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的发展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44:52

无线电的发展史篇1

   科学家认为,人类能源消耗量巨大,全球未来将面临能源危机.从目前看,核能和太阳能等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但它们都主要转化为电力之后进一步加以传输和利用.由于电力自身的两大缺点:不易储存和不易传输,因此有人认为,即使未来大量使用太阳能发电,人们也难以将沙漠中太阳能板产生的电能用电线输送到遥远的人类居住区.针对上述情况,科学家在20世纪的后十几年着手研究无线电力传输技术.

   1无线电力传输的发展历史

   19世纪末被誉为“迎来电力时代的天才”的特斯拉在电气与无线电技术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1881年发现了旋转磁场原理,并用于制造感应电动机,次年进行试制且运转成功.1888年发明多相交流传输及配电系统;1889~1990年制成赫兹振荡器.1891年发明高频变压器(特斯拉线圈),现仍广泛用于无线电、电视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他曾致力于研究无线传输信号及能量的可能性,并在1899年演示了不用导线采用高频电流的电动机.但由于效率低和对安全方面的担忧,无线电力传输的技术无突破性进展[1].2001年5月,国际无线电力传输技术会议在法属留尼汪岛召开期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皮格努莱特,利用微波无线传输电能点亮40m外一个200w的灯泡[1].其后,2003年在岛上建造的10kw试验型微波输电装置,已开始以2.45GHz频率向接近1km的格朗巴桑村进行点对点无线供电[1].2006年10月日本展出了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此系统输出端电力为7V、400ma,收发线圈间距为4mm时,输电效率最大为50%,用于手机快速充电.2007年6月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实现了在短距离内的无线电力传输,他们通过电磁感应利用磁耦合共振原理成功地点亮了离电源2m多远处的一个60w灯泡.2008年9月,北美电力研讨会最新的论文显示,他们已经在美国内华达州的雷电实验室成功的将800w电力用无线的方式传输到5m远的距离.

   2无线电力传输的基本原理

   对在空间实现无线电力传输的形式,大致有3类:第1类是通过电磁感应的“磁耦合”进行传输(短程传输).现在已经广泛应用的变压器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来进行工作的:由一个磁芯以及二个线圈(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组成;当初级线圈的两端加上一个交变电压时,磁芯中会产生一个交变磁场,从而在次级线圈上感应出一个相同频率的交流电压,电能就从输入传输至输出.第2类实现无线电力传输的形式是以电磁波“射频”或者非辐射性谐振“磁耦合”等形式将电能进行传输(中程传输).射频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在电子学的理论中,当电流流过导体,导体得周围会形成磁场,当交变电流通过导体,导体的周围会形成交变的电磁场,称为电磁波.在电磁波的频率低于100khz时,电磁波就会被地表吸收,不能形成有效的传输,但电磁波频率高于100khz时,电磁波便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并且经大气层外缘的电离层反射,形成较远距离传输能力,人们把具有较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称为射频,(即:RF).将电信息源(模拟或者数字)用高频电流进行调制(调幅或者调频),形成射频信号后,经过天线发射到空中;较远的距离将射频信号接收后需要进行反调制,再还原成电信息源,这一过程称为无线传输.中程传输是利用电磁波损失小的天线技术,并借助二极管、非接触iC卡和无线电子标签等,实现效率较高的无线电力传输.第3类是将电能以微波或激光形式远程传输:发射到远端的接收天线,然后通过整流、调制,作用于负载等处理后使用(远程传输).微波的穿透性,激光单向性,亮度高等特性使得大量光子集中在一个极小的空间范围内射出,能量密度极高.以微波或激光的形式将电能远程传输的发送设备主要由光源、光调制器、光学发射天线(透镜)等组成;接收设备主要由光学接收天线、光检测器等组成.信息发送时,先转换成电信号,再由光调制器将其调制在光源产生激光束上,经光学天线发射出去.信息接收时,光学接收天线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聚焦后,送至光检测器恢复成电信号,再还原为信息.故一般用于大气层外的卫星间通信和深空通信或太空太阳能电站将太阳能传输到地面.

   3无线电力传输的应用

   3.1多功能家用电器无线供电“膜片”日本东京大学的樱井贵康教授在2006年主持并开发出一种家用电器无线供电方式,是用一片图书大小的柔软塑料膜片便可对家电进行无线供电:该特制塑料膜上面嵌有半导体感应线圈,厚度约是1mm、面积约为20cm、重约50g[2],可以将其贴在桌子、地板、墙壁上,能够为圣诞树上的LeD、装饰灯、鱼缸水中的灯泡或小型电机供电.使用前家用电器需要装上可接收电能的感应线圈即可得到无线供电.此种薄膜电源由四层塑料薄膜组成,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是:电导可控的有机晶体管,感测兼容电子设备接近的铜线圈、接通或断开电源的memS开关、传送电能的铜线圈.当电器进入薄膜2.5cm范围内,最靠近的memS开关接通电源,电感线圈就利用电磁感应向设备供电.试验验证,扣除发热损耗的情况下能量转换率可达62.3%,可转送30w电力(如果加大膜片尺寸可达100w).该无线供电膜片会自行判断电器的所在位置,在居室空间的较大范围内可随意放置[2].

   3.2mit隔空无线点灯实验mit的索尔贾希克研究团队认为:非辐射电磁能谐振隧道效应,称作“witricity”的无线供电技术是采用“不发出电磁波的天线”而实现非幅射共振能量传输.实验中,mit的研究者使用两个直径60cm的特殊铜线圈,一个线圈作为送电方接在了电源上,作另一个线圈作为受电方置于2m外并连接一个灯泡.当送电方接通电源后,两个线圈均以10m赫兹的频率振动,产生强大的电磁场,通过“共振”的方式使得电能传递,即隔空供电使灯泡发光.即使在电源与灯泡的中间放置木料、金属或其他物体等,灯泡仍然会发光.mit的研究者表示,并没有发现这一系统会影响人体健康,现在的电磁辐射水平大概和核磁共振仪类似,在安全范围之内[2].此无线供电技术也称为共振感应耦合技术,技术的核心在于采用了非辐射性磁耦合:两个具有相同频率的谐振物体会产生很强的相互耦合.一般情况下,基于普通电磁感应耦合的非接触电力传输,是利用数百圈紧密缠绕的线圈,只能在数毫米的范围才得到60%以上的传输效率.而共振感应耦合技术中只是缠绕了5圈粗铜线作为天线的线圈,在进行的2m传输时效率约为40%,距离为1m时效率高达约90%.可见这种融合了电磁共振的无线供电技术为无线电力传输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3.3关于微波和激光远程传输电能微波送电是全世界的研究热点,微波的波长介于无线电波和红外线辐射之间,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微波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等介质几乎是穿越不被吸收.1967年美国空军同雷神公司合作成功地通过微波向模拟直升机提供电力,完成了世界上首次电力微波传输试验.1994年,科学家利用微波成功地将5kw的电力送达42m远.2003年,无线供电技术使在留尼汪岛上位于千米深的峡谷底格朗巴桑村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利用微波技术供电的乡村[2].激光具有定向发光、颜色极纯、亮度极高、能量密度极大等特点,利用激光可以携带大量的能量,用较小的发射功率便可实现较远距离的输电.无线传输之所以选择激光在于,所需的传输和接收设备是微波所需的1/10[2],激光不存在干扰通信卫星的风险,使用微波却存在这种问题.

无线电的发展史篇2

关键词:高中历史大众传媒

1、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大众传媒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书刊、报纸、电影、电视、广播、录音、录像带、光盘、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构成的大众传媒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当前的课程改革倡导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大众传媒广泛性和多元性的特征刚好迎合了新课改的要求[1]。

2、大众传媒的概念

在书写工具问世以前,信息的传递是通过语言、手势、图记、烟火等方式进行的,受到时间和空间上地限制。当新闻传播工具出现后,新闻传播开始成为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播方式不断变化,新闻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效果也越来越大,这就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在大众传播的发展过程中,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电脑与互联网的运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们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大众传播的新时代,使得大众传播的辐射范围迅速扩大,影响程度不断加深[2]。

大众传播的不断发展也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发展。现在,人类文化在经过口语传媒文化和印刷传媒文化两个阶段之后,己进入大众传媒文化阶段。大众传媒文化的产生是传媒文化发展史的伟大变革,其实体是大众传媒。所谓大众传播媒介,也称大众文化传媒,是指有组织的传播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向广大受众进行信息符号的复制和传播时所凭借的传播手段、工具、途径和渠道。

3、大众传媒的分类

当代大众传播媒介有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印刷媒介包括报纸、杂志等;电子媒介有电影、电视、广播、磁带、光盘、国际互联网络等。

(1)报刊: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报纸是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2)广播: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新闻传播工具。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有线广播。

(3)电视:利用电子设备传送活动图像的技术,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

(4)互联网: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链接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人们常把网络媒介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介”。

除上述四项之外,还有众多传播载体传递社会信息,充当教育媒介,在此就不再逐一论述了。

4、大众传媒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4.1大众传媒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就我国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情况而言,“我教你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仍是主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模式更是不符合教学的发展趋势。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要求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老师不应该在课堂中唱独角戏。大众传媒凭借其广泛性和多兀性的特征刚好迎合了新课改的要求。一方面,从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教育载体来说,它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可以离开课堂,以信息和舆论的形式,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受众在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等方面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将传媒直接引入课堂的教学环节之中,作为一种情景诱导的教学工具,大众传媒会以其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弥补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这种应用有利于改变课堂教学单向传播的形式,实现信息共享、平等交流。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获取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育改革,实现教育最优化带来新的契机,从而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4.2大众传媒在高中历史课外学习和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大众传媒与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对历史教学的影响贯穿于课堂内外。历史的沉淀是厚重的,教科书提供给学生的只能是历史的框架而无法展现历史广阔的外延。45分钟的课堂时间无法全面地呈现历史的整体性和鲜活性特征。大众传媒凭借其丰富多元的形式,以其无所不在的影响,时时处处感染着受众,弥补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有限性和狭隘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赏影视作品、浏览网页的体验即是大众传媒寓教娱乐的过程,其中相关的历史知识在无形之中便转化成了观众的史学积累。

另外,历史是对于过去的回忆和未来的借鉴,历史教学担负着传承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的重要责任。社会发展需要全面地展现历史,深入地研究历史。本轮课程改革不仅注重大历史的描绘,同样注重各地区的特色史学教育。每个地区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回忆,都存在有别十他地的特殊之处。所以乡土教学方兴未艾,校本教材的开发接踵而至。历史教学工作者除了奔走于图书馆、档案馆查找地方志之外,反映某段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的报纸、书刊、杂志,作为一种历史资料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尤其是近代以来,广播影视技术的发展为当代社会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图片、音像资料更是很好的史料素材。纷繁复杂的史料素材如何收集、整理,得益于计算机数字化的应用便可实现由繁化简,由难变易。

