哪些活动?\&孩子上网时您会在一旁给予帮助和指导吗?\&您认为学校在正确引导孩子的网络行为中起到什么作用?\&您认为社会在正确引导孩子的网络行为中起到什么作用?\&您是否赞同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正确引导孩子的网络行为有利于其认识网络,有效利用网络?\&]

表2教师访谈问卷

[\&访谈维度\&问题设计\&教

师访谈提纲\&中小学生网络

行为调查\&您的学生喜欢上网吗?喜欢上网的学生多吗?\&您的学生上网通常喜欢做什么?上网时间长吗?\&网络对中小学生影响调查\&您是否支持您的学生上网?\&在您看来上网对学生产生的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您认为网络对学生产生了哪些正面影响?\&您认为网络对学生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协同如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网络行为调查\&目前您所在的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吗?信息技术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网络行为上有哪些不足之处?\&您认为信息技术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开展哪些引导学生网络行为的活动?\&除了信息技术课,您认为学校或老师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来正确引导学生的网络行为?\&您认为家庭在正确引导学生网络行为中起到什么作用?\&您认为社会在正确引导学生网络行为中起到什么作用?\&您是否赞同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正确引导学生网络行为有利于学生认识网络,有效利用网络?\&]

二、访谈结果分析

(一)受访者基本资料

1.家长组

(1)家长金某,女,1972年2月生,汉族,是一名会计。受职业影响,平时也使用网络,多用网络进行购物、娱乐和交友。金某的女儿是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八年级重点班的学生,成绩优秀,是语文课代表。喜爱文学和追星,非常喜欢中韩组合eXo。

(2)家长朱某,女,1975年10月生,汉族,是一名家庭主妇。平时基本不上网,反对孩子上网,谈网色变。朱某的儿子是合肥市一六八中学高一年级普通班的住宿制学生,成绩良好,是化学课代表。喜欢看玄幻小说和玩游戏,受父亲的影响,他只玩腾讯出品的游戏。

(3)家长付某,男,1975年5月生,汉族,是一名技师。平时会使用网络处理相关工作,其他时间会用网络为自己“充电”,在网上学习使用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软件,也会用网络帮孩子查找学习资料,很少玩游戏,在孩子面前基本不使用网络。付某的儿子是合肥市第五十中学九年级普通班的学生,成绩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由于从小就接触电脑,电脑的操作能力很强,喜欢玩游戏,但因为成绩差,他上网的机会不多。

2.教师组

(1)孙老师,女,1989年12月生,汉族,就职于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第一中学,是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带高一年级15个班的信息技术课。利辛一中开设计算机奥赛班,孙老师同时也教计算机奥赛班的课。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孙老师鼓励学生适度上网,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网络的利弊有清晰的认识。

(2)吴老师,女,1989年1月生,汉族,就职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张庄镇洪河集小学,是一位特岗教师,在学校里带六年级学生语文、美术、思想品德等科目。平常利用网络进行备课,收集教学资源,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课堂。吴老师的工作地点在农村,班里的学生能接触到网络的不多,学生非常希望通过网络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

(二)访谈结果

1.中小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方面

在家长组的调查中,家长金某表示她的女儿喜欢上网,上网的时间也很长,大多数她的女儿上网是交友,逛贴吧,刷微博,看视频,关注中韩组合eXo和喜欢明星的动态。家长朱某的儿子也喜欢上网,会上网查资料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更多的时间用在玩QQ游戏和看小说上。家长付某说他的儿子对上网有很大的兴趣,有网瘾,喜欢玩各种游戏,因为成绩差,家长限制他上网,每次上网都会事先规定上网时间。

在教师组的调查中,孙老师说她的学生都喜欢上网,大部分的学生喜欢聊天、看视频、玩游戏、下载东西,也有学生对网络学习感兴趣,希望学习更多关于计算机的知识。吴老师说她的学生也喜欢上网,只是上网的机会不多,学生年龄又小,更多时候学生是在她的指导下上网,玩一些益智的小游戏,看一些视频,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

从访谈结果来看,大部分中小学生都是喜欢上网的,丰富的网络信息让他们在网上可以了解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而更加喜欢网络。同时,也可以看出网络在更多时候被中小学生当作娱乐的工具,只有部分学生把网络当作学习的好帮手。所以,家长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更多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网络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网络作为学习助手的魅力,从而有效地利用网络。

2.网络对中小学生影响调查方面

在家长组的调查中,家长金某表示支持孩子在放假的时候上网,网络对孩子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由于平常上学的学习压力很大,她的女儿每天写作业都要到夜里凌晨,因而在放假的时候上网做她自己喜欢的事情是释放压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上网聊天,也减弱了她作为独生子女的孤独感,获得和同龄人交友的乐趣。但她会花费大量放假的时间上网,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会受到影响。家长朱某则不支持孩子上网,她认为网络给孩子带来的都是负面影响。她的儿子已经高一了,面临着严峻的升学压力,虽然成绩还可以,但是在班里排名并不是很靠前,她希望孩子可以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但是她的儿子每次回家都会花很长的时间上网玩游戏,有时会玩到很晚,她认为网络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家长付某也不支持他的孩子上网,因为他的儿子有网瘾,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他认为网络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影响,因为他的孩子自制力不强,容易接受不良思想,误入歧途。网络带给孩子的正面影响就是可以查到很多学习资料,下载学习资源,对孩子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在教师组的调查中,孙老师鼓励学生适度上网,她认为网络带给学生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面的影响就是网络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为学生提供学习其他学科好的学习方法,利于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负面的影响是学生大多利用网络进行娱乐,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影响学习成绩,网上的一些不良信息也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吴老师对学生上网也持支持的态度。她也认为网络带给学生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网上大量的信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但同时由于孩子们不具备辨别信息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养成一些坏习惯。

从以上访谈结果中不难看出,目前网络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要远大于正面影响,有些家长为了杜绝负面影响甚至不允许孩子接触网络。但也不能忽视网络带来的好处,上网具有有助于拓展知识领域,学生可以在网上获取大量的信息,通过有效地分析、整合、吸纳,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网络还能够改变学生的交往方式,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使学生不再受任何时空的限制与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人自由、平等地沟通和交往。适当的上网娱乐也具有减轻学生压力、缓解学习负担的作用。网络充分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使学生在接受正面教育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负面影响。首先,容易上瘾。大多数学生有爱玩的天性,在时间上很难控制,而自制力又很差,因而很容易上网成瘾。其次,不健康网站会让学生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容易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影响身体健康。最后,网络安全存在问题,学生的自制力不强,容易接受不良思想,误入歧途。

