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本质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49:18

微课的本质特征篇1

【关键词】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本质上也是一节课,合理的教学设计才能使微课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一、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是依据学习者特征,对照微课教学目标,借助必要的信息化学习资源,综合考虑教学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对内容选择和组织设计进行的精心安排。一般教学设计需要设计师生双边活动,而微课教学设计主要基于单边活动。因此,微课教学设计是一项运用先进教育理念进行的创造性工作。

二、教学设计案例

下面以《对数函数的性质》一课为例,简要介绍高中(含中职)数学微课的教学设计。

1.教学背景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对数函数是高中阶段接触的新函数,也是重要的函数。学生刚学过指数函数,对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有了基本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在指数级变化的问题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原因在于两者互为反函数。两种函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性质也有异同,相关知识容易混淆,教学时需要有类比两者性质、突出对数函数性质的辅助学习资料。

2.设计思路

本课以探究对数函数性质为主线,首先以实例视频进行微课导入,接着分析归纳指数函数性质,再通过深入探究对数函数图象,类比总结出对数函数的性质,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最后通过性质应用来巩固知识,以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应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可交互的学习环境,渗透“做中教,做中学”的现代教育理念。

3.过程设计

(1)新课导入首先出示对数函数解析式,展示基因研究、细胞繁殖、考古研究等与对数函数有关的视频,并突出视频实例对应的函数解析式,辅助显示动态函数图象。(2)知识回顾借助指数函数动态图象,分别从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两方面进行回顾总结。静态特征为“恒过点(0,1)”和“图象始终位于x轴上方”;动态特征为“当0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即单调递增”。最后以图表形式展示两个主要特征,并设问:对数函数有哪些特征?(3)性质探究类比指数函数性质,尝试归纳对数函数的性质特征。借助对数函数动态图象,首先分别得出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再以图表形式展示对数函数的主要特征,同时在右侧显示指数函数特征,形成对比,并用辅助线标出两个函数性质的异同,之后展示有关性质的空白表格,提示学生通过填空总结知识,最后显示完整表格。(4)性质应用本环节从一般到特殊进行应用探究。首先分析比较logam与logan(a>0且a≠1)大小关系的思路,并指出两个对数值可看作同一对数函数的两个函数值;接着借助出题程序随机出题,先选定01进行类似分析。(5)学结简要介绍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从指数函数的性质类比得出对数函数的性质,再进行简单应用的过程。(6)拓展作业给出学习建议,展示配套作业,供学生完成。为保证教学的延续性,显示二维码供学生扫描访问,学生可在线获取学习测试、学习反馈等拓展资料。

三、设计总结

1.效果反馈

本微课可供高中(含中职)学生使用,主要用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微课图文并茂,素材丰富,内容简洁,易于学生学习,能有效达成目标。与微课配套的学习课件可让学生自主实验,提升自主学习效果。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学生使用本微课学习后,对本知识的认知水平明显提升,并对后续学习有促进作用。

2.反思总结

数学微课质量的优劣主要在于教学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1)依托信息技术微课需要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呈现,这种呈现方式虽比传统教学更具表现力,但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并且微课教学设计本质上也是信息化教学设计。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合理选择数学软件、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将枯燥繁杂的文字讲解变为丰富有趣的生动展示。(2)以学生为中心微课教学设计主要基于教师的单边活动,但最终是为学习者服务。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是评定微课质量的关键。教师要考虑到学习者的认知状况,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在内容选择上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尽量兼顾更多层次的学习者,让更多学习者乐于学习微课内容;在流程组织上要以学习者为主体,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让更多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3)坚持实用原则数学教师选择微课内容时要聚焦学习者实际,最好专注于真实问题,并择优选择。比如,“对数函数的定义和图象”比“对数函数的性质”易于理解,学习者更容易混淆的是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性质。因此,设计微课时,如要在“定义和图象”以及“性质”之间进行选择,基于实用性应该优先选择后者。微课教学设计要立足学习者需求,不能将传统课堂教学进行简单移植,也不能只有简单的图文展示和语音讲解,这样的微课既不会得到学习者的认可,也浪费了设计者的精力。

作者:王贵存单位:江苏省盐南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微课的本质特征篇2

为了改变这种资源建设和应用的现状,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发展,2010年11月佛山市教育局首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化竞赛形式——开展全市中小学教师优秀微课作品征集评审活动,各级学校和广大教师对微课这种全新的资源类型及其建设方式和应用模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并积极参与了此项活动。首届活动共征集到1700多节规范优质的教师微课参赛作品,内容覆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科的教学重点、难点和特色内容,微课的教学形式丰富,类型多样,充分展示了广大教师课堂教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娴熟的课程整合能力、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个性化的教学风采。“佛山微课”一经推出,便成为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上的一个亮点,获得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省内外众多媒体纷纷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2012年和2013年,佛山市又连续举办了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市微课作品征集和应用大赛,目前基本建成具有一定规模(超过5000节,基本覆盖了中小学各学科的主要知识内容)和区域特色(符合本地教材和学生学习特点)的佛山市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库,并全面开放,供教师和学生点播下载和交流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和社会效应。

在佛山微课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下,全国的中小学、中高职、电大系统、高等院校甚至一些教育企业、培训机构也陆续开展了微课建设,掀起了一股微课建设与应用研究的热潮。

区域性优质微课资源的开发

区域性微课资源的建设是一项投入较大、周期较长、影响因素较多的复杂系统工程。微课开发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资源技术开发过程,还涉及微课的管理、培训、应用、评价、机制等多个因素。只有将这些因素统筹考虑、协调运行,才有可能建成一个优质的微课学习资源库。区域性微课资源的建设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1.前期需求调研

区域微课资源建设首先要做好前期需求调研工作,重点了解区域原有资源的利用现状、教师的资源需求及应用方式、学生的学习状况、资源需求及应用方式等,为区域微课建设内容的规划和平台功能的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2.微课平台开发

微课平台是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须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开发(而不主张学校或教师个人开发)。平台功能要在满足微课资源日常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便于用户应用、交流、评价和研究的功能模块。形成集微课建设、管理、应用、评价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

3.微课内容规划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基于某一个“知识点”的资源组织和呈现方式,传统的基于教材章节或单元课时的资源组织方式和建设方式不再适用于微课了。因此,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首先做好微课建设内容的整体规划(相当于建设蓝图),确定建设方案和进程(确定建设的先后顺序、重点建设的学科微课),形成建设技术规范和微课建设体系。各学校或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建设,避免重复和无序开发。内容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要按照新课程标准并结合本地区使用的教材,组织教研员和一线学科专家共同确定各学科各年级的“知识点谱系”,在征求意见后统一,供学校和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开发。

4.开展技术培训

微课是由多种资源构成的一种交互式、情境化的网络学习环境。微课的开发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技术、视音频编辑技术、课件制作技术、交互网页技术等多个开发技术。其中,视频技术(包括拍摄、制作、编辑、合成、录制、等)相对于制作课件(主要以ppt为主)、教案和试题(均以word编辑为主)来说,其技术难度更大一些。因此,有必要对教师开展微课设计(理论、观念、策略、方法、模式等)及微课技术(重点是视频的拍摄、录制、制作与编辑、上传等技术)的培训,排除教师的开发微课的技术障碍。

5.组织微课建设

微课的制作是微课开发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建设模式一般有“征集评审式”(通过大赛活动面向一线教师征集优秀作品并进行评比,对获奖作品颁发证书或奖品)和“项目开发式”(面向学校、科组或研究机构,以项目或课题研发的方法,承担某个学科、专题、类型的微课建设,其优点是促进微课建设迈向课程化、系列化、完整化,有利于学生学到完整的微课知识体系)。微课制作阶段一般要经过确定主题、微课设计、视频拍摄或录制、后期加工、在线报送、审核、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进入应用阶段。其核心建设流程如右图所示。

