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知识十篇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知识十篇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0:00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知识篇1

【关键词】整合;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创新

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已发展了近30年。经众多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实践层面,已经由部门内集成的财务软件发展为企业内集成的管理软件;在理论层面,会计信息系统学科也逐步成形。会计信息化事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事业发展的“引擎”,为推动我国信息化事业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但是,在信息化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趋势的背景下,会计信息系统学科建设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与信息化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其中某种程度上的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特色淡化问题已引起有关专家和学者的密切关注。

一、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特色淡化的若干现象

(一)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体系结构长期以来难以趋同

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是否稳定,很大程度上会在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上体现出来。我国会计类课程群中,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在内容和结构上相当不稳定,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大同大异”的特征,相同之处高度趋同,相异之处又有很大差异。限于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影响,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在内容上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不稳定现象是很正常的。这种现象在一些涉及计算机技术的其他相关课程中也有表现,如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但是与这些课程相比,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不仅在内容上稳定性不强,甚至在结构上也缺乏相对稳定性。基本上是在侧重开发、侧重应用、侧重复合三条线上摇来摆去,长期以来有关各方各执己见,难以趋同,课程结构难以定型,再加上相关内容必须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做与时俱进的调整,某种程度上难免给人造成课程体系较为混乱的印象。

(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中复合性内容的比重不高

会计信息系统融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多个学科知识为一身,边缘性和复合性突出。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接受教育者达到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水平。对于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这一教学目标,有关各方是高度认同的,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建设方面也形成了复合派这一流派。但是分析众多复合派的教材内容结构,发现基本上是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网络技术与应用等知识进行结构化合并,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相关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容重复较多,真正能够体现出会计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相关技术课程“整合”特征的内容相对较少,所占比重不高,使得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一体化程度不高,交叉特色不明显。

(三)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相对独立性日益受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冲击

管理信息系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冲击由来已久,早在2002年,某从事会计信息系统研究的学者在一个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师座谈会上,向几位同行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aiS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一些同行提出,现在aiS已经快要被eRp代替了!以后很快就没有aiS这门课了。至今,众多从事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的教师对此仍有颇深感受。

笔者认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对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冲击源于实践层面。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与诺兰阶段模型非常吻合。即率先在各种组织的财务部门开始初装,随后开始在其他部门蔓延。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开展,会计信息孤岛现象逐渐显现出来。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催生了具有财务业务一体化特征的所谓企业级会计软件,并很快升格为集成程度更高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eRp),这种趋势迅速蔓延并普及。许多国内会计软件厂商,如新中大、用友、金蝶、浪潮国强等知名厂商等,因此纷纷转型为管理软件公司,并不再推出单纯的财务软件。这迫使教学单位使用财务业务一体化的eRp软件开展配套的aiS实验教学。eRp软件所蕴涵的理念已超越出传统的会计观念,需要综合运用生产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知识与技能,才能使软件流程运行下去。目前已经形成了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等众多专业的师生共同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所谓的“沙盘大赛”的局面,其必然会对传统的aiS形成冲击。

伴随着会计信息孤岛的消逝,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相对独立地位也在动摇,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出现边缘化倾向。

(四)部分会计信息系统人才的复合特征不明显

目标中的会计信息系统人才应该是复合性人才,即所谓的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双通人才。通过我们的观察,真正达到这种水平的人才是非常短缺的。

在教师层面,与其他会计类教师相比,从事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在知识结构和个人素质方面差异非常大,基本上可划分为强计算机强会计,强计算机弱会计、弱计算机强会计、弱计算机弱会计(如部分由管理信息系统转型的教师)的分布格局。除第一类教师外,其他三类教师的知识结构的复合特征弱化,难以适应信息化日益深化的要求,部分教师纷纷离开了原来的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岗位,放弃了原来的研究方向。

在学生层面,部分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和会计类专业学生,在会计信息系统化方面的复合能力不强,处理会计信息化实际问题的技能有限。在人才市场上被评价为不精通会计信息系统,甚至有些学生被戏称为“既不懂会计又不懂计算机”,这类型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上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本来应该属于他们的会计信息化岗位,经常被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替代,目前这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这类学生的就业前景非常不理想。

二、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的交叉性知识是表现学科特色的关键构成

如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中核心知识的交叉成份不浓厚,个性特征不强。与相关学科知识相比,就没有显著的区别。这将导致学科特色淡化,这也许就是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特色淡化的根本原因。

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系统知识体系的核心知识应是会计学科相关知识与计算机等支撑性技术学科相关知识经过“内生性”融合,能够充分体现出“整合”特色的知识。应具备如下特点:

一是相对独立性。会计信息系统知识应在复合性基础上,对会计知识及计算机等相关技术支撑知识进行适度的创新发展,与源知识既要有联系,更要有区别,如果能达到“我中有你,你中无我”的程度,就非常理想了。

二是整合性。会计信息系统知识应具有会计信息系统个体属性,其有关概念应具有特定的内涵与外延。套用面向对象方法的概念比喻,会计信息系统应该既不是“会计类”,也不是“计算机类”,而应是经过系统整合后的新类,即“会计信息系统类”。

三是基于会计信息系统知识形成的专业能力难以被替代。基于会计信息系统知识形成的专业能力,既难以被单纯的计算机专业能力替代,也应难以被单纯的会计专业能力替代。计算机专业人员在进行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时需依赖这些知识和相关人才,财务部门在进行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时也需依赖这些知识和相关人才。

三、模拟建筑学和工业设计学科建设思路,创新会计信息系统知识体系

会计信息系统核心知识建设,应坚持牢固树立“整合”观念、强化交叉性知识的研究和积累、突出会计信息系统知识集成性的原则,才能凸显出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的特色,维持会计信息系统的独立学科地位,避免被边缘化。

在众多学科专业领域中,有许多和会计信息系统同样具有边缘性、复合性突出特征的学科专业,如工程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建筑学、工业设计等专业。通过观察分析,我们发现建筑学与工业设计的学科建设思路值得移植和借鉴。

(一)建筑学与工业设计专业复合特征分析

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理工与人文、科学与艺术广泛的知识背景,“建筑、城市、园林”三位一体的专业知识结构,能在设计、科研、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风景园林设计、文物建筑保护、建筑技术设计、科学研究、管理及建筑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建筑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上述专业的复合特征分析:

1.建筑学专业主要从事建筑物的外观设计,要求既懂土木工程基础,又精通建筑艺术。其形成的专业能力形成两个依赖关系,一是土木工程师要依赖注册建筑师,土木工程师虽然也具备建筑学基础知识,但是其建筑物设计水平难以超越建筑师;二是房地产开发商也依赖建筑师,虽然房地产开发商可聘请艺术家帮助其设计建筑物产品,但是由于普通的艺术家不懂工程结构,设计出来的建筑物可能会成为“空中楼阁”,根本无法建造出来。基于建筑学专业知识形成的既懂建筑工程又懂艺术的复合专业能力,很难被工程师或者艺术家的专业能力替代,其工程与艺术整合的特征突出。

2.工业设计专业主要从事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专业能力的特征本质上与建筑学专业类似,只不过领域不同。例如汽车造型与功能的设计工作,汽车工程师和艺术家很难替代汽车设计师的专业能力。

3.上述两个专业具备一些共性特征。一是专业价值主要体现在目标产品(如住宅或汽车)的“做什么”和“怎么做”阶段,基本上不涉及“具体做”方面,产品的实现依赖相应专业的工程师来完成;二是非结构化思维与结构化思维的有机融合。技术知识具有非常明显的结构化特征,艺术知识具有非常明显的非结构化特征,两方面的知识所依赖的思维方式及技巧差异较大,将二者整合起来比较困难。正因为如此,一旦通过专业培养,形成以复合知识为支撑的具有整合特征的专业能力,就具有非常强的难以替代性;三是知识结构具有强艺术含量和较强工程技术含量的复合属性。

(二)会计信息系统专业能力的复合特征与上述专业的比较分析

会计信息系统总体上可以看作是基于会计专业需求的软件工程,需要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等相关支撑技术专业知识的高度融合。会计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艺术性,非结构化特征明显;计算机等相关支撑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结构化特征明显;二者的整合也是具有较大难度的。

