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感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3:20

线上教学感想篇1

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是在大脑中对过去感知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从记忆形象中提取素材,同时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让其大脑积极活动,增大思维的强度,产生多方位、多层次的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从多方面、多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本文例谈一二。

一、在概念教学中用类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基础,如何优化方法,把概念教得透彻,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是关键。一般物理概念比较抽象或深奥,有的若用“就事论事”的方法来教学就达不到目的,而用类比的方法来教学,就能把问题变得具体形象、浅显易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讲“磁感线”这个概念,有些学生认为磁感线在磁场中并不是真的存在,是人为画出来的,所以可以随意画。针对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在教学中可以拿地图上的图线与磁感线进行比较,问学生:“这些图线是怎样画出来的?是随意画的吗?它表示了什么?”让学生去联想,纠正错误,并得出结论:磁感线是为了研究磁场而引入的,这是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磁感线不是随意画出来的,磁感线反映了磁场的物理性质。在讲磁感线的疏密与磁场强弱的关系时,可以用地理的“等高线”来对比说明:在地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地势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地势越缓。在磁场中,磁感线越密集,磁场越强;磁感线越稀疏,磁场越弱。

又如,讲“电阻”这个概念,物理学认为导体虽然容易导电,但同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因此,有的学生说:“导体既然容易导电,怎么又会阻碍电流通过,这不自相矛盾吗?”为了解除学生的疑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把导体想象为水管,对二者进行比较:

类比,指不同事物之间因具有某些“类似性”的比较,是对一种事物已有的认识转移至对另一种事物的认识上去,发生思维迁移。磁感线和电阻,学生感到陌生和抽象,而地图和水管是学生熟悉的或具体的。用已知的、具体的与未知的、抽象的进行比较,触类旁通,问题就解决了。类比的过程就是一种想象思维过程。在中学物理中,类似上述的例子还很多,教学中有必要,也应该去发掘。类比的方法虽不够严密,但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教学方法,它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益的。

二、在规律教学中用推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物理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应用规律去分析、解决问题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充分理解规律是前提。在物理教学中,有时用推理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规律。推理是一种逻辑思维,是认识的递进。推理过程常常伴随想象,如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可以这样教学:物体在从斜面滑至水平面,观察物体在水平面上的运动状态(物体在水平面受三个力:重力、平面的支持力和摩擦阻力,其中重力和支持力平衡)。物体因受阻力作用,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减小阻力,运动距离增大(推理)阻力越小,距离越大;阻力越来越小,距离越来越大(推理、想象)阻力为零,物体将一直运动下去(进一步推理、想象)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将保持一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运动状态不变)(抽象、归纳)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由于内容的抽象性,它不是实验定律,而是一种理想前提下的结论,故教学的策略最好采取从合外力不为零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渐向合外力为零的情况逼近,再过渡到外力为零(不受外力)的理想情况。这个过程体现了“极限”的思想方法,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思维。

又如,推导液体的压强公式p=ρgh。课本上的推导过程简捷,但有些学生理解起来有障碍。如果在推导过程中做些铺垫,让学生想象加推理,就有助于消除这种障碍。具体铺垫步骤是:

1.一个柱型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求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下图a);

2.一个柱型容器中装满了液体,求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下图b);

3.一个柱型容器中装了液体,求上部液体对下部液体上表面的压强(下图c);

4.在液体内部任意截取与上表面相平的一段液柱,求液柱底部产生的压强(下图d)。

这样的铺垫过程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引申的,符合认知规律,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线上教学感想篇2

案例呈现

笔者在执教《认识线段》时充分让学生去动手实践、动口数、动口说、动手画、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知识,并掌握知识的实质,变枯燥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生动的学习,从而达到乐学、会学的境界。

曲直对比,引入新课笔者出示一枝铅笔问:“摸摸看,什么感觉?”学生说:“滑滑的、硬硬的。”然后再出示毛线,问:“毛线是什么样的,跟铅笔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回答:“铅笔是直的,毛线是弯的。”

拉毛线,初识线段变“曲”为直。教师说:“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可以看成线段。”让学生初步感知线段。下一步就是完善认识,引出“端点”。教师说:“咱们来想办法把两手之间的一段放在纸上(课件隐去两只手),原来手捏住的地方在哪儿啊?能想办法做个记号吗?”学生回答:“在原来手捏住的地方画小竖线。”(课件出示小竖线)教师接着问:“在数学上两个短短的小竖线一般叫做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如此,学生就能够理解什么是线段了。

回顾体验,再认线段巩固上节课知识,让学生寻找身边的线段。学习图形,课件先出示正方形。教师问:“正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学生上台指线段并找端点。

折线段,感知长短小组活动,出示活动要求:①拿出正方形纸随意折一条线段;②把折出的线段指给同桌看;③同桌比一比,哪条长,哪条短?学生汇报,展示几种不同的折法。

师:比一比,哪条最长,哪条最短?怎样折线段最长?

(学生开始画线段)

师:你是借助什么工具画线段的?

生1:我用尺子画的。

生2:我是用一枝笔画的,把一枝笔按在纸上(学生利用展台展示)。

师:还可以借助什么工具画线段?

生:橡皮的边、文具盒的边……

师:为什么这些工具都可以用来画线段呢?

生:因为它们的边都是直的。

师:这些工具中,什么工具最好?

