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5:36

粮食生产现状篇1

1.1粮食生产基础条件薄弱

长寿区目前粮食生产基础条件普遍较差。(1)水利灌溉条件差,防洪抗洪能力弱,多数农田处于“望天收”或“靠天吃饭”的生产条件;(2)地力条件差,中低产田和坡瘠地面积大;(3)交通运输条件差,多数地方主要依靠人力耕种,农业机械化程度低。

1.2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据统计:长寿区现有总耕地3.47万hm2,较20世纪90年代初粮食生产用地面积4.80万hm2减少了27.7%。主要是两大工业园区建设、新重纲建设、北部新城建设等占地和柑橘、蔬菜及水产养殖等农业结构调整占地增加,导致粮食作物可用耕地大幅度减少。

1.3粮食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

长寿区现有粮食生产形式的主体还是农户分散经营形式。全区(50×667)m2以上种粮大户仅有9户,代耕种植方式最大种植面积(200×667)m2;登记注册的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8个。土地承包和分散经营,极不利于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作业,其种植效益不高;专业合作社,多数靠国家政策补助,服务水平低。

1.4从业劳动力数量少、素质差,粮食生产水平参差不齐

据农村劳动力现状调查,绝大多数青壮年进城务工,在农村多为50~60岁以上劳动者从事种植业,技能差,对新技术接受能力较弱,因此各地区种植水平和产量差异较大,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高产田块与低产田块平均667m2产量相差100kg左右。

1.5粮食比较效益下降,降低了种粮积极性

近两年,尽管国家加大了种粮直补、保护价收购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扶持,但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种植粮食作物的比较效益仍然较低,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粗放生产和撂荒现象仍较严重。据调查,在全靠人工作业的情况下,种植667m2水稻,产值约1200元,扣除种子、肥料、农药和人工费用后,纯收入250元左右,仅为进城务工人员1~2d的工资。其他如小麦、玉米、红苕的种植效益更低。

2目标

2.1粮食生产总体目标

长寿区粮食产业发展总体目标是:紧紧围绕和谐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科技创新为支撑,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夯实粮油生产基础,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复种指数和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单产水平和种植效益;优化政策体系,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主要品种结构平衡,力争将长寿区建设成为重庆市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2.2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指标

根据《重庆市长寿区城乡总体规划(2009—2030)》的要求,至2020年长寿区常住人口将达100万人。按照长寿区粮食生产潜力和各项经济社会指标要求,只有加快粮食产业发展,实现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00万~7.33万hm2,总产量达40万t以上的目标,才能满足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00kg以上的小康型粮食消费需求。

3促进粮食增产的对策

长寿区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一是提高单产,二是增加复种。

3.1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3.1.1加强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和改造农田排灌设施,开展大规模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强化以抗旱、防洪、排涝为中心的农业水利设施和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大中型灌区、排灌泵站的配套改造和水源工程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粮食生产发展后劲。

3.1.2大力实施耕地质量建设工程

大力实施有机质提升项目,加强土壤改良培肥建设。从长寿区的土壤条件看,中低产田土面积约2.20万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60%以上,旱地土壤中坡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50%以上,具有较大的改造提升潜力优势。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和绿肥种植技术、增施有机肥;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建设高标准的农田和排灌设施。建立网络健全、手段先进、管理规范与生态农业发展相适应的耕地质量监管体系,实现对农田耕地质量的实时有效监测,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

3.2着力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面积

大力实施耕作制度改革,优化种植模式,是增加复种、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举措。稻田耕制改革以水旱轮作两熟制为主,在有水源保证的地区加大冬闲田开发力度,大力推广“中稻-小麦”、胡豌豆、绿肥等两熟种植模式;在海拔350m以下水源较好的冬水田集中区积极推广杂交中稻+再生稻。旱地耕作制度改革以中厢带状种植为主,实行“小麦/玉米/甘薯”、“马铃薯(蚕豆)/玉米/甘薯”种植方式,扩大一年三熟或四熟的种植面积。

3.3以农业部粮油高产创建为契机,集成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3.3.1加强粮油新品种的引进筛选,积极推广主导品种

积极引进水稻、玉米、甘薯等新品种,建立新品种筛选、示范区,确立和推广适宜长寿区种植的不同粮食作物的优质、丰产、高效主导品种。

3.3.2集成推广丰产栽培适用技术

加强耕制改革和配套栽培技术的集成与配套,实现良田良制、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创新高产栽培模式,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广应用水稻“一增五改”综合技术、旱地“一推三改”关键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积极推广专业化防控;强化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组建植保专业服务队,开展统防统治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提高病虫害防控效果。

3.4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

紧紧围绕长寿区主要粮食作物的关键生产环节,大力推广节本增效的机耕、机播、机插、机防、机收及节水灌溉等农机化技术,重点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注重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保护性耕作和机械化旱作节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广农机跨区作业、农机股份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模式,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和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3.5强化农业信息服务,规避市场风险

加强粮食生产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区镇村户”四级联动、信息共享的互联互通粮食生产信息网络体系;开展粮食产、供、销等环节信息服务工作;加强农业信息的动态监测和。让主要农产品的产销信息村村通,不断拓宽农业信息渠道,增强信息的传播能力。

3.6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粮食生产现状篇2

【关键词】粮食;生产现状;未来发展;建议

临潭县属典型的高寒阴湿和半干旱区,地形自西向东倾斜,海拔2230~3960m,平均气温3.2℃,相对无霜期65d,全县辖16个乡镇,141个村民委员会,717个村民小组,总土地面积1565.8km2,耕地面积17533hm2,人口1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3.3万人,占总人口的90%。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稳定发展大局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的粮食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县农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确保稳定和国民经济全面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地认识临潭的粮食生产现状和保证粮食安全生产仍然是全县人民最关注的重大问题。我们应该从干旱少雨的县情出发,高度重视发展旱作农业,始终把发展旱作农业放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突出位置来抓。

1我县粮食生产的现状

1985~1991年改革开放阶段,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加上农民对粮食生产靠科技、靠投入的认识逐渐增强,使农村绝大多数群众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1992~1998年,由于大面积推广小麦、青稞、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地膜覆盖、膜测沟播、全膜覆土栽培技术,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粮食作物产量显著提高。1999年至今,抗旱、抗病、抗倒伏品种的大量引进和粮食作物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的大量应用,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增加了科技含量和农牧民收入,使临潭农牧民从温饱逐步向小康水平迈进。

2粮食安全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2.1人粮矛盾突出

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粮食需求总量不断增加,粮食的供需矛盾很突出。

2.2自然条件与粮食增产的矛盾

由于我县经济比较落后,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薄弱,粮食生产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现有耕地中山旱地占80%以上,农业发展依然面临着旱灾威胁,抗旱生产仍然处于被动局面。导致这些情况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投入严重不足,抗灾能力不强;二是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先进技术的普及难度大;三是水土流失,耕地整体质量下降,粮食生产缺乏安全保障。

2.3耕地减少与粮食安全的矛盾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农业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小城镇建设及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的实施,耕地势必减少,粮地矛盾也必然加剧。

3确保我县粮食安全的措施和建议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放松,为了确保我县粮食安全,初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控制人口,保护耕地

必须进一步强化控制人口增长,切实保护宜农耕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在退耕还林还草中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山顶植树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被子,川地种植药材鼓钱袋子”的农业结构调整模式,坚持封山禁牧,要先治荒、治坡,再逐步扩大,不搞一刀切。

3.2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从我县粮食生产的基础条件看,现有耕地中85%左右属中低产田,缺水少肥,管理粗放,粮食单产很低,今后必须大力推广以平衡施肥和用地养地相结合的粮、经、饲三元结构种植技术、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主的培肥地力技术、以机械深松耕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抗耐旱品种为主的生物抗旱技术、以膜测沟播、地膜覆盖、全膜覆土种植为主的抗旱播种技术、以精量半精量为主的高效播种技术和以农作物病虫害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促进粮食作物高产、高效,这些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可以明显的提高抗旱科技水平。一般一项高产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可增加单产10%左右,如果采用新的组装配套技术,对病、虫、草、鼠害的损失可控制在20%~30%,则每年可挽回粮食损失120000~180000t。