3.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协同如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方面

在家庭组的访谈中,三位家长都认为现在的网络环境既不安全也不健康,但是不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网络信息识别的教育,有的会限制孩子上网的时间,有的会限制孩子玩游戏,都希望孩子利用网络学习知识。同时三位家长的孩子都喜欢独自上网,上网时很反感家长在一旁。三位家长也都认为在正确引导孩子的网络行为上,学校和教师起到首要的引导作用,学校和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网络信息识别教育,加强孩子的判别能力,并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孩子对网络的利弊有清晰的认识,倡导孩子使用网络进行学习,让网络成为孩子学习的好助手,孩子在学校上网时进行适当的监督。社会是一个大环境,对孩子不会产生直接作用,但是却间接地引导了孩子的网络行为,社会要积极宣传好的网络行为,这样可以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更正自己的网络行为。三位家长也都认为在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协同下,孩子的网络行为会有很大变化,有利于孩子认识网络,有效利用网络。

在教师组的访谈中,孙老师所在的高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吴老师所在的小学并未开设信息技术课。但是,两位老师也都发现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网络行为上存在不足。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学生辨别网络信息和引导学生上网时都是照本宣科,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如果发现学生上网进行娱乐,不会加以引导和沟通,反而会采取拔网线,禁止上网等不当的措施。孙老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安排鲜明生动的教学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在做任务中清晰的认识网络,用切身的体验加强教育效果。学校还可以开设计算机兴趣班,其他各科教师可以对好的学习资源网站进行介绍推荐,让学生发现利用网络还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两位老师一致认为家长在正确引导学生网络行为中起到重要的监督作用,家长要限制学生的上网时间,可以上网进行适当的娱乐。发现学生不当的网络行为也要及时制止,如发现学生说不好的网络用语,要及时进行更正。社会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两位老师也都很赞同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正确引导学生网络行为有利于学生认识网络,有效利用网络。

由以上访谈结果可以看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应共同合作,从不同地点,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不同措施,正确地引导学生的网络行为,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学习环境,让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好助手。

三、对策思考

如何帮助中小学生尽早建立和适应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减少由于网络负面影响所带来的损害,是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培养教育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应当联合起来,给予足够的重视,建设一个美好的和谐的社会而努力。社会方面要做好宣传导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网络行为。家庭方面要协同发挥监督作用。学校方面应通过了解学生的上网目的、上网态度,尊重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加强网络监管,引导学生正确识别网络内容,加强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培育,规范学生网络行为并与时俱进,设立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保证学生合法安全上网,使学生正确有效地使用网络,发挥学校在正确引导学生网络行为中的主导作用,三者关系如图1所示。

图1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协同正确引导学生

网络行为关系图

总之,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对于学生来说的确是一项很大的挑战。社会、家庭、学校应该共同努力,为孩子们上网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其正确利用网络参与学习与娱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习惯铸就性格,性格成就人生。让网络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丁家会.关于学生上网现象的思考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3,(60):

162.

[2]叶明珠.浅谈如何引导学生科学上网[J].河北教育,2005,(15).

[3]朱振英.如何让网络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J].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2,(05):59-60.

[4]张峰.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网络[J].新课程・中学,2010,(11):69-

70.

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篇2

【关键词】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开展

小学阶段是个体思想道德成型的重要阶段,做好德育工作,是小学班主任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多是通过学校宣传、教师讲解、家长教育的方式开展,在网络时代下,对德育教育工作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班主任,需要积极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调整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

一、网络时代对小学生的影响分析

在科技的发展下,网络已经渗透至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小学生对网络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他们会利用网络看视频、玩游戏、听音乐等,不可否认,网络确实对小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价值观冲突也是普遍存在的,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形成时期,并不稳定。在网络上,西方国家的价值观、世界观朝着我国汹涌袭来,更有甚者,通过歪曲事实制造了一系列的黑色文化。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网络给小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小、对事物缺乏正确的分辨能力,很容易受到网络上各类负面信息的影响。劣质的信息资源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甚至导致小学生道德观与价值观出现扭曲。

德育是小学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这一阶段的德育教学旨在培养小学生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在网络时代下,传统的家校互动德育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小学生发展的需求,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积极应对时代的挑战,发挥出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上的先天优势,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与正确的是非观念。

二、网络时代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策略

(一)尊重中心地位,构建和谐关系

进入了网络时代后,每一个个体,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成为者,传统的一元权威结构被瓦解,表现出强烈的个体性。在网络时代下,关注个体的需求和体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是德育在育人方面的基本要求。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很多事情都想自己动手做,亲自参与,对外部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身处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尊重孩子们的主体、中心地位,做到换位思考,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需求、年龄、个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教学方式,合理应用德育资源,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主体性,让学校成为德育联动模式的中心。

同时,还要构建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作为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欣赏学生,小学阶段的孩子,处于特殊的年龄段,他们自尊心强,希望得到同学、教师、教师的认可与关注。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将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用深沉的爱来看到学生,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是优等生就予以他们特别关注,也不能因为孩子学习成绩差就过分苛责。只有认真公平的对待学生,才能够让他人从心底里接受德育教育。

(二)轉变教育思路,开展网络教学

为了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转变自己传统的教育思路,将德育教学与网络相结合,通过网络时代提供的各类资源来弥补传统德育教学的短板。借助社交媒体来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孩子们在家中的表现,沟通想法,形成教育合力。

为了提高德育教学工作的实效,还可以组织孩子们自己来建立班级网页,亲自动手,将生活中的内容分享到班级网页中,进行科学的判断,在整个过程中,以孩子们的动手为主,教师只要负责监督即可。同时,设置班主任信箱,孩子们可以通过私信的方式与班主任交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对于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寻求班主任的帮助,这对于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效用。