软件工程从根源上说,是移植了建筑工程的原理,模拟建筑工程分为勘察、设计、实施三大阶段的思路,将软件开发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三大阶段。即按照依次解决系统“做什么”、“怎么做”、“具体做”问题的先后顺序,逐步搭建软件系统,避免返工,降低风险,最终实现系统目标。

对于会计信息系统这一软件工程来说,会计专业知识在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阶段,尤其是在系统分析阶段,作用明显,价值凸现。但是会计专业知识的应用适应计算机等相关技术知识的要求;而计算机等相关技术知识在系统实施阶段的价值体现非常明显。

综上,会计信息系统专业能力的复合特征与建筑学和工业设计学科建设思路类似,专业能力价值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做什么”与“怎样做”阶段,科学与艺术整合特征突出。

(三)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创新的初步设想

1.会计信息系统学科专业能力的目标定位。会计信息系统专业能力的目标,通俗地讲,就应该是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要求不仅要精通会计理论与方法,正确处理会计业务。而且要掌握软件工程的方法,结合会计业务需求,分析和设计会计信息系统。能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并具备一定的会计信息系统实施能力。会计信息系统专业知识主要应用于系统分析和系统实施阶段,形成强会计较强计算机的能力强度分布特征。会计信息系统专业能力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分析和设计环节,至于软件的实施(编程),应交给软件工程师来完成。

2.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创新的基本原则与初步设想。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构成,应该是会计信息系统系统分析知识和系统设计知识。除传统的软件工程知识并结合会计业务与相关管理业务加以整合外,为提高整合效果,还应该模拟建筑学和工业设计专业的思路,增加软件设计美学、软件设计心理学、软件安全工程、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等相关支撑知识。所有核心知识均应体现出突出的“整合”特色。

在具体的构建路线上,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专业层次,可以考虑设立“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专业。以本科专业设计为例,在专业基础课程模块适当增加计算机类课程;专业课程分成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审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三大模块,丰富并强化会计专业知识与相关技术支撑知识的整合性内容;毕业环节以毕业设计为主,毕业论文为辅;职业定位应是会计软件系统分析员。二是课程层次,应对会计专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进行改革,改革所遵循的原则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强化整合性内容,弱化合并性内容;强化系统分析能力、系统设计能力、系统应用方案设计与管理方案设计能力,弱化系统实施(编程)能力;显化会计信息系统知识,淡化管理信息系统知识。

综上,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的创新,应在会计专业知识与相关技术支撑知识的结合处狠下功夫,强调会计知识与相关技术支撑知识的“整合”,形成难以被替代的会计信息系统复合性知识,突出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特色,维护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知识篇2

论文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实践来实现。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实现了空前的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而如何在现代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素养,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论文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信息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教师教育的共同目标,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教育开始走向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途径也深受信息技术的影响。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特点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经过近三十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已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课题。总结国内学者的代表性观点,教师专业发展是以教师个人成长为导向,以专业化或成熟为目标,以教师知识、技能、信念、态度等专业素质提高为内容的教师个体专业内在、动态、持续的终身发展过程,教师个体在此过程中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得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也就是说,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集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专业情感于一体的师资培养过程,更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过程。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专业发展的自我决定性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课程设计、教材选择和教学活动规划时,应充分发挥自我决定性。教师应具有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一方面,不受外界的影响,另一方面,将外在的影响转化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动力。

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延续性把握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有助于教师思考、选择、确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和目标。同时,教师只有以终身学习为理念,才能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以确保教学能力符合时代的需求。

专业发展的情境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句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教师的许多知识和能力同样依靠个人经验和教学感悟的获得。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教学理念和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此外,教学情境具有不确定性,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与教学情境相联系。应在学校中建立起一种合作的氛围,以促进教师的成长。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

(一)信息化的内涵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使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由此逐渐产生了信息化的概念。信息化一词最早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tadaoUmesao)于1963年在《论信息产业》中提出:“信息化是指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我国1997年召开的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从工具层面将信息化定义为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从组织层面概括信息化,就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在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创新应用过程中,改造原有的组织结构与文化氛围以促进信息技术发挥最大的效用。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信息化的联系

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将使教师专业发展形成新的思路和发展框架,以现代信息技术指导教师专业发展需明确两个问题:一是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途径,工具层面的信息技术应该如何发挥作用;二是信息技术引入教师专业发展之后,学校组织结构和文化该如何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包括教师专业发展从个人向群体转化等。这两个问题反映了信息技术引入教师专业发展领域之后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其实也反映了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知识内容要求;另一方面,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信息技术引起的教师变化,最大的是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美国教育部下属的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从学习技能的角度提出信息素养,强调学习能力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信息素养概念。教师信息素养主要是指面向教育教学实践的信息素养,是教师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检索、获取、评估、组织和有效地利用信息进行教学和科研的综合能力。例如,通过学习使用文字处理、e-mail、web开发、intenet搜索引擎工具,培养使用信息通讯技术访问、管理、整合、评价、创造和交流信息的素养;通过学习问题解决工具(如表单、决策支持和设计工具)能够培养使用信息通讯技术管理负责事务、解决问题以及进行批判性、创造性系统思考的能力;通过使用个人发展和生产力工具(如e-learning、时间管理/日历)提高利用信息通讯技术提高生产力和个人发展的能力。

在掌握一般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现代教师还必须拥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能力,具体包括利用网络资源备课,利用虚拟学习环境组织学生学习,利用信息工具评价学生的能力等。转贴于

(二)信息技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的新途径

从个人非结构化知识到个人结构化知识再到组织结构化知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知识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个“知识”既包括教师个体所拥有的情境化知识,也包括教师群体所共享的普适性知识。前者即个人的非结构化知识,相当于个体的感觉经验,人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大量感知经验,这些感性材料以非结构化的形式存在于人脑之中,但是这种繁杂的感性材料必须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化知识,人才能进行逻辑思维,这个过程就是个人知识从非结构化向结构化转化的过程,转化后感性认知便上升为理性认知。个人结构化的知识相当于某种特定的理论假设,如果能够在社会群体中得到认可,那么个人结构化知识便成为社会组织公认的理论。这就是知识成熟的第一条路径。对于教师而言,平时需要完成大量工作,即收集大量非结构化知识,如备课过程、教学活动过程、辅导员工作等,这些工作是教师感性材料的来源。但是,这些杂乱无规则的材料对教师日常工作帮助并不大,因为他们是无序的、无章可循的。要利用这些知识必须让它们变得有条理和结构化。若想实现这个结果,教师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归纳总结,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理论;二是利用现有的理论同化这些非结构化知识。目前,大多数教师都是在现有教学理论基础上适当调整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因此,学校更多的是通过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培训,请专家来引领发展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但这样的行为只是为教师个人知识结构化提供了可能。只有教师个人结构化知识变成业内公认的理论,即变成了社会的结构化知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才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增加。

从个人非结构化知识到组织非结构化知识再到组织结构化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二条路径实质上是在教师个人经验基础上,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完善个人经验,并经过社会化过程,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知识的方法,这里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和群体特征。在这条路径中,教师的个人发展服从于群体需要。例如,教师通过交流教学叙事心得,描绘了清晰的教学情境,然后从不同渠道传播出去,重组一个社会公认的非结构化知识,然后被权威的理论家认可并完善,形成相应的理论,就完成了知识成熟的历程。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专业知识增加了,所以教师群体专业化程度提高了。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就是使知识结构化、社会化。这里信息技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知识结构化的技术;一类是技术社会化技术,从知识管理角度,上述技术对应个人知识管理技术和组织知识管理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无论通过哪一种途径,由于先天与信息技术有关,因而都是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途径,所谓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就是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与组织知识管理两者的结合。

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对高校教育教学的启示

(一)要培养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信息的传播者。我国的高等教育迫切需要高校教师掌握更先进的信息资源,因此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一要有强烈的获取信息的意识,捕捉信息要有较强的敏感度,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学习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二要能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认识到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并能通过多种渠道较快地获得信息。三要能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地吸收和批判性地评价。四要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能用之解决教学问题。五要能将上述整套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于继续学习和学术交流。

(二)要提高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知识篇3

(广东白云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450)

摘要:人才培养应适应时展的要求,为了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电子信息类应用技术型人才,广东白云学院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3+1”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起来,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规格要求、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课外活动教学内容设置与企业实践教学内容设置等几个方面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构。

关键词:CDio;“3+1”;人才培养模式;电子信息工程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3.002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3—0003—03

