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的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8:27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篇1

药物在进行配合使用的过程当中,强调的是各种药物按照君臣佐使的关系,互相之间的功效整体关系是非常明确的,让处方和患者机体的"证"产生对应,最大限度的发挥治疗的作用。而西药在对它本身的性能进行描述时,多是使用物理或者是化学性质进行表述,例如是酸碱性或者是溶解度等等;在对功效以及使用规律的表述方面,则是以现代科学作为基础,通过西医药学的术语来达到表述目的的,例如生理指标方面的血压升高、病例指标的白血球增多,而生化指标方面的转氨酶下降等等,和中药相比之下,西药无论是在单独使用或者是配合使用的过程中对于患者的机体,在各项专项指标变化都有着很强的针对性。特别是在进行配合使用的时候,各种药物之间的关联整体性没有像中药处方那样的明显。正是这种存在着统一性的差别,决定了临床上面对于两者的结合问题需要不断的进行探讨。两者是不是能够结合使用,这要看这两者之间是不是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础。

经过了不断的临床探究,我们认为这个共同基础是存在的。主要的表现如下:①物质基础: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有着天然的产物以及人工合成产物的分别;也有着单体以及混合物的区别。在本质上来说,它们的组成部分都是化合物分子,这也就是说药物的在机体上面发挥作用,能够起到治疗效果的最小物质单元,都是化合物分子,而这些化合物分子能够是单一的种类,也能够是多种化合物相互配合发挥作用的;②生物活性基础: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在临床上它们最为主要的作用对象就是人的身体,通过对患者的机体消化代谢进行发生影响,进而在对患者的生理以及病例等多方面的状况进行改变,最终达到治疗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进行思考,中西药学对于药物的性能、功效以及使用规律其实能够通过共同的术语来进行表达,通过临床的经验来让两者能够达到完美的结合统一。虽然两种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和用药规律看起来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是其实在临床上面已经发生了很长的时间,那就是两个种类的药物同时用在一个患者的身上。在临床上面,有一些是以两类药组成,然后给患者进行治疗;有的是在中医还有西医两个医师那里分别得到处方然后一同使用。对于中西用药的合理性要进行判断的话,除了依靠医生本身的经验,更要有中西医药学结合之后的相关标准来作为衡量。

二、中西药学结合需要医学界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我们知道,中西药学的结合还有统一,所需要的理论基础还有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理论以及中药学的基本内容。在理论上面其实这个已经得到了验证,重要的是在临床上面如何才能够更好的将其应用。虽然当前也有不少医院在临床应用上面不断的对中西医药学的结合进行探索,但是这显然是需要经过很长的探索实践的。为了能够更好的达到这样的目的,使得中西医药学能够得到发展和完善,应该在临床上面提倡,西药学甚至是多学科的工作者到中西药以及中西药结合的领域当中进行研究工作。在中西医药学的结合还有统一的过程当中,是以中医药学的理论来作为指导的,中医药学可以说是中西医药学结合体系当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一个方向,在这方面中西医药学以及多学科的工作者,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在认识上面达到一致,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顾虑以及摇摆。在应用中西医药学到临床当中的时候,应该对这个学科所存在的优势还有缺陷,同时对于自身知识结构中所存在的不足也需要有清晰的认识。

三、结语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篇2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学科特色;结合途径

【中图分类号】

R197.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096-01

医学应当是无国界的,在当今世界更应当注重医学之间的融合发展,从而更好的造福全人类,为世界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中西医结合学科主要就是以增强治疗效果为出发点,以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相关医学治疗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重点关注中西医之间内在联系,建立一种全新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手段,并在世界范围内重塑对中医的认识。我国一直以来都很重视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建设,早在九十年代就已经将中西医结合设置为医学类的一级科目,并且不断完善中西医学科的理论体系,众多医学人才也将中西医结合看作是未来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纷纷投入到中西医研究项目中来,可以说,中西医结合学科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要更加重视对中西医学科内容的完善,不断探索创新中西医结合的途径,提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实效性。

1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特色

1.1治疗方法的有机统一

中西医结合学科的一大特色就是实现了中医学与西医学治疗方法的有机统一。我国传统的中医学治疗方法讲求辨证,对患者采取望闻问切等治疗手段对疾病进行整体把握,重在疾病的外在表现与身体内部之间的关联。西方医学的治疗方法讲求实验,即通过对患者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发病原因,重在对疾病的微观分析。这两种治疗方法都具有各自的优点,而经过中西医结合学科的融合,能够将这两种方法合二为一,汲取各自的长处使之完整的用于疾病的治疗,通过这种有机统一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临床治疗方法。

1.2治疗理念的和而不同

中医学和西医学体系都有着各自的发展环境和历史渊源,在这两种学科长期演变的过程中,形成的医学治疗理念存在本质的区别,中医学理念的精神内核是以人为本,西医学理念的发展基础来源于近代科学。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目标不是要将这两种理念进行融合,也不是單纯的寻找两种理念中的共同点,而是要发现中医学与西医学之间的不同,寻找两种理念存在的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西医结合学科不是对中医和西医的简单总结,而是要通过对矛盾的转化形成中西医理论基础上的新的理论认知,从而更加全面的认识疾病,拓宽疾病的治疗空间。

1.3治疗手段的推陈出新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在对一些重大疾病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想取得突破,就不可能只考虑一种治疗方向,而是要转变治疗思路,实现治疗手段的推陈出新。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为探索多种治疗手段提供了可能,指明了发展方向,近年来很多国外的医学专家通过对中医理论的研究发现了很多可借鉴之处,这在促进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的同时实现了治疗手段的创新,还为世界医学作出了相应的贡献。

2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途径探讨

2.1疾病诊断的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学科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重视对发展途径的研究,只有找准了研究方向,才能真正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进行疾病诊断的过程中,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在诊断阶段,首先通过先进的仪器设备对病人进行科学的病例分析,获得更为直观的诊断依据,再通过一定得中医理论对疾病进行整体的把握,分析患病症状与病人内在身体状况之间的联系,在获得较为完整的认知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治疗,最终能够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2.2临床实验的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学科要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就要重视相应的临床实验,在组织临床试验的过程中验证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一般的临床试验是在动物身上进行的,在实施实验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验目的合理的设置实验过程,将中医理论知识与西方医学解剖方法结合起来,在中医的用药指导下,观察实验动物的治疗效果,或者结合西医治疗理念,创新中医的用药方法,最终达到辨证诊治和综合治疗的统一。

2.3治疗手段的中西医结合

治疗手段的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结合学科的一大创新。传统的中医学对人体的经脉有着较为清晰和全面的认识,所独创的针灸疗法具备重要的医学价值,西方医学则通过解剖学和病理学对人体的微观组织有着科学认知,将其与中医针灸疗法进行结合是治疗手段的一大突破,在此基础上已经产生了较为完善的针灸麻醉等的治疗方法。

2.4人才培养的中西医结合

要想实现中西医结合学科的长远发展,就要重视人才的作用,培养专业的中西医结合学科人才。中西医结合专业需要中医和西医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在对病人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能够综合的运用治疗方法,即能够实现同一个医生既能采用中医的方法也能采用西医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培养这种综合型人才能够使中西医结合工作获得新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篇3

【关键词】中医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新医学

abstract:BydeeplyanalyzingthedifferencebetweentCmandwmonthoughtmodel,itexpoundsitanecessarythoughtofcombinationoftCmandwm,viewingthatthedifferencebetweentCmandwmisthedriveformedicaldevelopment,thefuturemedicinewilldifferentfromthepresenttCmandwm,thecombinationoftCmandwmissuretoproduceanewmedicine.thefuturemedicineistobeanewmedicinecombiningthemodernmedicalmethods,andcenteringontCmthoughtmodel.

