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45:09

中西医结合的概念篇1

1中国现有三种医学

1.1现代医学:现代医学发源于西方(古希腊),约于公元16世纪中叶开始传入中国,所以也称为西方医学(西医)。这种医学已经是全世界的主流医学。

1.2传统医学:是中国各个民族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创造的中国固有的各民族医药的总称,包括中医药学汉医、藏医药学、蒙医药学、维医药学、傣医药学、彝医药学、壮医药学、朝鲜族医药学,等等。中国《宪法》规定:“发展现代医药与我国的传统医药”。

1.3结合医学:中国在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过程中两种医学必然相互影响,由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与配合防治疾病,逐步发展到两种医学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研究与发展因而形成了中西医结合、藏西医结合、蒙西医结合、维西医结合等研究,统称为中国的结合医学研究。其中,中西医结合研究,在中国起步最早(一般以中国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学员毕业的1958年开始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研究最为系统、深入,取得研究成果最多,对国内外影响最大者当属中西医结合研究,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称中西医结合医学。所以,中国目前是一个多种医药学共存,共同发展,共同承担着中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国家。

2什么是中西医结合

2.1“中西医结合”概念的产生和由来一般认为“中西医结合”这一概念是由1956年毛泽东主席首先提出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逐步演化和概括出来的一个概念,即“中西医结合”的含义就是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逻辑学有“规定性语词”定义。

2.2三个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

(1)常识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该层次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是感性认识,也称常识性或经验性认识,如有的认为“中西医结合就是中西医两法治病”;有的人认为“中药加西药”就是“中西医结合”;还有的病人把“看了西医又看中医”称为“中西医结合”等等。上述这些说法虽然属于“中西医结合”范畴,但都属于常识性经验性的认识和理解;属于现象的、直观的、片面的、非本质性的认识。即上述说法是“中西医结合”但它不是科学层次的中西医结合。

(2)科学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科学层次中西医结合概念内涵,是指毛泽东1956年所讲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或者说,“中西医结合就是综合统一中西医药学知识,创造新医药学”。(即“中西医结合”的逻辑学定义)。它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获得对中西医药学内在联系及中西医结合本质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中国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追求的是科学层次的中西医结合,只有不断深入开展科学层次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才能“促进中西医结合”,才能“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

(3)哲学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从哲学层次认识,中西医结合是指两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结构类似的知识系统(中西医药学)的辩证统一。这一哲学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内涵,反映了中西医结合思想的客观性和“普遍必然性”的理性认识。

2.3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理念:它是研究如何最科学的综合运用中西医药学理论与方法防治疾病、保护健康;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中、西医药的优势,形成两种医药学的优势互补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保护健康的集成优势;如何最合理的、最有效的、最安全的、最经济适宜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为病人解除病痛等。其最高理想和目的是不断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创立一门中西医药学融汇贯通的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目前中国已产生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是通向未来新医学的一个过渡性医学形态及过渡性医学概念。

转贴于http://

3中西医结合在中国产生的时代背景

3.1医学背景:中国有中医、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并存特别是中医药学,无论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前,还是西医传入中国后,中医药学都是中华民族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重要医学。而且中医药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诊疗疾病的独特而有效的方法,如辨证论治、针灸、中药推拿,等等。使其成为世界上从古代到现代唯一没有中断传承和应用的传统医学。中西医并存、并用、共同发展,是在中国产生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中西医结合的概念篇2

一、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混乱情况分析中药和西药是于西方近代医药学传入我国后而出现的概念,西方近代医药学所使用的药物为西药,我国原来已有的药物称药。而今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已非如此简单,理解各异,实极混乱,试归纳如下。

1.按地域来源或产地划分。即外国制造和主产的药物为西药,中国特指的传统药物称中药。这在现代医药学刚传入我国的初期,似可理解。但现在,由于我国药学研究和制药工业的发展,不仅能制造生产外国最先研制的药物,亦研制了很多为我国首创的药物,如天花粉素、棉酚、蔊菜素等天然产物药物以及一大批人工合成的药物,这些药物,事实上是西药,而不是中药。故此种划分,显然不合适。

2.按人工合成和天然产物划分。即人工合成的药物为西药,天然产物药物为中药。这种划分也不合适。因为很多现在所称的西药如黄连素、延胡索乙素、地高辛、大量抗生素类药物等,均是天然产物(有的已能人工合成)。而亦有一些中药却为人工合成的,如中药冰片,现已有人工合成的龙脑供用。更在我国古代,早就用雄黄(硫化砷asS)炼制(氧化)而得中药砒石,即三氧化二砷(as2o3)可见砒石乃为人工合成的中药。

3.按组成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和成分不清的混合物来划分。有的将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的药物称西药,而将树皮、草根、全蝎等不纯的天然混合物药物称作中药或称中草药.这种标准亦不确切。如西洋参、洋地黄叶、大黄苏打片等西药,即为成分不完全清楚的混合物,而硇砂(氯化铵)、冰片、砒石等中药,却为成分清楚或单体化合物的药物。

4.按剂型不同来划分。有的将现代制剂如针剂、片剂等称作西药,而将中国的传统制剂如丸、散、膏、丹、汤剂等称作中药。这在五十年代以前似可理解,而今,显然更不合适了。如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片等是中药,却是现代剂型的片剂。而西药的一些合剂是与中药汤剂无本质区别,更亦有丸、散、膏等剂型。

5.按使用人员划分。即中医使用的药物为中药;西医使用的药物为西药。笼统讲,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细分析起来,亦不确切。如西医也使用甘草、大黄等,但并不能因此而简单地将它们称作西药;既使中医自服维生素丙,亦不能就此而称其为中药。更在临床有时可遇到这样情况:某中医开了一张中药处方,且方中药物为常用中药,而有的中医则认为其不是中医药处方,而是西医药处方。因为方中药物并未考虑中药基本内容——内涵,又违背中药使用规律,实属通称的中药西用。

