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4:50

世界经济的内涵篇1

[关键词]丝绸之路;文化内涵;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6)24-0010-04

丝绸之路①起始于古代中国,是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和政治、文化交流通道。丝绸之路,简称为丝路,此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于1877年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成果》(China-meineReise-ergebnisse)。

当前,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机遇面前,对丝绸之路的未来发展应该有新的思考,培育新的观念,进而研究新的发展战略,寻找新的发展路径。②因此,深入细致地解析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投入精力挖掘丝绸之路的当代价值,对中国建设“一带一路”,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中国梦,加强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交流,进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特质的产生,如果把它放到社会学的视野中去考察,我们都不难发现,这些现象、特质都是该民族生活生存经历和精神、心理磨砺的体现。③丝绸之路的缘起、发展,以及由此而联系到互通有无、民族迁徙、使节往来等文化背景和生存环境的作用下,形成了丝绸之路的多种混合型文化内涵。它既有江河文化的因素,又有草原文化的因素,同时还有海洋文化的因子。因此,阐释丝绸之路的文化就是阐释中华民族错综复杂的多样性的人文性格。

(一)友好和平

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开始进行和平友好的交流。在此期间,虽然有^纷争和战乱,但其主流是东西方之间友好和平的交流。西方通过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地传来艺术、科技知识和各种宗教,并在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④中国的工艺技术,儒家、道教思想,也通过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地传向西方,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历史上,当然还有很多和平友好交流的事迹。其中,玄奘西游加强了中印之间友好和平的文化交流。他万里迢迢去天竺寻求佛法,搜集佛教典籍,进行翻译和讲说,同时撰写《大唐西域记》,为东亚文化能在世界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打下了基础。鉴真应日本留学僧请求,先后六次东渡日本,弘传佛法。鉴真东渡促进了唐朝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因此,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商业贸易之路,而且也是中国和亚欧各国间政治往来、友好和平的交流通道。

总之,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赋予了丝绸之路友好和平的文化内涵。同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发达、领先的巨大文明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古代中华持主动权的对外文化交往,其基本的性质是和平的。⑤因此,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和平友好交往的文化符号、文化象征和文化旗帜。

(二)开放交流

丝绸之路开通后,虽然有过闭关自守的短暂时期,但从整体上看,基本保持了东西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开放交流。因此,丝绸之路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就具有了开放交流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特质。以下是历史上丝绸之路开放交流的主要朝代和典型人物。

秦汉时期,丝绸之路上的东西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进入初始阶段;隋唐时期,丝绸之路上的经济、政治、文化交往进入活跃阶段;宋元时期,丝绸之路上的东西经济、政治和文化交往进入频繁时期。期间,张骞、班超、甘英、大秦王安敦、鉴真、玄奘、遣唐使、马克・波罗等历史人物在丝绸之路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过程中都曾经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通过交流,大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发展,丰富了各国的物质文化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

所以,从秦汉时期开始,历经隋唐时期,再到宋元时期,从整个历史上看,丝绸之路的和平友好的开放交流时期仍然占据历史的最长阶段,开放交流也占据了历史的主流。

(三)兼容并蓄

历史上,最能体现丝绸之路兼容并蓄文化内涵的朝代是唐朝。唐帝国也以自身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地对待外来文化。唐代长安居住着很多外国移民。据记载,唐长安城中有至少有5座祆祠,其中4座在西市附近。在西市以北不远坐落着城中唯一一座基督教堂,该教堂隶属于东方教会。⑥最能说明兼容并蓄这一现象的还有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来访等历史事迹。

另外,以莫高窟佛教艺术和藏经洞文物为代表的敦煌文化和艺术,是在丝绸之路千余年发展演变的背景下,由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种文化不断交流融汇,进而创新,形成的古代人类文化、艺术硕果。“丝绸之路上的古代王国,往往对各种宗教和文化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它们互相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⑦它们的兼容并蓄,不仅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古代中西方多元文明交流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对于现代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古代丝绸之路兴盛和繁荣发展的一千年,促进了古代东西文明的交流,催生了公元4至14世纪的敦煌莫高窟735个洞窟和窟内45000平方米壁画和2000多尊彩塑。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丝绸之路文化兼容并蓄的文化内涵。在一定意义上说,丝绸之路也是一条民族融合的道路。在这条商贸通道上,人们交流的不只是商品、思想,还包括生活习惯、生活艺术等各种民族文化。

(四)互利共赢

丝绸之路这条通往西方的国际通道,打通了中国文化首次外传的道路,将沿途的各个国家联系起来,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连结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发展。⑧

丝绸之路为中亚、欧洲地区带去了中国先进的冶铁技术,为中亚带去了先进的水利灌溉技术。冶铁技术的广泛传播推动了民族融合及各民族的广泛交流,而其最大的意义是对生产力的促进和提高。丝绸之路开通后,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东亚强盛文明的一个象征,而且在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过程中,极大地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东西方在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中真正实现了共同进步和互利共赢。在东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古代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丝绸之路沿线各国都曾受惠于中国先进的物产、工艺、科技和政治文化思想。同时,随着南亚和中国及波斯地区的贸易活动日趋频繁,印度南部的商业景象异常繁荣。⑨西方一些物产和珍禽异兽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西亚、中亚、乃至欧洲的很多物产、工艺、宗教、艺术等都纷纷传入中国,大大丰富、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

还有,唐代的《金刚经》雕版残本如今仍保存于英国。1466年,第一个印刷厂在意大利出现,令这种便于文化传播的技术很快传遍了整个欧洲。⑩因此,丝绸之路上的这些经济、文化交流使东西方出现了互利共赢、共同进步和发展的局面。

(五)开拓进取

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本身就具有开拓进取的意识和精神。其中,张骞、班超、甘英、玄奘、鉴真、郑和等著名历史人物为加强文化交流,互相学习,勇于冒险和开拓,其开拓进取的意识和精神成为丝绸之路开拓进取精神的典范。下面我们就对张骞和班超的开拓进取事例作一扼要介绍,以此来进一步印证丝绸之路所蕴含的开拓进取的文化内涵。

张骞是古代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杰出的探险家、旅行家和外交家。他前后两次出使西域,长达17年,行程万余里,沿途历尽艰险,备尝辛劳。11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西方后世之人,将他誉为“中国哥伦布”。我国古代也有张骞“凿空”的说法,两者意思差不多,都是开创新纪元。12

汉明帝初年,北匈奴一再{迫西域各国出兵,寇掠东汉的河西等地。永平十六年(73),明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镇抚西域各国。直到永元十四年(102),班超才从西域返回洛阳。班超对巩固我国西部疆域、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促进了中国和中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通过这些历史人物,丝绸之路上开拓进取的文化精神得以发扬和流传。

丝绸之路上广泛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孕育了丝绸之路丰厚的文化内涵,它也是孕育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根基和灵魂。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还是中国软实力的有机构成部分,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当代,我们要充分继承和发展其在历史上形成的文化内涵,坚持世界文化多元性和互补性,坚持中国与世界的互利共赢,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经济繁荣贡献其应有的文化特质和文化精神。

二、丝绸之路的当代价值

文化是一种持久而强大的力量,可以说文化既是我们经济建设的起点,又是经济建设的终点。文化价值具有深远性、潜在性等特征。因此,我们要大力挖掘丝绸之路文化的当代价值,这对于我们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一)丝绸之路是建设和推进“一带一路”的文化依托

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2013年10月3日,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又提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就是当下我们经常提到的“一带一路”。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13

许多政要和学者也提出了要依托丝绸之路沿线丰富的文化资源,调动各方力量,从而推动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历史上,丝绸之路主要存在于和平时期,而且商品和文化的交流带来了共同繁荣,因而这个文化符号的内涵可以归结为和平、友谊、交往和繁荣。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政府借用“丝绸之路”这个文化符号向世界传递了一种理念,这就是“和平、合作、发展、共赢”。14因此,丝绸之路理应成为我们建设和推进“一带一路”的重要文化依托。

还有学者表示,丝绸之路的文化旅游资源是“一带一路”独一无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资源,可以从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资源里寻求产业发展的突破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资源理应成为中国建设和推进“一带一路”的重要文化依托,理应为中国和世界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丝绸之路是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文化动力

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要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中国梦,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资源赋予我们的和平友好、开放交流、兼容并蓄、互利共赢和开拓进取精神,就是我们不断取得事业进步、梦想成真的强大文化动力。

文化兴国、文化强国从来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金字招牌。15坚定地走文化兴国和文化强国之路,就必须在继承发扬我国丝绸之路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血脉,大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内涵品质,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世界认同度,在与西方文化的抗争中不断巩固中华文化的主流地位、展示中华文化的强大生机与活力。1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我们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充分挖掘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的文化依托和文化动力,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目标奋勇前进。

(三)丝绸之路是推行和平外交和改革开放的根基底蕴

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理应成为我们推行和平外交和改革开放的文化根基和底蕴。在继续大力开展政府外交、政党外交的同时,我们要积极挖掘丝绸之路的文化底蕴,大力开展同世界公民社会的文化交往活动。

和平外交政策的文化根基和底蕴也是丝绸之路所形成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质。丝绸之路是用文化资源做桥梁,谋求中国和世界其他文明和平共处、共同进步、共同繁荣。事实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继续推行和平外交也体现了丝绸之路所蕴含的文化根基和精神。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具体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概括的文化根基和底蕴,同时可以归纳为历史上丝绸之路所形成的文化内涵和特质,尤其是丝路文化的开拓进取和互利共赢精神,更应该成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文化根基和底蕴。

(四)丝绸之路是冲出亚洲和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旗帜

时至今日,世界上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但精神文化的传播只能以自愿接受为前提。而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会吸引其他国家的人民认同和接受、赞赏中国丝绸之路文化的精神实质。所以丝绸之路是中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一面醒目的中国文化旗帜。

由于丝绸之路文化内涵中的和平友好、互利共赢和兼收并蓄等精神成为中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文化旗帜。也由于在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我们在物质文明上逐渐赶上了世界。所以随之而来的,将是一个文化大国的崛起,及其与之伴随的必要的文化自觉和文明担当。17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主要目的,主要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消除“中国”在国际上的消极影响。如果走出去的文化和国人具备了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中国文化的地位就能随之提升。18

因此,丝绸之路的开放交流、兼容并蓄等文化内涵就成为我们走向世界的潜在的文化性格,丝绸之路理应成为我们展示大国风采、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文化旗帜。

(五)丝绸之路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文化灵魂

倡议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动地呈现了中国的“世界梦”,是继“新型国际关系”后推出的又一重大国际关系理念,超越了历史上大国争霸的“零和博弈”窠臼。19“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复兴中的大国在新形势下对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和规划。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就为我们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做好了铺垫。

