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设备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3:22

冶金设备发展趋势篇1

关键词:冶金机械;自动化;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V736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金属冶炼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为其它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不断的成熟,在冶金工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冶金机械的自动化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1冶金机械及自动化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冶金工业的支撑,冶金工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的现代化的冶金工业起步相对较晚,从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开始,通过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设备,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消化和吸收,我国的冶金工业取得极大的成就,逐步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相对比较完备的冶金工业体系,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国内对于冶金机械和设备的研究也不断的取得进步,随着我国冶金工业的发展和壮大,我国的冶金机械设备的水平以及自动化的程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已经逐渐朝着大型化、综合化以及集成化的方向发展。进步新世纪以来,随着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不断的成熟,我国的冶金工业的自动化程度又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跨越式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冶金机械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8年鞍钢建成2.15米热连轧机以及2.13米准予连轧机,并投入使用,我国的冶金机械设备制造技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摆脱了对于国外设备的以来,尤其是大型宽厚板轧机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当前我国的冶金设备的研究逐渐朝着自主研究的方向发展,冷连轧机组的研发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常规冶金设备已经基本上可以实现国产化。随着我国冶金机械设备的快速发展,给冶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本上实现了原料生产、焦化生产的自动化,这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冶金工业的发展。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我国的冶金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也大量的引进了计算机技术,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冶金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早在2006年,冶金行业的自动化系统集成项目就以控制(大型pLC为主)和传动为主。在原料、烧结、焦化、高炉、转炉、电炉(炼钢)、精炼炉、连铸、轧机、加热炉、均热炉、铁合金电炉、铝电解等环节均涉及自动化系统集成业务。其中pLC已经尤为冶金行业的主流控制系统。在冶金行业中,轧钢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它包含了自动燃烧控制模型、轧制节奏控制模型、粗轧自动宽度控制模型、精轧设定模型、板形设定和控制模型、精轧出口温度控制模型、卷取温度控制模型、卷取设定模型等,做好轧钢自动化,pLC硬件、软件控制都很重要,为冶金自动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现代机械自动化发生了质的飞跃,当前开发研究适应于复杂制造过程的、具有闭环控制体系结构的、智能化新一代pCnC数控系统已成为可能,智能化新一代pCnC数控系统将计算机智能技术,网络技术、CaD/Cam、伺服控制、自适应控制、动态数据管理及动态以赢利为目刀具补偿、动态仿真等高新技术融于一体,形成严密的制造过程闭环控制体系。这种新技术应用于冶金机械制造将会给冶金工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2冶金机械及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以计算机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和核心的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冶金机械的发展带来了一种新的发展空间。在冶金机械设备中越来越多的集成了可编程的控制系统,大量传感器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信息收集的效率与准确性,这些都推动了冶金工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速度,提高了冶金机械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设备的损耗,扩展了设备的功能,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十一五”期间,我国冶金工业中的炼铁设备。炼钢设备、连铸设备、轧制设备(板带钢轧制设备、型线棒管轧制设备、热轧钢材控冷设备)等都有新的突破,为冶金工业的发展补充了硬件设施。未来国际冶金自动化发展趋势如下。

(1)基于数字模拟和仿真技术的研发,实现冶金全流程动态分析、评估和精准设计。

(2)综合考虑生产效率、能耗物耗和环境指标的多目标实时优化。

(3)产品指标、运行指标和控制指标协同的全面闭环控制。

(4)数据驱动和知识驱动相结合的复杂过程建模和先进过程控制。

(5)先进传感技术和软测量结合的关键工艺参数的在线连贯测量。

(6)结合考虑物质流、能量流优化的先进能源管理和控制。

针对国际冶金行业的发展趋势,我国冶金自动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采用先进的电子数控技术和新型传感器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软测量技术、冶金环境下可靠性技术等,实现冶金流程在线检测和监控系统。

(2)冶金技术信息化发展。在工业生产控制中,网络就是中枢神经,以工业生产起到控制作用。在冶金工业中,以计算机技术为先锋的网络技术、电子数控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力学技术等在冶金流程中实现集成模拟系统,通过人机交流,模拟钢铁生产全过程,进而推进冶金工业生产制造的智能化。

(3)生产管理系统的发展。冶金工业的自动化不仅仅的包括机械的自动化,也包括管理的自动化,主要包括地生产进行相应的协调、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对企业的资源以及能源的使用进行优化配置,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通过管理的自动化,将企业的生产人员以及冶金机械设备进行有机的联合,使其有效地进行运作,从而保证整个企业的生产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提高人力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3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钢铁工业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发展为冶金机械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即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冶金企业花巨资大量引进的国外软硬件产品、先进技术和自动化系统,我国冶金机械研制及自动化开发工作者仍然任重道远。冶金机械的自主研制及冶金自动化技术发展,必须注重将高科技融入其中,注重提升性能,加强过程工艺、工装设备、企业管理、生产组织、自动化等多专业的产学研联合攻关,全面提高我国冶金工业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国冶金自动化软硬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我国冶金自动化发展状况与趋势分析[J].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09,(02).

冶金设备发展趋势篇2

【关键词】炉外精炼技术;提升;发展

美国和日本是最早开始研究炉外精炼技术的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发展水平也一直处在世界的前列。炉外精炼技术发展很快,在整个技术的改进和提升过程中,对钢水清洁程度的要求一直是主要的因素之一。由于美国的连铸生产能力较低,所以在很多炼钢企业中都采用炉外精炼这一操作模式进行生产,同时,成本投入较小的LF炉也有相当的生产比例。根据生产实际和资料统计,不同的炉外精炼设备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上海的宝钢率先引进RH、CaS、Kip并且投入使用,对整个炼钢产业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与之相对应的很多炼钢排渣工艺都得到很大的发展。

1精炼技术的发展

钢水真空处理技术在我国于1957年开始研究,由于各方面原因,这项技术没有得到很大程度的推广。较世界水平而言,我国这项技术还很落后。而真空处理钢比例约占2%,为日本的1/25。2004年,我国的钢产量预计达到27500×104t,生产效益在提高,钢材品种在扩大,成绩是巨大的。目前,我国已有VD、RH、aSea-SKF、VoDaoD、LFCaS(CaS-oB),钢包喷粉和喂线等多种炉外精炼装置。但利用率很低。钢的质量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巨大的。我国炉外精炼技术的发展已有了相当的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到1990末,我国已有不包括吹氩装置在内的各种炉外处理的设施132台,其中冶金系统115台,机电系统17台。冶金系统中,各类具有真空能力的装置28台,喷射冶金设备53台。冶金系统的吹氩精炼设备有近200台。自70年代末起,连铸用钢水基本上都经过吹氩处理。1990年全冶金系统不包括吹氩喂丝的钢水精炼比为2.68%,经过几十年的科学实践,以及连铸生产的增长和大板坯连铸机投入生产,今后的钢水精炼比将有很大的提高。

2炉外精炼发展趋势

在现代冶金生产中,铁水预处理和炉外精炼及中间包冶金在提高质量,扩大品种,优化工艺,降低消耗,衔接流程等方面的功能都是一致的,并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当前国际钢铁工业技术进步的方向集中在对传统钢铁生产工艺流程的合理组合,系统优化以及对以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为核心的新流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开发。在这两种优化趋势中,炉外处理技术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序。在这方面,日本在70年代中期,就走出了前列,使其钢铁产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大为提高;80年代中后期开始,欧美甚至澳洲在意识到这方面的差距后,已迎头赶了上来。

最近,一些主要国家的钢铁企业,整体优化的水平提高很快,只有生产工艺流程的整体优化,才能充分发挥各项先进技术的作用,炉外精炼技术的发展当然也不例外。

目前,炉外精炼技术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趋向于铁水、钢水百分百地进行处理。同时,在实际生产中,炉外精炼设备百分之百在线运行。

第二,向组合化、多功能精炼化的方向发展,并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常用的组合与多功能模式。

第三,不同类型工厂对炉外精炼技术的选择趋势,根据质量、工艺和市场的要求,也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框架模式。

合理选择炉外精炼方法,首先必须立足于市场和产品对质量的不同要求,这是选择炉外精炼方法的基本出发点。例如,对重轨钢必须选择具有脱氢功能的真空脱气法;对于一般结构钢只需采用以吹氩为核心的综合精炼方法;对不锈钢一般选择VoD精炼法;对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汽车用深冲薄板钢和超纯钢则必须从铁水三脱到RH真空综合精炼直至中间包冶金等各个炉外精炼环节综合优化才行。

