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的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45:13

智能建造的前景篇1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设计,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智能建筑是社会信息化的产物,它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对智能建筑的理解也应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拓展和深化.进人90年代,作为信息高速公路“节点”的智能建筑,受到更大的关注和重视,智建筑中“智能”的含义由原来单纯的3a系统,建筑设备自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讯自化系统拓展开来,加人了“建筑系统”,建筑物不再是以智能建筑环境的身份出现,而应与其它3个系统列,称为第4大系统.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为智能系统提供空间的位置上,要主动新设计观念,与其它3大系统融为一体,创造出“4a”集成的智能建筑.在建筑系统中,建筑从整体构到结构形式、从空间布局到交通核的布置及外部造型都应体现智能建筑的特点,而不能沿袭一贯的没计法.智能建筑不仅要在硬件上体现高科技,作为软件的设计观念上也要体现高科技.

1建筑的灵活性

智能建筑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其综合布线系统使建筑可以随时改变布局和使用功能.相应的在建筑计上,就应发展无障碍大空间来与之相适应.将交通核、辅助用房和设备管线等需固定位置的部分集中置,剩下的空间全部是大柱网开敞空间.层高要设计相对较高,一是留出吊顶和架空地板的高度,二是考虑后若全部按照大空间使用,净高不至于显得太低,产生间视觉的压抑感.在结构上用钢结构桁架承重,这样有的设备管线都可以放置在结构构架之中,吊顶所需高度就会大大降低。

2建筑的节能性

节省能源和降低成本是智能建筑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现代社会中,谁能以少量的投人获得最多产出,谁就能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要引入适宜技术的概念。在设计中除了利用智能技术调节各设备外,还应在方案设计中结合气候等因素的融入。合理组织各种建筑要素,使建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气候调节能力,建筑设计可以在传统技术中发掘适宜成分。

3建筑的舒适性

智能建筑中的用户拥有各种先进的设备来营造一个舒适的人造环境,但许多人仍然觉得不舒服,因为它是人造的,不是天然的,人的趋自然性与生俱来的,但身处高楼大厦中的职员却很难亲近自然,这就需要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要亲近自然的倾向,人性化的设计。

建筑的可发展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建筑可以带给我们另外一个世界,这也是我国建筑发展现在所面对的一大问题,这个问题将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建筑发展的一个弱点。因此,解决这个问题,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同时把节能建筑工作放到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施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所以我们将建筑功能与技术更好地结合,创造低成本、智能化的建筑是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5建筑与城市的协调

信息时代的智能建筑与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它是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节点,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智能建筑作为一栋建筑也在努力与城市溶为一体.许多建筑释放底层空间为城市广场,加强了与城市空间的对话,并为自身建立了良好的公共关系.这只是建筑融于城市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城市环境,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利用智能建筑中的先进技术,创造出可与城市共生的建筑。

6智能建筑融入途径的构建

智能建筑从以下方面构建了景观意识融入空间的途径。

1)空间与环境整合设计。引入空间与环境整合设计思想,通过场地条件的限定,引导学生关注设计中的外部环境因素,将空间的限定、组织、形态等问题和场地中的环境要素、景观特征相连接,学习从环境认知与场地分析出发进行空间设计的方法,并从整体编织、互为图底的角度思考、解决各种空间问题,实现建筑与景观在空间上的融合、形态上的协调以及景观空间的连续性。

2)基于感知的空间体验。体验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身体知觉的综合感受,强调的是主体在场。体验对于空间的意义在于一体验是人类感知环境空间秩序从而建立场所感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空间教学需要加强观察体验与设计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和体验,体会环境中的自然景观要素与人文景观要素的密切关联及其对空间建造活动的影响。

3)空间行为与空间场景。空间创造了环境,而环境组织人们的生活、行为和相互关系。空间行为研究是将空间与其承载的行为活动作为一不可分割和相互关联的整体来考察,研究人的行为模式、心理体验与空间环境的互动关系,理解空间的内涵在于具体的空间行为所引发的特定空间场景和空间场所感的认同,目的是建构人与空间环境的和谐关系、营造人性化的空间场所。

4)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景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重要概念,古人造园往往就是在造景。景观空间则是一种被运动的身体以多种感官方式体验的流动空间…,并有赖于组景序列对景观印象的完整体现。对古典园林构景手法的关注,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在有限的空间中通过借景、框景,漏景、障景、隔景、影景、题景等实景与虚暴的掏景方式”.将有意义的景象画面从环境中界定和凸显出来.同时,营造步移景异、小中见大、或藏或露的空间层次和丰富的景观体验。

7我国智能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智能建筑将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主流,其技术和平共处产品必将形成一个新兴的产业,智能建筑将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向综合性发展.建筑将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形成综合性大楼,这一趋势主要表现在商业建筑和办公建筑中.在智能办公楼中安排多种辅空间,例如:购物、餐饮、健身、娱乐美容、医疗,托幼、住宿等.

2)向专业型发展.在不远的将来将会出现智能学校、智能医院,智能图书馆、智能工厂、智能银行、智能住宅等新型的智能建筑.特别是智能住宅的发展有可能成为今后智能建筑发展的一大主流.

3)向区域性发展.智能建筑将向区域管理系统和城市系统发展.智能型建筑不再孤立地规划、营建,逐步走向集中成群规划、建设.它们将成为新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核心区,最终导致智能城市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徐兴声.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方向.建筑学报,1997

智能建造的前景篇2

早在2010年1月,九寨沟承担的国家863重人课题

伴随着九寨沟智慧旅游建设的有序推进,加上景区周边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每年九寨沟所接待的游客量呈增长态势。仅今年上半年,来九寨沟旅游的人数就达到127.10万,同比增加29.30%。为了应对旅游高峰期对景区管理带来的考验,目前九寨沟景区正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应用,率先将微信平台引入景区的运营管理中来,建立了微群指挥中心,吸引着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建设数字化景区

九寨沟在“数字化景区”的建设中一直走在前列,是我国景区数字化建设的领跑者。2004年,九寨沟管理局就承担了建设部项目“城市数字化示范工程应用研究”课题的《数字九寨沟综合示范工程》。该项目于2005年6月被建没部评为部级示范工程,并向170多个风景区进行了经验交流和推广。经过多年的数字化建设,九寨沟已建成了150m无线对讲系统、SoS景区呼救系统,以及景区监控系统。

“数字九寨”的突出特点在于其创新性地建立了“资源保护数字化、运营管理智能化、旅游服务信息化、产业整合网络化”的集成应用体系,探索出中国景区数字化管理新理论、新方法及旅游产业营运新模式,建立了景区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的新机制。数字九寨沟体系构成了景区数字化建设的标准,体现了先进性、实用性、创新性的优势,在国内外景区数宁化建设和中国旅游产业数字化运营中均居领先地位,是中国景区资源保护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

“数字九寨”中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自2002年1月开通以来,所有旅行社实现了网上订票,多家景区和数十家酒店进行了网上销售。截止2013年底,已实现门禁安全通过游客超过2286万人次,网上安全交易突破40亿元,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打造数字化升级版

随着九黄机场扩建,九寨沟兰成铁路、九环线公路升级改造和周边灾后旅游恢复基础工程的实施,有专家预计,九寨沟在不远的未来,日均游客量将达2万多人次,届时年接待游客量将达400-500万人次,游客规模将远超九寨沟现在的水平。因此,那时的九寨沟景区将可能会碰到难以想象、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景区安全、车辆调度、景点游客流量控制、乘车站点游客排队、食品安全和气候问题等。其中任何一个问题解决不好,都有可能影响九寨沟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建设。

面对可能到来的压力,九寨沟管理局在“数字九寨”一期成果基础之上,积极推进二期工程的建设。此时,“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随着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转型升级,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景区”也孕育而生。

对九寨沟而言,建设智慧景区既是立足于解决九寨沟所将面临的问题,更是满足建设现代旅游服务业的需要,促使运行管理有序、可控、安全、节能;景区服务简捷、高效、可靠、随身:处置突发事件快速、准确、协同、并行,达到“信息实时、功能联动、运作分工、控制集中”的总体要求,并最终为游客提供安全有序、优质、高效的服务。

2010年10月底,九寨沟景区智能化管理与服务平台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全国第一家实行网格化管理的景区,“智慧九寨”的建设在景区实践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平台是基于采用精细化的单元网格化管理办法,结合可量测实景影像技术,再造景区精细化管理流程。通过此平台可以监测到整个景区各景点的基本运行情况,包括实时信息以及突发事件等,以便能及时处理,这为九寨沟景区的高效管理提供了一个软件支撑平台。

在网格化管理一期项目试运行期问,九寨沟景区向一线工作岗位投入50台“景管通”手机,景区一线员工若在景区内发现问题,比如栈道损坏等,就可以用这种3G手机拍照并上报到景区的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发给相应的职能部门,该职能部门处理完之后,再把结果发给发现问题的员工,由上报问题的员工核查处理结果。而在二期项目中,将会有100台“景管通”3G手机投入景区一线管理,有了基于网格化管理的理论和软硬件设备的支持,九寨沟景区将被分成各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操作,实现有效管理。

