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就业意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4:31

网络工程就业意向篇1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网络实验室建设

1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意义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领域需要大量网络工程应用人才。为了顺应此需要,许多院校纷纷开设网络工程专业[1],我校也是其中之一。

基于教育部有关专业指导性意见和社会对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制定了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的二十一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通过四年学习,该专业的毕业生能从事网络应用软件开发、网络工程设计与规划、网络安全防护、网络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由于网络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要想实现培养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2]。因为实践教学体系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必不可少的重要过程。因此,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能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网络技术人才[3]。

2实践教学内容建设

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大块:1)专业基础实践;2)专业方向实践。前者是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基础技能,其下所有专业都必须掌握,网络工程也不例外。如程序设计基础实践、计算机组成原理实践、操作系统实践、数据库系统实践、数据结构实践和软件工程实践等;后者则是网络工程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特定技能,如计算机网络原理实践、网络工程实践、网络安全实践等。前者具有共性、后者具有特性;并且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拓展,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由于专业基础实践体系目前已经基本成熟,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研究和实际成果,而网络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其专业方向实践教学内容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本文的实践教学内容以网络工程专业方向实践为主。如无特殊说明,以下的实践教学内容均指专业方向实践教学内容。图1是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我们将网络工程的专业方向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四块:1)课程实验;2)课程设计;3)专业实习;4)综合设计。下面分别介绍。

2.1课程实验

网络工程专业方向的课程可以分为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编程、网络安全、网络工程、网络管理和互联网应用与维护等课程。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的核心专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803160);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Q20111110);2011年武汉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金瑜,女,讲师,研究方向为分布式计算、p2p信任研究;赵红武,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分布式数据库;顾进广,男,教授,研究方向为语义网,软件工程。

业基础课之一,着重介绍实现位于不同地点的节点之间通信的过程和原理,强调系统中软硬件之间的协商过程,即协议和分层。

因此该课程的实验重点在于解析各个层次协议包的格式、协议运行过程等。数据链路层实验有以太网链路帧格式分析;网络层实验有aRp协议分析、iCmp协议分析、ip分组分片、ip协议分析、距离向量路由算法分析、链路状态路由算法分析等;传输层实验有:UDp协议分析、tCp协议分析、tCp连接、超时重传等;应用层实验有Rip协议分析、oSpF协议分析、DnS协议分析、Ftp协议分析、Http协议分析等。

网络编程也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着重介绍在UniX/Linux系统下基于tCp/ip网络套接字接口的基本编程方法,包括迭代与并发服务器编写方法、进程与线程编程技术、i/o编程技术、ipv4与ipv6的兼容性、原始套接口、数据链路访问技术、广播与多播技术等。可以开设的实验有Socket基本编程基础、基于tCp的网络程序设计、基于UDp的网络程序设计、ping程序设计、并发服务器程序设计、i/o复用程序设计、traceroute程序设计等。

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科学,也是网络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重点在于介绍基本网络安全理论、目前常见的网络攻击以及防御技术和工具等,开设的实验有使用ethereal(或Sniffer)网络嗅探工具分析网络通信、漏洞扫描及入侵、网络隐身、木马攻击、DoS攻击、aRp欺骗攻击、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的安全设置、windows2000Server操作系统平台主机的安全配置方案、网段安全实用防护、利用ipSec:筛选表屏蔽危险端口、利用pGp软件实现电子邮件加密、windows2003Server的web证书服务、使用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Blackice、数据备份与恢复等。

网络工程课程主要是从工程角度来描述构建网络系统所需要掌握的技术。重点阐述网络体系结构、交换机和路由器等通信设备功能、选型及应用,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网络测试,以及相关工程标准与规范等。该课程的实验可以分为双绞线电缆的制作及简单以太网组网、交换机初步使用、交换机中VLan配置、路由器的使用、路由器中的静态路由配置、路由器中oSpF的配置、aCL配置、nat配置、小型网络的规划与设计等。

网络管理主要培养学生面向网络管理员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是一门面向职业岗位的技术应用类课程。它介绍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以Snmp协议为基础详细讨论网络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管理功能域、协议规范、管理信息库组成、远程网络监视功能和安全机制,开设的实验有网管软件使用(如SnmpUtil,StarView,Snmpc,华为的Quidview)、Snmp基本原理验证、网络拓扑发现、性能管理、windows2003网络管理、应用winSnmp进行网络管理编程等。

互联网应用与维护课程主要涉及在互联网中流行的应用以及对这些应用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实验包括DnS服务器配置和使用、activeDirectory安装管理、web服务器配置和作用、Ftp服务器配置和使用、电子邮件系统配置和使用、DHCp服务器配置和使用、telnet服务器配置和使用、磁盘管理、备份和还数据、ie浏览器配置和使用、远程终端服务配置和使用。

2.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对实验课程的进一步巩固和深入,可以从深度和广度上对实验教学进行扩展,能弥补实验教学上的实验环境和师资力量上的不足,更进一步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鉴于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安全、网络工程这三门课程在网络工程专业的核心和基础地位,我们认为网络工程专业方向应该开设这三门课程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加深对这几门课程的理解。

计算机网络原理可以开设的课程设计题目有计算校验和、帧封装、模拟ethernet帧的发送过程、发送aRp包、解析aRp包、解析ip包、ip地址的合法性及子网判断、利用winpCap进行协议分析等;网络安全课程设计的题目有端口扫描编程实现、服务器扫描编程实现、多线程扫描编程实现、网络数据包生成编程、入侵检测编程等;网络工程课程设计的题目可以为中型网络系统规划和设计,包括网络规划与设计需求分析、网络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网络地址和命名模型设计、系统中路由协议设计、网络安全设计、网络中服务器设计等。

2.3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项目开发过程,让学生对项目设计与开发有切身体会,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公司的环境和业务。根据所需技能程度,网络工程专业实致分为三种:计算机软硬件集成实习;网络工程专业方向生产实习;网络工程专业方向毕业实习。计算机软硬件集成实习要求的技能最低,一般只需学生对计算机的软硬件有感性认识,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机系统的安装;生产实习对学生的技能要求次之,一般需要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熟悉利用软件工程或网络工程思想设计和开发实际项目的流程;毕业实习对学生技能要求最高,面向就业,要求学生能独立设计和实现实际项目的一个模块。

计算机软硬件集成实习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所有专业都是相同的,一般在学校的工程训练中心完成;而后两种实习要体现网络工程专业特色,我们通过与实训公司合作,让学生参与实际的网络应用或网络工程项目的开发过程,使学生对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技能和就业方向有更深刻的认识。

2.4综合设计

综合设计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和实践知识,解决本领域内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钻研和创新精神。综合设计按照题目大小和难易程度又分为专业方向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前者一般用三周完成,解决一个实际小问题,或者是大问题的一个小模块;而后者完成时间一般为三个月,利用软件工程或网络工程的思想完整地实现一个网络应用或系统。

根据学生不同兴趣(或者就业行业不同),综合设计题目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向:网络应用系统开发、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网络管理。网络应用系统开发对学生的要求最高,就业方向是网络公司或软件公司的网络应用开发工程师;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次之,就业方向是系统集成工程师;而网络管理对学生的要求最低,就业方向一般为企事业单位的网络管理员。指导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能力、兴趣、就业期望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综合设计题目,让每个学生都能各尽其能并增长理论和实际动手能力,实现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3网络实验室建设

为了满足网络工程专业学生以及全院本专科计算机网络教学需要,我们网络工程系在锐捷网络有限公司的帮助下,组建了网络实验室。

整个网络实验室共有8组设备,一台服务器、一套协议分析软件。每组设备由4台路由器、2台三层交换机、2台二层交换机、8台pC机及一个RCmS控制系统组成。RCmS对组内的8个设备进行统一管理(4台路由器和4台交换机),每次可以容纳64人同时实验。学生可以通过访问RCmS控制系统,对组内任意路由器和交换机进行配置,实现设备间的平滑切换。教师也可以通过远程访问RCmS系统,对组内设备进行快捷管理,如可以对组内所有设备进行一键清,自动删除所有配置,为下次实验做好准备工作。并且每个实验设备组都有一套插口槽,代替部分路由器和交换机以及所有pC机的端口,学生做实验室时,一般情况下都不用在路由器和交换机上插拔线缆,这可以保证设备端口的使用寿命。

