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2:49

网络时代现状篇1

关键词:网络道德;现状;大学生;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001-02

一、引言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深入,信息化和网络化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据有关数据显示,25岁以下的网民占总网民人数的46%。网络形式多样性和现代化使其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大学生很快成为网络支持者中的主要群体。正如大家所知,网络信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的发展使其成为大学生道德教育有了新平台,如何正确合理地发挥网络的积极性,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网络成为现今主流的传媒工具,其庞大的信息量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是网络对于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状况等方面也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认识上的缺失。网络信息具有无国界的特征,作为新时代的传媒工具,网络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信息。在网络世界里,有着各个不同国家的文化传播。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的时期,也正是其道德品质、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缺乏足够牢固的精神屏障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外来文化通过网络的侵入特别是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思想观念、文化道德不仅会对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的抨击,还会对价值观未定型的大学生的道德思想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弱化了主流思想的教育效果[1]。

2.沉溺网络,人格扭曲。由于大学生对于新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网络信息对于大学生而言有着较强的吸引能力,于是很多学生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长时间的网络生活常常造成大学生无精打采、情绪波动、精神倦怠、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的涌现,失去了大学生原本应该有的朝气蓬勃和活力。网络上的一些负面信息如网络、网络暴力等通过图文声并茂在无形之中逐步侵蚀了大学生的思想,长而久之,会造成大学生人格上的扭曲。特别是网络上时常出现一些虚假的电子邮件,大学生往往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判别是非的能力而被误导。同时,网络上经常出现的一些消极的思想会导致大学生逐步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动力,患上各种网络焦虑综合征。

3.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网络的出现,使每个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不再仅仅局限于身边的同学、朋友、亲人,他们可以通过网络结识同龄人或者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网络自身存在很大的虚拟性,因此存在很多虚假的现象,人与人的交往在网络世界里逐步地被数字信息所代替,大学生在这样虚拟隐蔽的世界里能够得到在现实世界里得不到的满足感。但是一味沉浸于此,会造成大学生渐渐地忽略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愈发逃避现实世界,导致与现实社会逐步脱节,形成自我封闭的意识。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终日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学业的荒废[2]。

4.浏览非法网站。网络系统由于信息量庞大,形形的网络资源良莠不齐,大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浏览各种信息。有些非法商家抓住大学生的这一心理,开设了各种非法网站赚取暴利,如一些、暴力视频等。同时在网络上也时常出现反动言论,并煽动学生参与其中,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产生。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的对策

网络道德教育主要是指在遵循网络道德标准的前提下,塑造人的品德。随着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日益严重,引发了一系列负面现象的产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网络道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1.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大学生由于好奇心过强,自控能力较差,往往会出现受到网络信息诱惑的现象,甚至出现网络犯罪的现象。目前,各高校大学生出现的一系列网络道德问题归根究底是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较差。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改善当前面临的问题,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是首要之选。网络道德意识包括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自主、自觉、自律的意识以及对事物的责任感等。学校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认识网络问题,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加大宣传的力度,从潜意识增强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意识[3]。

2.加强网络信息的监管。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网络上的信息形形。再加上网络信息的庞大,监管力度不够往往会造成负面非法的信息大量涌进大学生的生活。面对这种现象,我们要积极采取有关的技术监控措施,有效控制不良信息,从源头上解决信息杂乱的问题,进而达到净化网络环境的作用。但是在信息的监管问题上,信息的过于庞大造成监管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国家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学校还应定期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让他们养成远离非法网站和不良信息的自觉性。

3.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教育氛围。学校和教师作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引导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网络道德教学氛围能正确引导学生看待网络上的各种问题,有助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增强。首先,学校应该鼓励开设有关网络道德教育的课程,重点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网络安全以及网络管理等方面的教育,进而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其次,学校应该适当地举行和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道德教育宣传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适当地开展一些有关网络道德方面的辩论赛、研讨会等。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寓教育于活动,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争取在思想上做到意识增强,在行为上做到坚决抵制和杜绝不合法的行径[4]。

4.注重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很多学校在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时,常常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忽略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大学生是社会的接班人,学会自我教育是十分关键的。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加大了学校杜绝学生不文明上网现象的难度,因此,注重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样的教育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克制以及良好人格的塑造和道德思想、价值观的正确形成。

四、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网络是社会发展前进的动力,它为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捷。大学生是社会的主力军,祖国未来的希望,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严重性不得不让人担忧。因此,重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学校和老师应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道德问题,使网络信息完全服务于社会,以适应网络道德教育的新形势,创建新的网络时代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忠新.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建设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8):123-125.

[2]张丽萍.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9,26(3):66-68.

[3]管煜武.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实证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0,09(10):76-78.

网络时代现状篇2

【关键词】网络创业大学生

一、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

网络创业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资源整合,网络创业这种创业形式的出现必然以互联网技术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实现商业化为前提。而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传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把网络创业作为自己解决就业的途径之一。其中大部分大学生目前从事的是开网店,销售一些小商品;也有一些大学生采用新的模式,如在生鲜电商行业进行创业、自己创作网络平台以及利用自己的网络技术、服务进行创业。

二、电商行业发展现状及转型

(一)传统电商领域趋于饱和

近些年来,由于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做强做大,电商平台的进入门槛降低,并且传统电商行业的技术性较低,导致大量人群涌入,造成传统电商行业的饱和,也伴随着竞争压力的加大。

(二)新型创业路径发展潜力巨大

在传统电商行业面临巨大压力的同时,部分网络创业者开始探索新的路径;技术在网络电商行业成上升趋势,成为一些大学生热门的路径。同时,我们还采访了一位暑期社会实践时认识的一位即将研究生毕业的网络创业者,他表示最近自己正有准备从事生鲜电商行业的打算。此外,还有几位具有数年网络创业经验的同学已不打算再持续经营自己的淘宝门店,准备打造“校园二手货交易平台”、“校园兼职平台”等网络平台化服务。因为这些领域未来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大学生网络创业新型路径

(一)跨境电商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对于国外的产品(如化妆品、奶粉等)的需求量也迅速增长,但是目前我国境内居民能够接触到境外消费品的方式比较少,主要通过有限的专柜和托人代购的方式。因此如果电商行业能够介入这一领域,相信,未来的跨境电商行业势必会发展十分迅速。并且通^我们的调查,已有不少在从事电商行业的大学生网络创业者表示对于跨境电商有浓厚的兴趣,并已经开始进行尝试,我们相信,跨境电商将成为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增长点之一。

(二)校园平台

大学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在校园中,潜在的消费者有很多,针对这种情况,有许多大学生网络创业者看出了其中的商机,通过打造“校园二手货交易平台”、“校园兼职”等一系列网络平台,并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推广,给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一个交易的平台。这种平台创业模式在校园中得到了很好应用,据我们的采访,一名大学生网络创业者打造的“校园二手货交易平台”已经运营三个多月,拥有数百名用户,初步达到了运营的目标。并且,这种平台化的创业模式无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创业的极好方式。

(三)生鲜电商

共享经济下为生鲜电商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发展前景。2012年我国进入流通领域的实体农副产品只有1%左右,生鲜农副产品占有率更低,这个数字背后隐含着庞大的市场。最近几年生鲜电商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在这一领域,已有少数商家在探索,如果能够打造一款长久成熟的app软件,引进大量的商家和消费者,并通过可靠地物流运输方式来进行商品运输,这一体系一旦形成,将会是生鲜电商行业发展的一大进步。