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流程图

6.共享、交流、应用

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建设的目的,教师上传的微课作品在共享应用过程中才能体现其价值。要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多种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通过组织各种应用活动(公开课、研讨会、教学大赛等)来促进师生广泛应用微课,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基于区域“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应用微课进行预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区域网上教研、“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等新模式的探索研究。

值得说明的是,以上各环节并非单一的线性关系,而是互相关联、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都是优质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中重要的环节。

区域性微课资源开发的思考

由于微课是一种全新的资源类型,它的设计理念、建设策略、开发技术、应用方式等都不同于传统的资源建设,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佛山市是国内最早开展区域性微课建设与应用的地区,目前已举行了三届全市微课征集与教学大赛,其核心的建设理念就是“让学生花最短的时间学到最重要的内容”。而对教师的要求就是“用最短的时间把一个知识点讲清讲透”。佛山市微课的建设经验、措施和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微课建设(含大赛)要有时间保障。因为微课的开发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包括选定主题、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制作加工、微课上传等“建设”环节,还要包括微课展播、推广交流、教学应用、学习应用、评价反馈等“应用”环节;每一个微课的制作过程,就相当于一个微型课题的研究过程。因此,必须留有充足的时间(一般要3~5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保证其质量。

2.重视对教师的微课设计指导与技术培训工作。微课的设计是微课开发的首要工作,是决定一个微课作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大赛或建设活动大规模开始之前,就要聘请教育技术专家、学科专家开设现场微课设计与制作培训班;利用网络开展微课在线培训(提供技术帮助文档、录制培训视频、设立论坛交流、QQ群答疑、开通免费热线电话咨询等);同时,还要提供多种制作方式供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技术水平者、不同学科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最佳传递方式来合理选择,并提供开发建议,借助可汗学院的经验),提供微课范例和微课的开发软件工具。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与帮助服务。

3.充分发挥微课评审指标体系的引导和评价作用。在开展区域微课建设(大赛)时,要同步大赛指南和微课作品评价标准。这样教师在设计开发时就能对选题依据、技术规范、活动流程和评审指标有个全面了解,做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开发而不至于偏离方向,这样容易达到活动预期的效果。

4.合理规划与引导区域微课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开发。一定要先公布各学科的知识点微课建设体系,供教师有选择地开发;同时,对上一年已建成的知识点微课,不主张或不组织学校再次开发,鼓励教师开发尚未开发的学科、单元或知识点内容,这样可以尽量扩大微课的覆盖范围,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引导到关键性知识点课程上,而不必重复开发,并在政策(文件通知)中规定,重复开发的(如开发与已有的课程章节或相同的知识点内容的)微课不能参与评奖。

5.采取征集评审式和专业拍摄式相结合的微课开发策略。征集评审式是指教育局每年开展微课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从基层征集作品到市微课平台。其优势是征集的数量较多,涉及教师和学科的面较广,但存在制作质量不高的问题。为制作一批精品优质的示范微课,佛山市教育局是以项目形式外包,聘请拍摄制作公司和教育教学专家,从全市范围内挑选1000位各级名教师、学科骨干教师到专业演播室拍摄,专业公司从教师微课的设计、资源准备、现场拍摄、后期加工、共享等环节,进行专业指导和操作。为鼓励名师积极拍摄,佛山市教育局为拍摄教师提供继续教育学时学分、免费赠送自己教学的精美DVD光盘,并对所拍摄的微课进行评比评奖。教师参与微课拍摄与应用的积极性非常高。

6.开发“一站式”微课平台。佛山市教育局与专业软件企业合作开发了国内先进的微课管理与应用平台。平台功能可满足教师的微课选题、在线设计、作品报送、作品管理、微课、交流展播、互动评价、教学应用、课题研究等多方面的需求。教师只需实名注册后,微课的建设、管理、应用、评比、研究等工作都可“一站式”完成。

7.创新评审奖励机制。奖励机制是微课建设与竞赛活动的有效激励机制之一。一是评审方式采用分布式专家在线评审和大众用户评审(根据浏览量、下载量、星级评价和留言反馈等指标),使评审结果更客观、公正、公开;二是在奖励机制上,在原来只对优秀微课作品的学科教师个人进行奖励基础上,为了鼓励教师团队合作开发高质量的微课,还对优秀微课作品获得市二等奖以上的教师团队(如微课设计者、课件制作者、视频拍摄者、教学实施者、撰写应用案例报告者等)进行集体表彰(把微课当成一个“微课题”研究成果来表彰);对于积极参与或组织微课开发的单位设立最佳组织奖;为鼓励优秀微课的创新与发展,佛山市微课建设在奖项设计上还借鉴奥斯卡电影的设置,从获得一等奖的微课作品中再评出一批最佳设计奖、最佳拍摄奖、最佳编辑奖、最佳效果奖、最佳人气奖等,广受教师的欢迎。

8.利用课题研究引领微课的建设和应用的可持续发展。组织教师开展微课的建设与应用研究,为学校或教师个人的微课研究提供优先立项和资金支持。2012年,佛山市教育局申报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并获立项。该课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子课题申报活动,目前全国各地包括高校、中小学、特殊教育、幼儿园在内共申报立项了40多个子课题,涵盖了微课设计、开发、应用研究的各个方面,有力地推进了微课建设与应用的深入发展。

微课的本质特征篇3

研究价值;技能基础;构成;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4)04—0061—01

一、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教学技能体系的研究价值

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是课堂教学效率的决定因素,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础。专业教学技能体系是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经过长期教学实践而形成的稳定的专业教学技能系统。专业教学技能体系的研究是高效课堂长期稳定构建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结合学科特征,探索学科的专业教学技能,形成专业教学技能体系,能够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育人观念的变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教学技能体系的技能基础

1.教学基本功基础。教学基本功的具体内容包括:理解新课标和把握新教材的基本功;备课的基本功;运用教学语言的基本功;设计板书的基本功;应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基本功等。

2.德育方法基础。信息技术德育的重点是教育学生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技术观,杜绝学生过度迷恋电脑游戏或迷恋网络,防止学生学习品质的缺失。具体做法:⑴认识恋网的严重性和危害性;⑵善于分析学生网恋的诱发因素和痴迷原因;⑶善于运用德育方法引导学生克制诱惑,走出网恋误区。

3.教学策略基础。信息技术的五种教学策略模式:⑴任务驱动,质疑问难,探究型学习策略;⑵渴求新知,主动探索,自主型学习策略;⑶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合作型学习策略;⑷分解模块,由简到难,分散型学习策略;⑸学科整合,相互关联,综合型学习策略。

4.教学方法基础。教学方法的备选除了传统经典的教学法外,积极倡导两类教学法:⑴激趣教学四法:精彩导入法;软件精选法;幽默语言法;巧设练习法;⑵激励教学三法: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想学;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信息素养。

5.学法指导基础。指导学生有效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方法主要有:自主探究法、操作实践法、综合应用法、学科整合法、工具运用法、游戏激趣法。

三、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教学技能体系的技能构成

1.构成体系的基本技能。(1)基本功技能;(2)微观方法技能;(3)综合素质技能。

2.构成体系的技能内涵。(1)基本功技能是指教师在夯实各类教学基本功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技能,具有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的效能;(2)微观方法技能是指教师在运用各类微观方法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技能,主要包括德育方法技能、教学策略技能、教学方法技能和学法指导技能,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3)综合素质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各类各种微观方法进行优化组合而形成的教学技能,主要包括学习品质优育技能、教学策略优化技能、教学方法优选技能、学习方法优导技能等“四优”专业教学技能,具有有效构建高效课堂的效能。

3.构成体系的技能特征。(1)有序性特征。基本功技能是微观方法技能的基础,微观方法技能是综合素质技能的基础,专业教学技能体系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形成;(2)有效性特征。基本功技能、微观方法技能和综合素质技能具有有效促进课堂教学实施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效能。(3)专业性特征。基本功技能、微观方法技能和综合素质技能是以信息技术教学为平台而研究形成的,各项技能都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专业特征。