网络实验室承担的教学任务有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编程、网络安全、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等课程的实验教学,还有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综合设计等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利用网络设备,我们正在建设开放实验室,目前相应管理软件正在开发中。

4师资队伍建设

网络工程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等特点,如果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科研和工程能力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坚持师资培训。为了加强教师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我们持续派骨干教师参加全国网络相关精品课程培训以及著名网络公司专项培训;选派教师参加全国网络工程专业相关会议,去年,我们参加了在国防科技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网络工程专业研讨会,今年参加了在东南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会议。专家们对网络工程专业设置的经验可以为我们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指引方向。

2)科研促进教学。鼓励教师将科研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本领域内前沿,跟上社会和学科发展步伐。目前,我们网络工程系成立了很多兴趣小组并吸引学生参加,如网格计算、云计算、p2p计算、无线网络、协议分析可视化等,教学效果较好。为了让更多学生加入教师的科研团队,我们提出了一个新举措,即“本科生导师制”。与硕士、博士导师制相类似,每个教师指导2~4个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提供指导性意见,学生要定期向教师汇报工作进展。

5结语

为了与网络工程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相配合,我们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案,为后期的精品课程建设奠定基础。虽然我们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落实和完善,今后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实践教学:1)继续组建新的实验室,如网络安全实验室、实时工业网络实验室等;2)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有些理论非常枯燥,教与学都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到实验室去教学,边讲授理论边进行实验验证,如在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里,协议报文格式对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更谈不上识记,但当他们在实验中编辑或截获报文后,字段含义对他们来说就很好理解了,学生掌握了报文的关键字段,教学的效果就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李道全,薛炜华,姜梅,等.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6):141-144.

[2]肖锋,唐俊勇,容晓峰.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2):180-181.

[3]张杰,张建伟.构建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计算机教育,2009(19):119-122.

preliminaryexplorationoftheConstructionofpracticeteachingSystemfornetworkengineering

JinYu,ZHaoHongwu,GUJinguang

(SchoolofComputerScience,wuh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430081,China)

网络工程就业意向篇2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

1.引言

网络工程专业是以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交叉共同构成的相对较新的专业。2001年1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中增设了网络工程专业。随后,近300所本科院校相继开设该专业。受到各自高校办学条件的影响,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以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差异较大,比如通信工程背景较强的学校以通信系统为主要方向培养学生,计算机技术背景较强的学校以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和开发为主要方向培养学生。然而,地方本科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本身底子薄,普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有差异,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的问题。由于计算机网络设备硬件更新较快,教学实践环节经验不足,难以适应企业需求。课程方向设置较落后,导致专业培养特色和优势不够明显,毕业生对实践工程能力相对较弱。特别对于专业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无法较好地提高,难以达到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迭代更新,低端网络维护和网络管理类人才市场萎缩较大,传统的以网络管理和维护为主的毕业生出现就业难,但用人单位又难以招聘合适的人才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给网络工程专i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针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定位,“传统”的网络工程专业亟需在专业方向发展和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重大的改革创新,探索一条符合地方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应用型地方院校攀枝花学院为例,以面向企业需求,融合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网络技术,对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进行改革,从而探索网络工程专业方向发展的新型培养模式。

2.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攀枝花学院于2007年开设网络工程专业,本专业着力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网络系统工程软硬件相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及本专业的前沿技术,培养具有良好的网络应用系统研发能力、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能力和网络系统管理维护与安全保障能力的应用型高级网络工程师。学院以“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理念,重点培养如下三大类的网络高级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网络应用系统开发工程师、网络系统集成和维护工程师、物联网工程师。

我校的网络工程专业采用偏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向的培养模式。迄今已毕业5届共计260余名本科生,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良好。通过对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反馈和跟踪统计,当前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如下五个领域:网络系统工程集成和实施、面向网络或web应用的软件设计与开发、网络系统管理维护和安全保障、嵌入式物联网系统应用和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但由于近年的网络应用开发人才社会需求量大,毕业生以网络应用开发岗位工作比例较大,然而网络工程的本身专业优势并未较好地在学生就业方面体现。

根据中国调研网的最新调查,传统的网络系统管理维护、网络系统工程集成和实施需求近年有下降趋势,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平台运维工程师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适应社会市场的变化,高校对传统的网络工程专业需要对其进行内涵扩展,紧跟社会市场的新需求,挖掘更多的与网络工程相关的企业岗位,提升专业就业品质。

我校的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知识和能力体系主要以如下6种能力为主:网络应用系统研发能力,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能力,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能力,网络系统安全保障能力,网络设备研究与设计能力和网络协议分析设计与实现能力。在传统意义上的网络工程人才培养,要满足6种毕业生具备的能力,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方面开设课程多而全,学生学习方向不明确,网络工程的专业特色依然不明显。专业核心必修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建设是培养优秀的网络工程毕业生的关键。

从毕业生就业反馈情况来分析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和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由于学校网络实验设备的陈旧和综合网络设备管理维护教学案例较少,主要以仿真实验环境上完成很多网络课程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在真实网络环境下存在的问题无法适应,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比如课程“网络性能评估与测试”是网络管理和维护、网络产品开发等岗位的必备基础,然而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环节,学生修完该课程,对实际的网络性能依然无法独立评估和测试,原本对网络技术兴趣浓厚的学生也不得不转向网络软件开发方向。3融合移动互联网的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思路

我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具有坚实的网络基础知识,然而网络应用系统研发能力方面的课程,主要以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培养为主,显得有一些粗糙,项目化教学模式难以实施。为了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对该方面的人才需求,将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修改,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充分结合融入到网络工程专业中,拓展专业内涵。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是国家规划重点发展的战略型新兴产业。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智能商务和移动支付催生了电子商务飞速发展,预计2016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将达到5300亿元,移动互联网开发和云计算平台运维人才需求井喷,但目前实用性和针对陛强的人才培养较少,其数量和质量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随着产业的高速发展这一矛盾将更加突出。网络平台建设是这些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设施,人才培养必备知识,传统的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不能更好地适应国家战略部署以及企业人才需求。把握好it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动向,融合移动互联网将网络工程专业方向发展多样化,改革课程是势在必行的趋势。

3.1专业层次结构优化

攀枝花学院网络工程专业依托计算机专业实训中心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组建专业的教师团队和教研室,具有较好的教学师资和教学资源基础。对适应新形势对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我校2014级网络工程培养计划实行修订,实行”1+2+1培养”模式:第一年为公共基础教学课程,与计算机其他专业保持一致,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技术基础;第两年和第三年,根据专业特色,将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相关课程融入到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按照行业技术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设立了“网络管理维护与运维”、“云平台运维”、“网络应用软件开发”、“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四个特色方向。第四年为“校企联合”实践教学环节,针对学生所学方向到企业对应岗位去实践,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度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目的实际上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是为了让学生毕业后具有胜任所选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网络工程专业的整个教学体系就是围绕着学生所需要的能力进行设置的。下面以专业方向能力鱼骨图展示课程设置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向发展。其中,云平台运维和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应用方向为两个新发展方向,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网络工程专业的特点。

图1中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一般开设在第二到四学期、经过职业生涯课程的引导,学生集中在第四学期进行选方向和有针对性的选修专业方向课程。目前虽然有部分高校已经有了物联网技术本科专业和云计算技术专科专业,但缺乏扎实的底层网络技术支持,学生难以胜任软硬件结合的底层研发工作。图J的专业课程设置有效地迎合了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在网络工程专业的应用,将网络技术平台和“互联网+”有机结合,既注重学生基础专业素质的培养,又拓展专业应用方向,有机结合企业人才需求,多样化培养网络工程技能人才。