Keywords:tCmdevelopment;combinationoftCmandwm;medicalmodel;newmedicine

中医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每个与中医打交道的人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显然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虽然不由自主的思考了不知多少遍,却始终没有一个很好的结论。现在重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也算是给这些年来的思索做一个总结。

1中西医结合是历史的必然

世界总是有太多的矛盾,按照唯物主义的说法,我们内心的这点儿矛盾只不过是外界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矛盾的一点儿反映罢了。站在总体的角度来说,矛盾是促进世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内在动力源泉,可是站在个体的角度来说矛盾无论怎么说都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受。就拿中医来说吧,任何事物的前途命运都是由其自己的内部矛盾所决定的,这些矛盾在事物内部经历对抗、转化、发展、再对抗、再转化、再发展的过程经历着由产生到发展到灭亡的全过程。所以很明显,从长远来看,中医必然灭亡,但是灭亡中医的是中医自己,不是西医更不是现在的那个西医。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但是这种取代必须要自己的发展来取代过去的自己,不是被别的什么东西取代。在这个取代与被取代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是历史的必然。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篇4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是汲取中医护理、西医护理、新兴边缘学科的护理之长,运用知识,结合中医基本与,实施保持和增进人类健康的护理过程。中西医结合护理是我国护理的方向,是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飞速发展的需要,其发展的可行性及策略,主要从以下几面进行探讨。

1中、西医护的特点

1.1西医护理护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一是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二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阶段;三是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护理学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教育模式;护理操作技术更为科学、规范、实用,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和科学知识的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科学。系统化整体护理成为现代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是把服务对象视为一个整体,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去考虑人类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并通过护理程序来解决这些问题,直接服务于整体的人。但西医护理,大多采用对症护理,即见效快,疗程短,但难免有副作用或不可避免的损伤;西医护理在康复、强身、健体等方面也应充实和发展。

1.2中医护理中医护理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累了丰富的护理理论和方法。

1.2.1中医护理的原则(1)扶正邪:护理的目标是增强人体的防御能力,去除致病因素。(2)标本缓急:急则护标,缓则护本。(3)同病异护,异病同护:视临症表现施护症候相同,护理方法一样,症候不同,护理方法不同。(4)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预防为主,强调观察病情,防止发生并发症。这些理论与方法正是整体护理要纳入的重要。

1.2.2中医护理的特点(1)整体观:中医理论以对立统一的整体观对待人体和疾病。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经络将人体各部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体现脏腑之间,脏腑与各组织之间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反应。尤其是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天人合一论,表明人与所处的外部环境,又是一个整体。外界的各种变化,必然会人体生理与病理反应。因此,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类自身的情绪变化都与健康有关。所以,中医护理以其“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自然观和“以病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与现代护理学“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不谋而合。(2)辨证施护:根据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脏腑辨证的理论与方法,确定实施护理原则与方法。总之,中医护理在饮食、运动、睡眠、心理护理等健康养生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

但长期以来,大量的中医护理经验和方法,一直散在于各种中医古籍之中,虽然也出版了许多中医护理书籍,但是缺乏深层次的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完善的护理操作程序,影响了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如一些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应进一步规范化,在继承传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同时吸收现代护理操作中先进的、科学的、实用的内容来充实自身,不断完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1.3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学是一门新兴的护理学,其特点是:它从人体与自然界的整体观、辨证施护与现代护理医学模式相结合,开展以人为中心的中西医结合系统化整体护理[1];在护理理论上,中西医汇通,有机结合,构建新的护理理论,丰富护理学的内涵;在护理实践上,西医的先进护理技术与中医的辨证施护相结合,实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全面护理;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为服务对象解决恢复健康、维持健康、促进健康的实际需要。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是将现代的护理观与中医的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同的理论、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观察方法,比较两者的不同点,进而相互,吸取两者之长,确定两者结合点,从而融会贯通,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护理,它不同于中医护理现代化,更不同于传统中医护理。它是医学新理论的真正结合,在现代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是一个重要趋势。

2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的可行性

2.1中医护理观符合现代护理模式,奠定了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结合的基础整体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的发展模式,体现了生理-生物-社会-心理的整体护理观念,并进一步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中医护理以其“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自然观和“以病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与现代护理学“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相吻合[2]。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是将中医辨证施护与西医整体护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西医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西医辨病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进行辨证施护及护理效果评价。

2.2疾病谱的改变,健康需求的提高,促进了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在养生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经验随着社会的进步,疾病谱也相应地改变,癌症、艾滋病以及免疫遗传和代谢疾病,尽管西医诊断明确但防治无力,另一面由于化学药物的广泛应用而带来的现代医学灾难等因素,使得人们对中医、中药、气功、针灸等中医养生学更为关注,对人的起居、饮食、服药、精神活动、康复锻炼等诸多方面有针对性的护理,如饮食调护。中医护理和西医护理无论在理论和技术手段上尽管都有其优势,但护理对象是人,单纯中医护理和单纯西医护理不能满足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将中医护理的内涵和西医护理的理念、方法相融会贯通,以助于恢复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健康。

2.3培养新型、实用型的复合型护理人才,是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发展的动力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是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应用更为广泛,而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尤为重要。中西结合护理教育以研究中西结合点为主线,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以培养出更多的中西医结合型护理人才为重点,促进中西医结合护理不断发展,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3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的策略

3.1提高认识,充分重视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发展的必要性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是摆脱旧护理模式及思维、发展护的必然趋势,我们有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世界上唯我国有两种护理体系。我国有悠久的传统医学―中医学、中医护理学,又有比较发达的医学―西医学、西医护理学。尤其是新的护理医学模式为古老的中医学又一次新发展带来机遇。所以在挖掘、整理、发扬中医护理资源优势的同时,汲取现代护理医学的先进理念与技术,采两家之长,结合创新,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整体护理新,而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则是最佳途径。

3.2转变教育观念,培养中西医复合型护理人才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培养什么样护理人才的关键。因此,作为一名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者,首先应该转变和确立正确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观念,这是搞好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充分认识和肯定中医护理和西医护理的性、先进性、实用性,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运用于临床的方法和重要意义作为教学重点讲解,给学员树立起牢固观念,为进一步学好本项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护理人才的不同位需求,拓展服务空间,增加知识点。

3.3编写中西医结合护理教材,形成新的护理理论将中医护理理论、技术建立在现代科学,现代的认识基础上,使中西医护理理论融会贯通。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教材,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在校学生及在职护理人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提高中西医结合护理人员的素质。

3.4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将中医护理理论、技术与现代护理相结合,做到“去粗取精,去异求同,循序渐进”。如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同西医观察病情的方法对比学习,吸取其共同之处,很容易记忆。

3.5结合临床护理,加速中西结合护理教育发展

3.5.1基本技术的中西医护理结合在临床实践中,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不断吸收西医护理的长处,并加以不断改进,相互融会。如:无菌技术方面,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耐药菌株增多,中医科50%以上的患者需静脉给药,及其他各种换药或灌注均需严格执行无菌持技术操作原则,从而弥补了中医方面较简单的消毒方法,有效地防止了感染、交叉感染等不良后果,确保治疗更加安全可靠。

3.5.2基本护理的中西护理结合应用世人历来认为凡病“三分治七分养”。养即是调理、侍疾、护理。在中医古籍中载有饮食、起居、情志、劳逸、夜寐、药物等方面的调护理论与方法,例如:在饮食调护中有“食药同源”、“四气五味”等重要学说;讲明合理的饮食不仅能促进疾病早日康复,而且能调治疾病。弥补了西医饮食护理方面的不足之处。

3.6护理是推动中西医结合护理发展的动力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有相应的科学研究,也应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型,护理人员应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管理及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运用现代医学研究手段逐步完善自身的科研体系,推动中西医结合护理向纵深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和广泛综合,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学交汇程度的加深,两种护理的“神似”将会更清晰,将为护理事业发展起到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

【】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篇5

关键词:名老中医;师承方式;中医药教育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15)02-0266-03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政策的不断推出,全国中医药发展以北京为代表日益呈现出一番新气象。不少医学院校设立了中医药学院或中西医结合学系,相关政府部门陆续将一些医院作为部级或地市级中医或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并对各类中西医结合研究机构进行审批和认证,多数大型公立综合医院也逐渐强化了对中医、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学的学科建设,一些医院甚至还专门设立了中西医结合科,为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起到了带头作用。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药师带徒专家和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指导老师名单的下达,标志着各级政府部门把落实中医药政策提到常规议事日程。

1半个世纪以来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业绩

正如在建国五十周年中西医结合成就报告会上,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士奎教授所指出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近些年来,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事业也的确朝着积极蓬勃的方向发展而去,前景乐观。主要可概括成如下四个方面。

