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6:38

经济学的现状篇1

关键词:教学现状;经济学;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在中国《经济学》通常被称作《西方经济学》,又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后四个阶段。而现代经济学更是丰富多彩,增添了很多分支。从这方面看,要学好或教好《经济学》这门课程并非易事。

一、《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国内高校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对教材使用现状。首先,从引进国外教材看,比较重视选择知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知名作者或学术成就高的作者出版的图书。其次从国内看,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学教材从成本价格看比较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学》的教学需求。

(二)《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首先,国内的《经济学》教材通常都有比较多的微积分的使用,在教学经济学时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穷于应付微积分的问题,这样就减少了对经济学本身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让很多学生和老师都觉得经济学是一门很难的课程,也就减少了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趣味性。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案例式教学应用不强。案例教学本质是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没有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对于现实生活问题,我们可以存在多种视角,多种解决方案,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经济分析的能力和兴趣;案例教学综合性较强,对某个案例的合理分析不只是涉及到课程中某一章节的知识点,而是可能需要对几个章节的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同时,案例教学需要较多的背景知识介绍,我们不能把一些外文教材中的经济案例直接照搬到课堂,因为有些背景为我们国内学生所不了解。

(三)《经济学》的应用现状。首先,《经济学》是财经类学科的基础理论课,学好《经济学》是学好其他课程的铺垫。而目前的经济学的教学,往往仅将经济学当作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一部分,对于它与其他各门课程相互借肋、相互铺垫的内容忽视其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孤立,不能融会贯通,不能真正发挥西方经济学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的作用。其次,《经济学》的现实应用性。目前,《经济学》课程定位是通识教育,一般讲授内容较为基础,虽然加大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却弱化了《西方经济学》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总体上,在《经济学》的教学中更多的是重理论,对于理论的应用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由于理论和现实应用的分离,是学生在学习经济学时也缺乏足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经济学素养的锻炼和提高。

二、改善《经济学》教学现状的思考

(一)经济学的教学是一门课的教学而不是某一本教材的教学。经济学体系结构丰富多彩,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对于完善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都能起到相当的作用。所谓的取其精华对每位教学工作者都能受益。

(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和实际相关的经济学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辅助学生用所学的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在教学中,学生不单是消极或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而是带着问题或好奇心进行思考、辨析,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主动学习和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问题或想法,使自己成为知识的主导者。例如,在价格的决定上、价格的变化的原因的分析和物价又为什么普遍的上涨、中国人的贫富差距为什么这么大,等等这些问题上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找问题的答案,然后对教师可以对相关问题进行总结。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同时可以提供一些视频内容辅助教学。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经济事件,既生动又形象,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并能够形成较深刻的印象。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既要注意知识的丰富性又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对于经济学事件的视频内容可以适当的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和提供。而课上的视频内容需要紧贴上课的内容,必须是为上课服务的。在条件具备的时候,教师可以录制讲课的视频,可以帮助学生课后复习,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形式可以多样,但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教学内容的总结,以帮助学生形成经济学的知识体系。

(四)改变课程的考核方式。大多数院校对学生的课程考核方式以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形成,这种考核方式有一定的作用,也有一定的弊端。主要是会忽略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所以考核方式可以适当的调整。课程的考核可以是书面考试加能力考试相结合。能力考试主要是让学生自主的分析一些经济现象,给经济现象一个合理的解释。

参考文献:

[1]张本飞.《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

经济学的现状篇2

大学生就业状况与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息息相关。由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以信息为支撑的服务行业和技术行业的增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相对增多,尤其是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人才对于企业来讲,是一个企业能否良好发展的基石。现在用人单位在用人需求和招聘大学生时,更注重大学生的实际能力,用人倾向更趋向于科技型和技术人才,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却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困难,而企业却招不到人的现象的出现。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人才对促进企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现在大学生所需要具备的各项素质越来越高,以应对当今社会中企业对用人标准的高要求。如何良好的适应当今经济结构下所产生的就业问题,这不是大学生个人的问题,而是需要政府、学校、大学生等一起努力,尽早的适应时展所产生的这种变化,及时解决大学生在就业中产生的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的蓬勃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就业行为模式的研究

由于我国当前经济环境复杂,正处于转型阶段,如何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良好的解决就业难所带来的压力,是每一个大学生都会面临的问题。由于企业需求与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大学生在性格、学习成绩和社会背景上的不同,致使我国大学生在对待就业问题上也会保持着不同的心态,从而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个人兴趣与实际利益相冲突。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与单纯的校园环境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所在,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不能及时的适应社会环境,当个人兴趣与实际利益发生冲突时,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往往优先选择以个人兴趣为主,不能清楚的认识到就业问题的实质,导致很多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在个人兴趣与实际利益的彷徨中,无形的增加了就业难度。(二)择业能力与择业期望相冲突。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多样的变化,对不同岗位所需的人才也有严格的要求。当大学生在择业时,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择业期望与择业能力的冲突,打击了大学生的就业热情与积极性。(三)真才实学与靠关系相冲突。对于刚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尚未对实际的社会产生真正的认识,事事皆美好,所以对于凭借真才实学获得工作岗位,与靠关系获得工作岗位这种现象难免产生强大的心里落差,打击工作热情,甚至辞去已获得的工作。(四)脚踏实地与投机取巧相冲突。在大学生开始进行求职的时候,往往期望获得回报高、见效快的工作岗位,投机取巧,对于一些务实却辛苦的工作岗位甚至视而不见。除了国家政策与经济结构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影响,大学生面临就业时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三、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基本思路

经济学的现状篇3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市场化改革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的,由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且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有了中国特色,在前期对于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西方经济学在此时也逐渐传入,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都陷入了困境。下文将详细介绍我国政治经济学理?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现状

当前,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化,西方经济学的传入冲击着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也冲击着传统政治经济学,这是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面临的现状。

(一)西方经济学的传入冲击着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

由于我国对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西方经济学逐渐传入,并大有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代之的趋势。高校经济学课程更多引入了西方经济学的教材,如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由于其用较为通俗的语言讲述西方经济学前沿理论,因而受到了追捧。反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但课时有所压缩,课程的内容也有所删改。此外,我国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学者和论著越来越多,也使得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方向发生了变化。

(二)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冲击着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

建国初,由于我国全面学习苏联,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改革开放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处于指导地位。但由于我国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需要,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足以指导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我国也没有形成完整的政治经济理论体系。