(三)促进道德内化,提倡合理上网

人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无律到他律的过程,德育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课堂上的德育理论,更重要的是实现道德内化,将其践行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德育理论的传授说到底,是带有强制性的,只有引导学生将外在道德转化为自身的终身品德,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飞跃。在德育教育内容上,要积极借鉴网络技术,让德育内容变得活泼、生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形成课上、课后的联动。在课后,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参观博物馆,通过实际生活来理解自己在课堂中学习到的德育内容,同时,邀请家长参与到德育教学中,形成教育合力。

针对一些孩子沉迷于网络的问题,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合理上网,在这一方面,可以为他们推荐一些积极向上的网站,如学乐中国网、中国儿童资源网、中国少年雏鹰网,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上传至班级网页,针对网络中的热点话题进行讨论,鼓励孩子们有目的的参与“网络摄影大赛”、“网络读书征文”等活动,发挥个性特长,做到合理上网。

三、结语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小学德育活动带来了新的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积极应对时代的要求,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应对网络时代不良信息思潮的影响。深刻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爱心、耐心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雷.小学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J].科技资讯.2015(25) 

[2]窦桂梅,陈世荣.天机云锦妙剪裁——窦桂梅《晏子使楚》教学实录与赏析[J].教育科学论坛.2016(01) 

[3]金晔.实用理性运思下的文化制衡——老舍《骆驼祥子》新释[J].中国文化研究.2014(04) 

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篇3

关键词:网络青少年学生德育管理

当今社会,互联网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把新世纪的人类带进了“网络时代”,改变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与思维方式,尤其是冲击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个性心理和行为模式。因此,如何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德育管理,找准在网络条件下开展德育的最佳切人点,对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德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是有积极意义的。

1当今青少年学生利用网络的现状及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许多青少年学生上网是带着健康目的的,至少初衷是这样的。他们上网学习网络知识,他们查询各种信息和资料以增长学识,他们编辑程序,制作网页网站,开办网络公司,在网_卜开店,进行着许多有创意的健康的活动,甚至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可以说网络对于人的服务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许多青少年已经或正在从中受益。但是绝大部分青少年上网却是为了其他目的。网上聊天,交友,游戏,访问黄色网站,制造信息垃圾,甚至制造病毒,充当黑客等,给社会带来诸多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2德育管理工作如何应对网络时代

面临如此严峻的挑战,不得不需要我们很好地对德育管理工作作出重新的科学的思考和研究,在网络时代,德育工作要有哪些新的适应性的策略,才能实现其实效性呢?我认为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积极承担责任并发挥作用。

2.1发挥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主阵地作用,增强针对性和超前性

(1)要加强思想的正确引导。我们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积极与消极的方面,自觉利用网络优势,积极上网学习,学习应是上硎的丰要目的。为配合网络教育,许多学校建立了校园网,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上网。住平时的教育中,始终贯彻网络是我们学习的助手和教师的观点,鼓励学生为学习上网。由十把握住“学习”这个角度,就能起到既引导了学生,又不走极端,不引起学生逆反,同时消除了学生对上网的过于新奇,让学生队识上网上学习这对矛盾的辨证统一关系。

(2)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校园内容,设置校园网文化平台,积极开展一些有益于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活动。如开展有关国情、法制等多媒体专题制作比赛;开设“网上论坛”,自由讨论热点问题、新人新事;建立电子刊物,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等。把学校网络资源利用起来,校园网要在课外活动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向青少年学生开放,为学生创造在学校上网的合理机会,这样可以把学生从社会不适宜的网络环境中争取过来,是管理好孩子上网的一个好办法。只有把他们的兴趣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才能改变他们一上网不是聊天就是玩游戏的习惯。

(3)让网络成为学生成长道路的良师益友。利用网络开设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关注学生的心灵,让孩子们能够把自己的心思与同龄人沟通,鼓励学生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帮助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行的目的。此外,还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比如网页制作、动漫画设计比赛等,既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及锻炼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又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2建立家庭学校互动的德育模式

(1)家长要紧跟时代步伐,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学生家长如果不懂得基本的网络知识,不了解自己孩子的上网情况,那么家庭教育就会出现真空地带。我们的学校在这个时候可以为家长提供免费的网络知识培训,对家长如何指导孩子正确上网的方法进行指导,教家长如何全程跟踪孩子使用电脑的时间和内容,针对沉迷网络比较严重的孩子,家长如何通过向学校网络技术培训班的老师发电子邮件获得如何设置密码,限制其使用时间的技术及如何建立“防黄屏障”,避免孩子主动或被动地遭受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的技术。

(2)正确引导孩子上网,加强对孩子的网上监督与防范。由于青少年处于特殊的生理与生理发育时期,父母有责任参与孩子上网的过程。如: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向孩子提供一些适合孩子的网址,以减少孩子受不良网络影响的机会;让孩子搜集“法制网站”一些内容,特别是注意查阅对孩子行为有帮助的事例,让孩子学会进行自我教育;还可以与孩子一起赏阅“科技网站”的有关内容;或学一点“生活窍门”、“保健常识”等等。通过疏导,不仅使他们深深地意识到不健康内容的危害,更能借助网上优势,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学能力。由于青少年自制能力差,心理防线脆弱,易受客观因素左右,所以对于家庭入网者,家长应在电脑终端安装过滤软件,提取精华,剔除糟粕,为我所用。

2.3让社会共同来关注网络的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1)发挥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净化社会环境。舆论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共同的关注是人类自身的幸福。自网络问题发生以来,社会舆论就积极介入,媒体不断予以批露,给人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伤心甚至是血淋淋的真实故事,网络道德教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我国启动网络道德教育毕竞是较迟的,社会上尚缺乏这种教育的相关文献、资料;缺乏群众性的关注,许多成人对网络道德问题缺乏认识和对应措施,更谈不上教育。所以,社会舆论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只有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认识网络中的道德问题,参与网络道德建设,体现整体合力作用,才能逐步净化网络社会环境。

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篇4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黄金阶段,这一时段的孩子精力旺盛、兴趣广泛、情感丰富。而零零后的这一代生长在网络化时代,网络正以最快的速度影响着这一代人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及行为。据调查表明,有80%的青少年都在使用网络,而网络是一个“鲜花”与“陷阱”并存的世界,正确引导青少年上网,避免网络的不良侵害,是我们教育者的重要任务。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方法。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