3.2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学校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是网络工程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攀枝花学院网络工程专业本身的特点,网络工程专业教研室坚持“以工程应用为基础,优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原则,采取“校内实践+校外实习”、“校企联合实验项目”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开展对学生实践工程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校内实践教学活动。第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科竞赛,校内校外联合实验项目指导的团队活动等实践环节;校外顶岗实习。第三,认证项目实践活动。

(1)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表1为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和工程能力。按照行业技术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表1将课程群和实践教学活动结合,学生选发展方向时,有意识地选修对应课程群和参与对应的实践教学活动。根据网络工程以及专业方向体系的层次划分,从网络工程应用层案例,网络层案例以及开发层案例出发设计对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内容,最后通过对实际项目采用为期一周或两周的分析学习课程实践项目,达到项目设计规划能力提升的目的。

(2)联合实验实践活动

实践教学在网络工程专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专业在学院的领导下成立了网络安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团队,有专业的实战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带领,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开展一系列与网络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工程项目开发。组织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加强产学研合作,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学院多方联系与国内知名通信企业r比如,中软国际、中兴通讯等j共建网络工程实训项目库,如视频点播系统的网络规划与部署、某某企业web服务器升级与维护、基于wi-Fi信号的手机室内定位系统等网络工程建设项目。

(3)网络工程师认证项目提升实践能力

我校的网络工程专业与思科、华为、H3C等具有认证资格的公司合作进行网络工程师认证项目,采用从各认证公司的实际研发项目中提炼出部分适合教学和考核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工程化”的模拟实战演练。指导学生报考网络工程师认证,@取认证证书,提升网络工程实践活动能力,毕业时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网络工程师。

网络工程就业意向篇3

深入分析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的两个纲领性文件,结合河北科技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的自身特点,借助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提供的课程平台、师资培训、学科竞赛、实习就业等优质资源,形成了“网络设计与集成”方向人才培养体系的初步规划与布局。同时,在思科网络技术课程体系与“网络设计与集成”方向专业课程的融合与实践中,督促专业教师主动地分析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规范、课程体系,为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应用开发、网络管理与安全两个方向后续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网络工程专业;融合;借鉴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系统的不断完善,网络应用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基于网络技术的信息产业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面对这种机遇与挑战,培养网络工程专业各类技术人才、提升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迫在眉睫。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网络工程专业的教育实现了跨越,从原来的一个专业方向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大专业。在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问题表现在专业定位以及由此产生的专业课程体系规范建设方面[1]。作为思科公司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社会公益项目,思科网络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思科网院)[2]通过校企合作,用思科提供的课程培养符合市场诉求的复合型网络技术人才。课程强调实践性学习以及岗前技能准备,让学生符合“互联网+”时代对网络技术越来越高的技能要求。通过初步探索思科网院课程体系与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融合,为解决网络工程专业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不规范、知识面不宽广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1网络工程专业建设

网络工程专业涉及计算机网络的设计、规划、组网、维护、管理、安全和应用等方面的工程科学和实践问题。迄今为止,网络工程已形成独有的理论、工程方法和技术架构,专业课程体系趋于完善,专业方向基本明晰[3]。文献[1]旨在明确高等院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明确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技术与技能需求,据此论证网络工程专业知识领域、确定核心知识单元,在此基础上制定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实施计划,供高等院校网络工程专业教学参考,以下简称“方案”。文献[3]作为一种标准和规格,从工程教学的本质出发,探究网络工程的专业定位,梳理知识体系与能力构成,为各高等学校开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建议,各高等学校可在专业规范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和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以下简称为“规范”。以上两个文件成为目前国内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的两个指导性文件。“规范”中提出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网络协议分析、设计与实现,网络设备研发,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网络系统安全保障六个方面的能力之一。“方案”中提出将网络工程专业划分为网络设计、网络应用、组网工程、网络管理与安全等四个方向。同时,围绕四个专业方向制定了一个包括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实践五个环节的课程体系结构,一个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学科竞赛、自主创新、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思科网院CCna(思科认证网络工程师)路由和交换课程体系[4]全面覆盖了组网工程方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它从专业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到实践教学等各个环节,均提供了丰富详实的教学资源、模拟软件、实验资源和学习平台,加之高水平的学科竞赛、高质量的实习及就业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借助思科网院这个平台,学好网络技术,胜任岗位需求,实现职业规划。

2思科网络技术学院课程体系

思科网院课程由思科公司和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以netSpace作为课程平台(为配合课程教学推出的一个在线学习、测验平台,课程的所有相关资源可从该平台下载),主要内容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专业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网络技术、创新能力、21世纪必备职业技能等,较好地帮助学生做好职场入门、职业认证、创业能力、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准备。课程开展形式包括教师开课和自主学习两种方式,其中教师开课主要采用面对面教室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自主学习指学生自主报名参加在线学习课程,按照自己的节奏安排时间完成学习任务。思科网院课程体系框架请参见文献[5],各门具体课程请参见文献[4]。以下详细介绍3门与网络工程专业组网工程方向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

2.1CCna课程

CCna课程分为如下4个学期的内容。1)网络简介。介绍因特网和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功能、组件和模块。介绍ip编址原理以及以太网概念、介质和工作原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为选修其他CCna路由和交换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修完本课程后,能够组建简单的Lan,完成基本的路由器和交换机配置,以及实现ip编址方案。2)路由和交换基础。介绍了小型网络中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架构、组件和操作。将学到如何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学完本课程后,将能够配置、排错路由器和交换机,并能够解决ipv4和ipv6网络中Ripv1、Ripv2、单域/多域oSpF、虚拟Lan、VLan间路由相关的常见问题。3)连接网络。介绍了聚合应用在复杂网络中所需要的wan技术和网络服务。了解如何选择网络设备和wan技术,以满足网络需求,将学到配置和排错网络设备以及解决与数据链路协议相关的常见问题等知识,还将掌握在复杂网络中实施ipSec和Vpn所需的知识和技巧。4)扩展网络。阐述了大型复杂网络的架构、组件以及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学习如何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高级功能。学完本课程后,能够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能够排除其故障,并且能够解决ipv4和ipv6网络中常见的oSpF、eiGRp、Stp和Vtp问题,并具备在网络中实现DHCp和DnS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2ite课程

ite课程涵盖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和高级概念。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描述计算机的内部组件、组装计算机系统、安装操作系统、使用系统工具和诊断软件并进行故障排除。学生还将能够连接到internet以及在网络环境中共享资源。本课程的新主题包括移动设备和客户端虚拟化,扩展主题包括microsoftwindows7操作系统、安全性、网络连接和故障排除。

2.3pt课程

Ciscopackettracer是由Cisco公司的一个辅助学习工具,为学习思科网络课程的初学者设计、配置、排除网络故障提供了网络模拟环境。用户可以在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上直接使用拖曳方法建立网络拓扑,并可提供数据包在网络中行进的详细处理过程,观察网络实时运行情况。可以学习ioS的配置,锻炼故障排查能力。

