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的任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1:32

病理学的任务篇1

1.1需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

建构主义的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的意义建构。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时,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对学过的知识、技能进行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进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因此,适合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内科护理内容,必须包含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技能。例如,各系统常见病的护理。首先,这些内容能够实现专业课程间的融会贯通。护理评估的过程要用到健康评估课程中学到的评估技能,护理诊断要运用护理学基础中学过的护理诊断相关知识,护理措施要运用护理学基础中学过的各项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如学习“糖尿病病人的护理”这一节时,学生要掌握的一项护理技能是使用胰岛素注射笔进行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注射属于皮下注射,学生已经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学过这项技能,具备学习新技能的经验,可以此为基础进行新知识和技能的主动建构。其次,这些内容是基于工作过程进行编排的,与临床护理岗位更贴近,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求,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协作、沟通能力。

1.2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常见病的护理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教学,学生需要掌握内科常见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等内容。实践教学则要求学生具备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对具体病例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并制订护理措施。例如“,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这一节,教学大纲在理论方面的要求是掌握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熟悉护理诊断;在实践技能方面的要求是能独立、规范地按照护理程序解决病人的护理问题。祁云嵩等提出,任务驱动教学适用于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吴静也认为,任务驱动教学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目标。

1.3教师要有适合学生的、与临床贴近的驱动资源

实施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贴近工作岗位的临床情境,在分析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讲解、展示图片、播放录像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指导,以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要有适合学生的、与临床工作贴近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供学生学习、借鉴,促进其顺利完成任务。例如,“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这一节,教师现有的驱动资源有心力衰竭病人的典型病例、心力衰竭病人不同症状的图片及心功能分级的教学录像等,能够满足开展任务驱动教学的需要。

2高职内科护理适合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内容分类

根据上述条件,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确定了内科护理适合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24节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将这24节内容划分为3类。第一类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内科疾病护理。学生对此类疾病有一定了解,并且在其他课程中学过相关的知识技能。这一类包括8节内容,分别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肺炎病人的护理、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胃炎病人的护理、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和流行性感冒病人的护理。第二类为医院内科常见但日常生活中较少见的内科疾病护理。学生对此类疾病了解较少,但这些疾病是医院内科的常见病,这部分内容是今后工作中必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这一类包括12节内容,分别是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支气管扩张病人的护理、肺结核病人的护理、心脏瓣膜病病人的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护理、贫血病人的护理、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癫痫病人的护理和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第三类为医院内科重症疾病的护理。此类疾病症状较复杂,学生需要在学习相关系统的常见病之后学习这类疾病的护理。这一类包括4节内容,分别是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和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

3高职内科护理课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

适合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分为3类,根据各类型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任务驱动教学。针对内科护理课程特点与学情,在遵循任务驱动教学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按照“五部曲”教学流程进行教学设计,增加课前自学环节,促进自立学习型教育的转变。教师、学生、任务三者互动,体现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3.1基于经验型任务驱动教学

基于经验型任务驱动教学是指提出任务后,借用来自生活中的知识和已学过课程中的相关知识来完成任务。适用基于经验型任务驱动教学的内容特点:首先,适用于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内科疾病护理,学生对这些疾病有一定了解。其次,在其他课程中学过相关知识和技能。适用教学内容类别: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内科疾病护理。适用教学内容: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肺炎病人的护理、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胃炎病人的护理、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和流行性感冒病人的护理。例如,儿科护理课程学过肺炎患儿的护理,其与成年肺炎病人的护理有共同之处;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中,需要皮下注射胰岛素,护理学基础学过皮下注射的技能。因此,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学生可以借用已有的经验来完成任务。

3.2学做结合型任务驱动教学

学做结合型任务驱动教学是指:提出任务后,教师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要点,学生根据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完成任务。适用学做结合型任务驱动教学的内容特点:适用于内科常见但日常生活中较少见的疾病护理,对学生而言是新内容,需要教师讲解,学生应用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完成任务。适用教学内容类别:医院内科常见但日常生活中较少见的疾病护理。适用教学内容: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支气管扩张病人的护理、肺结核病人的护理、心脏瓣膜病病人的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护理、贫血病人的护理、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癫痫病人的护理和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例如,教师讲解癫痫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后,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典型病例,收集健康史、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资料,完成护理评估任务。学做结合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见图2。

3.3迁移升华型任务驱动教学

迁移升华型任务驱动教学是指:提出任务后,需要将之前学过的常见病相关知识进行学习迁移,然后针对目前病情进展补充护理计划,以完成任务。适用迁移升华型任务驱动教学的内容特点:适用于由各系统疾病导致的严重综合征,病人病情重,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也较多。学习这些内容前,需要具备该系统常见病的相关知识,进而根据病人新出现的症状、体征,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适用教学内容类别:医院内科重症疾病的护理。适用教学内容: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病理学的任务篇2

第一阶段:安排部署(2009年4月10日至5月10日)。主要任务:成立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建立组织网络,召开启动会,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工作任务,制作调查表等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人员培训(2009年5月11日至5月31日)。主要任务:抽调人员,组建调查摸底工作队和监督检查工作队;开展“五病”普查前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诊断技术和调查表填写、资料分析等能力的培训工作。

第三阶段:病情普查(2009年6月1日至7月30日)。主要任务:深入乡镇、村、居民点开展地方病病情普查摸底工作,填写调查表、汇总统计有关资料并总结上报,同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第四阶段:展室建设(2009年8月1日至8月15日)。主要任务:筛选县、乡、村展示材料,收集整理图片资料并安排布置展室,制定治疗计划,落实各项预防治疗措施。

第五阶段:自查初评(2009年8月16日至8月31日)。主要任务:各乡镇、各有关部门通过自查,确认达到建设标准后向县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领导小组提出申请,县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领导小组于8月下旬进行初评验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查漏补缺,规范完善,确保9月底前各项建设工作达到标准要求。

第六阶段:督促检查(2009年9月1日至9月30日)。县上将组织四大班子对创建工作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各乡镇、各有关部门限期进行整改,及时上报工作总结。

第七阶段:省市验收(2009年10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迎接省、市检查验收。

部门职责:

(一)卫生部门职责

1、县卫生局

(1)加强对卫生系统各单位地方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及时抽调人力,备足物力开展创建活动。(2)按照地方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对全县地方病防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3)定期对全系统地方病防治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为其它部门提供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卫生技术支持。(5)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分类归档。(6)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2、县疾控中心