可见,大众传媒的历史教育功能可以弥补历史课堂教学的空白和不足之处,二者有效地结合方能相得益彰。

5、结论

高中历史教学应用大众传媒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符合现代科学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必由之路。在一些学校,多媒体设备、电子阅览室、校园网等已成为学校的必备设施,给历史学科的大众传媒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改变了以往教师靠粉笔一一板书的单向线性传授模式。历史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各项传媒信息有机整合,学生的主体功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大众传媒用动态的演示活化历史、再现历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延长记忆、存储时间;抬升认知水平。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大众传媒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一定会口臻完善,发挥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无线电的发展史篇3

前言:

我国的电动机保护历史十分久,从最初的模仿苏联到自行设计完成、更新换代、智能发展几个阶段,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微机技术的应用,为实现电动机保护的智能化、多功能化奠定了基础,使电动机保护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1.模仿苏联时期的电动机保护

建国之初,我国引进了苏联的JR系列热继电器,掀起了我国电机保护的历史,其占据了我国电机保护的历史非常长,直到1996年,国家出台文件将其彻底淘汰。其是利用双金属片的热效应工作,电流通过其产生热量,向膨胀系数小的一边弯曲,当电流超过热继电器整定电流的一定倍数时就会启动其中的脱扣装置从而切断主回路达到保护的目的。但其存在着无法弥补的缺陷,整定十分粗糙,受环境的影响大,重复性差,误差大,功能单一,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被淘汰是其必然的命运。

一些人将熔断器作为电机的过载保护,其实是错误的,由于受到规格的限制,无法按照电机额定电流进行合理的设定,如果熔断器规格太小非常容易导致断路,电机单向运行,熔断器的规格过大,则无法实现过载保护的目的。

进入到电磁式电流继电器阶段,其具有过载、堵转的保护功能,部分还具有缺相保护的功能,过载保护反时限的特点,但其结构复杂,机械制造对精度的要求高,高价位,体积大,逐渐将被市场淘汰。2.模拟电子式电动机保护器阶段进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半导体模拟器的出现,涌现了一批十分可狂扫且样式非常广泛的电子式电动机保护器,大大改善了电机运行的可靠性,以韩国三和技研株式会社的产品为代表,其在国内市场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缺相、过载、欠流、相序、接地、短路等特征,但其仍然存在一些致命的缺陷。2.1整定精度不够模拟电子式的电动机保护器一般采用电位器进行额定电流的整定,但是要想利用电位器滑动臂的旋转角度与其阻值成较好的线形关系比较困难,尤其是大批量的生产过程中更是无法实现,同时,无法避免操作误差,尤其是没有设定值显示的产品。2.2采样精度不够模拟线路对电流互感器的非线性问题感到束手无策,就算可以采取有效地对策进行校正,工序也十分的繁琐,在实际中应用十分困难,所以一些厂家将非线性问题依赖于提高电流互感器的线性,但是事实上要想由矽钢片做成的电流互感器在很宽的范围内保持线性是非常困难的,行内人士知道用于电动机保护器(电机保护器)采样的电流互感器需考虑的最大使用范围至少为被保护电机额定电流的7倍,因为电动机在堵转情况下会达到57倍的额定电流;除此之外,采样线路本身也存在着非线性的问题,实现高精度的采样是空话一句。

2.3无法实现多功能保护于一体的全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机的保护要求也在逐渐提升,希望可以实现多功能、性能稳定、操作简单的电机保护系统,但是这是模拟线路所无法实现的,所以,纯碎的模拟线路电动机保护器逐渐被先进的技术所淘汰。

3.数字电子式的电动机保护器

这类电动机保护器最大的优势是将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可以实现电机的智能化综合保护,部分还具有远程通讯的功能,可以在一台机器上实现对联网的256台电机实现在线综合监视与控制,大大提高了采样和整定精度上的飞跃,可以对采样的信号进行软件非线性的校正,降低了受到变形信号的影响,实现高精度的采样。

而在整定方面,采用数字设定的方式,可以由键盘用户自行设置,不存在误差,同时也可为过载保护设置多条更加科学的反时限曲线,由于采用单片机就实现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保护器具有可实现性。例如,上海万谱最近研制成功的SwJ2系列电动机保护器(电机保护器)就具有远程通讯、声光报警、过载、堵转、短路、漏电、欠流、故障记忆等多种功能,其就是利用交流采样的技术、多点线校正技术、量程自动切换技术,使其在1a-100a或10a1000a的测量范围内都能保持很高的采样精度,处于国内同类产品的前端,随着微点自己技术的发展,电动机保护器逐渐朝着综合化、智能化、高精度的方向发展。

目前所采用的电动机普遍是根据电流风大小决定是否需要保护,忽略了环境因素的影响,从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电机的保护依据是电机绕组温度是否超过其绝缘等级温度,在同等电流情况下,温度较高的电机烧毁的可能性明显要大,这就证明单纯的依赖电流的大小来判断电机是否需要保护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无法实现全面的电机保护目的。基于这一原因,对电机绕组的温升特性实行数学建模,模拟出电机绕组的温度,进而决定电机是否需要保护,这样的产品已经被关注并且研制成功,原南京爱通自动化研究所与宁波振华电器有限公司合作研制成功的mSG/D系列交流电机数字温度仿真监控装置,该系列产品将定子绕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电流信号、电机外壳温度信号以及在线测量电机热力学参数,然后通过一个数学模型仿真计算出电机定子绕组的温度,在实际应用中绕组温度仿真精度可达3度,填补了国内外间接测量电机绕组温度产品的空白,具有开创性意义。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是直接测量电机绕组温度的电动机保护器,其是通过在绕组中加入温度传感器实现的温度控制,其测量的温度准确,尤其是对频繁启动、通风效果不好、环境温度过高风情况下的电机具有可靠性,但这类电机保护器的使用是有前提是在电动机制造过程中将传感器装入电动机的内部,但是对于在没装传感器的电动机就无法发挥能力。如果传感器失效,维修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一旦发现传感器损坏,一般的选择都是放弃,这为其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无线电的发展史篇4

关键词:修复工程电气设计

1对保护性建筑的一些认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兴起,各地旧城区改造掀起一波又一波热潮。其中不少地方采取“全拆全建”、“整旧如新”的改造方式,使一批历史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遭到破坏。近代上海的开埠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百余年来建造在这里的高楼大厦、亭台楼阁、园林场馆,有的巍峨魁伟,有的精致秀丽,有的典雅古朴,上海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是当之无愧的。至于与历史事件和历史名人有关的建筑更是不计其数,它们代表着各个年代的上海城市历史文化,有的是无价之宝。在描写上世纪30年代的一些小说以及影视剧中,往往会把上海外滩的海关钟声、国际饭店的雄姿、百乐门舞厅闪烁的霓虹灯等作为烘托历史故事的背景。这些已在一些国人心中埋下深深的印象,这就是历史文化的重要价值。

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她的独特的建筑,这是城市创造力和城市精神的表现。这些代表历史文化的建筑物,不但显现城市文化的深度,体现城市特有的个性魅力,而且还能提升这座城市的神韵和光彩,是其它事物和新的建筑无法替代的。所以,如果无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中,简单地推倒了事,把历史的“文脉”切断,那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现在各级政府和部门已加大了对保护性建筑的保护力度,《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于2003年1月1日的实施,更是让许多人为之振奋。

近年来,笔者有机会先后参加了对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百乐门舞厅、徐家汇藏书楼、国泰电影院等保护性建筑修复工程的电气设计。现以徐家汇藏书楼为例,谈谈笔者对保护性建筑修复工程电气设计的粗浅体会。

2工程概况

徐家汇藏书楼原系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是上海著名近代保护性建筑。包括两幢楼,均为砖木结构,始建于1867至1896年间。一幢为四层西式神甫楼,另一幢为两层外国传教士的藏经楼,重重叠叠的书架、栏杆、楼梯布局,是当年参照梵蒂冈图书馆书房的样式建造的。它汇集了原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亚洲文会图书馆、上海租界工部局图书馆等宗教和文化机构的32万册旧外文文献,其中1515年至1800年初欧洲出版的西文珍本计1800种二千余册,另有92种绝大部分都是在上海出版的外文报纸等等。其内容涉及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法学、数学、天文学等各门学科;其语种包括拉丁语、法语、英语、西班牙语、德语、日语、俄语等20种语言;其珍贵的版本价值、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体现了馆藏旧外文文献资源的丰富内涵。它们是研究中西关系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欧美汉学等的珍贵史料。保护这些书籍先得保护书库。

目前人们对保护性建筑通常采取三种保护方式:一是完全保护型,即开展文物式原汁原味的保留;二是局部保护型,即在保留建筑外貌的基础上对结构和功能进行改造;三是风貌保护型,即保留原规划布局、建筑语言符号和绿化环境,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更新改造。徐家汇藏书楼则是根据上海市委市府提出的“整旧如旧,恢复原貌”的要求,进行修复改造。

3徐家汇藏书楼修复工程电气设计特点

保护性建筑的建造年代悠远,其电气部分大多是:用电负荷单一(原仅供照明),等级较低,用电量小(如徐家汇藏书楼修复前用电量仅40kw左右),低压(220/380V)单电源引入;无专用配电间或配电间狭小;接地系统简单,仅在进户处作独立接地;电气线路年久失修,长期高密度超负荷使用,系统混乱;弱电部分仅有电话。

实施修复时,为满足文物保管与修复、科学研究、陈列展览等三大功能的需要并实现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管理、消防与安防技术,建筑形体的展示与艺术勾勒,而需给陈旧的楼房添加现代化设备并健全功能。主要包括:消防系统(消火栓和预作用喷淋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通信、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应急照明和泛光照明、空调等。上述系统和设备的增加,必然提高了建筑的用电负荷等级,并需配置相应的功能房。为遵循

“整旧如旧”的原则,电气专用房间的增设、电气线路的敷设方式和走向等,在满足现行相关规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尽量做到不破坏原有建筑的结构,又不影响其使用功能。

4供配电

4.1用电负荷

随着藏书楼消防、安防等现代化功能的注入,用电负荷的级别有了提升。修复工程中新增的应急照明、消防、安防等按规范要求属二级负荷,其余则为三级负荷。空调功能的增加,使用电负荷大增,总计算有功功率达280kw。受总平面的限制,五位置安放将整个建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的集中空调系统的室外机组,而采用了可“见缝插针”相对分散布置的多联分体空调系统,使安装空间减少达50%,能耗降低。即便如此空调用电负荷仍占了整个用电负荷的49%,约为照明负荷的1.6倍。而二级负荷占整个用电负荷的24%。

4.2供配电系统

根据上海市《低压用户电气装置规程》(DGJ08—100-2003)修复后的藏书楼用电负荷已超过200kw,必须设置用户变压器,为此引入lokV电源一路并选用10/0.4kV、400kV·a变压器一台(负荷率为0.7),供常用;另引入220/380V低压独立电源一路(容量65kw)作为备用。低压系统的接地采用tn—S型式。建筑内的工作照明、应急照明和空调采用树干式分层配电,既便于发生火灾时非消防电源的自动切断,又方便正常运行操作和检修;消防、安防和计算机网络等采用放射式配电,双电源末端切换。

4.3变配电间

利用建筑底层原杂房和部分走道改造为变配电间,把高压柜(真空开关)、带防护罩的干式变压器和抽屉式低压柜合置在同一间内。地坪重做架空楼板,并增设总等电位联结。采用下进上出的走线方式,柜下设电缆沟、顶板下吊电缆桥架。变配电间布置见图2。