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教学技能体系的应用效果

1.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了教学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教学反思中研究,在教学研究中实践,循环往复,逐步深入,使教师的教学能力稳步提高,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教师在研究中横向比较同类方法与技巧,扬长避短,形成该层面的专业教学技能;教师在研究中纵向探索不同的教育问题,补充和完善了不同层面的专业教学技能,形成了专业教学技能体系。

微课的本质特征篇4

   1以技能掌握为目的,开展理论教学

   药用植物学是利用植物学中的形态、构造及分类学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定、药材鉴别,进而调查药用植物资源、整理中草药种类,包括形态、解剖和分类学三大部分[2,3]。药用植物学可为生药品质评价的研究奠定基础。生药品质评价所采用的四大鉴定方法,即分类学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前3种方法所用到的理论及实践基础知识均渗透在药用植物学这门课程中,因此,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生药学课程的学习及鉴定中药的能力[4]。但目前学生在校时间短,课程的教学时数少,因此,更要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结合。为此,笔者根据学生必须掌握后续课程的必备技能要求进行课堂理论教学。如针对生药学及我国药典中要求每味中药材都有显微鉴别,在药用植物学的教学中就重点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如细胞、组织、根、茎、叶的构造等。由于教材的理论性较强,我们还对教材内容做出必要的修改。如学习植物细胞时,教材对植物细胞的显微和亚显微构造做了大篇幅的介绍;而细胞后含物内容所占的比例较小,但在生药鉴定的实际操作中,显微及粉末鉴别中涉及最多的内容却是细胞后含物。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作了适当调整。如针对近60%的中药材(包括人参、大黄、天麻等)的鉴别都用到内含物中草酸钙结晶这一现象,在教学中除介绍草酸钙的形成、类型、作用等基本知识外,还结合有关研究资料对草酸钙结晶的药材组织(细胞)中的分布、鉴别特点等进行详尽介绍,以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紧密结合,为学生能真正掌握中药鉴定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2“练”字当头,掌握必需的专业技能

   药用植物学的专业技能基本功应包括三大部分,即植物的外部形态观察、植物器官的显微结构和药用植物种类的识别[4]。外部形态观察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植物器官的外部特征,对于这部分的教学,教师除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外,还利用实物教学,用新鲜的植物材料或制成的标本进行实物训练,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新鲜植物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采集新鲜的、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标本,保持其自然体态。有些实物也可要求学生事先采集或收集,配合教师课堂教学。如在讲授叶的组成和形态时,要求学生先采集各种各样的叶、枝条,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分别辨认叶形、叶脉、单叶、复叶、叶序等;在学习花时,要求学生收集各种类型的花,配合教师授课,在观察的基础上,用列表的形式判别其类型、特点等。另外,我们还要求学生采集和压制各种叶的形态、脉序、叶序、单叶和复叶,各种类型花的腊叶标本,并将好的作品进行展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植物器官的显微结构是药用植物学的教学重点,在生药学的生药鉴定中,借助显微镜对生药材进行显微鉴定,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本功。为使学生能真正掌握药用植物器官的显微鉴定方法,我们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多媒体教学,用数码相机把教学中需要的显微部分或解剖部分拍摄下来,配合课堂教学。如在讲解细胞后含物时,我们将马铃薯、半夏、浙贝中的淀粉粒,大黄、黄柏、半夏、地骨皮、射干中的结晶,都用照片展示出来,让学生直接观察。二是利用实验课把植物解剖与显微实验相结合,让学生对照显微镜下生动逼真的物像加以理解掌握;通过镜下观察,要求每位学生将观察到的物像描绘成较准确的显微结构图;经过反复观察、绘图,学生能透彻地理解各器官的内部组织构造和特征,从而真正掌握药材显微鉴定的专业技能。利用植物分类学知识识别当地常见的中草药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真正掌握本学科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涉及的科较多,而课时又相对较少。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把药用植物种类较多的科作为重点来讲,对于药用植物种类少的科,则要着重突出该科的特征,尤其是要抓住这些科最独特的特征来理解。如要求学生掌握豆科植物的关键识别特征:“花冠蝶形,二体雄蕊,子房上位,边缘胎座,荚果。”唇形科植物的特征“:茎四棱,叶对生,轮伞花序,唇形花冠,小坚果。”十字花科的特征:“十字花冠,四强雄蕊,角果。”在记住科的关键识别特征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走进标本室观察药用植物标本;走出课堂,实地观察野外自然生长的药用植物,通过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必备的中草药鉴别技能。

   3强化实验课上的“练”

   实验课的训练是强化学生基本技能的主要手段。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对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安排要有系统性[4],我们主要安排了以下5方面的实验教学内容(: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学会使用和维护光学显微镜。(2)植物的细胞:会徒手制作横切片、粉末片等临时标本片,能辨认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特化现象、细胞中的营养物质和晶体的形态、类型。(3)植物的组织:会辨认5种成熟组织的类型及维管束的组成、类型。(4)种子植物的器官:会识别六大器官的组成、形态、显微构造、类型及变态类型、叶序、花的组成、花和花序的主要类型、果实类型、种子形态结构、种皮特征。(5)各类生药:会识别植物重点科的特征;能辨认各常用生药标本;能对麻黄、大黄、黄连、肉桂、甘草、番泻叶、黄柏、苍术、红花、茯苓、五味子、半夏、金银花等进行显微鉴别。此外,我们还在实验中加强了学生绘图能力的培养,绘图能准确、形象生动地记载药用植物的结构和特征,具有文字记录无法替代的作用,是学习药用植物形态解剖时必须掌握的技能技巧,也是学习掌握生药显微鉴定技术的必备基本功之一。学生通过独立完成实验来验证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强化了自身基本技能,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识别能力和显微绘图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为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强化练习,我们除了在规定的实验学时外,还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药材标本和实验材料,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药材,动手操作和练习,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微课的本质特征篇5

一、研究设计

有关知识信息的表征。主要是运用精确的语言描述知识的内容,并采用一定的呈现方式对知识的类型加以标识。知识内容的描述主要依据教材或课例中对知识的描述。对不同类型知识加以标识首先要解决采用何种知识分类体系的问题,首先,考虑到知识的大小问题,应以知识点下辖的微观内容为最小的信息要素,以保障可进行知识结构有效的质性分析和量化统计。其次,考虑到建立新旧知识关系是有意义学习的基本特征,因此知识类型分析需要关注已知与未知的关系。再次,课堂教学通常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来展开,教学目标一般会表现出差异性,尤其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要求上,会形成重点和一般之分,因此,教学重点与一般知识点的区分也应纳入考察范围之中。最后,考虑到有些知识具有拓展性质,不在学习要求范围之内的,这些内容也应纳入考察范围之中。籍此,我们确定了知识结构图中应予以标识的知识类型,并提出采用如下方式加以区分:分别使用实线文本框、虚线文本框区分知识点及其下辖的微观内容;以在文本框中知识的内容描述后面增加“(核心)”、“(已学)”、“(有学习要求)”、“(无学习要求)”等文字来标示知识的类型。关于知识关系表征。知识的关系表现为时序和逻辑两种,因此知识关系的表征应体现出知识出现的时序和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知识结构的核心,指的是知识体系的总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部分内部的逻辑关系。表征课例或教材中所涉知识的逻辑关系需要以知识组块的划分为基础,所谓知识组块即由知识体系初步划分形成的若干相对独立的知识集合,这些知识集合中通常包含若干知识点及其下辖的微观内容,集合之间边界清晰。籍此,课例中所涉知识的逻辑关系可视为知识组块之间和知识组块内部各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多元的,包括学科逻辑关系、形式逻辑关系以及非逻辑关系三种基本类型,形式逻辑关系主要是遵循了一般的科学思维逻辑而建立的联系,如“并列”、“隶属”、“递进”等;学科逻辑关系是用科学思维的方式去理解化学知识从发生、发展到形成的基本过程,以及知识形成过程的具体途径、方式而建立的联系,包括“一般到个别”、“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因果”等;非逻辑关系则是利用事物的某种特点相同、相似或相反,通过联想而建立的联系,通常被定义为“相同”、“相似相近”和“相反”。