九寨沟景区在数字化管理的基础上实行集成视频、物联网等技术于一体的网格化管理,这在全国景区是第一家。通过网格化的管理,将进一步提升景区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该标准在充分实践后,将积极申请国家标准,并向其他景区推广,这对推动全国景区智慧旅游的建设,将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此外,为了能够应对景区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大量的数字、文字和视频数据,包括应对外部的互联网因素所产生关于九寨沟以亿计的数据,九寨沟建立了景区管理及景区相关产业的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感知系统等所有数字景区系统。同时依托大数据技术,完成如景区客流波动预警,分析原因及影响因素等以往无法完成的任务,并与景区营销、公安、交通、产业规划、景区公共服务等体系形成信息共享和协作联动,结合旅游信息数据形成旅游预测预警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保障旅游安全,实现智能化服务。

合力共筑”智慧九寨”

2011年6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智能导航搜救终端及其区域应用示范”项目启动暨智能旅游研讨会在九寨沟拉开帷幕,该项目由导航定位芯片与终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实施,在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展开示范应用。

此项目面向旅游行业应用需求,以“数字九寨沟”为基础,将导航与位置服务等现代智能服务技术结合应用到旅游景区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融合卫星导航、区域定位、移动通信、微电子、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开发智能管理型、搜救型、环境监测型等系列用户终端,研制智能管理系统。同时,还可以大幅度提高旅游景区游客调度与引导、应用管理和区域应急处理能力,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游客带来新的旅游体验,提高游客满意度,推动实现九寨沟以信息化促进景区旅游、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低碳景区、低碳旅游的建设,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

2013年,九寨沟再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跨区域多形态的实景三维智慧文化遗产及旅游综合服务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项目正式启动。通过对中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渊源、传承、保护的研究,结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成熟的信息化技术打造数字化中西部文化遗产区域地理信息地图,构建了全国首个跨区域多形态实景三维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区域旅游整合营销模式,开展区域文化旅游综合示范,创新文化旅游休闲服务模式,繁荣文化旅游。

据了解,该项目意在为景区打造集管理运营、票务预订、游客服务、三维展示推广为一体的集成应用管理实景平台,融合移动互联网及4G移动终端技术,为游客提供基于实景位置服务的随时随地随身的个性化旅游服务信息,实现多行业旅游资源的智慧共享,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及相关经验推广应用,提升大旅游区域信息化服务水平,促进信息化产业同旅游业的高度融合,引领新的现代服务型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

而在今年年初九寨沟举办的“2014智慧旅游年九寨沟首游式”上,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参加。这不但引领了全国智慧旅游新变革,更迎来了神奇九寨的“智慧春天”。

智能建造的前景篇3

用一个app就可以爱家人

C.Smart的用户只需使用手机app,便可以利用智能主机,控制整个家庭中所有的电器设备,如灯光、电视、空调、电动窗帘等,还可以与安防系统连接,共同“爱你的家人”。智能主机是是C.Smart的核心。zigbee技术组网会遇到一些问题,智能主机可以完美解决。智能主机使用有线网连接至路由器,用户可以使用安卓或ioS系统的app控制智能主机,智能主机去控制其他的设备。例如,可以设置某个设备定时开关,也可以预先设计情景,如开哪些灯,是否拉开窗帘等,并且能够一键切换情景模式,用户可以选择当前适合自己的情景,用户有管理员和使用用户,管理员可以设置情景,其他用户可以使用情景,不可对情景进行更改。用户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设置不同的情景模式,如工作模式,睡眠模式,甚至还可以给孩子定时断电关闭设备。未来还会有情景模式的面板,可以直接一键切换情景模式。

除了主控主机,C.Smart还有不同的控制节点,如红外收发器,它是一个360度的红外收发器。可以全方位无死角向室内的电视、空调等红外遥控设备发送红外遥控信息,红外收发器可以学习已有遥控器的指令,无需多个遥控器,手机就可以成为控制中心。C.Smart有10a和16a两种移动式智能插座,以及16a的墙壁式插座。移动式插座支持USB功能,智能插座均支持本地或远程控制,并且有16a的版本支持大功率电器。智能面板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可以多路控制灯具,如果家庭内有多盏灯,可以只开启其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开启。C.Smart不仅仅体现在控制家中的设备,还可以检测家中的环境是否健康,检测pm2.5,可以和家中的空调或空气净化器联动,让家中的环境更健康,这就是创始人黄卫建所说的“智能家庭”。

智能家居需要的是开环

智能建造的前景篇4

关键词:国内智慧景区文献综述研究方向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部分传统景区开始优化产业结构,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发展智慧景区的热潮。在学术上,有关智慧景区的文献也明显增多。国内学者开始探讨有关智慧景区的发展问题并尝试提出指导性意见。与此同时,经济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更追求个性化的旅游体验,这也给国内景区带来新的挑战。在多方作用下,我国智慧景区的发展逐步成型。本文在整合相关文献后,尝试提出未来智慧景区的研究方向,希望对我国未来智慧景区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一、智慧景区的起源与概念

(一)智慧景区的起源

智慧景区是在“智慧地球”及其在中国实践的“智慧城市”、“智慧旅游”背景下产生的。[1]在2008年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先生在纽约市外交关系会上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并指出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式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2]在2009年11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决定将旅游业培育成国际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为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3]在建设“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的背景下,作为旅游业核心要素之一的旅游景区为了顺应时展、打破数字景区建设的瓶颈,“智慧景区”孕育而生。

(二)智慧景区的概念

智慧景区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来看:

广义的“智慧景区”是指科学管理理论同现代信息技术高度集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低碳智能运营景区。这样的景区能够更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4]

狭义的“智慧景区”是“数字景区”的完善和升级,指能够实现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运营,能对环境、社会、经济三大方面进行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和更深入的智能化的景区。

广义的“智慧景区”强调管理因素,狭义的“智慧景区”更强调技术因素。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智慧景区,其最终目的都是让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也就是说,广义与狭义都只是智慧景区定义的一种延伸。我国智慧景区的发展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但是智慧景^真正的准确概念仍没有达到共识。

近年来,国内学者不断对智慧景区的概念进行完善,尝试解释出智慧景区所蕴含的各个方面。(见表1)。

通过表1可以明显看出,国内学者在一些方面是有共识的。比如,学者们在给智慧景区下定义时均提到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创新的服务理念和与时俱进的管理体系等因素。不难看出这些因素对智慧景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表明,智慧景区的学术研究已经进入了萌芽期,但还有待完善。

二、国内智慧景区的研究现状

通过CnKi检索可知,国内智慧景区的发展态势良好,智慧景区的相关文献数量正日益攀升,但我国智慧景区的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智慧化设施不完善、信息化管理不先进,还没有真正达到理想化状态。本文从智慧景区的智慧化设施、信息化管理以及游客满意度三个研究方向出发,探讨我国智慧景区的研究现状。

(一)有关智慧设备方面的研究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景区的设施走向智能化。景区为了顺应这样的时代潮流,开始斥资建设各类智慧设施设备。但由于这属于景区自发性的发展,故部分智慧景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些许问题。在这样的状况下,国内学者开始将研究方向放到智慧景区的设施设备上。学者通过研究发展态势良好的智慧景区,改善国内智慧景区建设上的不足,从而提高国内智慧景区的整体运作效率。

通过CnKi的搜索也确实可以看出有关智慧设施设备的文献颇多。如,高伟在《九寨沟智慧景区管理体系建设》一文中就提出“通过把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信息传感设备植入门票、公路、建筑、电网等景区的各种物体中,可以实现对景区更透彻的感知。”[11]又如,柳红波也指出:“目前我国智慧景区大多已经实现智慧景区“一卡通”功能,即游客在对门票充值后,可以将其用于景区内的餐饮、住宿、购物等一切消费活动。”[12]方成伟也在《祖园敞园改造及管理问题初探》中提出:“将景点手机语音讲解导游系统、景区及周边GpS自助导览系统、智慧停车场管理系统等智慧旅游项目投入到智慧景区的建设中,力争让游客得到出行便捷,玩中尽兴,玩后满意的惬意游玩体验。”[13]智慧旅游专家李云鹏曾也曾在其著作中举出南京移动公司在玄武湖、红山两家4a级景区搭建智慧景区综合地理信息平台的事例,南京移动公司将游客导航系统、客源分析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等“智慧化功能”融入平台,为游客提供了更强的旅游体验感、更便捷的旅游信息化服务[14]

综上所述,可见国内学者对智慧景区设施设备方面的研究十分广泛。学者们通过实地考察、实地调研等研究方式,以具有代表性的智慧景区为研究对象,从多方面研究智慧设施设备,以便为国内智慧景区设施设备的建设提供意见。随着国内学者对智慧设施设备的研究深入,智慧景区在建设它的问题上,成功达到了事半功倍,国内智慧景区的设施设备建设趋于完善。