5照明

修复工程电气设计将照明分为工作照明、应急照明、安防照明和景观(泛光)照明。

展室、文保研究室和修复室的工作照明要求较高,所以选用的光源色温小于3300K,显色指数Ra大于80,无眩光。为保护馆藏经书文物(有些是百余年前出版的羊皮书)不受紫外线的辐射损伤,设计选用了欧司朗的L36w型低紫外线荧光灯管作为书库内书架上的照明光源,并配以飞利浦灯具的特殊过滤遮光罩,以吸收紫外线而使光源产生的紫外线辐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

该修复工程的应急照明主要设在消防控制与安保监控室、疏散走道、公共阅览室、变配电间、消防泵房等处,是在正常照明失效时,为继续工作(暂时继续工作)而设的备用照明;以及在火灾的情况下,用以确保安全出口通道能被有效辨认,使人们能从室内安全撤离至室外(或某一安全地区),而在疏散走道和公共出口等处设置的疏散照明。应急照明采用了以电网引来有效独立电源作为后备交流应急电源的集中供电式系统,其供电容量、供电时间和转换时间均能满足要求,但在重大灾害时,其供电可靠性可能受到破坏,失去应急照明供电的作用。为此,对特别重要场所如消防控制与安保监控室、公共阅览室、变配电间、消防泵房的备用照明和疏散照明灯具,另加带蓄电池并采用三线式配线,以使蓄电池处于常充电状态。

本工程中,安保照明实际为应急照明的一部分。由于安保摄像机的灵敏度与被摄目标的照度密切相关,不同灵敏度的摄像机所需的入射光通量是不同的。《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规定,监视目标的最低环境照度应高于摄像机最低照度的10倍。本工程中安保系统选用最低照度为1lx的高灵敏度彩色摄像机,参照《涉外建设项目安保电视系统设计规范》(DBJ08—16—99),其被摄目标的环境照度宜为30lx。为使夜间能有效地对藏书楼进行监控,在层应急照明配电箱另设与安保系统联动的开关,一旦防盗报警系统接收到入侵信号,将由安保控制室手动或自动直接开启安装有摄像机的走道、展厅、书库等处的相应应急照明灯,以保证摄像机清晰工作的足够照度。

泛光照明的设置是为充分表现藏书楼的整体建筑形象和艺术内涵,使其立面有比较均匀的照度、适当的阴影和亮度对比。设计确定沿街面为主要观察点,将泛光照明灯具离开建筑物一定的距离设置,采用同一方向照射,突出重点区域,从而达到了较佳的效果。

6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修复工程增加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消防,设计考虑了使修复后的建筑能满足现行的有关消防规范和规定,同时结合原有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使之可行,而设置了消防泵及消火栓系统、预作用喷淋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水泵房设置于建筑的半地下室,而在建筑的底层专辟一间有直通室外出口的消防控制室,并兼作安防和网络控制室。

为节省安装位置和空间,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采用壁挂式主机,设有一个回路,实际使用地址总数为96个(其中智能型感烟探测器57个,地址编码器11个,带地址手动按钮11个,控制模块15块,警铃模块2块),并设有消防紧急电话。当确认火灾报警时,开启相关层警铃,消防广播;当喷头动作时,水流开关和预作用阀动作,由主机启动喷淋泵;当消火栓按钮动作时,消防泵直接启动,主机接收消火栓按钮动作信号;在以上设备动作的同时,由主机切断非消防电源,而设备动作的状态信号由主机接收、显示并打印。

7安全防范系统

根据《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27-92),徐家汇藏书楼修复工程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按一级风险等级的保护要求进行设计,包括防盗巡更报警子系统、电视监控子系统和门禁管理子系统。白天以电视监控为主,对出入口、通道、展示厅、书库进行监视与计算机数字录像,并对进出重要书库的人员实现出入权限控制及出入信息记录;夜间以防盗报警为主,通过周界、书库窗户、出入口通道、展示厅、藏书库进行层层设防。同时要求值班人员定时定点对藏书楼周界进行巡逻,检查围墙、窗户、大门等有无异常情况。

7.1防盗巡更报警系统

防盗巡更报警系统是整个安防系统的核心,设有主控计算机一台,为避免现场大量的管线敷设,主机采用总线通讯方式,通过总线扩展模块接受现场报警点信号。系统由编程器1个、8防区总线扩展模块6块、2防区总线扩展模块2块、通信接口模块1块、数字量输出控制模块1块、系统打印机1台等构成。一旦报警,立即通过计算机CRt(图形显示技术)显示报警区域电子地图,该电子地图上的报警点由正常状态转变为红色闪烁,同时在信息窗口实时显示报警点位代号、报警区域名称及相应的处警预案。系统的联动控制是警后自动化处理功能的重要方面,通过串行通讯口由计算机直接控制数字量受控点。前端防盗探测器的防范配置是:围墙上设置7对主动红外探测器(采用双光束检知方式,适合在雨、雾、雪天等恶劣环境下使用),形成一道周界报警;内部主要通道、展厅、书库设置墙装双鉴探测器(带下视防潜行功能)23个与被动红外探测器(长距离,防尘、防虫密封,温度补偿)4个;一层、二层的书库窗户设置42个帘幕式探测器。巡更系统集成在防盗报警系统中,共设置8个巡更点,可任意设置巡更路线、巡更时间、巡更内容、巡更人员。

7.2电视监控系统

电视监控系统是日常管理与观察整个藏书楼运行状态的有效手段,更是报警以后现场发生情况取证的重要依据之一。由前端摄像机16台(其色15台)、矩阵切换主机、计算机数字硬盘录像、监视器显示切换四部分组成。为在夜间能有效地对藏书楼进行监控,将在安装有摄像机的通道、展厅、周界围墙等场所的照明与监控系统联动,在控制室值班员能手动或自动进行控制。一旦防盗报警系统接收到入侵信号,电视监控系统自动切换现场画面至指定监视器,并触发录像机进行报警实时录像。前端防盗探测器为直流12V,摄像机为交流24V,每层配置1个3a、12V、DC开关电源与1个3a、24V、aC的变压器。

7.3门禁管理系统

在藏经楼书库门及神甫楼二、三、四层书库门等6处,配置了非接触卡iC“一卡通”门禁管理系统。可根据管理的需要自由设置人员出入的区域与时间,能自动识别、判断、读写、记录出入人员的信息。当有非法闯入、门锁或感应器被破坏等情况出现时,系统会发出异常报警信息。考虑到门禁系统的工作电流较大,线路损耗较大,设计强电220V至每个门禁控制箱,每个门禁配1台开关电源,其输出电压为12V(3a)。

为提高整个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控制室内设置在线220VUpS不间断电源1台,保证整个安防系统连续60分钟以上的供电,防盗巡更报警部分单独供电可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

该修复工程中尚包括计算机网络、电话和有线电视系统。集中了交换设备和配线架的计算机网络柜,合置于消防、安保控制室内。计算机网络信息点的位置,特别考虑原有建筑和整排书架及家具等的布置,并与强电插座相对应。对较大空间布置的目录兼展示厅,则配置无线发射的网络信息点,从而避免了地面走线槽和地插座的设置。其余电话、有线电视系统均属常规设计,限于篇幅此处不赘述。

8其它

a.由于功能的增加使各类强、弱电线路大量增加,合理的走向及敷设方式对保护性建筑而言就,显得格外重要。该项目中电气设计把强、弱电干线金属线槽分布在走道两侧的吊顶里,支线及回路线则穿钢管埋墙暗敷,以尽量减少相互间的干扰。

b.用于消防、应急照明等二级负荷的线路均按规范规定采用耐火电线电缆,成束敷设在线槽里的电线也采用阻燃型。

无线电的发展史篇5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生活品质、传统风貌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杭州作为全国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秀丽的西湖山水、丰富的文物古迹和悠久的历史人文,历史文化街区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杭州市市政府十分重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到目前为止,共公布了二十六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总占地面积约530公顷。并每年划拨专项保护资金进行整治改造。

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街区内基础设施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无法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现代生活的需要。而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基础设施不同于普通街道、市政基础设施的改造,既要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又要传承杭城传统居住风貌。如何使历史文化街区内基础设施改造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的保护要求,是我们亟需探讨的课题。

一、历史文化街区内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现状

1、道路交通系统无法满足新时期交通需要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道路格局、街巷格局是长期以来历史演变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空间特色和文化特色(如图1)。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后交通工具的更新加快,原有的街道尺寸、道路材料等都无法满足现在的交通需要。此外,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内河道污染严重,桥梁普遍都有破损情况。以北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整治改造之前,北山街交通流量过大,节假日严重拥堵;北山街两端的断桥与岳庙人车争道严重,交通混乱;北山街全线快速流动的车流严重干扰观光游览次序,游人缺乏停留空间和安全感,难以停留观赏。

这些问题并不能通过简单的拓宽马路方式来解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和文物建筑,还要保护原有的街巷格局,周边的历史环境,才能完整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传承历史的记忆。

2、给、排水系统超负荷

(1)给排水管道老化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给排水系统普遍存在管道老化的问题。早期的管道基本采用铸铁和镀锌的管材,由于使用时间长,设施老化,管道锈蚀情况严重,存在水垢厚等问题。

(2)供水量不足

由于历史文化街区内人口的增多,用水量增大以及原有管道管径过细、过水断面太小等问题,原有水压和供水量无法满足现在的居住生活需要。其次,一些蓄水设施陈旧、不卫生,如北山街栖霞岭一带还在使用山上的老式蓄水池和自建水箱,造成生活用水的二次污染;此外,由于还未安装一户一表,计量设备的落后也增加了供水管理的难度。

(3)雨水、排污系统落后

历史文化街区内排水系统落后,目前还是实行雨污合流形式,一方面增加了城市污水系统的处理量,另一方面这种方式经常引发管道堵塞,既不卫生也不环保。

3、能源系统、通信系统、环境系统不完善

能源系统方面,大部分历史文化街区的总用户量还达不到一定标准,管道铺设工程尚未开展,因此许多居民还是普遍使用煤饼炉或瓶装煤气。煤饼炉烟熏火燎污染环境且居民生活不便,并存在严重消防隐患。瓶装煤气需经常更换,居住在历史文化街区的老年人占多数,同样使用不便且容易应使用过失造成火灾。

通信系统方面,首先,历史文化街区内普遍存在电线架空布置、纵横交错、杂乱牵拉现象,一些居民还将衣服等物晾晒于电线之上(如图2),不仅破坏街区的环境风貌,也是严重的安全隐患;其次,原有的供电线路老化,缺少漏电保护装置,且电线私拉乱接现象严重,既存在人生安全隐患、又有火险隐患。

环境系统方面主要存在公共环卫设施严重不足的现象,大部分历史文化街区都存在垃圾清理不及时,卫生条件恶劣,生活垃圾遍布的现象。这些不但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也直接破坏了街区的历史风貌和景观。此外,公共绿地的缺乏,也导致街区的绿化指标不符合要求,居民生活环境没能跟上城市发展的整体水平。