二、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的确定中药和西药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不能离开相应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概念的内涵——基本内容应适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要求,并据此而使用。故先明确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才能确定药物概念的内涵。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中药概念内涵(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机体状况(包括部位及其功能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如果采用药物来影响机体状况的话(因尚可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要遵照理、法、方、药的程序,即先辩别病证的机理(包括病因、病位、病况),采用相应防治法则如八法的何种,确定基本方剂类型,最后选择合适药物而施治于人,以达防病治病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2)中药概念内涵中药应具备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第一,药物性能的表达有性味,即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归经;升降浮沉。这些,有时又称中药特性,即狭义的中药药性。第二,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解表、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按君臣佐使关系配伍,使各味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与机体证相对应而发挥作用,配伍组方时还要考虑到药物的七情、反畏、药对等关系。简言之,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中药。这是中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方称作中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中药。2.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国药概念内涵(1)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现代科学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用直观或解剖后所见(包括用各种放大倍数的显微镜)的实体来表示机体的部位:以组织形态(有时称病理形态)、生理功能、生化变化的相应指标和术语来表述机体的功能状态,并以此作为诊断的标准和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的依据;如果采用药物治疗的话(因尚可采用非药物治疗如物理疗法、手术等),主要考虑影响机体病理、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而选用相应药物以达防病治病的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强调的是外因对机体功能指标的针对性而较少考虑机体内因的综合影响。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西医药学理论体系。(2)西药概念内涵西药应具备与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第一,药物本身性能以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表示,如是液体还是固体,是酸性还是碱性等,第二,药物功效以相应的病理、生理、生化等的指标和术语来表示,如抑制细菌、降低血压、升高血糖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考虑药物间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变化,如沉淀、分解等,至于生物活性则考虑各个药物各自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把各种配合使用的药物作为一个功效整体。简言之,以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西药。此为西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才称作西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西药。

中西医结合的概念篇3

中医学与西医学虽然同属医学范畴,都以病人为治疗对象,但两者的理论体系截然不同。中医学是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自然观影响下,以实践为基础,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核心,强调整体观,通过调整阴阳平衡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西医学以解剖学为基础,是建立在实验学基础之上的多学科相融合的一门科学。如何使已较全面接受西医理论,形成了较稳定的现代医学思维模式的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另一门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是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就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谈点体会。

1明确中西医概念的本质区别

在中医学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对中医学理论体系认识与认同困难的问题。由于学生已接受了西医理论,故在学习中医学时常有先入为主的思想,习惯将中医的“心”“肾”与西医的“心”“肾”进行比较,对“心主神明、肾主纳气”等中医脏腑功能感到不可思议,不能认同。因此,必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中医的“脏腑”与西医的“内脏”“器官”等,在概念上有很大区别。西医的内脏是解剖上有形可见的,而中医的五脏六腑是一个功能上的概念。如中医将“心”的功能归纳为“主神明、主血脉”,其含义已超出解剖概念的“心脏”。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中医的思维理解中医,用西医的概念学习西医,不能相互混淆。另外,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病”有本质区别。西医的“病”指人体的器质性病理变化,临床中有实验室证据可循;而中医的“证”是机体功能失调后连带出现的一系列证候群,更多的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

2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进行直观教学

中医的“望、闻、问、切”和西医的“视、触、叩、听”都是从研究病人的外在表现,即症状和体征开始的。但中医四诊重点在于把握机体脏腑气血经络的外在表现及相互联系,用取象比类、由表及里的方法,借助阴阳五行理论,把生理功能、病理表现、体表部位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个整体、恒动的系统。中医学独特的司外揣内、取象比类等认知方法属于形象思维,其建立在宏观的自然观察、表象观察基础上,并以哲学为核心,注重整体联系和感悟、推理,经高度概括、抽象而成,与现代医学的微观结构和直观形态的思维方式截然不同。因此,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注重功能模拟和直观教学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可采用表象和形象化的语言解释枯燥的名词术语,应用临床病例的辨证分析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运用教学的直观性原则,调动学生视听等感官功能;采用各类直观教具,特别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中医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以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注重教学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培养学习兴趣

中医学具有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融合的特点,具有西医学无法比及的丰厚的人文底蕴。在教学中,可强化中医学这一特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采用诗句、顺口溜等形式帮助记忆。如中药学及方剂学教学中,“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白虎汤主治“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四大症”等,这些琅琅上口的歌诀、顺口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理解、记忆。在针灸学教学中,讲授经络的循行路径时,除借助图片的动态演示阐明经络的循行外,还可对比武侠小说中的一些事例,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感性认识,帮助理解记忆。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多途径、多方式综合各类知识。

4突出中医学优秀的医学观念,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疾病谱的变化,中医学以人为本的医学观念和在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康复医学、养生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现代医学中高、精、尖设备和先进仪器的使用在临床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也容易导致“物化”倾向和产生大量的伦理问题,如“见病不见人”等现象已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而传统中医学具有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自身的整体性等观念。因此,在教学中突出中医学优秀的医学观念和哲学思想,通过运用和借鉴中医学在生命观、疾病观和临床诊治中的整体观念、辨证观念、天人合一思想,启发、熏陶、培养学生的医学思想,有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医学观点,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21世纪医学发展趋势。此外,传授学生传统的保健康复技能,如针灸推拿、保健按摩、中药薰洗、刮痧拔罐等,使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学有所用,增强对祖国医学的认知。

中西医结合的概念篇4

   一、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的误区

   中药和西药是于西方近代医药学传入我国后而出现的概念,西方近代医药学所使用的药物称为西药,我国原来已有的药物称为中药。而今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已非如此简单,存在种种误区。

   (一)按产地划分

   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中国亦研制了很多首创的药物,如天花粉素,棉酚等天然产物药物以及一大批人工合成的药物也是西药,故此种划分不正确。

   (二)按人工合成和天然产物划分

   即人工合成的药物为西药,天然产物药物为中药,这种划分也不正确。现在所的西药如黄连素、地高羊、大量的抗生素类药物均是天然产物,亦有一些中药却为人工合成的,如中药冰片,现已有人工合成的龙脑供应。

   (三)按组成成为为单体化合物和成分不清的混合物来划分

   有的将单体化合物的药物称为西药,而将树皮、草根、全蝎等不纯的天然混合物药物称为中药,这种标准也不确切。如西洋参、洋地黄叶、大黄苏打片等西药,即为成分不完全清楚的混合物,而氯化铵、冰片砒石等中药却为成分清楚或单体化合物的药物。

   (四)按剂型不同来划分

   有的将现代制剂如针剂、片剂等称为西药,而将中国的传统料剂如丸、散、膏、丹、汤剂等称为中药。这显然也不合理。如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片等是中药,却是现代剂型的片剂。而西药的一些合剂即与中药汤剂无本质区别,更有丸散膏丹等剂型。

   (五)按使用人员划分

   即中医使用的药物为中药;西医使用的药物为西药。笼统讲,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细分析起来,亦不确切。如西医也使用甘草、大黄等,但并不能因此而简单地将它们称作西药;既使中医自服维生素丙,亦不能就此而称其为中药。

   二、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的确定。

   中药和西药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不能离开相应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概念的内涵—基本内容应适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要求,并据此而使用。故先明确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才能确定药物概念的内涵。

   (一)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概念内涵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机体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2、中药概念内涵:中药应具备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第一,药物性能的表达有性味,即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归经;升降浮沉。这些,有时又称中药特性,即狭义的中药药性。第二,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解表、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按君臣佐使关系配伍,使各味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与机体证相对应而发挥作用。简言之,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中药。

