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盈利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5:06

服装行业盈利模式篇1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物流园区发展阶段和类型对物流园区盈利模式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物流园区现行的盈利模式,其次对我国物流园区现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根据物流园区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结合物流园区存在的基本类型,提出了不同阶段下各种类型物流园区盈利模式设计思路。

关键词:物流园区盈利模式发展阶段

问题的提出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的规划和建设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蓬勃地开展起来。但过度的物流园区规划和建设热给一些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原因是没有根据当地的区域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物流园区盈利模式,造成了大量园区土地的闲置和园区的经营亏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与资金的浪费。因此,对物流园区的盈利模式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对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的研究最近几年刚刚起步。郑琦(2006)对综合型物流园区盈利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通过资源整合、拓展信息技术服务、开发增值服务来增加综合型物流园区的盈利能力。姜慧韬(2008)从规划和建设的角度分析物流园区的运作模式,将之细分为建设模式、运营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加以详细分析。王令凯(2009)主要分析了我国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现存的问题,针对园区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闭海涛(2007)归纳了物流园区的四种盈利模式,并以某种农产品物流园区的盈利模式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有益的建议。曹明、罗璐、洪力京(2009)对我国物流园区规划和设计中考虑盈利模式不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胡良德(2005)提出了按照主导功能(转运型、存储型、流通加工型和综合型)设计盈利模式的思路。总体而言,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特定类型,更多地关注运作层面的模式设计和宏观政策方面的建议,没有考虑物流园区发展阶段需求和园区种类特点等因素,本文拟结合这两个要素进行综合盈利模式的研究。

我国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现有的物流园区在不同开发模式、不同经营方式下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五种:第一种为地产商开发,以租售方式交由物流企业经营。第二种为地产商开发,与物流企业合作经营。与前一种盈利方式不同的是,地产商在建设完成后,不是将地产简单地采用租售的方式交与物流企业经营收取租金,而是通过成立公司或签订协议合同等方式,与物流企业合作经营,地产开发商与物流企业共享物流经营收入。第三种为地产商通过成立子公司或委托第三方经营。第四种为政府主导,物流企业投资建设并经营。这种方式是我国目前物流园区发展中最常见、最主要的经营方式。第五种为企业自发建设的物流园区,盈利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经营收入,以及国家政策带来的隐性利益。对于最后这两种经营模式下的物流企业,其发展过程中在物流园区整体平台的基础上,受益于物流园区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和优势互补的整体运营方式,其收入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流园区整体发展水平的高低,受益于物流园区整体盈利模式的提高。

物流园区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关于我国物流园区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国内的研究中都提到了盲目追求规模、空置率高、增值服务薄弱等现象。按照郑琦(2006)的研究,我国物流园区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有四方面:一是盲目发展造成大量空置;二是建设成本上升;三是信息技术落后、服务水平低;四是物流管理人才和创新人才缺乏。王令凯(2009)的观点认为,第三方物流需求不足、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增值服务薄弱是物流服务水平低的表现。

参照以上观点,我国物流园区盈利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脱离实际盲目追求规模,造成大量空置。据《第二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物流园区平均空置率达60%,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二是盈利水平低,第三方物流需求不足。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显示,我国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中,由第三方物流承担的比例只有18%;商业企业物流由第三方承担的比例更少,仅占总比例的5.9%;而调查使用第三方物流的企业中,有23%的生产企业和7%的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服务不满意。三是忽视资源整合,建设成本增加,客户成本上升,削弱盈利能力。据测算,物流园区综合投入每平方米约2400~2600元,这与目前商品房的造价几乎相同,不仅抬高了物流园区的入驻“门槛”,使一些实力有限的中小型物流企业无法参与到物流园区中来。四是信息技术应用落后,物流经营服务水平低下。我国物流园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普遍较低,诸如电子商务、互联网、条形码、电子数据交换、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使用,直接影响到物流产业的发展和盈利能力。五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增值服务薄弱。由于电子化、信息化程度较低,大多数物流企业还只是被动地按照用户的指令和要求,从事单一功能的运输、仓储和配送等少数几个环节的业务上,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率水平日趋下降。

面向不同发展阶段的物流园区盈利模式设计

关于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的设计,胡良德(2005)首次提到了物流节点的分类,闭海涛(2007)按照此分类提出了转运型、仓储型、流通加工型和综合型物流园区的盈利模式,姜慧韬(2008)沿用这种分类方法并归类了每种类型代表的园区,并且提出了按照时间将物流园区的发展阶段分为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阶段。参照以上文献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的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园区发展阶段和园区类型两个要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按照发展阶段划分,阐述了每个阶段每种类型园区的盈利模式设计,并且对每个阶段园区的特点和盈利模式设计原因进行了简要论述。

(一)处于初创期的物流园区盈利模式设计

处于初创阶段的物流园区,此时区域经济、交通状况、科技发展等外部环境处于较低水平;从内部环境来看,入驻物流企业数量较少,物流密度较小,园区配套服务不是很完善,信息化水平较低,因此处于此阶段的物流园区应发挥这种园区主导地位的功能,在盈利模式的设计上,应注重其基本功能的实现。四种不同类型物流园区在初创期的特点如下:

转运型物流园区处于运输线上,又以转运为主,货物在这种结点上停滞的时间较短,转运型物流园区必须拥有相当规模的储存场地和仓库,此阶段转运型物流园区应着重利用地缘优势开展货物转运业务。

仓储型物流园区占地面积较大,园区内大部分仓库以储备为主要职能,货物相对停滞的时间长;由于货物多处于静态,园区中作业机械占存货数量的比重较小,而仓库的保管、养护费用较高。处于初创期的仓储型物流园区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利用仓库优势提供大规模仓储服务,收取仓库租赁费和物业管理费;或者结合仓储业务提供配送服务,并对运输配置、仓储管理、流通加工、搬运、包装的环节进行管理,收取配送服务费用。

流通加工型的物流园区既拥有基本的物资集散功能,又承担了一部分生产加工功能,实现了从厂商生产的标准产品到客户所需个性化产品转换衔接的目的。对于初创期的流通加工型物流园区,其盈利模式主要有:建设专业交易市场,收取交易费用;建立流通仓库,收取仓储费用;建立中转仓库,收取仓储和转运费用;建立集货中心,收取仓储、运输费用。

综合型物流园区的初创阶段,园区一般根据当地市场实际情况重点发展2~3种物流服务,因此其盈利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一是建立货物集散中心、交易中心和配送中心,收取场地租赁费用、货物交易费和配送服务费;二是结合转运业务开展货物交易业务,收取仓库租赁费、物业管理费和货物转运费;三是结合仓储业务开展流通加工业务,建立存储仓库和流通加工中心,收取加工费用和仓库租赁费等。

(二)处于成长期的物流园区盈利模式

对于处于成长期的物流园区,物流园区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均有所改善,此时园区所辐射地区的经济水平有所发展,交通状况有所改善,园区入驻企业数量明显增多,物流设施设备建设更加完善,物流市场需求更为旺盛,货物转运量、仓储量等大大增加,物流密度显著增加。而处于此阶段的物流园区,其盈利模式的设计主要要考虑发挥园区的核心功能,而发挥核心功能的关键是整合资源开展更多业务。

转运型的物流园区可以通过整合交通资源,使不同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入驻企业才能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降低运输费用,提高自身的利润率。仓储型物流园区在成长期可以整合信息资源,加强物流信息化方面的合作,建立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的物流信息中心,提供物流信息、物流交易、物流载配等服务,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交易。流通加工型的物流园区可以建设流通加工中心,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将企业的大规模生产转化为用户的个性需求,收取加工费、包装费,同时利用资源整合优势,实施区域合作和联盟。综合型物流园区可以整合信息资源和各类资源,积极建设信息交易中心、仓储配送中心和流通加工中心,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率,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帮助企业减少固定成本支出。

(三)处于成熟期的物流园区盈利模式

进入成熟期的物流园区应该朝着提供更高层次服务的目标迈进,发挥延伸功能。处于成熟期的园区管理者要帮助和引导园区内企业改进物流经营管理方法,推行物流标准化,提高物流作业效率,降低成本,倡导诚信经营,争取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更加超值的服务。

转运型的物流园区可以提供有货物中转站特色的增值服务,包括除基本运输和仓储以外的包装、再包装、流通加工、分拣、配送和信息反馈等。仓储型的物流园区可以提供具有货物管理特色的增值服务,可以通过调集和管理自己和客户提供的单项服务、资源、能力和技术,运用自身的管理模式和运筹技术,整合提供一个综合的生产、物流、销售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流通加工型的物流园区可以发展物流配送等增值业务。综合型物流园区可以为企业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如提供物流咨询、培训服务,吸引相关企业进驻园区,如餐饮、酒店、汽配维修、物流用品市场等,从而增加利润增长点。

结论

物流园区盈利模式设计的目标考虑的不是某个企业个体或某一方面,而是从物流园区整体的角度来设计,目的是通过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实现社会物流总成本的最低。盈利模式的设计要结合物流园区的类型和区域产业特点,兼顾园区投资方、经营方的利益,在初创期注重发挥园区的基本功能,成长期专注于园区核心功能发挥,成熟期注重物流延伸服务功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琦.综合型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的探索[J].上海商业,2006(6)

2.姜慧韬.城市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王令凯.我国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的现存问题及改进措施[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2)

4.闭海涛.nnn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的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曹明,罗璐,洪力京.我国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的问题与对策[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9(2)

6.胡良德.城市物流园区盈利模式[J].运输经理世界,2005(12)

服装行业盈利模式篇2

关键词:服装上市公司;多元化困境;战略选择

ResearchontheDiversifiedDevelopmentofLocallyListedapparelCompanies:DilemmaandSolutions

abstract:alongwiththestep-by-stepwithdrawalofU.S.Qe,thecontractionofChina’sbankingcreditscaleandalsotheweakeningfinancingfunctionoftherealestatemarketandcapitalmarket,locallylistedapparelcompaniesarefacingincreasingconstraintswhenextendingtheirbusinesstothehigh-profitfieldssuchastherealestateindustry.However,underthebackgroundthattheapparelindustryislosingcompetitiveadvantagesandthedifficultsituationoftheapparelindustryishardlyimproved,thediversifieddevelopmentmodeladoptedbyclothinglistedcompanieswillexistinaverylongperiodoftime,andcomparativelyspeaking,theincrementalrelateddiversificationstrategycouldbeusedasthepreferredstrategicchoiceforlistedapparelcompanies.

