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的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6:17

城中村改造的背景篇1

【关键词】三旧改造;城中村;改造更新策略

1、“城中村”与“三旧改造”的概念与关联

“城中村”从狭义上说,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从广义上说,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三旧改造”主要是指“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的改造,其中“旧村庄”主要指城市规划控制区范围内的城中村;大量用地被城市工业区、物流园等产业园区占据的园中村;不再适宜生活居住,村民须逐步迁出或整体搬迁形成的“空心村”等。

“城中村”这一概念由来已久,而“三旧改造”是近几年广东省在城市更新中提出的新口号,是新形势下对城市土地改造赋予的新定义。广州市“城中村”的改造属于“三旧改造”的范围,借助“三旧改造”政策的推广与实施,“城中村”应进行更为集约、有效的更新。

2、“三旧改造”的背景及政策解读

(1)背景

“三旧改造”是国土资源部与广东省开展部省合作,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工作的重要措施。广东省政府下发了相关文件——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2009]78号《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粤府办[2009]122号《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三旧”改造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等。“三旧改造”已上升为广东全省的发展战略。

“三旧改造”重点在于集约用地,通过盘活存量土地来满足发展用地的需求,控制和减少土地新增消耗,解决资源、环境瓶颈问题,对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人居环境改善、产业转型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等有着巨大的影响。

(2)有关城中村“三旧改造”的政策解读

城中村可直接将集体土地申报转国有用地,只要有三分之二村民通过,村集体可以报给办事处,再报给市政府,之后报给省政府办理审批手续,不用按现在的征地程序,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不超过10%的小面积土地,如边角地、插花地、夹心地等,可纳入改造方案一同申报;土地收益可返还农村集体,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三旧改造,60%可返还给村集体;

同时,城中村改造还可享有政府优惠政策:登记国有土地按照现状确定,现在用作商业的为商业用地,现在用作住宅为住宅用地,从而使商业得到合理补偿;村自主改造可协议出让土地,并享受优惠的土地出让金政策,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以流转的方式自主招商融资进行改造;不足基准面积可补差价,广州市将实行复建补偿、货币补偿等多种补偿方式,对合法面积施行拆一补一;安置房转变土地性质后可买卖,转为国有用地的房屋,在交纳了土地出让金后可以进入市场进行出让。

在城中村的改造中,应充分利用政府给予的政策与优惠,加快城中村改造进程。

3、城中村现状及存在问题

九十年代开始,广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急剧扩张,其结果是导致城市边缘区的大量自然村落为城市建成区包围或纳入城区建设范围,城市边缘农村成为“城中村”。目前,广州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共有“城中村”139个,这些“城中村”分布范围广,几乎遍布城市规划区内的每一区、每一角落。与城市其他建成区相比,“城中村”的容积率较低,普遍不及城市居民的1/2,而人均居住用地面积则大大高于城区居民人均居住用地面积,这与国土资源部要求的“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集约利用,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性质,建立合理结构”的方针大不相符,很大程度上浪费了的城市土地资源。

广州市“城中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人口杂乱。“城中村”由村民、市民和流动人口混合构成,且外来人口较多,租住在城中村的外来人口一般为本地人口的5—10倍,远高于内陆甚至沿海其它中心城市的水平。这无形中给“城中村”的治安及管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2)城市规划滞后,违法违章建筑相当集中。依城市规划标准,政府批给农民的自有住宅一般为3层左右,但绝大多数村民都擅自加扩建到了5、6层,甚至10层以上,一户多宅和一宅超面积现象普遍,违法建设和无证物业比重很高,出现“一线天”、“握手楼”、“贴面楼”等,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整体人居环境质量无法达标。

(3)建筑老旧,上下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不配套且严重老化;内部道路狭窄且不成系统,建筑密度过大,间距大多不满足消防及通风、采光要求。

(4)土地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宅基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相互交织;存在大量乱占、乱圈地现象;非法租赁、转让、倒卖土地,管理混乱;以土地入股开办各种实业;用集体土地抵押贷款;用集体土地进行非法的房地产开发、经营等。

“城中村”不仅影响城市的美观,也阻碍城市化进程,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已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痼疾”。因此,“城中村”的改造是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三旧”改造的政策要求,是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客观要求,是改善提升地区形象的心理要求;“城中村”的改造将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等方面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4、城中村“三旧改造”原则及策略

(1)城中村“三旧改造”的原则

空间与政策相配合:空间规划要有坚实的政策研究支持,政策研究也要针对具体的村来制定,从制度着手,从实体入手,才能把城中村改造中的各方利益落到实处。

照顾村民利益与城市发展:保证村民住得好,收入有增长,公共开支有着落。规划必须自始至终要尊重村民现有的收入和生活习惯,在规划中要合理解决利益分配问题,建立城中村按城市规划改造建设激励机制。通过村庄的更新改造来增强本地区的吸引力,促进城市发展。

近期与远期相结合:规划要考虑到实施的时序性,制定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与具体的行动计划,做到近远期相结合。

通过城中村改造,实现城中村居民的深度城市化与和谐发展,其结果表现为三个方面:在经济上实现利益的平衡;在管理上实现社区的转型;在空间上实现形象的变革。

(2)城中村“三旧改造”的策略

①改造“城中村”必须因地制宜,做到“一村一策”。通过政策创新达成各方认同的政策标准和实施策略,由此推动改造规划的进行。在统一制定政策前提下,区别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改造方式,坚持维护村民合法权益的原则。维护集体经济和村民的合法权益,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是“城中村”改造成败的关键。

②滚动式推进,逐步改造。采用滚动迁建和局部置换的方式逐步抽疏、更新旧村,分期分批推进改造,逐步实现城中村发展与城市规划的整体协调。这种做法一方面是采取以村民自主改造为主的模式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缓解资金压力的必然选择。

③社区规划方法,互动式的规划。变传统的空间规划为社区规划,鼓励村民、外来人口、企业等多方参与规划过程,在参与过程中形成一致的规划方案。过程中针对农村社区人们文化水平不高和具有抵触规划的意识等现实,充分重视规划过程中的交流、协商,深入社区进行规划教育,普及和强化规划意识。

④通过引入市场参与主体推进“城中村”改造,解决城中村改造资金难题。根据各区段城中村的条件类型差异,适当辅之以综合房地产开发、政府赎买等其它可行的改造模式。如采用房地产开发的方式,房地产开发以物业的市场租售筹集改造资金,政府给予规划指标和城建税费上的优惠,并将开发利润留给村里以支持滚动改造。

⑤经济利益平衡。村民的经济收入不能降低,对经济利益的平衡补偿是顺利推进城中村改造的首要前提。在补偿形式上,灵活采取物业换土地、商铺换住宅的方式予以解决,而不一定采取单一实物补偿,而是多种补偿方式相结合。

5、引发的思考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众多低收入外来人口如何居住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外来人口在广州的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很大程度上推动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同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主要靠租用“城中村”的住房生活,一旦“城中村”进行改造完成,居住条件改善的同时,也使他们往往因为承担不起高昂的房租,失去继续租住的能力,被迫迁往更为偏远的市郊,导致新的城中村的产生。城中村的拆迁、改造涉及到大量外来人员的迁徙,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改造中适当考虑对这部分人群的安置,使他们可以以较为低廉的价格继续租住在改造后的城中村,将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6、结语

目前,广州市已为“三旧”改造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包括10年内基本完成全市“三旧”改造;3年~5年内基本完成越秀、海珠、荔湾三大旧城区的重点区域改造,以及52条城中村的改造等等。在广东省在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家城市建设土地供应政策从严从紧的情况下,“三旧”改造拓展了建设空间,保障了发展用地,是为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同时,“城中村”的“三旧改造”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经之路,是建设文明、生态、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健文、徐莹.对旧城改造的再认识——以广州市“三旧”改造工作为例[J].规划师.2011年01期

[2]周晓傅方煜.由广东省“三旧改造”引发的对城市更新的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08期

[3]郭谦、吴昊潼.广州城中村改造的问题和改造可行性模式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第33卷,2007年6月第3期廖远涛、代欣召.城中村改造的政策及实施评价研究——以广州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年03期

[4]广州市三旧改造政策解读.百度文库

[5]广州城中村改造的思路、模式与对策研究.百度文库

[6]城中村改造的意义.百度文库

[7]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2009]78号《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

[8]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粤府办[2009]122号《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三旧”改造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参考文献

[1]黄健文、徐莹.对旧城改造的再认识——以广州市“三旧”改造工作为例[J].规划师.2011年01期

[2]周晓傅方煜.由广东省“三旧改造”引发的对城市更新的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08期

[3]郭谦、吴昊潼.广州城中村改造的问题和改造可行性模式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第33卷,2007年6月第3期廖远涛、代欣召.城中村改造的政策及实施评价研究——以广州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年03期

[4]广州市三旧改造政策解读.百度文库

[5]广州城中村改造的思路、模式与对策研究.百度文库

[6]城中村改造的意义.百度文库

城中村改造的背景篇2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1.05.004

一、城中村问题产生的原因

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范围内具有乡村性质的居住区,或者说是一类处于由乡村居住区(村庄)向城市居住社区转型过程中的过渡型居住区,它是中国快速城市化与征地扩大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长期以来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发展,导致社会城市化滞后于土地城市化的结果。

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之后,由于人口和产业在城市迅速集聚,城市用地需求激增,城市空间规模空前扩张,城市边缘区的土地被大量征用,农民的宅基地也随之被城市建成区所包围,成为“城市里的村庄”。在城市迅速扩张之时,城市土地的浪费与低效利用现象严重,据国土资源部2005年公报,2004年底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土地7.2万公顷,空闲土地5.48万公顷,批而未供土地13.56万公顷,三类土地总量占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说明征地规模大于土地的实际需求,这又加剧了城中村问题的产生。

为降低征地成本,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需求主要通过大量征用耕地获得满足,对于宅基地以及其所承载的人和社会的种种问题,则采取回避态度。土地对于农民而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财产,而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失去土地意味着被迫放弃长期从事的最擅长的生计,想要重新获得就业机会,不仅要有相应的知识技能或资本条件,还需要有利的社会宏观就业背景,现行的征地补偿安置方式,根本不可能完全解决失地农民必须面对的这些问题。失地农民转变为城中村居民之后,政府没有很好地承担起为城中村民就业转型、社会保障以及长期发展的服务和管理职责。资料显示,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因征地导致生活水平下降的现象相当普遍①,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据有关人员披露,农民上访中有60%与土地有关,其中又有30%跟征地有关②。城中村宅基地虽然仍属于农村集体土地性质,但是由于相对区位条件的变化,土地的实际价值大大提高,处于生计断层状态的城中村民在经济理性支配下,必然会积极求取土地收益并尽力扩大受益规模,因而导致严重的违章乱建现象,最终使城中村沦落为环境恶劣、安全隐患突出、人口管理混乱的地区,被视为城市肌体上的病斑。