   (二)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概念内涵

   1、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现代科学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用直观或解剖后所见(包括用各种放大倍数的显微镜)的实体来表示机体的部位。

   2、西药概念内涵:西药应具备与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第一,药物本身性能以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表示,如是液体还是固体,是酸性还是碱性等,第二,药物功效以相应的病理、生理、生化等的指标和术语来表示,如抑制细菌、降低血压、升高血糖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考虑药物间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变化,如沉淀、分解等,而不是把各种配合使用的药物作为一个功效整体。简言之,以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西药。此为西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才称作西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西药

   三、中西药配伍合用

   中药和西药如同兄弟俩,在治病这一目标上相配合,取长补短,往往会收到很好的甚至意想不到的资料效果。同时,在中西药配伍应用的实践过程中,对于不宜配伍的中西药也有所发现和认识,包括相互消弱药物性能乃至损害人体健康的不良后果等等。所以,中西药也不能盲目合用。

   (一)因在胃肠道相互作用不宜同服

   含朱砂(含Hg++)的中成药,如朱砂安神丸、人丹、冠心苏合丸等不宜与具有还原性西药,如碘化钠、硫酸亚铁等同服。因为它们在胃肠道中可生成具有毒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沉淀粉,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

   (二)因药物代谢方面的作用不宜同服

   含有乙醇的中药风湿液、国公酒等药酒,不宜与西药苯巴比妥、苯妥瑛钠、D860、降糖灵、胰岛素、华法令等同用、因为乙醇是一种药酶诱导剂,能使肝脏药酶活性增强,使上述西药代谢加速,半衰期缩短,药性下降。

中西医结合的概念篇5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教学中医学内涵特质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10-01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从西医的角度来看,具有理论上客观、精密、量化的优势,且研究成果通常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操作性;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具有能够对个体实施辩证医治,重视个体差异问题的优势,二者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关系。基于此种情况,中西医结合就可以取长补短将二者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中西医结合是必然的。同时也可以促进中医和现代医学的发展,所以中西医结合将会成为我国医学发展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西医教学中,将中医学的内涵特质充分的体现出来。

1中医学天人相应的自然观

我国古代文明突出任人和自然的相应关系主张“道法自然”,由此可见,我国传统的哲学问题也即是人和天之间的问题。中医学的天人相应学说正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的,这也是中医学和西医学的最大区别。在中医学中,无处不渗透着天人相应的观念。比如,“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大恐”。人想要健康长寿就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这些都体现了人的自然、生物和社会属性的统一。而西方文明却注重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并演化成人们的追求,从中可以看出,西医学认为人和自然是相对独立的,由此可见在医学领域当中应用了人们在征服改造自然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科学进而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

2中医学形神统一的整体观念

在中医学中,强调通过体验、灵感以及直观等非理性的方法,将事物整体之间通过的规律找出来,即就是注重查同,充分显示任何自然是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同时把人也看成是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突出形神统一的观念。在对疾病的认识、预防和治疗等方面非常注重形神统一和身心和谐。而在西方文化中,突出了差异的存在,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注重对事物之间本质区别的寻找,原子论和还原论作为西方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而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分析法和归纳法。将人看做是一个普通的实体,这时人体的细胞、器官等就是作为西医学的核心和关键。所以在西医学中查同和差异各有侧重。

3中医学治未病的预防观念

我国文化强调顺应自然,“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预防观念。“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强调了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而西方却注重对世界本质以及变化的探索和研究,西医则步入了实验医学中,轻预防而重治疗。

4中医学辩证论治的治疗观念

一直以来我国文化都是注重感觉、表象和动态。因此在中医学中,是从整体、动态、宏观、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来对病情进行了解,并灵活处治。中医学突出一因多果、多果多因、多因多果,这集中体现在了采用辩证的方法找到病因,内外兼修、标本兼治、同病治异、异病同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等辩证论治的观念。而西方文化却比较注重概念、静态和理性。所以西方医学对概念比较注重,多逻辑和分析比较重视。西方医学的精髓就是分门别类以及追根究底,这也作为西方医学的优势所在。

5中医学思外揣内的功能观念

我国传统文化轻视“形而下”重视“形而上”,因此在中医学中,重神轻形,重道轻器,重功能轻结构,重视规律轻视实体。而西方文化却强调物质性探究的实体中心论,所以在西方医学中,大到肌肉小到细胞对所有可以被认知的结构都进行解剖,而共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结构所决定的,对结构进行了了解,才能对功能进行准确的把握,但是死的结构不一定显示出活的功能。由此可见,中医学和西医学对结构和功能方面的认识有自己不同的特色。

6中医学阴阳自和的调理管

我国文化主张顺应,侧重主观。所以在中医学中突出辩证论证的基础上,重视对人正确的扶持来实现对邪气的战胜,尤其注重在治疗过程中的自我调节。西方文化恰恰相反,主张抗争,侧重征服,所以西方医学在治疗的过程中,是以对抗为基本原则的,通过理化作用来对病理进行改变,治疗比较直接。

7中医学哲学意蕴的语言观念

我国文化强调整体、感觉、功能、动态以及查同,所以其语言具有明显的类比以及哲学特征。通常情况下,中医学的语言不但蕴藏这文学意境,同时还蕴藏着丰富的哲学。西方文化则强调实体、概念、理性、逻辑、分析和查异,显而易见西方文化具有概念化、客观化、规范化以及具体化的特征。从分析中可以明显看出,西方医学和中医学相比,其语言更加直接准确,传递和交流起来更加方便,人们也更容易接受。

8结语

总之,中医学和西医学是相对独立存在的,东西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应设法实现互补。而中西医结合这门新型学科的出现为中西文化的互补交融提供了条件,中医学只有在二者的互补交融中,才能将其本身的意义充分的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王炜,朱虹,钱静.境外医学教育对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9(5):92-96.

[2]刘星.“天人合一”观本质的演变及对中医学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2002(7):398-400.