合理选择还必须考虑工艺特性的要求和生产规模、衔接匹配等系统优化的综合要求,大型板坯连铸机的生产工艺要求钢水硫含量低于0.015%的水平,就必须考虑铁水脱硫的措施。某些大型钢铁公司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同时又提高精炼设备作业率,追求从技术经济指标的全面改善中获得整体效益,从而采用了全量铁水预处理、全量真空处理的模式。

现代冶金生产应从整体优化着眼,对冶炼、精炼、浇铸、轧制各工序,按照各自的优势进行调整、组合。从而形成专业分工更加合理,匹配更加科学,经济效益更加明显的整体优势。炉外精炼技术的应用,必须认真分析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做到炉外精炼功能的对口,工艺方法和生产规模的匹配经济合理,还要注意主体设备与辅助设备配套齐全,才能获得工艺稳定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实践证实,炉外精炼应向组合化,多功能精炼站方向发展,并已形成一些较为常用的组合与多功能模式:

(1)以钢包吹氩为核心,加上与喂丝、喷粉、化学加热、合金成分微调等一种或多种技术相符合的精炼站。

(2)以真空处理装置为核心,与上述技术中之一种或多种技术复合的精炼站,也主要用于转炉-连铸生产衔接。

(3)以LF炉为核心并与上述技术及真空处理等一种或几种技术相复合的精炼站,主要用于电弧炉—连铸生产衔接。

(4)以aoD为主体,包括VoD转炉顶底吹生产不锈钢和超低碳钢的精炼技术。

炉外精炼技术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认真分析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明确基本工艺路线,做到炉外精炼功能对口,在工艺方法生产规模以及工序间的衔接匹配经济合理。此外,还必须注意相关技术和原料的配套要求,主体设备与辅助设备配套齐全,保证功能与装备水平符合要求等问题。

3炉外精炼工艺参数优化

在现代炼钢生产中,出现了许多炉外精炼技术。这些炉外精炼技术中,大量采用的有钢包电弧加精炼技术(LF)、钢包化学加热精炼技术(CaS-B)及钢包真空精炼工艺技术(VD、RH)。随着炉精炼技术的采用,不仅有效地缓解了转炉炼钢的力,进一步提高了温度控制精度和钢水质量,同时缓冲了转炉和连铸机之间的生产节奏。

aHF(aluminumHeatingFur-ce)炉外精炼工艺技术,是一种在非真空条件下的包中采用化学加热的精炼技术。通过钢包底部透砖吹氩搅拌钢水,将钢水上面的顶渣由中间排到包边缘部位;降下精炼浸渍罩并插入钢水内部,将渍罩内的钢水与大气及渣层隔绝;在浸罩内向钢吹氧,加入发热剂、合金、废钢等,从而实现对钢水分、温度微调和炉渣改质等精炼操作。这是一种行成本低廉、设备简单、自动化控制水平较高的炉精炼技术。

aHF的主体设备由德国tm公司供,于1999年4月投产。设备投产初期,由于提供的技术参数不适合厂具体工艺状,无法实现铝氧化学升温精炼功能。钢厂技术员在充分吸收、消化国外先进设备的基础上,不断与本厂的具体生产操作实践相结合,优化操作工艺参数。经过短短4个月的努力,调整、完善了aHF铝氧化学升温精炼的工艺参数,使aHF炉外精炼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韩至成.炼钢学(上册).北京:冶金工业出版,1980.

冶金设备发展趋势篇3

摘要:我国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和区位抉择,不仅受到转出区产业结构和区位特点的影响,还受到转入区产业结构和区位特点的影响。本文对上海及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上海和西部地区的区位商判断上海最适宜转移的行业及转向的地区。结果表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上海集聚,而其他制造业正从上海转移出去;上海未来向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更有可能是转向重庆、四川和内蒙古三省。

关键词:上海;西部地区;产业转移

一、导论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直是制约经济有序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产业转移作为一种资源重新配置、产业全盘整合的市场自发调整方式,被认为是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受到冲击经济增速放缓,原本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面临改变,为工业向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转移带来了机遇。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是泛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在当前我国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中,上海产业转移形势更为迫切,产业转移趋势也更为明显。然而,上海应该转移何种产业,转向哪些地区,需要根据产业和区位的特点进行分析。

二、基于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分析

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结构由封闭型经济转向开放型经济,国民经济开始向前发展。这个过程也反映在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之上。图一可以看到,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明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至1992年,我国第一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二产业比重整体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国民经济处于恢复徘徊时期;第二阶段从1993年至1998年,三次产业的比重较为稳定,国民经济处于蓄势待发时期;从1999年至今,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平稳增长,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国民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

图一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历年有关数据整理。

目前,我国第一产业比重在10%左右,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均在40%以上,产业结构向着良性方向发展。但是,就省市一级的三次产业结构数据看,各省之间差异较大。根据近十年各省市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情况,可将内地31省市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第二产业发展期已经或即将过去,开始步入第三产业发展期的省市,具体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第二类是第二产业正在发展,工业化顺利进行的省市,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等16个省市;第三类是第二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态势良好的省市,包括湖南、广西、西藏和新疆;第四类是在第二产业发展上受阻或未表现出发展第二产业倾向的省市,包括海南、贵州、云南和甘肃。

由上述可知,上海属于第一类产业结构,目前工业化已完成,第三产业逐渐代替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动力。西部地区中,内蒙古、重庆、四川、陕西、青海和宁夏第二产业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在逐步走向工业化;广西、西藏和新疆虽还未迎来工业化时代,第二产业的势头却发展良好,正在为步入工业化做准备;贵州、云南和甘肃却因为各种原因,要么没有工业化倾向,要么工业化发展势头受阻。由于产业转移要顺应各地分工的发展倾向,以目前来看,上海的第三产业已形成较强的集聚力,且第一产业比重已很小,未来将挤占第二产业份额,促使第二产业向外省转移。西部地区中,属于第二类产业结构的内蒙古等省份由于第二产业是未来产业结构演进的主力,集聚力较大,因分工而产生的引力较足,成为上海转出的第二产业的承接地的可能性较大;属于第三类产业结构的广西等三省因未完全步入工业化,虽然第二产业发展势头较强劲,比之拥有第二类产业结构的省份而言,分工程度较低,集聚力较弱;属于第四类产业结构的贵州、云南、甘肃三省则由于产业结构不偏重第二产业发展而难以成为上海产业的承接地。

三、基于第二产业内部分工的分析

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其中工业是第二产业的主要部分。就上海而言,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属于高工业、低建筑业的典型结构,主要年份建筑业占比均在10%以下;西部地区相对而言建筑业占比较高,其中以西藏最为突出,2011年其建筑业地区生产值占到其第二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的84%。可见上海若要向西部地区转移第二产业,还需要考虑各地区第二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的问题。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引入GDp区位商(Q)指标来进行分析。

GDp区位商(Q)=即将a地区i产业的GDp()占全国i产业GDp()的比例与a地区的GDp()占全国的GDp(Y)的比例进行比较。如果区位商Q>1,则说明a地区i产业的生产优势大于全国该产业的平均水平,接近专业化;若区位商Q>2,则说明a地区i产业主要为区外服务,完全专业化。通过计算2002年~2011年上海和西部地区工业和建筑业的区位商,我们发现,上海的工业区位商大于1,建筑业区位商小于1,工业相对于建筑业更为专业化;但是,上海工业区位商呈下降趋势,建筑业区位商呈上升趋势,工业正处于向外转移的倾向中。西部地区中,除内蒙古外其他省份的工业区位商均未大于1,建筑业区位商除内蒙古外均未小于1,建筑业相对于工业在西部地区集聚程度更高,其中青海和新疆建筑业区位商一度大于2,而西藏建筑业区位商至2011年已超过6.35,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其他省份建筑业区位商处于上升态势的还有云南和宁夏。这三省的建筑业专业化倾向不利于承接上海的工业转移。

四、基于制造业内部分工的分析

根据上述对地方产业专业化的分析,工业将是上海向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门类。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最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工业被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鉴于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且上海采矿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均占比很小,这里以制造业为主要对象进行区域分工考察。

