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49:38

实体经济内涵篇1

关键词:金融经济实体经济关系

伴随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之间出现相互分离的现象,不利于总体经济的稳定发展,为此引起了有关学者的关注。如何正确理解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当代金融经济领域面临的重大课题。准确理解和把握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波动关系问题对于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文章对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内涵进行阐释。

一、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失衡表现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失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型金融企业发展中出现了大规模的企业兼并,出现了经济发展过于集中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容易引发金融机构发展的道德风险,表现在这些大规模的企业认为当自己发展规模给过大,甚至出现风险的时候有政府进行承担,从而放松了自己对风险的防范,为了经济效益的实现做出一些危险性的风险经营行为。第二,金融经济领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易活动。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活动频繁,会将原有单纯的投机行为转变为更多的关联性活动,导致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发展的弱化。第三,金融市场的价格指数失去了原有国民经济发展“晴雨表”的作用。在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影响下,一些社会资本从原来的实体经济领域转移到回报较大的金融领域,金融发展逐渐被虚假繁荣经济覆盖,不能如实地反映出实体经济发展情况。

二、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失衡原因

实体经济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其产品价值需要在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的环节中来体现,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无法保证实体经济发展效益的实现。而金融经济发展本质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具有高收益、高风险、投资周期短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也吸引力大量的闲散资金。在金融高回报的影响下,很多实体经济转向金融市场发展。在金融部门逐渐增多的同时,金融发展规模样也得到了扩展,由此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无论是在数量下,还是在规模上都发生了变化。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受到了金融经济的冲击,金融经济从原来的辅助地位转变成现在的主导地位,并逐渐脱离实体经济的影响,成为一种发展的主流。

三、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失衡影响

(一)积极影响

伴随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逐渐突出,由此导致很多社会资源发展向金融经济的范围内倾斜。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中,金融经济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在社会资源配置和资源调度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消极影响

在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逐渐失衡的影响下,导致金融经济本身的社会约束力逐渐减弱,甚至出现了阻碍实体经济发展的局面,对实体经济乃至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从本质上看,金融经济的发展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但是当今的形势是二者之间的关系逐渐分离,实体经济发展本身受到了破坏,需要建立一种二者制衡机制来保证两种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失衡的解决对策

(一)加快发展实体经济,为金融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支持

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是金融经济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键。为此,需要有关人员加快实体经济的发展,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内容:第一,优化实体经济结构,充分发挥出实体经济发展中利于金融经济发展的因素。第二,实体经济发展要实现不断的创新和升级,提升本身对金融经济发展的吸引力。

(二)金融经济发展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

金融经济的发展要根据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进行,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而进行发展。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演进在本质上是对实体经济发展能力提升和改进的过程。由此可见,金融经济的发展要能够服务实体经济,不管是在信贷市场发展和证券市场,还是在金融衍生品发展领域,都需要根据实际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来进行相关的发展创新。另外,有关人员还需要认识到实体经济本身发展的局限,采取措施对实体经济进行创新,从而实现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发展的更好融合。

(三)加强对金融经济发展的监管,防范各种金融风险

加强对金融经济发展的监管,防范各种金融风险需要建立严谨的金融市场监控发展机构和体系,通过技术支持掌握最新的金融监管手段,建立金融经济发展预警系统,加强对经济运行中各种情况的了解,通过完善金融监管披露制度严格控制金融经济发展和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偏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关系问题的协调能够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以及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形成全国范围内良好的经济发展格局。为此,需要有关人员注重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协调,通过金融经济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通过实体经济发展为金融经济创新提供基础,减少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朴,朱太辉.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J].国际金融研究,2014

[2]袁穆.共生共荣: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J].经济导刊,2013

实体经济内涵篇2

摘要:在阐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涵义和内外部动力的基础上,从保障性机制、需求性机制、导向性机制以及特色机制等几个方面,尝试构建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机制,以期推进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

关键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动力;机制

随着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就业和高校规模的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目前正处在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上。新的机遇与挑战迫使我们思考,高等教育用传统的外延扩张和粗放的发展方式能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动力机制是什么?河北省高等教育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特点,只有走内涵建设的路子,才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的跨越。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动力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指以高等教育的内部因素作为主要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它是在现有高校数量大幅度增加和规模大幅度扩大的前提下,通过挖掘现有高校的潜力,实施制度创新和优化结构,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

系统论观点认为,高等教育系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可分为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外部动力,是指存在于高等教育体系之外对高等教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时代社会发展要求、科学技术进步、教育消费需求、市场资源配置以及资金、政策保障因素等等,它们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以不同形式、不同力度对高等教育发展发挥作用;内部动力,是指存在于高等教育体系内部对内涵式发展产生内在驱动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学科建设、教育观念、校园文化、高校扩招、校际竞争等方面,它们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整体框架下,通过不同的微观结构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直接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是基础,是外部动力的着力点;外部动力是保障,是内部动力发挥的诱因。

本文拟从政策、资金、师资,教育需求、就业、教育观念、结构调整以及特色机制等几个方面,尝试构建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机制,虽然没有涵盖所有的内外部动力机制,但通过这几方面主导性动力机制的强化,能够有力地推进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

二、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保障性机制

1.政策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从战略目标、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对2010-2020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做了新的部署,提出了很多新的政策措施,体现了当今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动向。河北省依据国家《规划纲要》所体现的“以人为本、注重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导向,制定了《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当前,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重在把握国家和省两个“规划纲要”,从高等教育发展内部提出政策导向,通过深化教育强省建设,制定和推行促进高等院校建设、重点学科发展、学术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教学体制改革等方面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激发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活力,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整体水平。

2.资金保障。高等教育就其性质来讲,是一种有限资源,因此其规模受国家和社会投入的制约。扩招后,河北省高等教育的投入虽然逐年增长,但来自国家和社会的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却在逐年下降。2009年,河北省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在全国居第25位,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居第31位[1],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相当的省市相比,经费投入明显偏低,使得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速度变缓。

当前,破解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资金“瓶颈”,就是要在政府经费投入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拓宽投资渠道。还要主动寻找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通过将高等教育的科技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优势和经济优势,开辟教育与产业经济良性互动、市场与高校双赢合作的新格局。同时,高等院校还要着力扭转传统政府拨款机制下形成的惰性和依赖性,努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探索建立完善的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师资保障。师资是保证高等教育教学、科研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内涵式发展最重要的教育生产力要素。随着在校生数量的快速增长,河北省高校的师资队伍虽然不断扩大,但生师比也在不断增长。统计资料显示,河北省高校生师比从1999年的10.4增长到2009年的22.3[2],显示了扩招后师资的缺乏。

建立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师资保障机制,要因地制宜,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投入中用于师资建设的比重,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机制;加快师资引进和本土化培养速度,提升师资存量和水平;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师资培养和评价体系。通过建立优质师资的交流与共享平台,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效益的最优化,同时引导各级各类高校以准确的、科学的发展定位,构建合理的内部师资结构体系。

(二)需求性机制

1.教育需求。近几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经济体制改革、贫富差距的拉开、家庭抚养费用的增高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等,高等教育的需求又受到学龄人口下降的挑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河北省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在2002-2006年达到顶峰之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这意味着在今后3-10年间,高等教育的需求将会逐渐变小,上大学的人将会减少。目前河北省已经出现个别高职院校招生困难的现象。

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对稳定和适度规模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从长远来看,河北省高等教育要适度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相适应,与高校现有办学条件相匹配。另外,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还要与学龄人口需求量相衔接,适应学龄人口变化控制招生规模也是河北省高等教育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方向。

2.毕业生就业需求。近年来高校招生数量的提高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总量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现。2009年河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28万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不能充分就业,既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优化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需求机制,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社会吸纳方面,要拓展企业用人的市场需求主渠道,鼓励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积极接收大学生。同时,也要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到基层、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高校供给方面,高等院校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加强社会实践和就业技能的培训,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3.科技要素需求。长期以来,河北省作为高等教育大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新时期,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观念和体制存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高等教育的产学研发展,影响了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益。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科技要素需求,要充分利用河北省高校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资源优势,将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与应用研究、技术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沿海经济和河北省十大主导产业(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医药、建材建筑、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旅游、现代物流)发展需求为核心,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此同时,注重人文社科领域基础与应用的结合,为政府科学决策、社会管理提供有建设性的高层次政策建议,实现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

(三)导向性机制

1.教育观念导向。对于高等教育发展而言,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外部动力是第二的,所有外部因素的变化只能改善发展环境,而只有高等教育自身的不断改革,才能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教育观念的导向机制,建立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认同与创新之上。从河北省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到每一所高校的个体发展,都可以看做是对内涵式发展主导观念的认同、转化、吸收和创新。因此,河北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不仅需要一个主旨鲜明、内涵丰富、兼容并蓄的理念做指导,更需要一个立足省情、放眼世界、敢于改革、善于创新的观念导向机制来推动。

2.结构调整导向。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河北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合理设置人才培养结构,已经成为实现内涵式发展的迫切任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教育结构要遵从教育和市场规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力资源的供求状况,调整教育结构,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以准确恰当的定位,构建职责分明、特色鲜明的层次结构。着力建设扶持几所综合实力较强的院校,坚持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立足地方、面向全国;建设一批参与全省经济建设,在某些强势领域方面保持自己优势和特色的高校;一般本科高校要积极参与当地的经济建设,根据本校学科、人才优势和当地经济特色,开展力所能及的科研活动和社会服务。

(四)特色优势机制

河北省内嵌京津两大中心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无论对经济还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经费紧张,投入难以满足的情况下,河北省高校必须放开思路,多方谋划,利用京津的经济、文化、人才优势,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首先,要借助优势“借鸡生蛋”,吸引京津优秀人才,补充河北高校的师资不足。其次,办好大学科技园,建立“产、学、研”三结合的科技开发基地。大学科技园一方面可为京津高校科技研发缓解场地、资金等压力;另一方面又能调动我省高校的科研研发的积极性,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上台阶;也可带动省内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另外,还可考虑由京津企业注入一定资金,与河北省高校进行合作,形成股份制管理模式。投资企业掌握一定的股份,参与学校的管理,提出人才培养的要求、规格,省内合作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制定培养方案,完成培养任务。这一方面能够为省内高校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一方面也能为学生就业找到新的门径。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既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有机系统,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运动过程,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许多现实问题。本文对于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只是一个理论层面的探索和尝试,仍有许多新的课题有待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3-2009》..