当下,我们应该以丝绸之路赋予的时代精神为理念,继续传承丝绸之路精神,展示当代中国繁荣昌盛之风貌,走出泱泱大国责任之风范,走出东西方对话的和谐之路,突破民族与地域的概念,坚持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并且大规模地将丝路文化所具有的国家软实力内涵辐射到欧亚大陆。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丝绸之路做出定义:“商品交易之路,文化交流之路和东西方对话之路。”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真善美。因此,丝绸之路文化也是我们给予世界的精神食粮和终极关怀,它既是我们的起点又是我们的终点,而且也是我们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灵魂。

总之,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潜力巨大,对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建设、文化交流、社会发展繁荣以及促进各国文化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意义。丝绸之路文化的当代价值为我们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提供了文化基础,是我们走向世界的文化灵魂和文化旗帜;同时进一步挖掘和发扬丝绸之路的当代文化价值,也表明了我们对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持久魅力日臻完善和不懈追求;对中国和世界而言,其最终的文化关怀是要我们在国内实现“中国梦”,在国际塑造“世界梦”。

三、结语

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文化发展进步的文明史。我们理应继承和发展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与时俱进,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在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道路上走出新的文化风采,在走向世界的道路上展现泱泱大国的风范。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持续繁荣,是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持久魅力的积极人格象征。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理应都是文化。因此,丝绸之路不仅成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的贸易之路、文化之路、友谊之路,也是当代中国走向世界、塑造未来,实现中国梦和塑造世界梦的根基和旗帜。

由此,丝绸之路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就是作为一个文化旗帜和文化符号,可以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和繁荣。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爱和善良能超越一切,又能把一切激活。20因此,丝绸之路文化昭示我们:中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中国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的深层动力、旗帜和依托只能是文化。总之,丝绸之路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也将塑造和主宰人类的未来。

[注释]

①丝绸之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除了陆上丝绸之路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本文是用丝绸之路的广义。

②段京肃、段雪雯:《丝绸之路文化传播力的传承与发展》,《当代传媒》,2016年第1期,第39页。

③陈惠平:《“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特质及其当代意义》,《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第68页。

④钟青:《丝绸之路探源》,《唯实(现代管理)》,2016年第1期,第36页。

⑤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23页。

⑥[美]芮乐伟・韩森著、张湛译:《丝绸之路新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第190页。

⑦荣新江:《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32~333页。

⑧王红茹:《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及其意义》,《丝绸之路》,2010年第8期,第34页。

⑨[英]彼得・弗兰科潘著,邵旭东、孙芳译:《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64页。

⑩卫思宇、张永军、李骊明:《论新丝绸之路》,《西部大开发》,2013年11月,第91页。

11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72页。

12郑彭年:《丝绸之路全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5页。

13陈君:《上合峰会:共促务实合作》,《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9月,第45页。

14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第5期,第539页。

15牛欣:《“中国梦”的深刻内涵》,《金田》,2014年6月,第378页。

16张书林:《试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理论建构》,《学习与实践》,2013年第6期,第52页。

17郭广银:《走向世界的中国伦理》,《伦理学研究》,2013年第3期,第18页。

18葛剑雄:《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世纪》,2012年1月,第66页。

世界经济的内涵篇2

[论文摘要]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观剐“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我们对时代主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割变化的当夸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内涵度其实现方式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它们作为时代主题的地位未变,井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过程。

时代观问题,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每一步发展,都体现着时代的内容与时代的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科学认识所处时代的性质,正确把握时展不同阶段的主题,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国际舞台上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风云变幻_世界政治多极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快的当代世界,正确认识时代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将有助于我们从世界形势的新变化出发,制定正确的对外政策和国际台作战略。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时代观人手,介绍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提出的背景、依据及其主要内容,并着力对冷战后特别是90年代末期以来时代主题出现的新变化进行分析和阐述,力图以新的视野把握时展的重要课题。

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时代观的简单回顾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从马克思、思格斯开始就十分关注时代观问题,他们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世界形势,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指出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经敲响,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已经到来。l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无产阶级贫困化程度加深,以及工人运动蓬勃兴起的现实,都支持了马克思、思格斯关于时代的科学论断。

由于时代的局限,马克思,恩格斯未能完全把握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起来以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新变化。当历史进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议进一步向前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加以思考和分析,对时展主题提出新的判断,完成这一任务的是列宁。

列宁全面分析了20世纪初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特别是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指出由于垄断的形成,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四大主要矛盾.形成了深刻的、全面的和持久的经济政治危机,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列宁根据对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历史地位和矛盾运动的全面研究指出,帝国主义时代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各种危机的时代,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即所谓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从20世纪初资本主义和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实际趋势看,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的论断舡确的。l9世纪7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殖民地浪潮到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问出现的一系列尖锐的矛盾乃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都证明了这一点。

正如一切伟大人物都不能不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一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世界形势的分析只反应了当时的历史情况,这以后世界历史的变化他们无法作出精确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二战以后,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列宁在半个世纪前提出的时代基本特征早已不复存在或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这些基本特征定性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观也不再符台事实。类历史逐步过渡到—个新的时代。

二、和平与发展时代观的提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民主国家的胜利、法西斯集团的失败而结束,战争使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从而对当时整个世界的主要矛盾及其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这仅仅是时生转折的—个开端,在战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无论是帝国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亦或是新兴的民族国家的发展都呈现出曲折的历程,从而整个国际关系的发展也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但总休来讲,虽然地区性的冲突连绵不断,国际局势时紧时缓,但世界性的大战始终没有爆发,“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观已不再适应国际关系的现实状况。

影响时代主题发生变化的首要因素是当代世界各主要力量之间矛盾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包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虽然矛盾和冲突从未间断,但由于种种因素制约,却从未诉诸战争,保持了相当长的和平时期;50年代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影响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状况,资产阶级除采取积极措施发展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以外闰垛取了一系列社会改良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改变阶级结构,这成为战后世界和平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世界的倔起极太地改变了战后国际关系埘旧有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冲击戚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主要力量;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对抗虽然从来停止,但他们之间升级为战争的正面冲突却很少,相互间保持了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都使得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不仅成为必要,而且也有了可能。

影响时代主题发生变化的第二个因素是国际社会出现了许多使整个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孕育大变动的新的趋势,这些趋势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成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程度国家共同面临的首要问题,列稳定的国际环境的迫切要求日益突出;在国际政治生活中,出现了不同意识形态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局面;世界范围内的和平运动有了广泛的发展;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安全观与战争观。使得和平与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日益明确与突出。

时代的变化要求人们对时代主题进行重新思考与界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邓小平同志对国际形势的演变和影响全局的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了冷静观察与科学分析舴出了新的战论断:“对于总的国际形势,我的看法是净取较长时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避免的叼。l984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巴西总统菲格雷多时进一步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太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未.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峭。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反应了战后国际关系和世界经济的新变化、新特点,对我们所处时代的本质特点和历史发展主流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它的提出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和平与发展时代观的发展与变化

冷战结束.国际社会发生了二战以来最为激烈的变动,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政治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新特点。在这种背景下.对和平与发展是否仍是时代主题,以及这一主题自身是否出现了新的变化,学术界存在诸多争议。笔者认为.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它既是对当今世界基本态势的判断,也是问题的判断和矛盾的判断;它既是主要潮流和主要发展趋势,也是世界人民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只是这一主题的内涵及其实现方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需要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观察.去分析。

首先,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就和平而言,与新的安全观的形成与发展紧密联系,“和平”的内涵较之传统观念有了很大程度的拓展。

其一,“和平’所涵盖的领域更为宽泛。一般认为,国家安全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历史和国际关系的发展不断演变的。安全发生演变的最主要的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进步改变了具有安全价值的领域及谋求安全的方式,同时也就逐步而深刻地改变了安全的内涵。信息社会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日益多元化,全球化带来的相互依存产生了一系列需要相互合作才能解决的全球性问题,这使得无论是政治、军事、经济亦或是文化、科技领域都对一国的安全利害做关。“国家安全不再仅限于单一的、狭窄的领域,而是涉及军事、经济资源、生态等各个方面,产生出一种综合安全的思想。由此,“和平就不再仅仅局限于与传统的军事战争相对,而有了涉及军事妇济、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的更为宽泛的涵义。

其二,与“全球和平”相对的“地区和平更引人关注。前者指全球范围内的和平态势,后者则指与局部冲突和局部战争相对的态势。冷战结束给国际社会带来的—个突出变化就是全球性的战争危险减少,而地区冲突、地区战争的频率加大。这些一度为冷战所掩盖的民族、宗教、种族冲突纷纷暴露井激化,成为影响当前世界和平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其三,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日益复杂化。一方面,由超级大国直接发动或操纵的干涉主义霸权战争相对减少,而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以维护自身利益为目的,以民主、人权为幌子干涉别国内政的现象日益增多。这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臆性因素。相对于前者来说,其影响力虽然目前还十分有限,但却是深远而复杂的。

由此可见,追求和平的时代主潮流未变,但和平的内涵却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势必对实现和平的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发展而言,其内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其一,由于南北差距的不断加大,使得发展的紧迫性比之过去更为突出。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支配下,全球化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数字鸿沟”日显突出,而科技、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这一切.“都在不断加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紧迫性和危机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形势肌总体上看比过去更严峻了。

其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使得“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重视。由于盲目掠夺自然资源以及肆意污染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发展困境已经成为制约许多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保护生态平衡,追求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制定发展战略时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其次,和平与发展的实现方式发生了变化。

内涵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实现方式的变化。就和平而言,由于上述三方面的发展变化,使得各国追求和平的方式也琏之加调整:与和平内涵扩大化相适应,国家为追求和平所采取的安全战略发生变化,一方面,国家安全战略的研究建立于更宽泛的领域.成为一种综告安全战略;另一方面,国家安全的相互依存使得一国追求安全的手段也应该是安全的。现实主义理论中所谓的“如果休想要和平,那么就要准备战争不再是处理国际关系信条,取而代之的是协词与合作。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由“确保报复’.牟专变为“确保生存”或‘共同生存’。针对“地区和平问题,建立地区性以及国际性的安全对话与磋商机制的要求越来越突出。面临隐性因素”对国家安全及世界和平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反对霸权主义的行列,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国际制约机制也成为包括联合国改革在内的国际热点问题之一。

此外,与和平问题相联系的还涉及和平力量的发展演变,这包括:曾经作为和平主力军的发展中国家的整体作用有所减弱,但在反对霸权主义干涉、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等多个领域发挥着多层次的作用;二是大国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大国之间不同内涵、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的建立成为新时期和平潮流的新动力之一;三是中国仍然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之一。