生:尺子。

案例反思

线段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学生早已认识了它,而这种认识仅限于生活感知,数学概念中的线段对于学生来说却是非常抽象的。如果仅仅为达成知识技能的目标,知道线段是什么,画一画线段,那不是难事,不到十分钟就可以完成,本课的教学更重要的是结合情境感受线段,理解它的意义,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想象力和探索问题的能力。精致的讲解永远无法代替亲自的实践,为了多维目标的达成,充足的学具准备、充分的操作体验必不可少。摸铅笔、拉毛线、摸直尺、数学书、黑板边、指线段、折线段、画线段、连线段……一系列的“操作”显得那样自然,丝毫没有做作的痕迹,学生在“操作”中突出线段的直、端点,在“操作”中积累活动经验,在“操作”中感受线段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操作”并不是课堂的最终目的,它只是“学”的起点,中间干什么,那就是感悟、体验、思考。每一次的“操作”都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或是感知表象,或是验证猜想,或在做中发现……比如:课始的“摸铅笔”是为了唤起学生“直”的印象,借此与毛线的“弯”形成强烈的对比;手捏毛线两端拉直,为了再现线段的生活原型;把拉直的毛线放在白纸上是为了抽象出线段的数学模型;摸生活中物体直的边,由抽象再次回归生活,增加线段的原型素材;折线段、比长短,让学生认识到线段是有长有短,可以度量的,从而扩展学生的思维,为后续的学习埋下伏笔;摸、拉、折、画是显性的“操作”,当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线段的模样,其实也是一种“操作”,不过已经到了表象操作的层面,动手操作是表象操作的基础,而表象操作又是进一步思考的前提。

案例分析

作为数学术语的“线段”,有着多种不同的表述:“线段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线段是点的运动轨迹”“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无论怎么定义,它都是一种抽象的数学表述,而这和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是难以调和的。事实上,即便讲完了“认识线段”这节课,学生还是无法真正理解上面这些作为“定义”的“线段”。

那到底“认识线段”要认识什么呢?让我们回到儿童立场,在儿童与数学之间架起桥梁。儿童认识线段,需要将线段的特性表征出来: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有长度、可以测量……当这些特征组合起来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会形成一个正确的表象。这样,数学上的抽象的线段,就借助于学生形象的思维被“定格”在头脑中了。

怎么才能让孩子认识上面的特征呢?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课例中,笔者尝试引领学生通过“操作”来达到“学”的目的。

第一,如何认识“直”?教学中采用了对比的方法。用铅笔的直与毛线的弯进行对比,这是对比一;进而用毛线拉直前的“曲”与拉直后的“直”进行对比,这是对比二;将线段进行位置的变化,通过变式,对比“不同形状”的线段,丰富学生的表象,这是对比三。教师在“操作”上下足了功夫,这里的“操作”,意在引领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所获得的“笔直”,进而理解线段的“直”,当然,这对今后学生理解“曲线”也是有着直接帮助的。

第二,怎么让学生理解“端点”呢?教学中是这样引领学生的:“咱们来想办法把两手之间的一段放在纸上(课件隐去两只手),原来手捏住的地方在哪儿呢?”这就迫使学生去想办法来表示出两端的位置,而事实上,学生想到的办法,完全吻合了当初数学家们所用的方法,这便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表达方式的合理性。听到过很多关于“端点”的不同处理方法,大都是以“告诉”为主的,在许多教师看来,这是一种“规定”!但,即便是规定也是值得玩味的:当初人们为什么这么规定呢?用不同的规定行吗?让儿童来规定情况会怎样?这节课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在看似“平凡”处引发出了学生精彩的“创造”?

第三,怎么让学生理解“可测量”?直接告诉显然不行,这会让学生感到“莫名其妙”。教学中通过设计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去感受。折线段:让学生在正方形的纸上,随意折一条线段,然后再比一比,谁的线段长?谁的线段短?这便暗藏了线段是有长短的这一玄机。画线段:用尺子画,借助于铅笔、橡皮、文具盒的边画……画好了,让学生讨论,有没有端点?画的直不直?还可以借助什么工具画?你觉得哪种工具最方便?其实,想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线段都是可以画出来的,只要有边界,就是可以测量的。连线段:在两个点、三个点、四个点之间连一连,看看能连成多少条线段?这就更直接了,学生在连线段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线段总是处于两点之间”,同时还能获得很多的附加值:两点之间线段是最短的;不是有几个点就可以连成几条线段的;甚或还能进一步发现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点数与线段数之间的规律等。

线上教学感想篇3

关键词:开放;合作;探究;教学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245-01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6章第1节《线段、射线、直线》,它是小学所学内容的延续,是研究平面图形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习本节课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仅仅局限与直观性的识图,没有学习图形的表示方法,而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图形、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会用符号表示线段、射线、直线,了解两点间距离的概念。

(2)知道“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3)通过创设情境,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并能正确地描述。

数学思考: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学生学会类比的数学思想,一观察、二猜想、三操作、四判断的学习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用符号表示线段、射线、直线;教学难点:识别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线段的比较;

五、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演示、操作”与“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探究法”

六、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刻度尺、圆规

七、教学媒体:大屏幕、实物投影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1)播放幻灯片:①紧绷的琴弦和人行横道线;②探照灯发出的光线;③伸向远方的火车轨道。

(2)识别:小学我们已经学习了线段、射线、直线,那么如何识别线段、射线、直线呢?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①从延伸性上;②从端点个数上;③从能否度量上。

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提出问题。

问题:请大家在草稿纸上分别画一条线段、射线、直线,为了把大家所画的线辨别出来,我们有必要给这些线起个名字。引出知识点一: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法(板书)

2、切身感受,辨析真伪

(1)看图辨别,活学活用(多媒体投影)给出线与对应的表示法,辨别是非

(2)动手操作,强化认识

①请按照要求画图,来试试看。(幻灯片)

②操作:如图,已知三点a、B、C,1)画线段aB;2)画射线aC;3)画直线BC。

③数线段的条数。生:回答,并及时进行评价。

师:强调数线段时,一般按端点从左向右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④整理归纳、综合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

3、数形结合、感受性质

学生活动:观察——活动——猜想——度量

结论: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线段的性质)简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问题一:如图,线段aB、aC,你能通过度量,比较它们的长短吗?

问题二:如果没有刻度尺,你还能比较它们的长短吗?