健康的上网让青少年拓宽视野、增加知识、树立自信,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地获取信息、讨论交流,促进学习。当然网络上还有许多不健康的信息,导致许多青少年误入歧途,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身心健康,没有人生目标。青少年的很多犯罪行为都与网络有关。

二、将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引向正轨

孩子的生活需要丰富,我们不能简单的杜绝孩子上网,而是要寻找他们的兴趣所在,创设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有兴趣且有意义的活动,达到各种活动平衡发展,同时引导孩子浏览健康网站,吸取网络的精华,从而受到正面的影响。

三、培养青少年的责任心

有学者研究表明,约束青少年行为的力量是他们的责任心,再多再好的方法,都必须通过孩子们认同和接纳,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而青少年的责任心是他们健全人格的基础,关系到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关系到他们的道德和理想,关系到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所以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他会自己管理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能够勇于承担后果,有能力抗拒不良诱惑。

四、积极争取家庭和社会的力量,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杜绝不良信息的诱惑

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篇5

(一)背景

20世纪末,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互联网凭借承载信息量的广泛与巨大等优势,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据统计,目前我国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9000万,其中80%以上是青少年。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青少年成长带来深远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

现实生活中,一些不法分子唯利是图,有的利用网络传播暴力、***信息,有的利用内容不健康的互联网游戏吸引青少年,使得有些孩子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甚至患上“网络成瘾症”,不仅学业受到严重影响,身心受到很大伤害,也给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辨别是非、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互联网的不良影响。初一的学生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对网络接触的不是很多,他们对网络充满了好奇,也很迷惘,有很多学生以为上网就是玩游戏或聊天,他们对网络也没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经上网查资料,了解网络对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利弊所在,今后我们会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来学习

三、研究对象:全体网民

四、研究方法:

访谈法(调查几位同学,记录他们的上网历程)

上网查资料

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统计、整理、分析数据)

五、研究过程

六、研究结果:

1.如何防止学生沉迷网络

面对网络是铺天盖地的信息,中学生缺乏筛选和鉴别的能力,往往照单全收,由于获取信息非常容易,你几乎无法控制孩子从网上获取各种信息。由此孩子便容易患上“信息过度综合症”,典型症状是终日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的虚拟世界以及电视里,现实中则变得孤僻自闭,出现交流障碍,长时间上网会损害孩子的身体,影响孩子的发育,不良的垃圾信息还会严重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怎样预防和矫正“信息过度综合症”呢?首先要加强和孩子的情感沟通,在家庭里多和孩子交流,并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认真倾听孩子的观点和心声,鼓励和支持孩子多接触现实中的社会,比如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等,这对于“抗衡”网络的不良影响是最重要的。其次,大人要懂得一些网络知识,这样才能和孩子顺畅地就网络问题进行讨论,有了共同语言,才有利于你的引导。最后,要通过你的言传和优秀的书籍给孩子提供信息的精华,提高孩子的识别能力。总之,面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挑战,大人们不必尴尬、惊慌、忧虑、困惑,

只要“与时俱进”,就可以从容应对。

2.有关人员怎么看待网络

电脑本身并没有错,我们不应该因为它存在弊端就凭主观意识一棒子打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利弊共存的,只要我们合理的运用,也可以避开弊端或是将变弊为利,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所以针对电脑使用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以下的几点的建议:

1、用电脑首先要明确目的,电脑是我们学习娱乐的工具,用电脑学习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娱乐只是让我们在学习的间隙轻松一下,不能本末倒置。

2、虚心接受父母监督,最好把电脑放在家里的公共地点如客厅,这样父母可对我们使用电脑在时间上和内容上起到监督和控制的作用。

3、合理安排用电脑时间,如果为了玩游戏,尽量在周末和节假日使用,这样安排不影响学习,父母也不会过分反对。

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篇6

网络时代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

据2005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上网用户达到94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8%,其中使用宽带上网人数达到4280万,上网人口普及率达到15%左右。而且,未成年人的上网普及率正在迅猛增加。

・互联网对孩子们的正面效应

1、培养全新的现代意识

网络传播的主要特点是:快捷、方便、双向、开放。网络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开放程度高,是现代科技的结晶,也是网络时代的精神之集中体现。它的这些特点有利于培养上网的青少年的现代观念,如学习观念,全球意识,效率观念,平权意识等。在网络时代,人们的学习已经不可能是一种一劳永逸的事情了,要想使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必须不断接触新生事物,接受新观念和学习新的技术。

2、网络的平等性为孩子们创造出自我实现的新空间

平等性是互联网的一大特点,虚拟条件下每个交往角色都是虚拟的。不存在长辈、晚辈,老师、学生这样的垂直型关系,交往变得更加平面化,属典型的横式交往。孩子们在网络的世界里变得更加自由、平等,网上认识的朋友都称为“网友”。这里大家都以符号形式出现。这里没有天然家长似的权威,没有其他社会特权的优势,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因在父辈眼里都属于“年幼无知”或“乳臭未干”,常被看作是受教育的对象。而网络世界无疑给孩子们一个享受平等的权利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因此深受孩子的喜欢。

・互联网对孩子们的负面效应

然而,科学技术似一把双刃剑,既有益于人类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便利的一面,也有给人类带来伦理道德上的困惑,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网络作为信息技术也不例外,也具有双面性特征。正确利用网络,互联网会对孩子们的成长、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互联网并不是一个纯洁、健康的虚拟天地,它所传输的不良信息会对孩子们产生负面的影响。

1、恋网上瘾或过度沉溺于网上交往危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在现实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患上了“网络迷恋症”。这是一种心理障碍,是指患者无节制地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以致于损害身体健康,而且在生活中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以及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

2、网络信息垃圾会弱化孩子们的道德意识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世界观尚未成熟,自控能力也较弱,好奇心理或冲动往往使他们去寻找色情、暴力的信息。鼠标一点就可以看到那些低级庸俗的东西,这使他们受污染的几率越来越大,从而导致道德意识弱化。

网络时代,我该怎样教育你,我的孩子

・网络时代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指导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网络时代是个多元化的时代,促使家长必须对传统的家庭教育方法进行改革。