基金项目:广东白云学院教研教改项目。

收稿日期:2014—10—07

作者简介:龙诺春(1964—),男,湖南邵阳人。广东白云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智能控制技术。

余丽红(1985—),女,湖北咸阳人。广东白云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信息处理。

林春景(1963—),男,福建普田人。广东白云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方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工程科学技术知识变得越来越丰富,结构体系变得越来越庞大,同时,时代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以适应新形式下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从我国高校来看,“985”高校和“211”高校培养研究型人才、学术型人才,人才培养定位清晰,但大多数地方高校定位模糊,大多采用“985”高校和“211”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一些地方高校办学条件的不到位和师资力量的不足使得培养的学生很难适应新形式下的人才要求,导致出现生产一线人才紧缺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形成了用人难和就业难的两难局面。

广东白云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在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3+1”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

一、CDio教育理念与“3+1”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一)CDio教育理念。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运行)工程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愿景、一个教学大纲和12条专业人才培养标准。CDio的愿景是利用现代工业环境,以真实的产品或系统为载体,培养具有深厚专业技术知识和较强工程能力的高素质高级工程技术人才。CDio的教学大纲反映了这个时代世界工程教育发展目标的主流要求,对工程师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以逐级分别细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形成对学生和教师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具体化、可观测的目标体系。[1]CDio的12条标准分别考察专业培养理念、课程计划的制订、设计实验和实践场所、教与学的方法、教师提高以及考核和评估等最根本的、体现CDio工程教育特色的要求。[2]

CDio工程教育理念主要面向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它以现代工程实际为背景环境,以工程项目产品或系统从构思、设计、实现到运行(包括改良)乃至废弃的生命周期全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和技术知识获取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开发创新能力和系统掌控能力等,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3+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3+1”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是:采用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模式,在学校内进行三年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在企业进行一年的实践教学,进行工程能力和职业能力训练,两个教学环节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开发创新能力、系统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要求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3]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人才培养应达到的目标和规格,即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实现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而构建的教学过程和运行机制,即以什么方式方法培养人才。因此,我们研究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就要明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然后构建与培养目标相符合的教学过程和运行机制。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关键。地方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地方区域优势,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立足地方,面向一线,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广东白云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立足广东,面向珠三角地区电子信息行业一线,培养素质高、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的能从事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服务工作的电子信息类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前提,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一方面,要注重基础知识和素质的培养,厚基础、重素质;另一方面,要突出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即要培养学生运用专业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方法,具有专业知识基本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3.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熟悉电子工程项目和电子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和管理流程,具有掌控和管理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一般方法,了解电子信息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本能力。

5.熟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进行思想品德修养和素质修养,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依据。广东白云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构。

(一)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电子信息工程是以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门工程学科于一体的专业,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广泛。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应根据专业特点确立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根据广东白云学院的定位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理念,基础学科以“够用为度”为原则设置,相关主干学科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以“能力为本”为原则设置,以“3+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共由五大模块组成:

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课程。思想政治理论、法律与德育、语言与写作、体育与心身健康、形势与政策、职业与修养等方面的课程。

2.自然科学知识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

3.专业基础知识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

4.专业技术知识课程。广东白云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分电子工程和嵌入式系统两个方向。专业技术知识课程按专业和专业方向进行设置。专业课程有电子工艺、感测技术、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电子工程方向有数字信号处理、DSp原理与应用、eDa技术与应用、微波技术与天线等课程。嵌入式系统方向有计算机操作系统、嵌入式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等课程。

5.公选平台课程。主要包括文学、经济、管理、艺术类方面的基本课程。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课程和自然科学知识课程属公共基础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同时,为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科基础知识课程是专业技术知识课程学习的基础,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专业技术知识课程按专业方向进行设置,突出专业特色,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公选平台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有对工程项目和系统的掌控能力。同时,在设置课程体系时,根据课程性质要求设置必修课、限选课和公选课,选修课程主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置。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特征和行业需求表明工程性和实践性是本专业的主要特点,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4]在构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律。实践教学体系可分为课程实验与应用综合训练两个教学环节。大多数课程有实验教学环节,实验学时按总分时的25%~50%分配,有些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课程实验按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三个层次进行设置,重点是设计性、综合性内容教学。课程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和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应用综合训练主要是对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应安排在适当的时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应用综合训练按训练项目和开发项目分类。训练项目主要有电工实训、电子线路CaD训练、程序设计综合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专业能力;开发项目主要有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电子系统综合设计(电子工程方向)、嵌入式系统综合设计(嵌入式系统方向),培养学生的小应用系统设计与系统调试等基本能力。

(三)专业课外活动教学项目设置。课外活动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信息专业应设置大学生课外活动项目,让学生在课外环境下通过各种项目训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知识结构,拓展成才空间,促进其个性的发展。课外活动教学项目的设置应使实践与理论相统一,赋予课外活动项目一定的学术含量和科技含量,同时,还应做到课外与课内相贯通,整合利用教学资源,既要考虑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活动项目,又要考虑到充分利用校外的社会资源开展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和融合。课外活动教学项目以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可以从语言沟通和交际能力、知识拓展和整合能力、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规划运作和操控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五个方面构建。

(四)企业实践教学方案构建。企业实践教学是应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企业实践教学体现了在现代工程实际环境下,以产品或工程项目为载体的“做中学”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同时,也符合工学结合、校企共同育人的“3+1”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实践教学是学生在完成本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基本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在企业现场进行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企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使学生能快速、有效、创造性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对新技术、新业务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5]通过企业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发展的动态,弥补校内教学的不足,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进一步完善学生向职业人过渡的知识能力结构,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根据综合素质和技能构成,企业实践教学包括:行业、企业调研,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习,职业品德教育,生产(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六个环节。值得一提的是,毕业设计(论文)应按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内容进行选题,真题真做。

为满足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广东白云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根据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3+1”人才培养模式,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知识结构要求、能力要求等方面分析、研究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构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基于CDio理念的“3+1”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武雄,钟东.基于CDio的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8).

[2]顾佩华,陆小华.以设计为导向的eip-CDio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3).

[3]周晓辉,何汉武.地方工科院校“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实施机制改革与实践[J].高教探索,2011(3).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知识篇4

关键词:信息管理课程体系企业信息化

西安工业大学“信管”专业自2002年招生以来,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的建设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该专业由以往的多专业合并而成,人才培养受原专业的影响,定位不够清晰;从就业情况看,又不太理想,本文从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1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需求分析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生产和经营和管理方面,电子商务软件、eRp软件以及CRm软件已正逐步地被使用,但由于信息部门仅重视软件的技术开发和设备维护,信息资源的管理显得非常薄弱;企业总体的信息规划没有引起重视,不同部门、不同软件的数据信息不能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一些企业尽管使用了eRp软件,但由于没有专门的信息化管理人才,需求定位出现偏差,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从信息人才使用角度分析,主要是企业缺少既懂经营管理又具备信息系统二次开发和维护的专门信息人才,在应用系统投入之后,仅依靠软件开发公司进行二次开发和维护,不是长久之计;二是缺少高层次的企业信息规划和建设的信息管理人才,企业“信息孤岛”的产生,与企业没有全局的信息规划关系密切。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信息人力资源需求主要分为四大类:

⑴经营管理系统开发和维护人员,该类人员应具备经营管理知识体系,熟悉企业经营

管理业务流程,熟练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从事系统开发、二次开发和维护工作。

⑵信息系统规划和分析人员,主要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工作,该类人员具备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熟悉信息技术前沿;具备经营管理知识体系,能熟练应用信息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和工具。

⑶信息管理经理(Cio),该职务主要负责企业信息战略和规划,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以及企业信息资源的有效组织,确保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该类人员属于高层次人才,应通晓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具有完善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⑷专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人员,该类人员除具备经营管理系统开发和维护人员的

确基本素质外,应充分具备信息管理知识体系,对于一些制造类企业,eRp软件的使用较普遍,这类人才对实施eRp的企业来说,需求量较大。

2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总体目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科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具体目标:以总体目标为前提,以社会需求为驱动,本科阶段主要培养经营管理系统开发和维护人员、信息系统规划和分析人员和专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人员,其中重点培养承担经营管理系统开发和维护人员和eRp信息系统维护、二次开发的专业人员,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可放在系统分析员和信息管理经理等高层次人才以及相关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