二、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1990-2000年期间是城中村数量增长最快时期,大、中、小各级城市不断有新的城中村出现。2000年之后,由于国家对土地实行紧缩政策,城市空间扩张速度放缓,城中村数量增加速度减小。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将城市开发思路也由外延扩张转向内部挖潜,城中村改造成为各地广泛推行的政府行为。现行城中村改造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农转非,即城中村农民向市民身份转变;第二,村改居,即从农村社会管理模式向城市社会管理模式转变;第三,经济组织的转变,即对集体资产的量化与集体企业的股份制改造;第四,土地性质的转变,即先通过征地使宅基地的集体土地性质转变为国有土地性质,使其具有合法进入市场的资格和条件,然后通过出让将土地使用权转移给土地开发者;第五,物质空间的改造,即原城中村居住户搬迁、旧有建筑拆除以及新的建筑空间的规划与构筑。从表面看,这种改造模式兼顾了城中村社会与物质空间的双重转变与改造,但在实际上,大部分城中村改造的主要目的是空间重构,而对民生需求较少考虑,许多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不仅难以真正得到解决,甚至还被激化。目前的城中村改造主要包括以下问题:

(一)城中村民对宅基地的使用权得不到保护

根据现行相关法律,城市土地属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管理法第八条);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四款);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所有的土地,经依法征用转为国有土地后,该幅国有土地的使用权方可有偿出让(房地产管理法第九条)。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以上法律条款适宜于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下土地利益关系的调整,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土地的经济性质和土地利益关系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在以其协调市场经济下的“城中村”改造问题时,出现了与现实情况难以匹配的情形。第一,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城乡土地二元划分以及有偿征地的规定,相对于城市土地的无偿划拨使用,对农民的利益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也有利于保护耕地和粮食安全。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城市土地已经从无偿划拨改为有偿出让,土地成为与区位条件直接相关的稀缺商品,成为开发商获得高额利润的资本,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源。在此情况下,继续强制规定集体土地只能通过征地才能进入市场,不仅导致城乡经济利益上巨大的不公平,强化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划分,而且也无法再起到保护耕地的作用,城市郊区屡禁不止的违法用地即是证明。第二,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征用的土地全部无偿划拨给行政、事业及企业单位,行政与事业单位不营利,企业利润全部上缴国家。在此背景下,征用农村集体土地用于一切二、三产业或科研、管理活动的目的,均可称之为“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市场经济时期,征地目的大多是为了商业开发,政府和开发商均可从中获得巨大利益,这些利益只与少数人直接相关,这样的征地目的仍被冠以“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谓名不正言不顺。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大量“非公共利益之需”的商业土地开发需求,法律并未及时增加相关条款规定,造成对“公共利益”概念的滥用和对农民利益的剥夺。第三,计划经济时期,土地并非商品,不存在级差地租,任何区位的土地均可按照原用途给予补偿。市场经济时期,区位不同可以导致土地价值产生巨大差别,法律并未就此做出相应调整,继续实行以耕地为基准的征地补偿规定,必然使补偿标准偏低,既有失公平,也难以满足原土地使用者对级差地租补偿的强烈预期,容易激发社会矛盾。第四,耕地以外的土地征收价格,既非由市场决定,也无明确、具体的技术规范,而是交由地方酌情而定,缺乏合理的法律规定与可操作的技术规范,显示出极大的随意性,容易导致分歧和矛盾的产生。总之,由于相关法律与现实脱节,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成为一种弱势权利,城中村宅基地虽然无论在空间区位还是在实际价值上都已经具备了城市土地的性质,但是由于制度规定,城中村宅基地在权属性质上仍然为农村集体土地,城中村民对宅基地的使用权因之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城市政府和开发商可以利用制度之便迅速谋得巨额利益,城中村民对宅基地增值的占有权可以被随意强行剥夺,对城中村是否改造、何时改造以及改造的具体方案、补偿的具体标准等关键问题,城中村民都不具发言权,只有被动的接受权。正因如此,导致城中村改造中屡屡出现“强拆”与反抗“强拆”的激烈冲突,甚至导致恶性案件。

(二)城中村民融入城市的适应能力得不到扶持

城中村民进入城市是城市扩张所致,是被动城市化的结果,虽然已身处城市,但是在一定时期内,他们在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等方面尚不能适应城市竞争的生存环境和城市发展对劳动力的要求,因此在就业市场上显示出明显的劣势。以太原市某城中村为例,据抽样调查显示,该村村民受教育程度状况为:大学及以上学历者占0%;高中学历者占10%;初中学历者占59%;小学学历者占31%。从就业状况来看,大部分适龄劳动力除家庭租房经营以外不事其他职业,很多年轻人无所事事,少部分人在外打工,大多从事低档次的商贸服务业。问卷调研显示:60%的人除房租外无其他收入;25%的人除房租外另有经营收入,以从事摆摊、修自行车、运货、开小饭馆等为主;15%的人除房租外有在外打工收入。另据对太原市另一城中村调查显示,被调查村民户均年收入房租14.1万元,远高于太原市市民平均年收入③。出租房屋成为城中村民在城市就业压力较大的形势下自谋职业的途径,由于出租屋社会需求旺盛,也使他们获得了较为丰厚的收入,对于城中村改造,他们最大的顾虑是改造之后他们是否还能得到不比目前减少的房租收入,如果不能保证,则宁愿维持现状。就业适应性差,对就业预期缺乏信心,是许多城中村民不愿意进行改造的重要原因。城市政府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经济利益和城市形象的提升,但是对改造之后城中村民融入城市的生存就业等问题缺乏关注,城中村原有的社会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解决。

(三)城中村集体资产难以担当社会转型重任

以集体土地为依托的农村集体经济属村民集体所有,这种农村集体经济的突出特征是产权关系高度不明晰,大量集体资产在一些地方实际上是由村“两委”班子及不足10%的人(多是村干部亲属)经营,并支配其收益。大多数村民拥有对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却得不到应有的收益,甚至连知情权也没有。这种少数人控制集体资产及其收益并缺乏有效监督的状况,是中国乡村集体经济的普遍现象④。城中村集体资产沿袭了城市化之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集体共有财产,在向城中村演变过程中,其资产规模迅速增长,一是由于征地补偿金的投入,二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在征用耕地之后采取留用地政策,即按一定比例给城中村一部分建设用地,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保障城中村民的长期利益。城中村集体资产是全体村民的共同财产,包含着政府对失地农民的经济补偿和长远发展的政策性扶持,承担着为城中村社会转型提供经济支撑的社会责任。各地城中村改造实践证明,城中村集体经济(或股份制经济)确实不同程度地为城中村民提供了部分社会保障、生活福利甚至公共设施,但是远不能担当起为城中村社会转型提供经济支撑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首先,集体资产运营收益难以在城中村民之间实现公平分配。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许多地方采取了对集体资产进行量化分配、对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措施,旨在通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产权明晰,保障每一个城中村民的经济利益,但是,大部分城中村民目前尚不具备作为现代企业股东的知识与素质,不懂得如何行使自己对企业的权利以及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状况缺乏知情权,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行为得不到股东的监督和制约,企业改制只是一个表面化的形式,并未真正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收益分配的不公平难以避免。其次,城中村集体资产经营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城中村股份制经济的盈利状况既取决于其自身的竞争能力,又取决于宏观经济背景,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以此作为城中村民生活福利和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显然具有较大的风险。

三、民本理念下的城中村改造策略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其本质是重民、爱民,《尚书》中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垂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可视为传统民本思想在当代现实中的继承和发展。同志指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⑤城中村改造关系到普通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利益的问题,同时也是在许多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必须在民本理念的指导之下,制定适宜的相关策略。

(一)建立城中村人口与土地协同城市化机制

城乡二元分割的土地制度是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改革开放至今已30余年,城乡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法律制度与新的社会现实环境有所脱节,为了保持法律的公正性,必须根据新的情况对相关法律规定作出适当调整。农民宅基地的无偿取得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给予农民的社会福利,在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背景下,宅基地只是农民生活的基本条件,不能产生任何经济效益,伴随着经济转轨和城市化发展,城中村宅基地的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成为商品,具有了经济价值,而且从农村宅基地到城中村宅基地,区位条件的变化使其经济价值大大提高。按照经济学理论,土地收益应该在土地所有者和土地投入者之间公平分配,城中村宅基地的土地收益应该在宅基地使用权拥有者和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投入者的城市政府之间公平分配。城中村宅基地出身于农村集体土地,由于制度障碍,在其实质上已经城市化之后,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具有城市土地的合法身份,原土地使用者也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国有土地的使用者。征地制度失去了其在计划经济时期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成为政府强制调换土地使用权并从中获利的保护伞,因此在许多地方,城中村改造的深层内在机制是对土地收益的重新分配。在社会平稳延续发展情形下,公民以合法渠道获得的权益不应该被随意强制变更剥夺,伴随城中村民社会身份的城市化,他们对宅基地的使用权应该受到延续承认,相关法律制度应该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基于以上思考,建议建立城中村人口与宅基地协同城市化的政策机制,在城中村民转为城市居民之后,延续承认原土地使用者对宅基地的使用权,并将土地产权性质转化为国有土地私人使用权,由于城市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了宅基地的价值,原土地使用者应该向城市政府缴纳城市建设费,城中村民在办理相关手续并交纳城市建设费之后,获得城市土地使用权证书,享有70年的住宅用地使用权,在涉及征地的情况下,符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所覆盖的范围,在法律保护之下,不会再受到不以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征收和强拆的威胁。

(二)借鉴台湾市地重划经验

市地重划是台湾地区对城市老旧城区土地进行整理改造的重要手段,其具体内容是:(1)在整个重划区内,打破原有地籍与产权界限,依照城市规划要求进行重新规划;(2)依各地块原来的大小和位置进行价值评估,以此为依据对重划后的土地进行大小和位置的重新分配;(3)新增基础设施用地由所有土地所有者共同分担;(4)按照一定比例划定抵费地,抵费地由所有土地所有者共同分担;(5)政府将出售抵费地的收入一部分用来偿还重划成本,一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⑥市地重划的理论基础是对土地增值收益的预支,重划改造之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获得改善,土地所有者在改造之后所拥有的土地面积虽较原来有所减少,但是土地价值较原来大大提高。台湾地区之所以能成功地推行市地重划政策有三个重要前提:一是清晰的私人土地产权,二是成熟的房地产价值评估技术,三是城市经济发展背景下土地增值的巨大潜力。如果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可以转化为国有土地私人使用权,并且建立公平规范的房地产价值评估体系,在预期土地升值空间较大的城市,可以借鉴台湾地区市地重划经验用于城中村改造,而且还可以在市地重划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引申,例如,土地所有者可以整合产权、联合重建,以大幅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三)加强对城中村的社会管理和环境整治

在土地增值收益尚不足以平衡城中村改造成本的情况下,不应对城中村实行大拆大建式的整体改造,如果在这一阶段急于引入社会资金进行拆迁改造,必然会损害城中村民的利益,并难以保证充分的基础设施投入,甚至会引发社会矛盾。因此,经济尚欠发达地区应慎言城中村整体拆迁改造,而应着力于通过加强对城中村的社会管理和环境整治,消除城中村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使城中村能够平稳地融入城市社会空间,承担应有的城市社会功能。