国际环境上,随着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两极格局消失,世界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的发展受到了冲击,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也受到了阻碍。我国不得不重新审视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从西方经济学中汲取有利因素指导自身发展。

(三)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方向不明确

由于受到以上所讲的因素冲击,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使得国内的理论研究失去了方向,而由于没有形成新的体系,也没有成熟的思想指明以后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方向,导致研究方向不明确,理论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正确的引导。

二、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趋势

从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上来说,我国的研究将会吸收西方经济学先进的思想,并结合自身国情和已有的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成果,探索新思路,形成新理论,寻找新方法,从而推动自身理论研究的发展。

(一)吸收西方经济学先进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的市场化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从长远来看,我国政治经济学必然将在学习和吸收西方经济学先进思想中不断进步。同时,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我们不能全盘照搬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虽然有其成功和合理的因素,但我们应当看到,西方经济发展也会出现经济大危机、滞胀等问题和矛盾,引起巨大社会问题,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西方经济必然是稳定――崩溃――变革这样的循环模式,因而不能无限制地引用,要适时进行变革和创新,才能使自身得到发展。

综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剔除其中不符合国情和改革方向的内容,力争让西方经济学中的有利因素为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作出贡献。

(二)结合国情和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不断创新,探索新思路

探索新思路是我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我们必然要结合国情不断创新。对于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中符合时展潮流的内容,仍然要加以保留,并与新形成的理论进行结合,力图进行创新,研究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形成自己的一套新理论,探索新思路。

经济学的现状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需求;就业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要求已不是单一的职业能力,而是包括知识、技能、意识等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全部素质。但从目前的社会使用情况看,高职培养的高级技术人才与社会需要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急需加以解决。因此,教育部联合六部委决定实施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高职院校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现状,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

一、“十一五”期间高职人才需求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特别沿海地区需求更加广阔,这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和动力。同时,经济的发展又形成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即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必须兼顾到知识经济的需求与我国当前社会的现实需求,才能实现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做到:一是使学生具备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二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操作能力、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公关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各种意识,包括道德意识、职业意识和社会意识。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敬业创业精神,并促使其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以健康心态承纳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变迁、地位更叠等带来的矛盾。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最有活力的经济区域——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和交通枢纽,是大广州战略南拓的终点和重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根据纲要精神,我校将在“着力加强与港澳合作、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率先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背景要求上做文章,根据珠江三角洲“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体系,建设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的总体定位,着力为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等行业和相关岗位提供应用型人才,同时适应广东省产业转移引发的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适时进行专业调整。在经济全球化和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新思维、新战略的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依然乐观,我校各专业人才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高职院校人才就业现状分析

我国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状大;高职院校也为社会的发展输入了大量的专业性技术人才,推动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面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并陆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业总量不断增加,就业压力居高不下。“十一五”期间中国需解决的就业总量是4500万,而大学生2750万,占半数还多。广东省自2006年至今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06年是21.08万,2007年是24.72万,2008年是30.52万人,还有来自其他地区高校毕业生和“海归派”学生的竞争,压力居高不下。

第二,经济发展态势不稳,结构性矛盾突出,给就业带来“寒流”。“十一五”初期,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但仍然难以满足就业总量不断增长的需求。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全社会能解决80-100万个就业岗位,而每一年增长的就业人数都远远大于gdp增长的速度。而2008年又突遇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许多企业经受不住风暴的袭击,做出了减产甚至倒闭的决定,致使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此外,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做鞋子(低级制造业)不需要大学生,我们国家却以这种产业为主;做基因产品(指高科技产业)需要大学生,我们国家又极为缺乏这样的企业。因此,造成一定的人才浪费,大学生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牺牲品。

第三,“天子骄子”的骄傲与实际需求的差距。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已走向大众化,大学生不再是“天子骄子”,大学教育已从传统的、单纯的学科教育走向就业教育,如果大学生不能认清这一事实,不能调整自己的求职心态,调整心理预期,抓住市场需求的关键,必将会对未来的就业产生束缚与约束。因此,转变观念是解决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

第四,专业人才难求。从我院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来看,多数企业需求专业技术人才,但在招聘中感到专业人才难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不对口;二是专业技术不过硬,不能胜任岗位。即企业需要的专业职业院校没有,或者即使有这样的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也不符合企业的要求,学校教育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第五,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实用性较差。与本科教育和其他教育模式相比,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少有自己的特点,难于适应企业的需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技术应用型的专业,如数控机床、汽车维修等专业具有明显的高职特点,除此之外,大多数服务贸易型的高职专业都可以在本科专业里找到,这在客观上就造成了学生学习和就业的观念模糊;毕业生没有突出的专业特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为了减少其用人风险,选用同样的专业本科或更高层次的人才就不足为怪了。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率本就难以提高,在目前全国大学生就业状况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其就业矛盾就尤为突出了。

近几年,以上问题在我校毕业生就业中也出现过,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遭遇了金融危机,经济发展现状对我校各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校专业教育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毕业生人数总量大,就业难度大。“十一五”期间我院毕业生人数基本保持在2500人左右,即将会有一万多人要就业,作为一个地方高职院校,压力显而易见。二、我院毕业生生源单一,极不利于就业工作的开展。我院毕业生70%来自于大广州地区,而广州地区接纳毕业生的能力已日趋减弱,而我院的毕业生又不愿意异地就业,这给我院的就业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压力。三、学生的素质跟企业的要求有差距。随着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变化,很多专业岗位不仅要求专业实践能力强,而且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能胜任综合性的工作,如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外语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法律专业等知识。因此,现实需要人才培养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不宜过于强调“专门性”,而应该突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十一五”期间高职人才就业对策

当前的就业形势及出现的问题,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才能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教学新理念

职业技术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即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为标准开展教育,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高职院校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己任、为目标、为宗旨,并以此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走学科建设的路子,要淡化学历教育的观念,即讲学历又不惟学历。要做到这一点,高职院校必须全方位深化改革,在办学理念上坚持走高质、强能、实用的道路,办学模式要坚持走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道路,走技术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二)实施校企结合,以企业需求为培养目标

为了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邀请企业参与学校专业的建设与管理,参与学校教学内容改革、新教材的开发等。同时还应聘用一批高素质的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场地。更重要的是,学校的人才培养要根据行业、企业所需人才的能力要求,采用校企联合,共同开发人才的能力标准。这是教学改革的前提,也是一项艰巨复杂而具有探索性的工程。

(三)特定的高质量的师资

西方历来有学而优则商,商而优则仕,仕而优则教的说法。可见经验和人生阅历以及文化素养对于教师这种职业的重要性。同时,高职教师还应该兼有职业素养传承的责任。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着重在于培养学生在特定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人生阅历,因此,学院可以聘用一批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从业人士充实到教学一线。

(四)正确处理专业的宽广性和窄专性的关系

为了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增强专业的适应性,高职院校应拓宽专业口径,设置综合型、交叉型、复合型专业,使其培养的毕业生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较全面的素质;而对于订单教育,职业岗位针对性较强,人才的培养应强调专业的窄专性,使毕业生具备与职业岗位要求一致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专业对口,紧贴企业的需求。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改革势在必行,这必将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根本性好转。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环境的改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学校、企业和政府的不断努力下,我国高职就业形势必将得到彻底的改善,这同样也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树超.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报,2006年第3版.