Keywords:listedapparelcompanies;dilemmaofdiversifieddevelopment;strategicchoice

一、本土服装上市公司多元化发展概况

在两类服装上市公司中,一类是有一定规模和产业优势并拥有基于生产和自主经营一体化产业链的企业,这类企业以七匹狼、雅戈尔、杉杉股份等为代表;另一类是服装加工出口企业,以中国服装、大杨创世等为代表。在上市公司中,雅戈尔、中国服装、美尔雅、杉杉股份等有大型服装生产基地,七匹狼、报喜鸟、美邦服饰的中高档品牌服装表现抢眼。从产业层面看,本土服装上市公司以民营居多,虽进入壁垒不高但竞争激烈,产业空间有限,这是很多企业最终选择多元化的一大主因。

本土服装上市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多元化程度高于其他产业,且大多涉及多个产业的经营活动。这既有产业空间的制约因素,也有企业决策者个人的“做大”情节。近年来我国服装上市公司多元化脚步提速,领域跨度加大,其中以美邦服饰、雅戈尔、七匹狼、九牧王等为代表的企业均涉足地产业,以波司登、杉杉股份、江苏阳光等为代表的企业试水光伏,开开实业则大举涉足医药,鄂尔多斯步入电冶领域。

从2013年16家纳入统计的服装上市公司来看,在营收、净利润和营收增长排名居首的雅戈尔,其大部分贡献并非来自服装。即使从服装上市公司的多元化发展路径来看,以美尔雅为代表的服装上市公司多倾向于以服装为主导的“单一产品型”多元化发展,以红豆股份为代表的服装上市公司多倾向于“相关产品型”多元化发展,以杉杉股份为代表的服装上市公司多倾向于“非相关产品型”多元化发展。从近年来本土服装上市公司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看,多元化涉及领域离散趋势日益明显。

二.本土服装上市公司多元化绩效

基于标准行业代码分类(SCi)及二位行业数标准,来自学术界的研究表明本土服装上市公司多元化所涉行业数均值多在2~3之间,这表明服装上市公司大多有着不同程度的较分化的多元化取向。结合服装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近年来主营业务集中度缩减趋势明显,且企业从服装主业向其他行业转移的趋势快速增强。结合统计数据,服装上市公司多元化已不再局限于行业表层,经营内涵已有根本改变;结合企业年报,多数服装上市公司多元化方向有着明显的随意性,这既与服装业的天然局限有关,也同服装上市公司近年来对主营业务以外领域的投资随意性增强有关。

从服装上市公司多元化领域的选择来看,多元化领域已不再局限于产业链上下游的纺织、批发与零售,对地产等高利润领域投资增强迹象明显,这反映出服装产业利润已成为影响企业专注于主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术界基于二位行业数赫芬达指数度量分析指出,本土服装上市公司的赫芬达指数均值远不足1,这表明服装上市公司多元化已极为普遍。如结合对四位行业数赫芬达指数的研究,则赫芬达指数均值虽略有偏离但弱化趋势明显,如排除经济环境的不可抗力,这依然印证了服装上市公司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在不断增强。

从企业利润率和资产负债率视角审视服装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盈利状况,有助于解读服装上市公司的多元化运行效率。结合企业营业利润率多元方差分析,非相关多元化服装公司的营业利润率虽低于相关多元化公司,但明显要高于非多元化公司,这表明本土服装上市公司的利润率偏低已很普遍,这成为推动企业多元化发展的一大动因。

从资产负债率方差来看,学术界多认为虽然多元化服装上市公司盈利率尚可,但资产负债率偏高,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专注服装主业的企业其资产负债率明显偏低,这表明多元化企业的运行风险和运营成本均较高。结合学术界基于市场价值托宾Q值方差的研究来看,相关多元化服装上市公司的托宾Q值高于非相关多元化公司,这同非相关多元化服装公司经营现状并不乐观的现状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如果从市盈率多元化方差来看,市盈率高低多与会计年度及企业所处年度股市环境有关,这同上升期股市必会影响股票价值道理亦同,这也必然会影响到企业决策层对多元化上市公司绩效的全新解读。但不论上述哪种情况,本土服装上市公司的多元化发展情况都难言乐观。

虽然国内服装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准确性难言乐观,但依然可从来自沪深板块本土服装上市公司提取的样本中寻求研究启示。在基于四位行业数赫芬达指数并结合企业总资产收益率、托宾Q值及市值等诸多自变量多元回归分析来看,来自学术界的研究倾向于总资产收益率同服装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程度呈正相关的结论,但企业资产负债率与之呈反向的走势明显,企业营业利润率同多元化呈适度中度线性关系。更多研究表明,服装上市公司的市值同多元化程度呈弱正相关,市值越高的服装上市公司多元化趋向越明显。但总体来看,虽然专注主业的服装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和运营风险较低但盈利能力较低,而非相关多元化服装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和经营风险虽高但盈利力较高。将二者对比,相关多元化服装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和盈利力均处于中游状态,且风险相对可控。

三、本土服装上市公司多元化困境

我国服装业自有特征明显,产品过剩、产业空间狭窄、利润水平较低、经营环境艰难,这些特征的长期存在推动了服装上市公司多元化选择的增强。同其他产业相比,服装上市公司无论是发展规模、固定成本、库存、资金周转期还是资金链都无明显优势,这也成为制约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客观因素。即使从企业层面来看,本土服装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短线操作明显,虽然所选领域有短期利润收益,但长期来看依然很难摆脱高资产负债和高经营风险。面对产业困境和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多元化发展战略被越来越多的服装上市公司采纳。此外由于不同产业中产品生命周期、市场需求弹性、产业经营特点、财务特点及产业风险都有很大差异,这也助推了服装上市公司决策层通过多元化业务组合来分散企业系统风险的考虑。

近年来,资本市场展示平台的作用趋强,服装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切入多元领域的势头增强,这不仅推动了行业整合提速,发生在企业间的大规模兼并与重组也日趋频繁。然而我国服装上市公司的多元化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企业所涉及领域多倾向技术含量较低、进入门槛较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热门高利润产业。事实表明,这些产业因易吸收资本而竞争激烈,产能过剩风险较大。此外,服装上市公司也很难进入诸如铁路、电力等投资回报高且风险较低的产业,或者说,本土服装上市公司始终面临尴尬的多元化产业选择。

虽然近年本土服装上市公司多元化势头汹涌,但多元化经营效果并不很理想。财务资源并不宽裕的服装上市公司始终未能解决多元化发展过程中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盈利性与流动性间的协调难题。仅以雅格尔为例,虽然2009―2010年期间地产占营收总贡献近半,但2011年地产投资效益几近腰斩,2012年地产业务的库存达200多亿元。如果结合服装业2012年中期业绩,仅上半年多数服装企业的业绩就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这在企业非服装领域更为严重。更多资料表明,持续扩张的多元化不仅弱化了企业决策层对服装主业的关注度,也加大了企业内部管理的难度,其消极影响虽短期不易察觉,但却成为制约企业未来发展的隐患。当前服装企业由多元回归主业并尝试电商化、品牌化发展趋势增强,但企业同时也面临服装业由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经营转变的压力,市场集约化程度的增强成为服装上市公司由多元化回归主业不得不面对的客观制约。

四、增量式同界异业相关多元化可作为本土服装上市公司的战略首选

随着美国Qe逐步退出和我国信贷规模收紧,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开始转弱,本土服装上市公司致力于地产等领域的非相关多元化发展模式受到制约。然而在服装业比较优势持续走弱趋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在服装业大环境难以改善的情况下,本土服装上市公司的多元化发展依然会长期持续。在此环境下,虽然风险倍增,本土服装上市公司坚持多元化发展的思路依然难有改变,但应力求避免对非相关多元化发展的盲目乐观,以及为追求高投资回报而进入诸如地产、新能源等原本并不熟悉的高风险领域。从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本土服装上市公司的非相关多元化发展确实有着将企业规模体量引向畸形发展道路的系统风险。

从长远来看,本土服装上市公司的非相关多元化发展是一种近于扭曲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基础脆弱。本土服装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领域应同主业形成关联,因为非相关产业经营上的差异不仅会制约服装企业综合利用既有能力,还会使企业的管理难度和风险随之加大。相较而言,增量式相关多元化或可作为本土服装上市公司的战略首选。也就是说,在不挤压服装主业投入且不抛弃服装主业的前提之下,本土服装上市公司应将额外资金投入到同服装相关的领域以求长远发展。严谨地说,本土服装上市公司可考虑“增量式同界异业式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国际著名品牌阿玛尼的相关多元化战略为此带来了启示。该奢侈品品牌的多元化道路始终围绕核心产业开展,其多元化产品始终与奢侈生活保持着高度相关,并始终能以主业作为核心原点进行有限度的相关延伸,这种多元化发展模式更适合本土服装企业的多元化发展。

服装行业盈利模式篇3

随着11月26日晚间重组失败公告的,男装品牌企业步森股份次日开盘即告跌停。

这是国内处于困境中的服装企业努力挣扎的一个缩影。

据《投资者报》记者统计,今年前三季度,近六成服装类上市公司的业绩宣告下滑,另有一成多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不足20%。其中步森股份净利润同比下滑393%,在服装类上市公司中表现最差。

不过,另一个让人们无法忽视的现象是,服装企业线下和线上的销售现状出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天猫创下了571亿元的天价成交额,其中服装类的消费仍是一大主力。

然而在线下,因为门可罗雀,一大批服装企业不得不关闭门店以节约成本,为避免净利润进一步下滑而努力挣扎。

“低速增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成为众多服装企业要面对的新形势。”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杨金纯认为,“而这主要缘于当前‘新常态’下的经济形势。”

