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利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44:51

垃圾焚烧利弊篇1

体系。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垃圾处理已经成为困扰各级城市政府管理者的难题。

中国过去普遍采用传统的垃圾填埋方式,该措施具有占地面积大、污染水体、散发臭气等诸多弊端,而且部分城市的填埋场面临填满封场的危机,无法负荷日益庞大的垃圾量。

因此,人们不断探索其他有效的垃圾处理措施。但是,一直被环保主义者推崇的垃圾分类回收和综合利用的方法收效甚微,而近来在许多城市得到推广和实施的垃圾焚烧和发电项目,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

看来,垃圾处理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并没有因为政府的努力和巨额投入而消失,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笔者认为,以下四大症结,是造成垃圾处理难题的主要原因。

症结一:机制不合理

机制不合理主要是指政企合一的垃圾管理体制。到目前为止,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的企业由政府管理,政府仍是城市垃圾处理惟一的管理主体,也是主要的投资主体和运营主体,这阻碍了市场化的发展。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的缺失。据统计,全国的社会资本仅占到了垃圾处理投资的2%。

政企不分的另外一个弊端是废物回收体系管理不力。上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中国曾经建立起运行良好的废物回收体系。但是80年代以来,国营物资回收公司倒闭,个体商贩迅速发展壮大,导致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例如,在废纸回收领域,由于老百姓喜欢讲价,商贩为了盈利,在收来的废纸中掺砂子、泡水,然后拿去卖给造纸厂,但这种原料只能用作制造低级的纸板,要获得足够的原材料生产复印纸和新闻纸等高档再生纸,造纸厂不得不从国外进口垃圾分类回收的废纸。这无形中提高了商品价格,受害的其实是中国消费者。

此外,多头管理也是垃圾处理的重要问题。《纽约时报》认为,在二恶英的排放限制标准上,国家环保局和发改委之间已经博弈了三年,而提高国家标准一事并未出现进展。

症结二:补贴“诱惑”

城市化的加速必然要求社会各方对垃圾处理的投入大增。据悉,在截至2010年的“十一五”规划已经拨付1万亿元资金的基础上,北京今年又为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划拨3500亿元资金。

高投入,尤其是来自政府的大量补贴,是垃圾产业在中国被称为“朝阳”产业的重要原因,但是许多企业受利益诱惑,产生了不少问题。

目前,垃圾的混合收集仍是大城市普遍采用的垃圾收运方式。虽然2002年中国政府提倡分类收集,但垃圾分类收集目前只占16%,效果不大。

曾经有人提出,垃圾分类难的主要原因是公众的环境意识不强。事实上,中国的老百姓在垃圾分类上做得很好,但是垃圾车最后却混着回收。这是因为垃圾处理企业是按照吨数获得政府补贴,他们并不希望大力推广分类回收。

中国大城市的垃圾桶采取“大类模糊”的设置方法就是很好的例证。西方国家一般对垃圾桶进行详细分类,便于民众进行垃圾投放。但是中国不同。对垃圾回收企业来说,如果标准越具体,老百姓做得越好,进入回收体系的垃圾越多,他们能够获得的补贴就越少。这事实上是过去数年里垃圾分类推广不理想的根本原因。

补贴政策还催生了虚报。据悉,北京一家垃圾填埋场采取垃圾清运车重复称量的方法,使其上报的日接受垃圾量比实际数字多50%,这五成“莫由于二恶英污染风险和投资运行成本过高,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处于关停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潮流之中。图为香港市民反对在屯门地区建垃圾焚烧厂。

须有”的垃圾当然可以从政府获得相应补贴。

补贴政策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焚烧厂可以发电,而且进入电网后,政府也会提供补贴,这成为许多企业大力鼓吹焚烧项目的重要缘由。由于达不到发电要求,为追求更大的发电能力和从国家电价补贴中获取更大利益,焚烧厂在运行中大量掺煤,几乎成为“享受国家补贴的混合垃圾小火电厂”,不仅消耗能源,还产生了污染。

症结三:监督机制缺失

政府对垃圾处理的投入和补贴,实际上花得是老百姓的钱。但在垃圾处理问题上,中国目前尚未建立合理有效的第三方监督机制。

对于政府公布的数字和措施,甚少有学者和媒体站出来指责其是否合理。例如,北京市日前公布,2008年以来,垃圾生产力目前仍按照每年8%左右速度持续上升,但目前的北京市垃圾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仅为1.04万吨。事实上,一些学者经过研究指出,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7年,北京的垃圾增长率约为2%,为何突然变成8%,政府并未给出解释。而1.04万吨的数字,也与北京政府绿色申奥时提出的日处理能力1.621万吨前后矛盾。

此外,对于许多城市大力推广焚烧项目,也缺乏有效监督。从源头上减少垃圾量和扩建焚烧厂,是许多城市提出的目标,然而这两个目标自相矛盾。如果垃圾都进入分类回收体系,可以焚烧的垃圾数量必然减少。如果那些大力兴建的焚烧炉最后没东西可烧了,怎么办?但目前对此提出质疑的人却寥寥无几。

建造焚烧厂的投资巨大,建设一个日处理垃圾1000吨的焚烧炉及附属热能回收设备,大约需要7-8亿元人民币。要减少污染需要提高焚烧标准,但是每提高一项标准就要增加投资。而且焚烧厂是有寿命的。这些成本都需要老百姓承担,但从焚烧项目从筹建到报废的全过程并没有来自第三方的监督机制。

症结四:简单化模仿

当下,全国各地兴建垃圾焚烧项目的热潮正在逐渐升温。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十几个省区均已建成或拟建设垃圾焚烧厂。

主烧派坚持的论据是,焚烧是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为了解决垃圾问题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因此中国在垃圾处理问题上也要向焚烧倾斜。

这个论据的逻辑其实是简单化模仿,这只看到了硬币的一面,关键是还有另外一面。垃圾焚烧是确实曾在欧美国家盛行过,但是他们目前都处于关闭垃圾焚烧发电的潮流之中。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都早已相继颁布了“焚化炉禁建令”或部分禁建令。日本高峰期建设有6000多座垃圾焚烧设施,但到目前仅存1280座。即使是经济不是很发达的菲律宾,也颁布了垃圾焚烧设施建设的禁令。

发达国家发展垃圾焚烧项目有重要的历史背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一次性垃圾数量庞大,而塑料制品无法降解,于是拿去焚烧。但存在二恶英污染风险和投资运行成本过高这两大弊端,使得垃圾焚烧在经历了上个世纪80年代的高潮之后,目前在国外已经成为了一种“夕阳产业”。

垃圾焚烧利弊篇2

北京市城区生活垃圾首次实现负增长,9月份的一则报道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垃圾的关注。但是让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揪心的是,北京到底要建几座垃圾焚烧场?

之前按照北京市规划,到2015年,将有9座垃圾焚烧场(即:阿苏卫垃圾焚烧场、六里屯垃圾焚烧场、顺义垃圾焚烧场、高安屯垃圾焚烧场、董村垃圾焚烧场、北天堂垃圾焚烧场、南宫垃圾焚烧场、梁家务垃圾焚烧场和京南垃圾焚烧场)建成投产。

但事情的进展并不如预期,由于民众的激烈反对,除高安屯垃圾焚烧场建成试运营,另三座焚烧场或缓建或面临更换选址,最新的消息显示,北京有三座焚烧场即可满足未来五年内的垃圾处理。但赵章元仍对规划中存在的9座垃圾焚烧场深表疑虑,现在不建不等于将来不建,一旦9座焚烧场全部建成,“首都人民寻觅宜居环境的愿望就更加渺茫了。”赵章元立刻撰文表达自己的忧思,对于他来说,或许一场新的“反烧”战又要开始了。

填埋之患

作为一位水环境专家,当年探究地下水污染源头让赵章元一路追踪到了垃圾填埋场。2001年,赵章元带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诸多老专家考察了北京当时最先进的阿苏卫垃圾填埋场并做了一次地下渗漏污染检测。赵章元形容,他们为垃圾场的地下做了一次“Ct”,多台精密仪器记录下的数据最终相互得到了印证。不出赵章元所料,阿苏卫垃圾填埋场出现渗漏并污染了地下水。

起初,北京市的主管部门非常重视赵章元等专家的调查结果,并希望与专家们进一步合作来做好地下防渗工作。于是赵章元等人又应邀对东部通州的北神树垃圾填埋场和南部大兴安定垃圾填埋场也做了检测。其结果更糟,“渗漏得比阿苏卫更厉害”。他们立即完成了相关调查报告并将防治渗漏的建议提交给了北京市政主管部门。

原本愉快的合作在这时出现了变化,报告和建议递出去了半年没有回音。赵章元后来得知,报告在北京市政管委内部引起了反弹。在当时,填埋法被宣传为最卫生、经济而又安全的垃圾处理方式,“有人打了包票绝不会出问题”,“如果承认填埋场发生渗漏不是影响政府形象吗?”

老专家们的热情遭遇了一盆冷水。

不久以后,赵章元看到了一份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于全国300多个垃圾填埋场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全国的垃圾填埋场普遍发生渗漏”。赵章元再也坐不住了,他觉得应该对当地民众的健康负责,就向媒体和盘托出北京市垃圾填埋场污染地下水的严重情况,第一次郑重地“对垃圾填埋法提出质疑”。

这样的言论顿时把赵章元推向风口浪尖,主管部门召开新闻会,说赵章元等人“非法检测”,并有主管领导对媒体表态:“垃圾填埋场没有发生渗漏污染地下水,过去没有渗漏,现在也没有渗漏,以后也永远不会渗漏。”这样“不尊重事实”的做法让赵章元很气愤,从此这位水环境专家就和垃圾问题较上了劲。

赵章元又带着记者去阿苏卫周边的村庄一探究竟。在距离垃圾填埋场0.5公里至1.5公里的阿苏卫、二德庄和牛坊圈三个村子都出现了高发病,有村医对赵章元说,自从有了填埋场,高血压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人数明显增加,喝了地下水的牲畜有的死胎有的猝死。不只是阿苏卫一直被赵章元关切,事后他还进一步追踪了解到,南部、东部和西部垃圾污染危害现象更加严峻。他开始了大声呼吁:“垃圾填埋法必须尽快淘汰!”