结论:比较线段的方法:度量法和重叠法

5、概括存储、课堂小结

1.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法与区别。2.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的距离。

3.线段的比较:度量法和重叠法。4.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线上教学感想篇4

关键词:课堂教学施导情感知识获取过程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却在相机诱导。”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起积极的引导、指导作用。“施教之法,贵在启导”。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究竟在何处施导,如何有效地施导?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做法和体会。

一、导在情感的建立和交流上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师生感情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建立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记得一次听课,上课老师拿出用铁丝制成的教具——两个圆、两个三角形和两条平行线段(、、=),对学生说:“今天老师不用笔和墨来作一幅画。”学生惊奇地看着他,他把教具逐个吸附在黑板上,一幅图画慢慢地形成了(如图)。

妈:儿子,你在外

面又打架了!

“真没想到!”学生惊叹道。“我给这幅画配上团结友爱的解说词,你们觉得怎样?”“好,也可以是两个好朋友。”“手拉手。”……学生完全进入了兴奋状态。“你们能用这些图形作画,并配上解说词吗?”学生争先恐后地走上讲台,创作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如图),还配有贴切、诙谐的解说词。真正将“圆、三角形、平行线段”这些简单的几何图形赋予了动感、情感和生命力。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中蕴含的美,产生了学习数学的热情,师生之间形成了默契交融的情感,心灵碰撞出火花,合奏出和谐的乐章。

二、导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

(一)导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讲《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由于暴风雨的影响,我市很多地方的电线结满了冰,把电线杆压得东倒西歪,很多工人都被紧急调去抢修,电力设施工人在竖电线杆时,怎样才能保证电线竿不易倾倒呢?”从生活中的事例诱导学生由疑到思,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研究、去讨论,必能使新课的讲授有活力和魅力。正如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教得便人愉快。”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创造条件,力争做到这一点。

(二)导在重难点的突破上,留给学生质疑与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每节知识都有重难点,有时重点也是难点,对于学生“难”就难在知识的抽象上。为解决这一矛盾,在学习重难点处需注意以丰富的感性材料作为引导的起点,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判断、联想的方法进行推理。这样便可以使教学中的重难点这一“堡垒”不攻自破,为学生的学习指出条条“捷径”。

例如在《直线与平面垂直》一课中,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是重点之一,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可设计一系列问题:(1)如果一直线和平面内的一直线垂直,该直线是否与平面垂直?(2)如果一直线和平面内的两直线垂直,该直线是否与平面垂直?(3)如果一直线和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该直线是否与平面垂直?(4)如果一直线和平面内的两相交直线垂直,该直线是否与平面垂直?要求学生用笔作直线,桌面当平面,在实践中通过思考回答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导在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索上,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教学的一大任务。教师应引导学生层层拓展、步步深入展开探究活动,当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明确地告诉他方向,而是引导他辨别方向。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掌握问题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例如:(双曲线性质的探求)问题:给出一个具体的双曲线■-■=1(a>0,b>0),请想办法作出其大致形状?刚面对这个问题时学生会不知所措,老师可引导学生研究讨论影响双曲线形状的若干因素(可类比前面椭圆的讨论),学生在讨论中首先会意识到影响双曲线形状的几个因素:范围,对称性,开口大小。问题是:如何衡量开口大小呢?开口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经过讨论会得到答案:跟a、b的值有关,有什么关系呢?在此之前你是否见过双曲线?学生通过合作研究,结合前面学过的函数与y=■的图像的类比会发现双曲线的开口形状主要由其渐近线决定。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双曲线■-■=1有没有渐近线?如何探求渐近线?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猜测、验证(取点逼近)等方式探求渐近线方程。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对有关研究曲线形态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能进行有效的构建和升华,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合作精神,明白了集思广益攻克难点的道理。

(四)导在规律揭示上,助学生归纳、概括知识。

数学中的公式、法则、定律、概念等都是抽象概括的结果,将具体直观的表象概括成规律性的知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他们感到最困难的一点。因此在教学中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①对于有关概念的概括,注重引导学生从相关诸多因素中,抽取出体现其本质特征的因素进行概括;②对有关计算法则,引导学生根据计算的过程及步骤进行归纳概括。③对于有些计算公式,如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计算,引导学生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历由操作思维到形象思维最后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知识理解深、记得牢、用得活。同时,还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归纳、概括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导在成功的激励上,激发学习热情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起和鼓舞。”“教子过,不如奖子长”,教师的一次微笑,一个肯定赞赏的眼神,一句鼓励表扬的话语比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和任何暴风骤雨般的责备和批评更有力量。教师要给学生一个精神依托,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有目的地激励、鼓舞学生,使他们产生内驱力。教师适时给予真诚的鼓励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是激活思维的兴奋剂。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分层次评价指导:1.赞誉、鞭策优秀生,2.肯定、鼓励中等生,3.宽容、激励后进生。例如,在课堂上我总是对学生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如:“很好”,“不错”,“很接近”,“再想想”等,用这些带有丰富情感的语言,激励性地评价学生,能张扬学生的个性。这样学生必然会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激起更高的学习热情。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探索知识的主体,但由于知识、经验、能力等有限,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难免受挫,把他们及时引到“正确轨道”上是教师的责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了解学生的思考情况,聆听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作为教学实际的出发点,因势利导,恰到好处地予以点拨,帮助学生顺利而有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线上教学感想篇5

抽象画教学玩乐体验学习兴趣本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抽象画课程。一年级学生虽然在幼儿园阶段也接触了不少美术课,但在实际教学中,小幼美术教学基本是“各自为政”,几乎没有衔接点。因此,针对一年级学生上有主题的抽象画课程富有挑战性,几经思考探究,找到了有效教学途径。教学中,紧紧抓住一年级学生好奇强、爱玩的天性,在玩乐上做文章,使学生从平时的具象美术表现自然“转型”到抽象艺术造型,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对抽象画有所理解、有感而发,而非信手涂鸦。

