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美术学科知识梳理十篇初中美术学科知识梳理十篇

初中美术学科知识梳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47:34

初中美术学科知识梳理篇1

〔关键词〕史前梳篦美术起源

美术起源被认为是人类文明探源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早期以装饰艺术为表现形态的美术至少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的新石器时代,有关人类造物的历史也多从此起步。新石器时代在人类美术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期,部分生产生活工具已经具备了早期的美术观念与审美形态,装饰物的制造使用业已成为原始初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史前梳篦作为人类长期生活经验的创造物,凝聚着人类恒久的造物装饰与设计思维,与美术观念的起源发展同步。本文为将围绕史前梳篦这一造物发展与装饰互动,来佐证美术起源这一具体而宏观的课题研究。

史前时期由于缺乏文字记载,今人对其研究考察只能从重视人的痕迹遗存开始,有了人工痕迹也就有了人类文化,才能“以物论史,透物见人”,还原一个生动形象的人类文明史。我想美术观念的产生可能先于无意识的美术作品而存在,如同人类首先具备了有意识的自主劳动行为,尔后才有了目的性的劳动工具创造与改进。人类美术的起源开始于石器、骨器等的制作,依照美的规律与意识制造劳动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普通实用工具与艺术品的分别所在。原始人类早期的劳动工具从制作动机上就缺乏美的意识,呈现为审美之外的式样结果与获得,所以只能划归为生产工具一类。我们在考察美术起源时,应当结合那些具有独立审美功能与审美意义的人造物来重点探讨,事实上最终归于装饰意图或某种精神信仰的造物原本也是以实用为先的。美术相对其他艺术门类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拥有更为充分可靠的实物证据,以此作为确凿可信的研究证据。

梳篦,又称栉,是我国古饰之一。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木部》:“栉,梳比之总名也;梳,所以理发也”。可见“梳篦”确切而言应当是梳子与篦子的合称,但是两者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分,即梳齿疏,篦齿密,前者梳理顺发,后者筚发污垢。梳篦究竟是人类何时所造,历来众说不一,现存文献多引宋人高承《事物纪原》:“赫胥氏造梳,以木为之,二十四齿,取疏通之意”的记载。梳篦的创造直接与原始文化中人们对发肤的重视及装饰观念的自觉萌发有关,是美术起源研究的标本器。史前时期的梳篦作为一种梳妆用具似乎与具体劳动行为并无紧密外现的关联,事实上,梳篦可能原本就是因劳动而生的生产工具。人类美术应当源于制作这种劳动工具或实用产品,在劳动中创造美的物象也激发了人类自我的审美意识与追求美的欲望。

史前社会后期人们可能出于劳动所需来梳理头发,使其不会遮挡视线,或被别物缠绕而妨碍劳作。他们的每一个行为动作都服从于实用目的,所有思维都围绕着劳动生存的总目标进行。但是这种理发束发的行为实质上却使得提高劳动生产效能与自我装饰两者达成一致。任何阻碍具体生产与劳动行为的不便均可能被视为不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成为保障劳动顺利进行的精神要求。便于使用的手指就能大致满足自我修饰,但终究无法遮蔽人类对于审美与精致生活的向往。人能够突破自我肢体的局限,寻求甚至是有意识的仿制出专用于梳理的工具,美的欲望在各种仿制过程中逐渐被激发出来,并日益多样而强烈。美术与美术品生产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梳篦装饰不断完善与形制发生改变的演示过程。新石器中期出土的骨牙角类梳篦,大部分选取大型动物肢骨、牙齿和角磨制而成。通常是在兽骨的一端,模仿人的手掌锉制出4至7个不等尖齿,简单粗糙,但也初步显示了人类思维并为人工所造。甘肃永靖张家咀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多件长条形骨片梳,一端平齐,一端为磨制的尖齿。长方形为人类美术造物独创之图形,自然界并无方形存在,这也体现了人类最早的美术创造思维。骨梳质地坚硬,光洁,富有质感。这种梳篦大致还有多种工具属性,比如表面平滑规整的梳身可作为制作陶坯体的陶拍;端部尖齿可为切削与刻划器,完成细部处理与装饰“篦齿纹”。“篦齿纹”大多表现为对于器用物重要部位的认真装饰,装饰所在基本都是人们的视觉关注点。这种早期作为劳动工具而出现的梳篦直接体现了人类早期的美术观念,并且承继了将美转化为物的功能,表明人能够按照美的意图进行装饰。

伴随思维能力的提高与复杂性发展,早期人类的世界观与宗教崇拜渐成体系,美术创作成为耕种狩猎外最为重要的生活组成。人类对于身体发肤的装饰不但是特殊能力的展现,更多是身份地位的有别。梳篦成为宗教祭祀活动中彰显超自然能力的表征或法器,也代表着不同时期的最高装饰标准与造物追求。梳篦的长齿、高背起初一定复合多种功能特质,有其实用性要求。梳篦随着人类美的历史发展演变,不断剔除改进多余的、不合理的构造部分,发展成为多种类型、凝聚不同装饰审美文化的分支。梳篦的制作发展历史本身就是一部人类认知、发现、创造新材料的物质文明史与科技史,更是人类一部形象的美术发展史。

根据史前考古实物发现,梳篦先后经历了石器时代、玉器时代、青铜时代,并呈现出不同美术风格。仅就史前梳篦与美术起源的关系而言,梳篦不仅是美的产物,更是美术观念与思维发展形成的例证。浙江嘉兴盛家墩良渚文化遗存发现了一件镶嵌装饰的骨梳,梳背正面刻有三条横向排列的凹弦纹装饰带,中部两条凸棱上分别间隔镶嵌两排规整的圆形石片,据矿物光谱分析为赤褐色叶腊石片。每一片装饰石片都经过细致的打磨与修整。这种镶嵌使用的是凹窝镶嵌法,镶嵌部分表面大体与梳背表面自然平齐。梳身两条轮廓线也收放自然,富有节奏变化,体现了史前工艺美术的精致与完整。正如朱狄先生所言:原始艺术也有一种工艺上的完美性,正是这种工艺上的完美性,使我们并不困难地发现一种可以理解的审美特征。