3融合与实践

3.1CCna课程与专业培养方案的对接

在学校最新修订的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根据“规范”和“方案”两个指导性文件的内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将专业培养进一步凝炼为网络设计与集成(即“方案”中的组网工程方向)、网络应用开发、网络管理与安全3个方向。保证六种能力培养不变的前提下,严格按照“规范”和“方案”提出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专业培养机制。其中,计算机网络原理、组网工程和网络规划与设计3门课程构成了“网络设计与集成”方向人才培养的主线,思科网院CCna第1~4学期的课程较好地覆盖了以上3门核心课程的大部分内容。经过对CCna课程以及3门专业课程的分析和比对,从如下4个方面进行对接。其一,理论课程的分析与对接。1)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CCna第1学期内容基本覆盖了原有教材《计算机网络(第5版)》的内容,而且配合理论知识点的讲解,CCna提供了更多的动画演示和实验。针对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借鉴CCna课程的讲述方法,加入flas演示、加入pt课程的学习以及实验例程的演示,增加动手环节,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2)组网工程课程。CCna第2、3学期内容与本课程完全相符合,因此在教材的选择和实验的设置上以CCna第2、3学期为基础,采用“先硬后软”实验法,即要求每名学生都先实际使用和配置网络设备,然后让他们使用packettracer这样的软件模拟器进行详细配置。3)网络规划与设计课程。从CCna第4学期内容中选取与网络规划与设计相关的部分,并加入CCDa(思科认证设计工程师)部分知识点,开展理论与实验的教学工作。其二,在课程设计环节引入相关内容。在《组网工程》和《网络规划与设计》的课程设计中,采用packertracer辅助实际设备的方式,选取思科网院提供的相关资料开展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设计环节。其三,开设新的全校选修课程。把CCna第1~2学期的课程作为春季学期的选修课,暂定为“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实践”。其四,个性化教育和学科竞赛。在本专业的个性化教育环节,引入思科认证的相关内容,鼓励具有一定基础和兴趣的学生参加CCnp或者CCie的认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网络技术实力。同时,选拔有潜力的学生参加思科网院组织的学科竞赛,以赛促学、以赛带练,使得学生有目标地去学习,锻炼动手能力,拓展就业机会。在以上4个环节中,充分利用netSpace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和考试系统,以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为基础,全方位开展CCna相关内容的教学工作。同时,把思科网院当作一个教学的交流平台,借鉴、学习其他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学校的特点,不断完善思科网院与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的对接,制定保证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和规定,逐步形成思科网院与本单位教学工作相互促进、长期良性发展的局面。思科网院CCna课程与专业教学对接的过程中,专业教师明确了“网络设计与集成”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深化如下3个方面的工作,不断提升培养质量。其一,认证与就业。联系到了河北思科授权培训合作伙伴,选派优秀的工程师到校,讲解本领域内的技术需求、学习方法、职业发展规划以及思科的认证体系,鼓励学生参加CCnp、CCie的认证考试,拓展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机会。其二,企业资源拓展。接触河北省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优质单位,他们是我省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通过与这些企业的接触,我们了解到目前企业内部的网络工程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对于“网络设计与集成”方向高水平人才的需求较大,能够拓展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其三,行业动态跟踪。思科网院项目的开展,也使我们跟业内同行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能够更好地了解本领域目前的就业情况。以上工作的开展,形成了本方向人才培养体系的初步规划与布局,为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应用开发”“网络管理与安全”两个方向后续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其一,在“网络设计与集成”方向中,以思科网院平台提供的课程体系、网络大赛为基础,当学生具备了扎实的网络技术基础和一定的实践能力时,后续的个性化教育、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依托对口的技术型企业进行,使得学生能够从理论知识的学习过渡到实际的工作中,构成了一条人才培养的主线。目前,多名毕业生就职于中国通信服务浙江设计院、华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河北分局、河北广电网络石家庄分公司、新疆电信等国内知名企业,从事本方向的管理与技术工作。其二,在“网络管理与安全”方向中,借鉴以上人才培养模式,就课堂教学、学科竞赛与北京西普阳光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初步合作,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实用的网络安全技术,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为就业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后续在“网络应用开发”中,将沿用这一思路,细化具体的培养方向,深化与国内外知名公司的合作,达到在教学、实习、就业等环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3.2ite课程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融合

把ite课程的部分章节与信息技术基础的部分内容相结合,使得后续可能进入网络工程专业学习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初就能接触到思科网院的课程与理念。对接过程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教学对象。学校本三独立学院实行大类招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3个专业被包含于计算机类中。基于以上,信息技术基础与思科网院ite课程的融合,只针对计算机类8个班。其二,融合意义。把思科网院ite课程部分引入到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将丰富原来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的内容,思科网院提供的教学资源和模拟软件也对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兴趣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学对象针对理工学院计算机类学生,所有学生后续都将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部分学生将进入网络工程专业学习,还会进一步接触到组网工程、网络设计与规划等课程,以上内容都整体或者部分采用了思科网院的课程资源,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必将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三,内容分配。保留原来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windows和office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主要变动包括:在word内容之后,增加“长文档排版”内容;增加“思科ite教程第3章计算机组装、第6章网络、第7章笔记本电脑”内容;增加pt课程内容。

4结语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课程体系与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融合与实践,为整个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但是,限于师资、软硬件资源等问题,未来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完善。其一,课程对接基本完成,但是具体到每一门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程能力还有待提高;其二,在已有的课程对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netSpace平台单元测验占用时间较长、packettracer实验强度不高,鉴于此要学习兄弟网院好的经验[6],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中,处理好理论、实验、测验的关系,不断完善课程对接过程,探索专业认证与个性化教学的学分互认。

作者:张光华张世民阮冬茹练沛强单位:河北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

参考文献:

[1]徐明,曹介南.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思科网络技术学院项目背景[eB/oL].(2010-06-04)[2012-03-09].

[3]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网络工程就业意向篇4

关键词:人力资本社会网络网络特性

随着知识经济深化发展以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社会网络关系,企业价值的创造因素应包括组织资本、顾客(关系)资本以及人力资本(Dzinkowski,2000)。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资本之一,也是其他资本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然而,目前较少定量化刻画人力资本对企业网络特性(包括网络密度、网络强度、网络互惠程度、网络对象多样性等)的研究。因此,本文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探究人力资本对企业网络特性的影响。

一、文献分析与研究假设

Schultz(1961)认为人力资本包含从属于员工的知识、经验、技术以及能力,并指出通过正规教育、在职培训、经验积累、医疗保健等投资与积累人力资本投资,改善劳动效率进而提升生产力。在社会网络理论中,企业员工构成企业网络关系的各个节点,这些网络节点之间的交流、协作等作用下,会形成各种网络特性,主要有网络密度(网络成员实际互动关系数和所有可能互动数的比例)、网络强度(网络关系的强度或网络成员在单位时间内的接触次数)、网络互惠程度(网络成员彼此间关系的互相依赖、相互协作程度)等(Kilmann,R.H.&Kilmann,i.,1991;mcevily&Zaheer,1999;罗家德,2010)。而员工之间互相学习的强烈程度、自身能力水平、沟通合作程度、知识共享水平等影响着企业网络特性。可见,良好人力资本是企业网络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1:人力资本对企业网络密度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若企业员工之间在交流学习、知识共享等方面具有便利性,则其实际网络连接点数量比缺乏交流学习、知识共享等企业的连接点数量要多。也就是说,良好人力资本对于促进企业员工更便捷地获取到所需信息与知识,加强了与其他网络成员之间互动交流程度。

假设H2:人力资本对企业网络强度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在一个企业里,员工之间互信与共享程度,会通过反复互动与相互依赖等方式加以巩固、,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激发企业创新发展动力,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mcevily&Zaheer(1999)研究认为,企业发挥处于网络节点优势,并且维持与其他网络节点之间良好链接状态,以便更快、更便捷地获取新信息、新想法和新机会。Lynn(2000)认为人力资本在智慧资本具有关键角色,而人力资本包括组织成员所拥有能够为企业创造财富的能力,改进员工创新(产品或服务)或流程。也就是说,良好人力资本对于加强员工之间交流频度、知识转移便利性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假设H3:人力资本对企业网络互惠程度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从管理学视角,企业无形资产比有形资源更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尤其是组织专属性资源如知识、技术与经验等,更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而组织专属性资源往往蕴含在人力资本中,而企业可以发展良好人力资本来加强员工之间互惠程度。Lepak&Snell(1999)也强调人力资本必须是企业专属,并且具有策略价值,对企业网络特性,尤其是员工互相依赖、相互协作程度具有重要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变量测量与问卷设计