(四)针对目前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建议

目前大学生创业出现路径选择趋同,同质化的问题,以及高层次的创业项目仍不多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认为政府应该为大学生创业和这一群体优秀资源的利用搭建好平台,促进创业向着高端、高技术、高层次的方向,进而实现创业真正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大学生为创业注入新鲜的活力,通过创新平台,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网络创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大数据的运用

大数据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随着电商平台的推广,在未来,打造一款综合性的电商平台,将会对电商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商家可以通过客户信息调整自己的产品及服务,大数据的运用也可以极大地对物流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物流公司调配相关资源、货物的信息都有很大的帮助。数据挖掘可有助于识别顾客购买行为,发现顾客购买模式和趋势,改进服务质量取得更好的顾客保持力和满意程度,提高货品销量比率。我们可以断言,如果大学生在网络创业的过程中能够探索如何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应用,其未来的创业将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结合物联网科技

物联网科技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随着物联网科技的不断进步,物联网技术不断成熟,未来或许会对电商行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对于商家而言,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商品更好地呈现给消费者,并且,物联网技术可以大大地节省人工成本,例如通过自动贩卖机、宾馆自助预定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非常便利的消费方式,将线上平台与线下实物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研制一系列成熟的物联网系统,也是物联网电商行业未来的一大需求。

(三)线上线下电子商务结合运用

电商行业的迅速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实体店,在我们的调查采访中,我们发现,一些创业团队已经开始打算在进行创业的同时,打造线上线下两种创业方式并用的模式来扩大自己的市场,他们认为,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线上平台的推广不可或缺,在他们所经营的咖啡店中,通过线上平台预定的订单超过60%,是他们收入来源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时代的发展趋势很明显,线上线下两种模式相结合是未来商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大学生在进行网络创业的同时,也应该顺应这种趋势。

网络时代现状篇3

关键词:网络;中学生;德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7-0013-01

网络的发展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青少年学习知识提供了新的课堂,为青少年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为青少年的人际交流和沟通拓展了新的空间。网络化给青少年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近年来,青少年“触网”后的道德问题以及引发的社会问题不断引起各界关注。

一、网络时代中学生的道德现状

(1)网络文化造成中学生道德情感淡漠,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网络是开放的,信息内容巨大,为中学生查阅获取信息提供便利,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纷繁的网络内容加上无节制上网会使中学生出现心理、生理疾病,造成道德情感淡漠和人格的缺失。据调查,部分中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他们认为偷看他人邮箱和侵入别人电脑获取信息不违法。还有的中学生缺乏网络行为责任感和正义感,认为在网络上说什么、干什么都无所谓。这些都是不健全的网络道德人格,必将导致网络道德失范日益突出。

(2)网络文化造成中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冷漠倾向。网络文化为中学生扩大了虚拟社会的交往空间,使有的中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诉诸于互联网并试图从中寻找精神寄托。这种行为造成中学生现实交往空间缩减,损害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中学生社会人际交往中出现了冷漠倾向。他们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对社会外界漠不关心,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甚至认为现实中的世界是“不识时务”。久而久之,这种狭隘的人际关系会导致自我角色失调、人格障碍、语言交流能力丧失等,使他们无法面对真实的社会。

(3)网络文化造成中学生道德羞耻感弱化。网络由于具有开放性特点,往往有一些不良信息在网络中传播,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羞耻意识,减弱了中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使得中学生审美感退化,丧失羞耻感。再加上网络文化的隐蔽性,使得中学生在网络文化上所表现的不道德行为日益增多,道德羞耻感越来越弱化。网络作为一种先进事物,具有许多积极作用。有助于中学生了解社会,培养中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全球化意识。在享受这一现代技术的快捷、高效时,对它的负面影响不可掉以轻心,应大力进行网络道德建设。

二、学校德育工作策略

中学生道德问题的存在不在于网络,而在于日常的道德教育。中学生这一群体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这就使得学校成为加强中学生德育消除网络文化消极影响的主战场。因此,加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是直接战胜网络文化消极影响的有效途径。那么学校德育工作如何应对网络的一系列问题呢?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学校教育应渗透网络文化科学内容。首先,应开设多样化的网络文化教育课程,引导中学生理性认识网络。正如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这就要求学校开设多样化并且切实有效的网络文化教育课程,渗透网络文化的科学内容,广泛普及网络道德文化知识,引导中学生客观理性地认识网络。通过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就网络上关注度较高的一些热点话题进行讨论等,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和正确的网络道德观,促使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其次,应着重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教师要意识到学校德育建设中渗透网络文化科学内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坚持“德育无小事,事事教育人;德育无界限,处处教育人;德育无闲人,人人教育人”。教师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诲人不倦、严谨治学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们树立榜样。教师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关心他们的实际生活,对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和焦点问题都应当有所涉猎。平时多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举止行为,适时地对其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处理消极负面的网络文化带来的不良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家校合作共同帮助中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共同促进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共创家校合作的新局面。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彼此重叠的,随着学生年龄及年级的改变,家庭和学校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合力是不同的,这就需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家校合作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和力度。针对学生年龄较小的情况,应主要采取约见家长的方式,教师与家长们共同商讨帮助中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的方法。总之,只有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中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安全良好的氛围,才能促进中学生德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网络时代现状篇4

关键词:图书馆;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7-4175-02

1我国图书馆的困惑和生存现状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密切相关。图书馆的事业的发展显示着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的水平,目前我国的图书馆的数量,藏书的数量,网络化程度、工作水平都达到了比较先进的水平,然而目前我国图书馆发展及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1.1图书馆建设经费不足

目前我国图书馆建设经费严重不足,而且存在经费主要集中在大型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上,对中小型图书馆的重视度不足。但是在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小城镇和农村,但是县级图书馆书籍匮乏,经费不足,且对外开发度少,很多县级图书馆的借阅人员都特别少,书籍更新速度慢,且存在很多“空壳”化县级公共图书馆。在我国西部县级图书馆中80%以上无购书费。作为我国三大图书馆系统之一高校图书馆,由于前些年的大规模的扩招,学生对图书数量和更新速度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高校图书馆应实行网络化管理,需要购置大量的设备,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投入。此外一些中小学图书馆,经费更是投入不足,这种现实影响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1.2图书馆管理数字化网络化进程有待加快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加快,高科技的图书管理系统,电子书等高科技产品应运而生,对陈旧落后的图书馆服务提出了挑战。在我们阅读图书,查找资料的过程中,网络化的图书管理系统给了我们诸多方便,特别是其先进的检索功能和快速的检索速度,有助于使用者获得更快速更全面的图书信息。然而,在我国,目前很多图书馆都没有实现网络化或者数字化,经费投入力度导致网络化程度偏低。

1.3图书管管理理念出现偏差

在我国,很多地方或者学校都认为网络化的图书管理是图书馆的重要任务,忽视了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完全的追求数字化的图书馆建设是不科学的,也不能更好的为读者服务。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图书管理不能代替过去的纸本阅读,数字化和网络追求的是目的和结果,而书本追求的是过程和行为。两者无轻重高低,自然不可或缺。