(二)有关信息化管理的研究

方德满在我国智慧景区发展研究中指出,我国传统化的景区管理体制、理念难以适应智慧景区所要求的高效管理目标,会影响智慧景区的建设进程。[15]智慧景区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各传统景区开始逐渐打破传统体制的僵化局面,毕竟传统景区的管理以及信息技术都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现在对于智慧景区的要求和期望。

宋磊、林洪波和王绪华在《泰山景区公共信息视觉导向系统设计应用研究》中曾指出泰山自建成应用景区信息集成平台后,成功地应用于泰山景区的虚拟旅游服务、客流监控与管理、病虫害监测等多个方面,这对于提高泰山景区各类信息的利用效率和推动泰山景区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6]在此之后,莫洪源、蔡建民和刘广在《以共享平台为支撑的智慧景区建设》中以智慧颐和园一期为例,提出了园林、古建、文物等业务子系统的使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这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大量详实的数据依据,为智慧景区各部门业务管理的精细化与保护智能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7]杨俊博在《“互联网+智慧景区”龙门模式与河南智慧旅游发展》一文中曾提到,河南洛阳在龙门石窟进行“互联网+智慧景区”的龙门模式。其注重大数据、为游客提供了高品质的服务,实现了与游客的互动、与腾讯总部进行跨界合作,提升了游客旅游体验的品质以及游客满意度的同时,促进了河南智慧景区的建设及智慧旅游的发展。[18]

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不仅可以打破传统的景区管理机制,同时对于智慧景区的发展起到了突破性的作用。沈梅在《智慧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指出,信息技术一直以来对旅游行业的支持力度是有目共睹的,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信息技术对旅游业的重要性将越来越被业界的专业人士所认可。[19]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使我国智慧景区在信息化管理方面飞速发展。

(三)基于游客视角的研究

相关研究表明,“100位满意的顾客会带来25位新顾客,赢取一位新顾客的成本是保持一位老顾客成本的5倍。[20]因此,我国学者开始基于游客反馈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近年来,智慧景区也越来越重视游客满意度,许多智慧景区为调查自身的游客满意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通过选取游客提出的合理建议,对景区进行完善、优化,从而提高智慧景区的竞争力。

汪侠、甄峰、吴小根认为游客是景区智慧工程最重要的体验者,是智慧景区服务的核心对象。在通过对基于游客满意度视角的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进行评价体系及实证分析后,提出了旅游景区智慧化程度的需求、感知和满意度,这将为景区智慧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引导方向。[21]黎宏宝和吴晶祥通过在苏州乐园进行有关游客满意度的实地调研,得出苏州乐园需在产品体系创新、盈利模式变革以及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改进。[22]张春草和陈楠基于ipa分析法和游客感知视角对清明上河园智慧景区进行构建研究得出,该智慧景区应在基础信息和智能信息系统建设、景区宣传手段、资源配资的优化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建设和优化升级。[23]

随着智慧景区发展的不断深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游客在智慧景区建设中的重要性。因此,学者们开始转换视角,从游客的角度来思考智慧景区的建设,通过对游客的调查来弥补智慧景区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不足。

三、国内智慧景区未来研究方向

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对智慧景区的研究热度不减,相关学术文献成果也越来越丰富。但本文在整合近十年的文献成果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国内学者在把控研究方向的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本文在总结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以游客感知作为研究支撑,尝试利用新的视角,来提出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同时也探讨了智慧景区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希望这些能对我国智慧景区的未来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智慧景区已有方向的研究

1.统一智慧景区概念。所谓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我国学者对于智慧景区的定义都有着自己的见解,以至于我国对于智慧景区的概念并没有科学、统一的标准。通过对我国学者的智慧景区概念的总结可以发现一个共性问题,各学者将大量有利于智慧景区发展的因素进行排列并加入定义中,从而形成自己的概念。也就是说,学者对于智慧景区所下的概念还只是处于浅层次的分析。这会限制人们对智慧景区的认识并限制智慧景区其它未探究方面的研究,不利于我国智慧景区的发展。所以,在未来智慧景区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完善智慧景区的概念。

2.深入研究游客满意度。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对智慧景区基于游客视角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对于游客满意度的研究仍处于浅层次的程度,因此,未来智慧景区在基于游客满意度视角所进行的研究应更深入。本文这里所指的深入并不是从智慧景区已有的智慧设施、智慧科学技术等这一方面出发,而更多的是希望学者们转换角色,真正的从一名游客的视角出发。智慧景区的实质是服务于游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使游客对该景区的满意度大大提升。所以学者在智慧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实证研究中要挖掘游客在智慧景区游览体验中的真正需求,从而对智慧景区的建设提出理论性的支持。

3.加强智慧景区宣传的相关研究。目前通过CnKi、百度百科的搜索,可以发现在智慧景区建设的研究中大部分都有提到要加强智慧景区宣传。智慧景区的发展首先需要提高其知名度,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宣传的不到位,游客的知晓度就会低,不仅会使智慧景区经济受创,还会影响智慧景区各方面建设的进一步优化升级。目前我国智慧景区宣传的大方向明确,即通过线上线下两方面进行宣传,但是宣传效果却并不理想。所以智慧景区对于公关宣传的改革和创新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我国学者应在如何加强智慧景区的宣传、拓宽智慧景区宣传路径等方面进行相关的研究。

4.注重智慧景区的人才培养。“互联网+旅游”的理念逐步渗透到了旅游业的各个环节。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互联网开展线上旅游业务时,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对于新媒体营销、个性化定制、智慧景区建设与管理、跨界复合型等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24]由于智慧景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χ腔劬扒的信息发展的推广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因此研究如何培养智慧景区人才对于智慧景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景区信息化程度越高就意味着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越高。除少数景区外,我国绝大多数景区均依靠外援进行方案制定、系统实施和维护,没有自己培养的固定专业技术团队。[25]我国大多数的景区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在接受以及掌握新科技的能力方面较弱,在景区管理方面钻研学习的人才稀少,造成景区管理方面人员的缺失。

我国智慧景区人员素质偏低、相关专业人才缺失的问题已经有部分学者提出,但是对此的解决方案却一直没有提出。因此,对于我国如何提升智慧景区人员的素质、如何培养智慧景区相关人才等方面需进一步的研究。

5.资金支持方面的研究。景区项目的投资具有投资周期的长期性、投资实施的连续性和波动性以及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等特征,它比一般的工程项目投资复杂许多,[26]因此智慧景区在投资招标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诚如我们所知,我国旅游业具有季节性这一属性,导致智慧景区的收入不平均,同时受经济、政治、天气等许多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智慧景区的收入也具有不定性和脆弱性;另外景区对自身建设和维护所需投入的成本较大,各类投资者与智慧景区都难以长期承受,导致智慧景区设施设备上的引进跟不上其转型的步伐。

因此,我国学者应在如何弥补智慧景区资金不足现象这一方面进行研究,确保智慧景区建设的资金供应,从而使智慧景区的硬件设施更加完善。

(二)智慧景区未来研究新方向

1.智慧景区研究方法不足。通过对文献的搜集整理,可以看出各学者对智慧景区的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具有局限性,基本都是实证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由于旅游是一个跨学科的科目,所以学者在对智慧景区进行研究时,还可以运用跨学科研究法等其他研究方法。除此之外,学者们可以运用历史研究法、思辨法、功能分析法、模拟法、探索性研究法等其他研究方法对智慧景区的发展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此弥补智慧景区在研究方法方面的不足。

2.对各类智慧景区有针对性的研究。大多数智慧景区的相关建设仍然只停留在表面工作,并没有真正找到自身的发展方向,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目前我国智慧景区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虽有很大的进展,但是各类景区在智慧景区建设中所运用的信息技术和管理体制都比较相同。因此,在未来智慧景区的研究中,应根据自身景区的特性,从智慧景区这一大方向中,找准自身景区所在的特定领域,并在其中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延伸,形成自己的智慧景区建设体系。

3.拓宽智慧景区的研究领域。智慧景区的发展促进着其他领域的发展,例如智慧景区对于我国就业趋势的影响、智慧景区与生物学、智慧景区相关法律建设以及智慧景区的全球化等方面进行研究。我国智慧景区虽然迅猛发展,但是我国学者仍聚集在某些特定方面的l展。这十分不利于我国智慧景区的均衡发展。因此本文希望各学者发散思维,在智慧景区现有的领域中另辟蹊径、开拓创新,为我国智慧景区的全面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总结

旅游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大力建设智慧景区对于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尽管我国在智慧景区的建设中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不能否认的是,我国对智慧景区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不够系统,其很多方面的研究仍然缺失理论及实践双方面的支撑。我国对于智慧景区的理解仍然具有局限性,没有把握其真正的精髓和各方向的全面发展。在智慧景区的研究中,还是需要学者们转变思想、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智慧景区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梁倩,张红梅.智慧景区发展状况研究综述[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2]崔茜,王喜富.基于物联网环境下的“智慧地球”在中国的建设[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2(6):51―53.