3.3因地制宜,处理好优质与丰产的关系

由于我县春秋相连、长冬无夏,春季倒春寒现象严重,旱灾、雹灾及洪灾发生频繁,使得粮食生产基本处于低水平的产需平衡状态,粮食生产的方向应以增产为主、兼顾优质,应顺应天时和作物生长规律,大力发展马铃薯、青稞、小麦、畜牧业等优势产业,力求降水期和作物需水期相吻合,着力缓解气候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4落实政策,增加科技投入

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国际化,依靠提价保护农民利益的余地不会很大,政府保护粮食生产的主要措施应放在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上,在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要从国民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全局出发,在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上作重大调整,从正面引导和提高农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确保农民增收。切实重视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增加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以有效支撑全县粮食安全和稳定增长,确保全县国民经济整体有序的快速发展。这样不仅可促进农业的发展,而且可保持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增强土壤的生产能力,促进粮、经、饲作物产量的提高,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

3.5通过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农牧民素质

在粮食安全生产的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型农牧民当做一项根本措施来抓,有针对性地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培训骨干农牧民,兼顾一般农牧民,造就一批新型实用人才。培训内容要以现代适用技术为主,要精确化、有可操作性,突出区域优势产业;内容设计要以提高农民的技术能力为主,同时提高农牧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训方式以实践培训、现场教学、短期培训为主,采用“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并以村为单元,进村入户,实行就地培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由县、乡、村三级机构组成的管理体系,县一级主要负责制定区域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培训项目的具体落实,根据需求确定培训目标,加强培训工作监督检查,村一级主要是根据当地主导产业提出培训需求,组织农民参加培训。

3.6大力培育发展粮食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粮食龙头企业是粮食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引导生产、扶持基地和对国内外市场拓展的功能。要重点围绕青稞、马铃薯、小麦等优势产业培育龙头企业,要按照"壮大一批、改造一批、发展一批、引进一批"的原则,扩大经营规模,增强辐射面。同时,积极鼓励粮食企业不断更新设备和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从粗放式经营不断向精细加工方向转变,不断提高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争取更多龙头企业进入部级和省、市自治区级龙头企业行列,形成加工能力强、开放力度大,服务功能齐全、能带动一片或整个产业的发展格局。

粮食生产现状篇3

关键词:土地流转;粮食安全;适度规模经营

近年来遂宁市粮食生产由于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狠抓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以粮食高产创建为平台,促进集成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粮食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5年该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56.4万吨,实现了自2006年特大干旱后九年持续增长的目标.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对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该市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农村劳动力缺乏、小规模种粮“高成本、低效益”导致粗放经营、耕地撂荒面积较大等越来越突出的系列问题,农村对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土地流转、扩大种植规模、推进社会化服务的期盼越来越迫切,因此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必须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大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这是该市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实选择.

1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现状及分析

1.1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迅速扩大

至2015年,该市种植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规模在30亩以上的种植户达694户,粮食规模化种植面积达到7.2万亩,规模化种植户比2011年的389户增加了305户,种植面积比2011年的2.2万亩扩大了327%.其中种粮面积在30—50亩的种植户占66%,50—100亩的占14%,100—500亩的占18%,500亩以上的占2%.30—100亩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及经营面积占主导地位.

1.2粮食规模经营主体趋于丰富

该市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已经从最初的以种粮农户为主的单一主体发展成了近年来的种粮大户、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全程社会化服务等多种多样的经营与服务主体.2015年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中种粮大户占34%,各类专合社等其它主体占66%.

1.3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不断创新

近年来,该市各地不断探索创新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丰富了模式内容和运作机制.一些种粮大户、农业企业单一经营模式加入了农机专合社、植保专合社、农事服务超市等社会化服务要素,同时粮食规模种植产、加、销的综合功能也日趋完善.

2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优势

遂宁市位处四川盆地中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常年平均气温17.50C,降雨量1000mm左右,适合各种粮食作物生长,地形地貌是典型的丘陵地区,目前农村土地无人耕种、无力耕种、粗放经营种植效益差、耕地撂荒等现象突出,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重要的措施之一.目前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在粮食生产发展中已体现出了其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1促进粮食生产面积稳定,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通过耕地转包出租、入股、转让等多种形式的土地集中流转,可有效地解决土地无人耕种导致撂荒等突出问题,对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起到了明显作用,近年来该市粮食播种面积均稳定在450万亩且种粮大户粮食商品率高,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据统计2015年该市种粮大户全年生产粮食3.2万吨,80%粮食产品进入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1.2促进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种粮大户对科技的需求意识强,对粮食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肥料、农药)易于接受,集成配套技术落实到位率高、综合应用率均在90%以上.同时一些种粮大户依托自身的农用机械装备还能为周边农民提供技术、物资、机械等帮助,获取相应的服务收益,种粮大户具有开展科技示范的能力,也为实施相关科技项目实施提供了很好的平台.2.1.3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在生产过程中仍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一方面对于解决劳动力本地就业、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可有效促进农村剩余特别是青壮劳动力转移至二、三产业,使他们得到更多的收入.2.1.4促进粮食生产效益的提高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加快实现粮食生产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粮食规模种植推进了农业机械化生产经营,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强了农产品的竞争性,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据调查统计,该市企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的农业机械化率均在60%以上,高的达90%,普遍比大面积高40个百分点以上.粮食生产亩成本降低300元左右.

2.2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畅,影响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的扩大首先部分地方农民担心把土地流转出去以后会失去生产就业和生活生存保障,宁可自己粗放种植,甚至因无力耕种撂荒也不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造成部分耕地不能有效集中用于粮食规模化生产而形成“插花”现象.其次一些已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也还存在口头约定、书面合同不规范等问题,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纠纷,影响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的扩大.还有部分地方用于粮食规模经营的土地流转费用偏高.据调查,该些地方用于粮食规模经营的土地租金多为每亩600—800斤稻谷,相当于每亩耕地全年粮食总产的50%左右,部分经营主体因租金较高而不愿意参与适度规模经营或适度扩大经营面积.2.2.2农田基础设施薄弱,不利于粮食规模化集中连片耕种部分地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脆弱、已有设施老化严重.目前该市大中型水利工程,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工程配套设施不全,且灌溉设施老化,关键时节用水调度难度大.据统计,该市运行20-50年电灌站达2222台89047千瓦,约占电灌站总装机容量的84%,大大超过了正常服役20年的国家技术标准.同时,许多泵站的渠道“淤、堵、垮、断、漏”现象突出,提灌能力大大降低,甚至部分不能正常使用.农田旱涝保收能力差,抵御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较弱.该市仍有40%的耕地靠天吃饭,旱涝保收面积小,加之气候的不确定性因素加大,暴雨频繁、“十年九旱”,严重制约粮食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丘陵区的地理特点导致田块细碎不平.目前流转的农田大多未经过统一整理,田面高低不平,田埂密布、大小不均,不利于集中连片机械化耕种,影响了粮食规模化生产的效率.多数农田缺少农机下田、运输等作业通道,农业机械使用程度不高.2.2.3从事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成本高、效益低粮食价格相对较低,据调查,目前小麦、水稻市场销售平均价格分别为2.0元/公斤、2.5元/公斤,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保护价2.36元/公斤、2.76元/公斤的水平,且种子、肥料、农药价格仍高位运行,土地流转费用和农业生产雇工价格较高,种粮亩收益在一般情况下多数地方在300—400元之间,不如外出打两三天工的收入.据2015年测算,大面积水稻亩产值1200元左右,扣除亩成本850元,亩效益仅350元;玉米亩产值1000元左右,扣除亩成本750元,亩效益仅250元;规模化种植效益低,个别种植户甚至因自然灾害导致减产出现亏本现象.2.2.4配套设施设备缺乏,增大了规模种植经营风险一些种植户缺乏农机停收、维修场地设施.部分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反映缺乏农机停收、维修场地,主要原因是场地的土地较难获得.规模经营的配套设施建设用地难以落实.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房、晒场、储存场地和道路设施.部分经营主体缺乏甚至完全没有合适的晒场、烘干、仓库设施,限制了粮食经营规模的扩大,同时也加大了因收获季节天气异常时,特别是水稻收获期的8—9月,遇秋瀮时种植大户的经营风险.2.2.5种植户技术水平低,种粮大户种植管理粗放由于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从事种植业的主要为老、弱、病、残,多数种粮大户他们年老体衰,掌握新技术能力弱,缺乏科学种田知识,还停留在传统的种植技术水平上,难以发挥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种植管理粗放.个别新成立的粮食规模种植农业企业,缺乏管理经验等,望国家投入的现象突出,疏于管理或管理经营不善,效益差.