社会多元化趋势使孩子们成长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面对网络带给孩子们的正负效应,我们必须提高孩子们对社会环境的积极适应力和自我强化的成长力。家长积极引导孩子吸收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基本规范,养成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完成个体的社会化进程。自我强化的成长力是孩子们在社会化进程中确定自我成长的目标,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努力的能力,这两种能力都是孩子们在养成过程中必须培养的基本能力。

・跟上时代,家庭教育的施教者――家长必须完成自我成长

网络时代不仅给孩子们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也是成人从未接触过的、全新的领域。孩子们要学,父母们更要学,而且要有勇气和孩子们一起学,甚至向子女们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互联网从另一个方面逼使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家长们在孩子们面前不可能永远保持权威者的形象,因为互联网所营造的网络世界使他们的权威受到严峻的挑战。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使家长们能通过电脑互联网为孩子们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指导他们从电脑网络中利用各种资源,逐渐成为孩子们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督促者、辅导者甚至咨询者。

・因势利导,不惧互联网络给孩子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既然“互联网”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家长们就要正视它,无视、躲避和强令制止的态度都是不对的。

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篇7

为了更有效地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省妇联儿童部围绕网络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专题在全省开展调研。在13市(地)城乡抽取2600名中小学生、1300名上网学生家长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254份并汇总分析。主管领导于6月份带队赴哈尔滨、大兴安岭区县实地调研,并与专家、学生、教师、家长代表座谈。此外,还通过“儿童网络安全行”征文、走访心理咨询机构等途径了解了有关情况。

一、未成年人上网的基本情况

1.未成年人上网较为普遍

调查发现,上网已成为未成年人成长历程中的普遍现象。此次问卷调查到的上网学生占了93.4%,女生比例略高于男生。在10至13岁之间开始上网的学生最为集中,占39.8%,仅有1%的学生在5、6岁时开始接触网络。学生上网已持续三、四年的占25%,还有25%的学生网龄已达5至2019年。81.6%的同学每周至少可以上网一次,5.2%的学生可以每天上网。

2.未成年人上网较为理性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未成年人上网较为清醒理智,认为自己喜欢上网但不迷恋的占54.2%,上网与否无所谓的占40.1%。47.7%、34.9%的家长也分别对自己孩子的上网行为做出了比较理智、上不上网无所谓的评价。未成年人上网时间在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74.8%的学生能将上网时间限制在2小时以内,81.6%的学生能将上网频率控制为每周上网一次或只在周末定时定点上网,57.3%的家长也明确表示孩子上网时间一般在1至2小时之间。80%以上的学生对基本的网络道德有正确的认识。66.1%的学生表示不会在网上填写真实的个人和家庭成员资料。89.1%的学生表示不会向家长隐瞒自己上网的真实情况。88.8%的学生表示不会去见网友。

3.未成年人上网有成人监督指导

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学习使用互联网创设了基本条件,大部分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中上网,家长和老师对未成年人上网也起到了一定的监督指导作用。55.2%的同学在家里上网,20.6%的同学在亲朋家上网。70.5%学生表示自己上网受到家长监督,70%的家长也认为自己的监管有一定效果。家长、老师等也较注意告知孩子上网注意事项,学生问卷显示,由家长告知孩子上网注意事项的占39.6%,由老师告知的占23.2%,亲戚告知占10.7%。

4.未成年人上网重要内容是游戏娱乐

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和孩子都认同上网已成为未成年人学习之余游戏娱乐的重要内容。与上网相关的内容是学生之间乐于交流探讨的话题,34.8%的学生还是由同学朋友教会上网。学生常浏览的网站类型依次是游戏类、教育学习类、娱乐时尚类,交友聊天类网站,比例分别是34.1%、18.2%、16.2%、13.6%,休闲娱乐的内容总计占了63.9%。调查还发现,男生更喜欢游戏类网站,比女生高出7.5个百分点,女生更常浏览娱乐时尚类网站,高于男生3个百分点,喜欢交友聊天类网站的男女生几乎各占一半。

5.未成年人出入网吧现象仍然存在

调查表明,还有13.1%的学生出入网吧,9.6%的学生只有到网吧才可以上网,3.5%的学生是在有别的上网条件的同时也常常到网吧上网,男同学占网吧上网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90%以上的学生去网吧是为了休闲娱乐,极少部分学生是因为学习需要到网吧上网。统计结果显示,在网吧玩游戏学生占了近一半,玩暴力刺激类游戏的学生最多,达70%以上。谈及上网吧的费用,60%的学生表示要使用平日零花钱,其他学生则要向家长要钱,或用自己的部分生活费和压岁钱来支付。

二、网络对未成年人成长产生的影响

调查表明,网络对当代未成年人产生了日益深刻、广泛的影响。73.7%的学生认为上网对自己产生了有利影响,15.7%的学生认为产生了一些不好影响,4.5%的学生表示积极和消极影响都存在。很多人形容网络是双刃剑,善用是福,放纵是祸。

1.网络给未成年人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是有助于开阔视野、求知启智。问卷显示,33.6%的学生在网上常浏览教育学习类、青少年专业类和新闻类网站。学生对网络开阔视野这一积极影响认同度最高,达40.6%。在他们眼中,网络是知识金库,想找什么都能找到;网络是全能教师,能解无数个为什么。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在网上随意搜索浏览,可以通过网校听各地名师讲课,有的学生有不会的问题也乐于到网上探讨。网络常变常新的丰富内容使未成年人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交流互动的形式也使得学习知识的过程更生动有趣,激发了未成年人的想象力,锻炼了未成年人的思维能力。

二是有助于放松心情、舒缓压力。调查表明,网络的方便快捷、多姿多彩,特别是玩游戏、聊天、听歌、看电影、看电子书等休闲娱乐功能都使孩子们感到快乐,有助于未成年人缓解心理压力,改善心理健康状况。问卷显示,88.4%的学生在网上玩游戏,83.9%的学生有自己的网友,他们玩游戏的时候可忘却烦恼,与网友倾诉可求得情感共鸣,以减轻课业负担等带来的心理压力。21.4%的家长也认同孩子是为了缓解压力才上网,23.1%家长认为上网使孩子心情愉悦。

