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44:48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篇1

【关键词】医药商品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252-01

医药商品学是研究医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提高其使用价值的一门应用学科,也是药品营销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它与其他学科有很大不同,是医学、药学和市场营销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1]。在将近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很难培养出适应现代医药的实用性人才,尤其是针对我校的中职学生,因此,我觉得要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就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教学,具体如下:

一、把握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采用多模式教学代替单一的教学模式

医药商品学内容多,知识点密集,难点多,不易掌握。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认真研究,吃透教材[2]。现有的《医药商品学》教材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介绍药品的概念、药品的分类、药品的标准、药品的合理使用、药品的包装及药品的保管与储存等内容,着重于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学习;而各论部分,基本上按药理作用及临床使用习惯分章节,所选择的品种以新的国家基本药物为主,着重于具体药品知识的了解。整本教材内容多,信息量大,实用性强。

传统的“传递――接受”、“教师――课本”的单一教学模式以讲述为主,习惯性地“满堂灌”。如此的教学方法,虽能使学生快速掌握更多的信息量,但学生对接受的信息很难真正地理解,同时学习枯燥无味,往往是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如此十分不利于教师培养学生,这也和中等职业教育理念的培养目标相去甚远。因此,在教学中,我认为可以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在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时,改变过去从头讲到尾的方式,把最基本的理论和技能讲细、讲透,而对各论中的部分内容分别采用学生自学、分组讨论、模拟教学和现场教学等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以此来增加学生对医药商品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与概念获得模式相结合

医药商品学的各论部分,着重于对具体药品知识的了解。我发现教学过程中,如果用传统教学,从头到尾一个药物接着一个药物的进行讲解,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对老师传授的信息很难真正地理解。因此,我会在教学过程中先讲解疾病的病理基础,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针对疾病病况选用药物,继而对药物进行重点点评学习,最后进行总结与归纳。

概念获得模式是学生通过体验所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加深理解和记忆的过程。其目标是使学习者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归纳和演绎能力,形成比较清晰的概念[3]。学生在学习《医药商品学》同时学习药剂学、药物化学等相关学科,因此,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对部分易于理解、教学难度较小的章节可采用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的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概念获得模式教学,会让学生更易掌握相关知识。例如:维生素类药物学习,教师可先布置一些有关新教学内容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自学,在自学之后让学生交流讨论,发现他们所遇到的困难,然后教师根据这些情况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启发,通过“自学――讨论――启发――总结――练习――巩固”的程序,巩固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最后,教师选择和界定一个概念(如维生素类药物,让同学们先自己定义)――教师确定概念的属性(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药物,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代谢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教师准备选择具体例子(如维生素a的点评讲解)――将学生导入概念化过程(缺乏维生素a时表现的症状)――呈现具体病例――学生概括并定义(学生自己得出维生素a的临床治疗作用)――提供更多的例子――进一步研讨并形成概念――概念的运用与拓展(小组为单位,根据所学习的知识,结合销售技巧,以小品形式展示维生素药物的推销过程)。

这种教学模式能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而这恰恰也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所必备的一种素质。

总之,教学模式一定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结合学科内容和特色,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培养目标的特点和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医药商品学的教学方法才能日趋完善,我们也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药学教育,满足社会对现代药学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云伟,胡式良,伊利.浅议医药营销专业医药商品学课程的教学方法[J].卫生软科学,2008,22(6):501-502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篇2

1建立医学意象库

1.1临床医学学习中视觉意象的分类临床医学视觉意象是进行临床医学思维的基本元素。只有当我们的头脑中有了丰富的临床医学视觉意象时,我们在学习新的临床医学概念和规律、解决临床医学问题时,头脑中才会产生连续的、清晰的临床医学情境。因此,引导、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临床医学视觉意象库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知道,临床医学知识本身就是非常丰富的,而且已经按照不同的领域有了明晰的分类,比如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我们建立临床医学视觉意象库的时候,将从另一个角度来进行分类,把临床医学视觉意象分为临床医学时空意象、临床医学情景意象、临床医学模型意象和临床医学图形意象。

1.1.1临床医学时空意象。生理现象、病理现象、生理过程、病理过程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发生,也就是说总要涉及人体结构中各个生理器官在某时刻的空间位置并随着时间变化,这种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有关临床医学问题的时空形象就叫做时空医学意象。

1.1.2临床医学情景意象。生理器官、病理现象、病理状态,都是客观、具体、生动的,这样每一个临床医学情景都可以形成一个意象,我们把这种具有生动具体性的临床医学情景称为临床医学情景意象。

1.1.3临床医学模型意象。在临床医学中,为了得出明确的临床医学概念或规律,常在临床医学问题的研究中,抓住问题的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建立有关问题的一个清晰简洁的理想化模型,即临床医学模型。我们头脑中对这种临床医学问题的新形象就叫做临床模型意象。

1.1.4临床医学图形意象。在临床医学中,从医学概念、规律的学习,到临床医学实验结果的分析,到临床问题的解决,作草图或示意图、列表格、画曲线图是经常运用的方法。利用这些图形,学生可以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从而更好地理解临床医学概念、规律和解决临床医学问题。面对这些图形,学生经过观察、想象、构绘,最终内化为他们大脑中的临床医学图形意象。

1.2建立医学意象库的策略与方法

1.2.1积极创设观察的情境,丰富视觉意象贮备。视觉意象是视觉思维的“细胞”,视觉意象的积累是视觉思维的基础。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尽可能多让学生感受到各种具体疾病发生发展的“真实”过程,丰富学生的视觉意象贮备。

1.2.2增强特色记忆,强化医学意象。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没有记忆谈不上学习。教学中须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医学概念、规律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抽象出来的。同时要培养学生掌握如下记忆技巧:抓住特征重点记,相似视觉意象对比记,关联意象联系记。

1.2.3重视图像表述,强化视知觉的理。用图像对临床医学概念、规律进行表述是训练学生视觉理解力的一种基础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多层次视觉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应着重做好以下三点:(1)养成用图像表述的习惯;(2)读懂图像;(3)灵活运用图像法说明医学概念和诊疗过程。