中西医结合的概念篇6

关键词:中医学;西医学;语言文化差异;中医英译

中医西传历经300多年,时至今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传统的中医学与现代西方医学共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西医学都是“研究人体生命过程以及防治疾病的科学体系”。可见,二者至少具有三点共性,即研究对象相同——“人体生命过程”,目标一致——“防治疾病”,且都是“科学体系”中的一员。但是,二者的语言文化差异折射出中医学文化所具备的人文特征和西医学文化,尤其是现代西医学文化,所具备的典型的科学特征。

语言是文化的结果,一个民族所说的语言是这个民族总的文化的反映;但也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语言与文化都共同发展了几千年。

1象形文字、拼音文字与思维模式

中国文字是3000多年以来一直保留着象形书写法(与拼音书写法相对)的唯一文字。笔者通过比较、分析《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注:东汉·许慎撰,我国第一部收字齐全、形音义综合考辨、编排科学而系统的字典]与《黄帝内经》所反映的思维模式、哲学观念以及人体解剖、疾病和治疗知识,得出以下结论:《说文》中蕴涵的中医学知识与《内经》一脉相承;《说文》所体现的“天一地一人”宇宙思维模式与贯穿《内经》的“天一地一人”生态医学思维模式同出一辙;作为《内经》理论基础的“气、阴阳、五行”学说可通过《说文》追本溯源;《说文》主要通过分析汉字的造字结构、追溯汉字源流及本义,是研读《内经》以及探索研究中医学起源的重要书籍。以象形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字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保守性。这对于促进中医学家的类比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以及用《内经》奠定的这种思维特点去影响其后的历代医家,发挥了无形的巨大作用。从阴阳、五行、精、气的象形字到《内经》广泛的取类比象,再到明清医籍对字的形音义的校勘、考辨,都显现出中医学思维之链中象形汉字的深远影响。

英语是拼音文字。英语单词的“形”与发音直接联系,对其语义的理解是以听觉为基础,从而跳出了以事物具体形象为材料的视觉思维框架,为发展以抽象概念为基础的逻辑思维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从而形成抽象推测、概念思维和范畴区分以及对这个世界力求得出客观判断的传统。实际上,医学英语词汇中所含的纯英语词汇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医学英语词汇都是由医学词缀通过构词法拼缀而成的,而医学词缀多来自拉丁文和希腊文词素。由于深刻的结构性差异(包括世界观、思维模式乃至语言),产生了中西文化之间理解和翻译的极大困难。从一种文化角度研究另一文化,往往把一套世界观和思维体系都“走私”进来,而这套世界观和思维体系能否被对方文化传统接受、并相互融合呢?以“气”为例。《说文·气部》:“气,云气也。象形。”“气”在甲骨文中作“气”,象空中流动的气流,蒸发升腾,其象如云,不久消失,又为无形。因此,“气”是无形的,无处不在的,可聚而有形的(如可凝而成水)。此时的“气”可英译为air。随后,包围、充斥在人类空间的“气”,被抽象化为一种哲学意义上具有物质含义的“气”。春秋战国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就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医学家抓住时机,适时地将“气”引入医学。这样,“气”就成了先秦自然哲学与医学的中介、桥梁。到了《内经》时代,“气”不仅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亦是人体的基本物质,且可化而为血、为精、为津液等,它所主持的人体正常生命功能活动为“神”。《内经》的全部理论与技术,几乎无一不与“气”相关,且各种各样的“气”名目繁多,有阴气、阳气;清气、浊气;天气、地气;正气、邪气;营气、卫气;四时之气、藏府之气、经脉之气;等等。此时。“气”早已不是air,也不是energy或vitalenergy或atmosphere,只能是qi了。现在,对大部分西方人来说,qi已不再陌生。

中西医结合的概念篇7

关键词:中医中医英译翻译补偿

传统的中医英译为了照顾西方读者,其翻译策略侧重于借用西医中原有的词汇和概念,而大量的中医学概念和西方医学概念是存在差异甚至是错位的。如最基本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在中医中,“心主血脉”这一功能和西方医学中的Heart的概念是一致的,但中医中还有“心主神明”之说,这与西方解剖学中的脏器概念存在明显差异。再比如说,“伤寒”在中医中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而西方医学中对应的typhoid则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病,这便是中西医中词汇的概念错位。面对中医英译中的意义缺失和错位问题,需采取相应的翻译补偿方能准确完整地传达中医中的实际概念。

苏联当代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L.S.Barkhudarov)在《语言与翻译》一书中指出:“当出发语文本(emittinglanguagetext)的某些成分因某种原因在接受语(receivinglanguage)中没有等值成分(equivalents),而无法通过其他手段传达时,可以使用这种(补偿)手段。”[1]乔治・斯坦纳(GeorgeSteiner)把翻译看成是“严格的艺术”,而不是科学,所以翻译的过程对他来说不是一种认知过程,而是一种启发和挪用意义的转换行为,是解释学的一种行为(动作、意向)(Hermeneuticmotion)。解释学具体操纵的四个翻译步骤是:信任(trust)、进攻(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和补偿(compensation,restitution)。[5]他将补偿视为整个阐释过程中的最后一步,他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过采取入侵与暴力手段从原文中进行掠取,使原文意义有所损失,而使目的语有所增益。但同时也造成失衡。为减少损失,恢复平衡状态,翻译这种阐释行为必须采取第四个步骤,即补偿步骤”,[1]以恢复原文与译文、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均衡。

夏廷德于2006年出版的《翻译补偿研究》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翻译补偿研究的专著。他在该书中阐述了补偿的重要性,对翻译补偿重新进行了界定,论证了翻译损失的不可避免性和补偿的必要性。并从语言功能的普遍性和语言的代偿性两个视角论证了翻译补偿的机理。从时间、空间和手段的类型三个维度把翻译补偿分成整合补偿、分立补偿、同类补偿等类。[4]

整体上来说,翻译补偿的研究目前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但已呈现一部分研究成果。借助于这些翻译补偿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在中医英译中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众所周知,中医语言极富中国古典特色,不乏辞赋、诗歌等文体,其间各种修辞更是层出不穷。如术语“阴平阳秘”“祛风散寒”“母病及子”“土虚木乘”等,其中蕴含的阴阳学说和五行理论许多中国人尚不了解,遑论外国人;再比如说,方剂名“失笑散”(并非该药能使人失笑,而是吃了该药后病情缓解较快,使人不自己笑出来)、“乌鸡白凤丸”(切勿望文生义,该药其实是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白带量多的)等。由此可见,在翻译上述类型的中医学概念时,必须进行适当的补偿,方能在文体和意义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夏廷德将翻译补偿分为八类,一为整合补偿(即在目的语文本中,把补偿的内容和原文文本原有的内容有机地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加任何有关补偿的标记符号。其特点是不暴露补偿的痕迹)。如翻译“脉象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这句话时,则需将“弦、洪、浮、沉”的内涵解释出来,以方便读者理解,因此可译为:“inspringthepulseistautandtremulouslikeamusicalstring,insummeritisfullandoverflowingasflood,inautumnitiselasticandinwinteritisdeeplikeastonedroppingintowater.”即通过增益进行补偿。二为分立补偿(指在目的语文本中,把补偿内容通过某种手段加以标记,或与原文内容分别放置,以便向目的语读者明示补偿内容)。如下面一段话:“根据《难经》,自进入人体至排出体外,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要通过七冲门,即飞门、户门、吸门、贲门、幽门、阑门和魄门。”查阅《难经》,原文如下:“四十四难曰:七冲门何在?然: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因此,可译为:“accordingtonanJing(ClassicofDifficulties),foodpassesbysevenimportantportalsfrombeingtakenintothebodytobeingdischargedoutofthebodyfornormaldigestionandabsorption,includingtheflyingportal(lips),houseportal(teeth),inhalingportal(epiglottis),cardia(upperopeningofthestomach),pylorus(loweropeningofthestomach),railingportal(conjunctionofthelargeintestineandsmallintestine)andcorporealsoulportal(anus).”即采用文本内加注法进行补偿。