4、防灾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首先在消防通道上,历史文化街区的道路格局无法满足现行的消防通道尺寸要求,如河坊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由于老的街巷尺寸难以达到消防通道最小值的要求,因此迟迟不能得到消防部门的许可。

其次,历史文化街区内大多都是木、砖木结构的房屋,本身就容易引发火灾。而现状中许多建筑缺乏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的配备,加上电线等设施的老化,增加了消防隐患。

许多历史街区均临湖、临河、或处城市低洼地段,遇洪水、暴雨、泥石流等突发灾害性天气,往往受灾最为严重。所以改造历史文化街区所涉及到的河道、水渠、闸门、泵房等泄洪排涝系统设施也是保护工作之一。

二、历史文化街区内基础设施改造的思索

1、基础设施的改造应符合历史街区保护的总体要求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基础设施改造要以保护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完整性为前提。针对每一处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特色制定相应的改造方案,设施改造时应避免对历史文化街区内建筑、周边环境的破坏,不仅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还要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

2、历史文化街区内道路系统应进行合理定位和组织

历史文化街区内道路的改造应以“限制为主、导堵结合、依靠周边、内部改善”为原则,对街区内道路系统进行合理定位,重新组织,减轻街区内道路负荷,逐步恢复原有道路的历史文化特色。

以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工程为例,由于街区本身空间就小(如图3),老街小巷根本不能适应现代的交通工具,因此规划中不考虑机动车进入街区内部,而是通过湖墅北路、小河路与长征桥路的绕行来解决日常生活和旅游的通行需要。

再来看看北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工程,为保护北山街的空间结构和历史风貌,整治工程不改变现有路网格局与路幅,路面保持民国进时期的沥青路面。为近期解决北山街区交通问题,通过分时管理,白天限制车流,让道于人,疏导车流,缓解交通压力;夜间路边开放停车,服务于消费者与商家。此外,根据相关规划,宝石山下还将建设遂道,分流过境车辆,缓解交通压力。历史文化街区内对外优先发展化共交通,对内疏导登山与景点之间的道路,达到空间通达顺畅。

此类改造模式都很好的结合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实际情况,改善了街区内的混乱的交通状况,同时,保护了街区的整体格局和风貌环境。

3、改善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水务管网系统和能源系统

对历史文化街区内原有的供水、排水管道系统进行更换和改造,根据用水量预测及街区内的道路规划,合理布置区块内供水管网系统;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增加必要的污水管和雨水管,并对雨水、污水管道进行合理布置。此外,还应对水箱、水表等设施进行改造,取消原有水箱,实行一户一表制。

能源系统方面,应视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敷设煤气或燃起管道等,限制煤炉的使用,确实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4、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内的通信、电网管线

(1)整理现有通信线、电力管线,电力架改为地埋电缆,推行管线“上改下”的清理方式,对管线建设经营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有效实行通信管线集约化建设;对室内线路应包绝缘套管,减少线路火灾。

(2)根据历史文化街区内电力负荷,合理进行电网建设,增加电信、电力管线设施,增设变电站、变电器等,满足街区内居民生活的需要。

5、加强街区内的环境系统建设

在历史文化街区内成立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统一布局垃圾站,逐步推行垃圾袋装化,加强环境管理。作为旅游开发的历史文化街区还应在游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增设垃圾箱、公共厕所等市政服务设施,垃圾箱、公共厕所等市政服务设施的造型应与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相协调。

6、建立合适的历史文化街区消防系统

由于历史文化街区内火灾隐患较多,应从多方面进行消防设防。一方面在历史街区周边道路等交通环线设置消防车辆的主要通道,在街区内部寻找合适处留出2米的消防应急通道,利于救火与疏散;另一方面可考虑采用适应于窄小传统街巷的小型消防车,增设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建立智能化的火灾预警和防护系统,减少消防隐患。

7、改善街区周边水环境系统

历史文化街区周边水环境系统直接影响保护效果。应从截污系统、泄洪系统、排涝系统三方面加强建设。除了在污水排放源头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外,还可以考虑建设截污绕行污水管道已保证保护区内水体质量;定期对河道、水渠清淤排污,保证水网水流畅通,上游下游分别设置蓄洪泄洪闸门,科学控制水位,合理蓄洪泄洪,既保证景观又保证防洪;低洼地区,合理范围内建设排水泵站,保证汛期及时排涝,防止保护区水淹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三、总结

历史街区保护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有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也有待于实践中去进一步总结。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探索下,历史街区保护工程一定会走向一条正确的道路,改善街区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杭州。

作者介绍:

无线电的发展史篇6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的革新加之媒体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使得院线电影哭不得,但《阿凡达》让人耳目一新。本文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表达院线电影所为。

关键词 院线电影 《阿凡达》

轻轻按下手中的遥控器按钮,就可以在电视上点播您想收看的电影。移动手中的鼠标,随意挑选您喜好的电影,选中双击,它就会展现在您的面前。当然,规规矩矩的排队买票,然后在一个拥有极佳视听感受的影院里享受一部电影的感觉是前面两种观影体验所不及的。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的革新加之媒体传播手段的进步让院线电影处境尴尬。下面从不同的侧面来阐述。

一、双面人

1,技术的发展拉走了一票院线观众

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电视观赏电影,像华数这类网络电视服务已经越来越普及。一台电脑,一条网线,同样可以舒舒服服的坐在家里或办公室的椅子上观看喜欢的电影,在电视或电脑上观看电影,支配性完全可以由您一手掌握。现在正在崛起的3G技术又为人们增添了许多娱乐活动。长途旅行中觉得枯燥无聊,可以用3G上网本进行无线的观看在线电影。人们广泛使用的手机,通过3G也可以对在线电影进行观看。当然,对于涉及到电影版权的问题,网上该不该免费提供电影的下载和在线观看之类的问题就交给相关部门去管理,笔者主要说明的是电视、网络等科技的产物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于电影观赏的需求。

2,技术的发展又带来了一批院线观众

总票房$2,042,741,709,这个数字仍然在一天天的不断增加中。许多观影者在电影院看过一次之后又再一次的走进了电影院观看。因为他们并不满足于2D的视听感受。由《未来战士续集》、《异形续集》到史上最卖座电影《泰坦尼克号》,金牌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每次都把最意想不到的东西呈现给观众,其新3D电影《阿凡达》也不例外。史无前例这件华丽的外衣完全可以套在《阿凡达》身上。近年3D电影虽然大行其道,但詹姆斯这次所拍的3D《阿凡达》,却为3D技术带来历史性的突破。我们看到的花鸦三维影动研究室的捕捉虚拟合成抠像技术在这里被詹姆斯以加以提升,当演员穿上有节点的衣服后,我们可以适时捕捉到逼真的动画。一切都完美。詹姆斯手持3D摄影机拍摄穿上动作感应紧身衣的主角的一举一动时,现场已可在电脑上看到主角变身成蓝皮肤的na'vi在特技森林场景中演戏的画面。这个实时观看3D拍摄效果的技术是史无前例的,同时詹姆斯又在实景中拍摄,令观众难分真假。虽然主角是蓝色外星人,但所有演出均是演员的努力而不是只为角色配音。演员除了亲身上阵打斗外,片中他们经常与飞天野兽作伴,并骑着它们到四处飞,原来演员也要骑在类似野兽体形的物体上来演绎,所以他们必须学习“真骑野兽”,怎样移动及平衡身体,并要掐算好时间配合同样转动的3D背景。演员穿上感官紧身衣,戴上吊着一个微型摄影机的头套。目前电影《阿凡达》已经上映了,全球影迷和电影业界人士对该片都抱以无比的热情和关注。在2009年6月底于阿姆斯特丹举行的欧洲年度电影节(Cinemaexpo)上,《阿凡达》24分钟片段亮相,获得了满场掌声,与会人士一致起立,并激动得喝采这部电影,称赞卡梅隆引领大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异世界,并以令人惊叹的3D方式呈现。实际上,《阿凡达》也是2009年好莱坞最重要的一部电影,无论在技术上,还是投入上,都将史无前例。这部电影带给了观众全新的观影体验,它不仅是一部运用创新技术的创作,而且它关注人物之间的感情,彰显故事情节。《阿凡达》就是这么一部以技术的发展且不忽略剧情的这么一部电影,依靠技术的支持,它驱使了那些坐在家里或是呆在办公室里观看电影的人群走向院线,在佩戴3D眼镜的观看下,如着了魔一般的欣赏着这种氛围,这种试听,全方位的感受这场身临其境般的电影。这种效果在电脑上感受不了,电视上体验不到,手机电影当然更欣赏不了,院线“笑了”,附身于电影中的技术,让院线电影又重新满怀希望,让有想法导演们又有了创作的激情,当然,投资商们也会更大胆的进行投资。

技术是个双面人,它既会为一部分人带来利益,同时也会带走一部分人的利益,在当今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我们要注意维护好利益和技术之间的平衡,使技术可以最大程度的为人们的利益服务。可以看出,技术为院线电影“卖票”出了很大一部分力。

二、戏出名门

导演是电影艺术创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把电影文学剧本搬上银幕的总负责人,是用演员表达自己思想的人。作为影视创作中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者,导演组织和团结剧组内所有的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和演出人员,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众人的创造性劳动溶为一体。导演的再创作以电影文学剧本为基础,运用蒙太奇思维进行艺术构思,编写分镜头剧本和“导演阐述”,包括对未来影片主题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写,场面的调度,以及时空结构、声画造型和艺术样式的确定等。然后物色和确定演员,并根据总体构思,对摄影、演员、美术设计、录音、作曲等创作部门提出要求,组织主要创作人员研究有关资料,分析剧本,集中和统一创作意图,确定影片总的创作计划。导演还要按照制片部门安排的摄制计划,领导现场拍摄和各项后期工作,直到影片全部摄制完成为止。一部影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导演的素质与修养。一部影片的风格,也往往体现了导演的艺术风格。不同风格的导演,所导致的是追捧他的观影者不同。因为导演自身的影响力,为院线电影带来了不少的一批观影者。这批观影者因为对导演的喜好,前往影院去观赏这个导演的作品,在他们的内心,充斥着一种对于这个导演的偏爱,加上院线电影视听语言氛围的驱使,而会有一种不自觉的因素引导着他们去影院观看电影,然后得到心理上的一种满足。一部分是出于崇拜,一部分是来自学习,一部分是纯粹体验电影院所带来的试听气氛。好的电影和好的导演是分不开的,但是,有些好的电影加上好的导演却和院线电影擦肩而过。

1,院线不爱导演大艺术

在大大小小的电影节上,有许多优秀的电影获奖,但有些电影,大多数人听都没有听说过,更无法在影院里观赏。是因为太艺术,有些观众看不透它们所导致它们无法在院线电影中为院线电影获取利益吗?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的思想在慢慢的发生改变,从电影的发明,观众出于对它的好奇,纷纷前来观看,到电影成为一种艺术,观众可一以从电影中得到一些感悟,可以改变他们对生活的态度等等,发展到后来,因为当今社会对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越来越多的是希望通过电影可以得到放松,或者是体验一种在其他地方无法体验到得试听感受和影院气氛。所以,一些优秀导演的电影作品无法得到院线的青睐,他们自己风格的艺术无法激起观影者对他们的观看兴趣,而这种艺术只能在专业电影节专业评影人的评判下生存。“当一个社会急匆匆往前赶路的时候,不能因为要往前走,就忽视那个被你撞倒的人。”这是贾樟柯说的一句话。在过去的10年当中,他特立独行,用他的镜头语言去描绘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他自命为“一个来自中国基层的民间导演”,追求影像“对现实表象的穿透力”。他认为上海和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只是中国的几盆盆景,要了解真正的中国就必须考察像他的家乡汾阳那样的小城。他直言批评当代中国电影缺乏对真实生命的关注:第四代执着于伦理道德,第五代迷恋于历史寓言,第六代在都市摇滚里陶醉。他以DV等不同的影像媒体介入当代现实,以青春、苦闷、躁动构成故乡三部曲,就是要表现改革开放中内她城镇的境遇,展露那里的发展冲动和被抛弃的恐慌。在中国电影集体向好莱坞投降,沉沦于虚无缥缈的非现实主义题材的时候,贾樟柯对中国现实的强烈人文关注显得尤为可贵。从《小武》发端,到如潮好评的《三峡好人》,贾樟柯的影像世界正在逐步成为理解中国的一种特殊方式,亦在重新诠释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他的电影在柏林、釜山、温哥华等电影节上屡次获奖。但就是这么一个有才华的人,他的电影似乎并不得到院线的青睐,也许院线给的答案是:他的电影无法给我们带来特别多的利益!是社会进步的太快,没有时间给观影者留下艺术的空位吗?