3我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课程体系建设存在问题

通过对我校前三届(2004-2006)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⑴经济管理和计算机方面的理论课较多,专业应用课较少;

⑵实践环节力度不够,,只注重课内的上机实验,缺乏综合实验,学生无法将经济管理和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有机结合。

⑶专业应用课课时较少,缺少必要的实训,课程设计的周期较短,其结果是学生仅掌握了专业知识,却没有真正具有相对应的专业技能。

⑷选修课范围太窄,尤其缺乏计算机最新应用技术的相关课程,导致学生知识体系和技能与企业实际应用要求的脱节。

⑸毕业实习流于形式,许多学生并未有效地完成与该专业有关毕业实习,实习专业针对性不足,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几点建议

⑴坚持宽基础上应用型专才教育模式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首先应该掌握高等数学、外语、计算机科学和其它信息技术等基础知识,具有宽厚的基础,但不要求学生对各门学科知识都精通。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应以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为主干课程,以计算机与管理的相关课程为两翼,对于信息系统开发、信息技术应用(eRp系统)等相关的课程应加大相应教学和实训学时。

⑵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强化模拟实验。

组建诸如知识信息组织、信息系统设计、信息分析模式、信息网络管理等专业实验室,确保实验课程与教学配套,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对专业学生开放。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应增加eRp沙盘模拟实验,使学生真正掌握eRp管理思想和业务流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技能。

⑶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知识更新

由于该专业属新兴交叉学科,我校的该专业教师队伍来源各不相同,年青教师偏多,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要注重吸引其它院校有关信息管理类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到学院工作,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国内和出国进修、青年教师攻读有关信息管理类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研究生等方式,促进在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时,应为教师创造到企业界进行信息管理时间的机会;教师自己也应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

⑷建立毕业实习基地

在教学中需要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选择实习基地,要注意几点:一是实习单位,要有较好的现代信息技术设备;二是实习单位与本院系要有良好的关系,如长期合作科研项目;三是要互惠互利,能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到软件公司、网络公司,和各种企事业单位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运行情况的调查,或直接从事系统开发设计、网络和系统维护、网页设计等等工作,甚至参与管理信息系统或其它管理问题的诊断和创新研究,可安排在第三、四学年的寒暑假进行。

⑸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增加专业应用技术讲座

目前,weB技术广泛应用于管理信息系统,网站建设的新技术也不断出现,J2ee和.net技术在企业中广泛应用,在大三和大四年级应增加相应的公选课、技术讲座和学术报告,适应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学东.面向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研究,[J]情报学报,2000,19(5).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知识篇5

论文关键词:GiS专业,信息技术,信息类课程,课程设置

 

1.信息技术对GiS专业人员的重要性

近十几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快速地渗透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GiS界也不例外,从最早的微机地理信息系统到今天的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平台,GiS在融人信息技术以后,已由古老的地图,沙盘时代跨人到了今天的电子GiS时代。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echnology,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从地理信息系统的学科交叉来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学科基础;从技术层面看,本质上说信息系统,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与信息处理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从理论支持来看,空间信息表达、3S集成技术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相应在教学层面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必然要对信息类课程提出较高的要求[1]。

2.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

信息类课程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息类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一些专业中信息类课程仅是一种技术性、辅助性课程,信息类课程本身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产生、发展与教育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内容,其体系结构与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水平与学生培养质量[2]。

2.信息类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上水平、上台阶的重要推动力。当前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前沿问题如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虚拟地理信息系统、多维动态地理信息系统等都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在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和开发型地理信息系统人才方面,信息能力与应用水平同样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面向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前沿的人才,信息技术教育将是关键之一[3]。

如今,计算机图形字,计算机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计算机通信等信息技术渗透到地理信息系统,3S集成,测绘技术的各个方面免费论文。而目前GiS专业信息类课程教学却与GiS新技术的发展显得极不适应。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势必影响到受教育者的素质。

信息技术在GiS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然而我国GiS教育界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重视。国内各GiS院校GiS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只有《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这门基础课,其它课程均为选修课或考查课(非主要课程),教材内容也落后于现状的需要,如选用的教材内容肤浅、陈旧、课时少。有些专业课程,比如《空间数据库技术》及《GpS原理》都要求有信息类课程的基础,但课本里只是泛泛带过,学生并没有信息前导类课程的学习[4]。

3.GiS专业学生信息类课程的特点

针对GiS技术类专业对信息类课程的需求特点,选择正确的教学摘要涵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以及电子的定位导航等课程在内的一个广泛的信息课程体系。

1)GiS专业学生通常与诸如信号,图像,方程,表格等实体打交道比较多。为了能够对GiS类的学生有所帮助,信息基础课程须教会他们如何表示这些工作中会用到的数据,以及如何操作这些数据,对学生不太会感兴趣的诸如复杂数据结构和算法则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加用例。

2)GiS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往往是能够熟练运用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信息化工具,而非自身的兴趣所在,更非其职业追求的目标。他们通常对信息技术已有所接触,能够在家里轻松自如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一些图像编辑,多媒体合成等简单操作。在课堂上学的枯燥的原理和繁琐编程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一种复杂的错觉。

3)课程中引用的例子应尽量与专业相关,使学生都可直觉接受的。特别是一些和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例子信息技术,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

4)GiS专业学生在信息类课程上的学习时间十分有限,他们不太可能系统地学习这些课程。由于GiS的相对复杂性。GiS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有关信息类知识外,他们对其他有关GiS的专业知识,GiS相关的体系的知识也要有相应的掌握和理解。

5)用于GiS科学的软件包很多,要选择一些对其未来工作中接触机率大的。目前GiS商用工具软件有数十种之多,其应用和功能各有侧重,如果让学生完全掌握如此多种的软件实属困难。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应采用一些主流的应用软件进行教授。

4.信息类课程的设置方案高校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使学生能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其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性人才。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基础教育对于提高21世纪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大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要着眼于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的培养,包括通识素养和能力与应用创新素养和能力。通识素养和能力是对所有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是指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在信息技术方面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例如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信息表述能力、信息交流能力、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等。应用创新素养和能力是指学生能自主学习,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发能力,能灵活自如地把信息技术用于专业研究领域。实践证明,许多在信息技术领域有成就的人是非信息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既具有本专业的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跨学科的人才知识面宽,富有创造精神。关键在于正确引导和培养。

国内外很多高校为GiS专业开设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类课程,大体上可分为三种:1导论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信息系统基础)。2原理课程(电子技术、导航原理、数据库原理)免费论文。3应用课程(GiS软件应用、GiS软件应用)。在研究GiS专业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和教学时应当充分围绕这两个层次素质与能力。为此提出“1+3+X”(1门基础课+3门限选课+X门任选课)的分层课程设置方案。 其中,1门基础课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通识课,课程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性和适用性的概念、技术和应用,它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对信息课程有一个概述上的了解和认识。在1门基础课程学习完成之后,各专业可根据需要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电子技术”、“导航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通信原理”中选择三门作为专业限选课。这些课程在已有“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接受,同时也是对一些GiS高年级课程所必不可少的基础。只有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的把握有关GiS专业知识信息技术,将各种技术、方法更好的应用和融合。

为了达到新形势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学校可以在学分制下采用的是多模块、多层次的进阶式教育模式。由于学生的基础各异,学校还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和实际应用需要选修实用技能课程。为此,我们可还设置了一系列信息类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可以结合GiS专业的实际的情况,适当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导航软件应用”、“局域网的组建与管理”、“GiS模拟软件应用”、“数学建模软件”、“GiS计算软件应用”中选择X门作为专业任选课。这些选修课可以在学生已经有的限选课的知识基础上,可以更好、更有效率的学习GiS专业知识,把握有关技巧,所有知识融会贯通,有得于提高学习效率,加快知识层次的升华。

5.结束语课程设置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学校定位、学生来源、专业特点、师资结构等。我们对课程设置所做的工作和将要进行的改革目标都是为了提高我校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最终使学生受益。同时我们要充分试识到GiS在引入信息技术后所呈现出新的特点,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及时调整课程体系结构,以适成GiS技术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叶巧云,陈伟清.高工专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体系的探讨[J].地矿测绘2000,(1):47248.

[2]盛业华,郭达志,杜培军,等.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测绘通报,2000,(6):40242.