实体经济内涵篇3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经验总结;实践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2-0116-0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目前经济工作的战略重点,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将两者作为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进一步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不仅深化了以往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解,并将其提升到国家发展全局战略决策的突出位置。在此背景之下,系统概括和深入把握近年来经济学界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总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对策等主要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和贯彻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战略举措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研究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角度:一是从经济发展方式内在构成因素来理解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二是在与以往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比较中把握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三是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统领下,理解经济发展方式的特有内涵。这些研究成果充分体现出我国经济学界研究的独创性和先进性,加深了学术界对于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把握。

第一,从经济发展方式内在构成因素来理解其内涵。一些学者力图从经济发展方式所涉及的“方法”和“形式”等方面来界定其内涵。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个概念的重点落在其中的“方式”方面,而方式就是方法和形式的统称。如,张连辉和赵凌云研究认为,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它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要素组合方式,还包括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结构性内容。还有学者从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角度出发,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加以界定。如,王梦奎认为,经济发展方式是各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良性的经济增长。由于生产要素及其结合方式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式处于什么阶段,因此,有些学者进一步从经济发展方式的类型和阶段的划分,拓展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如,程言君和王鑫认为,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人类一定历史时代的资源配置方式,在沿着粗放式——集约式——循环式的轨道发展转变中,其与文明历史形态之间相辅相成的演进脉络关系规律,可以称之为文明历史形态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规律。其基本内涵是:农业文明阶段是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工业文明阶段是集约式经济发展方式,而生态文明阶段则是循环式经济发展方式。可见,在不同的文明历史形态中,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也是动态变化的。而在当前阶段,伴随文明历史形态的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根本上来说首先应该包含的是思想理念的转变,即从“量”的增加到“质”的提升,从原有的经济增长到现代的科学发展。还有学者指出,经济发展方式强调的不仅仅是静态的内容,更包含动态的转变。黄泰岩认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是指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或从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的转变,还应包括以下几项基本转变,即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向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转变、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正是这些“转变”构成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动态内涵。

第二,在与以往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比较中把握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在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研究中,一些学者在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比较当中,把握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如,于学东认为,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虽然体现着一脉相承的实质,但是相对于经济增长方式来说,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如下特有内涵:首先,经济增长是手段,而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发展方式概念的提出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概念就此走出历史舞台。实际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排斥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经济增长本身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经济增长是相对不同时期的产出总量而言的,主要指的是数量的增加,它具有物本性、片面性、短视性和极端功利性等特点,而经济发展则同时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经济质量的提高。再次,经济增长一般有两种实现途径,即通过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以及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两者遵循的都是经济发展规律;而在经济发展的实现过程中,不但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更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重视经济与社会、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些关系的协调统一。最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更多地强调数字的量度,其对社会既可能产生正向作用,也可能产生负向作用。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种积极的推动,更强调经济发展对社会的正向作用和影响。可见,经济发展方式相对于经济增长方式而言,不只是单纯在字面上用“发展”取代了“增长”,更从根本上体现了基本理念的彻底变化。正如张光辉撰文指出的,经济发展方式与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虽然“两字”之差,却反映了党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化:它不仅意味着超越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意蕴良善的政治价值,彰显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深切关怀。因此,经济发展方式概念的提出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要求,更能体现深刻的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和发展要求。

第三,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思想的统领下,理解经济发展方式的特有内涵。国内经济学者充分关注科学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界定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过程中突出强调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如,张国祥认为,实践表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发展方式之间有着互为促进的必然联系。在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发展方式的紧密联系的基础上,国内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来理解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如,刘湘溶认为,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超越,经济增长只是注重经济总量上的考量,而经济发展方式包括了数量与品质、经济与社会、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各类关系的统一,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科学取向、人本取向和生态化取向的价值观念。孙蚌珠指出,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既包括过去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又突出了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可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和指导下审视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精准地把握其内涵实质。

总之,国内经济学界对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概念的界定过程,也是思想的逐级深化和认识的逐级提高的过程。从阐释内涵,到挖掘先进性,再到注重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从实践层面上升到理念层面的认识过程。既符合我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体现了对经济发展方式从实践到理念的系统建构,更对从理念回归到具体实践当中的践行具有极为重要的启发意义。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总结

首先,一些经济学者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有益探索进行了总结。如,陈亚军和郭熙保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经历了三次“转变”,其中的每一次“转变”都是党和国家对当时客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韩江波将经济发展方式区分为在传统社会主义发展观指导下的赶超式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主导型发展观指导下的转轨式经济发展方式演化而来的又好又快经济发展方式,两者的转变是一种内在的深刻的发展观和发展理念的变迁过程。此外,还有学者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不同阶段党和国家的政策实践和现实探索的特点进行了细致研究。如,张连辉和赵凌云认为,虽然党中央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命题时间不长,但探索的过程却从1978年就已经开始。正是在这一探索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理念才能不断萌生、发展、成长,并最终作为理论和实践策略而提出来。这表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今天是一种必然选择,理论和现实条件的齐备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对国外经济转型先进经验的总结。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历程尚短,而一些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一些经验,因此,为了避免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加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些学者从探讨和总结发达国家的实践人手,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践提供有益启示。这也形成了诸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验总结的宝贵研究成果。如,全毅认为,日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逐步实现从资本投入型增长到技术进步型增长的转变,二是逐步实现从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生产方式到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而这两方面的转变都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有着密切关系。可见,日本是以生态、能源和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带动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典型,这为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如何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启示。曹成喜对美国和东亚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验做了总结,认为美国走的是一条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人才培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道路。东亚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美国经验的同时,注重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加快投资国际化,从而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陈清进一步对发达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普遍规律加以总结,认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积极推行宏观经济稳定政策、为经济增长创造条件的同时,注重通过制定区域规划和产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环保制度等,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整体性、结构性矛盾,以此保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顺利推进。其具体经验主要包括:一是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作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二是加大对教育、科技、卫生和其他公共福利领域的投入力度。三是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或直接投资,扶持有发展潜力的重点产业。发达国家重视科技、人才、环境、教育、卫生、公共事业的协调一致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对策研究

在具体实践对策研究方面,学者普遍认为,通过抓重点、抓关键,以关键问题为突破口和着力点,以此带动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但对于以什么领域或问题为侧重点,学者们则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如,谢地和刘佳丽认为,应该切实把握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关乎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发展的各种关系,进而形成关于经济发展理念、路径、内部动力、外部环境等方法、手段的组合或选择。王国刚认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在于优先发展城镇经济,城镇经济发展将是一场更为深刻的变革,必然引致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一系列的转变,从而带动整个经济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化。马艳和严金强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展开,也是二者实现的根本保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关键在于技术结构的提升与调整。周丽萍认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中之重。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必须将以保持经济短期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战略导向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有机结合,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叶卫平认为,实施产业安全战略是从根本上使我国工业化真正拥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才能彻底结束依靠高能源消耗、高原材料消耗、高污染排放拉动经济增长的状况,改变第二产业孤军突出而农业、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十分落后的状况,改变国际市场一出问题,我国便只能依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的被动状况,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程恩富和侯为民认为,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应该在巩固和完善“自力(更生)主导型多方位开放体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经济开放中的自主发展、高端竞争、经济安全、国家权益和民生实惠,以促进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从全面小康社会向生活富裕社会的根本转变。虞崇胜和张光辉认为,应当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契机,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而使政治体制能够适应与契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支持与保障。吴灿新认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有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配合,文化软实力建设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大的经济发展价值、智力支撑作用、精神动力价值、方向导向作用以及秩序保障价值。可见,要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从多维度、多视野,综合考察各个环节和影响因素。

实体经济内涵篇4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经济价值;应用探讨;内涵思路

事实上,通过对茶文化旅游产品的经营内容进行筛选分类,其也能为茶叶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提供重要帮助。对于整个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活动来说,其经营水平较低,产业结构相对不合理,从而影响了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最佳效益。

1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具体内涵分析

当然,对于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开发效果,还应该确保整个旅游产品的先进性与完善性,通过具体的价值理念诠释,从而实现整个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最佳效果。客观而言,我国是整个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发源地。从先秦时期开始,就已经有了关于茶叶产业的发展应用历史。而经过几千年的成熟完善发展,如今整个茶文化体系,已经突破了传统、单一的元素形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层次化、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在整个茶文化资源形成过程中,造就了一系列与其相关的旅游资源。尤其是随着当前旅游产业开发成熟度不断提升,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融合度不断提升,无论是茶文化理念内涵,还是其中所具有的元素都实现了成熟发展,尤其是人们在参与旅游活动过程中的方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结合人们具体的旅游参与方式,需要将这些旅游资源进行结合融入,实际上就构成了我国传统茶文化旅游资源。当然,目前在关于传统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具体内涵进行认知时,尚未形成统一的观念。部分学者认为传统茶文化旅游资源指的是整个旅游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被应用的传统茶文化资源,当然,还有另外一些人则认为传统茶文化旅游资源指的是以茶文化和旅游活动为主题的资源类型。而在这一过程中,游客有效参与和广泛积极的融入,从而实现整个旅游业务的最大价值。虽然,目前对于传统茶文化资源的界定认知不同。但是通过对茶文化理念内外内涵认知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这对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开发过程中,其中需要对游客参与旅游活动的目的进行整合旅游活动类型,当然旅游活动融入茶文化元素之后,更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认识到以上观点,实际上都不全面。而且想要实现对茶文化旅游的全面应用和内涵进行开发和准确理解。需要对传统茶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涵进行全面、准确认知。而在整个传统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认知过程中,其主要表现为茶叶的生长状况以及茶文化的具体价值内涵等等。通过完善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活动,从而满足游客参与观光旅游的综合目的,进而实现整个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最佳应用。因此,对传统茶文化资源的应用,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资源形式。而是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寻找、挖掘的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开发,所以在整个茶文化元素中,能够感受到其中所具有的体系化资源内涵。