1.2.4注重临床医学过程分析,培养视觉思维习惯。视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从培养学生视觉思维习惯着手,在讲解医学规律时,要重视静态图的描绘。

1.2.5让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各种医学情境,各种感知觉并用,是建立临床医学意象库的最佳方式。在临床医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有意通过各种手段丰富学生的视觉意象库,还要定期“激活”这些意象,增强学生已有意象的活性,才有可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视觉思维能力。

2构建临床医学视觉思维方式

2.1临床医学视觉思维方式分类

2.1.1网络型医学视觉思维方式。网络型医学视觉思维方式就是从整体出发,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去看待医研对象的思维方式。[4]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系统性。它把每一个医研对象都看成是一个系统,而每一个系统就是一个网络,系统内部的各要素就如各网点。而系统与它所处的环境又构成更高一级的系统,即组成更大的网络。如人体本身是一个系统———网络,而它又与家庭、社会生物圈等组成更大的系统———网络。二是交错性。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即网点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交织、纵横交错的复杂的网状结构。三是互动性。网点之间、网点与大网络之间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作用的。在医学诊治和研究中,运用网络型思维方式,就能够从整体出发,注意分析和正确协调处理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达到整体的最优化结果。

2.1.2前导型医学视觉思维方式。所谓前导型视觉医学思维方式,是指在观察、分析医研对象时,要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注重医研对象的发展及其动态变化。这种视觉思维方式,把医研对象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对未来的多种可能性有足够的分析和准备,注意在对象变化之前采取行动。

2.1.3创新性医学视觉思维方式。创新视觉思维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是思维的发散性,即依据一定的思维原点,注意从正向、反向、逆向、平面、立体、纵向、横向等尽可能多的途径进行思考,从而探求尽可能多的答案或解决方案。二是思维的新奇性。它是指在医学实践中,要注意发现和探求反常现象,繁中求简,简中求繁;合中求分,分中求合;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长中见短,短中见长;正中见反,反中见正。三是思维的辩证整合性。这是指超越事物原有的系统,突破原有的限制,把思维的触觉从本系统拓展到其他系统,从不同体系、不同领域、多维视觉寻找最佳结合点,从更高层次、更广阔的背景和关系中去认识医研对象,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由一到多、由多到一。

2.1.4循证医学视觉思维方式。循证医学是遵循现代最佳医学研究的证据(成果),将其应用于临床对患者进行科学诊治决策的一门学问。采用循证医学思维方式必须遵循下面几点:①证据的来源强调临床的人体实验结果;②证据的收集强调系统和全面;③疗效的指导强调终点指标即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最终结局;④治疗的依据强调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临床依据;⑤医疗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

2.2视觉思维方式的引导策略与方法

2.2.1眼、手、脑三位一体

临床医学视觉思维的培养和训练,需要实现眼、脑、手三位一体的协作与配合:眼的训练在于培养视觉的认识能力、辨别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接受信息的能力和对事物特征的把握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视觉思维能力;手的训练在于培养对技能尤其是信息技术支撑下技能的掌握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对视觉信息的传达能力,即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脑的训练在于培养对事物的分析、理解和富于理智的认识能力,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视觉要素的角度来看,是培养对临床医学形态的准确描绘能力,对人体生理结构、病理结构的分析能力,以及对临床医学形态解构与重构的组织能力。

2.2.2观看、想象、构绘三位一体

美国心理学家麦金指出,“视觉思维借助三种视觉表象进行”:其一是“人们看到”的表象;其二是“我们用心灵之窗所想象的”;其三则是“我们的构绘,随意画成的东西或绘画作品”[2]。在临床医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累医学表象,学习应用医学意象思维展开想象,能对所学医学知识在脑海里播放“心灵电影”,使所学医学知识历历在目,能利用各种表达工具将医学表象表达出来。

2.2.3视觉思维与言语思维的协调

在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所擅长的语言思维移植到视觉思维当中,利用语言思维的成熟性为视觉思维服务。例如,手术操作的教学过程当中,通过一些词汇、一段文字对画面进行较为完整的描述后,再将其一一转换为相应的画面或者录像。随着外科视觉想象能力的加强,可以慢慢跳跃这一辅助手段。其次,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较为清晰明确的视觉目标。外科手术的实施不是某几个元素的简单拼凑,它需要建立在理解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上,依靠想象力将他们彼此集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学生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视觉目标,他们会在一定程度上充分挖掘现有方案的潜力,努力使画面的效果朝着预定目标前进。这种尝试性的挖掘活动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有益的。

2.2.4静态思维与动态思维的结合

静态思维是以静为主的思维过程,是趋于定型化、稳定性的思维。它要求我们从固定的概念出发,循着固定的思维程序来进行。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特性及代谢变化都是以“静态”的物质为基础和前提的。在教学中,我们首先需要从静态思维开始,把定义、结构、分类等规范化、设计化。为增加直观性、可见性,还需要灵活应用模型、标本、投影、表格乃至多媒体等直观式、比较式教法,使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目的是从静态开始启发学生的正确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态思维是以动为主的思维,是运动的、调整性的、不断优化的思维活动。它要求思维者根据不断变化的条件、环境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向、程序,从本质上认识、分析、掌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必然规律。人体是完整的有机体,人体内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更新的,并和年龄、性别、环境等密切相关,即人体是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并高度完善的自控系统。我们必须以变化的、运动的思维形式综合认识、全面分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抓住“动”的核心,去引导学生积极的正确思维。如体内物质的反应大都是动态的可逆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达到动态平衡。条件一旦改变,原来的平衡必将发生移动,在新的条件下又要实现新的平衡。所以,我们不能孤立静止地看待某一个问题,否则就无法认识人体,更谈不上医治疾病。静态思维和动态思维的结合是医学教学的关键。静态思维和动态思维是对立的统一,两者既对立又相成,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互补互促。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只有动静结合,才能使我们的思维更具体、更完善,这是搞好医学教学的关键。如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或各个分子,它们各自的结构不同、性质不一、功能各异,但物质之间又是不断转化、不断变化的,所以其性质、功能又是可以改变的。因此,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认识,综合分析,才能正确掌握身体内部各物质的内在反应规律。既要静态认识,又要动态分析,两者的完美结合才是正确、有效的科学思维方式。