[3]李洪鹏,高蕴华,赵旭伟.数字景区转型智慧景区的探索[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1(7).

[4]北京农业(中旬刊),2014(6):44.

[5]章小平,邓贵平.“智慧景区”建设浅探(上)[n].中国旅游报,2010―01―18.

[6]党安荣,张丹明,陈杨.智慧景区的内涵与总体框架研究[J].中国园林,2011(9).

[7]郭伟,贾云龙,邓丽芸.我国智慧景区的发展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25).

[8]邓贤峰,李霞.“智慧景区”评价标准体系研究[J].电子政务,2012(9).

[9]葛军莲,顾小钧,龙毅.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智慧景区建设探析[J].生产力研究,2012(5).

[10]季国斌,陈丽,暴莹.大连市智慧景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6(5).

[11]高伟.九寨沟智慧景区管理体系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5(20):177―178.

[12]柳红波.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景区建设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1).

[13]方成伟.彭祖园敞园改造及管理问题初探[J].中国城市经济,2011(09).

[14]李云鹏等.智慧旅游:从旅游信息化到旅游智慧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

[15]方德满.我国智慧景区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4).

[16]宋磊,林洪波,王绪华.基于3D-GiS的智慧泰山景区信息集成平台[J].中国园林,2011(09):30―32.

[17]莫洪源,蔡建民,刘广.以共享平台为支撑的智慧景区建设[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S1).

[18]杨俊博.“互联网+智慧景区”龙门模式与河南智慧旅游发展[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7).

[19]沈梅.智慧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5(21).

[20]HawKinSDi,BeStRJ,ConeYKa.Customerbehaviour:buildingmarketingstrategy[m].newYork:mcGrawHill,1995.

[21]汪侠,甄峰,吴小根.基于游客视角的智慧景区评价体系及实证分析――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5(04).

[22]黎宏宝,吴晶祥.智慧景区视角下主题公园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以苏州乐园为例[J].江苏商论,2016(09).

[23]张春草,陈楠.游客感知视角下的清明上河园智慧景区构建研究――基于ipa分析法[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4).

[24]胡晓聪.“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2015(70).

[25]郭伟,贾云龙,邓丽芸.我国智慧景区的发展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25).

[26]方世敏,赵爽.旅游景区项目投资决策方法优化研究.旅游科学,2008(5).

智能建造的前景篇5

一、整体资源盘点

1、资源层面

在古隆中风景名胜区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中,最为重要,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以诸葛亮为核心人物载体,有其参与的历史史实及遗迹,尤其是体现其高超智慧的“隆中对”和延伸的智谋文化,更是在整个三国文化旅游市场中独占的资源。

2、市场层面

古隆中景区现阶段主要集中精力于地方区域市场,客流量比较稳定,但市场空间有进一步拓展的必要;市场重点集中于武汉、郑州、成都、西安等周边省会城市,并与其中一些景点有竞争关系;市场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正在以当地游客为主向外地游客为主转变。

要适应上述市场的变化,必须加大市场营销的力度,建立科学的市场管理体系和市场宣传体系,同时把握好重点市场,积蓄力量以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

3、管理层面

古隆中景区自成立以来,在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开拓和努力下,已经建成了一套比较成熟和规范的管理体系。后期市场推广活动的执行力可以得到稳妥的保障。

二、品牌扫描

就现阶段而言,虽然古隆中景区依托诸葛亮有着天然的高知名度,但与其他以诸葛亮为卖点的景区并没有明显的区隔化,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对诸葛亮代表的智谋文化缺乏提炼和升华,没能将品牌形象人格化,造成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和接受停留在较低的层面上。

面对此种情况,我们对于品牌构建的基本思路是:凸显优势资源,制造品牌的差异化,尤其是品牌个性的张扬与提升,以提高古隆中的市场竞争力。为此,我们特别提出“智文化”的概念。

三、智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1、核心:“智”文化

在三国和诸葛的选择上,我们认为三国的定位较为空泛,且在中国的旅游市场上缺乏独特性,并不能形成隆中景区的鲜明形象定位。

作为三国时期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诸葛亮的智慧思想成型地,古隆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作为三国历史的一个起源点的。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诸葛预测天下局势,为刘备出谋划策,尽显了他过人的智慧。所以,我们可以确定无疑的选择诸葛作为隆中景区的“独特销售主张”,既富有冲击力(三国人物莫过诸葛,隆中策对更是尽人皆知)又很好的区隔同类型的三国历史文化景区。

但诸葛亮并不能成为隆中品牌的核心资源,因为作为一个具体人物,这种资源缺乏品牌所必需的延展性和抽象性,更不能与现时代接上地气。

所以,我们认为古隆中的核心资源在于——“智文化”。

我们认为,智文化作为隆中景区品牌核心资源。既具备可能性,也具备必要性。

2、可能性——为什么是“智”文化?

隆中是中国人心中第一号智慧代表人物诸葛孔明的象征——未出山之前,他在此生活、学习、精读谋略、修炼自身;出山之时,更是在此隆中策对,由此确立了后几十年的政治走向。

诸葛孔明,千古第一智商;隆中策对,完美的处子演出。这些历史积淀足以使隆中成为智文化的代表景区。

并且按照市场定位和usp的营销推广理论,这样一种智文化品牌的提出,在旅游市场上重新定位了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在这个目前空白的智文化旅游景区市场中,隆中如果能够率先推广这一概念来涵盖自己的品牌,将会形成这样一种三位一体的优先位置。

智文化诸葛亮

智文化景区

古隆中

3、必要性——“智”文化,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①从古隆中品牌自身建设的层面上来说:打造古隆中“智文化”品牌有利于增强品牌力。“智文化”这个定位在国内市场上尚为出现过,古隆中自身的条件又极符合这个定位。现在以“智文化”为核心,规整古隆中本身的品牌内涵、个性和品牌识别系统,可以形成凝聚一致的、独特的、持续的品牌形象,从而增强其品牌影响力。

②古隆中构建智文化品牌有利于增强其在旅游市场上的营销力:在品牌传播和实体资源以智文化为中心全面整合的基础上,有了这样一种明确的定位,古隆中旅游区在各类资源,尤其是硬件建设如主题游乐项目、住宿餐饮配套等方面的开发、规划和基调定位均可以此为聚集点。古隆中将在整个旅游市场将占有独一、不可替代的席位——智文化即古隆中。这将会给市场运作层面的招商引资、公关推广予以巨大的支撑。

③打造古隆中智文化中心有利于加强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虽然古隆中随着诸葛亮有很大的知名度,但是“智文化”这个定位在国内市场上尚为出现过,打造出这样的品牌,将使古隆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华第一智慧源”的影响力绝对是震撼的。

第二部分打造古隆中“智文化”中心的战略目标及方法

在品牌和市场两个维度上,“品牌力”+“营销力”应该是打造古隆中“智文化”中心,构建“智文化”品牌的不二法门。

一、打造独特、持久、有影响的品牌力

在品牌构建的层面,依托现有的高知名度,打造以诸葛亮为代表的“智文化”中心,通过品牌个性的张扬与提升,达到“崇智”和“求智”的社会效应和市场效应。

为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品牌核心及品牌元素的规整

a、品牌内涵体系

以诸葛亮的思想为表现的“智文化”作为品牌形象的核心。在各个方面突出诸葛亮的形象,一系列的硬件建设和推广活动都以此为核心,因为他代表的就是中华名族的智慧,经过了历史淘洗留存下来的思想代表就是一种文化。所以打造“智文化”特色旅游区就是要让人们一提到“古隆中”,就想到“中华第一智慧源”。

b、广告口号

“古隆中,藏诸葛;智者出,定三分”

突出古隆中对于诸葛亮思想成型的重要性,同时突显智慧的重要性,并将两者关联起来,与我们旅游推广的核心主题吻合。以朗朗上口的童谣作为广告口号,更容易识别和记忆。

c、品牌识别系统

建立整合统一的系统识别体系,才能传达统一持续一致的品牌形象。

首先,应该确定一个独特的赋予文化意味的标识,以利于以后的品牌推广。建议,用“孔明灯”形象设计标识。因为,一方面,孔明灯的发明蕴含着诸葛亮的智慧,另一方面,从现代意义上来说,很多人都觉得在傍晚放飞孔明灯是很好玩很浪漫又很复古的。

随后,在的广告,所有配套设施的形象设计上都应该突出“孔明灯”标识,以标识作为品牌的代表和先行的最有力的视觉形象传达,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在不断的品牌推广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后,将品牌的视觉识别,品牌运作和企业的理念识别以及企业的行为识别全面的统一起来。以同一个“声音”传达最有力品牌形象。

2、主题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建设

(1)着重修建与“智文化”配套的建筑,打造智文化品牌的基础

着重修建标志性建筑“智慧谷”,这并不是仅仅是修建一个简单的山谷,而是建设一个与智文化息息相关的旗舰型建筑,是促成“崇智”和“求智”氛围养成的重要场所。以此为主题,里面容纳多个相关的分主题共同组成智慧谷。