看到垃圾填埋场治污防渗措施迟迟推动不起来,赵章元又将疫病与填埋场污染问题做了综合分析,还向有关部门递交了关于北京地下水污染风险的书面报告,通过媒体多次呼吁,一度得到国务院主管领导的高度重视。

后来,北京垃圾填埋场地下渗漏污染地下水问题得到了市环保部门的验证,认识开始转变了。随着填埋弊病和污染纠纷的日益增多,垃圾填埋法逐渐走向被人们淘汰的阶段。赵章元等到了中国固废处理史上的这一转折。

作为“少数”的“反烧派”

时间到了2005年前后,垃圾围城的困扰已在全国蔓延开来,人们开始寻找更新的办法,以焚烧的方法取代填埋成了新的议题。这时恰逢制定“十一五”规划,不少受困于垃圾问题的城市急切地将“推行垃圾焚烧发电”写进了市政规划。

赵章元并不是天然的“反烧派”,一开始他也抱着欣喜的态度对焚烧的方法加以探究,但很快发现垃圾焚烧并不是看起来那样美好。他告诉《小康》记者,当今最好的焚烧设备,在运转正常的情况下,也会释放数十种有害物质,最麻烦的是一级致癌物二恶英。它具有强致癌性、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和内分泌毒性。

有“主烧派”的专家认为,垃圾焚烧在国外是一种成熟的垃圾处理方法,现有的焚烧技术完全可以达到环境安全的程度。在二恶英的毒副作用被发现后,国外已经在技术上克服了这个问题,把二恶英的排放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日本、德国都在采取这样的做法。

针对这个说法,赵章元又查阅了大量文献。他认为:“二恶英的产生即使很微量,也会在人体内长期蓄积直至发病,它对人体的作用至今无法规定出准确的作用阈值。所谓改进的“现代化焚烧炉”,也只是把部分二恶英拦截到飞灰和灰渣中,更容易造成水土污染,直接进入食物链。”

于是,作为评估专家,赵章元频繁地对一些城市的焚烧项目提出反对意见,并与包括相关专家和政府官员在内的“主烧派”开始了旷日持久的论战。在赵章元的记忆里,一次激烈的交锋出现在2007年的一场论证会上。开始的讨论还是平心静气的,可是到了末尾,“主烧派”竟拿出了会前早就起草好的专家意见,其中有一条写着:“垃圾焚烧场距离居民区的位置不小于300米”。他便不能接受了。

垃圾焚烧炉应该距居民区多远是个争论已久的问题,在赵章元参与的评审中,最初定的距离是1000米,后来地方管理部门提意见,说这样就不好选址了,能不能缩小点?为了满足管理的需要,于是第一次修改到800米,后又缩到700米,至此便不敢再减了。实际上,这种“距离拉近”有无风险,谁也没有把握。在这次由“主烧派”策划的论证会上,真正反对垃圾焚烧的包括赵章元在内也只有3人而已,未经过任何实践检验的“300米”要写入专家意见时,赵章元据理力争:“我们20几个人怎么能在短短2个小时内就轻易得出这样不严肃的结论呢?”言语之间,一位被激怒的“主烧派”专家指着赵章元说:“你想来考我的研究生我还未必能收呢!”

由于赵章元的强烈反对,“300米”终于没能写进专家意见里。此时赵章元意识到,“主烧派”已经占据了学术机构和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要位置,而且国外焚烧炉的生产商瞅准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正在寻找代言人,某些利益集团正在形成并试图绑架政府决策。赵章元也因此变成了孤零零的“少数派”。

今年初,在由广州市政府组织的“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专家咨询会”上,赵章元的“少数派”形象再次被放大。“32位专家中,有一位专家认为目前的垃圾焚烧有风险,不宜盲目焚烧”,许多媒体上出现了大字号标题“31:1”,这唯一的反对者即被大家指向赵章元。在赵章元看来,他不过是又一次被“算计”了,他认为“专家意见”在会后被擅自进行了修改,“个别专家”变成了“一位专家”,原本最核心的两条原则“源头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也被宣传为“广州市最适宜垃圾处理宜焚烧为主、填埋为辅”。而实则会上的“不少专家都同意我的观点”。

之前广州番禺反对垃圾焚烧事件把相关部门搞得焦头烂额,赵章元认为组织方正迫切希望以“专家意见”来推动垃圾焚烧的进展,可他偏偏“不识趣”。这一次,他又选择了在网上公开“澄清”、接受媒体采访,不依不饶地指责这是“个别人恶劣的小动作”。

尽管每一次的交锋都很艰难,赵章元并不悲观,他说,“少数派”不过是一种假象,在一些论证会上,与他握手表示支持和安慰的人并不是少数,而“环境意识觉醒的民众也正在成为强大的后援”。赵章元经常接到一些陌生人的电话,有的人只是问候一下他的健康或者说一声“我支持您”就匆匆挂断了电话。

六里屯的“票友”专家

生活在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周边的人们,常用戏谑的方式讲述着因垃圾改变的生活。

居民黄世平说,他们就像“缉毒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习惯性地用鼻子嗅嗅空气的味道。傍晚时分,在他所生活的距离填埋场2.2公里的中海枫涟小区,原本休闲散步的人群里会突然爆发一声:“臭气来啦!”就像遭遇了“鬼子进村”,人们四散奔逃家中,并把窗户关严,那些垃圾的味道,“还不如呆在厕所里舒服呢”。

黄世平是在2005底年入住的中海枫涟小区,在他们这些新住户到来之前,附近的居民已为垃圾的事斗争了很多年。事情尚未解决,2006年底,又传来消息,北京市要在六里屯垃圾填埋场附近再建一个垃圾焚烧厂,黄世平感到“雪上加霜”,“情感上完全无法接受”。

居民们很快自发组织起来,到环保部门提建议,到局递投诉信,还有人在楼顶挂起抗议条幅。居民们在网上看到赵章元的文章,就向他咨询。后来在电视台的一个报道里,面对镜头,赵章元立场鲜明地表态:“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环评报告错漏百出。”一个环境专家能站出来说句话,六里屯人顿受鼓舞。

2007年4月,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受理了六里屯居民对北京市环保局的行政复议申请。而与此同时,像黄世平这样一些“票友”级专家也在居民中成长起来。也是在那次电视节目里,相关部门的官员“有意隐瞒”六里屯焚烧厂选址处于上风向容易扩大污染的情况,把“西北风向”说成“东北风向”,还说“焚烧不会产生二恶英”,居民们一下子就找出了其常识性错误,并组织起来抗议。随后相关部门拿出的风向资料,也被黄世平挑出了毛病:“这是山前的数据,我们的位置在山后,山前和山后的情况差多了!”黄世平说,公众觉悟的提高,“也督促着相关部门严谨起来。”

2007年6月,行政复议结果出来了,国家环保总局决定该项目缓建,并要求重新对六里屯焚烧发电项目进行论证,并扩大公众参与范围。在2009年“两会”期间,这个结果再次被重申。六里屯人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回顾这个艰难的过程,黄世平不由感叹起“居民们团结起来的力量是巨大的”,在这些六里屯人中间,有搞科研的老专家,有市政工程建设的项目经理,有律师、记者、工程师,也有政府官员、人大代表,黄世平就是某研究设计院的退休干部。他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和渠道里想办法。

局面的转变正是源于这个社区居民们的齐心协力。曾经有人把六里屯居民起草的反建焚烧厂的意见书递给北京市一位高层官员,这位官员说:“别再递了,我已经收了一摞了!”

新的方向:可以替代焚烧的方法

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高级工程师乐家林走进“反烧派”阵营也源自六里屯事件。乐家林是在某社区论坛上偶然看到的六里屯反建垃圾焚烧厂的帖子,六里屯的情况他再熟悉不过了,1998年,他本人就曾经起草过有关六里屯垃圾焚烧厂的可行性报告,当时六里屯周边还没有居民,对于二恶英也没有充分的认识。

看到六里屯居民朴素的还带有情绪化的帖文,研究燃烧专业的乐家林觉得有道理,但他知道以这种方式与相关部门沟通是难起作用的。于是,他留下了电话,从此成为六里屯居民的“智囊”,从政策和技术层面为他们出谋划策。

2005年前后,乐家林曾多次到欧洲考察,他接触到一种成熟的“厌氧发酵”处理垃圾的办法。这种方法相当于让多种厌氧菌“分工合作”,把垃圾分解成为甲烷气体和一些可以作为肥水的液体。乐家林做过比较:建一座厌氧发酵厂与建一座垃圾焚烧厂相比,占地面积相当,前者的建设成本是后者的1/2,建设周期是2/3,运行成本只有1/4。

在乐家林看来,厌氧发酵正是这样一种可以替代焚烧的好办法,他向《小康》介绍说,辽宁营口就想把这种垃圾处理厂引进到他们的城市中,目前,“前期的设计规划进展都很顺利。”乐家林说,垃圾处理问题的症结之处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我们的思路和意识。

然而“主烧派”并不看好乐家林等人的尝试,他们认为“厌氧发酵”、“热解气化”这样的方法在国内少有成功的范例,更没有形成规模化,“工程建设特别是公共工程必须使用成熟技术”。他们还指出,全国有30多个以“垃圾资源化”为幌子的新技术项目,名为“高科技”,实则把大部分垃圾仍送去填埋。

赵章元对待这些新方法的态度则宽容许多,他的信息袋里已经收集了十几种有关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技术方法,他在综合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利弊,并等待时机成熟时递交给政府部门。赵章元说:“在否定了垃圾填埋法和指出焚烧法弊病后不能不替政府认真考虑垃圾的科学出路:垃圾分类回收和资源化的落实。”

垃圾焚烧利弊篇3

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思考

中图分类号:tm31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国内部分城市中已经建设了一定数量的垃圾焚烧发电站,不但有效解决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而且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我国的垃圾焚烧发电中仍然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果不能对相关污染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管,将严重阻碍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在我国加快垃圾焚烧发电站建设步伐的基础上,要加强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入研究,积极改进和完善相关技术措施,从而促进产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1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特点

当前,在我国的垃圾处理中,生活垃圾所占的比例最大,国内每年堆积的生活垃圾总量约为1.4亿吨。在国内传统的垃圾处理中,普遍采取填埋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和弊端较多。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我国政府、环保和能源部门提出了垃圾处理的新原则,即减量化、无害化、利用化和安定化,其根本目的是在避免垃圾形成二次污染的前提下,加强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目前,垃圾焚烧发电是国内外常见的垃圾再利用技术之一,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垃圾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而且有效提升了区域的资源供应能力。

目前,在国内各省市、地区相继建设了一些具有较大规模的垃圾焚烧发电站,成为区域环境治理和能源供应的新途径之一。从专业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适用条件

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适于开展垃圾焚烧发电。在各地区拟定垃圾焚烧发电站的建设时,必须对各类垃圾的低位发热值、可燃质含量与含水率等进行鉴定。一般情况下,生活垃圾的低位发热值要在6280kJ/kg以上,可燃质含量在35%左右,含水率在50%以下,这是应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基本条件。

1.2技术类型与特点

1.2.1回转炉技术

回转炉技术是最为常见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之一,其主要是应用回转窑焚烧炉进行垃圾的处理、焚烧和发电。回转窑焚烧炉的窑身通常设置为一微倾斜的形式,垃圾从高端送入低速回转的圆筒内,在筒内经过翻转、燃烧等环节后,燃烬的灰渣从圆筒下端排出。目前,国内使用的回转窑焚烧炉以水冷壁式、耐火砖衬式为主,具体选用何种形式的回转窑焚烧炉要综合考虑地区生活垃圾的性质、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