1.4强调馆舍建设而忽略藏书建设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也开始加快,很多地区都修建了图书馆的热情也高涨,很多地区的新馆建设十分豪华,与之对应的藏书种类却很少,书籍也较陈旧,基础服务设施较为落后,“空壳”图书馆在我国各地随处可见,这样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当前经济发展也不协调。

2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发展的对策

2.1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意义

网络时代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是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的必有之路,他关系到我国五千年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对培育我国主流文化,使我国走上文化强国之路。未来的图书馆必须发展特色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向读者提供信息产品服务为己任。建设数字图书馆是未来信息时代的必然结果。

2.2数字图书馆的含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图书馆在这个信息时代应运而生,目前,在我国网络技术、数码存储与传输等技术的广泛普及,使得人们对文章和知识等信息的使用,储存,加工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图书馆作为一个提供此类服务的新生事物,也开始在各图书馆中进行建设。,一般来说国内学者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定义为:以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在图书馆实现数字化后,所有的载体都能通过网络获得,如:检索各种图书资源,书籍的采购,编号等。此外像电子杂志,电子图书,文献,参考资料等都可以在图书馆中上传,读者可以进行数字图书馆中进行下载,此外,采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各类图书、期刊,更便捷的为客户服务。

2.3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的基本条件

1)成熟的技术条件支撑。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他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的系统工程,具体来说,只有有了数字化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信息化技术、数据库与分析处理技术、信息抽取技术、基于此内容的检索技术等,成熟的技术,才能实现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2)超大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数字图书馆就是将图书馆中的所有信息录入计算机中,实现数字化建设。利用计算机的相关技术将超大数据如:地图,书刊,录像、录音等数据录入计算机系统,变成数字信息资源,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同时还需要利用相关技术实现与客户终端对接,便于图书馆数字化信息的传输和管理。特别是文献资料的数字化,目前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就收录了1979年至今的大部分文献,还有维普、万方数据库。大量文献的数字化,可以实现文献的快速查阅和下载。

3)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则。在建立数字图书管时,应该首先建立统一的标准。我们可以参考国外的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定制的规则,依据我国的国情进行。特别是对于数据的查询等要尽量使用国际标准,方便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保证与日后的数据进行转换。同时也要考虑版权问题,尊重知识产权。

4)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于技术条件支撑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管理人员,最好具备该方面较高的学历和专业技能,在数据库的使用和维护上,图书馆的运营,信息的录入和加工等方面都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普及,对数字图书馆的人才需要也能得到满足。此外,图书馆还应定期组织人员培训,不断的学习这些基本技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3发展对策

3.1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

图书馆建设的质量的高低是由其规模大小决定的,即:该图书馆的馆藏是多少,传统的大型图书馆中,进去就可以看到一排排的大书架,分类清晰的各种书籍,然而即使是这样的书籍藏量也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很多读者想要看的书,要么很难找到,要么已经被他人借阅。此外,大量的书籍给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十分耗费人力物力,管理难度也十分加大。很多书籍容易受潮,发黄,更新速度也必须加上。而加强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实现所有资源的网上录入,不能能为图书管理人员提供便利,省时省力,也能为读者提供快速的方便的服务。现在全国各大型图书馆都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但是思路仅仅局限于自己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对外却是封闭化管理,成为了一座座“信息孤岛”。这样导致了很多地区的图书馆,重复化建设,不能实现互补。因此各图书管应打破“信息孤岛局面”,互相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对国内外网络数据库也要加以关注,进行分析、试用和采购。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人们对网络时代的产品应用普遍,与之对应的要求信息数字化的进程加快,如现在手机,平板电脑的电子书阅读。因此如何更好的为读者服务,吸引读者,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成为各图书馆努力的目标,而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将是图书馆信息建设、服务读者的大趋势。3.2多元一体化服务

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的图书馆管理改革来进行数字化建设。国外的图书馆服务理念就是使读者满意度最高。在数字化过程中,从规划、组织、执行、服务到考核等各个方面都进行详细的论证,使各方面的配合达到最优,为读者追求高品质服务提供方便。

3.3建设数字化馆员队伍的建设

1)图书馆员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我国图书馆建设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表现在数字化的进程、图书馆的藏书、馆舍的建设,更通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体现。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图书馆馆员的培训和教育的制度,不仅仅要重视上岗前的培训,还应加强后续教育,定期实行图书馆管理的相关培训和考试,如:计算机能力,外语,社交等方面的知识。

2)建立全员创新机制,提倡创新精神。图书馆管理人员在整个图书馆服务系统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他们是图书馆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和财富。图书馆管理人员自身的思想和精神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因此,要积极鼓励和宣传,提倡图书馆馆员针对自己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提出异议,建立全员创新机制。

3)优秀人才的引进。依赖于高科技技术发展的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需要熟悉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管理的人员,软件的定时更新,下载,硬件的维护和维修,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都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因此在硬件设备完备的情况下,引进相关的优秀人才十分重要。

3.4加强读者的信息化服务

在我国,很多数字化和网络化推动下的图书馆建设更注重机构的的信息化建设,而忽略了读者的信息化需求。各图书馆在进行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时一定要记住读者是上帝的服务宗旨,将读者的需要放在首位。

1)转变过去“借阅管理”思想,可以利用图书馆的数据库建立读者的个人档案库,详细记录各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偏好、联系方式。依据读者的需要增加馆藏,多听取读者的意见改进图书馆的问题。定期进行档案库的统计,了解哪些书籍或资料具有大众性,哪些则比较冷门,依据此进行分类,方便读者的查阅,,进行针对性的馆藏扩容,避免不必要的重建设工作。

2)资料推荐

复杂繁琐的图书资料需要管理人员熟悉,并依据读者的需要进行推荐。读者数据库建立以后,管理人员可通过分析读者长期的阅读喜欢向其推荐同类用书,同时利用网络资源与读者进行沟通。

3)书评留言板

在图书管理数据库中对每本书或者资料进行详细说明,并设立书评留言板,开痛留言功能,让读者对书籍进行评价和交流,方便读者之间的互相推荐,提升图书馆的人气指数,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4结论

现代图书馆的主要作用是为读者提供文献的查阅,提供共享的资源,而如何快速有效的实现这一目的,为读者更好的服务,就需要注重数字化和网络化图书馆的建设。目前网络化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然而要更好的为读者服务,就需要图书馆在网络化过程中结合传统的文献提供模式,建立分类系统的图书馆管理信息,并不断更新。充分利用新技术、新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周蕊初.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意识升级——从信息服务转向知识服务[J].经营管理者,2009,23:257,160.

[2]李国新.中国图书馆法治建设的成就与问题(下)[J].图书馆建设,2004(2).