核心景点建设:“智者圣地”和“智慧林”

a、智者圣地

配合打造古隆中智文化品牌,修建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智者的雕塑:姜子牙、管仲、伍子胥、范蠡、李斯、张良、诸葛亮、伊尹、徐茂功、刘伯温、庞统、范增等等著名智者的雕塑,他们这些人都是中国古代智慧的象征。其中诸葛亮的雕塑应高达到十几米,远远高于其他人,强化诸葛亮作为智者的代表的形象。或者修建一座“智慧堂”将这些智者的牌位供奉其中,供游客朝拜,从而产生一种“崇智效应”。

b、智慧林

按照八卦图中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这八卦来规划种植范围,每个卦相里面种植不同的树种。可考虑在每个方位都邀请各地的高考状元,以及社会精英人士(商界、学界、政界)种下一棵智慧树,在树上挂牌对他们进行简要介绍,并概括其智慧精髓;也可考虑游客在景区内可以购买树苗自主选择方位种植,或者认购景区内已有的树,并在树上挂牌标明主人种植或认购年月日以及主人寄语,形成一片规模宏大的智慧林,从而产生一种“求智效应”。

其他景点建设:

a、“诸葛书阁”,收藏古代经典文献古籍,如诸子百家的智慧思想,军事家的兵书,谋略家的奇思异想,当今社会财富家的传奇故事等等体现中国人智慧的书籍。

b、修建诸葛亮读书的“学业塔”。正是诸葛亮在这里勤学苦读数十年才有了后来超人的谋略,有了预测天下局势,为刘备出谋划策的能力。

c、在谷内修建“三国故事林”,以雕塑讲述故事。雕塑的整体布局为三角形,代表三足鼎立的三国时代;每一角均以魏、蜀、吴的代表人物为主雕;三边以故事情节雕出副将的形象,以《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和水淹七军等故事为主。

(2)在核心基础上配套新开发一些辅助游乐项目

a、仿古文化一条街

在景区内修建一条仿三国时期的民俗文化街,将古代场景整体移植到现实生活中,运用体验营销的模式,让游客置身其中,从娱乐、餐饮、购物等各个层面感受三国风情。

b、放飞孔明灯

在傍晚的时候,可以提供特定的场所供游人们放飞孔明灯,这也是与我们的品牌识别非常相吻合的一个活动。而且可以营造出历史和浪漫相映成趣的氛围。孔明灯可以由游客自行购买成品,也可以由专业人士指导游客制作,游客自行支付材料费和学费。在孔明灯上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同时渲染“在放飞的时刻许下愿望,可以梦想成真”的气氛,提高游客兴致。

c、游乐项目

游乐项目分为大的两块:动感类和益智类

动感类的游乐设施方面,我们依然主张走仿古和怀旧路线。主要项目是与诸葛亮当时的日常活动和休闲活动相关联的。如:垂钓,尝试耕种,当然还可以加上新近流行的户外体育活动项目——骑射,攀岩,崖降等等。总之,游乐项目设置的原则秉承亲近自然及贴合历史,不要让过于现代化的游乐设施破坏古隆中整体的历史文化氛围。

益智类的游乐活动可以采用简单和谐的猜谜会、游戏局、成语接龙、歇后语等等。

二、用精细化的市场运作构建强大的营销力

没有营销力保证的品牌构建只能是空中楼阁。在挖掘出古隆中品牌个性的前提下,还必须建立口径统一的品牌推广与运作。在市场管理及宣传体系构建与完善的条件下,用精细化的市场运作达到对全国性市场空间的拓展、对重点市场的巩固与提升等目的。

运用多样化的市场推广手段,包括广告、系列活动、销售促进等方式分三个阶段把“智文化”这一个核心概念通过带入市场。

第一阶段:导入期——“智出隆中”

以诸葛亮为代表的古代智者,均以其权谋来辅佐明主争霸天下,留下了无数关于智慧的传说和资源。其中代表者还有刘伯温、鬼谷子、孙子、姜子牙、管仲、张良、伊尹、伍子胥、李斯等等。他们的智慧留在所有中国人的脑海里,产生了长久而巨大的影响力。

由于在这一阶段,属于概念导入期,需要把“智文化”这个概念引入市场,植入消费者心中。所以我们可以与这些相关旅游景点联合推广,利用其协同效应,在旅游市场打响“智文化”这一概念,并确立孔明作为“千古第一智者”的历史地位和古隆中“智文化中心”的市场定位。

系列活动之一:“品三国文化,走智慧之路”

1、活动方式

以古隆中为龙头景点,联合其他资源景点,形成一条以“智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组织游客游览相关主题景点,感受三国时期的风情,体验“智文化”的魅力。

2、活动目的:“确立地位,带动周边,走向全国”

通过该活动在全国旅游市场形成一种“智文化圈”,确立古隆中“智慧源头”的市场地位,树立其在消费者心目中“智文化中心”的形象;扩大古隆中在途经地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最终带动周边市场,实现古隆中向全国市场的拓展。

3、市场推广中的准备工作:

a、与拥有三国时期知名智谋人士资源的景区联系,确立合作关系,制定出最佳路线。同时,向各大旅行社积极推荐该主题旅游路线,以获得市场拉动力。

b、联系《楚天都市报》、《中国旅游报》等主流媒体,一方面,活动的相关信息,同时,邀请记者全程参与活动,对活动进行全程追踪报道,获得社会影响力。

c、制作有统一形象标志的文化衫、帽子、小标旗、水壶、折扇提供给游客和工作人员;制作统一的形象化标语条,贴在旅行途中配备的装备上,如车,摄像机,喇叭等;制作有象征意义的精美纪念品,活动结束时发给游客和媒体工作人员。

d、联系现场展播场地,在重点市场展出活动情况,如武汉,郑州,西安,重庆。

4、活动路线:

①省内路线:由古隆中出发,途径荆州,宜昌回到古隆中,沿途三国古迹有公安门、得胜街、洗马池、点将台、拍马山、马跑泉、落帽冢、关公刮骨疗毒地、卸甲山、赤壁古战场等。

②周边路线:从古隆中祭拜诸葛亮后出发,途经河南郑州中牟县城的官渡古战场、河南洛阳关林镇的关林、陕西西安的定军山武侯墓、四川成都武侯祠等等,直至回到隆中结束活动。

5、活动开展:

第一阶段:在媒体上进行前期宣传造势,将整个活动宣传出去,接受游客和景区报名。并将报名者按其特长和爱好,分为:

a、摄影小分队:重现瞬间的历史

b、文化小分队:感悟先贤的的智慧(随时用手中的笔写下点滴感悟)

c、dv小分队:记录眼中的美丽

第二阶段:在古隆中举行诸葛亮的祭拜活动后,正式启程行走智慧之路,每到一站,即与当地景区配合进行活动,借助游客手中的笔和镜头,通过媒体,将活动报道出去。

第三阶段:将活动中的摄影成果在目标市场进行巡回展览,即在郑州、武汉、西安、重庆四城巡回展览,并由现场的观众投票选出一批佳作,联系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并对优秀作品作者给与一定的奖励。(如果选择省内路线,仅在武汉展出即可)

6、配套活动设想:

在活动期间,可以针对所到的智慧地的源头名人,举办讲座或论坛,邀请文化名人进行专家点评,即把主题活动与古隆中论坛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第二阶段:发展期——“智论天下”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智慧”可能是与资本同等重要的稀缺资源,并且“智慧”带有极强的个性化色彩,它使得“人”成为“人物”。今天的智者们纷纷将其智慧、谋略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使得普罗大众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些鲜明而独特的“智文化”上。

在这一阶段,属于对“智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进一步扩大影响时期。我们以命名为“隆中对”的高端论坛形式,把古隆中真正的优势资源和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结合起来,打造一个以交流“智文化”、学习“智文化”为核心议题的平台和品牌,以此扩大古隆中品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拓展其市场空间。

系列活动之二——“隆中对”论坛

1、宣传口号:智论四方慧聚天下

2、活动意义

论坛的冠名--“隆中对”会随着论坛影响力的扩大在市场上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而古隆中作为冠名者和《隆中对》毫无争议的出处,会被更多的社会大众所了解和接受,借此深化和推广古隆中的智文化品牌,提升古隆中的品牌形象,最终形成良好的市场消费力。

3、论坛型式

以某家强势媒体和古隆中景区牵头,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地点开展论坛。每期邀请不同的嘉宾,就某一与“智文化”相关的话题展开讨论,可采用直播或录播的形式。

4、嘉宾及话题选择

嘉宾:可考虑邀请政界、经济界、学界等不同领域的智谋大师。

每期根据所邀请的人士结合当前时事热点确定一个与时事或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分为不同的层次开展讨论。

如宏观层面的话题: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格局、中国的和平崛起、入世后中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等话题;