1.2.2流化床技术

垃圾焚烧发电中流化床技术的主要原理为:各种物料悬浮于流化床焚烧炉的内部,以保证垃圾与空气的充分接触,从而提高炉内的燃烧和烟气排放效果。同时,流化床技术采用分级燃烧的方式,有利于降低各类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和低成本脱硫,燃烧后产生的灰渣也易于综合利用,是较为环保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之一。但是受到煤炭资源价格上涨,飞灰量较大等原因的影响,流化床技术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1.2.3层燃炉技术

层燃炉技术是较为简单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形式,无需对垃圾进行严格的预处理,利用活动炉排较为良好的机械运动能,实现对于各类垃圾的搅动、混合,从而防止了垃圾在进入炉内后遇高温出现表面固化的问题。同时,应用层燃炉技术实现了垃圾的干燥、着火、燃烧与燃烬等流程均在炉排上进行,节省了技术应用中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

2垃圾焚烧发电中常见污染问题及对策

在垃圾焚烧发电中,实现了各类垃圾的“三化”处理,但是在垃圾燃烧过程中有可能向外界排放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或灰尘,从而造成了二次污染的问题。据我国环保部门统计:在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二恶英的排放量较大的毒性有机化合物之一,其主要分布于垃圾焚烧炉产生的飞灰中。一般情况下,二恶英主要来源于各种原生垃圾中,或者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同时,重金属也是垃圾焚烧发电中常见的污染物,主要有铅、铜、汞、铬、镉等,在焚烧过程结束后,重金属污染物主要分布干飞灰、烟气与底渣中。

在垃圾焚烧发电的污染治理中,要注意对于焚烧温度的控制,一般要保持在850℃以上,气体在炉内的停留时间要在2s以上,而且要保证烟气中的含氧量在6%-10%之间。二噁英虽不能在线监测,但运营过程中可以找出一些与二噁英生成有关的参数,比如Co的排放。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编制的《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导则》规定,焚烧厂烟气中Co的含量不大于60mg/m3,炉渣热灼减率不大于3%。垃圾燃烧完全,能够有效控制二噁英的产生。在垃圾焚烧过程中,要尽量控制Cuo、HC1、CuCl2的排放量,以防止对于大气的污染。同时,在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要尽量保证各种重金属污染物残留于底渣中,既减轻了重金属直接排出炉外的技术难度,也有效避免了重金属污染物对于二恶英的催化作用。

3推进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的策略

目前,在我国各地区形成了发展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热潮,但是由于准入机制和相关监管制度的不健全,而导致大量不符合技术标准和环保要求的垃圾焚烧发电站存在,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却形成了区域内新的污染源,对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健康、和谐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在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发展中,必须要综合分析和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加强对垃圾焚烧发电站建设流程的审批,并且重视环保技术的创新和实践,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垃圾焚烧发电产业。

3.1技术政策的完善

在垃圾焚烧发电站的建设中,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从自身职责的角度出发,加强技术政策的完善。例如:在垃圾焚烧发电的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艺流程与运行管理等方面,要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外国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制定严格的技术规范与专业准则,特别要注重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实践,从而为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提供必须的技术基础。

3.2加强产业结构政策

在我国中央及各级地区政府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中,应将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列入其中,在提高产业整体社会地位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对于产业的资金、技术和政策扶持力度,从而构建完善的产业结构政策,为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3污染物排放指标应与国际接轨

在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发展中,污染物排放超标的现象日趋严峻,这是今后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日本、美国、德国、法国、韩国等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达国家,均制定了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并且配备了相应的监管机制。但是我国垃圾焚烧发电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尚要求不高,低于欧盟标准较多,所以,我国要积极参照其他国家的标准,在国内实现垃圾焚烧发电污染物排放指标的统一化,同时加强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力度。

参考文献:

[1]吴珂,刘勇,冯其林.CDm项目下的填埋气体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J].科技信息.2012,(06).

[2]刘景岳,徐文龙,黄文雄,刘畅.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在我国的实践[J].中国环保产业.2011,(10).

[3]房镇,李如燕,王金华.运用清洁发展机制促进垃圾填埋气的减排利用[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2,(04).

垃圾焚烧利弊篇4

2012年4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对垃圾焚烧项目建设提出了量化要求:到2015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能力,要达到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35%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48%以上。

此前的2012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文上调了垃圾焚烧发电的上网价格,规定垃圾发电全国统一标杆电价为每度0.65元,于2012年4月1日起执行。

这些利好政策,点燃了相关产业层面的热情,也引发了学界和民众的新一轮关注。

源于垃圾围城

“垃圾围城”日益严峻。

特别是在“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日益稀缺的土地与垃圾量的持续增长,二者矛盾尤为突出。

据北京市市政市容管委会副主任陈玲介绍,近年来,首都垃圾产生量每年以8%速度增长,按此速度,预计2012年全市垃圾年产生量将达914万吨,到2015年将达到1152万吨。

广州日产垃圾约18000吨;南京日产垃圾5000多吨……此前,业内曾有预测,2030年中国城市垃圾年产总量将达到4.09亿吨,2050年达到5.28亿吨。

目前,主流的垃圾处理方式,是进入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但是,新建填埋场亦需占用大量土地资源。随着城市扩容,城市人口剧增,“这一路线,越来越难以为继”,北京市市政市容管委会固废处副处长卫潘明介绍称。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内多家垃圾填埋场后,发现实际填埋量普遍超过规划填埋量;超负荷运转,成为垃圾填埋厂面临的又一难题。

垃圾填埋厂产生大量甲烷,直接排空后,加剧气候变暖;另外,即便使用国际上最先进的防渗膜产品,也无法彻底解决垃圾填埋后的渗滤液问题。

“约80%的垃圾填埋场存在地下水污染。”中国环境科学院赵章元研究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垃圾围城的压力,卫生填埋的弊端,加之政策层面的利好,三重因素之下,各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始密集上阵。

2012年4月28日,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在其官网一则信息,其内容是“南京江北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开始第二次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同一天,南京另一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江南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也举行了公众参与听证会。

广州,这座曾因居民强烈反对而在2009年搁置了垃圾焚烧项目规划的城市,近期也重新忙碌起来。

广州市城管委副主任徐健韵4月底向当地媒体透露,目前,当地规划的6座垃圾焚烧厂中,花都、番禺的垃圾焚烧厂正在做选址的规划环评;增城、从化、萝岗的垃圾焚烧厂正在选址;城中心区的垃圾焚烧厂已经选址在兴丰。

北京市提出,在今年年内,要将垃圾焚烧比例提高到20%;今年10月,位于门头沟区首钢鲁家山矿、号称“亚洲最大”的生物质垃圾焚烧发电厂有望试生产,预计年处理生活垃圾100万吨。

卫潘明介绍称,到2015年,北京市实现垃圾焚烧、生化处理和卫生填埋的比例应达到4:3:3。届时,北京的生活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将达到1.1万吨。

二三线城市也开始发力。近期,就有湖南的株洲,福建的连江、龙岩,安徽的合肥、六安、阜南,贵州等地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在或准备建设。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聂永丰认为,2008年至2015年,是“中国垃圾焚烧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令业内瞩目的是,目前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密集开建,并未伴生2009~2010年间的反对事件高发现象。

产业利好

2012年5月3日,光大国际(00257.HK)在其官网宣布,该公司投资7.5亿元,在宁波市开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其中一期项目计划于2013年底建成投运。

这是进入2012年以来光大国际拿下的第4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也是其布局的第16个项目。此前的项目,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广东等地,设计总规模1.46万吨/日,总投资73.08亿元。

据其官网资料,国家发改委上调垃圾焚烧发电价格到0.65元/度后,将对光大国际产生利好。目前其山东省项目的平均上网电价低于0.6元/度;江苏省13个项目的平均电价在0.6~0.65元/度之间。若上述项目实行统一标杆电价0.65元/度,公司受益必将增加。

该公司2011年度年报显示,环保能源各项目2011年共处理生活垃圾2442000吨、固体废物46000立方米,提供上网电量共5.53亿度,分别较2010年增28%、21%和24%,环保能源业务贡献盈利较2010年增加了40%。

华光股份(600475.SH)、南海发展(600323.SH)等国内环保板块上市公司的市场部人士均向本刊记者表示,对垃圾焚烧发电业务持看好态度。

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2009~2010年的垃圾焚烧之争,曾经成为热点。

最为激烈时,作为“主烧派”专家代表的聂永丰,和“反烧派”专家代表的赵章元,都曾收到过人身威胁警告。

两方争论的核心内容有两点:一是垃圾焚烧炉的热值如何保证,以二英为代表的焚烧污染物,究竟能否有效控制?据美国epa研究结果表明,二英等物质在850℃以上高温下停留超过2秒,即可分解99.99%。二是在前端垃圾分类、污染物信息公开等政府监管尚难全面到位下,是否应该上马环境污染风险极高的焚烧项目,作为未来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路径之一?

正处于公示期的南京江南、江北等垃圾焚烧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说,现有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能够确保炉膛温度保持在850℃。

而引发公众忧心的则是,办法虽有,但在执行中究竟能否达到切实之效?

黄小山,即反对北京建设阿苏卫焚烧项目的知名网友“驴屎蛋”,曾在2010年初随北京市政市容委赴日考察,“如果我们的焚烧厂,可以像日本东京的那样干净,那我肯定不反对焚烧”。

黄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描述,东京垃圾焚烧厂就在城区中,卫生条件极好,污染物指标监控完全,二英等敏感污染物数据,也及时向公众公开。

黄小山也认可“焚烧作为一项成熟技术存在的合理性”。但中国上马焚烧项目,同样需要若干的前提,包括立法、标准、准入门槛、公益性定位、民众参与、有效监管、程序合法等等。

徐海云,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主张中国走垃圾焚烧路线。但采访中,他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坦陈,“中国现有的垃圾焚烧厂,无论从技术还是运行管理水平,仍然参差不齐”。

相关环境信息的公开也受到关注。由几个年轻人组成的“民间垃圾焚烧小组”,从2011年12月开始,向全国31个省市(除港澳台地区)环保厅/局以及国家环保部,申请“2011年二英重点排放源企业名单”。截止到2012年4月23日,有19个省市环保厅/局(含国家环保部)给予该小组回复。

目前,广州、四川、青海、河南、贵州和陕西6个省市公布了二英排放企业名单。“但具体到这些排放源的二英排放信息,公众尚无从知晓。”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博士后毛达说。

坚决反对垃圾焚烧的赵章元最大的担心,在于“管理不到位”,“设备再好,若无到位的监管,也会走样”,“没有良好的监管,垃圾焚烧就会潜在风险”。

垃圾焚烧厂如何有效监管,是多数人的共同担忧。

虽然身上分别被贴上了“反烧”和“主烧”的标签,但这并不妨碍一个饭局的开始:黄小山和徐海云,在北京一家湘菜馆共进晚餐,边吃边聊垃圾。两个人发现,在诸多“敏感”问题上,两人观点并非相左,反而非常一致。比如,“垃圾应当先进行充分分类、资源化利用后,最后一步是进行焚烧处理”。