三是有助于塑造个性、培养能力。56%的学生认为上网有助于沟通能力的培养,26.1%的学生认为上网能培养创造性和探索精神。未成年人在网上经营空间博客、与人互动等,可以较大程度上避免现实人际交往障碍的困扰,能有更多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见解、展示自己某方面的才华,能进一步锻炼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自尊心、自信心等,在某种程度上还满足了精神上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利于未成年人良好个性的养成,对于现实生活中这种发展、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的孩子来说更是有特殊意义。

2.网络给未成年人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是上网无度伤害身体健康。过度上网是影响未成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诱因,33.8%家长最担心过度上网会有损孩子身体健康。6.7%的学生表示自己上网曾在4小时以上,1.4%的学生承认曾经通宵上网。网络无限开放、信息庞杂,孩子上网计划性不强,贪恋玩游戏、聊天等,都是致使上网时间、频率增多的原因。未成年人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加上遭受电脑屏幕的电磁等辐射,很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影响骨骼和组织发育,引起视力、记忆力下降等伤害性影响。由于对网络的过度依赖,未成年人参加室外锻炼、游戏的兴趣减少、频率降低,也不利于身体成长发育。此外,在网吧上网的孩子往往处在一个比较混乱、烟雾缭绕的环境当中,对身体健康不利。

二是思想道德素质面临挑战。调查表明,2.6%学生认为网上可以有不文明言行,4.5%的学生认为网络上相互欺骗很正常,2.7%的学生对网络道德的认识较为模糊混乱。有同学举例说,生活中不能偷窃,但网上“偷菜”没有问题。未成年人接受新生事物快,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尚未完全成熟,主观判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完善,面对良莠不齐的网上信息和网络服务难于分辨对错和正确取舍,网上的违法不良信息和有害网络游戏很可能使未成年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腐蚀,少数未成年人因上网而产生了思想道德认识上的偏差。

三是产生行为问题和严重后果。据调查,有的未成年人因为沉迷上网而产生了逃课、逃学现象,在学习的黄金时期荒废了学业甚至辍学,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势必造成不良影响。依赖网络也易出现心理问题,产生焦虑、亢奋、幻觉等现象,严重的还会出现“网瘾”,据了解,我省未成年人网瘾不是个别现象,在去年哈尔滨市一名心理医生披露的工作日记中就记载有300多位这样的孩子。此外,未成年人心理上不成熟、涉世不深,易受不良风气、行为影响,有的还对家长隐瞒自己上网的真实状况,他们可能因为没钱上网产生欺骗、偷窃、抢劫等不道德或违法、犯罪行为,也可能因为与陌生人聊天、见面成为被欺骗甚至犯罪的目标,或者一时冲动成为恶性案件制造者,诸如《14岁女孩遭网友拐骗》、《初中生杀人后照旧玩网游》等与网络相关的新闻屡上报端,在这类事件中未成年人都要承受比较严重的后果。

三、引导未成年人安全上网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立足广大家庭,引导家长关注未成年人上网安全

作为参与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全省各级妇联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上网安全问题,并将之纳入小公民道德建设、“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中统一研究推进部署。今年,省妇联将“突出保障未成年人家庭上网安全,指导家长做孩子上网安全的守护者”作为贯彻落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精神的年度工作目标。与省文明办、外宣办、通信管理局共同开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家庭护卫行动,引导家庭成员自主参与揭发监督行动、家庭教育指导行动、社会实践行动、舆论宣传行动,自觉抵制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有害信息。与省文明办策划实施了家庭教育巡讲龙江――绿荫行动,在全省开展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活动,将保障儿童上网安全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引导广大家长重视、关注未成年人上网安全问题并学习掌握必要方法。在全省组织开展“儿童网络安全行”家庭教育主题征文活动,呼吁社会共同关注并帮助解决儿童安全上网这一问题。

2.切实履行职能,确保未成年人远离网吧和不良信息

全省网络监管部门对网吧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加强监管治理,设立揭发信箱和揭发电话,组织安装远程监控软件,对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进行从严处理,取缔无证照网吧。关工委组建“五老”义务监督员队伍,老干部、老专家、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们在制止未成年人进网吧、发现揭发黑网吧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新闻出版部门加强对互联网出版活动的监管,对本省网站擅自登载、链接、传播含有低俗和淫秽色情内容的网络小说、电子书、网络游戏的行为采取必要措施,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网上文化环境。教育部门注重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并积极搭建平台,各中小学普遍利用信息技术课、思想品德课、生活课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网络道德教育,在校园电脑上安装防控软件堵截不健康的网络信息,有的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阵地引导学生开展积极、健康的网上生活学习,通过组织参加网上比赛、活动等向学生推荐优秀少儿网站和专题网站,在假期为学生定时开放微机房作为“绿色网吧”。

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的设想及建议

时至今日,未成年人已成为中国的网民中的最大群体,据2019年底数据,中国3.84亿网民中约有三分之一是未成年人,这些上网未成年人约占未成年人总数的三分之一。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网络上的淫秽色情信息、未成年人的网瘾现象、因网络引发的恶性案件,这些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已为社会普遍关注,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已刻不容缓。建议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从长计议,勇担重任,强化管理,着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巩固网络安全保障体制,积极防范网络给未成年人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是推进完善网络立法进程。尽管全国有一系列与互联网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互联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进行规范,但伴随着网络产业的飞速发展和日趋复杂,法律的滞后性和不完善也凸显出来,建议完善现有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有关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如通过法律明确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对网络信息内容负责,对网络色情等网络犯罪行为进行认定,推进网络邮箱、论坛、博客、视频实名制等,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的行为进行有效跟踪和处理。

二是加大行政监管力度。建议相关部门对互联网从业单位审批认定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建设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各具特色的服务未成年人的专业网站。为各级图书馆开设电子阅览室提供场所、设备等各方面的必要支持。严格审批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控制网吧的布局和规模。网络监管部门要对网吧等上网经营场所进行常态化监督管理,确保上网身份登记制度、“不准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措施的真正落实,对违规营业的要从严从重处罚,坚决取缔。

三是加强网络技术保障。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在防范违法有害信息和保护、规范未成年人上网中的作用。利用网络技术及时监测未成年人上网状况,对反映出来的问题给予充分关注和必要研究。开发保护未成年人上网安全的优质软件,推广免费过滤软件,进一步提升“绿坝”等现有软件的性能,保证用户安装使用这类软件检测、过滤、截获有害信息的同时不影响其他功能。对现有网站、信息进行分级管理,借助网络安全认证、身份认证技术,限制未成年人对有害信息资源网站的访问。