一、在磨课中反思,找准有效切入点

教学设计时,考虑因素很多。从激趣导入到引导感受,再联系已有知识,课件也一改再改。自认为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很完整了,眼前似乎也展现着一幅幅灵动生趣的创意作品。然而,课堂上,我发现犯下“异想天开”的错误,没有考虑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中直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放大镜下的粗纤维图片,让孩子们欣赏找感觉;接着出示两组变化的点和线,让学生交流自己将选择哪组表达。看似热闹的师生互动中,由于脱离实际,纸上谈兵,学生越扯越远,没有达到启发、打开思维的预定效果。教学环节费劲费时,课堂没有实效。

新课标明确指出,美术要紧密联系生活,多给学生感知、感受的机会。摸一摸找感觉,感受体验触觉本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触觉应该是建立在学生亲身感受之上,而非设计反其道而行的方法――从“视觉”入手表达“触觉”。

接着,把教学环节设计调整为让学生带来铁丝球,一摸二想三尝试,最后再归纳自主探究的学习经验。整堂课教学设计以“玩”为主线,紧紧抓住一年级学生年龄特征,为他们创设感知、体验、领悟的教学情境,在玩中学在乐中画,在实践中提高,找准教学方向、找准有效切入点,事半功倍。

二、在游戏中感受,获取抽象画语言

在教学中创造性开发课堂,首先抓住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游戏入手;目标侧重于在游戏中感知、感受触觉,在欣赏中获取点、线的绘画表现语言。别具一格的教学情境深受学生的喜爱,把学生牢牢吸引到课堂,打造了有效教学的第一个台阶。

课堂上,老师把课前准备好的粗糙的麻线编织和光滑的鹅卵石,分别装在两个精美小袋子。让两个孩子上台来做“摸一摸”游戏,获得触觉之后在黑板上试着画一画。台上的两个学生在游戏中其乐融融,台下的学生充满好奇,神情专注地观察着、思考着。接着让全班学生赏析两位小伙伴的画,猜猜摸到什么材质的物品,光滑的还是粗糙的?学生从直线判断出表达的是光滑的,从直线交叉发现了表现粗糙,初步获取抽象画的语言,达到玩中学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发现用同样的线可以表现不同的物品触觉之后,引导欣赏艺术大师作品,从国画大师吴冠中的抽象画《春如画》作品中,自主探究发现点、线在抽象艺术中的运用。学生在交流中,复习到已有的知识点:彩线连彩点、疏密、长短、粗细、前后等。学生获取了抽象画语言,因势利导启发他们运用已有知识去赏析课文范图,谈谈喜欢的画面,说说点、线、面色彩的运用。整个教学环节,学习氛围犹如玩故事接龙游戏,层层递进乐淘淘;在师生互动中归纳板画点、线、面色彩的而丰富变化美,教学相长。

三、在玩乐中体验,生成抽象画艺术

在孩子们有了一定的抽象画语言积淀之后,设计第二个“玩乐”场景,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得玩”,摸一摸带来的铁丝球,再试一试画一画摸到的感觉。这时,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令人忍俊不禁:有的似乎胸有成竹专注画起来了,有的若有所思还在摸着似乎还在找感觉,有的用胳膊碰碰边上伙伴,应该是想得到同伴的帮助……最后,学生作业出现了众多不同的表达刺刺的感觉,有的直接用折线,有的用平滑的曲线圈圈再加折线,有的用短直线排列表现等不同方法,富有新意。

第三个游戏“猜意图”把课推向有效生成,目标侧重于点、线的组合与运用。通过展示作业让学生猜一猜小作者运用的点和线意图,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猜测意图游戏中,学生把点和线在画触觉中的运用,赏析得头头是道,每位交流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在学生言有尽而意无穷之际,引导他们认识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表达的也不一样;同一个人摸同样物品不同时间不同心情,感觉也不一样……

最后,教师在玩“橡皮筋”中,在乐趣无穷中引导生成抽象画作品。课堂上,我拿出一条长橡皮筋通过折卷成团,故弄弦虚在台上摸着、想着,把学生逗乐了。板画示范中,我采取的策略还是师生共同探究,边“折腾”橡皮筋边问学生用什么线和点表示,在学生各抒己见中,选取其中一部分发言,再引深补充示范。示范似乎可以结束了,但是,我特地若有所思再摸一摸,变魔术一样掏出橡皮筋断了的截面,引领学生发现并在思考触觉又发生的变化,由此再展开奇思妙想,丰富画面的触觉感受与构图表现。教师起起伏伏卖关子教学,富有创造力的示范表现,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在老师的有效引领下,学生作业异彩纷呈,全班没有两张相同点、线组合的作业,也没有一个孩子用具象的方法表现摸物品的触觉,一幅幅颇具“大师风采”的作品令人叹为观止,教与学实现质的飞跃。

四、课后的几点思考

整堂课以引领学生游戏、探究、发现为教学主线,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体现了美术紧密联系生活的课标精神,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行有效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深度,师生更和谐发展。通过本课教学,使我感悟最深的一是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教师要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激发学习兴趣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创造热情与智慧,让每个学生把优势和潜力淋漓发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发展。二是教学上紧跟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把美术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管从我们生活的哪个角度切入,不管表现的内容是新奇还是平淡,一定要努力深入到生活中去观察、感受、发现、认识和理解,才能实现“巧妇有米之炊”。三是平时教学中针对有疑难的教学内容,要注重立足“小、近、实”的目标,进行小课题研究,日积月累教学必定有更喜人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线上教学感想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音感悟、教师讲解及演示,让学生认识各种线条;通过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从而学会运用各种线条表现不同的物体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欣赏与造型表现活动,培养学生对线造型活动的兴趣和热爱美术的情感。

重点: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难点:线的动感表现及疏密的组织等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观察表现

1、大家看,黑板上有两张画,是什么?谁能上来快速添加几笔,让它们动起来?

