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教学要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4:05

体育课程教学要求篇1

【关键词】新课标学生教师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163-02

随着体育课程新标准的实施,体育课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由过去的“增强学生体质”转变成了“健康第一”,目标体系从“三基”转向“五个学习领域”和“三个层次”。长期以来,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备教材,备器械,写方案,吃力地去教,学生费劲地去学,以至于学生跨出校门,走向社会仍不知体育课上学了些什么?而新课标推陈出新,拾遗补阙,以发展的观点提出了五个领域目标,即运动参与;知识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社会适应。在培养人才方面,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更适应于现代社会教育,适应于社会未来。本文就新课标下的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及要求谈如下观点:

一新课标下体育课的准备部分

准备部分是作为体育课程开始的一个标志,也是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一个启发性的、准备性的预备活动。其目的在于对上课的基本部分进行铺垫,同时小幅度的引进与基本部分相关的内容,使学生对于未来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心理上给予一定的暗示,在生理上进行激活,从而避免突发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形成一定的伤害,比如对该项目产生厌恶或害怕的情绪,从而影响教学的进一步进行。另外,传统的体育课堂在准备活动这一部分基本上以活动学生的关节、韧带等方面的运动形式为主,这种活动基本上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这种形式虽然避免了学生因为体育知识的不充足而造成的准备活动不到位,或者意外损伤的发生,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活动处于被动运动的状态,也会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新课标下的准备活动,把主动权让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学习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成多个兴趣小组,形成多个不同的准备活动形式。学生还可以把从教师那里学来的知识加以改编运用,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原有的体育锻炼经验去提炼、加工,合成新的锻炼形式,创造出新的内容。这样不仅满足了不同学生、不同兴趣活动的要求,还促使学生为之继续努力,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

二新课标下体育课的基本部分

新课标要求体育课基本部分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目标的制定规范了教学内容和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在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下,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形式,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和掌握的个体差异,这样一定会出现部分学生很快完成教学目标和部分学生无法掌握的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根据学生学习内容和其个人的认知水平和运动能力制定出综合性的总体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则根据教师指定的量身定做的目标进行个性化的学练方式,由自己去主动实现阶段性目标,尝试解决学、练中的问题。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在课前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既要对学生的选择进行模拟课堂的演练,又要和学生共同解决没有预料到的难点。这个过程既是教师对于自己掌握的教育教学知识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又是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和对于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学习、探索的过程。

新课标的体育课程要求在教学的基本部分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体育教师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突破自己,和过去的自己进行比较而不是“大拨轰”。这样学生学习环境和氛围就是积极的、融洽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得最好的发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而教师则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兴趣水平给每个学生建立运动档案:学生选择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学生学练学生自我评价学练效果信息反馈教师修订新的目标。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就掌握该生的基本情况,对于良好的表现进行激励教育和肯定,这样就形成了学生的压力和动力相当,有了教师的积极推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主人翁”的姿态去进行学、练,为自己服务,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去完成技术动作,这个过程就变成积极的、主动的,能够被愉悦的接受,自发地去完成。通过这一自发的学、练过程,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同时获得了提升,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人格和修养,从而也锻炼了他们在困难中寻找动力,在压力中主动进攻的意志和品质。

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对于学生的教育其实要求教师进行启发式的创新教育,从而想要改变原来传统体育课程中一些陈旧的项目的学习,因为一些项目是在现实生活中基本上无法应用的,不具备实践性。那么学生在这些项目的学习上就没有激情,也不会有主动探索的欲望,而新课标则要求让学生自己运用曾经学习过的知识,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由教师指挥,学生做“木偶”。在实战当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观看,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使他们能够以发展的眼光去探索和研究问题,从而找出本质性的原因,然后引申到自身,反省自己还有哪些不足和缺失,再设法如何去组织进攻,运用合理的技战术去赢得比赛。

三新课标下体育课的结束部分

体育课程教学要求篇2

一、转变教学理念

1.《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求教师掌握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

体育教育本身是一种鲜活的创造性劳动,体育教师不应因循守旧,而应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掌握新信息,不断改善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教育观、教学观,体现平等、自主、互动的教育思想,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2.《课程标准》设计和评价的各个环节,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对学生发号施令或对学生施以机械的灌输,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者和活动的知识容器。而课改新思想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地表现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核心问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培养其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只注重教师主导,忽视学生需要和情感体验的现状。例如在《开火车》游戏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就是教师告诉学生怎样做,而新的课改思想只给学生条件:用单脚跳的形式自由组合到达终点。让学生自己去发挥创造,通过实践,体验失败,体会成功,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由2~3人的组合过渡到多人组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要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3.《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学生在身体机能、先天素质、个人爱好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学生篮球、排球、足球样样精通,跑、跳、投成绩均优秀,这是不现实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注重促进学牛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所以教师就得下功夫去研究学生,对他们的身体状况,运动技能了如指掌,才能对症下药。全面了解了学生个性和兴趣,才能去发展个性,培养兴趣。同时,教育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运动能力弱的同伴。

二、搞好课堂教学改革

1.制定好教学文件,是搞好课堂教学改革的依据。

《课程标准》根据健康三维观,体育自身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趋势,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教师不要把运动技能教学作为唯一目标,而应结合实际,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一项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多元目标来完成,教师在制定各个年级的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2.根据新的评价思想,搞好课堂教学评价,是搞好课改的关键。

课堂教学更注重口头评价,教师要随时对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加以纠正,对学生的活动要加以评价鼓励,对有关的知识要加以渗透,教师的评价是全方位的,不能局限于技能评价的圈子里,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口头评价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课程标准》把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把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把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把学生个人评价与学生间评价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发扬合作精神,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做好及时性自我评价,每堂课后坚持写教学日志或教案评述,我们体育教师除了上课外,还有两操、运动队训练等诸如此类的工作要做,所以很少有在课后写教学体会的。按课程标准思想,若想达到五个领域目标,教师必须学会及时总结,找出一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哪些是值得发扬的,哪些是应该弥补的,教师在课后能坐下来认真思考,对以后的系统上课是大有益处的。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思想理念上要重视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兴趣和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初步掌握运动技能技术,了解一般体育卫生常识,在活动中发展兴趣和能力,学会尊重关爱他人,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态度。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就要善于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例如在跳跃性游戏和体操跳跃中纠正学生的不正确落地姿势:帮助学生了解勇敢与蛮干的区别,帮助学生完成动作等,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加强实验工作做好科学研究

体育课程教学要求篇3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新课程标准发展趋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在以“健康第一”为基本目标的体育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的实施中,田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田径课程是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名称与内涵的变化,使田径课程在实施“健康第一”、“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新课程体系中,面临着迫切的改革要求。为了培养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体育教育人才,田径课程的体系、内容、教学方式等都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在田径健身领域改革、开拓,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从田径运动的功能和作用上去重新认识该课程的目标,从未来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上重构田径课程框架,使田径课程获得新的生命力。“新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结合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对不同阶段学生制定的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为适应新“新课标”对体育教师素质的需要,教学中要体现实施“新课标”的精神,使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新课标的培养,使他们具备新课标的素养和知识,这对推动“新课标”有序地实施有重要的意义,高师田径课程的改革发展必须与新“新课标”要求相适应。