中观层面的话题:企业在行业中的博弈智慧、国内股市动荡等,

微观层面的话题:个人在组织中的智慧化生存等。

5、媒体策略

综合运用各种媒体,一方面在论坛开设前期进行市场造势活动,另一方面选择优势媒体作为经营论坛的战略合作伙伴,为后期活动的开展提供传播平台。

6、论坛开发及经营

论坛营收的来源,一是门票收入,二是与媒体的广告分成,三是后期延伸产品的销售(如,节目光碟等),四是论坛的冠名权。

(三)第三阶段:深化期公益推广

作为推广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任务是把前期主要集中于高端进行宣传的智文化的概念通过各种具体的、社会广泛参与性的活动落到实处,并以公益的形式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新闻价值点。而发明创造、学习成绩优异等等都是“智慧”在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体现,因此与“智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系列活动之一:优秀学子免费游隆中

主题:“莘莘学子,感受隆中智”免费游隆中

时间:8月15日——9月10日

凡高考成绩达到重点线学子持高考成绩单及个人身份证可以免费游隆中。此外,邀请全国各省高考状元及其家长一同免费游隆中,并提供一定数量的“奖学金”,让他们讲述学习方法。、

系列活动之二:举办全省“隆中杯”作文、书画大赛

主题:以“智慧、三国、诸葛、隆中”为题

智能建造的前景篇6

关键词:一卡通;教育模式;智慧校园;真实场景;实践教学

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建设于2008年,整合了多校区身份卡和消费卡.在08年建成时,也成为北京市首个与北京市政公交一卡通结合的高校校园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卡在设计时坚持单一钱包,便于消费结算,避免了与用户结算时的很多工作量.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经过近10a时间的发展,目前年收支流水达9000万,年均增长约9%,基本消除了校内消费的现金使用.校园卡充值采用了支付宝,银校转账等多种方式,在校内实现了补助、奖励发放等非现金业务.校内餐饮、图书、上网、洗衣、洗浴、成绩打印等各类业务借助校园卡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和非现金收费.校园一卡通已经成为高校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

2校园一卡通发展的瓶颈

校园一卡通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持续不断的完善,逐渐覆盖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校园生活涉及的业务毕竟有限,在这个过程中校园卡业务的发展逐渐出现问题,究竟下一步该做什么?这是众多高校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校园一卡通的“初心”是解决身份认证和现金消费的问题,在相关领域该如何应用校园卡就是业务发展推广的原生动力.电子化产品最大的优势是取代重复操作,如果为了取代传统身份认证和现金消费的投入大于收益时,这种推广的实际意义究竟有多大?这是在业务推广时首先应该关注的问题.其次,如果采用的技术过于超前,技术上的成熟度与用户需求存在差异,这种技术能否顺利推广就需要慎重考虑.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发展过程中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为了实现刷卡洗衣的应用,在取代洗衣机投币器时,由于市场上没有类似的产品,从架构设计到定型投入使用经历了两年多时间.在此期间产生了很多问题,也解决了很多问题.初期测试阶段大幅度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改造一台投币洗衣机的投入成本甚至于超过了洗衣机本身的价格.项目实施过程中业务投诉大幅增加,并且由于改造费用过高,增加和维修洗衣机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更进一步加剧了用户的投诉.为了实现手机刷卡的应用,在与联通合作开发nFC卡作为校园卡使用时,虽然技术上完成了设备改造,软件测试等工作,但因多种政策原因无法在真实环境中应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尝试与各种业务的结合,改善师生校园生活的便捷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也实现了一些非常有特色的业务应用,例如成为与北京市政公交一卡通兼容的首个高校校园一卡通,北京地区最早实现刷卡自助售卖机的高校等.

3n+U教育模式

2012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与校企(北信网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无线模式下校园一卡通自助售卖机.2015年正式上线运行,该项目从商业模型、技术架构到最终实际运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部门全程参与.该项目产生于高校,主要目的也是对高校教育的回馈.通过对校园一卡通自助售卖机在高校教育环境中作用的持续探索和定义,产生了n+U教育模式,继而注册了爱家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n+U(互联网+校园)教育模式教育模式,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内容和结构深度融合,将校园作为社区展开真实场景服务学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校园环境下,运用真实场景开展基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活动,并把老师和学生放在一个跨学科的真实场景下,体验和验证本学科(专业)的课程和其它学科(专业)之间的协同和配合,并在实际参与中实现从“功能满足”到“性能满足”的跨越,大幅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大大缩短学生适应社会的时间和速度,全面改善教学质量[1].真实场景的实践教学模式,关键在真,真实的平台,真实的数据,真实的结果,这样的教学环境不再仅仅是对真实环境的模拟.真实场景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学,为了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需要与校园紧密结合,这中结合不是简单的增加和购买相应实践环境,而是对校园原有环境的深刻改造和教育模式的重构.

4真实场景的实践教学与智慧校园

我国高等学校经过多年的网络化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继而又提出建设智慧校园.智慧校园实际上是高校信息化发展到融合创新阶段的产物,是对数字校园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与提升,是高校应对“互联网+教育”挑战的必然选择[2].多数高校给出的智慧校园定义都是基于信息“智慧”感知的理念,浙江大学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这种智慧校园支持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3].从更多高校类似的宏伟计划中可以看出,很多智慧校园现有定义是让校园有信息捕捉的智慧功能,或者可以说校园信息处理智慧化,由于这种限制的存在,并不能称之为智慧校园.智慧校园平凡的理解是智慧和校园的结合.智慧是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因此具有智慧属性的一般都是有机体.如果将人、设施和运作模式的集合体-校园称之为有机体,那么校园的智慧属性表现在整体上,而非仅仅是它们之间的信息传输和处理.现有的智慧校园定义仅体现了运作模式中信息处理的所谓智慧特性,或者可以说仅仅是信息化、数字化的进一步完善,还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化.要想说明具备智慧属性的充分条件很难,但分析它的必要条件则相对容易.智慧的属性有很多,要想成为具有“智慧“的有机体,至少应具有智慧属性之一.真实场景的实践教学模式创造性的提出利用校园内现有的行政、教学、后勤和网络环境为教育提供真实场景,用于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实践环境.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真实场景会随之改变,这中应激反应能力将使学校成为一个“活的有机体“.校园的重要作用是为学生、教师创造良好的受教育的环境,促进学生获得知识.作为学生,学到了知识能够促进自己的成长,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校园如果能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断改善教育环境,更好的促进学生获取知识,这样就具备了智慧属性之一自我积累和“进化”.学生和资金投入就是它的营养,而高质量的人才和学校的“进化”就是它的产出.在这个过程中,校园得到不断“进化”和成长,将不再是一个“铁打的营盘”.

5n+U教育模式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实践

n+U教育模式中真实场景的实践教学模式使校园成为一个具有智慧的有机体,也使得智慧校园成为与教育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不只是智慧城市概念在校园的投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与自助售卖系统的结合是n+U教育模式第一个实例,也是n+U教育模式产生的原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刷卡自助售卖系统平台是工程技术支撑下的现代商业系统,与校园一卡通的结合使之进入了学校.如何使该系统与高等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是系统落地高校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项目最初设立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学校在信息产业的领先优势,利用基于自动售货机的运营支撑系统平台,全方位培养各个专业的学生,使学校、企业、学生和老师、社会多方面从项目的运营中受益,包括人才培养、新兴产业链条的打造等各个方面都提供崭新的视角和机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与自助售卖机结合的实例在教学、运维和技术保障方面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逐步被固化为一个实例平台[4].由于我国高校普遍已经部署了校园一卡通系统,这个实例平台可以很容易在其它高校得以复制,同时发现随着售货机在高校部署规模的增加将逐步形成能够服务于实践教学、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环境,继而诞生的n+U教育模式,比平台商业上的成功具有更广更深刻的意义.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自助售卖机平台由售货机终端、支付系统、通信网络、支撑运行系统、物流系统及运营策略等部分组成.售货机终端是复杂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仓道、制冷/制热、照明等功能模块;支付系统包括RFiD识别、支付端口、加密与验证、账单等功能模块;通信网络支撑远程监控,包括接入控制、组网协议、异常处理等模块;支撑运行系统为网络化的运营系统,包括实时查询、访问控制、运营优化等模块;物流系统支撑商品的快速部署,包括仓储管理、路径优化等模块;运营策略决定平台的发展方向与规模,包括策略制定、策略下发、策略执行等模块.通过开放上述模块的使用权限,各组成模块可以支撑不同的课程开展相应知识点的教学和实践.一台售货机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相对算是非常简单的自助运营实体,但它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具备网络、机电一体化、RFiD技术等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技术[5]的特征.其次从商业角度,具有物流管理、商业经营和社会管理等特征.这两个特征既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专业素质的目标[6],也是创新创业的起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自助售卖机平台可以规划的是,如果一个或几个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共同掌管一台刷卡自助售卖机,他们需要不断学习、运用相关知识对自助售卖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使之成为商业运行的基础.同时在自助售卖机运维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收支、物流、维修、管理的等各类成本,如何平衡成本和收益,是创业的核心问题.虽然是一个非常小的自助运营实体,但也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例如暴力损坏售卖机、欺诈消费等诸多问题.只有真实的场景才会让他们去面对这样的问题.通过一台刷卡自助售卖机,学生学习知识的原动力、目的性更强,效果检验更准确、更直接,也初步尝试了创业实践过程,为他们进入社会,为实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创造良好的开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自助售卖机平台在为教学服务的同时,也通过教学实践的成果,可以对自身不断进行改进,成为一个持续“进化”、成长的平台,这使其具备了智慧平台的特征.