[3]唐曙南.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

网络时代现状篇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发展越来越广泛,思想政治教育也因此介入了互联网世界。由于我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历程并不长,因此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一些研究的专家学者其实并没有丰富的网络技术知识,所以研究和探索这个领域的问题也就进展得不是很理想。

二、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理解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具体的定义就是根据传播学原理和思想宣传的理论,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所施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式是立足于现代计算机和多媒体传播技术知识基础,采取构建和传播以及控制网络信息的方法,引导网络受众在接触网络信息的过程中选择性的接收正确健康的信息,进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三、互联网时代下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网络社会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空地带

1.人不但掌控着网络技术的质量,也影响网络信息的思想内容和性质。所以,网络人的思想素质甚至比技术素质更重要,提升网络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就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

2.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社会中,计算机前面的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发挥着个体的不同主动性,但又并不孤立的通过计算机彼此联系构成人与人之间的网络社会关系。网络社会中的个性以及个体之间形成的社会性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两者之间的协调。

3.自由的网络社会对于人性的尊重不代表着人性的优化,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反而容易造成人性中劣根性的滋长。自由或许能让人无拘无束但也同时容易让人无法无天,保护隐私固然安全但也同时容易陷入危险……总之,网络社会对于人性的不利影响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予以纠偏。

(二)互联网时代诸多网络行为问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解决

1.黄色信息污染。网络的国际化对于那些在西方国家被视作合法的色情信息没有任何障碍的在网络中肆意传播,对我国的网络社会造成污染,泛滥的黄色信息污染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科学引导。

2.网络道德问题。网络社会能够为人们提供独特的虚拟空间和环境,让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操作和交流,因此难免一些人由于没有现实社会诸多人伦道德束缚就做出各种社会道德感缺失的行为。目前网络犯罪问题已经不再陌生,虚拟的网络社会同样因为各种道德问题行为的增多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

四、互联网时代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影响

(一)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意识普遍薄弱并且网站建设不足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当中,上网赫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笔者对某地区18-50岁人群的上网状况调查结果表明,高达59%的人上网都是为了查资料或者看新闻以及看视频或者小说,还有超过31%的人上网都是为了聊天交友以及玩游戏或者没有任何目的性的随意浏览,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人简直是屈指可数。这充分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的内容由于缺乏丰富性和趣味性而且不贴近百姓生活,因此和网民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这样的问题大多来源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化意识普遍薄弱。

(二)网络让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工作凸显其滞后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通常采取单向灌输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在如今更显开放自由的互联网时代就显得较为苍白无力和落后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以组织读报学习或者观看教育影片和录像为主,而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可以通过网络网络平台寓教于乐而且不受时空所限,明显比已经完全不适应以人为本持续发展观之下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凝聚力。

(三)网络问题造成道德意识的弱化并加剧价值冲突

网络社会的虚拟特性造成很难得到外界的有效监督,所以难免会形成社会网民的道德意识淡薄并且自由主义思潮盛行。而且网络无边界,也给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利用网络倾销霸权文化更多可趁之机。经常接触网络信息的人很容易受到各种不受限制的思想文化所影响,造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偏移和冲突。

五、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对策

(一)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目的应该是通过传播健康的网络信息帮助网络受众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应该在风格上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通俗化和生活化的语言风格,采取主客互动化的方式,采取活泼形象化的形式。网站内容应该不但宣传我国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还应该同时针对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政治思想分析,给予群众工作和生活中会影响思想情绪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正确的引导。

(二)提高网民是非辨别能力和综合素质

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对于社会群众网络行为的伦理道德教育,特别是需要引导初涉网络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成为遵纪守法的现代文明网民,在网络行为过程中自觉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这样才能提高网民的综合素质,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中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以此促进网络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让互联网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三)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要形成信息传播的多种方式和手段,就必须加强对于网络技术的作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部门以及工作人员首先应该转变传统工作观念,树立自身正确的网络意识,加强对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研究。增强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研究不能仅只是停留于表面形式而必须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技术含量,提高对网络群众和网络行为的深入研究,提高对网络信息和舆论的监督控制方法研究,这样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平台更有效的发挥作用。

(四)构建完善网络文化市场管理的政策法规

为了行之有效的实施对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监控,积极抵御互联网平台可能会对国家利益造成威胁或者可能会对大多数人的意志以及心灵造成不良影响的恶劣信息侵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协助相关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研究制定适宜于网络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确保我国信息产业中网络文化的规范化管理和发展,让网络信息知识产权等问题能够有法可依有理可据。

网络时代现状篇6

关键词:网络时代;思想特点;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正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人际交往甚至是语言文化,已经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等各个方面。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已达到4亿多,其中,上网的主导力量是大学生。

一、大学生的网络利用情况

网络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许许多多的便利,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调查表明:100%的大学生都上网经历和拥有网名,每天上网1~2小时的占56%,2小时以上的占32%,1小时以下的仅占12%,89%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非常重要,甚至有21%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成为自己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可见网络真正融入了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1。

对“你上网主要是干什么”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查阅资料的占5%,玩游戏和其它休闲娱乐的占62%,聊天的占20%,下载各类软件的占6%,收发电子邮件的占5%,学习的仅占2%,接受远程教育的更是少得可怜,不到1%。可见,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内容还不是学习。对“你对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是否满意”的调查结果是:55%的大学生不满意,20%认为很一般,不到1%的大学生认为很满意,20%的大学生从未浏览过该网站,4%根本不知道该网站。这说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还不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亟待加强和改进。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的主要思想特点

1、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但是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当代大学生普遍比较关心和关注社会热点。如我国经济发展趋势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方向、各国的灾难和突发事件、世界恐怖主义、我国统一问题等等都是当代大学生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说明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尤其是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极大的冲击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使大学生对共产主义共同理想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逐步下降,校园里出现了各种形形的非主流观念,甚至有部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有逆反心理,极个别的对社会和对国家强烈不满心理,这些应该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警惕。

2、具有强烈的社会竞争意识,但没有完整的职业规划。随着工作分配体制的改革和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不再是可以等着毕业捧“铁饭碗”的天之骄子,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问题日趋严峻激发了大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为了在就业的竞争中获胜,广大大学生都纷纷努力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如,忙着考各种证书来印证自己的实力,勤工俭学,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来丰富自己的经验和提高实战能力。多数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都感到担忧,一部分大学生还在努力提高素质以增加就业机会,但有较为完善的职业规划的大学生寥寥无几。

3、思想开放追求个性,但倾向于我行我素。在市场经济浪潮和网络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网络信息的海量性和多样化,使大学生可以接受到各种各样的,包括世界各国的各方面的信息;网络信息的共享性和免费性,使大学生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网络信息的快捷性,使大学生可以了解到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最新资讯。这为当代大学生接受新事物提供了便利。因此,当代大学生能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紧跟时代潮流,思想开放,喜欢新事物,追求个性,不喜欢随大流。

4、自信自强,但过于急功近利。当代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他们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是在加倍的呵护和赞扬中成长的,基本上是家人的“中心”,有些男孩甚至是几个家庭的“中心”,因此,这一代的大学生的自信、自强、自主意识表现的特别强烈。但有时过于急功近利,缺乏奉献精神。“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祖国的建设做贡献”,这曾经是几代人的信念,可是,今天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没有多大激励作用的口号!如今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生活方式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网络普及的导向下发生了变化,他们注重的不是“祖国需要我”,更多的是“我自己需要什么”。

三、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适应时展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但就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来看,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不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