垃圾焚烧利弊篇5

[关键字]: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

引言:

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垃圾是垃圾处理方面的新秀,我们对这一新生事物做了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国内;国外)。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弊端众多:卫生填埋占地面积大二次污染严重;垃圾焚烧和发电投资大运行成本高而且不适宜处置水分大、渣土多、热值低的生活垃圾。水泥窑遍布各地,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有投资低、垃圾热值水分要求低,适用范围广、垃圾处置效率高、基本无二次污染和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本文主要阐述了南方岩溶地区大型干法水泥窖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的具体应用情况。

1.国城市垃圾的现状及来源

1.1城市垃圾现状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增长迅速,每年以6%――8%的速度增长,2003年以后,总量基本上稳定在每年1.5亿吨左右。目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占地约80多万亩,近年来又以平均每年4.8%的速度持续增长。全国600多座城市,除县城外,已有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且有四分之一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根据统计资料,全世界每年产生4.9亿吨生活垃圾,而仅中国每年就产生1.5亿吨城市生活垃圾,对于人口密度大的中国城市而言,垃圾围城已成城市痼疾。

1.2城市垃圾的来源

一般来说,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为轻质可燃物、厨余物、无机物三类,其中,轻质可燃物是指纸张、树叶、塑料、织物、竹木等质量较轻、热值较高的有机物;厨余物是指果、皮、剩菜、骨头等厨房垃圾,含水量大;无机物包括金属、玻璃、灰渣等,一般不可燃烧。由于我国的生活习惯和能源结构,城市生活垃圾中厨余物和渣土含量较大,二者合计占比达到90%左右;而美国、德国、法国的占比基本在40%以下;厨余物的占比大,决定了生活垃圾的水分含量大;渣土占比大,决定了生活垃圾中惰性物质占比大,燃烧困难。我国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含量高,决定了我国生活垃圾水分含量高于发达国家。

1.3传统垃圾处理方法

传统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填埋、堆肥、焚烧等方法。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和机制,填埋法不利于节约土地,难以控制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堆肥法对垃圾成分要求高,工作面积大,处置周期过长,恶臭污染严重,堆肥产品的肥效低、存在有害成分等。焚烧法尾气净化系统投资、运行成本高,难以彻底处理二恶英等有害物质。

例如我国南方岩溶地区的垃圾也是这样的。近年来,南方岩溶地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具备了一定的城市基础,但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事业却远落后于城市发展的进程,垃圾处理的现状不容乐观。城市的生活垃圾量逐年增加,垃圾的收集以人工收集后采用简单的填埋处理为主,未能实现资源化利用,并未消除填埋产生二次污染。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垃圾处理事业投入不足,垃圾处理设备设施落后,环卫的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但后来,该地区垃圾处理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该地区的主要制约情况是:

(1)提高垃圾处理资源化率。从源头分拣开始,遵循了“循环利用-堆肥-焚烧发电-卫生填埋”处理的科学原则,从资源化与无害化方面着手,使生活垃圾实现资源最大化以及最终处理最小化。同时,也发展生活垃圾资源化相关产业。

(2)拓宽融资渠道,提高污染收费。政府方面大力清理了各种行政性壁垒,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并且执行和提高污染收费制度,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资金供给,增强政府或市场投资和运营成本的补偿能力,还吸引多元化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填埋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从而解决了垃圾处理管理经费、设施设备不足等各种问题。

(3)针对南方岩溶地区,按照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法制化管理的要求,在制约措施上也成立环卫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加大落实力度,使该地区环卫事业基本形成了政府扶持与市场机制、社会参与相结合的运行新格局。

纵然如此,垃圾的处理现状仍然堪忧。要使得垃圾的处理科学、合理,需要进一步探求新型的方法。

2.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应用现状

水泥窑特别是现代化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协同处置工业废料、生活垃圾和多数危险废弃物时,水泥混凝土生命周期环境评价维持不变,对其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的安全性没有不良影响,同时还能替代(节省)一部分天然化石燃料(煤),相应地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协同全社会妥善销纳一定数量的废弃物。它是目前认为非常有效的一种垃圾处理方法。

2.1国外现状

以前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办法概况,以填埋为主,焚烧为辅,堆肥较少;但是在加权平均的概念上,国外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比例占到19%,焚烧的比例占到22%。欧盟在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方面,有过几次转变:刚开始是以填埋和焚烧为主,焚烧后的灰渣也被填埋;90年代后期相继发生了几起垃圾填埋场渗透液泄漏事故,于是他们一方面修订并大幅提高了填埋场的防渗漏标准和技术规范;这样经历了6--8年,欧盟发现他们所采取补救措施成本太高,收效不大,且不能根治二次污染之隐患;经过慎重而痛苦的反思和论证,2007年至今,德、英、等国终于相继作出了新决策,不再新建可燃废物与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和焚烧炉厂;今后所有新产生的可燃废物和垃圾都要采取其他的更经安全更济的方法,尽可能地全部即时处置,一步到位,消纳干净,不留后患,尽量少用或不用填埋场和焚烧炉。同时对水泥工业消纳可燃废物与城市生活垃圾的前景也颇为看好。在日本,以前他们先用焚烧炉烧垃圾、再建工艺技术复杂的生态水泥厂来处置焚烧炉灰的技术路线是很不经济、不可取的。很明显,日本为这条曲折的道路已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不值得我们效仿。

2.2国内现状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既有与国外不同的地方;又包含了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又有区域性的特征。因此处理城市垃圾,必须考虑种种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我国垃圾组分中大部分是水分和灰渣、以及部分轻质可燃物,在这些污染物中,目前人们议论得最多的是二恶英类物质,尤其以四氯二苯并二恶英(tCDD)为甚,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00倍。二英有多种合成方式,不论哪种合成方式,都必须具备一些条件:低温、潮湿、缺氧、停留时间短、不完全燃烧等。我国采用的是干法水泥窖处理。由于水泥窑的固有特点,回转窑体较长,具备从200度到2000度的多种环境,能够处理燃点不同的垃圾;气体最高温度达到1700度,且在窑内停留6-10秒,可以较为彻底的消灭二英(要有效消解二英,必须在850度以上的高温下停留2秒以上);水泥窑中气体湍流度(雷诺氏指数)达到100000级别,燃烧充分,可预防新的二恶英的生成。

经过充分调研及分析比较,我们认为将国外先进的生活垃圾气化技术与新型水泥干法窑相结合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最佳途。

3.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方式

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是用水泥窑烧成系统代替垃圾焚烧处理工艺的焚烧和尾气净化系统。该处置方式典型工艺主要包括供料、垃圾气化、灰渣处理、除氯等四部分,核心环节是垃圾气化和灰渣处理。

3.1垃圾气化

垃圾进入气化炉内与流化砂混和、沸腾,部分垃圾燃烧产生热量保持流化砂的温度500-550℃,另一部分垃圾气化,生成可燃气体送到水泥窑分解炉内进一步燃烧,彻底分解有害物质。气化炉气化垃圾产生的烟气通过管道送入水泥窑分解炉内进一步焚烧分解有害物质。烟气中二恶英等有害物质在分解炉高温、足够的停留时间及碱性物料环境中分解、固化,达到彻底无害化的目的。

3.2灰渣处理系统

气化炉内垃圾的不燃物灰渣从炉底排出,采用水冷设备将温度从500℃降到300℃以下,分离出铁、铝金属后,最终剩下的块状灰渣用作水泥生产的原料。

3.3除氯系统

在水泥窑窑尾烟室处设置除氯系统,抽取部分含氯粉尘气体.通过冷却系统急冷后用收尘设备回收粉尘,减小对水泥窑运行及产品质量的影响。此环节无大气污染物排放,无固体废物产生,且充分利用了垃圾的热值,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4.新型干法水泥窑垃圾处理系统的优势

4.1对垃圾适应性好,处理彻底

系统内设置一系列破碎、均化、计量、喂入设备,城市生活垃圾通过密闭垃圾运输车送入,不需分选,对生活垃圾的适应性很强。

此种处理方式是能够将垃圾彻底消灭的方法:首先将垃圾充分焚烧,利用其热值;灰渣本身又变成原料的一部分。由于该水泥窑系统的负压和全封闭特点,废气、以及处理中产生的气体不容易溢出,反而在负压的作用下不断被吸入回转窑,在高温下彻底消解。垃圾废液可以在窑尾用高压打入窑内,高温处理掉。

4.2资源化程度高,节能减排效果好

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可替代部分水泥窑燃料,减少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炉渣可替代部分水泥原料,游离态铁、铝等金属可分别回收,资源化程度高。采用气化炉技术,气化时空气消耗量小,产生废气量少,对水泥生产影响小,能源利用率高。

4.3处理流程简洁,处理垃圾方式灵活

利用水泥窑烧成系统代替垃圾焚烧处理工艺的尾气净化系统,简化了处理流程,降低了相应投资。水泥厂可以在生活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参与进去,可以直接与市政环卫部门协调,将所有生活垃圾交予水泥厂处理;也可以在设立垃圾分拣站的基础之上,只参与处理分拣出来的轻质可燃物;也可以在垃圾处理的后端,在给予一定补贴的情况下,参与处理垃圾焚烧厂的灰渣。

4.4降低垃圾处理投资、运行和监督成本

城市垃圾从收集、分拣、运输、焚烧、灰渣和燃烧废气处置等各环节,投资、运行和监督均耗资巨大。灵活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可有效节约各环节的投资、运行和监督的成本。

取得的环保突破――高效处理二恶英水泥窑系统的分解炉内温度高(近900℃),垃圾气化气体燃烧时间充足(7秒以上),气化炉中产生的二恶英在分解炉中能够完伞分解;气体与高温、高细度、高浓度、高吸附性、高均匀性分布的水泥碱性物料充分接触,有利于吸收氯离子,控制氯源,再加上离开气化炉后的气体有个急冷的环节(250℃),可以避免二恶英类物质的二次生成。

5.处理方法的不足

5.1遇到的困难

在我国,在这方面的投资不足,所以实施的力度不够大,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还是沿用前人的方法和经验,这需要一段时间来推广。

5.2问题

在处理技术上,我们还需要有更为完善的地方,还需要往低污染,高效率,高环保的方向做研究。

6.结束语

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垃圾是符合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的新型垃圾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虽然目前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但其应用潜力十分巨大,必将成为垃圾处理行业发展中一个新的亮点,给国家和社会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蒲舸.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可持续性发展[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6

[2]杨青.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的方法。山西科技2002.3

[3]庄伟强.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垃圾焚烧利弊篇6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城市垃圾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009-03

城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人类活动的所有方面,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集中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排放量迅速增加。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经费不足,垃圾处理的科技水平和基础设施落后,中国城市垃圾绝大多数未经处理就堆放在城郊,仅有少量经过无害化处理,因此资源化程度很低,远不能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需要,形成一个“垃圾产生量增加—环境污染加重—治理费用上升—财政资金不足”的恶性循环。