6n+U教育模式与传统实践场景的区别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真实场景教育模式的实例能覆盖从计算机相关专业到经管相关专业,覆盖专业众多,成为一个跨专业的综合实践教学支撑平台,并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过程中.主要原因是自助售卖机的技术体系和使用场景使然.那么,同样的道理,针对其他专业,我们可以用类似的思路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场景.校园中具有行政、教学、后勤和网络等环境,利用它们设计出相应的教学环境,就是n+U教育模式中的真实教育场景从以下三个方面的显著区别可以看出n+U教育模式是对传统实践场景教育能力的提升.传统实践场景[7]都是在校园环境之外的附加,特别是“n+”时代,很多这样的附加场景[8]非学校自我能够管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最终效果也不明显.例如很多高校都建有创新实验室,重复购买了大量的机器人和其它自动化设备,让学生在一个模拟环境中进行学习,但这种与实际脱节的教学模式,总是在追赶技术,最终实践的效果并非创新,而是一种变相的“山寨”.基于校园环境还是在此之上的附加是“n+U“真实场景与传统实践场景的第一个区别.“n+U”教育模式是对现有校园的“有机”改造,将对校园教育环境中各种组成部分进行模块化改造,成为教学实践的场景.由于多年网络化、数字化的基础,特别是当前的校园“智慧化“建设,校园环境已经基本具备了满足真实场景教学实践的改造条件.这种改造在资金投入的作用下,可以持续不断的对学校的教学产生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这种改造随着教学实践还会不断的动态变化,自适应教育教学的变化.实践环境能否自适应的变化这是与传统实践场景的第二个区别.n+U教育模式是传统实践场景与校园环境的结合,它脱离学校无法独立存在,这种改造产生出的效果将会对校园环境产生可持续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效果不仅可以由学校来评估,而且可以由学校完全掌握改造的方向和深度,这是与传统实践场景的第三个区别.

7未来的发展

当前的时代,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获取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而导致知识传授的模式也不得不发生变化.无论是主动改变还是被动改造,教育模式先后出现了网络公开课、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随着各种授课平台的衍化变迁,传统的集中式授课环境-校园也将不得不变化,如果不能发挥校园所具备的真实教育场景的优势,将在这场知识革命的时代被淘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与n+U教育模式的结合,给出了智慧校园更高层次的定义,并通过自助售卖台开发出了真实场景实践教学的第一个实例,为这种校园变革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式.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对原有校园改造以便能够为教学服务,这需要学校的管理者转变管理理念,教学人员充分理解教育的目标,后勤人员提供丰富的真实场景,信息化部门提供充足的信息处理工具,使校园成为一个“智慧“有机体,产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凌涛,张卫国.教育的重构:真实场景下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2]蒋东兴,付小龙,袁芳,等.高校智慧校园技术参考模型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6(9):108-114.

[3]吴颖骏.浙江大学:基于"云"的智慧校园[J].中国教育网络,2010(11):25-26.

[4]凌涛,王玉琳.真实场景下的实践教学支撑平台[p].中国专利号:201611033649.92017-1-20.

[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R/oL].000014349/2015-0007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content_9784.htm.

[6]陈谟开.高等教育评价概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2010-07-29.

智能建造的前景篇7

“智慧地球”这一宏伟的命题在现实中的情况如何,是否为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推动力并为市场所检验和接纳?从2009年开始,iBm推出一系列“智慧”引领的相关策略,比如“智慧系统”、“智慧的运算”、“智慧成长”等。智慧地球的概念不断细化与下沉,与企业现实和发展更加紧密相连。

集成系统打造智慧工厂

“当前,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已经向行业渗透,从而面向和支撑更广泛的市场需求。智慧工厂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在6月20日举行的中煤张煤机公司“智慧工厂”信息化建设启动仪式上,iBm全球服务部高级系统架构师朱江华表示。将物联网技术更广泛地与设备监控技术、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技术相结合,能有效改进对数字工厂内监控信息的利用和共享,进而打造现代化绿色智能的智慧工厂。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的快速扩大,企业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变革,需要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一方面,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各环节需要更有效的沟通和数据传递,要求实现企业内各类应用的信息集成、功能集成和过程集成,保证关键信息的顺畅流通;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的信息协作管理方面,需要实现上下游信息的共享,推动业务发展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据悉,此次iBm与中煤张煤机公司的“智慧工厂”信息化建设项目的主体是中煤张煤机公司煤机装备产业园建设项目。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26亿元,将分三期建设,预计在2015年全部建设完成。作为项目的总系统集成商,iBm将整体规划设计产业园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系统。园区建成后将形成集数字工厂、稳定高效、绿色节能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大型装备生产基地。

七个模块实现六大统一

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亚太区数据中心智能化基础设施服务总经理GregFarmer表示:“此次与中煤张煤机公司合作的信息化项目被列为2012年iBm最重点项目之一。作为项目总集成商,iBm将派最有经验的团队参与实施,调动全球资源支持。”

据了解,项目的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共分为七个模块,包括网络通信、数据中心机房、安全防范、智能识别、视听多媒体、生产监控管理系统以及智能物流。建成后的产业园数字化平台将实现数据共享、业务标准、数据平台、新系统运作、实时系统决策、企业发展战略服务六方面的统一。

智能建造的前景篇8

中兴通讯在2015年就提出了万物移动互联m-iCt的战略,致力于成为物联网的使能者,并通过开放平台、开发者社区等聚合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开发者,共同打造开放、灵活、共生共赢的物联网生态环境,与产业链的伙伴们一道,共同推出丰富多彩的应用方案和成功故事。

中兴通讯从iot网络优化、平台、操作系统、芯片、大数据、大安全等关键技术领域构建iot相关能力,并与产业链伙伴打造了针对各种物联网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和成功应用实践。

多样化网络能力

中兴通讯针对物联网不同应用对带宽的不同场景需求,与电信运营商一起,搭建广覆盖、多连接、低功耗、低成本承载物联网应用的通信网络,为各行各业的物联网应用提供丰富的、多样化的有线和无线网络连接服务。其中,无线网络包括支持窄带的nB-iot、宽带的Lte-m、车联网应用的Lte-V以及GSm/wCDma/Lte升级以及pre-5GmUSa、5G等多种网络连接服务。

针对部分行业用户自行快速部署的需求,中兴通讯也推出了LoRa网络以及wi-Fi、Zigbee等多种短距离连接解决方案。

目前,中兴通讯已经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多家电信运营商签署了针对物联网应用的nB-iot网络部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在智能停车、智能灯杆、智能井盖、智能位置跟踪等开展了应用。

中兴通讯牵头构建iot联盟,推动iot产业链在中国的应用发展,建设多业务共享、低成本、广覆盖、可运营的物联网。目前成员已达40家,在燃气、水务、电力、智能交通、农业物联网、燃气泄漏检测、城市环境监测等方面开展应用。

模块化物联网平台

中兴通讯模块化、开放的物联网平台,与产业链伙伴共同打造物联网生态。

中兴通讯的物联网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提供开放、丰富的标准api接口,多种能力的开放与灵活的业务编排,能够满足行业应用快速开发的需求,同时,平台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架构,结合上层物联网应用,提供强大的大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可提升全产业链条能力的产品化和服务化,实现基于场景的用户运营、数据运营,快速支撑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慧环保等领域孵化的物联网创新应用,帮助合作伙伴挖掘每个“Bit”的价值,共创共赢,从而为客户的未来营收增量带来无限想像空间。

中兴通讯与银川市政府共同打造的银川“智慧城市”成功案例,在惠民工程建设、城市大数据运营、商业模式创新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已成为智慧城市标准的制定者、创新商业模式的先导者、城市数据运营的奠基者、产业生态链的聚合者。并已把这些成功经验和创赢复制到了全球40多个国家的140多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

弹性物联网管理

中兴通讯强大的、弹性的物联网管理能力,灵活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中兴通讯是业界唯一能提供全套的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核心网网络设备供应商,包括vepC(vmme、vSGw、vXGw)、vHSS、vpCRF都已经商用。并通过引入SDn/nFV、网络切片等先进技术,满足海量终端的接入和动态变化的流量,可灵活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网络截然不同的需求。

由中兴通讯承建的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已突破6000万,预计到2016年达到1亿物联网连接。