本研究对以上逻辑关系的类型进行了综合考虑,针对教学的认识活动过程本质,并更多地考虑到了前文所述的知识类型及其功能,确定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大体可以包括如下几种:隶属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需求关系和激发关系。这里需要特别解释的是需求关系和激发关系,知识之间的需求关系是指知识a和知识B之间其中一方是另一方的基础或前提。如“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学习需要首先掌握“物质的量”概念,“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之间就是需求关系。知识之间的激发关系是指知识a的学习受到知识B的启发或促发联想,那么两者之间就存在激发的关系。例如“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受到“密度为物质单位体积质量多少的”的启示,它们之间就形成了激发关系。这两种知识之间的关系均是从认识角度提出的,综合了学科逻辑关系与非逻辑关系的意义。至此,我们以椭圆文本框代表知识组块,并在文本框中以简练的文字描述知识组块的内容。代表知识组块的文本框按照其出现的次序自下而上地呈现,并置于知识结构图的左侧一栏,右侧一栏为每一个知识组块所辖的知识点及微观内容;同时以实线联结代表知识组块、知识点、微观内容的文本框,并在连线上方标注关系类型,知识结构图得以形成。按照以上绘制知识结构图的内容和要求,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绘制流程:图2为按照以上流程形成的课例a1“氯气的性质”的课堂知识结构图。该课例包含5个知识组块,分别是“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与金属反应”、“氯气与非金属反应”、“氯气与化合物反应”和“氯气的应用”。每一个知识组块均包含了一个或多个知识点,某些知识点下辖了若干微观内容,如知识点“氯气在氢气中燃烧”下辖了“氯气与氢气反应的方程式”、“氯气与氢气反应的现象”2个微观内容,前者为核心知识,后者为有学习要求的一般知识。

二、研究过程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设计,需要对3名被试的12则研究课例视频进行观摩并绘制课堂知识结构和对应教材章节的知识结构图。由于知识结构图的绘制是极其复杂和主观性较强的,因此我们组建了2人组合的研究小组,通过组员独立观摩视频、分析教材文本和绘制知识结构图,再进行协商统合形成最终的研究课例课堂知识结构和教材知识结构图的过程,获取本研究最为关键的研究信息,并从知识数量、知识类型分布和知识关系等方面探讨师范生进行教材与课堂知识结构转化的特征。

三、分析与讨论

(一)知识数量的比较分析根据研究课例课堂知识结构图和对应的教材知识结构图,获取了各则课例与对应教材章节所涉的知识点及微观内容,以课例a1为例,表1为该课例课堂知识结构图中出现的30个知识点及微观内容。计算课堂知识与教材知识数量的比值,结果见表2。从整体水平上看,师范生群体的课堂知识与教材知识数量比值达1.5,表明知识扩容现象普遍存在且较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还可发现,在元素化学主题的教学中超越教材进行知识补充更为突出,理论化学则呈现课堂知识与教材知识基本一致的情况。

(二)知识类型分布的比较分析课例和教材中的知识点及微观内容均根据已学与未学,核心与一般等教学属性加以区分,由以上区分所呈现的不同类型知识的构成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课例或教材在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关联和突出重难点教学等关键性问题上的处理方式。表3为各研究课例及对应教材章节中不同类型知识点及微观内容的构成情况。根据表3中课例和教材各类知识构成比例的平均值,绘制数据折线图(图3)。由折线图的形态和关键点的位置可见,教学中“已学”和“无要求”的知识比例均略低于教材,而“核心”与“一般”知识构成比例的大小关系则正好相反;师范生的课堂教学中核心知识的比例高达0.52,而教材中仅为0.29。表明师范生对建立新旧知识联系和拓展学生视野的关注不同于教材,在核心知识的定位上出现明显超越教材要求的情况。

(三)知识关系的比较分析知识点及微观内容的关系是知识结构中最核心的部分,把握知识结构中各知识点及微观内容的联结和生长方式是探讨知识结构转化的重要方面。知识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从层次上看,可以区分为整体水平和局部微观的知识关系。其中,整体水平上的知识关系,可以根据知识组织的整体性程度区分为包含“一以贯之”的线索和无线索两种类型,前者指依据特定的组织线索实现课例或相关章节知识的整体编排,相应的后者则是指缺少整体层面的内容组织线索。局部微观的知识关系,即指知识组块内部的知识铺展逻辑。本研究所绘制的教材和课堂知识结构图反映了知识点及微观内容的层次性、关联性和时序特征,我们将采用图式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整体水平和局部微观两个层面对教材与课堂知识关系的转化加以考察。从整体关系层面上看,所选取教学主题的对应教材章节中知识的组织基本上均反映了特定的学科逻辑,形成了“一以贯之”的组织线索;师范生在构建课堂知识结构时,基本忠实于教材知识的宏观组织方式,具体见表4所示。关于局部微观的知识组织,本研究主要针对各教学主题中最为核心的知识组块内部的内容铺展来展开比较分析。以“氯气的性质”为例,确定知识组块“氯气的化学性质”为分析对象,观察知识结构图中该知识组块内部各内容点之间的次序和关系类型,可以发现,教材文本利用栏目、版式、问题设计所呈现的知识关系基本包含了隶属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需求关系和激发关系等多种关系,但受限于文本,这些知识关系所反映的“氯气的化学性质”的认识方式及过程较为简练、单一,且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师范生在解读教材的知识关系时,出现了误读和倾向于设置简单知识关系的情况,如依照教材顺序将氯气与铁、氢气、碱液反应等内容结合实验演示逐一描述说明,这一过程中上述知识的关系被设置为并列关系,掩盖了它们之间的对比、因果解释等认识关系,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四、研究结论

实现教材知识结构向课堂知识结构的转化,其实质就是完成对学科知识的教学表征,有效的教学表征在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使学生理解学科知识是学科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本研究借助知识结构的表征工具,绘制并从知识数量、不同类型知识构成和知识关系等方面探讨了师范生教材知识结构向课堂知识结构转化的特征。本研究中教学知识与教材知识数量的比值达到1.5,表明师范生在面对特定的教学主题时,存在明显的超越教材的知识选择倾向。师范生尽管自身拥有丰富的学科知识,但由于课堂经验的缺乏,多数情况下对教学主题的认识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因此在加工和分析教材内容的过程中,为了避免遗漏近乎简单、盲目地补充内容,从而导致了教学知识的急剧膨胀。在知识的选择的过程中,包含了一个从教学功能角度区分和定位知识类型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这一操作看作是对知识的深度选择。本研究对课例和教材中“已学/核心/一般/拓展知识”的构成分析发现,一方面教学中“已学/拓展知识”的构成比例低于教材,表明师范生对“建立新旧知识有意义联系”的认识不到位,同时对某些没有进入教材,但学生应该了解的内容则表现出有意无意地忽视;另一方面教学中“核心/一般知识”的构成比例与教材的相应数据恰好相反,暴露出师范生对教学主题中的重难点缺乏了解,也表明师范生未能掌握通过对教材目标及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分析确定学习要求的方法,因此出现诸多知识的学习要求高于教材,核心知识比例加大,课堂教学重心不突出的情况。在知识关系层面,师范生课堂知识结构的宏观架构忠实地反映了教材知识的组织方式和逻辑线索;而在微观水平上,师范生仍难以从教材的显性呈现方式中把握其知识微观铺展的依据,加之不甚了解学生理解学科的思维特点、学生对特定内容的认知过程,因此微观水平的知识关系单一,缺少对教材内容组织逻辑的整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五、研究启示

微课的本质特征篇6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7.02.051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learningresourcesgraduallyopen,sharing,diversification,underthebackgroundofinformationizationinordertomeettherequirementsoflearners,microvideocoursepushedtheeducationstage,followedbytheinformationeraofmicrovideocurriculumdesignhasincreasinglybecomethefocusofattention.inthisdesignfromtheinformationagemicrovideocoursecontentand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theinformationageaRCSmicrovideocontentbasedonthecontentdesignoftheinformationage,thecardiacmicrovideocurriculumdesignfouraspects.