根据已有数据,选取制造业中20个门类的产业历年总产值来进行制造业内部区域分工测度。为方便起见,现将20个产业进行编号:m1农副食品加工业;m2食品制造业;m3饮料制造业;m4烟草制品业;m5纺织业;m6造纸及纸制品业;m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m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m9医药制造业;m10化学纤维制造业;m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m14金属制品业;m15通用设备制造业;m16专用设备制造业;m1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m1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m1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m2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然后将以上20个产业分为四个大类:m1~m6称消费品制造业,特点是资源依赖度低、化学污染小、产业产值低;m7~m11称化学品制造业,特点是资源依赖度中,化学污染高、产业产值中;m11~m14称矿物加工制造业,特点是资源依赖度高,物理污染高、产业产值中;m15~m20称机械制造业,特点是资源依赖度低,技术密集度高,污染中或小,产值高。

通过计算上海和西部地区各省市2001年和2010年的制造业区位商,得出以下结论:

上海的制造业生产结构正在转向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机械制造业为主导。其中m15通用设备制造业、m16专用设备制造业、m1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m1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区位商均处于上升状态且大于1,m1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区位商更是已突破2,成为地区主导产业;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m14金属制品业的区位商从原本2001年大于1的状态下降至1以下,专业化趋势越来越弱,可见以矿物加工和制造业为主的其他制造业正逐渐从上海转移出去。

西部地区的制造业生产结构以非机械制造业为主,但各省之间又有分化。

消费品制造业在诸省分工程度都较高,其中2010年内蒙古、广西、四川、新疆m1农副食品加工业区位商大于1,广西的区位商更大于2,是其主导产业之一;m2食品制造业在四川、贵州、西藏、陕西、青海、宁夏和新疆区位商大于1,在内蒙古的区位商大于2;m3饮料制造业区位商除在重庆和宁夏小于1外,其余皆大于1,四川、贵州和西藏更大于2;m4烟草制品业在广西、重庆、陕西、甘肃区位商大于1,在贵州和云南大于2;m5纺织业区位商在内蒙古和宁夏大于1;m6造纸及纸制品业在广西、四川和宁夏区位商大于1。化学品制造业和矿物加工制造业方面,除重庆、四川、西藏外各省皆有集聚趋势,如2001年和2010年内蒙古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商皆大于1,而m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m9医药制造业和m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区位商从2001年的小于1上升至2010年的大于1;广西m9医药制造业、m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2001年和2010年区位商皆大于1,而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商也从原本的小于1变为大于1;贵州m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m9医药制造业、m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01年和2010年区位商皆大于1,且m8、m9、m11、m12区位商皆处于上升趋势;云南m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m9医药制造业和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商在2001年和2010年皆大于1,且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区位商上升至大于1,m13的区位商也在上升;陕西m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m9医药制造业区位商2001年和2010年皆大于1,而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商已大于1且正在上升;甘肃m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01年和2010年区位商大于1,且m12区位商处上升状态;青海m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m9医药制造业、m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商2001年和2010年大于1,且m8区位商2010年已大于2;宁夏m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m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m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商在2001年和2010年皆大于1,且m8和m13区位商已大于2;新疆m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m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商始终大于1,m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m10化学纤维制造业区位商至2010年也升至显著状态,其中m7、m10区位商更大于2。在重庆和四川,这些产业的分工程度正在减弱,比如,m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m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m10化学纤维制造业、m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m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的区位商正下降或保持稳定;西藏由于制造业门类还很不齐全,除m9医药制造业和m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外其他相关产业区位商皆不显著。由于污染较高、资源依赖性较强的化学品制造业和矿物加工制造业在该地区集聚,导致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从此处逃离,比如,陕西、宁夏等地m15通用设备制造业、m16专用设备制造业、m1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m2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区位商正在显著下降。

五、结论

通过以上对上海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和制造业内部结构的逐层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从产业结构上看,上海目前的产业结构演进倾向于发展第三产业,所以第二产业成为上海对外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上看,工业是上海第二产业的主体,并且其分工地位日渐下降,是对外转移的主力。从制造业内部结构上看,上海的机械制造业正在集聚,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尤为突出,无有外力影响很难对外转移,所以转移的主体是其他非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

从产业结构上看,西部地区主要有三种产业结构。其中属于第二类产业结构的内蒙古、重庆、四川、陕西、青海和宁夏第二产业正逐渐发展成熟,有较好的承接基础;属于第三类产业结构的广西、西藏和新疆第二产业发展已经起步,表现出良好的上升倾向,承接条件次优;属于第四类产业结构的贵州、云南和甘肃则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倾向不利于发展第二产业,从而不适合承接产业转移。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上看,内蒙古工业比之建筑业分工优势更明显,适合承接工业转移;广西、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建筑业比工业分工优势更明显,但已处于下降趋势,承接条件次优;西藏、云南、宁夏三省建筑业分工倾向呈上升趋势,不利于承接工业转移,其中以西藏最不适合。从制造业内部结构来看,消费品制造业在西部地区总体发展良好,呈集聚趋势;机械制造业在西部地区分布较少,发展势头走弱;化学品制造业和矿物加工制造业等高污染、高资源依赖型制造业在西部地区呈集聚趋势。其中,重庆和四川污染和资源依赖型制造业转移倾向正在增强,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吸引力正在增大;西藏由于缺乏制造业基础而难以提供承接制造业转移的基本条件,其分工倾向发展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与建筑业更相关;其余省市的区域分工正走向发展污染和资源依赖型工业之路,并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产生排斥。

综上所述,上海由于区域分工倾向,转移传统非机械制造业的动力较足;西部地区承接上海产业转移,从区域分工上来说,引力最强的是重庆、四川两地,其次是内蒙古,广西、陕西、青海、新疆,宁夏、甘肃、贵州、云南稍差,其中以西藏最为微弱。所以,上海未来向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更有可能是转向重庆、四川和内蒙古三省。

参考文献

[1]刘秉镰,胡玉莹.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识别与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0(15):82-85.

[2]俞毅.GDp增长与能源消耗的非线性门限——对中国传统产业省际转移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12):57-65.

[3]万永坤.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效应的实证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04-108.

4]龚晓菊,刘祥东.产业区域梯度转移及行业选择[J].产业经济研究,2012(04):89-94.

[5]罗哲,邓生菊,关兵.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分析与规模测度[J].甘肃社会科学,2012(06):90-94.

[6]叶茂升,肖德.我国东部地区纺织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解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08):83-94.

冶金设备发展趋势篇4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冶金;发展;现状

我国是世界屈指可数的钢铁大国,连续多年世界钢铁产量第一,同时刚才的品种和结构变化也快速发展更新,所以,冶金行业自动化技术对冶金越来越重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冶金自动化技术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不能沾沾自喜,同发达工业大国相比,我国冶金自动化技术还存在很大差距和问题。我们应该看清自己的问题,制定适合我国冶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战略。

1冶金自动化技术现状

按照我国目前冶金市场的自动化技术结构来说,按照功能区分可以将冶金自动化分为三个发展层次,它们分别是冶金过程控制系统、生产管理控制系统、企业信息化系统。

1.1过程控制系统

冶金自动化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之一就是过程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需要由电脑系统进行配置,其功能在电脑控制下能够得到进一步发挥。根据有效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冶金的工序可以分别被计算,高炉、转炉、电炉、连铸、轧机等都能够分别显示数据。实际上,冶金的生产过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电脑在冶金生产的过程中只是起到了一个数据记录汇总、数据报表制作和生产过程监控作用。冶金过程本身就非常复杂,目前,冶金行业数据库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的适应性差,根本无法达到预计的目的,即使有些企业引进外国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也很难再冶金过程控制系统中发挥作用。

1.2冶金生产管理控制系统

根据有效数据显示,按照冶金的工程顺序,目前我国大部分冶金工程都将冶金生产管理控制系统的电脑配置进行设置。从目前市场上的冶金管理系统功能来说,有两个管理项目是冶金生产过程中使用最频繁的,信息收集和日常的生产管理。在真正的冶金生产过程中必须开展相关的管理并且需要发挥实质作用。随着我国企业管理的理念不断发展,冶金行业也和组件认识到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并且在冶金的生产顺序,生产质量和生产流程方面都采用了管理系统,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由于技术方面运用不成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下生产管理系统的技术很难实现最大限度发挥,而且管理系统的应用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必须和实际工作相结合。