(1)提出地方病防治计划,经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提交地方病防治阶段总结;按创评标准提出评估意见。(2)为全县防治工作提供卫生技术支持。(3)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举办防疫专干,乡、村医生地方病防治知识培训班,通过培训使其熟练掌握五种地方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克山病、地方性氟中毒、麻风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与鉴别诊断、病情监测和预防控制、防治效果评价等基本知识。(4)开展业务指导。指导各级地方病防治人员开展地方病现况调查,摸清全县地方病发病状况,指导乡村完成地方病防治相关资料的整理、分析、归档,及时完成图表上墙。(5)开展健康教育。培训各级健康教育人员,提高健康教育知识水平和宣教能力,指导健康教育工作实施,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传单、板报、挂图等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使全县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家庭主妇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60%以上。(6)协调和督导全县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示范县建设资料全部进行微机分类管理,对资料进行汇编,并装订成册,建立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工作展室,充实、完善地方病防治资料,加强归档管理工作。(7)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3、各级医疗机构

(1)成立相关组织,落实具体科室和具体人员负责辖区地方病防治工作。(2)完成辖区内地方病病情调查,按照相关规定及时登记、上报病情。(3)发现地方病患者及时进行诊治。(4)在服务区域内开展面向病人和群众的健康教育。(5)制订本单位地方病防治工作方案和岗位职责,并严格执行。(6)全面收集本单位地方病防治相关资料,及时整理归档,完成图表上墙,按时上报工作总结。(7)各级医疗单位区域划分:村级:负责本村常住人口、小学、托幼机构。乡级:乡镇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初中、高中由辖区卫生院负责;红化厂的职工、居民、学生由姚家沟卫生院负责。县医院负责本辖区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居民社区、西街中学、竞存中学、逸夫小学及辖区托幼机构;县中医院负责辖区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居民社区、凤翔中学、儒林小学、城关中学及辖区托幼机构;妇保院负责辖区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居民社区、托幼机构。城关卫生院负责辖区农业人口、西街小学。关中、西凤厂内的职工、居民、学生由本厂医院负责。

4、卫生监督所

(1)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参加地方病防治工作机构和人员资质的检查。(2)按照《传染病防治法》、《陕西省地方病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全县地方病防治工作的执法检查力度,确保地方病防治工作有序进行。(3)加大对碘(硒)盐市场和含盐食品的依法管理,严禁地方病危害食品流入市场。(4)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二)乡(镇)政府职责

1、建立和完善乡(镇)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和督导检查小组、技术指导小组,组建乡村地方病防治网络。2、在本辖区开展病情调普查,摸清病情本底,对现症患者造册登记,并将病情及动态变化等防治资料制成图表,及时上墙,并及时上报工作总结。3、参加并完成病区移民搬迁、退耕还林(草)、换粮、合格碘(硒)盐供应。协助完成本辖区现症患者治疗,协助创建办开展病情及碘(硒)盐监测工作。4、开展健康教育(1)宣教形式: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刷写固定墙体标语、张贴标语、制作板报、举办村民夜校等形式在目标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2)宣教目标:a、通过宣教,使群众了解“一盐防三病”知识,以及预防大骨节病“三防四改”(防寒、防湿、防阴,改善营养、改善环境、改良饮水、改善居住条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了解缺碘缺硒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食用碘(硒)盐的好处。群众(以家庭主妇为主)的防病知识知晓率达到60%以上。b、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城区学校达到100%,农村学校达到80%以上。c、家庭主妇卫生行为形成率:城区60%以上,农村40%以上。5、督促村委会落实以下职责:(1)成立本村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落实责任,明确职责,确保本村地方病防治工作顺利进行。(2)组织本村病情普查,摸清本村病情本底。(3)制定本村综合防治计划,并按计划严格执行。(4)在本村持续开展健康教育,达到宣教目标要求。(5)配合有关部门完成改水、搬迁、换粮等工作任务。(6)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完成图表上墙,按时上报工作总结。(7)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三)发展计划局职责

1、成立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工作机构,做到专人负责。2、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按时提交工作总结。3、完成与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有关项目的立项、报批、验收等工作。4、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四)水利部门职责

1、成立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工作机构,做到专人负责。2、将病区改水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病区改水项目选项、建设、竣工验收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地方病防治卫生技术标准,并及时联系卫生部门进行卫生学评价。3、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按时提交工作总结。4、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五)财政部门职责

1、成立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工作机构,做到专人负责。2、足额预算人均0.2元地方病防治经费,及时拨付示范县建设配套经费3万元,加大对地方病防治专项事业费和设备的财政支持力度。3、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按时提交工作总结。4、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六)商务(盐务)部门职责

1、成立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工作机构,做到专人负责。2、加强盐政管理,严厉打击制售私盐行为,依法规范盐业市场。3、加强对食盐加工企业的规范管理,生产、贮存、分装、运输各个环节必须符合碘盐相关技术标准,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合格资质。4、合格碘盐覆盖率必须稳定保持在90%以上。5、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完成图表上墙,按时提交工作总结。6、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七)教育部门职责

1、成立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工作机构,做到专人负责。2、按要求配备和加强各级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力量,配备相关教学设备,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认真完成健康教育授课课时任务,并纳入教学考核。3、城镇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农村学校达到80%,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达到80%。4、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按时提交工作总结。5、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八)广电部门职责

1、成立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工作机构,做到专人负责。2、在县广播电视台开办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栏目,每周1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3、宣传地方病防治管理、法规政策、科普知识,及时报道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在上级评审期间形成宣传热潮。4、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按时提交工作总结。5、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九)林业部门职责

1、成立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工作机构,做到专人负责。2、严格执行地方病退耕还林(草)政策和计划、任务,及时兑现有关优惠政策。3、制定退耕还林(草)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地方病危害因素,加大向病区倾斜力度。4、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按时提交工作总结。5、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十)粮食部门职责

1、成立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工作机构,做到专人负责。2、严格执行地方病换粮政策和计划、任务,及时兑现有关优惠政策。3、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按时提交工作总结。4、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十一)农业部门职责

1、成立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工作机构,做到专人负责。2、加强对布病疫情的监测管理,严防畜间疫情向人传播。3、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按时提交工作总结。4、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十二)扶贫部门职责

1、成立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工作机构,做到专人负责。2、严格执行地方病病区移民搬迁计划,并按时完成任务。3、凡属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必须充分考虑地方病危害因素,项目立项、选址、验收,要充分听取卫生部门地方病危害综合评估意见。4、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按时提交工作总结。5、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病理学的任务篇3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护士分层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疗机构病房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而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合理配置,直接关系着护理工作能否正常进行与护理服务的质量[1]。因此,本文将对护士分层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系统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所研究的对象是16位医院产科的女性护士,年龄在18~40岁之间。护龄:小于6年的有4例,6~10年的有9例,超过10年的有3例。学历:本科2例,中专4例,大专10例。职称:护士6例,护师8例,主管护师2例。