2、你真聪明

,说一说你运用了什么线条,让画面动起来的?

3、原来线条不仅可以表现形象,还能给人动感,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研究会动的线条,出示课题。

二、新授

(一)发现线条(播放课件)

1、请大家来看大屏幕,仔细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给人动感的线条?

2、板书总结: 直线表现快速移动的事物(如火车、流星等)

螺旋线表现旋转的事物。

曲线表现柔和的事物(如水纹、沙丘等)

折线表现强烈的震动感。

(二)欣赏作品

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种会动的线条,那我们该怎样去表现它们呢?请大家继续欣赏:

1、找一找,画家使用了哪些线条给你动的感觉?

a、这是敦煌的壁画“飞天”形象,说一说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感觉她们在飞翔呢?你看到了哪些会动的线条?

b、小结:画中运用了许多长长的、流畅的、富有变化的曲线,表现了随风飞扬的衣服和飘带,让我们感觉里面的人在飞,东西在动。

2、那么线条除了可以表现有动感的物象,还有什么作用呢?

a、我们一起来分析这幅小朋友的画,猜一猜他画这幅画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你是从画面上哪些线条的表现感受到的?

b、小结:看来,线条不仅可以表现有动感的物象,还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

3、那么,怎样使用线条才能使你要表达的感受更鲜明、更强烈?

继续欣赏分析儿童画

4、小结:画线条时要考虑疏密、长短、粗细和快慢的变化,使画面既有动感又有美感。

(三)

演示交流

1、下面老师就来表演一下,怎样用会动的、有变化的线条来表达一段音乐带给我的感受。(放录音)仔细听,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如果是你,会用哪些线条画出此时的心情?

2、实物投影演示。

3、

好了,老师的画完成了。大家猜猜看,这段音乐让我想到了什么?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我用了哪些线条来表达感受的?

4、嗯,你不仅观察的仔细,而且想象力还真丰富,谢谢你的评价。你们看,同一首音乐,同一种感受,不仅可以表现这种抽象的画,还可以表现这种具体的形象。那你听了这段音乐,有和老师不一样的想法吗?快告诉大家,你打算用什么线条来表达感受

5、线条是如此的神奇和富有表现力,大家想不想让它们在你们的画中动起来?

三、作业要求

请看今天的作业要求,(观看课件)学生发言,教师粘贴卡片:

1、a、画面有动感

b、线条富有变化

c、和别人的不一样

2、作品完成后把你的画介绍给你周围的同学听,并选出你们感觉优秀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好,请大家仔细听听这段乐曲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它让你想到了什么?你打算用哪些有变化、会动的线条来表现你的心情?现在我们就来试试看,比一比,谁的想象最丰富,画中的线条最有变化,表达的感受最强烈。

五、课堂小结

1、请作品被选上的同学拿着自己的画上前面来,将自己刚才画这幅画时的想法告诉大家,看谁表达的语句最清楚、最完整、声音最响亮。

线上教学感想篇7

一、利用立体几何模型,培养学生的直观水平

在立体几何的入门时,教师要把学生的直观感知放在第一位,尽可能多地让学生通过感觉器官感受立体几何的实际背景,而后形成直观感知,最后才能概括出立体几何真正的本质与规律。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直观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实物:利用学生看的见或摸得着的实物,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建立知识表象。例如可以利用粉笔盒形成长方体的表象,观察各个面、各条棱的位置关系,初步认识空间中的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直线可以不相交、异面直线及公垂线的概念等。利用教室里的地面与白炽灯直观感知线面平行的表象。

2.模型:利用教具、学具的模型,通过直观感知,形成知识的表象。例如在笔者向学生提出“三个平面将空间分成几部分?”这个问题时,学生对三个平面可以将空间分成4、6、7部分都无异议,可是学生怎么也不能想象如何分成8部分呢?正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时,有一位男同学已经制作出来一个学具,学生一目了然,使问题得以快速解决,这充分说明模型的重要作用。

3.图像:利用直观生动的图片影像等方式使学生形成感知和表象,达到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利用几何画板这个软件可以绘制生动、形象的立体图形,可以解决比较抽象的问题,利用多媒体辅助我们的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过加强学生的作图、记图、识图与辨图,提升空间感知

1.对学生进行正确迅速地作图的训练。“立体几何初步”的教学时间大约18课时,关于直观图与三视图的画法需要3课时的内容。由于高考中没有考查过画几何体的直观图与三视图,所以很多教师对于作图这部分的内容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这恰恰丧失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最好时机。作图是立体几何学习的基本功,在直观图的画法中培养立体几何图形的立体感。第一,根据实物与模型,进行作图训练。在初学时,教师要多用实物与模型,教师与学生一起画,边画边教给学生作图的规律和方法,让学生画出最美的直观图;第二,作图的纠错训练。在作图初期,学生经常分不清直观图中的线是应该画实线还是应该画虚线。教师用故意画错图形或者学生画图存在问题的图形,让学生纠错,提高学生的思维的批判能力,提高学生立体几何的空间感;第三,作截面图的训练。学生最怕的就是作截面图,作截面图主要利用相交线共面与平行线共面,应用平面的基本性质找到两个平面的交线,即找到交线上的两个点。通过变式训练,提高了学生的作图能力,增强了空间想象的能力。

2.让学生认真记图。让学生记住一些基本的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正四面体、正四棱锥、正三棱柱、正三棱锥、球内接正方体、球外接正方体等等,帮助学生蕴积起大量正确和丰富的表象。表象是想象的基本素材,旧表象越多,再造想象内容就愈丰富,再造想象依赖旧表象的数量与本质。要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就要丰富他们头脑中的表象。