2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具体分类标准和意义分析

想要有效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实现整个产品资源应用的最大价值,就必须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具体内涵进行成熟认知,当然,在整个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应用过程中,认知整个资源的内涵,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对茶文化旅游资源应用的最大价值。因此,通过细化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具体分类标准,从而实现最佳开发效果。从整个茶文化资源类型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想要实现理想的分类效果,就需要应用好以下原则:首先,在整个茶文化旅游资源分类过程中,要注重从资源的内涵属性分析入手,通过融入共同属性的具体要求,从而实现对整个资源的融合应用。比如,在对茶文化旅游资源体系中,其类型元素的属性认知过程中,通过融合多样资源内涵,结合类型细化,从而确保整个茶文化资源应用的最佳效果。当然,相同属性归纳,并不是严格的属性融入,而应该将具体的属性大类相结合,通过细化分类,从而实现最佳分类效果。其次,在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划分认知过程中,要结合层次性原则,实际上,在对茶文化资源类型应用过程中,要对整个资源进行细化分类,通过一一细化,从而避免出现资源开发错位的现象。最后,在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应用过程中,要注重融入体系化原则,实际上,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应用是一个体系化的过程,而想要实现价值利用最大化,就必须从系统视角认知来开展茶文化旅游资源利用活动,通过整体融入,从而实现整个茶文化旅游资源应用的最大化价值。结合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定义,以及其具体的分类原则和标准,可以看到当前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理念,而在整个资源体系中,包含了诸多元素内容,其一是与茶叶及茶文化相关的自然资源,比如与茶叶的生长相关的自然环境,茶树本身等等;二是与茶及茶文化相关的人文社会资源,比如人们专门的饮茶场所等;三是与茶相关的社会习俗内涵和文化理念,其大多是与茶有关的节庆活动,比如茶文化节等等;四是与茶相关的文学艺术等等;比如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包含了诸多以茶为主要创作元素的诗词歌赋和经典著作等等。最后,在整个茶文化旅游资源体系中,还有一系列与茶相关的文化元素,其大多是以茶文化为基础,融入多样文化元素的具体类型,比如茶艺文化、茶道文化等等。

3茶文化旅游资源体系中所具有的经济价值

随着当前整个产业结构发展不断优化,如今在茶文化旅游资源体系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创新整个资源体系的应用环境和氛围,特别是要从茶文化旅游资源体系中所具有的价值内涵分析入手,通过准确认知整个茶文化旅游资源体系中所具有的经济价值,能够为整个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最大化提供重要帮助。客观而言,整个旅游资源体系中,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主要包含:首先,整个茶文化旅游资源体系作为整个资源体系,其中蕴含了诸多旅游元素和文化元素,通过深层次挖掘该资源体系的具体理念内容,能为我们了解和应用茶文化旅游资源提供重要帮助。从当前整个时展状况看,社会大众的消费理念和消费层次实现了成熟发展,尤其是人们对旅游生态的参与要求和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整个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层级和内涵也实现了成熟发展和改造价值最大化。其次,在当前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该从资源价值应用的最大化出发,而想要实现整个茶文化资源应用的最佳效果,需要创新整个资源体系的内涵和形式,尤其是要激昂社会大众的具体需要融入其中,通过创新具体的资源内涵,从而实现整个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最佳效果。传统茶文化资源实际上指的是其根源在于社会大众对茶叶生产状况和茶叶产业历史发展进行全面认知,并且有较高的参与兴趣,从而实现其良好的内心驱动。最后,在整个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想要实现最大经济价值,要注重对整个旅游资源体系的各项内涵相结合,特别是要从构建完善的旅游资源体系这一视角来出发,通过具体的内涵展现,从而实现整个茶文化旅游资源活动的有效开展。

4茶文化旅游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具体应用思路

旅游产品的类型界定,实际上是从旅游产品本身的内涵和属性进行认知的重要要求,结合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状况看,无论是旅游产品开发体系,还是消费者自身的具体要求,都实现了成熟发展。因此,细化认知整个旅游产品的类型和标准,能够帮助我们制定精准定位,同时也能选择合适恰当的选择方案。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资源体系,其中包含了诸多元素内容,无论是具体的元素内涵,还是资源体系的完善度,都实现了创新发展。但是客观的说,在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无论是资源体系,还是其中所包含的具体类型,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特别是在当前人们对旅游活动参与的要求不断提升这一大的背景下,想要实现茶文化旅游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就必须从完善资源类型认知出发,通过细化类型,优化开发机制,从而实现茶文化旅游活动开展的最大价值。按照产业划分的相关标准,茶叶产业属于第一产业,无论其发展层级,还是经济效益,都相对较差,但是茶文化旅游活动在产业理念认知过程中,则属于第三产业,其发展内涵及价值体系实现了创新发展。当然,想要实现茶文化旅游活动开发的最佳效果,其需要从经济价值认知视角出发。在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具体类型进行划分时,要注重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内涵认知出发,结合具体的定义来界定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通过确定具体的范围和内容,从而为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用实现最佳效果提供重要帮助。此外,在茶文化旅游资源应用过程中,要从具体的属性内涵视角出发,实际上随着茶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成熟,如今在整个资源应用过程中,通过将资源的具体价值进行分析,从而提升茶文化理念的最佳应用效果。当然,在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进行具体划分时,必须从整个茶文化资源体系中的具体元素分析入手,结合重点突出和内涵诠释,从而实现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用的最佳效果。

5结语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理念不断成熟,如今人们在参与生活时,其关注度从传统的物质消费逐渐转变成为精神文化消费。而对于旅游活动开展来说,其中所具有的文化、休闲、生态、绿色的理念内涵,更是被人们所关注。因此,创新旅游活动开展形式,丰富融入其他元素体系,从而才能实现整个旅游产业经营发展的最佳效果,同时也是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实现最大价值的基础和关键。

参考文献

[1]范鹏举.茶文化旅游资源研究—以环太湖地区为例[J].经济导报,2014(12):187-191.

[2]杨兵.金华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茶叶通报,2015(3):29-235.

[3]宋峰生.浙江茶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学术探索,2015(10):95-100.

[4]余美珠.论云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类型、特色和价值[J].经济地理,2015(15):59-62.

实体经济内涵篇5

贯彻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被广泛认为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发展理论。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也是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涉及到发展的目标、价值、代价、主体、动力、条件、模式、战略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科学发展观则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从不同角度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的分析和阐述,应抱兼收并蓄的态度去解读、领会和掌握:《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1期所载《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实现十个转向》一文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民本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民为本,这是发展的根本要求;(2)全面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必须涵盖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是发展的多元内容;(3)协调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保持发展的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不同要素、不同要求的相互适应、有机配合、优势互补与彼此促进,这是发展的基本原则;(4)可持续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生态、环境与资源相互适应,这是发展的重要体现;(5)统筹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必须遵循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是发展的战略指导。

《领导科学》2004年第6期所载庞元正:《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与科学发展观》一文,则提出科学发展观主要解决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对于“什么是发展”做出了科学的回答;(2)对于“为什么要发展”做出了科学分析;(3)对于“怎样才能发展”做出了科学的探索;(4)对于“怎样评价发展”做出了科学判断。还有《理论学刊》2004年第4期所载吴振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文章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发展的本质和目的、发展的中心、基本内容和根本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具体来说就是:(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目的,是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2)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回答:“要不要发展”的问题;(3)科学发展观还要回答:“发展什么”的问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完成的任务;(4)科学发展观要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这就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基本内容主要是坚持“五个统筹”;(5)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回答“怎样发展才能保持永续性”的问题。:

还有些学者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他们认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三句话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是用马克思主义反思传统发展观的结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精髓;这三句话还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容:第一句话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或哲学指南,是它的灵魂,第二句话的三项要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第三句话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由上述三句话组成的科学发展观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探讨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精髓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波澜壮阔实践中的展开,马克思主义因此而精彩。(注:《当代思潮》编辑部:《时代的哲学行动的指南——就“以人为本”有关问题答读者问》,载《当代思潮》2004年第6期。)

总结起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维护国家及领土完整,离不开发展。历史与现实使中国人民认识到,中国的出路在于发展,中国的希望在于发展,中华民族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皆系于发展。正如同志所指出的:“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发展。”(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载《经济日报》2004年3月1日。)

实体经济内涵篇6

关键词:中国梦高等教育立德树人

党的十为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宏伟蓝图。其中,实现中国梦是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议题。为此,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内涵式发展的战略设想。在内涵式发展中,应该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那么,为什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理念,它与中国梦有怎样的关联?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

一、中国梦是当代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以来,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并提出“内涵式发展”的基本理念。那么,怎样理解内涵式发展?为什么提出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与实现中国梦有什么内在联系?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深入思考。

(一)中国梦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发展理想a。

高等教育发展,在每个时期都可能有不同的发展理想。比如,在改革开放初期,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想可能是尽快培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在当代,高等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因时代主题的发展而获得了新时代的发展理想。当前,中国梦是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共同理想”,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这就告诉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是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负责,而且要对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负责。虽然高等教育的科学事业是以发现真理为目标的,但真理总是要以国家和民族的名义被发现。所以,高等教育承担的既是人类的真理性探索事业,又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事业。

高等教育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国梦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增长。而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应该从资源依赖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因此,高等教育作为国家重要的科学研究实体机构,培养高等人才的主要机构,是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力量。高等教育通过发展科学技术,进而转化为生产力,就能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应该贡献的力量。这样,高等教育就应该把中国梦作为自己的发展理想。

(二)从粗放型发展到内涵式发展。

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主要与经济发展的模式相适应,也与市场经济的现实状况相适应。如果说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以资源和能源为基础的高消耗的粗放型发展道路的话,那么,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与此相适应,走过了一条粗放型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对大量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发展首先面临着数量和规模问题。从90年代开始,国内大部分高校都进行了“扩招”,招生规模扩大,但是师资队伍、科研实力、基础设施等各种条件都无法满足学生教育的需求。这样的结果就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数量超过了质量。因此,虽然培养了大批量的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但人才质量并没有达到预期。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科学技术、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需求也逐渐提高。十以来,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战略。这其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对“软实力”的依赖越来越多,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

