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2:20

心理学概述篇1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语言习得;生成机制

心理语言学的诞生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语言学基础和心理学根源。古希腊时期,以柏拉图为首的天生主义者就提出:语言是自然赋予的,和人类的规约无关,因此词语的声音和意义是完全对应的。和他们的对立的是以亚里士多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者,他们认为词语的意义和声音之间没有完全的对应关系。

心理学基础。语言的使用以认知为基础,威廉・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西比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看作是现代心理语言学的雏形。他认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句子而不是词,将语言产生看作是完整的思维转换为有组织的线性语段的过程;提出“统觉”概念,指我们对某一种经验的结构的感知。例如把一系列的音符听成某一种曲调。他主要采取实验内省法。而后来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波利斯等。他们首先批判了“内省法”,认为这种方法带有主观性,而且人类行为主要受客观环境影响;反对将心智活动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因此研究对象常常是动物;强调经验在行为中的作用。

一、发展阶段

心理语言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研究时期、重大突破时期和跨学科发展时期。

(一)早期研究时期

儿童语言习得和儿童心理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研究内容。库斯谟1859年发表《新生儿心理生活的研究》一书,这是对较多婴儿进行观察实验以后统计整理的结果,在当时说来,是一种具有新的特点的研究。如他用糖水、盐水、奎宁水等分别放在新生儿口中,观察他们的反应。1954年,《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研究问题的概观》问世,成为了心理语言学的。

(二)重大突破时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心理语言学取得重大突破的一个时期。1957年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发表了《句法结构》,提出了转换生成理论,随后深刻批评了行为主义。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理论应该解释人们对自己语言的隐含的知识,他注重讨论语言中的创造性。儿童的大脑里有一种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不是靠“刺激―反应”来掌握语言规则。语言系统的规则和表征与认知系统的规则和标准是不同的,是相互独立的。

(三)跨学科发展时期

80年代以来,心理语言学研究重点从表面结构和言语行为转移到底层结构和认知结构。并且受到认知心理学,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影响。人工智能对心理语言学最重要的影响是关于语言理解和知识表征的研究,语言理论、语法规则和语法分析再度受到重视,句法结构也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

二、重点研究内容

早期的心理语言学从儿童习得入手一步步解开语言产生的奥秘,因此,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分为语言产生、语言理解和语言习得三个方面。

(一)语言产生

语言产生分为记忆和输出两个过程。首先是记忆结构模式。其次作为说话人,我们要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概念化。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周围的环境有所了解,即共有背景知识帮助我们形成一个前语言环境。概念化之后就是构想过程,提取心理词汇和前语言知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合乎语法和词汇的结构化语言。这时产生的仍然是内部语言,然后通过语音计划,发声转化为口语化表达形式,即外部语言。

语言产生的模型分为以下三种:1.串行处理和并行处理。其中有两个阶段:(1)建立句子的短语结构;(2)提取准备安插到句子的词项;决定这些词项的正确发音。2.自下而上的过程:即从小到大,语音,语音和音节;词汇;句法;话语,把一个句子的意义和前一个句子的意义联系。自下而上反之。3.自动化过程和控制过程.自动化指的是不太需要记忆容量的过程。第二阶段是脱口而出,即自动化。

(二)语言理解

1.言语听辨

言语听辨是语言理解的第一步,这部分主要研究人们是怎样处理言语中的声音信息和语言信息,即我们是怎样把言语信号分解成语音单位并与有意义的词语匹配。研究者提出了四个模型:(1)肌动模型。(2)合成分析模式。(3)模糊逻辑模型。它认为言语听辩有三个过程:特征评估,结合和决策。它的基础是原型,先有一个汇总的描述,包括了各种区别性特征的联合。(4)交股模型。它包括了两个阶段:首先一个词的声学/语音特征激活了记忆中和他相近的词。其次,所有可能的信息都会影响目标词的选择,因此这个时候需要排除干扰信息。

2.心理词汇识别和提取

(1)词汇识别。研究者提出了心理词汇,指储存在内心的一个统一的词汇。关于词汇的识别有以下三种理论:第一,直通理论:词的意义可直接由词性获得,语音的提取是词义通达后的附加过程。第二,语音中介理论:词义的获得需要先词形信息转换成语音,由语音激活词的意义,因此语音信息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第三,双通道理论:词形通过词义和由词形通达语音在通达词义两条路同时存在,哪条道路起作用取决于词的频率和类型等因素。

(2)词汇提取。福斯特(1976)提出串行搜索模型:将心理词汇比作一个图书馆,有三个提取档:供辨认书面文字提取档、供辨认口语的语音提取档、供辨认意义的语义/句法提取档。这些提取线路一次只能用一次。还有一种相对于的是并行提取模型:词汇发生模型。词的提取并非靠它在心理词汇中的位置,而是靠它激活的程度。她就像一个记分板,记下该词项和直觉刺激共享的特征数目。

3.语篇理解

语篇理解的关键问题是句法知识首先被加工还是句法、语义和语用三者同时起作用。因为言语交谈中充满着大量的歧义句,如theyareeatingapples,借助语境,我们才能知道这句话表示的是“这是可以吃的苹果”还是“他们正在吃苹果”。因此研究者提出了以下两种理论。(1)模块化理论。句子加工中,句法和语义信息由大脑不同功能性模块或加工器完成(词汇加工器和语义加工器)。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相互独立。弗雷泽(1982)提出的“花园小径”模型。如果语义分析否定句法分析的结果,句法分析模块再一次进行分析,提出另外一种结构。(2)交互作用理。句子理解的过程中句法和语义信息同时交互作用。

(三)语言习得

儿童语言习得也叫作语言发展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家主要任务是分辨语言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在各个阶段儿童语言的变化。他们认为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前语言阶段,只会咿咿呀呀发出有意义的、但无法交流的声音。(2)语言听辨阶段。区分音段和序列、区别语调和重音。(3)单词语阶段(1岁至1岁半),模仿和创造。这一阶段中,儿童语言开始体现语法。(4)双词语阶段,标志着儿童说话能力的进展,这是由于其交际意愿强烈。(5)成人阶段。

三、结语

心理语言学在全世界范围来看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但是国内研究仍然落后了一步。心理语言学是以语言心理活动的过程,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的心理过程,以及语言理解活动为基础。通过对心理语言学的简要梳理,我发现:首先,在心理Z言学的各个研究方向上,需要一个大家认同的理论基础和框架,并且运用比较统一和规范的试验方法。其次,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科学互相促进,这不仅对于我们认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于认识人类智力也有重大的作用。最后,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是跨学科的。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张侃.我国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2):81-85.

[3]桂诗春.认知和语言[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3):67-80.

[4]彭聃龄.语言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5]余林,舒华.西方语言产生研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2(3):248-255.

[6]罗婷.近二十年国内外心理语言学研究综述[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7]肖旭月.语音表征在取词拼音过程中的作用―中国学生英语拼写错误的心理语言学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6):422-428.

心理学概述篇2

1.1行为心理学

行为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1913年创立的一个心理学的分支,他与其他的传统心理学的区别就在于他更加强调人类的行为,从人类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对人的个体进行研究。而不是单从心理学的人类意识层面进行问题的剖析。这种行为心理学的思考模式综合兼顾了人类的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等。

1.2行为心理学与园林设计

自古以来,园林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和生活需求。通过各类园林景观和构件之间的相互搭配,能够更好地为人们营造出一个美好的居住环境。而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也是当前的一个新的领域,需要在园林设计时综合考虑到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如老年人希望园林能够提供一个休闲的场所,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园林的遮阴与休憩设施的布置。而儿童则需要在园林中产生很多娱乐活动,因此在园林设计时则需要考虑到娱乐设施以及园林绿化的布置等。园林设计中考虑到人的行为心理需求,能够更好地指导园林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愉悦感。