3规模经营解决的对策

3.1落实相关政策,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为土地规范流转奠定基础.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鼓励、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有序”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立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让土地经营权逐步向懂技术、有经验的粮食规模化种植户流转,探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解除粮食规模化种植大户的后顾之忧.引导工商资本进入粮食生产领域,在适宜区域引导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土地收益实行按股保底分红,同时,在有条件有基础的地方大力推广不流转耕地的农事全程(季节)托管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模式,这方面射洪大桥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取得较为成功的经验,一定程度缓解了种植大户的经营风险.

3.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复耕、农田水利工程、沃土工程等相关项目,将项目优先安排在粮食规模化经营区域中实施,做到“田网、路网、水网”配套,已建好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要积极引入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鼓励扶持粮食规模化种植户投资投劳兴修山塘、水坝、机耕路和建设排灌设施.

3.3加强对规模化种植户科技培训

针对规模化种粮户文化水平不高,科学种田技术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依托相关培训项目,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提高种粮大户的农业科技,鼓励和引导有知识、能吃苦的外出务工青年回乡承包农田.同时高产创建、产粮大县奖励资金、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的万亩示范片、核心示范区要重点安排在种粮大户集中或种粮专业合作社的区域,推进集约化经营,积极培育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病虫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

3.4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机械

积极探索推广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推进农机农艺的深度融合.目前水稻、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已趋成熟,在粮食规模种植户中应大力推广.各级财政应在中央、省规定的农机购置补贴标准基础上,依托相关项目对规模化种植户进行一定的累加补贴,提高规模化种植户购置使用农业生产机械的积极性,并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种粮大户或专业合作社给予适当的农机作业补贴.扶持在粮食适度规模化生产重点区域规划建设粮食晾晒场地、烘干中心,降低收获季节因天气异常时的经营风险.建立农机化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农业生产机械开展大面积农机作业服务.3.5打造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加强品牌建设,以打造粮食产品的“三品一标”为载体,支持粮食规模经营主体发展种、养、加、销一体化经营,扶持培育一批粮食名牌产品.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订单生产、共建基地等方式,收购加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食专合社等规模化生产的粮食产品,分担风险、保障收益,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钱耀才.我国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现状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3(2):62-63.

[2]胡潮水袁陈慧芳.农业机械化与土地流转关系的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8):23-24.

[3]蒋建兴.盐城尧南通粮棉油适度规模经营新观察[J].江苏农村经济,2011(7):41-43.

[4]封建强.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松江区探索家庭农场发展模式[J].上海农村经济,2009(9):13-15.

[5]江耀斌.无为县粮食规模化种植存在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1(11):111-114.

粮食生产现状篇4

关键词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现状;障碍因素;对策;陕西宝鸡

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4-0308-01

适度规模经营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在农业生产上,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下,土地、劳动力、设备、资金、经营管理等农业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和有效运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农业规模经营很大程度上是土地规模经营。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家庭经营为主的条件下,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规模经营的前提是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规模经营的物质基础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规模经营的条件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产生了承包的耕地分散、经营规模太小、农业效益低下等问题。在目前形势下,应采取一定引导措施,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逐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益[1-2]。

宝鸡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渭河穿区域而过,辖9个县3个区96个乡镇1729个行政村,总人口37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70万人,占72.6%。2015年全市耕地总面积为29.67万hm2,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粮食种植面积33.2万hm2,总产为149.65万t。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粮食比较效益的持续走低,依托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种粮合作社、种粮企业等新型主体,通过土地流转、代耕、托管等形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宝鸡市粮食产业提高种粮效益、增强竞争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宝鸡市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3-4]。

1宝鸡市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现状

近年来,宝鸡市立足粮食生产实际,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粮食规模经营发展,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1主体类型多样但规模不大

初步形成了以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和种粮企业为主的统一经营型和以代耕、托管公司和专业合作社为主的统一服务型。截至2015年底,全市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总数已达到1649个,其中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1578户1.06万hm2,占总面积的69%,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50个3066.67hm2,占总面积的20%;托管、代耕等服务机构12个1533.33hm2,占总面积的11%。全市规模化种粮面积总计1.52万hm2,仅占粮食生产总面积的4.5%,且41%的规模在3.33~6.67hm2之间,规模化水平总体不高。

1.2发展模式成熟但层次不齐

经过多年发展,全市粮食规模经营模式已逐渐成熟,机制不断完善,管理逐步规范。凤翔县汇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扶风富鑫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陕西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何乃洲、孟五长等11户农民先后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108个家庭农场在工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但目前仍有近1/2专业合作社仅限于统一供应农资等单一环节服务,在组织开展全程生产服务、打造优质品牌等方面发展滞后;家庭农场普遍生产结构单一,发展种养加结合的占比较小;规模化经营主体文化素质不高,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0%。

1.3生产规模集中但效益不突出

规模化粮食经营主体由于耕种面积较大,在生产过程中注重新优技术集成推广,力争实现规模效益最大化。据调查,全市规模种植41%集中在3.33~6.67hm2,32%集中在6.67~33.33hm2,27%集中在33.33hm2以上,在正常年份规模生产纯收益能达到2250~3000元/hm2。与分散经营相比,川塬地区规模化经营能实现增收750~1500元/hm2,山区由于耕作条件差,规模化后大多实行粗放生产,规模效益几乎为零,规模化效益得不到体现。加之规模经营者承受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较大,基本是丰年略有收益、平年持平经营、灾年亏本生产。

1.4群众发展意愿强烈但扶持有限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加快,农村外出务工劳力增多,农村“谁来种地”问题日益突出。在调查中,家中缺劳的生产农户中有90%的愿意将土地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有80%的种粮大户有扩大经营规模的意向。但是,目前川塬土地流转费已达1.2万~1.5万元/hm2,山区达7500~9000元/hm2,流转费用整体偏高,在无任何政策扶持情况下新型经营主体很难接受。目前,70%以上新型经营主体都是在5年前签订的流转合同。虽然从2014年开始陕西省开始实施粮油家庭农场专项补贴项目,但从土地流转、机制创新等方面缺乏系统支持,造成虽各方具有强烈意愿,但重视支持力度不大,发展步伐缓慢。

2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深入分析宝鸡市发展现状,要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目前还面临以下障碍因素。

2.1土地流转缓慢阻碍生产规模扩张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必须以土地规模经营为前提。目前,由于宝鸡市部分农民害怕失地失权,不愿意把土地流转给他人耕种,流转意愿较低,加之流转费用居高不下,土地流转步伐缓慢,全市土地流转率仅为17.2%,远远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

2.2社会化服务滞后影响生产水平提高

全市社会化服务机构偏少,且不同程度存在运行不规范、内容单一、范围有限等问题,不能对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给予有效补充;许多技术和配套服务仍停留在较小面积的示范点,不能满足粮食经营主体系列化、全程化服务,影响了规模化生产水平提高。

2.3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规模效益提升

新型粮食经营主体承包的耕地一般地处偏远,农田灌溉、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较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据调查,85%的规模经营主体缺乏晒场、烘干设备及仓储设备,32%的规模经营主体农机具配套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粮食规模化发展。

2.4生产资金不足抑制经营规模再扩大

粮食规模化经营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新型经营主体在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目前没有专门针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农村信用社以3万~5万元的小额贷款为主,对新型主体支持有限,普遍存在贷款难、融资难。加之各级对新型经营主体扶持资金不足,对粮食规模化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3提升宝鸡市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对策

3.1进行宣传引导,扩大社会影响

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粮食规模经营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营造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调动各方面发展积极性。

3.2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经营模式

对因无力耕种又不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川道地区和城镇近郊,引导农户采取转包、出租、入股等多种方式,把土地流转给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或种粮企业,实行集中规模经营。在土地碎片化、生产粗放型、经营分散化农民不愿意流转土地或暂不具备流转条件的山区和塬区,大力发展农资经销企业、农机服务队、托管公司、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机构进行统一服务型规模经营;在省级现代粮食生产基地、高产创建项目区,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模式,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实现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民互利共赢。

3.3推广节本增效技术,提高生产效益

在新型主体小麦、玉米生产上,围绕着提质增效,推广应用优质抗逆品种和高产稳产技术,发展强筋小麦、专用玉米等优质专用粮食,有条件的也可以发展青贮玉米,满足工业生产、食品加工和畜牧饲料的不同需要;围绕节本增效,在增效技术、节本机具上挖潜力,加快推广应用精简化、高效化、机械化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能;围绕加工转化增效,根据粮食企业生产需求,组织发展订单农业,实行标准化规模生产,提高粮食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生产效益。

3.4加强基础建设,加大政策扶持

建议有关部门整合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耕地质量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统一规划实施,集中连片改造,建成渠井管网齐备的高标准农田,使基础建设配备齐全,便于发展规模种植。制定出台规模经营主体解决附属设施用地相关政策。制定出台宝鸡市促进土地流转发展粮食规模经营的扶持政策,市县财政每年列支一定资金,对新型经营主体在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创建等方面给予补贴。进一步探索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将农业救灾资金、生产生活补贴资金转化为农业风险基金,解决粮食规模经营者后顾之忧。

4参考文献

[1]钱克明,彭廷军.我国农户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4(3):4-7.