Keywordsinformationage;microvideo;course;contentdesign

1信息化时代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的现状分析

1.1信息化时代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准备阶段不足

虽然信息化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微视频课程为适应学习者需要产生的时间尚短,发展混乱准备阶段不完善。信息化时代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准备阶段不充分是指信息化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学习资源没有合理明_的计划教学目标,没有对微视频课程内容细分化,没有妥善安排内容顺序或者安排结构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风格学习者的不同要求。

1.2信息化时代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后期制作不规范

由于信息化时代微视频课程起步较晚,在后期技术和展现方面质量不高,影响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的效果。比如:微视频课程画质模糊、视频画面拍摄不稳定或者打不开出现雪花、黑屏等问题,后期剪辑技术量低,字幕设计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学习者的艺术元素,削减了信息化时代微视频课程的预期效果。此外,很多教师不能熟练掌握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的艺术节奏和制作技巧,造成流传下来的微视频课程离开课堂教师的讲解等同废弃,不能完全符合课堂外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求。

1.3信息化时代微视频课程应用面窄

目前我国微视频课程主要应用在学校理科类、操作类,文科类微视频课程应用几乎没有,社会教育需要的终身学习微视频课程少到沙漠淘金无处寻找,因此微视频课程应用范围不广泛,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

2信息化时代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现状解决对策

2.1完善信息化时代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的准备阶段

针对信息化时代微视频内容设计准备阶段的弊端,完善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的准备阶段。一段微视频课程的优劣关键在于微视频课程内容的选取,在选取微视频内容时要根据微视频课程的基本要素和特点,精心选取微视频课程内容。

2.2规范信息化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的后期制作

教师在设计微视频课程时,应尽可能选择与微视频后期制作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合作,根据技术人员的要求设计微视频课程内容,做到微视频课程画质清晰连贯、画面稳定、后期剪辑精细等基本要求,提高字幕编辑的艺术性,增加字幕的美感。

2.3信息化时代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多样化,拓展其应用范围

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增加文科类和适用于社会上终身学习者的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拓展微视频课程的应用范围,使之越来越走进社会,走进学习者的家庭。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只需打开电脑轻轻敲击我们寻找的知识点就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微视频课程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3信息化时代基于aRCS微视频课程内容心动设计

aRCS是1984年由凯勒提出的动机激励模型,是在“期望――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设计宏观理论和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出的,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增加学习者学习微视频课程的兴趣。信息化时代基于aRCS微视频课程内容心动设计的目的是提高微视频课程质量和应用效果,因此可根据微视频课程应用效果要素进行信息化时代微视频课程内容心动设计。

3.1信息化时代心动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要素分析

信息化时代心动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的宗旨是提高学习者利用微视频课程的学习效果,微视频课程主要有信源、信息、通道和受传者四大基本要素,分别指教师、知识内容、视频和学习者。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是以提高学习者利用微视频课程学习的效果为宗旨的,因此信息化时代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心动的四大要素分别是教师教学艺术、知识内容教学设计、学习者自我内驱力和视频属性特征。教师的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在微视频课程中传授知识时所表现出的教学艺术,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风格和态度形象。知识内容设计是微视频课程知识点的微观教学设计,情景导入起重要作用。视频表征和视觉呈现是视频属性特征,它的效果对学习者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有直接影响。学习者自我内驱力是指学习者学习微视频课程内容本身的动机,技能和解决学习问题的需要,是学习者最根本和稳定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者兴趣、知识需求密不可分。

3.2信息化时代心动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策略

3.2.1提高注意力策略

注意力一般指学习者加工的选择性,是影响学习者心动学习微视频课程的重要因素,分为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两大类。主动注意是指学习者的目标驱动而设计的自上而下的控制加工,被动注意是指学习者因外部刺激而设计自下而上的控制。根据研究表明,任何人如果想一直保持理想倾听状态和注意力稳定上升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学习者的注意力和声音一样呈现波动性,注意力开始先逐渐增加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达到低谷时再逐渐上升。教师可根据学习者注意力波动性的特点设计微视频课程内容激发学习者的动机,促进学习者心动学习,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知识内容的教学设计、内容表征和视觉呈现使学习者产生认知冲突以吸引学习者注意力,通过微视频课程教师教学艺术和内容表征、视觉呈现吸引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通过知识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师艺术、内容表征和视觉呈现刺激学习者继续学习知识探究,通过学习者的内驱力和知识内容设计,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达到保持学习者学习注意力的目的。

3.2.2切需性策略

切需性策略指向学习者学习目标和满足学习者需求,通过对教师教学艺术、微视频课程知识内容、内容表征、视觉呈现和学习者自我内驱力的设计满足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比如教师的幽默风格、微视频内容和学习者解决生活困扰相关等。

3.2.3提升学习者自信心和增加满足感策略

自信心是学习者在学习微视频课程时的一种积极学习态度,与学习者的学习内驱力相关。提升学习者的自信心可以提高学习者学习微视频课程的兴趣,促进学习者快速有效地掌握微视频课程所传递的知识技能,并通过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提高微视频课程的效率。自我学习效果的满意度大多代表学习者的满足感,影响学习者学习微视频课程的满足感有学习者学习微视频课程内容的认同和自我学习知识成果的认同两种变量。教师可通过信息时代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提升学习者的自信心,增加学习者满足感达到提高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质量的目的。

4信息化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构建

4.1信息化时代微视频课程内容的分解设计

信息化时代微视频课程内容分解设计从内容实质来分解即是对微视频课程需求的分析,课程内容外在表象分解就是微视频课程内容文字脚本的设计。信息化时代微视频课程内容的分解设计是内容设计构建的准备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有四个要点:一是通过微视频课程内容选题要相对独立、完整,内容要精确具有典型的针对性、示范性,有利于学习者深入学习、拓展思考探究。比如微视频内容可以设计经典问题的剖解、重要概念的解释、重点难点的反复讲解、实际案例的总结和知识技能技巧的展示、生活中有关经验的交流分享等。二是根据教学方法分类,可将微视频课程内容分为教师口述讲授和亲手操作示范法两类,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更好完成微视频课程教学目标。三是微视频课程内容要设计实验操作、学习软件工具和程序操作的详细示范,有利于降低学习者内在认知负荷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四是微视频课程目标的确定,微频课程教学行为是引导学习者朝设计目标前进的变化过程,教学目标确定不准确会影响微视频课程教学效果。

4.2信息化时代微视频课程内容文字脚本设计

文字脚本是编制微视频课程的文字依据,同时也是课程最终效果的展望构思,包括微视频课程导语设计、正文设计和结语设计。文字脚本设计融合了微视频课程内容需求设计分析,也为后期制作技术人员提供了事实基础。因为微视频课程具有学习时间短的特点,因此微视频课程内容的导语要简短精练,做到尽快引入学习主题,简洁扼要的设计悬疑。微视频课程导语的作用是提示学习知识问题的核心,导出学主题。微视频课程结语设计同样要简短精辟,它的作用是概括微视频课程学习要点,帮助学习者尽快梳理学习知识的思路,强调学习知识的重点难点,加强核心知识的记忆。根据国内外关于注意力研究表明,人类在观看视频时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非常短,因此信息化时代微视频课程内容一定要精短扼要,简单明了,这样方便学习者理解消化,可以提高微视频课程学习效率。

5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微视频内容设计包括微视频内容包括信源和信息、通道,即教师和知识点内容、视频三部分,而教师、知识点内容和视频的设计制作又是围绕学习者的需求而进行。因此,教师在设计微视频课程内容时应根据不同内容进行时间划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把枯燥复杂的微视频课程内容简单化、通俗趣味化。本文从从信息化时代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的现状与相应对策、信息化时代基于aRCS微视频课程内容心动设计、信息化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构建四方面进行了探讨。

[项目支持]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操作技能教学微视频的设计研究”(项目编号:XJK015CXX007)

参考文献

[1]单从凯,王丽.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13(12):74-77.