2.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2.1行为心理学对园林景观布局的引导

在进行园林景观的布局时,需要考虑到人们对于园林景观的基本心理需求。因此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人们对于景观私密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尤其对于城市居民而言,更加需要通过开敞空间以及私密性空间的结合,一方面保证户外活动的连接性和沟通性,另一方面也能保证在需要的时刻能够得到一些私密性的需求。如在一些私人庭院中或是园林中,都需要一些不受打扰的区域,能够进行安静的活动,如读书、休息等。因此在园林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人们在这方面的需求,围合的方式,不仅在私人别墅庭院,而且在城市街头绿地、居住区、城市广场上,创造出满足人们需求的全封闭和半封闭的私密性空间。如通过设置一些冠荫树,同时辅以一些休憩的设施等,通过一些观赏性较高的植物的布置,给予人们在私密空间内的舒适感和愉悦度。而在开放空间内,如各类草坪和湖泊等处,则需要为人们的活动创造更好的条件。如尽量开敞的环境,动静集合的布局设计,都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园林开敞性和私密性等多方面的需求。

2.2行为心理学对园林主要用途的引导

一般的园林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以及对居住环境的需求,然而实际上从人们的行为心理学角度出发,园林拥有了更多的功能与用途。如果一些特有的园林设置,如树园、草药园、科普园、专类园等,在这些特殊的空间中,能够增加人们学习和认识大自然的机会,使参与者获得满足感。另外从人们的基本需求而言,园林能够为他们提供基本的活动场所,而同时人们又需要活动场所中的荫蔽性和舒适性,以及活动场地划分的合理性。因此在园林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采用不同的植物组合以及格局的布置,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需求。如通过灌木作绿篱既可把大场地细分为小功能区,既能挡风、降低噪音,还必须满足人的审美和情感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园林设施,促进人们参与到园林绿化中,从而更好地引导人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2.3行为心理学对园林服务设施的引导

园林服务设施的选择以及布置位置将会对人们造成很大的影响,只有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以及居住区域的居民心理需求,对园林服务设施进行布置,才能更好地发挥园林的基本作用。比如公共厕所的位置在园林中要适当安排位置,在人们可以明显发现的位置,或者有明显的标识牌。每个公共厕所的距离也应该根据人们的基本行走范围来进行布置。垃圾桶等设施的布置则需要按照人们的活动范围布置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园林中的长椅等设施周围需要设置一些荫蔽措施,从而为人们营造一个更好的休息环境,同时各类设施的布置也应该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

3.结语

心理学概述篇3

通过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中专生与普高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普高生会比中专生学习更为主动对舞蹈的热爱程度也相对较高,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中专生与普高生对舞蹈学习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以致影响到他们对舞蹈专业的学习态度。根据报告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引起的。

(一)入学基础差异(专业与文化水平之差异)

文化:中专生一般在十二岁到十四岁进入中专学习舞蹈,中专类学校大部分是三年制到五年制,也就是说他们要在三年到五年里学习完普高生初中到高中六年才能完成的学业,学习文化课的内容就会相对减少,由于每天要进行刻苦的专业训练,学生就很难再静下心来学习文化知识,时间一长就会对文化课持有一种疲惫心理。这样中专生与普高生在文化成绩上的差异就显而易见了。因而在中专生的心里就有了“重专业,轻文化”的思想。专业:在中国现代化的教育制度中,虽然已经提出学生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舞蹈专业在普通中小学还未能得到比较完善的普及,一部分学生可能通过业余学习接触过舞蹈这个专业,从而喜欢上舞蹈选择大学继续就读;另一部分学生由于文化课相对较差,为了迈进理想的大学校门走近路参加考前舞蹈培训进入大学。不管是哪一种,他们的舞蹈专业水平和差距都是有目共睹的,中专生经通过三年到五年的规范训练大部分中专生已经解决了软度的问题,而普高生却只懂皮毛,基本上一切归零,从而出现了“重文化,轻专业”的现象。同时迈进大学校门的普高生和中专生他们的基础是不一样的,无论是重文化轻专业还是轻文化重专业对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都是有影响的。

(二)年龄的差异

进入大学舞蹈专业的中专生一般年龄是16~19周岁,而进入大学舞蹈专业的普高生年龄则是18~22周岁。对于18岁~22岁的学生来讲,经过六年初中高中的学习,已经培养出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大学里会主动学习各类知识。16岁~18岁的学生,仍处在青春期这一阶段,他们的学习多是要在老师的督促下完成,还未培养出自主学习的习惯。普高生和中专生会在大学里发生不一样的改变也是由于年龄的差异而形成的,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来说同一样的事会有着不同的认识,普高生和中专生对待大学里的学习有着不一样的看法造成了不一样的学习习惯以至于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成绩。

(三)外界因素对普高生和中专生的影响

1.教师的态度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对于在不同起跑线上的普高生和中专生来说,所受到的外界影响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关系。教师与学生“有效接触”的时间远远多于家长,使其更容易用自己的情感、意志、行为去熏陶和影响学生即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学生模仿的对象。2.源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不同影响。一部分家长会有这样的认识,认为学生只要跳舞好就是优等生,对于其他方面的学习根本是浪费时间或者认为学生将来要从事教育行业不用每天跳舞,所以只要抓好文化课就行,这些认识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大部分中专生毕业的理想工作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但演员不仅有灵活的四肢,聪明的头脑和健全的知识都会对以后工作十分重要。普高生所谓的教师行业也是要有着一定的专业基础的,对于舞蹈这一用肢体语言表达的特殊行业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舞蹈专业水平就等同于纸上谈兵。

(四)普高生与中专生教育程度和个人习惯的差异

由于年龄和文化水平的差异会对中专生和普高生大学学习质量产生差异,部分教师反映,一般普高生对老师所讲的知识能够有很好的认识和理解,他们能够听得懂老师所要表达的意思并能够很好的吸收利用;而对于中专上来的学生来说,出现了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老师无法将知识灌入到他们的学习中这个现象。这类现象是由于中专生和普高生所受到的教育程度不同所造成的。一般初中高中上来的学生经过了长达十二年的文化知识熏陶,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和语言表达有了自己的认识,他们很明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相比较,中专类学校对于学生这些方面的教育还是较薄弱的。教育程度的差异在未进入大学时便已形成,同样个人习惯也是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形成,但它是可以改变的。由于中专类学校多为住宿类学校,大部分十二三岁的中专生他们已经有了自理能力,所以中专学生在未进入大学之前就已培养出自理能力,当进入大学后能够很快的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但这部分中专生由于年龄较小很容易养成不良习惯,当不良习惯养成后也会随之带进大学生活中,面对这些问题中专生所表现出的态度是很不理想的,就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没有合理的实施方案从而未能改掉不良习惯。普高生则是从进入高中时才开始住宿,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相比,普高生进入大学这个年龄已经有了自己对事物辨别好坏的能力,他们会防微杜渐,查缺补漏,让大学有计划有目的进行。

二、如何解决中专生与普高生出现的心理差异现状

中专生和普高生的不同的心理产生的不同行为已经影响到了他们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决定着学生可否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就要从他们心理着手,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中国教育首当其冲的要解决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措施使其得到解决是我们最大的期望。

(一)从学生自身出发

1.端正学习态度: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在面对学习方面的困难一定摆平心态,不能任之放之,否则会适得其反,而且会离自己的学习的轨道越来越远,许多例子就已经证实如此,虽然大学生活比起以前的高中、艺校生活自由,没有来自学校、父母的约束许多事情都得靠自己解决,在此中都是经过心理过程的过滤,而且学生正处于敏感的阶段,他们会对每个人的一言、一个动作会产生不一样的心理感受,在上课中老师的一言一行会给学生不一样的反馈,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应该端正着自己的学习态度,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目标,养成一个积极向上乐观的自己。2.培养自己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大学生活不至于枯燥无味,大学生应该在自己业余时间上,实行以点到线扩面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兴趣,对于舞蹈生来说兴趣能增加他们的涵养,无论是选择音乐、摄影、写作、体育、读书等,都会有其收获。甚至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第二专业、选修课,为自己的未来多争取些机会。3.明确目标:人的一生不能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目标与方向主导了我们一生的命运与成就,人每个阶段都会有目标,普高生与艺校生在大的人生目标下制定一个个小的学习目标,一步步超越自我,目标是驱使人生不断向前迈进的原动力,若一个人心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会迷失自我,最终会看到自己不想看到的结果,作为舞蹈生拥有目标后,还应该坚守信念、持之以恒,普高生与艺校生从现在起可以制定在学校里的一个个小目标,在大一到大四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也许大一是侧重专业,那么大二应该加强兴趣的培养,大三或许是在文化课方面有所侧重,因人而异,舞蹈生应该学会主次分清,明确目标。