2.2.5鼓励视觉化的表达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篇3

1.1中医药“治未病”理念

“未病”,《素问》解释为“已疾之后、未病之先”。“治未病”理念是中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学说之一,其预防学思想可概括为“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方面内容[1]。“未病先防”着眼于未雨绸缪,保身长全;“既病防变”注重于阻截传变,遏制疾病的病理生理发展;“瘥后防复”着力于固本扶正,防止疾病复发。究其核心,中医药“治未病”理念就是一个“防”字[2]。

1.2后医疗管理的概念

后医疗管理的概念源自于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时至2003年,国内学者才就维系医院与出院病患间的医疗关系提出了这一概念。后医疗管理就是指患者出院后至再次就诊前之间整个时段的医疗服务管理,它包含了医患间各种医疗与服务关系,如随访呵护、咨询预约、医疗监管等。

2中医药“治未病”理念在后医疗管理中的应用途径与作用

2.1中医“治未病”应用于疾后调养

防其复发祖国医学认为,疾病痊愈后如调养不当,极易造成食复、劳复等不同的疾病反复,这种疾病愈后的未复发状态即属于“愈后未病态”。对于出院患者的疾后调养,“治未病”强调的是个性化的顺势调理,体现在尊重机体自身内在规律性,分析离院在家患者病史、不适症状等临床资料。依据“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判定健康状态,制定个性化的中医康复调养方案进行临床干预,使患者机体自行提高与自然界的适应能力,达到无病自调的养生目的[3]。以祖国医学理论中“冬病夏治”的思想为例,就是利用夏季机体阳气充沛、肌肤腠理开泄的“天时”,采取针灸、擦浴、按摩、理疗等中医药疗法,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抑阴祛寒、补充阳气,使一些宿疾得以康复。与其他养生保健品相比较,针灸、推拿、穴位敷贴等中医药疗法具有简、便、廉、安全、副作用小等优势,对于促进机体的完全康复,控制疾病复发及防范并发症发生具有更加明显而持久的疗效。此外,开展好疾病调养的“治未病”医疗管理,不仅有助于医院业务范围的拓展,对于加强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治疗特色,树立文化品牌也具有重要意义。

2.2中医食疗调理应用于慢性病防治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当前威胁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我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1.6亿人,糖尿病2000多万人,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早期干预各种慢性疾病的病情进展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针对人们对健康保健的迫切需求,积极推广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的中医药膳疗法,辨证配剂、辨病配剂,做到以食防病、以食治病,可以有效配合医疗机构的慢性病早期干预管理。比如:双耳汤(白木耳、黑木耳各10g),泡发洗净后加适量冰糖隔水炖食,可缓解冠心病患者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玉米须冬瓜皮赤豆饮,取适量玉米须、冬瓜皮煎汤取汁,同时食用赤小豆,长期使用可利水消肿、降低血糖。此外,羊骨胡桃粥可温肺平喘,适用于脾肾阳虚型慢性咳喘。诸如此类,在医嘱下科学食用,对慢性疾病的长期防治均具有一定疗效。

2.3中医药“治未病”应用于体检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一度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疾病已不再是医学革命的主要对象,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老年病的早期预防上。提高人们对健康管理的关注程度,早期干预和调理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是践行中医药“治未病”理念的重要任务,惟有如此,才能真正改变卫生保健工作的被动状况。医院应尽可能的在较大范围人群中开展定期健康检查,针对亚健康人群建立中医个人体质健康档案,辨识评定中医基本体质类型,如平和、阴虚、阳虚等。有针对性地从饮食、运动、情志管理等方面组织健康教育,传播中医药“治未病”文化,为亚健康人群开具拟定辨体施养的个性化养生方案,早期干预和逆转处于未病态体检者的亚健康状态,调理体质,扶正祛邪,以达未病先防。

3结语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篇4

所以,养生家历来提倡不要生气,要气量大,要宰相肚里能撑船。中国养生典籍中更留下许多让人难忘的不气歌、莫恼谣和制怒诗。最著名的要数明代胡文焕的一首《戒怒歌》:君不见大怒冲天贯斗牛,擎拳嚼齿怒双眸。兵戈水火亦不畏,暗伤生命君知否?又不见楚伯王周公瑾,匹马乌江空自刎。只因一气殒天年,空使英雄千载忿。劝时人须戒性,纵使闹中还取静。假若一怒不亡躯,亦至血衰生百病。耳欲聋又伤眼,谁知怒气伤肝胆。血气方刚宜慎之,莫待临危悔时晚。可谓把“气”的危害说得形象又透彻。

这里所说的“气”,是指一种怒气、怨气,是人的一种负面情感,是外界的刺激使人的情感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由于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会影响到多个器官,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当这种变化的程度和时间超过个体的承受限度,医学观察发现,人就会患病。所以人们常说:百病生于气。但是,本文所说的“百病生于气”的“气”,不是指这种“气”,而是指一种更复杂的物质现象。

“百病生于气”这句话源自我国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卷十一《举痛论》中一句话。黄帝对岐伯说:“余知百病生于气也。”然后问岐伯九种气的变化能带来什么疾病。岐伯一一作了回答。其别提到“怒则气上”,肝气不走正道而上逆,血则随气逆,就会呕血。这里提到的“气”显然不是怒气或怨气,而是愤怒使“气”倒行,造成血液等的运行逆转而患病。“气”是另外一种客观存在,它有一种统摄作用,可以使血液倒逆。清人喻昌说过:“人,气以成形耳。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可见“气”的能量很大,它可以聚而成人形,散而使人亡。

“气”对于生命如此重要,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又怎样去描述它呢?我曾对照古文中使用到“气”的地方,联系上下文反复思索,也没能够找到非常恰当的现代汉语中的词汇来代替它,也没有找到西方现代医学中恰当的名词来对应。更难说它是一种什么形态的物质存在。