1.3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冶金行业的生产过程也已经迈进了信息化时代,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已经能够达到信息化带动企业发展的目的,冶金技术的信息化发展前景广阔,在整个行业中收到了很大的重视。每个企业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建立相应的信息网络,为我国这个冶金行业的信息化都奠定了基础。企业建立信息化系统项目已经成为企业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目前,很多冶金行业都已经制定了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信息网络,找到属于本企业的发展起点。冶金工程信息自动化是当前冶金行业发展的一次重大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企业对信息化管理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理解,同时对企业管理的观念进行了更新。

2冶金自动化发展趋势

2.1过程控制系统的完善

虽然很多企业已经进行了过程系统控制,但是和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相比,我国的冶金控制系统应用并不全面。冶金工程的工作流程已经可以采用比较新型的传感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据融合以及数据处理技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关键工艺技术,例如参数闭环控制、产品物流跟踪、能源的平衡控制以及环境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实现冶金流程在线检测和监控系统,包括铁水、钢水及熔渣成分和温度检测和预报,钢水纯净度检测和预报,钢坯和钢材温度、尺寸、组织、缺陷等参数检测和判断,全线废气和烟尘的监测等。

2.2全面实现信息化

冶金流程的全息集成。实现铁―钢―轧横向数据集成和相互传递,实现管理―计划―生产―控制纵向信息集成,同时,整合生产实时数据和关系数据库为数据仓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提供生产管理控制的决策支持。计算机全流程模拟,实现以科学为基础的设计和制造。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力学技术,基于各种冶金模型,进行流程离线仿真和在线集成模拟,生成一个分布式、网络化、集成的“虚拟工厂”软件系统环境,通过人机交互和协同计算,模拟钢铁工业产品生产全过程。支持生产组织优化、生产流程优化、新生产流程设计和新产品开发优化。企业信息集成到行业信息集成。信息化的目的之一是实现信息共享,在有效竞争前提下趋利避害,在企业信息化编码体系标准化、企业异构数据/信息集成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协作制造企业信息集成,全行业信息网络建设及宏观调控信息系统,直至全球行业信息网络建设及宏观调控信息系统。知识管理和商业智能。利用企业信息化积累的海量数据和信息,按照各种不同类型的决策主题分别构造数据仓库,通过在线分析和数据挖掘,实现有关市场、成本、质量等方面数据、信息、知识的阶梯化演化,并将企业常年管理经验和集体智慧形式化、知识化,为企业持续发展和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各方面创新奠定坚实的核心知识和规律性的认识基础。

3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冶金自动化技术不断提高,但是和发达工业国家相比,在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我国企业需要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积极促进冶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钢铁工业是我国的基础工业,关系到各行各业的生产,尤其是工业和建筑产业,没有钢铁就无法进行下一步具体工作。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高峰阶段,很多工业发展处于品质提升及转型阶段,今后对高品质钢铁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加。然而目前市场高品质钢铁供应不足,高端品质种类较少,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所以,冶金自动化技术是推动钢铁产量和质量提高的主要渠道。我国冶金行业在今后的发展当中要不断吸收借鉴国外冶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制定适合我国冶金自动化发展的目标,不断拓展我国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波.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山西冶金,2014(05).

冶金设备发展趋势篇5

一、钢铁产业现在面临的问题

1、相对效率与规模效率问题

2003年以来的投资规制政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以规模为标准,强调所谓规模收益,禁止小规模设备的投资,淘汰小规模设备所形成的产能。这些学者及政策部门对我国钢铁企业规模合意性的判断,是建立在与发达国家简单比较企业规模的基础上的。鹤田俊正在《日本的产业政策》一书中指出:与别国比较企业规模的大小,完全没有什么经济学意义;企业规模,应该在社会分工广泛发展的过程中,适应市场的性质而确定;忽视市场的特殊性而一味追求扩大企业规模,反而有可能出现大规模企业缺乏经济效益的情况。

我国钢铁企业这些年来成功开发并使用了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一些中小企业采用这些先进适用技术后焕然一新,许多生产指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中小高炉技术也特别适合我国自有铁矿低品位、杂质含量高的特点。对小规模设备投资的禁止与强行淘汰小规模设备所形成的产能,会阻碍中小型钢铁企业进一步寻找先进适用技术,而这些技术很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钢铁产业的生产效率。

我国以打造大钢铁企业为目标的钢铁工业产业组织政策,其依据是认为钢铁工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特性,打造大规模企业可以充分享有规模经济收益,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问题是,对中国钢铁企业的相对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实证研究证明这一推断并不成立。因而,不论从提高钢铁工业企业效率、产业运行效率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角度考虑,市场竞争政策都要远远优于产业规制政策。

大冶市的民营冶金钢铁企业应看到自身的市场优势,在政策缝隙中寻求发展机遇,在生产规模与经济效率方面找到平衡点,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综合竞争力。

2、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以市场准入、项目和供地审批、贷款的行政核准、目录指导、强制性清理等手段,作为防治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主要投资规制政策。这一政策基本遵循“预测、计划、制定具体实施措施”的固有模式,即政策制定者对市场需求规模、产品需求结构及其变化的判断和预测,并根据预测制定相应具体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措施,对投资规模、投资流向和投资步调进行管制和调控。实证研究表明,现行政策对钢铁工业市场及其变化的判断和预测,与实际市场运行一直存在较大偏差。对市场需求结构变动与市场规模迅速增长的估计不足,造成我国政策制定者对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严格限制政策的长期超调,使得这一时期我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严重不足,阻碍了钢铁企业投资在市场机制调节下的正常进行,也阻碍了钢铁产品结构的迅速调整与技术装备的及时更新,并引起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过冷”和“过热”之间剧烈波动。

基于以上分析,大冶市的民营冶金钢铁企业要时刻关注钢铁市场价格动态,厘清“价格效益投资产能产量价格”的市场逻辑关系,正确理解有关产能过剩的宏观报道,尊重市场规律,严格把握产销平衡点,避免产销脱节,努力提高市场风险抵御能力。

3、市场信息失真与预测问题

从制定实施模式看,中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具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政策制定者对市场需求规模、产品需求结构及其变化进行判断和预测,并根据预测制定具体的整体投资计划和实施措施,对投资规模、投资流向和投资步调进行管制和调控。本质上讲,中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是对市场供给的计划管理,不过在手段上已经从计划经济时的直接行政指令转变为行政规制。

一些研究表明,相关政策部门对家电、电力、纺织、汽车等行业的种种预测与实际市场运行存在很大偏差。与反垄断规制政策制定者相比,中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制定者需要获取数量更多的市场细节知识,面临更为复杂和困难的信息与知识问题:一是投资规制政策制定者进行准确市场预测必须获取大量关于市场供需的细节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市场过程的展开而逐渐显示和暴露出来;二是由于市场的细节知识,是主观的、默示的和与特定时空有关的知识,是无法进行汇总的知识,投资规制政策制定部门无法利用这些知识进行有意义的统计并据此进行正确的经济计算和预测。正因为如此,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制定者对钢铁工业市场做出准确的预测就比较困难。不能进行准确的市场预测,据此制定的计划与政策可能会出现系统性偏差,不但不能促使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向均衡趋势的回归,反而可能会加大对均衡趋势的偏离。

大冶民营冶金钢铁企业应建立更适合自己的信息搜集处理中心,成立企业经济管理战略部门,配备专业人士研究钢铁产业发展中的政策取向、市场动态,避免信息失误带来的决策风险。

二、国家钢铁产业政策背后的市场启示

大冶钢铁工业作为中国市场经济中一份子,必须置身于中国钢铁产业调整的大环境中。透视近几年钢铁产业投资规制政策中的预测偏差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的钢铁产业调整政策,确立经济转型时期的产业发展方向并由此树立信心。面对当前严峻的产业发展形势,大冶钢铁行业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按照“做大、技改、淘汰”的思想,变压力为动力,加快推进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技术水平,做大规模,成为“十二五”期间大冶市推进钢铁冶金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日益趋紧的产业政策将使大冶钢铁企业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政商各界人士既需认真执行钢铁产业政策,又需学会公共关系中的“柔道”;既要眼观国内市场动静,又要耳闻国际市场走势,从搞技改、抓质量、降成本、多品种、多渠道等方面入手,快速满足市场需求。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金融危机,企业犹如面对移动的目标进行射击,企业这只“看不见的手”比政府那只“看得见的手”先天具有瞄准市场射击的比较优势。如新冶特钢和华鑫实业的管理者所言:不是不知道怎么去瞄准,而是不让我们去瞄准。因此,政府应多给民营经济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三、大冶市钢铁、有色工业的前景展望