(四)对城中村民实行就业扶持

目前大部分城中村民以出租屋收入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未来,随着城中村的整治和改造,也随着城中村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出租屋规模会相对减小,加之,随着城市廉租房供给的增加,城中村出租屋的社会需求也会逐渐减少。总之,城中村出租屋经济难以作为城中村民长久生计和持续发展的唯一支撑,长远来看,必须使城中村民融入城市,寻找多元化的就业渠道。城中村民受教育水平偏低,缺乏生存技能,难以适应市场化背景下城市对劳动力的要求,这是阻碍其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的根本所在。因此,建议对城中村民实行政策性的就业扶持,主要思路如下:第一,建立城中村民职业培训制度。由城市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与城中村社区管理部门联合组织,对城中村劳动适龄人口进行多种职业技能培训,培训专业的选择应根据村民意愿和市场需求;政府对城中村全部适龄人口给予职业技能培训资金补助,该资金只能用于职业技能培训费报销,不参加培训或培训不及格的村民不能得到此笔经费;政府和村集体对积极参加培训以及成绩优异者给予宣传奖励;对没有职业技能又不参加培训的村民,提高其参加低保和专项救助的门槛予以惩罚;对培训成绩优异者,负责向劳动力需求部门进行职业推介。第二,建立公益性的城中村民就业服务制度。建立城中村全体劳动适龄人口劳动与技能档案,使其进入本市劳动力信息平台,并适时向劳动力需求部门进行推介;及时向城中村劳动适龄人口本市、本省或省外的劳动就业信息;劳动技能要求较低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向城中村失业人口提供,有劳动能力且拒绝公益性岗位的城中村失业者,不得参加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对自己创业且雇佣本村村民的企业所有者给予奖励;成立城中村就业服务专职管理部门,以城中村劳动适龄人口就业率对其政绩进行考量。

(五)淡化集体资产安置补偿方式

在城中村改造中,以留用地方式为城中村民提供集体资产的安置补偿,促使其通过发展集体经济保障社会平稳转型,从理论上说,这是一种很好的思路,但是由于目前集体经济产权不明晰造成的分配不公平问题极为普遍,集体企业转化为现代股份制企业的社会环境和制度背景尚不成熟,即使在名义上转制,转制过程中集体资产的流失难以防范,转制之后难以真正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并付诸经营管理实践,城中村民在集体资产收益上应得的利益难以保障,政府对城中村民的补偿有可能被少数特权人物中饱私囊。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或许将来城中村民会自发整合土地产权,扩大经济规模,建立真正的现代股份制企业,但是现阶段时机尚不成熟,应该淡化以集体资产的方式对城中村给以安置补偿,尽量将安置补偿落实到人。

注释:

①韩俊:《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经济时报》2005年6月24日。

②刘丽英:《GDp诱惑与失地农民》,《中国新闻周刊》2003年12月26日。

③孟禹言:《太原市西山区综合整治下的社会转型》,太原市西山区综合整治课题研究报告,2009年5月。

④轩明飞:《“城中村”城市化:问题困境中的悖论》,《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2期。

城中村改造的背景篇3

[关键词]“城中村”;研究现状;总结与展望

[作者简介]马继迁,江苏工业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江苏常州213164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076-03

“城中村”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城市化进程中凸显的一种社会现象。国内学者从地理、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经济、社会等角度出发,对“城中村”现象,从多方面多视角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研究领域

(一)对“城中村”现象的认识和诠释

1 关于“城中村”的内涵。“城中村”被广泛运用于学术论文、媒体报道、政府文件是在2000年前后,学者们对“城中村”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代堂平从地域、社会关系角度认为:“城中村”是指从地域角度被纳入城市范畴的局部地区,就其社会属性来讲,仍属于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特殊的社区。李俊夫从土地产权和土地利用角度认识:“城中村”是指那些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或城乡结合部,被城市建成区用地包围或者半包围的、没有或是仅有少量农用地的村落。张建明从外部景观和思想观念角度认为,“城中村”是位于城乡边缘带,一方面具有城市的某些特征,享有城市的某些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还保持着乡村的某些景观,以及小农经济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农村社区。

2 关于“城中村”产生的原因。田莉认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用地的迅速扩张和政府调控力度的不足是“城中村”产生的根源。李立勋将原因归结为城乡二元体制和政策所形成的城乡二元发展格局,而社会调节系统的局限则成为“城中村”形成的社会因素。吴晓则认为,在缺乏资源和远见的背景下,城市为获取发展空间而采取的妥协性征地政策,造成了“城中村”问题。周大鸣、郑庆昌等认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隔离的二元管理制度是“城中村”产生的主要原因。李培林指出,“城中村”的产生归结于土地和房屋租金收益的刺激以及“类单位制”的块状管理。蓝宇蕴认为,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是造成“城中村”问题的根本,村落共同体的利益性内聚是形成“城中村”问题的关键,非正式经济是“城中村”赖以兴盛的体制外支柱,而村落历史的认同感则是“城中村”形成的历史性因素。

3 关于“城中村”形成演变机制。对于“城中村”的形成演变机制,很多学者都作了探究。张建明认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农村城市化的大背景、城市发展提供了总动力、土地制度成为主要因素、规划的失误和管理的不善成了加速器、传统城乡二元体制是制度壁垒,以上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城中村”。李立勋认为,城乡二元体制和政策所形成的城乡二元发展格局及社会调节系统的局限导致了“城中村”的形成演变。常辉从空间扩张、体制竞争和城乡文化交流三方面分析其变迁演变的机制。

4 关于“城中村”的类型。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城中村”进行了分类。张建明根据广州市“城中村”的资料,把“城中村”分为三类:基础设施优越型、集体经济实力型、土地资源充足型。常辉对西安、广州的“城中村”进行分析对比后,归纳提出了目前“城中村”三种主要发展阶段的形态类型。李培林按地理位置将“城中村”分为“城中村”、“城边村”、“城外村”三类。吴晓从社区构成和组织的角度把“城中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同乡、同村、同业或同族为群体聚居,以地缘、亲缘、业缘为基本纽带的缘聚型聚居区,如北京的“浙江村”;另一类则是没有形成明确的主导性纽带或产业体系、居民来源混杂的混居型聚居区。

5 关于“城中村”的文化观念。李培林、周大鸣等认为,“城中村”的城市化进程具有被动性和激进性,传统农村文化尚未转变为现代城市文明,村民难以适从;物质财富的急速增长并未带来村民素质的提高,中青年村民的城乡二元性和社会边缘性凸显。丘海雄提出“二世祖”等概念。刘钧演认为村民文化素质低下,道德品质的没落,法律意识的淡薄日益成为“城中村”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障碍。

(二)关于“城中村”治理的研究

1 总体性治理思路。田莉、房庆方等从村镇预先规划、城市发展统一开发,出台规范“城中村”法规政策等角度提出了总体性治理建议。李弱通过分析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实例的经验教训,提出目前“城中村”改造应注意到城市弱势群体的居住需要。李培林则认为,“城中村”改造的困难不仅在于生活改善,也不仅在于非农化和工业化的问题,甚至也不单纯是变更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问题,而在于产权的重新界定和社会网络的重组。韩荡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发展的动力“政府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和“社会的力量”三者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指出“城中村”改造要调节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达到利益均衡。

2 具体治理模式和策略。张立生认为,可以在新城建设或城市用地扩展时引入农业景观,将“城中村”改造成“都市型农业社区”张建明和李立勋等强调对“城中村”建设景观进行改造,从分散、混杂、设施不足、居住环境差的传统农村聚落,转变为有序、设施完善、环境宜人的现代化人居环境,流程为“拆迁一补偿一重新安置”。郑静、郑庆昌等提出自上而下的“撤村改制”模式,即直接用城市管理体制取代农村管理体制。陈鹏认为,在政府职能上应从政府主导向政策引导转变,在土地制度上应从“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在改造模式上应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在优惠政策上应从宽建设向宽用地转变,在管理理念上应从强制管理向协调管治转变。

二、研究视角

梳理学术界有关“城中村”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对于“城中村”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问题”、“共同体”、“社会变迁”等三个视角。

(一)社会问题视角。从这一视角出发研究“城中村”现象的学者比较多。他们认为,“城中村”的存在已成了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在现代大都市中,“城中村”几乎成了“脏、乱、差、黄、毒、赌”的滋生地,因而多从社会问题的角度,建议政府从不同方面加强对“城中村”的治理或管理。

代堂平、李俊夫等学者从犯罪、社会治安、人口管理、环境卫生、文化冲突等方面论述了“城中村”存在的问题。目前“城中村”存在的问题,一是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在“城中村”内,“发廊”林立,盛行,吸毒猖獗,黑帮肆虐,各种恶性案件不断。二是潜伏严重火灾隐患,“城中村”内街内巷狭窄弯曲,根本无法满足消防需要,一旦发生火灾,后果

不堪设想。三是规划管理严重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城市形象,制约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二)共同体视角。代表性的学者有李培林、蓝宇蕴等。他们从共同体的视角出发,对“城中村”现象作了“类型化”的研究。李培林认为,“城中村”是一个“村落单位制”社区,并存有坚固的“社会关系网络”。“村落单位制”是由两方面原因促成的:一是村落管理制度下共同生活的社会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也是以往“村落社会关系网络”的延续。二是村集体经济产权下的股份分红(资源分配)。首先是按村籍分配,其次是按工龄分配,这种分配本身体现了“单位制”的某些功能。

蓝宇蕴认为,“城中村”是一个“新都市村社共同体”。这种村社共同体是与传统小农村社共同体相对应相区别的一种村社型组织,特指在我国农村城市化过程中,一些农村社区以行政村庄为边界,建立在非农产业经济基础之上,并在非农化过程中依赖自身的经济、权力、历史、文化和社会心理等资源进一步凝聚起来的共同体组织。“新都市村社共同体”是弱势的农民村民走向城市的“新社会空间”或“过渡地带”。

(三)社会变迁视角。代表性的学者有周大鸣、孙庆忠等。周大鸣对广州市南景村50年来社会变迁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南景村从一个市郊的农村变成现在的“城中村”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南景村是一个“都市边上的村庄”,农村社区特征明显,村民全部为农民,并与全中国的农民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南景村是一个“都市扩展中的村庄”,由于城市化的发展,耕地大量被征用,人口增多,非农产业发展快,村民的消费习惯在向城里人看齐;90年代以后,南景村变成了“都市里的村庄”,已基本没有耕地,同时体现了与一般“城中村”所共有的一些特征。孙庆忠也对南景村50年经济变迁的基本形貌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从城郊聚落到都市村庄的南景村,经历了地主所有制下的小农经济、集体化时期的土地公有、村社所有制下的家庭承包和以股份制为标识的经济共有等几个发展阶段。南景村的变迁轨迹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乡村都市化的代表。