[2]潘宏峰.浅谈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

[3]马庆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5,(5).

[4]刘亚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我见[j].教育与职业,2003,(5).

[5]宋官东.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3,(1).

经济学的现状篇5

关注理论体系建设,就是为学科发展服务。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教育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理论体系依然处于构建之中,一系列体系构建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发展至今本学科理论体系构成现状如何?每个研究领域在整个学科体系结构中的地位如何?如何建构一个合理的理论体系?这些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从教育经济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后经过众多学者的不断探索,其理论体系的构建己经初具规模,并继续不断丰富和深化,为本文对其进行统计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还不够成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现状进行审视与分柝有利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教育经济学与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结构的比较,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和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不尽相同。教育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应该涵盖更为一般、广泛的问题它的研究对象应该存在于教育的一般领域不仅包括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普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都脱离不开它的疆域。而高等教育经济学是教育经济学科的一个特殊领域或分支领域使教育经济学的支流主要研究高等教育活动中存在的经济问题。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笔者对目前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32部着作(国外9部我国23部)中的各基本内容进行统计分柝计算它们在教育经济学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得出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框架,并对其中5部以“高等教育经济学”为名的着作所反映的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进行统计分柝与教育经济学的体系结构进行对比,希望发现目前教育经济学与高等教育经济学在理论体系结构上的异同点,以教育经济学体系结构为鉴,寻找高等教育经学体系中有待完善的地方。

1.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比较。

从他们的理论框架中我们可以发现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既与教育经济学有重合的领域又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范畴。将上表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按比例大小排列:投资理论、概述、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供求关系及其调节、成本一收益理论、筹资收费问题、产业理论、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及产学研研究。我们进行对比发现,教育经济学将关系到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元研究”放到了重要位置(该内容在所有着作中占到了81.5%,在我国着作中占到947%)而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对这部分内容却关注甚少,这也反映出我国教育经济学在学科体系建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学科指向性,而高等教育经济学却以问题研究的思路来构建理论体系缺乏对“元研究’的思考其理论体系还不成熟和不完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将教育投资问题不约而同地放在了重要位置,而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供求关系理论、成本一收益理论、筹资等问题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这些在教育经济学范畴内也是重要内容。

高等教育经济学不同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产业研究、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探讨以及产学研研究等充分体现出高等教育经济学不同于教育经济学的独特研究领域,显示了高等教育的特点。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以问题研究为主各着作的理论体系也主要从问题研究出发进行构建,即使其中遵循了学科构建的规范,其要素也不完整,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还不够规范与完善。

2.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与国外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比较。

我们发现数据所体现出两大特征。一方面,我国与国际研究相接轨的内容主要为高等教育经济学概述、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及其调节、成本——收益理论、投资理论和经费问题而这些内容恰恰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西方教育经济学的核心内容。由此可知,无论是前苏联的高等教育经济学还是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都把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核心理论来构建本国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经济学概述、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高等教育产业理论以及产学研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独特的研究内容可以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纳入了诸多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内容体现了中国特色

(二)理论体系结构的分类

纵观我国20年学科发展从宏观上来说,我国目前着作中所反映出的学科理论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经典型或传统型.

经典性或传统型的体系主要是指在学科发展一开始在借鉴前苏联学科体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这种体系由学科最基本的一些研究领域构成能够较为全面的学科研究的各个方面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读者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对该领域的基本范围和基本问题有一个全面了觯但是这种体系结构下一般不会对问题研究的太过深入常常是一些概述性或常识性的探讨,研究方法也较为传统和规范。我国大部分着作都属于这种类型。

2个性型或专着型.

这种类型的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体系完全不或不完全按照传统型体系进行构建而是作者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或研究优势对学科某一(些)领域或某一(些)方面以独特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来对问题进行细致和深入地研究,得出一些有创新性的结论形成富有个性化的体系结构。这种结构的作品常以专着的形式出版,其体系结构的个性化特征极为明显。如张万朋的《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对高等教育产权、经济规制、产业融资、后勤社会化和高等教育投资问题进行探讨。

(三)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1以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强调中国特色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起步较晚,这便有了借鉴国际先进理论的机会。在学科理论体系构建之初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就吸收了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合理内核,探讨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及其调节、高等教育成本——收益问题、教育投资和经费等问题。同时,在理论构建上并非生搬硬套,而是运用人力资本理论来解决我国面临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乘市场浪潮参与市场运行机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现实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经济研究以理论为本,放眼实际对许多高等教育领域中显现的重大问题进行探索,如高等教育的产业问题、高等教育产品的属性问题、产学研研究、产权制度研究、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等等。这些内容既丰富了理论体系扩展了研究内容,又显示了中国的特色。

2以问题研究为主注重解决现实问题^

由于西方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以问题研究为思路的。我国在借鉴西方理论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以问题研究为主的特点。总结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领域我们可以发现其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不够严密,缺乏一个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主线,即逻辑起点,理论体系的结构总体上是问题式的。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以高等教育经济学概述、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及其调节、高等教育成本——收益理论和高等教育投资理论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传统理论部分;一部分是以后勤管理理论、产学研研究、学生就业研究、筹资收费问题研究甚至包括产权制度研究、高等教育产业理论研究等问题理论部分。问题研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头戏也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现实指向性。

3强调与社会的外部联系,突出社会服务功能^

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社会服务功能。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必然会将高等教育的这一功能作为研究的重点。如高等教育资金筹措、学生就业问题、产学研研究、后勤社会化、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益和区域经济问题都是高等教育经济学特有的研究内容,体现了高等教育经济学的“高等’性注重从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科研功能的角度来探索高等教育经济理论。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是直接为高等教育和社会服务的,正是由于高等教育经济学具有明确的社会指向使得研究获得的所有结论和成果可以直接为社会服务,为高等教育的运行服务。