世界经济的内涵篇3

 

关键词:低碳 创意设计 面向

在全球反思经济模式的今天,“低碳”日渐成为当下最为关注的话题,是新时期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世界性共识。由低碳理念引发的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不但是未来世界发展的大方向与主旋律,更成为全球经济、生活的必然趋势与新支柱之一。低碳理念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它需要以特定且相关的学术理论为基础,更需要具体与取向明确的实践活动予以转化。而创意设计作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创造性活动,具有着“与生俱来”的低碳面向,并通过其学理内涵与特质的低碳价值取向,以独创性的低碳造物活动,具体化、物质化的践行方式诠释着低碳理念,进而成为推动与促进低碳经济科学发展与构建低碳健康生活的重要力量和必要依托之一。 

一、低碳理念的界定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止无休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国曾呼唤“绿色GDp”的发展模式和统计方式)。①面对此情此景,关注、倡导与践行低碳的理念呼之欲出,并日渐成为共识。 

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的涵盖领域较为广泛,包括了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与低碳生活方式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其中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其核心内容。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它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旅游、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等多个领域。“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 

二、创意设计的解读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愈演愈烈,创意设计同“低碳”一样,可谓是当下中国乃至世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综观世界各国,创意设计及其产业越发达,人们的生存品质就越高,经济就越强,综合国力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二者是成正比关系的。 

创意设计,简而言之,它是由创意与设计两部分构成,是将富于创造性的思想、理念以设计的方式予以延伸、呈现与诠释的过程或结果。在我国,“创意”的概念源于英文形容词“Creative”的翻译,愿意为“有创造力的、创造性的、产生的、引起的”等,其名词“Creativity”可以翻译为“创造力”,或“创意”。毋庸置疑,创意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活动,是创新的意识与思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点子”、“主意”、“想法”,如此等等。因此,创意是一个相对“大众化”、“民主化”的语汇,其活动往往表现为一种普适行为——人人可为。 

世界经济的内涵篇4

[关键词]贫益式增长;包容性增长;发展中国家;政策要义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2-0031-04

消除极端贫困和不平等是新世纪联合国所实施的千年发展目标(mDGs)的两大主要内容。而经济增长的源泉与经济增长的结果一直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两大主题。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新自由主义所倡导的以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为代表的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Consensus)越来越受到各界的质疑,后凯恩斯主义学派重新呼吁发挥政府对市场缺陷的弥补作用,这给一直崇尚“市场原教旨主义”和“涓滴经济学”的发展中国家敲响了警钟。新世纪以来,以联合国(Un)、世界银行(wB)、亚洲开发银行(aDB)为代表的一批国际组织开始致力于研究和制定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合理性发展方案”,并先后提出了贫益式增长(pro-poorGrowth)和包容性增长(inelusiveGrowth)的概念和理论框架,通过实施一揽子政策和发展规划,达到进一步消除贫困、实现收入分配合理化和社会公平的目标。目前,倡导机会平等、全社会共享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在第三世界国家达成普遍共识。

一、贫益式增长和包容性增长的内涵界定

(一)贫益式增长的内涵

贫益式增长(pro-poorGrowth)概念源于Chenery和ahluwalia(1974)所建立的增长利益再分配模型。至20世纪90年代,很多国际组织和机构都在其研究报告中不同程度地使用了贫益式增长的概念,但其本质界定依然模糊,因此贫益式增长是在被动的没有定义的情况下被提及。之后,联合国(Un,2000)、世界银行(wB,2000)和oeCD(2001)给出了贫益式增长的一个相对广泛的定义,即认为贫益式增长是这样一种增长:它产生了重要的贫困减缓,从而更有利于穷人,以便改善穷人对机会的利用。但这一概念依然没有阐释穷人贫困减缓和穷人机会改善的标准。新世纪以来,众多发展经济学家们在致力于解决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富差距的研究中,逐渐对贫益式增长的含义的界定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如表-1所示,不论是以white(2000)等人为代表的绝对贫益说,还是Ravallion(2003)等人倡导的相对贫益说,都强调穷人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但不同的是,绝对贫益说要求收入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同时具有双重贫益特征,比相对贫益理论具有更加严格的条件约束。同时,这两个理论由于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分配前和分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而Felipe(2007)的理论过于强调免除资本对劳动要素的剥削从而丧失了在当今广泛的资本主义经济内实现的客观价值,即使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要求实现穷人的普遍就业且劳动力的工资增长速度大于资本报酬增长速度也很难实现。因此,对贫益式增长的理解,必须把握住其内涵特征。世界银行(wB,2006)和Kraay(2006)给出了实现贫益式增长的三个主要特征:(1)社会平均收入的高速增长;(2)穷人在社会平均收入增长中具有高敏感弹性;(3)在收入增长中达到减少相对贫困人群数量。三者互为因果,缺一不可。简单概括起来,贫益式增长的前提是经济总量规模的高速扩张,贫益式增长的结果是减少了贫困人口的数量。从狭义上来说,它强调的是收入流的穷人倾向;但从广义上来看,贫益式增长更重视社会机会获取的穷人倾向,使得穷人自身得到发展。总体上来看,Son(2007)对贫益式增长概念的阐释更加接近其本质内涵,即贫益式增长首先应该减少贫困,同时利益的流向应该与贫困人群为主。亚洲发展银行(2006)的研究认为:按平均每人每天1美元的国际贫困线计算,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全部贫困人口从1990年的9.5亿下降到了2005年的6亿;若以平均每人每天2美元计算,贫困人口则由1990年的20.5亿减少到了2005年的17.4亿。其中中国对整个亚洲减贫的贡献尤为显著,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年均9.7%的经济增长速度直接减少贫困人口达5亿人。

(二)包容式增长的内涵

包容式增长(inclusiveGrowth)最早是在世界银行(wB,2006)在对印度经济增长的评估报告中提出的。该报告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长期贫困很大程度上是分配结果不平等引起的,但分配结果的不平等又与社会机会的不平等有联系。实现包容性增长的一个关键条件就是促进机会的平等,机会的平等比结果的平等更加重要,因而把包容性增长与实现机会平等相联系。世界银行的这份评估报告对包容性增长的原始界定仅仅停留在实现居民机会平等的方面,是在重新认识、区分机会不平等和结果不平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随后,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等国际组织的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对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阐释,从不同层面补充发展了这一概念。如Son(2007)就从部门间收入的角度对包容性增长进行了研究,认为达到包容性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工人的人均收入间的差距不扩大。但这一条件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却很难实现,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来看都是如此。在传统二元结构广泛存在的第三世界国家,如何突破“刘易斯拐点”和“托达罗均衡”的双重约束、突破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的二元组织对立,是实现这些国家包容性增长的普遍难题。因此,Son(2007)所界定的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必要条件必须建立在钱纳里的工业化中期和罗斯托经济起飞阶段条件的基础上,单纯从部门间收入定义包容性增长存在偏颇,对包容性增长的理解依旧需要以增长利益的公平分配层面入手。

表-2中各学者分别从包容性增长的本质、结果、作用层次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和界定。虽然研究视角有所差异,但学者们普遍认为,包容性增长就是倡导社会机会平等的一种增长,是全社会各阶层人们能够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一种增长,因此,界定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就是把握住社会机会公平和成果共享这两者的关系。我国学者杜志雄(2010)认为,包容性增长是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状态的一种描述,且这种状态至少要同时满足四个基本条件:(1)高速、有效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2)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3)对所有社会成员尤其是贫困和弱势群体的包容;(4)确保所有民众都能共享增长成果。除此之外,包容性增长还应该具有开放性视野,因此,还应满足开放性参与国际分工,倡导和谐有序的世界经济秩序这一条件。上述四点构成了包容性增长内涵的

主要特征,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贫益式增长与包容性增长的政策要义

对于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华盛顿共识的理念在其发展道路上已经难以为继,普遍贫困、两级分化和社会不平等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世界国家必须急切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贫益式增长和包容性增长的进程。

(一)贫益式增长的政策要义

益贫式增长的基本要求就是高速的经济增长,其次才是增长的益贫化分配。要实现益贫式增长,必须要求各国政府针对本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社会分化及不公正制定一揽子发展政策,以消除贫困和改善穷人的福利状况。世界银行(2006)在其世界发展报告中认为,衡量一国实现益贫式增长的一个标准就是贫困人口数量的下降和贫困发生率的有效降低。而要实现最大程度上的贫困减缓和穷人福利状况的改善,需要政府从多种层面着手制定一系列合理化发展政策。Son和Kakwani(2008)在亚洲发展报告中指出,在一国实现贫益式增长的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宏观经济的稳定性,特别是物价总水平的稳定性。利率水平和通胀率是当前众多发展中国家需要进行控制的首要方面。高利率政策和通胀率直接影响家庭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和实际收入水平,导致其普遍贫困。货币当局和中央政府在货币政策制定以及维持物价水平上的努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国的减贫效果。

第二,农业在三次产业和GDp中的发展比重及利益分配。发展中国家受到经济发展阶段的约束,农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必然较高,这也意味着从事农业生产人口的数量比重偏高。一旦这些国家的农业发展速度被抑制,贫困人口必然大量增加。世界银行在2004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第三世界国家农业部门的增长速度和对GDp的贡献大小直接对这些国家贫困发生率和贫困人口数量的减少起着决定性作用。

第三,贸易自由化程度。一国贸易的开放和自由化程度是否具有减贫效果仍然还有争论。争论主要集中在贸易自由化标准的界定和全球化的利弊问题上。但毋庸置疑的是,高度的贸易自由化的确对发展中国家的减贫起到了积极效果。

第四,制度因素。制度因素主要考虑一国制度的有效性和持续性两个方面。有效并且持续性强的制度有利于改善社会各阶层不平等的利益分配,使其利益更多地流向贫困群体。这种制度具有贫益式特征。相反,弱化的制度安排和多次的制度调整都会削弱其贫益特征。

除此之外,发展中国家推动贫益式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行中的政策安排还应注重教育、健康等人力资本因素。这些人力资本因素也正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减贫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因素之一。增强贫困人口自身的创收能力比政府的转移支付或税收补贴政策更加重要,对于穷人的教育和培训投资应当作为政府或公共部门大规模减贫政策中的一环,对于贫困群体的教育应当满足渐进原则,以实现其充分就业为目标,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是第一要务。同理,医疗和卫生的普及也是提升穷人人力资本存量的一个因素,发展中国家医疗条件自身的缺陷长期导致这些国家人口预期寿命处于较低水平。高人口生育率、低人口素质问题也使得发展中国家极易落入低水平均衡陷阱和贫困恶性循环。要突破人口增长的瓶颈,实现贫益式增长方式的转变,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就必须重视贫困人口的健康和教育问题。