三、总结与展望

城中村改造的背景篇4

【关键词】城镇化;逆城市化;传统武术;发展趋势

城镇化是在针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市和小城镇占据城镇的大多数,并且在城乡二元体制的压制下,发展不充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中国发展实际和具体国情的发展措施和思路。然而,学者对城镇化以及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关系的表述不一,还未达成一致的意见。不可否认的是乡村城镇化是城镇化的重中之重,因为乡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思路。乡村作为传统武术的发源地,在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给传统武术的生存带来了挑战。一方面,传统武术在乡村的生存出现了危机,原有的生态将得以改变;另一方面传统武术可以借助乡村城镇化的趋势,借鉴吸收武术在城镇以及城市的生存经验来保存自己的血脉。因此可以说,乡村城镇化也给传统武术的生存提供了契机。乡村城镇化是城市化的初级或者低级阶段〔1〕,而逆城市化则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城镇处于乡村与城市的连接处,同时具备乡村和城市的特点。可以说,城镇的发展是城市化的风向标、晴雨表。因此,传统武术在城镇化进程中能否抓住机遇,进而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并促进自己的发展是传统武术生存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1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1.1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与释义

世界银行在《2020年的中国》开篇中提道:“当前的中国正在经历两个转变,即从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从农村、农业向城市、工业社会的转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出要统筹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城镇化是伴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而出现的乡村生活、生产方式向城镇生活及生产方式转变的一种现象,在空间上表现为由于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逐步转化的一个过程,包括乡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生产方式转变,城镇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增强等,其中乡村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初级阶段〔2〕。

1.2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城镇化的实质含义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的比重逐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状转化或强化的过程〔3〕。从人口构成上来看,城镇化是一个农业人口逐渐减少,非农业人口逐步增加的过程;从产业结构上来看,城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民经济转变为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过程;从价值观念来看,城镇化是一个逐步用现代工业文明取代狭隘的保守的植根于乡土社会的小农意识过程;从生活方式来看,城镇化是一个快节奏、短周期替代乡土式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长周期、慢节奏的生活方式的过程。城镇化是对居民从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全面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2乡村城镇化:传统武术的生存挑战

2.1传统武术的生存现状

传统武术是指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的,是主要生存、衍传于我国乡土社会的土壤并发展至今的,主要依托于民间习武群落,以拳种为基本单位〔4〕,以套路、散手包括功法练习和武德修养为有机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延传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防卫实践活动。因此,当今流传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和源于农村并在城市扎根的拳种武术统一于乡村武术这一概念。

传统武术从萌芽、成长到成熟的整个过程以及各个阶段都记载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记忆和沧桑的历史进程,是现存为数不多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乡村城镇化的进程,乡民生活方式与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的趋同化和合流,传统武术的生存环境遭到了灭绝性的破坏,生存空间受到了无情的挤压,传统武术的生存现状令人堪忧。例如临清潭腿这一传承千载的优秀武术拳种,在其发源地河北临西一带基本绝迹,难见昔日的辉煌〔5〕。无独有偶,流行于闽东的文拳、雨拳、五行拳等传统武术流派在城镇化的冲击下,已经难觅踪迹,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除了流传于闽东地区和河北临清的传统武术流派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外,我国其它地区的传统武术生存状况大体面临相同的境遇。

传统武术整体上面临着诸如后继乏人、人亡艺绝等严峻的生存形势,然而传统武术仍然没有消亡,乡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开展着传统武术。部分武术拳种像太极拳、少林拳不仅在其发源地风风火火地开展着,而且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武术奇观。然而这种个别拳种的生存现状,不足以说明我国传统武术的整体生存情况,却在某些方面表明了传统武术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和繁衍土壤。

2.2传统武术的生存挑战

造成传统武术生存尴尬境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乡村城镇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之一。一方面,乡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意味着乡村人口的减少,客观上造成乡村潜在的习练武术的人群的减少,传统武术失去了潜在的承载主体;另一方面,乡村城镇化带给乡民的城镇化的生活方式,远远不同于适合传统武术氤氲生长的农耕文明的生活方式。从武术成才年限上看,一个习练传统武术的人要想成才,至少需要十数年的时间,甚至需要耗尽毕生精力、刻苦钻研才能悟得奥妙,而更多的人却是半途而废。过长的成才周期打消了乡村城镇化造就的讲求即时效益、日益视时间为金钱的乡村人们的习武积极性。从传统武术的实用性上看,传统武术的军事技击防卫功能在当今社会的进一步减弱,也大大地削弱了它在乡村人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而一些所谓“花拳绣腿”的成见,正在影响着本来就对传统武术接触不多、了解不深的乡村青少年,致使具有一定神秘色彩的传统武术的真相更加云里雾里,捉摸不定。这种缺乏切身体会的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传统武术的繁衍生息。从传统武术的训练方式来看,武术的训练特别重视人的下盘的稳定性,讲求入门三年桩的基础功夫。站桩是对一个习武者心智和耐力的磨练,动辄就是几个小时,而这对于乡村城镇化后逐渐适应了快节奏生活的乡村人来说是那么的难以做到。从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来看,师徒式为主的传承方式固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师傅所练武术的原汁原味,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众多门派,丰富了中华武术百花园,促进了传统武术博大精深的局面的成型;然而正是由于传统武术根植于乡村城镇化之前的超稳定的宗法制、家长制为基础的乡土社会,存活于以师徒这种类血缘关系为主的传承方式,阻碍了传统武术门派和拳种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才使得传统武术具有了封闭性、保守性、小农意识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这和乡村城镇化进程中已经开放的、宽容的、自由的思想意识格格不入。

3城镇化:传统武术发展的蓝图

3.1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武术的产业化发展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6〕。城镇化进程中的传统武术的产业化发展特征:一是传统武术发展趋向组织化;二是传统武术发展产业化;三是武术人口、武术内涵发生变化。而农耕文明下生存的传统武术带有浓厚的小作坊式家庭手工业气息,并决定了其只能在相对狭小的区域内流传与发展,因此也造成了拳种流派自在自为、自生自灭的生存态势。而未来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武术要生存就不能固守原有家庭式、师徒式的传播疆土,应该抓住城镇化带来的工业发展机遇来探索传统武术的发展,从而形成传统武术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工业化生存方式。乡村城镇化不仅能为武术工业企业提供大量充足的劳动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妥善安置,也能为传统武术产业化发展提供机遇,形成特色武术文化产品生产、武术用品加工和以农家乐、田园风光为主的武术旅游业等产业,从源头上奠定乡村武术的生存基础。

3.2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武术的大众化发展

传统武术以它特有的发展模式,经历了人类社会不同阶段,在不同历史时期以独自的方式表达各自生存的需求,展现各自向上的图景。一方面,传统武术具有的历史性、遗传性是中国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武术生存的内在根据〔7〕;另一方面,传统武术具有的现实性、变异性和广泛适应性是传统武术在大众化背景下发展的内在动力。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武术国际化发展中的中华文化特色保持是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武术发展的一体,国内生存繁衍和国外发展壮大是传统武术发展的两翼。传统武术大众化发展模式具有历史性、交流性、区域性、个别性和组织性等特征,并以其千年的文化底蕴与魅力,在国家破败、民族积弱的不利条件下,开创了城市化背景下武术大众化发展的先河,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开创了城镇化背景下武术生存与发展的又一方式。

在城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武术不能只是悲叹“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命运遭遇,也不能过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的生活,而应在城镇化进程中寻找各自的生存空间,创造各自的发展环境,借鉴逆城市化进程中所积累的城市化武术发展经验,紧抓城镇化发展的机遇,积极出击,先取生存之机,后探发展之路,再谋提高之径,以城镇化促进大众化,以大众化促进科学化,以科学化引领现代化。

3.3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武术的社会化发展

社会化大生产是人类近代社会发展的显著标志,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必将影响正在进行的城镇化发展。传统武术的社会化发展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承人应更新理念,把传统武术从束之高阁、令人望而却步的神圣殿堂中解放出来,积极宣传武术,而后普及提高;其次,降低传承门槛,对所有愿意学习的学生倾囊相授,再选拔天资聪颖、刻苦耐劳、进步较快者,作为发展的骨干力量,进而改变传统武术社会生存的窘境;再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承继传统武术内容基础上吸收符合社会化市场需求的其它有益成分,创新传统武术内容,利用大众化的健身热潮推动传统武术社会化的发展。

4逆城市化发展中传统武术的机遇

“逆城市化”概念是美国地理学家Bering于1976年首先提出的,原本用于描述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具体表现为城市人口由中心城区向城市迁移,以及由此带来城镇功能的完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8〕。目前,逆城市化已成我国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事实表明,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也显露了种种端倪,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补充,因此,分析城镇化离不开逆城市化问题。

鸦片战争以后,在列强坚船利炮的击打和侵扰下,我国开始了艰难的社会变革与现代化进程。城市化经历了由乡村到城镇,再由城镇到城市以及超大城市的发展历程。以上海为例,鸦片战争未开放通商口岸前,上海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隶属于松江府的一个普通的县城,后来的上海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成为东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随着我国超大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一股城市人口向郊区、小镇流动的逆城市化现象,这种现象迫使居民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素养等方面发生适应性变化,也使武术这赖以生存的生态发生改变。能否适应新的环境,进而符合社会需要、人民要求,是武术在新的现象下遇到的新问题、新机遇。这就要求传统武术主动革新,冲撞与融合,建立适宜的、新的生态环境,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城镇化是我国政府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规划。未来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一些城镇与乡村生活、生产方式向城镇生活及生产方式转变,并带来相应的一系列变化。

(2)城镇化令原来传统武术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城镇化建设将改变传统武术已有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空间,城镇居民生活方式也将随之改变等,同时,也带了新的生存发展的契机。

(3)传统武术只有主动革新,冲撞与融合,才能建立适宜的、新的生态环境,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5.2建议

(1)传统武术应该正视自己的生存现状,积极面对乡村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生存挑战,迎接逆城市化进程所提供的机遇,全力以赴地描绘自己的生存蓝图。

(2)以少林拳、太极拳为代表的生存状况比较好的传统武术拳种应在新的目标指引下,追求城镇化进程中的更大发展,而其它传统武术拳种应该先求得自己的生存机会,再图发展。

(3)在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武术应从产业化、大众化、社会化生存模式入手来描绘自己的生存蓝图。

参考文献

〔1〕陶好飞.中国农村城镇化道路的战略选择〔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2.

〔2〕付红丹.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D〕.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1.

〔3〕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3.

〔4〕李龙.论中国传统武术的当展路径〔J〕.体育与科学,2012,33,(1):35.

〔5〕赵景磊,董春磊.临清潭腿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武术科学,2012,9,(9):41-42.

〔6〕朱艳硕.山东省城市化与工业化耦合关系研究

〔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6.

〔7〕王红芳.传统武术发展的社会学分析与对策研究

〔J〕.浙江体育科学,2010,32(3):119.