1、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舆论导向受到强烈冲击,亟待扭转。网络上的信息不但无所不有,而且开放、自由甚至相当一大部分免费,西方国家的一些反动势力借助网络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大肆鼓吹资本主义,诋毁社会主义。大学生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包容心,容易对这些新鲜观念感兴趣,再加上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本来就不够成熟和坚定,所以西方发达国家的鼓吹会对他们原有的思想观念产生强有力的冲击。而网络信息的不可控性,使我国政府和高校不能切断不良信息的来源,只能加以引导,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

2、随着大学生平等和自主意识的增强,教师急需转变传统的权威角色。网络有虚拟性特点,在网络世界里大家可以不用见面,不论性别,年龄,长相,职业只要有共同语言和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朋友平等的交往,甚至还可以虚构自己的信息。这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平等和自主意识加强,再加上网络信息的共享性,通过上网有时候他们所掌握的信息会比教师更全面、更迅速。因此,当代大学生对教师没有以往大学生那样崇拜和信服了。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转变权威角色,对学生更多的是引导和帮助,而不是传统的干预和批评。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3、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运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急需改进。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起主导作用,他们将事先选择和计划好的政治体系、道德体系等相关信主要通过课堂带强制性的单向灌输给学生,学生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有选择性地把这些知识转为个人自己的思想,并指导自身的时际行动。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学生越来越抵制单向无选择性的传统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抹杀了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这就要求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尽快习惯并且熟练运用网络这种双向有时候甚至是多向的交流和沟通方式。课堂教学尽量采用具强大吸引力的现代多媒体技术,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75~123

[2]林成华.网络条件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与探索.2007,(22):21~22

[3]《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2000,9

[4]孙庆民.网络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07,(17):

网络时代现状篇7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探析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与网络诉求研究自媒体时代四川省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调研微博时代提高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必要性浅析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及其教育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失范与重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养方式研究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对高校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分析思考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解析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及其提升途径研究南京高校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调查浅谈新时期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信息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初探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培育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接触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浅析大学生网络时代消费报告浅论网络时代聋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7年1月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cn/index/0e/00/11/index.htm.

[3]吴惠丽.大学生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4).

[4]陈苗苗.青少年新媒介“使用―满足”动机与新媒介素养观[J].国际新闻界,2009(6).

[5]paul,elder,Linda.Criticalthinking:implicationofthestagetheory[J].JournalofDevelopmentaleducation,1997,20(3).

[6]彭兰.网络社会的网民素养[J].国际新闻界,2008(12).

网络时代现状篇8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环境网络异化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24.013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的现象屡见不鲜,“手机低头族”也已成为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普遍现象,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负面问题严重困扰着当代大学生,高校大学生网络异化问题由此突显。

网络异化的基本内核:控制和否定

什么是网络异化?网络异化是指人对“网络的过度使用而形成的高度依赖现象,即网络作为一种外在于人的异己力量而存在并与人对立,使人受控于网络而不自觉并伤害到人自身。”①意即马克思所讲的“主客易位现象”,主体在网络中是不断地被弱化直至消失不见的状态。网络对主体的蚕食和控制,意味着个体的自我确定感和存在感在网络中的逐步丧失,网络异化就是网络对人的入侵和奴役。在这样一种境况下,人“不能真实地看待别人和自己,而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操纵,所扭曲。”②同时“人不能把自己看成是自身和丰富性的载体,而看成是一个贫乏的‘事物’,依赖于某种自身以外的力量,把他生存的意义投射到这种力量的身上。”③

网络异化的三个层面:人际交往、道德情感和自我

“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发现的异化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它存在于人与他们的工作、与他所消费的物品、与他的国家、与他的同胞,以及与他自身的关系中。”④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异化,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道德情感和自我三个层面的全面困扰和危机。

人际交往困扰。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来往,即人们用语言、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的交流过程。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当面对面的交往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实现时,大学生大都会选择网络作为替代。网络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主要承载物是文字,这种交流方式抹掉的是人的声音和面对面交流时带来的存在感,并且缺乏情感的传递。它造成的结果是:我们在网络上与他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现实生活中却与他人越来越疏远;我们享受网络中的亲密无间,却在现实中承受孤独。我们试图通过网络加强联系,但是实质上这种联系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我们在网络世界中可以随时连接彼此,也可以隐身从此不见。人们想通过网络连接来建立亲密感,回避、逃离孤独的情绪感受,却注定要在网络世界中无处可逃。网络“科技本身并没有创造这种联系我们的感情和别人的方式”⑤,我们似乎一直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但实际上我们只是活在自己的“气泡”中。

道德情感危机。大学生是最追求真善美的年龄群体,而网络异化恰恰消解的是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整个社会价值体系都发生了裂变,人人都变得焦躁不安、唯利是图,都想要在个人层面上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大学生也不自觉地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变得急功近利,通过对网络资源的使用和占有来获得幸福感。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里,我们与他们具有的惟一的联系就是,我们知道如何操作和享用它们。”⑥

另一方面,网络上大量虚假信息的存在,使得个体在面对选择时会逐步放弃对真假的分辨而变得漫不经心,仅仅以一种在线或浏览的方式存在。人在网络世界中往往“只知道不想要的东西,而不知道想要的东西。”⑦这种在网络世界中产生的不确定感的扩张,会进一步削弱个体在现实生活中遵守道德伦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它造成的结果就是:大学生最终在网络世界难分真假、善恶和美丑,进而对网络世界的事、物、人产生无所适从感,最终投射到个体精神层面就是道德情感危机和信念危机。

自我异化。现代移动设备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和其功能的发展强大造就了网络世界的无处不在,人的永远在线状态,使得个体的存在状态出现异化,从而也使得个体对自身的存在状态在认知层面上也出现异化,即自我异化。因为“异化不仅存在于与他人的关系中,而且存在于自己的关系中。”⑧一个在自我层面上被异化的人,他已经丧失了自我意识,“他同别人一样,像物一样地被认识;他虽然有各种感觉和常识,但是同时却与外部世界失去了有机的联系。”⑨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正是通过反思思维本身确定自我的存在,确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是在网络世界中我“在”哪里?何为“我”?当每个人通过移动设备时刻与他人保持联系时,网络与现实的界限已经被完全模糊化。这种通过移动设备将自己与网络紧密相连,永远在线的状态,使大学生在网络中获得了网络自我的两种新状态。第一种状态是逃离现实世界,双重在场状态即个体是既在现实中又在网络中,身体在现实场所中而注意力在别处。第二种状态:双重自我即“非我”出现。网络世界里的我好像是以真实的自我出现的,而实际上我们却常常在网络上美化自己成为另外一个人即我们想要成为的那个人。所以,网络“异化就是一种认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人把自己看作一个陌生人。”⑩

结语

不管是乐观还是悲观,我们都应该承认,如今网络已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新环境。在这种新环境下,“人要成为自主的人,要决定自己的生活,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既然现代人不可能摆脱技术,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人被异化是种必然。海德格尔曾说过:“盲目抵制技术世界是愚蠢的。欲将技术世界诅咒为魔鬼是缺少远见的。……我们可以在使用中这样对待技术对象,就像它们必须被如此对待那样。我们同时也可以让这些对象本息于自身,作为某种无关乎我们内心和本真的东西。”?这一观点清楚地表明,我们今天对待网络技术的正确态度应该就是:合理地运用它。就像辩证法所启示的那样,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存在都是有利有弊的,大学生网络异化问题只是网络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方面,而网络异化的扬弃也必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今天的讨论与反思,并不是提倡限制甚至摒弃网络技术,而是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双重性,从而采取措施做到趋利避害,扬弃网络异化,最终实现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本文系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大数据视角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力与实效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KS03)