[2]任丛,董闽红.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的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J].新闻教育,2016(4):29-31.

[3]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J].远程教育杂志,2014(6):24-32.

[4]王觅,祝智庭,吕婉丽.基于aRCS的教学微视频“心动”设计模型建构[J].中华教育信息化杂志,2015(19):19-25.

微课的本质特征篇7

关键词:生药学;教学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265-02

我校药学本科专业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40%,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生药学》时,受到以下三方面的限制:①汉语言能力的限制;②课时的限制;③知识衔接能力的限制。这三方面的限制使得少数民族学生的《生药学》教学效果不佳,如何使民族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期内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本项目组从事多年的生药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就少数民族学生《生药学》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认真开展了教学改革的研究工作,积极申报《生药学》精品课程的建设项目,并得到了学校教务处的立项资助。下面就谈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探索和做法。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好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理论知识。

在学习《生药学》课程当中,存在着不同的生药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区别,有些药材外观非常的相似不容易区分,药理作用和功效具有记忆起来非常的琐碎而且相似的问题,生药的性能功效用的又是白话文,不易理解,难以系统掌握,从而缺乏学习兴趣,这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和掌握《生药学》带来了困难,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进而影响考试成绩。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对《生药学》教材充分深入地研究,总结出了以下几点课堂教学的体会。

1.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前准备包括:教学文档的准备、课程进度的掌握、课堂设计等内容。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除了准备相应的教学文档以外,还要对每一堂课的课程进度要了如指掌,对每一堂课进行精心的设计:怎样开头,哪一部分是本堂课的高潮部分,这堂课如何结束,如何和学生互动,这堂课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当教师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一般都能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2.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中医理论知识。生药的性能、功效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和出发点的,和目前学生比较熟悉的西医西药有着极大的不同,如果缺乏中医理论知识,就很难解释生药的性能和功效,为生药的掌握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就对教师提出来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主讲生药学的教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中医理论知识,才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解释,便于学生理解学习和掌握。

3.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我们通过在网上搜集、利用数码相机实物拍照以及自做动画等方法准备基本素材,制作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使烦琐枯燥的生药学课堂教学活动变得形象生动和具有感染力,极大的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生药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4.采用实物展示的教学方法。将生药标本带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现场观察生药标本和描述生药特征,使枯燥的教材文字变成了有趣的实物观察,这样更有利于对相类似的生药进行非常直观的区分,便于掌握和总结相类似药材的共同点的不同点,对少数民族学生比较扎实的掌握生药学的基本知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极大的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5.在课程体系当中融入地方特色。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形成了新特的药用资源,有一些新疆的特色民族药材对一些特殊疾病具有疗效,民族药不仅独具特色,而且贮量大、品种多、质量好,如新疆的软紫草、雪莲、一枝蒿、麻黄、甘草、肉苁蓉、红花、黑种草籽、孜然、巨菊、刺山苷等。我们作为新疆的一所高校,最终的目的是为新疆医药事业培养一支实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药学后备军[1],因而很有必要在课程体系当中体现出新疆地方特色,使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适当掌握常用的新疆的特色药材,为今后的实践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6.在课堂教学当中适当结合国内外学科的前沿。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适当的向学生介绍目前学科的国内外前沿,使学生了解当前生药学的发展现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便于往后能借鉴和通过更深一步的学习这些知识,将其运用到实践活动当中,这对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实践教学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能力的培养是实用性生药学人才教育的重点。少数民族学生的另一个特点是喜欢动手操作,但是普遍存在不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细节,这导致实验结果和预期的目标相差较大,为了使少数民族学生具备扎实的实验技能,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就需要对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景象合理的改进,使实验教学具有验证、综合和实验研究三大功能。现就少数民族学生生药学实验课的改革谈几点体会。

1.优化和强化生药学基础实验。目前统编的《生药学实验》教材内容多,在现有的实验课时的制约下,很难全部完成,而且内容不够精练,因此需要对生药学实验内容进行精练,优选出最基础的和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部分,做到“少而精”。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将生药学实验分成了五个板块,第一板块为生药横切片的显微鉴别,第二板块为生药粉末的显微鉴别,第三板块为生药理化性质的鉴别,第四板块为中成药的显微鉴别,第五个板块为生药的性状鉴别。具体实验安排:①药材横切面的显微鉴别,将根和根茎类药材横切面的显微鉴别合并为一个实验,观察人参、大黄、甘草的显微特征,人参是典型的根类药材的代表;大黄的入药部分是根以及根茎类,在观察时比较根和根茎的不同点,观察异型维管束分布在哪个部分,是怎样分布的;甘草是新疆的道地药材,横切面的显微特征具有代表性;通过观察这几个药材的显微特征,掌握根和根茎类药材横切面的显微特征。②药材粉末的显微鉴别,以金银花为代表,通过观察其粉末的显微特征,掌握粉末镜检时,着重观察的腺毛、非腺毛、草酸钙结晶体、花粉粒的形状等形态特征,掌握粉末鉴别的常规鉴别操作要点和过程,明确粉末鉴别的意义[2]。③药材的理化鉴别:利用药材本身的特征性成分或选择适当的溶剂提取特征性成分,利用其理化性质进行鉴别,如显色反应、沉淀反应、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的鉴别[2],掌握常用的理化鉴别技术。④中成药的鉴别,以最经典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的为实验材料,主要由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共六味药组成,这些成分在鉴别过程中会对彼此的鉴别结果产生一定的干扰,如何排除这些干扰,如何利用其中成分的显微特征加以鉴别,从而掌握显微鉴别在中成药鉴别中的应用。⑤性状鉴别:除了识别实验当中接触到的生药外,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到实验室,利用生药标本,根据教师讲课进度识别各类药材。通过以上的实验板块,使得学生初步掌握对生药品质进行评价方法,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生药奠定一定的实验技巧。

2.新疆特色药材融入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生药学实验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在生药学实验完成了前面的五个模块后,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这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技能有很大的帮助,使实验的质量、水平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3]。具体方案是:教师给予一个新疆特色药材如孜然,提示学生做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显色反应、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的鉴别)以及从中提取挥发油,学生根据以下的步骤完成实验过程:①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②设计实验方案;③在实验课中讲述实验方案;④进行实验;⑤得出实验结;⑥按照论文的形式写出实验报告。教师在整个的实验过程当中只起到指导的作用,结论做好由学生得出。这项实验可以提高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考察学生对生药鉴别技能,掌握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学生不仅验证了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了科研工作的一般思路与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实验设计的能力,同时在把新疆特色药材融入时间教学环节,体现了新疆的地方特色。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3.不断地更新实验教学的内容。实验课程通过以上的环节,可以使实验教学的内容得到不断的更新,如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通过实验阶段,变的十分成熟时,就可以普及到普通的生药学实验教学当中,这样就可以避免实验教学的陈旧性,并且极大地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采取结合室外辅助教学的方法。现场教学是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补充,带领学生走出校门,采取“走出去”的教学方法,可以收到非常直观的教学效果。我院有两亩的教学实验田,和南山实习林场,这两个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学习生药学提供了非常好的便利条件,学生们在田间地里可以观察药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从药用植物的出苗到开花结果,从田间管理到浇水、施肥,均亲历亲为,并且掌握了一些土壤营养的知识以及气候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这些都是在生药学的课本中无法学到的知识。并对药用植物的原植物形态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从而使整个生药学课程变得直观、生动而且有趣,变成了少数民族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阿依姑丽・艾合麦提,杨晓君.少数民族学生药剂学教学模式的探索[J].药学教育,2007,23(4):27-29.