〔8〕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

城中村改造的背景篇5

【关键词】廊坊;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这些相关文件的体现出了我国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新农村建设不仅是一项系统的整治工程,更是民心所向。而对农村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做好农村的景观工程,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现在,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政策理论的实施,我市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与建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各方的支持与发展下不断深入,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成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使命。在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掘乡村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的优势项目,实现乡村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乡村居民创造出不仅优美舒适、还具有科学前瞻性的居住环境,为更好更快地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

一、廊坊市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现状

对我市的乡村景观规划来说,有不少新农村的景观规划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各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随着近年来我市乡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改善,相应的,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现在的乡村景观环境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乡村是农民居住、生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聚居场所,他们对居住地区的景观要求与城市居民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大多数乡村并没有与城市的整体规划衔接一致,双方的建设都是分工明确,各自为政。由于地理和历史的限制,我市大多数乡村居住环境带有明显的自发性,都是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意愿去建设,没有在前期就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划方案,粗放式的规划与发展,缺乏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致使乡村道路规划凌乱狭窄、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居住环境杂乱,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生活质量低下,造成农村的居住环境与景观布局混乱的现象。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京津冀一体化的实施,各地乡村把握住难得的机遇,加速发展当地的经济,更加剧了生态资源和生活环境的破坏。

我市虽处在华北平原地区,各个乡村之间没有过于复杂的景观地域性差异,但各个乡村由于形成的历史、文化与时间的差异,还是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性。如果过于强调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一致性,使具有文化传统的农村景观没有得到保护和传承,形成“千村一面”“千城一面”,同趋化日益严重,各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风貌正在日益消退,这也是当前我市乡村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极为突出的问题,这种以消除乡村差异特色的规划形式,极大的破坏了农村的传统人文特色和生活空间,也使农村的景观地域性减弱。

二、廊坊市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目标

作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人员,不仅要使乡村景观布局具有现代气息和科学性,更要具有长远的眼光和充分的人文关怀,深入去了解乡村的景观特征与人文特征,尊重当地的人文特色,以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和谐发展为着眼点,对土地的格局和乡村文化特点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得到地理环境和人文魍诚嗷ブ间的联系,对整个乡村的人文形态进行整体的规划与建设,注重各地区乡村人文特征的发挥与创新,赋予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建设出具有我市本土特色的乡村景观。

相对于城市,乡村更接近于自然,与自然界的联系更为紧密,如果过于强调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规划,而忽略掉自然景观建设,这会导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无法达成和谐的关系。如果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通过破坏自然景观去建设人文景观,这种建设的方式是舍本逐末,并不具有科学性,反而破坏了乡村景观独有的人文气息,使乡村景观规划进入一个尴尬境地。

乡村的核心是农业和农民,土地是保持乡村生产生活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首先就要保护农业用地,使它满足乡村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同城市景观一样,乡村景观中最美的就是农业景观,我们在设计时要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核心体来进行整合。根据各地区、各村镇之间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经济结构、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考虑,根据这些差异制定合理的规划发展蓝图,突出各地区的地方差异与地方特色,不仅要保留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更可以在背靠京津的有利环境下,突出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具有科学发展前景的深加工生产方式,结合农林渔牧网络与三北防护林,组合成为绿色的景观生态环境,使乡村景观达到人文科学与自然美学的完美统一。

三、廊坊市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途径

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七点要求,其中第四项就是要着力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提高其综合承载能力和内涵发展水平。我市的乡村景观规划发展也要遵循这项指导性原则,优化乡村景观的整体布局,提高乡村的居住环境水平,但在发展设计时不能盲目地将城市发展规划的经验照搬到乡村规划建设中来,毕竟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

城中村改造的背景篇6

一、建设成绩

(一)经济适用房建设和推行廉租房制度:为妥善解决拆迁地段的矛盾和困难,让困难群众有房买、买得起房,保证“居者有其屋”,切实加大了经济适用房、解困房和拆迁安置房建设力度,自05年以来,陆续开工建设了阳光小区经济适用房(1.4万平方米)、绿色佳园解困房(2600平方米)、王家塘拆迁安置房、解困房(3.1万平方米)和城堡经济适用房一期(3万平方米),共计7.7万平方米。今年,又新开工建设新区农民安置房(10万平方米),王家塘拆迁安置房(近3万平方米)、城堡经济适用房二期(近3.8万平方米)及新区经济适用房小区(规划建设13万平方米,一期工程6万平方米)。同时,为加快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住房供应体系,建立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市政府于今年4月15日出台了《兴化市城市社区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试行),为我市下一步推行廉租住房制度提供现实的法律依据。

(二)后街背巷改造:自今年三月初以来,我局组织了20家施工队,分四大片区,在城区二十四个社区内全面展开。目前,762条后街背巷已有398条开工改造和维修,已竣工250条,同时清理、整修和新建老住宅楼化粪池91个。

(三)城乡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和环境工程建设:截止20__年底,城区规划区面积达6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7万人,建成区面积达16.5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2444人/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增至15.98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燃气普及率达99,污水处理率达51.74,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至6.0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3.52,绿地率为28.91。20__年全年城乡建设事业共完成投入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近15。其中,城市建设完成投入15亿元,小城镇建设完成投入32亿元。路桥工程建设,重点实施了老城区“九路四桥”、新城区“十路三桥”建设,新增道路里长16公里,新增道路面积26万平方米。市政工程建设,结合新区、开发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继续做大了城市供水规模,安装直径100毫米以上主管道9公里,安装用户2638户,实施“一户一表”制改造2100多户;城市管道燃气规模进一步做大,铺设供气管道30公里,新增用户20__户;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顺利,厂区土建及部分收集管网已完成。生态绿化工程建设,围绕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目标,完成了春季绿化改造补植工作,对人民公园、拱极台公园实现了免费开放,重点突出了秋季绿化工作,全面完成了17项秋季绿化工程,全市新增绿化面积达87.91万平方米。城市旧城改造稳步推进,以英武中路二期拆迁工作为重点,兼顾王家塘防洪墙地块、北窑厂地块、广电局地块、跃进桥西水利工程处地段、赵海仙洋楼搬迁地块及防洪闸建设地块等6个拆迁项目,全年共计拆迁房屋面积近15万平方米,搬迁1600余户。房地产开发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新建房地产项目21个,新开工面积45.8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6.41万平方米。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快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围绕城市路桥工程建设,将新区和老城区纳入一个整体,加快实施城市畅通工程,构筑内环外通城市路网,增强城市通行能力,更加方便市民的出行。项目建设上,由市政工程、园林绿化、旧城改造等三个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切块实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健全工程例会和会办制度,将局长办公会与工程例会相结合,定期召开项目例会,随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切实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序时进度推进项目建设。推行项目建设整体联动机制,一手抓在建工程的进度,一手抓待建工程启动,从工程项目建设设计、招标、进场、施工等环节做到环环相扣,整体联动,一着不让,切实提高项目建设效率。以月度施工计划为节点,坚持进度与质量并举,考核与监督并重,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

(二)是深入推进民心工程: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快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推进了后街背巷维修改造工程,去年11月份市政府召开了后街背巷维修改造专项工作会议,确定了后街背巷维修改造工作的责任部门为市建设局。为此,我局迅速拟定了工作方案,先期开展了对24个社区后街背巷的调查摸底工作,结合我局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制度,将24个社区后街背巷的调查工作具体挂钩到一名副局长和一个具体责任科室,有力保障了调查工作细致全面地开展,调查摸底后,我局收集整理《城区后街背巷基本情况调查表》等相关数据资料,为科学决策和部署我市后街背巷的维修改造工作提供现实依据。在此基础上,今年1月份,我局对调查资料进行了汇总,并根据后街

背巷调查结果,科学制订了维修改造计划,将24个社区600多条后街背巷分成东南西北四个片区,划分了20个标段进行改造施工。为确保后街背巷维修改造取得实效,我局进一步优化了施工方案,对后街背巷进行分类改造施工,将600多条后街背巷分成三类地区进行改造,第一类地区为不实施拆迁的地段,以长安社区、文峰社区为代表,这类地区以改造为主,重新铺设下水道,路面改造结合水乡城市特色全部更换水泥地面砖,竹巷、辐辏巷、龙珠巷等已完成了水泥地面砖铺设工作;二类地区为3—5年不拆迁的地段,如南郊社区等绝大多数社区,这类地区总体以维修为主,但对路面破损严重的进行全面改造,铺设水泥地面砖,牌楼社区城内东大街也已完成水泥地面砖铺设任务,下水道堵塞无法疏通的重新铺设下水管道;三类地区为近期拆迁的地段,如沧浪社区、儒学社区等社区,这类地区暂不实施维修改造,对于群众反映比较强烈急需维修路面进行简易维修。2月16日完成了招投标工作,落实了20家施工单位。为了确保后街背巷顺利实施,我局抽调四名副局长担任东南西北四个片区的片长,各片区同时配备专业的工程管理人员和工程监理。按照“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维修改造计划,今年3月1日起,20家施工单位全部进场施工,后街背巷改造工作全面展开。为将后街背巷维修改造这项实事工程办好办实办出成效,积极响应贾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城市建设理念,我局将“城市建设不仅要为群众办实事,而且要为群众办成事,办群众满意的事”的为民理念贯穿于后街背巷改造全过程,一方面切实搞好组织调度,尽可能的缩短工期,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干扰,另一方面在施工中我局充分考虑群众意愿,从施工方案制定、施工组织实施到施工作业时间都问计于民,听计于民,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针对群众提出的改造维修中化粪池改造的问题,我局多次与城管局对接,将化粪池一并纳入改造范围之内,这项利民措施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同时,我局进一步完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加大经济适用房、解困房和农民安置房建设力度,积极推行廉租房制度,扩大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受益面;切实加强了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全面落实“三保”工作,逐步实现小区封闭化管理,切实加大住宅小区环境整治力度;以关注民生为第一需要,本着“服务全天候、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以“12319”城建服务中心为平台,全力推进城市市政管理无缝隙覆盖。“12319”城建服务中心是我局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为解决广大市民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而设立的一个便捷、高效的服务窗口,该热线3月19日已正式开通,热线自开通以来,共受理300多件的来电、来信、来访,办结率达到95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下一步我们将从服务平台硬件设施着手,逐步完善软件设施建设,积极放大服务平台为民效应,使“12319”城建服务热线作为一条“民声通道”,真正起到听民情、帮民需、解民忧、暖民心的积极作用。(三)是大力实施环境工程。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抓手,大力开展城市绿化、美化和亮化建设,致力营造绿化有层次、美化有品位、亮化有特色的城市新面貌。推进了城市绿化建设,结合老城区改造、新区建设和乌巾荡风景区开发,大面积增加城市绿地,提高城市绿化三大指标水平。加快实施道路绿化建设,加大道路绿化配套和补植改造力度,帮助和指导广大市民搞好庭院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墙面绿化和室内绿化,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和立体绿化,不断开拓绿化空间。通过邀请园林专家,对我市城市道路、景点、街头绿化的设计理念、树种的研究布局和乔灌花草合理搭配开展调研,着力提升城市绿化建设品位,使城市绿化建设与彰显城市个性、延承城市文化脉络、提升城市形象相适应。实施了居住区绿化和单位绿化,积极开展创建“省级园林式居住区和单位”的活动,力争建设一批上规模、高品位的园林式居住区和单位。今年,重点开展了“两带、三园、四河”建设。“两带”即南过境线绿化带、西北过境线绿化带;“三园”即竹石园、森林公园、水上公园;“四河”即直港河、中心河、车路河和沧浪河。大力开展城市美化建设,充分挖掘我市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生态自然资源,强力推进乌巾荡风景区建设,加快风景区内景观房产和森林公园建设;注重人文景观建设,加快实施赵海仙洋楼修缮、任大椿读书楼建设和古城墙维修;切实加快城市亮化工程建设步伐,在城市主干道两边,根据“建一房、亮一点,修一路、亮一线,建一区、亮一片”的原则,配套完善路灯亮化设施建设,增强市区夜景灯光效果,提高城市亮化程度。