3.通过识图与辨图,学会分辨图形。第一,观察图形的角度。确定图形摆放的角度是水平、竖直还是其它情况;第二,看懂图形的虚实。在直观图形中,有虚线也有实线,需要看懂哪些线是看不见的是被遮挡的,哪些线是看得见的是没被遮挡的,更加清楚地认清图形;第三,分析图形的形状。直观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是代表平行四边形?还是矩形?还是正方形?还是菱形?直观图中的锐角是代表锐角?还是钝角?还是直角?直观图中交直线是否垂直?等等问题,都需要学生有着火眼金睛,不要被表象所迷惑,清楚地认识到图形所对应的实物的真实状况;第四,学会画出辅助线或者辅助平面。通过分辨图形中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能否画出辅助线或者辅助平面,这是立体几何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一步。能够画出辅助线不但依靠对图形的分析,还要求学生掌握好立体几何的基础知识,这两者缺一不可。

三、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加深空间感知

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学生就不会问那么多“为什么”了,俗话说“实践出真知”,通过自己动手后再去观察与分析,对立体几何的知识掌握更加深刻,更愿意去学立体几何,提高了空间想象能力,从而提高分析与解决立体几何知识的能力。例如,学习立体几何的第一节课,课后题是要求学生根据书上给出的图形,折叠成一个正方体。第二节上课,看着学生折好的正方体,提问学生还有什么图形可以折成正方体呢?这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后动手去操作确认,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一定不会忘记正方体的展开图。

四、设计数学实验,拓展空间认知

主要为了增加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而开展一些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型的一些活动,老师们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更能够加强同学们对立体几何空间想象的能力。

1.开展设计数学实验,建构空间认知。在教学中,开展模型制作等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感受到乐趣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加对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例如,将一个正方体的各面涂上红颜色,然后把正方体分割成同样大小的27个小正方体,问:这些小正方体中有一个面图有颜色的多少个?两个面涂有颜色的多少个?三个面涂有颜色的多少个?让学生用橡皮泥捏成一个正方体,然后用彩笔涂上颜色,切开后学生一目了然。教师还可以再提出问题,若把正方体分割成64块小正方体呢?学生不用去切割也能很快给出答案。这样的方式有很多益处,比如说:培养学生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加强对立体几何的兴趣等等。

线上教学感想篇8

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美术与音乐都是在一定的艺术氛围感染下,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他们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感受“真善美”的艺术真谛。好的音乐就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好的美术作品又宛如一支美妙的乐曲。那么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我们如何把音乐引入到美术的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音乐对美术教学的作用,如何把音乐的美与美术的美融合一体,让音乐更好的为美术教学服务打造更高效的美术课堂?

一、音乐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才会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思考,而且还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莎士比亚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音乐导入容易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为整个课堂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在美术课堂上,为了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师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创设情景。引进音乐,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通过聆听音乐让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从而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如上《奇妙的脚印》这一课。刚上课我先请学生欣赏《雪地里的小画家》flash歌曲,随着歌声的播放。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音乐激“情”

情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生动形象、感人的优势”。因此,在美术课堂中融入富有感彩的音乐,极大地丰富着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双重的情感感受,引导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作品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创造美。如:在上二年级《水墨游戏》一课时,给学生听不同类型的音乐所创作出的线条也是不同的。在听贝多芬的《命运》后创作出曲线。在听柴柯夫斯基的《天鹅》后创作出直线。学生在运笔中随音乐的旋律,节奏起伏表现出线条的韵律、刚毅、柔软,使作品融入诗的情感、音乐般的旋律。这些大胆的表现,说明了学生在音乐节奏的影响下,获取绘画艺术的灵感,对线条练习更感兴趣了

三、音乐激“境”

美术课需要学生的幻想,而音乐能激发他们的奇思妙想。在美术课中注入合适音乐元素,既能创设情境、烘托课堂教学气氛,又能使学生身心愉悦、和谐发展,更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发挥创造力;同时,课上播放适宜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绘画技能,在学生作业时配合以合适的背静音乐,能使学生创作出精美超水平的作品。例如教学美术课《我们的节日》时,我们可以用儿童歌曲《快乐的节日》导入新课,欢快、活泼的歌声能迅速调动学生情绪,让学生边听歌曲边用彩色笔在纸上绘出较鲜艳的颜色,如红色、黄色、橙色等。这样,学生在作业时就能凭着听觉、视觉上的感受去构思、去创作。在学生作业时播放了《高山流水》,那是一首琵琶独奏曲。优美抒情的音乐,创设了理想的气氛,为学生的发展性学习提供宽松的环境。从而同学们在悠扬的乐声中专心地、快乐地完成了作业。

四、音乐激“力”

把音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促使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并通过对音乐的直观感受诱发了他们创造性的想象。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音乐的意义和作用曾经作过这样精彩的描述:“音乐的旋律在儿童心上唤起鲜明的想象,这种旋律是培养创造力的一种不可比拟的手段。”由此可说明音乐可以激发学生创造力,绘画可以在音乐的影响下更富有表现力。

例如:在教授《感受声音》一课中,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节奏轻柔的轻音乐和节奏强烈的迪斯科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轻音乐感觉柔和、优美、甜美、流畅:迪斯科音乐感觉坚硬、热烈、紧张。然后利用这些音乐启发学生视觉表现。让学生先把这种感觉用线来表现,哪些线感觉硬,哪些线感觉柔软?让学生感觉到直线有硬的感觉,曲线使人感到柔和,用线表现节奏如同音乐的节拍,有上下、强弱、长短、起伏变化。由线组成的形有几何形和自由形,产生规律的运动节奏。如康定斯基的《圆之舞》用圆表现宇宙空间和星系的相互作用。用飘带式和飘浮体造型表现一种活泼、游动不定的、变幻的感觉,马列维奇用直线组成的一个个图形,形成了神秘莫测的宇宙空间。