1.2方法

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内容包括以下三点[2]:

首先是根据护龄、学历、职称等标准将助理护士、初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构建成责任包干制的整体护理小组,其中助理护士4例,初级责任护士6例,高级责任护士6例。

其次是各级护士职责的划分,即各级护士全程包干患者的内容包括为固定床位的患者提供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治疗等。初级责任护士的职责是护理轻病患者或者培训助理护士。高级责任护士的职责是护理重病患者或者对年轻护士进行专科业务的教育与培训。

三是科学排班,即依据患者的手术日、病情严重程度、护士层级、基础护理的工作量、卧床患者的生活护理、护士利益等因素进行科学排班。制定各班岗位职责,明确岗位责任、工作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护理实行责任大包干制度。同时实施弹性排班制度,夜班护士保证至少2人以上,尽可能固定责任护士,采取“包白班”(上班时间:8:00-16:00)的工作模式,白班责任护士相对固定分管患者床位,3个月更换责任护士1次,分工实现扁平化,每位责任护士分管≤8个患者。工作内容由过去的治疗性护理转变为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

根据等级医院护理质量的评价标准,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半年时间内(2012年1~6月至2012年7~12月),每个月对基础护理、病房管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护理不良事件以及一对一保姆的陪护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有效性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主要采取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χ2进行检查,p

2结果

利用统计学理论对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从上图表中可知: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中实施后,医疗机构的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的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逐步提升,而护理不良事件的例数与一对一陪护率逐步降低。

3探讨

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中的应用,有助于维护与促进护理团队的稳定性,增强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责任感与归属感,不断提升护士职业的满意度;有助于弥补年轻护士护理工作的不足,减轻下级护士人员的工作压力,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有助于将专用技能强的老护士与新护士的各自优势有机结合进而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同时将患者作为护理服务的核心,为患者提供直接性的服务,逐步提升病房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3]。

本文资料显示: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中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其基础护理、病房管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的评分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逐步提升,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次数与一对一的自请保姆的陪护率也逐步降低,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洪君,苏春燕,周玉洁,等.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75:399-401.

病理学的任务篇4

【关键词】护士长管理

下面我将就如何管理好科室谈谈我的想法。

1抓好科室目标管理

包括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计划、科室收支结余与质量效益指标等。

1.1科室人文管理科室人文管理已成为当前最新的一种管理模式,对塑造职工理念,营建科室氛围,促进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程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打造科室特色文化根据科室自身特点,寻找切入点,挖掘闪光点,集思广益,强化服务理念,优化服务环境,开展优质服务,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创新服务模式。

1.3转变服务观念通过加强科室人文管理,形成良好的文化背景,“来者都是客”“患者至上”“服务为先”的理念深入人心,职工精神面貌大为改观。科室班子团结干事,科主任、护士长,严格管理。护士积极主动护理病人,服务态度热情,关心病人,经常与病人交流、沟通,病人住院满意度大为提高。

1.4加强专科学习,提高专科护士业务水平80后护士大批的进入病房需特别加强对这批年轻护士的专科知识培养,每月选一个病种学习。每月的护理业务查房,提前一周通知每位护士准备,认真查看教学资料。

1.5进行排班模式的改变,实行弹性排班,当病人达到100人时,加强了中午一节班和中夜班护士的补充,确保病人安全。

2抓风险管理

规范护士职业行为,一切按标准做事。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穿刺技术和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合理收费、合理用药,重视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质控。

3抓护理质量质控

包括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落实情况,病人健康教育落实情况,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急救物品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落实情况等都有各级护士参与质控。

在护理质控方面要做好以下几点:

3.1风险预防增强风险意识,预防为主,科室护士质控实行老中青护士搭配上班,包括节假日、周末都有老护士在岗,对病区的重病人、大手术病人等都有业务骨干指导,确保病人医疗安全。抓好医德教育,预防差错事故,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经常征求病人意见,改进护理工作。认真落实岗位职责任制,树立病人至上的思想,让病人满意才是高质量。

3.2建章立制,规范行为,强调组织纪律,严格组织纪律是护理安全的保障。护士分层次使用,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合理进行绩效考核分配。包床到护,责任到人。使用称呼语言。

3.3规章制度落实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正确执行医嘱制度,护理条例,护士法的实施,让每位护士熟记心中。

3.4临床带教严格认真凡实习生的差错、事故全由带教老师负责,增强了带教老师的责任心。带教教师一定要认真带教,重视教学工作,只有让这些年青的合同制护士尽快成长起来,我们的护理工作才能有所保障。

3.5抓病人安全(1)正确给药;(2)防病人摔倒;(3)防感染;(4)急救仪器处于良好的应急状态。

3.6抓好护士方面防范措施(1)改善服务态度,为病人提供主动服务。(2)严格落实护理核心制度。(3)履行护理告知程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病人被尊重、被关爱心理需求的重要方面,对促进护患关系协调,防止护患纠纷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对病人多一点耐心,多听病人及家属诉说,少指责和训斥,如达不到病人的要求和操作失误时,护士要委婉、诚恳的道歉。我们做到了首先尊重病人,得到的是病人对我们护理工作的理解、配合与信任。

3.7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做好病人基础护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积极巡视病房,杜绝铃声。想在病人需要前,问在病人开口前,加强早交班,床头交接班,加强护理业务查房。教育护士端正工作态度,认真干好本职工作。

4护士长应协调好与科主任及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就是沟通,与人沟通是一门艺术,是人与人之间情感、建议、观点交换的过程,护士长与科主任及下属之间的矛盾往往是由于缺乏沟通所致。因此,护理管理者要努力开发自身的组织、分析、协调能力,以提高人际沟通技巧,这不仅是护理人性化管理的需要,也是新时期护理管理者必需具备的非常重要的技能。

5积极主动协助科主任管理好科室,当好内当家,有事及时与科主任商量

病理学的任务篇5

1.1实行责任护士负责制实行护士分层分级管理及责任护士负责制,责任到人。①确定各护理小组人员组成,病区护士分为二大组,组长分别由临床经验丰富、实际工作能力强的高年资本科护师或已具备中级职称的主管护师担任,组员4名由低年资护士担任,各护理小组实行组长、组员配对负责制。当责任护士不在班时应把所分管病人情况向本组其他护士交代清楚,以保证每位病人每天都有护士负责。②病区有固定的护士担任责任护士,对包干病人实施连续、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责任护士不担任病区翻班任务,责任护士负责所包干病人的常规治疗护理,医嘱核对及执行,做好病情观察,书写所管病人的表格式护理记录。③责任护士根据每个病人的疾病阶段及特点实施不同的优质护理服务内容。每个床位病人有自己固定的责任护士,该责任护士对病人的住院治疗过程全面负责,满足病人的基本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保证整体护理的措施落实到位,为病人提供连续的、全程的护理服务。