(四)是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综合考虑城乡发展地均衡性,将农村建设与城市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通盘考虑,实现城乡统筹性发展。全面开展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调整修编工作,加大小城镇详细规划编制的力度,确保完成100个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切实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大力实施公共绿地建设,努力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以创建康居示范村为抓手,全面开展村庄环境建设整治活动,务求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在各乡镇政府的领导下,定期组织巡查执法队队员加强对村镇范围内的各项建设进行巡查,确保村镇范围内的各项建设严格按规划实施。

三、存在问题

(一)城市基础设施基础建设欠帐多,滞后于经济发展,影响到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我市的城市基础设施这几年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对照“五城同创”创建指标,差距仍然较大,城市供水能力,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公共绿地水平,城市垃圾、粪便、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城市标志、小品、广场、绿地等文化气息和文明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努力。

城中村改造的背景篇7

[关键词]:美丽乡村;景观规划;城乡一体化

[引言]: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完善,给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交通、经济、技术等方面都比较落后,这就使得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问题,我们需要以科学合理的理念进行思考和实施。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农村地区的区域特点和区域优势,设计和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景观,同时,要注意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乡村区域的可持续性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升级转型、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的适当调整以及农民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美丽乡村的建设还可以丰富农村地区百姓的业余生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缓解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

乡村景观规划和设计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应该尊重农村地区的文化特征、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实现合理的规划和设计。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根据最近的数据统计,全国大约有69万个行政村,因而,做好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工作对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

1.1保护生态环境原则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所以在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时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合理开采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制定合理的开采开发制度,实现乡村资源的可持续开采。乡村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和绿色环保的施工技术,确保将自然景观与人类社会可以有机的融合到一起。

1.2尊重地域文化原则

我国的乡村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各地都有自己浓郁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是独具当地特色的宝贵精神财富。所以说,乡村景观规划应该根据各地的地域文化情况,在充分发挥和利用当地的地域特点,并尊重和保护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开展和实施。

2、乡村景观规划的制约因素

由于我国地域范围大,各个地区之间的资源环境特点、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为区域统筹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和制约。此外,各个区域的空间布局杂乱无序,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络,这同样给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带来较大的制约。另外,城乡结构的二元化结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目前各个地区的城镇居民收入、生活水平等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但是农村居民的收入、生活水平则改善十分缓慢。

3、乡村景^规划的建议

3.1尊重传统乡村肌理

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应该充分尊重传统的乡村肌理完成乡村景观的规划和设计。首先,要对乡村中的传统建筑、传统风俗、传统文化等加强重点保护;其次,根据乡村的现有建筑、道路、桥梁等情况,合理设计规划新的建筑和交通,将乡村景观与现代风格相互结合;再次,加强对于乡村区域的水系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在水塘、湖水等周围栽种绿色植物,并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树木。

此外,还需要对乡村的健身场所、医疗卫生院、厕所等进行合理的规划,以方便农村居民的生活。它们的布局要合理,保证线路的通畅,以方便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

3.2发扬乡村地狱特色

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浓郁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在进行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各地的区域特点。在营造乡村景观时,尽可能的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乡土植物、石刻雕像等景观。同时,充分融合当地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着重体现区域特点,提升乡村景观的独特魅力。

3.3构建尺度宜人的生活空间

乡村的景观规划设计应该具有有序性和规划性,美丽乡村建设应该事先进行非常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形成尺度宜人、井然有序的美好乡村生活空间。合适的尺度是以正常的步行速度作为参考和度量的,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的同时,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半径应该在步行15分钟可以到达的区域范围;人际交往的距离应该在步行10分钟可以到达的区域范围。

4、结论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完善,给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而乡村景观规划和设计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乡村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对于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和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景观规划设计中,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和利用当地的地域特点,尊重传统乡村肌理、发扬乡村地域特色、构建尺度宜人的生活空间,以实现优质的乡村景观,加快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卓美行,王.基于城乡一体化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2012.

[2]肖笃宁.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3]骆敏,李伟娟,沈琴.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12,(3):11-13.

[4]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刘彦随,陈聪,李玉恒.中国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格局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8(6):58-61.

[6]代琛莹,王士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聚落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7]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城中村改造的背景篇8

[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口城市化”和“农村人口空心化”两个过程交错并行,农村的“空心村”现象也随之出现。现象的背后却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其价值定位发生扭曲。在此背景下,必须重新审视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定位、“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问题及其根源。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审视,来探讨当前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对策,以期建立一种科学、可持续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策略,为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定位;城镇化;空心村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3010906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信息,2013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3.73%,依“诺瑟姆曲线”(见图1)可判断中国的城镇化已临近于“加速阶段”内的“停滞阶段”。同时,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字,201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6767美元,已成为中等收入偏上国家,“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直面而来。如何避开城镇化“停滞阶段”和“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当务之急。当然,这个阶段仍有大量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持续下降(见图2),农村“空心村”现象凸显。人口城市化和农村人口空心化作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两个并行的趋势,所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是同样重大的[1]。“空心村”现象的背后隐藏着诸多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困境问题。

图1诺瑟姆曲线

中共十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复兴,首先应依托在提升公民素质的基础上,必须依靠教育的发展。从古至今,文明的传承和文化的传播无一不是依赖于教育。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如今基础教育价值定位扭曲,区域、城乡、群体之间基础教育差距在不断加大,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已迫在眉睫。因而,研究城镇化背景下“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落实城乡教育均等化,夯实农村教育基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某种程度上,还有利于避开城镇化“停滞阶段”和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下同)。

图22003~2012年中国城乡人口变化趋势

1城镇化背景下基础教育的价值定位

城镇化是一个农业人口不断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农村地域不断向非农业地域转化的动态过程。在此背景下,大量的农业人口尤其是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镇转移,大量的农业用地向城镇用地转变。农村城镇化在我国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2]。由于我国农村人口的不断下降,加上城乡二元体制和二元户籍制度的约束以及新农村规划滞后等原因,当前很多村庄出现“空心村”现象。由于现有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地区整体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跟不上,作为基本公共服务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基础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

基础教育的价值定位首当其冲,且已逐渐发生畸变,渐渐失去其核心的“教育性”而带有明确的“功利性”,农村基础教育也难以幸免。一般来讲,中国事实上的基础教育不仅包括九年制义务教育,还包括了幼儿教育。因而,事实上初中(包含在内)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都被认为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即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初级中学教育三级教育结构体系。目前,我国还没有普及高级中学教育,因而高级中学教育暂不属于基础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从国家法律层面不难定位基础教育价值。首先,基础教育应具有“奠基性”,强调基础教育要发挥好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奠基作用;其次,基础教育应具有“公益性”,强调基础教育要为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再次,基础教育应具有“公共性”和“公平性”,它们是“公益性”价值理念的延伸;再次,基础教育应具有“终身性”,强调了基础教育是年轻一代接受终身教育的基础部分;最后,基础教育还应保持基础教育的“独立性”和“普及性”。

由于受到农村规模的限制,农村基础教育则通常指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两类。城镇化在客观上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也要求对农村教育的传统定位进行重新审视[3]。如果说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石,那么占了中国领土面积约三分之二的农村,其基础教育则是中国整个教育体系基石下的基石,更应该体现基础教育应有的价值理念。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所做出的决定,则更凸显了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很显然,无论城镇化怎么发展,农村都将会一直存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也应给予特别关注。城镇化背景下“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更不容忽视,其价值定位的准确与否影响着整个国家教育格局,应获得科学的价值定位。农村基础教育的宗旨不在于它能为学生带来多少“实惠”,而在于它是否使学生具备了最基本的素养和进一步发展的潜力[4]。因此,最为重要的是利用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居民整体素质,并以此为衡量标准,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实现基础教育在农村的根本价值转型。

2“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及问题的解析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大量宅基地和土地被闲置,大量“空心村”出现,大量农村聚落数量减少(见图3),大量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诞生”。“空心村”现象是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空间重构与社会转型不断进行的同时,农村人口为了寻求更大经济利益,而外出务工或者迁移到城市居住的大规模人口流动行为所导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低下以及农村空间“空心化”的现象。“空心村”现象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32002~2011年中国村民委员会数变化趋势

2.1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受挫

“空心村”现象下,农村地区空巢老人无人赡养、留守儿童无人抚养,留守儿童与隔代老人相依为伴的家庭模式逐渐显现,这对儿童的教育和成长有一定负面影响。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5],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不容忽视。家庭犹如儿童除了学校之外的第一个校园,亲子教育不足、隔代教育乏力等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则可能导致留守儿童心智和道德不健全、价值观迷失等。在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亲子关系的失谐、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丧失、父母榜样作用的剥夺以及道德行为监控机制的弱化共同构成了影响留守儿童道德成长的家庭教育因素[6]。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留守儿童表现出比完整家庭更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中途辍学问题严重、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很容易遭到伤害(如犯)等。

2.2农村普通小学及在校生数量双线下降,原有基础教育格局打破

“空心村”现象的背后是农村规模的不断萎缩和农村内生力的衰败。同时,农村小学规模在不断变小,大量普通小学和初中破败,出现了农村普通小学及在校生数量双线下降现象(见图4)。原有基础教育格局已很难适应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基础教育格局模式――“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已被打破。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农村学龄人口减少;(2)进城就读人数增多;(3)农村基层教师外流;(4)农村普通小学规划布局调整。

图42003~2012年中国农村普通小学及

在校生数量变化趋势

2.3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素质水平较低

随着城镇化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物质利益的追求在与实现理想的竞争中逐渐占得上风,部分教师的价值观念和从教观念发生改变。农村的穷苦、清贫,在一定意义上穷怕了一批人,农村的空心化更加剧了他们这种害怕。对于那些有志于通过教育摆脱贫穷命运的人来说,接受更好的教育成为他们快速脱贫、改变命运的最直接途径。而他们一旦获得了知识、技能,有了更好的就业机会,不少人会流连大城市的繁华与便利而不愿再返回农村,更别说引进优质师资扎根农村了。“走得出去,引不进来”的局面反映的是农村人才不断外流,优质师资引不进来的窘境,呈现出的是农村基础教育师资薄弱且素质水平较低的局面,这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是一个致命的隐患。如:据重庆市教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市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已由2008年的79138人锐减到2011年的48324人,3年时间人数就锐减了约38.94%。

2.4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匮乏

投入不足使农村基础教育面临危机[7]。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迁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渐增多,归根结底是因为城市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相对于农村更有吸引力。某种程度上,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不足,也是造成农村空心化的原因之一。当前,我国教育资源过分集中于城市,而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村教育资源却极度匮乏。导致城镇与农村教育质量相差悬殊,教育公平缺失。据有关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在校生农村学生比例自上世纪末开始不断下滑。虽然近年来国家逐渐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建设,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也逐年提高,但不管是农村普通初中还是农村普通小学,其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却呈现下滑趋势(见图5),农村教育资源匮乏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必然影响农村学生受教育水平和质量,也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图52007~2011年中国农村普通小学和