2,商业片导演“卖票”勤勤恳恳

商业片是相对艺术片和纪实片而言的。指的是以票房收益为最高目的、迎合大众口味和欣赏水准的影片。商业片集合了多种商业元素,例如当红明星、知名导演、复杂的特效、大投资、大规模宣传、全国或全球同步上映等。也不是每部商业片都具有所有的商业元素,但必具备其中一二。一般来说,源自美国、现在很风行的所谓暑期档和圣诞档的电影都是商业片,中国的贺岁片,也是有代表性的商业片。既然以票房收益为最高目的,当然它会勤勤恳恳的为院线电影“卖票”。就中国的贺岁片而言,最成功的非冯小刚莫属。冯小刚作品风格以京味儿喜剧著称,擅长商业片,在业界享有贺岁片之父的美誉。2009年元旦假期结束,冯小刚的《非诚勿扰》就以惊人的速度创造了票房奇迹。在上映19天后。影片迅速突破3亿票房大关,公映刚刚过半就无限接近《赤壁》(上),成为中国仅有的两个“三亿俱乐部”成员之一。经过《非诚勿扰》一役,冯小刚个人作品的票房总和已经达到10.32亿,成为中国首个作品票房过10亿的电影导演。将同级别的张艺谋和陈凯歌抛在了身后。冯小刚的贺岁片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牌效应,为处在特殊国情中的民族电影的商业化蹬出了一条出路。从他的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投资600万元人民币,最终获得了3600万元的票房开始,冯小刚的一系列贺岁片的商业成功给疲软的中国电影注入了活力。当然,冯小刚的电影并不是只有喜剧的外表,拉开拉链您还能看见他喜剧外衣下的内涵,平民策略和都市小人物的欲望表达,假定式的游戏情节中透露出了对生存、生命的反思。而就外国而言,称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为“电影奇才”一点也不为过,他是以影片《辛德勒名单》而荣获奥斯卡金像奖的大导演,他的《大白鲨》、《e.t.》、《侏罗纪公园》等著名的商业娱乐片却为更多的电影迷们所知,当人们带着这种印象涌向电影院去欣赏那部黑白电影《辛德勒名单》时,却发现了斯皮尔伯格的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智慧和理性的世界,一个真正的电影艺术的世界。1994年3月2日,第66届奥斯卡颁奖晚会上,影片《侏罗纪公园》(《Jurasscpark》1993)和《辛德勒名单》(《Schindler’sList》1993)囊括了共九项奖项。当这两部杰作的共同导演斯皮尔伯格登上领奖台时,全场起立,掌声不息,在这个属于斯皮尔伯格的夜晚,一向镇定含蓄的他也不禁潸然泪下。斯皮尔伯格曾经三次荣获奥斯卡奖,并且是有史以来电影总票房最高的导演(数据截至2009年),他的电影已经创造了接近80亿美元的国际总票房。就80亿美元这个数字来说,他帮院线“卖票”卖的相当之卖力,商业片为院线电影带来了很大一笔收益。

三、媒体炒作和广告投放

无线电的发展史篇7

关键词:历史线索阶段特征基本线索

线索就是联系。历史线索就是历史的联系。历史之万千变化有线索,万千纵横有线索。历史就是线索(联系)的交织品。基本线索就是历史的内在联系,是跳动在历史有机体中的脉搏。会抓会用历史线索尤其基本线索,是历史学科独特有之的一项能力。下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下民办近代史和现代史线索的一些认识。

一、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

1.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代。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人类社会走向融合统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及海外殖民和贸易,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引起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首先在西欧明显表现出来。16世纪尼德兰革命后,出现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潮流。英、美、法三国先后用革命的手段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又用法律手段巩固了革命成果.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俄、普、奥等国进行的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资本主义的蒸汽机时代。18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始,到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瑛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法国、美国、俄国、德意志、日本等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国家也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欧洲封建势力打败拿破仑之后,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恢复了旧的统治秩序。1848年席卷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德意志、意大利、俄国和日本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至此,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确立起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工业革命也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使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必然引起无产阶级的反抗斗争。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早期工人运动非常激烈,但最终都失败了。为了适应时代和工人运动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通过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作为新的历史潮流发展起来。19世纪中期,工人运动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第一国际的成立,标志着工人阶级走向世界范围的联合。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伟大尝试。

3.资本主义的电气化时代。19世纪70年代起,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展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是: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它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把人类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

二、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从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世界进入现代史时期。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竞争共处,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世界现代史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1.世界现代史第一时期。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国家兴起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是世界经济在发达国家开始现代化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酝酿时期。这一时期以1929年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世界历史进入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一度高涨。其中,德国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影响最大。由于十月革命鼓舞和亚非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亚洲和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在第二阶段: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政策,使经济得到恢复,缓和了阶级矛盾。德、日两国赠相继建立了法西斯,实行对内独裁,对外侵略的政策,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2.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至今是当代世界史时期。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冷战共处和激烈竞争的和平共舞时期,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和腐朽趋势共存的时期,是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时期,也是民族主义和发展中国家兴起和困扰同在的时期,它还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及其对全球影响的深化和扩展的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越出苏联一国范围。40年代末,亚洲、欧洲出现了连成一片的社会主义国家.50年代初,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及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经济改革,但成效不大。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使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加剧,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逐步瓦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

无线电的发展史篇8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6-0178-03

用于战争的通信手段的历史发展与演变

自从有了战争,就有了军情传递,也就有了专门负责传递军情的人员和机构。在商朝时,就已经有了传车。西周初期开始有驿站和烽燧报警系统。春秋战国时期,烽火台曾经作为各个诸侯国传递信息的媒介。秦朝开始实行烽邮共存的体制,中央由丞相总管,地方由郡守、县令兼管。西汉继续沿袭了秦的邮驿体制。至东汉时,邮驿则由太尉府主管。到了唐朝时,邮驿由尚书省的兵部管理,由各府、州、县由兵曹参军、司兵参军和司兵分掌邮驿。当时,在全国的要道均设有邮驿,而且在边境还设置烽火台传递军情。至北宋,已建有一整套递铺通信系统,分步递、马递以及日行四百里的急脚递三种。到元朝时,邮驿由兵部和通政院管理。将急递铺与驿站并行设置,是专门传送官方文书的通信组织。明朝时,邮驿由兵部车驾清吏司和通政司管理。急递铺则每铺设铺长一名,铺兵数名。到了清朝时,邮驿分为驿、站、塘、台、所、铺六种组织形式。其中,站、塘、台由军卒充役,以传递军情为首要任务。随着电信技术与工业的迅速发展,1905年,新军、海军分别在北京、天津、保定等行营及海圻、海容、海筹、海琛四军舰上设立无线电台。1906年,还在天津小站旧营开办了电信学队,并在北洋常备军中组编电信队。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时,独立旅和师以上部队均设有无线电通信分队。1927年,军队在团以上部队设有通信队。1928年,军成立的交通兵团中亦有通信队。直至1935年,通信兵才开始作为一个专门从事军事情报的新兵种确定下来。

早期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无线

通信设备与技术人员的一般状况

(一)中共在上海白区建立的第一部地下无线电台

1.造出自己设计的第一部收发两用的无线电台

1927年“四·一二”事变以后,白色恐怖在白区十分猖狂。对红色政权控制得很厉害。“八七”会议之后,党中央机关陆续从武汉迁至上海,中共在白区的工作逐渐恢复。1928年,和在井冈山创立了红军,并建立了井冈山红色革命根据地。在上海白区中的党中央,迫切需要冲破的封锁,加强与红色根据地的联系。当时,共产党已转入地下,再公开利用的通信系统传递信息已经变得十分困难,党的联系全靠秘密交通员在上海与江西之间往返,传递一个信息往往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不仅速度慢,而且也不安全。中共中央党组织恢复发展中急需无线电通信,建立党的无线电通信站已迫在眉睫。

1928年,党在莫斯科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决定在上海白区着手建立地下无线电通信站。1928年10月,开完“六大”从莫斯科回到上海,就开始抓此项工作。建立无线电台一是需要有设备,二是需要有技术人员。从那时起,开始派人自己研制无线电收发报机,并派人去学习无线电收发报技术。中共中央还成立了中央四个特科,专门负责汽车等几个技术方面的工作。其中,第四科交通科负责筹建地下无线电通信站。经过一年的奋战,在1929年春末,终于造出了第一部自己设计的无线电收发报机。此时,被中共派往国民革命军学习无线电收发报技术的学员已结业。1929年秋,中共中央在上海沪西极斯菲尔路(现万航渡路)福康里9号租了一栋三层楼房作为台址。为了适应环境,报务员们衣着华丽,房内摆着沙发,墙上挂着字画,以富裕的家庭作为掩护。这样,中共的第一个地下无线电台在上海白区建立。地下无线电台建立之后,需要尽快地培训无线电技术人员。但是,在白色恐怖极其严重的上海,怎样秘密地培养党的报务员呢?那时,上海常有一些失学青年请家庭教师上门教课的情况,无线电通信技术培训教师就以这种形式做掩护,分散居住,单线联系,一个一个地单独上门去教学员。