基于已有文献,并通过咨询相关专家意见,问卷设计为网络密度、网络强度、网络互惠程度,人力资本四个部分,并使用LikertScald7级量表法测量。问卷中基本资料部分包括企业成立时间、主要经营业务、员工数量等。

基于Kilmann&Kilmann(1991)、mcevily&Zaheer(1999、Lepak&Snell(1999)以及罗家德(2010)等研究成果,企业的社会网络特性主要由网络密度、网络强度、网络互惠程度、网络对象异质性等四个维度刻画,其中,1、网络密度测量设计问项“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员工(网络节点)互动合作次数较多”;2、网络强度测量设计问项“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员工(网络节点)互动合作的次数较频繁”;3、网络互惠程度测量设计问项“互动合作的对象对员工协作较重要”。人力资本测量设计问项“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员工知识、经验与技术等能力更强”、“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员工知识共享意愿更强”、“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员工交流协作更强”。

(二)样本选取与问卷回收

主要以广西西江经济带的企业为调研对象,问卷对象包括企业负责人与部门负责人,主要采用邮件问卷与纸质问卷调研相结合,并对部分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访谈。共发放200份问卷,有效回收163份(共回收186份,其中无效问卷23份),有效回收率81.5%,满足研究需要。

三、研究分析

(一)信度与效度分析

通过对现有理论与已有文献研究分析,修订调研问卷,故具有内容效度。在信度方面,设计的网络密度、网络强度、网络互惠程度、人力资本四个测量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是0.88、0.87、0.81、0.91,超过了0.7,满足要求。

网络工程就业意向篇5

关键词:有线电视;

网络建设;

对策

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必经阶段,是时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建设下一代网络建构的基础,它的到来给传统的电视网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迎接这一挑战,顺利实现和解决有限电视网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本文主要通过了以下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1 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现状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原中央广播事业局开始对共用天线系统进行了研究,拉开了中国发展有限电视的序幕,这是我国有限电视发展的新开端,此后几十年,有限电视以其传输容量大、质量好、可双向传输等优势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有限电视网络基本遍布每一个城镇,用户已达1.6亿左右,是名符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用户网,网络电视的发展对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我国有线电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伴随着有限电视网络朝向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现实考验,如若不进行创新和改造,势必会被淘汰。

2 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器件老化,传输电视信号质量较差,已建成的有线电视网络中,有的网络器件因使用多年,大多老化严重,出现失真、载噪、以及故障率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其所传输的网络信号质量也非常不好,达不到用户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都阻碍了有限电视网络事业的发展。

2.1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不再适应当今数字化的发展

当前,全国的有线电视行业正在进行数字化整体转换,数字化的时代使整个有线电视的业务、运营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其中最集中的体现就是要求网络实现双向性,在和运营商的竞争中,双向网络和单向网络,很明显是双向网络更占据优势;多业务运营和单一业务运营竞争,多业务运营更具优势;在低成本和高成本之间,当然是低成本占据优势地位。然而现实的状况是,既有的有线电视网络是单向网络,不能开展双向交互业务,且网络结构不合理,可靠性也较低,出现故障的频率较高,维修量大,这些都局限了其自身的发展,如不进行创新,势必会走向衰败之路。

2.2面临激烈的竞争形势

在走向数字化的进程中,政策保护所形成的垄断正在和即将被打破,整个行业面临的竞争十分激烈,iptV,手机电视的出现对有线电视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如果有线电视再不进行改革和创新,很有可能就会被取而代之,此外直播卫星、地面数字广播的发展也开始兴盛起来,在竞争中必将占据一席之地,总而言之,有线电视网络事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改革和创新已迫在眉睫。

3

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应该遵循的原则

3.1要满足宽带要求,实现多单业务的开展

在有线电视网络的改造过程,数据业务要实现高速、视频业务需要宽带。在网络业务的开展方面,要实行多单业务的开展,众所周知,无论何种网络如果只开展单一业务,那么网络的效益和网络的价值就难以得到提升,也就无法增加网络业务收入和体现网络市场价值。

3.2在资金投入方面,要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

在对网络电视投资的过程中,要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加强成本核算,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可将投资的重点放在基础网络投资和业务投资的方面,像管道、电缆分配网、光传输设备等就是基础网络投资,业务投资即为开展某项业务而购买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设备的投资,为了实现有线电视网络事业的顺利发展,就必须加强对这些方面的投资,做好基础网建设的工作。

3.3有线电视网络的改造要具有超前性和发展性

所谓的有线电视的网络改造即对原有的电视网络进行的重建,当然改造后的技术要比之前更先进,不但能够适应当前客户的要求,同时也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网络技术和信息业务的需求,未来的有线电视网络应该是“可管、可控、可监”的系统。

3.4要改造成平稳、可靠的有线电视网络

网络的可靠性对于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视信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进行有线电视网络改造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可靠性上下工夫,按照可运营的、电信级的要求对我们的网络进行改造。

3.5要遵循可扩展性的原则

对网络的发展要有一定的规划性,既要适应技术的要求也要适应市场的要求,要有清晰的阶段性目标,做到每一步前进的过程中都能稳中求胜,在投资上,使其具有继承性,在网络上又具有可扩展性和业务开放的能力。

4

有线电视网络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的措施

4.1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和优惠

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工程是一项惠及万千民众的事业,关切到家家户户的利益,是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最真切的体现,是一项阳光绿色的工程,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完成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好的大环境,为电视网络事业的发展做好基础。有线电视网络建设需要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有线电视实现双向网改造,二是实现电视的数字化转换,此外在资金方面,政府要适时的予以补助,在双向网的改造方面要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以保证该项事业的顺利完成。

4.2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

在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方面,要着重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注意对员工队伍的建设,要加强对员工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构建一支懂技术、会营销、善管理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在改造有线电视网络的过程中,敢于直面困难、积极解决。二是在服务的过程中,提高服务的意识和服务质量,网络改造的过程中和改造完成以后,由于业务量的增多,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也必将会随之增多,如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上不去,会有碍电视人形象的塑造,也会降低对用户的吸引力,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提高服务意识,重视服务网点和设施的建设。

4.3技术方面要实现创新

有线电视网络改造的目的在于实现传输的数字化,在这一过程当中,要同步考虑运行、维护、网管方面的数字化,做好技术的跟进和配套,,及时做好信息的变更,注意改进技术不规范、不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成立技术领导小组,重视网络技术的学习,鼓励技术创新,培养科技人才,实现以技术制胜的目的。

结语:通过对有线电视网络建设过程中遇到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我们可知这一过程的解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配合和努力,有线电视实现数字化的工程,是造福千家万户的惠民的好工程,一定会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这一工程也会推进我国有线电视信息化的发展,加快我国在电视方面技术上的提高,对我国电视事业的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翼.新时代下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5).

[2]昌进.浅析当前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J].科技资讯,2010(13).