1.1中西医结合科研、临床成果显著科研方面,形成了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临床方面,确立了“病证结合”的诊断模式和方法,逐渐形成中医学规范化、客观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为祖国传统医学的“挖掘抢救”式保留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持及研究经验,为中医乃至世界传统医学的发展、开发、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方法及经验。

1.2在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成绩显著中西医结合研究者将中西医结合理论精华融会贯通,不断提出新的理论、观念,并编著成书,为相关学科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奠定了夯实的基础理论;在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我国首创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在各省市设立了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硕士、博士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这标志着中西医结合科研及临床队伍的显著壮大。

1.3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学术组织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这一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结合产物,为世界首创。从临床到科研,再从科研回到临床,不断丰富中西医结合理论及经验。在学术组织方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成立,是中西医结合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随之成立的全国各地中西医结合学术及分支专业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中西医结合的学术交流及各学科的发展建设。

1.4中西医结合医学观念深入群众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中西医结合事业取得了卓越的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观念深入各级医院及普通老百姓之中。在临床治疗上中医、西医优势互补,互相借鉴渗透,疗效显著,形成了广大的群众基础。这为中医科学化、规范化、国际化树立了良好形象,对明确疾病的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并贡献了丰富的经验,为科研思路提供了新方向,使中西医结合观念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1-3]。

2当代中医类专业与西医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较

西方医学以近现代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为基础,尤其在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等方面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微观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辅以大量容易重复、精确定量的辅助检验、检查手段,使得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回顾中医药的教育,我国古代推崇官办学校教育和民间师承教育方式共存的医学教学体系,方式上以师承教育为主。晚清时期,自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后,中医学遭到西学东渐的巨大冲击,传统医学在医疗系统的地位开始发生变化,民国时期至建国初期,中医几经存废之争。在以同志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领导下,我国首创高等传统医学教学制度,为传统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湮灭的贡献。反观古印度医学、古巴比伦医学以及所谓“韩医”“汉方医学”等传统民族医学均退出正式公立医疗领域,唯有中医学凭借其博大的文化渊源、深厚完整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经验论著等卓越特点,在世界传统医学领域独树一帜。不过,我们应当正视的是: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上与西医类专业学生相比,仍有着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面临着几个问题。

2.1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及相关法规制度的不足随着医学院近年来不断扩招,临床医学生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大型综合性医院人才过剩与基层医疗机构人才不足之间的矛盾格外突出。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的一项调查表明,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逐渐严峻,中医专业七年制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受到很大的影响。从96级起,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已从100%逐渐下降到79%。近年来,高等院校的就业形势不断严峻,中医七年制专业在不断扩大,人数在不断增加,就业难度也在随之加大[4]。长学制临床医学生与五年制临床医学相比有更好的教育资源,而且学生个体综合素质较好,这些优势在就业中本应有很大优势,但毕业生就业形势况且如此严峻,医学本科生就业难度可想而知。此外,国内中医院床位比西医院少,医院规模比西医院小,对中医医师的需求不多,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另外,中医学毕业生的专业特点限制了就业面,中医院聘用西医专业毕业生成为一个怪现象,即使中医专业毕业生成功就职于西医院,从事的也是中医之外的工作[5]。此类因素均加重了中医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2高等中医教育与就业单位需求部分脱节高等中医药教育制度还需改进。针对武汉市中医医疗机构对中医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满意度的一项调查分析表明: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对中医类毕业生所持证书最看重的是专业操作技能证书(占75.44%),79.84%的从业人员建议在校学生的临床见习、实习活动应开始于大二或大三。而现实情况确是见习基地不足,带教教师人员短缺,实习期间的临床技能考核形式单一,尤其是在实习后期,又涉及找工作和考研问题,很多学生不能安心投入临床实习,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临床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基本技能功底不扎实[6]。由此可见,在各项技能中,医疗类就业机构对临床能力最为看重,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在临床思维及技能方面有所欠缺,而欠缺的部分恰恰是就业单位所需要脱节,中医类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此外,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也是一大问题所在,既浪费了教育资源,也增加了就业压力。有学者认为,中医院校独立学院专业设置问题明显,集中体现在:独立学院依托母体高校的优势学科重复设置专业,各中医院校独立学院之间专业雷同性强,母体高校与独立学院之间课程设置雷同[7]。

2.3医学专业类学生普遍存在就业“完美主义”倾向及择业焦虑医学专业类学生本身的因素也不容忽视,福建省一项包括中医、西医类专业的问卷调查显示:临床类毕业生的择业焦虑现状不容乐观。自我效能感、自信心不足、担忧就业前景、消极应对等因素均对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产生影响[8]。另一项针对中医专业的就业调查表明:就业焦虑总分及其子维度得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中医骨伤学>针灸推拿学,且中医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焦虑分数相比其余3个专业程度较高。因此,提高医学类专业就业能力、对基层医疗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合理化专业设置以及针对医学类学生心理指导有利于消除医学生就业焦虑倾向,创造就业岗位[5]。

3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的优越性

从当代中医类专业就业遇到的难题与困境中不难看出,提高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临床基本技能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高等中医药教育的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比例的合理安排尤为关键,其中,名老中药专家师承制度不失为一种高效且成熟可行的方法。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直接提出:“概念时代应重视中医学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发展”[9]。

首先,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是通过对其个体临床经验,思考过程、学术思想、学术源流以及成才之路进行全面的传承研究方式,是对中华传统医学宝藏的抢救性发掘手段。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无疑是他们数十年(甚至包括其先辈在内的更长时间)的学术研究、临床实践与中医药理论、前人经验相结合的智慧结晶,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中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新财富,与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文献相比,它更鲜活生动,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性。传承研究继而发展名老中药专家们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能更好地继承中医学传统精髓,也是提高中医药服务诊疗水平的要求,也是推动中医学术进展的需要[10]。

其次,祖国传统医学自古以来便是通过师徒相传、父子相传等一对一的传统的中医教学方式传承下来的。可以说,正是这种口口相传、谆谆教导的方式,保留下了许多祖国医学的精华,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治疗经验。这种教学方式从临床出发,将理论寓于临床之中,有利于学生对抽象中医理论的理解。将临床中的大量感性认识,升华成理论,有利于初学者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前辈的用药特点,有利于前人经验的传承和研究。

第三,新中国成立国以来,通过西学中方式我国培养了大批中西医结合人才,涌现出了一大批学术大家、理论大家,活跃在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界,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理论、科研成果。西学中是对世界传统医学精华的开发发掘方法中的一大创举,尤其是对于高年资住院医师及主治医师,在学习了一定现代医学知识、积累了一定临床经验以后,再通过西学中的方式,接受传统中医学的熏陶,较初学者更容易理解中医理论,更容易在临床中发现现象、症状、证候之间的关系,更容易在科研中提出新的想法、新的思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名老中医师承制度行得通、成果显著。

第四,师承方式在现今医学生中有良好群众基础。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笔者就曾观察到,在该校国医堂门诊部出诊的名老中医专家身边,不乏自发前来跟诊的各年级中医专业学生。这显示出高等中医教育在读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对师承制度的认可。调查结果还显示,大部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约66.67%)认为:大学教育与师带徒方式结合更适合中医人才培养。此外,不仅存在于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之中,在西医学教育中也强调临床经验的重要性,提倡医学生多实践,注重临床技能的培养[6]。由此可见,师承制度受到广大医学专业师生、从业人员的欢迎。

第五,科研是传承名老中药专家经验,培养新一代名医的一条捷径[11]。传统名医的成才之路漫长而艰辛,师承制度是传承宝贵经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而科研则是转化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的催化剂,有利于其推广和发扬光大,科研还能促进中医学术思想的发展、提高和创新。一项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文献分析表明,总览几十年的文献,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走过了从起步到繁荣,从独立研究到合作研究,从运用传统方法到尝试各种新方法的道路。1993年至今,关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的论文数量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12]。

4对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的展望及思考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及取得的巨大成就不难看出,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是一种高效、可行的现代化中医教育制度。该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与现行中医药专业本科生教育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弥补中医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临床实践时间不够、质量不高等问题,能总体提高中医药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也符合广大中医药学者的实际需求。此外,师承制度作为传统中医药教育的主要方法,自“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丰富的科研及临床成果,有利于抢救挖掘一大批老一辈中医药专家的宝贵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向借助于基础实验、循证推广等先进现代医学研究方法研究发掘中医药瑰宝的科研人员提供丰富的素材。作为培养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师承制度是一条捷径,尤其是对于西医出身的中西医结合高级人才,在达到了西医主治医师级别,有了对疾病的病因、病理、发生、发展的较深认识以后,若有志于中西医结合事业,通过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便能对中医药对于疾病的显著疗效产生非常直观的感性认识,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高对中医药的兴趣,激发出科学研究中医中药的热情,如此以往,更有利于中西医结合事业的传承、创新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士奎.建国50年中西医结合十大成就[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4):304.