微课的本质特征篇8

关键词:微课程教学法;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4-0023-03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变化促进着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先学后交,以学定教”为核心理念,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的“翻转课堂”、“微课”等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热捧,在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微课程教学法是指学生利用个人的信息终端,将数字化的微内容,作为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是将国外的“翻转课堂”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根据中国基础教育的实际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放在学生上学的时间内完成。(《微课程教学法与教学方式的变革》――黎加厚)。

一、理论支撑

1.“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表明只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充足的学习时间和个别帮助,学生都能获得优良的学习效果。

2.“学习金字塔”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表明学生之间的讨论、实践以及互相帮助释疑是高效的学习方式。

3.“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表明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他人帮助或者模仿等方式掌握新的知识技能。

微课程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过程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支撑,结合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通过适当调整传统的上课流程,将知识的讲授过程用数字化的形式(视频等)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微内容沿着不同的学习轨迹进行个性化学习和讨论。老师在这过程中给予督促和针对性的辅导。同时收集学生自学过程中无法理解的知识和生成的问题,集中讨论和讲解。下面以一节高中信息技术课《信息及其特征》为例进行说明。

二、教学实施

1.课前准备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第一课,对后续课程教学影响较大,是一节理论课,通过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和信息的特征。

(2)学情分析:本校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信息技术素养参差不齐,对信息技术理论兴趣不大,但是对视频很感兴趣,希望通过微视频来激发学习兴趣。

(3)微视频准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信息的含义、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的含义这个知识点使用的是可汗学院的微视频《什么是信息论》,微视频时长3分30秒,从爱丽丝通过不同途径如:画一幅画或者写一首歌分享她的想法引入,介绍了信息的不同形式。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最终给出信息概念的描述――信息就是一个头脑用来影响另一个头脑的东西。

信息的特征教学微视频使用的是《信源编码》。通过一个简单的听筒玩具传递声音,让学生探究理解信息的传递性、依附性等特征。使用“路况信息”等视频让学生探究理解信息的时效性、真伪性等特征。

(4)自学平台准备:在自学平台中教学微视频等材料。

2.课堂实施

(1)分层次个性化教学

老师用一分钟说明本节课自学的目标和重难点。然后老师巡视课堂督促学生自学、针对性地解答学生问题,收集归纳学生提的问题。学生登录教学系统按照时间轴上的课时安排进行自主学习(允许选择学习内容),必须完成课堂练习,将自学过程中的问题提交到提问区,解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教师按照学习者学习风格,为学习者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支持:

助人型学习者:学生a:看完一遍《什么是信息论》视频,再浏览了一遍课本,开始完成课堂练习,练习反馈的结果全部正确,他完成后继续学习接下来的内容,当他全部完成自学内容后开始帮助其他同学。

同侪交流型学习者:学生B:重复观看了3遍视频,对视频中的“信息就是一个头脑用来影响另一个头脑的东西”的描述不理解,她并没有请求老师的帮助,而是和其他同学讨论:“信息是用来传递想法的”,“那信息看得见?用什么测量?”……最终经过讨论理解了“什么是信息”。

网络求助型学习者:学生C:多次反复观看《信源编码》视频,对视频中关于信息的传递性和依附性的解释产生疑问,但她不敢直接向老师提问,也不愿主动和其他同学交流,这时她将这个问题提交到问答区,系统实时将问题反馈给老师,老师通过问答系统解答她的疑问。

教师指导型学习者:学生D:没有看视频直接做课堂练习,系统反馈错误率较高,他又重做一次,错误率还是很高。系统将情况反馈给老师,老师建议他先看教学微视频,理解视频里所讲授的知识,再重做一次练习。

教师控制型学习者:学生e:没按照要求完成自学内容,直接上网浏览网页,老师通过系统看到后督促他要按照要求完成自学内容。

主动求助教师型学习者:学生F:连续看了好几遍视频对信息的传播途径和载体的区别理解的不是很好,她直接举手寻求老师的帮助,老师建议她看课本第4页表1,这张表将载体形式和传播途径分别列出,能帮助理解如:书报刊就是传播途径,书报刊中的文字就是载体形式。

问题提出型学习者:学生G等几位同学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课本以及上网检索,希望找出类似数学公理一样的信息定义,但只找到了“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通过讨论他们也没法提出合适的信息的定义,于是将这个问题反馈给老师。老师并没有马上解答,而是将这个问题放在后续课堂上全班讨论。

在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课堂练习后,系统给出了课堂练习题的反馈结果。

(2)课堂综合互动,教师强化教学信息

课程的后半段,老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挑选部分有必要的问题在课堂上让全体同学讨论。如:

问:什么是信息?

生:信息就是信息,我们回答的答案就是信息。

生:信息是能听的见,就像你刚才说话的声音。那信息能看的见吗?

生:声音不是信息,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我要表达的意思,信息要通过载体才能传播。

生:信息和能量、物质一样。

生:信息和物质能量一样,物质有质量,能量有功率,那信息怎么测量?有速度吗?

师:刚才同学们发表了很多观点,也提出了一些问题,相信大家对信息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信息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学派专家从自己的专业出发,对信息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具体内容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页:“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3)不同类型学习者代表互动,进行学习行为正激励

这个环节主要是将课堂练习中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如:题号2分别请不同的学生解答,让其他同学思考并质疑两位同学的答案,最后公布结果:学生a解答错误,学生B解答正确,同时让学生B解释这道题是如何思考的。通过课堂讨论,学生讲解,老师总结等方式,将学生自学过程和师生互动过程中发现的学习基础知识缺失内容以及学习方法不足等问题解决。

(4)开展针对性的学习效果测评

本环节以互动研讨和答疑解惑反馈的情况为依据,设计三个层次的题目,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检测互动研讨和答疑解惑环节的效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训练。

三、微课程教学实践反思

微课程教学法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模式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能够按不同的学习进度个性化学习,学生自学能学会的、通过交流能解决的问题,都不用在课堂上讲解。老师能关注更多的学生:自学系统能实时反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老师快速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同时也能有效地解决学生不敢问,不会问和不愿意问:在课堂上部分学生不敢当面向老师提问,部分学生课堂上怕提的问题被嘲笑或者不想让老师失望而不愿意提问,还有部分学生学习不够扎实,提不出问题。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只要有问题都可以通过问答系统匿名提出,老师和同学都会积极地帮助解决。

但不可否认的是微课程教学法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需要软硬件支撑,每位学生自学需要终端,同时也需要自学评价平台的支撑,如何改进完善自学平台,更好地支撑微课程教学法;第二,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觉性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除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督促、激励,老师在课堂上的督促外还有哪些方式;第三,少数学生在一节课内无法完成自学任务,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自学任务。

同时,有更多的内容需要进一步进行研讨:第一,微课程内容选择,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制作微课程,使用多种终端的翻转课堂学习方案,对于具有实践性意义的教学内容,现场观摩实验和实地考察的学习效率可能更高;第二,微课程内容的制作需要做进一步的实现分析:诸如内容展示采用文字、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呈现形式以及实现效果的选择,本文设计采用微视频的形式进行内容呈现,是否可以有其他操作类的模拟软件能够更加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需要做进一步的调研;以上是笔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随着我们理论水平的提升,微课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金陵.建构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2).

[2]谢同心.从一个成功案例谈微课的制作[J].广州教育,2014(1).

[3]黎加厚.教与学意义下的教学方式重构――从微课程教学法说起[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9).