网络工程就业意向篇6

一、网络远程培训的优越性

第一,网络远程培训的灵活性。

网络应用于远程培训,其显著特征是便捷、灵活。网络培训最大限度地突破了企业培训的时空限制,非常适合企业职工这一群体。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企业职工可以在工作时间通过远程网络培训终端随时查找需要的信息和业务知识,而网络提供的快速响应可以最大限度节省时间。[1]这样一来,职工培训的意义也就得到了更大的发挥。远程教育网络在应用灵活、注重实效、培养学习力等方面确实具有相当的优越性。

第二,网络远程培训的双向互动性。

网路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资源共享。远程教育培训中信息资源与企业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可以进行全方位的、能动式的实时互动和交流。企业职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具有相当丰富的实践和工作经验,他们的经验通过远程培训平台可以得到更好的推广,让更多的职工从中受益。网络培训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让教员和企业职工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更好的互动,从而促进大部分职工的工作能力水平。

第三,网络远程培训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远程网络培训可以采用强大的文字、声音、图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进行培训。可以采用网络培训课程讲解和知识学习各个环节,使网络教学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料更新快和多向演示,传统企业培训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有时根本无法表现这类的展示活动。网络远程培训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使得培训更具趣味性,提高了职工培训和学习的效率。

第四,网络远程培训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

网络培训有利于学员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学员参加网络培训,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职工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学习,定做适合自己的学习课程,最大限度地体现不同培训内容、不同职工的个性特点,开放性地对待不同的培训内容和不同的职工,启发职工创造性思考。这充分体现了网络远程培训的个性化培训的特点。

第五,网络远程培训内容的前沿性。

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企业培训能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紧跟知识更新的速度,可以了解到最前沿的技术和知识,从而为达成企业职工可持续发展的终身教育目标准备条件。

二、企业职工网络远程培训系统

图1:某企业远程网络职工培训应用系统图

上图是企业远程网络职工培训典型的应用系统图,由上图可以将企业远程网络职工培训系统简单的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信息服务系统。通过首页服务可以实现在课程简介和课程公告两个电子信息栏上实现信息、修改和删除,并且能够上传一定量的图片,实现自动的图文并茂,增加教学的生动性。还可以增加一定的网站链接,实现信息的高效化。

第二,用户系统。该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用户远程注册。在首页还可以企业职工输入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提交之后完成注册。将整个网络培训课程的用户分为企业职工、培训师和企业管理员三大类,根据不同的身份给予不同的操作权限。企业职工拥有访问、查找和下载资源以及在讨论区进行技术讨论的权限。培训人员可以对培训资源进行、更新功能。而企业培训系统管理员则是完全的管理身份,不参与教学活动,主要负责系统进行设置和维护。

第三,讨论区。企业职工可以通过讨论区和搜索帖子,进行技术交流。

第四,资源中心。资源中心包括视频媒体、音频媒体、素材库、教学站点、教学资料、电子教案等一系列功能,其中视频媒体、音频媒体、素材库、教学资料、电子教案和软件工具库是提供给企业职工下载的,职工登陆后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学习,也可以下载下来随时学习。

第五,系统管理。该系统集成了以上4大项的所有管理功能,提供一个集中的界面,提高系统管理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其中分为两个管理子模块,其中一个是给培训师用户使用,使其可以拥有一定的权限,对培训内容和课程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编制。而另一个管理子模块则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管理员可以通过它来管理整个网络课程的资源及用户,并且进行系统设置和维护。[2]

三、企业职工网络远程培训中应注意的问题

网络远程职工培训相对于传统职工培训拥有巨大的优势,但它对于企业网络软硬件资源、企业职工技能素质、培训师素质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企业在实施网络培训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远程网络软硬件条件是实施网络培训的必要条件。

构建企业网络培训系统初次投入的资金巨大,包括购置设备,购买软件,保持高素质的培训管理和系统技术维护。进行网络培训,要有较为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它是基于网络的、便于交互的、界面友好的一套平台软件系统,而且涵盖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从职工培训、培训资源管理直到培训结束,都有完整的管理办法。[3]而且,网络职工培训需要不断地更新信息,教学资源要时刻保持前沿信息,这需要长期保持一定的投资,才能职工培训的效果使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

第二,让企业职工尽快掌握网络工具的操作使用是实施网络培训的基本要求。

企业职工对于网络工具的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一些老职工,他们对新的信息技术还没有很好地掌握,而职工进行网络工具操作是实施网络培训的第一步,如果职工对网络培训工具使用不够顺畅,对他们进行网络培训将会耗费更多的资源。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应鼓励职工有意识地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可通过专门组织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或通过开辟专门的讨论区来帮助职工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使他们不至于对新的技术手段有陌生感,同时又不至于犯一些不必要的技术性错误。

第三,实施企业职工网络培训需要高素质培训人才的保障。

网络职工培训对培训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培训教师首先要根据企业本身的行业内容和发展方向设立培训目标和设计培训内容,然后把培训内容制作成可供职工分享的学习资源上传到网络系统。另一方面培训师要通过网络的交互平台对不同进度、不同程度、不同能力的职工给予不同的帮助和辅导,引导受训职工开展自主性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的职工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使企业职工培训更有效率。

四.总结

网络工程就业意向篇7

关键词:网络改造;光节点;CmtS+Cm

中图分类号:tn9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2)14-0041-02

一、概述

为更好地迎接“三网融合”的挑战,广电网络公司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双向网络改造之上,网络改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今后广电网络多媒体业务的开展,这已成为广电网络共识。

目前网络改造有许多种方式,CmtS+Cm、epon+eoC等等,采用何种改造方式,依据网络实际情况而定。大部分均采用CmtS+Cm模式,部分采用epon+eoC模式。当然,为了实现双向业务,技术手段是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的地形,人居情况,可以采用一纤双向的粗波分复用技术,实现互联网业务的wi-Fi技术。但为什么在网络链路情况非常相似的地方,进行双向网改后,有些地方采取CmtS+Cm就非常成功,有些地方就不行,从技术层面上来讲,归根结底能很好开展业务的这些地方,在双向网络改造的时候注意了很多细节的问题,才能把CmtS+Cm这种模式成功地运用到业务支撑上来。

二、双向网络改造细节

(一)首先,网络改造前,“人”的因素很重要

作为负责网络改造的主帅,必须对网络有个整体的认识,而且必须熟悉网络的结构分布,网改规范及技术参数,这仅是从技术的角度对人的一个要求,另一个要求,还要有充分调动下属积极能动性的工作技巧和工作方法,所以说,如何用“人”对于网络改造的质量起到决定性的因素。

(二)注意调试人员的早期培训。

由于网络设计时是以下行指标为参考值,没有考虑到上行信号的传输,在网络建成后的施工质量验收指标也是以下行信号指标为标准,这对网络的上行稳定性埋下了隐患。[1]所以我们要提前培训调试人员,要让调试人员明白双向调试是以优先考虑上行信号的传输,兼顾下行信号传输质量为目标。

如果不考虑上行的因素,HFC网络是一个相对来说是很稳定的网络,但由于CmtS+Cm这个模型的漏斗效应,噪声可以通过Cm或网络的各个节点侵入,对CmtS形成冲击,进而影响该端口光工作站的所有用户,Cm的稳定性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故每个节点选址、网络模型、所带用户分配情况、各链路衰减是否均衡,都是调试人员在调试前须熟悉的内容。

(三)其次,完善的施工及监督制度是网络改造成功的必要条件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汇聚的噪声,提高信噪比,施工中细节问题就必须关注。例如:网改中的接头工程,人们常说,网改工程的实质就是接头工程,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网改时,接头的施工工艺及接头的质量很重要,一个接头做不好,意味着在接头这个位置屏蔽不好及接触不良,对单向的下行网络来说,由于它传输的频率相对比较高,信号可能会耦合过去,而对于双向网络来说,它上行传输频率范围在5-65m,信号相对比较难通过,更为致命的影响是用户端低频电子噪声就很容易通过屏蔽不好的接头混入网络,对上行信号造成干扰。另外一个,接头越多可靠性越差,故在网络设计中要尽可能减少电缆接头的数量,从这就能看出完善施工的必要性。如何能确保完善的施工,就需要我们建立施工监督制度。

1.网络改造之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网络规范、接头技术、施工工艺进行系统、完整的技能培训并进行考试,动手操作,合极的才能派工。

网络工程就业意向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网络工程;思维素质;养成对策

一、当前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网络工程专业作为近年来人才需求较高的学科之一,在培养创新型网络人才实践中,更应该从学生的工程思维素养上,来拓宽学科规划与发展方向。当前,网络工程专业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上,一方面学科专业特色不明显,很多院校从教育内容、教育质量、知识体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如侧重于通信工程类知识,仅仅从网络工程及技术课程中进行增设,未能体现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科特色;侧重于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模式,在学科定位,教学模式上以应用型网络技术为主。