钢铁产业是大冶市的优势和支柱产业,虽然钢铁业面临着国内外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但总体形势仍较为乐观。从国际市场上看,世界经济的逐渐复苏会加快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国际钢铁协会预测,2000—2010年是钢铁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从国内市场看,我国正在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计划,处于工业化建设的高峰期和城镇化建设的增长期,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规模高速扩张,作为提供建筑、工业用原材料的钢铁行业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未来我国钢铁的需求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抓住宏观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科教优势以及龙头企业优势,大冶钢铁、有色金属产业将发展为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接续替代产业。

1、政策优势

有一系列扶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利好政策,有湖北省支持“具有能源、资源、环境、市场等条件的优势地区发展深加工,优化产业布局”、“培育黄石240万吨钢材深加工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有湖北省拟将大冶发展成大型铸锻件加工中心的产业政策导向,同时利用好《钢铁产业政策》第十七条有关“专业铸铁管厂的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机械铸造和生产高合金钢产品的20吨及以下电炉不在淘汰关闭之列”的政策规定,重点发展特钢模具和机械铸造等产业。

2、区位优势

黄石大冶处于京广线、京九线两条铁路大动脉和大广、沪蓉、京珠、杭瑞四条全国性高速公路大动脉交汇地带,以4小时左右车程为半径,黄石大冶可辐射中部6省、近4亿人口的市场范围,以12小时车程为半径,可辐射到全国20个省市、近10亿人口的市场范围。大冶位居武汉1小时经济圈内,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同时,其物流业较发达,商务成本低,生产要素资源充裕,有利于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

3、资源优势

铁、铜矿石是大冶的重要资源,自有资源的存量是大冶发展钢铁、有色金属产业的比较优势。

4、产业优势

冶金工业是大冶市的传统特色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已发展成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华鑫实业是湖北省第二大螺纹钢生产基地;航宇鑫宝管业的球墨铸管在国内有较高市场份额;宏泰、晨茂等公司是中南地区最大的铝型材生产基地,铝型材加工产能位居湖北省前列。这些龙头企业所形成的产业优势明显,不仅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差异化产业体系,而且有利于促进钢铁深加工、机械铸造、模具加工与设计、铝材深加工等一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5、市场优势

当前,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钢铁企业而言,这些都是巨大的市场商机。按照沿海、沿江、内陆科学合理布局和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政策要求,武钢将会把重点放在广西防城港的钢铁基地建设上,按照广东“双转移”的新政模式,结合产业政策规定:必须依托有条件的现有企业,结合兼并重组和搬迁,在水资源、原料、运输和市场消费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改造和扩建。不难预见,武钢的部分产业将会逐渐迁移武汉火车站的“黄金地带”,其部分产业的转移地、容纳地应首选武鄂黄冶金工业走廊。由此可见,大冶有承接武钢相关产业转移的先天优势。

6、科教优势

冶金设备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冶金材料;转型;发展

Discussofthetrans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

metallurgicalmaterialindustry

LiUSong

(GangchengGroupLiangshanRuihaiindustrialCo.,LtD,Liangshan615032CHn)

abstract:themetallurgicalmaterialsindustryatpresentwereanalyzed,andtheexistingpredicamentsoftheindustrywerepointedout.meanwhile,thetransformationanddevelopmentdirectionareanalyzedindetail.

Keywords:metallurgicalmaterial;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tF0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一、纵观全球宏观经济,虽在金融危机后见底反弹,但仍然面临较多的不利因素,复苏缓慢,持续低迷。世界各经济结构都进入调整期,都在寻求和调整自己的发展模式,总的来说,世界经济处于不确定和不乐观的形势下。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由于全球固定资产投资下降或增长停滞抑制钢材需求,钢铁行业将继续面临产能过剩和供大于求的局面,经营状况还可能继续恶化。因此,钢铁企业必然要进行调整,低成本和高质量是必然趋势,势必给与钢铁行业密切关联的冶金材料行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作为与钢铁企业配套的冶金材料企业,近年来的发展也受到了诸多限制。首先,普通冶金材料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没有准入限制,激烈的市场竞争始终存在,而且愈发白热化;其次,随着钢铁企业低成本战略的深化,冶金材料市场容量和市场空间受到了打压;三是金融政策、劳动力紧张、原料价格上升等导致生产成本快速增涨。这些因素对冶金材料的市场应用和产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总之,传统的经营业态正面临困境,唯有不断的创新、优化和转型升级,才能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二、冶金材料产业的转型与发展的方向

冶金材料行业的发展与钢铁行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紧紧跟随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公司冶金材料产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尽快将传统的冶金材料产业带出困境,加快冶金材料产业的转型与发展,现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首先,加快结构转型。随着钢铁企业的调整和优化,如若不对自身产品结构进行及时调整,产品不进行升级上档,将面临出局的危险。因此要加速对冶炼前沿技术的研究,判断和瞄准市场发展方向,开发冶炼用冶金新材料,夯实生存的基础;要向高端产品转型,着力研究现行国民经济所需的依靠大批量进口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材料,做市场的空白点和绝对的垄断;同时,要加快向非钢行业的延伸,如军工及新兴技术产业所需新材料的研究。

其次,加大科研投入。纵观整个冶金材料产业,基本是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下游,依靠“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模式,获得的是最低的增值。要实现跨越,就要找准定位和突破口,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整体科技水平,组建专业的、专门的研究机构、平台和研发队伍,在新材料基础研究、新技术推广应用、标准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突破,实现从机会到能力的转型,做行业的领导者和标准、规则的制定者。

产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切入点,关注市场和顾客需要,注重产品开发的时效性,即以最低的投入和最短时间内开发出市场和顾客需要并满意的产品。就目前实际情况看,可以在以下几分面取得突破:(1)开发新产品:结合现有技术实力和现有装备及市场需求,努力研发新产品,扩大产品种类,以此为契机开拓更新更大市场,增加销售收入;(2)加强替代新产品的开发:即在现有辅料品种的基础上,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使生产更节能,更具有时效性,以满足新需要的产品;(3)改进新产品:即通过改进设备装备和工艺,提高现有产品的性能、质量、增加规格型号,进一步巩固现有市场。

第三,加快战略转移。纵观国内冶金材料行业,一方面是低端冶金材料企业之间充斥着激烈的、恶性的竞争,另一方面,河南、山东等地冶金保护材料企业每年向日本、韩国、俄罗斯、东南亚等地出口大量中高端冶金原辅材料及定型耐火材料,而更多的冶金材料企业则长期的过度依赖于单一的钢铁企业,使得市场容量和自我调节能力均受到限制,无法面对市场波动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加快冶金材料行业的战略转移则显得尤为重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在产品结构积极转型升级的同时,要勇敢尝试,将市场的触角向拥有良好基础条件、信息平台和完整的产业链的各主要经济区中心甚至国外延伸。只有扩大市场范围,才能降低市场风险,才能提高生存能力。

第四,改变生产方式。传统冶金材料属高耗能、高污染和高资源消耗产业,粗放式的发展往往是规模上去了,边际效益却下来。因此,要实现产品和市场的转型优化,必须集中淘汰落后产能,实现清洁生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循环发展模式,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第五,专业化队伍建设。要实现产业的转型与发展,就要坚定不移的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要以提高专业水平、提升职业素质、提升职业技能为核心,放宽高素质人才引进政策,加大紧缺人才培养力度,大幅度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构建人才服务体系,完善特殊津贴及分配制度,改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生活条件,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第六,整合优势资源,提高产业的集中度。资源过于分散,不仅整体缺乏竞争力,而且行业内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要对资源进行整合。一方面要开阔视野,顺势而行。另一方面要善于集成,对内部资源进行统筹平衡和统一协调,对不创造效益或贡献不大的环节或个体要进行拆分、兼并、重组,将分散的资源集成和集中起来,突出重点,突出产业,避免重复低效率投资,同时现实信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企业产品结构升级,提高竞争能力。三要适度借力,量力而行。借用外部资源,学习借鉴,有效地弥补自身的不足,缩小战略目标与资源条件的差距。