(二)外界方面看

心理学概述篇4

关键词:初中科学 概念教学 思考

科学概念的教学是初中科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科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怎样针對不同的概念,怎样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出发,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有效地掌握概念,阐述一些做法和观点。

一、联系实际,建立科学概念

科学中的很多概念、原理和规律源于自然和实际,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多数概念是對自然现象和生产生活实际现象的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这一特点,充分了解并认真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联系实际,正确建立科学概念。

惯性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物体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要让七年级学生正确建立惯性概念,必须联系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实际,比如跑到100米终点后,为什么一时停不下来;坐在车厢里的人当车子向左转弯时,人却向右倾;车子启动时,放在车厢里的物体往往会向后滑;为什么载重大卡车比小轿车启动难,刹车也难。只有结合这样一些生活实例的分析,学生才能建立正确的惯性概念。

二、通过实验,形成科学概念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可以提供生动的实验过程、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和科学精确的实验数据,自然而然的提出概念、形成概念,并提高学生對概念的感性认识。

如在学习密度概念时,可先通过实验测出不同体积的铁块、铝块和水的质量,将实验数据制成表格:

针對上述数据,教师可设问:對铁、铝和水各自而言,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质量和体积比有什么特点?三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比值是否相同?我们可形成一个什么科学概念?

实验结果本身并不会自发地出现概念的本质特征,但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對实验过程获得的事实、现象等进行思考、辨认和总结,通过思维加工和科学抽象,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这也是科学概念教学的基本任务。

三、发掘或赋予概念的心理意义

奥苏贝尔认为概念除了内涵、外延外,每个概念还具有一定的心理意义,即能唤起学习者独特的个人的情感和态度反应及心理认同感。概念的心理意义能有效地促进概念的意义学习。例如“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这两个概念能引起学生一定的情绪反应,学生较容易接受这两个概念。像这类具有心理意义的概念在初中科学中是比较多的,如受精、有性生殖、无性生殖、遗传与变异、健康等。

但也有些概念心理意义不明显,甚至對有些同学而言几乎为零。这时教师应想方设法赋予概念的心理意义,拉近概念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如在讲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时,對胚和胚乳理解比较困难,教学中可赋予这样的心理意义:“我们每天都吃饭,但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吃的是稻谷种子的哪个部分?大家是否观察过,有些米粒其一端缺了一小块,这掉下的一小块又是什么?”最后告诉学生“我们吃的是胚乳部分,这个掉下去的小块就是胚,稻谷种子萌发时胚乳提供营养,胚中的胚芽、胚轴和胚根分别长成叶、茎和根。”经过这样的教学,“胚”和“胚乳”已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信息,使学生感受到原来这两个概念离我们生活这么近,心理认同感很快增强,这时意义学习也发生了。

四、将日常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

日常生活概念即前科学概念,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概念,一般从直观出发,注重事物的外部特征,因此具有主观性、模糊性和弥散性的特点。日常生活概念虽然往往是科学概念形成的重要基础,對科学概念的形成起帮助和促进作用,但有时往往也会起干扰和抑制作用。

在教学中应明确学生的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间的异同,然后以日常概念为基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形成科学概念。

如“鸟”的日常概念是“会飞的动物”,因此学生就会产生“鸵鸟不是鸟,蝙蝠是鸟”这样的错误观念,应指出“会飞”不是鸟的本质属性,鸟的本质属性是“有翼有羽毛,能进行双重呼吸,膀胱退化”等,帮助学生形成“鸟”的科学概念。

五、运用概念的变式和再现

1、运用概念变式

是指對同一个概念从多维度进行分析,揭示不同的描述方式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从本质上认识所学概念,避免学生對概念的孤立、机械的记忆。如“生态系统是由一定区域内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也可表述为“是由一定区域内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及所有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各种生物组成”,还可以表述为“在一定区域内全部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

又如對于磁场方向的表述,也可以采用概念变式加以认识,“磁感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是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北极的指向”的说法其本质上是一样的。

2 运用概念再现

是指学生對所学概念重新回忆表述的过程。概念的再现其实是概念的再学习过程,能检验学生對概念的理解、掌握程度,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让概念再现。陈述性复述。是指学生對新概念进行完整准确复述的过程,目的是增强對新概念的熟悉程度,促进對新概念的记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所以通过不断的复述还能进一步感知概念的本质特征。复述在学生概念习得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意义性表述。是指学生根据對概念的理解,在不失科学性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概念的过程。表述的清晰与完整程度,除了取决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学生對概念的理解、掌握程度。如“若某类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则该类原子总称为某种元素”;此外还可表述为“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六、對相关概念进行對比或网络化

概念与概念之间或抽象隐蔽,或文字相似意义相反,或存在包容并列关系,这些因素往往会干扰学生對概念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概念间的实际情况,可對相关概念进行對比或网络化。

1 對相关概念进行對比

有些概念在关系上相互并列,但在内容上差异较大甚至相反,适合采用并列比较法进行教学。如蒸发与沸腾,晶体与非晶体,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压力与重力,质量与重力,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化与异化,动脉血与静脉血,动脉血管与静脉血管,遗传与变异,热量与热能,氧化剂与还原剂,等等,

心理学概述篇5

(一)对“五育”的概念术语表述不全。在对“五育”概念术语的表述上,对德、体、美、劳四育进行了近乎规制性的表述,分别是思想品德教育、体育卫生教育、美感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但对智育却没有进行表述,在所有的《教育学》教材和有关教育著述中都是如此。(二)对“五育”中部分内容的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当。德育的概念模糊,内涵不恰当扩大。在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德育的概念比较模糊,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一致。对概念术语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而对概念内涵的表述却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一些教育著述和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是如此,如朱作仁主编的《教育词典》[7](p824-825)、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31)和邵宗杰等主编的《教育学》[9](p151-152)等。既然概念术语明确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概念内涵中的政治教育到底是属于思想教育呢,还是属于品德教育,或者是包含在两种教育内?这样的概念不仅显得比较模糊,而且内涵不恰当地扩大了。事实上,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并不存在从属和包含关系。相应地,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也是有区别的。首先,从内容看,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内涵,道德不能代替政治和思想,政治也不是道德和思想的附加成分。其次,从方法、途径看,“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能以一样的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实施。”[10]政治教育一般是单一性的①、灌输性的、强制性的,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的,并有不可选择性;道德和思想教育则是多样性的②、引导性的、柔性的,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各种活动中的感知、熏陶、体验等。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理解性的,并有主观选择性。因此,用泛德育的理念来界定德育,就造成德育内容繁杂,内涵不恰当扩大。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不清,内涵不合理缩小。几乎所有的《教育学》教材都把劳动教育表述为“劳动技术教育”,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教育学》[11](p352)、扈中平等主编的《现代教育学》[5](p146)和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5)等,包括劳动教育和劳动(或职业)技术教育,前者指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教育,后者指劳动(或职业)知识和技术教育。从概念术语看,表述是不清楚的,字面上看似乎就是“劳动的技术”教育,“劳动”是“技术”的限定词,而使用起来却混淆难分,不知到底是讲劳动观念教育还是讲劳动知识、技术教育。从内容上看,表述不全面。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脑力劳动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劳动,在劳动总量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即使是在体力劳动领域,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已经相互融合。而在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把劳动技术教育(由于概念混淆不清,姑且把此处的“劳动技术教育”当作狭义的,即劳动的知识和技术教育)限定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内,讲的是了解劳动过程、会使用劳动工具、掌握劳动技术等,忽视了其他脑力劳动领域。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被不合理缩小了。