一、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定位要适应新课程标准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基础教育合格的体育师资,同时辐射其他体育相关领域。未来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技能,还应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需要,应进一步拓宽专业培养口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应增强学生选课的灵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好地为基础体育教育服务,在基础体育教育改革和新课标的实施中发挥主导作用。为此,《课程方案》设置了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方向、体育教学训练方向、社会体育方向、体育保健康复方向及民族传统体育方向等方向的选修课程。而田径类课程是以走、跑、跳、投等多种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竞技性、健身性、实用性练习项目为主要内容,以发展人的基本运动能力和生活生存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性体育实践课程。因此,从《课程方案》和田径课程的培养目标来看将田径课程定位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方向和体育教学训练方向比较适合新课程标准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新课程标准需要相衔接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可根据培养目标、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学生身心特点、学校硬件设施和新课程标准三维健康观的要求,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水平目标制定田径课程的总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具有课程内容的决策能力,因为“新课标”对教学内容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各地各校和教师在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时,可以依据课程的学习目标,从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结合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需要去拓深、拓宽田径教学的内涵和外延。目前,高校田径课程设置主要是以田径竞技项目为主,积极挖掘和拓展田径类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可选择性,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纵向拓展:围绕走、跑、跳、投四大块的运动形式的特点,积极探索和开发更多的适合学生健身目的的锻炼形式和方法,使课程内容更具体化、实用化、简单化,符合基础体育教育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田径中来,达到提高体能、发展身心的目的;横向拓展:吸收其他类似的项目到田径教学中来,将定向越野,无线电测向、野外生存,拓展训练和户外运动等新兴的运动形式与田径教学相结合,从而弥补田径教学的枯燥无味,增强田径运动的趣味性。另外田径项目向生活化、实用化的教材化方向发展,体育源于生活,应该服务于生活。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把生活中的素材与田径教学结合起来。例如,投掷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以及上肢力量,掷铅球可以用其它投掷方式代替,如掷纸飞机、丢沙包、抛实心球等;跳高可以用跨跃较高的障碍物、头顶高处的悬挂物、跳起摸高等。

三、田径课程教学目标要与新课标下素质教育的需求相一致

“新课标”已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在原有的体育课程基础上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而且“新课标”中对运动技术的学习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具体要求,运动技术不仅是体育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而且还是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

田径运动是以走、跑、跳、投等项目组成的运动,参加的人数不限,灵活方便:可以是个人的锻炼,也可以是多人合作;田径内容丰富,凡是人以自身能力进行的走、跑、跳、投等练习,都可以成为田径内容;田径运动规则简单;田径运动的练习负荷可以随练习者性别、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四季皆宜,老少皆宜。田径运动有着其它项目所不能替代的优势:它有利于发展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以及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满足学生实现自我的需要;田径运动对运动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田径运动具备这些特点而成为一项简单易行且健身价值较高的运动,对中学生在生长发育阶段打好体能和素质的基础以及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新课程标准摒弃了以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那种“学科中心论”的教学模式,更充分突出学生是教学中心这一主体。由“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同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是一致的。就学校体育目标而言,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此教学理念和国际上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四、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学习评价要与新课程标准评价接轨

学习评价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对教与学产生强烈的影响,被评价的方面会受到特别重视,不被评价的方面则不予关注。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环境下,高师田径课程的评价方式要求进一步改革与基础教育评价相适应,进一步拓宽评价领域,建构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学习评价服从并服务于素质教育目标,真正成为导向和强化素质教育的有力杠杆。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田径课程的学习评价要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价相结合,也要求注重对学生的健康观、终身观的培养。新课标评价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核心,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进步程度为标志,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评价内容上以基础运动能力、教学基本技能、传承田径运动文化、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为主,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重点,同时看学生在田径课程学习中各方面的进步幅度。这种改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了评价的激励功能,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从理论上规定了评价指标的选择视角,即评价指标不仅要多元化,还要求评价指标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实行主客观评价相结合,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切合实际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学评价中得到新的目标和新的动机。

五、结论及建议

1.结论

(1)以我国基础体育教育改革及《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重新思考与定位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在新课标背景下,根据中学田径教学的重要和它特有的健身价值拓展新的田径领域和教学内容。

(2)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定位要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新课程标准需要相衔接,新课程标准下田径课程的教学目标要与新课标下素质教育的需求相一致,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学习评价要与新课程标准评价接轨,为解决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基础体育教育人才需求对接问题提供有益思路。

(3)新型的体育教师是一个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素养,知道如何进行课程建设以及如何运用体育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培养出社会和时代需要的人材。

2.建议

(1)把新《课程标准》列为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教育教学内容之中,使之成为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必学内容,这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将产生极大的推进作用。

(2)根据田径教材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它特有的健身价值是其它项目所不具备的,应放弃旧的教学观念,结合本地特征和实际情况,充分开发田径教材资源,更新田径教材内容、形式,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多种多样的兴趣和要求,使田径教材内容为中学体育课的内容服务。

(3)教材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与运用上,不能完全抛弃竞技性,在考虑学生的兴趣的基础上注意与竞技性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运动乐趣的有机结合,提倡个性化的教育,尊重个性的价值,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4)改革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田径内容的评价应打破竞技能力评价的传统,从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出发,采用运动技能的评价、身体素质的评价以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周兵.田径健身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滕子敬.学校体育研究与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245.

[3]胡庆山,王健.基础体育教育与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的对接与整合[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2):105-107.

[4]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2003.

[5]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体育与健康教师培训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0-38.

[6]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田径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3.

体育课程教学要求篇4

[一流信息监控拦截系统

一流信息监控拦截系统提醒您:很抱歉,由于您提交的内容中或访问的内容中含有系统不允许的关键词或者您的ip受到了访问限制,本次操作无效,系统已记录您的ip及您提交的所有数据。请注意,不要提交任何违反国家规定的内容!本次拦截的相关信息为:中共o-bidi-font-family:adobeSongStd-Light">以下称《标准》),《标准》突出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权,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这使得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一时成为基础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追求教育个性化、满足学生实际需要具有现实意义。目前全国各地一些中小学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并且许多学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仍然有些校长、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1、体育校本课程的概念

体育校本课程就是:从校本课程的定义和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中演化出来的;是指学校和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要求的前提下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框架内或框架外,通过对本校学生体育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社区、周边环境和学校体育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体育课程方案[8]。由于绝大多数体育教师所学的教育学中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另外“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不长,有些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校本课程很神秘,甚至有些体育教师没有听说过体育校本课程,只是从字面上进行肤浅的理解,其价值趋向的偏差形成了貌合神离的体育校本课程。