以上只是从句法(词汇)方面简单举例论述夏廷德翻译补偿理论在中医英译中的应用。当然,翻译补偿可以更加细化,虽然将翻译补偿分为八类,但其余的同类补偿、异类补偿和整合补偿以及分立补偿是相互交叉在一起的,可简单从词汇补偿、语法补偿、语篇补偿及审美补偿来概述。而鉴于目前中医的特殊地位,中医类文本英译时可不必刻意追求美或雅,应以实用的信和达为主。

而从语法层面来说,夏廷德指出:“在翻译过程中,除了词汇层面会发生损失而需要补偿外,语法层面也会发生损失。”而在语法层面,需注意汉语时间副词、助词、被动意义词汇与英语语法中“时”“体”和被动语态之间的差异。中医文献以古汉语居多,如:“千般m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在翻译该段话时,须注意以上差异,可译为:“Diseasesareexclusivelycausedbythreekindsofpathogenicfactors.thefirstgroupisendogenousonescausedbyinvasionofexogenouspathogenicfactorsintotheviscerafromthemeridians;thesecondgroupistheonesattackingtheskinandstagnatingthevesselsthatconnectthefourlimbsandnineorifices;andthethirdgroupistheinjuriescausedbysexualoverindulgence,incisedwoundandanimalbites.”[2]由此可见,在中医英译中,可在译文中添加助词,通过时态和被动语态来传达中医类文本中的时间副词、助词和被动意义词汇中的内涵。

斯坦纳指出:“(汉语)命题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句法的,还不如说是意合的;标点符号作为呼吸停顿的功能远远超过作为逻辑或是语法切分功能。”[1]他在afterBabel:aspectsofLanguageandtranslation一书中曾说:“inolderChineseliteratureitisalmostimpossibletodemarcateproseandverse.”[6](在较古的中国文学中,几乎无法划定散文与诗的界限)。因此,在翻译中医文献时,需通过添加逻辑连接词补偿意合汉语转换为形合英语中的连贯损失。如“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可译为:“Smoothflowofqiensuresnormalcirculationofblood,whilestagnationofqileadstostasisofblood.”当然,语篇是更宽泛更复杂的层次,以上只是对语篇中比较突出的逻辑连接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举例。其他方面暂不细述。

中医类文本是极具中文特色的文本,在遵循一般中文英译方法的前提下,更需结合各种手段,准确完整地传达中医文本内涵,为中医理念的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翻译补偿作为一种翻译手段,可对翻译过程中造成的损失做出一定补偿,因此在中医英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性。当然,在应用翻译补偿时,切记不可“超额补偿”“过量补偿”,这是我们在翻译实践中需时刻谨记的。

参考文献

[1]夏廷德.翻译补偿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2]李照国,张庆荣.中医英语[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

[3]李照国.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研究:理论研究、实践总结、方法探索[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8.

[4]陈琳.《论语》英译中补偿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中西医结合的概念篇8

关键词:邪;概念;地位;特点

“邪”本是一个在古代文学和哲学上常见的词,引入中医学后具有特别的内涵。笔者认为中医所指的邪,是在整个疾病过程中与人体正气相对的一个源于传统文化与古代哲学,同时又具有医学意义,并在临证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概念。是与病因有着某些共性,而不能等同于病因的一个独特概念。“邪”作为一个重要概念,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以及治疗各个方面都是一个不可或缺问题关键所在,对“邪”本质的研究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1 《黄帝内经》中“邪”的地位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气作为其中的主要的一个概念,是指构成人体及大自然中的主要物质基础,而气又可以分成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即正气和邪气。考《内经》“邪”字凡见441处,其中425处均为“不正”之义,并成为各种致病因素的代称。而出现证的次数只有一次,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此处也主要指的是症状。从这数量的对比悬殊上,我们可以看出内经时代中医更重视的是邪正的关系,而不是辨证论治。

“证”一字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才大量出现,一是多是指适应于某个方子的一组症候群,如麻黄汤证、桂枝汤证等,二是多指邪气侵袭六经后出现的一组症候群,如太阳经证等;经过钱乙对小儿的五脏辨证,及孙思邈对脏腑辨证的发展;直到金元时期,受到宋元理学的影响,中医理论有了大发展,张元素进一步发展了脏腑辨证,才使得辨证论治趋于成熟。这也就是直至今日我们仍然在用的辨证论治的主要内容。后世又经张景岳发展了八纲辨证,最后到吴鞠通提出三焦辨证,使得辨证论治得以完善。辨证论治虽然是现今中医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辨邪正对比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中医的特色,更能执简驭繁掌握中医的本质特征。当然这里所指的“邪”是一种广义的概念,是中医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不等同于病因,也不是单纯的外邪。这个中医邪气的概念,是具有医学概念和哲学概念的双重意义。

辨证论治的主要内容其实也多是要辨邪正的对比关系,是对邪正关系的发展,其实在《内经》确立中医理论之初,作为一个“生生之具”,其本质就是要辨别清楚什么是邪、什么是正,如何能保护正气、又如何能避免邪气的侵袭,从而使得身体保持处于一个平衡、和谐、有序的健康状态。如何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笔者认为中医理论的一个最大的优点是“整体观念”,这也是如何做到平衡、和谐、有序的健康状态的关键。这个整体观念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人与自然为一个整体,人作为一个个体,是应该顺应自然,与大自然能很好的融为一体的一个整体,也就是一个人首先必须能适应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人体能健康的第一个个关键,二是人体自身也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作为人这个具有独特性的个体,其内部的各个脏腑器官以及气血津液等又必须互相配合,以达到平衡和谐的境地,是人体健康的第二个必要条件。只要符合这两个条件,人体就健康;反之,人体就处在一个不和谐的状态,就会有邪气存在,随之而来的就是疾病的产生。在人体内部和谐的关键就是血气流通,血气流通则病邪无从入手,人体就无疾。正如张从正所说:“内经一书,惟以血气流通为贵。”所以他擅长应用汗、吐、下三法来流通周身气血,以助正气恢复,从而祛除邪气。