线上教学感想篇9

美术高考素描色彩速写教学模式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有一个基本思想:“……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高中美术教学的目的是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在提高学生美术修养的基础上,扩增一定量的专业技能课,通过严格、科学、系统的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深入地、扎实地掌握造型能力,为学生升入高等艺术院校继续深造和从事一般美术工作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在我们的美术课程中,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来,然后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想方设法促进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高中美术教学要面对升学,面对高考。有些人认为报考美术院校是成绩不好的学生没办法而不得不去参加的高考形式。这就造成在美术教学与管理上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容易形成负面因素,影响教育教学效果。为数不少的学生自身因为文化课的基础平平,想到美术高考这个关口上来闯荡闯荡。因此学生中绘画的水平参差不齐,要在一年内的时间里把绘画基础搞上去,教师就得改换按部就班的做法,要进行教法上的改革,创建或更新教学模式。鉴于高考总是把素描、色彩和速写的考试作为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测试。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其中有其共性规律可循。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关注素描、色彩和速写三者结合一起创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很有必要。找出其共性,便于高中学生学习掌握,也便于美术高考的发挥。

美术高考的复习指导,笔者主张的三位一体的模式从操作的形式上说是把素描、色彩和速写结合起来训练;而在理论上说可以把“教材、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及高考要求”简称为“教、编、考”三者具体要求的结合,构成“三位一体”,目的是为了高考。

高中的美术教材,重点是放在美术作品的鉴赏上。使学生能得到更多的美术历史知识和美术鉴赏的基本理论。但是,参加美术高考的学生更注重的是美术基本技能的训练,就是把素描、色彩和速写考好。因此教材对高中学生应该掌握的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它,而且对教材在编写意图上与高考有相衔接的地方,在复习中要凸显出来。美术高考对考生有具体要求,可能每年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样,把“教、编、考”三者要求看成一个整体来对待。这是美术高考理论上的要求,千万不可忽视。

美术高考强调的是在作画操作的实践上,能不能录取进入高等美术院校就读,关键是美术高考作画的水平,能不能达到本科线要求。而想要达到这个要求那就得在素描、色彩和速写上化功夫。严格地把素描要求学精学透,把色彩要求掌握得心应手,把速写要求运用自如。这三者的共性是点、线、面的理解和布局。

绘画通常的要求是从直线到曲线,由点到面。素描和速写就是要从掌握线条的发挥和运用着手,一幅画通常是由线条开始的,画面上最初的线条应该说是组成纸面的四条边。线条成为我们构图时界定形状、分割空间、组合调子、控制节奏以及表现质感的手段,在素描和速写技法中有重要的作用。在绘画中,长线和平行线总是给人以平静的感受,垂直线给人的是威严与庄重感,斜线给人不稳定以及无序感,弧线是具有非常优雅的动感线条。

素描中最基本的是用线和线条技法,其次是抹、擦、揉、抠等。一般我们画一幅作品时几种技法结合起来用比较好,起稿构图时用线,表现大明暗关系时使用纸擦、手揉、抹等技法,最后收拾画面的时候还是回到线条,用线和橡皮来收拾整理画面。

无论是构图还是区分明暗度都需要运用线条的勾勒和填涂。石膏像的素描值得注意的是,石膏像是单色,单个复杂体,单色有利于观察和表现物体的结构与光影。单色使物体的明暗层次变化明显,反光与明暗交界线的特点更强,灰部变化更丰富,亮部的光感更突出。将黑白灰分为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暗面、反光五大层次。在色彩上掌握从点到面逐步展开。等到熟练掌握了色彩的运用才可以挥洒自如。

去年省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的考试科目为造型基础(素描)和色彩基础两科。造型基础(素描)主要考查考生对形体结构、空间质感等方面的理解、认识和表现能力。素描科目一般采用人物头像、石膏像、静物写生或默写等方式进行考查,旨在通过写生或写生与默画相结合的方式,考查学生对物象形体、结构、比例、透视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对空间感、质感、量感的把握以及表现对象的能力。考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具有对客观对象形体结构及明暗变化规律的观察、分析和理解的能力;(2)具有运用素描常用工具材料表现对象的能力;(3)具有把握整体画面的能力。

在色彩考试上,色彩静物写生经常会要求学生对提供物体进行自由构图,因此,构图成为构成画面最不可缺的要点之一,构图的目的在于增强画面表现力,表达画面内容,使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独特。主题突出,意图明确,具有形式美感是构图的基本要求。色彩画常常需要默写(画),色彩也需要构思设计,但是尽量贴近生活实际。大致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明白。默写相当于创作,在落笔之前要进行揣摩构思,打好腹稿。打腹稿的过程,是展开创新思维、展现自己艺术灵感的过程。如果考生过去曾画过应考静物的成功之作,也要通过回忆思考,使之在脑海小再现。切忌拿到考卷,不假思索,信手动笔。

2.在作画过程中,一定贯彻局部为整体服务。主次分明,防止局部突出,喧宾夺主;如果用水粉画表现,可以先画物体暗部和投影处,要注意到暗不等于黑,防止暗部画成漆黑一团,要画出暗部的透明感;如果用水彩画表现,应力求体现水色交融,清新明快的特点,防止涂涂改改而出现灰、火、脏、乱现象。

3.若作品完成后,请再次检查一下,如果发现有不协调处,可做适当调整,切忌大动干戈。

高考美术色彩考试的最大误区,在于无经验的老师会跟你说要比较,多比较去找色彩,而忘记告诉学生色彩最佳状态是想象力的产物,国内美术教育培训中一直没有真正找到色彩的秘诀是忽略了色彩大师莫奈的忠告,看任何东西的色彩不要超过十分钟,色彩是一种观察到记忆到想象的产物,如果只是不停的观察只会让色彩变得无力,因为人的瞳孔对映像放大细节的投射规律,会造成对色彩本体的阻碍,所以色彩在高的层面上讲是想象力的产物,考官看画只看第一眼的感觉不会坐在那里分析具体的对与错,而且每个人每个年龄段的瞳孔对色彩的差异化很大,所以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因此在色彩考试中,比较是其次,感觉和想象力是你胜出的法宝。