2、纠正体育校本课程认识上的偏差

2.1误区一:体育校本课程高不可攀体育校本课程是国家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新体育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方式。其主要指导思想是针对国家体育课程的弊端,要求以学校为基地进新课程开发,实现课程决策的民主化。它主要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体育课程、地方体育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层面[7]。许多学校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所开设的体育选修课、兴趣班等就具有体育校本课程的性质,是体育校本课程的萌芽和雏形。因此可以说体育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并非高深莫测。2.2误区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自编体育教材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要求要尊重各种民间体育、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的体育文化娱乐节目的文化价值,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都可以纳入到体育课程中。因此就有可能编写新体育教材,很显然自编体育教材是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产品之一,但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仅指的是具体的体育教材,更重要的是体育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得以发展、教师得以提高、学生的需求得以满足[6]。体育校本课程应真正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健康和终生体育发展出发,真正分析并抓住了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优势。2.3误区三:体育校本课程等同于学校中的体育课程体育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体育课程、地方体育课程提出来的,它是体育课程开发、管理行政主体变化的一种表现,使课程管理、开发权利的再分配。具体来说就是: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家长、体育课程专家、社会人士等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体育资源和学校的体育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体育校本课程具有适应性、开放性、选择性和灵活性如果将它局限于本校的师资和校内的资源,使之成为纯粹的本校体育课程这无异于画地为牢,自捆手脚[3]。2.4误区四:体育校本课程是选修课或兴趣课有些学校把体育校本课程作为来开设,但是选修课或者兴趣课中并非全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有些只是为了满足某些领导和学者的口味或者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口味。至于为什么要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很多学校的指导思想不明确,只是把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任务来完成,为了在省、市体育比赛中拿到好成绩,为学校争光;而没有从教育的目的、价值取向学生的发展和个体需求和选择来开设相应的体育项目。[3]2.5误区五:体育校本可开发就是把体育课程开发的权力下放给了学校、校长、体育教师等成人,学生仍然是被实施者体育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体育需求而开发的,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存在的。成人的心理、思维等不同于青少年的,学生真正喜欢什么,在很多时候老师并不很清楚。校本课程作为一种民主的课程管理政策,他是以学校全体成员参与为标志的,这种参与具有广泛性、全程性和选择性,它不仅包括全体教师的参与还包括学生、家长和社区的参与。这种参与不仅仅指在体育课程实施和体育教学手段方面的决策参与;而且包括对体育课程开发的全过程的决策参与;这种参与不是教师强迫的参与,而是学生自愿选择的参与。因此学生不仅是体育校本课程的被实施者,也是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合作者之一。2.6误区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不需要严格的评价机制有些学校或体育教师只注重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而不重视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的开发,认为只要学生喜欢就行了。学生是否喜欢只是其中的一项指标,校本课程开发还要求其科学性,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有利于形成科学的动作技能以及体育知识的系统性,形成终生体育的意识和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校本课程评价机制的开发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校本课程评价机制开发的科学与否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质量的保证,没有评价机制的约束,体育校本课程的设置流于一种形式或成为一盘散沙,造成体育课程资源的巨大浪费[7]。

体育课程教学要求篇5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分析,提出要以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为依据,以小学教学工作、教研工作、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内容,构建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阐述了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模块构成与体系特点,并提出了实施措施。

高职高专院校专科教师培养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主阵地,其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未来小学教师知识技能的建构,关系到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专科教师培养同本科教师培养在培养目标、质量规格、课程设置上有很大不同。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于本专科教师培养课程改革及其差异性,从理论、实践以及比较的角度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这无疑对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图从职业行为研究的角度,通过对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内容与过程的分析,探讨专科院校培养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课程设置,其意为培养社会所需求的高水平的小学教师,提供课程改革的参考建议。

一、目前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

1.课程体系不能体现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师素养的诉求。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容涉及教学、教研、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等多方面,且工作的对象是儿童,同其他以物为劳动对象的职业活动有着质的区别。这就规定了从事小学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应关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对小学教师的职业特质要求:人格的情感性和人文性,知识结构的综合性,教育教学的技能性和艺术化,思维模式的半童性与教育现场的研究反思能力。目前的课程设置,学科知识结构体系明显没有很好地体现教师工作过程的要求,不能实现专科教师教育培养小学教师岗位关键能力与技能的任务要求。

2.课程体系不能体现小学教师培养的目标和质量规格。目前,课程体系的封闭性导致培养的教师“口径过窄,知识结构单一,综合与创新能力欠缺”。通过对广东江门市区小学进行的访谈调查可以得知,绝大多数校长强调“复合”与“应用”,希望师范生的基础知识应做到“宽厚”,教育教学实践技能应“过硬”,个人特长要“明显”,师范生应是“素质全面,一专多能”。如新会圭峰小学校长谈到,学校的建设经验证明,只有教师综合素质高,特长明显,才有利于开展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特长教育。基础教育管理者之所以有这样的体验、希望和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小学教师承担着启蒙教育的重任,和其他教师相比更需要具备综合素质。

3.课程体系不能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专科教师培养工作应具有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意识,课程体系中应体现与基础教育改革协调一致的全新教育教学理念,如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科学的人生观、学生观、师生观和质量观。而现有的课程体系中缺乏应有的“新课标解读”等,没有充分地让学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教学体系,缺少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与沟通。当前的专科院校教师培养课程结构模式简单,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严重脱节,人才不衔接,不对口,远远不能适应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需要。

4.课程结构不合理。目前的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不能体现专科教师教育的特点与竞争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职业技能培养课程等同于教育专业课程,课程设置还是老三科:教育学、心理学与学科教学法。结构不合理,缺乏实用性、针对性与实效性。这其中没有职业技能培养课程,根本不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需要。重理论,轻实践,即理论课程多,实践实训课程少,课时少且实践训练不够,难以形成学生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以课时、学分或课程比例等统领职业技能课程的设置,忽视了职业技能课程类型、课程模块、学科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使职业技能课程设置缺乏一定的弹性空间,限制了职业技能课程设置的思路,更不利于现行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结构的改革。

二、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1.专科教师培养的目标定位与质量规格。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传统的由中师培养小学教师的机制不复存在。教育部在2002年9月10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规定,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要纳人高等教育体系。小学教师培养的任务已由专科院校承担。而随着城市中小学生源的逐步减少以及对教师学历的高要求,专科学历师范生就业的机会也逐步减少。专科师范生的就业更多的是面向农村,并且是农村小学。因此,专科院校教师培养的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农村教育需要和愿为农村教育事业服务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

这种高素质小学教师的质量规格必须是“专兼结合、综合发展、特长明显、技能过硬”。“专兼结合”指能上好小学一门主干课程,并至少能兼一门课;“综合发展”指知识结构完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等整体素质水平较高;“特长明显”是指个人的文学、体育、艺术、动手制作等方面有一技之长;“技能过硬”体现在“会”上,如会课堂教学与管理,会当班主任,会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会开展教学研究等,表现出较高的技能水平。

2.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小学教师教育能力是为实现小学培养目标,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倾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主要包括教学与管理、班主任、德育与教研等实际工作内容,具有复杂性、科学性、教育性等特点。所以对小学教师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分析,是小学教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构的基础,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选择应以职业技能形成为依据。

根据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并参照上海市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的若干意见》和广州市番禺区《中小学教学工作管理常规(试行)》,可以界定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包括课堂教学与管理、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研究、思想品德教育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等具体任务,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融合,但各个过程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每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需要教师有相应的工作技能才能实现。具体分析见表1:

三、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建构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蓝图,是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保证,科学的课程体系是教师专业化与职业化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从职业教育创新的高度,更新培养教师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按照职业化、技能化、综合化的要求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改革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我们要改革师范类课程设置管理办法,按照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与职业技能的要求,构建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加强职业技能实践训练,以培养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所需要的各项教育技能。