2 在中医里“邪”概念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特点

2.1具有相对性中医学是建立在古代哲学基础之上的一门学科,辨证的实质就是辨邪正这一对矛盾的辨证统一关系,从而进行施治。邪并非对人体都有害,邪不是绝对的概念,正也并非绝对的概念。笔者认为对于中医的理论概念的哲学意义的理解对临床应用中医是很重要的。而哲学意义主要表现为中医主要概念这种相对性的理解。

举一个简单例子以说明:正常情况下血液是人体生命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当气虚、气滞、外伤等情况都可以导致血瘀,如果瘀血包裹有细菌感染,西药无论有多好的抗炎药都不会有好效果,而中医就不同了,活血化瘀法治疗可以得到很好的疗效。血瘀就是邪,我们不能用现代的仪器量化邪有多少,是大是小,但是却可以指导我们治疗疾病,血活了瘀化了,化完之后这一块瘀就又转化成我们人体必须的物质了,就可以成为正气了,我们不可能用西医的观点来说活血化瘀的消炎的作用。也不是如西医所做要把这个血肿切除掉才算了事,才是治本,中医旨在治本,这个本好像更胜西医一筹,也应该更有意义和价值。

2.2具有一种超形态性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没有一种具体的形态不是可见的物质概念,不是单纯的细菌、病毒、微生物等类似西医所指的可见的病原体一类的致病因素。如上世纪50年代北方流行乙型脑炎,曾以白虎汤取效,研究者以为方中必有功效强大的抗病毒药物,于是便以现代药理学之法予以研究,久而无功,令人大失所望。70年代末引进现代系统科学方法,人们才领悟:原来此方虽无抑杀乙脑病毒的成分,但它能在人体内造成不利于病毒生存环境,使病毒难以复制,加之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抗损伤能力及修复能力,正是这种整体作用、综合功效使之不杀病毒而病毒不能存活,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中医的祛邪并不是直接杀灭那些有形可见的细菌、病毒、微生物等病原体,这一点远比西医来得更高明、更值得今天去研究,医学发展至今,就连西医学者也不再认为看见什么就消灭什么才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了,带瘤治疗癌症也已被很多西医学者所认可。

2.3有普遍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身处在大自然中的人,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也就是中医所讲的“体质”。不同的体质对其所生活的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同样的天气情况,对于你讲是正常的生存环境而对于他讲就有可能成为致病邪气。对于中医“体质”的研究现已经有很多了,这也是中医优势的一个主要体现。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2.4具有动念性邪气是相对于正气而存在的一种能导致人体疾病的物质;这种物质又具有动态性,也就是说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正气的变化而决定其轻重,在整个疾病过程中是一直不断的在变化着的。正邪相争的结果,决定是否发病与疾病传变趋势。也就是说邪气致病是具有动态性特点,此条件下为非致病因素,彼条件下却成为致病因素,而这个条件就是正邪胜负关系。

2.5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就如上所述血瘀例子,我们没有量化血瘀的多少,也不太可能准确量化血瘀的多少,只是能借助于望、闻、问、切等手段来模糊地确定血瘀的轻重,从来决定用药量的大小。这也是中医理论的不足之处,也是中医科研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又是中医的优势所在,为什么这样说呢?中医学之所以能不受古代科学技术的制约,而能有长足的发展,能形成完整理论体系并且应用于临床指导临床防治疾病,而且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仍有其它医学不可替代的地位和生命力.并在西方很多国家还有逐渐兴起之势。究其基本原因是《内经》所创立的取类比象的诊断方法,以及后世历代医家的继承应用和发展。利用已获得的自然的知识,从宏观的动态的角度。通过对外在的信息(象)的比类研究而了解内在的生理病理机制。寻求诊断疾病的外在征象,以至认识药物的性能和功用,从而建立一整套具有“象”特征的中医理论和诊治疾病的法则。这种象思维的方法应用在中医整个防病治病过程中,当然作为中医学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的中医病因学也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体现。中医学辨证的本质其实就是要辨明疾病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辨证是为了求因,也即是由何种邪气导致哪个生理结构受到何种伤害,求因是为了治病。而通过人的。象”思维而得出是由何种邪气导致疾病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具有主观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出是目前为止中医无法突破的一个思维模式,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中医思维的灵魂所在。正如:张景岳所言:“医者意也”。这也正是中医的魅力所在。如在“非典”期间。当西医没有办法找到病原体而对这个疾病无从下手时,中医却能通过这种思维方式来辨明是感染何种邪气,停留在什么部位从而进行施治,取得了众所公认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的概念篇9

关键词:中医教育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

中医学作为东方科学的一部分,其思维方式具有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双重特点,同时代表东方主要思维方式的非逻辑思维的顿悟、心悟和直觉被大多数中医学者认为在中医思维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的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是在以西方逻辑思维为主的知识体系下培养出来走入大学校园的,这造成了学生对具有逻辑与非逻辑双重思维模式的中医药理论的学习在认知上产生了障碍。当前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并没有完全认识到思维问题是中医教育的关键问题。只有从培养学生逻辑和非逻辑思维两个方面着手,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医学自身的思维特点,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药人才。

1当前中医院校大学生思维方式存在的问题

中国已经历经百年西方文化洗礼,当代大学生更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等西方科学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对于医学的认识大多来源于以西医为主的医院,对中国的古代传统思维在社会生活方面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古代科学技术的理论认知和建构方面,则较难理解传统的思维模式。学生进入中医药院校以后一开始学习的就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元气”“阴阳”“五行”“命门”“三焦”等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在目前的解剖学并没有严格的对应物。学生在对这些基本概念的学习中仍像在中学时对于概念的认知一样,注重对其物质实体性的把握,用逻辑论证去分析,把高层次还原为低层次。但这种形式逻辑的认知方法在这里遇到了困难,因为概念是思维抽象的结果,而中医学的概念不是实质定义,而是思维到最高层次的哲学概念,即“形而上者谓之道”的思辨最高阶段,不能用形式逻辑的属加种差的方法去界定其内涵和外延。由于学生对中医基本概念的认知困惑,进而对由中医的基本概念建构起来的中医理论系统也不能完全的理解,甚至持否定的态度,有的甚至会排斥对中医的学习。中医学强调唯象联系,突出宏观整体,重视和谐平衡,与学生以前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格格不入,不易理解难以接受,另外,中医和西医所认知的客观对象都是人体,其中有一些相同语词构成的概念,在其内涵上是不一致的,如“心”“肝”“脾”“肺”“肾”等,西医对这些概念是实体和解剖意义上的解释,中医是系统和功能的认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造成混淆,尤其是刚入门的学生,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对专业失去信心。