[2]马晓昌,陈士奎.建国50周年中西医结合成就报告会暨1999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工作会议纪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9,6(12):531.

[3]危北海.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科研成就和学术展望[J].科技和产业,2002,2(5):28-30.

[4]吴荫梅.中医七年制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12):39-40.

[5]方楠.高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倾向相关性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1(2):63-64.

[6]余晓辉,漆慧,赵凤,等.武汉市中医医疗机构对中医本科医学教育评价的调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2):14-15.

[7]李雪晶.以就业为导向的中医院校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8]张艺玲.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择业焦虑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及统计技术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08.

[9]王永炎.概念时代应重视中医学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发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4):677-679.

[10]白桦,徐春波,顾晓静,等.名老中医传承研究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实施[J].世界中医药,2012,7(2):96-98.

[11]杨宁,伊凡.科研是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培养新一代名医的捷径[J].世界中医药,2009,4(1):3-4.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篇6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中国特色概况

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或慢性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损害所产生的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症。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病程长、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特点,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制定一种有效的脑血管疾病管理的新手段是当务之急。2000年初,英国医学杂志公布了应用循证医学的手段对脑血管病目前治疗手段的重新评价,按照这个评价结果,目前治疗卒中最有效的手段不是一种具体的药物而是一个管理系统,即卒中单元[1]。自此,起源于欧洲的卒中单元,作为一种新的脑血管病管理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我国脑血管疾病临床究人员的关注。

狭义的卒中单元指在医院的一定区域内,如卒中病房中,组织神经专科医生及专职的物理治疗师、职业康复师、语言康复师、心理学家、专业护理人员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对卒中病人或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进行全面的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以改善预后、提高疗效的卒中病人管理模式。广义的卒中单元把卒中病人的管理延续到出院之后的家庭医疗和社区医疗及社会收容机构医疗,形成卒中病人管理的社会系统工程[2]。2003年美国和欧洲的卒中指南都明确指出:卒中患者应该在卒中单元里接受治疗,卒中单元是今后卒中治疗的方向。

中医对中风偏瘫的认识很多,究其病因,虽历代各医家学说纷纭,不外虚实两类,虚、火、风、痰、气、瘀六种病因。其病位皆为脑和经络。其病机较复杂,《素问·调经论》篇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亦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在我国,中医已经长久广泛地用于卒中的治疗中,并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中风的诊断、治疗和调护方面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医疗模式,至今与西医方法并存于临床。StrokeUnit突出以人为本,这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不是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的简单叠加,而是从理论上进行有机的结合;从管理上将中西医各自在治疗、护理和康复中的优势在临床上进行优化组合,将西医的紧急救治和中医在治疗康复中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更能体现卒中单元的效率和有效性。中医在治疗中风偏瘫方面疗效是我国的特色,将国际上通用的卒中单元模式与有效的传统中医治疗方法相结合,将中医治疗脑卒中的中药、推拿、针刺方法融入卒中单元之中,建立并完善规范的融西药、现代康复技术、中药、针灸、推拿为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是我国目前脑血管病临床实践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石学敏院士推广以针灸为主的“石氏中风单元疗法”在国内的应用,揭开了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序幕。李向荣等[3]通过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卒中单元对住院卒中病人所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住院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组死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

李丹丹等[11]将94例严重脑卒中(牛津残障量表评定均为5级)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卒中单元模式进行治疗,中西组加用规范化中医药辨证施治及针灸治疗,观察项目为住院病死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功能独立性量表(Fim)、牛津残障量表(oHS)评分等。结果 中西组SSS、Fim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通过探讨一种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模式的特点和运作方式,为脑卒中治疗模式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是我国在治疗脑卒中方面的特色和优势,王法德等[12]认为创建中国特色的卒中单元应该坚持“五个”结合。(1)中医与西医结合;(2)中药与针灸、推拿结合;(3)治疗与康复结合;(4)内治与外治结合;(5)治疗与预防结合。白小欣等[13]认为将中西医结合起来,建立和实施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新模式,有助于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童。

总体来说,我国卒中单元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现仍正处于起步阶段。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全新的管理模式,目前在我国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研究应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重治疗轻预防2.重药物轻康复3.重西医轻中医4.重肌力改变而轻正确运动模式的再学习5.重运动功能的恢复而轻语言训练和心理治疗卒中单元。神经功能的恢复、重建或代偿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是终身的过程。近些年中医针刺、推拿、中药等治疗方法,结合现代神经病学对于卒中后偏瘫的研究和认识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所以,应当用现代科学手段揭开中医治疗中风的机制,同时进行多中心、多样本的观察研究,为循证医学提供依据,形成治疗指南,充分发挥中医简、效、廉、便的优势,根据本国实际,将中医、西医各自的特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一定能创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疗效更高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参考文献

[1]李厥宝,倪朝民.卒中单元的系统论[J].医学与哲学,2004,25(7):27-28.

[2]王拥军.卒中单元[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3]李向荣,吴清明,刘未艾,等.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急性脑卒中病人的影响初步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4):381-383.

[4]樊永平,熊飓,周纡,等.卒中单元中熄风化痰活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3):247-249.

[5]张运克.中医特色“卒中单元”的建立与实施[J].中医药学报,2005,33(5):5-6.

[6]吴俊红,王长垠,殷春萍,等.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疗效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3):207-208.

[7]王万林,周满翔.急性脑卒中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模式的优越性[J].河北中医,2005,27(12):891-892.

[8]宋冬梅,郭占英.中西医结合的卒中单元模式下治疗急性脑卒中.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17(4):47.

[9]吴俊红,王长垠,殷春萍,等.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疗效的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3):207.

[10]杨楠,李国辉,张志强,等.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12.

[11]李丹丹,李向荣,吴清明,等.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严重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影响的初步研究.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3):273.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篇7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中国特色概况

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或慢性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损害所产生的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症。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病程长、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特点,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制定一种有效的脑血管疾病管理的新手段是当务之急。2000年初,英国医学杂志公布了应用循证医学的手段对脑血管病目前治疗手段的重新评价,按照这个评价结果,目前治疗卒中最有效的手段不是一种具体的药物而是一个管理系统,即卒中单元[1]。自此,起源于欧洲的卒中单元,作为一种新的脑血管病管理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我国脑血管疾病临床究人员的关注。

狭义的卒中单元指在医院的一定区域内,如卒中病房中,组织神经专科医生及专职的物理治疗师、职业康复师、语言康复师、心理学家、专业护理人员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对卒中病人或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进行全面的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以改善预后、提高疗效的卒中病人管理模式。广义的卒中单元把卒中病人的管理延续到出院之后的家庭医疗和社区医疗及社会收容机构医疗,形成卒中病人管理的社会系统工程[2]。2003年美国和欧洲的卒中指南都明确指出:卒中患者应该在卒中单元里接受治疗,卒中单元是今后卒中治疗的方向。