美术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其视觉实质就是在表现一种对立的统一,而这种统一本身又充满着和谐的动感与动势,两种不同形态结合的表现思路一经呈现,便会激发出相同质感不同表现的视觉效果。新疆哈密五堡墓地属于原始社会晚期阶段,出土了一件梳背上刻有两组涡旋纹的骨梳,整个器物造型充分利用了动物肢骨片的原有形态。装饰的涡旋纹既似羽翼,又似流动的云气,并围绕不同中心呈离心发散状,纹样适原料形制而生,在平板方形基础上呈现动感且线条流畅,刻划轻重粗细有别,弧线优美匀称且变化自然规范,装饰效果明显,充分表现出制作技术的精湛与设计的合理。这种纹饰同时也象征着动感与力量,喻示着某种飞升云天的神秘力量,整个纹饰饱满完整,富有变化和动感,具有美术构图穿插意识。

史前人类美术起源的最初视觉呈现多来自侧面物象形态的剪影式描摹,并且多为线刻与平涂手法着色。而后才有了正面的表现,随之而来就是均衡、对称、平衡等美学观念的产生与完善,这种美术观念就直接源于“S”形的提炼与发展。

1959年,山东宁阳县大汶口遗址出土了一件距今4500多年的回旋透雕象牙梳,完整展示了史前美术发展的最高水平。梳背的长度几乎是梳齿长度的4倍,显然梳背是整个梳子用料最多的部分,是装饰的重点。梳把高耸,顶端刻四个豁口,与豁口相间的是三个圆孔,疑为镶嵌物脱落所留穿孔;梳把中央雕琢15组各组同为3道等距平行排列的微弧对穿条纹,围合组成“S”字形(也有资料描述为“8”纹)装饰,内填“t”字形花纹;“S”形花纹两侧刻有对称的三个条孔,上边刻两个条孔,构成长方形的装饰画面。梳子形制结构已经具备,梳齿和梳背间有意使用几何纹或水平线隔开,显然是有意强调梳子各部位的分类区划。

从“8”形纹饰的形成分析探究,其主体应当是一个极富动感的“S”形纹饰,剩下的4组12条横纹应为“S”形的补充,似乎旨在加强动感幅度,创作母题可能直接来自对湍急水流的模仿。这种图形的美就在其“完整的形式美”,形成两个对称的图形单元,而这种完整是以对立来体现的,一整二破(即指一个整体中破为两个相互对立而又互相关联着的相反而又相成的图形),生动而有力。边框围合成一个三面闭合,一端开放的平面布局,反衬出“S”形的运动,使得整个图形,甚至整把梳子视觉效果形成一种纵向提升,从而更加突现了梳背的高耸。此梳在视觉效果上要比同尺度的梳子明显有竖直挺拔感,但是手持的舒适度明显弱于视觉感受,整个梳子的使用性并不适于方便的梳发,更具美术品的审美特质要求。美术产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梳篦装饰不断完善与形制发生改变的生动演示。这种“S”形也成为中国美术发展的基本形与延伸,成为中国式哲学的最早表现,太极图的衍生就是“S”的终极表现。

综而论之,史前梳篦是人类审美意识的外化与物化,是探究美术起源的标本器;史前梳篦的产生发展与人类美术的起源同步并进。梳篦装饰艺术应当属于造型和工艺美术范畴,是人们依靠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与制作技艺,创造出的具有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有形实体。从其产生、装饰与形制演变的角度探讨美术起源,更能客观直接解释这一人类特有文化的起源与形成。(责任编辑晓芳)

参考文献:

[1]庞薰:《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修订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3页。

[2]中国古代的发饰为“簪、钗、华胜、步摇、发钿、珠花、栉、勒子”。对于此说还有不同观点,但是无论何种归类,梳篦(栉)都位列其中。[3]许慎:《说文解字》段玉裁注:“疏者为梳,密者为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版,258页。

初中美术学科知识梳理篇2

经过一年多来对中国当代影像艺术的重要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研究与梳理,民生代美术馆于9月7日-11月27日举办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系列展览之“中国影像艺术1988―2011”大型展览。

展览立足于从中国立场出发的学术视角,力图客观、真实而全面地反映当时的文化艺术情境;通过展示80年代末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中影像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对20年来影像艺术脉络、史实与艺术创作情况进行系统梳理,从而将成为中国影像艺术20余年来规模最大、最为系统综合的一次呈。本次展览将是中国影像艺术在国内首次大规模的集结展出。展览和同时出版的图录将从中国学术立场出发,展示中国艺术家在此领域的创造力与成就,以及丰富、多样的中国影像艺术面貌。届时将会有中国影像艺术重要的50余位艺术家的70余组件作品参加展览。

与西方影像艺术发展历史不同的是,在中国并没有经历西方自60年代以来的录像艺术、70年代的实验电影和80年代盛行的mtV,90年代出的艺术家电影的线性脉络的影像史,观念界定的历史及观念界定的范畴。在做这个展览的时候,诞生于西方60年代的“录像艺术”的概念争论应不是最关键的问题了。本次展览以“中国影像艺术”命名,是为了在展览和研究中应对当前中国影像艺术创作的样式的丰富和随着新科技的发展而带来的媒介语言和技术使用逐渐成熟的过程。作为国内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对中国影像艺术进行梳理、研究和展示,民生初步提出的线索和观察是一个工作进行中的平台,仔细的勘察和考究还需要艺术界同仁共同加入来推动进一步深入的研究。20多年的中国影像艺术发展,无论从思考的深入还是对语言的精确性的考虑,都已经与最初的情景不同,而对于与影像阅读和创造上,也在不断出新的方向。