4研究方法注重实证兼用规范分析。

注重实证研究和规范分析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明显特点。高等教育经济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验证问题,明确事实。从大的范围来说主要有: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甩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问题(包括高等教育规模效益现象研究、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等)高等教育经费筹资多渠道的可能性、教育投资的合理比例、负担与补偿、成本与效益。在实证研究的具体方法中,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采取调查统计、量化研究、数理模型、经济学模型等多种方式。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另一部分属于规范研究的范畴他们涉及道德规范、价值判断等问题。主要有:高等教育的性质、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财政资助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等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在各自适合的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二者的融合所获得的结论优于单独使用其中的一种。我们应该走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彼此补充,互为支撑,更加有利于学科理论建设。

三、主要存在问题及展望

(一)理论体系亟待逻辑化

1.逻辑起点的确定。

每一门科学都有特定的理论体系而每一种体系都应该有各自的逻辑起点,它在学科体系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首先应当确定逻辑起点借助逻辑推导,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构成严谨的逻辑系统。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倾向于问题研究其理论体系不严密也不完善,并且缺乏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教育服务。无论是从逻辑学中队逻辑起点的规定性还是从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来看,将教育服务作为高等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都具有科学性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2概念体系的重构。

可以说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成熟与否,其核心是概念体系的建构是否科学,概念体系是理论体系的核心。总结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发现,现有的基本概念体系存在不完整、逻辑层次不明显的特点。因此应该从对概念体系的现状研究出发剖析目前概念体系存在的问题。笔者观点从“高等教育服务”这一逻辑起点出发明确高等教育服务存在的环境及运行机制理顺基本概念之间的逻辑性和层次性,构建科学的概念体系.

3理论体系的重建。

理论体系应该具有严密的逻辑范畴,它是通过作者的认识逻辑而展开。概念是基于人们对现实事物的理性认识而产生的抽象要素,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构成了概念体系的逻辑,沿着这种逻辑对理论内容的展开就构成了理论体系的逻辑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逻辑行程对现有的理论体系进行重构以凸显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二)研究视角多样化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经济学、教育学的范畴当中,具有一定的局限丨性科学、成熟的理论体系应该以系统性和逻辑性为其重要标志,因此,理论体系的建构需要有系统论的观点和逻辑性的视角。将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探讨高等教育与社会系统环境特别是经济环境发生联系时产生的现象问题和理论问题,对该学科研究传统所累积的庞大理论知识进行合理的重建,运用系统化的方法把己经获得的各种理论知识——现象、概念和原理构成一个科学的理论系统.

科学的理论体系都应有严密的逻辑性。它们都应当是采用一定的逻辑方法,按照逻辑的必然联系组成的严密系统。爱因斯坦曾对理论体系的概念逻辑进行论述。他说“在发展的第一阶段,科学并不包含别的任何东西。我们的日常思维大致是适合这个水平的。但这种情况不能满足真正有科学头脑的人因为这样得到的全部概念和关系完全没有逻辑的统一性。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人们创造出一个包含数目较少的概念和关系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第一层’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关系作为逻辑上的导出概念和到处关系而保留下来,这个新的'第二级体系’由于具有自己的基本概念(第二层的概念)而有了较高的逻辑统一性。对逻辑统一性的进一步追求使我们到达了'第三级体系这种过程如此继续下去,一直到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体系:它具有可想象的最大的统一性和最少的逻辑基础概念,而这个体系同那些由我们的感官所作的观察仍然是相容的。

(三)研究领域丰富化

1.加强微观领域研究。高等教育经济学从研究层次来看,应该从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进行构建,并结合实际问题完善理论体系;但从分析结果来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以宏观和中观领域的教育经济问题研究为主,而对教育经济学的微观领域仍然缺乏研究兴趣,特别是教育内部的经济问题如学校、班级教育中显现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关注较少。

2重视主体研究。从上文分析我们还可以明显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发展至今,主要集中在对教育的客体研究上,而对教育主体即人所引发的经济问题的研究力度不够。一些教育经济学着作己经注意了对教育者即教师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但受教育者即学生在参与教育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有学者关注也是势单力薄,没有形成一股整体力量来推动其发展。论文也会从人的角度提出这一现实问题,引起学者们的注意。

经济学的现状篇6

农业保险是保险人组织农业生产经营者进行风险损失分摊,对被保险人在种植业、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经济补偿的方式。农业保险通过转移和分散风险,由投保的农户共同分担风险,在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后得到经济补偿,保障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保险经营的地域限制进一步对外资企业放开。随着外资保险公司的展业深入,人们保险意识的普遍提升,保险公司也借此契机大力开展各类保险业务,广东保险业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然而,这种繁荣却无法掩盖长期以来广东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现实,与其他险种开展得热火朝天的状况相比,农业保险发展的不平衡性就越发突显出来,农业保险的萎缩与广东经济强省的现状极不协调。

根据统计,广东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从1997年的4225.3万元,急剧萎缩到2005年的1402.7万元,减少了2822.6万元;在保费收入急速下降的带动下,赔款支出也急速下降,由1997年的3952.2万元,下降到2005年的1115.5万元,减少了2836.7万元;广东农业保险赔付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徘徊,九年的平均赔付率高达70.8(见表1)。

根据表1可以清晰的看到,从1997年开始到2005年,广东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和理赔支出呈急剧下降趋势。农业保险具有正的外部性和准公共产品的特征,随着近年来广东农业保险的萎缩,农业保险经营已处于“需求有限、供给不足”的市场失灵状态。农业保险这一经济补偿机制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对金融的需求。

广东农业保险近年来经营萎缩的原因表面上看起来是商业保险公司从事农业保险亏损严重,如农业风险大,农民交保费少,收不付赔;农村分散面广、资金薄,保险成本高;农业保险标的复杂多样,道德风险高;商业保险公司收费难、展业难、理赔难。但实质上是制度问题:政府对农业风险的补偿少,机制不健全。政府传统的救灾保障制度,不仅显露出资金量的严重不足,而且政府专业性保险机构缺乏,在县一级,基本没有专业性的农业保险公司。由于缺乏政府的支持,甚至政府对商业保险公司还进行了负面影响,如出险时农民多报、政府多要、保险公司多赔。商业保险公司用商业保险的办法经营农业保险只能是“大干大赔、小干小赔、不干不赔”。