中医对中风偏瘫的认识很多,究其病因,虽历代各医家学说纷纭,不外虚实两类,虚、火、风、痰、气、瘀六种病因。其病位皆为脑和经络。其病机较复杂,《素问·调经论》篇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亦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在我国,中医已经长久广泛地用于卒中的治疗中,并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中风的诊断、治疗和调护方面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医疗模式,至今与西医方法并存于临床。StrokeUnit突出以人为本,这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不是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的简单叠加,而是从理论上进行有机的结合;从管理上将中西医各自在治疗、护理和康复中的优势在临床上进行优化组合,将西医的紧急救治和中医在治疗康复中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更能体现卒中单元的效率和有效性。中医在治疗中风偏瘫方面疗效是我国的特色,将国际上通用的卒中单元模式与有效的传统中医治疗方法相结合,将中医治疗脑卒中的中药、推拿、针刺方法融入卒中单元之中,建立并完善规范的融西药、现代康复技术、中药、针灸、推拿为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是我国目前脑血管病临床实践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石学敏院士推广以针灸为主的“石氏中风单元疗法”在国内的应用,揭开了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序幕。李向荣等[3]通过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卒中单元对住院卒中病人所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住院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组死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樊永平等[4]在卒中单元中运用中药制剂治疗脑卒中病人,结果能有效地降低中医症状积分,升高急性脑梗死病人Bathel指数(Bi)评分、减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一步证明了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优越性。张运克[5]自1996年以来,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治疗50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应用尼莫地平法评定疗效。结果好转率达到80%以上,临床治愈率达到50%以上,并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证明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优越性。吴俊红等[6]自2002年12月开展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缺血性中风的管理模式以来,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分均高于普通病房管理。2006年广东中医院黄燕等“关于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研究”(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运用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病变)及2006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牵头启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的启动进一步证明了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在中国具有的可行性、优越性。王万林等[7]将全部278例发病7日内的急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对照组116例应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2组14日内病死率、死亡原因、感染发生率和随访21日欧洲卒中积分(eSS)和90日Barthel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指数(mBi)。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比常规治疗模式具有优越性。宋冬梅等[8]观察中西医结合的卒中单元模式下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将120例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6例为治疗组,54例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联合用药,早期功能康复训练,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的卒中单元可以提高急性期的临床疗效,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吴俊红等[9]选择2002年12月—2005年11月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住院病人160例,随机进入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治疗组)和西医卒中单元组(对照组),每组80例,主要观察指标有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i)、神经功能评估iHSS)。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病人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病人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杨楠等[10]观察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将100例急性期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治疗组)与西医卒中单元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目前一般卒中单元模式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组另加规范的中医辨证治疗和针刺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神经功能评估(m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i)。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病人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病人有明显改善<0.05)。结论:与一般的卒中单元比较,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更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患者可从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医疗模式中更多获益。

李丹丹等[11]将94例严重脑卒中(牛津残障量表评定均为5级)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卒中单元模式进行治疗,中西组加用规范化中医药辨证施治及针灸治疗,观察项目为住院病死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功能独立性量表(Fim)、牛津残障量表(oHS)评分等。结果中西组SSS、Fim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西组oHS恢复到3级~4级者较对照组多(p<0.05);两组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较一般卒中单元对患者更有益。

通过探讨一种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模式的特点和运作方式,为脑卒中治疗模式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是我国在治疗脑卒中方面的特色和优势,王法德等[12]认为创建中国特色的卒中单元应该坚持“五个”结合。(1)中医与西医结合;(2)中药与针灸、推拿结合;(3)治疗与康复结合;(4)内治与外治结合;(5)治疗与预防结合。白小欣等[13]认为将中西医结合起来,建立和实施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新模式,有助于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童。

总体来说,我国卒中单元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现仍正处于起步阶段。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全新的管理模式,目前在我国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研究应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重治疗轻预防2.重药物轻康复3.重西医轻中医4.重肌力改变而轻正确运动模式的再学习5.重运动功能的恢复而轻语言训练和心理治疗卒中单元。神经功能的恢复、重建或代偿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是终身的过程。近些年中医针刺、推拿、中药等治疗方法,结合现代神经病学对于卒中后偏瘫的研究和认识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所以,应当用现代科学手段揭开中医治疗中风的机制,同时进行多中心、多样本的观察研究,为循证医学提供依据,形成治疗指南,充分发挥中医简、效、廉、便的优势,根据本国实际,将中医、西医各自的特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一定能创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疗效更高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

参考文献

[1]李厥宝,倪朝民.卒中单元的系统论[J].医学与哲学,2004,25(7):27-28.

[2]王拥军.卒中单元[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3]李向荣,吴清明,刘未艾,等.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急性脑卒中病人的影响初步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4):381-383.

[4]樊永平,熊飓,周纡,等.卒中单元中熄风化痰活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3):247-249.

[5]张运克.中医特色“卒中单元”的建立与实施[J].中医药学报,2005,33(5):5-6.

[6]吴俊红,王长垠,殷春萍,等.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疗效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3):207-208.

[7]王万林,周满翔.急性脑卒中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模式的优越性[J].河北中医,2005,27(12):891-892.

[8]宋冬梅,郭占英.中西医结合的卒中单元模式下治疗急性脑卒中.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17(4):47.

[9]吴俊红,王长垠,殷春萍,等.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疗效的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3):207.

[10]杨楠,李国辉,张志强,等.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12.

[11]李丹丹,李向荣,吴清明,等.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严重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影响的初步研究.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3):273.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篇8

[关键词]中医执业医师;执业类别;执业范围

[中图分类号]R-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4(a)―158―03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并于1999年5月1日正式施行。配合《执业医师法》的实施,有关部门又颁发了《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卫生部令第4号)、《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法》(卫生部令第6号)等相关规定。根据《执业医师法》,目前全国已经有50余万人获得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他们活跃在从省、部级医院到乡村诊所的各级医疗机构中,是我国临床医疗工作的中坚力量之一,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随着越来越多高等院校中医临床专业学生的毕业,将有更多的现代中医临床医师加入到这个行列中。然而,在具体的执业过程中,现有《执业医师法》等法规中执业类别及范围的有关规定却带给他们很多的困扰和不必要的纠纷。根据现有规定,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主要是中医院校毕业生和部分西医院校中医专业毕业生。以下简称规定学历类)和西医i临床类执业医师分列,分别属于中医类别和临床类别: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的执业类别和范围与非学历教育、师承认定的传统中医师等同起来,一样归人中医类别的中医专业;同时,中医类别的执业范围划分模糊笼统,与临床实际情况严重脱节。这些规定在实际执业中给中医临床医师造成很多困扰,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不利于中医事业的发展。

1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和西医临床类执业医师不应分列,应同属于临床类别

1.1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和西医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分列的弊端

1.1.1 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医疗诉讼现有规定把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和西医临床类执业医师分列,分别属于中医类别和临床类别,很容易误导患者甚至某些卫生行政管理人员。认为中医执业医师只能也只会使用中医中药,不能也不会使用西药等西医诊疗手段,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医疗诉讼,对将近50万以及未来更多的中医执业人员造成不利的局面,极大地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有违法律的公平公正原则,最终也损害了患者的利益。

1.1.2 严重妨碍规定学历中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在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本来就不好,中医专业毕业生更是首当其冲。由于现行《执业医师法》等政策的限定,即中医类和临床类的分列,且中医类专业毕业生不能考临床类的执业医师证书。即使明知这类毕业生可以胜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工作。西医诊疗机构也不愿意接收这类毕业生,他们只能去中医院或西医院的中医科,而这些机构远比西医机构要少得多;即使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边远地区和大西北乡镇的卫生院去工作,因大多数卫生院没有中医科,一旦他们在内科或者急诊科等执业,则有超范围执业之嫌,医院同样不能录用他们,其平等就业权严重受侵犯。西医专业毕业生就明显不一样,他们可以选择去各种医院,中医院对他们更是敞开大门。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学生报考中医院校的热情,事实上,目前中医院校相对于西医院校已经可以说是招生困难了。因此,应该修改相关规定,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给予中医专业毕业生平等的就业权。

1.2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师的专业特点实际上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具有临床医学的特点

实际上,在我国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类临床医师无论是从其教育背景或者是临床实践过程来看,其专业特点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具有临床医学的特点,应一并归人临床类,并使用适当名称如“中西医结合”注明其专业特点,以便与西医临床类别有所区分。我国高等院校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课程外,还系统地学习了绝大部分的西医基础及临床课程。以下是福建中医学院90级五年制中医学专业课程。