普通初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变化趋势

3“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及问题的原因追溯

3.1基础教育价值定位畸变

一个人的出身是注定的、无法改变的,但农村孩子们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因而,很多人将教育作为一把披荆斩棘的利剑,为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水平而服务。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崇尚自由和人权的时代,一个理性和开放结合的社会,教育成为向主流社会迈进、向物质享受走近的便捷途径。在现实中,农村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被忽视,过分地被绑架于更高层次的教育,被席卷进“应试教育”的浪潮中。农村基础教育的成功与否是以多少农村人才被选拔出,并被城市挖掘走作为标准的[8],而非以是否提升农村孩子整体素质为标准。除此之外,基础教育的“奠基性”、“公益性”等价值理念也面临相似的窘境,价值定位发生严重畸变。

3.2经济投入“杯水车薪”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相辅相成。教育的发展有助于经济水平的进一步腾飞,而经济的水平制约和决定着教育的发展基调。在教育中加大经济投入,有助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然而,由于现阶段农村地区经济落后,而且国家现有的公共财政制度又过度偏向于城镇地区,所以农村地区教育投入不足。最后导致农村基础教育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配备上,都比城镇基础教育落后一大截,已难以满足农村地区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经济投入不足,使得农村教育设施陈旧、教师工资低下、学生支付不起学费等问题此起彼伏,从而也引起了农村基础教育中部分学生和教师外流、师资不足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3.3城乡二元体制壁垒

现阶段,受城镇化水平提高和国家经济实力整体提升的影响,农村地区逐渐得到一些国家政策性倾斜,农村基础教育也获得一定发展。但是城乡二元体制下,城乡不均等的教育资源配置体制却造成了城乡教育二元化的产生与加剧,使得农村基础教育在教育投入、教育设施建设等方面与城镇的差距越拉越大,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显著。城乡教育二元对立的背景下,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等,受教育权利上的不平等,不能够保障农村孩子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良好的教育[9]。因此,很多农村孩子为了能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良好的教育,只好择校于城市。但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于是现代版的“孟母三迁”、“候鸟迁徙”等不断上演。结果,农村教育人才外流严重,加剧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衰败,农村基础教育问题也愈发严峻。

4“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的应对策略

4.1实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科学定位农村基础教育

在“人口城市化”和“农村人口空心化”现实面前,原有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已极度不适应,农村基础教育定位也亟须纠正。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义务教育应使全国城乡的适龄儿童都受到基本的、为终生发展奠定初步基础的教育,是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为学生成为合格公民打下共同基础的教育[10]。明确了新时期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向及目标,蕴含了在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缩小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的理念,体现了城镇化背景下基础教育理应赋予的价值定位。关键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公民素质为基本要求的理念,为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定位提供了衡量标准。

4.2建设留守儿童教学站,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教育和约束,加之学前教育接受的不正规和普通小学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身心健康发展难以保障。为了弥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缺失,需要在农村设立专门的留守儿童教学站。留守儿童教学站作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补充,是由政府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专门为留守儿童服务的教学场所。它在提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水平的同时,还有益于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且有利于完善农村基础教育体系。把留守儿童聚在一起由教师陪伴生活和学习,对他们身心发展产生一定积极影响。能有效避免留守儿童性格上的自闭和孤独,避免误入歧途变成“问题儿童”,也可以减少他们辍学随父母务工的几率。

4.3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科学规划布局教育设施

当前,区域、城乡之间基础教育差距在不断拉大,“农村人口空心化”现象在逐渐加剧,原有教育设施布局已脱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唯有按照以农村学生为中心,教育投入渠道多元化等原则,通过改善教育条件、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等手段才能留住农村生源、吸引优质师资,才能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11],通过科学论证整合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科学规划布局农村基础教育设施,才能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除此之外,还需抓紧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建立校车制度等。

4.4利用国家政策优势,努力向城市看齐

国家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加大投入力度,也制定了很多政策为农村教育发展保驾护航。中共中央2004年至2014年连续11年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重中之重”地位。另外,国家的“三支一扶”、“特岗教师”、“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高考“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等政策,也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性支持。农村层面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优势,抓住历史机遇,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发展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完善农村基础教育,不断改善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统筹城乡教育均等化发展,努力向城市看齐。

4.5破解城乡教育壁垒,逐渐实现教育公平

基础教育的重要使命是整体提升城乡居民基本素质。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农村学生在起步阶段就面临教育的不公平。城乡二元结构是阻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是阻碍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教育设施均等化的主要障碍。城乡教育壁垒一日不除,就一日难以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所以必须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破解城乡教育壁垒,逐渐缩小区域、城乡之间教育差距。如实行城乡教师交流工作制度化,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12]。当然,由于受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现有体制机制不完善的限制,教育公平暂无法实现,但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去逐步改变农村学生因出身而带来的教育不公平,让他们可以享受和城市学生一样的受教育权、一样的教育资源。

总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地区“空心化”现象愈发突出,“人口城市化”和“农村人口空心化”交织发生,农村基础教育问题早已到了亟须解决的历史时刻。为应对“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应积极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寻求科学的发展道路,构建有效的教育机制,不断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助推城乡教育均等化发展,提升全体国民整体素质,推动中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同时,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应充分享受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红利,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样才能巩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某种程度上,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还可助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决不能让农村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掉队者,他们也应充分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需要更多的关注,尤其是“空心村”的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周祝平.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J].人口研究,2008,(2):4552.

[2]LiuFB,ZhangF,SongY,etal.StudyoninfluencingFactorsandCharacteristicsofSpatialFormoftraditionalRuralSettlementsintheYellowRiverFloodplainofnorthofHenan[J].appliedmechanicsandmaterials,2014,(584):322329.

[3]周晔.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新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7):1721.

[4]曹冰凌.中西部农村基础教育问题探析[J].农业考古,2007,(3):343345.

[5]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6):3034.

[6]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5,(6):7477.

[7]李芸.投入不足:农村基础教育面临危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6):2022.

[8]武晓伟,朱志勇.论我国“精英式”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及其治理[J].南京社会科学,2014,(2):138143.

[9]杨宝琰.人口空心化背景下农村教育:挑战与对策[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6468.

[10]王嘉毅,赵志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10,(11):2530.

[11]陈玉华,慕彦瑾.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4,(4):4143.

[12]史静寰,延建林.聚焦农村中小学教师关注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6,(1):813.

Studyonruralbasiceducationbehindthephenomenonof

“hollowvillage”underthebackgroundofurbanization

YanGman1,LiUFengbao2

(1.SchoolofeducationScience,n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97,China;2.College

ofCivilengineeringandarchitecture,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Guilin,Guangxi541004,China.)

城中村改造的背景篇9

关键词新常态;乡村旅游景观;问题;发展路径;江苏南京

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21-0266-02

2014年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中的“资源环境约束”“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以及“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特征预示着我国城乡发展也迎来转型变革的新契机[1-3]。新常态下,我国乡村发展与建设正经历由传统粗放式开发建设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注重乡村特色和城乡社会公平的开发建设模式转型[4-5]。如何通过旅游景观开发建设,振兴地方经济,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热点。

1新常态下乡村旅游景观特点

1.1产业转型升级的常态化

独特古朴的村庄、原始劳作形式、真实的民风民俗、土生的农副产品等都是乡村旅游景观。其中,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以及乡村景观延续发展的最大动力是原生态的乡村生活、原生性的乡土文化和原始性的自然环境[5]。

新常态下的乡村旅游景观,更加强调产业类型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因此,应注重生态环境产业,利用各种资源(传统乡村农业、自然景观等),变环境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多元复合产业经济,最终实现区域农村经济向路域经济、郊区化经济的转型升级。通过把乡村旅游景观更多地与休闲农业、体验类农事项目结合,从而使其成为系统化的项目综合体。

1.2设施配套体系的完善化

新常态强调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的有机统一,这就更加突出了乡村景观营建中的基础配套设施的重要性。

乡村最重要的公共物品是乡村基础设施,乡村基础设施显著影响着农业生产、非农生产、农民人均收入以至农村消费和农村现代化进程[6]。设施的配套,一方面给乡村旅游者提供了便捷,显著提升了旅游品质;另一方面,合理完善的村落服务设施体系,也让当地原住民感受到了旅游景观打造的益处,从而增强了当地居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更有利于乡村旅游景观发展。为提振乡村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提升乡村生态环境,为新常态下的乡村综合品质持续提升奠定基础,乡村基础设施应配套。

1.3景观开发方式的科学化

新常态强调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变革,体现在乡村旅游景观开发上,更加强调物资流和资金流的多元化和畅通化。建设新常态下的宜居乡村需要较大投入,不能仅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否则资金链不可持续,也无法全面推广。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可以有效解决投入和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建立科学的引导激励机制,正确处理“政府―企业―村民”之间的联动关系,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居民在旅游景观建设和管理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资金流正常融通,是新常态下乡村旅游景观开发科学性的具体体现。

2南京乡村旅游景观发展问题剖析

近年来,随着南京城乡统筹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南京的乡村旅游也如火如荼地发展。南京广大乡村具备生态条件好、人口密度低、可用农地潜力大的后发优势。目前已经围绕基本农田保护、年度绿化目标、农民收入提高且生活改善、农业现代化等内容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依然存在一些缺陷及问题。

2.1乡村旅游景观设施和功能欠缺

目前,南京的村落旅游点,特别是以“农家乐”为特色的餐饮功能比较单一,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农家饭店,发展难以持续,需要介入多重功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千差万别,部分乡村旅游整体基础设施欠缺,环境洁化不到位,厨房、餐厅、厕所等的卫生状况不良,排污排水通道不畅,交通、消防、用电等配套设施不充足,食品卫生和安全管理依然存在隐患。

由于入门门槛较低,大部分旅游经营者缺乏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尤其是专业旅游管理经营人才严重缺乏,部分乡村旅游经营粗放,管理不规范,仍处于自发性发展状态。特别是部分经营户的“小农经济”意识较强,缺乏环保意识,对外宣传力度依然欠缺,缺乏旅游产品的营销包装意识,服务档次跟不上,整体接待水平不理想。

2.2旅游景观发展管理较粗放

目前,南京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依然存在发展的盲目性和无序性,部分村落旅游点在进行旅游景观建设前期没有因地制宜,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资源论证、规划与策划。

由于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许多乡村旅游项目对原有乡村资源稍加景观修改加工,就贴上了“乡村旅游”的标签[1],盲目上马、批量开发,最终迅速耗损了乡村旅游景观的核心资源。同时,在后期的项目运营中,乡村旅游开发过分地依赖于原始的自然资源,不够重视文化遗产类要素,服务项目缺乏特色,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最终导致乡村旅游品牌资产快速衰减。

2.3旅游景观开发渠道单一,发展动力不足

近些年来南京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和扶持的力度,随着投入的逐年增加,南京乡村旅游景观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由于中国乡村基础设施具有面域广阔、建设量大、种类繁多的特点,如果单纯依靠政府的投入,很难提升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乡村旅游景观资金投入不足的结果,导致了现实中建设资金短缺,制约南京乡村旅游的开发利用。

乡村旅游开发的主体――当地农民没有太多资金投入,因此南京部分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资金缺口大。同时,南京乡村原住户有开发乡村旅游的积极性,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也制定了若干优惠政策和旅游管理办法[1],但这些政策法规仍处于探索阶段,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通过乡村社区的规范管理,激励广大村民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中来。