(三)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内容混淆。有的《教育学》把体育表述为“学校体育和卫生”,如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79),有的把体育与卫生保健合在一起,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的《教育学》[4](p235)和邵宗杰等编著的《教育学》[9](p222)。这不仅使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而且把体育的内涵不合理扩大了。体育和卫生保健教育虽然有联系,但并不是同一范畴。从内容上看,体育包括知识和技能,卫生保健只有知识而无技能。并且就“知识”这一范畴而言,体育和卫生保健也不相同,体育有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游戏、军事体育等知识,卫生保健则包括教学卫生、生活卫生、生理卫生、环境卫生等知识。从教育方式方法上看,体育既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技能上的训练,而卫生保健却没有技能训练的成分。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不完善,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一是未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综合素质中就包括心理素质。反映在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上,就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也正是我们正在实践着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诸多的教育学著述中,在论述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时都没有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在最近出版的一些教育学教材中才有所提及,且非常简略不成体系,如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6)。虽然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已经自觉实施,但在作为指导教育工作实践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不能明确提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陷。二是未提出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教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步曲:从古代和近代只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到现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再到当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开发培养和完美个性品质的养成。同一性、模式化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过去,多样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和潮流,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的责任和使命。虽然我国《中学德育大纲》中曾提出“身心卫生和个性发展教育”[9](p162),但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没有提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在各种教育著述中鲜见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仅有个别论著在论述德育时提到一点,如胡守棼主编的《德育原理》[12](p57-59),但也不是作为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提出的。

二、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当代诠释

(一)德育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概念表述为:“培养学生形成认识事物、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正确思维方式、正确观念、正确态度、正确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内容包括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教育。世界观教育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鉴别和政治取舍、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等方面的教育,道德观教育包括共产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包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职业价值判断和取向、自我价值认知和体现等方面的教育。由于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都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因此将其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更合理,并且避免了原来“德育”概念内涵上的不合理扩大。这个改变并没有改变德育的实质,仍包括思想、政治、道德三方面的教育,同时增加了价值观的教育,使教育内容更丰富。

(二)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应有所扩展。科学文化知识是智慧之基,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的就在于开启智慧之门。智力和能力既是以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又是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智慧,智能与智慧本质上是一致的,智能的开发培养其实就是智慧的开发培养,因此把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是合理的。

(三)美育仍称审美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除了原有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生活美外,增加科学美。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应增加“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科学鉴赏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科学美、发现科学美,以激起对科学的热爱,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为创造科学美奠定基础。

心理学概述篇6

关键词:概念教学过程模型障碍策略

人们认识事物时,把事物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经分析、比较、综合等作用,概括地、定型地代表一个物体、动作、性质、状况等的抽象的共同观念叫做概念。因此,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化学概念是反映物质在化学运动中的固有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是化学知识的基本元素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物质变化规律的基础,也是深刻理解化学原理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化学概念学生容易学习,有些则非常难学,教师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化学概念教学时,取得的效果相差甚远。如“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学习,教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非常难学。化学概念的建立应该具有一般的基本过程,我们试图从化学概念的基本特征和建立概念的心理过程中寻找化学概念有效教学的策略,使得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化学概念,从而促进化学的有效学习。

1概念学习的特征

概念的学习过程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共同观念”在人的大脑中从无到有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全面认识概念及其建立的过程,即概念的特征和概念建立的心理过程。

1.1概念的特征

1.1.1内涵和外延

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它明确的内涵和外延。

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通常是通过下定义的方法来表示的,如“物质的量”的定义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给概念下定义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在一定阶段上的总结。概念不仅对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有质的规定性,有些概念还具有量的规定性。因此,一般来说,概念既可以用文字或语言的形式来表述,有些概念还可以用数学公式予以定量阐述,如“物质的量”又可定义为“n=n/na”。

外延是指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和条件。如“物质的量”的外延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这一本质属性的粒子集体的类型,如分子、原子、离子(或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

1.1.2客观和可测

概念是从客观事物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因此,具有客观性。如“物质的量”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类型的粒子的集体。

同时具有质和量两个规定性的概念叫物理量。一切物理量都能被测量,用仪器进行直接的测量,用公式进行间接的计算,还可以通过测量其他物理量进行间接的测量。如“物质的量”的测量,可以通过间接测量质量、气体体积等方法进行。

1.1.3抽象和精细

一个概念能够反映出大量形形的物质的共同属性,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它超脱了具体的现象而说明了事物的本质。一个被抽象的概念,还可派生出新的概念,称为概念的多重抽象性。如“物质的量”可派生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等。

客观事物的方方面面的属性,表面上看来有些属性是相似或相近的,但用不同的概念能够把这些属性精确地区分开。例如,“量”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个含混概念,人们说“量”的多少,可能是质量、体积、纯度、质量分数等等。然而,概念却能准确地区分它们。

1.1.4发展和变化

概念是在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概念的内涵是否正确,外延是否恰当都要用实践来检验,并随着科学实践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得到补充、修正和重构。原子的概念从德谟克里特提出,经历了“实心球模型—布丁模型—行星模型—卢瑟福模型—分层模型—原子核模型—电子云模型”。由此可见,科学发展的历史,也是概念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同时也应该成为概念学习发展的过程。

1.1.5联系和结构

概念和概念之间虽然可以进行精确的区分,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其主要形式是从属和并列。在从属关系中,下位概念从属于上位概念,如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属于上位概念,而氧化反应属于下位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是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学习之后进行的,称为上位学习;反之,在具有上位概念的情况下学习下位概念称为下位学习。并列关系指的是概念与概念间既不产生从属关系,也不产生总括关系,但相互之间具有潜在的联系,如质量与物质的量等。

1.2概念学习的过程

关于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列宁曾做过这样的概括:“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存在的辩证的途径”。认知心理学认为,形成概念是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概括、推理、提出假设,并将这一假设应用于日后遇到的事例中加以检验。由此可知,概念的形成是以感觉、直觉和表象为基础的,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为主要思维活动,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因此,可以将学生概念学习的过程划分为:

1.2.1感知现象

感知是由于环境对感官的刺激引起的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属于认知过程中的感性阶段,概念学习的感知来自于客观环境(对客观事物的生活经验)和教育环境(教材、图片、模型、录像和实验等)。但要注意的是:人的知觉系统摄取和加工外部环境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应该对刺激进行选择和过滤;同时感知受到人的需要、愿望、兴趣、以往经验(前概念)的影响。

1.2.2思维加工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主要包含抽象和概括两个过程:抽象就是在思想上区别某种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从而抽取本质属性;概括则是将某种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这一过程依赖于各种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不同概念的形成,其思维方法不尽相同,最基本的有:①分析概括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如化学反应、糖类、蛋白质;②抽取物质的某一属性,得出表征物质某种性质的量,如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③用理想化的方法进行科学抽象,如理想气体、分子模型、原子模型;④概念的组合及发展,如摩尔质量(质量和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和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此外,还有运用演绎、类比及等效的方法等。

1.2.3形成概念

形成定义是形成概念的认知活动的最高境界,也是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基本依据。

概念的定义方法一般有:①属加种差,如酸性氧化物是在其属概念——氧化物的基础上进行的;②操作定义,如摩尔质量是将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的比值这一数学操作进行定义的;③外延定义,对于外延边界清楚的集合概念,若能举出他的全部外延,就可以下肯定外延的定义,如不饱和溶液,就是指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溶液。

理解概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察:①明确引入概念的原因;②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③了解概念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2.4重构认知

新概念形成后,如果不能与原有认知结构建立起意义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概念没有真正建立。认知结构的重构,主要是使头脑中散乱的现象和事实、概念、理论形成秩序,使头脑中的化学知识得以扩展、更新或重构,这一过程是由同化和顺应使认知结构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

2概念学习的障碍

中学生的逻辑思维正处在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的阶段,思维的品质不够健全,使得他们在学习概念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可能形成各种学习障碍。我们认为,中学生概念学习的障碍主要表现为与概念学习四个心理过程相对应的四个方面:

2.1感性认识不足

感性材料是形成和掌握概念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感性认识不足是概念学习的主要障碍之一。例如,如果没有观察过化学反应,就不能掌握化学变化。用以表征物质特殊性质的概念,如“物质的量”是对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集合体的抽象,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不能找到直接的感性材料,从而导致了学习障碍。

2.2思维方法不当

概念的学习是在获得足够多的感性材料后,利用各种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的概念。没有掌握建立科学概念的正确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是概念学习的又一障碍。如果在建立概念过程中不能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类比、抽象、概括、推理判断以及理想化等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就很难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形成的概念只能处于浅表的感性层次。