第一学年:医用物理学,生物学,人体解剖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革命史,英语,医用化学,中药学,中医诊断学,组织胚胎学,医古文,中国革命史,体育;第二学年:生理学,生物化学,方剂学,中国医学史,微生物学,病理学,寄生虫学,伤寒论,社会主义建设,英语,体育;第三学年:文献检索利用,温病学,药理学,哲学,金匮要略,针灸学,自然辩证法,中医妇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西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第四学年:体育,西医内科学,中医眼科学,西医外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卫生统计学,计算机学,内经,各家学说;第五学年:临床实习(其中,中医医院半年,西医医院半年);毕业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该校中医学专业现代医学及中医课程的设置差不多是各占50%,从西医基础到临床课程基本具备,其他各个中医院校临床类专业课程(如骨伤、针灸专业)的中、西医课程设置比例均与此类似。可见,中医临床类专业毕业生除具有系统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知识外,还接受了现代医学从基础到临床体系的系统知识教育,完全具有同时运用中医及现代医学技术手段处理临床问题的知识储备,完全符合临床医学的专业特点,应一并列入临床类,才符合科学立法的原则。

1.3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师的执业类别并入临床类别,有助于从法律上保障我国中医临床医师同时使用中医及现代医学技术的权利

在我国,中医临床医师同时使用中医及现代医学技术有其现实必要性和合理性。目前,绝大部分的中医诊疗机构,从中医院校附属医院到各级中医院、西医院的中医科,其模式都是中西医两套诊疗手段同时使用。这种模式的存在其实有很大的合理性,绝对不会如某些人批评的那样阻碍中医的发展,相反,这种模式促进了对中医疗效的进一步认识,从而真正做到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促进了中医的发展。由于同时使用了中、西医两套诊断标准,对于疾病发生、发展的认识更为全面;由于中、西医两套治疗方法的同时使用。才能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比同一种疾病中、西医疗法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优化出最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以更好地解决临床问题。因此,应该从法律上保障这一模式的合法性。具有

规定学历的中医师具有中西医结合的知识结构。将其执业类别纳入临床类别中,可以更好地保障他们同时使用中、西医两套诊疗手段的权利,更好地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

1.4 海外中医师的执业范围规定不适用于我国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师

近年来,部分学者甚至是部分卫生行政管理制度制定者认为我国的中医执业制度应该逐步跟香港等发达地区和国家的中医执业管理制度接轨,逐步限制中医使用西医西药。殊不知当时这些地区和国家的中医师大多属师承、自学等非学历教育类,没有经过系统的医学教育,具有较浓厚的民间医学色彩,所以立法限制其使用现代医学诊疗手段:而时至今日,我国的中医师绝大多数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背景,经过系统的医学教育,具有使用现代医学手段的知识贮备和能力,因此,其执业范围应该不同于上述地区和国家的中医师。

2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师和师承认定的传统中医师执业范围应有所区别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临床医生和师承认定的传统中医师的知识结构不一样,两者的执业范围应有所区别。按现有法律法规,中医类别中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和师承认定的传统中医师(简称师承类)所取得的执业资格证书和执业注册范围是相同的,这显然不符合临床实际情况。首先,必须承认,国家把经过正规师承培训和确有专长的传统中医师(包括其他民族医学医师)纳入执业医师范畴进行管理,允许其合法执业,对于传统医学精华的保护、传承和规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积极意义应该给予充分肯定。但是,如前所述,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临床医师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和师承类非学历教育的中医师不一样,因此两者的执业类别及范围应该有所区分。师承类等非学历教育的中医师从知识结构及专业特点来看,与蒙医、藏医等民族医学同属于相对单纯的传统医学类,可与其他民族医学一并归入“中医类”或称“传统医学类”,这一点台湾地区的经验可供借鉴。台湾的中医师考试有三种,一是“中医师检定考试”(简称“检考”),第二种是“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简称“特考”),第三种是“中医检核考试”。检考和特考的报考资格针对的就是非学历教育的人员,其中包括师承类和自学者;检核考试的报考资格是医学院中医学系或医学系毕业并修习中医一定学分等学历教育的中医人员。这两类报考人员的考试内容及资格证书是有区别的。

3 现有中医执业范围和专业的划分模糊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应按照现代医学临床科目重新划分

现有规定造成中医类别执业范围和专业划分模糊笼统,与临床实际脱节,缺乏可操作性。根据现有法规,中医类(包括规定学历类和师承类)执业范围和专业只是简单分为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蒙医专业、藏医专业、维医专业、傣医专业等,而实际上目前综合性中医院以及规模较大的中医科大多已经按照现代医学临床科目设置方式进行了二级分科,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及骨科等,与西医临床类的专业划分是一致的,因此,现有有关中医类的专业范围分类在实际的执业管理中缺乏可操作性,必须重新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划分。实际上,目前管理机关在中医类医师资格证书的“专业”一栏上都是按照执业者所实际从事的内、外、妇、儿等专业填写,但是在现实中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持,应重新制定相应法规。

4 中医类别专业毕业生不能报考西医临床类执业医师资格的规定是一种歧视,应逐步废除

按现有规定,在考试资格上,中医类别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报考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医师资格。而实际上,由于中医专业毕业生大多系统地学习过现代医学,和西医专业毕业生一样,经过适当的复习,完全有能力通过西医临床类别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从法规上剥夺他们参加这类考试的权利是一种歧视。不符合法律的公平原则。

5 建议

5.1 具体建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修订现行《执业医师法》等法规中中医执业医师执业类别及执业范围有关规定已经迫在眉睫,具体建议如下:①将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类执业医师与西医临床类一起并入临床类中,同样划分为内、外、妇、儿、骨科等专业,并分别注明中西医结合方向,以中医中药的使用为主,但可以使用西医诊疗手段;西医临床类执业医师可使用中成药(包括各种针剂),但不能使用汤剂及针灸推拿等其他中医治疗手段。各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人员可在综合性西医院及中医院相应专业科室执业。②原中医类别为师承类中医和确有专长的中医包括各种民族医学专业等非学历教育的传统医学从业人员,只能使用中医及民族医学诊疗手段,不能使用西药等西医治疗手段,但经过相关知识培训考核后可使用西医检查手段。③取消原有“中医类别”中“中西医结合”专业的设置。依照现有规定,中西医结合专业亦隶属中医类别,由于相关法规修订后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临床医师已归人临床类别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无须重复设置。④具有规定学历的针灸、推拿专业人员根据其专业特点,执业范围可归入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专业。⑤修改相关考试制度,西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经过修完相关中医课程,可以报考临床类(中西医结合)方向各专业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同时逐步增加中医类专业的学制,由五年提高到七年,参考台湾高校中医专业的双主修制,即既修满中医课程,又修满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所有课程,在此基础上允许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同时报考西医临床类、口腔类别的医师资格考试。

5.2 修订后执业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

修订后,执业医师仍分为临床、口腔、公共卫生、中医四类,其执业范围应如下:

5.2.1 临床类别医师执业范围内科专业,内科专业(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外科专业(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业,妇产科专业(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儿科专业(中西医结合),眼耳鼻咽喉科专业,眼耳鼻咽喉科专业(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与性病专业,皮肤病与性病专业(中西医结合),精神卫生专业,精神卫生专业(中西医结合),职业病专业,职业病专业(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专业,急救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专业,康复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含针灸、推拿专业),预防保健专业,特种医学与军事医学专业,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业,全科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医学检验、病理专业,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5.2.2 口腔类别医师执业范围口腔专业,口腔专业(中西医结合),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5.2.3 公共卫生医师执业范围公共卫生类别专业,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篇9

1.从事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授课教师的现状

在授课教师方面,教授哲学课程的教师几乎都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的人文专业,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也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将哲学与医学联系起来。与此同时,专业课教师也普遍缺乏人文科学知识,尤其是哲学知识。由于医学专业知识庞大而复杂,许多专业课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在有限的学时内,主要通过教师单方授课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然而,医学各门课程之间相互联系紧密,如果没有哲学思维的引导,学生就不能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的精髓,易学而又易忘,将已学内容无法深刻理解并记忆,新内容学习起来也很吃力,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医学教学也经常会出现专业课教师“反复温故”的情况。此外,授课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基础与临床的科学研究中,也同样忽略了哲学思辨能力在教学及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及指导意义。