举办此次展览的目的在于,通过中国影像艺术的叙述,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的研究和相关的知识建设建立一个意见讨论的对话平台。在其短短的20余年历史中,当初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的对于新的媒体的激情和创造成分是怎样影响了今天的艺术创作,它的回响是否还在后继者的创作中残留抑或发生了变化,也意图梳理出导致中国影像艺术的出与时代性、艺术思潮有着怎样的承接和变革机缘,如今它的前途和发展方向是什么?与全球范围的关于影像艺术的关系是怎样的?在组织这次展览的工作过程中,众多艺术家和批评家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是这次整理和书写工作的基础。

馆长何炬星表述到:“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历了三十余年曲折光辉的历程,研究并力求不埋没这段历史中更多精彩的史料,是我们首先追求的责任和义务。这段历史,将显示其在中国重新站上世界舞台中文化和艺术的先锋作用,成为中国美术在世界上具有先进价值标准的里程碑,对我们在和未来的艺术活动充满启示。”

初中美术学科知识梳理篇3

【关键词】高三地理复习课

一、研考纲,变教法

(一)深入研究考纲

通过深入钻研考试2012年地理大纲,在专题复习中重点做好“三个能力,一个方法”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描述性的能力;读图分析能力;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复习内容的拓展

学生经过一轮复习对基础知识已有初步掌握,二轮复习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整合学科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以点带线,以线串面,充分把握高考知识点之间、各个专题之间、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复习方法的改变

二轮复习要打破现有的教材编排,形成相对独立的、跨单元、跨年级的知识模块。因此,我们教学时把地理知识整合为以下几大块:地理图表、地球及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自然资源与灾害、区位问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国土整治等。

二、改变课堂模式,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一)精讲多思——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

复习课的特点是内容多,时间紧,单位时间的容量大。所以要正确处理重点内容与一般内容的关系,在一般中突出重点,在重点中带动一般,不能主次不分,平均使用力量。知识点的复习更要抓“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在分析例题时,教师的“讲”是关键。

1)讲审题,审关键词、审图、审隐含条件等,明白题意,揭露命题人的本来意图,弄清本质特征,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2)讲思维,尤其重视读图方法的指导,站在学生思维立场上,引导学生暴露误区,混点要深究,漏点要补遗,缺点要正清,盲点要务本。

3)讲答题技巧,尤其是文字表述题,特别要强调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重视如何用学科语言、严谨、清晰、准确的语言回答问题。

(二)留足学生时间,让学生多“思”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就是教师的任务在于导,而学生的任务在于悟。科学的复习课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在复习中要体现:知识让学生梳理;规律让学生寻找;错误让学生感悟;成功让学生体验;方法让学生掌握。并从地理学角度阐述问题;对问题进行猜想假设,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例如,2011年高考题36题材料中提到黄麻的生产过程,这是学生在课本中没涉及的,但题目要求考生回答有利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这就要求考生从材料中了解黄麻的生长环境,初加工过程,悟出黄麻生产有利区位因素,才能从地理学角度阐述问题。

三、教师对自己在复习课中要进行正确定位

(一)唤醒、启迪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思考,让学生敢于大胆的猜想、假设、推理、判断,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向并得出正确判断从而进行思维创新,即启发学生“奇思妙想”。例如,用2011年高考36题中加尔各达发展麻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分析,得出影响工业分布的区位因素:资源、交通、劳动力、技术、机械化水平等,让学生分析我国上海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从而达到了巩固的效果。在讲解内容上大胆取舍,大胆跨越,打破章节,重新整合。如讲国土整治时,我们就把同一类问题精讲一个,让学生学着分析其他几个,从而达到讲一个,归一类,得一法。

(二)指导梳理

复习课上,应指导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结构,总结规律形成方法。帮助学生弄清局部知识与教材整体内容的关系,每一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掌握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块与知识块之间内部的本质联系与区别。例如利用“特殊经纬线”梳理知识,根据一些特殊的经线纬线来梳理已经学过的知识是个好办法。老师告诉学生如何操作,首先找份“高考地理一览图”,在图上用醒目颜色的笔把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上的一些特殊的经纬线标示出来。一定要明确重要的几条经纬线沿线的地理事物:赤道纬线穿过非洲中部,亚洲南部的马来群岛,南美洲的北部;北回归线穿过非洲的北部,亚洲南部三大半岛,北美洲南部墨西哥;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洲中部;北极圈穿过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部,南极圈穿过南极洲北部部分沿海地区。30°e穿过欧洲中部,0°经线和60°e分别穿过欧洲东西边缘,20°e穿过非洲中部,100°e穿过亚洲中部,135°e穿过澳大利亚中部,100°w穿过北美洲中部,60°w穿过南美洲中部。沿线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大洲、大洋、大河、地形、海岸状况,重要国家、城市、交通线、工业部门、农作物名称等等)和沿线重要的地理数据都是要记忆的内容。还需要掌握这几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问自己“为什么”。通过梳理,将过去分散和零乱的知识就能十分条理、系统化的有机联系在一起了。

(三)回归课本,强化训练

经过六七个月的复习,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了相当的了解,但通过平时的教学和学生练习发现学生在“双基”方面还存在不少漏洞。因此,后期复习,在强化综合训练的同时,要求同学们回归课本,做好“考点过关”的攻坚工作(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学生),加强考点扫描,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对进入高三以来的历次训练与考试中的典型错误题要二次过关,有的可以进行换位思考、变式训练),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网络。

初中美术学科知识梳理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翅膀的奇异图案及舞动的姿态,感受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2.乐意与蝴蝶亲近,体验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装有蝴蝶的小容器3个、大容器1个;多媒体课件;翅膀人手1个。

活动过程:

(一)欣赏翅膀

1.欣赏局部纹饰,想象与猜测

2.揭晓,并谈感受

3.多媒体介绍翅膀的奇异花纹及其作用,赋予蝴蝶不同的个性

(二)探秘翅膀

1.寻找蝴蝶翅膀的秘密

(1)提出观察要求:蝴蝶的翅膀在飞的时候和停下的时候分别是什么样子?将发现记录下来。

(2)幼儿观察蝴蝶,教师巡回指导。

2.交流与梳理

(1)结合幼儿的记录,交流观察经验。

(2)肢体动作表现。

(3)短片输理与提升。

三、放飞蝴蝶

1.探讨蝴蝶生长在什么地方?萌发放飞的愿望。

2.师生放飞蝴蝶,观察并感受蝴蝶自由自在翩翩起舞的美好状态。

二、活动解析

(一)设计意图

对蝴蝶的印象和认知,翅膀是最引人注目的焦点,文学、歌舞、艺术作品争相将其作为艺术表现的素材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对煽动的翅膀喜欢上蝴蝶。对于孩子而言,翅膀的生成、图案、作用、舞动都是有价值的教学素材,然而图案不应仅仅只是漂亮、美丽、好看,舞动也不会仅仅只是上下机械摆动。于是我以拓展孩子对翅膀的已有经验为最初出发点,结合大班临近毕业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试图引领孩子带着新奇欣赏翅膀,走近蝴蝶真实探密翅膀,放飞蝴蝶感受翩翩起舞的过程,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以轻松的学习方式展开教学,在欣赏和探密中积累舞动的素材,以舞动的方式表现积累的经验。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翅膀的奇异图案及舞动的姿态,感受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2.乐意与蝴蝶亲近,体验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其中构建对翅膀的感性认知是重点,舞动和表现、体验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是难点。

(三)活动过程

1.欣赏翅膀

通过翅膀的奇异花纹及其作用的欣赏,赋予蝴蝶不同的个性。目的在于:

其一突破对翅膀美艳的单一认知。

其二让孩子喜欢上蝴蝶,拉近彼此的距离,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

2.探秘翅膀

营造自然、宽松、真实的氛围,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在此环节中,教师为孩子提供的是纱帐,蝴蝶在纱帐中飞舞,幼儿在四周三五成群,自由结伴观察,人与动物亲密接触。教师提供的纱帐有大小两种,目的在于:

其一,大纱帐满足三五成群粗线条观察的目的。

其二,小纱帐满足幼儿驻足细致观察的目的。

在交流与梳理的环节中教师安排了三个不同的形式,既能起到多方位、多途径地与同伴充分交流分享的目的,又促使环节得以层层深入地开展:

(1)第一步:借助记录表,引导幼儿以语言表述的形式讲述自己的发现,这在以往的科学观察活动中比较常见,表达欲望及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经常会成为发言的主体。

(2)第二步:以肢体语言表现自己的发现。孩子们经由个别幼儿与教师的观点碰撞与梳理,自己原有的观察发现应该有所提升,肢体表现既是给每个孩子展现与表达自己观察发现的机会,又是对新构建经验的反馈。

(3)第三步:以短片的形式出现既是对交流观察发现的小结,又是对蝴蝶翅膀认知经验的拓展和外延,以此激发幼儿新的探索兴趣的产生。

3.放飞蝴蝶

这一环节的目标不仅仅在于社会领域中自然、环保理念的体现,同时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再一次引发幼儿对蝴蝶自由自在翩翩起舞状态的观察与发现,以及由此带来的美的感受与体验。

(四)活动特色

1.以点及面避免泛泛而谈

从翅膀着眼,以此为突破口促使幼儿对蝴蝶产生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在本次活动中试图透过对放大的翅膀图案的欣赏,一开始就能瞬间吸引孩子的眼球,随着对翅膀动静两种状态下的感知、探索与发现,打开孩子探索蝴蝶的大门,逐步构建起更为灵动和丰富的新的感性经验。

以科学探索为主线,融合艺术与社会领域的综合教学方式营造更为生动有趣的氛围。

2.拉近与动物的距离,在亲近动物的基础上产生认识与探索行为

本次活动为孩子提供真实的观察对象,想要传递的是感性经验应该建立在亲自体验和发现的基础上的理念,让孩子与舞动的精灵零距离接触,当下所感受和获得的点点滴滴都是鲜活而灵动的。有了这样的体验再以教师有心筛选的图片、视频资料给予补充和深化、梳理,让孩子经历愉快、积极且有效的学习体验。

初中美术学科知识梳理篇5

本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这些资源可以有选择地进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乃至国家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平台。

例如,在小班上学期,我们开展了四个主题活动,在第一个主题“我上幼儿园啦”中,我们安排了“颜色妙妙妙、下雨了、开火车、好看的梳子”几个美术活动,其中“好看的梳子”就是根据了本土资源常州的名产――梳篦而产生的活动,这个活动通过视频介绍,让幼儿了解了梳篦是常州的特产,欣赏到了常州梳篦的美,又根据幼儿刚上小班的年龄特点,在引导幼儿添画梳子的过程中,学习了画竖线;在第二主题“真好玩”活动中,我们安排的本土特色课程是“香香的饼”,这个活动的产生源自距今已有130余年历史的常州名小吃――常州大麻糕,为了让幼儿有更切实的体验,我将活动设计成了泥工活动,让幼儿通过橡皮泥来表达他们对常州大麻糕的理解,同时初步了解了泥塑这项美术活动;在主题三“我喜欢”活动中,我们安排的本土活动是“银丝面”,银丝面也是常州的名小吃,那天的活动上,我拿了一把银丝面做道具,在活动中,我轻轻甩动手中的银丝面,让幼儿观察银丝面在甩动过程中划出的直线、斜线、波浪线等,让幼儿用画笔记录下了这些美丽的线条,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会了这几种线条的画法;第四主题“图形宝宝”中的“文笔塔”等等,都是利用了常州地方特色的名胜古迹,让幼儿学会了用三角形画宝塔等等。