(二)包容性增长的政策要义

包容性增长倡导社会机会的平等和发展成果的共享,从内涵上来说比贫益式增长更加广泛。亚洲发展银行(aDB,2009)的报告中提出:衡量包容性增长或指定包容性增长的相关政策必须从自我发展机会和社会发展机会两个层面进行考虑,以实现个人发展机会和社会发展机会同时平等。个人发展机会包括个人受教育机会、医疗保健机会等,社会发展机会则包括就业机会、政治参与机会等。政府想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必须针对上述两个层面制定一揽子实现机会均等的政策。世界银行2006年的世界发展报告显示,实现社会公平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而目前的社会不公平主要体现在人的能力、经济和政治竞争环境、司法土地和基础设施、市场和宏观经济以及全球开放领域这五个方面。政府可通过制定实施教育、社会保障、健康、税收、财政、货币、司法等一系列政策,扭转当前出现的不公平现象,并针对社会定的弱势群体建立一套相对稳定的社会支持网和风险管理系统。Son(2007)等人认为,除了上述的受教育机会、医疗保健机会、就业机会、政治参与机会之外,政府还应注意社会安全网体系和定期干预规则的建设,因为在发展中国家内部,最大的问题在于弱势群体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市场失灵的常态化,相对其他因素,建立广泛有效的社会安全网支持体系和政府定期的联合干预规则是十分有必要的。我国学者杜志雄(2010)总结出了发展中国家实现包容性增长路径的常用政策类别,主要包括以下五类。

第一,累积型政策。以高投资(政府与私人两部分)和高储蓄率引导的高速增长政策,其依赖于基础设施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两个方面。

第二,创新型政策。从全球化进程中获取知识和技术,促进知识和技术传播吸收、知识和技术创新,推进与经济弱势群体需求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创新、传播及吸收。

第三,分配型政策。重点关注价格机制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健全市场流通规律和制度。同时,注重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强劳动力培训和教育,促进劳动力流动,鼓励资本开放和流动,推动金融资本要素市场化,推动初次分配的公平。

第四,稳定型政策。确保国家宏观经济的目标稳定,避免经济衰退、债务缠身和通货膨胀失控。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积极利用各种政策工具干预市场,起到平抑经济波动的作用。

第五,包容型政策。创造并扩大就业和经济机会,促进公平和机会均等,建立和谐的共享型社会。主要包括更加注重公平的再分配政策、制度安排的弹性化和人性化、广泛公共服务的充分供给以及群体间平等的社会保障。

关于包容性增长在我国的实践才刚刚开始,但在我国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在最近的两年之内,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已经三次被我国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提及,说明这一理念已经得到我国领导人的接受和认可。在我国继续推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之上,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包容式增长的有机结合,即将成为“十二五”期间中国发展的主线,具有很高的理论时代价值和实践诉求。而科学发展观的当代价值也正好涵盖了包容性增长的涵义。包容性增长理论与我国的特殊国情相结合,使其更加强调发展权利的同质均等性和公平与效率的内在一致性,是科学发展观要义中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另一种体现。在国内实现包容性发展,在国外实现和平发展,是我国领导人对包容性增长的更深层面的阐释。

世界经济的内涵篇5

[关键词]南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湖泊生态;商业旅游圈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识别标码]a[文章编号]1674-6848(2011)06-0077-06

[作者简介]余万霰(1954―),男,江西奉新人,南昌大学研究员,2009年以中国科学家身份前往南极大陆进行科学考察,主要从事预防医学与生态研究。(江西南昌330006)

title:theDevelopmentHistoryofLake’secologicaleconomyinancientnanchangCityanditsRevelationtotheConstructionofpoyangLake’secologicaleconomy

author:Yuwanxian

abstract:abouttwothousandyearsago,ancientnanchangcitywasalmostawatercity.peoplesettledaroundthelake,wherestreetsstoodinfrontoftheroomandharborliedbehindit.ancientnanchangcityhadincreasinglybecomingararelakecommercecenter,whichhadboomedbusinessanddensepopulation.mostimportantly,thefourlakesinancientnanchangcityhadneverbeenpopulatedandevenkeptitsprimitivegeomorphologyandaccumulatedrichhistoricalculture.itinspirespoyangLake’sconstructionofecologicaleconomyforitsharmonybetweeneverlastingecologicalprotectionandeconomicalprosperity.thispapersuggeststhecommercialhistoryofancientnanchangcityshouldberesumedandaworld-specific“LakeCommercialtouristZone”shouldbeconstructed.

Keywords:nanchang,projectofpoyangLake’secologicaleconomy;ecologyofcitylakes;commercialtouristcircle

南昌最繁荣的商业源于湖泊商业,是一部世界鲜见的城市湖泊生态保护与经济繁荣和谐运行史,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经济文化思想,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重大启发意义。

一、南昌古城湖泊水系概述

中国南昌的古代水系生态独特,城市湖滨生态的历史变迁在世界城市中鲜见。

据历史记载,汉朝大将军灌婴在湖坊乡一带建筑最早的南昌城,到了唐朝就往西北方向的抚河赣江汇流处的四个湖泊区域迁徙了,就是现在南昌老城区中心区域的东、南、西、北湖。水源来自南边的十几条小河,属于抚河的支流,在这四个湖泊“聚积”后又流入赣江,相当于抚河到赣江的一个侧支流道。由于流入水源来自多条水道,四湖水流入流出相对缓慢,比湖坊乡一带相比,更适宜人聚居。因此,南昌人就迁徙到这里重新筑城。据历史考证,南昌最早城墙是:东面在东湖东岸、西面在抚河东岸、北面在叠山路墩子塘一带、南面在孺子亭公园南侧。也就是说,现南昌城最早区域是四湖地区,水面占整个城市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①,世世代代南昌人围绕四湖聚居至今,1949年才开始大规模扩展,古南昌人在这里选址筑城,显示了他们绝顶的智慧,给后人留下无价之宝。

古南昌城世界鲜见的城市水系体现在便利的城市公交功能上。古城南昌水系从抚河多条支流而来,经过四湖流入赣江,四湖并不是孤独,而是互通。在最早一张南昌地图上显示出古南昌城内的“三湖九津”②。古南昌人一般在湖畔及互通水道畔建房,屋前临街,屋后码头,用船载人载货可便利到达城里每一角落。例如,从北湖到西湖是古南昌城的南北水面大交通(从现东湖区到西湖区),非常方便,可以说,古南昌“水中巴士”比现代陆地公交要便利得多。古南昌内水系可以说类似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水系,整个城市“泡”在水中,主要交通工具是舟楫,开门见水,出门乘船,独特的水城风光充满着迷人的魅力。

二、南昌古城湖泊水系蕴涵的生态经济文化思想及价值

在1949年之前,绝大多数南昌人围绕四湖聚居,连续2000余年,蕴涵了丰富的生态经济文化思想及价值③。

(一)古南昌具有国内外城市中鲜见的城市湖泊商业

古南昌城墙内四湖连通,湖泊水面占据了二分之一以上。古南昌人基本围绕湖周建房聚居,屋前做生意,形成街道,带来步行人流。屋后是宽阔湖面,有自家码头,自家船载人载货在宽阔而四通八达的水面上行驶,便利而快捷地到达城内任一角落,其商贸流通之快,人群流通之便,城市水上交通之发达,在世界上是鲜见的。国内外很多城市的古代都有内河交通,进行商贸流通,而南昌所呈现的是国内外城市鲜见的湖泊交通,形成更为快捷便利的水面商贸流通,因而谓之具有世界性特征的湖泊商业。

随着时间的变迁,由于防洪而将四湖与抚河和赣江截流,导致四湖淤积,湖畔形成宽阔的马路,发展成了现在中山路、胜利路、民德路、象山路、孺子路、子固路,这些街道虽然不在湖畔,湖泊商贸流通由车马代替,但四湖并未消失,一直位于南昌最繁华商业区中心,成为南昌市2000年来的城市结构,该区域商业繁华程度及利润丰厚千余年都是南昌乃至江西的领头羊。

改革开放后,该区域人流量越来越大,商业利润年年攀高,每逢节假日,中山路、胜利路几乎是水泄不通,超负荷运行,占据了南昌商业GDp的相当比例。目前在南昌,乃至整个江西省尚没有哪个商业区的繁华程度及商业利润可与这个区域相比。从商业繁华、利润以及历史文化价值的角度上说,红谷滩等新建商业中心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替代不了中山路和胜利路,通过新建或培育新商业区的做法来分流南昌旧城区商业中心消费人流,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因为该区域商业繁华是由千年文化共性点滴积淀的结果,其他地方无法替代。

(二)具有城市生态与经济和谐运行的特有规律

对南昌湖泊商业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从中认识到城市生态与经济和谐运行的特有规律。

其一,南昌人群聚居在活水区,南昌四湖位于抚河与赣江交汇处,四湖与赣江和抚河的连通是出入活水,即从抚河流入,从赣江流出,四湖与抚河和赣江截流后,古代人还通过闸门和涵管保持流通,东湖与西湖淤积隔开后也埋藏涵管流通。古南昌人就选择在这个活水的湖泊区域聚居并建城,无论是人口如何稠密,商业如何发展,活水的湖泊都不易污染。由此说明,活水区域是人类聚居的前提生态条件,但一般而言,城市的死水湖泊都难免遭到被掩埋的厄运。

其二,湖泊商业文化思想在世世代代南昌人中延续。最早的南昌商业是湖泊商业,在湖泊中进行商贸流通的状态延续了1000多年,形成了世世代代延续的湖泊商业思想文化,其精髓是,湖泊是古南昌人赖以生存的生态,南昌先人选在湖泊聚居,给南昌后人带来了独有的幸福生活,四湖是南昌人的“母亲湖”。2000多年来的南昌城建,绝对不会出现填湖造房的举动。南昌历代衙门对四湖保护政令从未间断过,南昌人爱护四湖的习性世世代代延续,并无形感染外地来南昌生活的人。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当你手上有准备丢弃物,走在城内四湖畔就不会轻易丢下去,而走在城外湖边就可能随手扔下去。这说明人的天性中有种保护水的自觉,它是原始生态观的自然流露。

其三,没有有机污染源。四湖是世世代代南昌人的聚居与商贸区域,从未有过工业,也就没有过工业污染源。四湖虽然是古南昌人洗涤和人畜粪便排出的地方,但古南昌人没有洗衣粉,故无有机污染源。此外,人畜粪便是无机物,易分解,在水中的富营养化程度慢,尤其在活水里很易分解,不易导致水污染。从科学理论上说,人畜粪便在流动水中分解是一生态过程。