中医中关于“气”的概念大概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但又有所不同。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原始世界一片混沌,后来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因此,“气”为万物之始,称之为元气。《易经》中说:“精气为物”,讲的就是世界是由阴阳精灵之气聚积而形成万物。有人认为这里的“气”可以理解为哲学上的“物质”,同“精神”相对应。但这还不能完全套用到中医中的“气”上,中医关于“气”的概念不但具象化,而且受主观影响更大。我们不能看见“气”是什么样子,好像只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它是一种变化的流动的能量,谁能看见能量是什么样?但我们可以感觉到能量的存在,没有能量苹果怎么会从树上掉下来呢。因此,“气”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这种能量又和大自然能量不同,它是受人的神经、大脑等调节。因此,它又带有主观性,就是说它又受到主观的影响。医家张景岳说过:胃气为养生之主。可见这里把“气”理解为胃的能力、能量或机能。根据现代西方科学研究,能量和物质可以互相转化。在中医中“气”也是可以转化成看得见的形象的。这种转化更使人难以把握“气”的概念,使“气”充满神秘色彩。

翻开汉语词典就会发现,“气”在汉语造词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火气、景气、客气、天气、香气、生气、暮气、秀气、官气、骄气、煤气、毒气、勇气、志气、人气……简直数不胜数,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和“气”字的联系比任何字都更紧密。这说明“气”的内蕴的博大精深。有人说,弄懂了“气”就基本懂得中国传统文化。我倒认为,弄懂了“气”字,也就领会了中国传统养生学的精髓。

西方医学从解剖入手,从具体分类开始进入综合分析,而中医从现象入手,从分析现象间的联系开始。这有点像一个事物的正反面。并因此建立起自己的概念和体系。因此,很难用一种概念去解释另一种概念,打个不贴切的比喻,好像两种民族语言写的诗,很难相互翻译。这大概正是为什么很难用西方现代医学术语去解释“气”的原因吧。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篇5

关键词《医学生物学基础》教学探索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要求。作为医学生物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人的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体验,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达到“不教”的目的,这应该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1《医学生物学基础》注重实验教学

医学生物的实验教学目的不仅是训练学生技能,培养动手能力,而且还要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细胞学理论知识的联想和理解,增强学生对细胞生命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和思维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和接近当今社会人才需求的标准。为此笔者在保留少数验证性实验内容的基础上,更侧重开放性及探索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等内容。如末期主要过程是子核的形成和细胞体的分裂。曾经有人认为星纺锤体含有三种纺锤丝,即三种微管。一种是星体微管,由星体散射出的微管;二是极微管,是由两极分别向相对一级方向伸展的微管,在赤道区来自两极的极微管互相重叠。现在认为极微管可能是由星体微管伸长形成的。三是着丝点微管,与着丝点联结的微管,亦称着丝点丝或牵引丝。着丝点是在染色体的着丝粒的两侧发育出的结构。有报告说着丝点有使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的功能。无星纺锤体只有极微管与着丝点微管。核膜破裂后染色体分散于细胞质中。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其着丝点分别通过着丝点与两极相连。由于极微管和着丝微管之间的相互作用,染色体向赤道面运动。最后各种力达到平衡,染色体乃排列到赤道面上。在这个难点上,尽可能地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实验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独立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在老师的审批与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学生将从中得到启迪,能更好地理解细胞学的理论知识及生命现象。

2《医学生物学基础》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把生命教育有机融入学生活动中

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环境孕育着人类,同时人类也在影响着环境。在环境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起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摆正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联系联合国环境署的决定:从1998年开始,每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都将是“为了地球上的生命”而不再更换。我们似乎不难理解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爱,是每一个地球公民对自己、对他人、对所有生命的爱。同时结合学校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引导学生回归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进而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3结论

(1)首先了解新概念与学生原有概念的关系,在原有概念中寻找新概念的固着点,并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上位关系、下位关系、并列关系,引导学生将新概念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建立新的概念。例如“群落”这一概念是在“种群”这一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延伸、扩展形成的,其教学过程是:展示一幅生物群落图,从中找出各种生物,进而复习种群的概念,然后分析各种群之间的关系,如竞争、捕食、共生、寄生及一些间接关系,引伸出“群落”的概念。明确群落是由多个种群构成的,各种群之间必须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种群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群落也必须是指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多种生物的总和。两者间是一种从属关系,由此将群落纳入种群的认知结构中,使之形成联系。同理,在“群落”的基础上可以引伸出“生态系统”、“生物圈”等概念。然后将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揭示其内在联系。

(2)生命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只有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对医学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的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之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要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能从我做起,把学生视为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体,关注学生,关爱学生,努力创造条件发展学生,那样,我们的学校就一定能够成为实现学生生命价值的绿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焕发生命的活力,都有可能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教育的伟大,也是教育的崇高。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篇6

“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的改革”是我国目前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方针的体现,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今后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中医教学是西医院校的重要教学内容,具有不同于现代医学教学和中医院校教学的独特性。传统的中医教学模式注重对中医知识的系统理论讲授,而现代教育观则要求教学互动,结合临床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医学生对学习中医的兴趣,主动学习,学会思考,并且培养创新意识。

1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现状

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其目的在于使西医院校的学生通过学习中医学理论,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初步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能够进行辨证论治,为今后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和研究奠定基础,也是我国执行“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重”医疗方针和政策的具体体现。

在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设置普遍存在教材要求和学时的匹配不合理,严重制约和影响了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多数西医院校现行使用的《中医学》教材,几乎囊括了中医学从基础到临床的全部内容。本科教学是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主体,课时一般设置为50个左右。在这50个左右的学时里需要完成中医基础理论、诊断、辨证、治则与治法、中药与方剂、针灸与经络、内科常见病以及临床杂病等理论学习,其效果难如人意。

由于中、西医属于两套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教学若没有相关前导课程作铺垫,模糊、抽象的中医概念及思辨式的思维方式常常使学生难以适应,加上中医表达词语晦涩,理论深奥,学生感到难懂、难学、难记、易忘。长久以来“填鸭式”、“粗线条”式地讲授中医学,学生不但理解不了中医理论,也未能真切感受到中医的临证特色。虽然目前一些新教学手段的应用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医基础知识,但教学效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

2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医学高等教育同样受到冲击。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化生物-心理-环境-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从传统的“医-病-药(手术)”的单纯治疗模式向群体-保健-预防-主动参与的模式转变,其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模式所暴露出来的弊端与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医学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运行方式亟待改革。