一、学校资源库对本土特色美术教育渗透幼儿园主题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无疑是教师不可或缺的好帮手。我园从课程资源、教研资源两个方面对本土特色资源库的建立进行了实践与研究,有效地开展了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创建与共享。我园在多年的园本课程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活动设计、图片、音像资料等课程资源。它们是教师、幼儿以及家长共同积累起来的。它们记录幼儿探究的历程,反映家长参与的过程,体现教师反思的经过。它们以单元或主题的形式被收集到课程资源库中,各个班级都可以参考,通过筛选、调整,形成新的单元和组合。幼儿园内本土特色资源库的建立,为本土特色美术教育渗透到幼儿园主题教育教学活动铺平了道路。只要去资源库下载自己需要的资料,稍加整理就能为己所用。

例如,我园紧临京杭大运河,幼儿对运河及船只都非常熟悉,有些还相当喜爱,大班美术活动“船的畅想”,通过ppt让幼儿了解了运河里古今各种船只及船只的基本构造,通过观看往届幼儿创作的优秀作品,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让幼儿在活动中愉快地探究与发现,自由地想象与表达。

教室布置充分体现出本土特色文化。我们在教室墙壁开辟专门图片区,下载打印了常州地方名胜,如,天宁寺、文笔塔、恐龙园、天目湖、市政风光等。幼儿经常会在图片前向同伴夸耀他们到过这里,到过那里,有些还讲得眉飞色舞,头头是道。常州梳篦是地方一大名区,有着较高的文化艺术欣赏价值,我们在教室中张贴各类梳篦图片,挂置一些实物,有仕女造型、西游记人物造型、红楼梦人物造型、民族服饰造型、动物造型等,这种实用性和装饰性完美结合的地方品牌文化在幼儿心目中得以潜移默化,熏陶着他们的文化和艺术素养。

二、充分运用各层面的人力资源,为主题开展服务

进行地方特色教学,能运用到各层面的人力支援,如家长、地方人士、社区相关机构等,因为本土教育要做得好已非单一教师的能力所能完成的,它必须结合社区、家庭的资源,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效果,为传承本土文化服务。

1.请家长来园做父母老师,家长的参与让幼儿更能感受到地方文化带给他们身心的愉悦。幼儿会更喜爱这块充满地方文化的土地。教师要充分挖掘家长的潜在教育资源,通过多种形式让家长和幼儿共同了解常州的本土文化,请家长帮助收集有关常州的民风民俗图片、照片、书籍、音像资料等。通过带幼儿去旅游,给幼儿介绍常州有名的名胜古迹,一些幼儿在游玩恐龙园、嬉戏谷、淹城春秋乐园等游乐场所之后,我们有意识地启发、提示他们讲述一下过程,他们往往便情不自禁地在班活动中描述他们的兴奋心情,其他幼儿在感受、分享着这份喜悦的同时,潜意识中也不自觉地增强了对家乡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描画作品中多多少少体现出本土特色元素。

2.我园地处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职工工房区内,该公司是中国铁路久负盛名的百年国有名企,专业研制铁路内燃机车,我们请南车戚墅堰机公司的工程师来园为幼儿讲解火车头基本知识。在开展美术活动“我是小小设计师”前,南车戚墅堰机公司的工程师给幼儿介绍了铁路和火车头的发展历史,从幼儿没见过的古老的蒸汽机车到现在一直看到的内燃机车及“和谐号”动车,应有尽有。站在窗口,看着窗外铁路上一列列火车东来西往,飞驰而过,幼儿情绪兴奋,热情高涨。这样的活动为他们的绘画创作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初中美术学科知识梳理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管理学;改革

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对初中语文老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便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点。

1反思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初中语文教师的岗位责任不明确:当前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主课之一,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往往集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于一身。更为严重的是,在广大农村中学,由于师资匾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除担任班主任与某些班级(有些为跨年级)的语文教师外,还兼有学校的管理岗位职能。这一局面的存在,囿于学校导向、个人认识、精力分配等主客观因素,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很难制定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

1.2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精细化: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一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就课程内容本身而言,应解读出语文的文字美、艺术美、逻辑美、德育美、思想美等多维知识体系,并通过不同的讲授和互动方式及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授业目标。但是在“唯成绩导向”的原则下,语文教学过程机械化、功利化,很难实现精细化、人文化的教学过程。

1.3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缺乏自我检查、评估及改进:对于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往往更倾向于将精力用于参加或被动参与学校的教学效果考评中,教学反思多为任务性地、零散地记录教学得失。在实践中,很少有初中语文教师将教学反思固化为一种行动力,对阶段性教学工作成果进行自发地自我检查和评估,并建立形成与之相关的教学反思档案制度。由于不善自发检查及评估,对阶段工作结果的成绩和不足分析不力,很难准确掌握自我提升的进程。

2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改进举措

综上,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反思工具,从“教学目标清晰化、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四个方面,对教学反思进行科学梳理与重构,从而助推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与完善,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提供强大的能力保障。

2.1制定多维的综合教学目标: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研读教学大纲之要求,并针对所教授学生的能力、素质缺陷、兴趣点等,制定本学期的语文教学目标。主要是“依据前阶段(学期)的工作成果,进一步明确本阶段(学期)的工作任务,制定本阶段(学期)的工作目标”。

2.2对多维教学目标的精细化执行:初中语文教师要针对制定的多维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与模式,通过启发式、情境式、角色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传统教授过程与现代教学媒介的整合利用,实现师生之间快乐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除了实现以成绩为主要结果导向的教学目标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注重德育、心理、团队意识等目标的教学。

但是,无论教学目标如何多元化,这些目标在实践中都应该有机联系在一起,不能简单地分解目标,孤立地进行单一目标的执行。在教学目标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建立详细的教学反思档案,记录在各阶段、各目标实施过程中完成成果、工作创新等。

2.3持续改进教学反思,不断推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当前,我国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止步于此,即制定教学目标,继而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反思中往往就是按部就班地记录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的执行过程及细节,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不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的作用尚未真正发挥实效。鉴于此,在以上两阶段之基础上,丰富“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过程”。