无线电通信训练班常常只有几个学员,分散住在几家亭子间内,但教员却只有一人。据当时的一个学员回忆:“他(教员)每天上午和下午到我亭子间来一次,教我收报和发报。那时,教学设备只有一只电键,一个蜂鸣器,两支铅笔和几个拍纸簿。有时我敲打电键,他在我旁边纠正姿势,有时他发报,我听着蜂鸣器发出的‘滴答’声音学习抄报。我学无线电,对房东一家是公开的,房东夫妇知道,他的房客吴先生(我),一边学习商业上用的报务技术,一边着手找职业。”后因为白区对无线电管制得越来越严,参加培训的学员经常被抓,因此,改由建立小电器工厂或一些商业店铺作为掩护来进行报务员培训。当时的无线电技术课程主要采取边讲知识、边操作的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主要讲两本书:一本是电器工程的普通课本,另一本是袖珍英语无线电课本。一般从电器的常识讲起,讲无线电的原理和电子管、变压器、电阻等原器件的作用,然后,讲收音机、发报机的装配、线路及应用。讲完知识课之后,就教学员学着安装收音机,先装3个电子管的,后装4个电子管的以及5个电子管的。同时,还学装15瓦功率的电台。这种方法可以使学员迅速掌握无线电通信知识和操作技术,能将学成的学员尽快派到党急需的地方去工作。在培训中,他们不仅培训无线电通信的操作技术,而且还要求学员掌握无线电设备的组装与维修技术,一身兼备多种技术。在白区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培训始终以党的工作需要的现实出发,采用为学员量身订做的学习与训练方式,为中共在白区的地下无线电台培养了一批紧缺的技术人员。

2.共产国际无线电训练班的支持和帮助

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向共产国际提出了一个议案,即中国成立了工农红军,各省都需要无线电通信技术人员,要求共产国际办一个无线电训练班,共产国际接受了这一议案。于是,党中央从1928年夏开始一直到1937年,每年都向莫斯科共产国际无线电训练班、列宁格勒伏龙芝军事通信联络学校派送学员学习无线电通信技术。当时的学员回忆说:“我们学习的主要课程有,上午讲电学、无线电收发报机原理、学习电码和国际电语。下午,自制收发报机或收发报练习。”“训练班是由苏联人教课。开始阶段是学习收发报技术,教员用电键‘滴滴答答’地拍发,我们几个人围桌而坐,头戴耳机,边听边抄,抄完后当场校对是否准确。暑假过后,开始学习无线电原理和制作机器零件的技术。”“课堂旁边的一间房子里有一架发报机。隔壁还有一个小工厂。教员叫我们去小工厂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制作电容器、变压器、线圈等无线电元器件,以便回国之后买不到元器件时自己动手做。”“经过2年的时间,我们都学会了无线电理论,会收发电报,会装收发报机,还会制作简单的零件。”此外,还有学习军鸽、军犬通信、收发报机装置维修以及密码编制等技术培训课程。莫斯科共产国际无线电训练班为中国共产党培养的无线电通信技术人才,在党筹建无线电台的初期成为技术骨干力量,对共产党的成长和发展是极大的支持和援助。

(二)红军苏区最早的无线电台的建立和第一批通信技术人员的培训

1930年9月,率部攻打长沙时,与友邻黄公略部只隔一条铁路,却不能互相联系,长沙两攻不克。前委书记在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别提出,此次作战因没有无线电通信而失去战机。从那时起,红军开始意识到建立无线电通信对于军队打胜仗的重要性。

1930年月12月和1931年1月,红军先后围歼军张辉瓒师并击溃谭道源师,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在战斗中缴获了一部半电台(另有半部已被砸坏),俘虏了10名电台人员。当时,红军总部就下了这样的命令:“必须把缴获到的无线电台和俘获的无线电人员一律保留下来送总部处理。”从这时起,红军为建立无线电通信队伍开始创造必要的物质、人才和技术条件。

1931年1月28日,为扩充无线电通信队,、联名签发了《调学生学无线电的命令》,要求各部队选调“十四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家庭经济地位是工人、雇农、贫农或参加过斗争的,须有高等小学毕业或都相当文化程度者,学习期限暂定四个月,学习课程:机务、报务兼学。”并强调:“各部接到此命令后,须即按照上列条件和人数,选送可造就的青年来学习。要认清无线电的工作,比任何局部的技术工作都重要。选调人员要在2月1日前送来本部考察是否合格,不合格的仍旧驳回。望各部体念这种工作的重要,在现有干部或技术人员当中,抽调出来以应急需,是为至要。”

1931年2月初,在江西宁都县,红军总部开办了第l期无线电训练班。学员都是当时从红军中挑选出来的优秀连指导员、青年科长或青年干事。总司令、总政委对这个训练班很关心,他们与周以栗(当时总政治部代主任)经常来无线电训练班作形势报告或给大家上党课。最后,这批学员只剩下10个人,只学了4个月,就分到红军的无线电队参加了第二次反“围剿”作战。

第二次反“围剿”作战中,歼灭敌28师公秉藩部时,红军又缴获一套100w的电台。于是,决定把前一套电台由报务员带到前方,跟随总政委和总司令行动,新缴获的一套电台随留在后方,从此,前后方开始使用无线电通信,红军自己培养的无线电通信的报务员也开始上机工作。

第二次反“围剿”结束后,红军在南丰县康都镇举办了第2期无线电训练班,学员20余人,同时,在红三军团也举办了一个无线电训练班。

在第三次反“围剿”之后,红军的无线电通信有了飞跃式的发展。1931年12月宁都起义部队带给红军8部机器和40多名无线电技术人员,红军的电台陡然增加到14部。宁都起义后,红军在福建省长汀又举办了第3期无线电训练班,这期学员30多人。从此,训练班改称为军委无线电学校。从第6期无线电训练班起,学校开始设置有线班、无线班和司号班,还有一个鸽子训练班。无线电训练班一直办到第11期红军开始长征时为止。

第四次反“围剿”结束后,中共中央在苏区建立了一个通信材料厂。有一部车床和钻床,主要工作是利用已有的零部件装配包括无线电在内的机器。到长征之前,中央苏区和红一方面军一共发展到17部无线电台。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正式成立,任主席。11月25日,成立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任主席。此时,还成立了红色中华通讯社,配给一部电台,用“CSR”呼号新闻。1932年初,瑞金与鄂豫皖苏区红四方面军沟通并建立无线电通信联络。随后与湘鄂西苏区红三军也建立了无线电通信联络,形成了苏区红军的无线电通信网。

早期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无线电通信人才培养的特点

从早期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培养无线电通信技术人才的历史中可以看出,由于中共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技术人才的理念,采用应用务实的训练方式,因而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无线电通信技术人才,为红军的几次反“围剿”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从中可以概括分析出在早期革命战争中中共在培养无线电通信人才方面的几个特点。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培训理念

中共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与人才从无到有,是因为早期革命战争发展迫切的需要,也是白区地下党无线电台建立之后革命工作的需要。因此,应用务实就成为中共培养急需人才培训的理念。因而,人才的培养会根据不同的现实情况,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会操作,还会维修设备的多面手型的技术人才,一方面,符合了当时中共因在白区工作隐蔽性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中共因发展无线电通信站而带来的设备不足等问题。因此,尽快培养出能迅速上岗的无线电通信技术人员成为当时党的重要任务之一。所以,在设备、资金、人才短缺的情况下,在遇到任何困难时都不会影响中共坚持应用务实的培训理念。

(二)因地制宜、随机应变的多样化培训方式

1.上海白区地下无线电培训的“一对一”登门方式

1927年背叛革命之后,白色恐怖十分严重,在上海白区建立中共中央机关十分困难。当时的党组织设在法租界,特务、警探、会同法租界的巡捕房相互勾结,共同破坏中共地下组织,几乎每个星期都有革命者被捕。为了培养党的第一批无线电通信人员,中共中央特科办了一个秘密无线电学校(也称“训练班”),是在一栋三层楼的房子里,三楼是学员宿舍,二楼是宿舍兼教室,楼下客厅放着一张写字台、几个凳子及一些电器材料,还有一些工具和一台进口小发电机。门上挂着“福利电器公司工厂”的牌子,以此为掩护。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白区的无线电通信的培训教学只能采用分散居住、登门“一对一”的培训方式秘密进行。1930年3月,从各地苏区抽调了一些学员到上海参加地下“无线电训练班”,并以各种身份作为掩护,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学习与培训。学员于1930年上半年相继结业后,迅速充实到党的无线电通信人才急需的一线。

2.苏区举办定期无线电通信技术培训班且学制机动,教学方法灵活

在红军苏区,由于的包围和封锁,在设备、教材等短缺的条件下,中共一直坚持举办无线电通信技术培训班。从1931年到1932年,仅用了2年的时间,就建立了多部无线电电台。不久,在中央苏区建立了红军通信学校,先后培养出210余名机务员、报务员、电话员和其他无线电通信技术人员,使红军各部队都迅速建立了无线电和有线电的通信网。1933年6月,以红军无线电学校举办的第六期训练班为基础,在瑞金洋溪成立了红军无线电通信学校,设有无线电、电话、旗语、司号等专业,另设机务人员训练班。到1934年,红军无线电训练班共开办11期,培训学员2000多人,这些学员陆续分配到红军各级通信分队,壮大了红军无线电通信队伍,为红军无线电通信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与技术保障。

当时的红军通信学校的管理人员总结了红军通信学校三条教学经验:“一是教学目的明确,教与学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精简实用;二是教理论与教实际紧密结合。结合模型教学,提高实际操作水平,三是课堂学习与课后复习结合起来。除了讲课,还要耐心辅导,因人施教。”“经过考试,符合要求的按期毕业。早达到要求的提前毕业,不符合要求的留校继续学习,直到学好为止。”这种灵活的培训管理方式重视理论与操作训练相结合,重视提高操作技术,为红军培养了大批的实用的无线电通信技术人才,他们为红军反“围剿”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早期的无线电通信技术人才留学方式

为了帮助中央工农红军创建无线电通信站,苏联的共产国际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一批无线电通信技术人员,缓解了党在初创时期建立无线电通信站技术人员短缺的困难。自1929年至1937年期间,1929年、1930年选派毛齐华等6人在莫斯科国际无线电训练班学习。1930年,首批学成者奉命回国,从莫斯科到海参威,经东北回到上海,成为中共早期在上海白区建立地下无线电通信站的骨干核心力量。1929年、1930年选派涂作潮等5人在列宁格勒伏龙芝军事通信学校学习。1932年至1937年间选派李春田等8人在共产国际无线电训练班学习。这些学员以国外留学的方式在苏联学习并掌握了无线电通信技术。这是红军最早的以去苏联留学来学习专门技术的方式,影响至今。

参考文献:

[1]朱仕朴.中国革命战争期间军队通信教育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伍星.对中共无线电技术侦察史中一些问题的探究[J].中共党史研究,2010(1).

[3]王诤.中国工农红军的无线电通信从半部电台开始[eB/oL].(2009-07-16),

[4]庄春贤,陈安.屡建奇功的苏区红色电波[J].党史文苑,2009(17).

[5]邱新民.红军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创建发展(上)[eB/oL].(2011-05-09)..

[6]江峰.试论红军的通信建设[J].军事历史研究,2003(3).