在大多数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安排在第3学年。在此阶段,医学生完成了基础医学和部分临床基础课程(包括临床见习)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现代医学思维方式的训练;而且经过3年高校素质教育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的愿望和基本能力。此时,中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重点,提高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目标”,引导学生从现代研究的层面理解中医的科学性,培养西医院校学生对中医学习的兴趣。应用已掌握的知识结构,比较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临证思维,通过在比较中设置问题,在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中完成对中医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发掘中医学的精髓与临证特色,丰富学生的临床技能。

3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模式探索

3.1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模式是指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及自学理解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因此,有必要尝试将该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理论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中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问题的设计应突出中医学的重点、基础和精华,并选择能结合临床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通过适当中西医比较方法和现代研究思维提出的问题能够很好地激发学习的求知欲。

3.2课程体系的补充

中医学是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上并孕育、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是一个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课程体系的整合与设置必须遵循中医自身认识自然、社会、人体、生命以及疾病的特点,遵循中医独特的认知方法。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教学的同时,可适当增加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课程(选修课),如《唯物论》、《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有利于医学生对中医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自然科学等综合素养。《素问·著至教论》就要求医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而《千金要方·大医习业》也强调“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3.3教学模式的完善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可适当减少理论课时,增加临床见习、典型病例分析等内容,使抽象的中医概念具体化,并由此问题带出一系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技巧方面的问题。临床实践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理论授课不明白的知识可在见习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完善,重要的知识点得到巩固,使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自然融为一体,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中医理论及临床效果的验证。如血瘀、气滞、痰饮等概念,可通过对患者的诊治而获得真实、具体的体会;同时可以很好地展现中医学在防治慢性病、老年性疾病、疑难杂病及养生预防等方面的优势。

3.4要凸显中医学思维方式和学术内核

中医学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其思维方式直接主导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以及临床上的应用,教学中应牢牢把握中医学的精髓——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由于中医学的内容可能与基础医学的诸多课程发生联系,容易形成概念的混淆,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在有关脏腑的学习中,中医学的“脾”是指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泉,受之于水谷,化生出精微(气血),而西医学中“脾(脏)”为实质性器官。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和明晰中医概念的特征,强调区别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对中医理论的进一步认知和探索。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医学;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08―0156―02

1.医学院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意义

1.1马克思主义于医学发展的理论意义

传统“生物医学”正在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转变,因此,医学发展需关注生物、心理、社会等综合因素,人文关怀则愈发重要。马克思主义正是基于“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着眼于全体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去探究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曾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的基础,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也在推动着生物医学的演进。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医学模式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逻辑有一定相容性。

1.2马克思主义于医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医生自古以来承担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崇高使命,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深的医学造诣,更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高尚品德与正确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与延伸,它所蕴含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等哲学思想对当代医学发展、培养医学生道德情操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3马克思主义于医疗实践的指导意义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论著中找到了“异化”思想,得出“科技异化”的论断,认为“工具理性”的膨胀侵蚀了“价值理性”的土壤。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疑得益于第三次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推动作用,而作为医疗手段的物质载体,医疗设备所内涵的“工具理性”直接影响到医疗模式的转变。人们在倡导价值理性回归的同时,必然注意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中医生过分依赖于检验数据,往往注重仪器和药品的使用,相对忽视了代表人类价值理性的人文关怀。显而易见,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对医疗模式的转变具有一定的预见性。

2.当前医学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研究

2.1当前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现状

首先,毋庸讳言的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概括性极强。从全书内容的结构来看,它囊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众所周知,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分别开设,05方案相对减少了政治经济学研究,更加侧重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概述,这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授课中涉及的概念之繁多、观点之深刻、运算之缜密,无一不是需要学生深入领会的内容。但根据05方案的基本要求,教师需要通过大致50学时去讲授20余万字的教材内容。有限的学时数量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有所取舍,做到详略得当,这对教师的个人能力和对教材的把握以及教学环节设计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挑战。

再者,基于以上两点问题,引进和培养高水平教师是解决矛盾的唯一途径。但是,受到专业限制,医学院校很少或基本不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等本科专业院系,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与同等级综合类院校竞争缺乏比较优势。此外,医学类院校往往授课任务繁重,开设医学专业课程较多,人文、社科类所占比重较低,从课程设置情况来看,“重医学轻人文”也是制约两课教学的关键因素。

2.2当前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现状

首先,从医学生的知识结构来看,具有理科背景的生源占绝大多数,人文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受以往学习经历的影响,很多医学生先天的认为哲学是一门枯燥乏味、与实际生活和专业学习相去甚远的教条学问,致使在医学院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欠佳。

其次,从医学生的重视程度来看,文、史、哲、艺术类课程很难引发学生的广泛关注。医学专业教育课业繁重,且对学生要求严格,在长期医学知识体系浸润下,难免造成学生重理轻文,认为实用主义至上的认识偏差。

再者,从医学生的职业发展来看,他们对人文素质、哲学思维的需求依然停留在隐性层面,直接影响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仍是学历层次、实践经验。概括来说,当前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亟待优化,而这些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朝一夕,一纸政令,它需要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推陈出新,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变化。

3.增强教学实效的初步探索

3.1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首先,由于医学生知识结构文理失衡,所以必须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加强医学生人文基础知识的教育。仅从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来说,为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哲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也必须着重强调。随着医疗人才学历层次的不断提升,一般本科院校医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较考研压力更为强烈,有针对性的开展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教学,有助于学生突破考研政治瓶颈,符合学生切身需要。

其次,受医学专业的影响,医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认识偏差,认为哲学是一门无用的学问,因此,在马哲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旁征博引,围绕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带领学生用哲学的思维去看待问题,弥补他们对哲学认识的不足。

再次,结合医学特点,充分利用医学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自觉运用哲学的方法论指导自身学习和实践,从医学生职业发展的维度去探求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新途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不仅要培养医学生的物质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它更是一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课,拓展和延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内容和目的,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

另外,当代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多元发展,网络、电视、手机等新闻载体受猎奇心理和市场驱动,过激言论频见报端,必然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站在思想的最前沿,把握学生脉搏,有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共产主义信仰。