1.课程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应充分体现高师院校专科师范生的培养目标要求及“技术立校、文化育人”的办学优势和为基础教育服务的特色,体现“专兼结合、综合发展、特长明显、技能过硬”培养规格,贯彻以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为基础来构建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设计思想,坚持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与内容适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课程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校内训练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全面提高。

2.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长期以来,我国的师范院校较为注重学科专业知识,而在文化基础课以及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当前,加大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和实践训练在课程中的比重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在整个小学教育人才培养课程方案的制订中,适当压缩了学科专业课的比例,增加了职业教育技能培养课程比例,突出了小学教师这一职业独特的专业性。

为此,我们认为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应根据小学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技能要求进行设置。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模块:教学工作模块,即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小学教育改革研究、新课标解读、学科教学法、普通话、书法、简笔画、教师口语;教研技能模块,即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技术模块,即多媒体和网络教育技术、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德育工作模块,即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教师礼仪、教育政策与法规;班主任工作模块,即优秀班主任研究、师生沟通的艺术、班主任工作、应用文写作;社会实践模块,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艺术实践。实践课程由下列课程组成:教育见习与教育(顶岗)实习。

3.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特点。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特点主要包括:系统性—以系统组织的方式将教育科学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形成学生教育科学思想观念,发展其灵活运用教育理论的技能。职业性—体现了小学教师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具有与其他社会岗位不同的特殊职业技能要求。实践性—职业技能的形成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融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教育职业技能的养成与转化。案例性—应结合教育现实,以案例为教学与训练的切人点,能发挥课程的最大效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专题性—打破传统的开课方式,将各课程的重点内容以专题形式进行教学与训练。目标性—每一门课的具体培养目标明确,以培养学生的教育职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为目标。

四、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实施

1.强化实践类课程,突出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实践类课程的宗旨是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智慧。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师培养课程中一直存在着理论课程设置比例过大,实践类课程比较薄弱的问题,造成学生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强化实践类课程,是培养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切实措施,意在帮助未来的小学教师加强对科技活动、社会活动等课程的兴趣、爱好,并在活动中得到巩固,逐步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创造精神和发展个性特长,从根本上解决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问题,使专科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较好的专业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专业思想,从而促进素质的全面提高。一要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使之占总课时的比例,由原来的过低情况提高到20%一25%。在课程形式上,可更加灵活多样,可采取教育(顶岗)实习、模拟实习、教育观察、教育研究和管理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实践,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走访等各种形式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科教学中,还可采取研究性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方式,多方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二要搞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这是构建实践类活动课程体系的重要因素。增加教育教学实训设备投人,建设校内微格教学实训室;建立一批长期合作的、富有学校特色与内涵的校外实习学校基地。通过建立配套的实训与实习管理措施,切实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培养的教育实践成效。三要加强实践类课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高专院校要上好实践课,关键在教师。培训一支具有高度事业心、思想端正而且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队伍,对于开展好科技活动尤为重要。

体育课程教学要求篇6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职业技能;教学;职业体能教育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是对人才的技术知识储备、技能能力有着要求,对人才的身体素质也提高了要求。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国高校对体育课程也越发重视,开始了一系列的体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职业体能教育随之而来。高校体育课程往往是体育公共课程,并没有针对性的专业体育课程,该文将以培养高校学生专业课程实践性操作与体育课程相结合,在体育课程中引入职业身体能力锻炼的课程。在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时,针对性的设计符合学生所学专业所需的职业身体能力锻炼活动,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能力打下坚实的身体素质基础。

1职业体能教育模式

1.1职业体能教育基本概述

职业体能教育是在学生们选择锻炼内容时,以学生所学专业为主,在选择锻炼内容时,选择适合未来职业发展需求的活动。职业体育教育主要是以素质教育和职业基本技能培养为主要方向,学校的体育部门经过对学生能力和学生专业的评估,利用体育资源,在体育课程的基础上设计适合学生自己未来职业发展需求的体育课程模式。

1.2职业体能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高校不仅仅作为学生岗前培训存在,在课程的设置上,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但是专业课程也需要和未来职业需求相融合,以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需求为重。新课改背景下,职业体育教育理念逐渐深入各个教育系统中,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仅仅是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技术能力储备,对学生的体能也做出了要求,学生是否能承受较强的工作压力、体能是否能完成较大的工作量,这使职业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的开展迫在眉睫。

2高校职业体能教学模式发展现状

教育部于2002年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为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和发展提出了终身体育理念,对高校的体育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校体育课程发展方向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但是指导性的意见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职业体能教育现状并不是完全理想。(1)体育课程的设置依旧仅仅满足于教学大纲,没有充分利用体育资源,设置适合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体育锻炼内容和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内容陈旧,没有设置符合时代社会发展的体育课程内容,许多高校领导依然处于把体育当作副课的教学理念。(2)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仍然停留在某些运动的专业能力培养上,课程内容多是某项运动的技能培训。虽然在运动项目上有所增加,但是体育教学模式上依旧没有发生改变,依然是运动技能培训。(3)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陈旧,没有体现出学生在体育课程上的主体地位。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作为主导地位存在,体育课上基本是老师演示半堂课,学生练习半堂课,都是以老师主导的去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突出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自我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没有充分发掘和培养,使得学生仅在学校给予的学习任务框架下完成学业,不能适应未来就职后的自我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4)体育课程设置没有反映学生的专业教育特点。国家倡导的终身体育不仅仅是口号,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依旧着重于运动技能锻炼,没有真正让学生领悟到终身体育的意义。

3高校职业体能教学模式构建方式

(1)体育教学课程内容围绕职业性设计。高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全面型人才。因此,职业体能课程设计需要根据运动项目的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充分考虑学科需求、学生需求、专业需求、社会需求等因素,培养学生职业体能,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2)制定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详细评价分析。以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体能结合为切入点,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材、教学内容考核、教学水平等一系列内容进行详细评价分析。进一步完善高校职业体能教学模式的构建,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准。(3)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教师仅仅引导学生学习方向,在组织和管理上由学生自我发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4)建设职业体能教育的师资队伍。高校领导往往对体育教学方面的师资力量是有所忽视的,然而,体育教师是职业体能教育的开发者和实施者,在职业体能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中起着关键作用。培养一支优秀的掌握了职业体能教育的师资队伍,对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4结语

体育课程教学要求篇7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合理构建

为了培养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构建新世纪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是成人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中之重。鉴于课程与课程改革在人才改革、专业建设和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与重要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成人教育课程体系,实现成人教育课程体系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国民教育体系、对于培养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队伍,构建和谐的学习型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成人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

课程体系也称之为课程设置或课程结构,它不是指某一科目的理论体系,而是由构成各专业间全部课程的各组成部分按照一定层次结构组成的整体。目前,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课程体系烙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很深的痕迹。首先表现为课程目标的确定上片面,注重社会需求,仅仅关注成人学员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分“职业化”,“专业化”。同时,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套用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目标,牺牲了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其次表现为课程内容的片面性,片面强调课程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忽视学生的经验、生活和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成人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适用于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结构还表现出单一性,没有选修课或选修课范围狭窄,从而限制了学校结合学员个体差异进行教学的可能。最后表现为课程评价的僵化性,课程评价中重目标轻过程,注重量化评价方法,忽视质化评价的方法,片面追求评价的客观性。