注释

徐慧:《网络异化问题研究》,《新西部》,2009年第24期,第49页。

④[美]埃里希・弗罗姆:《健全的社会》,蒋重跃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第107、108、108、116、107、104、104页。

[美]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周逵、刘菁荆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90页。

[法]让・博得里亚尔:《完美的罪行》,王为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42页。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127页。

网络时代现状篇9

关键字:物联网;全局收益;状态空间;切换

inthispaper,weproposeanetworkselectionmethodbasedonthemaximumglobalrevenueforthe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nB-iot).thesumofinstantaneousrevenueineachhandoffdecisioncanbetransformedintothesumofinstantaneousrevenueoverstatespaces,sothatineachhandoffdecision,onlythecurrentnetworkstatusinformationshouldbecollectedbynodestocalculatethetargetnetworkwhichcanachieveglobaloptimumoptimization.thenumericalresultsshowthattheglobalrevenueobtainedbyourproposedmethodisgreaterthanthesumofthemaximuminstantaneousrevenueusingthetraditionalmethod.therefore,theproposedmethodguaranteesthequalityofservice(QoS)oftheiotandimprovesthenetworkutilization.

iot;globalrevenue;statespace;handoff

S着需求的提升和技术标准的成熟,物联网行业进入爆发期。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将接近280亿个,物联网市场将实现超过1.7万亿美元的营收[1]。物联网的通信技术有很多种,从传输距离上区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短距离通信技术,代表技术有ZigBee、wi-Fi、Bluetooth、Z-wave[2]等,典型的应用场景如智能家居;另一类是广域网通信技术,业界一般定义为低功耗广域网(Lpwan)[3],典型的应用场景如交通、物流、健康医疗、零售、抄表、智慧农业和工业制造等领域。窄带物联网(nB-iot)[4]即是2015年9月在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组织中立项提出的一种新的窄带蜂窝通信Lpwan技术。

nB-iot构建于蜂窝网络,只消耗大约180kHz的带宽,可直接部署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宽带码分多址(wCDma)网络和长期演进(Lte)网络中[5],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支持待机时间长,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nB-iot具有广覆盖、多连接、低速率、低成本、低功耗、优架构等特点,是一种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新兴技术。

目前,nB-iot的研究集中在优化部署模式,增强覆盖,减少网络时延和降低功耗等方面。如在文献[6]中,作者着重描述了nB-iot网络节点的上下行信道划分以及频率资源分配。在文献[7]中,作者分析了nB-iot不同模式下的节点通信性能、覆盖范围以及功耗。文献[6-7]都是把nB-iot部署在Lte网络中进行讨论的,然而实际上nB-iot往往是部署于GSm网络、wCDma网络和Lte网络组成的异构网络中。不同制式的网络有着不同的网络容量、带宽和开销,nB-iot节点传输不同速率的数据时切换到最适合的网络能有效减少系统开销,提高网络效率,这就产生了网络选择的决策问题。节点的业务类型、网络的状况以及系统表现都是影响决策的因素,而进行决策带来的益处是网络负载的均衡和系统开销的降低。这些收益随时间改变因而是瞬时收益,业务持续时间内各决策时刻瞬时收益的和称为全局收益。全局收益最大则网络选择的决策最优。文献[8-10]中分别使用了博弈论、决策树和层次分析的方法解决异构网络中的网络选择决策问题,但这些方法都着眼于决策时刻的瞬时收益而非全局收益,会出现各个决策时刻瞬时收益最大但是全局收益并非最大的情况。对于这类情况,文章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收益最大的网络选择方法,将各个切换时刻的瞬时收益的和转化为状态空间上瞬时收益的和,使得nB-iot中的物联网节点业务通信全局收益最大,从而保证了节点的业务质量,提高了网络效率。

1基于全局收益最大的网络

选择方法

nB-iot基站侧可以直接使用现网的Lte站点和设备,带内部署模式可以利用Lte载波中任意频段的资源块传输数据,无需使用单独的频带。文章中,我们提出的全局收益最大的网络选择方法正是基于nB-iot节点可以通过2G/3G/4G网络的频带来传送业务信息这一特点,实现节点根据不同速率业务来切换不同的传输网络,从而达到降低系统开销的目的。接下来我们对基于全局收益最大的网络选择方法进行讨论分析。

1.1瞬时收益和全局收益

我们讨论的是由GSm网络、wCDma网络、Lte网络构成的异构网络中,物联网节点两类基本的通信业务:极低速率业务(如上传天气测量数据等)和中等速率业务(如软件更新等)的收益情况。使用网络提供速率和网络的剩余带宽作为瞬时收益,可以较好地反映节点业务质量和网络负载均衡。显然,瞬时收益依赖于当前状态。

给定当前状态为[si],它可以反映出网络的实时信息,[i=1,2]分别表示极低速率业务和中等速率业务。若切换的目标网络为[a],则瞬时收益函数可以定义为:

其中,[Ria]表示[i]类业务切换的目标网络[a]的速率收益;[wa]表示目标网络的系统带宽;[Bsi,a]表示当前状态[si]下目标网络[a]的剩余带宽;[?ia]表示目标网络中[i]类业务所占的带宽[11],[a=1,2,3]分别表示GSm网络、wCDma网络、Lte网络。

速率收益[Ria]的计算公式如式(2):

[Ria=1i=1lnca+10≤ca

其中,[ca]是目标网络a所提供的速率;[Ci]是[i]类业务所要求的速率。

剩余带宽[Bsi,a]就等于网络的系统带宽[wa]减去节点网络中已经存在的业务所占用的带宽,因此剩余带宽的计算公式如式(3):

[Bsi,a=wa-inia??ia](3)

[nia]表示目标网络[a]中存在的[i]类业务的数目。

式(1)所定义的瞬时收益函数,综合了目标网络提供速率的收益以及剩余带宽的收益。当网络提供速率低于业务要求速率时,瞬时收益随网络提供速率以指数形式增长,当网络提供速率高于业务要求速率时,瞬时收益不变。而剩余带宽越高,瞬时收益越高。

若[i]类业务的初始状态为[s0i],各决策时刻的状态为[sti],各决策时刻所选择的目标网络为[ati],呼叫持续时间为[ti],切换算法为[π]时,则呼叫的全局收益函数[12]为:

[vπs0i=etit=1tirsti,ati](4)

其中,[π]表示一种节点业务持续时间内的网络选择方法,也就是在各个决策时刻根据当前状态指导物联网节点进行切换的方法;[eti]表示求关于节点业务持续时间期望。式(4)中的[rsti,ati]用式(1)中定义的瞬时收益函数来计算。

1.2决策模型的建立

为了解决物联网节点业务在其持续时间内收益最大的问题,我们建立如下决策模型:每个业务在其持续时间内,都要经历多次切换,业务在各个决策时刻根据当前的状态计算全局收益,若全局收益最大的网络与节点当前所处的网络不同,则发生切换,否则留在原有网络,其过程如图1所示。