[2]陈海霞,王新迎,刘华周.江苏省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测算[J].江苏农业学报,2014(6):1506-1511.

粮食生产现状篇5

[关键词]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粮食生产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B

北大荒粮食集团是大型国有粮食购销龙头企业,自2008年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国家、地方储备粮食收储和原粮贸易业务。随着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集团将发展战略由贸易储备型企业向实业转型,以杂粮经营作为集团从贸易向实业迈进的基础。杂粮营养成分丰富,开发杂粮产品,树立杂粮品牌,研究杂粮产品的市场推广,一方面有助于满足消费者对平衡膳食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打造差异化产品,提高经济效益。以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发展现状,详细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完善其发展的对策建议,对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发展状况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发展的现状包括粮食生产现状、粮食流通现状、粮食加工现状和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现状。其中粮食生产现状又称粮食产品生产,粮食流通和加工现状又称为粮食产品转换,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由称为市场营销。

(一)北大荒粮食生产现状

据北大荒内部资源统计,2014年北大荒粮食总产量达到442.46亿斤,粮食商品量达到4117亿斤,商品率达到95.01%,两者分别占全省总量的35.01%和41.08%。

(二)北大荒粮食流通现状

1.粮食流通领域基础设施现状。在“十二五”期间,北大荒粮食集团新增578万m2水泥地坪,可流转粮食512万吨;新增199万吨粮食仓储能力,同比增长49%;新建52座粮食烘干设施,增加311万吨粮食年烘干能力,增强了行业的产业竞争能力。

2.粮食加工业现状。北大荒粮食集团共有719家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共有资产总额高达189.9亿元,加工能力2278万吨,“十二五”五年间,粮油加工能力年增长11%;平均增加值38.89%,随着粮食产业结构的调整,现已形成水稻产业加工带、大豆产业加工带和麦类产业加工带及其加工集聚区,分布于齐齐哈尔、红兴隆、绥化、宝泉岭、牡丹江、建三江、北安、九三等管理局。

(三)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现状

北大荒集团的粮食进入市场主要是以原粮和成品粮两种方式。一是原粮市场的体系建设现状。北大荒集团主要与陕西、广东、上海、福建、浙江等粮食主销区的粮食购销企业及粮食加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每年签订的粮食购销合同在200亿斤以上。二是成品粮市场的体系建设现状。北大荒集团在两广、西南、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已建成三级分销网络,设立零售网点23000多处。

二、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粮食产业产量与效益矛盾突出

目前,北大荒粮食集团没有有效解决粮食产量与效益之间的矛盾,这样导致在粮食生产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粮食产量与其效益和品质的矛盾恶化。北大荒粮食集团的粮食生产没有站在国家的大角度,没有从宏观上保持并适当增长一定规模的产量,没有维护好国家的粮食安全使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北大荒粮食集团没有从客观上保证粮食的品质不断优化提升,而是不断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违背了作为“国家优质商品粮战略基地”所应当具备的功能和效益。

(二)粮食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从计划经济成立并成长的北大荒粮食集团又经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洗礼,逐步完成了单一的粮食生产组织向市场经济组织的转变,经过这样的转变,使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北大荒粮食集团的粮食烘干能力严重缺乏。目前北大荒的粮食烘干能力远远供不上粮食的生产量,另外粮食烘干设备陈旧,生产能力较弱;二是北大荒粮食集团的粮食仓储能力严重缺乏。粮食仓库不但较小,而且仓库陈旧,空调设施不全,安全措施没有可靠保障;三是北大荒粮食集团的粮食运输渠道严重短缺。北大荒的粮食运输主要靠铁路,但是目前粮食的铁路运输极其缺乏,即使有少量铁路运输,但其运力不足,并且运价也较高。

(三)粮食产业管理机制缺失

目前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管理机制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管理方面,机制严重缺失。北大荒粮食集团作为典型的国有企业,其体制和机制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现代企业制度在北大荒粮食集团上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粮食产业的产业层次还是低端水平,其组织管理水平和战略管理水平还很低;二是在人力资源方面,管理机制严重缺失。北大荒粮食集团的人才管理和建设还很低端,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其人才队伍建设、调用和配套的激励政策还没有完善;三是在市场营销方面,管理机制严重缺失。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及其相关产品的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市场营销的手段、策略和人才还非常短缺,严重影响北大荒粮食集团的粮食生产。

三、促进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北大荒粮食产业安全政策

安全政策作为北大荒粮食产业发展的首要政策,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北大荒粮食集团应当坚持走“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方向,在“北大荒之路”上应当确保“三大安全”政策。一是粮食安全政策。北大荒集团应当不断为市场提供充足的商品粮,逐步建立我国最大的商品粮战略基地,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二是食品安全政策。不断建立和完善北大荒粮食集团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完善质量追溯体系,不断为出口粮食产品服务,逐步建立我国最大的绿色安全食品产业基地。三是生态安全政策。不断拓宽粮食绿色生态空间,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尤其是水资源、湿地资源、草原资源、森林资源等,维护绿色生态平衡。要坚持北大荒粮食产业的“三大安全”政策,就必须全面服从于国家战略,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使粮食、食品和生态三者协调发展,互相促进。

(二)完善北大荒粮食产业发展政策

粮食产业作为北大荒粮食集团的主导产业,应当不断完善粮食产业的产业政策,不断推进粮食产业结构升级,主要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产业环境协调政策。在发展粮食产业的同时不要忽视对环境的保护,要有效处理好产业与环境的协调关系,不断创造良好环境,为北大荒粮食产业的发展提供发展环境;二是进一步完善产业扶植和保护政策。通过采用适当的财政、金融、产业、贸易等政策,不断扶植粮食产业发展,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三是进一步完善上游基础产业政策。粮食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需要上游基础产业提供前置性安排,防止受基础产业制约;四是进一步完善技术引导政策。根据北大荒粮食集团实际,制定相应的技术引导政策扶植。

(三)提升北大荒粮食产业加工政策

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的加工产业对整个粮食产业链的发展作用重大,北大荒集团应当立足市场资源,借鉴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全面提升北大荒粮食产业的加工政策。一是全面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北大荒粮食产业法人治理结构,集中整合生产要素资源,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不断加强粮食产业市场营销的主体作用。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北大荒粮食集团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管理能力和手段,努力构筑高端加工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不断创新,不断增加科技投入。不断深化和延伸北大荒粮食产业加工的产业链条。不断以高端产业为目标,构筑粮食加工产业链条。

(四)建设北大荒粮食产业人才政策

粮食产业发展需要靠优秀人才支撑,但是目前北大荒粮食集团熟知市场经济规律,具备现代管理经验的人才急缺,没有形成支撑北大荒粮食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针对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人才发展的现实状况,应当建设北大荒粮食产业人才政策。一是大力培养战略性层次的人才。战略性层次人才作用非常巨大,不仅可以全面提升粮食产业发展,而且能够有效实现粮食产业的持续增长。战略层次人才可以有效执行组织的战略,这也要求战略层次人才应当尊重知识,北大荒粮食集团应当尊重人才培养环境,建立培养战略层次人才的有效机制,不断激励人才斗志。二是大力培养策略性层次的人才。策略性人才针对的是中层管理人员,不断提升战略的执行力。三是大力培养基层层次的人才。重点做好从业人员、专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1]孟强.北大荒集团粮食产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20)