[3]盛业华,杜培军.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与专业建设[J].煤炭高等教育,2002,(2).

[4]郑贵洲,吴信才.对面向21世纪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的思考[a].教育部21世纪高校Gi发展战略研会论文集[C].武汉:[s.n.],2001.3602363.

[5]李天伟,王孝通,周爱军.电子海图系统软件可靠性研究[a].1998大连国际海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一卷)[C],1998.

[6]陈金海,张杏谷,项鹭,彭国均.基于eCDiS的航标监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

[7]梅雄.钟成雄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简介[a].江海直达船舶驾驶与避碰论文集[C],2006.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知识篇6

关键词:煤炭行业;软件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5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1)012018203

作者简介:张允蚌(1978-),男,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软件工程教育;谭章禄(1962-),男,江西赣江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信息系统。

0引言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现阶段我国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煤炭行业性较强的传统工业,如何摆脱长期落后的半手工半机械化的作业方式,实现全面信息化生产方式的跨越式发展,信息类人才是关键,尤其是软件人才。按照国际合理的软件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今后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百万。软件人才大量需求为特色性学院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如何培养适应行业性信息产业最新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的软件人才将成为学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1煤炭行业的信息化需求分析

为加快煤炭工业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进程,自上世纪末,国家就构建了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战略规划。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煤炭行业信息化水平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现状。总的来看,目前我国煤炭行业信息化需求处于不断探索发展的快速成长期,多数煤炭企业还处于利用因特网开展电子商务的层次,而对于工艺设计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利用计算机内部管理系统化的层次只是大型上市公司才能达到的。因此近年来,国家及各地方有关部门出台了市场化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安全生产、节能减排、两化融合等一系列与煤炭密切相关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的贯彻和落实,要求信息化从中发挥重要作用。

可见未来我国煤炭行业信息化需求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尤其是采矿信息化、安全监测监控信息化和生产调度指挥信息化、矿井综合自动化和管理系统信息化。由于煤炭行业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信息化建设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相关行业类信息化人才的匮乏。2000年前后几年,煤炭行业不景气,计算机的大量人才流失,尤其是既懂计算机又精通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流失,加之缺少新进专业人才,企业自身也未看到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带来的极大挑战,不注重相关人才的储备和培养等诸多原因,形成了信息化人才短缺的局面。可见,未来煤炭行业迫切需要高校大量培养一批熟悉软件工程技术,具备软件系统分析、软件整体开发设计和项目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矿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2煤炭行业软件人才培养的原则

2.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

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否受市场欢迎,是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改革的根本。因此作为行业性特色明显的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应立足于煤炭行业信息化对人才的现实需求为导向,走企业、高校、it公司三方联合运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软件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满足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尽可能的缩短与煤炭行业信息化需求之间的差距和磨合期,实现校企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

2.2以煤炭生产+企业信息化双重人才为标准的原则

目前煤炭行业信息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对口的信息化人才严重匮乏,因此矿业类特色高校信息化人才培养应凸显行业特色,即煤炭生产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煤炭企业信息化知识面宽,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等计算机知识突出的综合型人才。该类高校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应打破目前一些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框架体系的限制,在保证软件工程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大胆的进行裁减、调整,并在公共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煤炭类主干课程。确保培养出的学生既懂煤炭生产方面的知识,又懂煤炭生产信息化方面的知识。

2.3以实践操作能力强、煤炭行业信息化管理知识扎实的应用型人才为原则从近年来企业对软件人才反馈的信息看,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培养的软件人才,主要存在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较弱,自我适应能力差等不足,因此难以胜任煤炭行业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甚至需要企业很长时间的强化培训才能适应。可见,煤炭类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以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强、熟悉煤炭生产信息化需求方面知识的应用型人才为专业建设原则。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煤炭企业生产一线的锻炼,才能提高学生对我国煤炭生产存在的问题和信息化进展主要障碍的认识,才能保证煤炭类软件人才培养的质量。

3煤炭类软件人才培养的具体思路

根据当前煤炭行业信息化人才需求的现实分析,目前各大煤炭企业急需“应用型”人才,即具备煤炭生产、制造专业知识、又具备计算机系统应用、开发、管理知识的信息化人才。所以,如何充分融整合计算机专业与矿业类专业的特点,培养具备煤炭行业信息化领域软件系统开发和管理能力的交叉型复合人才,为煤炭行业输送一批煤炭专业的信息化专门人才,应是我们矿业类高校把握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机遇。为此,根据矿业类高校办学水平和实力,我们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就如何培养矿业类软件人才提出构想,为进一步推动各矿业高校加快软件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3.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基本要求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困难众多,煤炭勘探、开采等领域也需要许多专业化的系统软件。而这些系统软件的开发、使用、维护都需要既懂软件开发、设计又懂煤炭生产的专业人才。此次人才培养构思的宗旨,就是解决培养既能从事煤炭企业信息化软件开发、又能从事煤炭开采等软件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面向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软件工程技术与软件工程管理相关的经济、管理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业务要求达到:

(1)坚定的政治立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煤炭行业建设和发展服务。

(2)掌握软件工程领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

(3)具有阅读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的基本能力。

(4)具备软件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学生通过软件工程知识课程、煤炭行业知识课程、人文知识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学习,将成为专业(软件、煤炭)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高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将通过课堂教学、校内实训、企业实践紧密结合的培养途径,尽量缩短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磨合”期,力争培养出满足煤炭行业信息化实际需要的、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3.2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煤炭企业软件人才的特色

总体来说,我国煤炭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需求缺口很大,这是我校实施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所在。因此我们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在煤炭行业的资源优势,其软件工程项目优势主要集中于煤炭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各类管理软件系统,通过加强与煤炭企业集团的横向合作,针对煤炭系统信息化建设将是我校创建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一个突出特色。即通过组建现代化的产-学-研基地,利用集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技术转移于一体,直接面向我国煤炭系统,把研究成果应用于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并从中获取优厚回报,产生实际效益。通过鼓励国家、学校、社会、企业的多方参与,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速人才、科技与煤炭经济的结合,提高矿业类大学在煤炭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参与度与渗透力。

3.3课程体系设置――突出煤炭专业特色

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面临两种选择:就业或继续深造,且大部分毕业生最终将就业,从事软件工程相关的工作。就业的各种职位决定了对相应知识点的要求,从而也决定了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大纲的确定,针对煤炭类软件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应注重煤炭生产等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以煤炭类课程模块、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模块、方向性选修课程模块进行主干课程排列组合。确保学生掌握煤炭生产、煤炭行业信息化的关键知识点。

4展望

4.1取得人才培养的社会、经济效益

当前,我国软件工程专业教育正在探索,煤炭类高校设置软件工程专业,不仅可为煤炭行业的信息化和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而且也为高校履行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种职能拓展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可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对于缩短我国与国际软件教育水平的差距,为社会提供大量紧缺人才,促进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提高煤炭行业整体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均有重要意义。

4.2利于形成学研产结合、校企联盟的煤炭行业软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软件工程专业建设,必然要把产学合作作为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积极引进社会和企业界优质教育资源,采取主动请进来的办法,聘请企业界著名专家、高级软件工程师或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校为学生开设专业教育、专业讲座或讲授某些技能型课程。同时实习实训基地以多种形式与it企业紧密合作,突出以企业实际项目训练为主线,结合辅助授课、案例分析和实用讲座等多种学习形式,以企业项目经理、技术总监、有经验的软件工程师为指导团队,着重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以真实的企业项目、真实的企业环境、真实的企业化管理为基础,培养真正的实用型、复合型高层次软件人才,这样必然形成了校企联盟的人才培养模式。

4.3能够取得高显示度的研究成果和推动煤炭企业信息化进程通过组建软件学院和软件专业建设,必然要引进一定高水平的软件科研人才,打造学术团队,这样在实时监控软件、eRp产品、oa系统、生产调度等管理软件产品;矿床数字化模型、工程设计、地压管理、开采过程模拟、GiS软件等领域完全可取得一批高显示度的研究成果,开发出在煤炭企业中有影响力的软件产品,无形中加快了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的进程。软件成果或产品的传播和推广的同时提高社会对煤炭类高校人才的关注度,从而提高煤炭类高校的竞争力和美誉度。参考文献:

[1]李军亮.地方煤矿“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煤炭,2011(3).