循环经济是当今国际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以循环经济为核心,对城市垃圾进行综合利用,一方面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再生资源的供给量和使用量,减轻资源调查的依存度。提高对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水平,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城市垃圾概述

1.城市垃圾的概念。城市垃圾主要是指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而不包括工厂所排出的工业固体废物。从卫生角度看,城市垃圾是一种城市环境污染物,它污染城市环境,影响城市市容,而且危害市民的健康,阻碍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但从资源的角度看,城市垃圾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它含有许多可综合利用的物质和能源。若能回收垃圾并将其资源化,不仅可减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还可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资源。

2.目前中国城市垃圾的分类和特点。城市垃圾根据其来源可分为五类:食品垃圾、普通垃圾、建筑垃圾、清扫垃圾、危险垃圾等。按化学成分分为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两类。其主要特点是:(1)数量大: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消费量的增加,生活垃圾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此外,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如一次性用品的广泛使用,也使城市垃圾排放量不断增长。(2)品种多:城市垃圾是多种废弃物的混合物,垃圾包括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两部分。工业废渣主要包括煤矸石、粉煤灰、钢渣、高炉渣、赤泥、塑料和石油废渣等。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是厨房垃圾、废塑料、废纸张、茶叶、碎玻璃、金属制品等。(3)变化大: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使垃圾种类更加多样化,尤其是电子垃圾日渐成为困扰全球的大问题。

3.城市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1)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并对土壤造成污染。(2)堆放产生高浓度的渗透液严重污染水资源。(3)堆放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4)造成蚊蝇滋生,传播疾病,影响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

二、城市垃圾的污染防治

1.城市垃圾处理现状。(1)城市垃圾混合回收的方式加大了垃圾资源化的难度。中国城市垃圾基本上属混合回收,从回收的垃圾中分选有用物质,在目前分选技术差的情况下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利于城市垃圾的资源化。(2)城市资源化技术较落后。中国城市垃圾中的无机成分多于有机成分,不可燃成分多于可燃成分,不可堆腐成分多于可堆腐成分,且大中小城市又各有不同,因而资源化难度大,经济效益较差。(3)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资金不足。中国城市垃圾处理费用主要来自政府,金额有限,而建大型的卫生填埋厂或焚烧发电厂均需大量资金,从而造成城市垃圾资源化基础设施差。(4)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善。当前,中国把垃圾处理的重点放在减量上,对垃圾资源化不够重视,无相应的资源回收法,管理差,且目前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垃圾的资源化。(5)资源化意识淡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随之改变,资源的回收观念淡薄,回收难度大。

2.城市垃圾的处置目标。解决垃圾问题的目标是将垃圾减容、减量化、资源化、能源化及无害化处理。(1)减量化。当前处理城市垃圾的国际潮流是实施“综合性废物管理”,其中有一项工作就是动员全体民众,包括厂商、流通部门和消费者,把垃圾的产生量减下来。其行动口号是:a减少浪费;B物尽其用;C回收利用。这是从垃圾源头抓起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垃圾总量、体积大大降低后,就可减少垃圾运送、汇集中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垃圾减量化的潜力是很大的,而其现状并不令人满意。(2)资源化。固体废弃物混在一起是垃圾,而把它们分开后加以回收利用就会成为资源。把大部分垃圾转化为资源,一方面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可以缓解资源危机,同时节省垃圾处理的费用,这是一举三得的好事。(3)无害化。城市垃圾处理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无害化。城市垃圾的无害化首先要从源头抓起,减少有毒有害垃圾的产生。如工厂应生产无毒害、无污染的产品,生产中采用“绿色化学”或“绿色工艺”——这里原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几乎所有反应物中的原子都变成产物中的原子,反应又是一步完成的;化学反应和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溶剂、介质等是无毒害可循环使用的,甚至是零排放。产品出厂时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包装,甚至应提倡零包装。其次,在终端处理时应采用新工艺,采用高新技术妥善解决垃圾处理中产生的污水和有毒害的气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害化处理的目标。

三、运用循环经济进行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措施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垃圾填埋、垃圾堆肥化、垃圾焚烧、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分类回收系统等环节反映了循环经济中3R原则。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过程中强调树立循环经济观念,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要以循环经济原则规范自己的环境行为。

1.填埋处理。垃圾填埋历史久远,是普遍采用的处理方法。因为该方法简单、省投资,可以处理所有种类的垃圾,所以世界各国广泛沿用这一方法。从无控制的填埋,发展到卫生填埋,包括滤沥循环填埋、压缩垃圾填埋、破碎垃圾填埋等。垃圾填埋处理的循环经济意义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1)填埋厂最终形成新的土地可以重新开发利用,既提高了土地的附加值,又能尽快地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2)垃圾填埋沼气是一种可回收资源,具有很高的热值。

2.堆肥处理。堆肥是中国、印度等国家处理垃圾、粪便、制取农肥的最古老技术,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研究利用的一种方法。堆肥是使垃圾、粪便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生物化学反应,最后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用作肥料或改良土壤。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堆肥技术已从建立简易垃圾堆肥设施发展到建立机械化连续堆肥化设施,目前在四川和北京开展了城市垃圾制备生物复合肥的生产。堆肥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垃圾有机成分的生物化学过程。在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有机物、氧气和细菌相互作用,析出二氧化碳、水和热,同时生成腐殖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城市垃圾的消纳作用,二是作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的作用。采用垃圾堆肥作土壤改良剂或土壤调节剂,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成分,提高农作物产量,将城市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还原大自然,从资源化角度看,是最理想的处理方法。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垃圾堆肥化的应用。

3.焚烧处理。焚烧是指垃圾中的可燃物在焚烧炉中与氧进行燃烧过程,实质是碳、氢、硫等元素与氧的化学反应。垃圾焚烧后,释放出热能,同时产生烟气和固体残渣。热能要回收,烟气要净化,残渣要消化,这是焚烧处理必不可少的工艺过程。焚烧处理技术的特点是处理量大,减容性好,无害化彻底,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源化,因此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垃圾处理技术。通过焚烧可以使可燃性固体废物氧化分解,达到去除毒性、回收能量及获得副产品的目的。几乎所有的有机性废物都可以用焚烧法处理。对于无机—有机混合性固体废物,如果有机物是有毒有害物质,一般也最好采用焚烧法处理。焚烧法适用于处理可燃物较多的垃圾。采用焚烧法,必须注意不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日本以及欧洲的瑞士、瑞典等国在一般焚烧法基础上,还发展了高温与中温分解,使垃圾在1650℃以上的高温下基本或完全燃烧,将其释放的能量作为能源回收。

4.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城市垃圾蕴含着大量的废纸、废塑料、玻璃、废旧电器等资源。如在中国城市垃圾中,废纸的含量约占2%~12%,每收回一吨废纸,可以重新造纸800千克,节约木材4立方米,节约用电400度,节约煤炭400千克,节水30吨;玻璃类制品约占中国垃圾总量的1.87%,利用1吨破碎玻璃回炉可以节煤1吨,节约用电400度。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采取垃圾分类的收集方法,不仅回收了大量资金,使垃圾得到回收、循环利用,而且大大减少了垃圾的运输费用,降低了垃圾的处理成本,如美国2000年废纸回收率达到50%。

四、循环经济在处理城市垃圾中存在的问题和体系构建

垃圾焚烧利弊篇7

公民媒介素养对社会良性健康发展是有不可或缺的正面的效益的,因此,媒介素养的构建也越来越不容忽视。事件冲突方通过新闻媒体的沟通作用取得既竞争又制衡的结果。媒介素养,是大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它的内涵包括认识、参与和使用大众传媒三个部分。从更广的意义上讲,包括受众、传播者以及传受系统之外的社会宏观大系统的媒介能力。

公民媒介素养表现为:了解媒介、应对媒介、不为媒介所左右;积极使用媒介表达对公共事务的关心;积极介入媒介参与社会生活的自主意识;通过分辨、选择、评估媒介及其内容,进而通过理性的思考与对话,影响、促进媒体维护信息透明与公正,促进公共事件的解决。

公民媒介素养的高低,从内因上决定了公民政治的水平,成为社会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指标。番禺垃圾焚烧厂事件体现了番禺市民高度的媒介素养:

维权意识

该项目开建的消息公布后,周边居民敏锐地感觉到这个项目将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有步骤地开展各种维权活动;并非被动等待结论,而是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项目的进展;质疑专家的独立性;将反对意见付诸行动――签名行动、宣传单、印制t恤、车贴、口罩秀等,通过大量专业的调查分析项目的不可行性;积极揭露有关官员与项目之间的利益关系;继续关注其他地区垃圾焚烧厂项目的情况,以进一步监督番禺垃圾焚烧厂的进展;等等。

知识结构及逆向思维能力

反“烧”市民对新闻媒体信息的接收是有选择性的,例如,对二英污染的判定、对垃圾源头分类缺失的质疑;质疑政府部门与项目之间的利益关系、质疑环评部门的独立性。为了查实垃圾焚烧对环境的污染,亲自调查同类项目――李坑垃圾焚烧厂周围居民的健康状况;运用科学知识――GpS实地检测经纬的方法,计算出项目选址点和小区之间的距离,查阅资料论证二英的危害作用;运用法律知识拟定反对倡议书;搜集国内所有垃圾焚烧的相关报道以及其他地区反建垃圾焚烧厂的案例作为学习材料。

理性思考及议程设置的能力

从网上转帖、口罩秀,到集体“散步”、联系新闻媒体大量报道,反“烧”市民注意争取支援力量――争取30万番禺居民支持、争取当地及外地媒体舆论监督,促使该事件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问题等,即争取一切可以合作的力量;在与有关部门交涉该事件的过程中,有理有节,坚持正确的立场“不是反政府,只是反对垃圾焚烧”;采取用上访这种为政府接受的方式表达民众诉求;拒绝以少数代表人物与有关部门沟通,坚持表达每个人的声音。更难能可贵的是,一些反“烧”市民认识到,维权不能太狭隘,要顾及公共利益才能获得更多支持;把议程设置定为到底要不要建垃圾焚烧厂,而不再是在哪里建设垃圾焚烧厂。

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

番禺市民在运用新闻媒体这一社会公器的时候体现了很高的能力:运用网络手段对相关利益方背景进行调查;辨别有用的新闻媒介言论,通过网络传播的手段迅速传播,形成网络媒介议程设置;借助中央媒体的舆论监督力量;利用新闻媒体来表达最广泛的意见,在2009年11月23日的“散步”行动中,坚持不能“被代表”的立场。

但是从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事件来看,公民媒介素养的构建反映了公民媒介接触行为的缺失。此次事件尽管体现了公民媒介素养中的高度责任感以及独立评判的能力,却暴露了公民媒介接触行为的缺失。据《羊城晚报》2009年11月15日报道,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从2004年确定选址、2006年通过选址审批,5年来没有通报、没有听证、没有征求意见,直至今年9月,一则媒体通报的消息……才‘惊醒’了周边30万居民”,由此看来,公民接触媒介、接触新闻媒介信息比较滞后,并没有在公共事件的初始阶段就介入民意,也从侧面反映了公民对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不足。