2.3定势思维影响

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式,当面临现实问题时,我们能不假思索地把它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思路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理,即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的益处是用来处理日常事务和一般性问题,能驾轻就熟,得心应手。然而,思维定势的弊端在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而需要开拓创新时,就会变成“思维枷锁”,阻碍新观念、新点子的构想,同时也阻碍了对新知识的吸收。正如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所说的:“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学习“物质的量”时,按照汉语习惯,“物质的量”相对于“物质的质”而言,通常理解为“物质(宏观或微观)的多少”,这与科学的含义有很大的差别。

2.4相关概念干扰

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常常不能区分相邻、相近的概念,这是相关概念干扰的表现之一。如物质的量与质量、物质的量与它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间的关系是学生概念学习中常见的混淆点。

相关概念干扰的表现之二是前概念的干扰。学习科学概念前,学生已经从日常生活或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与概念有关的感性经验,对客观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其中有些是片面的、错误的,从而干扰了科学概念的形成。

3教学模型的构建

根据奥苏贝尔的同化说,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以文字或其它符号表征的意义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相关的观念(包括表象、概念或命题)相联系并发生相互作用后,转化为个体的意义的过程,即知识掌握过程是材料的逻辑意义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个体心理意义的过程。结合概念学习的心理过程,从更普遍的意义上构建化学概念教学的过程模型(表1):

由上述的全新概念“摩尔”和导出概念“摩尔质量”的教学实例中可以反映出,在具体概念的教学中均可以采用概念教学的基本过程模型进行教学。

4概念教学的策略

根据上述关于概念建立的心理过程和概念教学的过程模型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与概念教学过程相适应的解决策略。

4.1形象直观演示,获得感性知识

通过运用生动的直观形象,如观察实验(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图表和模型、计算机模拟动画等,让学生从中了解有关某概念的部分信息,获得有关概念的感性认识,为认知结构中接纳和理解这一概念奠定基础。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觉地将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与物质的微观变化联系起来思考,进而从微观角度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然而,由于人的感知系统的容量有限,教学中应精选直观教学的内容,尽可能采用最常见、最易得、最经济和最形象的直观内容,从而确保学生对感性知识的有效获取。

4.2分析特征信息,抽象相关信息

在教学情境中,有意提供一系列与概念相关的信息,进行辨别、提取和概括。然后从部分事例中已确认的特征信息入手分析各类事例,逐步舍弃干扰信息,使特征信息的精度和准度提高,在此基础上,将有关特征以一定的方式联系组合起来,构成概念的抽象定义。在这一过程中,关键要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对特征信息进行抽象,有助于用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述和有序地记忆这些特征,这就成为学生掌握概念的前提和关键。

4.3准确表述内涵,清晰界定外延

引导学生将与某概念有关的本质特征组合起来,用语言或文字形式加以概括和提炼,即表述,可分为具体性表述和定义性表述,具体性的表述“口语化”特征明显,所反映的信息一目了然,把握比较容易;而定义性表述则更能反映概念的丰富内涵,文字简练、表达精确、逻辑性强。如化学键是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概念的外延常常通过定义中反映特征信息的关键词来限制。如化学键概念定义中的“相邻”、“强烈”。

4.4深化发展概念,形成概念系统

人的思想是由现象到本质、由肤浅到深刻不断深化、以至无穷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断深化,必然促使概念不断发展。如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学习经历“氧的得失—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的过程,从而使概念及其相关概念的定义趋于完善。这说明概念是发展和变化的,因此,在具体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如其分地描述和表达不同阶段的概念。

学习心理学认为,一个重要概念,是在概念的系统中形成和发展的。引导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的概念系统来接纳和学习新概念是十分必要的。其主要方法是:将新概念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概念相联系,并促进对新概念的关键属性或定义的理解;将新概念与原有概念进行精确分化,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相似和相异之处;将相关的概念融会贯通,组成整体结构,便于记忆和运用。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认为在概念教学中均可以采用上述构建的概念教学的过程模型来设计并组织教学,但教学的原则是因材施教,教学的标准是有效教学。我们认为,应从学习内容、学习者和教育者三方面思考和探讨“因材施教”中的“材”:具体概念的教学过程模型不是唯一的、固定的,它应随着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它应随着学生年龄、学习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它还应随着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资源的变化而变化。但不管选择何种教学过程,概念教学都应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和基本过程,都应遵循有效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林海斌1梁凌志21.温岭市温中双语学校,浙江台州3175002.温岭市新河中学,浙江台州317502

[1]胡卫平.中学科学教学心理学,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

[2]陈至为,贾秀英.中学科学教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心理学概述篇7

部分应试者在概括分类时,内在逻辑不清,当然这也反映了阅读不够细致的问题。

(2)概括不够深入

不能抓住主要问题进行升华,只是在一些枝节问题上作文章,或者只是就事论事做表面的文章。说明理论水平与对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较差。

(3)材料驾驭不好

有的应试者概括部分的答卷只是概括一部分材料,不能驾驭全部材料。

(4)综合分析能力不强

有的答卷也能找出几个问题,但是不能进一步深入分析,找出相互之间有机的联系,说明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不强。

(5)概括表述不畅

因为有的应试者基本功较差特别是文字水平较差,结果在概括中概念混乱,语言罗嗦,错误和病句较多。

二、培养总结概括能力

应试者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留心:

(1)概括的角度要准确

叙述的角度,就是作者以哪种叙述的口吻、身份在文章中出现。只有按照题目给定的身份和角度,才能准确概括主要问题,恰当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方面无需赘述,但考生必须认真注意。因为在近几年的申论考试中出现过这方面的问题。

(2)概括的要素要清楚

叙述要素包括: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其中,人物和事件是叙述的核心,有了这两个要素,叙述才有中心、有实体。在叙述中,它们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忽略的。时间和地点是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环境和舞台,对人物和事件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通常的叙述中要将时间、地点交代清楚,但有时也可以适当地省略。原因和结果是事件的起讫点,有了这两个要素,叙述才完整、交代才清晰。在这些要素中,交代时要简略,要突出其与人物、事件、中心的联系的一面,而对人物和事件,则要进行细致的叙述,因为这二者是叙述的核心、重点。

(3)概括的顺序要合理

材料有了选择和加工,要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表现主题或中心,还需要一定的顺序来组织,这样,才会给人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感觉。安排得巧妙,还会产生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一般说来,申论作文的写作可以以时间为序,也可以以空间为序。

(4)概括的主旨要突出

对于一般的写作,中心主旨要鲜明突出。在概括时,要处处从表现中心主旨的角度来考虑如何选材、如何组材、如何叙述、如何确定繁简重点等,这已属于整篇文章的构思。要构思好一段概括材料,应该学会如何运用线索来选择、组织、加工材料,怎样通过线索的穿插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纲举目张,更好地表达中心。

心理学概述篇8

【关键词】SnomeDCt;中医临床术语集;标准化

中医临床标准术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临床信息采集与数据挖掘的速度与效率,更有助于临床信息经过采集、存储、传输直至利用的多个工作环节仍保持其完整性与真实性,使基于数据进行的中医临床科研工作具有更高的科学性,研究结果的说服力更强。我们依托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临床个体化诊疗评价体系的研究”,对现有标准以及实际工作对术语的需求进行了系统研究,目标是基于现有标准的规范化应用,建立起能够理想地支持信息化临床科研工作的《中医临床术语集》。

研究中发现,当前中医临床科研涉及的术语已远远超过了纯粹意义上中医术语的范畴,西医术语以及非医学专有术语被大量应用,成为中医病历书写、科研、医事管理等工作所必需;同时,由于中医临床术语标准化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缺乏相应指导性标准,在对研究需要达到目标或程度的界定上还缺乏清晰统一的定义。从术语涵盖范围、术语分类体系以及临床实用性等角度进行考量,现有标准与实际工作的需求还存在差距。

《系统化临床医学术语集》(SnomeDCt)是一部先进的现代西医学临床标准术语集,已得到40余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引进,广泛应用于电子病历书写、电子处方、医嘱录入、检验报告、文献编码等工作[1],证明其具备了能够满足信息化临床科研工作需求的标准化特征要素。系统总结提炼SnomeDCt内涵的标准化特征要素,探索并提出《中医临床术语集》应当具备的标准化特征要素,将有助于强化工作重点,提高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及可应用性,更好地发挥术语标准对中医信息化临床科研工作的支撑作用。