二、工程思维在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思维能力作为网络工程专业的基本素养,应该从本学科知识架构,以及学科基础理论中进行体现,尤其是从专业技能、方法的运用中,强化学生工程思维的训练。思维是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桥梁,思维方式体现了学生对学科理论的掌握程度,对于提升实践能力,强化学科专业水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认识到思维训练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从网络工程学科教学中来进行着重开发。从学科知识体系来看,网络工程专业融合了通信技术、计算机知识,以及工程学知识,在理论上需要从多种思维能力上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数学思维有助于解决软件架构问题、计算思维有助于理论水平,设计思维有助于改善软件水平、系统思维有助于增强全局意识,特别是从网络系统架构的内部结构、外部接口,以及整个网络平台的运行中来提升网络工程管理效率;工程思维是基于网络工程设计与网络工程建设,并从知识的运用中来解决实践问题的筹划过程。

三、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与养成

网络工程专业从学科知识体系中分为五个模块,一是通识课程教育;二是专业基础课程;三是专业平台课程、四是专业拓展课程;五是专业实践课程。不同课程在设置中,要围绕课程前后的衔接关系,从知识体系结构上来前后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从思维能力训练上,要注重不同思维的相互渗透与促进。如在数学思维养成中,结合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等学科来渗透;对于计算思维,利用数据库原理、程序语言设计、操作系统等课程来渗透;对于网络思维,结合网络计算,网络协议、网络技术、网络安全等课程来渗透,对于工程思维,利用软件工程、网络系统集成、网络接入技术、网络规划与管理、物联网等工程实践来渗透;对于系统思维,从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接口系统、嵌入式系统,以及网络通信原理等课程来渗透。随着网络工程专业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从现代科学思维的养成上,强化对不同思维能力的提升。网络工程专业既有计算机技术,又有通信技术,在知识点梳理上需要从不同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实践应用中来反映。学生在网络工程知识学习,以及与学科相关的具体专业理论的分析中,从数学公式、到定理理解,从网络结构到数据库开发,从具体的算法分析到智能化信息处理,都可以从学科间的衔接与渗透中来构造思维。如在理解复杂的网络系统时,可以不同的问题进行分组并同时处理,构建并行思维;对于难解的问题,可以分解来看,构建递归思维;对于程序设计,算法分析,数据库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web课程,需要从大量的思维训练中来养成,特别是从软件编程和开发实践中,将不同的问题构建为数学模型,将问题作为构建软件架构的方向。

四、结语

思维素质是综合的,思维能力的养成需要渐进获得。在网络工程教学体系中,通过思维的交互性、协同性,以及知识的共享性与合作性,从具体的网络知识和网络实践中,来引导学生从中来培养思维能力,掌握基本的思维训练方法。如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协议内容时,从最基本的请求/响应中来分别描述各层协议的工作方式;借助于分层思想,来引导学生从网络协议、报文封装、数据转发等协同、共享中来增强对网络通信的理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网络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思维能力作为网络工程教学重要的职业素质,应该从课程教学与工程实践中来推进,开拓学生的思维架构,构建贴合网络工程学科特点的应用场景,从工程化实践教学、项目化教学体系中完善学生的综合思维训练。

参考文献

网络工程就业意向篇9

1.“出版网络营销”课程定位

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就是课程定位。“出版网络营销”以传统、成熟的“市场营销学”的学科逻辑为基础,以讲授法为主;课程定位上,更注重知识目标,突出学生的客体性,忽视了学生作为知识建构者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三维协同项目导向”的课程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课程总目标,在课程定位上和学科取向的定位不同,它不刻意追求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是突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此解决在“软专业”课程中容易出现的学生学与不学差别不大的问题。

2.“出版网络营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确定的重要依据是泰勒原理。泰勒认为确定课程目标时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本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他们通常会比较关注学科知识的体系和全面性;二是社会的需求,强调课程建设要和社会需求相匹配;三是学习者自身,即学习者学习的需求和认知特征。建立在学科体系基础上的“出版网络营销”强调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对另外两个维度(社会需求和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三维协同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将这三个方面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来考虑。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理念的指导下,保证知识教学,更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对“出版网络营销”课程目标中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为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和确定教学内容提供依据。哈佛大学的迈克利兰教授在1973年的职业胜任力模型(也称为“冰山能力素质模型”)中提出了个体从事某一职业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并将个体能力素质不同的表现形式划分为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显性方面包括知识和实操部分,是容易被测试和观察的素质;隐性方面包括团队协作、个性发展等内在的、不易被测试的素质。很显然,课程目标应该关注显性部分,同时也不能忽视隐性部分能力的培养。基于冰山理论,结合颜士刚提出的“四维”模型,笔者确定了“出版网络营销”课程目标的基本板块:知识和实操、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能力。课程目标体系分为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知识和实操”维度共同构成了显性部分,和个体内在属性有关的三个方面构成了隐性部分。知识和实操板块,是通过“三维协同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首先要达到的目标,集中体现了出版网络营销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并能熟练从事出版网络营销工作的要求;团队协作能力,是从事网络营销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它通过以营销项目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完成真实项目的合作过程中来培养;创新能力,是网络营销工作特性的要求,网络营销是一项对创新要求较高的工作,虽然这个工作某种程度上有一定规律可循,但是大多数时候它更需要创意和与众不同,良好的创意是营销工作的灵魂;个性发展能力,主要表现为动机发展以及自我意识两个方面的能力,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将会使学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走得更远,学生通过协作完成具体项目获得表达能力、自信心以及一定的思辨能力。

二、“三维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刘献君和吴洪福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层次的,第一层次是一个国家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培养模式;第二层次是各个高校所倡导的培养模式;第三层次是某专业独特的培养模式。本文提出第四个层次,即课程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出版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现状,笔者提出“三维协同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三维分别是人才培养手段、人才培养平台以及人才培养主体,且以项目教学为核心开展三个维度工作。

1.优化培养出版网络营销人才的手段

第一个维度是要优化培养人才的手段。“三维协同项目导向”从对学生开展仿真项目训练到运作真实的项目,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让学生通过项目的形式,从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中掌握并能熟练开展出版网络营销工作。这个过程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课堂讲授,讲授内容围绕项目的需要有选择性地挑选,不强调面面俱到,注重实用。该环节的项目是学习性项目,环境为仿真的业务环境,属于基于工作的学习。第二个环节为学生实训,学生经过仿真业务的训练后,教师联系并承接一些校外企业的真实项目,学生在工作室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完成工作。该环节的项目是真实的项目,但业务环境是仿真的。第三个环节是校外实习,利用寒暑假或学生实习阶段,安排学生到出版企业工作,在真实的业务环境中接触企业的实际业务,属于基于学习的工作。

2.培养出版网络营销人才的平台建设

培养出版网络营销人才的平台建设是分层递进的,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课堂。首先,夯实第一课堂。第一课堂需要在课内和课外进行,知识讲解部分在课堂讲授,仿真项目在课上或课下完成。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运作真实项目的前提和演练。授课内容根据出版网络营销工作常见的项目需要设置,既包含基本知识,也有项目需要的较难的知识。其次,拓展第二课堂。第二课堂主要指学生工作室和一些竞赛项目。出版网络营销实践性强,建设工作室是必要的。工作室由学生自主管理、教师指导,承接有合作的出版企业或文化公司提供的真实项目。同时,积极设计专业竞赛,鼓励学生参加,以赛促进学生对该专业学习的兴趣。最后,积极开发第三课堂。第三课堂平台是基于校企合作建设的,教师要积极拓展校外出版企业基地,通过让学生利用寒暑假在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充分感受职业角色,体会真实的企业项目和环境,培养其综合能力。

3.培养出版网络营销人才主体的定位

教学过程中,培养人才的主体有企业、教师和学生。归根结底,我们是为市场培养人才,企业的需求是培养人才的导向。因此,要加强与合作企业基地的沟通和联系。一是企业可以作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场所;二是可以作为教师了解企业的一个窗口,使其随时了解企业需求和市场动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就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风向标,当然高校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师做主导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项目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