 ;转型势在必然。而要找到转型的最佳路径,中国服装行业仍在不断探索。步森股份此次重组失败便是转型中的一次失败经历。

11月27日,《投资者报》记者电话联系步森股份董秘寿鹤蕾,接电话的办公室人员称董秘不在,可能下周才能回来。记者随后将采访提纲发至公司邮箱,但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但是,在艰难的境地中,依然有企业表现得颇为风光。以男装品牌海澜之家为例,其被多家券商看好,有人认为其独特的经营模式甚至不逊于茅台。

为了解其业绩高增长背后的原因和盈利模式,记者近日致电海澜之家,其证券事务部的薛小姐称:“目前公司暂不接受电话采访。”不过她告诉记者可联系公司媒体部。

记者随后联系到海澜之家媒体部负责人方宜才,他表示:“当前服装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很多同行都想学习海澜之家的盈利模式。如果蜻蜓点水般写出来,写得不过瘾;如果写得太透,可能会泄露商业机密。”最后,他以“目前公司对外的态度很低调,不方便接受采访”为由婉拒了记者。 ; ;

近六成服企净利润下滑 ;

步森股份利润大降393%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最近几年,服装企业陷入了库存高企、净利润下滑的困局。

在申银万国统计的服装家纺类上市公司中,共有36名成员,剔除3家家纺公司和被化肥企业新洋丰借壳的中国服装,还剩32家。

今年前三季度,上述32家公司中,有19家净利润下滑,占比达59%。另有5家公司净利润涨幅不足20%,占比15.6%,剩余的8家公司的净利润增幅在21%~212%之间,占比25%。

受到业绩不佳影响,今年以来服装类上市公司涨幅有限。该行业今年以来(截至11月27日)整体涨幅为39%,在100多个申万二级行业中居于第42位。

 ;从单家公司业绩表现来看,步森股份净利润下滑最为厉害。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步森股份亏损3960万元,同比下滑393%。此外,主营男装的希努尔和美尔雅的净利润也下滑100%以上。

对于业绩的大幅下滑,步森股份在其三季报中为投资者带来一个连环答案:“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393%,主要原因为利润总额减少,递延所得税转销所致。”

财报还显示:“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减少223%,主要原因为营业利润减少所致。”

那么,营业利润又为何减少?“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292%,主要原因为本期销售减少所致。”步森股份称。

至于销售减少的根本原因,步森股份却未给出答案。财报显示,其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5亿元,同比减少25%。

谈及2014年全年的状况,这家2011年才上市的公司对前景的预期也并不乐观。三季报显示,公司预计2014年净利润将亏损5374万元~5624万元。而2013年其实现净利润580万元。

对此步森股份解释称:“公司所处整体市场形势依然严峻,服装终端市场疲软,客户订单减少,销售规模下降。”

不过,与这些企业不同,在严峻的形势下,一些服装企业的业绩表现却毫不逊色。

前三季度有8家服装企业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20%,按照业绩增幅大小排序,依次为开开实业、海澜之家、雅戈尔、美盛股份、龙头股份、棒杰股份、探路者和森马服饰。

其中,开开实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12%,海澜之家增长84%,雅戈尔增长49%。

需要指出的是,开开实业和雅戈尔大部分的主营收入并非来自服装。

根据最新财报显示,开开实业的主营构成为:医药类占主营收入的79%、服装类占17%;雅戈尔的主营构成为:房地产旅游占主营收入的66%,服装制造占30%,纺织业占2.7%,电力占1%。

海澜之家的主营收入则有98%来自于服装。其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84%。该公司自今年4月才通过借壳凯诺科技上市。

谈及服装企业的投资价值,长江证券重点推荐了探路者和海澜之家,前者因有望受益于体育政策利好体育行业发展,后者因具备独特的经营模式,高质量中等价位的产品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此外还建议关注森马服饰。

利润下滑引发关店潮

转型之路布满荆棘

 ; ;

从利润普遍下滑的局面来看,目前服装企业所处环境并不乐观。

事实上,最近几年,高库存一直是令服装企业头疼的问题。而激烈的竞争则进一步压低了服装企业的盈利水平。

根据《投资者报》记者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服装家纺行业的净利润率水平只有9.97%,较2007年的13.57%的水平下降了3.6个百分点。

伴随利润的逐步下滑,很多服装品牌公司开始收缩战线,关闭门店节约成本。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年底,七匹狼关闭门店347家、九牧王关闭73家、卡奴迪路关闭53家、希努尔关闭46家。这4家公司均为主营男装品牌的服饰公司。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只不过,在困难面前,有人迎头而上,有人则畏难退缩。

那些坚守在服装生产阵地的企业,大多选择向线上转型,开辟o2o领域的新格局;另外一些企业则准备放弃服装主业,进行跨界重组。

传统服装企业努力在线上布局,这从刚刚过去的“双十一”狂欢中就可窥一斑。

中信证券近期的研报显示,在“双十一”大战中,传统线下品牌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居销售前十位的服饰品牌中仅韩都衣舍为线上品牌,其他均为线下强势品牌。且各服饰子类目的热销榜前五也多为传统线下品牌。

其中,森马服饰今年表现不俗,总销售额近2亿元,其休闲服与童装均实现翻番,且位居各自类目第一位;探路者销售额1.2亿元,同比增长58%,居户外类目第一但增速低于全年整体水平。 ; ;

“未来品牌企业增长从更多依靠线上逐步向多渠道融合发力,将成为重要趋势。”中信证券认为。

不过,知名服装行业专家马岗表示:“国内服饰商的o2o模式并不成熟,也不能解决国内服饰商最困扰的库存问题。”

除了在线上布局,很多公司还开始向其他领域做局部转型,如美盛文化全资子公司对外投资;美邦服饰拟与均瑶集团一起作为主发起人筹备设立“上海华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早的还有向地产领域进军的雅戈尔和红豆股份。 ;

在困境面前,一些公司则选择彻底退出服装主业。如已经被化肥企业新洋丰借壳的中国服装。另一个典型案例则是今年业绩下滑最厉害的步森股份。

步森股份上半年曾重大重组预案,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资产出售等一系列交易,实现广西康华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借壳上市。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李艳、杜常铭夫妇,步森股份将由品牌男装的生产商变身为优质水稻等农产品销售商。

但随着11月26日步森股份宣布此次重组失败,其此次转型也宣告流产。

海澜之家领跑服装企业

开店模式被称好过茅台

前1万名免单!海澜之家天猫旗舰店在“双十一”推出的促销策略在助力其赚足眼球的同时,也令其销售收入再上新台阶。

公司此前披露今年“双十一”电商实现销售超过9000万元,同比增长24倍左右。根据亿邦动力网数据,在天猫“双十一”男装热销品牌排行榜中,海澜之家排名第五。

另据大智慧通讯社报道,海澜之家当前电商销售保持高增长态势,预计全年电商收入能达4亿元左右,同比增长超3倍。

这一连串数据或许能成为海澜之家今年以来高增长业绩的注释。这家公司主打品牌“海澜之家”以“男人的衣柜”为理念向消费者提供男士全系列服装以及配饰。

海澜之家今年4月通过借壳凯诺科技上市,在上市之前,海澜集团等七方承诺海澜之家2013年~2015年经审计的税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2.1亿元、14.7亿元、17.1亿元。

就目前情形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84%,已提前完成全年业绩承诺。

在服装行业处于艰难转型的当下,海澜之家凭什么能有这么好的业绩?公司董事长周建平所打造的独特的盈利模式被视为关键因素,甚至有人认为,其盈利模式好过茅台。

对于公司的盈利模式,其媒体部负责人方宜才表示:“现在不方便对外透露,待以后时机成熟,会对外详细公开。”

不过,记者查阅其被借壳方凯诺科技的重组预案发现,海澜之家独特的经营模式旨在销售环节主要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模式,与加盟商结合为利益共同体,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

服装行业盈利模式篇4

一、网络游戏盈利模式的现状

伴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迅猛发展,各种网游盈利模式应运而生。目前,国内网络游戏的盈利模式基本有收费网游、免费网游、iGa和周边产品种。其中,免费网游已经成为整个网游市场的主导力量。

(一)收费网游

收费网游是以出售游戏时间为盈利模式的网络游戏。这一模式分为点卡收费和包时收费两种。点卡收费指玩家购买点卡对游戏账号进行充值,而金额则根据在线游戏时间的长短来扣除,不进行游戏就不形成消费。包时收费指玩家一次性购买整个游戏时段,无论是否进行游戏都形成消费。

以《魔兽世界》为例,这款标准的收费网络游戏采用的是点卡和CDKeY销售相结合的方式。玩家在注册《魔兽世界》账号之前必须先购买一个价值30元的CDKeY,然后才能进行注册。购买CDKeY就好比是购买了一个游戏账号,想要实际进入游戏还必须购买点卡进行充值,每小时相当于0.45元。如果玩家使用外挂账号被封后,原本购买的CDKeY也随即失效,玩家只能重新购买新的CDKeY。这种账号和CDKeY的捆绑有效地保护了账号的安全,限制了部分玩家对外挂的使用,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可靠的游戏时间,维护了收费网游的资金来源。

收费网游给予了玩家在时间选择上的自由,在费用上也感觉更加便宜。玩家为了能够持续在游戏中生存,就必须不断进行点卡的购买或者增加游戏时间以赢得更多游戏币来进行充值。如此一来,收费网游在游戏推广初期可以有效地回笼资金,便于游戏的持续开发以及企业的运营。

(二)免费网游

免费网游是指游戏时间免费,而对游戏增值服务进行收费的网络游戏。比如销售装备卡、道具卡、双倍体验卡等。这一模式也被业界称为iB模式(itembilling,即道具销售)。

目前,国产网游中深受玩家喜欢的《天下贰》就是一款标准的免费网游。玩家上线游戏无需支付点卡,通过完成游戏中设置的免费任务、下战场等环节达到增加经验、升级的目的。但是要想在游戏的pK中获得更多的胜利,就必须使游戏角色拥有好的装备,而这些装备一部分可以通过完成游戏任务获得,另一部分比较珍贵的装备则必须通过游戏币购买。此外,在《天下贰》中还设置了很多开宝箱活动。每一只宝箱售价1元,在开宝的过程中会有机会开出非常珍贵的甚至是无法用游戏币购买到的装备,这对于广大玩家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类似的心态。在单价相对低廉的情况下,大部分玩家都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购买宝箱,数量可多可少,有着庞大玩家基础的《天下贰》每天在开宝箱环节上就能获得较好的收益。可见,这种在免费网游中变相促进道具销售的方式,利用玩家渴望道具、的心理,使玩家从被动购买转变成主动购买。