(三)内涵式发展要把“服务社会”作为宗旨。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培养人才、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当国家和社会发展提出新的需要的时候,高等教育也要相应改变自己的发展策略,重新制定发展规划。因此,高等教育提出了“内涵式发展”的新战略。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要从高等教育质量入手,培养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国家的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数量是发展的尺度,但更重要的是质量尺度。“党的十站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起点,面对由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新要求,提出要切实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这是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高等教育发展基础上,对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对于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钱学森之问”提出的问题就是,高等教育如何培养高端人才,这是值得深长思之的重大问题,也是当代提出内涵式发展的内涵。高等教育要想更好地服务社会,就需要从基础教育的教育理念入手,探索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尊重科学真理的逻辑,尊重社会发展的逻辑,这是内涵式发展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尺度。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人文理性”为“工具理性”提供价值观基础

过去的高等教育发展是以数量为标准的。现在,如果转向内涵式发展,就应该调整新的发展标准和评价标准。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内涵式发展呢?我们认为,包括两个尺度。这两个尺度分别是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

(一)内涵式发展要以工具理性为尺度。

高等教育首先要培养某种使用性的科学和技术的人才,科学和技术是近代以来工具理性的要求。因为高等教育所承担的服务社会的职能,所以高等教育首先要把自身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这是高等教育的外在的内涵式发展尺度。因为,科学技术是能够通过实际的研究成果得到确定性的认可的。那么,评价高等教育是否实现了内涵式发展,就要看高等教育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是否发挥了真实的作用,是否在某些科学技术领域当中有重大突破。一般来说,应用性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依靠基础性的科学理论的发展。所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外在评价尺度,作为科学技术为载体的工具理性,是非常重要的指标。而在科学技术发展中,其内涵的价值有多高,往往取决于科学基础理论有多高。基础性的科学理论在其直接性上,可能没有实际的用处,但这些基础性的研究如果有了突破,就必然引起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创新。所以,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需要以工具理性为支撑,在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重要的突破。

(二)内涵式发展要以人文理性为尺度。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能仅仅通过工具理性来实现,还需要有人文理性。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高等教育发展几乎完全以工具理性作为其动力支撑,这当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高等教育如果要进一步发展,实现在内涵上多发展,只有工具理性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人文理性。什么是人文理性呢?就是要把培养“人文精神”作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个基础性尺度。人文精神应该是大学所以为大学的原初的规定,比如在西方大学产生的初期,主要是用来培养人文精神的科研机构。只是在后来,大学才把服务社会的工具性价值附加到大学,这样就使得高等教育的发展走向了工具理性的方向。而长期以来,在工具理性的扩张下,高等教育原始培养“人文精神”的维度逐渐被遮蔽。尤其在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思潮冲击下,高等教育更注重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层面,而忽略了人文理性的层面,导致了高等教育在内涵上出现了人文精神的“空场”。

(三)人文理性是工具理性的价值观基础。

工具理性是人把外部自然世界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探索真理的方式。在全部自然科学中,都是以工具理性作为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的。工具理性就是把理性作为一种认识外部世界的“工具”,这种理性精神是人类发现自然世界规律的有力武器。只有掌握了自然世界的规律,人类才能够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获得充分的物质生活资料。在科学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工具理性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人文理性对于工具理性来说,应该更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这一地位主要表现为,人文理性能够为工具理性提供价值观的基础。我们常说:“科学是无国界的,而科学家是有祖国的。”这一说法充分体现了人文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的关系。人文理性主要表现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观。当然,从事科学研究的时候,一个人要尽量做到对客观自然规律的描述。然而,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一个科学家总是要从某种价值观出发从事研究的。或者是出于对自然规律的真理知识的热爱,这是一种纯粹的科学价值观;或者是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而投身于科学技术的研究,等等。总而言之,科学研究是“人”的认识活动。而只要是“人”的认识活动,就要与某种价值观相关联。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是错误的,那么,虽然他可能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成果,但这些成果的使用很有可能与“人”的价值需要相违背。因此,工具理性如果离开人文理性的支撑,就会迷失方向。可见,人文理性是工具理性的价值观基础,它能够保证工具理性的发展方向。

三、中国梦需要以人文理性为基础,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我们提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以人文理性为尺度,这并不是要取消工具理性。问题在于,应该用人文理性为工具理性提供价值观基础,从而保证工具理性的正确方向。而把人文理性作为基础,就需要把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定位在“立德树人”上。

(一)德才兼备应该以“德”为基础。

当代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从“立德”开始。人才在广义上应该包括“品德”和“技艺”两个方面。如果说“技艺”是一个人才的“硬件”的话,那么“品德”应该是人才的“软件”。因此,对于人才来说,品德是基础性的条件。“党的十提出的‘立德树人’,一方面,强调了‘德’在人的德智体美诸种素质中的核心地位和德育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地位,教学科研管理都要服务于‘立德’。另一方面,‘立德树人’强调‘立德’是‘树人’的一种方式,树人需要立德,立德才能树人。”[3]品德是行为中的价值观,是一个人的内在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当前在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需要有一种为国家和民族担当的正义感和德性感作为支撑。人才首先是指具有某种技能的专业知识的人,通过高等教育可以获得某一个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从而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承担相应的技术性工作。然而,如果没有对中国梦的精神文化力量的领会,这种服务国家和民族的意识观念就会淡薄,就会失去精神动力。因此,人才不仅要掌握技艺,更要培养自己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要求,为了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在适当的时候应该以大局为重,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而成就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是以一种为国家和民族从事科学研究的精神,实现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如果没有高尚的民族情怀,没有高尚的品德,就不会把科学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

(二)中国梦需要个人超越功利主义,树立道德观念。

中国梦不是一个抽象的与个人无关的梦,它既是国家的梦,又是民族的梦,同时也是每个个人的梦。这就要求个人应树立爱国主义理想,超越功利主义的束缚。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利益得到了彰显。然而,对于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来说,个人利益始终应该被放置在国家利益之下。当然,不排除个体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行为,但是,这种个人利益必须要服从国家利益,把爱国主义作为个人的高尚的精神理想。应该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梦想,这个民族是没有真正的独立性和安全感的。因此,要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把爱国主义作为个体的理想信念,才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文化基础。为此,当代高等教育就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全部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程。

(三)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当前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并不只是为了实现经济增长,那样就会导致社会发展的“物化”倾向。相反,要把“以人为本”作为中国梦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人自身的自由和幸福。经济的发展只是实现人类自由和幸福的条件之一。此外,还要有人本身的思想道德的发展。如果社会道德不能得到发展,失去正义,那么,社会就不会和谐。因此,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实现,也是中国梦所特有的内在要求。中国的发展,还要以精神文化为动力,提升国家的战略软实力,而这一切都要落实在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中。

总而言之,在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高等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而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就要转变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教育基础。

参考文献:

[1]参观《复兴之路》展览重要讲话[eB/oL].http:///gn/2012/12-01/4374124.shtml.

实体经济内涵篇7

基金项目: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及推进机制研究”(编号:14XJa880004),主持人:王资。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6-0074-07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是对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作出的必然选择。高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一定规模,就需要借助一些隐性或显性指标来判断其发展的层次和水平。纵观那些发展较为突出的高职院校,相互之间必然存在许多共同的特征和一致性。发掘这些共性特征,厘清有关概念、重新审视内涵发展有关的价值取向问题,能够增强高职院校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相对于现有的评估制度和体系,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是一项开创性的工程,在适度借鉴实践经验和现有评价体系的同时,还要对现阶段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从而制定出符合内涵建设导向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而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正是构建该评价标准的主要依据。

一、对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的探索分析

对于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关键要素的把握和归纳,我们主要考虑从影响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素和体现内涵式发展的要素入手,通过对内涵建设的概念审视、质量标准制定、推进路径选择等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和高职教育领域专家的一些比较权威的描述,获得更多关于内涵发展的理论佐证。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到底有哪些呢?众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董刚、杨理连(2011)提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其核心构成包括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的围绕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所有活动和要素的集合。其中,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创新和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联动,构成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完整体系[1]。董刚、杨理连、张强(2013)在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进行高职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应采取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全面考察影响或体现内涵式发展水平的各个要素以及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以便有效控制与评价。并认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应从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提升、综合实力提升、服务能力提升三个维度展开评价[2]。张洪春、温中梅(2014)认为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多维结构中,资源整合、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是三个最基本的发展维度[3]。鲁武霞、马建富(2012)面对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一轮推进,提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任务是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资源整合运作能力、服务区域经济能力以及院校管理能力[4]。乔万敏、邢亮(2009)通过对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内涵发展要在宏观上要搞好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略和发展路径;在微观上要把提升质量、凸显特色、服务社会、协调发展作为重点,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探索个性化发展的新路[5]。徐伟、王德清提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总体要求要从厘清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发展,合理布局专业及专业群,形成特色育人模式,融入区域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几个方面入手[6]。

目前,高职教育评价倾向于对“硬”实力,比如办学条件、办学成果、教学投入等方面的评价,而对学校内部的精神品质、制度文化以及外部社会声誉等“软”实力重视不够。随着内涵式发展的不断推进,软实力被不断提及。实际上,“硬”实力和“软”实力在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方面的影响力是缺一不可、互为支撑的[7]。我国高等教育在基本实现大众化之后,既然选择了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发展模式,就应该从关注硬指标的显性增长转向致力于软实力的内在提升。高职院校应从弘扬大学精神,繁荣校园文化;明确办学定位,完善发展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升自身软实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8]。

归根结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是以满足市场需求程度作为主要标准的,培育高素质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合格学生才是评价高职教育质量的主要方面,高职院校中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人才培养展开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师资队伍、办学特色、高校管理等基本要素都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外在体现[9]。在高职院校的运营发展过程中,正是这些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要素持续运行,构成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力量,形成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运行模式。

在内涵建设的背景下,作为高职院校在制定评价标准的过程中,应该重点纳入那些能体现内涵式发展要求的要素,这些要素不仅是制定评价指标的依据,也是对各高职院校实施内涵建设的一种导向和引导各院校明确内涵发展需要重点突破的方向。