初中美术学科知识梳理篇7

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培训心得体会篇【一】“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近日在第二届“北京教育论坛”上,专家表示,时代变化了,要求变了,呼唤核心素养的出现。讨论中国的核心素养要结合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要适应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校情。哪些素养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我们的学生和国民所需要的。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也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核心素养将为北京学校带来六大变化。”有关专家表示,六大变化包括:

育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堂教学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

实践活动;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课业负担将会进一步减轻课业负担,课后作业形式及总量发生较大变化;

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未来将更加注重增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适应性。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在论坛演讲中表示,“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工作报告已经提交教育部,正在接受鉴定。

对于这一国家版“核心素养”具体内容,社会各界充满期待,同时提供了多个方面的建议。据了解,参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制订的专家阵容强大。“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始于2013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

林崇德教授日前出席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高峰论坛表示,项目组共组织了48场访谈,涉及575位专家,提出了12个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有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二级指标中社会参与里面有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自主发展里有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文化修养里面有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等。

不过,最新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透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培训心得体会篇【二】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自主发展”是近日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含的三大板块之一,而“学会学习”又是自主发展的基本前提。

“学会学习”一直以来是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的共同期望,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学会钓鱼,而非只享受现成的鱼。具体到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呢?在我看来,在教学中可以分三分走。

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在新课程标准倡导知识“螺旋式上升”的背景下,有些知识点的跨度比较大,前后联系相隔的时间也比较长。以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为例,小学四年级开始教授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要求简单应用;初中八年级要求简单说明原理,广泛应用;九年级要求进行推理证明和灵活应用。在如此长时间的跨度内,如果学生不会总结和梳理,那么必然会形成知识的“交通堵塞”。

随着年级的升高,各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应当经常整理、复习、归纳和总结所学的相关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逐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简单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这也有助于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如果学生不会归纳总结,在六年级复习时,可能还要翻看三、四、五年级的书本;在九年级中考复习时,可能就无法将七、八、九年级的知识系统归纳梳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高考复习时,可能也不会把初、高中的知识建构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最后复习阶段学生的负担不知要增加多少倍,更不用说触类旁通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完善“几多几少”,会对学生获得学习方法大有裨益。作业少一点,学生看书的时间多一点;重复抄写少一些,学生自己整理的时间多一些;共性的作业少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多一些;老师讲得少一些,学生交流的时间多一些。这种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当学生逐渐能够熟练地进行归纳总结时,就会逐步学会华罗庚所言的“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学习方法,其学习能力也会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逐渐得以提高。

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学生不应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当处于主动、积极的知识构建状态。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有的个体学习经验与知识结构,而新学知识和原有知识之间的衔接问题,可通过同化和顺应等思维过程得到迁移和解决。

在同化过程中,新知识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所解释,并被纳入到结构之中。如初中数学中的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运算,可纳入到小学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体系之中。在顺应过程中,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按照新知识的生成过程重新组合,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完善和发展,同时又产生新的变化空间。如较小数减去较大数在小学数学中是不成立的,而在初中有理数范围内相关计算是可以成立的。

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是复习准备篇。这个设计就是为了小学、初中英语的衔接,兼顾了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差异,因为农村和城市学生的英语起始教学时间有很大不同,所以需要教师了解学生,把握进程。这样的课程设计,就是为了特定学段学生知识的衔接与迁移。

初中美术学科知识梳理篇8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路径

课题组以无锡市堰桥初级中学初二、初三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为课题实施的有效载体,基于课程标准梳理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价值目标;结合教材内容编制具体详实的课时学习目标;从课堂内和课堂外两个维度实施教学研究。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操作能力的目标设计活动环节,有效达成学习目标;课堂内外基于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综合实践活动”栏目开展项目学习活动。通过课内和课外两条主线,架构起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主要框架;通过建立过程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体系,对学生操作技能与学业成绩进行有效评价,进而不断优化与之相关的教学设计。

二、研究成果概述

1.基本明确了以“文本研读”为主要研究方式,初步归纳出“操作能力与学业成绩相互促进的物理课堂”的建构流程。

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顶层设计,是界定学生技能目标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教材则是进行教学的主要工具之一,通过研读课标、研读教材、研究学情,就能更有效地探寻能够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

课题组在课题立项之前对课程标准中所设定的20个必做实验进行研究,初步梳理出相关实验所涉及的操作技能及学业成绩评价方式。操作能力的分解及其技能目标案例如表1所示。

为了进一步提升课题组成员研读文本的能力,2014年1月课题组邀请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物理教师许帮正老师来校做了“文本研读”讲座。许老师以“力弹力”这节课为例阐述了基于标准的文本研读流程,即教材分析及流程设计、学习目标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衔接语及创新点的设计。随后,课题组基于文本研读开展了系列研讨课学习实践。

通过进一步的文本研读以及理论学习,课题组关注到目前物理教学中对学业水平的评价正从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的结果性评价向以获取知识的过程为主的过程性评价转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正从传统的注重数理逻辑能力向偏重于操作能力转变。关注到这些转变,将有助于教师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角度来进行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并发展其与过程相关的能力和习惯。

课题组从“理解性学习”的角度出发(理解性学习通常包括两层含义,即“理解的心智模式”和“理解的实作模式”)对“操作能力”和“学业成绩”这两大核心概念进行了剖析与重新界定。课题组认为:狭义的“操作能力”是指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使用器材达成探究目标的能力;广义的“操作能力”则不仅包括外显的观察能力、使用器材的熟程度,还包括实验设计、逻辑分析、归纳整理等心理加工的过程。“学业成绩”通常是指个体在学业领域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或取得的成绩水平,课题组认为,除此之外还应将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爱好程度、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涵盖其中。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不仅为学生在课堂之外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同时也提出了“构建学生操作能力与学业成绩相互促进的物理课堂”的设想。

建构流程如下图所示:

2.以项目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构建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核心之一的评价体系。