[2]王岩.北大荒集团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与营销现状[J].农场经济管理,2014(10)

[3]金建.向大农业和高端产业转变――北大荒集团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J].农场经济管理,2014(8)

[4]战双城.北大荒集团:规范管理创粮企航母[J].黑龙江粮食,2013(9)

粮食生产现状篇6

[关键词]粮食贸易粮食储备粮食安全

一、粮食安全的涵义

20世纪70年代中期,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粮食危机的背景下首先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的粮食”。1983年Fao又确定了新的定义,即“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由此可以看出,粮食安全具有三方面涵义:一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数量与质量,即不仅要供应足够的粮食,还要保证所供应的粮食安全、卫生,满足人们生存和健康的基本需要;二是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性与长期性,即保障粮食供应在任何时候都是充足、卫生的,满足人们的长期需要;三是保障人们的购买力,即人们不仅能够买得到而且买得起其生存和健康所需的基本食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粮食安全要求大力发展农业,保障国民购买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的阶段及现状

1.发展阶段

根据我国粮食生产的总体情况,建国以来,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处于起伏波动阶段,粮食总产由1949年11320万吨增加到1957年的19500万吨。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和“”,整个经济和生产遭到了很大挫折,1958年~1978年21年间粮食总产仅增加11020万吨,平均每年仅增加500万吨左右。这一时期我国粮食生产长期在低水平波动,进展较为缓慢。粮食安全处于较低水平。

第二阶段:1979年~1984年。处于全面稳定发展阶段。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粮食产量全面大幅度提高,进入了全面稳定发展阶段。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30520万吨提高到1984年的40700万吨。每年用于发展畜牧业的可统计的饲料粮,由上个阶段的3000多万吨,增加到7000多万吨,增加了一倍多。使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期间,1979年和1984年为丰收年,且前一年国家进口粮食数量较多,造成粮食供给量大于需求量,1979年粮食剩余768万吨,1984年更是达到了4279万吨。

第三阶段:1985年~1992年。粮食生产的波动和徘徊期。由于国家采取了抑制粮食生产的政策,农资价格连续上涨、居高不下,其涨幅大大超过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致使1985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比1984年减少了6000万亩,粮食总产比1984年下降了2820万吨,此后出现了连续4年的徘徊,一直到1989年才恢复到1984年的水平。1989年由于粮食歉收、市场封闭及粮食出口过多,出现了买粮难,价格比上年上涨了38.3%。而1990年粮食总产达到44624万吨,剩余达3083万吨。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和起伏。

第四阶段:1993年至今。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产品供求实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转变。农业产出不断增长,整体质量不断提高。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5亿吨大关,表明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标志着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虽然2000年的粮食产量受严重灾害和结构调整因素的影响减产9%,但仍然达到了46218万吨。国家储备粮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粮食产量和消费量基本保持了同步增长。

总体上看,我国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粮食安全得到了较充分的保障。

2.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粮食生产能够满足消费的需求,粮食安全状况良好10年来,我国粮食产销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近10年来,全国直接消费粮食比例下降,间接消费粮食比例逐步提高,粮食消费呈现出有史以来的繁荣景象。一是从总量看,全国粮食消费每年在49000万吨左右。二是直接消费下降,间接消费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抽样调查,农民人均直接消费粮食1997为250.67公斤,比1990年262.08公斤下降11.41公斤,下降了4.4%。城镇居民人均直接消费粮食1997年为88.59公斤,比1985年134.76公斤下降46.17公斤,下降了34.3%,下降幅度高于农民直接消费粮食29.9个百分点。三是细粮消费比例逐年提高,粗粮比例逐年下降。农村细粮消费比重,1980年为63.4%,1985年为81.5%,1990年为82%,1997年为83.3%。粗粮消费,农村为17%~18%,城镇粗粮消费比重比农村小。

(2)大宗粮食品种是生产和消费的主体。我国粮食生产大宗品种有水稻、小麦、玉米等三大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整个粮食的76%、86%左右。其中水稻分别占28%、39%,小麦分别占25%、22%,玉米分别占23%、25%。

从三大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需情况看,一是稻谷产销平衡有余。大米是我国人民直接消费的主要口粮,每年用于口粮消费的大米占大米总消费量的85%左右。按全国人均消费大米97公斤计算,全国平均每年消费大米在12000万吨左右,折合稻谷17000万吨左右。目前全国大米供求平衡有余。二是小麦产销不平衡。目前世界人均小麦消费量为97公斤,按此估算,我国小麦年需求总量在12000万吨以上,这与现阶段全国小麦的生产能力有一定的差距。三是玉米消费呈增长趋势。据分析,我国玉米用作饲料消费的比重约占玉米总消费量的70%左右,有专家估计,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扩大。

(3)粮食消费结构日趋合理。过去长期以来,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很不合理,居民口粮占80%以上,其他用粮不到20%。从1980年代中期以来粮食消费结构不断得到改善,并且日趋合理。目前有3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口粮消费占粮食总消费量降到55%左右。二是饲用粮消费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到30%左右。玉米是饲用粮的主要原料。三是工业用粮占粮食总消费量的10%左右。四是种子用粮稳定在3%左右。

(4)粮食出口持续增加,进口减少。2002年进口谷物和谷物粉285万吨,出口148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9.3%,净出口1243万吨。其中,玉米和小麦出口大幅度增加。我国还对进口农产品采取了宽严适度的“安全评价”、“进口安全”和“标识制度”的有效管理,同时加强了对进口粮食的检验和检疫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进口的增长。

总的来说,19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粮食已经摆脱了供给长期偏紧的局面,粮食安全度得到提高。同时,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库存积压较多,品质差的粮食销售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到了我国粮食安全状况。

三、充分依靠国际市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我国的粮食安全将直接面对全球市场。过去一段时间,我国保持了高于95%的粮食自给率,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态环境代价。今后,可以考虑进一步改革粮食外贸体制,通过参与国际市场,更有效地调剂粮食余缺,进而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为此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选择一些耕地资源较丰富、投资环境较好的国家,购买、开发和租用耕地,建立国外粮食生产基地

增加从南美洲等地区的粮食进口。南美洲是大豆和玉米的主要产区,耕地有很大的增长潜力,而且不像美国那样经常实行粮食禁运。是可靠的粮食进口来源地.我国可以通过与南美洲加强粮食生产合作,加快南美粮食用地的开发和利用。可以通过调节关税,对南美的粮食进口给与优惠。

2.考虑在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建立粮食保税仓库,吸引外资建设仓储粮

国内沿海发达地区有着其优越的粮食流动环境和市场条件,在沿海发达地区建立粮食保税仓库一方面可以激励外资企业在我国境内建设仓储粮,从而在节约成本和资源的情况下间接地增加我国储备粮数量,而且成为一个可以自动调节我国粮食供求的“水池”。

3.充分利用wto允许的“绿箱政策”与“灰色区域”,促进国内粮食生产,保护农民利益

所谓“绿箱政策”,是指政府在执行某项农业计划时其费用由纳税人负担而不是向消费者转移。这些措施主要包括直接或间接地实施农业保护政策与鼓励政策,尽可能地使国内农民利益得到保护和提高,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从而鼓励其积极地参与国内粮食生产,从内耳外地促进我国粮食安全。

4.推行南进北出的进出口策略

利用我国各地区之间所具备的个别优势,调整我国进出口结构,同时也实现在较低成本上实现我国粮食储备结构的调整。基于此,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在南方销区可利用wto配额从国际市场进口玉米、小麦及其制品和饲料等产品,北方可利用市场区位优势出口大米、玉米、小麦和大豆等农产品。

参考文献:

[1]麻志周:《我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国土资源》,2004年第11期

[2]苏振生:《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年第3期

[3]夏建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问题探讨――以四川省为例》.《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第3期

粮食生产现状篇7

[关键词]世界粮食预测中国粮食进口粮食安全

进入本世纪以来世界粮食问题日益严峻,世界粮食供求矛盾日益尖锐,世界粮食贸易环境也颇不景气。因此,粮食安全将关系到人类能否有一个持久稳定、和平的生存环境。

一、近中期世界粮食产量的估测

世界对未来食物供应状况的忧虑,主要出自对未来食物需求趋势的估计。对食物需求起决定作用的有两个因素:人口增长和收入提高。据估计,在2025年左右世界人口将达到85亿,其中人口增长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将从1985年的75%上升到83%。与此同时,城市人口将迅速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将从现在的31%增加到57%。国外对世界未来粮食生产的前景有很多不同的预测。