二、农民和保险公司参与农业保险的经济学分析

农业保险经营的高赔付率势必造成高费率。但从实际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来看,即便保险公司厘定了5-12的较高的农业保险费率(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在广东的农业保险费率约为5-12,其中较高的是蔬菜,达到10,玉米小麦为5。一般家庭和企业财产保险的费率仅为0.2-2),农业保险经营仍将处于亏损状态。

农业保险存在“搭便车”问题。一般保险的消费是具有排他性的,不缴纳保险费就不会享受到保险公司的经济补偿。而某些农业保险功能具有非排他性,无法阻止没有缴费的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消费。如“防灾防损”这类农业保险的辅助功能,能起到减少农业风险损失、降低经营成本的作用,但保险公司在实施防灾防损工作时就会出现没有缴费的农民“搭便车”行为。广东梅州部分地区曾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保险公司为防干旱专门为投保地区的农民购置了人工降雨高射炮,一旦捕捉到可能降雨的乌云就轰击,减少旱灾发生的次数或强度。但是对于这些地区没有投保的农民来说,没有缴纳保费却同样因为防灾工作而减少了旱灾的损失。

农业保险存在的“搭便车”问题还表现在保险公司方面。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既经营政策性农险业务,又经营商业性涉农保险业务。在遭遇农业特大灾害时,政府将提供财力支持,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可能会将经营商业性涉农保险的亏损转嫁给政府承担。而要监督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的“搭便车”行为,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会提高。由于“搭便车”问题的存在,商业性保险公司和农民都不愿意介入,便产生了典型的市场失灵的情形,即单靠市场的力量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分配。因此农业保险的经营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政府参与农业保险的经济学分析

只有农民愿意投保,保险公司全力经营,社会得益才能达到最大。农业保险的社会得益,需考虑政府的介入。政府参与农业保险,应主要发挥以下功能:

(一)规避农业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

农业保险受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的双重制约。以广东为例,广东地处东亚季风区,气候灾害种类多、出现频繁,主要灾害有低温霜冻、冰雹、龙卷风、暴雨洪涝、热带气旋等。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90年代,广东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达120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3-5。此外,广东农业保险还受经济风险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市场的风险和农业保险经营的风险。农民总体上来说是属于低收入的群体,根据保险业的特点,保险需求与潜在客户的收入水平正相关,农民的低收入和较高的恩格尔系数限制了其对农业保险的实际需求。因此,政府必须考虑到农业保险经营的特点和农业的特性,建立多层保险与风险分担、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的农业保险的风险防范机制。在规避农业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方面,我们应借鉴国内外经验,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建立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合作保险起主要作用,政府保险补贴作为支持,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相结合,农业保险与灾害救济相结合的一种风险分担的保险与风险管理体制。

(二)纠正农业保险的外部性

农业保险具有正外部性。从短期来看,农业保险的利益外溢性,需要政府建立财政补贴制度,对外部效应进行内在化。政府补贴可以根据需求和效率选择向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提供补贴或向投保农户提供补贴,或者对两者同时补贴。无论是以何种形式进行补贴,其补贴的幅度应该等于农业保险的外部成本,这样就刚好抵消了正外部性带来的影响,弥补了市场失灵。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都是通过实施农业保险计划或政府以不同的出资方式和比例建立准备基金、对保险费给予补贴等方式,支持和发展农业保险。2003年,上海市明确将农业险补贴列入公共财

政体系,市区两级财政每年补贴达1000万元,其中区县补贴约25-30,每年的市区两级财政补贴,约占上海农业保险总保费的25。由于有财政补贴,上海的保险费率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水稻的保费大约在1.2左右,奶牛在1至3之间;而且,农业险投保面有了大幅提升。其中,水稻投保面已经达到85,奶牛投保面达到了80,出口的蔬菜投保面达到了25。(三)提供农业保险准公共物品

农业保险是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是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两者缺一不可。私人物品则是数量会随着任何人对它的消费增加而减少的物品,消费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介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的产品,我们习惯于称之为准公共物品。农业保险就是一种具有利益外溢特征即正外部性的产品。微观行为上看,农民购买了农业保险,若遭受合同约定的风险损失,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理赔作为补偿,从这一角度看,农业保险属于私人产品,它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谁投保,谁受益。但是,考虑到农业风险主要是台风、洪涝、干旱等自然风险,这类风险目前还不能由农民个体来控制,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个人过错造成的,农业保险客观上保护了个体农民的收益,从而又保护了农业生产的再进行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宏观角度上看,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面对的是农业,但其带来的利益却远非农业产量、农业产值等指标所能衡量的。农民缴纳保费购买农业保险,不仅能保障自己收入稳定,而且还发挥着保证农业再生产顺利进行和稳定国民经济的作用。因此,对于农业保险这种准公共物品,应采取“政府财政补贴推动、商业化运作”的模式进行经营。

经济学的现状篇7

关键词校本培训校本研修学习型组织教师发展学校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就开始关注校本研修,并通过这种培训方式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水平、专业素养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依然存在研修模式单一、研修组织松散、培训活动形式化、研修效率低下等问题。面对诸多困境,厘清校本研修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粤西地区中小学校本研修现状的实证考察

课题小组在2012年5月至10月期间,对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省一级学校)、遂溪县第十二中学(县重点中学)、湛江开发区东筒中学(农村中学)等14所中小学采取问卷调查法和非结构性访谈法进行了调研。本研究在自编的调查问卷中,对教师参加的继续教育培训类型、培训课程以及培训形式展开了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1895份,有效问卷1864份,问卷有效率为93.2%。了解了以湛江市为主的粤西地区中小学教师研修的基本情况,发现当前粤西地区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存在的不足,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及分析,归纳出当前校本研修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从四个维度重新设计问题进行非结构性访谈调研,综合分析后发现以下问题。

1.强调社会工具价值,忽视自我主体价值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曾参加过的继续教育课程中,占据比例最高的分别是新课程培训(81.8%)、计算机(80.3%)、教育理论(79.5%),而英语(5.3%)、艺术类技能(9.8%)、学历提升(25%)、普通话(50.7%)这几项占的比例则偏低。师德教育(65.2%)、教育技能(62.1%)、岗位培训(64.4%)、新教师培训(60.6%)所占比例则基本均衡。调查结果及调研访谈反映,当前粤西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还停留在校本培训阶段,离校本研修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校本培训计划的制定是自上而下的政策性要求,校本培训的目标反映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需要、学校的需要或社会的需要,却忽视了教师自身的内在需求。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只重视理论灌输,以讲授式的单一培训模式为主,轻视教师在实践中的体验和理解,不能切实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育素养。这样的校本培训能让教师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但在实践中却遭遇专业素养与课程改革贯彻无法匹配的尴尬,并在这种尴尬中逐渐失去教育激情和教育自信。当前粤西地区中小学的校本培训片面追求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忽视教师自身发展的诉求,强调了其社会工具价值,却忽视了其自我主体价值。