二、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实质的解读

高职教育经过一个阶段的跨越发展后,内涵发展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提升自身办学吸引力的核心任务。从概念上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一定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在发展动力上,由主要依靠国家经费投入和政策推动,向依靠学校的内在发展需求转变;二是在办学要素的配置上,由主要依靠物质条件的改善,向主要依靠校园文化建设、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升以及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等“软实力”要素转变。三是在发展方向上,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强调的不是某个局部的发展,而是调动整个高职教育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概念和实质的进一步解读,所谓内涵式发展,不同于传统的外延式发展,主要着眼于一种精神力量即学校软实力的提升,具体包括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明确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优化资源配置和教育结构、改革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校传统和学习氛围以及打造名校声誉和品牌等[10]。软实力是大学的价值理念和内在品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能聚集和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是大学办学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1]。从专家对于软实力的权威描述来看,它与内涵式发展有着极为相似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内涵式发展就是以软实力提升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不仅仅意味着一个扩张时代的到来,它更意味着在教育改革方面要进行多方面的积极探索。要在正确深入理解高职内涵式发展本质的基础上,大力打造内涵式发展着力点,创新内涵式发展机制与策略。遵循社会经济基本发展规律和高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回归教育的本质与本真,坚持“以人为本”,文化立校,坚持不断创新发展和特色办学,就一定能使高职院校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

三、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前提条件

(一)树立以“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质量观

高职教育由外延式发展模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首先应该树立以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质量观,不同类型的院校,承担着不同规格的人才培育任务,在办学过程中要坚持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教学型大学则倾向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积累。而研究型大学秉持的质量观是鼓励师生对科学的追求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就不应该再偏向学科理论的创新和继承,更不能盲目参照精英型高等教育的学术取向与标准。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没有体现出高职特色。高职教育质量观必须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只有秉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价值理念,才能提供更多满足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

(二)明确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评价的内容――条件、过程和结果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离不开必要的发展条件,办学条件和资源是衡量一所院校的最基本的标准,这些基本要素是保障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根据质量是“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这一定义,教育质量不仅仅要衡量学校的办学条件,还应包括办学过程质量和办学结果质量。其中,过程质量涉及学校的各项工作,这些要素对于促成良好结果出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结果质量主要体现在学校、师生的发展上。对评定一所大学的社会地位,其核心是培养的人才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做的贡献和取得的成就。从整体来看,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职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必须明确在内涵建设背景下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坚持全面的质量观,从办学条件、办学过程和办学结果三个方面综合评估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三)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应该进行阶段性评估

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高职院校全面、深入、持久地为之努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一部分优秀的院校作为标杆作用,带动一些发展相对滞后的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对象应该是针对部分高职院校而非全部,作为评价的标准应该作为引领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方向标。

内涵式发展的过程实际上通过突破学校内部的阶段性束缚而逐步适应并有机融入外在社会环境变化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应该分成几个阶段逐步完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层次设定不同的目标,通过阶段性评估来实现升级、创新和完善,使得学校能够客观的审视自己的发展轨迹和发展水平。同时,核心要素当中的具体评价指标的筛选可以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四)实现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的协调发展

内涵式发展一定是外延式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要进行的战略选择。当一所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达到相应的实力,根本没有能力去推进内涵建设。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产业”经营模式,在经营运作时会涉及到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只有合理地利用和配置资源才能实现协调有序的发展。

内涵式发展并不意味着规模增长的停滞,而是需要适度的相对稳定的规模扩张。在保障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充分考虑学校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要使得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办学目标相适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效益。实现高等教育外延式和内涵式的协调发展,这是高职教育发展应追求的理想状态,也是内涵式发展模式的突出特点。

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关键要素及特征分析

一所实施内涵建设的高职院校自然有其自成一体的内涵特征和要素结构。那些在内涵建设上表现优秀的高职院校,虽然他们外在的显性指标各有特色,但内在运作模式上必然存在着较高的相似度。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和高职院校发展关键要素的探索分析,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构成要素列为十项,从其他视角看,也许这些构成要素并非衡量高职教育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成分,但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视角下,这些要素的位置与作用需要重点强调。

(一)利用率高的办学条件和资源

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是考核内涵发展水平的基础性指标,也是评价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基本的条件。内涵式发展是学校在硬件改进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制度创新与教学改革,使学校的质量、效益以及办学传统、校园文化等软实力得以改进,其实质是追求“质”的飞跃。硬件资源是高职院校运行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硬件存量和硬件利用率的严格考核,能够推动高职院校加大专业硬件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提高学校对硬件设施的运营能力,营造出能够保证应用性技能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基本保证,离开了这些最基本的要素,内涵建设也就成了空中楼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就无从谈起。对于硬件的要求,随着高职教育发展所处不同的节点,也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在今后的评估中,应该更多地鼓励构建相邻院校间以及校企间的资源共享平台,有效的弥合资源闲置与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

(二)具有持久竞争力的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反应的是一所学校独特的个性风貌,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是各层次、各类型大学的发展共识和追求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院校要想获得稳定的、持久的、可持续发展的话,就必须在影响办学质量的某些方面办出特色,一所没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是很难生存的,也就不可能实现所谓的内涵式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方式转变首先要转变理念和思维。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决定着其经营思维和办学模式,引导其特色形成和持续发展。高职院校独特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多个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要求。经营理念的前瞻性、引导性和办学定位的准确性是能够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否突出的核心标准。

(三)基于职业性特征的专业建设

专业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性要素,一所高校的专业建设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类型与品质,是考生和家长及社会选择的重要依据,同时反映了与产业结构和岗位需求的对接程度,是决定学校能否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性环节。专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平台,在内涵发展中承担着先导和关键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提升品质,增强吸引力,以此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深入。

2006年,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应该理性地、科学地进行专业布局,在为市场提供人才技术支持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的动态的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这将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12]。”

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可以考虑通过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以及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融合度来进行考核。一定数量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水平和地位,所以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的数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四)以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为内核的校园文化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开始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以高职教育理念为导向,包括高职教育在执行各项职能过程中而开展的各种社团及文化活动、学校的传统风俗以及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物质载体与职业道德教育等的有机融合。高职校园文化作为学校“软实力”的载体,承担着传承与创新的重任。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和立足点,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专业技能方面,用人单位更注重员工是否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健全的心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长期以来,为了应对人才市场竞争,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偏重于“专才教育”,使得高职教育越来越偏重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却忽视了对学生未来发展影响极大的人文素质教育及职业道德培养。

一项关于全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调查报告显示,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分相对较低。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当中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在整个道德规范体系中,责任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他们表现出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但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大学生自我认知结构失衡,出现认知偏差同时受到外部社会环境价值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利益取舍和价值取向上,缺乏内在理性支撑,呈现出明显的个人倾向,甚至有部分学生显现出逃避或放弃社会责任的趋势,这势必会给整个社会造成消极的引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成为教育改革新的关注点。

(五)强调制度创新和执行力的高效管理

内涵建设的核心是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于这两个目标的实现必然要依靠科学规范和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管理特色是一所大学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和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管理思想、管理技能、管理作风的稳定性表现,是大学自身优势的体现和特色发展的保证。维系一所高校生存与发展的要素包括人力、物力资源,校园精神和管理制度,这三者是互相支撑的关系,是缺一不可的。在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过程中,秉承现代大学制度理念,积极推动制度创新,建设有利于教学、科研和专业发展,有利于师生的切身利益,有利于高职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大学制度,从而为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通过近几年比较集中的规范化运作和发展,办学思路、教育目标、办学模式等观念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实际上,目前高职院校已经涌现出很多新的理念和提法,高职院校真正缺乏的不是意识而是执行能力,即缺乏一种将办学思路、教育目标等落实到专业学科建设、课程开发等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内涵建设真正需要加强和重点培育的。

(六)富于激情的师资队伍

尊重教师和教学,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首要力量,将师资力量作为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维度,符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教师是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资源,是学校中最为珍贵也最值得开发的资源,能够影响学校各项工作的成效以及学校的持续发展能力。教育部颁布的一些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将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等纳入规划范围。因此,以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力量作为内涵式发展评价的一个关键要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评价重点考虑教师的职业能力、道德素养、创新意识以及教师的激励有效性,而且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还应该强调在企业实践锻炼的经验熟练和指导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能力。

当然,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规定以及教师自身对职业角色的认同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良好的道德素养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指标。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影响着和引导者,要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使学生真正获得情操陶冶和素质养成方面的提升,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

这一切都要依靠学校设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只有有效的激励政策,才能真正启动教师们的职业责任感和工作积极主动性,激发高职教师的工作热情,凝聚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共识和正能量。所以,高职教师激励手段的有效性也将成为师资建设的一个考核指标。

(七)追求校企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体现了高职院校办学的本质与根本目标,也是内涵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并形成特色鲜明的符合本国实际需要的经验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加拿大CBe人才培养模式、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澳大利taFe人才培养模式等。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规律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办学之路,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整合学校和企业的办学资源,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等环节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标准完美契合。但目前校企合作还没有从原来校企双方的失衡结合转变为深度融合。很多高职院校在推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遭遇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难以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缺乏相应的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政策,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的实际利益诉求没有获得有效实现,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是实践中缺乏对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校企之间的合作不仅追求合作的意向,还要追求合作的持久性以及能否实现双方利益的双赢。

(八)关注过程的学生参与度

从高职教育质量观的发展趋势和研究范式的转变来看,“学习参与度”应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过程控制的新焦点,它提倡将教育质量评价的关注点转移到学生个体成长与发展的主体性建构上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大学影响下的实际收获将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方向。

国外学者还进行了大量的有关学生参与度的实证研究,验证学生参与度对高校教育质量的影响程度。尽管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但获得一个有共识的结论:只有全面地参与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只有当学生的参与行为获得鼓励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果才能最大化(Rosenshine,1982),学生才有可能在不同维度最大限度地成长和发展[13]。

新的质量观提倡教育评价不仅应该关注硬件投入更应该关注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等教育过程质量的评价和学生技能提升、价值观形成等产出结果质量评价。学生参与度作为衡量标准已经成为高校进行教育过程评估的新依据,也成为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参照系数。目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的学习参与度评价指标,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现状,并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九)以区域经济为依托的社会服务能力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发展动因,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其存在意义和经营主旨在于主动并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与推广、文化传承、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高职教育实施内涵建设的具体依据。