1SnomeDCt的标准化特征要素分析

探讨临床医学术语集标准化特征要素,主要是为了明确术语集在完成哪些主体工作后才达到符合标准之标准,实质上属于术语标准化工作“指导性标准”研究的范畴。所谓指导性标准是对“标准化工作的原则和一些具体做法的统一规定”。由于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以SnomeDCt这样发展成熟、方法学体系完备并得到世界范围广泛应用的标准化术语集为研究对象,提炼总结其标准化工作的

原则与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捕获其内涵的标准化特征要素。通过系统化研究,我们将SnomeDCt的标准化特征要素总结概括为“以概念的逻辑化定义为中心,以概念分类与语义关联为主要手段,以三张核心表格为主体内容”。

1.1以概念的逻辑化定义为中心

与现有标准大多处于术语研究层次不同,SnomeDCt已转型成为以概念研究为核心的术语集。依据现代术语学理论,概念先于术语,具有唯一性,术语是概念的表达方式,不具唯一性。不同语言都可以描述同一个概念,同种语言中还有术语同义、多义现象,这是造成术语使用欠精确的原因之一,也是术语标准化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以概念为核心进行术语标准化研究,能理想地甄别概念与术语以及同义术语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特定知识领域概念体系的建立。

概念定义是术语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SnomeDCt采用了“逻辑化”概念定义模式,将概念的逻辑化定义作为中心任务,在实现准确定义概念的同时,也为术语在临床科研工作中的便捷运用奠定了基础。与现有标准惯常采用的文字描述定义模式不同,逻辑化定义是基于概念语义,通过建立概念间明确的关联关系而实现概念定义的一种标准化工作模式,此处关联关系包括了概念间纵向的上下位(iS-a)关系与横向的属性关系。与文字描述性定义模式相比,逻辑化定义模式能够更好地保障术语在临床病历书写及科研工作等脱离了文字描述性定义支持的实际应用环境中得以正确使用。

以概念“面神经疾病”的逻辑化定义为例(见图1),其下位概念是“先天性面神经麻痹”,其上位概念逐层向上分别是“颅神经病症”“神经系统疾病”……“疾病”“SnomeDCt概念”。“SnomeDCt概念”是术语集数十万个概念中最顶级的概念,又称“根概念”,概念“疾病”是根概念下19个顶级分类之一。基于纵向直至“根概念”的上位关系明确了“面神经疾病”在概念分类上的归属(属于“疾病”类概念),与其紧邻的上位与下位概念则确定了“面神经疾病”在概念体系中的纵向坐标;在横向上通过“发病”、“发现部位”、“严重程度”等概念,将“面神经疾病”与能够描述其固有属性的属于其他分类的概念进行连接,确定了其在概念体系中的横向坐标。纵、横定位结合界定了“面神经疾病”与其他概念的本质区别,完成了逻辑化定义。SnomeDCt采用数字编码固化了每一个概念具有的纵、横向关系及其拥有的多个同义术语,为实际工作中基于概念关联关系的术语快速调用创造了条件。

1.2以概念分类与语义关联为主要手段

概念分类与语义关联是SnomeDCt最主要的两种标准化工作手段,两者在功能上“一分一合”,各有侧重又互为补充,是实现概念体系建立与概念逻辑化定义的基础。

“概念分类”是依据标准化研究目标与成果的应用环境,依据对学科固有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对特定领域知识体系进行有机分割,形成以其中内涵的互不重叠的若干顶级特质属性为轴心的概念集团,每个概念集团内依据概念间的上下位关系逐级建立起树状层级体系,形成术语集框架纵行支柱。我们研究认为,SnomeDCt进行概念分类的理论依据是现代西医学本体论疾病观,其建立的19个顶级概念分类较理想地覆盖了临床科研工作所需概念种类,各种分类之间具有的逻辑关系符合现代西医学临床诊疗规律。

“语义关联”是结合应用环境,基于概念语义,通过特定属性连接概念,将具有内在关联关系的概念两两相连,并揭示出这种关系具体是什么。建立概念分类层级体系中用到的上下位关系,其实质也是一种语义关联。通过语义关联,将经由概念分类形成的概念集团从纵向与横向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了概念体系的建立。SnomeDCt利用包括iS-a在内的60种连接概念,形成近100万种语义关联组合[2]。

转贴于

1.3以三张核心表格为主体内容

1.3.1概念表——概念的标准化

SnomeDCt概念表用于收录概念,并为概念提供了数字编码、概念当前的应用状态、概念完全指定的名称(FSn)、概念在CtV3(英国的医学术语集,SnomeDCt是由SnomeD与CtV3合并形成)及早期SnomeD版本中的编码、概念逻辑化定义程度等信息。概念编码与完全指定的名称在术语集中均具有唯一性,为同时满足概念的人类与计算机理解提供了条件。概念状态与概念逻辑化定义的程度,用于记录概念的加工修订。早期概念编码则为利用以原有术语集进行编码的历史性文档提供了概念映射的功能。

1.3.2描述表——同义术语的标准化

SnomeDCt描述表用于记录同义术语标准化研究的结果。SnomeDCt中共有3种术语描述类型,即“完全指定的名称(FSn)”、“首选术语”及“同义术语”。每个概念都有一个FSn和一个首选术语,同义术语是除去首选术语外,其他能够描述FSn所描述概念的术语。描述表为术语指定了唯一的编码,标明其具有的描述类型,并将能够描述同一概念的所有术语都指向同一个概念的编码。如与“面神经疾病”相应的术语共计14条,亦即有14种不同的描述都能代表“面神经疾病”这个概念。通过建立概念与术语的对应关系、同义术语之间的等级关系,增强了临床科研工作中对概念表达的灵活性,并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同义”、“多义”而造成的术语使用混淆。

1.3.3关系表——语义关联的标准化

SnomeDCt的语义关联由“概念1+连接概念+概念2”组合形成,“概念1”是被描述的主体,“概念2”是描述的值,连接概念用于揭示描述的属性。关系表记录了具有临床意义的全部语义关联组合,逐条为其赋予了数字编码及特征类型、可改进性、所属的关系组等信息,以“语义关系类型”的形式明确了系统当前使用中60个连接概念。

以概念“面神经疾病”为例(见图1),通过“iS-a”、“发现部位”、“发病”、“严重程度”等连接概念与相关概念组合,形成“面神经疾病属于颅神经疾病”、“面神经疾病发现部位是面神经结构”、“面神经疾病急性、亚急性、隐匿性发病”、“面神经疾病的严重程度”等具有临床意义,可直接被用来描述临床事件的短句。不仅能提高临床病历书写的速度,也梳理了与概念“阑尾炎”具有语义关系的概念及其间具体语义关系的种类,为基于概念的数据挖掘提供了便利。

2中医临床术语集标准化特征要素初探

从现代术语学理论研究的角度与提高标准化术语实用性的角度来看,建立概念体系、完成概念精准定义、编织概念系统化的语义关系网络,是领域术语标准化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也是标准化术语集能够理想地支持实际工作的基础,这一点并不受中西医学知识领域个体化特质的影响。

《中医临床术语集》与SnomeDCt具有相同的研究目标与应用环境,均服务于信息化临床科研工作,为病历书写与数据挖掘提供标准化术语支持,SnomeDCt具备的标准化特征要素是术语集,而并非限定为“西医学术语集”体系构建的原则与工作方法,其在主体上同样适用于《中医临床术语集》。因此,符合中医临床诊疗固有规律的概念分类框架体系、概念的逻辑化定义、甄别明确的同义术语、翔实的语义关系,应当是《中医临床术语集》所具备的标准化特征要素。

【参考文献】

心理学概述篇9

关键词:瓦托夫斯基;科学道德;规范

abstract:accordingtomarw.wartofskky,thephilosophyofscienceistheunderstandingoftheunderstandingofscience.thisartile,throughinterpretationandelaborationofconceptsandconcetualframesinvolved,andatheoreticalstudyoftheethicsofscience,attemptstoresearchintotheethicsofscienceaspartofthephilosophyofscience

Keywords:marxw.wartofsky;ethicsofscience;discipline

跨入21世纪,科学道德的议题愈来愈受人们关注。科学道德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其现实情况和意义,人们已有浓厚的感受和切身体会。这里,我们则是想从理论研究的角度上,作一番较为深入的讨论。