(三)iGa

iGa(in-Gameadvertisement,即网络游戏植入式广告),就是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将产品或企业品牌信息植入网络游戏内部,在不影响游戏正常进行的情况下,以体验式、互动式的信息传播方式让目标受众在游戏的过程中接触广告信息或体验广告产品,从而达到广告传播的效果。比如在开心网开发的“开心农场”游戏中,商家大规模推出各品牌植入营销的特殊作物,就连农舍、花园等也都可以换成合作厂商的形象广告背景。

与传统网游盈利模式需要直接或间接向玩家收费并依赖玩家在线人数和时间的特点相比,iGa显得更加灵活和独立。它依靠游戏在线玩家的数量来吸引第三方广告商,通过收取植入式广告费用来实现盈利。网络游戏植入式广告正越来越受到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的青睐,被誉为“网游发展的下一座金矿”。中国目前网游植入式广告只是初露头角,2008年其市场规模仅1.3亿人民币,与美国iGa市场规模4.03亿美元相比差距很大,这正显示了我国网络游戏植入式广告本身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

(四)周边产品

周边产品就是网络游戏公司自己生产或是授权其他公司生产与游戏相关的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实物,通常包括游戏角色形象的人偶、游戏内容的邮票、带有游戏LoGo的服装、生活用品以及在游戏中的道具等。周边产品作为游戏的衍生品而存在,随着游戏的深入人心以及用户量的增加,销售游戏周边产品是游戏经营者拓展其收入的重要途径。相比欧美比较成熟的游戏周边市场,中国市场的潜力还没有得到释放,国内做得比较好的要数腾讯。腾讯公司为其QQ系列产品推出了各种周边产品,如毛绒玩具、游戏中人物的玩偶、服饰以及化妆品等,这些周边产品为腾讯公司赢得了不菲的收益。

二、网络游戏盈利困境

中国目前的网络游戏主要靠游戏收费实现盈利,即便免费网游也不是真正免费,只是将收费的手段置后;而iGa和周边产品等新型盈利模式虽然呼声很高,也受到各方专业人士的热捧,但其实际收益对网络游戏总收益的贡献很小。中国网络游戏要实现持续盈利依然面临不少困难。下面就目前我国网游盈利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收费网游”和“免费网游”模式的弊端

众所周知,“收费网游”和“免费网游”是当前网游企业直接和间接依靠游戏收费实现盈利的两种方式。“收费网游”对于玩家来说有进入门槛,需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一定的休闲时间,这样的玩家毕竟有限;况且,“收费网游”企业因受廉价收费普及的影响而不敢轻易提高收费,一旦提高就会导致玩家大量流失,其盈利空间因此受限。

自2006年开始,企业纷纷投资开发“免费网游”,“免费网游”逐渐成为网游运营的流行趋势,并占据国内网游市场的主导地位。“免费网游”在前5年虽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却存在资金回笼慢、游戏内容缺乏吸引力、道具设计理念单一等问题,削弱了游戏开发商的盈利能力。具体而言:首先,资金回笼慢。“免费网游”的收费模式对游戏运营商的资金实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游戏进入成熟阶段之前,即便有大量玩家在线,资金也得不到及时回笼。同时为了维持整个游戏网络的运行,运营商还必须持续投入。其次,对游戏内容要求提高。由于免费游戏使玩家在前期接触阶段处于一种零成本的状态,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是否继续玩某款游戏,这就对游戏的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游戏开发商必须以游戏精美的制作和设计来吸引玩家。再次,道具设计理念单一。目前对于游戏的设计,很多游戏开发商的思路仍旧围绕着游戏角色,对于道具的功能挖掘不够深入,一般只局限在几种比较常见的功能上。比如,《天下贰》游戏中提供的道具功能就仅仅局限在有助于提升游戏角色等级和装备评价上,之后所开展的各种活动也都是围绕装备等级这个主题展开,没有设计出更多的功能型道具来丰富玩家在游戏中的体验。

(二)iGa模式发展中的阻碍

我国iGa市场刚刚兴起,市场的发展不容乐观,诸多问题都在影响其前进的步伐。一是营销思路老旧。现在国内的iGa广告仍然停留在简单的品牌和游戏背景、人物的嫁接上,比如路边的广告牌、背景中漂浮的商标或者是直接以产品形式出现的游戏道具。由于目前处于iGa广告兴起的阶段,玩家对这类广告还留有新鲜感,只要在游戏中设置得十分自然,不影响游戏的正常进行,玩家都会接受;但是,一旦这种广告模式进入成熟期,原先的新鲜感消失,这样的iGa设计思路就会影响企业盈利。二是存在技术壁垒。一方面,我国的游戏运营商有些是通过国外游戏实现盈利,游戏开发团队多在欧美和韩国,而在游戏中植入广告需要修改游戏本身的程序,这在技术沟通上就会存在一定的障碍;另一方面,国内的游戏开发团队也尝试自主开发网络游戏并在其中植入广告,但受人力、财力和时间所限,游戏开发商兼iGa广告商这种双重身份因无法全面、专业、深刻地理解广告客户的要求并给出周到、合理的广告方案,而使广告主对投放广告的效果表示怀疑。上述两方面的因素严重阻碍了iGa模式在我国的广泛应用。

(三)游戏周边市场开发力度不够

对比国外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周边产品市场,国内的网游周边产业一直处于一种半温不火的状态。主要原因在于:1.产品品种单一,盗版问题严重。目前市面上最火的《魔兽世界》的周边产品也只有区区数10款,并且产品缺乏设计感,这也是国内周边市场的普遍现象。单一的品种使得整体产业链基础薄弱,不足以形成规模化。此外,周边产品市场不规范,行业内无序竞争且执法力度薄弱,导致市场上盗版猖獗,给整个市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2.渠道商缺乏。国内的周边产业链尚未铺设成熟,市场上缺乏专业的连锁店或其他规范的渠道销售网游周边产品。3.“异业合作”困难。异业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行业的企业通过分享市场营销中的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种营销策略。在异业合作中,游戏和影视的合作发展得较早,国外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如《忍者神龟》、《变形金刚》、《加勒比海盗》等。国内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从原创网络游戏转化到影视剧作品的《仙剑奇侠传》,但也只是扩展到电视剧便停住。中国网游“异业合作”困难,不外乎国内缺乏像迪斯尼这样集节目制作、游戏开发、游乐为一体的跨行业领军企业,以及国产网游中能够作为影视剧改编的经典作品缺乏两大原因。

(四)不同盈利模式之间缺乏沟通

目前国内的网络游戏盈利模式种类仍然比较单一,且总利润的大头被游戏收费即道具销售占去,一些新兴的盈利模式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没能体现盈利模式多元化的特点。网游的不同盈利模式,应该是围绕原创游戏这一核心展开的一个同心圆,彼此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达到资源共享,才能实现总体利润最大化。但是,目前国内网游市场并非如此,各种盈利模式各自为战,在此基础上的产业化道路也远不成熟。

三、网络游戏未来盈利模式展望

综上所述,我国网络游戏盈利模式从最初的“收费网游”发展到“免费网游”,单一盈利模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iGa和周边产品等新型盈利模式刚刚兴起,发展未成气候。针对目前网游盈利的现状与困境,网游企业应在对原有盈利模式改进的基础上,寻求各种盈利模式间的有效融合,并通过市场的竞争和政府的监管去除盈利模式中不合理的因素,从而实现企业快速、持续的发展。

(一)促进各种盈利模式间的融合

网络游戏的各种盈利模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之间围绕网游这一核心价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种模式如果能够有效融合,必将有助于网游企业实现快速、持续盈利。在此,我们不妨尝试着对目前现有的网游盈利模式作一个融合规划:1.前期,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根据著名的二次销售理论,游戏运营商第一次销售的产品为游戏,获得玩家的注意力;第二次销售的是玩家的注意力,获得广告收益。“免费网游”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游戏在线人数,确保了受众数量基础,那么广告商在游戏中做广告并为此付费就是理所当然的。游戏运营商在前期应结合游戏特点,向相关广告商推广游戏创意,鼓励其在游戏中做植入式广告,游戏广告费收入可有效破解“免费网游”资金回笼慢的难题。2.中期,待网络游戏正式进入市场并获得市场认同后,网游企业再根据玩家的喜好推出周边产品,并根据游戏进程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如此便在传统的点卡销售和道具销售的基础上,实现了游戏衍生价值的开发。3.后期,各种盈利模式共存,相互补充,确保网络游戏总体盈利稳步增长。

(二)完善网络游戏产业相关政策

近年来,出于对网络游戏市场健康发展的考虑,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范网游市场、保护消费者虚拟财产安全、控制青少年上网时间等方面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整个行业健康规范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今后,政府监管部门还应以扶持和规制并进为原则,为网络游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营造更为优良的环境。

第一,加强对网络游戏产业秩序的监督管理,积极开展相关产业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加强对盗版的打击力度,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严厉打击“私服”、“外挂”等违法行为,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引导、扶持软件企业发展国产游戏。

服装行业盈利模式篇5

一、引言

服装B2C是B2C电子商务和服装行业相结合的产物:由于B2C的不断普及,服装行业毛利率高、需求量大和渠道广等原因,二者很容易创新出独特的盈利模式。根据《中国服饰报》和iReseach调查报告显示,预计2013年有望突破200亿元。

服装B2C行业发展形势良好,但是盈利模式尚未成熟。本文从竞争优势的角度,探索竞争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并结合ppG和VanCL等案例,分析服装B2C企业的表现。最后,提出针对服装B2C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二、服装B2C模式简介