“常规派”认为由于土地开垦逐步向条件更差的地区转移,进行灌溉的难度增大,一些投入物的报酬开始递减,因而今后增产粮食主要应当是国内的问题,国际贸易所起的作用很有限。

“乐观派”却认为从食物的实际价格、卡路里消费水平和人均食物占有量等指标看,世界的食物供应情况应逐步走好。同时他们对2010年作了预测,假定人口增长率从1994年的1.74%下降到2010年的1.4%,而食物增长可保持每年1.8%到2.2%的速度。到2010年,全世界谷物的生产量可达到26亿吨,全球粮食的供应将足以应付需求的增长。

另有以世界观察研究所L.布朗为代表的“悲观派”认为由于资源退化,粮食增产的速度从过去的每年3%下降到近10年来的1%。食物的来源只剩下改进土地的生产率一条了,但这又受到农业技术储备减少、人的需求转变、水资源限制、肥料报酬率下降、土地面积减少、因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而“造成社会分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他们估计,粮食供求形势可能更加趋紧,到2030年世界对进口谷物的需求量超过实际可供应量5.26亿吨。

布朗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前景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当中国持续地从国际市场上购买粮食时,他的粮食匮乏将成为世界性的匮乏;他的耕地及灌溉用水的短缺将成为世界性的短缺……”其轰动效应为世人皆知。

二、中国粮食生产情况和中国粮食供需状况预测

1.中国粮食生产情况。下面图示显示出2007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0150万吨,比上年增产350万吨,增长0.7%,成为历史上第5个高产年,这是1985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首次实现连续5年增产。

资料来源:龚锡强,《2008年中国粮食形势展望和对策分析》,ahnw.省略

2.中国粮食进口概况。目前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自给,摆脱了粮食短缺的局面,供求大体平衡,未来几年里,中国粮食生产仍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虽然人口数量在不断上升,但收入变化导致的消费结构调整意味着我国近期内不会出现粮食需求高峰,再考虑到我国现有的粮食储备,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对粮食产量的波动反映强烈。中国的粮食问题也不足以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更不会引发全球性的粮食危机。

3.2000年~2030年中国和世界粮食供求状况的相互影响。从历年国际粮食贸易统计中可以看出中国粮食出口量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2%~14%左右。考虑到今后粮食贸易的扩大趋势,这一比例可以提高到14%~16%,由此得出我国粮食进口占世界粮食出口量的比重。详见下面两个表格:

注:方案一、2000年到2030年世界粮食生产以平均1.8%的速度增加。

方案二、2000年到2030年世界粮食生产以平均2%的速度增加。

方案三、2000年到2030年世界粮食生产以平均2.2%的速度增加。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未来作为粮食进口国对世界粮食市场将会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但不像国外某些学者描述的那么可怕。中国始终以提高粮食自给率为目标,注重积极而努力的提高本国生产水平,并非完全依赖国际市场。

从国际经验看,国内生产的粮食能够满足90%左右的自给率,就是非常高的自给率。中国若能实现90%的自给率,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

中国进口粮食的规模未来会是多大?有没有粮食进口的警戒线?它应当设在何处?粮食作为特殊的商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平衡缺口最好的方法就是发挥比较优势,在充分挖掘国内资源,立足自己解决粮食供给的基础上,适当进口粮食。实行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双管齐下的方针,解决我国粮食供给不足的矛盾,平衡供求缺口,从而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同时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这也是我国解决粮食问题的总体思路。

粮食生产现状篇8

【关键词】粮食安全耕地压力耕地资源河北省

引言

自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粮食安全问题以来,该问题就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世界粮食供求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十年来,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实现了粮食产量九连增。党的十报告和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继续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可见,粮食安全已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粮食虽丰,忘忧必危。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51.27%,正处在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建设用地大量挤占农用耕地,使得耕地资源数量逐年减少,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以及工业污染,使得耕地质量逐年下降,耕地资源压力已经严重影响到粮食生产的发展。

因此,研究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和粮食安全的关系愈来愈重要。国内学者刘正伟(2009)、刘笑彤和蔡运龙(2010)、侯雨乐(2011)、邹亚锋(2012)分别对湖北省、山东省、山西省和广西省四个粮食主产省的耕地资源变化和粮食安全进行了分析;黄广宇、蔡运龙(2002)认为耕地资源的数量、质量是影响粮食安全最基本的约束;alayneGobeille等(2006)提出进行了合理的土壤质量管理可以有效促进粮食作物的生产。本文选取粮食主产省河北省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河北省耕地资源利用与粮食生产现状

河北省位于中国东部,黄河下游以北,东临渤海,西邻山西省,东南和南部与山东、河南两省接壤,西北、北和东北部与内蒙古、辽宁省相接。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山区、丘陵和高原,其间分布有盆地和谷地,中部和东南部为广阔的平原。总人口7194万人,耕地面积5901.44千公顷。作为中国粮棉油集中产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和人均粮食产量呈逐年增长态势。2010年,粮食总产量2975.9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76.31%;粮食单产4737千克/公顷,比1978年增长了123.13%;人均粮食产量0.41吨/人,比1978年增长了23.95%。

但是,受到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用地的影响,河北省耕地资源数量逐年减少,耕地面积与1978年相比减少了11.59%。由于耕地资源紧张,粮食播种面积也逐年减少。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6282.2千公顷,比1978年减少了20.97%;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2.06%,比1978年减少了15.06%。而且,河北省粮食产业结构以玉米和小麦两种大田作物为主,两种作物共占粮食总产量的92.05%,玉米和小麦同属土地密集型农产品,需要耗费大量的耕地资源,耕地资源数量的减少,会影响玉米和小麦的产量,进而威胁河北省粮食安全。同时,工业化发展导致化学制品在粮食生产中大量使用,污染了土壤,使耕地肥力下降,进而造成耕地质量下降,严重制约了河北省粮食生产的发展。依据1999年到2008年十年的相关数据资料,运用耕地压力指数法,分析得出,河北省粮食发展十年来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粮食安全阶段(1999年)。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伴随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农用生产资料投入的增加,从1999年开始,河北省的粮食单产处于稳步上升阶段,1999年,粮食单产3795千克/公顷,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达到79.91%,复种指数为139.77%,虽然受到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价格持续下跌,种粮效益下降的压力,导致农户种粮积极性下降,但是还能维持自给。

粮食不安全阶段(2000年~2005年)。受市场供求变化规律的影响,从2000年以来,河北省实施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牧、还草工程,使耕地资源更为紧张,河北省粮食播种面积开始大幅缩减。2000年以来,到2003年播种面积只有5944千公顷,是建国以来的最低点。尽管从2000年到2005年粮食单产逐年增加,但伴随耕地面积减少和人口增长的压力,粮食处于不安全状态。在2003年粮食产量落到一个低谷的基础上,从2004年以来,河北省出现了连续两年的恢复性增长阶段,2004年河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2480.1万吨,200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598.6万吨。随着粮食生产形势的变化,河北省粮食总量平衡也由产大于需过渡到产需基本平衡,但是粮食总的供求关系还是处在一个紧平衡的状态。同时,伴随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建设用地挤占农用地,大量农田被征用,耕地面积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6465.96千公顷下降到2005年的5988.93千公顷,下降了489.78千公顷。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从2000年的0.0969公顷/人减少到2005年的0.0874公顷/人,减少了0.0095公顷/人。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也在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76.67%下降到2005年的71.03%,下降了5.64%。

粮食安全阶段(2006-2008年)。河北省粮食生产在经历了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恢复性增长后,2006年再度实现较大幅度增产,粮食总产量达到2780.6万吨,而且从200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农业税,中央和省政府加大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鼓励农民种粮的政策,同时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开展了全国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出台了耕地保护省长负责制等耕地保护政策措施,有力遏制了耕地面积快速下滑势头。同时,河北省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投入的力度,使得粮食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回升,粮食单产水平逐年提高,截至2012年底,粮食总产量实现了“九连增”。较好的政策使得河北省的粮食生产处于安全状态。