四是完善全方位社会监督。建议全面打通网上揭发中心、电子邮件、电话、短信等监督揭发通道,建立揭发快速反应机制和揭发查实有奖制度,更广泛地发动群众对威胁未成年人安全上网的行为进行监督揭发。加大对政府监管行为的监督,对网络审批、网吧监管工作领导不力、工作不实、徇私枉法的部门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动员网民参与网络信息和服务的监督,严厉打击、传播不良信息的网络行为,及时消除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要继续发挥“五老”、家长等群众力量参与对网吧经营行为的监督,对查实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要坚决取缔,经营者再次经营也要受到严格限制。

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篇8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媒介特别是网络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时代已经到来。为了更好的了解网络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影响,网络究竟为少年儿童带来了些什么?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对部分网吧、部分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和一些从来没有上过网或是从来没有接触网络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

一、儿童对网络的接触调查

在抽查的300名中小学学生中,上过网的有200名,其中,形象游戏的占62%;使用聊天室外的占54.5%;收发电子邮件的占48.6%;下载储存网页的占39.7%;使用搜索引擎的占25%;订阅新闻的占21.9%;网络电话的占14.7%;网上寻呼的占14.3%.他们上网的地点比例最高的是在网吧(74%),其次是在家里(17%)、父母或他人办公室(90%)。经常使用的网站为搜狐、新浪、,但很少有使用专门的儿童或青少年网站。少年儿童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查阅有关个人爱好的信息,娱乐。少年儿童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

二、调查结果分析

1.网络对儿童的正面影响

1.1使学生有尖锐的独立性、自主性。

极具个性的网络时代通常拥有强烈的独立性及自主性。因为在网络时代,人们并非是被动式的资讯接收者。网络的互动性,将促使学生由以往的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向自主自动性学习发展。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社群也会迫使学生试图建立自我认同用扮演社会角色,这有助于他们在其他社会情境中确认本身的人格。

1.2情绪及智力的开放。

网络的松散性与无疆域性,都将引得学生在网络上暴露自己,使他们在自已的网页上或BBS中或CHat中将自己的心中最深处的想法说出来。这一方面会有助于学生在网络中交流思想,发泄情绪,施展他们的智力。

1.3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

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学到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位。这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解脱,它不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家庭乃至于社会的稳定。

1.4创新。

网络世代在创新的环境中吐故纳新,并借助网络不断寻找能将事情做得更好的方式。有学者说,离线(下网)的世界无法提供你建立自己空间的机会。而网上的世界好像为你支起空的帐篷一般。网络时代的学生对于新媒体及新科技抱开放自然的态度,将使得他们成为首群接受并参与本身文化创作的族群。他们轻松面对的心态,使自己有更大的空间容纳新事物新活动。

2.网络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2.1学习成绩方面。

心理学专家指出,儿童被电脑吸引,沉湎于电脑屏幕打斗画面中,认为这才够刺激好玩有意思,因而不愿和小伙伴们玩耍,不愿和父母在一起交谈,不愿与外界接触,讨厌上学。整天和电脑厮混在一块儿,迷恋于屏幕画面,在网上想入非非,思绪像脱缰的野马,独来独往,百无禁忌,纵横驰骋,俨然是个不可一世的英雄。一旦离开电脑,回到现实生活中来,还要去上学,在课堂上听讲,做作业,参加集体活动――仿佛从天上掉到地下,一种“龙困浅滩,虎落平阳”的失落感顿时袭来。

2.2网络垃圾的存在。

这里主要指的是不良信息的存在。由于网络的广泛性,它包含了许许多多的信息,其中有我们需要的,但还有更多不仅对我们无用,而且是对我们有害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良信息。据统计,互联网上每十次点击中,有六次是点击黄色网站,三次点击的是有非法、反动内容的网站,只有一次是电击正规网站。而更可怕的是,在这一次次地点击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正逐步改变。

2.3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

举国掀起的狂购浪潮,正在把电脑一部一部地推进我们的家门,而大部分家长?购买电脑给孩子,也是因为相信电脑对孩子有益,认为它是教育工具,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在走向科技世界的起点上“抢先一步”。然而,很不幸,事实并非一定如此。过早使用电脑,或使儿童失去创造力、想象力、激励能力和注意力,电脑使这些?儿童无法拥有经过磨练得来的吃苦精神和韧力。其实,让年幼的儿童花大把时间坐在电脑屏幕前相对害多于利;过早接触电脑严重地挠了幼童们学习生命中某些重要的求生技能,进而影响了他们未来的成就。

2.4网络游戏的危害。

网络是虚拟的,同样,存在于网络之中的游戏也是虚幻的(游戏本生也是虚构的),但正是这种虚幻恰恰能极大限度地青少年学生的欲望,因而极易诱惑青少年学生,不能自拔。这样,对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会产生种种不良影响,如不切实际的幻想、过分自恋,不负责的态度,无端、厌世、以自我为中心或,在生理上回引起头晕、烦躁、厌食等诸多症状。

三、化解网络文化对少年儿童的负面影响的对策

1.全社会要对网络儿童给予保护

给青少年儿童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规范网吧的危害应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党政各部门对网吧应加大整顿力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整合各部门工作力量,实现齐抓共管。例如:进一步严格开办网吧的各种审批程序,除完备的程序外建议审批中考虑申请人自身文化、道德素质;文化、公安部门提高对网吧检查频率并在检查时请计算机人士同往。充分运用法律、经济和市场的手段,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网吧,坚决取缔那些无照经营、违法经营、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网吧。

2.团队组织要对网络儿童应高度重视

共青团、少工委必须对网络时代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出长期的不懈努力。一是利用共青团优势联合学校、家长、公安、文化各相关部门从提高自身水平入手,学习计算机了解网络,也了解少年儿童心理。二是联合各部门对网吧业主进行素质、道德培训,使他们也充分认识到不健康网站对少年儿童的危害。三是少工委要同学校、家长一起多向孩子们推荐适宜的、好的网站,引导他们如何用好互联网。