基于以上分析,从高职教育的本质出发,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作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专项内容,体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当前的高职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评价制度,可以考虑从区域资源利用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绩效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作为整个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评价系统中的分支,着重衡量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功能的实现程度,更好地引导高职教育科学发展。

(十)契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学生

相对而言,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最重要的最直接的指标应该是培养的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水平,教学资源投入和办学条件只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条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质量评价是一种结果质量评价,主要是对高职教育对象接受教育服务后所取得的收获和发展的评价,依据培养目标和职业发展来对人才确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质量进行综合性反映和评估,是检验与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杨德广认为,“只要是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就是高质量人才”,有的高校重在培养科研人才,而有的高校却善于培养实用操作型人才,所以不能依照分工不同,来判断学生人才的质量优劣。针对高职学生的评价一定要着力突出对职业岗位最需要、最常用、最根本的能力和素质评价,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体经济内涵篇8

关键词:奢侈品商品经济概念定义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的时代,尤其是在经济得到长期快速发展的中国,行将作为奢侈品消费大国而立名于世。奢侈品经济在中国已日渐显露头角,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虽然奢侈品的经济体量相对于其它重要的基础产业经济,占整个社会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小,但奢侈品消费中存在的许多独特现象和特征,对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具有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和作用。

奢侈品消费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经济现象,早已存在于现实社会生活之中。而奢侈品经济作为一种新起的产业部门,还处在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目前,对于奢侈品概念、定义、范畴、类型、属性等基础性的学术理论研究,业界、学界尚缺少统一或系统的研究阐述,已成为研究现代奢侈品经济的理论壁垒。

奢侈品的概念与定义

“奢侈”的概念,中外各类表意不一。“奢侈”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Luxus”,原意指非凡超强的繁殖力或创造力,后移植于法文“luxe”,被蕴以充裕、富足、精细、精致之意。在西方表述中,“奢侈”大都具有优越、优雅、精致、精细的内涵;沃尔冈拉茨勒在《奢侈带来富足》中认为“奢侈是一种整体或部分地被各自的社会认为是奢华的生活方式,大多由产品或服务决定”;维尔纳桑巴特在其《奢侈与资本主义》中提出“奢侈是任何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而在中文中,“奢侈”的表述含义是“花费大量的钱财追求过分的享受”,其定义表达和哲学意境明显要高于西方的含义释解,从字面表意上看,它较为直观地揭示出了这一概念内涵中,蕴含着财富和消费、物质和精神的两种对立与统一关系,即通过对大量占有财富的物质化消耗,换取物质消费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超越的精神享受。

通常在对“奢侈”概念的理解中,许多人都将其与“奢华”、“奢靡”等同或混同起来,实则不然。虽然三者均含有“通过大量的财富消耗换取某种过分的享受诉求”之意,但究其本质,它们三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内涵上的区别:“奢侈”主要是以追求物品或服务内在品质为重心的一种消费行为,其表现对象主要为某种特定的行为或物品;“奢华”却主要是以追求装饰或环境外在华丽来装裱门面为重心的一种炫耀行为,其表现对象主要为外在的装饰或环境;而“奢靡”主要是以通过过分地铺张浪费来达到外界注目的享乐行为,其表现对象主要为某种特定的生活状况或状态(沃尔冈拉茨勒称之为生活方式)。三者相比,“奢侈”的境界和层次,明显要比“奢华”和“奢靡”要高,奢侈的享受不仅需要大量的财富消耗,往往还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或者说,只要财富充裕、富足,奢华、奢靡的生活享受,人人皆可为之;而“奢侈”未必然之,它除了应当具备相应富裕的财富外,消费者还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精神品质。“奢侈”是人们自然追求物质与精神享受合一的一种富足、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这也应是“奢侈”真正的经济学意义。

“奢侈品”(Luxury)的概念,是一个域外舶来名词,同样来源于拉丁文中的“Luxus”。关于“奢侈品”概念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作过各种不同的解释,其中较为常见的定义如下:一是认为奢侈品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超出必要程度的生产成本或使用费用的商品”。二是英文辞典中的词义解释,“可拥有而非必需”的商品,其涵义中具有精神上获取愉悦、使用中得到舒逸、价格上异常昂贵的特点。三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克里斯托弗贝里在《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中认为,“奢侈品是那些可以轻易并毫无痛苦地替代的物品”,其实质指可廉价替代或轻易放弃的非生活必需品。四是德国经济学家维尔纳桑巴特在其《奢侈与资本主义》一书中,以“精制品”的概念将“奢侈品”从“量”与“质”的角度进行阐释,认为奢侈品就是在产品的基本用途之外,通过对产品原材料的添加或外观工艺的改良而进行再加工的产品。五是国际定义,认为奢侈品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这也是目前人们通常采用的一种定义。

以上各种奢侈品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奢侈品概念的内涵,但其内涵都只是局限于奢侈品商品属性的某个方面,这无形中扩大了奢侈品概念的外延。无论是“超出必要成本的商品”、“可拥有而非必需的商品”、“原料添加或外观改良的商品”,还是“非生活必需品”,其内涵均只是从生产和使用角度涉及了奢侈品的部分商品属性。同时,根据概念定义中内涵与外延的反比关系,由于对奢侈品概念内涵的局限性,使得其外延得到了不必要的扩大。例如,“超出必要成本的商品”的定义中,很难让人区分一般低、中、高档商品与奢侈品的界限,因为“生产成本”与“使用费用”原本就是商品价格的构成,这不仅仅是奢侈品的特性,而是所有商品的共性;再如,“原料添加或外观改良的商品”的定义中,其实质内涵也同样只是体现在商品价格的成本构成中;至于“可拥有而非必需的商品”、“非生活必需品”等定义,其内涵概括明显过于笼统与抽象。

对此,本文在借鉴和吸纳有关奢侈品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奢侈品多属性内涵的角度进行概括,以更为科学地明确奢侈品概念的定义;并从奢侈品的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价值构成的角度,对奢侈品概念的内涵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明确奢侈品概念内涵的内容,即:为特定社会富有消费阶层拥有和享受,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获取的精神附加价值要远高于实用价值的珍贵稀缺商品或服务。

由此可知奢侈品固有的内涵:一是奢侈品的消费主体只能是社会中极少数的特定富有群体;二是奢侈品的消费客体只能是具有珍贵性、稀缺性的商品或服务;三是奢侈产品的价值构成主要由物品的实物价值(或可称原始价值)和精神附加价值(或可称引申价值)构成,并且消费主体在消费中获取的精神附加价值,要远远高于奢侈物品本身的实物价值。

奢侈品的范畴与属性

(一)奢侈品的本质属性

哲学上的范畴是人的主观思维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正如商品、成本、利润等属于经济学的范畴一样,研究奢侈品范畴的根本目的也就是在于客观地概括或反映奢侈品概念内涵的普遍本质与属性表现。从所有商品的实物生产和价值构成的对比研究中,清晰而明确地找到奢侈品区别于其它任何商品的普遍不同之处,那就是作为奢侈品的商品具有的本质属性。

一是奢侈品有形实物价值的稀有珍贵性。有形实物的消耗是所有商品得以客观存在的物质载体,这是所有商品在实物生产过程中的共性,但奢侈品在其实物生产中所消耗的基础材料、加工流程、生产技术、人工成本等有形实物,必然具有明显的稀有珍贵性。这可以从维尔纳桑巴特的“量”与“质”的概括中得以说明,即相对于其它商品,奢侈品在其实物产品形成中使用和消耗了更多或更好的有形实物,通常表现为奢侈品形成中所使用原材料的珍贵和制作工艺的精良。

内容摘要:本文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奢侈品经济基础理论中有关奢侈、奢侈品及奢侈品经济的基本概念与定义,揭示奢侈品的范畴与属性、划分标准与分类,以及奢侈品经济与现代商品经济的关系。文章认为,奢侈是人们自然追求物质与精神享受合一的一种富足、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奢侈品在现代生活中是一种高品质的特殊商品或服务;奢侈品经济已经成为现代商品经济体系中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

关键词:奢侈品商品经济概念定义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的时代,尤其是在经济得到长期快速发展的中国,行将作为奢侈品消费大国而立名于世。奢侈品经济在中国已日渐显露头角,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虽然奢侈品的经济体量相对于其它重要的基础产业经济,占整个社会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小,但奢侈品消费中存在的许多独特现象和特征,对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具有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和作用。

奢侈品消费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经济现象,早已存在于现实社会生活之中。而奢侈品经济作为一种新起的产业部门,还处在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目前,对于奢侈品概念、定义、范畴、类型、属性等基础性的学术理论研究,业界、学界尚缺少统一或系统的研究阐述,已成为研究现代奢侈品经济的理论壁垒。

奢侈品的概念与定义

“奢侈”的概念,中外各类表意不一。“奢侈”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Luxus”,原意指非凡超强的繁殖力或创造力,后移植于法文“luxe”,被蕴以充裕、富足、精细、精致之意。在西方表述中,“奢侈”大都具有优越、优雅、精致、精细的内涵;沃尔冈拉茨勒在《奢侈带来富足》中认为“奢侈是一种整体或部分地被各自的社会认为是奢华的生活方式,大多由产品或服务决定”;维尔纳桑巴特在其《奢侈与资本主义》中提出“奢侈是任何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而在中文中,“奢侈”的表述含义是“花费大量的钱财追求过分的享受”,其定义表达和哲学意境明显要高于西方的含义释解,从字面表意上看,它较为直观地揭示出了这一概念内涵中,蕴含着财富和消费、物质和精神的两种对立与统一关系,即通过对大量占有财富的物质化消耗,换取物质消费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超越的精神享受。