服装B2C是B2C电子商务和服装行业相结合的产物,其市场结构类似于具有外部性的伯特兰(Bertrand)模型,最终的均衡状态为:第一,企业以价格换增长,无法大规模盈利;第二,进入门槛较低,差异化程度较小。

(一)服装B2C行业的Bertrand模型

现阶段,由于各大品牌实力薄弱、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行业进入壁垒不大和网络世界的自由性,市场结构与伯特兰(Bertrand)模型类似――几大企业共同定价,让市场区决定销售的数量,企业均以边际成本提供产品。

(二)外部效应

服装B2C企业之间存在博弈行为。例如在其他企业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单个企业降价可获取大于15%的增长速度,因此企业之间价格博弈类似于“囚徒困境”,纳什均衡为(降价,降价)。

三、服装B2C企业竞争力的“四大支柱”

根据竞争优势的相关理论,结合对ppG和VanCL等服装B2C企业的案例分析,发现竞争优势在于品牌定位、营销成本、oem成本、重复购买率和供应链管理这4方面。

因此,服装B2C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分为4维度――品牌定位、成本控制、重复购买率和供应链管理,每个维度有2-4个二级指标。

(一)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主要包括市场定位和和目标顾客的选择。

1.市场定位

(1)产品定位

目前,杰克琼斯、ZaRa、only和李宁等传统品牌开始拓展服装B2C市场。由于品牌壁垒的限制,服装B2C“不要一味瞄准现有市场中‘高端’或‘低端’的顾客,而要面向着潜在需求的买方大众。现阶段,服装B2C企业适宜将产品定位在中低端、款式新颖的时尚消费品。

(2)定价策略

服装B2C可采取的定价策略有两方面:第一,靠低价策略降低顾客初次购买的试错成本;第二,配合捆绑销售、累计数量折扣、组合优惠、满额优惠和礼品卡等促销技巧,增加其重复购买的比例。

2.目标顾客的选择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网络用户多为学历为本科或大专的青年人,分别占59%和54%。选择目标顾客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聘请青年人的“意见领袖”为形象代言人,向消费者传递企业的品牌诉求,并通过平面媒体或网络渠道告知消费者销售渠道;第二,在青年喜欢的BBS、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上开展Cpm营销;第三,在青年人群中免费开展免费试穿活动和软文推广。

(二)成本控制

1.oem成本

服装B2C企业的制造成本大约占零售价的30%~45%,企业应该执行严格的质检标准,以低端的价格提供中端质量的服装。

2.物流成本

物流外包方案成本更低,自建物流方案效率更高。目前,适宜采用“外包”和“自建”折中的方案。不同物流方案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成本如表1所示。

表1不同方案的物流成本

资料来源:根据“快递之家网站”整理和计算。

3.运营成本

服装B2C企业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成本、网站建设费用、采购成本、存货成本。一般而言,人力成本、营业税、系统成本和产品成本分别占零售价的15%、5%、20%、30%和30%。

净利润=零售价―人力成本―营业税―系统成本―产品成本―营销成本

扣除各项运营成本和营销成本之后,企业的净利润所剩无几。

4.营销成本

权威人士表示,服装B2C的营销成本至少占零售价的30%,品牌营销的精准度至关重要。

营销的精准度直接决定资金链的稳定性。因此,企业需要不断优化营销的精准度,其过程如图2所示。

图2服装B2C企业网络营销精准度优化策略

企业应该采取网络营销的模式,建立需求反馈机制,根据CpS和Cpm的不同特点,使不同广告投放渠道优胜劣汰,逐步控制营销成本,提升营销精准度。

(三)重复购买率

1.获得新顾客的成本

因为服装B2C企业获取新顾客的成本很高,所以很难从第一次购买行为中获得利润。一般B2C网站的转换率为5‰,少数优秀的网站达到2~5%,高重量的CpC价格为1元/点击,因此服装B2C企业获得新客户的成本约为20~200元。以VanCL为例,其获取新顾客的成本约为50元/个,昂贵的成本使得企业丧失了短期的盈利能力。即使采用Cpm+CpS结合的广告推广方式,企业的利润也微乎其微。

2.二次购买率的重要性

服装B2C企业很难从顾客的第一次购买行为获得利润,二次购买率的营销成本几乎为零,提升二次购买率是解决企业盈利问题的关键。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二次购买率与利润率呈线性关系,其盈亏平衡点大约是15%左右。

(四)供应链管理

1.oem品质监控

多数服装B2C企业采用“生产外包”模式,对oem环节缺乏控制力,产品质量十分不稳定。以ppG为例,质检人员也会在衬衫生产的前期、中期、后期去查看生产线和流程,但更多的质量监控细节外包给第三方的质量监控公司SGS-CStC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SGS)去完成的。

2.在线查询和沟通

在在线查询和沟通功能方面,服装B2C网站的创新精神尤为缺乏。大多数网站具有相似的查询和沟通功能:BBS留言、电子邮件、QQ联系、400电话咨询。针对这一点,服装B2C企业可以借鉴淘宝网的营销案例。

3.配送管理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貌丰富,现阶段不同服装B2C企业使用的配送方案主要是物流外包和自建物流。

四、对服装B2C企业的若干启示

由于服装B2C企业的特殊性,其具有资金优势、设计优势、产品优势、数据库优势和人气优势等竞争优势,同时具有品牌、成本、模式和竞争环境等劣势。企业应该立足服装B2C企业竞争力的四大影响因素,发挥自身优势,弥补其劣势。

(一)立足市场定位和目标顾客,合理化品牌定位

1.以中青年网民为目标顾客,不断细分市场

根据调查显示,互联用户以大专以上的青中年为主。企业以中青年为目标,不断细分群体的文化取向和个性差异,针对细分市场的特征进行集群式营销。

2.市场定位在中低端的时尚消费品

第一,产品定位在时尚消费品,根据目标顾客的心理特征,将产品打造成中低端的时尚消费品;第二,“高性价比”的定价策略,多样化的促销技巧。

(二)使用“折中”物流方案,加强内部营销,缩减运营成本

1.使用“折中方案”,与物流公司建立“配送专线”

服装B2C企业既不适宜物流外包,也不适宜自建物流。服装B2C企业可以借鉴VanCL,使用“折中方案”。在保证配送速度和配送成本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2.加强数据库营销,节约营销成本

服装B2C企业获取新顾客的成本过高,只能从顾客的重复购买中获利。以ppG为例,在其停止广告的一段时间,通过内部数据营销,按照2%的转换率,每日有4000的顾客,也获得了200万的月销售额。

(三)拓展线下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力率

以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互动提升用户粘度和二次购买率,主要方式有2种:设立专卖店,扩大品牌影响力;拓展线下渠道,增加曝光频率。

(四)与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整合物流资源

服装B2C的供应比较简单,主要分为原材料采购、oem代工和物流配送等几个环节。针对对供应链管理,服装B2C企业可以借鉴传统的服装企业。传统的服装企业实行生产外包,在面料供应商实行双流程的质检流程,或者以投资控股的形式持有一些服装企业,以此保证服装的供应质量。

服装行业盈利模式篇6

现有商业模式分析

视频网站按类型可以划分为视频分享网站、长视频网站、客户端网站等。概括总结各大视频网站现有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广告投放来盈利。细分下来,视频网站的广告投放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首页广告。多以图片、弹窗、悬浮框、横幅、文字等形式出现。第二,贴片广告,也称内置广告。贴片广告可以分为视频开始前、视频暂停时、视频结束后、视频画中画、文字滚动缓冲时等。第三,视频类广告。主要包括商品、游戏、新电影或电视剧的宣传,近年来视频网站也开始细分目标受众市场,开始利用用户数据库来为用户提供精准的分类广告。

二、付费业务或付费服务。包括会员收费制度和付费业务或付费服务。付费会员一般以包月或包年为一周期,支付相应的会员费,从普通的注册用户升级为会员,便能进入专属的Vip区进行观看点播。此外,有些网站还开设了单次付费服务,俗称“影视商城”。总体来说,付费视频在视频网站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为了积累客户,大多数视频还是免费播放的。现在有些视频网站已经开始逐步培养用户的付费意识,例如观看指定的某些广告可以获得收看一定时间的收费业务的奖励行为,或在指定商城消费指定信用卡换取视频点播包月卡等,让用户逐渐对收费内容感到习惯并认可。

三、内容出版及版权分销。内容出版是指视频网站自身投资拍摄或参与相关电影电视剧的投资拍摄,然后通过转让版权盈利,或将电影网络发行后,与发行方分成等。版权分销是指视频网站为了分摊高额的正版影视剧购买费用,按照年限以非独家的方式分销给其他视频网站或公司。

除上述外,各大视频网站还存在其他的盈利业务,但是规模都不大,在收入所占比例中也较小。一是手机视频业务;二是依靠用户上传原创内容,再按照其点击率来营收;三是合作运营,即视频网站与网络游戏公司、通信运营商等进行战略合作,双方共享盈利;四是线下盈利,是指通过“线上品牌增值服务+线下衍生周边产品”的方式收入利润,即先以视频内容获得用户关注,打造品牌效应,后将品牌价值应用于线下,进而利用线下衍生的周边产品获得收入。各大视频网站经过数年的发展,在商业模式方面已经有了相应的探索和尝试,并获得了一定的营收,但是在结合内外部行业环境的分析下,视频网站现有的商业模式还是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

一、成本远远大于收入,负担较重。视频网站在成本花费主要是带宽成本和购买正版影视剧所支付的版权成本。以优酷网为例,优酷网在2012年第三季度,仅带宽成本就花费人民币1.366亿,内容成本花费1.364亿人民币,整体亏损9150万美元。①

二、盈利结构单一,商业模式趋同。2011年至2012年,中国网络视频行业收入构成中,广告收入所占比重均在65%以上,且比重呈增加趋势,到2012年第三季度,广告收入所占比重已达75%,版权分销收入随版权价格的回归稳步回降。②在这样一种盈利结构下,视频网站的盈利容易受到各大广告商的影响。在过分依赖广告盈利的问题之外,网络视频广告本身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例如,网络视频广告目前的实际效果测量还是按照传统的互联网广告测量,例如点击量、曝光量、一二次跳转等,没有结合视频网站本身的特点来进行检测。