[7]李建昆.如影随形——无处不在的无线电波[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无线电的发展史篇9

关键词:电力;通信;技术;发展

随着智能化电网和现代化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电力通信系统承载了电网继电保护和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等核心业务。电力专用通信网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微波、载波、卫星、光纤、无线移动通信等多种类、功能齐全的通信手段,通信范围已基本覆盖了全国各省公司,国家电力公司调度系统数据网络,国家电力公司信息网、电话会议网等设施也建成。电力通信工程建设本身是一项庞大工程,工程的建设经常需要跨越多个地区,既要研究技术问题,保障工程质量,同时也要涉及地域间以及不同厂家设备间的协调统一问题。随着信息系统覆盖能力的增强,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电力通信系统的模式

电力通信系统是由光纤、微波及卫星电路构成主干线,各支路充分利用电力线载波、特种光缆等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并采用明线、电缆、无线等多种通信手段及程控交换机、调度总机等设备组成的多用户、多功能的综合通信网。电力通信系统网络的模式主要有:电力线载波通信、光纤通信、微波通信、无线通信等。

1.1电力线载波通信。其是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它是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高速传输模拟或数字信号的技术,由于使用坚固可靠的电力线作为载波信号的传输介质,因此具有信息传输稳定可靠、与电网建设同步等特点,是唯一不需要线路投资的有线通信方式。

1.2光纤通信。由于光纤通信具有信号稳定性好、传输容量大、抗电磁干扰能力强、频带宽、传输衰耗小等诸多优点,在电力通信系统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除了通信光纤外,还包括各种电力特种光缆,如:地线复合光缆,即架空地线内含光纤,它使用可靠,不需维护,但一次性投资额较大,适用于新建线路或旧线路更换地线时使用;地城缠绕光缆,是用专用机械把光缆缠绕在架空地线上,这种光缆光纤芯数少,易折断,但经济、简易,同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无金属自承式光缆,这种光缆光纤芯数多,安装费用比地线复合光缆低,一般不需停电施工,还能避免雷击,因为它与电力线路无关,而且重量轻、价格适中,安装维护都比较方便,但易产生电腐蚀;另外还有相线复合光缆、金属销装自承式光缆等。

1.3微波通信。在电力光纤通信技术发展成熟之前,电力微波通信曾作为远距离信息传输的主要手段,而得到大力发展。目前微波通信在电力通信系统中仍居主导地位,但发展速度在减缓,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作用也开始由主网逐渐向配网、备用网转变。

1.4无线通信。电力无线通信主要用于农用电通信及电力施工检修、城市集群、寻呼等方面。

2电力通信的重要作用

2.1电力通信网承担的主要任务是传递各种电力生产和管理业务信息。随着通信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和通信业务需求的增长,通信网规模越来越大,网络节点越来越多,网络功能越来越强,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对网络本身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网络,必须建立具有综合业务功能的电力通信网综合管理系统。电力通信是构建数字化电力的重要平台。

2.2保障电力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根据电力安全、优质运行的要求,把通信与现代电力调度自动化融合为一体具有现实意义。电力通信是实现电力系统管理现代化的基础,也令到电力行业经营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选择。自动化的电力通信主要服务于电力,商业化操作和实现现代化管理。可靠和稳定运行的网络提高了电力、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了处理时间,降低了电源故障的出现。

3电力通信采用的各种通道技术

3.1光纤技术。总体来说性价比比较高,当代受大众认可的一种组网通信方式。该技术是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利用各种光端机(国内流行的光端机有UmC系列光端机、omUX系列光端机、otn系列光端机。)提供各种接口,如:e1口、话务口、RS422/485口、以太网口、标准图像接口、RS232口),以使该技术具有传播的距离长;运行速度快,一般可提供133mbps~1Gbps以上的带宽;通信较为安全可靠的特点。

3.2扩频技术。原起源于二战的一种利用无线电的军事通信技术,因此在保密性,可靠性方面占据优势,到了1985年正式在民用商业中启用。

3.3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net-work)。简称iSDn。这种技术的雏形是提供点-点的数字连接服务的综合数字电话网,故用来提供话音或者非话音的服务。

3.4帧中继。在进行Lan互连时使用较多。是一种在X.25分组交换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用以衡量宽带数据业务的技术,另外由公用帧中继业务、帧中继交换设备和FRaD(帧中继接入设备)结合而成帧中继网,采用了国际标准,使得各个厂家生产的商品能够互相兼容,还在网络功能方面简化,使得网络性能得以提高,网络互连成本也大大降低,同时网络传播速度快,时延小,通信费用不高。

3.5音频技术。对比光纤技术,音频技术存在通信容量较小,易被雷击中、不能长距离通信等缺陷,但它的优点是:便于理解,设备成本较低、更方便维护。

4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网的维护

4.1优化设计防雷措施。因为输电线路和光纤通信是在相同的时间建设的,也就是说输电线路的顶部架着光纤通信,再加上塔杆都是这在比较高的位置,一旦遇到雷雨天气,加上周围环境比较复杂,光纤通信受到雷击的概率非常的大,这使得它的使用具有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也给日常的使用带来了非常大的不便,因此,应该使用优化设计的防雷措施,提高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能力。

4.2防电腐蚀。光纤通信中的光纤悬挂点如果比要求的标准位置高的话,那么会使光纤受到一个较强的电场影响,甚至已经超过了设计的要求,这就使得光纤表面极易发生电腐蚀现象。此外还有一个原因也极容易造成电腐蚀,那就是电弧产生的热量较高,进而引起光纤表面的温度逐渐的上升,然后就出现了电痕,导致事故发生。

5结语

电力通信应该把握好世界通信改革和通信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确立适合我国电力通信的发展战略,在立足于为电力工业服务的前提下,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走向市场,建立新世纪的宽带电力通信网,使其能为全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姚美云.历史教学中现代媒体应用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6).

[2]孙占文.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有效整合模式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3).

无线电的发展史篇10

[关键词]广播媒介特征传播媒介传播形态传播工具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迅速成长,世界广播出现的新的发展趋势是广播电台的竞相上网。我国的广播电台也开始热衷于此,大家纷纷探讨广播上网问题。不过,随之而来的明显的疑问是,广播上网,它还是广播吗?任何一种传播媒介的出现和发展都有它的必然性,也就是说,不同的传播媒介有其不同的传播功能。尽管这是由于它们出现时所受的技术的限制,但是观察各种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正是由于那些限制才使得不同的传播媒介形成了各自的媒介特征。确立媒介自身的特征是这一媒介的生命所在,这一工作往往在该媒介产生的早期即已完成。广播就是在它诞生之初便已确立了特征的一种传播媒介,它的未来受限制于自身的历史——广播在自己的历史上所确立的一些特征决定了广播今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早期广播的历史叙述来点明这些特征,意在引发对广播与计算机互联网的根本区别之认识。

一、点对面传播形态

广播是人类为了进行远距离、高速度、大范围传播的一项发明。

在广播发明之前,已经有电报、电话这些运用电磁原理进行远距离、高速度通讯的工具。广播使用同样的原理进行传播,甚至可以说广播开始就是以电报和电话为载体进行传播的。所以广播和电报、电话一样,根子上属于电信,是电信应用的一种类型。今天正在成长的计算机互联网,也是电信应用类型的一种。

传统电信应用的类型有个体间的(如电话、有线电报),指向性的(如各种作用的雷达)以及大众化的(如电声、电视广播)。根据电信传播对象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类型形成不同的传播形态,大体上可分为点对点、点对面以及单向、双向等几种。电信的大众化类型在传播时的形态是点对面和单向性的,以此区别于电信的个体间类型的点对点和双向性传播形态。

电信的大众化类型成为当今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播形态与其他大众传媒是一致的,即都是点对面的、单向性的。这是所有大众传媒(不含计算机互联网)在传播时的基本形态。尽管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广播发展出“窄播”(或称“狭播”,即对专门受众的广播)方式以及目前正在开发的互动(或称交互)方式,但都不可能发展成为点对点或双向性传播形态。因为如果真是那样广播就成了通讯(属于电信应用的个体间类型),通讯才需要点对点和双向进行。广播不承担通讯的功能,因此它的传播形态从出生起就是点对面的,并且一向如此,至今也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从广播特有的“黄金时间”的节目安排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无论电声还是电视广播,它都希望在这段时间里赢得尽可能多的受众,没有哪一家电台或电视台会在黄金时间里去搞窄播,只为某一个层次的受众服务。在“窄播”风行时,有从业者问我在广播的黄金时间里能否找到特定受众,我的回答是不可能,也不必要。这是基于广播的传播形态至今不变的回答。如果一定要找到特定受众,回答只能是你这个台的功率是多少,覆盖范围有多大,就照着这一范围的受众去吧。亦即如果你是一个地方台,在黄金时间里这个地方的人应当都有可能成为你的受众。

电信的点对面传播形态是在无线电报发明时出现的,它本属于无限电通讯余生据来的天性之一。不过,因为在无线通讯之前产生的有线电报和电话是点对点的,人们在1895年发明无线电通讯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并不自知它的点对面特性,还是习惯性地将无线电使用于点对点传播。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1916年是世界“首次成功进行电台广播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爱尔兰叛乱分子使用一只船上的无线电时,不是将它用于两点之间的通讯,而是把它用来进行广泛扩散的广播,他们希望有船能接收到广播,把他们的要求传递给美国新闻界。结果证明果然成功了。”①这个使用无线电通讯的事例不仅开拓了电信点对面传播的道路,而且典型地说明了什么是广播。因为尽管这一次“广播”的方式是“发电报”,但传播形态却是广播的点对面。广播即在这一传播形态的意义上产生并发展。

虽然电信的传播形态也可以是点对面的,但是如果应用于通讯则往往是点对点的。广播与通讯的区别就在于它本质上是点对面的,而且并不受有线或无线的限制,即使是有线广播,它也是点对面(或称一点对多点)的传播形态。

抓住点对面这一传播形态,你就抓住了广播的本质。在实际从事广播业务时,思考的重心是如何发扬点对面传播的优势以及如何避开它的不利。对于广播来说,“窄播”只是对象化的广播,“互动”也只能是象征性的。在对象化的广播中,有一类专门面向某一阶层的,似乎可以称得上是“窄播”,可是传播者不仅希望这个阶层里有尽可能多的人成为受众,同时又希望相关或临近阶层也能出现受众。受众多多益善,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广播”的。为什么手中的工具是广播,你却想着搞窄播?为什么在搞着窄播的时候,你又想着广播的效果?这是媒介本性与现实碰撞所产生的矛盾。长期以来,我们以为手中有传媒,就能抓到受众,因此不看对象盲目传播,以为凡是有接收机的人就是我们的接受者,结果自然是“广播不广”。在广播不广的情况下搞窄播,针对一部分受众说话,效果就比以前好一点。这并不是窄播能够取代广播的理由,不能因为“窄播”有效果而把它理解成对象越窄越好。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有一段时间的“足球之夜”节目收视率很高,这是建立在收视面很宽的基础上的。体育频道和足球节目的确属于“窄播”,但是办好了就成为“广播”。

附带说一句,如果说广播走窄播之路还可以解释的话,互动式广播则基本属于乌托邦。实际上互动不起来——你把着传播工具主动的一头,你控制着受众的反馈,最终结果还是由你把经过过滤的内容传播出去。

总之,强调广播的点对面以及单向性传播形态,是希望从业者树立起“我是信息的职业者”的观念——广播可以上网,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互动功能,但广播的传播形态决定了从业者必须成为“nBa”(职业)球员。

二、平民化传播媒介

广播是在电报和电话尚未普及之时产生的一种平民化传播媒介。

1895年,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就在马可尼一心致力于无线电报的远距离传送与接收实验的同时,另一种对无线电应用的思路和实验展开了。