我们的讨论,想从瓦托夫斯基的科学哲学思想谈起。

m.w.瓦托夫斯基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在科学哲学领域造诣极深。他对18世纪的法国哲学、19世纪的德国哲学和当代的科学哲学,都有很深入的研究。他的关于知觉、美学和创造性艺术的哲学、医学方法与伦理的哲学、政治与道德哲学等研究成果,闻名于世。作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哲学家,瓦托夫斯基是一位科学的实在论者,他不仅精通马克思、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学说,也熟悉亨普尔、波普尔、拉卡托斯基等人的工作,他与著名哲学家R.S.科恩合编的、收集了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重要论著的数十卷《波士顿科学哲学研究》文集,在国际哲学界有重大影响。他的《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科学哲学导论》(伦敦),是科学哲学的重要名著。这部著作和他的论文集《模型——表象与科学的理解》(波士顿)充分阐述了他的科学哲学思想和观点。围绕我们这篇文章所讨论的议题,这里首先引录他的一段论述:

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结尾处,康德总结道:“人类理性的法则……具有两个对象,即自然和自由,因此人类理性的法则不仅包括自然法则,而且包括道德法则。这两种法则最初表现为两个不同的体系,但最终却归结为一个哲学体系。自然哲学探讨的全是是什么的问题,而道德哲学则探讨应该怎样的问题。”关于科学知识与道德知识之间的关系的这种经典表述立即就显示出对事实和价值标准的区分,而使这两者统一起来的计划方案便构成了科学思想史的基础。[1]

在今天人们的心目中,“科学道德”本身就是一个概念——一个并不需要加以“解构”就可爽快地理解和接受的概念。但在这些哲学大师的笔下,却有很明显的“科学知识”和“道德知识”的不同提法;并且各有法则、体系;有两者的统一和最终归结。这并不是没有道理,而是有道理且十分重要。瓦托夫斯基将此看成是“经典表述”,他说,康德把它们当作两样是“实在”的或客观的世界而对立起来,并用他严格的理性主义的全部力量去分析这两种知识的状况以及可以把这两种知识结合起来的观念。为什么康德要把这两种知识“对立起来”又“结合起来”呢?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实际上,这也是康德所要做的事,并且是用他严格的理性主义的全部力量去做的事。康德的这种哲学分析方法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迪,拿瓦托夫斯基本人来说,就上述之题他的展开论述也是先作区分后作统一,不过他把那两个概念转换为“事实”和“价值标准”了。他说:事实与价值标准这两个“世界”的分离提出了

诸如科学在道德方面的中立性、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对价值标准的科学研究的可能性这样一些问题;事实和价值这两者的综合则提出有关“是”和“应该”的关系以及我们所说的价值的确切含义等更尖锐的问题。

把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作为科学哲学导论进行阐述,可以清晰地表明瓦托夫斯基的哲学倾向。瓦托夫斯基把哲学看作是“表述和分析各种概念,对存在的原理及存在物的起源和结构进行批判性、系统性探究的事业”[2],是“对科学的概念和概念框架进行系统研究的事业”。[3]我们知道,瓦托夫斯基的哲学思想,有个十分显著的特点,那就是特别注重概念和概念框架,他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方法,基本上都是从最根本的概念谈起的,深入浅出,逐级展开,论证严密,其论述风格在哲学名著中是独树一格的。同样地,这位哲学家在阐述他的科学、科学哲学思想时,也是从概念和概念框架人手的,不过在这里他特别借助“理解”这个词。“理解”是现代西方哲学惯用的一个词,它可以用来说明许多东西;实际上中国很早也用此词,《宋史》四三三林光朝传曰:“未尝著书,惟口授学者,使之心通理解。”从道理上了解称理解。瓦托夫斯基说:“需要理解科学,这种需要就存在于我们希望有一种人道主义的文化,有一个自由和文明的社会的心愿之中。这对于科学家和非科学家都是一种同样重大的需要。”[4]并且,他还指出,理解科学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对科学本身的研究所达到的理解;另一种则是从科学与常识的联系中理解科学。瓦托夫斯基把这后一种理解当作科学哲学的对象,把科学哲学事业的任务规定为科学概念和科学的概念框架的系统研究。主张将概念和概念框架作为科学理解的工具,是科学家用以对他所探索的世界做出理解的方法,所以可以把科学哲学描绘成是一种“理解科学理解的事业”。这种从科学与常识的联系中理解科学的方式,导致了发现科学与人文学的共同根源,并且体验到科学哲学是科学和人文学之间的桥梁。这样的科学哲学思想,的确别出心裁,独具慧眼。

引述瓦托夫斯基科学哲学的基本思想,为的是要将本文开头时所提出的关于科学道德的议题深入展开。经验和事实告诉我们。在人们的知识活动中,总想把我们在此处获得的知识与彼处获得的知识结合起来,“可是没有理论思维,人们就是两件自然界的事实也不能联系起来,或者对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不能了解。”[5]存在一种“系统感和”对于我们思维的明晰性和统一性的要求,科学训练和实践加强了“系统感和”这一要求。于是,当科学家正视出现在科学概念框架中的哲学问题时,他便产生出为了概念的明晰性和体系的一致性而进行哲学分析的强烈愿望。那么,科学、道德,是两个概念,而作为一个概念的“科学道德”,人们怎样看待它呢?我们的回答是:存在着科学道德这样一种“系统感和”;人们的思维有这种统一性的要求,在“科学道德”中把“科学”、“道德”区分开来就会出现“不严密的裂缝”,这“在美学上和在智力上都是令人不愉快的”[6];“科学道德”作为自身完整的一个概念也能体现思维的明晰性。在这里,我们的观点与瓦托夫斯基是一致的。为了进一步论述,有必要籍助于“价值标准”这个概念。前已说过,康德关于科学知识与道德知识之间的那种经典性表述显示出对事实和价值标准的区分,而关于事实和价值的各种不同主张是属于伦理学和美学这些哲学分析学科的研究内容。瓦托夫斯基认为,只有这种分析才能使关于一门价值科学的谈论变得有意义或无意义。这些都与科学哲学密切相关。事物就是事物,而事物在受到评价时,是要讲究标准的。哲学学科中最困难、最严谨的领域之一就是价值标准理论。我们再回到科学上来。科学中表现出什么样的价值标准呢?为了说明问题,有必要阐述一下罗伯特.K.默顿关于科学的“精神气质”的经典表述。默顿写道,“科学的精神气质就是那种据认为对科学家具有的约束力的价值标准和规范的不自然地调整的结合。规范是以规定、禁止、偏好和非可的形式来表达的。它们被制度的价值标准所合法化。这些强制性规定靠格言和榜样来传达且被法令所加强,并不同程度地被科学家内在化了,因而构成了科学家的科学良心,或如果人们偏爱后来的术语,那就是科学家的超我。虽然科学的精神气质至今尚未被编纂成典,但都是可以从科学家的表现在应用和习惯中、在无数的论述科学精神的著述中和在直接针对违反这种精神气质所表现出的道德义愤中的道德一致推导出来的。”[7]可以发觉,瓦托夫斯基引用默顿的这段话,是十分巧妙地想用规范和价值标准来对科学道德作理论阐述的。显然,这样做是贴切而又合情合理的。规范即标准、法式。瓦托夫斯基指出,诸如真理、一致性和证实这些科学规范本身也许就是深刻的人类职责的高度凝炼的反映。这是一个十分有见地的思想。这种思想借助规范这个杠杆,将问题的研究往“深刻”、“高度”上推进。提供的论据是这类规范具有普遍性这种特性,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本身所体现出的科学的过程和科学的理性。就具有科学的价值。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在于它的真理性,而规范与真理性是密切相关的。真理与真理的表述本身就需要规范,因而规范在科学内是起作用的。那么,这样会不会出现悖论呢?一方面,科学是无止境的前沿,科学没有终极的真理,它是认识真理和获取知识的探索过程,不为传统观念和已有的知识所束缚;而另一方面,它又需要规范,并且会产生出新的规范。我们知道,任何规范一旦产生,它在一定程度上就具有约束力,对自由度就有所限制(而这种约束力、限制又是必要的),这与科学活动的解放思想、自由探索会不会产生矛盾?我们认为,勿可置疑,科学成果的获得,有由规范所致的,也有由非规范所致的。规范之所以成为规范,在于它有效力。对于科学来说,科学活动本身向来就存在着有序与无序、正常与反常、偶然与必然、遵循逻辑规则与另辟新径等等不同的进行方式,但只要科学活动向更深入的程度进行,它就会有运转的轨迹,这道理如同有存在就会有存在的方式一样,于是本身就有适应自身存在和运转的规范的要求。这种规范的出现和遵循有关的规范是件好事,它的效力是保障和促使科学活动的健康发展,打破模式创立模式,增强整合、调节、转换的功能,规范所具有的活力得到激发,更有利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因此,科学需要规范;规范也是科学活动深入进行的产物。科学伦理学和科学美学就是要考虑科学活动是怎样产生出行为规范和价值规范的。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的形成是与科学实践的本质相联系的,而它又成为科学实践能得到健康发展的保证,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也不断发展和完善。作为理性活动的指导,科学与伦理学具有共同的渊源和共同的利益。科学本身的发展和伦理学的追求,殊途同归地引出了科学道德。科学作为一项人类活动倡导科学道德,实际上就是科学的最高成就之一。对科学道德的这种理解,就是达到对科学的人文理解,也是对科学的哲学理解。