从番禺垃圾焚烧厂事件来看,公民媒介素养的构建基于如下因素的改进:

增加政府决策的透明度,提供公民与政府双方观点直接博弈的条件

正如白岩松所分析的,解决番禺垃圾焚烧厂项目的问题关键不在于“是多数人支持,或者多数人反对,而是公众对政府决策信任度的问题”,政府的信任度不牢固,则透明的机制、民意的获取、第三方客观的评价都无从谈起。信任来自透明的机制。也即是说,政府决策的透明度与公民媒介素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增加政策程序透明度,改变过去隔绝公众单方面决策的政治习惯,公民的维权意识才能有发展的空间,他们的知识才有用武之地,同时也促进公民与政府之间进行良性对话,达到有效的沟通;另外,公共事务的讨论让公民间接接受了科普教育,公民的思维能力及知识结构都会得到改善,例如番禺市民从垃圾焚烧厂事件充分认识到垃圾分类的迫切性,开始萌生垃圾分类的观念和习惯,这相比日常的社会教育有很大的优势。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能力

公民媒介素养的发挥及提升离不开新闻媒体的作用,舆论监督能力强的新闻媒体对公民维权及参与政治的行动起到鼓舞的作用,并且能在实际行动中给予民众支持。同级新闻媒体不能批评同级党委,这是由我国新闻业纪律规定的,但通过新闻媒体的策略仍然可以实现较好的舆论监督。公共事件当地的新闻媒体,可以通过连续报道实现舆论监督。例如2009年10月29日晚,广州碧桂园和丽江花园反对建设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4名业主,被警方以“涉嫌组织煽动非法集会”为由连夜传唤。次日,《南方都市报》详细报道了业主被传唤的始末。其次,同城新闻媒体对公共事件同样的价值判断,集中、连续的报道能使一件敏感的公共事件突破种种限制,结合社会舆论形成新闻热点,而公民掌握识别信息的能力将随着新闻媒体的报道不断提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理性思考、议程设置的能力都会得到锻炼。新闻媒体在民生事件的报道中绝对不能缺位,应积极介入公众关注的热点事件中,在新闻价值判断上要有精准的眼光,及时地反映公众的声音,让公民接触媒体成为一种常态行为。

决策程序的民主性

公民媒介素养的高低受制于决策程序的民主性,一个不接纳民意的社会,不能产生高素质的媒介公民。决策程序首先需要理性。市民将处于独立地位的专家搁置,亲自调查的行为暴露了公共决策成本过高的弊端。不过,尽管在尊重民意的问题上有少数人利益与多数人利益的矛盾,且民意并非最理性,决策程序民主性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公民如何在参与政治时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智地表达自己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看法和建议,甚至对公共事务的发展施行影响?公民媒介素养尚待提升。公民媒介素养的构建离不开博弈条件――决策程序的民主性。一个封闭的社会氛围不可能诞生高素质的公民,更不可能形成市民社会。

在番禺垃圾焚烧厂事件中,决策程序并没有达到民主性。例如,2009年10月30日相关部门召开项目情况通报会,公示环评单位电话供市民提意见,但通报会只开放给媒体,不开放给市民。甚至有网友发帖揭露,近年来由该项目环评部门所进行的省内关于垃圾焚烧项目的环评几乎全部通过,环评部门的独立性备受怀疑。

具有民主性的决策制定的过程应该为民众所知悉,民意能够对决策的进程提出反对声音,通过公民与政府的公开博弈,使得决策更理性、有利于政策的贯彻执行,达到效益最大化。政府决策部门应该主动提高决策程序的民主性,将“全民公决”从概念转换为现实。正如2009年11月24日,番禺区政府表示要对垃圾焚烧厂选址建立科学民主的政府决策机制,“不排除进行全区群众投票”。

具备程序民主性的前提,反“烧”市民充当专家角色,就垃圾焚烧厂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做调查,验证垃圾焚烧政策的科学性,甚至补充化学知识、医学知识和法律条文,与专家就技术问题展开辩论,与政府平等对话,想方设法运用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所有这些举措,都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公民提高个人知识修养,锻炼思维能力,增加公民与新闻媒体互动的契合度,提升公民媒介素养。

垃圾焚烧利弊篇8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生活垃圾的问题。这些垃圾不仅污染环境,破坏城市景观,而且传播疾病,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成为当今社会最严重的公害之一。在我国近700座城市(包括农村)当中,已有三分之二被“垃圾山”所包围,近10年来,中国生活垃圾产生量以平均每年6.98%的速度增长,少数地区的增长率更高达15%20%。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增长,消费结构的变化,垃圾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有机物增多,可燃物增多,可利用价值增大。垃圾问题已成为影响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居民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解决好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状

1、杭州市简介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中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中国南北部交通枢纽。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1′、东经120°12′,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夏季平均气温31.6℃,冬季平均气温3.8℃,无霜期230―260天,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6%。境内自然条件优越,西部崇山峻岭起伏,中部丘陵河谷相间,东部水网平原广阔,构成了“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形格局。

2、杭州地区生活垃圾产生量现状

生活垃圾产生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活垃圾产生量就越多,反之,则越少。经调查,目前杭州地区滨江区、萧山区及余杭区人均垃圾产生量平均约为2.0~2.5K/d;临安、建德等郊区人均垃圾产生量平均约为1.2~1.6K/d,杭州农村地区日产垃圾总量约为8876吨,具体情况可见,表1:

3、垃圾组成及特点

垃圾组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对垃圾分类方法也存在差异,在杭州地区,一般将垃圾分为4大类15小类:一类为有机物,包括厨余、瓜果皮壳、秸秆、家畜粪便;二类为无机物,包括陶泥、渣石;三类为包装物,包括硬纸盒、卫生纸、布、塑料、金属、玻璃、橡胶、皮革;四类为有毒有害物,包括灯泡、废旧药品及电池等。我们广泛抽取了杭州不同地区家庭的生活垃圾进行分析,用称重法计算各类组分的湿重比例,得出如下结果:日产生活垃圾中,有机物比重最大,平均达74.8%,其它三类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包装物、无机物、有毒有害物,所占比例分别为16.6%、8.31%、0.29%,在有机物组分中厨余所占比重最大,为64.08%。一般来讲,垃圾的组分决定后续处理工艺,杭州地区的生活垃圾有机物比重较大,因此可考虑采用对垃圾进行堆沤发酵,产生的渗滤液进行“厌氧+后处理”工艺路线。

4、垃圾的收集、运输现状

杭州地区目前垃圾收集、运输主要情况见表2:

在调查中,主要发现以下一些问题:

(1)杭州地区垃圾收集基本上以户为单位分散收集,以村或街道为单位进行集中收集,再通过垃圾运输车送往垃圾处理中心或垃圾中转站。

(2)农村垃圾没有实现分类回收,即使在一些地区进行了分类收集,在运送时又进行了混合的运输。这样就极大的加大了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

(3)垃圾回收利用与处理成本完全是分离的,主要是在回收系统自身成本规律下运行。因而一些回收价值低的或没有回收价值(如塑料包装袋、电池、有机垃圾等)就无人回收或不愿回收,而报纸、金属罐、玻璃等回收率却一直很高。

(4)家庭有害有毒垃圾收集系统还未建立,家庭有害有毒垃圾如废旧电池、日光灯管、废旧药品等大都混入农村生活垃圾。这样一来会带来潜在的环境污染,二来也会加大处理运行费用。

5、垃圾的处理现状

现今垃圾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填埋、焚烧和综合利用(如生产有机堆肥、生产建筑材料、供热和发电等)等几种方式,各有各的利弊。要彻底解决好垃圾问题应该从源头抓起,进行综合管理,以实现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和无害化。杭州市各地区生活垃圾主要处理情况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目前杭州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基本上都是进行填埋、焚烧,也有一部分用来发电。垃圾发电能很好的利用垃圾中的能源,实现变废为宝,但是建垃圾发电厂成本很高,运行费用也很大,基本产生不了效益,在实际操作中比较困难。在垃圾的填埋、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有害气体等对环境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也使得垃圾里的巨大的能源效益被白白地丢失、浪费,因此,寻找一种新型的,有效的,实用的,适合杭州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工艺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杭州地区生活垃圾处理工艺的初步研究

1、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工艺简介

纵观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进程,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①为维护环境卫生而进行的无害化处理阶段;②在确保垃圾无害化基础上,避免产生二次污染的处理阶段;③提高资源化,减少垃圾处理环境负荷的处理阶段;④源头避免为主、资源化高度发展的全过程管理阶段。以上述四个阶段衡量,发达国家垃圾处理大多在第三个阶段,并开始进入第四个阶段;而我国大部分城市和地区垃圾处理仍处于第一阶段,仍以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为主。

(1)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以其处理成本低,技术简便,适应性强,而且是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最终处理手段。所以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仍将是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之一。但它也有很多缺点:占地面积大;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容易引起二次污染;产生的沼气存在安全隐患等。

(2)焚烧生活垃圾焚烧技术作为一种以燃烧为手段的垃圾处理方法,现在已经被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垃圾焚烧之所以能发展如此迅速,主要是垃圾中的可燃物,尤其是塑料和纸类大量增加,垃圾发热量明显提高,最终使生活垃圾成为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无害灰渣,而且还能彻底地消灭各种病原菌。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一次性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在焚烧过程中排放大量烟气,造成二次污染等。

(3)堆肥

垃圾堆肥作为生活垃圾处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其特点是无害化程度较高,减量化效果较为明显,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其基本原理是先将生活垃圾中的无机类物质分捡出来进行回收或妥善处理,剩余的有机物质在适当的水、气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使有机物质分解并放出能量产生高温,杀死其中的病原菌和杂草种子,使有机物达到稳定化,堆肥产品可以用作肥料安全使用。它的缺点就是只能处理生活垃圾中的有机成分,对其他的无机及有毒有害成分没有处理效果。

由以上几种处理模式的介绍可以看出,无论单纯的采用哪一种模式,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无法克服,因此在杭州地区,我们考虑采用综合处理模式,即将几种垃圾处理模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发挥出其各自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回收可利用的成分,有效地增加处理效率,最终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2、杭州地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模式初探

综合处理集中了各种模式的优点,同时,也解决了单一处理的缺点。如垃圾填埋的缺点是:①可燃物得不到充分利用;②渗出液处理难度大,成本高;③占用大量土地。而综合处理后,可腐有机物和可燃有机物得到了充分利用,故填埋量很小,只占总体积的15~20%,填埋物主要为砖头、瓦砾等有机物,不会带来二次污染。同样,单纯焚烧带来的缺点也可通过综合处理进行一定程度的克服,单纯的焚烧由于有机垃圾含量高,所含水分量高,含硫量大,焚烧时排放的烟气量大,对焚烧炉腐蚀较强;若采用综合处理则产生烟气少,也可较好的避免硫对设备的腐蚀。单一的堆肥处理只能处理垃圾中易腐有机物,其他垃圾得不到处理,而综合处理可克服其缺点。由上分析知,综合处理无论是在社会效益,还是在环境效益上都大大高于单一处理。一方面污染排放量少、占地量较少,资源回收率高,有效地提高了环境效益;另一方面,运行费用较低,设备使用寿命延长,建厂投资少,从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垃圾综合处理工艺流程