2.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现状

在当前医学生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中存在突出问题。首先,学生受既有理论的束缚,不敢对书本、教师说不,满足于接受与背诵现成的结论;思考问题的思路单一,缺少思维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哲学思辨能力的欠缺极大地限制着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医学生的专业学习任务比其他专业学生更为繁重,没有时间去进行哲学思维的拓展,当然也无法将各门类专业课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交融,更不能将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融会贯通。此外,相对于感性直观、有现实实效性的医学理论,哲学思维则更为抽象,大部分学生没有足够的去重视它,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兴趣去探究。以上3点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来说,矛盾尤其明显。学生既要学所有的现代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同时又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的内容。由于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的巨大差异,如果没有哲学思维、思辨的引导,让学生将两种医学体系融合于自身,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都会提到一些很尖锐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两种不同医学模式要结合在一起?”、“学中西医结合就是西不西,中不中。”调查统计表明安徽中医药大学10-12届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毕业生中,对于“经过五年的本科学习,你认为什么是中西医结合?”问题的回答中,有56%的学生回答就是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或手段去解释中医;有49%的学生认为中医和西医是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很难真正结合在一起;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对中西医结合的未来发展没有信心。如果没有一定的哲学思辨能力,很难对中西医结合医学具有整体性的把握,也很难将中西医结合发扬光大。这种现象无疑严重影响了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的未来发展。以上3个方面决定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生在哲学思辨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创新能力上有待进一步地提高。思辨能力是医疗能力的核心,是临床医生科学素养的集中体现。而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普遍缺乏相关的内容和指引,使得学生不会思考,不愿思考,极度缺乏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及发展潜能。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他们很难自发自主地将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融合于自身。没有二者的有机结合,他们就不能创新地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因此,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中学生哲学思辨能力的探索,对培养具有批判精神、创新思维能力的新世纪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中加强哲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及意义

1.加强哲学思辩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中西医学整体内容的把握

现代医学的各门基础课程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加强哲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事物的普遍联系的哲学观去学习相应的课程,进而才有可能将知识融会贯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穿针引线”,运用跨学科的综合问题组织教学,运用辩证哲学思维打破学生的思维框架,训练学生从普遍联系中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前后学习的内容中架起桥梁,对学习内容进行思维加工,上升为真正意义上的医学知识。比如将现代医学中具有普遍联系的概念—“平衡”(如生物化学中代谢的协调调节与代谢平衡、免疫学中的免疫自稳及生理学所强调的稳态)与传统医学中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相互类比并建立哲学上的关联;又比如介绍被誉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新方向、终极目的和最高阶段的3p(prevention,prediction,personalization)医学。其强调的“prevention(预防)”就完美的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personalization(个性化治疗)”更是体现了中医中辩证论治的思想。通过相关内容的讲解,将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这两种表面上的矛盾对立体通过哲学思维中的事物普遍联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索的热情。此外,作者所在院校正在积极探索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就是从局部与整体的联系中把握医学理论。在实验教学方面,积极探索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之间的整合,增强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开设了一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让大肠杆菌能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生长,要求学生利用辩证思维及综合思考的能力,将微生物学实验中的细菌的培养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质粒的提取与转化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

2.加强哲学思辩能力的培养为医学生批判性、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不竭动力

哲学是科学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是提高医学类大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学生具有了哲学思辨能力,才能跳出和超越本学科的局限,对事物的理解才能趋于深刻。例如在分子生物学课程中讲授基因敲除技术时,强调虽然该技术是现代医学研究中研究单个基因的功能的最重要最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手段,但是这种方式过分强调了单一基因的作用,对理解复杂的基因网络帮助不大。事实上,很多耗费巨大的基因敲除实验未观察到任何阳性结果,或出现意料之外的结果。这是因为任何特定的基因产物仅是复杂调控网络的一小部分。另外,背离还原论和决定论的基因冗余和基因多效性也使敲除实验的效果大打折扣。正如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所说“当我对生命中各个分子都了解清楚时,我对生物的整体图像反而模糊了。”通过以上内容的引申分析,既让学生明确现代医学的优势,同时也了解其不足之处,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为增强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者所在院校在讲授课程中采用了将相关知识与创新思维实例有机整合的方法。比如在降解蛋白质变性的时候,引入肿瘤治疗的热疗法,将学生在医用化学课程中即学到的碱金属遇水产生的放热反应与肿瘤治疗联系起来,介绍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在肿瘤热疗法方面的相关进展,通过学科之间的普遍联系引导学生什么是创新。在讲解pCR技术产生的背景时,强调生物体内的有关Dna合成的理论都已掌握,为什么不能把它拿到体外的试管中进行呢?而穆利斯想到了,并做到了,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奖。通过以上内容的引申,让学生在领略到医学大家创新成就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医学教育也应如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所倡导的那样,让新思想的产生不是教育者给受教育者的,而是受教育者自己得出的结论。因此,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对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启迪与导向作用。

3.加强哲学思辩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本质及方向的把握和信心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篇10

单位:辽宁中医学院

一九七九年五月二十四日下午。华主席在看望首次全国中医学术会议代表时着重指出:“什么时候中西医能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的新医学新药学,发展得快点。”“我们要多用点脑筋,想一想,如何加快步伐,创立中国的新医学新药学。”还指示说:“能不能想办法培养出来就是中西医结合的医生。”陈慕华付总理子五月三十日下午在卫生部说:“要召开一次中医工作会议。着重研究如何贯彻华主席讲话精神,加快中西医结合步伐。”“加快中西医结合步伐,高等医学院校是关键。”“怎样使中医学院和西医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中西医结合的,这一点很重要,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无法加快中西医结合的步伐。”对这一光荣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我们中医学院要积极响应。要通过反复学习加深理解。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必将引起我国医学教育的深刻变革。这是今后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是加快创立新医学新药学步伐的根本措施。过去二十多年,中医学院的教育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都始终包括有普通基础课、现代医学基础课和现代医学临床课,而且占有相当的比重,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程度的现代医学的手段,以整理研究中国医药学。所以,从培养目标到教学内容的安排,都是按照这个路子做的。由于我们不是自觉的培养中西医结合的医生,更没有加快步伐的设想与安排,所以,还不是一切都成熟的。二十多年的办学经历,使我们认识到:由于认真贯彻执行我党制定的“团结中西医,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的政策,培养出来一批学制六年或五年的新中医;但由于我们不是自觉的培养中西医结合的医生,虽然在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要做到加快中西医结合步伐,创立我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尚需从根本方向、根本措施.上来进行变革打努力。华峰同志的指标给我们指出了中西医结合,创立新医学新药学的标准含义。华主席提出的三个共同(认识、语言、办法),使我们明确了具体奋斗目标。华主席要求我国中、西医和中西医药院校为达到这个目标作出积极的、持久不懈的努力,各自以积极态度,变革西医院校只培养西医,中医院校只培养中医,以及门户之见等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中西医早日实现三个共同(认识、语言、办法)为己任。首先领导上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进行妥善安排;其次要我们中、西医从学习上体现出:西医要热心钻研中医,中医要学习现代科学,高等医学院校特别是中医院校要为同共目标一一加快中西医结合步伐,创立新医学新药学,作出新的成绩。