其四,较早成为南昌城建的一固定结构。清末年间,由于马车替代城市交通,为了防洪,内四湖与抚河和赣江截流,导致了四湖淤积。淤积地段包括:现东湖与西湖的连通水道淤积而中断成路,现中山路出现,古三道桥消失。北湖原来与抚河和赣江连通,截流后,北湖西侧开始淤积,现北湖缩小了二分之一。南湖的水观音亭原来是湖中岛,因淤积而与陆地连通。四湖淤积使湖边街道成型,楼房建筑随之出现。在四湖没有红石垒砌成岸的时代,从没有人工填埋四湖的历史记载。遗憾的是到了“”期间,西湖却被人工填埋了二分之一。据历史记载,四湖边是民国初年红石垒砌成岸,东西湖通过埋在地下的涵管接通,四湖淤积再没出现,成了南昌城建一固定结构。

(三)南昌历史文化在四湖区域与商业繁荣同步积淀,内涵深刻

南昌商业在四湖区域繁荣2000多年里,同步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刻。1000多年前,古南昌人在古南昌水系入口区建立了一座宝塔,即著名的绳金塔,而在水系的尽头,即抚河与赣江汇流处,又建立了千年“不倒”的滕王阁。古南昌水系这一前一后的两座塔楼,为古南昌人生活在这个水城里求得平安,带来繁荣与昌盛,不断抒写这座水城的历史,不断积淀独特的湖泊城市历史文化。在四湖中心区域所留下的孺子庭、百花州、苏圃、杏花楼古迹,为这座水城增添了不尽的美丽历史图画,位于湖畔的万寿宫和佑民寺为世世代代南昌人祈祷。徐孺子,谵天灭明(子羽)等不少历史名人安眠在湖畔。最有意义的是南昌书写了一部灿烂的近代史,即八一起义旧址、新四军军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指挥部、旧居、教导团、南昌行营等近代名胜集中在四湖区域,是南昌一张最耀眼的“名片”。

古城城墙围绕多个不是很大的湖泊建造,市民在城内四个不大的湖泊周围聚居,有天然发达的城市湖泊公交,同步形成了千年不衰的繁荣的商业,人口最为稠密,积淀了该城市独特的湖泊历史文化。四湖未有过大规模填埋的历史记载,湖泊的原始地貌保留至今,是一部典型而罕见的城市湖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演进的历史①,在世界城市历史变迁中鲜见,值得现代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深入研究,其生态经济的涵义应在全世界彰显。可以认为,南昌古城湖泊水系蕴涵着世界鲜见、内涵深远的生态经济文化思想及价值。

三、古南昌生态保护与经济繁荣和谐运行特有规律对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启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先进的经济发展思路,也是先进的文化。其核心问题是如何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运行,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不少人持有悲观态度,认为经济快速发展难免鄱阳湖污染①。如果深入研究古南昌的湖泊商业,揭示其生态保护与经济繁荣和谐运行的特有规律,就可能增添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信心。

(一)鄱阳湖生态条件有利于生态经济建设

古南昌人聚居湖泊,发展繁荣的湖泊商业延续了2000年,湖水很少污染,保留湖泊原地貌,其先决的生态条件是抚河与赣江连通的活水湖泊。鄱阳湖水系生态条件比南昌古城水系更优越。鄱阳湖汇集江西境内五大水系的水,这些水在不深的湖区停留5~7天就排入长江,具有极科学的水过滤功能,鄱阳湖生态经济在这个生态条件下发展,并不易导致水污染。太湖、洞庭湖等湖畔经济快速发展而导致水污染,是因为湖区水流的出入系统不如鄱阳湖发达,且湖水比鄱阳湖深,水流慢,而成为易污染的生态条件。因此,鄱阳湖水系与南昌古城湖泊水系一样具备不易污染的生态条件,显然有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

(二)维持鄱阳湖丰枯水系的原地貌应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基点

生态的基本含义是自然与生物和谐而有规律互动,自然界包括地貌和气象,生物必须在一定地貌和气象条件下才可能正常活动,形成有规律的、和谐的生物链。人是地球上最高级、数量最大的生物种类,因此,人与自然界有规律而和谐的关系是地球最基本的生态②。城市是人群最集中的地方,且在不断扩展活动(发展经济),因此,生态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生态经济的代名词。那么维系城市生态(或者说维持生态经济)的基点在哪里呢?

按照自然与生物和谐而有规律互动的基本生态原理,人群在城市聚居并进行经济扩展活动,基点是需要维持城市的原地貌。古人选址建城一般会在水边,因此,城市原生态地貌一般是水(江、河和湖)陆连体,陆地建房和街道,水域就必须保留,这是城市最基本生态结构,也是生态经济的基本条件。古南昌人围绕湖泊聚居并形成湖泊商业,发展了2000多年,尽管形成了繁荣商业和最稠密的人口区域,但一直维持了四个湖泊的原地貌,最终使之成为南昌城建的一稳定结构,这就是南昌生态经济的基点。从中得到启发的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的基点是维持鄱阳湖原地貌。鄱阳湖生态非常独特,即丰水与枯水相差几十陪,因此,鄱阳湖生态保护关键点是维系湿地原地貌,如果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能做到在不改变鄱阳湖丰枯水系的原生态地貌,就会形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稳定结构而难以破坏,鄱阳湖生态经济就可能在历史长河中稳定发展。

(三)有限控制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水排放

工业污染源和现代人生活污水(含有洗衣粉和洗涤剂)是有机物污染源,一旦进入水中难以分解,而且会改变水的理化性质,促使水质加快富营养化。南昌四湖之所以2000多年没有污染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周围没有工业污染源,到了洗衣粉时代,四湖已有初级的生活污水截流系统,进入四湖的生活污水是有限的。鄱阳湖是浅湖,水源来自江西五大河流,水量大,排入长江速度快,工业污染源和现代人生活污水排放导致水污染的速度相对慢于洞庭湖、太湖等深湖。鄱阳湖是一个大流域,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要做到完全控制工业污染源及生活污水排放是不现实的,而只要做到有限排放,水质一般不易污染。

(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可成为江西历史的“村规”

有很多古村有千年不腐的池塘,村民围绕池塘居住上千年,池塘不会污染,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有一个“村规”保护着这个池塘,这个“村规”并不一定是文字,而是该村世世代代村民的一个传习。在历史悠久的人口聚居区域,水域一般是很难污染的,是因为这个“村规”起到历史传习的作用。南昌古城犹如一个特大村庄,从几千人到2000年以后几十万人,围绕四湖聚居,逐年形成湖泊商业文化,成为南昌人的“母亲湖”,南昌历代衙门对四湖的保护政令成为传统,世世代代南昌人传习,破坏四湖就对不起祖宗是深入人心的观念,对于四湖保留至今起了重要作用。

鄱阳湖是一个流域,世世代代江西人在这个流域生居与繁衍,可以把鄱阳湖流域比作一个特大村庄,需要一个世世代代传习的“村规”来保护好母亲湖――鄱阳湖,国务院批准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可起到这个作用。其不但是一个深入人心的生态经济理念,还是一部可能延续江西历史的政令,可形象比喻为可世世代代传习的江西“村规”,来起到保护鄱阳湖的传习观念,由此使江西进入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历史轨道。

四、在南昌建设世界独有的“城市湖泊商业旅游区”,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

现代南昌如重新恢复古南昌湖泊商业的历史原貌,进一步建设“城市湖泊商业旅游区”,具有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基本构想

其一,恢复古南昌湖泊商业街历史原貌建设。在中山路段打通西湖与东湖,复建古三道桥;在民德路段打通东湖和南湖,延长古状元桥,将北湖向西扩大,使杏花楼成为湖心岛,延长古灵应桥;从西湖开始挖一条河,通过绳井塔景区到抚河故道,此外,将起始于灵应桥的建德观路打通到滕王阁,建成湖泊商业旅游区的主干街道。

上述建设使湖畔可达10公里,按照《南昌市2011-2016年城市规划》在湖畔留有50米的绿化带,将湖畔民房改建成30层的艺术品式的高楼,楼上住人,楼下是商业街,加上建德观商业街改建,设计不同功能的商区,由此可增加数千个商业网点,可将超负荷运行的中山路和胜利路的消费人群分流过来,组合南昌最大商区。

其二,景区建设,改扩建湖周的八一公园、孺子亭、佑民寺、杏花楼岛及南昌行营风景区,将临近的滕王阁、绳井塔、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等风景和旅游区连为一体。

其三,开通水上游览购物巴士。上述组合成的湖泊商业旅游区将呈现出:中国南昌最繁华商业区围绕在千年不腐的美丽大湖,周围有众多古迹和旅游点,观光、休闲与购物可连为一体,甚至乘坐水中巴士随意到达购物点和旅游点,省时省力自助游。如此城市形态,估计全世界鲜见。

(二)可行性

其一,据笔者实地调研,扩湖工程需拆除的区域,基本是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6~7层居民住宅楼,是南昌人口最稠密区域,要将这些人口外迁非常困难。如果按现住房1∶1就地建造30层住宅楼,可空出三分之二的地面进行扩湖和景区建设。其效果是:该区域人口居住密度虽然不会下降,但居住容积率会显著提高,地面人群密度会显著减低,而大大降低市中心区域的人群拥挤率,旧城中心道路将变通畅。

其二,四湖区域大部分是南昌世世代代的居民,如果外迁,会遇到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如果就地建高楼安置,会最大程度地减少拆迁社会问题。通过一定运作,可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保民生工程,另一意义是维系传统消费人群而维持该区域的传统商业繁荣。

其三,符合湖泊城市美学。南昌是湖泊商业,不是杭州西湖类山水湖泊,湖泊商业需要繁荣,因此需要在湖泊周围设计各种艺术品式高楼,可产生湖泊商业的“城市山水”美学效果。从理论上讲,与《南昌市2011-2016年城市规划》精神相吻合,如果控制四湖周围房屋高度,就衬托不出城市湖泊商业的山水美学。

(三)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

1.一块解析生态经济难题的模板

在南昌繁荣了2000多年的湖泊生态商业史中,显现出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特有科学规律,从利用发达的湖泊进行便利的商贸流通到形成特有的湖泊商业生态经济文化,而使南昌最繁荣的商业围绕四个湖泊安全运行了2000余年,在现代的湖泊生态商业旅游区中,遵循古南昌湖泊商业文化思想,在市最繁华的商业区将购物、旅游、休闲融为一体,同样可强劲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南昌是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的最大城市,最有实力的经济集团,南昌湖泊生态商业旅游区一旦成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一块耀眼的模板,国内外商人和政府官员可能会纷纷前来参观世界鲜见的城市湖泊商业旅游形态,从中启发解决生态经济难题的思路,从而进一步认识到鄱阳湖生态经济思想的精髓,南昌会真正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