1902年,英国科学家雷.斯坦纳德就可马尼的成功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需要建立私人的、特殊的、秘密的频率。另一位英国工程师威廉•艾尔顿也认为,最终每个人都将拥有自己的无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当时的科学家们还提出了“电磁喉”、“电磁耳”的设想,即认为无线电波应当像已有的有线电话一样,能够实现人的喉咙和耳朵的功能,传送和收听人的声音。②1906年,无线电话实验成功,从这以后,无线电开始传送和接收的是人声和音乐而不仅仅是电码,广播终于完全奠定了技术基础。不过,这时距科学家所憧憬的“最终每个人都将拥有自己的无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理想还很遥远。

众所周知的1912年泰坦尼克号海南,在2200名乘客1500人死亡的悲剧里,茫茫天地一孤舟,整个海难过程惟一与外界的联系只能是无线电报。不过,“无线电报和电话普及之前,是由大公司和有钱人操纵的,只有他们付得起收发信息的昂贵费用。”这样,“当其他船只发出冰情警告时,泰坦尼克的报务员正忙于为有钱乘客发送私人讯息,等泰坦尼克发出求救信号时,其他船上的报务员已进入梦乡了。”“富人控制着无线电报和电话酿成了1912年4月的大悲剧,这就是泰坦尼克号的沉没。”③

[page_break]由此可以看出,神奇的新技术需要普及,需要平民化。广播,就是电信走向平民的一种类型。

开始,无论是科技的、业余的、军事的还是公共的团体,谁都不曾预料到广播会成为无线电技术的主要用途。后来,有人认识到“把无线电通话发展为秘密通讯手段的企图是一个错误,在这个领域中取而代之的是广泛的公开性。”④1915年,萨尔诺夫(后任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总经理)提出了试制“无线电音乐盒”(即收音机)的建议。这是一个使无线电通讯扩展到一个全新领域的思路——让大千世界进入个人的家庭。广播电台把不用译成电码的信息播送给无须选择的听众,从而使无线电通讯变成普及性的大众传播媒介。

自1920年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出现以来,广播电台的数量猛增。其原因在于无线电器材的制造者和销售商们发现了新的市场,即无线电器材的消费者不仅只有军方、政府以及民间的无线电爱好者,它还有更广阔的市场——可能是全国所有的家庭,甚至是每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前,无线电器材的生产大多是为军方服务的,战后,生产者们发现军方这个大市场萎缩了,甚至剩余了许多原先大量制造的产品(主要是无线电子元件)。首先就需要清理库存,要使大量的库存产品派上用场,必须想办法从民用里找到出路。另外,原先为了大规模生产而投资形成的设备、技术,如果不继续发挥作用,损失未免太大,也有个出路问题。这样就有生产者把剩余无线电元件装配成民用的接收机,以供人们购买收听当时还在试验阶段的广播。也正是由于无线电器材的大规模生产能力已经形成,所以当时才会有10美元一台的收音机出现在百货公司。这个价格只是一个低收入者一个月的工资,用这样的价格一次能买到长久享受的消费,这与其他高档消费品(包括后来的电视和电脑)的价位完全不同,对消费者无疑具有良好的心理慰藉作用:只要一次性地购买了接收设备,就可以“终身”享受广播的服务,这样的好事上哪儿去找?所以,收音机市场的前景肯定看好。无线电器材制造者和销售商们看到了这一点,并且认识到要卖出更多的收音机就得有更多的广播电台以覆盖更广大的地区,并有更多更好的节目播出,因此早期广播电台有许多就是他们自己办的或是由他们资助的。既有民众对新的传播方式的兴趣和可以被他们接受的收听工具的价格,又有无线电器材生产者和销售商的大力推动,世界各地广播电台数量的猛增就不足为怪了。

广播早期的迅猛发展表明广播是一种平民媒介。广播的这一媒介特性是余生据来的,是它独有的一种天性。所以,虽然后来出现的其他新媒介缺乏这一天性,但它们在羡慕之余,也在后天把自己往这个方面靠。比如电视和电脑产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就在价格上不断大幅下调,目的无非是使自己成为平民媒介,以取得更大的市场。不过尽管如此,广播的平民性仍是其他任何媒介所不能与之匹敌的。收听广播是真正完全免费的。本来电视也有这个优势,但它终于被纳入有线,收费就多少引出了受众的不愉快,尤其是在节目办得不怎么样且又有大量广告时。电脑上网也由于使用电话线路需要不菲的费用,使得网民居然以“罢网”来抗议中国电信业。所以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考虑并实行免费上网计划。当然,坚持不向听众收取费用,也带来了今天广播业的窘困:如果广告收费不足(这主要发生在经济萧条中),广播电台的发展就发生问题。

后来广播能够不断发展也和它的平民性有着直接关系。比如美国的经济大萧条也没有使广播业的发展受到多少影响。在失业人口达到1500万,整个国家的经济接近崩溃边缘时,“广播则成为人们消遣的东西,有数百万个家庭每晚都在收听广播剧《阿莫斯和安迪》。”美国广播史家埃里克•巴尔诺说,“许多人在大萧条期间卖掉家具、衣服,却舍不得卖掉收音机,因为他们把收音机看作是同人类联系的最后一根链条。人们不管广播播送什么,都怀着极大兴趣收听。收音机是人们起居室里最显眼的一种摆设。”⑤

在电影走向豪华(它本来是廉价的),电视走向有线和加密(进一步收费),电脑消费的白领性及上网费用的居高难下,报刊则趋向厚重且难以免费的整个大众传播媒介环境里,广播的平民性尤其显出它的独特。广播从业者对这一媒介特征应当葆有清醒的认识。

三、便捷性传播工具

广播是最方便接受也最令人感受到自由自在的大众传播媒介。

1910年代,早在广播电台正式营业之前,西方先进国家就出现了一大批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他们是广播还在实验期间已然存在的第一批听众,一大帮“无线电癖”。全美国有数以千计的无线电爱好者,其中多数是中学生,他们装配和制造了无数的接收机和发送机,掌握了电码使用方法,并且向政府申请频率。这情景很有点像今天装配电脑、掌握电脑输入法和开设电子信箱。到1917年,美国业余的无线电发射台超过8500个,接收机有20—30万台。这使我们联想起60年代我国中小学生热衷于装配矿石收音机以及二极管三极管收音机的情景。

当时的美国“无线电中转联合会”在一个广告里提出“使成千上万的孩子、青年和成年人在全国各地用同一传播媒介倾心交谈的远景”构想:“在一定时间内欣赏各种风格的音乐会;收听大城市里各家主要电台广播的全国新闻;及时收听对农民有重要意义的、有价值的农业报告。”⑥到20年代初,业余电台的数量也远远超过营业广播电台。1922年,美国大约有15000座业余发射台领到了许可证,有25万以上的接收者。

不过对这些人来说,收听广播仅仅是几种无线电应用方式中的一种,他们对广播的内容并不感兴趣,他们的乐趣在于从数以千计的业余和较大电台自由发射的嘈杂声中获得清晰的收听效果。他们醉心于收听尽可能远的电台的讯号,而不是电台的节目,这种热情多年不减。尽管这种热情九九会随着新老技术的更替而消减,但从中积淀了广播几乎是永存的魅力——与电视的接收受到范围和屏障限制、计算机网络还需要依靠电话线路连通相比,广播才是真正方便和无远弗界的。这是广播的又一种天性,即它的便捷性。这一媒介特征在后来与电视和电脑的比较中得到了更充分的显示。它还是直到今天人们购买收音机比较看重它的轻便程度和接收性能的原因。

由于声音传播有着文字或图像传播所无法比拟的灵动,广播的便捷性这一媒介特征还体现在节目制作上。早期广播节目内容涉及宗教、选举、市场行情、气象、体育、音乐、歌剧演出等,初步的新闻报道、家教服务、无线电技术讲座(商人控制的电台以此为特点)也屡见不鲜。可以说是题材广泛,包罗万象。因为收音机是平民家庭里的一件会说话的家具,于是人们想听什么,电台就播什么,而电台播什么都方便。比如戏剧广播,开始的形式比较简单,没有什么情节,一般只有两个演员,但是有说有唱,取夸张的喜剧样式,而且靠着两个人的声音创造出了多种不同的人物性格以及场景变换。生动的表演使广播听众为之骤然大增。发现喜剧的效果好,广播电台继而开发出连续性的情景喜剧。这是一种注重情节性的长篇戏剧样式,比起剧场演出的戏剧,它每天播出一集,滔滔不绝连篇累牍的驾驶使剧场演出望尘莫及。中国的戏剧过去有“连台本戏”这一演出方式,但也不可能像戏剧广播那样连演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戏剧广播不需要道具、服装、灯光这些一般戏剧演出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又不乏戏剧最为重要的冲突、表演这些手段,让听众觉得既生动新鲜又不用花钱买票,戏剧广播便一下子走红起来。有了受众,就不愁其他,广告商愿意资助,戏剧界人才愿为其效力,这使戏剧广播节目的质量得到保证,进入良性运行。

音乐节目是早期广播的主要内容,音乐会、歌唱家表演和唱片播出占了大部分时间。由于广播网的作用,电台的音乐节目打破了地域的局限,对遍布于各地的民间音乐的传播与商业化布鲁斯等音乐借着广播网传遍全国,改变了原先的以地域和种族分割艺术接受层的状况,促进了各种音乐的大融合。音乐本来是无国界的,乐谱就是音乐到处飞翔的翅膀,但是同样的音乐有着不同样的理解和演奏效果,但是同样的音乐有着不同样的理解和演奏效果,过去因为受到交通和人力的制约,优秀的演奏常常只能通过灌制唱片这一条路传播,其效果远不能与广播网所达到的便捷、广泛相比。因此也可以说,自从有了广播网,音乐的疆域才真正被打破。

早期节目形式非常自由,没有专门的播音员,所以也就不是我们现在所听的广播多少有那么一点儿正儿八经。比如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KDKa的创办者康拉德这位工程师就自己介绍唱片,播送新闻。前苏联中央台开播时,邦契—布鲁耶维奇教授自己说:“喂喂!请注意!莫斯科中央广播电台,现在,开始播送广播音乐会……”⑦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电台(wHa),大学教师以客座身分,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在音乐欣赏、园艺、电学、历史等方面做知识介绍。既然广播电台是谈天说地的好地方,大学教授的能说会道就使广播在开始的时候即是“脱口秀”式的。到1928年,荷兰电台有了“主人”(Host)这个角色,即把电台和听众联系起来的沙龙主人,广播员艾迪•斯达兹以听众一家人为对象,表现出亲切而有个性的主人风范。这是今天的电视主播(anchor)的前身。

广播后来的发展表明,正是由于上述为早期广播所确立的这些媒介特征使得它在日后与电视的竞争中没有被打垮。既然如此,继续坚持广播的这些媒介特征,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应今天受众的变革,就一定能够迎接新的挑战。

注释

①[加]马谢尔.麦克卢汉何道宽译(人的延伸—媒介通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②④⑥[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曹静生等译《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③[美]迈克尔•沙利文—特雷纳程时端等译《信息高速公路透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