三、内容同质化严重,难以形成稳定的用户群。随着台网互动策略的实施,电视台的热播剧也成为视频网站的重头戏,有的视频网站为了缓解高额成本,甚至将独播剧的版权分销给其他网站以收回成本,这样一来,内容同质化竞争不仅存在于视频网站和视频网站之间,也存在于视频网站和传统电视台之间。

四、外部经营环境发生变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民营视频网站除了要和同行业的视频网站进行竞争,也开始面对“外部”涌进的一批竞争对手和相关替代品的竞争。这一批“外部”竞争对手包括传统广电集团如央视旗下的CntV、湖南卫视的芒果tV;传统门户网站旗下如新浪视频、搜狐视频;搜索网站旗下视频网站如百度视频;点播类网站如迅雷旗下迅雷看看等。

视频网站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

面对较为单一的盈利模式,视频网站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更多的盈利方式,继续扩大收入,避免因成本过高而遭遇资金短缺的难题。

一、合作创新:台网互动。互联网视频相对于传统电视的优势在于用户可以不局限于节目播出的固定时间或不局限于在家里的电视机上观看,只要拥有一台可以上网的设备,在手机,平板电脑上也能随时随地搜索,观看视频,且互联网视频的内容远远丰富于传统电视台。但是,在节目的制作、包装上,电视台拥有更加专业的团队和资源。所以,视频网站与电视台互相融合、互相合作是现代媒体业的一大潮流。早期的台网互动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上,例如视频网站向电视台购买热播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版权、电视台借助视频网站的平台进行自身的推广,扩大收视观众群等。这种“拿来主义”已经不能适应在线媒体行业的发展状况,视频网站必须从被动的内容照搬转变为联合电视台的优势主动生产原创内容。

目前比较成功的台网互动的案例有搜狐视频与安徽卫视打造的新版《水浒》、酷6网与浙江卫视出品的《全民奥斯卡》、ppS与旅游卫视合作的生活“绿色频道”等。视频网站应该逐步改变自身在合作中被动的附属地位,拿出自有品牌资源,往深度发展,使双方的合作更具价值。

二、业务创新:发展视频电子商务技术。2013年11月11日,淘宝“双11购物狂欢节”仅用了85分钟,销售额便突破了80亿,不禁让人感叹网购的强大之处。2009年,优酷网就和淘宝网了一项“视频电子商务技术”,方便卖家在商品的详细情况中加上视频描述,能更全面地展示自家的商品,为客户提供更多购买的细节。2012年3月,天猫商城联合酷6网、优酷网、56网、土豆网,将女装t台秀搬运到了在线视频上,除了展示商品之外,用户只要拿起鼠标,直接点击模特身上所穿着的衣物,就可以实现在线购买。优酷土豆合并后,将会加快视频电子商务的推进,视频技术将会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电子商务平台上。

随着三网融合、多屏合一技术的普及,在便利性、用户体验性等多方面完胜电视购物的视频购物,将成为网购达人们随时随地“下单”的又一选择,也成为视频网站扩大利润来源,创新完善商业模式的选择。

三、技术创新:实施云战略。“云计算”将所有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无需人为参与。这使得应用供应方无需为日常的管理而烦恼,能够更加专注于内容的开发和升级,有利于创新和降低成本。用户也可以随时随地上传下载、管理观看自己云储存中的视频内容。目前it和通信行业巨头们都纷纷进行了自己的云平台建设,例如微软云官方平台、Google云、苹果icloud亚马逊CloudDrive等。视频行业也开始纷纷部署自己的“云战略”。2012年6月5日土豆网与中国电信上海达成独家合作,在中国电信上海e云存储上传的内容,用户可以打通土豆网账号平台将其一键到土豆网,用户将从土豆网和中国电信的云计算平台中实现从存储到播放和分享的一站式服务,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四、内容创新:大力发展原创内容。视频网站的内容来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用户自己上传原创内容,即UGC模式;二是向影视机构购买版权来播放。UGC在早期确实为视频分享网站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和关注度,也获得了一定的营收,但是视频网站经过这几年的发展,UGC的盈利能力已经渐渐饱和,单靠用户生成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观看需求。而上文所分析的购买影视版权的高额费用也成为视频网站的巨大负担,不难发现,视频内容正从UGC模式大规模地转向pGC模式(专业生产内容形式)。在视频网站内容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各大视频网站要想最大限度的盈利,必须要生产出优秀的内容,以吸引用户的关注。而视频网站的自制节目很好地解决了视频内容的专业性和消耗成本之间的矛盾,原创已经成为新的盈利点,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并为网站的自身造血功能注入了活力。

五、平台创新:抢占移动终端。现在,各大视频网站都推出了针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移动客户端,乐视网还开发出了专门针对体育迷的体育视频客户端,土豆网、爱奇艺更是打出了app观看视频免广告的形式。迅雷看看数据称,截至2013年2月底,其ipad端安装量1400万、iphone版安装量1100万、安卓版安装量1440万。视频网站在面对盈利模式单一、内容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若能将发力点放在移动终端,与运营商进行合作,开发优质客户端,为用户打造差异化内容与服务,就有可能抢占移动视频领域,为自身拓展多元化盈利来源。

六、广告创新:完善广告投放模式。首先,各大视频网站可适当将广告投放在二三线城市。目前,国内几大一线城市的广告的投放增值已经到了饱和期,而二三线城市大多数的广告仍然依靠报纸、电视等媒体投放,且二三线城市的用户规模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二三线城市在视频广告方面拥有较大的市场挖掘潜力和开发价值。视频网站若能加大向二三级城市甚至是农村市场的推广力度,有利于提高网站自身的用户规模,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扩展盈利来源。目前,各大视频网站已经开始布局自身的二三线市场,爱奇艺已在重庆等地建立分公司,负责北京以外地区的广告销售服务。乐视网也于2012年在长春等9个二线城市设立办事处,直接和广告客户进行交易。其次,完善用户广告体验。一类是提高广告的互动性参与性,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观看、点击而非关闭广告等行为获取付费服务体验权或下次观看无广告等奖励,让用户切身参与进来,进行互动;二类是设置非强制性广告,例如选用透明式的悬浮活动窗口,可出现在页面底端,用户若感兴趣可以点击播放,不感兴趣则可以关闭,不会影响正常的视频收看;三类是设立品牌广告专区,在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人们会更愿意去了解一些具有较高品质的商品,也愿意收看一些制作精美的广告,且视频网站也可以和商家合作,共同获取收益。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栏目责编:陈道生

服装行业盈利模式篇7

总体来说,男装的花样没有女装来得多。比如先驱者FpG就是靠一款衬衫迅速打开局面,吸引到巨资投入。花样不多,就意味着能够“量产”。能够“量产”,就意味着更容易“规模化”。互联网是一种规模经济,这一点,已经被很多网络服务所证明。

另外一个切入男装的理由在于,男性的消费过程,比女性简单。虽然缺少数据证明,但个人根据常识的推断,在淘宝上展开包邮谈判的女性,恐怕比男性多得多。于是,一个面向男性的电子商务网站,所需要配备的客服人员,理论上应该比面向女性的来得少。

制式产品+简单的消费过程,成为电子商务的最先进入者。这不仅仅体现在男装上,还比如书籍起家的亚马逊。

为什么在淘宝里,女装是最大的大头呢?事实的确如此,淘宝最大交易额的品类是女装,2010年的比例占到12.1%。而男装,不过4.1%而已。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男性既然不喜欢复杂的消费过程,那么淘宝那种类似摆摊式的集市,对他们本身吸引力就不大。如果有品牌保证,男性是很愿意进行电子商务消费的。来自淘宝商城(现在叫天猫了)的数据告诉我们,在这个平台上,男装比例占到8.5%,仅次于占据11%比例的女装。

在2007年凡客创建之时,陈年所谓“不做女装”,我个人倒是以为,并不见得是为了迷惑其它电商运营者安他们的心,更多的,是对整个市场的评估:我做男装,这个市场已经够大了。但随之而来的电商大投入,风险投资一窝蜂地进入之后,一切都变了。

事实上,很多人对企业有种误解:一个有利润的企业才是好企业。可在实际操作中,一个有现金流的企业才是好的企业。

投资和“收入”在这一点是一样的:都能提供正向的现金流。一个企业操盘者,当ta明白在短期内无法做到盈利时(或者只是微利),类似的博弈便产生了:究竟是做盈利贡献出来的正现金流,还是做投资出来的正现金流?

凡客选择了后者,逻辑在这里变得顺理成章:扩大品类。只有扩大品类,才能做大交易额,才能形成更大的规模,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而女装这个一向是交易额巨大的品类,当然会纳入凡客的视线中。

扩大品类的另一个理由就是提高客单价,就是让消费者在一次消费过程中多买几样东西――这在相对较高的物流环境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提高客单价不仅有助于规模,还有助于盈利,所谓的摊薄物流成本。

在所谓电商元年中,扩大品类成了众多电商的共同选择。我并不认为扩大品类是错的,但扩大到凡客牌拖把的地步,很明显就是“真理向前一步就是谬误”了。

服装行业盈利模式篇8

关键词建筑业“营改增”企业税负JG企业

一、“营改增”对企业税负及盈利影响模型

(一)模型前提假设及变量设置

设置变量R,代表企业营业额,并且假设该企业在“营改增”前后营业额即R保持不变。设置变量t,代表营业税税率。即“营改增”之前营业税税额为R*t。设置变量tR,表示“营改增”之后的增值税税率。即“营改增”之后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R*tR/(1+tR)。设置变量C,代表企业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相关项目不含税价值,如相关材料费用等的不含税价值总额。设置变量tC,代表变量C所对应的增值税进项税率。即项目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C*tC。设置变量L,代表其他不可抵扣的费用,如人工成本等。

本模型以税负负担变化率来衡量企业税负负担:

税收负担变化率=(“营改增”之后的税负总额-“营改增”之前的税负总额)/营业额(1)

盈利能力影响指标采用净利润变化率来衡量:

营业收入净利润变化率=(“营改增”后的净利润-“营改增”前的净利润)/

营业额(2)