2.吸引全世界生态经济投资者的眼光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需要吸引大量国内外投资者,则必须有吸引全世界生态经济投资者眼光的要素,南昌湖泊生态商业旅游区可起到其作用。其一,南昌湖泊商业史提示,鄱阳湖是一个变化极为活跃的水系,具有丰枯水差异极大的生态特征,人群在该区域聚居并发展经济,不易污染的生态条件好于洞庭湖、太湖等湖泊。因此,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生态经济投资具有长久的生态安全,并可制定生态经济长远发展的正确思路。其二,南昌湖泊生态商业旅游区是原生态还原与低碳经济的融合体,无论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还是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都含有生态产业的元素。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投资者可能从中受到启发,在还原生态条件下创新更多的低碳产品,来开拓国际市场。

3.中国南昌城市湖泊生态特征会在全世界凸显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最大载体,当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撞难题时,才会意识到高楼大厦不是城市主流,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必须兼容。因此,城建还原生态、低碳经济,挖掘与延伸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市民在城市享受田野情趣,购物与休闲并行等组合,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南昌城湖泊商业旅游区将能挖掘南昌特有的湖泊商业历史,将购物、旅游、休闲融为一体来显现出城市发展的主流。据文献查阅,这种城市生态特征在世界上鲜见,因此,中国南昌城市生态特征可能会在全世界凸显,而可能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蕴藏极大的生态经济价值。

4.自身经济价值难以估算

世界经济的内涵篇6

关键词:和平;发展;主题;变化

时代观问题,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每一步发展,都体现着时代的内容和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科学认识所处时代的性质,正确把握时展阶段的不同主题,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时代观入手,介绍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提出的背景、依据及其主要内容,并着力对90年代末期以来时代主题出现的新变化进行分析和阐述,力图以新的视野把握时展。

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时代观的简单回顾

从马克思、思格斯开始就十分关注时代观问题,他们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世界形势,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指出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经敲响,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已经到来。当历史进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进一步向前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加以思考和分析,对时展主题提出新的判断,完成这一任务的是列宁。他指出,由于垄断的形成,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四大主要矛盾,形成了深刻的、全面的和持久的经济政治危机,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列宁根据对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历史地位和矛盾运动的全面研究指出,帝国主义时代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各种危机的时代,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即所谓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正如一切伟大人物都不能不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一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世界形势的分析只反应了当时的历史情况,这以后世界历史的变化他们无法作出精确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列宁在半个世纪前提出的时代基本特征早已不复存在或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这些基本特征定性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观也不再符合事实。人类历史逐步过渡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和平与发展时代观的提出

在二战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无论是帝国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亦或是新兴的民族国家的发展都呈现出曲折的历程,从而使整个国际关系的发展也显得错综复杂。但总体来讲,虽然局部冲突不断,国际局势时紧时缓,但世界性的大战始终没有爆发,“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观已不再适应国际关系的现实状况,这就决定一定会诞生一种新的时代主题观。

影响时代主题发生变化的首要因素,是当代世界各主要力量之间的矛盾关系发生了变化。第二个因素是国际社会出现了许多使整个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孕育大变动的新的趋势。

时代的变化要求人们对时代主题进行重新思考与界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邓小平同志对国际形势的演变和影响全局的战争与和平问题,提出了新的论断: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避免的。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反应了战后国际关系和世界经济的新变化、新特点,对我们所处时代的本质特点和历史发展主流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它的提出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和平与发展时代观的发展与变化

首先,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就和平而言,与新的安全观的形成与发展紧密联系,“和平”的内涵较之传统观念有了很大程度的拓展与延伸。

第一,“和平”所涵盖的领域更为宽泛。一般认为,国家安全的内容是随着社会历史和国际关系的发展不断演变的。安全发生演变的最主要的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进步改变了具有安全价值的领域及谋求安全的方式,同时也就逐步而深刻地改变了安全的内涵。

第二,与“全球和平”相对的“地区和平”更引人关注。冷战结束给国际社会带来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全球性的战争危险减少,而地区冲突、地区战争的频率加大。这些一度为冷战所掩盖的民族、宗教、种族冲突纷纷暴露并激化,成为影响当前世界和平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其次,和平与发展的实现方式发生了变化

内涵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实现方式的变化。一方面,国家安全战略的研究建立于更宽泛的领域,成为一种综告安全战略。另一方面,国家安全的相互依存使得一国追求安全的手段也应该是安全的。此外,与和平问题相联系的还涉及和平力量的发展演变,这包括:曾经作为和平主力军的发展中国家的整体作用有所减弱,但在反对霸权主义干涉、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等多个领域发挥着多层次的作用;二是大国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大国之间不同内涵、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的建立成为新时期和平潮流的新动力之一;第三,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世界经济的内涵篇7

 

关键词:和平与发展;全球化;和谐世界 

 

邓小平同志通过长期对国际局势的敏锐观察与分析,得出自70年代以来,我们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它从两方面论述这一问题,一方面,他指出:“对于总的国际局势,我的看法是,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种形势,无论美国、苏联、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能不认真对待。”另一方面,他又同时强调和平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它是当今时代我们面临的两大重要任务。他敏锐地观察到,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抬头,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因此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根据起来,就是东西北四个字。”“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因此,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既肯定了可以争取到较长时期的和平与发展的现状,又指出这两个问题一个也没有得到解决,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在把握这一时代主题时,一定要全面地坚持这两个方面的涵义,忽视或片面强调其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将导致理论和现实指导方针中的错误。忽视第一个涵义而片面强调第-+涵义,就会动摇执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制定的外交方针政策。片面强调第一个涵义,就会把当前的时代主题误作为时代性质,既造成对时代性质的理解错误,又容易忘却或淡化目前争取和平与发展两大任务的紧迫性。

 

2l世纪的今天毕竟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今世界已步人全球化时代。这就需要我们从新的视角来思考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战略思想。

 

一、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带动下,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全球化全浪潮迅猛推进,全球化也成为当今世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今天人们言必称全球化,并将全球化当做当今最重要的时代特征。“一个幽灵,一个全球化的幽灵在世界各地徘徊。建立在道德和幻想基础上的乌托邦业已破产,建立在金钱和利益之上的乌托邦升出了地平线”。从全球化的实际进程来看,全球化的主体是经济全球化。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资本,货物,劳动等生产要素以越来越大的规模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和配置,各国越来越深地被纳入到不断扩大的,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各国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达到空前密切的程度。理论上,全球化有利于经济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因而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增长。然而,全球经济增长的好处并不一定平均地扩散到每一个国家,当前的全球化进程在国与国之间和在一国内部正在引出不平衡的结果。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流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而是资本流向全球,利润流向西方。在资本国际循环过程中,为“”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中心”发达国家的资本积累对象,发达国家凭借在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垄断优势,通过国际间产品,技术,信息等不平等交换,获得巨额利润。西方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赢家,第三世界国家却在可悲的扮演输家的角色。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迅猛发展,社会问题和国际间的两极分化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不平等加剧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即会带来风险利益,也会带来风险。在全球化过程中,利益的分享与风险的分担是不均等的,由此造成或加剧种种不平等。经济全球化正在制造全球的两极分化,社会矛盾与分裂日益扩大。许多调查和统计都证明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使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差距消失或缩小,而是使之继续大。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1996年就指出,在过去30年间,世界人口中最贫穷的20%人群的全球收入份额从2.3%降到了114%,与此同时,最富有的20%人群的收入份额却从70%增加到85%,最富有和最贫穷人群的收入份额比率从30:1变为60:1。国际劳工组织对经济全球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全球化进程中太多国家没有享受其好处,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很少、甚至没有发言权,许多人仍在贫穷中挣扎。当今世界的全球化时代,同时也是一个贫富差距迅速扩大的时代,这已成为一个现实。“全球经济正在向一个赢者通吃的经济模式转变,也就是说少数富者享受了全球多数财富,而大多数贫困者拥有的更少,整个世界被分为两个更对立的阵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又成南北差距)越来越大,从而加剧不同类型国家之间本已存在的两极分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现代信西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现在科技的发展以及跨国劳动分工的形成,使得全球财富呈几何基数增长。不过,全球技术进步带来的利益分配极不公平,国家间的贫富差距空前扩大。“美国《外交季刊)1995年冬载文指出:在二战以来的全球化进程中,世界财富增加了7倍,到1994年世界总产值已达26万亿美元,但问题是增加的财富主要集中于少数富国,在这个世界上有20个富国,有10多个国家同富国的差距在缩小,还有140个国家同富国的差距继续拉大,在过去的30年以来,最富的20%的人口的收入在世界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70%增加到85%。而最穷的20%人口的收入所占比重从2.3%下降到1.4%。

上述事实表明,目前由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全球化还在继续扩大着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差距。于是,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凭借在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垄断优势,通过国际问的产品、技术、资金、劳动力、信息的交换获取巨额利润,发展中国家成为西方资本的积累对象。因而,资本国际大循环中的资本积累与不平等交换是造成当今世界范围内严重的贫富分化与南北差距的根本原因。

世界经济的内涵篇8

考试说明:考试时用快捷键(Ctrl+C)复制文本,(Ctrl+V)粘贴文本到答题页面的文本输入框中。

题目:阐述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内涵的认识

论述题(30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党的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内涵的认识。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有着丰富深厚的思想内涵。同志在党的报告中从五个维度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内涵,从历史与现实相延续、目标与途径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联系的高度全面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的美好前景,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明确了努力方向。

1.

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这个维度的新时代内涵,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立足当今实际,谋划未来发展定位,明确了新时代的历史脉络,突出了新时代的时空性。

2.

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这个维度的新时代内涵,着眼国家发展目标,立足已有奋斗基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骤作出战略规划,明确了新时代的实践路径,凸显了新时代的实践性。

3.

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这个维度的新时代内涵,着眼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立足奋斗方向,对人民的未来生活作出规划,明确了新时代的价值取向,凸显了新时代的人民性。

4.

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这个维度的新时代内涵,着眼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立足团结奋斗,阐明中华民族的发展愿景,明确了新时代的民族特征,凸显了新时代的民族性。

5.