通常在对“奢侈”概念的理解中,许多人都将其与“奢华”、“奢靡”等同或混同起来,实则不然。虽然三者均含有“通过大量的财富消耗换取某种过分的享受诉求”之意,但究其本质,它们三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内涵上的区别:“奢侈”主要是以追求物品或服务内在品质为重心的一种消费行为,其表现对象主要为某种特定的行为或物品;“奢华”却主要是以追求装饰或环境外在华丽来装裱门面为重心的一种炫耀行为,其表现对象主要为外在的装饰或环境;而“奢靡”主要是以通过过分地铺张浪费来达到外界注目的享乐行为,其表现对象主要为某种特定的生活状况或状态(沃尔冈拉茨勒称之为生活方式)。三者相比,“奢侈”的境界和层次,明显要比“奢华”和“奢靡”要高,奢侈的享受不仅需要大量的财富消耗,往往还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或者说,只要财富充裕、富足,奢华、奢靡的生活享受,人人皆可为之;而“奢侈”未必然之,它除了应当具备相应富裕的财富外,消费者还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精神品质。“奢侈”是人们自然追求物质与精神享受合一的一种富足、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这也应是“奢侈”真正的经济学意义。

“奢侈品”(Luxury)的概念,是一个域外舶来名词,同样来源于拉丁文中的“Luxus”。关于“奢侈品”概念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作过各种不同的解释,其中较为常见的定义如下:一是认为奢侈品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超出必要程度的生产成本或使用费用的商品”。二是英文辞典中的词义解释,“可拥有而非必需”的商品,其涵义中具有精神上获取愉悦、使用中得到舒逸、价格上异常昂贵的特点。三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克里斯托弗贝里在《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中认为,“奢侈品是那些可以轻易并毫无痛苦地替代的物品”,其实质指可廉价替代或轻易放弃的非生活必需品。四是德国经济学家维尔纳桑巴特在其《奢侈与资本主义》一书中,以“精制品”的概念将“奢侈品”从“量”与“质”的角度进行阐释,认为奢侈品就是在产品的基本用途之外,通过对产品原材料的添加或外观工艺的改良而进行再加工的产品。五是国际定义,认为奢侈品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这也是目前人们通常采用的一种定义。

以上各种奢侈品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奢侈品概念的内涵,但其内涵都只是局限于奢侈品商品属性的某个方面,这无形中扩大了奢侈品概念的外延。无论是“超出必要成本的商品”、“可拥有而非必需的商品”、“原料添加或外观改良的商品”,还是“非生活必需品”,其内涵均只是从生产和使用角度涉及了奢侈品的部分商品属性。同时,根据概念定义中内涵与外延的反比关系,由于对奢侈品概念内涵的局限性,使得其外延得到了不必要的扩大。例如,“超出必要成本的商品”的定义中,很难让人区分一般低、中、高档商品与奢侈品的界限,因为“生产成本”与“使用费用”原本就是商品价格的构成,这不仅仅是奢侈品的特性,而是所有商品的共性;再如,“原料添加或外观改良的商品”的定义中,其实质内涵也同样只是体现在商品价格的成本构成中;至于“可拥有而非必需的商品”、“非生活必需品”等定义,其内涵概括明显过于笼统与抽象。

对此,本文在借鉴和吸纳有关奢侈品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奢侈品多属性内涵的角度进行概括,以更为科学地明确奢侈品概念的定义;并从奢侈品的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价值构成的角度,对奢侈品概念的内涵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明确奢侈品概念内涵的内容,即:为特定社会富有消费阶层拥有和享受,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获取的精神附加价值要远高于实用价值的珍贵稀缺商品或服务。

由此可知奢侈品固有的内涵:一是奢侈品的消费主体只能是社会中极少数的特定富有群体;二是奢侈品的消费客体只能是具有珍贵性、稀缺性的商品或服务;三是奢侈产品的价值构成主要由物品的实物价值(或可称原始价值)和精神附加价值(或可称引申价值)构成,并且消费主体在消费中获取的精神附加价值,要远远高于奢侈物品本身的实物价值。

奢侈品的范畴与属性

(一)奢侈品的本质属性

哲学上的范畴是人的主观思维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正如商品、成本、利润等属于经济学的范畴一样,研究奢侈品范畴的根本目的也就是在于客观地概括或反映奢侈品概念内涵的普遍本质与属性表现。从所有商品的实物生产和价值构成的对比研究中,清晰而明确地找到奢侈品区别于其它任何商品的普遍不同之处,那就是作为奢侈品的商品具有的本质属性。

一是奢侈品有形实物价值的稀有珍贵性。有形实物的消耗是所有商品得以客观存在的物质载体,这是所有商品在实物生产过程中的共性,但奢侈品在其实物生产中所消耗的基础材料、加工流程、生产技术、人工成本等有形实物,必然具有明显的稀有珍贵性。这可以从维尔纳桑巴特的“量”与“质”的概括中得以说明,即相对于其它商品,奢侈品在其实物产品形成中使用和消耗了更多或更好的有形实物,通常表现为奢侈品形成中所使用原材料的珍贵和制作工艺的精良。

实物性奢侈品一般是指产品可以通过有形实物的外在表现形态而存在的奢侈品,简而言之,就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奢侈品,如豪宅、名车、游艇、珠宝、服装等,一般传统的奢侈品都属于实物性奢侈品。服务性奢侈品一般是指产品通过无形服务的外在表现形态而存在的奢侈品,这类奢侈品没有特定的实物形态,其价值往往通过消费者接受服务消费时所获得的无形体验和感受而实现,例如健身、社交、休闲、美容、旅游、美食、体验等,相对于传统的实物性奢侈品,服务性奢侈品应当是现代生活中一类新兴的奢侈品。

(四)奢侈品本身所依附的实物价值载体

根据奢侈品本身所依附的实物价值载体的不同,可将奢侈品分为资本性奢侈品与资源性奢侈品。

资本性奢侈品一般是指通过对物品的拥有可以实现保值或带来增值的奢侈产品,消费者拥有这类奢侈品的目的并非直接消费,而在于占有和收藏,如珠宝首饰、金银玉器、古董字画等;资本性奢侈品可以通过占有、收藏方式拥有,并可进行估值抵押融资。资源性奢侈品一般是指在生产中过分地占有人力、材料、土地等自然或社会资源并最终用于消费的奢侈品,这类奢侈品的最终效用明确在于消费而非增值,如豪宅、游艇、名车、时装、腕表、箱包等。资源性奢侈品以使用、消费的方式拥有,一般很难实现保值性融资,同时它们相对于普通商品,在生产制作中会占用和消耗更多、更好的资源。

(五)使用和消费过程中的实物消耗方式

根据奢侈品在使用和消费过程中的实物消耗方式的不同,可将奢侈品分为一次性奢侈品与重复性奢侈品。

一次性奢侈品一般是指产品实物在使用和消费过程中一次性消耗并完成全部消费过程的奢侈品,如雪茄、名酒、美食、化妆品等,这类奢侈品只能经历一次性消费,其产品实物形态随消费而消耗及消亡。重复性奢侈品一般是指产品实物可以在使用和消费过程中多次循环使用的奢侈品,如服装、皮具、钟表、眼镜等,这类奢侈品虽然多次重复地使用直至其实物形态的毁损灭失,但它一般也有特定的使用周期或期限。应该明确的是,这种分类方式从逻辑划分角度而言,一次性奢侈品和重复性奢侈品只是属于消耗性奢侈品的一级子概念,而与消耗性奢侈品相对的保值性奢侈品,可以将其理解为可无限次循环使用的重复性奢侈品。

在上述有关奢侈品的分类中,新兴的服务性奢侈品是否已脱离了对奢侈品内在实物价值珍稀性的本质范畴或属性范围,应当值得关注。事实上,现代生活中出现和兴起的康体、美容、健身、休闲以及太空旅游、极地观光等服务性奢侈产品,消费者在体验和享受中同样会含有实物价值的体现,如专业器械、专业护理、精心服务、技术指导、优美环境等等,无不体现出服务性奢侈品中所含实物、资源价值的珍贵性与稀缺性。因此,服务性奢侈品同样具有奢侈品在实物价值上的稀有珍贵性和在无形价值上的外在彰显性两大本质属性。

奢侈品经济与现代商品经济

奢侈品是在一定经济与社会发展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商品类型,它是阶级社会等级制度环境条件下的一种客观必然而普遍存在的商品形态和社会现象。在现代市场商品经济体系中,奢侈品与其他类别的商品或产业一样,是现代商品经济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由于行业尖端资本的聚合、私人物质财富的集中,以及人们对身份、地位、形象等外在彰显的心理需求或对某种个性化生活品质的追求,这些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客观存在,为现代奢侈品经济的发展建立了稳固的市场供需关系,并且已成为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现代商品经济是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以参与各方互惠为条件、以劳动产品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总称,而奢侈品经济之所以可以相对独立地作为现代商品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由市场主导条件下的商品经济产业或行业内部的专业化精细分工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定商品营销市场定位的必然要求。首先,奢侈品经济是一种具有完全商品特征的特殊的消费商品或服务产业体系。由于市场需求的导向和产业分级的细化,以及客观存在的商品与服务的不同档次和消费层次的个性需要,使得奢侈品从普通商品序列中分化出来,以其“质优价高,满足尖端消费群体的个性需求”的鲜明特色,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商品产业体系。其次,奢侈品经济的运行体系具有区别于普通商品的独特运行机制。奢侈品的生产制作、营销宣传、包装运输、售后服务、消费体验等商品运动过程与生产流通环节,均较之普通商品具有更多、更高的质量要求,产品质量标准往往明显优于行业或国家的相关质量标准,尤其在原料、工艺、技术和个性服务等资源整合中,一般具有行业的珍稀性、独创性、领先性等特点。再者,奢侈品经济具有相对独立的产业经济系统属性。奢侈品的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等经济关系的调整与运行,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部门体系,并具有不同于其它普通商品调整与运行的经济规律和产业要求。

奢侈品经济是集奢侈产品的生产制作、加工流转、营销宣传、消费文化等于一体的系统产业运行集成,作为现代商品经济系统中相对独立的产业经济部门,其特有的生产与消费的周期性形成了独立的产业循环运行机制。同时它所带来的促进产业发展水平、创新商品制造工艺、创造社会财富和提供就业岗位、满足个性服务需求、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等方面的效用,也是引导和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理论上而言,任何一个行业或品类的商品与服务,都有可能产生各自领域的奢侈商品。