(二)建立模型

对已经设立的变量进行推导,根据需要,我们可以分别从“营改增”之前与“营改增”之后得出两方面的公式。

1.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前

营业税=R*t(3)

城建税和教育费用附加=0.1*R*t

(4)

所得税=(营业额-含有进项税的费用项目含税额-不包含进项税的费用项目-营业税及附加)*25%

=(R-C*(1+tC)-L-R*t-0.1*R*t)*25%(5)

税负总额=营业税+城建税和教育费用附加+所得税

=0.25*(R-C-L)+0.825*R*t-0.25*C*tC(6)

净利润=利润总额*(1-25%)

=0.75*(R-C-L)-0.825*R*t-0.75*C*tC(7)

2.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

第一,一般纳税人条件下:

应交增值税=R*tR/(1+tR)-C*tC(8)

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0.1*(R*tR/(1+tR)-C*tC)(9)

所得税=(营业额-含有进项税的费用项目含税额-不包含进项税的费用项目-营业税及附加)*25%

=(R/(1+tR)-C-L-0.1*(R*tR/(1+tR)-C*tC))*25%(10)

税负总额=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所得税

=0.25*(R/(1+tR)-C-L)+1.075*R*tR/(1+tR)-1.075*C*tC(11)

净利润=利润总额*(1-25%)

=0.75*(R/(1+tR)-C-L)-0.075*R*tR/(1+tR)+0.075*C*tC(12)

第二,小规模纳税人条件下:

应交增值税=R*tR/(1+tR)(13)

城建税和教育费用附加=0.1*R*tR/(1+tR)(14)

所得税=(营业额-含有进项税的费用项目含税额-不包含进项税的费用项目-营业税及附加)*25%

=(R/(1+tR)-C*(1+tC)-L-0.1*R*tR/(1+tR))*25%(15)

税负总额=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所得税

=0.25*(R/(1+tR)-C-L)+1.075*R*tR/(1+tR)-1.075*C*tC(16)

净利润=利润总额*(1-25%)

=0.75*(R/(1+tR)-C-L)-0.075*R*tR/(1+tR)-0.075*C*tC(17)

(三)模型分析

由于本次“营改增”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重复征税,在不增加企业税收负担的情况下,形成全方位的增值税抵扣链。因此,本模型的关键点在于取得纳税平衡点。在本模型中纳税平衡通过税收负担变化率为零或者“营改增”之前的税收负担与“营改增”之后的税收负担相等时得出。即“营改增”之后的税负总额=“营改增”之前的税负总额。建筑业销项税率由“营改增试点方案”规定,为11%,即tR=11%,营业税率为3%,即t=3%。

从对税收负担变化率的推导结果中可以看出,一般纳税人时,两个变化率都留下三个变量C、tC、R,分别代表是可抵扣的不含税项目金额、可抵扣的不含税项目所对应进项税率、营业额。本文以JG企业为例进行相关具体分析。本文所涉及的财务数据均由笔者手工统计。

二、通过模型分析JG企业税负及盈利影响

(一)JG企业概况

1.公司简介

JG企业是以房屋建筑、设备安装总承包为主体,集市政路桥、装修装饰、商品砼与构件等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具有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及机电安装总承包壹级,消防设施工程、钢结构工程和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壹级等资质。

2.2012年经营概况

JG企业2012年资产、负债及利润情况:根据数据显示,2012年底的总资产为157040.5488万元,总负债为98722.86421万元,所有者权益为58317.68459万元,2012年经营利润4383.42万元,净利润为3607.35万元。经营收入为232597.2万元。其中,包括计征营业税的收入231341.8万元(当地营业收入59000万元,外埠营业收入172341.8万元)。

(二)“营改增”对JG企业税负和盈利影响

根据模型推导得出的公式,税收负担变化率=0.05698-0.825*C*tC/R,其中的关键就是确定C和tC的数额。对JG集团来说,理论可计进项税的项目总共包含了25项。但是其中由于建筑劳务费用以及外购自来水、外购研发服务费用支出、外购信息服务支出无法取得进项税发票导致在实际操作中无法抵扣的现象。因此,将上述四项归入到不可抵扣的费用,即L中。对于其他的21项项目采用以下方式核算C与tC。

根据数据可得C=51874.17万元,tC=

16.88%,C/R=22.42%。另外计算可得,四项无法取得进项税项目(L)占当年累计总支出比例为30.03%。17%税率的支出项目的当年累计数占总支出累计数比例为68.53%,确定好tC于C的数额之后可对JG企业进行分析。

1.“营改增”对JG企业税收税负变化的影响

经计算,JG企业2012年税收负担变化率为2.574%(0.05698-0.1393*22.42%)。因此,在JG企业2012年的经营下,如果在本年进行“营改增”,那么税收负担将增大2.574%。

另外,在JG企业的进项综合税率即tC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得出当税收负担变化率为零的时,R与C的关系。在税率为16.88%的情况下,当C/R=40.91%时,可以达到税收平衡,在“营改增”后,JG企业实际总税负将保持不变;当C/R>40.91%时,“营改增”后,JG企业的实际总税负将会呈下降的趋势;反之,当C/R

=22.42%

由此可见,JG企业的进项项目税率包括17%、11%、6%三类,体现了建筑行业比别行业具有更大范围性及丰富性。对于11%进项税率的临界点C/R为62.75%,6%进项税率的临界点C/R为115.11%。对这两类的税率的进项项目来说,JG企业通过提高C/R来获取的减税效果十分有限。而对于17%进项税率时,C/R的临界点为40.61%,并且17%税率的支出项目的当年累计数占总支出累计数比例为68.53%,(11%、6%的累计数仅占总累计数的1.44%)显然JG企业应当将管理重点放到17%的进项项目当中去。JG企业2012年C/R为22.42%。在21项可抵扣项目当中,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取得进项发票从而被归入L当中的金额为54868.58万元,54868.58/R=23.72%。对于JG企业来说,如果在23.72%这部分支出当中获得进项税,那么就能发挥抵扣机制,从达到相对减轻“营改增”后的税负压力的目的。

“营改增”后建筑企业税收负担变化率:

外购产品或服务的增值税税率17%:一般纳税人(tR=11%)为0.05698-0.1403*C/R,小规模纳税人(tR=3%)为-0.00072

外购产品或服务的增值税税率6%:一般纳税人(tR=11%)为0.05698-0.0495*C/R,小规模纳税人(tR=3%)为-0.00072

“营改增”后建筑企业税负保持不变的C/R临界点。

营业税率/增值税率(t/tR)为3%/11%,外购产品或服务的增值税率17%为40.61%;JG企业增值税综合税率16.88%为40.91%;外购产品或服务的增值税税率11%为62.75%;外购产品或服务的增值税税率6%为115.11%。

2.“营改增”对JG企业收入净利率变化影响

同样,可以对JG企业的净利率进行相同的处理,带入C/R=22.42%能够最终得到收入净利润变化率=-2.58%(0.13926*22.42%-0.057024)。说明在JG企业2012年的经营情况前提下,如果在本年进行“营改增”,那么营业收入净利润会下降2.574%。

另外,在JG企业的进项综合税率即tC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得出当营业收入净利润变化率为零时,R与C的关系。在税率为16.88%的情况下,当C/R=40.95%时,可以达到平衡,在“营改增”后,JG企业的盈利能力保持不变;当C/R>40.95%时,“营改增”后,JG企业的盈利能力会呈上升的趋势。由于现阶段,C/R=22.42%

对公式进行观察可以发现,营业收入净利率提高的幅度取决于可实行进项抵扣的外购产品或服务的不含税价值总额占营业额的比重(C/R)。

笔者根据17%、11%、6%三类进项税率对营业收入净利润变化率的临界点同样做了分析。同理,JG企业的管理重点应当放到17%进项税率的项目身上。假设21项当中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取得进项发票从而被归入L的金额全部能够获取进项税额,那么2012年JG企业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变化率将能达到0.72%,比之前-2.574%提高了3.294%(0.72%+2.574%=3.294%)。

“营改增”后建筑企业营业收入净利润变化率:

外购产品或服务的增值税税率17%:一般纳税人净利润为(tR=11%)0.1403*C/R-0.057024,小规模纳税人(tR=3%)净利润为0.00072>0;JG企业增值税综合税率16.88%:一般纳税人净利润为0.13926*C/R-0.05702,小规模纳税人(tR=3%)净利润为0.00072>0;外购产品或服务的增值税税率11%:一般纳税人净利润为0.0908*C/R-0.05702,小规模纳税人(tR=3%)净利润为0.00072>0;外购产品或服务的增值税税率6%:一般纳税人净利润为0.0495*C/R-0.05702,小规模纳税人(tR=3%)净利润为0.00072>0。

“营改增”后建筑企业盈利能力保持不变的C/R临界点:

营业税率/增值税率(t/tR)为3%/11%,外购产品或服务的增值税税率17%为40.64%;JG企业增值税综合税率16.88%为40.95%;外购产品或服务的增值税税率11%为62.80%;外购产品或服务的增值税税率6%为115.2%。

3.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变化和盈利能力变化分析

对于面临“营改增”的小规模的建筑企业,根据以上可以发现,当tR为3%时,企业税收负担下降0.072%,营业收入净利润上升0.072%。因此,从结果上来说对于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建筑企业,“营改增”达到了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政策目标。

(三)结语

一般纳税人情况下,从税收负担角度来看,“营改增”后建筑企业的减税效应的存在与否要与各个建筑企业的自身情况联系起来。从整体上来说,企业面对“营改增”后税负是否增加与可实行进项抵扣的外购产品或服务的不含税价值总额占营业额的比重(C/R)息息相关。对于企业来说急需降低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取得进项发票从而被归入L的项目金额,从而将这部分金额转入可实行进项抵扣的外购产品或服务的不含税价值总额(C)当中,最终提高可实行进项抵扣的外购产品或服务的不含税价值总额占营业额的比重(C/R)的比例,相对降低税负压力。从盈利角度来看也是如此,建筑企业盈利能力随着可实行进项抵扣的外购产品或服务的不含税价值总额占营业额的比重(C/R)的提高而相对提高。在小规模纳税人情况下,建筑企业的税收负担轻微下降,盈利能力轻微上升,基本保持“营改增”前后持平的状态。

(作者单位为杭州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袁雪飞.“营改增”对试点企业税负和盈利影响的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6):120-123.