由第一部分调查结果可知,杭州地区生活垃圾的组分中,有机垃圾占很大比例,因此在垃圾综合处理中,着重进行对有机垃圾的生态化处理,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分拣

在这个工艺流程中,垃圾分拣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垃圾的收集和运输过程中,各类垃圾都混合在一起,在处理前,必须把它们分开,才能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减少二次污染的产生。

分拣有人工分拣和机械分拣二种方式,人工分拣效率较低,工作环境也比较差,但成本较低,适合垃圾量较少的小型垃圾处理站;机械分拣是采用大型机械来对垃圾进行自动分拣,效率较高,自动化程度也较高,但投资成本比较大,适合垃圾量较大的中大型垃圾处理站。

垃圾经过分拣后,占大比例的有机物被破碎,然后放入堆肥场或者垃圾发酵间进行堆肥发酵;无机物及包装物则被填埋或焚烧处理,由于大部分有机物都被分离出去,因此填埋或焚烧的工作量就大大减少,而其无机成分也使得填埋和焚烧的技术性要求大大降低,不易产生二次污染;此外,一些有回收价值的废品可被回收再利用;有毒有害的垃圾物则需进行特殊处理。

2、破碎

有机垃圾被分拣出来后,再经过破碎处理,则能更好的进行堆肥发酵。上图所示的垃圾分拣分选破碎机除了分拣功能外也带破碎功能,因此出来后的垃圾可直接进行堆肥发酵。如果是采用人工分拣的方式,则可采用小型的半湿垃圾破碎机,达到有机垃圾破碎的效果。

3、堆肥

有机垃圾在经过破碎处理后被送入堆肥场或垃圾发酵间进行厌氧发酵,一般发酵周期在2~3个月左右,在发酵期间,有机垃圾在厌氧菌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有机肥,完成稳定化过程,并产生渗滤液及生物质能沼气。产生的有机肥可作为有机肥出售;渗滤液由于其有机浓度还是非常高,需要再被接入厌氧发酵池进行处理;沼气则可被收集经净化,脱硫后用作炊事等生活用能。

4、厌氧发酵池

有机垃圾堆肥发酵所产生的渗滤液需要在厌氧发酵池里进行厌氧处理,进一步降解水中的CoD等有机质,并产生沼气。沼气同样可用作炊事等生活用能,而经发酵后的沼液一部分根据工艺的需要回喷至堆肥场,以提高堆肥的效率;另一部分可开展农作物灌溉等综合利用,从而彻底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2)加强宣传,改变村民对于垃圾的观念和习惯

“垃圾只不过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垃圾还是世界上唯一增长的资源”,在讲究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废弃资源的回收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生活垃圾来说,如果能在源头控制好、分拣好,则能大大提高接下去的处理效率,因此加强宣传,改变广大村民对于生活垃圾的传统观念,改变村民对于生活垃圾的收集习惯,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1、采取各种宣传渠道做好宣传教育,向村民宣传混合收集的危害和分类收集的优点,并将分类的方法和技巧传授给群众,使其能方便快速地培养起垃圾分类的好习惯,特别是通过在校的学生将垃圾分类的知识传达到千家万户,学生的覆盖面广,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学生,由自家的孩子将知识传达到家里,家人也比较容易接受,因此由校园为试点开始,以点带面进行推广比较可行。

垃圾焚烧利弊篇9

因为一个企业家的决策能力表现在: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他要遵循科学决策程序、使用定量决策方法、民主决策和专家参与决策;在复杂的决策过程中,要注意理性的市场研究、理智地选择投资机会、充分的可行性研究、投资项目的评估,在多方案中选优。而且决策者因工作特点和思维方式,决定其在决策时,易做选择题,不易做问答题,即操作者出问答题,中层管理者做问答题,并出选择题,而高层决策者做选择题。或者说,决策是选择的过程。企业的成长过程正是不断面临选择并做出选择的过程。每时每刻都处在众多的十字路口面前,且走每一条路的最终结果却大相径庭,其实每个企业所面临的生死抉择是一样多的,只不过成功企业正确的选择多一些而已,所以才走的远一些。失败的企业是在重大抉择面前选错了道路。而永远做不大的企业是不敢做出选择的结果。选择决定成败!

一位成功老板,说起他的投资观是“别人能办的我不能办是无能,别人能办我也能办是平庸,创造条件办成别人难办的事才是卓越。”

为此,在当前这个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一个企业在投资选项时必须要克服危市决策的“三大心理障碍”,并处理好“舍与得”的问题。

一是想投资又怕投资(不知往何处投)---危市时代,投资者的“精明”不要被昔日的暴利所束缚,对于有前景的项目并适合自己,不管利润高低,有赚就赢,看准了就要投,千万不要在等待观望之中而错失良机,把一个个的微利生意积累起来,积少成多,照样利润可观;二是看不起小利(而丢失大利)---如今许多习惯于暴利的暴发企业,目光短浅不做拾芝麻凑斗的生意,要么守株待兔,靠等赚大钱什么也没等到;要么想“吃大鱼”,结果看不起小利而丢失大利。别忘了,小钱是大钱的祖宗!三是信心不足(错过许多良机)----危市时代不像暴利时代那样,只要有生产就一定会有效益,有时会因信息不准、策划不到位、调查不足或市场突变,使许多投资亏本,甚至投得越多亏得越多。正是这些未知数的增大、风险性增多,让一些经营者在投资时犹豫不决。其实只要决策科学化还是商机无限的。

但敢于投资选项并不意味着盲目冒险,其实这中间也是有“舍与得”规律而言的。我注意到,中国搞企业经营的大致有三种人:一是在任何市场情况下都能保持企业的较快发展并保持较高的利润;二是能与大的市场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大经济环境好他就能搞好,大环境不好他就搞不好;三是在什么情况下都搞不好,走到哪哪就亏损,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第一种人是真正的企业家,因为他懂得如何“舍与得”。

首先,大多数人认为能赢利,大多数人有能力操作,此项目无法赢利---(因为无论市场发展空间发展潜力有多大,如果大多数人都能操作的项目就不甚乐观,进入门槛低谁都能介入,当然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即使能赢利可能都只是微利而已);其次,大多数人认为能赢利,少数人有能力操作,此项目肯定赢利----(少数人能操作的项目,赢利的机会相对较大,当然这种理想状态是可遇不可求且相对短暂的);再有,少数人认为能赢利,大多数人有能力操作,此项目不能赢利----(如果你所经营的项目大多数人能操作,同业竞争对手众多,你就必须具有领先其他对手的独特的一些方面,比如研发力量、资金实力、运作品牌的经验、全面的市场策划能力、系统的客户关系管理手段、更多更细致的增值服务……即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少数人认为能赢利,少数人有能力操作,此项目有可能赢利----(如此不被大多数人认可的项目,说明他们都认为其赢利的风险太大而不敢涉足,可你恰好有驾驭这个项目风险的独占能力,所以你“神奇一跃”的获胜几率会很大)。

比如说,今年回北京过春节,我就没消停。一位十几年前的高工朋友从网上搜到我,拿着一个投资项目初五赶来。他推广的是一个垃圾处理成果,因我在国家科委工作过,对这项成果有所了解。目前我国处理垃圾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填埋法:填埋是一种消极的、万般无奈的垃圾处理方法。虽然该处理方法投资少、工艺简单、处理量大,并较好地实现了地表的无害化。但填埋的垃圾并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残留着大量的细菌、病毒;还潜伏着沼气隐患;其渗漏液还会污染地下水资源。所以,该方法潜在极大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会给子孙后代带来无穷的后患。该方法不仅没有实现垃圾的资源化,而且大量占用土地.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明令禁止填埋垃圾……

第二种焚烧及焚烧发电法:是眼下各地政府最热衷、也是最有争议的投资项目。它的优点是处理彻底、快捷,把垃圾转化成了热能,也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但对垃圾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二噁英”的处理,该方法却酿成了极大的缺憾,其项目的投资和运行成本非常昂贵。而且,我国目前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复杂、热值低,需添加大量辅助燃料,致使我国目前建设的十几个厂子,虽然政府给了高额补贴,但是几乎全部还是处在亏损状态下运行。所以我国一般中小城市对上马该项目技术无能为力,该方法不适合中国国情。前不久,著名的红歌星---川妹子张靓颖在网上称,她虽然在外地发展,原也准备把她的家落在成都,因为她喜欢这座城市,而且在城南都选好了房子,计划让父母先搬过去住,但是她现在坚决拒绝在成都买房了,她说住在那里是慢性自杀……原因很简单,听说当地政府要在成都城南附近的郊县兴建号称“西部最大的生活垃圾环保发电厂”,其污染之大,每时每刻都要释放二噁英之类的巨毒气体。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漫骂、指责、挖苦她的人纷至沓来。我上网查了一下,果然!不但在建,而且还有专家建议四川全省新建24个垃圾发电厂。联想到去年北京发生的市郊小汤山镇建阿苏卫垃圾焚烧发电厂,引发当地居民上百人上街请愿抗议,而且当地上千居民已先后两次穿着印有“反对在六里屯建垃圾焚烧厂”字样的t恤,前往国家环保总局和北京市环保局门前以及农展馆举办的“2009年北京环境卫生博览会”集体请愿。我在想,目前全球已有15个国家陆续通过了禁止焚烧垃圾发电的法令法规。此前,大兴垃圾焚烧发电的日本,因发现大气中的二噁英含量达到发达工业国家的10倍。故日本已关掉了4600座垃圾焚烧炉,只剩1899座。为什么我们一些地方政府还在做这样的投资选项呢?