第七,节能降耗。无论是设备创新还是工艺创新,都需要节约原材料和能源。这不仅因为原料和能源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降低原料和能源的消耗有利于增加盈利,提高产品竞争力,而且也是因为目前的设备状况和工艺水平使原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低、浪费较大。因此要把节能降耗放在重要的位置。正确引导员工重视节约、挖掘潜力,搞好综合利用,如把散落的原料收集起来回收利用,提倡办公室自然通风,白天关闭电灯等等,使节约出来的每一克原料,每一度电都能用于生产,都能为企业创造效益。

结语:综上所述,在当前低迷的经济环境和恶劣的市场条件下,冶金材料产业要实现平衡发展,必须要找准突破口,加强技术开发和创新,不断提高装备和产品质量,突破地域和市场的局限,加快转型步伐,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着力于优、精、专,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冶金设备发展趋势篇7

1认识的局限性,使金属冶炼业重经济轻环保中国金属冶炼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人类重视金属冶炼业带来的经济效应,重点找着眼于金属冶炼业的经济地位。人类对环境保护和温室气体认识的局限性,对“低碳经济”认识有限,更忽略了“低碳经济”的实践。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环境的不断恶化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并得到全球的关注。中国金属冶炼业的高耗能、高排放以及高污染问题突显出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种形势下,金属冶炼业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效节能减排成为了大势所趋。

2技术落后和创新不够制约了金属冶炼业走“低碳经济”的道路我国的金属冶炼业因为认识不足,投入不够等原因,其技术装备和冶炼工艺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具有较大的差距。在有色金属冶炼领域,其能源的消耗在行业的总能耗中占有80%以上的份额,但是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却有待提高,很多生产技术和节能技术都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发展,对新技术的开发也急需加速。在很多有色金属企业,其技术装备和加工技术居然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已经完全跟不上时展的脚步。在一些民营企业和地方小企业中,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低,在现今发展节约型、环保性经济的方面明显的落后。因此,生产装备的更新,加工工艺的提高,生产技术的开发是金属冶炼业提高生产效率,节能减排的重要任务。

3惩戒措施难以奏效使节能减排工作更加被忽视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会增加生产成本上的投入,相应的减少经济收入,这就使一些社会责任意识差,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企业着重效益的获得而放弃环保。环保部门对于违法事件的处罚相对于不环保取得的经济效益来说,具有很大的差额,这就导致企业宁可受罚也要以经济利益为重。惩戒措施的力度不够,对企业的节能减排的控制管理难以奏效。

二、金属冶炼业走“低碳经济”路子的管理路径

1政府要做好监管工作,引导和推动金属冶炼业发展“低碳经济”政府要履行职责,做好监管和把关的工作,保证企业的健康公平的发展、竞争。不能完全依靠企业自身的责任意识,政府的监管到位,有利于金属冶炼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真正的节能减排。在对市场准入和投资方面,政府要严格监管,将非“低碳经济”从源头上有效的控制,把节能减排作为市场准入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企业的运行方面,政府要对其进行动态的管理和控制,保证企业真正的做到“节能减排”;在奖惩方面,政府要加大惩罚力度,对违规企业严格执法,对“低碳”企业进行褒奖,实行双向引导;在市场竞争维护方面,政府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保证金属冶炼业的市场环境处于公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2金属冶炼业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和措施对于金属冶炼业来说,第一,要对“低碳经济”进行全面的认识,认清其在保护人类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二,要清楚的认识到“低碳经济”是现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努力抢占先机,把“节能减排”作为企业自觉承担的一项责任,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第三,要重视“低碳经济”的经济效益,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形成良性的循环。第四,要进行项目的投资建设时,以“低碳经济”为基本原则,建设低碳的项目,为节能减排打下良好的基础。

冶金设备发展趋势篇8

1行业准入条件

行业准入条件从生产规模、工艺装备、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对冶炼行业提出了要求,需要严格遵守,现有的主要有色重金属行业准入条件。

2资源情况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特点一是有色矿产资源总量很大,但人均占有资源量却很低;二是贫矿较多,富矿少,开发利用难度大;三是共生伴生矿床多,单一矿床少;四是分布范围广,区域不均衡。

2.1主要有色重金属的生产及消费表2为2005年以来主要有色重金属的生产及消费情况。可以看出,主要有色重金属的产量和消费量基本逐年增加,其中铜、锌、镍的消费量大于产量,对进口产品的依赖程度很大。

2.2主要有色金属资源问题及建议在铜资源方面,未来中国的铜冶炼产能仍将保持快速扩张趋势,对进口原料依赖程度将继续加大,在加大国内找矿力度及国际合作项目的同时,各企业应更加重视废铜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工作,走绿色经济发展的道路[1-2]。铅锌资源的主要问题包括资源禀赋欠佳、定价话语权缺乏、冶炼原料供应不足,应进一步加大找矿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促进企业重组,防止产能过分扩张,保护国内铅锌资源。与此同时,不断开发新技术,加快再生铅锌产业的发展[3-4]。我国镍资源非常缺乏,对国外原料的依赖程度非常高,镍原料价格的波动或供给发生短缺时,经常会对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因此,确保镍原料长期而稳定供应是镍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5]。国锡资源的主要问题在于缺口逐渐拉大、冶炼技术水平较低、存在私挖滥采现象,建议加强政府层面的监管,保护锡资源;不断开发锡冶炼新技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形成大型的生产公司或企业集团,增加市场的竞争力和话语权。我国锑资源的主要问题在于过量和非法开采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流通和出口秩序混乱,走私严重。建议加强地质勘查工作,鼓励商业性勘查;继续实行保护性开采,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加大企业整合力度,提高集中度;规范出口渠道,整顿出口秩序[6]。

3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有色重金属冶金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工艺和装备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表3为2005年以来主要有色重金属的冶炼综合能耗。从表中可以看出,铜、锌、锡冶炼综合能耗逐年下降,铅冶炼能耗2007年指标略高于2006年指标,但总体呈下降趋势,镍和锑冶炼能耗虽然整体呈下降的趋势,但下降幅度不大。

3.1铜冶炼铜主要采用火法的方法冶炼,包括闪速熔炼和熔池熔炼。闪速熔炼可分为奥托昆普闪速炉和因科闪速炉。熔池熔炼按包括诺兰达法、奥斯麦特/艾萨法、白银法、水口山炼铜法、瓦纽柯夫熔炼法、特尼恩特熔炼法、三菱熔炼法、卡尔多炉熔炼法、旋涡顶吹熔炼法等。闪速熔炼的主要优势在于产能大、节能环保效果好、自动化控制水平高、炉体寿命长,而熔池熔炼的优势在于对产能限制小及对原料要求较低。

3.2铅冶炼铅几乎全部采用火法方式生产。目前的熔炼工艺包括烧结焙烧—鼓风炉还原、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SKS法)、奥斯麦特/艾萨法、卡尔多法、QSL法、基夫赛特法等。烧结焙烧—鼓风炉还原是传统的炼铅方法,优点在于工艺稳定,技术成熟,对原料适应性强,但烟气So2浓度低、难于制酸,热量利用率低,劳动条件差。QSL法改善了卫生条件,简化了操作,但其烟尘率和渣含铅较高。SKS法主要优点在于工艺简单,缺点在于氧枪和炉寿周期短、规模受限、流程长、炉体难以密闭存在低空污染。奥斯麦特/艾萨法主要优点是设备简单、投资相对较低、原料适应性强,缺点是氧化和还原需在不同的炉子内完成,且氧枪寿命短,需要定期更换。Kaldo法使熔炼、还原和精炼在同一炉内完成,炉体结构紧凑,环保效果好,但该法的阶段性作业,不利于So2的回收利用[7]。Kivcet法的优点是工艺过程连续稳定、设备寿命长、原料适应性强、环保效果好,缺点是电热还原区相对静止,影响传质传热速度、电耗较高,且炉型相对复杂,一次投资较高。