二、课程体系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新形势下成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要以科学技术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培养扎实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人才为目的,深入研究,认真讨论,在课程体系建设时,应考虑学负的身心发展特征、学员个性差异;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成为一个开放的过程,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不同地区的差异,以利于学校、教师发挥创造性,使课程实施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过程;从课程的整体性出发,内容的选择不能仅从某一学科的角度出发,要考虑学科门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拓宽课程体系的覆盖面,增强课程体系的完整性,讲求教育的渗透性,要将综合性内容纳入课程。

三、成人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为了使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相适应,与营造学习型、和谐型社会相配套,必须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实现全面的更新与改造。

1.课程目标的全面性要融合社会需求、个人需求和学科发展需求,实现课程目标的全面性。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目标对于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具有导向功能,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首先确定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网络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化的今天,对社会来说,急需大批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的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对于成人个体来说,要从容应对社会的各种挑战,实现个人的自我发展,必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使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个体的内在需求。对学科来说,应反映本学科最新成就或前沿进展,以满足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求。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目标应将社会需求、个人需求和学科发展的需求有机协调和融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在课程内容上要实现社会生活、个人经验和学科知识三者之间的整合。由于成人集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与学习者于一身,其学习内容必须尽快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化,尽快适应职业变更的要求,尽快适应个人角色转换的要求和个人生活转换的要求。因此,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紧密跟随当代社会发展需求,重视个体的发展愿望,结合学科的发展趋势。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内容要尽可能吸收与反映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内容,使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出人与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进入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变过去完全按照某一专业学科本身的逻辑组织课程内容的做法,使课程体系具有浓烈的现代化气息,以拓宽学员的视野,激发学员的创新意识,培养与提高学员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的能力。

3.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按照现代社会与科学的发展,对学科设置及内容进行选择和组合,重视课程的综合化,设计体现课程的整体性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要努力实现必修课与选修课、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结合,努力实现课程综合化。当前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协调的现象,必修课一统天下,无选修课,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互割裂等。必修课程是保证所有成人学员达到基本学历而开发的课程,以确保所有成人学员达到该专业所规定的统一要求,而选修课是让成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要求而自由选择的课程,在于满足学员的个性发展和特殊能力的塑造。人文学科的主要功用在于培养学习者的人文精神,通过对人类的智慧结晶和阅历经验的体悟、感受和交流使学员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实现人格的完善、心灵的塑造、精神的启迪和智慧的提升,使个体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正确的生活方式。自然学科向人们传授自然科技知识、发展人的技能、开发人的智力。因此,实现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补充,是优化成人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实现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目标全面性的重要手段。

体育课程教学要求篇8

关键词:成长教育;建构;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9a-0018-04

多年来,本人一直在践行以追求生命成长为核心价值的“成长教育”,应该说,我的教育生命是在探寻“成长教育”的过程中成长的。回顾自己建构与实践“成长教育”的过程,可以让同仁们对“成长教育”有所了解,也会为大家进行研究带来一些启发,更会为“成长教育”的生长注入新的活力。

一、“成长教育”的提出

我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一直在探寻教育目的――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了什么?老实说,“众里寻她千百度”,花费很长时间,从多角度、多途径进行探究,才找到自己的教育哲学――“教育即成长”,也就是今天我们研究的“成长教育”。

1.未来社会的企盼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不断提升,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只是需要知识的占有者,更需要具有高素质的劳动者;尤其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社会越来越需要专业性强的创造性人才。应该说,就人的发展而言,未来社会不只是要求每个人仅成为合格的劳动者,更企盼他们的生命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便需要我们的教育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努力建构让每个人生命都能健康发展的新教育――成长教育。

2.当代教育的反思

多年来,我国一直围绕“应试”开展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应试”:让受教育者获得高分,考取优质学校,将来能有一个好的职业。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教育漠视了人生命的需要,淡漠了人心灵和智慧的开发,忽略了人情感和人格的陶冶。教育是为“人”服务的。“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灵魂;“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落点。教育的本质应该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成长。这便需要我们建构起适合人生命成长的教育――成长教育。

3.生命成长的呼唤

人生命的意义在于成长,“成长”是生命的本质需要。从人的生命发展的特性可以看出,生命既在自然地生长,同时也呼唤、期盼、渴求外在力量引领。无论是生命体内在自生的“生长力”,还是生命体外在生发的“生长力”,都需要教育滋养和激发,需要教育唤醒其力量,开发生命内部的生长潜能,促进身心自主的、全面的生长。就教育本身而言,生命成长对其也有本质要求,引领生命成长的教育不应是“知识教育”,而应是“成长教育”。

二、“成长教育”的架构

当我们明晰了自己的教育追求以后,便围绕“成长教育”的价值追求进行整体架构,探究其理论依据、实施路径和保障机制,力求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框架。

1.建构“成长教育”的理论

为了整体架构成长教育,本人初步构建起“成长教育”的基本理论框架。一是建构生命成长理论。“成长”的意蕴非常“深刻”,从事物发展变化的角度看,成长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成长即生长;其二,成长即发展;其三,成长即创造。“生命成长”的内涵非常“丰富”,从生命的整体性看,“生命成长”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身体的发育;其二,情感的丰富;其三,智慧的生长;其四,道德的提升。二是建构成长需要理论。每个人都有“成长需要”,“成长需要”是基于人生命成长的立场,个体成长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需要。从需要角度看成长,成长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成长是每一个生命体本质的追求;其二,成长是每一个生命体本能的反映;其三,成长是每一个生命体本体的动力。人的成长需要就是个体内在的、根本的一种需要。三是建构成长教育理论。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而自我实现是人性的基本需要。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以一种智慧的方式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自己的成长方式,最终让他们能够实现自我。

2.设计“成长教育”的路径

人的成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应针对其成长需要进行整体设计。我们在设计“成长教育”时,根据人的生命成长需要和“成长教育”的价值追求对其进行全方位设计:一是在社会开发促进成长的教育;二是在学校建构引领成长的教育;三是在家庭开设滋养成长的教育。人的生命成长方式很多,我们在设计“成长教育”时,根据人的生命成长需要和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设计多种教育方式:一是自主教育――凡是能够自主学习的都让学生自主教育;二是伙伴教育――凡是需要合作学习的都让同学之间互相教育;三是师长教育――凡是个体和同伴之间无法解决的问题可请教师和家长引导探究。总之,在设计“成长教育”的路径时尽可能根据学习者需要建构适合他们成长的方式。

3.架构“成长教育”的机制

“成长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全面改革,是对现代教育的本质探寻,也是对生命成长的价值企盼。要想达到应有的目标,需要建构其实施策略和评价制度。为了全面推进“成长教育”的健康运用,我们建构了以下两项制度:一是建构教师实施“成长教育”的基本方式及评价机制。一方面,从引领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出发,建构引领教师全面实施“成长教育”的基本方式――让学生自主参与课程建构,按照他们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以此引导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够更好实施“成长教育”。另一方面,从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出发,建构评价教师是否实施“成长教育”的制度――不是看学生的考试分数,而是看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以此督促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够更好实施“成长教育”。二是建构引导学生“生命成长”的基本方式及评价机制。一方面,从引领学生关注生命成长出发,建构引领学生关注“生命成长”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建构课程,实践学习,以此引导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能够更好关注“生命成长”。另一方面,从促进学生学习改革出发,建构评价学生是否关注“生命成长”的学习制度――不是看自己成绩提高多少,而是看个体发展如何,以此督促每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更好关注“生命成长”。