为了不离开中国国情特点,我们中医学院加快培养中西医结合医生,要从入学开始就朝着这个伟大目标前进。在课程安排上、教学方法上,都要有相应的改革。既要学好中医基本理论和各学科及主要病种的辨证施治,同时,又要扩大和加深学习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科学。只有这样,才能摆脱西医只培养西医,中医只培养中医的偏向,才能加快培养中西医结合的医生,才能使学生逐步学会、学好以现代的科学知识和手段来研究中国医药学的本领。因此,我们现在的任务是立即着手“转”的工作。“转”的过程,就是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过程,需做大量的工作,如调查研究、制定规划、师资调配、校舍建设、物资准备等等。加快培养巾西医结合的医生,涉及范围很广,既不能继续单打一的教学,又不能在各学科教学上花费时间过多,学制应做适当的延长。我们初步认为:医学系学制六年为宜,药学系学制五年为宜。中西医课程(包括普通基础课)的比例,可暂定为六比四或五比五。先办试点班,在探索中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推进。中、西医是两个学术体系,其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要统一成为融汇贯通、有机结合的新医学新药学,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反映在课堂教学上,要有重大的变革。过去,由于注意科学的严肃性,讲中医者讳言西医,讲西医者讳言中医,惟恐牵强附会,发生谬误。在中、西医理论尚未真正结合以前,在课堂讲授时,不能草率的将中、西医互相联系,中、西医理论的融汇贯通,不会在很短时问内全部结合好了,必然是由点到面逐步获得统一认识达到结合。为此要求我们教学工作上打开这个界限,在每一课的基本内容讲完之后,对本课相关的中、西医内容(不论是否取得一致认识)应作为参考内容介绍,引导学生朝着中西医结合的目标,努力学习和认识。在中西医结合的科研工作尚未完全跟上来以前,还不能说是中西医结合的教学,但教学内容组织好一些,可以起到为中西医结合铺路和架桥的作用。这就是说,要引导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朝着中西医结合的方向努力学习和思考问题。今后不应再强调搞中医或搞西医,要避免思想上再打上轻视或重视中医及西医的烙印。当前,中、西医两个学木观点和理论体系上、有很大的不同,这是中西医结合工作前进中的主要难点和阻力之一。如中医注重阴阳,西医注重兴奋、抑制、器质、功能,中医注重脏象、西医注重系统器宫、组织、细胞;‘朴医注重经络,西医注重神经、体液、生物电、内分泌;中医注重气血,西医注重生理功能、血液、营养物质;中医注重邪气,西医注重细菌、病毒、螺旋体;中医注重正气,西医注重机体免疫力、抵抗力;中医注重整体,西医注重局部;中医注重宏观,西医注重微观;中反注重辨证施治,西医注重辨病治疗;中医历来注重内因的调整,西医注重外因;中医注重使用中草药的复方、单方,西医注重提炼和合成的药物;中医在诊断上通过四诊、八纲进行辨证,以临床观察和机能变化为主,四诊、八纲是临床辨证的依据,既注重整体性,又注重个性;西医诊断往重将所有症状落实到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仁,并用来解释各种临床表现。因此,中西医结合迄今虽有多种多样形式,由于有上述差异和矛盾的存在,中西医真正的结合,还需付出很大努力,还需要提高到理论高度来考虑,才会有指导实践的意义。中西医的真正结合,必然是理论上的结合。这就告诉我们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手段,研究中医中药,则会有更高级的,即创立新医学新药学的发展。当前,运用现代科学知识的手段,结合临床实践的研究,探讨中医基础理论,分别对中医的阴阳、虚实、气血以及肾和命门、脾胃等脏腑学说进行着研究。用现代科学指标,探讨其本质,出现了不少可喜的苗头。内分泌学专家们运用具有分子水平的环一磷酸腺普(C一amp)和环一磷酸鸟件(C一Gmp)作为指标,研究阴虚和阳虚病人的变化,发现阳虚病人可分为C一Gmp升高及降低两类,其共同特点是C一amp/C一Gmp比值却无明显升高。因此,调节控制细胞功能的C一amp和C一Gmp的含量改变,是阴虚和阳虚本质的一项非常值得注意的特征。还有,针刺镇痛作用原理的研究,针刺信号通过脊髓入脑,经过复杂的整合活动,可兴奋内在的镇痛系统,一方面上行抑制束旁核,一方面下行抑制背角,从而发挥镇痛作用。至于中枢神经逆质的作用,研究表明使脑内5一一经色胺含量增加或减少,可相应地增强或减弱针刺的镇痛效果;儿茶酚胺的作用与此相反。阻断脑内乙酸胆碱合成或阻断胆碱受体,都可降低针刺的镇痛作用。针刺镇痛时,人脑脊髓液中内啡吠的含量显著增加,从而提高了镇痛效果。延缓脑啡吹的降解,可大大延长针刺镇痛作用。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基础理论,这是中西医结合,使找国医学现代化的很重要途径。

当前,巾西医结合的临床教学,虽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对提高治愈率则有很好的效果。如:(1).临床上常用的辨证分型,指导治疗中的中西医结合;(2).治疗过程分阶段的中西医结合,(3).以中医理论指导治疗的中西医结合;(4).以西医理论指导治疗的中西医结合;(5).用中、西医理论共同指导治疗的中西医结合等。这种在临床教学的形式上的捏合,方法上的混合,阶段或筛选式的凑合的形式,对一促进从理论仁达到真正的有机结合起着积极的作用。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进一步注重整理和充实通用教材,加强实验科学研究的教学。某些边缘学科知识的教学,要通过各种学术活动、学术讲座等形式,实事求是地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对国民经济调整,钱信忠部长说:“卫生工作属于要上去的‘短线’”,“在医药卫生事业中,中医事业尤是其中的‘短线’,要继续加强”。从“短线”中的“短线”意义来说,体现了党和国家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对中医事业的莫大关怀。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所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就是必须加快步伐培养中西医结合的医生。我们初步设想分三步走,即两年准备,三年试点,五年铺开,争取在一九八五年以内,在培养中西医结合医生的建设上初具规模。所谓两年准备,从一九八o年为起点,在两年之内使遭受“”严重破坏的中医学院恢复元气。调配师资队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在教学设备方面,建设成为能够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规模,教材进行必要的改革;在校舍方面,建成每年招生二百四十名所急需的教室、宿舍、食堂和职工住宅;在校学峨_保持在一千五百名左右。所谓三年试点,从一九八二至一九八四年除继续招收医学系五年制本科、药学系四年制本科的学生外,还要招收医学系六年制本科班,以及药学系五年制本科班。在共同授完基础课后,要分专业教学。如:内儿、外妇、五宫、针灸等专业班。我们还设想,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在现代医学护理的基础上,要设置学习中国医学中辨证施护的中西护结合的高护班专业,学制暂定为四年制。药学系也要在五年制本科班外,设置祖国医药制剂专业班。课时比例:基础课为五比五,专业课为六比四。学生毕业的专业水平,初步成为中西医结合的高级医药人才,并具有从事中西医结合的科研工作能力。至一九八四年在校学生予定达到两千名左右。所谓五年铺开:于一九八五年以后,医学系全部招收六年制本科班、药学系全部招收五年制本科班。到一九八五年在校学生予定达到两千五百名左右。对赤脚医生的培养提高,也按华主席接见全国巾医学术会议代表时指出的:“对赤脚医生要真正培养捍高。人民离不开他们。外国人也认为,中国的赤脚医生是了不起的妙。还说:“对农村的赤脚医生,中医的办法,西医的力、法,都要教给他们。赤脚医生就不再分中医、西医。”我们要进一步响应和贯彻这些指示。粉碎“”以后,我们)}一九七七年三月,在我省的二十一二个县(区)五百三十八个公社,恢复了中医函授教育,招收了一万零一百四十八名中医函授学员。

今年又在十二个县,招收四千名中医函授学员。尚佘的十六个县,定于明年全部招生。中医函授教育是普及中医中药知识的一种好力、法,也是广大赤脚医生在不脱离生产和工作岗位前提下培养提高的好形式。但按华主席的指示要求,我们还须从根本方向、根本措施仁进行改革,必须改革现在单纯培养中医的做法,使赤脚医生掌握中西医两套本领。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我们用“一年准备,二年试点,三年铺开,的积极措施,开办中医函授提高班,来加快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中西医结合的医生。大搞普及与提高的双轨制的函授医学教育,我们中医学院要把它担负起来,既要办大量的普及班,又要办少量的提高班。这样两者兼顾,能适应我国国情的特点,到一九九o年为力、好培养中西医结合所需要的农村赤脚医生医学函授大学而努力奋斗。后勤工作和经费保证是能否完成规划设想的重要条件之一,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体会较深。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认真按照中共中央(1978)56号文件办事,在安排基建计划时,优先考虑发展中医中药事业;在分配经费时,重点照顾中医事业的发展。我们也要合理使用资金,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条件,勤俭办事业,杜绝铺张浪费。加快培养中西医结合医生的步伐,创立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历史上还没有成熟的经验。中医学院力、学二十多年了,尤其是前曾办过六年制,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今后遵照华主席的指示,只要加快地行动起来,是会有希望的。正如华主席说的“花不了多少钱,_路子对了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