2.培训课程设置存在随意性、盲目性

在“最有用的培训课程”调查中,81.1%的教师选择了“教育技能类”,54.6%的教师选择了“教育心理学类”,50%的教师选择了“师德修养类”,46.5%的人选择了“班级管理类”。选择以上四类的比例远远超出了其余的课程类型,而选择“政治理论类”、“校本课程类”、“教育政策法规类”的教师分别只有1.5%、2.3%和3%。这体现了教师普遍比较关注自身的发展需要,包括专业发展、道德修养、人格发展等方面,也体现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和迫切提升专业素质的愿望。校本培训在课程设置上要针对教师的现实情况和学习诉求,不能脱离实践的土壤去制订培训内容。在访谈调研中,教师普遍反映当前校本培训的课程设置不能体现现实的课程价值,课程内容也相对滞后,致使部分培训课程不但未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反而成为教师沉重的负担,使得教师疲于应付,极大地挫伤了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而造成这个结果的重要因素就是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组织形式松散无序,效能低下

调查结果显示,在选择培训形式时,75%的教师会选择“现场观摩”,63.6%的教师会选择“实地研讨”,仅有14.4%的教师会选择“校本培训”。“现场观摩”和“实地研讨”的比例较高,是由于教师更加愿意接受有针对性的实例教学和近距离体验,而“校本培训”的比例偏低,结合调研访谈后分析发现,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校本培训的认识不足,对校本培训的内涵和实施方式存在严重的误解;另一方面是学校在组织校本培训的时候缺乏有效的组织,大多数都是为了应对检评而流于形式。访谈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学校都会有备课组共同备课、科组同课异构、观课、议课、新课程标准理论学习等研修活动,但由于评价体系缺失、教研时间仓促、研修目标不明确、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因素,这种事务性的组织形式往往会显得松散随意,研修的实效性并不高。也有学校会鼓励教师进行师徒结对,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新教师,但这种结对形式是自觉、私下的约定,并没有制度性的聘任,往往形同虚设。由于缺乏具有高效能的组织,教师缺乏课程经验的共享精神,从而陷入单打独斗的尴尬局面。由于缺乏良性的组织文化,使教师在现实冲击和工学矛盾中失却教育热情,教师自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得不到生存的空间,校本研修无法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教师亦不会将校本研修看作是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工具[1]。

4.培训资源短缺,模式单一

调查结果显示,在选择教学方式时,59.1%的教师愿意接受“案例分析”,55.3%的教师愿意接受“参观考察”,仅有5.3%的教师愿意接受“系统教授”,反映了教师对校本培训模式的要求,教师普遍希望培训模式的设计能够针对实际教学问题,以案例分析、观摩示范课等实践型学习形式为主。而对于专家讲座式、报告式的“系统教授”则持兼容态度,并不完全否定经验理论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参与教研”和“讨论交流”所占比例分别是22.7%和35.3%,显示教师具有进行反思、内省、交流的愿望,但在研修的自主性上还有加强的空间。调研访谈发现,当下校本培训模式单一,讲授式、政策性的培训占了大多数,基于此,大多数教师希望能到珠三角甚至是教育强省的教育名校进行参观考察,希望通过近距离观摩名师的示范课,从直观而富有体验性的学习中获得“立竿见影”式的成长,但由于经费不足,往往一个教龄在20年左右的教师也只有一、两次外出学习的机会。

二、解决校本研修问题的对策

从辩证和历史的视角来看,校本研修的综合性价值使其成为国际社会一个共同的话题,而在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化要求不断提高,校本研修也成为国内学者热议的话题。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当前粤西地区中小学校本研修存在问题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确保校本研修有效开展的对策和建议。

1.从校本培训到校本研修,强调自我主体价值

校本培训强调“以校为本”,使培训能够与学校面临的实际困境结合起来,培训内容更加丰富,培训形式更加灵活,但在处于粤西地区的湛江,中小学校对校本培训还停留在政策性的引导层面,教师的自觉意识还未被唤醒,自主的学习和研究还未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在培训中的“被动”地位,从“以校为本”提升到“以师为本”,强化教师在培训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实现这一点,将“校本培训”向“校本研修”发展就是最有效的途径。校本研修是以“以校为本”、“教师即研究者”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2]。也就是说,校本研修是以创建学校特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教师面临实际的教学问题为中心,以自主研修为基本方式的学习、研究、实践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自我的主体价值是校本研修的核心价值,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工具价值,这应成为当下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原则。

2.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的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要满足学校与教师的发展需要,在实现整个学校发展规划、体现课程系统的同时,注重教师的现实需求,让教师参与界定职业发展规划,使课程设置满足教师的内在需求。课程内容应涵盖教师道德修养、教育理论、专业知识与运用、学校与班级管理、教学新技术运用等方面,既要顾及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要关注教师的人生需求。在培训形式和教学方式上要以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为原则,强调案例示范和课题研修,从教育的本源性出发实施课程规划。有学者认为,“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3],基于此,课程价值的追求理应是实践的,教师在培训中所获得的知识也应当是实践领域的。由于教育经历、资质品赋以及教育情景的差异,教师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急待解决的困难都是个性化的,课程设置需要遵循实践性、针对性的原则,并强调教师的参与性,让教师个人成长的计划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来,培育教师的反思力和内省力,使教师具有良好的研究品质和研究能力。在校本研修中,注重教师从自身的现实困境中发现教育问题,形成一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自主探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学术导向,从而真正实现学校与教师可持续的、同步的发展。