3.2完善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实践是人们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教学则是提升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可以通过课堂实践、社会实践、虚拟实践等诸多方式去实现。

首先,发挥课堂实践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功能,结合学生需要,调动学生热情,尊重学生观点,激发学生潜能,营造互动氛围,将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建构知识,进而提升教学实效。

其次,“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社会实践不可或缺。对医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目的无外乎几个方面:第一,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共产主义信仰,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英雄纪念碑,开展唱红歌、赛诗会等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政治信念。第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理性看待社会现实。广泛开展“三下乡”、公益事业志愿者、贫困灾区救助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切身感悟去领会教材内容与社会现实的有机结合。第三,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沟通协调能力。结合医学特色,开展疾病防控宣传、社区义诊、医疗现状社会调查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推动专业学习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共同发展。但是,实践教学势必受到诸如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安全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需要社会各界和校方支持,逐步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体制,保障实践教学的充分开展。

再次,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实践教学模式已不仅局限于课堂内外。利用新媒体工具,发挥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的时效性和灵活性,建立QQ、微信、微博等虚拟平台,实现师生无时空限制交流,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求突破,拓展实践教学新模式。

3.3重视校园文化的关键性。

校园文化的构筑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应该具备三个基本层面的文化因素。首先,从人文设施的物质层面来看,它需要一定的硬件作为基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是构成“人文”内涵的主要因素,与之对应的校园文化物质设施需包括“馆藏丰富且空间充足的图书馆;具有悠久历史或传承校园精神的标志建筑;覆盖广泛设备先进的综合文体场馆、环境优雅使用便捷的休闲娱乐场地”等。其次,从师生的主体意识层面来看,一方面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人文素质修养,高尚的师德师风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政治素质与文化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生应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挑战权威的积极心态,敢于张扬个性,在辨证的求索中去探寻真理,获取真知。最后,从校园人文关怀的层面来看,一所充满人文气息的高校,应具备蓬勃向上的朝气,自由温馨的和气,求真务实的正气,攻坚克难的底气。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人文社会学科,而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则是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和延伸,两者统一于培养什么样的医学人才和怎样培养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符合时展要求的医学人才。在医学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校园文化发展的起始点,着力点也是最后的落脚点,而良好的文化氛围又可以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学的时效性,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李亚洲.“两课”教学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16):28-29.

〔2〕姚红,李英,张丽红.高校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育的路径探求〔J〕.学术论坛,2013,(05):13-15.

〔3〕张晋.刍议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失范及重建〔J〕.医学教育与科研管理,2009,(02):124-125.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篇8

   1临床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

   1.1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工程应用型人才以医疗设备的全程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影像工程科等为主。通过4年专业学习,学生对于医疗仪器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侧重于理论的应用,能够对仪器进行基本的保养、维护和一般性维修;对于仪器的医学应用比较了解,在医生和仪器提供者之间起桥梁作用,承担部分仪器的高效使用、改造等任务。同时也可以成为医学仪器生产厂家的运行、维护、安装、研发等专业技术人才。

   1.2专业课程以原理为基础,兼顾应用坚持“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5],接受先进的理论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可分以下几大类:医学仪器与图像处理类,包括电路、数字图像处理、传感器等;微机原理以及应用类,包括单片机、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医学信息系统等;医学基础类,包括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包括生物力学、生物材料、医学传感器等。教学以“学为主,教为导”的方法,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教学[6]。授课以原理为基础,不要求复杂的公式推导,但是要有定性的概念,例如超声探头高频低频的应用差别。由于设备更新换代很快,无需纠结于某个特定型号的设备并研究其具体功能,应概括性介绍医学设备的应用。开设理论教学与实地教学相结合,与医院合作,组织学生到医院参观学习,请相关业务人员介绍医疗仪器和系统的软件以及硬件设备,及其实际运行情况,使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

   1.3引入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概念,加强学生医疗风险意识在基础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引入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概念。表1为制造商对某设备风险的可能性评估。表格左列为危险的可能性分类,首行为危险的严重性分类,阴影区是可用性测试工程师优先考虑的内容。风险分为R1、R2、R3、R4、R5、R6等6个等级。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贯穿于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仍可能存在,因此医疗工程人员需要具有医疗风险意识。在教学中,引入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医疗环境下多种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医疗设备的使用风险,同时让学生感到学习临床医学工程在医院工作“有用武之地”。

   1.4以研带教,直观认识医疗风险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兼顾研究和应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医疗风险的认识程度。例如,我们对RFiD标签在高磁场下应用的安全性进行测评[7-8],通过实验发现,13.56m无源RFiD标签作为患者标识,在1.5t磁场下持续使用对自身安全正确使用没有影响,但是其可能影响核磁成像的信号及噪声水平,形成伪影,见图1。由此可见,通过简单的研究发现临床环境中风险因素随时可能被引入。开展创新性研究实验,在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临床医学工程专业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择业意向。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篇9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教学方法;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29-02

医学遗传学是遗传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随着现代生物学和现代遗传学研究的发展,医学遗传学成为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医学遗传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人类遗传学探讨人类正常性状与病理性状的遗传现象及其物质基础。而医学遗传学则主要研究人类(包括个体和群体)病理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其物质基础。医学遗传学通过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提供诊断、预防和治疗遗传病和与遗传有关疾病的科学根据及手段,从而对改善人类健康素质作出贡献。[1]笔者经过教学实践,切身体会到,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巧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讲授中多提几个“为什么”,往往能很好地开发学生的思维层次,当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兴趣时,就会孜孜以求,全神贯注。

例如在讲遗传学绪论部分时,告诉同学在高考之前都要进行常规色盲的检测,并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观看,学生会看到一个色盲检测的卡片动态图,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高考的时候要做色盲测试呢?你们能辨认出色盲检测卡片的数字吗?色盲是否是遗传病?色盲的致病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呢?色盲的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呢?”这一有趣的现象马上会激起学生的兴趣,这时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答案在本次课的讲授内容,当然学生在以后的听讲中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提高起来。又如在讲授多基因遗传与多基因病这一章节时,理论性较强,比较枯燥,学生往往觉得索然寡味,笔者结合新闻媒体及报纸上关于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年轻化的趋势事件的报道,以及生活中经常见到痤疮、小儿肥胖等症状,然后质疑:“为什么我国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比较高?这些疾病是由单个基因控制还是多个基因控制?会不会受到后天环境因素的限制?父母患此类疾病,子病风险如何?”学生往往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这一现象会满怀兴趣,这样再介绍多基因遗传与多基因病的概念,多基因遗传特点,多基因病的遗传特点,多基因病发病风险的估计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能更加透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在近几年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精选一些有趣的问题,可以很好地激发起学生对医学遗传学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不再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