3.少年儿童的监护人和施教者必须先正己后正人

作为少年儿童的监护人和施教者,首先自己要避免受到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要避免自己成为“网瘾”之一员;同时,如果是正常上网,也必须要克服上网的随意性以及杜绝在网络面前的恣意妄为,以己之心正己之身,育人先育己,努力成为少年儿童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4.限制或者杜绝孩子接触含有暴力内容的网络

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篇9

一、网络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造成“信息污染”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与色情有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青少年。这种信息垃圾将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

(二)影响现实人际交往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初期,思维比较活跃,他们渴望获得与成年人同等的交流自由。网络正好给他们提供交友的天地。这种交友是以网络为中介,以文字为载体,以虚拟化的交流角色为主体的交友方式,具有间接、虚拟、平等、自由的特点,这种特点使得学生可以在网上宣泄自己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但与此同时,经常玩网络游戏的青少年由于长时间通过键盘输入间接与人交流、沟通,他们最基本的与他人交流的言语能力会随之下降。在与人面对面的交往中,不能很好地理解别人的行为、动机或情绪,不会恰当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甚至对自己的情绪不能进行正确地辨认、评价和表达,表现出社交智力发展受阻。

(三)影响身心健康成长

不健康上网给小学生带来的危害性比对成人大得多,这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紧密相关。小学生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至关重要。长时间上网不但挤占了课余体育锻炼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甚至挤占正常的学习时间,不利于养成健康的体魄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不利于学习。另一方面,上网时间过长,也易导致眼睛疲劳和神经衰弱,造成视力下降,情绪不振等疾病,影响身体发育。

二、消除网络负面影响的策略

(一)学校方面

1、丰富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丰富的校园网络文化生活对于防止学生落入“网络陷阱”,防止他们“网络成瘾”,克服网络依赖具有积极的意义。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科技活动,如:电脑绘画比赛、电脑手抄报比赛、虚拟机器人灭火比赛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主动适应网络发展的能力。

2、发挥网络互动、及时的优势。为了更好的实施德育网络教学,我们应该发挥网络互动、及时的优势,通过校园网、班级网、网上BBS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情感在线。我校的做法是由各班班主任建立班级Q群,学校规定班主任担当心理辅导教师在线指导每周至少两个小时以上。学生通过班级Q群这一形式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谈心,教师能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心里障碍。这些交流方式是一个跨越时空的网络社群。它满足了人们关于某个共同的兴趣点与多数人一起交流的欲望,也可以说它是自由形成的小讨论组。此外由于网上交流有很大的隐蔽性,学生不露面,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隐私和心理疾患,通过自身努力和老师指导,求得心里平衡,医治心理疾病。情感在线的存在让老师唤回了离家出走流连网吧孩子;让老师疏导了处在青春期情感萌动的孩子……老师的努力换来了一份份信任,换来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2)“班级博客”。实现家校共育,需要我们教师与家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进行经常性的双向沟通。教师要随时向家长介绍孩子在校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进步与不足;家长也要向教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与变化,双方相互商讨、沟通,取得共识,有了共识才能做到共育。由于孩子的发展是迅速多变的,因此,这种沟通应该是及时的、经常的。班级的博客则让这种双向互动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家庭方面

“如果爱你的孩子,就教会他上网,因为那里有天堂;如果恨你的孩子,就放任他上网,因为那里有地狱。”这句话道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为了处理好孩子与网络的关系,家长可以尝试采取以下“导”的软办法进行教育。

1、走近网络法。家长要顺应时代潮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上网技术,保持自己在子女面前的尊严,不被时代所抛弃。这样才会使自己对子女的教育更有说服力,引导更有针对性。

2、正确引导法。著名作家肖复兴说过:“孩子的教育,如同花季,只开一次。钱花光了,还可以再挣;花季过去了,一生无法弥补。”可见,在日益发达的网络时代,家长们引导的重要。家长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监督孩子网上浏览的内容。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进入不健康的网站或阅读不利于健康成长的信息,应进行耐心的批评教育,有必要的可通过禁止上网一段时间来惩罚他们;对未成年孩子的上网,家长要如同检查作业一样,不定时地检查他们的使用记录,发现孩子误进不健康网站,应及时教育引导,发现不良信息则及时清除;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向孩子提供一些适合孩子的网址,应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引导孩子向追求知识和锻炼能力的方向发展。

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篇10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可以丰富大学的生活,方便大学生获取多方面知识,缓解心理压力,开阔视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个性发展。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各种思想观念充斥,对正在成长的大学生而言,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于一些思想观念正确与否没有判断能力,早已沉淀的文化和观念容易在外来文化面前产生动摇,造成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混乱,有的失去了自我,而有的又存在着自我观念膨胀,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由于网络文化的丰富性,一些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出现了一批“宅男”“宅女”,这类人心理成熟比正常人要晚,缺乏生活中的独立性,容易出现心理疾患。还有些青少年过度迷恋网络游戏,有的为了上网打游戏出现辍学甚至抢劫杀人的恶,这都是网络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2.网络文化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

网络具有多功能性,并且内容广泛,深受大学生喜爱,在今天的思想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优势,努力克服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因为网络文化具有渗透性,因此在利用网络文化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进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自己先掌握网络知识,然后指导孩子正确地使用网络,让孩子利用网络文化来拓展知识面,不能因为出现了有网络问题的孩子就粗暴地杜绝孩子上网,这样常常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使后果更严重。家长在指导孩子上网时,要帮助孩子选择他们喜爱的内容,对一些低俗的、带有暴力并容易上瘾的游戏要进行约束。对孩子的上网时间也要规定,不能让他们将所有课余时间用在网上,鼓励孩子进行现实中的交流。在学校里,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空洞地进行道德说教,应该利用网络文化,以现实生活的事例进行道德教育。学校应该要建立自己的校园网络,利用网络文化的影响力,以网络为平台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还要丰富网络上的学习教育资源,建立一支精通网络技术的道德教育工作者队伍,要尽量利用网络的积极优势。在社会方面,要做到净化网络运行环境,一是要建立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这样便于学校对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有效管理。二是要建立一批适合学生使用的网站,把我国优秀的文化作为网络源泉,将中国传统特色文化知识向学生进行传播,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加强他们的个人修养,也可以让他们远离低俗文化,提高文化品位。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