河北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较大起伏,粮食生产经历从安全生产、到不安全生产、再到安全生产三个阶段,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我国的第一产业,农业波动性直接影响到二三产业的稳定和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性,河北省政府、河北省农业厅针对这个问题,从2006年开始,采取了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加大对粮食的直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保护耕地,保护粮食生产,实现国家在粮食采购、生产、加工、流通等多方面各环节的强农、惠农、支农、助农,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成功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领域,改变了传统的”公司+农户”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家庭农场、农业大户、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活跃了农业生产要素,克服了粮食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等波动因素的影响,遏制了耕地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下滑趋势,也有利于引导科研机构、研究院所等主体对农业的科技投入,提高粮食的单产和总体质量,保持粮食生产长期处于安全状态。

影响河北省粮食安全的因素

河北省虽然是粮食主产省,但是受到耕地资源压力制约,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影响,未来保证粮食安全的压力较大。

耕地数量的限制。家庭承包经营体制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激发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出率,但是这种小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却导致了土地的细碎化,不适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下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2010年河北省人均耕地面积0.088公顷/人,虽然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耕地警戒线0.053公顷/人的水平,但低于全国0.091公顷/人的平均水平,土地经营规模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没有规模效益,单位生产成本较高。与国内粮食发达省份相比,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较低。根据许月明(2009)对河北省耕地资源数量的预测,预计到2020年,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可增加的耕地面积比通过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和减少建设用地所得的耕地面积还要少134153.28公顷,这表明河北省未来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的潜力基本上已经很低了。

耕地质量的制约。由于河北省耕地面积中70%是中低产田,高产田较少,对粮食总产量和单产会有一定的影响。在耕地利用上,长时间重用轻养,重产出轻投入,使土壤养分供应与作物需求逆差逐年积累,土壤肥力减退,突出表现在山区、高原耕地的掠夺性经营,平原耕地的肥源结构不尽合理,使土壤退化,土壤缺磷、钾、锌、锰、硼、铁等元素,少氮,有机质含量不足。土壤沙化、盐渍化严重,工业污染、化肥、农药、农膜的过量施用、污水灌溉,使土壤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有逐年增长趋势,造成土壤环境质量的局部恶化。特别是新开荒的耕地,多为荒草地、沙地和滩涂等,肥力不足且易干旱缺水,质量更为低下。耕地质量的下降,造成粮食生产能力低而不稳,粮食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下降。

饲料粮需求增长的影响。近几年,河北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畜牧业作为河北省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对饲料粮的需求逐年增长。所以未来粮食需求除了满足人们基本的口粮需求、种子需求,工业需求和储备需求以外,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满足饲料需求。根据许月明(2009)对河北省粮食需求的预测,到2020年河北省饲料用粮需求将达到4808327.34万千克,占粮食需求总量的60%以上,与此同时,河北省的人口基数较大,而且呈刚性增长趋势,人口增长又会导致粮食需求量的刚性增长,进而出现牲畜与人争粮的现象,这必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河北省的粮食安全。

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影响。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得靠有效遏制耕地面积数量减少来提高粮食总产量的途径越来越难;同时城镇化发展使得大量青壮年农业劳动力进城务工,种粮食的农民越来越少,且多为妇女和老人,进而使得大量农地利用效率较低,还有部分农地由于无人耕种而闲置,国家虽然给予种粮农民各种优惠支持政策,但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使得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加之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得财政支农力度虽有所增加但效果不明显,导致粮食生产投入水平较低;而依靠农业科技水平能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上提高多大的产出等问题都会成为制约未来河北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耕地压力下的河北省粮食安全生产路径选择

增加投入,提高粮食单产。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粮食生产要坚持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的总要求。河北省耕地资源数量有限,受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建设用地大量挤占农用地,使得耕地资源数量逐年减少;2000年以来,河北省实施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牧、还草工程,使耕地资源更为紧张;河北省未来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的潜力较低;加之人口增长及畜牧业发展对口粮和饲料用粮的需求加大,提高单位面积的耕地生产力水平才是减轻河北省耕地资源压力,保障粮食安全的最根本和最有效的途径。提高单产需要增加投入。一方面,要加大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要加大宁晋县、定州市、大名县、深州市、临漳县、景县、藁城市、赵县、辛集市、永年县等产粮大县(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大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大农业节水技术、节水灌溉方式和良种培育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同时,还应扩大复种,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做好“粮丰工程”、“旱作节水工程”等粮食工程,提高粮食单产。

改善耕地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河北省耕地资源质量逐年下降,为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耕地资源的生态环境,首先,要加快改造占河北省耕地70%的中低产田,中低产田改造应着眼于根本性的土壤改良,同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提高耕地基础地力等级;其次,要实现合理灌溉,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从而改良土壤性状,增大肥力;再次,合理实施生态退耕,遵循宜耕则耕、宜林则林的原则,加大张北坝上地区和环首都经济圈山区植树造林的力度,以提高植被覆盖率,限制土壤沙化加快的速度,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同时,严格控制工业“三废”的乱排乱放,开展对废水、废气、废渣的净化、回收和循环再利用,以减少“三废”对耕地的污染,从而提高耕地质量。

合理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缓解“人畜共粮”矛盾。河北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畜共粮”矛盾日益突出。“人畜共粮”既限制了粮食品质的提高,又加剧了粮食供需缺口,不仅增加了粮食的压力,还制约了饲料产业的发展。因此,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上,合理调整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种植结构,将“人畜共粮”转变为“人畜分粮”的种植模式,在合理安排玉米、小麦种植面积,确保粮食稳定供给的同时,扩大豆类、薯类等经济作物及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实行间作套种等耕作方式,提高土地产出效率。

粮食生产现状篇9

粮食是安天下之本。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工作。近10年来,中央1号文件都紧扣农业和粮食主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罕见的“九连增”,2012年达到11791亿斤。这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跨上了新台阶,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粮食连年增产为做好粮食流通工作创造了条件。2004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市场以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完善,粮食流通新格局基本形成。与此同时,我国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政策性粮食收购价格稳步提高,在促进农民种粮增收的同时,有效地满足了市场需求。粮食部门抓住粮食连年丰收的好时机,不断健全粮食储备和应急体系,通过适时、适量、适价向市场投放政策性粮食,保证了粮食市场正常供应和粮食价格基本稳定。

居安思危。在我国历史上,引起封建王朝更迭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农民吃不上饭揭竿而起,导致社会动荡不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粮食长期处于紧缺状态,特别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缺粮饿死了人,教训十分深刻。国际上。因粮食引发的社会问题也不少见。例如2008年发生全球粮食危机,多个国家出现“粮食骚乱”,甚至造成社会和政治危机。去年以来,全球自然灾害频发,一些主要粮食生产国大幅减产,国际粮价波动,给一些粮食进口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冲击。这警示我们,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在世界经济形势跌宕起伏的情况下我国却保持经济平稳和社会稳定,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农业基础牢固,粮食生产连年增产,粮食流通畅通,粮食价格稳定。

粮食生产现状篇10

关键词:粮食生产;波动;综述

一、引言

我国人均耕地较少,粮食生产后备资源有限,粮食生产条件不够优越,经济实力有限,扩大粮食生产能力的边际成本递增迅速,这些客观条件决定了超前的发展粮食生产代价高昂。

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基数过大,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粮食安全问题又特别突出,解决“吃饭”问题又必须立足于国内,为了满足人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粮食生产必须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实质上是国内需求拉动型,是由人口增长、居民购买力增长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等因素决定的,粮食总产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呈现向上的递增趋势。同时,粮食经济运行体制的变更、相关政策的变化、价格的变动等,必然给粮食生产的发展打上相应的“烙印”;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科学研究、相关新技术的发明与推广,经常出现阵发性的冲击,这些冲击也必然在粮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即作为经济再生产过程又作为自然再生产过程的粮食生产活动,虽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但灾害性天气的出现仍会给粮食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因此,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实际历程充满了波动和曲折。

为了深入研究我国粮食发展规律,摸清各种原因作用于粮食生产的机理,很有必要分解并识别我国粮食产量的基本变化趋势以及各种相关类型的波动。笔者就影响粮食生产波动的因素进行归纳综述,将其归纳为以粮食政策、粮食价格和自然灾害主要的影响因素,同时存在其它若干辅助次要影响因素。