1.2优质护理活动小组展开方式各责任小组根据本组病人的不同疾病阶段对病人进行评估分组,1名病人每天可以参加2个或3个不同的优质护理活动小组。责任组长负责本组工作及疑难问题的解决,督促指导组员工作,负责评价本组各活动小组完成情况,每周随医生大查房1次或2次,以更好地掌握病人病情,根据病人病情变化情况修正组内病人的分组。责任护士完成组内病人每天常规治疗护理工作后,分组落实各优质护理活动小组具体内容,始终与病人在一起,组织、参与、指导、帮助各组病人落实每天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小组内容,每个活动小组活动时间为0.5h~1.0h,并做到每月有目标,每周有计划,每天有安排。护士长每月对各责任小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定期组织2个责任小组工作质量互查,护理部每月检查1次并反馈。对住院病人每隔3个月发放1次病人满意度调查,并根据存在问题以及病人需求调整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小组具体内容。

1.3病区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小组形式夯实突出有专科特色的基础护理服务内容,把护士的时间还给病人,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责任护士通过基础护理组、技能训练组、康复训练组、健康教育组、工娱兴趣组等活动小组形式,督促、协助病人做好每天的晨晚个人卫生料理,帮助病人培养训练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培养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如铺床、叠被、洗衣、整理床边柜)及简单的康复训练、手工制作(如做操、读报、叠纸、拼图、沙画、插花等);通过有益的工娱乐兴趣活动(如音乐、书法、绘画、、计算机等)培养病人回归社会的信心;通过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使病人更容易接受、了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1.4观察指标对实施优质护理前后病区护理质量合格率、病人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

1.5统计学方法将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excel数据库,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精神科护理的特殊性由于精神疾病病人在思维、情感、意志行为方面的异常,往往表现生活懒散、情感平淡、接触被动、意志减退、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对疾病缺乏自知力,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差,精神症状常反复发作,加上许多社会因素,如缺少家庭看护、住房紧张等也使一些精神症状缓解处于康复期的病人不得不长期住院,处于封闭式管理状态。病人的活动范围大多数局限于病区内,传统的护理模式由于护士不能经常与病人接触,缺少沟通,因而不能随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及心理变化,对病人的健康教育也缺乏个体化,从而使病区的护理工作质量不高。

2.2护患关系更为融洽病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小组后,护士与病人接触沟通时间较以前明显增多,护士对病人的病情进展、治疗效果、心理状况、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康复技能等情况了解更多、更详细,对病人实施的基础护理更有针对性,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个体需求、兴趣爱好等开展的康复训练、健康宣教更加贴切,更为个性化,使病人更加容易接受。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小组的开展也使得护士与病人之间产生了更多的互动,从而使护患关系更融洽。钱娟等的研究也发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增加护患之间的互动和彼此的信任感。

2.3病区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提倡“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基础护理为其根本,人文关怀为其灵魂,专业护理为其方向,是弘扬南丁格尔护理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报道显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完善责任制护理可增强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经调查本病区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与开展优质护理活动前比较均有了明显提高。

2.4病人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病区护士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小组时对病人所实施的健康教育及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更具体、更个性化。通过护士所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也使病人对自身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时的异常表现、疾病发作可能带来的危害性、不能坚持规范遵医嘱服药的后果以及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对措施等都从原来的所知甚少、抗拒服药而逐渐得到转变,能够做到接受医生、护士的治疗,按医嘱主动服药。在病区的发药过程中发现病人的藏药行为明显减少,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明显提高,对药物治疗重要性认识明显改善,住院病人逃跑发生率明显降低,病人的治疗依从性较以往明显提高。

2.5护士工作价值感提升精神科临床护士不再感觉整天面对精神残障疾病的工作索然无味、烦燥、没有价值感。每天护士在与病人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小组时感受到的是护士自身价值的体现,看到病人在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小组后情绪的稳定,对疾病知识了解的增多,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逐渐养成,完成手工制品后的喜悦等都使护士的工作成就感明显提升。

2.6形成了较符合精神专科特点的护理工作模式根据精神病人的专科特点,实行活动小组形式的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责任护士更好地为精神病人实行专科特色的护理,使大部分处于精神症状稳定状态的康复期病人在住院治疗过程中能够得到真正所需的护理,既丰富了病人的住院生活,提高了住院生活质量,又增进了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密切了医护患关系,提升了医院满意度,提高了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提升了精神科临床护士工作价值感。

病理学的任务篇6

[关键词]病案管理;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a)-175-02

我院在60年的发展过程中,在病案管理方面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形成了自身相应的制度和规定。本院现有库存病案40余万件,其中部分永久保存外,常规可利用最长保存年限的病案为30年,实际开放流通借阅病案年限为15年,每年借阅量约6000余次,并逐年增加。这些规定和制度对完好保管医疗档案、提供医疗研究、规范病历书写、为医疗纠纷提供科学依据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基本经验和作法

病案管理工作在医院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新形势下越来越显现出它的价值。本院病案管理工作也随着医院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进步和加强的过程。病案管理工作过去一直参照档案管理的规定执行,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档案,它具有分类的科学性、科目的多样性、管理的复杂性、利用的常用性、文字的法律性等多种属性。

本院病案室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客观上虽然给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病案室人员在医院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国家的有关政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现代科学应用技术,从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入手,对病案书写、回收、装订、编码、登记、归档、借阅及外调服务等工作流程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提高了病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严格执行出院病案回收制度,认真落实管理责任制。对病案管理实行责任制,明确各自的职责,加强岗位责任制,提高工作责任心。从病案收集、整理、装订、编码、质控、归档、借阅、复印等病案管理流程环环相扣。

二是认真把好病案质量关,扎实做好病案编码工作。病案编码工作技术性非常强,工作需要非常仔细,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学习,及时了解现代国际医学发展的新动态,特别是计算机新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要不断熟悉和掌握国际疾病的分类标准和方法,确保编码的准确性。并且同时对首页是否完整、疾病诊断是否正确、术语是否准确;对诊断不清,主次不分,术语错误,无签字的病案通过质控及时反馈给临床医生进行修正。

三是严格病案借阅和复印制度,保证病案的安全性。病案室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中病案复印、复制、借阅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并以制度公告形式宣传告知本院医务人员、外调人员;对外调人员申请复印、复制、借阅病案由医务科进行审批;外调人员在经同意借阅、复印、复制前必须提供病人授权委托书、病人身份证、所在单位、所需查询内容、外调人员的姓名、时间等,并进行详细登记,本院医务人员申请借阅病案则在病案室进行登记,病案室工作人员才能按规定提供相应的病案资料。