三、“成长教育”的实践

建立“成长教育”框架后,我们通过实践,不断丰富、验证、修正和完善自己建构的教育,最终走向“成长教育”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1.建构“成长教育”的环境

生命的成长需要适合的环境。近年来,我们极力打造以下几方面环境:一是建构促进生命成长的社会环境。一方面,利用周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例如洪泽湖大堤、洪泽博物馆、地震体验馆等场所,建立校外教育基地。另一方面,我们在工厂、渔场、植物园、农庄、敬老院、车站等场所,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由此,让整个社会都能成为促进生命成长的沃土。二是建构滋养生命成长的家庭环境。一方面,引导家庭建构适合孩子学习的“教育环境”――每个家庭都为孩子建立学习空间、动手实践的空间和自由活动的空间。另一方面,家长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应以健康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内容为重点,真正让生活和教育融于一体――在生活中教育,在教育中生活。三是建构引领生命成长的学校环境。一方面,学校尽可能从成长需要出发,建立适合孩子学习和活动的场所;另一方面,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内容为主,让学生建构适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

2.建构“成长教育”的课程

我们在建构“成长教育”课程时紧紧围绕人的生命成长需要这一价值追求:一是在内容上进行整体架构。一方面,根据人的身心、智慧、情感和道德成长需要,从生命发展层面对所需课程进行整体架构,设计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和体育学科,满足学生成长的基本营养需求。另一方面,根据人的认知方式需要,从操作层面对学科内容进行整体架构,例如,对人文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将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校本经典、课外阅读融于一体,通过这样的综合课程满足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需求。[1]二是在方式上引导自主建构。一方面,让儿童参与课程建设,让他们自主确定科目、自己选择内容,实现课程的自主建构。另一方面,让儿童参与课程教学过程,实现课程的自主建构。这样的教学是儿童按自己的方式在探究知识,也是儿童按照自己的方式在建构课程。[2]

3.建构“成长教育”的课堂

我们在建构“成长教育”课堂时,紧扣课程改革的需要,全面建构以生命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的“成长课堂”。一是以“自主学习”为核心。我们在建构“成长教育”课堂时,努力将课程建构和课堂教学融于一体,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建构课程,在课程建构中享受学习。二是以“共享学习”为宗旨。我们在建构“成长教育”课堂时,努力让学生通过课堂交流自学和合作解决问题,实现在合作学习中建构课程,在课程建构中共享学习。三是以“实践学习”为目的。我们在建构“成长教育”课堂时,努力让学生通过课堂实践自己的个性学习,实现个体课程的升华――在实践学习中建构课程,在课程建构中内化学习。

4.建构“成长教育”的活动

无论是人的生命成长需要,还是学校教育的实施都是通过活动实现其教育目标的。在实施“成长教育”过程中,我们在“课程”之外,开辟了一条新的教育途径――教育活动。内容上,我们特别重视整体建构:一是根据人的生命成长需要,全面设计语言、动作、思维、艺术等诸类型活动;二是根据教育目标实现需要,系统设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诸方面活动。方式上,我们继承传统建构:一是建构“节日文化活动”。根据历史“纪念活动”和学校特色活动的要求,创建“读书节”、“艺体节”、“创新节”和“英语节”,把学校应开设的相关活动都融入到“校节”活动中。二是建构“礼仪文化活动”。礼仪是生命的重要素养,也是成长的重要标志。一方面,我们结合“八礼四仪”的教育要求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在学生中开展“小绅士”和“小淑女”教育评比活动,促进学生不断提升文明素养。三是建构“游戏文化活动”。游戏是学生的生活内容,也是他们创造的土壤。学校每年开展一些户外游戏创作竞赛和推广活动,让无序的课间活动变成有益的教育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新能力。

四、“成长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我们积极深化“成长教育”的研究,围绕“统整教育合力”这一基本思路,探究推进“成长教育”健康发展的策略。

1.统整教育网络: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融于一体

目前的教育还是过多地强调学校教育的作用,未来,我们应该基于儿童成长需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需要、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基本特点,对整个教育网络进行重整,建构“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的教育网络”。打破传统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分离的现象,按照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特点统整教育目标、任务、要求和内容,让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融于一体,构成系统的教育体系,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模式。

2.统整教育主体:将自主教育、伙伴教育和教师教育融于一体

目前的教育还是过多地将教师作为教育主体,未来,我们应该基于儿童成长需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需要、自主教育和伙伴教育以及教师教育的基本特点,对教育主体进行重整,建构“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的教育主体”。打破传统的自主教育、伙伴教育和教师教育分离的现象,按照自主教育、伙伴教育和教师教育的特点统整教育内容、要求和方式,让自主教育、伙伴教育和教师教育融于一体,构成多元的教育主体,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模式。

3.统整教育目标:将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生命教育融于一体

目前的教育还是过多地关注知识教育,未来,我们应该基于儿童成长需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以及生命教育的基本特点,对教育目标进行重整,建构“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的教育目标”。打破传统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生命教育分离的现象,按照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特点统整教育目标、要求和途径,让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生命教育融于一体,构成完整的教育目标,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模式。

4.统整教育方式:将课程建构、学科教学和个体学习融于一体

目前的教育还是过多地以学科教学为重点,未来,我们应该基于儿童成长需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需要、课程建构和学科教学以及个体学习的基本特点,对学校教育活动进行重整,建构“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的教育方式”。打破传统的将课程建构、学科教学和个体学习分离的现象,根据课程建构特点、学科教学需要和个体学习情况统整校本教育活动,让课程建构、学科教学和个体学习融于一体,构成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教育方式,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模式。

5.统整课程体系: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个性课程融于一体

目前的教育还是过多地强调国家课程,未来,我们应该基于儿童成长需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需要、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以及个性课程的基本特点,对学校已开设的课程、准备开设的课程和引导家庭参与开发的课程进行整合,建构“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的课程体系”。打通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及以家庭和社会为主体开发的个性课程之间的壁垒,形成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打通学段知识、学科门类及以课堂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之间的要求,形成生本课程模式。学科之间既要突出学科知识的特点,更要注意各门学科之间知识的联系;课程内容既要考虑年级段知识的保底要求,更要注重对特长学生进行“拓宽教育”;教学方式既要重视课堂教学,更要关注课外活动和个体自主学习。从而构成融通的课程体系,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模式。

6.统整教学体系:将知识体系、生活需要和问题解决融于一体

目前的教育还是过多地按照知识体系编排课程内容,未来,我们应该基于儿童成长需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知识体系和生活需要以及所需解决问题,对学校各门课程的编排体系进行重整,建构“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的课程编排方式”。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体系为“单元结构”的编排体系,按照学科知识特点、儿童生活需要和学习生活中所需解决的问题对其进行整合,建构多维度的课程编排方式,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模式。

7.统整教学策略:将课前预习、课中共研、课后实践融于一体

目前的教育还是过多地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未来,我们应该基于儿童成长需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需要、课前预习和课中共研以及课后实践的基本特点,对学校每门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重整,建构“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的课程教学策略”。打破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按照学生的认知方式,将课前预习、课中共研、课后实践三方面进行整合,建构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模式。