二、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同步提高,这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了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2](1)培养学生的对照和比较能力。对相似又有联系而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我们可以进行比较,找出他们的异同点,以澄清易混淆的概念,寻求概念的联系和对相关概念的加强。如在不规则显性遗传中出现的表现度和外显率这两个概念,学生往往容易混淆,首先外显率是指一定基因型个体形成一定表型的百分率。即某一显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或纯合隐性基因在一群体中得以表现的百分比;群体中如带有某一致病基因的个体100%发病称完全外显,外显率低于100%时,为不完全外显或外显不全。而表现度是指一定基因型所形成表型缺陷的严重程度。表现度不一致是指具有同样基因型的个体,其表型缺陷严重程度有差异。如成骨不全患者家系中,有的患者仅有蓝色巩膜或骨折,有的有蓝色巩膜和骨折,有的有蓝色巩膜、骨折和耳聋。所以表现度要说明的是在致病基因已经表达的前提下表现的程度如何,是属于“量”的问题;外显率阐明基因表达与否,是属于“质”的问题。通过这种比较就找出了两者的区别,抓住了各自的特点。(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全面分析综合是把事物各部分、各特性结合成一个整体,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复结。如染色体畸变根据畸变的类型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数目畸变与结构畸变,又可根据其特点对其进一步细分,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区别,作出图表(图1),在对知识的掌握以及以后的复习中就可以一目了然。(3)抓内因与外因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形成的,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内因决定着事物的根本属性,外因推动发展。任何孤立内外因的关系的说法都是错误的。利用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有利于学生理解和了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我们知道多基因遗传是指一种遗传性状或遗传病受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的控制,每对基因彼此间没有显性和隐性的关系,每对基因对表型的效应都很小,但是各对基因的作用有积累效应,但是多基因性状或遗传病的形成除受微效基因影响外,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这种遗传方式称为多基因遗传或多因子遗传,又称复杂疾病。其中的决定遗传形状的多对微效基因也是我们所理解的内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其中的环境因素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外因,则起着条件性的作用。这样对多基因病的理解就更深入透彻。总之,启发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来学习,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三、注重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渐成熟,多媒体的传播技术已进入千家万户。这使得学校里一只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手段显得落伍了,多媒体课件应运而生。[3]如在讲授医学遗传学的21三体综合征这一章节时,在放映患儿图片的同时附有视频资料,就能增强学生对该遗传病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还可以为学生以后在临床上进行遗传病的诊断打下基础,并由此引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尽管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正以它的优势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不应忽略传统的教学手段,应使两者相辅相成,取长补短,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传统教学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其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正是现代机器的盲点。教师在黑板上边写、边画、边讲解,某些公式和定理的推导过程、某些经典题目的解题过程,甚至可以把解决此问题时的思路和争论融会在讲解中,这样才会引出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才会将所学的知识消化、理解。教学效果会好得多。如在讲授两种单基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传递规律这一章节时。课本常通过举例计算子病风险情况。以往教师主要对着多媒体课件来进行讲解,往往是老师已讲述很多遍,而学生仍未理解。现在通过教师亲自板书演示整个演算推理的过程使其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再附以讲解,就迅速地拉近了多媒体课件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情绪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增强了学生对两种单基因性状的独立与联合传递规律及发病风险的认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被激发起来。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的联合应用,使得课堂教学形象化、生动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课堂所授内容的掌握率也大大提高。

四、注重将遗传学的基础理论与疾病案例相联系

医学遗传学授课始终强调以疾病为中心,以遗传为基础,深刻理解遗传与疾病的内在联系。[4]因此在各类遗传病教学时,引入临床真实病例,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在分析讨论过程中理解和巩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加深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例如,我们在讲授常染色体以及性染色体遗传病时选取大量的真实病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家系信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典型遗传方式和延迟显性、遗传印记、早现遗传等特殊现象。结合本教研室老教师多年收集积累的病案多媒体素材,包括遗传性震颤、遗传性共济失调、舞蹈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结肠息肉、18三体、猫叫综合征、唐氏综合征等多媒体,图文并用,加大了课堂信息量,增加了直观性。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课堂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明显,得到学生好评。

五、以教学带科研,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互进

“在教学中研究”,更应该“在研究中教学”。[5]作为医学遗传学的一线高校教师,面对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应该明确其中教学是最主要的任务,科研是为教学服务的任务。如果把科研理解为简简单单写几篇论文那还是肤浅的,教师只有针对教学实际问题而有所选择地学习教育理论,且将自己的领悟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自己的科研才能表现出其价值。脱离教学的科研是没有生命力的。为此我时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渗透在教学中,具体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我在课堂教学中既讲述前人的论述,也介绍自己在科研中形成的观点。这样,缩短了教师、教材、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与创新精神。其次,从自己的研究体会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课题研究。训练学生做一个有心人,懂得如何围绕选定的专题系统地收集、整理资料。比如讲到单基因与多基因遗传病时,我就向学生详细阐述了基因治疗的研究思路,例如血友病系X连锁隐性遗传病,通过转基因的方法使患者持续表达缺失的凝血因子,那么患者的症状就会明显改善。又如,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通常是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绝对或者相对不足,疾病发展到后期,最终常需要借助于胰岛素治疗,而目前的干细胞与基因治疗的结合使得糖尿病的根治成为可能,尽管目前还处于临床前期的研究阶段。

医学遗传学发展很快,新内容不断增加。因此,教师既要把握好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教学,同时又要引导学生了解学科进展,培养医学生能准确有效地分析、诊断遗传病的能力和较强的遗传优生咨询能力,因此教学中渗透现代教学理念,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指令性课堂向以学生为主体的非指令性课堂转换,把教师从单纯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转换,加强与临床病例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医学遗传学素养,培养出高质量的医学生,以崭新的知识体系适应分子医学的时代。[6,7]

参考文献:

[1]蔡丽琼.浅谈医学遗传学教学的体会[J].安徽医药,2007,11,(7):671-672.