2中医思维中的逻辑与非逻辑解析

造成中医院校大学生在中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医理论的思维形式与学习者的习惯的思维形式不一致。而当前的中医教育模式并没有从中医自身特点出发,而是模仿西医教育模式,这样造成一些中医药院校学生和中医研究者对于中医学产生困惑,并极大的影响着他们对中医药的学习和信任度。

中医学知识和所有的古代知识一样,以自然哲学为背景,在中国传统的求同思想的影响下结合当时的简单解剖知识和临床实践发展起来,始终没有与伦理道德、艺术、宗教、等文化分离,主张“天人合一”,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的字样,求同即求得万物的整体和谐统一。其理论体系从思维的角度上看,既有逻辑思维的概念、命题、推理,又有非逻辑思维的形象、直觉、顿悟,而作为中医学最主要的特点——整体观指导下的辨证论治过程中,非逻辑思维占主要方面。

2.1逻辑思维是科学思维的最普遍、最基本的类型,它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其理论体系上来看,中医学是具有完整的概念、命题、推理的理论体系,从元气——阴阳五行——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层层深入通过演绎和比类推理将整个人体的系统性、整体性体现出来。在其具体应用方面主要是以辨证逻辑为指导的,从对阴阳的消长平衡分析法,到五行生克制化的制约法,到治疗的本标缓急法,再到经脉脏腑的运动传变法,最后到运用自如的知常达变法。

2.2非逻辑方法包括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它们与逻辑思维相比,缺乏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逻辑内涵,而是强调感性认识,以意象、联想和想象或直接领悟来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及规律,甚至有时伴有“灵感”这一特殊的心理体验及心理过程,使认识主体的创造力达到超水平的发挥。非逻辑方法历来被认为在中医学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如匡调元所说:“在传统中国医学学术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依靠直觉领悟与形象思维而不是靠逻辑思维[2]。”中医学中的非逻辑思维方法体现大量的形象化、类象化、比象化语言和思维的应用上,如四诊上形象话语言的应用,发热、恶风、恶寒的“翕翕发热”“蒸蒸发热”“淅淅恶风”“啬啬恶寒”等,湿邪所困的“腰重如带五千钱”等,对于脉诊“如盘走珠”与“如刀刮竹”“如循琴弦”与“如循刀刃”等;在辨析病因病理变化时,六淫学说用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的特征作类比来说明病因病理,建立了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结合的病因观念,如眩晕欲仆、手足抽搐、震颤等病症,都具有动摇的特征,与风之善动相似,故归为“风证”;在确定治则治法时,如“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温病条辨·治病法论》)。又如“增水行舟”法、“釜底抽薪”法、“提壶揭盖”法、“导龙入海”法、“引火归原”法等都是通过事物本身的形象结合个人的感悟和经验沿着取象比类的思路生发出来的。这种用心领、会意、体悟的思辨功夫,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意[3]。这些知识来源于历代医家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判断,基于主观的直觉、预感和洞见而深深植根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之中。这些知识就象中医中的阴阳的概念一样含有大量非语言、非概念形式的信息,语之则不能尽意,故“圣人立象以尽意”“用意以明理”,所以历代医家总是把“医者意也”作为行医的最高境界。“医者意也”在对中医的认识中甚至可以作为中医非逻辑思维方法的代名词,它不仅体现在形象思维方面,而且与直觉、顿悟密切相连,它能激发思维主体的想象,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使认识主体的创造力达到超水平的发挥。它不需要琐碎的实验数据和指标,也不需要在此基础上的分析、推理,它保持了认识活动本身的整体性,在广阔的联系中认定疾病,能够揭示局部的、分割的方法甚至很难揭示的人体奥秘。中医这种“医者意也”心悟的能力是建立在医者的两个基础之上,一个是医者的知识结构基础,另一个是其临床实践的经验基础。所以,中医本身具有极深人文内涵的医学典籍和经验积累性决定了”医者意也”作为个人自身对健康与疾病问题所能领悟的深度,只有把对经典著作的理解与临床经验结合起来,充分运用逻辑和非逻辑思维,才能够“心悟”到人体生理和疾病的本质,才能领悟到中医诊治疾病的最高境界。

3中医教育中逻辑和非逻辑思维的交融

为了使学生对上述中医学思维方式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解决中医学习中的困惑,在中医教育中,应加强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培养,从思维知识的渗透和中医文化氛围培养两个方面促进逻辑和非逻辑思维的交融。

3.1逻辑思维方面在教学中加强思维知识的渗透,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从中医基本概念出发,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的命题和推理过程。在中医经典的教学中,应分析其中的逻辑思维方法,如以《内经》的阴阳学说为例,《内经》提供了一个辨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相统一而以辨证逻辑为主,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相统一而以演绎推理为主的逻辑思维模式。将其分为6种主要模式:比类对应式、互含递进式、转化循环式、消长平衡式、揆度合参式、正反逆从式[4]”。其中最常用的是“比类对应式”即“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导源于《墨辩》的类概念和《周易》的卦辞、爻辞[5]。《内经》中所讲的“援物比类、化之冥冥”,“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都是指的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掌握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把两个或两种不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相类似或共同的地方,然后把已经知道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有关知识和结论,推论到与之相类似或有共同点的现象和事物,也可能具有相同的知识和结论。这样一来万事万物都可归到阴阳五行的范畴之中。在中医诊断教学中,可以穿插中医经典当中的一些案例进行分析,将中医学的基本思维方法蕴涵其中,比如对《伤寒论》中的一些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对张仲景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治则有更深刻的理解,还可通过中医辨证论治中“审证求因、法随证出”及中医经方分析中“以方测证”等推理分析方法为例去说明中医中逻辑思维的应用[6]。

3.2非逻辑思维方面:加强中医文化氛围培养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氛围里发展出来的,与儒、道、佛、技有着割不断文化的渊源,它的起源深受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影响,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而且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各个方面,涉及人文学科和人文知识,如阴阳、五行、易学、哲学、道学、道德、养生等,与传统的自然科学,如天文、地理、时令、生物(药食)形体等共同构成了中医药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因而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7]。它与当时的其他学科建立了同构系统的联系,因此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古代科学环境下的中医师甚至平民百姓,都能自觉地接受中医理论,不会有不理解说不清的困惑。例如,“天人相应”“五行相克”“血脉同流”“经络相通”“子午流注”等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甚至直觉心悟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主观直觉特点的命题,采用当前现代科学研究的生理、病理、生化等定量研究方法则很轻易的就会被否定掉,如对其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了很深的理解,认识到中医学的多元性的特点,再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探索其未来与发展,也许会找到其有效途径,所以,对于中医院校学生中医思维的非逻辑思维的培养,一个是在专业课课程的教学中,把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这种非逻辑思维方法的优点和长处进行透彻的分析,启迪学生积极思辨。其二从文化的角度认识中医具有积极的意义。应开设有关古代哲学、古代文学等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或讲座,在讲授过程中应注意传统文化和中医相契合的中医文化学内容,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知识;在专业课讲授过程中教师授课除了传授中医的基础知识外,还应将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认识论、方法论等理论特色贯穿于始终;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应体现出其传统文化的积淀,如在辩论赛上多设计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辩题、开展校园传统文化节及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等。让学生在掌握中医知识的同时,逐步加深对中医非逻辑思维方式的认识。

另外在中医思维中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是交织在一起的,在逻辑与非逻辑思维的培养中还应注意两者的交融,使学生学习运用正确的思维去学习中医理论,把握中医思维的精髓,把逻辑和非逻辑思维渗透到理、法、方、药的各个环节中去,成为合格的中医药人才。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张苇航,张炜.探索中医复杂性之路[J].医古文知识,2004,21(3):10.