2适应新的形式强化制度建设

2002年8月2日根据国家颁发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卫生部制定并下发了《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规范和完善医疗机构管理制度,杜绝、减少和正确处理各类法律纠纷,正确地维护好各方的利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年,国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明确患者将不再承担对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及医疗过程有无差错的举证责任,而由掌握相关的证据材料并具有较强的证据能力的医疗单位承担,对于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确立了举证责任倒置的分配规则[2]。同时随着我国不断推行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病案作为法律文书的属性越来越得到强化,社会对于医疗事故处理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病案作为处理医疗事故的原始资料,也无疑是医院、患者、保险公司、法律公证机关等各方面关注的焦点,虽然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给医疗单位的管理,特别是病案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所以对医院而言,应当把病案管理的重点放在规范病案资料的形成、保管、使用上,对医院和医务人员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依法治档,科学、规范管理病案,依法维护好各方面的利益。

由于本院过去的《病案管理制度》中的病案借阅制度项规定病案的借阅,凡本院的医务人员及上级主管单位都可在病案室调阅病案,造成病案的广泛借阅,病案在外有否修改无法监控,并且时有病案丢失的情况发生;还有因医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济,有些病人通过医院的熟人把病案借出后不归还的情况;医务人员自身对病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造成病案丢失而无法弥补;部分有学术研究价值的病案,有些医生借出后不愿归还等等,虽然我院制定了相关处罚条例,但尚不能根本解决这些问题。

国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出台后,本院领导非常重视,专门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并根据这些法律文件的精神,不断健全和完善病案管理的各项制度,重新制订了新的《病案管理制度》《病案借阅制度》等。该制度严格规范了病案借阅的规定。

对借阅病案详细规定:凡本院在职的医务人员、各职能部门相关的管理人员等可在本院病案室借阅病案,借阅时需登记所查病人的姓名、住院号、出院病人单位、身份等,同时登记查阅人姓名、单位、身份、用途、时间等项目。①公安、检查、法院、法律援助机构及病人相关单位需向本院医务科提出申请,并出示介绍信和工作证,方可在病案室查阅病案;②各商业保险机构、律师事务所相关人员,需向本院医务科提出申请,并出示介绍信、工作证、病人授权委托书、病人身份证复印件等可查阅病人病案。③其他人员查阅病人病案时,需出示病人授权委托书、病人身份证或病人身份证复印件、查阅人身份证。④病人本人需查阅自己的病案时,应出示本人身份证。

本院医务人员、各职能部门相关的管理人员等借阅的病案只能在病案室阅读。对借出病案详细规定:本院病案室病案的借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本院在职的医务人员借出病案,需经所在科科主任同意,并在医务科科长签字同意下方可借出;②本院在职的医务人员,对再次入院住院治疗的病人病案,经本院医务科科长签字同意,并出示本次的病人入院证方可借出;③本院临床科室需组织业务学习、医疗研究及学术讨论的本科室危重、死亡等疑难杂症病案,经医务科科长签字同意方可借出;④本院临床科室跨科室借阅病案,需本科室主任签字,并在医务科陈述理由后,经医务科科长签字并注明归还时间方可借阅;⑤出现医疗纠纷病案,需在当事人双方都在场的情况下封存病案,由主管业务院长或者医务科长签字,借出需本科室主任签字,并在医务科陈述理由后,由医务科登记借出。

通过采取以上严格的管理措施后,杜绝了随意借出病案、修改病案和病案丢失等情况的发生,从而减少了因病案涂改产生的医院与病人之间、医院与商业保险公司之间、医院与司法机关之间等各种医疗纠纷的发生。

对于本院医疗科研需调阅病案实行:①申报课题:因科研调阅病案数量大、学科复杂,必须把所准备收集的相关方面的资料向医务科报批,并提前通知病案室;②病案组织:经医务科批准后到病案室陈述需要调阅的相关系列内容,病案室进行分批查找,由病案室派专人负责抽调并做好专题登记;③时间控制:病案抽调后通知医生在规定地方、规定时间内完成调阅,并一律在病案阅览室阅览,不得外借。以防止积压、遗忘、损坏,促进病案科研资源正常流动。

3严格制度管理依法服务社会

病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它要求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病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和经验,同时还要具备法律知识和对内对外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应对大量复杂的工作。

在医院内部,仅病案回收流程就繁琐复杂,从住院部、医生、护士到病案室,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医护人员对病案法律的责任意识不强、病案书写质量不规范,对病情、手术、查房记录不及时,内容书写不完整、随意涂改;个别医院为了评估升级,把不符合要求的病案重新修改抄写,个别医务人员为了亲朋好友医疗保险的索赔,提供虚假病案;或为掩盖、逃避工作失职的责任或技术事故,修改炮制虚假病历等问题。病案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参与整个过程,还要在此过程中督促及时上交病历,做好监督病案质量、编码、装订、保管、借阅等工作,由于目前病案有医务工作者、患者、律师、保险、司法检察、公安人员等多个用户,用途越来越广泛,在其各个环节中,病案也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因此在工作常出现用户争吵,甚至病人家属吵闹围堵办公室等不良事件,这就需要病案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耐心解释,同时还要做到冷静应对,积极劝说当事人,必要时协调报告领导和有关部门等工作。

因此,要依法做好病案管理工作,严格制度管理。严格制度、依法治档是病案管理的内在要求,依法治档不仅要维护法规的规范性,还要建立完善的制度来规范行为,所有医护人员和病案管理人员是实施法规的主体,所以,医务人员与病案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原则和要求,提高对法律法规重要性的认识,做到懂法、守法。目前,面对病案的公开化以及医患纠纷增多的现状,医务人员不仅应具有丰富的临床医学知识,还必须明确自己在病案形成和利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上的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牢牢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有效杜绝敷衍、涂改、隐匿病案的现象。要充分认识病案作为医疗诉讼中司法鉴定的原始法律依据的重要性,医护人员肩负着对医院及自身的维权责任和对患者利益的维护责任的双重责任身份。加强病案管理,防范医疗风险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而完善的制度、明确的职责,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保证病案管理系统正常运转。对此,在病案管理中后依照有关法规的要求,制定与病历记录、传递、利用、病案建立、保管、医务人员与患者查阅以及复印和复制病历等一系列可行性的规章制度和相关的管理程序。同时应建立医务人员与病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只有这样,医务人员才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病案作为特殊档案的应用,最终目的是要服务社会、服务医疗事业、服务患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自身生命和健康更加关注,患者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新的医患关系应当是以尊重病人知情权和决定权,让病人主动参与医疗有关决定,这是一种新型的指导――合作或共同参与的现代医患模式,也是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必然趋势。所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观念和以制度规范行为日趋紧迫和重要,必须加大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经常性地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医药卫生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文件,结合本院有关规定,以典型案例作为示范,吸取经验教训,警钟长鸣,使病案法规、制度化建设工作具体化、形象化、常态化、规范化,不断培养医务人员尽职尽责、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以及较高的法律素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Z]、2002.