新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世界经济的内涵篇9

1.1世界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国际学者在研究世界城市相关概念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表1列举了国际上世界城市相关概念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及观点.国内学者在概念方面的提法和解释呈多样化,诸如国际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城市、国际性城市、国际性中心城市、现代化世界城市等等,从目前趋势看“世界城市”与“全球城市”逐渐成为国内学界较为一致的概念称谓[4].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对于世界城市的概念的认识是在不断的发展并逐渐趋于一致的认同.陈锐[5]在总结世界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征的基础上,将世界城市的概念界定为:依托世界经济网络和城市经济区两大载体,通过培育城市文化主题完善多维创新体系,以新型业态整合资本、人才和技术等高端资源,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快速高效集散,以发挥其对世界经济、社会体系的管理与控制作用的国际第一流城市.在世界城市的内涵特征方面,国际学者将观点集中在主要的职能中心、特征及条件与判断标准方面,表2列举了霍尔、弗里德曼、萨森、西蒙等四位国际学者的观点.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世界城市研究也急剧增温,研究角度也比前期更加细化和深入,如职能体系[6]、空间分散与产业集聚研究[15]、指标体系研究[16]、人口迁移问题[17]、城市发展战略[13,18]、巨型城市区域[19]、国际交通体系[20]、人口分布格局[21]、国际会展业[22]、世界城市网络理论[23]等等.对于世界城市本质的探讨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主要观点是:世界城市的本质属性主要表现在控制力、影响力、表现力上[14],其本质可概括为一个结点、两个功能、三个特征,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13].随着世界城市概念与内涵特征的探讨逐渐深入,我国学界的判定标准与国际研究的主流逐渐一致,高级服务业水平、跨国公司总部等因素是公认的判定标准.但应当看到,世界城市理论还存在一些争议[4]:世界城市内涵仍在发展当中,在未来这一问题仍会持续;世界城市研究有西方中心倾向,较少关注中等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也忽略了东西方世界城市发展模式的差异;不连续城市发展模式与世界城市区域联系、时间演变观点的发展模式分歧;对城市社会分化、城市社会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压力等问题的忽视将导致未来的不确定因素;世界城市发展的依托问题.

1.2世界城市的本质

世界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其本质特征首先是拥有全球经济控制能力,这种控制能力主要来源于聚集其中跨国企业和跨国银行总部[7].国际金融中心、决策控制中心、国际活动集聚地、信息中心和高端人才集聚中心影响着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强度达到强或极强),而较大的经济和人口规模、经济高度服务化和集聚全球跨国公司总部、区域经济合作紧密、国际交通便利、科技教育发达、人居环境优良等条件支撑着世界城市的这些中心.世界城市的本质可概括为一个结点、两个功能、三个特征[13],即:一个结点,全球经济系统的中枢或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中的组织结点,整合以人流、物流、资本流、技术流和信息流为代表的现代市场资源;两个功能,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具有控制力与影响力,是全球战略性资源、战略性产业和战略性通道的控制中心,是世界文明融合与交流的多元文化中心,也是城市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统一体;三个基本特征,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具有巨大的国际高端资源流量与交易,具有全球影响力.当代世界城市的本质体现在[14]:它是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体系的主要节点,是世界体系中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文化指挥控制中心,发挥着全球的影响力、控制力、表现力,欧洲、美洲和亚洲等区域通过世界城市的连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本质属性主要表现在控制力、影响力、表现力上.其核心功能主要是世界经济管理控制中心、全球政治中心、世界知识创新中心、世界文化中心、世界航运中心.表3与表4根据郭万超的观点对世界城市的本质属性、核心功能与核心要素进行了整理.

2世界城市本质对城市地理信息的需求

从概念演化到内涵分析,再到本质及核心功能、要素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世界城市的研究也随着世界城市的发展演变经历了相对漫长的过程.世界城市的本质属性及核心功能对城市地理信息的获取、管理与服务都提出了新的需求(图1).控制力是世界城市拥有的整合和配置全球资源要素、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能力和权力.本方面的城市地理信息需求主要是:聚集要素的表达与空间化管理;要素辐射范围的确定;石油、铁矿石、人才、信息、资本等等作为国际战略资源进行管理;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等作为国际战略产业的配套地理信息服务;机场、铁路、港口作为国际战略通道配套信息化监控与管理等.影响力是世界城市拥有的主导和改变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能力和权力.各种代表话语权的定价、信息权利等,以及代表软实力的跨文化交流、价值观等会形成一些新的地理信息要素,这对城市地理信息的获取方法及服务体系的整合度和服务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表现力是指世界城市使自己的实力(主要是控制力、影响力)得到世界认可的能力,也包括对自己形象的塑造能力.面向国际的政治形象和社会形象的树立对城市地理信息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管理层面,面向国际形象的诚信环境、公众素质、文明程度、社会风尚等也对城市地理信息管理方式与服务体系提出了更加体现国际化、多元化、人文理念的要求.对于世界经济管理控制中心,全球化公司、跨国公司和世界级金融机构有针对全球或区域产业经济的运行状况进行空间化监管的需求;对于全球政治中心,国际组织、国际机构的空间分布、辐射范围、空间决策等等需要不断完善的城市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的服务环境;对于世界知识创新中心,新产品、新市场和就业新机会的衍生会不断产生新空间要素,各种新要素的更新、管理方法、服务方式需求是不完全相同的,这就要求城市地理信息服务环境具备开放性,并实时更新;对于世界文化中心,世界级文化资源与品牌改变了传统的文化服务业的发展模式,本地文化与国际化、多元化的文化相互融合,城市地理信息的获取、管理、服务都要适应多元化的需求;对于世界航运中心,当前是航空时代、高铁时代、远洋时代、信息时代,世界城市掌握的世界级交通体系越强大,掌握的人力流、物资流、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越多越集中,其控制力就越强.世界航运中心不仅要求城市地理信息为其自身运行作保障,还要求在五大流的运行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空间化监管,如物资流的地理位置追踪与全过程监管等.

3世界城市建设的城市地理信息需求

世界城市地理信息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是生活其中的人群,还包括其控制力、影响力和表现力辐射范围涉及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机构,以及重要的国际战略资源、产业和通道.因而,其城市地理信息服务必然要适应这些“对象”的动态变化的需求.世界城市建设的城市地理信息需求主要解决好以下问题:第一,分析世界城市建设与城市地理信息需求的动态关系.世界城市建设是动态变化的,随着其本质属性和核心功能的增强,其对城市地理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第二、分析世界城市建设对当前城市地理信息服务体系提出的新的需求,明确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在哪里;第三,从城市整体观的角度出发,分析城市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应考虑的从整体到局部的不同层次;第四,从业务的时空管理视角分析城市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如何满足世界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新业务需求.

3.1世界城市建设与城市地理信息的关系分析

从城市地理信息角度看:一体化管理、信息资源整合与融合、新技术服务方式、共享与安全的平衡构建起来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应支撑世界城市核心功能、要素层面的各种中心,使其汇聚成体现世界城市本质的控制力、影响力和表现力.从世界城市角度出发:其本质在城市功能层面体现于政治、经济、科教、文化、资源环境、公共服务、城市设施等方面;其核心功能和要素体现在各功能的下级职能,如经济体现在金融、商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智慧服务业、信息业等,这些职能需要实现智能政府服务、智能企业网络、智能交通、智能社区与人口资源管理等智能化的管理;世界城市的建设要求提升已构建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的服务效率,多行业、多部门、多系统协同管理,形成对城市地理信息的整理观和立体化管理.在世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随着其控制力、影响力、表现力的不断增强,其各项核心功能和要素的内容、辐射强度和影响范围也在不断变化,他们对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而在城市的功能层面、智能管理层面以及城市地理信息管理的整体观和立体视角也在随之发生内涵上的演化,这个过程是动态变化的、螺旋上升的,与世界城市的建设过程紧密相关.

3.2世界城市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面临的基本问题分析

当前,世界城市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面临的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城市地理信息的一体化管理与信息资源整合、新技术服务方式、共享与安全的平衡等三个方面.第一,一体化管理与信息资源整合,从离散的分行业部门的城市空间实体要素层管理向连续的一体化管理的方向发展,从单部门、单行业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向多部门、多行业的信息资源整合与融合方向发展.以五大流为代表的现代市场资源,跨地域、跨政区、跨领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各职能的中心,都要求将原先分散的各类城市空间实体联系起来进行系统化的管理,以支撑各核心功能.第二,新技术服务,从传统的服务方式过渡到新的技术服务方式,如城市地理信息的无线网络服务、智能化的查询与分析、可视化的二维平面与三维立体甚至四维时空展现、便捷的云服务和高效的超并行计算,特别是城市地理信息的物联网应用,借助射频识别技术把所有城市空间实体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形成能够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城市空间实体的物联网应用.第三,共享与安全的平衡,促使城市地理信息共享与安全体系达到平衡,形成开放的、实时更新的信息服务环境.城市地理信息的共享与安全的前提是标准化和规范化,法律环境是其保障,通过政策进行调控.信息共享与安全的标准、政策、法律在各个国家,甚至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区域都可能会有所不同,而要对构成世界城市核心要素的各种中心进行城市地理信息服务则必须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标准、政策和法律环境.

3.3城市地理信息服务的整体观角度分析

以城市单元为空间尺度,与城市运行、城市功能、城市管理和城市形态等相关的空间实体,即城市生存、发展所依赖的外部自然条件和内部各组成要素以及与城市经济社会活动和运行管理相关的空间实体是城市地理信息服务的主要载体.这些空间实体有着具体和抽象的存在形式,有着相对稳定和相对频繁的变化频率,有着城市上空、城市地表和城市地下的空间层次.空间实体是城市的最小“细胞”单元,同种存在形式、变化频率及同一空间层次的空间实体的聚集构成了某一方面的城市“器官”,如街道和建筑、城市的地下管网和其他设施、城市区域的气象环境等等.不同的城市“器官”构成了城市的“个体”.在世界城市建设过程的前期阶段,大多针对每种城市“器官”建立了城市地理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却没有过多考虑各“器官”之间的关系.在其本质及核心功能扩展阶段需要借助各种城市“器官”逐渐突出某种核心要素时显得力不从心.从该角度出发,世界城市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应考虑三个层次的实现问题(图3):(1)如何聚集起世界城市建设过程中新的空间实体并使之服务于世界城市的某项核心要素;(2)如何使各项核心要素共同促成世界城市核心功能的扩展;(3)在新的世界城市“细胞-器官-个体”的机制下,如何完善现有地理信息服务体系(软硬件环境)以支撑该机制.