服装行业盈利模式篇9

关键词:盈利模式;五大要素;中小型贸易企业

中图分类号:F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383-01

一、企业盈利模式概述

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在于盈利。盈利则主要来自于企业所选择的盈利模式。所谓的盈利模式就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自身特有的赖以生存及盈利的市场经营运作体系。这一体系的构成有五大要素,即利润源、利润点、利润杠杆、利润屏障和利润家。利润源是指企业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购买者和使用者群体,也就是客户或目标市场;利润点是指企业可以获取利润的产品或服务,也就是企业自身所拥有的产品或特色服务;利润杠杆是指企业生产产品以及为了吸引客户购买和使用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营销手段、经营模式、商业模式等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业务活动,也就是能够给企业带来利润的业务或经营活动;利润屏障是指企业为防止竞争者掠夺其利润而采取的防范措施,也就是企业所采取的能够让自身保持领先或较大市场份额的竞争手段;利润家是指企业内对企业如何赢利,具有极强的敏感和预见性的人,也就是企业内具有远见卓识的经营者。上述五大要素基本上可以分为企业的内力和外力两类,几乎所有企业的盈利模式都是以某一两个要素为核心的各要素不同形式的组合。某些企业拥有良好的利润点如拳头产品,Know-How或专有技术;某些则拥有高瞻远瞩的利润家如海尔的张瑞敏;某些可能是掌握着重要的利润源如奢侈品消费群体;或者是几个要素的组合。如何使企业获取理想可观的利润,提升盈利能力,不断完善并调整盈利模式,则取决于企业对其客户、资源、市场、资金以及经营者的占有和掌控。盈利模式,实质上体现了三个核心竞争,即以产品为核心的竞争,以服务为核心的竞争和以创新为核心的竞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的盈利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小型贸易企业常用的传统型盈利模式

贸易企业大多数都是采用传统的盈利模式,也就是靠从购销差价即低买高卖上获取利润的办法来实现盈利。可用的几种类型分别是零买零售、零买整售、整买整售等以直接差价销售、存货差价销售或集中采购/集中销售从供货商获取优惠政策等方式,博取市场差价而盈利。

三、中小型贸易企业传统型盈利模式常见弊端和缺陷

(一)客户群体及市场开拓有限,除特殊行业有自己特定的较为稳定的目标市场和最终用户外,其他基本上很难形成,即利润源建立有限。(二)所掌握的产品或者资源有限,除挂靠实体经济,实现关联交易外,贸易企业基本上都不具备自己成熟的定型产品或特色服务,即利润点建设不够。(三)以开展资源推动型或资金推动型的业务活动为主,自身很难建立成熟的销售渠道或者大物流的运行条件,经营模式等单一,即利润杠杆的作用不甚明显。(四)欠缺有效的竞争手段,也就是欠缺针对不同竞争对手或者不同市场及经济环境变化所应采取的有效的应对方案和措施,即利润屏障构建不扎实。(五)经营团队的打造常常欠缺,缺乏长远的企业战略的支撑,经营者多注重短期经营效果,少注重长远发展,即利润家欠缺。

四、中小型贸易企业可采取的几种新的盈利模式

(一)电子交易。在各种日益成熟的电子交易系统上采购和销售,一是可以摆脱现货交易的传统模式束缚;二是实现了物流与商流的分离。交易行为规范,具有防范风险功能。同时,还可以巧用期货市场的远期套保等功能,应对价格“倒挂”。(二)专业做好物流加工配送。完善采购、运输(含仓储、装卸)、销售和服务等各环节。选择并联合行业内大型生产或加工企业,使贸易业务链延伸至物流与配送环节,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综合性特色服务。(三)整合新生资源。利用地方或地域优势,既要整合传统观念上的资源,更要整合新观念上的新型资源及其衍生品和新生市场。通过资源的导入,占领先机。(四)大品牌专业。做行业大品牌的专业或特许经营。精心做好供应商的选择,不但要注重其本身及产品的稳定性、还要注重其品牌和质量的稳定性,更要注重其供货的稳定性。(五)规模经营或资本运作。采用重组、并购、联合经营等手段,通过关联交易实现低成本战略。使经营要素与低成本扩张相匹配,实现低价格、高赢利。

五、转变盈利模式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

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变意味着变革和调整。需要重点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步组织实施:(一)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及符合企业实际运行的各种管控制度和机制。在体系、制度和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上,保证企业所确定的盈利模式中关键要素的组织实施和落实,主要是机构完善、管理职能到位、系统的协调与统一,并保证相应的制度和机制支持盈利模式的转变。(二)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于任何一种盈利模式的实践和运行,应从基础数据的积累抓起,通过一定周期的实践,采用现代化管理工具和手段,对其进行科学地考核和评价,为企业盈利模式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提供决策依据。(三)综合考虑,统筹安排。主要是要把企业盈利模式的建立和完善与企业战略的实施和管理相结合;把企业的整体经营与各业务产品的盈利模式相关联来考虑;把企业的短期与长期盈利模式相结合来考虑。(四)加强过程的管控。重点在于理顺采购、运输、存储、销售各环节,使其费用降到最低,资金占用最少,获取更多的利润。同时,还要做好库存商品的管理和及时销售,避免库存商品跌价损失的风险。(五)组织做好全员宣贯。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基点,逐步改善管理者及员工的思维定式,建立高效迅捷的信息共享平台,达到上下协调一致。

服装行业盈利模式篇10

[关键词]网上零售盈利模式关键成功因素

一、引言

网上零售经营是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和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产物。我国目前网上商店总量超过10万家,但约有90%以上的网店至今未盈利。影响网上商店盈利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能否建立一个网上零售经营的成功因素模型?国内目前仅台湾中原大学林震源等以天下网络书店为例对电子商务网站经营的关键成功因素初步作过定性探索,国际上相关研究则集中在网店自身可用性、安全性等方面。本文主要围绕企业网上零售(B2C模式)的经营问题展开讨论,探究、归纳网上零售商店经营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关键成功因素模型,以期为我国经营网上零售商店的企业提供借鉴。

二、网上零售企业的特征及其成功界定标准

1.参与网上零售的企业类型及特点

目前参与网上零售的企业主要有经营离线商店的零售商、纯粹的虚拟零售企业,以及商品制造商等几种类型。

(1)经营离线商店的零售商。此种网店采用网上开店与网下开店结合经营的方式,网上零售只是作为企业开拓市场的一条渠道,如美国的wall-mart、中国的新华书店等。因为有网下店铺支持,它们在商品价位、销售技巧方面都更高一筹,也容易取得消费者的信任。目前国内外这类网店的成功率最高,如瑞典为58%,美国为56%,中国能盈利的网店也主要是这种类型。

(2)纯粹的虚拟零售企业。这类企业是电子商务的产物,网上零售是其惟一的销售方式,零售利润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依靠网上零售生存,如亚马逊网上书店。

(3)商品制造商。这类企业可以网上开店与网下开店相结合开展网上零售业务,也可以纯粹借助虚拟网店直销零售,如海尔集团、戴尔电脑公司。由于企业本身就是产品制造者,采取网上直销既给顾客带来价格优势,又减少了商品库存的压力。

2.网上零售商店经营成功的界定标准

企业成功的界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能否盈利则是问题的关键。据有关研究机构对十个主要行业近百个B2C网站的盈利模式调查,网上零售商店的盈利模式——即在一个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利润来源主要是商业零售。因此,在确立网上零售商店成功的界定标准时,可以把网店是否盈利作为一个主要指标,把网店的生存期或业主持有时间长短作为辅助指标;而网店盈利与否可以用其销售增长率、利润额、利润增长率为标准进行界定。

三、网上商店经营关键成功因素模型

1.影响网上商店经营的成功因素

影响网上零售商店经营成功的因素除网店的盈利模式外,其他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主力商品与货源:网店主力商品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网店盈利的高低,决定着店主投入精力、体力、时间、感情的收益指标,也确定了网店在“市场”及买家心目中的定位;而掌握物美价廉的货源则是网店成功经营的关键。

(2)网店的店址:网店拥有好的网络地址,就拥有了稳定的访问客流量,为网店经营成功提供了基础保证。

(3)品牌形象与商家信誉:值得信赖的网店品牌形象与良好的商家信誉,可以增加客户的信赖及品牌的忠诚度。

(4)店内商品定价:最能影响中国网上购物用户购买决策的因素是产品的价格高低和定价模式,据iResearch的市场调查显示,其比例为42.7%4,居各项因素之首。通常消费者较偏好将包装、运费成本内含在售价内的定价模式。

(5)网上购物的物流配送:物流配送是影响网上零售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网店经营一段时间后难以为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物流配送问题所致。在物流的产品包装环节,产品包装的完整性和超值性从心理上影响顾客对网店的评价。

(6)客户服务:良好的客户服务是建立客户忠诚度的最佳办法,包括网店所呈现的服务态度、回应客户需求、退换货品服务或申诉处理的速度等,都能影响客户对网店的信任感。在网店显著位置上强调其客户服务的详细内容,可以加强客户对网店的信心及购物意愿。

(7)顾客隐私权维护:采取一系列信息保密手段,维护客户的隐私权,这是网络消费者十分关心和顾虑较多的问题。在资料上传时,要强调不会将客户资料作为他用,未经客户同意不会乱寄广告信函等信息,以免造成顾客反感。

(8)诚信环境:诚信问题是困扰网上开店成功的重要环境因素。据中国消协提供的数据显示,2004年涉及网上交易的投诉为3663起,到2005年增至7189起,增幅达到96.3%。成功的网店经营者十分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

2.网上商店经营关键成功因素模型

依据上文提出的网上零售商店经营成功的界定标准,综合考虑影响网上零售经营效益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归纳为盈利模式、基本条件、管理策略、经营细节、社会环境五个子要素,构建起一个网上零售商店经营的成功因素模型,如图所示。

网上零售商店经营成功因素模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