3南京乡村旅游景观优化发展路径

乡村旅游是新常B下乡村建设中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副业生产的有效手段,也是乡民构筑乡村田园理想的契机[7]。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可以促进未来乡村旅游景观发展。结合南京具体特点和发展现状,今后发展南京乡村旅游景观,应着力完善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提高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建设水平

南京区域旅游景观发展过程中,应重视开放旅游市场的地位,以优质的规划方案及建设品质形成最有效的区域旅游空间联动方式。

在具体的村落旅游景观建设中,应强化区域管理者对这一方向进行引导,包括在乡村旅游点的宣传上、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等,为村落优化的旅游产品和空间结构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具体建设中,应积极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开发工程。在提倡乡村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并重的基础原则下,突出乡村文化生态产品的开发力度;针对南京不同村落的异质化特征,规划建设特色化的旅游景观产品。由开发相对比较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转变为体验、休闲、度假、商务和其他专项旅游并举,形成完善的乡村旅游产品系列。

3.2完善设施配套,优化乡村人居环境

新常态下建设乡村旅游景观的重要参数是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配置水平。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体系是基础设施,应着重提升基础设施的覆盖率,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首先,要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乡村旅游地空间发展和旅游产品建设,打通村落多处与周边市县之间的交通轴线,为拓展南京乡村旅游地空间提供有力支撑。其次,在加强项目建设力度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各种服务娱乐功能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强村落所在的中心镇村的建设,使得游客能在游玩景区点之后能够充分接触乡村自然的真正实体,融入于其中。在村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按照突出特色、弘扬传统、彰显文化的要求,严格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改善农村面貌,促进村落原住民生活方式的改进和现代观念的提高。优化乡村人居环境,为后期的居民社区参与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3.3拓宽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渠道,提高社区村民的参与热情

建设宜居乡村旅游景观需要较大的投入,不能仅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否则资金链不可持续,也无法全面推广[8]。市区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区域内乡村旅游服务区规划、产业结构调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同时,利用各种途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加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引导社会资金重点进行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拓宽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渠道。同时,社区作为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中的重要功能性细胞,其有效存在对于激活乡村景观建设的活力具有天然的促进作用。乡村旅游景观的建设,政府是牵头人和组织者,同时也不能忽视社区村民自治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应该大力培育和发挥社区的示范作用,探索社区自我组织、自我维护、自我管理的民主治理机制,最终形成“政府统领、市场操作、社区参与”的宜居乡村景观建设新格局。

4结语

乡村作为人类文明的根基,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新常态下的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融合了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涉及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问题以及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方面[9]。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新常态下的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品质的延续和提升。南京乡村旅游景观应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合理地查漏补缺,尤其是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完善以复合液态为核心的精细化旅游产品和项目打造;同时通过政策鼓励、资金引导等激励方式,促进乡村社区居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健康、有序发展的目的。

5参考文献

[1]张众.河南乡村旅游发展分析和对策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37-39.

[2]段雪辉.“农家乐”旅游标准化管理的思考[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11):86-87.

[3]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eB/oL].[2016-08-08].http:///spec-ial/zgjjxct/index.shtml.

[4]陈玉珠,王雪,杨家宝.“新常态”下看宜居乡村的发展与建设[C]//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贵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5.

[5]张建,李世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发展研究,2015(6):49-53.

[6]仇保兴.兼顾理想与现实: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示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7]谈超,杨晓,肖艳阳.新常态背景下乡村建设问题初探[C]//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贵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5.

城中村改造的背景篇10

关键词:美丽乡村村庄规划新型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S75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是在基于城乡和谐发展新视野下的城市化发展道路。走有广州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就是要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生活水平。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与繁荣的建设策略。因此,对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方法探讨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乡村现状

邝家庄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雅瑶镇北部,在雅瑶镇内地理位置较为优越的自然村之一,北靠新街河,东接白云国际机场商贸区。全村户籍人口2236人,暂住人口352人。11年户籍人口数2440人,830户。全村共分五个社,以一社和二社规模最大,约700余人,其余各社人口在250人左右。村集体总收入主要源于物业出租(如文具厂、塑料厂、洗衣厂等),年收入约350余万元,人均年收入6800元,其人均收入远低于广州市平均水平。在村域农用地被征用后,村民基本上依赖在外务工的非农收入,村庄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目前,主要的发展现状如下:

1.1土地利用现状

村庄建设用地为55.14公顷,占村域总用地的26.75%。包括村居住用地与村生产用地。其中,村庄建设用地主要以村庄居住用地(旧村及新村)为主。

1.2道路交通现状

邝家庄村域的道路等级较为明显,村为城市道路,内部为村级道路。但村内部道路走向与分级较为混乱。

城市道路主要包括凤凰南路,邝村东路。村级道路由主要为2—6米的水泥路,部分道路狭窄,不能通车,给村民出行造成不便,同时也存在较大的消防隐患。

1.3建筑物现状

旧村内部住宅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布局混乱,存在大量空心住宅,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其次,住宅建筑间距过小,造成消防隐患。

1.4市政基础设施

市政设施配套不足。现有村庄以雨污合流为主,通过室外明沟就近排放,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周边河流;村内缺乏垃圾收集设施,垃圾问题较为严重。

1.5空间品质

现状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有待进一步利用。村庄濒临新街河公园但缺乏畅通的联系;村庄拥有多个开阔的池塘而未能形成连通的水系景观,岸线生硬,更缺乏亲水空间;

村内有具有岭南传统建筑风格的公祠,公祠东临风水塘,但沿路立面凌乱,营造村庄特色风貌难度较大。

村庄公共空间缺乏,未能有效利用乡村元素(大树、公祠等)营造公共空间。

如何规划建设层面上确定村发展方向,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需要重点分析研究以下内容:①公共服务设施、市政交通设施的供给将改善村民生活品质;②更好的村庄建设指引有助于村民住房条件的改善;③“美丽乡村”建设过程通过多渠道鼓励村民参与,有助村庄精神的重塑。

二、规划方案

2.1规划理念

(1)注重活力的塑造。城乡统筹的核心在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寻求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解决农村逐步凋蔽沉沦的境况。

邝家庄村应基于自身区位、禀赋,区域环境,寻求适合的村庄定位,激励经济发展,有效促进人口回流,形成合理的人口结构,维系村庄活力。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聚集,辅以有效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邝家庄村将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幸福乡村。

(2)强调与自然协调。乡村有别于城市的关键,在于乡村与自然有着更为紧密和亲和的联络,乡村-自然的资源、能量转换是自适合的系统。

邝家庄村正从乡村社会转向城市社会,基于旅游特色邝家庄村需要延续,维持其与自然和谐的历史传统,在建筑布局、水处理、垃圾处理、能源利用方面实施更友好的策略。形成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美丽乡村。

(3)突出地方的特点。全球化背景下,本土、地方,成为竞争中更为有效的手段,如何发掘地方特色,历史传统,与经济发展策略有效融合,成为地方-全球化背景下的关键命题。与此同时,地方,传统是地方文化集合的重要组成,对塑造文化共同认知,提升地方认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邝家庄村建设需以地方(地方文化、地方景观、乡村尺度)为村庄营造的核心,寻求独特与乡土,有别于周边城市化地区及城市公园地区。

2.2用地空间布局

土地规划形成“一轴四芯”的功能结构。第一,综合服务轴为主要活动场所,核心功能(旅游服务、生活休闲、村民公共活动)均布局在综合服务轴上;其次,节点设置于与新街河公园及规划工业园便捷联系的地方。

远期土地利用规划主要考虑如下几点:

(1)建设公寓,腾挪旧村土地。村庄剩余建设用地,作为新村公寓建设,以集中式建设,作为腾挪旧村土地的启动区;

(2)抽疏旧村,重置功能。在旧村基础上进行改建,保障风格统一,环境提升,以有历史的建筑整饬和新型休闲购物功能的置入实现旧村的再开发。

(3)新功能地块的建设。南部地块以结合新街河公园的入口游憩功能为主,配置商业用地、停车场、游乐用地及原址重建的村委。

远期规划结构图远期土地利用规划图

近期考虑到可实施性,南部入口门户区及中部风水塘东侧地区,以景观生态整治为主,主要的景观整治集中于风水塘西侧(即龙湖路沿线)地区。

此外,通过完善绿道慢行系统建设,实现邝家庄村与新街河的无缝联系,使邝家庄村成为富魅力的旅游到达点。

近期规划结构图近期土地利用规划图

2.3道路系统规划

构建等级分明的体系,城市与村庄协调的三套交通等级体系。

(1)一级体系(城市道路系统):包括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和城市支路;二级体系(村庄道路网);

(2)二级体系(村庄主要车行系统):保证村庄道路系统完整性与消防要求,建设包括环村路与贯通村庄东西的道路;

(3)三级体系(村庄支路系统):村内支路建议以步行为主,以地方化的材质做路面硬化,营造良好步行环境,紧急情况可做消防通道等。

道路系统规划图

2.4空间布局及景观规划

邝家庄村作为与新街河公园一体的城郊休憩空间,其南部地块远期作为新街河公园的入口地区,成为游人进入新街河公园的重要入口,同时引导人们进入邝家庄村,体验村庄风貌,民俗人情,休闲游览。南门入口区域设置商业、入口服务中心和滨水休闲景观带,以空间轴线的方式连接风水塘,使整体景观空间更具连续性。同时连接祠堂和民俗风情街等景观节点,使整个区域在交通和景观结构上成为一个结合紧密的整体。

风水塘地区及宗祠一带的民房,远期可配套各类民俗类商业休闲设施,服务游人。

景观结构图规划总平面图

2.5环境整治及风貌规划

景观风貌控制重点:控制重要景观视廊(龙湖路、重要的东西向通道),关键的景观界面(沿水界面,沿重要市政道路界面,沿主要绿道界面),重要节点(祠堂、古树、街头绿化)。

(1)新街河公园作为最为重要的生态背景,需要协调好与新街河公园的交界面的处理,协调好新街河公园与邝家庄村交通联系的接口;

(2)龙湖路是行人体验村庄风貌风情的重要路线,需要对其建筑界面、绿化、人行道做重要控制;

(3)保护好村内重要的景观资源,如祠堂、古树等,适当延伸其公共性,使其成为村民、游人停留,交流的重要公共空间;

(4)注重对滨水界面的处理。通过生态化的景观手法,提高其景观品质。

景观风貌控制规划

2.6设施配套规划

规划提出要根据城市社区功能的标准要求来配套完善邝家庄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以实现邝家庄从农村型向城市型功能的跨越,全面提高邝家庄的生活品质。①根据用地布局和功能结构的要求,有机整合了道路交通等为主体的基础设施规划;②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邝家庄的社会服务设施系统规划,重点加大了文化活动、休闲娱乐、管理服务等功能设施的规划设计。通过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提升邝家庄功能,以配套设施功能“质”的提升来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

三、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大工程,也是生态文明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因而规划也就涉及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生态环境等全方位的内容,笔者认为其核心是以美的内涵发展现代产业(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培养现代农民。由此在规划中提出了要以产业经济为核心,提升及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村富民富、生态良好,生活美好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