[2]周瀚光.传统思想与科学技术[a].匡调元.中医病理学的哲学思考[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131.

[3]姜莉.立象以尽意用意以求理[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4):431.

[4]匡调元.中医病理学的哲学思考[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129,131.

[5]卓同年,谷培恒.论中医临床思维的逻辑方法及其运用[J].新疆中医药,1999,17(2):2.

中西医结合的概念篇10

关键词:中医病名;原则;方法

中医根源于中国文化,学习中医实际上就是学习中国的文化。以中国文化为载体的中医药学的发展必然要依赖翻译走向世界。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翻译工作中,大部分的中医病名都是在比照西医的病名,用西医的概念来解释中医。笔者认为,这一点不利于中医发展自己的特色。因此,笔者认为翻译中医病名应有自己的原则和方法。

1、翻译原则

1.1“信”——忠实

医学英语的翻译不同于日常英语或文学英语。它的主要目的是描述和讨论科学事实,因而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对其准确性也要求较高。在中医病名的翻译工作中,忠实应是首要原则。所谓忠实性原则是指译文必须正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包括思想、感情、风格等。中医是与西医完全不同的一个医学体系。它有许多独特的概念,在用英语解释时必须保留中医原有的概念,忠实于中医特有的理论。如“白癜风”这个病,它的西医名称为vitiligo。如果照此翻译,那么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医生给出祛风的治疗原则。但如果翻译成whitepatchwind,就轻而易举地了解其中的原因,进而了解相应的中医处方。

1.2“达”——准确

准确性原则也是我们在翻译中医病名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所谓准确性,就是翻译出来的作品要准确表达中医的概念、理论和特定的专业术语。在中医中,一种病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完全照搬西医的术语显而是不能准确表达中医的概念的。如心悸,它的英文名为heartpalpitation。palpitation,而在中医理论中,心悸进一步被划分为惊悸、怔忡。惊悸多与受惊有关,病情较轻;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病情较重。惊悸日久可转为怔忡。因而,仅用heartpalpitation是无法准确表达中医这个概念的。所以在翻译时,对这两种病要区别对待。惊悸可翻译成frightpalpitation,怔忡可翻译成fearfulthrobbing。在翻译中医病名时,要准确地表达中医概念,才能尽量保持中医特色。

1.3“照”——比照

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但医学的发展是没有国界的。对于同一种病,中医和西医的认知角度不同,治疗方式有所差别,但殊途同归。在翻译中医病名时,我们要比照西医的表达,做到最大限度保留中医特色,又不至于让西方人难以理解。

上述的三项原则是总的原则,但在具体的翻译工作中,还要依据当时的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表达,因而译者在理解和翻译时要慎加注意,切不可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2、翻译方法

2.1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是把原文直接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便于译者翻译,缺点在于读者可能难以正确理解,但由于中医有其特有的概念体系,一味地采用西医的名称,难以确切表达中医的知识信息。因此,笔者认为,在直译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注解,加上西医名称,可以更好的促进两种医学体系的沟通。

如哮喘。中医中哮病发作时哮鸣有声,呼吸急促,甚则喘息不能平卧,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而喘则指气息,表现为呼吸急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一般来说,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哮可分为热哮、寒哮,喘分为实喘、虚喘。

元代的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阐明病机专主于痰,提出“为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后来的医家鉴于哮必兼喘,故一般称之为哮喘,为与哮证区分而命名为哮病。因此,哮喘可译作wheezingandpanting。

wheeze:breathenoisily,espwithawhistlingsoundinthechest(espwhensufferingfromasthma,bronchitis,etc)指呼吸时有声响(尤指胸部发出的哨声,如因患哮喘、支气管炎等)pant:breathewithshortquickbreaths指喘息。(《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这样就可以把哮和喘区分开来,从而了解中医的治疗原则。

2.2意译法

所谓意译法是指根据一个词的一部分或全部在普通用语中的意义,延伸为医学中的意义。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便于读者正确理解术语的确切含义。中医根源于中国文化,而中华民族擅长辩证思维,很多病名形象的表达了这种思想。因而,译者在翻译时可根据病名所表达的意思,采用相对应的英文表达方式。

如痿病。痿病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症。所谓痿病,枯萎之义,即指肢体痿弱,肌肉萎缩。凡手足或其他部位的肌肉萎软无力,弛缓不收者均属痿病范畴。因此,它的英文名应为wilting。

这个词非常形象生动,也符合中医本意。

1.3音译法

所谓音译法是指根据发音来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外来的音译词,如阿司匹林、卡路里、马达等。我们总是先熟悉其声音,经过反复接触,并从上下文中理解并掌握其意义。在翻译中医病名时,我们也可以直接用拼音来表示某种病症。

如痹病。痹病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相关系统疾病的总称。《内经》对痹病的病因、发病、症候分类及演变都有记载。中医的痹病有很多种类,不能仅简单翻译为athralgia。athralgia指的仅是关节疼痛,不能涵盖中医所有的概念。而且在英语中没有一个词可以把如此宽泛的内容包含进去。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只需采用拼音Bisyndrome即可。

2.4象译法

所谓象译法是指借助于具体形象来表达原义。汉语是一种象形文字,它的每一部分都是一幅图画,因而中医疾病的命名也是中华文字的一种表达方式。在翻译时,译者可借助汉字的形象,翻译成与其形象相对应的字母。这种翻译方式通俗易懂,而且给人的印象深刻,但又有其局限性,不可滥用。

3、总结

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字的实践,是语言艺术的再创造。而中医又是中华五千年医药文化的结晶,而且面临着走向世界的机遇和挑战,因而译者的责任尤大。在中医的翻译中,译者要遵循翻译原则,采用适当方法,保持中医特色,把中医文化及中华文化准确的传给西方的学习者。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nigelwisemanFengYe.实用英文中医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