主动安全策略

中兴通讯通过主动安全来构建物联网大安全策略和机制,对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对安全极高要求的物联网应用,中兴通讯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端到端的安全方案,为客户提供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的安全服务,使得不同场景的安全策略能够随需而变。为客户构建可信应用环境,可信oS平台,可信的芯片级方案。

形态丰富的智能终端

中兴通讯提供多种形态的终端,包括m2m通信模块,并支持多种无线制式及频段、各种可穿戴设备等,并可根据特殊需求定制行业终端。

中兴通讯的物联网智能终端,在智慧家庭、联网、财产跟踪、电力、安防等方面都有大量的应用。

智能建造的前景篇9

引言

南昌,军旗升起的地方,不仅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同时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再加上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自2013年江西旅游产业发展研究部门宣布江西发展智慧旅游的决策后,南昌作为智慧旅游发展的领头城市也跨进了智慧化的道路,部分景点景区也先后建成和试行智慧旅游app和weB网站,但是,目前南昌智慧旅游发展程度依然较低,旅游产品单一、服务设施及人才短缺等问题依然严峻,实现全城的智慧旅游之路依旧任重道远。

一、智慧旅游概念

目前不同学者对智慧旅游的定义不尽相同,笔者在综合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认为“智慧旅游”(Smartertourism)是指以游客为中心,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工具,含盖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商务和智慧营销等基本内容,以全面满足游客“食、宿、行、游、购、娱”的基础服务需要,同时为游客、旅行社、景区、酒店、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旅游参与方创造更大的价值为根本任务的一种旅游运行新模式。

二、南昌旅游发展现状

(一)南昌旅游业现状

南昌,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拥有丰富的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此外,南昌市建有各类旅游星级饭店和品牌旅行社,旅游服务机构数量充足;随着昌北国际机场、高速铁路、绕城高速和旅游快速公路等交通设施的建立,南昌的旅游交通条件也得到较大的改善;截止到2015年,南昌现有16所院校开设了旅游专业,在校学生3700余人。这些条件的完善大力的支撑着南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南昌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南昌旅游经济整体呈现繁荣发展趋势,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旅游产业大发展观念较为淡薄;旅游产品单一,著名景区少,缺乏具有高吸引力的部级和世界级优质旅游产品;此外全市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旅行社和旅游酒店等旅游企业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旅游人才短缺,尤其是兼具信息技术和旅游信息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不能满足智慧旅游市场的需求等。

三、南昌智慧旅游开发

(一)从全域概念出发,全面规划和管理

应按照大旅游的总体思路,借鉴全域旅游发展的新理念,将南昌城市绿化、城市建设和城市美化工程与南昌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工程协调统筹,让市政建设也成为南昌旅游环境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时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南昌旅游资源,将食、宿、行、游、购、娱等旅游六要素进行综合整合,纳入到南昌智慧旅游开发建设的内容中来,努力将南昌建成为生态、文化、智慧、旅游多效益综合化发展的城市。

(二)增加旅游投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智慧旅游的实现,是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来实现,虽然目前南昌已投入巨额资金建设智慧旅游app以及旅游wap网站,但想全面实现智慧旅游之路还为时尚早,并且南昌许多景区配套设施落后,在旅游旺季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现象,极大的降低了游客的旅游体验,破坏了南昌的旅游形象。因此,增加旅游投入,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尤其是智能化基础设施,是南昌智慧旅游实现的重要基础。

(三)丰富旅游内涵,打造旅游品牌

南昌虽拥有丰富的红色、绿色、古色等旅游资源,但目前为止,南昌在整个中国的旅游吸引力和知名度却非常低,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有内涵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品牌。2016年南昌滕王阁作为一个独立的景点正式被列入创建国家5a级景区预录名单,此外南昌海昏侯国家遗址公园规划出炉,这些都是南昌旅游发展的新契机,南昌旅游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抓住这些新机会,将智慧旅游运用到这些景区重点打造,同时融入地域文化,丰富旅游内涵,全面深刻打造独具特色的“三色”旅游品牌。

(四)加快人才培养,强化组织保障

智慧旅游的建设需要专业人才作为智力保障,尤其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旅游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加快人才培养,首先应组建智慧旅游人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智慧旅游人才的培训和管理工作,统筹领导和组织实施,让他们成为智慧旅游道路上的首批专业人才。其次应积极探索与高校的人才定向合作和培养新模式,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建设,培养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为各级智慧旅游机构输送高层次人才。

四、结语

南昌的智慧旅游建o之路是漫长而艰巨的,智慧旅游的实现也将给南昌旅游业带来全新的发展变革,同时也是南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因此,南昌要高度重视智慧旅游的发展,积极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强南昌智慧旅游信息化道路建设,创新文化品牌,全面深刻打造南昌旅游的“红色、绿色、古色和特色”,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创新营销新模式,全面提升南昌智慧旅游服务水平,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智能建造的前景篇10

作为全国首批信息化试点城市,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批复的首个全国中小城市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第二批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扬州市对信息技术倾注了极大热情。

据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化推进处副处长邓勇介绍,扬州市信息化工作一直走在江苏省前列,在2012年中国城市信息化推进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会上,扬州市荣获中国城市信息化推进第九名和中国智慧城市推进第六名。

而作为智慧城市落地的切实载体,智慧旅游在扬州发挥着不小的作用。虽然扬州市的智慧旅游建设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但扬州市政府对智慧旅游报以很大期望。正如扬州市旅游局副局长王明宏所说:“我们希望将扬州建设成中国智慧旅游示范城市的领跑者,为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呼应的智慧型世界名城提供有力的支撑。”

运营体制先行

谈到发展智慧旅游的重要性,王明宏表示,智慧旅游对扬州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智慧旅游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旅游牵扯到食、宿、行、游、购、娱六个方面,涉及智慧城市应用的多个层面。其次,智慧旅游是扬州打造世界名城的一个重要举措,能够更好地推进扬州市旅游业发展。最后,智慧旅游是国家旅游产业发展重点之一。

王明宏说,“我们打造智慧旅游的目的主要是为游客提供便捷、周到、高效的咨询或付款方式,打造完整的诚信体系,提高政府的监管职能与能力,打造国内领先的示范项目,成为智慧旅游建设标准,深度挖掘游客数据实现精准营销。”

2009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而旅游业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旅游信息化建设水平将直接反应城市的智慧化程度。目前,国内众多城市均在大力发展智慧旅游,但大部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其实,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即缺少完善的运营体制与平台。

因此,2012年4月,扬州市面向全国征集扬州市“智慧旅游”总体建设方案。2012年年底,经过经信委、旅游局、园林局管委会及其他相关部门讨论,三易其稿,扬州智慧旅游建设方案已经编制完成,并经过有关专家评审通过。

扬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杨福喜将扬州市智慧旅游行动方案总结为二十个字,政府主导、定好规划、打造诚信、整合资源、合理推进。而对于扬州市智慧旅游运营模式,则体现为政府引导、企业建设、社会参与。

最终,扬州市智慧旅游建设规划定位为1533工程,包括一个智慧旅游云平台,五大核心应用,三个管理系统和三个示范项目。

其中,智慧旅游云平台包括一个综合门户网站、手机终端、应用集成工具、基础开发工具及语言翻译工具。所收集到的数据将为将来所需要的各种智慧旅游开发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支撑。

五大核心应用系统包括旅游电子商务系统、智慧酒店、智慧景区、旅游一张图和旅游云呼叫中心。

此外,还有三个针对游客的管理系统:旅游电子政务系统、旅游分析决策系统、旅游诚信系统。“我个人认为诚信是一个最基本的社会要素,扬州市旅游局计划通过游客的信息反馈,将不诚信的企业自动从智慧旅游平台上面删除,并且对游客进行告知。”王明宏补充说。

提供更多便利

在智慧旅游建设中扬州市秉承一个原则,那就是以游客为中心,为游客提供更多便利。

据王明宏介绍,扬州市在面向社会征集智慧旅游行动方案时,特别关注了以游客为中心。规划不仅通过了专家评审,还请国内外的旅游者代表请到扬州,直接感受旅游产品的应用性。

在智慧酒店、智慧景区、智慧自行车三个示范项目中,由于扬州市的景区大都集中在古城区周边,非常适合骑自行车游览,智慧自行车项目具有鲜明的扬州特色。

很多城市都有自行车租赁服务,与其他城市租赁自行车不同的是,扬州的自行车是“智能化”管理。旅游者租赁自行车后,后台会按照他想去的目的地,规划出一条线路来,缴费方式也无需人工支付现金,而是全程刷卡,做到方便快捷。

扬州市还针对景区开发了三类不同类别的软件产品,包括旅游景区的自助导览系统、博物馆展厅的自助导览系统和公司展示系统,通过文字介绍、语音讲解、多媒体资料展示、景区导览为一体的自助导览系统和GpS导航技术,为旅游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此外,扬州市还改版了扬州旅游网,提供多语种服务,开设了微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