病理学的任务篇7

骨科病区开放床位38张,护理人员12名,其中护士长1名,护士11人,年龄24-42岁,平均31岁。其中主管护师2人,护师4人,护士6人。学历:专科7人,本科4人,硕士研究生1名。责任护士4名,主管护师一名,护师两名,护士一名,每名责任护士分管病人8-10人。科室月收治患者72人。

2方法与推进

2.1转变认知,统一思想:

责任制护理作为一项新的临床护理制度,要想改变传统的、很多年来根深蒂固的护理方法,首先要从思想上给护士渗透其先进理念及优势。开展责任制护理之前,安排护士参加医院各种关于责任制护理模式的讲座,并派护士长外出学习先进运行及管理模式,通过ppt课件,形象而生动的为护士传播北京、天津等大医院成功运行实例、先进理念,结合当下护理发展的需要,逐步统一思想。

2.2改变排班方法:

减少交接班次数,简化交接流程,实行双班制。推行apn连续排班模式,改原来四班交接,为三班交接,将上班时间改为a班08:00-17:30,p班17:00-23:30,n班23:30-08:00,各班均有半h重复时间,以利于发现问题,改变匆忙交接而导致的交接不清,对病房情况了解不透彻的情况;实行双班制,保证每班至少2名护士以上,尤其是夜间护士双班,满足了我科夜间急诊病人多,工作量大的护理需求,避免了护理工作隐患的发生;并且根据科室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鼓励各班次、各时间段的护士互相配合,查漏补缺,根据工作量、病人数、病人病情轻重等情况,合理安排护理人员上班,不但节省了护士工作量,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地保证了高峰时间段的人力,保证了护理工作顺畅进行,降低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2.3责任护士,工作包干:

病区实施护士长、责任护士两级扁平式、包干式管理模式,责任护士直接管理病人,每个责任护士分管责任病房,护士长根据护士能力、护士休班人数、病房病人数、病人病情轻重等情况负责必要的调整,但相对来说责任病房固定,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持续性,统一性。

2.4工作内容重新分配:

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后的,工作内容改为以病人为中心,责任护士从病人入院开始不但要完成医嘱内的工作,还要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个性化护理,如健康教育等,护士在病房的工作始终围绕着患者,加强病房巡视,减少呼叫铃响次数,使护士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把护士还给病人。

2.5简化护理文书:

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根据医院护理部的要求,取消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病人护理记录二的文件书写,大大减少了护理工作量,采用表格式护理文书,即使重症护理、一级护理,能在体温单上体现的客观数据,不必重复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简化护理文书的书写,把时间还给护士。

2.6重视细节管理:

在实施责任制护理过程中,护士长分析了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不规范的环节,出现的具体问题,给予具体分析,设计了很多细节上的规范,如为了让病人记住责任护士的名字,除了护士多次查房交流外,在入院时,责任护士把一张写上责任护士、主管医生名字的“护患沟通卡”交予患者,还在床头贴上护士的名字,加上责任护士经常巡视病房,病人能很轻松的记住责任护士;针对薄弱环节-健康教育,护士长将不同疾病的健康教育的材料制作成标准化健康教育宣传页,材料生动使用,语言简洁易懂,有的还附有功能锻炼图例,由护士结合该病人的实际情况予以相应的指导,还可交予患者阅读。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2.7监督与反馈:

护士长在下班前对各责任护士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保证落实到位,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监督,科护士长、护理部进行定期随机抽查,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

2.8效果评价:

分析并比较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前后病房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满意率、医生满意率、健康教育知晓率等。

2.9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护理质量比较:

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p<0.01)。3.2患者健康教育情况及医生人员满意度比较: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后,提高了医护人员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率(p<0.01)。

4讨论

4.1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内涵: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后,增强了护士的服务意识与责任心,护士通过为病人提供周到、细致的护理服务,满足了病人的心理及病情需要,让病人感到了温暖,增进了护患感情,提高了病人满意度,使病人身心恢复到最佳状态,从而达到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目标。

4.2提高了工作效率:

apn排班、文件书写的简化、工作内容的合理分配,改进了护理工作流程,使各个工作环节紧密衔接,做到连续、无缝隙,减少了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保障医疗护理质量。

4.3激发了护理的潜力和能动性:

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护士的服务态度,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均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士首先必须掌握疾病的各种知识,督促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在制健康教育宣传页的过程中,为了让病人易于理解和记忆,护士也各抒己见,形成了护士主动学习,积极要求进步的良好氛围。

4.4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推行责任制护理后,全体护士对护理质量有了新的认识并更加重视,在护理部每月质量检查中,有了持续的改进,如病人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护士-患者相互的知晓度,病人指甲长等问题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真正提高责任制护理的内涵质量。

4.5存在的问题

4.5.1护理人员编制不够:

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要求,每名责任护士所管病人不能超过8个,在我科工作中,按要求至少需要5名责任制护士,而我科仅有4名责任护士管理,一旦有护士请假,便觉得工作吃力。

4.5.2护士专业知识水平仍有待提高:

表现在护士对疾病的临床专业知识、康复锻炼方法等方面掌握不够。在康复锻炼方法上,应结合病人损伤程度,年龄,耐受程度等实施个体化指导,要经常和医生沟通,更好的为病人提供正确的治疗,在这方面存在着护士不敢指导或指导力度不够,或指导不符合要求等,整体来说不够理想。

4.5.3非责任护士服务意识降低:

病理学的任务篇8

摘要目的: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选取2011级护理专业二年级2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个班作为传统班实施传统教学法,另1个班作为教改班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结果:教改班学生内科护理课程总评成绩优于传统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内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能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职业能力。

关键词:工作过程;内科护理;教学改革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8.075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是以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选取多个学习性工作任务或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以岗位任务的完成过程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达到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1]。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备受推崇[2],其核心是确立适切的课程开发理念,科学的进行课程内容选择与重构[3],实现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实习教学一体化”。《内科护理》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笔者以《内科护理》课程为例,把护理工作过程融入到课程建设中,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并以2011级护理班级为试点,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1级护理专业2个班9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均为女生,年龄20~22岁。2个班的学生均为全国普通高考统一招生入学的3年制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将2011级护理2班49名学生作为教改班;将2011级护理3班48名学生作为传统班。两组学生性别、年龄、成绩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传统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理论讲授加技能训练。教改班采用“理论实践实习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按照内科病人临床护理工作过程(入院护理、住院护理、出院护理)进行教学。教材均为万晓燕主编的《内科护理技术》,两班任课教师、所用教材、教学参考书、课程标准均相同。