[2]贾宗福,齐新军.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0).

[3]苗淑杰,康维新.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9).

StudyonSoftwaretalentCultivatinginCoalsrelatedUniversities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知识篇7

关键词: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教学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融合是促进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之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信息的安全,信息安全是构建整个社会信息化的根本保证。只有实现了信息的安全,才能确保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络科研、网络银行、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真正造福于人类。

目前,国际上不少大学开设了信息安全学科专业或者信息安全相关课程[1~3],国内则已有几十所高校开办有信息安全本科专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批掌握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的专门人才,这些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的数量与社会的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开设信息安全专业有许多规定和要求,并不是什么学校都可以开办该专业的。此外,几乎所有高校均举办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或者网络工程专业或者软件工程专业或者其他相近专业,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许多计算机应用系统、网络信息系统、软件系统都是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设计、开发的。我们知道,只有从系统设计伊始就考虑信息安全需求与信息安全技术运用,才有可能使得开发出的信息系统是稳定可靠和安全实用的。因此,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及其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的信息安全技术知识去设计、开发安全可靠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软件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等,是这些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一项重要的现实任务。

2各专业本科教学的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

结合信息安全学科发展趋势[4],我们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应当学习如下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并逐步加以运用。

(1)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信息安全研究范畴,信息安全系统,信息安全体系结构,信息安全模型,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标准与法规。

(2)计算机设备与芯片安全

(3)密码技术

DeS对称密码,RSa公钥密码,eCC椭圆曲线密码,量子密码,密钥管理与密钥恢复技术,公钥基础设施pKi,基于口令、智能卡和生物信息的身份认证机制,基于私钥和公钥密码体制的信息认证技术,Kerberos认证系统与X.509标准;安全单向HaSH算法,数字签名技术与标准;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技术。

(4)数据库安全

数据库加解密技术,数据库系统访问控制技术。

(5)操作系统安全

操作系统安全机制,windows操作系统安全,Unix操作系统安全,Linux操作系统安全,Solaris操作系统安全。

(6)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技术,网络协议tCp/ip、Http的安全,电子邮件系统安全,网络互连设备安全,安全电子商务协议,入侵检测技术。

(7)应用程序安全与可信软件技术

应用程序安全,软件可靠性,软件质量预测,可信软件测试,可信软件开发与维护控制。

3各专业本科信息安全技术知识教学实施方法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独立地开设六、七门课程来讲授前述所列的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将占用较多学时,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如果这样做的话,这三个专业几乎演变成信息安全专业了。我们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的教学既要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以最大程度地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又要体现出与信息安全专业本科教学的区别。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实施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的教学,一种做法是单独开设一门“信息安全技术”课程,将前述知识点集中讲授。这样做的优点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对信息安全技术知识获得整体的了解与认识。但是,前述所列的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其他课程的内容联系十分紧密,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点并加以运用需要学生具有相关的专业课程背景知识(例如,理解关系数据库加密的特征与过程必须具有关系数据库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知识)。因此,如果在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之后再独立开设“信息安全技术”课程,那么由于课时安排受限的关系以及授课教师专长有所不同,在授课过程中将信息安全技术各知识点与学科专业其他课程联系以及将信息安全技术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设计与求解的阐述可能就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如果在低年级就开设“信息安全技术”课程,那么学生们由于缺乏学科专业知识的支撑,一时半会难以理解授课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我们建议的实施方法是,首先聘请在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科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授在大学低年级为学生开设“信息安全讲座”,以使得学生们对信息安全技术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然后,融合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的传授贯穿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全过程,将有关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的讲授有机地集成到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下表所示。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相关课程实施我们提出的这种信息安全技术知识教学方法对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来说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例如“数据库系统”课程的任课教师除了具备坚实的数据库系统理论和技术知识之外,也应当比较熟悉数据库加解密和数据库系统访问控制技术(这些其实也是数据库系统课程的一部分内容),这样讲授如何将数据库安全技术知识应用到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中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4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院校除了开办信息安全本科专业批量培养信息安全技术专门人才之外,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信息类专业本科教学中讲述信息安全技术知识也已经成为共识,虽然各校讲授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内容的多少、深浅以及侧重点有所不同,实施教学方法也各有秋千。

我们提出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及其教学方法已在广西大学实施多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表现为这些专业不少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课题就是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毕业受聘的工作岗位是直接从事信息安全技术开发与维护工作,也有相当的本科毕业生考上了信息安全技术专业方向的研究生。

本文结合信息安全学科发展趋势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的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以及教学实施方法,期望它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erikHjelmas,pstephenD.wolthusen.Full-spectruminformationsecurityeducation:integratingB.Sc.,m.Sc.,andph.D.programs.proceedingsofthe3rdannu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securitycurriculumdevelopment,newYork:aCmpress,2006:5-12.

[2]mattBishop.educationininformationsecurity.ieeeConcurrency,2000,8(4):4-8.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知识篇8

论文关键词:出版产业;信息管理;培养模式

一、概述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信息技术已成为决定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出版管理创新要以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促进企业管理全面创新为着眼点,整合和改造出版企业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实现出版经营过程自动化、管理方式网络化、决策支持智能化和商务营运电子化。行业的快速发展已表现出对信息管理人才旺盛的需求。

产业发展呼唤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离不开学科专业建设。长期以来信管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着诸如专业定位缺失、专业特色不明显、行业方向过于模糊等现象。面对新科技革命对媒体与传播业和相关行业人才需求带来的划时代变革,在北京印刷学院行业特色优势的背景下,敢于面对社会需求,挖掘自身潜能,才能造就出与学校特点相适应的人才,提高本科生专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新形势下信息管理人才更强调专业化,目前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很难满足社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预期,因为其专业知识体系中缺乏一定的行业背景、行业知识以及实践积累。由此可见,出版产业信息化环境下,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根据行业特点和需求进行修订和完善,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更需要进行改革,探索教学新模式。

二、出版产业信息化人才需求分析

1.出版产业信息化人才结构与需求状况

要想更好地培养符合行业需求人才,就必须结合行业现状来分析人才的需求现状。这不仅需要了解行业人才需求状况,还需要对特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出版产业信息化人才的需求状况,就可以从人才的需求方更深刻地了解信管专业本科生应该具备哪些知识以及技能才能满足出版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全球出版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出版产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需求:(1)技术研发:程序员、测试人员、网站维护、技术维护等;(2)信息采集:信息采集、内容编辑、技术编辑工作等;(3)管理人员:信息网络管理人员、信息化经营管理人员等。根据信管专业培养的特点和要求来看,也基本涵盖了这三方面工作需求。特别对技术研发方面,信管专业培养的复合型人才相比其他专业更具优势。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发现,技术研发人员需求的比重最大。此外,随着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对人才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出版社对信管人才的需求趋向于复合化,具体表现在,既要熟练掌握相关技术研发的方法,也要熟悉出版专业知识,包括具体的出版流程等。

2.出版产业信息化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分析

对于出版企业信息化人才来说,一方面,要熟练掌握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编程语言等信息技术,另一方面也需要了解出版经营、媒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更重要的要学会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出版企业的实际问题,满足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的需求。

出版产业信息化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是由行业特点决定的,一般只是结构可以由以下四方面组成:(1)基础知识。即基础的科学和人文知识,包括丰富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扎实的经济管理基础知识,以及外语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等;(2)系统的专业知识:高等院校对每个信管专业学生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3)相关学科知识:与出版、新媒体相关管理知识、技术应用知识、法律知识等;(4)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事出版业企业信息化、数字出版工作的实践经验。

从能力结构要素理论来,能力结构可分解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其中,一般能力应是大学各个专业都应该注意培养的普遍化能力,包括良好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记忆力和观察力、创造力等。而根据信管专业的特点,特殊能力应为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建设理论和知识,能够利用相关信息技术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应注意提高经验性智力,即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造旧经验创造新以经验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出版产业的信息化人才不但应具备相应的基本知识结构,还应特别注意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只有在实际出版企业环境中,参与实际的项目和工作,才能真正成为符合出版产业需求的信息化建设人才。