二、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因素

粮食生产增长不是一个稳定的变化过程,我们将粮食生产过程中这种年际间起伏变动定义为粮食生产波动。从上述概念中可以知道,在不同时期,由于不同的影响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也会不同。

(一)粮食政策

我国粮食生产的决定性影响因素是国家的政策。可以这样认为,粮食产量是宏观决策实施的具体反映,宏观决策又来自于对粮食形势的基本判断,当宏观管理部门对粮食供给情况判断发生变化时,总有相应的宏观政策出台,并调控粮食生产。因此,要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还得从解决政策制定的指导思想入手。

就过去我国粮食的波动周期看,政策因素对我国粮食波动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孙鹤、施锡铨(2000)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建国初期进行,没收地主土地分给穷苦农民耕种,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粮食产量迅速提高,造成了1949年―1958年的第一次周期变化;第二次周期内(1977年至今),前期的快速上升基本上是由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建立和推广并配之以粮食收购价格的大幅提高而推动的。范建刚(2006)提出政策不能限于粮食政策或农业政策本身,而必须超出这种限度,通过对城市、农村非农业调控与农业调控的协调来保障农村非农业产业,非粮产业,城市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资金、土地的抽取等不超过粮食生产发展所需要的限度,由此防止要素过度减少对粮食生产造成短期不利影响。因此,政策影响对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不容忽视。

粮食政策之所以能较大幅度的影响粮食波动,其中一个最主要因素就是,国家颁布的这些政策能够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国内粮食生产主要来源于农民的种植。农民种植粮食的意愿是粮食生产过程中最大的影响因素,只有让农民积极的投入到粮食生产中去,才有了其他影响因素的可能性。

(二)粮食价格

粮食的价格对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是紧接粮食政策因素之后影响粮食生产的直接因素,它是关系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户切身利益的因素。孙海清和王波(1999年)提出,在现实的经济体制、政策和资源条件下,农户收入已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农户收入和粮食生产之间存在着市场本身不能解决的冲突束缚,制约了粮食生产与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理想的市场状态是供求均衡状态,供求均衡是指供求相等、价格稳定、市场出清的状态。我国有两亿多农户从事粮食生产,生产同种产品的农户数量极多,同种产品在效用上又无较大差别,这使我国粮食供求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在这种市场条件下,单个农户供给数量的增减不影响市场总供给,也影响不了市场价格,因此,单个农户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只能根据市场价格调整自己的产量,而不能通过供给的变动去影响市场价格。由于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因此,当年的粮食供求平衡状况首先引起粮食市场价格的波动,粮食市场的这种变化又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行为和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继而决定来年粮食产量波动。

实质上,对农民而言,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是种粮与其它可行经济活动的比较收益。也就是说,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外部冲击变量不仅包括粮食本身价格,而且也包括粮食生产投入品价格,其它相关农产品的价格(种粮的机会成本)。其中,粮食本身价格又分粮食收购价格和粮食市场价格两种。这两种价格经过不同研究者、不同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有些认为粮食收购价格的影响比较大,如孙娅范、余海鹏(1999)应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粮食收购价格与粮食产量存在因果关系,粮食产量却不是粮食收购价格变化的原因;粮食市场零售价格与粮食产量之间则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因果关系。从1981―1996年的数据分析所得的价格弹性也可看出,粮食收购价格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也要远大于粮食市场零售价格的影响。有的研究报告则认为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较大,如方福平、王磊、廖西元(2005)采用滤波法分析得出: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粮食市场价格变化、种水稻的效益比较等因素对稻农的生产经营行为和单产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三)自然灾害

粮食政策导向、粮食价格等因素不是粮食生产波动周期性特点的直接成因,但当这些因素不利于粮食生产时,可引起粮食生产波动,特别是与自然灾害因素交织一起时,可加剧粮食生产波动的程度和影响。因此,粮食产量的波动还会来自于某些难以预料的短期性因素或“冲击”的影响,如自然灾害。粮食生产的自然再生产特点决定了气候变化对其有较强的冲击作用,气候变化可分为正常变化和非正常变化,正常变化即光、温、降雨等气候因子按照标准均值和分布依时间正常波动,由于长期进化过程已使粮食作物适应了这种气候特点,使其正常生长产出。气候异常变化,即气候因子偏离标准均值和分布,对粮食作物生长有利或有害,从而使粮食生产大起大落,所以气候变化特别是异常变化是粮食生产波动主要的外部冲击。气候变化具有随机性变化特点,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是短暂型,一般来说,当期气候只对当期粮食生产有影响,而不会延续到下一期,故我国的粮食产量年际的随机波动主要是气候冲击的结果。

从对我国粮食过去生产的波动分析中,已经显示出了自然灾害的影响。尹成杰(2003)认为,从旱灾时间分布规律、洪涝灾害的周期性变化以及低温冷害发生的频率看,这些灾害同时或交替性周期活动,往往使粮食生产波动带有一定的周期性。据统计,从粮食减产幅度比较大的年份看,主要因素之一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不仅使当年粮食减产,而且对灾后几年的粮食生产都会造成影响。如果抗灾救灾措施不力,或连续受灾,几年难以恢复,进而形成粮食生产连续几年的波动。某些自然灾害的周期性活动,是粮食生产波动周期性特点的主要因素。

(四)其它因素

农业经济学界对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因素众说纷纭,除了上述的三个,还有很多其它的因素也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粮食波动。如:粮食单产、科技和科研的投入、化肥的使用、农业财政支出等。吴玉鸣(1998年)认为耕地的单产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首要因素和最大潜力所在;灌溉是影响我国粮食增产的第二重要因素,但受水资源约束较大;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和稳定耕地(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劳动力投入的多少、农业技术人员的多寡和素质的高低也对粮食产出有比较重要的影响;稳定增加农业基建投资是我国粮食产出增长的重要现实和长远措施;农业科研与开发对粮食生产能力的贡献越来越大;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低,粮食生产还未摆脱传统阶段,农业规模经济效益非常有限;化肥、农机等生产资料对粮食产出的边际贡献在不断递减,但其对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作用非常重要;降低粮食的自然灾害和人为在途损失,节约与增产并重;保持粮食收购价格的长期稳定,对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小结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粮食生产波动所呈现出的一系列特征与其所处的粮食政策、粮食价格和自然灾害等因素是分不开的。其中粮食政策对粮食波动的影响最大。

从世界粮食总生产与总消费市场的分布格局看,美国是世界粮食主要生产国,中国是世界主要粮食进口国。就中、美两国的粮食生产对比可见,中国农用耕地处于负载状态,粮食生产率严重低下,粮食价格在国际粮食竞争中,不具竞争力。美国作为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和中国粮食市场主要供给国,在我国以多种粮食协会形式进行第一手调研工作,例如,设在我国上海的美国大豆协会,其根本任务就是长年调研中国大豆生产情况,预测市场价格以及研究大豆价格对饲料、食品等粮食产品相关下游产业的影响。而我国目前对国际市场粮食生产与粮食价格预判研究程度还较薄弱,科研力度还有待提高。我国应该根据国际市场价格来确定我国粮食生产的相关政策,我国国内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理论上会出现我国的粮食需求市场倾向于消费进口的粮食而不消费本国生产的高价粮食的现象,会造成国内粮食量减产和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破产。目前我国暂时依靠关税政策,wto贸易谈判暂时保护条款,以及农业补贴等政策暂时维持国内粮食生产和粮食市场的稳定。我国每年粮食消费量占世界粮食消费总量的五分之一,如果进口过多,不仅国际市场难以承受,而且引起世界粮食恐慌。在wto的世界经贸大前景下,我国粮食市场应遵循国际市场价格,进一步发育和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将粮食的地区间计划调拨逐步改为产、销区通过市场流通来实现各地区的供求平衡;为保证国内粮食生产,增强国内粮食战略储备应变能力,应进一步加强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实施农业补贴的力度,刺激粮食生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稳定国内粮食市场。

参考文献:

1、孙鹤,施锡铨.制度变迁与粮食生产的长波[J].中国农村观察,2000(1).

2、范建刚.我国粮食生产主要影响因素的灰色系统分析[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6(4).

3、孙海清,王波.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经济问题,1999(6).

4、孙娅范,余海鹏.价格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因果关系及影响程度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1999(2).

5、方福平,王磊,廖西元.中国水稻生产波动及其成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5(6).

6、尹成杰.关于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思考及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