3.建立学习型的自组织

当前,粤西地区中小学校的校本研修尚处于萌芽阶段,其研修组织形式散乱,缺乏教育的激情和生命力。许多学校开始意识到,通过改进校本研修的组织和管理,加强教师间的协作和交流,促进学校由事务性组织向学习型组织发展是当下促进校本研修发展的重要手段。德国物理学家H・哈肯认为最高效的组织形式是“自组织”,这种组织形式强调组织成员的自律与自治,即具有高程度的学习能动性。自组织的行为体系通过对组织与个体的自我建构能够突破复杂系统并实现机制重建与推进[4]。要使校本研修的组织具有平稳的内驱力,首先要清楚认识其组织复杂性,它主要体现在组织成员间价值诉求的不稳定性,以及价值观念相同却由于着力点分散而难以维系一个持续稳定的目标。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尊重每个组织成员的自我独立意识,保障组织成员的个性化伸展,也要强调组织成员在自我选择的过程中积极地、自觉地去个性化的重要性,以使组织形成凝聚力和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说,一个具有平稳内驱力的组织必须要在个性伸展与组织发展间取得合理的平衡,只有尊重个体意识,组织才能充满正能量,才能具有高程度的学习能动性,而组织具有统一的发展目标,才能顺应校本研修和学校发展的需求。

4.创新研修模式,增强政策保障

校本研修是学校人力资源的一种优化整合,是教育资源发挥最佳效能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校本研修却难以取得实效,学校的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也未被有效整合,由此校本研修模式单一、资源缺乏的种种弊端就显现出来了。特别是在地处偏远的粤西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教育资源相对缺乏、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师专业水平相对偏低,不从本源的哲学意识形态去更正校本研修的原则和方向,将面临教学研究失位、课程改革失力、教师专业发展失真等困境。为此,在实现校本培训向校本研修模式转变的同时,政府和学校应该均衡教育资源的配置,整合各种人力资源和社区资源,增加财政援助,为校本研修的持续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保障。建设教师发展学校是有效解决校本培训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教师发展学校是在现行中小学建制内进行的一种功能性建设,它对现行中小学的功能有了更新的认识、发展、丰富和完善,引进高校的资源为中小学的校本研修提供有力保障,大学的学术前沿性质以及开放、探究等文化特质进入中小学,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相融合,对于建设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当前创新研修模式,提供政策和资源保障最快捷、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秀伟.中小学校本研修的改进路向与模型建构[J].教育研究,2012(7).

[2]王祖琴.继承与超越:从“校本培训”到“校本研修”[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0).

[3]宁虹.教师教育:教师专业意识品质的养成[J].教育研究,2009(7).

经济学的现状篇8

论文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现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作为实施资助的基础工作,由于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认定标准缺乏量化的指标体系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1]指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但这一概念属于定性描述,比较模糊,无法依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准确认定经济困难学生。

对于大部分困难家庭来说期刊网,由于其家庭收入不稳定、收入不易核实及地区差异性大等原因,使得家庭困难程度缺乏有效比较。即使两个相同收入的家庭,其家庭支出,比如负债,读书,疾病等情况不一样,贫困程度也未必相同。由于无具体的量化标准,导致高校对贫困生认定标准的不统一,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含混不清。

2.认证方式不统一

目前,高校对贫困生认定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

(1)生源所在地政府确定式。这种方式是主要依据生源地政府或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来判断[2]。但事实上,目前国家没有出台关于生源地贫困生认定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工作细则,明确生源地认定部门的责任与义务,一些地方政府或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存在较大的水分,导致贫困证明的可信度较低,甚至空白证明屡见不鲜。

(2)在校月消费水平认定式。这种方式目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学校统计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月消费水平来认定[3]期刊网,重点考察其是否拥有名牌服饰、手机、电脑或享受高档服务等,这种方式准确性较高,但学校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复杂的认定,认定成本较高。另一种形式是通过校园“一卡通”了解学生在校食堂月消费额度与次数的比例的基础上来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直接将资助金额打入“一卡通”的方式,这种做法目前有一小部分高校在实行,称为隐形资助。在校消费水平认定方式,不能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及学生在校外消费情况,所以争议较大。

(3)民主评议式。即由辅导员、班干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班级评议小组进行综合评议,初步确定名单上报学院,然后学院相关部门结合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进行审核,确定最终名单。由于评议小组成员对同学日常的观察只是凭主观印象,同时,评议小组成员会明显感受到人际关系压力,在进行半公开的评议时不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意见,导致民主评议无法实现其预设效果。

3.名额分配方式过于简单

目前期刊网,高校在认定经济困难学生的过程中,采取按学生人数分配经济困难学生指标的办法,将指标分配到学院,并没有按照贫困生的实际人数进行资助。加上高校辅导员普遍配备比例不足,且大多数辅导员身兼数职,因此在认定过程中,往往出现指标分配到班级的现象。一方面,班级中最困难的学生容易认定,但其他同学困难程度相差不多,由于名额限制出现了轮流受助的情况。另一方面,导致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少的班级中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被评为经济困难学生范围中享受补助,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对较多的班级又产生了真正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不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的情况。

4.学生心态难以分辨

在窘迫的经济生活环境下,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历经坎坷,贫困成了压在他们心底的沉重包袱。他们迫切追求平等,自我保护意识极强,宁可自己咬紧牙关期刊网,减衣缩食,也不愿意暴露隐私,去开具相关证明,申请各种资助。长此以往,这类学生承受着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对个人和学校的发展都存在着隐患。

另外,也有一部分经济困难学生,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理应得到国家、学校的照顾。“等、靠、要”的心理在他们身上根深蒂固,即使家里能够提供部分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他们也要争取更多的学校资助,靠各种资助应付学习生活开支。

二、改进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对策

为了使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可采取以下方式:

(一)规范地方基层组织的认证

为提高贫困证明的公信度,一方面,出台关于生源地贫困生认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期刊网,在地方设立专门认定机构,明确生源地认定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若出现不符,追究出具证明的相关人员责任。另一方面,证明材料及证明开具人的姓名等资料要留存备查。同时对于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开具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可以通过比较灵活的方式,如联名担保制等。

(二)完善贫困生认定流程

为了保证真正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得到资助,高校贫困生的认定方法应满足标准科学、程序正当、操作可行、保护自尊四个方面的要求。从每个环节加强管理、监控,杜绝主观操作和人为因素,随时取消违反校规、弄虚作假的学生的资助资格,并给予相应纪律惩处,不断提高认定流程的规范性和公正性。认定的主要流程可设定为:

1.本人申请。每学年初,学生根据本人的家庭经济情况对照由学校出台的经济困难学生分类标准参考,以书面形式提出认定的申请并提交生源地所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及具体举证材料(如家庭主要成员长期患病的需提供最近一年的病历和医疗费用收据复印件、家庭主要成员失业的需提供下岗证复印件、家庭主要成员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需提供残疾证复印件、家庭主要成员有2个以上学生在高中及以上学校就读的需提供在籍证明材料、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提供低保证明等)。