微课的本质特征篇9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教育模式

“微”已成为当下时展的一大特征,微博、微信、微新闻、微课等都是时展过程中形成的,其符合时展的特点,符合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的新特征。尤其在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对于学习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资源共享化、开放化、多元化都成为当下时展中的新特色,学习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需要得到满足,课堂教学成效也成为教育者思考的问题。“微课”教学模式的出现,给予这些问题更好的解决方式,如何更好地将其与课堂教学进行融合,也成为教师应探讨的话题。

一、何为微课

“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简称为“微课”,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对教学当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知识点而专门设计的情境化教学内容,支持多途径的在线视频课程学习。对于微课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简单地说,微课具有“微”形式、“课”结构、“课”本质和“微”特征。

二“、微课”结合与信息技术教学之中的价值

1.顺应时展潮流,符合当下教育新形式。这一代学生可谓是在信息化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尤其当下移动终端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途径,同时也符合当前学生碎片化、移动化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实现了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微课作为当下教育领域中的新型教学手段与学习模式,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为课堂教学营造更为真实的教学情境,并通过内设的一些短小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解决教学重难点。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微课设计内容是针对课堂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对于其进行深入的剖析、演示、讲解,所以学生也可以按照看“微课”———内化知识———完成练习———找出问题———课上讨论———参与输出性训练———形成性评价的流程,对自己的学习及时进行调整,对于自己的知识薄弱处进行选择性的知识补充,弥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提升学习效果。而这一过程中学生都是通过自己来完成对学习欠缺处的不足,有助于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3.丰富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微课”内容较短,往往要在几分钟内阐述清楚所讲内容,想要制作出精炼、翔实的视频内容,需要教师对自身专业知识点有扎实的掌控,对制作微课的相关技术有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精干的微课。为了这一目标,很多教育工作者投入相关内容更深层次的学习中。

三、基于微课的信息技术教育模式设计

“微课”主题鲜明,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虽然短小,但包含的内容全面,且传播与获取途径方便,资源丰富多样。如何利用微课的优势为信息技术教学服务,成为时下教师研究与热议的话题。

1.导学模式。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新形式,在一线教学中受到众多教学工作者的追捧,同时这也与其自身的实际特点有直接的关系。笔者认为,应将其应用于导学阶段,导学阶段是课堂的开始,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其引入课堂是关键,所以,导学部分所安排的教学内容不但要精练,还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生学习使用ppt时,可以先通过微课将做好的ppt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入正式的教学内容,讲解ppt的基本技术操作方法。

2.点拨重难点。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有些知识点相对较容易理解,所以有些知识点可以选择让学生自己先进行预习,教师利用微视频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并对预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难点进行指导和描述,通过形象生动地描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预习的内容。例如:计算机病毒防范课例,计算机病毒不比生物病毒,要想理解它的概念,可以先通过微视频给学生模拟演示计算机病毒的侵袭原理、过程,让学生建立初步印象概念,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3.拓展延伸。学生个体能力本身就存在差异,所以在制定预习范围的方案时应该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处在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在正式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补足。另外,通过微课可以在预习过程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知识面,有效地拓展学生预习内容的范围,提升预习的效果。

微课的本质特征篇10

信息化传统课堂微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改革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教育界学者对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从未中断。多年来我国教育行业课堂教学模式从未改变,我们把它叫做传统教学模式;近几年新起的短时间视频教学模式,我们把它叫做微课堂教学模式;还有一种人们未曾熟知的教学模式,我们叫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人才的要求更加严苛,那么用于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也需随之改变。因此,有必要对三种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比较,探索出一种能够满足信息时代人才需求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传统、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传统课堂、微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人们对不同类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称谓”,下面对三种课堂教学模式加以界定,并分析各自特征。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1972年,美国乔以斯威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定义教学模式为“构成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师和其它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范永波(2001)认为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指出这种模式的基本程序是: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我国学者对教学模式有很多探讨,也提出了很多教学模式,但综合看,都是为了更好的发挥教师对课堂组织、管理、控制的主导地位。笔者通过大量收集、阅读文献资料发现,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中提及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举不胜举,但尚未有学者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做明确、完整的界定。综合学者们的观点,笔者认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一直以来占据着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该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课堂、学生参与课堂,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特征:

一是某种程度的不可替代性。传统课堂教学发展至今仍占据主导地位有其必然原因,首先,几千年教学传统的延续使教师和学生潜意识无条件传承和认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其次,该教学规模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规模;第三,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和人格的培养。

二是固有的不合理性。首先,不利于因材施教,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班级授课,一般50人左右为一个班,教师对这部分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传授相同的教学内容,然而这部分学生的潜力、个性、才能未必相同,这不利于单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其次,不利于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挥。传统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参与机会少,易产生听觉疲劳,课堂效果差。第三,受时间、空间、规模的限制。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一般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地点由教师向学生授课,还受到教学环境和规模的限制,学生离开了这样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就无法接受同样的课程学习机会。

(二)微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微课”的概念最早形成于美国,应该说是个“舶来品”。我国首创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省教育局胡铁生,他于2011年指出“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精彩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机会结合体。”之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也对“微课”做出了进一步的调整,胡铁生也不断修改自己对“微课”的定义,另外我国学者对“微课”概念的研究仍在持续。虽然对“微课”的定义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调整,但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的是定义中核心的几个关键词,即视频呈现、简短完整、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学习。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笔者自己的见解,笔者认为:“微课”是按照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的要求,以简短的教学视频呈现,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完整设计与制作,能满足个性化学习差异的一种生长型网络教学资源。

微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特征:

一是突破时空限制。“微课”以简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就具有可转移的特性,学习者可以接受到转移来的微视频展开学习,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二是网络共享性。“微课”呈现的微视频通过网络平台共享给大众,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通过观看“微课”的形式学习微课程。

三是教学主题明确性。一个“微课”讲授一个知识点,教师的教学主题、学习目标和对象清晰明确,重难点突出。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翻转课堂”又称“颠倒课堂”或“翻转课堂”,最早应用于美国。2011年加拿大《环球时报》将“翻转课堂”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至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西方教学。同年该教学模式传入我国,并迅速在学术界掀起研究热潮。国内外学者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研究颇丰,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翻转课堂”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对传统课堂的颠覆,即学生课前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教师下发的课程知识点视频并完成任务单,课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相互咨询交流问题,形成课堂知识点内化,课后学生可以再通过课程视频对知识点进行巩固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特征:

一是因材施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范围给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视频和任务,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主学习的进度,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

二是教学相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她)们不再单纯的需要备好课、做好教案等,还需要将需要传达的知识点录制成高质量的“微视频”,并设计一系列丰富、有趣的教学资源,以供学生选择学习。

三是角色转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引导着和促进者,学生角色由传统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两者角色的转变更好的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信息化时代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模式受科学技术的限制,融合达到的教学环境,只能以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堂听课的形式完成教学,这种模式持续了很久,人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教学模式似乎已不再适应现代学生、学校、社会、国家等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化工具诱发学生排斥传统课堂

现阶段,手机、mp3、mp4、平板电脑等信息化工具充斥着教学课堂,传统的教学课堂很难吸引住思维活跃的学生,他们易于沉溺于手机游戏等“魔咒”,说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二)信息化时代促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技术信息化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撑,“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都有效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

(三)多媒体技术扩充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添加了关于知识点的图片、声音等新原素,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视觉、听觉优势克服了传统课堂易疲劳、教学手段单一等缺陷,是对传统课堂的有益补充。

(四)网络平台为课堂教学带来挑战

互联网时代,网络平台的广泛运用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挑战。就教师方面而言,网络上无数教学名师的视频课程,无数教育机构的优秀课程,使教师们压力山大,一怕自己课堂不能吸引学生,二怕自己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学生。就学生方面而言,面对互联网上众多的课程好似琳琅满目的商品,难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三、传统、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缺点比较

通过以上对传统、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念和特征的分析,综合它们各自的优缺点,笔者认为传统课堂较微课堂和翻转课堂有其固有的不可替代性,微课堂是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教学内容通过短视频课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翻转课堂则将课外、课中进行了翻转,并将教师学生角色进行了翻转。具体比较见表1-1.四、信息化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学术界众多学者热衷于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发展趋势。黄晓龙、张世禄(2008)传统课堂需引进网络教学,实现网络教学优势向教学实效的转化,最终形成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陈兵(2006)、曹群英、江华珍(2009)提出网络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林莹莹(2014)提出结合传统课堂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陈会源(2015)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提出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指出该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形成,学者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越来越现代化,结合大量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我国课堂教学模式将是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背景下,融合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复合型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在保留传统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情感交流等优势的基础上,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激情,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敏捷.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