3.3锌冶炼锌的冶炼方法主要为湿法,包括浸出、净化和电积三个工序。1)浸出。浸出方式包括氧压浸出和富氧常压浸出,二者都可以直接处理硫化锌精矿,不需要焙烧脱硫制酸工序,没有大气污染。只是氧压浸出在硫的熔点以上进行,压力较高,反应速度快,但对反应器制作要求高,控制难度大。而常压富氧浸出反应器在常压下工作,温度相对低,设备安全可靠性上有很大优点,但同时由于反应速度慢,同样处理量下设备要庞大的多[8]。2)净化。净化方法主要有锌粉—锑盐法,锌粉-黄药法、锌粉—砷盐法、锌粉—β萘酚法等。流程一般有一段、二段、三段和四段之分,视溶液杂质含量而定。作业方式有间断作业和连续作业。连续作业的优点是生产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但操作控制要求较高。3)电积。目前电积仍以传统工艺为主,新的电积工艺包括联合电解法和气体扩散阳极电积法,但并未得到大规模应用。

3.4镍冶炼镍主要采用火法的方式生产,可分为鼓风炉、矿热电炉、反射炉、闪速炉、转炉及奥斯麦特炉。鼓风炉熔炼是最早的炼镍方法之一,现已逐步淘汰[9]。矿热电炉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控制温度、烟气量小、金属回收率高,但电耗大,生产成本往往较高。反射炉结构简单、对原料和燃料的适应性较强、生产中耗水少、作业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缺点是燃料消耗量大、热效率低、烟气中So2浓度低、占地面积大、消耗大量耐火材料等。闪速炉的优点在于生产能力大、烟气量相对小、可减少环境污染、综合能耗低、容易实现自动化,但相对烟尘率较大,物料准备要求较高。转炉具有热效率高、炉体体积小,拆卸容易,更换方便等优点,但具有间歇作业,操作频繁,烟气量和烟气成分呈周期变化等缺点。奥斯麦特炉则采用浸没喷枪技术,烟气量小,投资较低,炉体密闭具有环保优势,缺点是喷枪需要经常更换,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有限。

3.5锡冶炼锡主要采用火法的方法生产,包括反射炉、电炉及奥斯麦特炉。反射炉熔炼是传统的炼锡方法,对原料、燃料的适应性强,操作简便,但其生产效率低、热效率低、燃料消耗大、劳动强度大,有被强化熔炼方法取代的趋势。电炉熔炼具有炉床能力高、直收率高、热效率高、渣含锡低等优点,但需要电能丰富的地区采用。奥斯麦特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锡强化熔炼技术,具有熔炼效率高、物料适应性强、热利用率高、环保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投资等优势,是取代反射炉等传统炼锡设备较理想的技术设备。

3.6锑冶炼锑主要采用火法的方法生产,可分为单一硫化矿、氧化矿的处理和复杂锑铅矿的处理。1)单一硫化矿、氧化矿的处理。主要的处理方法包括挥发焙烧(熔炼)———还原熔炼。还原熔炼主要在反射炉内进行,挥发焙烧设备包括回转窑、沸腾炉、烧结机、转窑、鼓风炉、旋涡炉等。目前挥发设备主要采用的是鼓风炉,优点是对原料适应性强、可处理硫化矿和氧化矿、挥发率高、回收率高、锑氧品位高、生产能力大、劳动条件好、So2可以制酸、污染小。2)复杂锑铅矿的处理。目前应用于生产的冶炼工艺为火法沸腾炉焙烧脱硫—反射炉还原熔炼—两次吹炼再还原熔炼[10]。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返料多、流程长、锑铅分离困难。由于生产流程返料多,锑铅的回收率很低,导致加工费高,企业仅有薄利。低浓度So2和氧化砷烟气直接排放污染环境。综合回收差,银的回收率仅60%。传统工艺问题较多,需要开发新的工艺来替代。

4产业技术路线图及重点研究方向

4.1技术路线图内容包括工艺研究、核心装备研究及工程示范应用。研究成果首先应用于联盟内部成员单位,并积极向外推广,从而形成对整个产业的带动和辐射效果,促进技术的不断进步。

4.2重点研究方向通过对行业内典型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调研,在未来几年重有色行业重点技术需求、研究开发方向。

5结语

冶金设备发展趋势篇9

关键词:合芜蚌 产业结构特征 地域分工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228-02

2008年lo月17日召开的全省推进自主创新甓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实验区动员大会,并出台了《关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实施意见(试行)》和《关于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两个文件,标志着实验区建设的全面启动。

随着实验区的建立合芜蚌三区域的经济与产业之间的联系将会越加紧密。所以有必要对合芜蚌的区域产业特征进行深入探讨,以深化区域经济联系,从而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加快合芜蚌的经济发展。

一、合芜蚌实验区产业成长阶段及其产业梯次特征

通过对合芜蚌的产业结构特征的分析,能够进一步分析合芜蚌实验区资源配置及产业地域分工的特征及合理性。

随着合芜蚌经济的发展其产业结构也必然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慢慢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将会随之增加。并且随着人均GDp的变化,产业结构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可以用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重以及人均GDp来大致反映合芜蚌实验区的产业结构状况,进而分析合芜蚌的产业结构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可知,合芜蚌三市间的产业结构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从总体来看,合芜蚌三市的三次产业呈现二三一的结构特征,以工业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有一定的发展,其发展速度和规模仍然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第一产业在合肥和芜湖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小,所以农业对合肥和芜湖的经济贡献较小,可知合肥和芜湖的产业结构工业经济以基本取代农业经济,但是第三产业发展依然十分落后。通过分析可知,合肥和芜湖已基本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并且合肥和芜湖的三次产业结构层次上较为接近,没有出现明显的经济和产业梯次,产业成长和发展阶段的“趋同”趋势明显。

数据表明蚌埠市的兰次产业呈现较为均匀的比例结构。突出的特征是第一产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较大,人均GDp明显低于合肥和芜湖两市,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较好。通过分析可知,蚌埠市仍处于从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初级阶段过渡的产业发展阶段。

综上可知,蚌埠和合肥、芜湖之间具有一定的产业梯度,三次产业有一定的差异,合肥与芜湖之间的产业梯度不明显,并且产业发展具有趋同的趋势。这就为蚌埠与合肥、芜湖之间的经济合作提供基础条件以及合肥与芜湖之间的发展合作提供现实的物质条件和基础。

二、合芜蚌之间的产业相似系数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合芜蚌实验区之问的产业结构特征,可以利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本文选取了2008年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10个规模以上工业部门产值进行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计算,如表2所示。

表2结果表明,合肥与蚌埠、芜湖与蚌埠的产业结构相似性较低,而合肥与芜湖的产业相似性较高。所以相对于合肥与芜湖,蚌埠市的产业特色较为突出和合肥、芜湖之间产业的互补性较强,经济结合的空间比较大;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蚌埠市对某一产业的依赖性较大,形成某一产业独大的情况,产业链较短,产业之间关联度较低,并没有很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限制了经济总量规模。所以,蚌埠市与合肥、芜湖之间产业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具有竞争优势。由此可知,蚌埠与合肥、芜湖之间的产业“趋异“从某种意义上是非合意性的。而合肥与芜湖之问的产业间关联程度相对较高,其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达到0.8之多。主要是因为合肥与芜湖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主要产业发展。例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合肥有以江淮集团为首的多家汽车制造企业,芜湖有以奇瑞为首的汽车及其相关产业生产的企业。这就为相似的产业结构提供了现实的物质和工业基础,由此形成了较相似的产业结构。在一定条件下,这种产业结构的“趋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其合理性,这可以为合肥与芜湖之间的产业整合提供现实基础。

三、合芜蚌之间的区域分工态势分析

产业分工主要表现为有效的区域分工,是以不同地域为载体,依附于地域而存在,比较优势理论用生产要素禀赋阐述了地域分工的依据与原则,即地域分工以地区所拥有的要素禀赋为基础,选择地区专业化部门,并实行地区专业化生产,使地区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区域经济利益。所以,区域分工成为了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

以上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了合芜蚌三市之间的产业结构特征,通过用区位商对合芜蚌地区之间的地域分工及地区专门化态势分析,进一步分析合芜蚌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