1.2.1课程目标的制定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内科护理课程组教师多次讨论,并广泛征求医院护理专家的意见,按内科护理岗位职业要求,对内科护理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以国家护士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为依据,确定了本课程的培养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内科常见疾病的主要发病因素、主要的病理过程和相关的解剖知识。②知道内科常见疾病护理评估的内容、主要护理问题、理解护理措施制定方法和实施原则。③知道内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并能通过执业护士上岗证的考核。(2)技能目标。①具备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为主线,为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②具有实施常用内科护理操作技术、常用检查配合、诊疗器械的应用能力。③学会观察内科病人的症状、体征,识别病情变化,对危重病人做出应急处理的能力。④能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协助和指导病人进行自我保健并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⑤具备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3)综合素质目标。①热爱护理专业及护理工作,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奉献精神。②具备良好的工作习惯、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对病人具有高度的爱心、细心、耐心与责任心。③具有勇于探索、自强不息的精神。④具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1.2.2课程内容的开发根据《内科护理》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及临床护理专家意见,本课程组紧密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职业标准,充分遵循“必需”“够用”“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原则,组织课程骨干教师(包括兼职教师)以此为依据编写了《内科护理》课程标准,明确了应调整、更新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突出常见病护理能力的培养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将课程之间重复的内容、陈旧的内容进行慎重的调整。将常见内科疾病按系统分为9个学习情境,如学习情境一为呼吸系统疾病;学习情境二为循环系统疾病等。而每一个具体疾病病人的护理设计成典型护理工作任务,每一个典型病例护理工作任务均按病人临床护理工作过程(入院护理、住院护理、出院护理)组织教学。《内科护理》课程内容开发见图1。

1.2.3教学方案的设计采用基于内科护理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为驱动,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按临床护理工作过程(入院护理、住院护理、出院护理)完成教学。在教学中,选择典型的教学病例为载体,按照临床实际护理工作过程为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先给一个完整的教学病例,然后对该病例展开讨论,某病是什么?什么原因会导致某病?为什么会发生某病?回答这3个问题就知道了疾病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然后按照内科病人住院护理工作过程完成入院护理、住院护理、出院护理。在病例的穿插引导下,与工作过程完全一致的完成了完整的护理程序5个步骤,达到了教学和临床实际的紧密衔接,力争教学和临床零距离。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与相应知识技能关系见图2。

1.2.4教学方法的实施以项目教学法为主,辅助其他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具体实施步骤概括如下:(1)布置任务。上课前将项目任务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准备,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或到医院收集资料。明确本次任务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2)学生分组。6~8人一组,组长1名,根据所给的项目任务进行知识和技能准备,教师指导、监督并纠偏。(3)课堂展示。以小组为团队,小组成员自行分配角色,按照护理程序,对病人入院护理、住院护理和出院护理过程中,演示案例中基于工作过程的各项任务。(4)评价考核。师生共同评价项目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分析产生不足的原因并找出改进对策。其他辅助教学方法有:(1)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对重要的理论知识教学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直接、快速、精炼地让学生掌握,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这些基本知识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2)病例教学法。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和讨论,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3)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将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的演练,在仿真提炼、愉悦宽松的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既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实景操作的能力,又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4)讨论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多处采用讨论法,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强调集体性任务,强调教师放权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培养思维表达能力,让学生多多参与,亲自动手、亲自操作、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5)体验学习教学法。“体验学习”意味着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建构,亲历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知识和体验情感。它的基本思想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并不是一个“教师传授-学生聆听”的传递活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真实情况是学生在亲自“研究”“思索”“想象”中领悟知识,学生在“探究知识”中形成个人化的理解。(6)角色扮演法。为了强化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通过角色扮演来巩固和训练,达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1.2.5课程评价的改进学生成绩通过3个方面进行评定。(1)理论考核。检测知识目标,其内容主要为国家执业护士考试和内科护理岗位所需的职业知识,占60%。(2)技能考核。检测能力目标,其内容主要围绕执业岗位所需的综合实践能力,占20%。(3)素质考核。检测素质目标,其内容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工作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爱护尊重病人的态度,占20%。成绩评定等次为优、良、中、差,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60~79分为中,<60分为差。

1.3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3.1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3.1教学与临床零距离对接,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内科护理》课程教学,将内科病人住院过程的护理工作任务转变为学习领域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技能,构建知识和形成岗位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3.2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工作过程的《内科护理》课程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方式,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解决典型病例在入院、住院、出院过程的护理问题,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护生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表1显示,教改班的总评成绩显著好于传统班(p<0.05),提示基于工作过程的《内科护理》课程改革顺应了高职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质量。

3.3培养锻炼了教师队伍,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对课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更高的职业素质[4]。教师为了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内科护理教学改革,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利用假期到医院内科顶岗锻炼,学习武汉大学Hope护理学院研究生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到了提高。本课程组2名教师参加全校教师讲课比赛,都是使用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逐步形成了一支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团队。

教学改革是个永恒的话题,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已成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内科护理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临床内科护理岗位所需的高技能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丁琦,汪德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0(2):45-46.

[2]程新华.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辨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1):33-34.

[3]袁忠,耿文霞.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内容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43-46.

[4]李刚.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7):65-66.

病理学的任务篇9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十年,任护师六年来,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现汇报如下:

×政治上自觉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一致,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行动上一切听从指挥,,服从上级组织领导的安排,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及“三讲”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生活作风严谨,关心集体,团结同志,尊重领导,遵守部队各项条令条例及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无一违法违纪行为而受到处分,从未发生过医疗差错事故。