根据式(4)可知,为了计算业务在其持续时间内的全局收益,需要将各个决策时刻的瞬时收益累加。那么,为了确定各个决策时刻,我们将[i]类业务的节点的持续时间离散成[ti]个等间隔的时间段,间隔为[τ]。如图2所示,在每个时间段的开始时刻,我们可以进行切换判断,即切换的触发时刻为每个时间段的开始时刻。因此,决策时刻序列可表示为[?=1,2,…,ti]。

若假设[i]类业务的离散的呼叫时间段数目[ti]服从均值为[11-φi]的几何分布,则式(4)可化为:

最优化的问题就是全局收益最大的问题,若方法[π?]表示最优网络选择方法,则对于任意选择方法[π],都有[vπ*s0i≥vπs0i],且在任意切换时刻t,方法[πt=π*]。我们的目的就是求出一个最优网络选择方法[π*],可使得式(5)的值最大。

1.3最优网络选择方法的求解

1.3.1状态空间的定义

网络的系统带宽和网络中各类业务的等效带宽都是确定的,只有网络中各类业务的数目是实时的。因此,我们将当前状态定义为当前各个网络中各类业务的数目组成的集合。而当前的状态是状态空间中其中一个,那么,我们定义状态空间为各个网络中各类业务的数目的所有可能情况,表示为式(6)。

其中,[1,2,3]表示业务当前所处的网络,分别为GSm网、wCDma网和Lte网;[mi,j]表示网络[j]中已存在的[i]类业务的数目;[w1]、[w2]、[w3]分别表示GSm网、wCDma网和Lte网的系统带宽;[?ij]表示网络[j]中[i]类业务所占的带宽,[i]、[j]的含义与[mi,j]中的相同。

我们认为GSm网只能承载极低速率业务,而wCDma和Lte网均可承载极低速率业务和中等速率业务,因此,[i]、[j]的取值组合限定在式(6)的[i,j∈1,1,1,2,2,2,1,3,2,3]条件中。对于可以承载多种业务的wCDma网和Lte网,[i]类业务的呼叫数除了被[wj?ij]限定外,还要保证系统资源足以承载各类业务的呼叫,即各类业务的数目所占用的资源小于等于系统资源。

因此,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可以将剩余带宽的计算式(3)细化为:

[Bsi,j=wj-imi,j??ij](7)

其中,[mi,j]表示的是[j]网络中存在的[i]类业务的数目,可以从当前状态中获得。

1.3.2状态转移概率的计算

给定当前状态,根据式(1)可以计算出业务的瞬时收益,根据式(5)可以计算出业务的全局收益,而式(5)中时间的最大取值为无穷,因此无法直接计算其全局收益的值。为了计算全局收益,将式(5)中时间上的瞬时收益的和转化为状态空间上的瞬时收益的和进行求解。

在求解状态空间上的瞬时收益的和之前,需要知道处于各个状态的概率。若已知当前状态,则下一时刻的状态与当前状态有关,我们可以利用状态转移概率来计算各个状态的概率。

假设物联网节点业务的到达和离去都是服从泊松分布的,根据泊松分布的特性,该节点每次只能处理一个业务请求,只能有一个业务进入节点或者离开节点或者发生切换。业务的到达率和离去率分别为:[λii=1,2]和[μii=1,2]。

由于业务的到达和离去均服从泊松分布,则当前有n个业务,下一时刻有n+1个业务和n-1个业务的概率分别为:[pn+1,n=λie-λi]和[pn-1,n=μie-μi],业务数保持不变的概率为[pn,n=1-λie-λi-μie-μi]。给定当前状态[si=j,m11,m12,m22,m13,m23]和切Q的目标网络[a],极低速率业务转移到状态[s,i]的转移概率如下:

其中[p1=1-λ1e-λ1-μ1e-μ1],[p2=1-λ2e-λ2]

[-μ2e-μ2],同理可算出中等速率i务的转移概率。

1.3.3最优化函数和数值迭代算法

对于[i]类业务,给定初始状态[s0i],令[vs0i]表示全局收益的最大值,则有:

[vs0i=maxπ∈∏vπs0i](8)

将时间上的瞬时收益的和转化为状态空间上的瞬时收益的和,即可表示为节点当前时刻所处状态的瞬时收益与下一时刻所有可能状态的全局收益的和。

式(9)的解就是全局收益的最大值。

求解该最优化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数值迭代算法、线性规划、算法迭代等等。由于数值迭代算法是应用最广泛,最容易理解,容易编程实现的算法,所以我们采用数值迭代算法求解式(9),具体操作如下:

(1)对于状态空间中的任意状态[s]令[v0s=0],指定[ε>0],k=0;

(2)对于各个状态[s],计算

(3)如果[vk+1-vk

(4)对于状态空间中的任意状态[s],挑选目标网络a,使得[rs,a+s,∈Sλps,s,avk+1s,]最大,记为:

对于物联网节点,根据网络所提供的状态空间的信息,对于状态空间中的各个状态,利用上述数值迭代算法,可以计算该状态所对应的切换目标网络,这就是我们求得的最优网络选择方法,目标结果和时间无关,只和状态相关。

2仿真与结果分析

对于瞬时收益最大值的和,我们定义为:

[v,s=t=1nmaxrXt,Yt](10)

其中,[Xt]为[t]时刻节点所处的网络,[Yt]为[t]时刻业务切换的目标网络。

由假设可知,业务的到达和离去都是服从泊松分布,其到达率和离去率分别为[λii=1,2]和[μii=1,2],令[λ1=λ2=3.4],[μ1=μ2=0.1],[i]类业务的持续时长[ti]是服从均值为[11-φi]的几何分布的随机数,令[φ1=φ2∈0.9,0.95,0.97,0.98,0.985]。假设,极低速率业务的初始状态为[110000],中等速率业务的初始状态为[200100]。根据式(9)和式(10)分别计算全局收益的最大值、最大瞬时收益的和,结果如图3、图4所示。

由图3、图4可知,对于极低速率业务和中等速率业务来说,无论[φii=1,2]取何值,该类业务的全局收益的最大值均大于最大瞬时收益的和,也就是说文中提出的基于全局收益最大的网络选择方法与节点的业务持续时长无关,无论节点的业务时长是多少,本方法都优于原有的网络选择方案,达到了保障物联网节点业务质量的效果,提高了网络效率。图中的曲线之所以变化幅度比较大,是因为节点的业务时长[ti]是随机变化的,时间越长,节点的最大全局收益、最大瞬时收益的和越大。

3结束语

文中我们讨论了nB-iot的物联网节点在异构网络中的网络选择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收益最大的网络选择方法,将各个切换时刻的瞬时收益的和转化为状态空间上瞬时收益的和。因此,在各个切换时刻,节点只需收集当前的网络状态信息就可计算出切换的目标网络,达到全局最优,保证了物联网节点的业务质量,提高了网络利用率。随着nB-iot相关研究的开展深入和企业资源的大力投入,nB-iot会进一步完善,在不同的垂直行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开启万物互联的新领域、新时代。

参考文献

[1]纪伟.nB-iot的发展现状及运营商发展策略[J].通讯世界,2016(21):71-72

[2]戴国华,余骏华.nB-iot的产生背景、标准发展以及特性和业务研究[J].移动通信,2016,40(7):31-36.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6.07.007