“成长教育”正在探寻人生命成长的密码,也在试图通过破译生命成长的密码,让生命更好地成长。目前,虽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体系,但是她还在路上,还在不断地生长。

体育课程教学要求篇9

[关键词]体育教育就业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王成科(1983-),男,湖南衡阳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理论与民族体育;宋晓宇(1984-),女,河北昌黎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广西崇左5322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124-03

体育教育专业是目前我国体育学的主干专业,也是体育本科生招收人数最多的专业。随着高校扩大招生进程的加快,各类学校体育教师需求量日趋减少,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需求情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年来,学者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于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发现目前体育教育存在发展速度过快、办学主体迅速增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远大于市场需求、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专业课程设置不够成熟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地处西南民族地区的广西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来讲同样存在。本研究通过对广西部分地方高校体育教育本科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合社会发展形势,从课程体系改革以适应市场需求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为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高校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利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查阅国内与本研究有关的论文、文件和著述等资料。(2)问卷调查法。根据一般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设计《广西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随机向广西师范大学、玉林师范学院、钦州学院、百色学院4所地方高校的2011、2012届体育教育毕业生共发放问卷216份,回收问卷203份,有效问卷189份,使用重测法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效度、信度检验。(3)访谈法。

通过调查走访广西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办学单位、企事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本人,了解其就业信息。(4)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的需要,运用microsoftoffice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1)就业率。根据研究需要,本文对广西部分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2011、2012届部分毕业生(n=189)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2011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含一次就业率和考取研究生)为86.3%,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2.6%,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呈下降的趋势,从分布来看,几所高校的情况大致相当。(2)就业走向。排除当年没有就业的情况,就业走向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考研,继续深造;考取国家公职(含公务员、事业单位、选调生等);中小学任教;高职高专任教;俱乐部教练;社区、街道社会体育指导员;保安,企业、公司业务员;自主创业(见下图)。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由于就业压力过大,通过考研暂时避免就业压力成了部分毕业生的首选,其比例也从13%上升到17%,幅度较大;由于受专业的限制和文化知识掌握程度相对较差,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考试考取国家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机会相对较少,在国家公职人员这一项统计当中,考取选调生的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其原因可能是选调生对于文化知识的要求相对较低,更为看重的是考生的就业意向和社会活动经历,这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来讲是有利的;体育教育的办学宗旨与目标首先是为国家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而设立的,而现实的就业情况则是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在所学的专业就业,而且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从28%下降到23%,其主要原因有二:其一,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需求量日趋饱和,而高校体育教育本科在扩招政策背景下招生却还呈现缓慢上升趋势,直接造成供需双方的矛盾;其二,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让越来越多的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倾向于到中小学就业,进一步削弱了体育教育本科生的就业空间。就高职高专来看,少部分毕业生利用高职高专合并或升格的机会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技能而能够跻身于高职高专就业,但这种情况仅仅过了一年就急转直下,比例从6%骤降到2%;从在俱乐部任教练的情况来看,也是呈些许下降趋势,从18%降到15%,从调查中发现,俱乐部对于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网球、羽毛球等适合全民健身的项目需求量较大,对于田径、足球、排球等项目则并无多大需求,而恰恰许多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重心还停留在田径等传统项目上,对于市场需求较大的新兴项目,由于师资、场地等多方面的原因,教学效果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情况,造成毕业生就业面窄,只能在广西自治区内俱乐部就业,而去到自治区外则无优势可言。调查发现:在广西自治区外就业的毕业生中,大多只能从事公司业务员或保安等不与专业对口的工作。社区、街道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兴事物,能够给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部分就业岗位,但是,随之兴办的社会体育专业的主要就业途径就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因此,也形成了体育教育本科生和社会体育本科生兄弟相煎的局面。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自主创业也成了部分体育教育本科生的就业新途径。调查发现:一些学生在社会、家庭、朋友的帮助下通过自主创业打开了就业的新局面,随后毕业的师弟、师妹们或多或少受到师兄和师姐的影响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这在自主创业所占的比例从13%上升到17%中也可以体现出来。

2.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调查显示,广西高校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影响因素大致分为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以及自身因素。本研究重点对于影响就业的学校因素进行分析。在学校影响因素层面,主要包括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关系、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程度等。(1)对专业培养目标认可程度的调查分析。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规定,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系统的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和竞赛,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个目标具有纲领性质,在实际的培养目标设置中,各个高校都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培养目标。在调查中发现,将近60%的毕业生对于现行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持怀疑态度,这个比例较高,说明毕业生在工作中或者是找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了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调查还发现,教师在培养目标的问题上与学生存在不同的看法,认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比较符合”的人数达到56%,说明教师对于课程培养目标还是比较认可的,这可以理解为毕业生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对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有着更为深刻的切身体会。(2)对学校课程体系认可程度的调查与分析。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确定了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各校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开设课程。因此,各个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在不超越限定的范围内,可以根据学校本身的地域、培养目标等特点做相应的变动。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广西各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还大致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课程设置模式,造成专业设置的相对狭窄,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现状。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课程设置满意和合理的仅占26.7%;认为课程设置一般或不合理的占73.3%;被调查的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反映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学校所学知识的应用率不足40%,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课程设置的陈旧性,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37.5%的毕业生认为课程设置存在知识面狭窄、必修课设置过多、教育技能类课程偏少、任选课较少、选课的灵活性不大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将近80.2%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开设网球、拓展训练、瑜伽等社会需求量大的热门课程。总体来看,对课程体系的认可程度的调查结果不尽如人意,同时也说明,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应当根据社会需求和市场需要认真做好调研,设置更为合理的课程体系,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3)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的反馈。在“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存在哪些问题”的调查中发现,有51.3%的学生反映“教学中存在对于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不够重视,所教知识实效性不强等问题”,55.7%的学生认为“教学中重教法而轻学法,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44.5%的学生认为“结合学校、地方特色进行教学的程度不够”,57.2%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不是很符合社会与市场的发展需要”,有45.1%的学生认为“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形式较为单一”。在对体育教学评价的认可度调查中,反馈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体育教学评价目的认识存在偏差,为考试而教,为达标而学;教学评价内容与形式单一,大多以终结性评价作为评价的主要方法。调查表明:大部分毕业生都认为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还需实现多样化,要与地方特色、学校特色相结合,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度,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教学能够更好地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

在对毕业生教学手段掌握情况的调查中发现:超过30%的学生很少或几乎没有进行正规的口语、讲演、板书训练;不到30%的学生能够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低于5%的学生能够自主研发Cai课件并用于教学。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对于教学手段的掌握情况相对欠缺,不利于学生自身基本素质的提高,在面试的过程中也处于被动局面。

三、由就业现状引发的课程体系改革思考

通过对广西部分地方高校体育教育本科2011、2012届毕业生就业现状、毕业生对学校设置开设课程体系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这些高校在培养体育教育类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与实施上存在与市场需求不吻合等问题。为此,办学单位应充分做好市场调查,大力推进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培养社会所需的体育人才。