综上所述,瓦托夫斯基用科学、事实、价值、价值标准、系统感和、规范、理解等一系列概念和概念框架,系统深刻地将科学知识和道德知识统一起来,科学道德成了科学思想的重要概念,并且也是科学哲学的一种概念基础。这样,我们把科学道德作为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来研究和讨论,而科学哲学本身和概念基础则为科学道德作了顺理成章的人文学阐述。科学哲学中有许许多多的思想和概念可阐述科学道德,但在本文中我们是紧紧抓住规范这个概念来展开论述的。规范概念一旦介入科学领域,必然导致科学道德概念的出现,科学道德是科学规范的应有之义。再从社会效益来看,倡导科学道德,不仅“在提高全世界科学家的社会良心方面”[8],而且在运用科学为人类创造财富、谋利益方面,都十分重要。科学在社会中存在,科学在社会中发展,科学又要应用于社会,科学与社会关系密切。倡导科学道德可净化科学环境,使科学得到健康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道德亦是科学本身发展的必须。此外,如果把科学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看的话,我们知道,文化的核心是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在文化中,科学(包括科学道德)的含量愈高,文化的先进性就愈显著,所以,在我国,沿着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迈进也应大力倡导科学道德。

科学道德既是科学价值的美学追求,又是与人的社会活动密切相联。人生活在社会中,人的科学活动也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因而科学道德的理论探讨与科学道德在社会中的实施,相辅相成,高度统一。举个例子。今年4月,福建科技界人士在福州召开“科学道德学术研讨会”,会后发出一份倡议书,向科技界提出倡议[9]:1、用诚实的劳动去创造世界,开拓未来。人类曾经用汗水和机器创造了新文明;今天又用信息和创意使文明再上一个新台阶。这里面都需要劳动,并且我们提倡的是诚实的劳动。不管是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诚实的劳动才是光荣的。我们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反对胡编乱造,反对瞒天过海,反对剽窃抄袭。学问高低各不一,品行端正是真人。2、用敬业奉献的精神,辛勤地耕耘华夏文化这块肥田沃土。作为21世纪的中国科技界学人,我们愿为继承和发扬这种敬业的精神而感到骄傲并作出努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坚强脊梁,在这根脊梁中,有着敬业奉献的健康精髓,它是民族精神不朽的底气。今天,立志于向科学进军的中华学人要修炼出这种底气,这也是我们的志气。3、遵纪和守信。跨入21世纪,特别是中国加入了wto,我们必须遵照国际制定的游戏规则办事。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在科技界学人身上,是统一的。任何的学术失正、科学上的不道德,其所带来的祸害绝不单单是个人的名利得失,而是关系到科学共同体的存亡。我们要以高尚的学术风范和行为,维护我们学术共同体的声誉,促进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4、用真功夫,做真学问,摈弃浮躁,匡正学风,脚踏实地搞事业。齐心协力营造和珍惜学术自由的氛围,加强学术批评,反对污篾谩骂。坚定学术界自己独有的价值取向和坚持科学道德标准,深化体制改革,极大地繁荣中国的学术事业。5、求真务实,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科学的本质这于求真,科学以探求真理为目的,以探求真理为己任,科学工作者最重要的品格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的本性在于创新。我们倡导用宽广、宽容的胸怀,努力培养和提携青年一代,鼓励、支持和勇于进行创新,将求真、务实、创新、协作的职业道德,将严格、严密、严肃的作风发扬光大。

虽是短短的5条,但仔细地琢磨它,人们显然会体会到:科学道德是科学活动本身最高成就的一种,它的产生和存在是科学活动的必然;在一个需要规范的世界里,科学同样需要科学规范;倡导科学道德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它的科学自身的结构美和人的心灵美高度统一,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力量;具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是由于它受到评价,有些东西是只要它存在就有价值,有些东西只有它受到评价时才显现出价值,科学道德是到了它只要存在、或它存在了又受到评价,都有价值的时候了,人们的确要万分珍惜它。

参考文献

[1][2][3][4][6][7](美)m.w瓦托夫斯基.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科学哲学导论[m].范岱年等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569,Ⅱ,Ⅱ,4,13,581-582.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于光远等译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2.

心理学概述篇10

所谓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把事物的本质属性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形成了概念.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概念是“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基础知识的起点,是逻辑推理的依据,是正确、合理、迅速运算的保证.学生正确、清晰、完整地掌握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如果学生对概念不明确,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搭建理解概念的脚手架,使学生轻松掌握概念的实质呢?

1.合理运用图表语言描述数学概念

图表语言是用图形、图式、图表等表示数学关系,它具有直观性,容易形成表象.如“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教学时可以出示正方形边长和周长变化的图像、边长与面积变化的图像,学生能快速读懂图像:当边长为1,2,3,4……厘米时,周长分别是4,8,12,16……厘米;当边长为1,2,3,4……厘米时,面积分别是1,4,9,16……平方厘米,并能正确填写表格中的数据.图像直观显示出边长在增加,周长也随着增加;边长在减少,周长也随着减少;边长在变化,正方形的面积也随着相应变化.学生在描述边长与周长、边长与面积的关系时就有了可靠的表象依托,学生在此基础上就能做到举一反三.

图表语言就是一种图式化的语言,这种语言简洁、直观,学生易于从图式中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现一些本质性的属性,形成自己的数学文字语言.学生在观察、发现的基础上描述数学概念时,去除了晦涩难懂,增加了直观形象具体,降低了学生对抽象概念理解的难度.

2.加强对比变式揭示概念本质属性

数学概念的变式是概念由具体向抽象过渡的过程中,为排除一些由具体对象本身的非本质特征带来的干扰而提出来的.教学中,一旦变更具体对象,那么与具体对象紧密相联的那些非本质特征就消失了,而本质特征就显露出来.变式是促进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重要手段,在设置的变式中加强对比,在对比中抽象出概念的本质与非本质特征,从而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数学语言.

如“正比例的意义”教学中可以设置汽车匀速前进与自行车非匀速前进的表格对比(称为表1和表2),找到两个表格中的共同特征与不同特征,知道两种表格中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但是汽车的速度(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一定的,而自行车的速度不一定,速度是学生熟知的知识,细心计算表格中的数据就可以掌握住本质:两种相关联的量,有的是比值一定,有的是比值不一定.接着再设置一种比值一定的表格(表3),与表1进行类比.在类比与反例对比中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到具体,凸显了“比值一定”的本质,即正比例意义的本质属性.

3.建模符号语言形成概念

符号语言是用特定的符号、词汇和句法描述现实世界,以简练、明确的特点对思维活动进行本质描述,是自然语言的补充,也是数学对象的表现形式.符号语言是叙述性表征,它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较强,能够描述数学对象的部分信息,便于传递抽象信息.如教学“正比例的意义”,在学生充分理解了正比例的本质属性之后,可以引导学生用=k(一定)的字母形式表示,这样高度概括了正比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