在奢侈产品(含奢侈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无论是从原料选择还是制作工艺上,以及在同类产品生产所需各类资源的优化整合上,往往都代表着相应行业内的最高水平,同时在产品研发与创新投入上也要远高于同行业水平,奢侈品生产中产品品质与工艺技术的更新更迭,使得一些适用的高新技术会梯度转移推广至其它同类产品的生产制造中,这必然有助于推动同类产品行业发展水平的改良升级。在奢侈产品的流通过程中,其在包装、存储、运输、营销等各流通环节上,较其它同类产品具有更高的品质和工艺要求,这些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品质要求,无疑有助于促进奢侈品产业在社会经济协作关系基础上的专业化、精细化的分工发展,并形成系统的经济运行机制。

在奢侈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奢侈产品的拥有和消费不同于其它普通的商品或服务,它能够更多地带动其它相关专业性强的社会服务和产品消费的需求,如奢侈服饰消费带来的服装保养、专业洗涤、品质维护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奢侈豪宅消费带来家政和生活服务方面的服务需求……,这些产生于奢侈品消费过程的衍生性社会服务需求,将会延伸奢侈品经济的产业链条和范围。

参考文献

1.[德]维尔纳桑巴特,王燕平,侯小河译.奢侈与资本主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德]沃尔冈拉茨勒,刘风译.奢侈带来富足[m].中信出版社,2003

实体经济内涵篇9

论文关键词:内涵;建设;教育;质量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胡锦涛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们必须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发展职业教育,可以满足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从而促进人的发展;发展职业教育,可以给人们更多样化的课程类型,使更多的人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和发展空间,从而使“面向人人,服务人人”成为可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职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办学体系基本形成,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千百万技术和技能型人才。从总体上看,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质量也有了进一步提高。

但也有一些学校出现了不重视办学质量的现象,甚至也出现了办学质量的下降。据了解,造成办学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办学规模,认为政策放开了,不管办学条件如何,学生招得越多越好;有的学校盲目注重一时的“效益”,在招生过程中采取“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的策略,甚至擅自降低录取分数线,忽视生源质量;有的学校管理工作跟不上,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不够规范,难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提高质量,甚至忽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如此等等。

职业院校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根据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提高认识。

一、职业院校内涵包含哪些方面

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职业院校内涵”主要是指职教理念、办学机制和人文环境。职业院校要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航向,通过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通过个性化的创新管理,形成职业院校的特色及优势,积淀厚实的校园文化底蕴,全面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及素质的不断提高,促进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使其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二、为什么要强调内涵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和职教事业的发展,集约化办学以及学校规模扩大几近极致,学校格局的调整已基本结束,学校硬件建设大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调研结果表明:学校管理的落后没变,特别是管理理念的落后没有变。学校的文化精神、文化传统、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却似乎被疏漏了,淡忘了。因此,笔者认为是到了应该认真研究学校内涵发展、内涵建设、苦练内功的时候了。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最重要的是“水平和质量”,这是学校内涵发展永恒的主题,所有改革与发展最终都应当落实到这一目标上来。遵从办学规律、教学规律,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用新的眼光、新的思维、新的举措来适应时代的进步及外部条件的变化。

三、学校内涵与学校文化、学校特色的关系

学校文化是由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其核心是校园内师生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与精神面貌。从这意义上讲: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而学校特色是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它不只表现为学校具有个性化的外显环境、校本化的课程体系、独特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明显优于同类学校的特色项目,更是表现为凝聚在学校每一个成员身上的一种精神品质。也许我们很难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它,但它无处不在,它不因校长更换而改变,不因教师调动而弱化,也不因学校变迁而消亡,它深入学校每一个成员的骨髓,影响人的一生。所以独特的学校文化是特色学校最本质的标志,其核心和基础是学校内涵,学校文化和学校特色是学校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

四、内涵发展之路如何走

走好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提高教育质量,领导是关键。领导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时度势,以准确的定位引领学校内涵发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一个学校一年、两年甚至几年成绩好并不能代表以后都好,要把目光投向学校的长远发展,必须确立先进的理念,准确定位内涵发展的办学方向,才能为学校内涵发展保驾护航。要真正落实办学方向,为内涵发展蓄势,领导的凝聚力是相当关键的,笔者认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领导一定要努力做到率先垂范,提高人格魅力;一定要观念先行,提高决策力;一定要敢为人先,提高执行力。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端正思想的基础上,积极引领全校教职工开展学校内涵建设工程。

走好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是基础。教师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拓创新,以提高专业化水平强化学校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职业院校走好内涵发展之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学术人文氛围的营造主体,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要的是切实更新观念,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要的位置上,求得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统一。规模的扩大应建立在充分挖掘办学潜力、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和保证办学质量的基础上;质量的提高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来实现。其次,要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教学质量的优劣,关键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数量足、素质好、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要力求通过文化的经营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做到以文化引领人,以文化滋养人,以文化激励人,构建提升内涵建设的“主力军。”要用“厚德”承载教师文化。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教师文化的核心。要切实开展“读书工程”,让每位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增长知识,增强师德,并通过读书笔记展评、师德演讲比赛等方式,引发教师对新时期师德进行思考,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塑造师德新形象。要用“制度”滋养教师文化。在刚性的制度管事中融入人文关怀,力争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商量,多一份宽容,让制度成为一种激励,激励教师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当制度转化为自觉的习惯,它便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引领教师在常态的活动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要用“师能”提升教师文化。教师专业化成长需要学校搭建舞台。引导教师经历一个“学习感悟—自主实践—总结反思”的过程,让感悟与实践对接,把理论和经验转化为现实的教育行为。

走好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重点。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以高效的课堂教学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课堂教学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舞台,学生和教师则是舞台上的主角。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点在于构建高效的课堂,而构建高效课堂的重点又在于练就一支精兵强将,真正实现“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基于这一点,职业院校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重校本教材,提升教力。教师不仅要适应当今教育形势的需要,更要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需求。要利用集体备课、实践课、汇报课、校际交流展示课、公开课为平台,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重课内外结合,提升学力。教师在课堂上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营造师生互动的氛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学力,使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自学中学会学习。”

三是重课题研究,提升效力。“以科研提质量,以科研促效益”。要根据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让科研植根课堂,让现实走进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走好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科学管理是重要手段。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细节,以管理升级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细节决定成败。中国足球失败就失败在脚法的粗糙,中国乒乓球赢就赢在深抠一招一式。教育亦然。教育细节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步步脚印,细节体现品质,走内涵发展就必须重视细节教育。实现楼道无吵闹,待人有礼貌,出入有秩序,休息无违纪,卫生有档次,公物无损坏,就餐有规范,校园无浪费的管理风貌,既而形成“制度规范行为—行为培育传统—传统积淀文化—文化润泽制度”的管理文化链条。

实体经济内涵篇10

 

关键词: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观、新内涵

   新内涵之一:商业关系中的道德

   商业关系,从广义上讲包括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商品供给和需求,以及与这些环节相联系的交通、旅游、邮电通讯、食宿和医疗等公共服务事业。如果在上述这些方面叠加上一定的“不道德行为”,那顾客最终享受到的只能是假冒伪劣产品和糟糕的服务,甚至给顾客造成难以承受的灾难。因此,商业关系中的逆德涉及到千家万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关系中的一个最重要方面。

   商业关系中的道德的核心是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讲商业道德实际上就是质量道德,其卜包括商品的质彭、服务的质量以及服务态度的质量等等,涵盖了商业关系中所有的职业道德。 

   “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一大重要特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规律必然生作用,那些不讲质量道德的人们最终也逃脱不掉在经济上遭受损失而自食其果。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质量道德的形成是平行的。

   新内涵之二:金融关系中的道德

   金融关系,即一与货币流通以及银行信贷有关的一切活动。这些话动主要是通过银行业务来实现的,如货币的发行和回笼,存款的吸收和提取,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国内汇兑往来以及贴现市场、证券市场活动等等,都是金融活动。银行既是管理金融的行政机关,又是办理信贷业务的经济组织。它发放的是贷款而不是财政拨款,信贷资金的部分来源是各种存款,的提取,更无力发放新的贷款,银行的职能和信贷资金的作用都无法实现。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关系中的道德的核心是信誉,金融道德实际上就是信誉道德。金融关系中的各方只有真正建立起信誉道德,整个社会的金融关系才能理顺。否则,会造成合同和契约形同虚设,金融关系的各方同时连锁受损的恶性循环,致使社会经济秩序混乱,正常的经济活动难以开展。

   新内涵之三:雇佣关系中的道德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各种经济成份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做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必要补充的私营企业、中外合营和外资独营企业等经济实体。在其生产经营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雇佣关系。雇佣关系中的道德的核心是责任和义务,雇佣关系的双方应提高责任心和义务感,这种责任心和义务感的提高,一方面要靠个人自身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和在经济活动中利害关系对当事人的影响来逐步提高。雇佣关系的双方只有从责任和义务的道德标准自觉自我约束,才能建立起稳固的、相互信任的雇佣关系。

   新内涵之四:环保道德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然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放在首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现在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我国人l:J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科学水平不高,经济技术基础比较薄弱,因而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显得极为重要。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认为,环境是一种特殊的资产,它不同于国有资产,从真正意义上讲,它才是为全休人民所有的,它为全体人民提供一种特殊的公共服务,如果没有清沾的空气、水,则无一例外地全体人民受损。环境的破坏意味着环境这一特殊资产流失,进而也意味着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在流失。对此,他给出两个数学公式清楚地表明其内在关系: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一环境资产流失;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二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十环境资产增值。显然,环境资产流失越多,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获取就越小。反之,治理环境污染就等于增加环境资产,也意味着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因此,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我们必须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如果发展中不注意环境保护,等到生态环境破坏了以后再来治理和恢复,那就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可是我们现在有的人却不重视环保工作,不讲环保道德,有的地方经济建设项目是上去了,表现出得益于一时,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带来的是严重的环境破坏。一份来自国家环保局的报告,这样描述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状。以大气污染为例,一九九五年全国城市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浓度,北方城市环境382ug/耐左右,南方城市平均242呢/耐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6任一90嗯/耐的重的10个城市之列。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人们需要知道:在经济增长的名义下,我们失掉了什么?从中我们应如何认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笔者认为,越是发展经济,越要注意保护环境,培养良好的环保道德。否则,造成的恶果最终将制约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在某一天早上反过来回报给人类本身以灾难。

   环保道德的核心是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不仅要为当前经济发展着想,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