1.根据市场需求设定多元化培养目标。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精英教育时代的结束,与大众化相适应的通才教育理念正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复合型的通用人才逐渐受到社会的青睐。广西地处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其体育事业的发展大环境也不同于其他地区,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相对落后,而民族传统体育则成为亮点,迄今为止许多中小学校已经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因此,广西体育教育本科办学单位在办学思路上要有所突破,要立足地方、学校的特色,充分做好市场调查,根据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需要设定多元化培养目标,培养出综合能力强、在竞争中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2.优化课程结构体系。调查发现,广西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教学内容重复、课程设置知识陈旧、缺乏时代特色,课程设置面狭窄、必修课设置太多,学分比重大,教育技能类、市场需求量大的热门课程较少,学生选课的灵活性不大等问题。对于此种情况,早有学者提出:体育教育专业要从根本上解决课程体系庞杂零散、教学时数居高难下、教学内容重复严重等问题,唯有走课程综合化之路。在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要求注意处理好知识面拓宽和发挥专业特色的关系,学科统一性与教学灵活性的关系,专业课与公共课比重的关系,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的关系等。建议办学单位适时地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选修课程的设置,适当增加选修课比例,降低课程的竞技性,增强课程的社会化程度。具体来讲,专业术科可以开设户外拓展、跑酷、定向越野、网球、斯诺克、体育舞蹈、民族传统体育、民俗、民间体育等热门课程和适应广西区域特性的民族类体育课程,理论课可以增设养生保健、体育康复等实用性强的课程,从而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另外,根据近年来考研和考国家公职等方面的需要,办学单位要有意识地强化相关课程的教学,有组织、有目的地开设一些相关的培训课程。

3.改善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属于师范类教育,其教育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就业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在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必须重视教育类和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在教育技能方面,针对调查中出现的口语、讲演、板书、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Cai课件等教学技能欠缺的情况,建议在新的课程体系当中加大其培训和考核力度,以保证最基本的教学技能得以掌握。在教学实践方面,首先要以我国高等教育为前提,从地方办学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实践技能训练为目标,以教学实践内容改革和教学实践环节的合理组合为中心,以教学实践管理团队和教学实践队伍的完善为保障,注重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形成一个相对独立、整体优化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实践体系。

总的来讲,广西地方普通高校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社会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偏差,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办学单位应明确社会需求是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的前提,是课程设置的方向,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努力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规格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胜,王超英,向武军,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2008(3).

[2]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通知(教体艺[2003]7号)[Z].2003-06-19.

体育课程教学要求篇10

关键词:初等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创新途径

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形势下,推动初等教育课程改革,既是适应推动教育体系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教育事业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传统的初等教育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结合实际有效推动初等教育课程改革活动,从而保证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等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人才。

一.初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

1.初等教育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

从目前初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来看,理论课程在初等教育课程结构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初等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在素质教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方面的设置比较少,缺乏相应的重视程度,这同时也是导致初等教育课程结构设备不够合理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获得更好发展,就必须从初等教育阶段就对学生的思想修养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但是目前的初等教育课程结构设置显然无法实现这一要求,这不仅对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改革,最终教育会成为制约社会进步的因素,阻碍经济社会综合发展。因此初等教育课程结构的不合理性急需进行改革和完善。

2.初等教育课程内容无法体现时代特征

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需求和对社会的认知要求与过去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教育作为指导学生认知世界、了解社会的重要基础,也应当适应时展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变革。但是从目前初等教育课程结构来看,初等教育的内容并没有充分考虑时展的变化,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仍然按照之前传统的理论教育体系构建教育内容,这种与时展脱节的教育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校积极性,而且也缺乏教育实用性。整个初等教育发展出现偏差,对初等教育发展的科学性产生不利影响。更严重的是,严重脱离时展实际的教学内容失去了教育的根本意义,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体成长和个性发展。

3.初等教育方式比较落后

目前初等教育的方式方法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制约,大部分的初等教育大都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很显然,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后的教育方式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影响了教师教学的创新能力。在新的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下,因材施教促进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发展,是当前初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初等教育课程结构改革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1.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理念指导实践,教育理念的革新是初等教育课程结构改革创新的根本,在开展初等教育课程结构改革创新之前,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首先,要树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的初等教育理念,根据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初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并以此为根据推动初等教育的发展。其次,要逐渐摆脱传统教育理念对初等教育发展的制约,以学生全面、个性发展为重点,在提升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另外,在初等教育课程结构设计中要做好人文意识的渗透教育工作,这既是新时期初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要求,也是提升初等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措施,渗透人文意识,就要求在初等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观念。最后,树立正确的初等教育观念还要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与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要提升学生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素质教育过程中。总之,为了有效推动初等教育的全面、健康发展,必须对相应的教育理念进行革新,要用全新的视角、更加符合时展要求的理念去指导初等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推动初等教育全面改革奠定良好的思想观念基础。

2.丰富初等教育课程体系内容

教育内容的改革和丰富是初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方面,课程内容的选择作为初等教育课程结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整个初等教育课程改革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过去的初等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大都偏向于理论教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比较缺乏,在教学内容方面就缺少对学生素质培养的体现。因此增加初等教育课程结构内容的素质性教育成为初等教育课程体系内容改革的重要方向。素质教育内容的创新必须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要在理论知识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增设相应的素质教育课程,如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艺术鉴赏能力教育和品行教育,丰富初等教育课程体系内容。另外,还要对结合时展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改变枯燥的理论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基于实际开展,通过实例开展理论教学等等,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初等教育教学的质量。

3.创新初等教育课程结构创新

教育课程结构创新也是初等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课程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会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学生全面综合发展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另外,对初等教育课程结构进行创新也是提升新时期初等教育课程创新发展的重要要求,为初等教育向着适应社会发展提供了可能。根据时展的特点,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初等教育课程结构的调整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推进。首先是要增加初等教育素质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结构,初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人、育人,这就要求在初等教育结构中增加相应的思想指导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具有丰富性、趣味性,要贴合现代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另外,思想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要全面,要涵盖爱国思想政治教育、公民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素质教育等多个层面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监理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其次,要增设综合实践课程,这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实践性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开展系列综合实践课程锻炼,能够对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动手操作技能进行有效培养。综合实践课程的建设要与相关的理论教育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并且通过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升初等教育效果和质量。另外,为了进一步强化理论知识的实践效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学校还要与社会团体、企业等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合作,安排假期实践、实习,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社会,发现自身与社会实践之间的不足,提高初等教育课程结构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4.创新初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

针对初等教育教学方式落后、单一的问题,必须结合当前教育教学技术创新和新型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对初等教育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首先,要做好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初等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中的应用,强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直观性、丰富性,增加初等教育的趣味性,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初等教育实践情境,营造良好的教育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将网络教学手段融入到初等教育体系当中,网络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丰富初等教育的内容,拓展初等教育的层面,网络教学手段在初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适应时展特点的重要体现,应当引起初等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信息时代的学生作为数字、网络发展的“原住民”,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因此开展网络教育教学活动是初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另外,要丰富和创新初等教育的教学组织模式,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在初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初等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结束语

初等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针对初等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时展要求和人才培养需求,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等方面做好相关的创新改革工作,确保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序、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1]陈佳.初等教育技能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新西部,2010,(8):232+228.

[2]夏小林.论新课改革背景下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J].改革与开放,2010,(20):177-178.

[3]太学英.“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科结构特色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6):95-98.

[4]哈希格尔勒.初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4):177-178.

[5]刘浩.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