课题组通过研读教材,对多版本初中物理教材进行分析,开展了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同时梳理课本中常见的教具、学具,设计制作方案,引导学生制作相关作品,在提升其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激发兴趣。初二物理备课组组织学生进行了自制冻豆腐、分解太阳光、自制魔术储蓄罐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初三物理备课组组织学生进行制作杆秤、设计简单电路等综合实践活动;同时学校组织了科技节展评活动,评出了自制小电扇等一批制作精美、实用性强的小制作,对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团体和个人进行了奖励。课题组定期对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各项活动进行了梳理,制作了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海报来展示学习成果,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操作能力进行评价。

同时,为了提升课题研究品质,2014年12月底,课题组邀请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杨勇诚老师来校做了题为《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的讲座,再次为课题组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及具体的实践路径。课题组总结杨老师的讲座主旨,将项目学习的流程要点与本课题进行有机整合,即确定项目任务、进行项目设计、制作产品、进行项目展示、开展项目评价等。同时对课堂内外正在开展的一系列项目学习活动进行了更加科学的优化。

通过研究学习,课题组认为物理学习中的项目学习,就是指在物理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适当的任务,让学生在参与完成任务的学习活动中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流程、感受合作学习的氛围。学生通过完成具有挑战性或者趣味性的任务,制作出相应的产品,就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可以对物理概念或规律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增强对物理学科的热爱。课题组也注重在项目学习中不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同时也能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将科学方法内化于心,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帮助。

对于项目学习的流程,课题组认为学生经历的学习环节包括:确定项目任务、进行项目设计、制作产品、进行项目展示、开展项目评价等;而根据学习任务的需求不同,可以选取必要的环节或者将这些环节的顺序进行适当调整。

关于项目产品的评价,课题组认为将项目产品与课堂学习有机结合,发挥其资源载体的作用,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此课题组专门设计了系列评价量表。

注:本评分表总分10分。请根据实际情况,在对应的达标情况栏打“√”,在得分栏填写得分情况。得分8~10分为优秀,5~7分为良好,3~4分为合格。

3.关注物理教学的核心“实验”,以创新应用“实验载体”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课题组认为,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核心就是“实验”。因此提升学生操作能力及学业成绩的重点应落实到如何有效利用“实验载体”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的教学设计上。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结构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体现学科、学生认知建构与心理发展的统一,恰当处理学科的逻辑性与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之间的矛盾。课题组认为,既然教材是基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来编写的,那么同样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首先该关注与分析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然后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进行相适应的教学设计。具体而言就是:关注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关注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关注学生从现象到建构模型的认知过程,课题组提倡要关注对“实验方案的评估与迁移”,突出实验探究中的评估环节,通过让学生经历该探究环节,达成以下目标:

(1)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

(2)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3)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4)尝试改进探究方案。

通过实践活动,转变参与课题的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策略,即通过合理的创设情境,配以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探究实验进行交流与评估。而学生通过联系之前所学,将有益的方案或物理研究方法运用到当前的学习之中,这样就能更有效地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对概念与规律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同时探究能力、科学素养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课题组在组织学生制作项目产品的同时,也开发了较多的实验教具,对探究活动中载体的设计问题作了系统归纳。上述研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多篇相关论文在实验类期刊发表。

4.积极研究中考命题思路,把握考试命题策略,完善以学生技能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评价体系。

纸笔测试是目前考查学生学业成绩、学习能力的主要手段,目前无锡市中考采用初中毕业和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两考合一的形式。中考的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有利于”上:有利于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初中教学质量;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新课程的推进和实施;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合格的新生。基于上述思想,物理中考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考查的同时,也重视科学探究能力及运用物理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物理中考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风向标,其对教与学的导向作用直接而明显。通过研究物理中考的命题策略,往往能够对初三物理的复习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从而摆脱题海战术的桎梏,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的复习更加有针对性,也有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课题组通过研究中考命题,初步梳理出了“考查的依据”“较难试题的命制策略”“科学探究类试题的命制策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类试题的命制策略”及“命题素材的来源”五个方面的中考物理命题策略,为深入研究和完善操作能力与物理学业成绩之间的评价体系提供了资源保障。

5.初中学生操作能力与物理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影响。

课题组认为,初中学生操作能力与物理学业成绩是呈正相关关系的。实践研究也表明,课题研究实施后,操作能力的提升对物理学业成绩有着显著影响,学生的物理学业成绩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即操作能力越强,学业成绩也越好。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知识与技能维度,要求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具有安全意识,知道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会用简单图标等描述实验结果,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而要实现上述课程目标,一方面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应关注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让课堂内外成为学生能力提升的舞台;另一方面需要教师转变陈旧的教学方式,例如采用分层合作的学习模式,采用问题链导引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会物理学科的内涵,在项目学习活动中提升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在制作产品及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体会物理学习的方式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操作能力,促进学业成绩发展的目的。

初中美术学科知识梳理篇9

一、系统梳理

构建知识体系复习课中,首先要有一个对知识梳理的过程,疏理就是将已学过的知识点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思维过程。我想,无论怎样复习,都必须要经历这个过程,关键是梳理的形式怎样?如何梳理?