[3]CaRLoSa,tRaSVinam,RUBenB,etal.anetworkperformanceanalysisofLoRamodulationforLpwanSensorDevices[m]//BiCKm,KUmmeRtF.UbiquitousComputingandambientintelligence.Germany:Springer,2016:174-181.Doi:10.1007/978-3-319-48799-1_21

[4]赵静.低速率物联网蜂窝通信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移动通信,2016,40(7):27-30.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6.07.006

[5]陈博,甘志辉.nB-iot网络商业价值及组网方案研究[J].移动通信,2016,40(13):42-46.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6.13.009

[6]manGaLVeDHen,RataSUKR,GHoSHa,etal.nB-iotDeploymentStudyforLowpowerwideareaCellulariot[C]//ieeeannualinternationalSymposiumonpersonal,indoor,andmobileRadioCommunications.USa:ieee,2016:1-6.Doi:10.1109/pimRC.2016.7794567

[7]RataSUKR,VeJLGaaRDB,manGaLVeDHen,etal.nB-iotSystemform2mCommunication[C]//ieeewirelessCommunicationsandnetwoRKinGConferenceworkshops.USa:ieee,2016:428-432.Doi:10.1109/wCnCw.2016.7552737

[8]FUS,LiJ,LiR,etal.aGametheoryBasedVerticalHandoffSchemeforwirelessHeterogeneousnetworks[C]//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obilead-HocandSensornetworks.USa:ieee,2014:220-227.Doi:10.1109/mSn.2014.37

[9]wanGS,FanC,HSUCH,etal.aVerticalHandoffmethodviaSelf-SelectionDecisiontreeforinternetofVehicles[J].ieeeSystemsJournal,2014(99):1-10.Doi:10.1109/JSYSt.2014.2306210

[10]方w,李云.无线异构网络的垂直切换判决算法[J].通信技术,2010,43(6):137-139.Doi:10.3969/j.issn.1002-0802.2010.06.046

[11]张志飞,刘崇春.一种新的等效带宽估计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1,38(5):616-619

[12]SteYenSnaVaRRoe,wonGVwS,LinY.aVerticalHandoffDecisionalgorithmforHeterogeneouswirelessnetworks[J].ieeetransactionsonVehiculartechnology,2007,57(2):3199-3204.Doi:10.1109/tVt.2007.907072

[13]魏欢.浅谈基于tD-Lte的移动流媒体业务[C]//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内蒙古:呼和浩特,2012:486-489

网络时代现状篇10

关键词:网络资源网络现状网络生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240-01网络资源的高速发展,使网络资源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形式更多姿多彩,以致从网络中获取知识、交际、休闲娱乐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主要渠道,在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网络生活再给大学生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当今大学生应如何面对互联网所带来的好与坏,成为目前大学生首先应该面对的问题。

1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现状

1.1?大学生仍是中国互联网的主力军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止到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超过5亿,达到5.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较2010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占整体网民比例为69.3%,较上年底增长5285万人。在过去的5年内,10~29岁群体互联网使用率保持高速增长,而且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11年已达96.1%,大学生仍是互联网的主力部分。

1.2?大学生校外网络生活的现状

大学生在校外上网的比例较高,冯晓明[2]在大学生校外网络生活现状分析中提出大学生校外上网比例较高,喜欢上网的大学生中56.12%是在校外上网,并且校外上网的高峰期在学期的前期。可以看出,大学生校外的网络生活比校内的网络生活的人数略高,但是校外网络生活中,大多数大学生都以网络游戏、聊天、看电影等娱乐活动为主要生活,很少有同学上网查找资料。

1.3?大学生利用网络的情况

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成阶段性,孙胜平[3]在研究大学生网络资源需求和利用情况探究中指出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成阶段性差异,年级越低,对网络的依赖性越强,但利用率低;年级越高,对网络的需求越多,利用率也会越高。所以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年级高的同学利用网络的情况越好。曲佳[4]调查表明73%的大学生每天都上网,可以看出,大学生每天在课余时间,上网的人很多,主要的网络生活是网游、网购、网聊、视频等娱乐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因此,大学生利用网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网络生活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大学生对网络的利用状况却不是很理想,大学生活中,网络生活是大学生不可缺少的生活。王姣[5]在网络信息资源利用调查中显示,41.4%的大学生通过纸质文献和网络信息,但是31.1%的偏重于使用纸质文献,而只有27.3%的使用网络文献;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情况并不是很理想,主要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大多数同学对网络资源信息的准确性和网络资源信息的可靠性产生质疑,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上网查找资料不够方便。

2网络资源对当代大学生的利与弊

2.1?网络资源对大学生的利

网络信息资源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的提升了大学生学习的空间,方便大学生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其次,网络资源的多层次化、资源的广泛性,给大学生们展开了创新的平台,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网络创新是时代的主流,也是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网络的平台可以给大学生发展的空间。

2.2?网络资源对大学生的弊

网络资源给大学生带来好处的同时,也避免不了带来不利的一面。首先,影响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不能正确的控制上网的时间,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网络的娱乐生活,而没有很好的调整学习和网络娱乐生活的时间,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其次,很多大学生沉寂于网络生活中,如,网络游戏,网恋等,很好参与课外的娱乐生活,与世隔绝,形成网络综合症,导致大学生变的内向、孤僻等,产生一系列心理、身体上的问题。最后,网络信息资源丰富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混入其中,在网上一些色情、不良的视频、信息,灌入大学生不良的信息,有害于大学生的正常生活方式。

3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合理建议

3.1?加强大学生网络知识的宣传教育

大学生的自控能力、稳定性差,很容易让大学生误入歧途,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观极为重要,加强网络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的信息素养、信息检索的技能技巧,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正确的利用网络资源。

3.2?加强高校网络资源的建设

加强高校计算机网络平台的建设的和加强网络的维护,建设更多的计算机网络平台,提高网络的质量,保障学生上网的需求,可以让一些经济状况不允许买电脑的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利用网络资源。改进网络资源建设,增强学校网络资源的管理制度,能方便同学对网络的利用,改善同学们的上网习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活,来满足大学生网络休闲的需求。

3.3?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网络是虚拟的环境,很多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了依赖感,并把它作为交际、娱乐、排解压力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一些大学生却很难把握自己的娱乐和学习的时间,导致大学生出现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应学会自我控制,把握好上网的时间,合理安排时间,调节好工作、学习、生活的时间分配,提高利用网络效率,减少一些不利的影响。

大学生是中国互联网的主力军,伴随着上网渠道的多样化、新颖化,现在大学生越来越依赖于网络生活。随着4G的刚刚上市,使3G智能手机已经普遍的进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缩短了与网络的距离。所以大学生已经离不开网络生活,如何合理的利用上网时间已经成为当经社会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大学生本生自己努力,同时也需要学校、社会给予的帮助。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已经达到不可分割的地步,每位大学生都应该正确的利用网络资源,达到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雷芳,韦建忠.网络信息资源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14):44~45.

[2]冯晓明.大学生外校网络生活状况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0):88~90.

[3]孙胜平,朱秀芹,王利娟,等.大学生网络资源需求和利用情况探索[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8,17(3):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