再来看看速写问题。速写是高考美术的考试科目之一,近年来,随着艺术教育的改革,美术高考的相应变化,速写愈显重要。高考美术生怎样画好速写?经验之谈是:

①多临摹。对优秀作品的临摹,是初学绘画者最快捷简便的学习方法。通过临摹,一方面可作为训练造型能力的手段,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习其表现方法,应用在以后的学习中。

②熟生巧。速写的工具较为简单,利用速写本可以随时随地记录生活的每一个侧面。只有多画多练才能提高专业水平。

③画感觉。画必立意,意在笔先,作为画者,面对一个人物模特儿对客观对象经过观察分析之后,必然在头脑中产生一种冲动,这也大概就是所谓的“感受”吧,或曰:“第一感觉”。这种“感受”,往往影响着画者的情绪波动,这种波动又会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导致作画方法的变化,这是画画至关重要的东西。因此,学生在作画的时候,先要抓住这种东西。

④勤用脑。学习绘画是一种艰辛的劳动,画速写决不是照抄对象,所以在速写写生中应注意多动脑筋,结合优秀示范作品认真对照思索。

⑤由慢到快。速写训练要遵循人们的认识规律,由慢到快,这是速写训练中,在时间限制上要遵循的原则。慢,是指以较慢的速度将对象较准确地记录下来,形体的准确是重要的。但速写又有一定的时间限制,速度只能在速写实践中逐步锻炼培养。

速写的表现方法很多,一般以线表现为主仰或线面点结合的方法。

①以线为主的速写

在表现物象的过程中,从结构出发,将物象的形体转折、变化运动和质感用概括简练的线条表现出来。它应具备造型严谨,形态自然生动,线条运用得当,整体效果好等特点。它通过线的粗细、虚实变化表达主次关系、空间关系。

②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速写

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速写表现形式,在写生中,尤其在课堂较长时间的针对美术高考的训练中,能较好地发挥速写的特点,这也是目前速写训练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通过对部分明暗交界线及暗部、衣纹处调子的补充添加,来表现物体,其特点是层次丰富,表现力强。

线上教学感想篇10

结构素描,又称作“结构造型”,着重于研究物象的形体结构,即形体各部分的组合关系,是一种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突出物象结构特征的造型方法。

很多教师把结构素描等同于“起形”,对结构素描不够重视,讲解时不够详细,使学生误以为素描就是对光影的追求,而结构素描就是画单线的框,忽略了结构素描正是对素描基础——“形”的塑造。在错误思想的引导下,学生的作品就体现出对于形体结构基础形的“底气不足”,即在“形准”上出现很大的偏差!而形准恰恰决定美术作品成功与否。只有加强结构素描的练习,打好“形准”这一坚实的基础,才有可能进行艺术的深入创作。

那么面对如此重要的结构素描,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入手呢?

一、要注意结构素描的观察方法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选取合适角度、选取想画的角度、选取美的角度,而不是随便找个位置,角度的选取很可能影响到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的持久,对作品刻画的深入程度。然后就所选角度帮助学生分清画面层次,运用学过的几何知识去分析物体,通过对内部结构的分析来理解对象。让学生在作画之前看清透视关系,认清前后位置。在作画之前清楚知道自己要表现的是什么。大概在心中有个影子,画完的作品是个什么样子。不要过多的被细节影响。要掌握好完整的、全面的观察方法。

二、结构素描中线的运用

线的变化是丰富多样的。粗细、长短、深浅不同的线对应着画面中的不同位置的表现。线与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它们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在一定条件下,因透视缩扁成的线,是可以转化成面的,而面又是由粗细、深浅不同的线构成的。要根据不同的形体、前后空间的关系来确定在表现时是用一组线还是一条线,是画长直线还是小细线——让作画的线在学生心目中活起来,引导学生与线做游戏,与线培养感情。用长直线找大的关系,用细碎线表现小的细节。教导学生在用线之初应大胆、肯定造型。找出重点,就如同钢筋连接起来,折不散,使形体具有骨感。在进一步刻画时要有情趣,表现细节,使线条有变化、有联系。务求使画面耐人寻味。

结构素描的教学中,形体塑造与表现主要依赖于线。因此要特别注意用线的主次、强弱、轻重、虚实、直曲、刚柔的变化。还有对形体结构、体面转折、体块转折、体块起伏关系的表现。一般来说,我们在表现主要物体、主要部位时用线要明确肯定,多用实线、重线。其他部分则相对减弱,多用虚线、浅线。对物体形体的空间表现,则采用前实后虚、前轻后重、前粗后细等线条的变化来体现物体的特征。教会学生用“自由”的线去表现心中的物体。

三、重视结构素描中的透视关系

自然景物会因为距离远近、方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在教学中我们会把其归纳为三种基本的透视关系: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及倾斜透视。

正确讲解透视关系,透视规律,使学生在作画时有据可依,所画的线有据可查。创作的作品有正确的立体感、空间感。不要让线飘浮在结构之外。

四、结构素描中质感、体感的表现

质感的练习是素描练习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物体要用不同的线去表现。例如:柔软的布,就要用柔和的线、细碎的线;而坚硬的铁,就要用硬线、粗犷的线去表现等。不同物体要根据心中的感受不同对待。

在体感的表现上要加入物体的重量感。拿正方体举例:正方体上下两条边应不同,上边线只表现物体的边缘,而下边线更要与重量、阴影联系起来,要画得重些、粗些,以此来加强物体的重量感。

五、结构素描的造型方法

在基础素描训练的初期,造型不仅仅是一种造型方法的学习,更是帮助学生树立起形体、结构概念,提高对形体结构的分析、理解、综合与判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