第三种就是这位高工极力推广的---垃圾处理再生混肥法。该成果避免了上两者的恶劣后果,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使垃圾减量80%—85%,若条件允许,可将其剩余的残渣生产成轻体建材和建筑陶粒,进而实现了垃圾的“无剩余”处理。同时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经过高温(165—185℃)高压(0.8—1.0mpa)“热解处理”(热选)后,垃圾中的所有杂菌、虫卵及病毒、病害已不复存在,彻底地解决了有机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而且在处理的全过程中,采取了多种对烟尘、恶臭、污水、有害气体、噪音等二次污染的防治措施,杜绝了二次污染,从工艺手段及治理措施等方面都有成熟可靠的技术保证。还达到垃圾的最大资源化。几乎所有的废弃物都得到了科学合理的回收再利用。作为两大主要污染源的有机物和废弃塑料,90%以上被回收利用,不可回收的可燃垃圾制成了高热值环保型燃料;砂石灰分和工艺性残渣被制成了轻体建材。做到了物尽其用,彻底地实现了垃圾的无剩余处理。

垃圾处理再生混肥法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时,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一.用垃圾中的有机质生产的高效有机复合肥,是一种新兴的高科技农资产品。经全国各地大量的农田基本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充分表明,这种有机复合肥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能有效的增加地力、改良土壤,而且生产的是无公害绿色食品。该项目肥料已被国家农业部认可,并多次颁奖,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其二.此资源化处理方法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速度快捷”。作到了当天集运来的垃圾,当天“消灭”掉(4小时)。这种快速处理的工艺方法,是其它任何处理方法都是无以伦比的。其三.由于该项目剩余的砂石灰分及工艺性残渣极少,只占垃圾总量的15%以下。若不生产建筑材料而将其填埋,占地也很少,可延长填埋场的使用寿命10—15倍。由于是无害化处理后的残渣,再无二次污染产生。

把这三种垃圾处理的方法,来个“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对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也就是说,当两种利益同时放面前,当然是选择利益较大的那种;当两种损害放面前,当然是选择伤害较轻的那种。一言以蔽,利弊权衡,自然选利重害轻。而如今一些地方领导在垃圾处理的投资选项上,为了得到垃圾发电的短期较大利益,(因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上马的热情背后是巨大的商业利益,包括土地、电网差价等多种因素);而舍去环境长远污染而不顾……

当然,好的投资项目尚须“慧眼识货人”。初六,深圳的刘总(也是科学家)来京,我们在首都深圳大厦深入洽谈了这个“垃圾处理再生混肥法”项目。刘总说,深圳市也曾建过垃圾焚烧发电厂,但并不理想。故政府对垃圾处理项目的投资十分慎重,开始注意到理性的市场研究、理智地选择投资机会、充分的可行性研究、投资项目的评估,再从多方案中选优。所以对此项目,先要到云南已运营4年的垃圾处理再生混肥厂现场考察,一旦可行,立即建厂。初七,青岛的王总赶来,一见面他就说,经对此项目反复论证和调研,决定尽快上马……

垃圾焚烧利弊篇10

关键词:生活垃圾;无氧热解;燃料油;缓释肥。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堆积量也在逐年增加。近几年城市生活垃圾的年增长率均在5%-8%,少数大城市垃圾的年增长率达到8%-10%,人均日产垃圾量已超过1千克,接近中等发达工业国家水平。我国城市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且增长速度呈现越来越快的趋势。

我国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面起步较晚,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以寻找合适地点加以“自然消纳”为目的。从应用技术看,国内主要是采用填埋、焚烧、堆肥、生物处理等方式。

1、焚烧法。

焚烧法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和供暖,但最大弊端是在焚烧垃圾时产生二恶英气体,再次污染环境。同时焚烧处理的前期投入较大,建设一个这样的工厂投资上亿,在我国中小城市无法实施,处理过程本身也会生成大量的固体、气体污染物,且能量转化效率很低。

2、填埋法

填埋法中大量垃圾污水由地表渗入地下,对城市环境和地下水源造成严重污染,气体排放也比较严重,而且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因此这种垃圾处理方式已渐渐被淘汰。

3、堆肥法。

堆肥法中因生活垃圾堆肥量大,养分含量低,长期使用易造成土壤和地下水质污染,所以,堆肥的规模不可能太大。

4、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通过选择合适菌种对垃圾中的有些有机质进行生物发酵,可降解合成醇类,甲烷等燃料,残渣可在处理后部分用作肥料。由于方法本身不可避免地生成有害和污染物质,加之生成的产品需要复杂的分离,废弃物也需要特殊的处理,且过程周期长,这些特点决定了生物处理法的局限性和高成本,因此一直不能作为主要处理垃圾手段。

寻求垃圾处理新方式、新技术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共同关注的课题。但最终都是以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为处理目标。城市生活垃圾无氧热解处理技术能达到目标。此技术首先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筛选,筛选出无机物可运用于建筑材料,筛选出有机物可以进一步处理。

无氧热解技术是在无氧情况下,城市生活垃圾即使在10000C下性能仍然十分稳定,相互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害物质,经过热裂解、重整和合成产出有效的缓释化肥和汽、煤、柴油等。整个处理过程无二次污染,也无任何排放,真正实现了综合利用,相对于焚烧发电方式,投资小,对垃圾处理量的规模灵活,只要日垃圾处理量达到60吨以上,即可实现盈利营运,适用于大中小城市,甚至乡镇。

无氧热解技术

无氧热解技术就是利用热解炉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裂解、过滤、重整合成燃料油、缓释化肥和建筑材料。

垃圾进入热解炉裂解出有机气体、水蒸气和固体活性碳。固体活性碳进入化肥合成器合成化肥,有机气体和水蒸气进入过滤装置,气体和水蒸气经过吹浮式吸附过滤器,除去含氯、硫、汞等有害物质;含氯、硫、汞的物质经回收处理工序生成氯化钠、硫酸钠、氧化锌,活性碳可以继续利用。

去除有害物质后的有机气体和水蒸气进入催化重整工序,在流化床重整工序中,有机气体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小分子的混合气体即H2、Co、Co2和少量CH4;下一步为放热反应,这些流出气体需要冷却,因而可以将该混合气体流经有机质改性装置,实现热量交换和热量利用;混合气体经热交换除去绝大部分水份后不需再分离,直接进入燃料合成工序。该反应器中注满合成油、硅油或石蜡,混入超细铁基催化剂,在稳流状态下,由间隔层热交换回收反应的热量,以水作为热交换介质并入锅炉。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用于锅炉、废水处理。经过合成的燃料混合气体,送往分馏工序的分馏塔,在不同的温度梯度下分馏出液体汽油、柴油、煤油、固体蜡和混合尾气;燃料油用于热解炉加热,混合尾气送往化肥合成工序中的化肥合成器;

为了使有机物质在热裂解工序中更好地完成裂解,可以在热裂解工序前对有机物质进行精粉碎至5毫米左右。

化肥合成器中固体活性碳和氨吸收混合尾气中的Co2,活性碳和生成的碳酸氢铵固体再经磷酸盐的调整制成复合缓释化肥;

混合尾气中的水蒸气、Co和CH4进入热交换工序,经热交换器交换热量后,分离出水分和含有Co和CH4的可燃气体,在这里经过降温至80度以下,将水蒸气冷凝成水,就可以送入锅炉或其他地方再次使用了,Co和CH4的可燃气体进入热裂解装置、催化重整装置或燃料合成器中的任一装置,作为循环使用的原料。

城市生活垃圾能源再生及无废综合利用生产中有机物质在热裂解装置中的反应为流化沙浴反应。反应过程热传递速快、效率高,和传统方法相比热解速度提高了近十倍,因此能耗大幅度得到了降低,为热裂解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保障。

技术的创新

本项目开发人员通过和在美国高校的合作,前后经过30多位专家的共同努力,经历了无数次反复论证。在完成了实验室规模的试验优化之后,又成功地进行了中试放大,结果令同行十分振奋。在中试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的数据,获得了工艺运行的优化条件。在福建平和建设的垃圾处理厂的成功运行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生活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生产线的自主创新点首先体现在高速、高效、连续运行功能。固体混合垃圾送至粉碎机,将非金属无机物质粉碎,将水份和垃圾分离出液体垃圾和固体垃圾。液体垃圾中的废水经净化处理后排放、利用。压碎后的固体垃圾,通过振动筛将石块、砖头、玻璃、煤渣非金属无机物分离出来,经有氧高温装置进行无机物改性成建筑用砖,再利用。余下的垃圾经吹浮分离出塑料、纸张、织物和金属,直接回收利用。其余的有机物质经裂解、过滤、重整合成燃料油。有机物质的副产物,经磷酸盐调整制成复合缓释化肥。如此垃圾废弃物的无害化热解处理过程在20分钟之内进行,实施智能化、流水线运作,应用效率高,能源消耗低,高速、高效、连续自动运行。

生活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生产线的自主创新点二,能有效实施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工艺流程连续化、成套化、自动化、全封闭,高温灭菌与除臭率达100%,避免污染物的外泄,实行清洁化生产,杜绝了二次污染。是其它任何处理方法无法实现的。

生活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生产线的自主创新点三,能有效实施变废为宝的综合利用。如前所述,分离出来的废水净化处理后排放,分离出来的有机物质经无氧热解、过滤、重整合成燃料油,回收利用。分离出来的有机物质副产物再经磷酸盐调整制成复合缓释化肥。城市干基固体生活垃圾有效资源利用率接近100%,合成燃油为高效纯净燃料,所产缓释复混肥为生态清洁、无害缓释肥,作物吸收快,具有解除土地结块和改良土壤的功能。整个固体垃圾的回收处理过程达到了国际上提出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高难度要求。是目前国际国内最理想的垃圾处理方法。

四、中试放大

2009年初我司决定新建福建平和垃圾处理厂,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垃圾处理厂自2010年6月局部投产运行以来,已累计处理、降解城市生活垃圾2.4万吨,并通过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生产出无机建筑材料600多吨、高效缓释有机复混肥11000多吨,创造了一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半吨有机复混肥废弃资源利用价值。其干基固体垃圾有效资源利用率接近100%,项目投资仅有国内投资发电工程的二分之一,对发展地方经济推进当地部级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该系统的应用技术与设备已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整体技术装配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生产出的有机复混肥使用效果十分理想,和目前市场上的同类产品相比,表现出卓越的促进植物健康成长的功效,抗流失能力突出,对多种植物表现出优越的性能,显著地改善了土壤性能,有效地降低了化肥对地下水的影响。

五、技术成熟性

无氧热解垃圾处理生产技术属全新实用型,而并非是全新的研究型概念。其中有机质热裂解和汽油合成技术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早就在很多方面有应用,已经被证明是成熟的技术。本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传统的热裂解需要很高的温度,并且效率偏低,通过使用研制的催化剂和改进的工艺,反应温度得到了降低,裂解效率得到了提高,因此能耗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这样的提高,并不会在技术的应用上出现风险,尤其是通过中试放大之后,更具可靠性。零散的技术整合到一起,控制和选择产品,对原料的非特定选择是本项目的技术要点之一。能量、物料的管理使得这一技术具备了实用性。整个生产无害排放和缓释化肥的合成是本技术的完全创新之处。之所以成为可以广泛推广的技术,关键在于这个创新改变了过去单纯合成汽油或者氢气的高造价和不具备商业价值的局面。至于整合过程中许多条件的变化,和配伍因素在中试和商业化实际生产中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因此可以说本技术的基础是成熟、扎实可靠的。在过去的几年里,在相关会议、专题讨论、能源部门技术论证等过程中都表述过,得到了多方面的专家的好评和认可。考虑到我国是个农业和人口大国,并且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对环境保护已迫在眉捷,许多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一直是个严峻考验,正亟待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大、中、小城市发展的一块拌脚石,所以,中国是最适合这一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的国家之一。

参考文献:

陈丹、何晶晶,城市垃圾循环处理的概念与可行性研究,环境保护2001(3):36;

胡秀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思考,环境保护2001(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