三、信管专业本科生培养现状

虽然信管专业具有复合型、就业面广等优势,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信管专业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首先,专业内涵理解不够清晰,培养目标缺乏准确定位,学生就业率比较低。其次,信管专业应用性非常强,纯理论课教学无法培养出应用型、高级的信管人才。虽然一些高校对实践课,主要表现为课程设计(一般为简易软件)和实习比较重视,但是大多数课程实践环节仅仅局限于实验室的静态实践,实际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从实际就业情况来看,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聘工作岗位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管理技能不如管理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技能学生不如计算机专业的。最终导致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率在本科管理类专业相对偏低。

北京印刷学院于1999年设立信管专业。目前已将信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数据分析,能在新媒体行业从事多媒体信息处理、数字内容加工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点上已经比其他院校有了明显的进步,一方面结合了本校的在出版行业领域的优势与特色,使得信管专业培养目标更符合学校宏观发展;另一方面,培养目标更贴近市场需求,结合出版行业数字化发展得新方向,构成数字化环境下出版信息化高级人才知识体系。

四、面向出版产业需求的信管专业本科生培养途径

1.构建行业特色的教学课程体系

基于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软件技能和管理思想双重特点,信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1)以信息技术设计与开发为导向,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为核心,该层面的课程目标就是培养和建立信息系统建设与开发的技能;(2)以信息化环境下管理变革为导向,在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体系上,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eRp等课程为核心,思考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各种问题。转贴于

目前高校信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基本遵循以上两个原则,当然不同学校也会根据自己学校发展方向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方向不同则专业课不同,由此形成信管专业的不同特色。信息管理工作通常也具有较为鲜明的行业特色,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进行信息管理的对象也有所差异。

李培根院士曾指出,实践的理念应贯穿于学习的各个环节,而并非只是在课程实习、毕业设计这样的典型实践环节。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建立具有出版行业特色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1)培养学生的行业兴趣。从本科入学开始,即可以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参与出版行业的一些社会调查,走进知名出版社和印刷企业生产线参观,一方面激发入学新生对行业背景下社会实践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对信管人才在出版产业中扮演的角色有了感性的认识,增加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和憧憬。

(2)具有行业特色的课程设计。在实践性比较强的重要课程中,聘请出版企业的专家和职业经理人对课程设计进行实践宣导,并指定企业经验丰富的员工作为一对一的课程设计导师对学生进行实践辅导,让学生真正体验并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思考并尝试自己解决公司出现的各种问题,最终通过企业导师和课程设计的总结,发现并分析自己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满足行业实际需求的毕业设计。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信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都为教师制定,近年来各种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内容重复率相当高,学生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往往依据往届毕业生的成果,将数据和代码稍加改动就可以完成一个新系统的设计和分析过程。因此在毕业设计环节,需要结合出版企业的实际信息化需求,在了解企业及组织的经营业务流程、生产技术、信息化建设等情况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毕业设计选题,不但可以避免学生抄袭,也可以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面开放的实践平台

目前大多数高校信管专业的实践性环节虽然逐渐得到了重视,很多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环节都被学校安排到不同企业进行短期的学习实践。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出版行业有着其他省市不可比拟的优势。如我院每年都就将实习学生分别安排到不同的出版企业进行实习,如机械工业出版社、北发图书等,这些实习企业已经逐步与学院之间形成了稳定和长效的合作机制,拓展了学生实习交流的渠道。

当前相当规模的出版社一般很少专门的招收相关信管专业毕业生,但从未来的人才需求来看,企业实际上对此又是有相关需求的。目前出版企业设置自己专门的信息处理加工中心类似的部门已成为发展趋势。在企业岗位层次上则需要精通企业业务,熟悉档案管理,信息内容与情报管理的专职人员。其次,在今后的几年里,由于数字媒体出版物及电子商务的兴起,各个出版社为顺应潮流,一般也会各自或者联合发展属于自己的电子出版与电子商务事业,特别是处于整个出版业尖端的在京出版社。目前我院一些实习基地多集中设在出版社、杂志社、书店等新闻出版发行单位,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编辑加工、校对等文字能力或发行能力的训练,较难体现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践特点。

因此,在实践平台搭建方面,应从讲究全面开放的原则,不要仅仅局限在传统的出版社。实际操作方面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特点,分成不同的实践小组分别开展。例如对于系统设计和管理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引导其到相关公司的软件开发部门进行相关学习实践,真正提高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和系统实施能力。对于数字出版比较感兴趣的,则可以安排到数字出版企业,如网站、传媒公司、音像电子出版等单位。

3.多样化、复合型的师资队伍

目前,我院师资队伍具有信息管理、出版、数字技术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教师极为缺乏。大部分教师对于出版产业实践一线的工作经验缺乏,并不能运用自如的将目前产业实践中新情况、新问题生动的给学生讲授。因此,除了应该重点引进考虑具有复合背景的师资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打造和完善一支懂行业,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首先,积极通过校企联合,通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供教师接触了解出版企业实际业务的渠道。教师通过在出版企业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进而更好的指导学生。其次还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目前出版产业对信管人才的需求特点,如对本科毕业生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的详细要求,从而对教学体系进行一些调整改进。比如目前大部分企业是否采用JaVa语言进行网站开发?出版企业具体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维护客户关系的?这样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也能更加有目的地去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其次,可以吸引一些行业内的实战精英通过兼职教师来丰富师资队伍,最终形成层次感分明,理论和实践都有优势的多样化师资队伍。在教学环节中,针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职场人员给学生以课堂内案例分析或者课外讲座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实践经验。

最后,充分利用学院的行业优势,积极吸引出版界知名专家不定期的进行前沿理论和发展讲座。这类学术交流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为师生了解出版业最新前沿领域的发展现状、最新研究成果和探讨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而且也更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在出版行业的知名度,让出版企业更加了解本校的学生和专业。

五、面向出版产业需求的教学评价机制

针对出版产业需求的信管专业培养,在构建行业特色教学课程体系、全面开放的实践平台、多样化的师资队伍的同时,可从以下三方面积极评价新的教学模式。

1.优化行业特色课程,重视学生评价

行业特色课程要紧跟社会和市场需求,基本理论从行业实践中来,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践。数字出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可以探索性地开拓这方面的课程,在了解出版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反馈评价,全方位地对行业课程进行调整和评价。

2.重视对实践环节的考核

面向产业的教学体系,除了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评价外,还应该从多方面对实践环节进行评价。除了指导教师对学生安排具体实践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外,还应注意从教师评价、定性评价为主的考核方式到多角度,定量规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转变,结合实习日记、考勤记载和实习单位考核问卷等进行量化考评。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知识篇9

   同济大学在总结百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目标要求,确立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培养“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目标。面向“卓越计划”的课程体系改革必须要体现出全面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培养以及高尚人格培养这三个目标的根本要求,力求培养出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丰富的综合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的高级工程专业人才。为此,在面向“卓越计划”的交通工程专业(信息方向)课程体系改革中必须体现出“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和人格培养”这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全面知识培养

   全面知识培养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及专业知识的培养。人文学科的知识范畴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近代史和美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范畴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和法律基本知识等;数学与自然科学包括数学与逻辑思维、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等。专业知识培养与相应的专业特色有关。交通工程专业(信息方向)的专业知识应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行和维护等基本知识;交通信息的传输、交换、控制和管理等专业知识;交通运输系统的仿真建模及交通软件开发等专业知识;交通安全及应急处理等基础知识;智能交通系统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此外,还包括与交通工程专业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以及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等。

   (二)综合能力培养

   综合能力培养包括表达与交流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个人管理与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现场工作能力等。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与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观点的能力、谈判与妥协的技巧、按照技术标准或规范编制工程文档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判断、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结合专业工程问题的需要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包括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个人管理与人际交往能力包括时间管理能力、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团队合作(领导与被领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指建立和使用合适的管理体系的能力、团队领导能力、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能力。现场工作能力包括对不同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适应能力、使用实验设备、现场工具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的能力以及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高尚人格培养

   高尚人格培养即素质培养,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健康的体魄、高涨的工作热情、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对危机的应变处理能力、思维敏捷且富于创新意识。此外,对于高级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必需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追求完美卓越的工作态度、爱国敬业的人文素养和对市场、质量、安全和服务的责任意识。

   二、交通工程专业(信息方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按照“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通常可按照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这三大模块来设置课程体系。通识教育模块内容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数学及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工程文化素质,为专业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专业教育模块内容包括专业基础、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等,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工程专业方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成为应用技能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综合教育模块(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内容包括素质培养与创业教育两部分,着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课程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要素,是培养出符合培养目标的高级专业人才的关键。交通工程专业(信息方向)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等必须进行全面改革,通过设置均衡的课程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课外教育活动等改革来实现“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