1.梳理的形式新授课的重点是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复习课的重点是梳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采用合适的形式,低年级和高年级采用的形式应该有区别。低年级可以由老师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积累梳理的方法;也可以根据问题,通过回答就把知识进行了整理,比如说,二年级的《方向与位置的复习》,教师可以把认识方向的方法编成一首儿歌,要求学生根据已经学习的内容,把儿歌内容补充完整。因为只有教师逐渐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梳理的方法,学生才会梳理知识。高年级要逐步放手让学生进行梳理,可以让学生根据单元知识,或者是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画一些树形图,把知识进行梳理,并内化到已有认知当中。

2.梳理的方法。

(1)先回顾后整理。复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温故知新,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而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是回顾知识,把知识从记忆库中提取出来,然后根据需要,组内再进行分工合作,对知识进一步整理。如《单位的复习》,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写一写有关单位的知识,再追问:“你写的时候会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师生一起讨论,面对这样的问题可以先想类,再想每一类中的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组织:请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每个同学的想法,并注意归纳你们组已经知道的有关单位的知识。如果有必要,可以再分工整理,由一个同学负责整理一类或几类单位的知识。

(2)边回顾边整理。如《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复习》,我是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包装盒作为体裁,通过提出解决包装盒中的各种问题来帮助学生进行复习。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下:①讨论包装盒的特点,复习长方体的基本特征;②制作一个包装盒需要多少纸板与包装4盒需要的纸板,复习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③计算包装盒的空间,复习体积(容积)的计算;④叙述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综合复习各种相关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知识。

二、拓展提升

提炼数学思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复习课中可以延伸、拓宽,应“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一位老师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后的一节总复习课,先让学生理清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及其相互关系,再把长方体变成等底等高的四棱锥,问:这个形体的体积该怎么求?学生小组交流后形成初步意见:受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的启发,想办法把四棱锥转化成长方体,然后就可求出它的体积。接着引导猜想:四棱锥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体体积之间的关系。最后各学习小组验证猜想,通过动手实验,最后得出了“四棱锥的体积=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体体积×1/3”。以上设计,教师紧紧抓住体积公式的推导,在学生理清本单元知识网络的基础上,教师顺藤摸瓜,先用课件演示长方体变成等底等高的四棱锥,而后大胆抛出一块实验田:“四棱锥这个形体的体积该怎么求?”学生自然地进行知识的上位迁移,并体现数学转化思想。

三、科学练习

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复习课中的练习与练习课中的练习是不同的,练习课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练习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而复习课中的练习重点是综合运用,整理提升,重在通过综合性问题的解决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设计练习的关键是要体现数学思想,贯穿数学方法,构建数学知识。

1.科学设计习题复习课的习题应该是基础巩固和拓展训练相结合的练习。这样的练习才能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1)精心选题。复习忌题海战术,精选题非常重要。精选题可以是:有代表性的新授例题、学生作业易错题、本册单元测试经典题、历届期末试题中的习题、其他学习资料好题剪切。(2)分层练习。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对号入座”,各取所需,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以此来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美术学科知识梳理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素质培养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人才无疑是竞争的焦点。而教育的根本要求,实质上是个人才素质的培养问题。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与选拔性的应试教育有质地的区别。在实际教学中,要围绕学生的主体性出发,思考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在语文综合知识的运用等方面全面提升,形成个性追求的良好模式。

一、剖析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与新课程目标相脱节

语文教学具有的特殊性,特别多媒体资源设备、互联网、局域网的网络环境需求相当缺乏,信息化资源和获取网络资源的条件在当前的许多初中几乎没有运用,往往都是单纯的语文习题演练,对与学生素质教育尤其是数语文思维的提升能力没有硬件上的有力支撑。

(二)教学与实际需求相脱节

在语文教学课程中,教学课程的单一、与现实生活中各种知识的脱节,缺乏实际的操作能力,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不能适应整体的需求,尤其是对于学生的个性特征等更加缺少严密的教学组织,语文活动中表现的很机械、麻木,缺乏自我求知、自我解剖、自我运用的思维循环过程,造成主体上的严重缺陷。

(三)教学方法过于简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强调自主学习的同时,没有通盘考虑不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语文教学也是流于形式。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机械的让学上接受知识,教学方法简单,有的甚至抱着敷衍的态度,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学生,造成学生主体思维缺乏,更谈不上兴趣学习、主动学习,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需要。

二、创新以素质提升为导向的语文教学模式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开展

在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中,通过教师巧妙组织,从课堂教学开始抓,通过示范引导等方式,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模拟示范,然后引导学生在观察活动的实施步骤、方法、注意事项等,并融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这样更好的引导学生参与的兴趣。采用不同形式的方法运用,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在结合教材的需要基础上,围绕农村的实际特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突出有创意、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可以采用课本剧场、游戏活动、朗读比赛、生活化模拟活动、辩论会等方式,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形成不同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运用,丰富活动的实际内容。譬如,在如在《家乡的变化》这一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并融入自己的情感,给学生布置作文,让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朗读,学生进行相互之间的评价,看谁的描写和感情表达最真实、最能符合实际,这样,学生形成不同的价值观思考,对家乡的描述更加具体,更能发挥出各自的个性特点。

(二)从课文中捕捉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力

??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使他们发现平凡生活的情趣,那就必须培养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力,使他们感受自然的美、生活的美、艺术的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创设良好的契机和氛围,使学生感知形象,感触情景,从而培养情趣。在抒情散文《听潮》一文中,作者鲁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三幅画面: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使读者身临其境。学习这样的课文,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让学生领会大海的柔美、壮美,并从中悟出作者对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情怀,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受到熏陶、感化。又如《丰碑》一课时,教师还应渗透个性品格的角度着手,引导学生感受军需处长不朽的人格魅力,加速学生情感的升华,获得求知的动力,受到完美人格的熏陶。

(三)引导积累和知识梳理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梳理,指导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一是诵读。记诵是有效的积累方法。典范的语言材料,包括古今诗文名篇,名言警句等,必须记诵。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记诵大量古今中外名篇美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老师帮助学生分类归纳,指导学生运用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的方法进行积累。三是阅读。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并在阅读过程中写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四是测试。测试也是一种较好的积累、梳理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专项整合,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件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结语

在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教学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也要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形成知识技能、个性需求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并围绕学生的素质培养目的,形成综合运用、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处理能力等各方面的需要,在阅读理解、字词句篇等方面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从家庭观念、人际交往、个性展示、拓展阅读等方面深入分析,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题素质提升等方面都有鲜明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魏海卫.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5).

[2]周映平.新课程背景下“问题解决”语文教学模式的若干问题探讨[J].基础教育参考.2011,(7).

[3]孙春英.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J].语文学习与研究.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