1.项目导向课程的理论基础基于建构主义

和实用主义的理论基础,结合“出版网络营销”课程特点,以及市场实际需求,本文提出项目导向教学法。项目课程将真实项目(初期是仿真项目)引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按照项目运作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运作并且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从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项目导向课程模式的实质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性学习模式,注重在合作中学习;并且其核心是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获取知识和技能,也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念所强调的在真实的活动情景中开展教学工作相一致。出版网络营销工作要求能动脑动手,会做事,善于沟通和交流。出版网络营销项目课程把出版物在线上的经营、推广以及服务等实际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工作任务或项目作为课程的内容,由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包括信息采集、市场调研、工作计划的制定、工作任务的实施、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以使学生获得综合、全面的职业知识和综合的职业能力。由此可见,项目课程的课程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满足企业对出版网络营销人才的实际需要,可以有效地解决编辑出版专业课程偏“软”的问题,也给该专业以传统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教学元素。

2.“出版网络营销”课程体系建设

以项目导向为指导的“出版网络营销”课程体系的开发思路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线,而是以工作过程的逻辑为主线,以网络营销业务开展过程中所遵循的工作流程为依托,并以工作过程中典型的任务为内容设计、开发学习项目。因此,它是以职业活动为轴心组织和安排出版网络营销知识。经过研究分析,我们将出版网络营销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项目,按照流程分成了五个项目板块做网络营销和推广就应了解网络市场所面临的市场态势、行业态势,企业竞争对手在哪里,企业的目标消费者是谁等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是网络营销策略制定的前提和先导。这一板块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日常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第二部分是有针对性的信息收集与分析,主要是在企业计划要上新的产品、新的营销策略或做比较大的战略调整时,针对市场整体情况做的专项调研。针对该部分学习内容,我们分别设计了若干个具体的仿真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实际操作中掌握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的方法和操作思路,以便在遇到真实的项目时能够务实地思考。第二个板块是出版网络营销平台的规划。对企业的内外部市场有了充分了解并制定了企业的定位和目标市场策略后,开始搭建企业的网络营销平台。几乎所有的出版企业都建有网站,如何使企业网站充分体现出特色和差异化,吸引目标用户,提高流量,是这部分内容要解决的问题。建设自有网站的同时,出版企业还需要借助流量大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如亚马逊、当当、京东、天猫等)开设网上书店,实现销售。据报道,网上渠道(包括pC端和移动端)销售的图书数量已经超过了实体店的销售数量,并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上涨,可见该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第三个板块是图书或出版企业的网络推广。这部分应该是出版网络营销人员做的最常见的工作内容。从设计网络推广方案前期的市场调研,到推广方案的制订和实施,针对每一个环节,分别设计若干个不同的任务。上述三个板块构成了出版网络营销工作的核心部分。板块四是基于出版网络营销人员的日常工作设计的板块。企业自有网站平台已经建好,借助第三方平台开设的网上书店已经运行,网络营销推广方案也正在实施,日常的信息和交易管理如何进行同样通过几项任务的设计和完成对学生进行训练。板块五是个人网络创业。互联网时代很多网上创业项目的成本并不是很高,新技术、新环境下,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提供了很多创新、创业的空间,为学生创业提供了机会,这也符合总理提倡的“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号召。

四、结语

网络工程就业意向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专业;技工院校;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20-0000-01

Computernetworkprofessionaltrainingmodelintechnicians

institute

mawenjing

(ZhengzhouCommercialtechnicianCollege,Zhengzhou450121,China)

abstract:thecurrentmechanicschoolsforprofessionalcomputernetworksetupstatusandemploymentstatusofgraduates,socialnetworkanalysisofthedemandforcomputernetworks,andthusanalysisofthecurrentcomputernetworkteachingandemploymentproblems,andproposesuggestionspersonneltraining,todeveloppracticaltalentsforthepurposeofthereformofeducationsystemandcurriculum,theimplementationofintegratededucation,strengthen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attentiontoteachingstaff.

Keywords:Computernetworkmajor;techniciansinstitute;trainingmode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网络技术渗透于国民经济及全社会的各个领域。21世纪已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在这种大环境的趋势下,全国技工院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开展。但现状是大部分技工院校培养的计算机网络毕业生缺乏良好的工作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网络化的世界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网络人才,技工院校如何根据就业调整培养方向及教学方法,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更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网络化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要求

在过去的十年间,现代社会网络无处不在,我国上网人数呈现出连年高速的增长态势,计算机网络在经济、生活等各个领域中日趋重要。由此,社会需要大量的网络技术人才来支撑国民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人才迎来了一个“牛市”。就业岗位包括: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站建设、网络设备安装调试、网络架构工程师、网络集成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数据恢复工程师、网络安全分析师等。本文主要针对网络化社会对技工院校培养的网络技术人才的要求,来论述培养目标和模式。

二、技工院校网络专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复杂,学习能力参差不齐

技工院校生源来源复杂,多以初高中毕业,未能顺利升入上级学府的学生为主。这类群体有鲜明的特点。首先是缺乏自信心,大部分同学存在怀疑自己,存在“自己不是学习这块料”的悲观情绪。其次缺乏学习兴趣,因为自卑,考试失利,使得技工院校的学生大都不愿意学习,尤其是枯燥的理论知识。但同时,技工院校的学生又大都思想活跃,独立意识强。过早的社会生活,使得这类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对于学习实践技能这一块,有极高的热情。这就需要我们针对生源问题,来合理调整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方向。

(二)教学设备、实训场所的限制

在写本文之前,笔者就网络设备及实训基地等方面的问题咨询并实地考察了多家兄弟院校,就目前为止,大部分技工院校开设的计算机网络或相关专业都缺乏相应的硬件设施配套。在很多人的思想里,认为计算机网络专业仅仅需要的是计算机机房等简单的电脑设备,殊不知,该专业需要大量的网络设备,调试工具,网络连接设备,安全防护设备等。硬件设施达不到,也是目前制约计算机网络专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三)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由于计算机网络专业良好的就业前景,很多技术实力雄厚的人才大部分选择国内外一流的企业或国家政府部门任职,技工院校由于其能提供的薪资待遇有限,往往不能吸纳优秀的网络人才来进行教学工作。这就导致了在技工院校中,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普遍缺乏的现状。

三、更新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根据学生特点、就业单位需求,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加大实验课程

首先,针对技工院校学生特点,准确定位。在我国多样化的教育体系中,技工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工人,而不是做科研的高端型人才。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毕业生到岗后,经过短时间的培训,能很快投入到工作岗位上去。这就需要院方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加大实验课程力度,开发实验课题,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其实要结合就业,经过走访调查,笔者发现,目前就业单位对技工院校的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网络组建布线人员、设备安装调试人员、网站建设维护人员等。针对这一情况,需要院方及时调整教学大纲,优化课程设置,以培养计算机网络工程人才,网站建设维护人才为目标,使学生接受能有效促进就业的课程。

(二)更新教学设备,实训场所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针对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培养,院方首先要提供的便是实训场所的支持,教学设备的采购,首先,基础的计算机机房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专业的网络设备安装调试实训室。该实验室应提供满足网络设计、网络组建、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和网络应用的实验设备;满足学生亲自搭建网络、亲自动手调试和配置网络的需求。

(三)充分利用校企合作

众所周知,德国的技工教育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校企合作的成功推广。近年来,我国的技工教育也在不断学习这种先进理念,大力推广校企合作。计算机网路专业更应该“请进来”、“走出去”。校企合作,可以通过为企业培养定向班或者定期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的方式来实现。通过加大校企合作,由企业提供师资为我们学生进行培训,可以部分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同时,学校作为独立个体,教学能力和实训能力有限,将学生直接送到单位去实习,通过实地操作,更能切实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四)加强教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