[2]姜泽群,赵凤鸣,詹秀琴,等.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9):937-939.

[3]曾新.医学遗传学教学实践与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6:55-56.

[4]张成宁,俞萍,祁鸣,等.医学遗传学课程建设浅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8-19.

[5]彭翠英,刘俊,.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4):739-741.

[6]刘鹏,张责寅,高佩琦,等.医学遗传学理论教学改革探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5):29-30.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篇10

【关键词】核心素养;护理教育;护生

1核心素养的核心概念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核心素养的核心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学生必须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及社会需求的品质和能力[3]。因此将核心素养的核心概念界定为核心能力。欧盟委员会在2018年对核心素养的内涵作出了新的阐释,包括以下八项能力[4]。读写能力:在不同学科和环境中使用多种材料(视觉、声音、数字材料)进行口头或书面联系沟通的能力。语言能力:适当和有效地运用不同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数学、科学能力与工程技术能力:数学能力是指开发和运用数学思维来应对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科学能力是指利用科学知识和方法体系来发现问题并得出基于证据的结论的能力;技术和工程能力是运用相关知识理解人类活动及公民个人责任变化并采取恰当行动的能力。数字能力:在学习、工作、和社会参与中自信、批判性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包括信息与媒体素养、沟通协作、数字内容创作与安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社会能力与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反省自己、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时间与信息及以建设性的方式与他人合作,保持对学习和工作适应力的能力。公民能力:基于对社会政治、经济概念与结构、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充当负责任的全球公民并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创业能力:在创造力、批判性思考、流程管理与解决问题技能的基础上,对具有文化、社会或商业价值项目的想法采取行动,并转化为其他价值的能力。文化意识与表达能力:理解与尊重不同文化,并以艺术或其他形式创造性地表达不同文化的能力。

2核心素养的近义词

“核心素养”的别称是“21世纪素养”或“21世纪技能”[5]。经常与实用技能、基本技能、及近来使用的未来技能等其他概念混淆或是重叠[6]。韩国研究者将核心素养称为核心力量[7],日本研究者将其称为学力[8]。

3核心素养的研究工具

核心素养的研究对护理教育具有深远意义,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培养护生的综合素质。现代社会对护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护理专业课堂教学和临床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工具较少,现总结如下:(1)大学生核心力量工具(K-CeSa)韩国的两位研究者用K-CeSa调查了韩国的100名护生,K-CeSa包括国际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资源情报技术处理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四个维度[7]。研究结果指出K-CeSa对于测量护生核心素养只有部分适合,还需研究者们基于K-CeSa,开发适用于测量护生的核心素养的研究工具[7]。(2)护理本科生核心素养的现况调查问卷国内研究者马俊卿以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18个基本要点为依据自制了《护理本科生核心素养的现况调查问卷》,并调查了国内某医学院校的410名护生。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和核心素养现况调查两个部分,共26道题[9]。该问卷为研究者自制,还未在国内得到推广使用。(3)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核心素养评价标准调查问卷国内研究者臧格通过两轮的专家访谈制定了《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核心素养评价标准调查问卷》,信效度良好[10]。研究者虽将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核心素养”带到了临床护理领域,但研究对象仅限于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所以还需要研究者们基于此问卷,制定适用范围更广的临床护士核心素养评价标准调查问卷。分析现有文献,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工具都比较缺乏和局限,从而难以准确地评价出护生或护士的核心素养。自核心素养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不少研究者都对其进行了专门的探讨,但至今尚没有推广使用的研究工具,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4核心素养概念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1)在临床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林春华[11]等研究者指出,医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包括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洞察力、崇高的理想和善于沟通的能力,才能很好地将现代医学模式所要求的临床工作做好。汪艳玲[12]等研究者通过自制问卷对某三甲医院的111名护理人员进行了人文素养调查,结果表明该医院护理人员的普遍人文素养不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有待于提高。周金莉[13-14]等研究者通过临床护士咨讯素养与工作绩效进行相关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电脑态度对工作绩效有较大影响,指出医院的管理者应该重视护士的资讯素养培养,从而来提高护士的工作绩效。目前,国内关于护士素养的研究多为分散、片面的,缺乏一种全面综合有效的评价标准。虽然护士的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已经被纳入到了传统的考试内容中,但必须要注意的是将相关科目纳入考试范围就能够充分评价各项核心素养是一种局限的想法,因为传统考试是不能对核心素养中关键要素进行充分评估的,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研发出能够观察外显表现的测量工具,从更加全面的维度来评价护士的核心素养[15]。(2)在课堂护理教育中的应用马俊卿[9]通过自制的《护理本科生核心素养的现况调查问卷》调查了某医学院校统招全日制某年级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410名,结果表明,本科护生对核心素养的了解较缺乏,大部分本科护生不知道或从未听说过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仇冰洁[16]等研究者通过对湖南、安徽、江西、江苏、山东五省十二市高职护理院校的调研结果分析发现,我国高职护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尚未得到重视、缺乏细化的培育指标、没有清晰的培育途径。于秀霞[17]等研究者通过调研某高职院校护生的紧急救护能力、对急救知识的需求情况及对急救护理技术课程的建议和意见等相关内容,提出为培养高职高专护生的核心素养,首先应调整《急救护理技术》课程的内容与方法,从而提高护生的职业素养,最后更有利于培养护生的核心素养。杨丽[18]提出了四点培养护理专业核心素养的策略:(1)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可观察评估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2)围绕核心素养构建课程体系;(3)加强教师培训;(4)营造人文氛围。核心素养是一种“高级素养”,不是“低级素养”,也不是“基础素养”[19]。护生及护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多种素养。在传统的教育中也培养了一些素养,如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的没有竞争力的低级素养,但核心素养是高级素养,护生和护士的终身发展及社会发展都需要高级素养[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