×从事内科护理工作,熟练掌握了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肺炎、咯血、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急性胰腺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各种急性中毒、脑血管意外、癫痫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观察与护理,对十项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常规都能熟练掌握,对小儿头皮针、细小静脉的穿刺技术能做到动作准确、技术娴熟,一针见血率高,许多高难穿刺我都能完成。有一位从外院转来的老病号,四肢静脉很难看见,我发现手指脚趾静脉未被破坏,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于是每次输液,在手指脚趾上扎针,注意保护血管。病人感觉虽然手指脚趾扎针比其它部位痛,但比在其他部位扎来扎去容易接受多了。作为科室的技术骨干,除掌握心脏复苏术、呼吸复苏术、动静脉切开穿刺术、洗胃术,还进修学习了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技术操作,并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有一位叫欧六的病人,晚上突然病情变化,呼吸、心跳停止,我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通知医生,迅速开展抢救,并迅速准确地进行心内注射,经过急救治疗,病人终于出现自主呼吸、心跳恢复,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护理工作中,能及时观察病情,为医生准确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有一位岁的女病人,因肝硬化并发静脉曲张破裂入住内科,经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后,我发现病人时常微笑,且双手常在眼前挥舞,并要求家人帮她赶蚊子。时值冬天,病房根本没有蚊子,我联想到病人是因肝硬化而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而上消化道出血是肝昏迷的诱因,病人所表现的正是肝昏迷的前驱征兆:轻微的行为异常和飞蚊症。于是将这一情况及时报告医生,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肝昏迷的进一步发展,使病人转危为安。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加强业务学习,学习各种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水平并注重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掌握了血液充氧、氦氖激光治疗技术,心肌梗塞病人腹部皮下注射肝素钠,褥疮患者呋喃西林湿敷治疗法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年月从第一军医大学毕业后回到医院,正赶上医院评“二甲”工作。自己能利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协助医务办的同志夜以继日地收集整理各种医疗护理文件,开展院内首次责任制护理,为医院顺利通过“二甲”评定创造了条件,受到“二甲”评审护理小组的好评,并受到院嘉奖。在开展责任制护理工作中,重视病人的整体身心护理。有一位老干所的患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不能理解适应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时还对家人和工作人员生气,经过我——责任护士耐心地说服,生活的关心,病人终于能愉快的接受治疗,痊愈出院。

×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是我的宗旨。年月,适逢流感,科里病人多,特别小儿患者多,因抽一组护理人员特护一位患急性心梗的患者。科室工作任务很重。作为科室技术骨干,我克服自身不舒服、岁的女儿生病的困难,兼顾治疗输液两套班,圆满的完成了繁重的工作任务,最后自己也病倒虚脱了。

×年月,因工作需要,院领导决定由我负责内科的护理工作。接手后,从抓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病房管理入手,狠抓工作作风,狠抓质量管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经常组织参加业务学习,工作不假手于人,能及时巡视病房,了解治疗护理情况,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工作中任劳任怨,淡泊名利。作为科室护理负责人,对工作有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严明的工作作风,自觉带头执行技术操作规范,积极协助科主任,负责落实各项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计划内容。

病理学的任务篇10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5-2361-02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

药学服务是一切从病人利益出发,提供恰当的药物治疗,使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达到最佳效果。其最根本的关系是药师与病人的关系,病人赋予药师执行药学服务的权利,并给予充分信任,药师必须明确病人的利益所在,监控病人的药物使用情况,承担药学服务的责任与义务。

1实施药学服务的意义

1.1促进药师工作职能的转变:药师的传统职能是配制和分发药品,药师的工作中心主要围绕“药品”而展开,在药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临床药学发展的要求和方向是希望药师的工作“以病人为中心”。要求药师直接面向病人,对病人的药物治疗承担专业责任,提供专业性的用药服务。

1.2对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不再满足于药师为他们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而是要求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药学服务将大大发挥药师的专业特长,与医师护士一起为安全有效的药物把关,从而促进药物治疗安全性的提高。

1.3提高药师对药物治疗的工作责任心:药学服务是将病人置于药师的工作中心,药师通过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因此,药师应明确自己的主要职责,必须明确治疗目标。为这一目标设计治疗方案,并对整个用药过程进行监测,必须综合分析信息,根据病人情况、疾病类型和医师的治疗意见提出用药方案。必须综合和管理所有的药学服务所必需的资源(包括人和药品),利用专门的管理技巧保证病人用药的有效与安全,此外,病人的依从性对治疗结果影响很大,药师有义务辅导病人,让病人明白自己对获得理想治疗结果负有责任,要保证病人充分理解并明智地使用处方药物。药师应向其他医务人员传授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利于更好的交流。药师自身也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习,如查阅文献资料,增进与医师、病人的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2提高药学服务水平的措施

2.1药师和医师要紧密配合:药学服务,作为一个相互合作的活动,不能与药物使用过程相关联的其他角色脱离。实际上,药学服务通过提高病人生命质量而增进治疗效果。所以,药学服务必须提供给参与合作的各科医师、护士以及所有治疗疾病、处方药物和参与用药的医务人员。实施药学服务的经验证明,药师与医师结合比之单一的药师和单一的医师更能够做出更好的药物治疗决策。药师与医师结合概念的提出涵盖做好服务的核心内容。药学服务有赖于药师与医师等其他医务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团队关系。

2.1.1与医师进行交流:当药师鉴别药物治疗问题时,需与医师或其他医务人员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中,药师应果断,有良好表达能力,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医师和药师有自己特定的语言,医师说的与病人有关,而在传统方面,药师说的是与药品有关。药学服务要求药师应学习医师语言,以提高与医师的交流能力。药师用医师能理解的方式交流,将最终赢得医师的承认和尊重,并有助于医师和药师达到共同的目标――病人治疗的最佳结果。

2.1.2交流的策略:药师要提高与医师联络和交流的能力,应学习“医师的专业语言”,通过专业讲座让医师熟悉“药师的专业语言”。

2.2与病人进行交流

2.2.1思维技能:收集有价值的相关资料、评价资料等,对资料作合理判断,将观点列表,做出结论。

2.2.2交流技能:要成功地提供药学服务,药师需要与病人交流的技能,如提问方式,做一个好听众,具同情心,运用反馈和理解肢体语言等。(1)交流和反馈:要与病人建立信赖关系和合作关系,药师和病人均需要交流以增进了解,避免误会。药师应注意选用病人能理解和熟悉的词语解释药物治疗,可以避免病人误解。病人的语言反馈可以帮助药师判断病人是否已经理解所用的药物或用药方案,病人的非语言反应可以反馈病人内心世界,能帮助药师判断病人的理解能力。药师应极力避免推测病人理解如何使用特定的剂量、剂型或用药装置。大量的实例表明病人经常会误用药物或装置,有效的交流或适当的交代会阻止误用药物或装置的发生。(2)聆听的技能:药师应有良好的聆听技能,以便有效地交流。积极的聆听者,善于观察病人的身体语言,注意病人误解或交流失败的信号。药师应克服的交流障碍是:①与病人交谈时,药师缺乏兴趣;②假装聆听,在交谈时药师在想其他事情;③病人讲话时药师应给病人足够的时间去回答问题或表达他们关心的事。(3)关心与理解:同情心是对病人疾病、言语和感觉的某种理解。药师应善于识别病人的感觉,当病人相信药师是全心为其健康服务时,更容易与药师形成信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