   (一)设置均衡的课程体系

   面向“卓越计划”的课程体系改革指导思想是:在交通工程专业(信息方向)总学分和公共基础课程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设置均衡的课程体系,具体见图3-1。由图3-1可知,该课程体系结构的重点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加强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位置,增加专业基础课在课堂教学中所占比例。在交通工程专业(信息方向)中除了电子技术基础和电路与信号系统课程外,最主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信息传输原理和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原理,这两门课程是信息在交通运输系统内进行传输与控制的基本原理课,它们奠定了信息技术在现代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应用地位,为智能交通系统及其产品的创新研发提供基础。二是调整专业必修课的种类和数量,交通工程专业(信息方向)最主要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交通信息检测与处理》《轨道交通运行控制与管理》这两门课程,前者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获取交通信息,并在信息传输系统内可靠有效地转变为可控的交通信号;后者则是探讨在轨道交通系统内各种交通信息与信号控制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三是疏理专业选修课与交通信息工程专业的相关性,精选与交通信息密切相关的专业选修课,如《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交通控制系统安全与可靠性》《交通控制与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那些相关性不大的课程,虽然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但是在选修学分有限的情况下,会导致学生选修的课程缺乏针对性、相关性及连贯性,因此,一些相关性不大的选修课程可以撤销。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和社会实习、企业实习、创新能力拓展)等。实践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交通工程专业(信息方向)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除了安排两门内容不同的案例教学(以讲座为主)外,还与企业合作安排两次目的不同的实习(认识实习与专业实习)。在培养方案中除了配合课堂教学内容安排实验外,还开设多门学分单独计算的课程设计(具体可见图3-1中的实习实践环节模块),进一步巩固和消化所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尽量联系实际。毕业设计是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选题上应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尽量与毕业实习内容相吻合。

   (三)加强综合能力与人格培养

   为了加强综合能力培养,除了安排好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之外,还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以便鼓励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举办各类知识及科技创新竞赛。在课程教学中要大力提倡自学与终身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企业合作建立创新设计基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另外,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广教育园区活动,形成园区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格素养。

   三、在实施课程体系改革中需要重点探讨的四个问题

   由于“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起点高、要求严,目前还处于试行阶段,因此,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不同性质的问题。从宏观层面上来思考,建设一支具有改革创新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建立长期合作的校企关系,发展友好的国际培养模式是实施“卓越计划”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在试行“卓越计划”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总结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成功与失败的经验,逐步完善面向“卓越计划”的课程体系建设。

   (一)教师队伍建设

   要实施“卓越计划”,首先要拥有一支理论水平高超、工程实践经验丰富、能够满足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就目前现状来看,大多数青年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参加过科研实践锻炼,但比较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建议学校针对青年教师出台刚性的专业培训政策,安排他们到工程企业去工作1~2年,参与企业的工程项目或研发项目,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获得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适应“卓越计划”对教师的要求。对于已经具有部分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学校也要制定出到企业参加专业轮训的制度,有计划地定期安排他们进企业学习,以便更新知识、掌握新的实践技能和实践经验,不断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对于有丰富科研经验的骨干教师,应鼓励他们将科研成果有效地充实到本科教材和教学内容中去。学校还可将教师参加工程实践的经历列入教师考核晋升的条件,调动教师参加工程实践的积极性。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知识篇10

关键词: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建设;路线探索;现状;问题;必要性;策略

我国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国家教育部门所创办的“光学仪器”专业,在近70年的发展历史里,该专业先后改名为“光学技术与光电仪器”专业、“信息工程(光电信息工程方向)”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最终形成了包含光学、机械学、电子学及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专业,主要为我国培养掌握光电信息工程领域中的光电信号获取与分析、光电信息处理与传递、光电通信应用、光存储、光显示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且能够将这些知识、技能充分运用到工农业生产、国防军工、生物医疗、环境监测、文化娱乐、科学研究等众多领域中,推动与之密切相关的行业、部门里从事光电技术与系统相关产品的设计、制造、开发、应用、研究、教学、管理、营销各个方面的工作开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专业性人才。

1.我国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

首先,从我国开办有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高校数量上来讲,包括了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近百所知名高校,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作为理工类最为重要的专业之一,是综合型大学与理工院校最基础的专业。其次,从我国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工作而言,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数量正逐年上涨,开办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院校也越来越多,已开办这一专业的院校也不断扩充招生规模与扩展专业范围,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另外,从我国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来看,从事这一专业的教学老师数量得到了补充,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也取得了一定的提高,对教师的二次培训与再教育、终身学习工作的开展也比较到位,保障了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教训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最后,从我国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教材与教学设施上讲,该专业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与完善,高校在对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上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越来越多,丰富了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教学的形式,促使该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我国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结合我国各大高校的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与发展路线规划,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开设呈井喷状,各地高校热衷于开办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导致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所输出的人才数量大于各行各业所需的实际数量,造成了人才过剩的情况;另外,由于某些高校并不是以发展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目的来开办此专业的,而是以顺应热门专业潮流、提高院校经济收入为目的来开办此专业的,所以在教师资源、教学资源上得不到保障,学生在学校里根本就没有受到高质量的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教学。第二,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建设路线,主要是根据生产领域、市场方面对光电信息工程技术性人才的需求进行方向选定的,所以在建设路线上会过多的偏向于收入较高的行业,在教学内容上出现“一头重、一头轻”的问题,所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只具备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中某一方面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并不是复合型、全面型的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第三,我国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与教学基础设施的完善依旧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一是聘用教师的流程不合理,过分看重教师的学历与职称高低,忽略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思想道德品质;二是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再培训、再教育工作的落实程度不够,促进教师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工作力度也不足;三是对教师进行定期教学工作抽查的工作流于表面形式,运用的教师绩效考评与薪资待遇机制不合理,造成教师出现负面情绪,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四是在建设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基础设施方面虽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与人力,但是仍然无法满足该专业不断扩展的实际需求,不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

3.我国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建设路线探索的合理策略

3.1通过国家教育政策及地方教育部门的有效监管,科学合理的规划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内容

从上文中提到的各地高校大肆开办、扩展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情况来看,必须及时对这一现象进行整顿,要通过我国教育部在这方面所制定的教育政策,以及地方教育部门对本地区所辖高校的监管作用,对高校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招生工作、规模扩展、专业开办申请等进行有效监管,防止人才过剩问题的发生。另外,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的内容,不可盲目的依照市场需求上急需的专业技术来进行片面的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工作,造成培养出的人才对光电信息工程片面化看待,在实际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

3.2加强高校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高校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人数上去了,但是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却没有跟上,导致教学工作效率不增反减,根本就谈不上对人才的有效培养。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要完善教师聘用与晋升制度,在重视教师学历水平与职称高低的同时,也要对教师的个人教学能力与思想道德品质进行检验;还要改进教师的绩效考评机制与薪资待遇机制,促使绩效考评工作可以具体落实,公平公正公开的进行教师业务能力考评,合理调整教师的薪资待遇,减缓教师薪资差距过大的现象;要对本校教师进专业能力的再培训与再教育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工作意识与责任意识,促使教师将最新的专业知识传递给学生。

3.3针对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国际范围内的最新知识,不断完善专业内容

在技术发达的国家,与光电信息技术相关的产业,有的已经达到了其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很多知识与技术都要领先于我国。而我国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由于教学教材实行的几年一次的整改与制定,所以不能及时的对最新光电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进行更新,学生学到的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在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后,经常会觉得自身专业能力还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学习与提高。因此,我国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的路线探索,应当注意对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完善,加深对国内外有关专业最新技术、知识、技能的交流与合作,普遍提升教学的工作质量,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具有专业性光电信息工程技术的人才,使其更好的作用于社会各行各业的光电信息工程建设工作中。

4.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光电信息工程建设的路线探索,要充分结合有关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积极面对人才过剩、教学偏向、师资力量不足、专业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国家教育政策及地方教育部门的有效监管,科学合理的规划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内容,加强高校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并针对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国际范围内的最新知识,不断完善专业内容,从而正确合理的规划我国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的路线,促使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工作为我国输送高质量的专业性人才,推动相关光电信息技术应用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