对区位商的计算和分析同样选取2008年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10个规模以上工业部门产值,以此进行区域分工态势分析。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一般而言,某一产业区位商大于1.5时,该产业已作为地区主导专业化部门,即表明该产业在该地区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若区位商值在1到1.5之间的产业作为地区次主导专业化部门,在产品的生产竞争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若某地区某产业的区位商小于1,则说明该产业部门为该地区生产的非专业化部门,该产品在生产竞争中不具备比较优势。根据表中数据,合芜蚌三市有各自地区的主导和次主导专业化部门,从而形成了该区域的产业地域分工状态。合肥市的橡胶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农副食品加工业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区位商大于1.5,是主导专业化部门,次主导专业化部门为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芜湖市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通用设备制造业是主导专业化部门,次主导专业化部门为农副食品加工业等;蚌埠市的饮料制造业为最高,达到7以上,是主导专门化部门,其他主导专业化部门为医药制造业等,次主导专业化部门有农副食品加工业等,并且在选取的10个工业产业中蚌埠仅有3个产业在全国产品生产竞争中具有优势,可见蚌埠市的产业竞争力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

通过分析可知,合肥市的橡胶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农副食品加工业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在全国产品的生产竞争中具有很大的优势;芜湖市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电力热力的

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通用设备制造业在全国产品的生产竞争中也具有很大的优势;蚌埠市的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在全国产品的生产竞争中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从合芜蚌实验区的地域分工格局可知,三市之间的区域据有一定的互补性。合肥形成了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芜湖则形成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蚌埠形成了以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四、结论

通过对合芜蚌实验区三市三次产业相关数据的分析,关于合芜蚌三次产业结构特征及其相关性,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从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阶段看,合肥优于芜湖,芜湖优于蚌埠。从产业结构特征看,合肥、芜湖第一产业较低,而蚌埠的第一产业较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中芜湖低于合肥和蚌埠,并且第二产业都是合芜蚌三市最为主要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最高。

第二,从合肥、芜湖、蚌埠产业产值构成比例可知,合肥和芜湖以基本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所占GDp的比重也最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处于次高阶段,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所占GDp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对经济的贡献也将随之增加。然而蚌埠仍处于从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初级阶段过渡的产业发展阶段,三次产业结构基本趋同。其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高,第二产业仍然是对经济增长贡献最高的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较好,其所占GDp的比重高于芜湖。

第三,通过对合芜蚌实验区产业相似性的分析表明,合肥与芜湖之间产业结构相似性较高,而蚌埠与合肥、芜湖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性较低,所以蚌埠与合肥、芜湖之间产业“趋异”比较明显。而合肥与芜湖之间形成的较为相似的产业结构,表明合肥与芜湖之间的产业“趋同“性比较显著。尽管蚌埠与合肥、芜湖之间的“趋异”比较大,但具有一定的非合意性,而合肥与芜湖之间的“趋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合意性。

冶金设备发展趋势篇10

【关键词】过滤分离;机械;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深入发展,有效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加强环境保护,不仅是世界,也是我们共同的要求;同时,高纯度物质,生物、化学中间体和矿山尾矿干排等各种复杂工艺技术条件下要求固液分离的技术也越来越高,所以大容量的研究开发,高分离速度快,精度高,效率高的过滤分离技术已成为必然。伴随着低碳全球经济,世界上所有国家,专注于分离和过滤机械行业的重要性逐渐增加。当前的市场,市场的贸易、资本和联合的公共信息流动和集成先进技术在分离和过滤行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衡量模式。

1分离与过滤机械的现状

1.1分离与过滤产品的主要类型

分离与过滤机械包含在化工过程与控制机械及设备的范畴里。当前国内的分离和过滤种类特别多,与主材料和机械设备的机械分离设备选择和真空负压抽滤设备,膜分离设备、干燥设备、气溶胶分离设备、离子交换设备、离心分离机、器、吸收装置、蒸馏设备。对当前国内外部门类型分离和过滤设备没有一个统一的参考标准,根据自己的情况下定位。在20世纪,大多数发达国家更像工作根据划分机械设备类型,根据动力相同性别的被称为“类”,根据“类型”的整体结构,根据主要特征分为“式”。

1.2主要分离与过滤机械产品的发展史

早在18世纪,中国第一个使用袋式过滤器来过滤豆浆,首次,利用离心力来分离蜂蜜。从此数百年后,分离和过滤技术在世界上的所有国家没有很好的发展和创新,直到19世纪发明了板框压滤机,到了20世纪,机械产品的开发才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相继发明了真空负压抽滤、纳滤、超导分离等其他高科技分离机械设备。

2分离与过滤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的分离与过滤技术在今后的研发和发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资源利用上。人类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所以就需要开发出先进的分离与过滤方法和技术来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2)在污水处理与环保上。其中包括对工业产生的废水处理,以及城市污泥处置,,还有就是对矿山尾矿的分离与过滤,以实现尾矿干排的环保要求。

(3)在对物质的高度提纯上。在对如医药化工、精细化工、食品饮料、生物发酵液等高纯物质或者高纯水等的精密分离与过滤上需要用到过滤与分离技术。

(4)在对能源的处理上。在未来的能源的发展上,多元化已经成了趋势,所以对这些能源的物料处理上也会用到过滤与分离技术。

(5)在对传统工业的改进上。科技在不断的进步,传统的工业技术也在逐渐的得到改进,所以在过滤与分离技术上也会得到改进来应用于传统的工业上。

根据以上的发展方向,可以知道未来分离与过滤技术的要求是:(1)需要大型化、自动化、连续化发展的要求。这是由于资源环保和水处理需要单机能力大。分离效果好的要求决定的。(2)需要分离精度高、中间污染小的要求。这是由于对一些化工产品需要深度加工还有一些医药、生物化工的研发所要求的。(3)化学常见的“可压缩,高粘度,高分散性”难以分离的材料,除了特殊设备的开发,应该通过滤饼过滤的概念突破,采用移动滤饼层,薄层滤饼和蛋糕下操作的过滤。(4)尽可能为有价值的滤液中回收,并降低随后的干燥过程中的能耗,开发效率高的分离,节能设备,如各种压滤机设备出现。(5)开发的分离设备驱动程序,如:橡胶带式真空过滤机,压力转鼓真空过滤机,高压竖式压滤机,带式压榨过滤机,柱锥活塞推料离心机等。(6)为了适应精细化工,医药,化工等行业,过滤一干燥”二合一设备,及“结晶一过滤一干燥”三合一设备,也在相继的出现。

3我国如何发展分离与过滤技术

早在公元前,中国最早发明了用真丝网过滤中草药的方法,同时,沥干造纸方法,也被称为我国过滤的创新,但由于存在各种复杂的历史因素,分离与过滤技术停滞不前,导致我国在基础发达国家在21世纪初的水平的现状,为了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国家的距离,在短期内,提高分离和过滤机在我国的技术水平,需要我们采取几个对策,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国家对过滤与分离技术的指导和协调。因为分离和过滤技术是一个综合性和跨学科技术,结合多学科,已成为现代工业类技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涉及工矿企业,还需要国家的宏观层面的有效协调和指导,以及区域协调结构和其他结构,和现在一样,明显的区域产业结构失衡相关企业约占整个华东地区的45%,但西部地区非常小。其他公司结构明显不平衡,更少的行业,上市公司,多家族,小工厂,但这种现象恰恰相反,与国外现状相比,这个国家应该协调改革企业有效地指导规划,支付更积极地协调和组织企业的相当大的规模,实现规模和公共资本,快速发展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2)全面发挥出企业的研发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技术产品的落后会导致经济损失。为了加强我们在行业的地位,和提高技术水平,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我们应该实现高起点战略,通过自己的研究而吸收高新技术,有自己的创新,创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产品,基于传统技术的高科技发展,有效提高设备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在产品创新方面,公司应该向技术先进国家学习,增加科技融资、投资和实施摘要校企合作项目,改进和完善测试、设计、制造工艺和产品规格测试,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质量。

4结论

过滤和分离技术在今天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科学和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冶金、石油、矿山、生物技术、能源、水处理、环保等行业,因此,我们应该快速掌握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更新,不断改善和提高远见,有勇气投资、利用技术和知识的优势,以及人才的优势,努力抓住过滤与分离技术的发展机会,使过滤与分离技术在我国得到快速的发展,高效的过滤与分离技术在企业转换升级中推广应用,推进社会技术进步。

参考文献:

[1]董金冀,陈小青.超滤膜化学清洗技术的探讨与改进[a].第三届全国冶金节水、污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莱钢现场节水经验交流会文集[C].2007.

[2]王用泽,梁金龙,赵扬.过滤与分离[J].南昌:过滤与分离期刊社,1993-2000.

[3]李兴彬,魏昶,邓志敢,李廷,李存兄.扩散渗析法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a].2008年全国湿法冶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