3.4基于城市地理信息的要素时空精细化管理

世界经济的内涵篇10

一、引言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势头十分良好,提高了对文化性的重视度,深入挖掘旅游景观文化内涵。文化作为支撑旅游发展的精髓,体现的旅游的内在美和形态美,深入发掘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十分有利于旅游景观的发展。在经济快速发现的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投资管理者以利益为发展目标,过分注重收益和利润,忽视了旅游景观文化内涵,导致很多不利于旅游业发展的乱象发生,如景观标准化、组合程度不高文化内涵趋于同化等,不注重旅游景观文化内涵的发掘,使得旅游景观文化内涵逐渐消失和的越发的庸俗。所以文化内涵的挖掘和重塑是现代化旅游景观发展的重中之重,从人文和美感两大主要方面探讨和分析旅游景观文化内涵重塑的重要性。

二、什么是人文旅游景观

(一)国家标准对“人文旅游景观”的界定

由人类创造和发掘的富有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且能够吸引旅游者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统称为人文旅游景观,不论是有形的或无形的,不论是历史遗留的或是现代创造的。跟自然旅游景观相比,人文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旅游价值表现出更加鲜明的主观性和潜藏性。相比自然旅游景观而言,从旅游审美的过程中发现,旅游者从人文旅游景观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其中的审美体验和审美享受呈渐进式。

(二)学术界关于人文旅游景观的定义

根据学术界的定义,人文旅游景观指的是人类基于自然环境,根据一些实践需要,自发创造的有形的文化景观。多谈及的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表现人为性、历史性、地方性、民族性、科学性、知识性等,而且这些特性都表现的十分鲜明。人文旅游景观可以看作是人类辛勤付出和智慧的结晶。人类通过创造一些文化去表达和体现人类生活,引起人们的关注,吸引人们的眼球,使得游客在观赏的过程中,体念和感受多样化的美感。区别于自然旅游景观,人类通过创造将自己的意志和审美意识融入其中,所以人文旅游景观是无形的精神氛围和有形的物质景观的完美结合。

三、文化及其流变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目前还没有一种公认满意的解释,下面所阐述的一些看法和文化产业存在较为紧密的关联性。1987年,加拿大联邦通讯部将“文化”定义为一个包罗万象的整体,其中包括道德、法律、知识、信仰、艺术及一些特殊性的风俗习惯等。欧盟委员会对文化定义则更为广泛,包括传统、绘画、书法、语言文字、艺术、音乐影片、建筑规划、科学技术等。加拿大的部分研究者表明,除一些文化活动以外,文化不只是人们对人生和生活的一些感悟,其还触及经济学的各个领域,他们认为文化不是一般人们认为的力量产物,它是人类共同创新、促进社会发展的原始因素;美国的部分学者重新界定了文化,他们将文化看作是商品,可能文化始终就是一个难以精准定义的概念。

(二)流变中的文化类别

由罗森塔尔・尤金撰写的《哲学小辞典》对文化进行了广义的解释,他认为文化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所创造所有的财富,其中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狭义方面则只是精神文化,其中包括社会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学术思想和文学艺术等。上个世纪中期,国外知名文化学家发表了《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一书,在整理和分析西方国家80年内有关文化近170种的定义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了综合性的定义;文化包括显露的和隐藏的行为模式,通过象征性符号进行传递;文化体现了人们的显著成就,如其在人造器物中的表现;文化的主要核心在于传统观念,特别是其产生的价值;文化体系既是活动的产物,也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这样具有综合性的定义几乎得到了整个学术界所的认可和肯定,具有非常大的意义。通常,人们根据层次将文化划分为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观念文化,代表民族的价值体系、心理结构、思维方式,与哲学和意识形态都存在差异,处于哲学和意识形态的中间层次,不能被认作是哲学理论,属于深层次的文化;制度文化,指的是受哲学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制度,不是抽象的看不见,但又无实际存在的物体,属于中层次的文化;器物文化,具体体现某些特定的生活方式,实实在在存在着,如建筑、交通工具、日常用品等,这些都是由人们创造出来的,同时也服务于人类的,是真是存在的事物或实体,属于表层次的文化。总结以上内容,对于文化的概念,还是一个备受争议,难于严格和精准进行定义的。而至少有一点是得到众多肯定和认可的,那就是人是文化的核心问题,人是文化存在的根本,不一样的人创造了不一样的文化。

四、人文旅游景观的文化蕴含

(一)我国人文旅游景观的特点

通常,人文旅游景观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就是非物质遗产,历史古迹、社会文化、宗教等,跟自然旅游景观存在的差异性相比较而言,人文景观所呈现的历史差异和文化差异就更为突出,这也就表明人文旅游景观耶哦比自然旅游景观更加丰富,人文景观浓厚的历史底蕴,承载了时代的文化气息,体现了时代的文化特色。人文旅游资源很好地体现了每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将人文旅游资源誉为人类历史的写照也是一点都不为过的。对于国家和地区而言,人文旅游景观的丰富程度跟历史、民族、文化传统和文明发达程度等都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1、历史悠久,文化传承。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一个以华夏文明为主体、中华文化为基础,以汉族为主要民族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距今有超过5000年的文字记载历史;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国的土地上,通过勤劳和智慧留下了不胜其数的历史文化瑰宝;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不断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侵略和文化蚕食,在那么艰苦的岁月里,中华文明的根基从始至终都没有被动摇,经历现代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断侵蚀,传统文化的精髓依旧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源远流长,世代流传。因此,我国所有的旅游资源、旅游对象和旅游服务者都参透了中华人文精神,我国的旅游产业和人文资源可谓是一脉相承、骨肉相连。很多历史悠远且整体具有明显文化继承性的人文旅

2、数量众多、层次丰富的多元化形态。中国历史悠久,也曾是世界上较为强大的国家之一,经济、文化、科技令人瞩目,存留下来数不胜数的多层次化的人文旅游景观,如建筑、寺庙、道观、园林、雕塑等,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道德情操、思想观念、精神追求和审美追求。其中被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人文旅游景观就超过30项,这些人文旅游景观所蕴藏的历史内涵和人文精神凝聚了中华人民的智慧结晶,一些独立成景,一些则交相辉映,人文形态的多元化造就了多层次的旅游产品。根据我国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目录的记载,能够看出:1987年之后的每一年都会有或多或少优秀的文化与自然遗产被记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其中仅2000年就有4项人文旅游景观被记入。这些数据说明我国人文旅游景观资源深厚博大,国家有关部门对人文旅游产业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是越来越重视。

3、分布广泛,特色显著。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民族多样,通过民族风俗,人文、经济和当地自然风光的结合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情,产生了多样化韵味的地域文化,如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秦晋文化、中原文化等,不一样的人文气息、不一样的文化遗产、不一样的风俗习惯、不一样的历史传承等等。然而,因开发历史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我国人文旅游景观种类分布差异性比较大。具体表现为,像主题公园、游乐园等影响力较大的现代娱乐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文物古迹旅游资源主要集中于开发历史较为久远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历史文化名城等;具有很大吸引力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则集中于少数民族集聚的西南和西北地区。不同地域集中的人文旅游景观的造物风格对比十分鲜明、多样化,以园林为例,北方园林以皇家园林居多,规模宏大,庄重、宁静;江南则以古典园林居多,玲珑、纤巧、精致、秀丽;在民族文化方面差异性更为突出,我国西南地区细腻、委婉的民族特色与西北的粗犷、豪放对比十分鲜明。以上就是使得我国人文旅游景观在世界上独具特色,为我国人文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二)人文旅游景观蕴含的文化内涵

1、科学性内。涵旅游景观的科学性内涵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不同的科学类别、时代的科学性、发生的科学性、设计的科学性、发展的科学性、保留的科学性和用材的科学性等。

2、历史的积淀。人文旅游景观承载着历史,体现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典型的历史遗存、历史的演变和差异等。

3、文学性内涵。散文游记、诗词歌赋、戏曲小说是旅游景观的文学性内涵。从古至今,数不清的文人雅士,流连于自然山水,赏心悦目,创作了无数文学作品,将旅游活动和文学创作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赋予旅游景观浓厚的文化韵味。

4、艺术性内涵。旅游景观的艺术性内涵包括多种艺术形式,如影视录像、摄影艺术、音乐舞蹈、雕塑、书法绘画、风土民情、工艺品、纪念品等。譬如雕塑,雕塑主要是经过雕刻和塑造而制造的具有体积感的空间形象。曾有人将伟大的雕塑比喻为国家、民族城市的象征和精魂。

5、社会性内涵。旅游景观的社会性内涵包括喜庆节日、风土民情、香烟、酒、茶水、食品、饮料、杂技表演、说书、博物馆、动物园等,任何某种形式都在某些程度上向人们展示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就譬如说北京的一条又一条的胡同,北京独有的胡同文化其实就代表着北京人历史社会习俗文化,表现出那个历史时代的封建社会礼制和家庭宗法制,反映的就是以种封闭的社会生活方式。

(三)人文景观旅游文化蕴含的价值

1、有利于传承和发扬城市优秀的历史文化。所有文化的存在都是以具体事物作为载体的。开发和保护人文景观其实就是传承和发展特色文化的过程。兰州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文化蕴涵,应进行不断地发掘和充分的展示。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环境下,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的冲击和侵蚀,使得原本灿烂的本地文化慢慢走向衰败,难以得到传承和弘扬。针对这种看似平缓实际波涛暗涌的文化侵蚀,只有积极寻求本地文化的发展渠道,才能将本地文化发扬光大,推动文化传统的发展,保护我们的文化精髓。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很好地保护传统文化,还能够将本地的灿烂文化传播和推广到更多的地方。

2、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展示市民精神文化风貌。城市承载的是人类文化的精髓,毕业于北京建工业余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国家领导人李瑞环曾发表过相关的言论,建筑代表的是一种艺术,一座城市的街景代表的就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城市内有一条条的街道,街道上又有一幢幢的建筑。建筑不只要具备其内部的使用功能,还应重视外部街景观瞻。街景的造型、色调和周边等方面都体现着文化的特色。通过他的言论,我们可以看出,人文景观的开发和建设只有跟文化相结合,才能体现一座城市的特色,进而提升城市品位。城市文化的精髓主要在于文化的累积性,也就是城市的人文环境。景观开发实际上就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进行整体构思和综合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还为人文景观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主要就是为人们的活动创造独具特色的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全面体现城市功能、审美、历史、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需求。现代城市的功能不断多样化和复杂化,人文景观的开发设计的风格、内容、规模、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是史无前例的,体现了城市的人文景观对城市文化的重要性。

城市的人文景观记录着人类溶入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过程,还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和政治经济制度。国外著名的史学家曾说过,“每一部真正的历史都是现代史”。历史由现代人撰写,参杂了现代人的思想,但历史遗存下来的人文景观却是实物,真实地反映出社会阶段性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是为我们研究社会发展史提供了实物参考资料。此外还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社会进步的程度,更好地展示了市民的精神文明程度。城市的现代化离不开城市文化上的进步。所以,不断开发和加强保护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在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和衡量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