2.资格审查。对申请人所陈述的家庭经济状况是否符合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条件;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合法、有效;在校学习、生活消费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查。审查方式包括:审阅申请、证明及其他相关材料;根据需要联系开据证明材料的相关机构、单位,对申请人所提供的证明材料内容进行核实;在同班同学尤其是同寝室同学中以个别谈话方式等了解申请人日常生活消费情况。

3.班级民主评议。班级民主选举产生由学生干部、党员和普通学生组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议小组,本着真挚坦诚、相互尊重的原则,确定接受班级民主评议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推荐名单。同时,民主评议应保证参加评议的学生人数,申请人采取回避制度。

4.年级(或专业)民主评议[4]。由辅导员、学生代表组成年级(或专业)评议小组,学生代表人数根据年级(或专业)总人数进行合理分配期刊网,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不少于年级(或专业)总人数的10%,其中,非学生干部不少于50%,小组成员名单要在学院公示。评议小组统筹审查各个班级经过民主评议后推荐的名单,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初步名单。

5.学院认定。由院系党委副书记、辅导员、年级学生代表组成学院审核评定小组,通过开会、座谈或进行家庭实地调查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对年级的评议意见进行审核,确定本院“重点经济关注对象”与“一般经济关注对象”。

6.公示认定名单。在一定的范围内,对认定后的学生进行公示,并接受学生提出的异议与申诉。如有异议,按照规定程序再次进行审查,根据审查核实的情况,确定是否符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并将审查结果反馈给提出异议或提出申诉的学生。

7.学校认定。以吉林大学为例,在校本科生人数接近4万人期刊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生中平均比例在30%左右,贫困生人数在12000左右。由于人数众多,学校资助部门可以采取概率抽查方式,对学生提供的信息及材料进行调查,准确了解家庭人员基本情况、家庭劳动力资源状况、家庭学历和职业结构以及家庭负债、银行存贷款等情况;并根据学院之间“重点经济关注对象”与“一般经济关注对象”的认定标准进行比较,综合评估,确定经济关注对象认定等级。

(三)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1.加强学生自尊自信教育,在思想上正视“贫困”现象。

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自尊、自信教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宣传自强自立学生的事迹,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培养自立自强精神,正确面对经济贫困的现实;通过开展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他们在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各种能力,树立自信心。

2、加强诚信教育,建立学生诚信档案

加大对大学生的资助政策宣传与诚信教育、感恩,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和监督工作中;逐步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管理制度,制定对造假者的适度惩罚制度,如收回资助金额、记入学生诚信档案等等。

3、改变资助的模式,“资助”和“自助”相结合。

目前的资助模式只有获得没有付出,助长了很多学生不劳而获的消极思想。构建权利义务对等的资助模式,在资助金额不变的情况下,设置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将享受贫困资助的权利与履行相应的义务挂钩。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使那些“假贫困生”因不愿承担相应的义务而自动退出;另一方面通过回报社会的资助方式,可以缓解享受贫困资助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认为这种资助是通过劳动换来的。如在校内开辟更多的学生勤工助学岗位;资助与工作量相挂钩;实施贫困生能力提升资助项目等。

结语:

建立健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在具体的认定过程中要切实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隐私期刊网,把各方资助力量整合起来。同时要多做经济困难的思想引导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劳动观和消费观,正确对待贫困问题,激励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爱,鼓励他们用乐观向上的态度,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总之,做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确保经济困难学生得到资助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要正确认识,采取适当的方法,探寻合理的途径,真正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促使高校助学工作中寻求突破、求得实效。

参考资料:

[1]财政部,教育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Z].

[2]唐海龙,刘俊霞.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州大学学报,2009(26).

[3]杨晴.高校贫困生认定的路径[J].教育学术期刊,2009(8).

[4]李岩丽.科学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促进资助工作公平有效[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

经济学的现状篇9

原教育部副部長张保庆说:要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单靠公办高等学校是远远不够的。今后高等教育的增量部分将主要靠民办高等教育来实现,从1992年到1997年,由于公民个体所掌握的可支配收入迅速增长,对教育需求的总量、质量和形式有了进一步提高,因此,民办教育机构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组织进入到教育体系之中,改变了原有的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并开始形成对公办教育机构的竞争。此时的许多规范与限制政策,从另外意义上折射出民办教育独立性属性的日益彰显。从1998年至2000年,尽管国家政策仍然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体”,但是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民办教育的独立属性进一步得到确立,民办教育不仅满足了社会公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而且也刺激了公办教育内部的竞争,促使其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率和办学水平。从2001年至今,民办教育开始进入到自主发展的新阶段,民办学校作为一种具有独立社会职能的机构而为政府和社会广泛认可。无论是在《民办教育促进法》还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国家对于民办教育所提出的新的鼓励和规范政策,对于民办教育公益性属性的规定,对于民办教育机构产权的界定和对于办学者经济利益上“合理回报”的许可及操作原则的制定,都标志着民办教育机构作为一种有独立社会职能的教育组织和经济组织,而最终得到法律意义上的完全确认。 

二、民办高校外部环境分析 

企业外部环境是指处于企业实体之外,但对企业发生影响的诸多因素的综合体。 

(一)民办高校的外部优势 

1.教育部政策鼓励为高职院校提供发展的空间 

国家政策的鼓励为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从法律上肯定民办教育的地位,也是民办教育依法办学的首要依据。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2007年1月16日经部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规定》,并于2007年2月10日起施行。其规范实施专科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民办院校的办学行为,维护民办院校举办者、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引导民办院校健康的发展。 

2.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强劲的需求。 

传统的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学术型、研究型、设计型人,规格比较单一。但是,从社会需求看,目前许多大中型企业迫切需要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因此,培养高素质_技能型人才的民办高职院校已经受到社会的青睐。这是民办高职院校大显身手的天赐良机,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二)民办高校的外部劣势 

1.民办高校面临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竞争 

公办高校拥有雄厚的政府财力,优越的教学、科研条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都要高于民办高校。由于缺乏相关的法规和办学经验,大批民办高校的涌现和无序发展使竞争更为残酷。同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也在不断分割教育市场的份额。 

2.民办高校没有国家的投资,没有政府补贴的公用经费 

民办高校在招生、学生身份、教师待遇、建校土地征用等许多方面都得不到政府部门政策的支持,办学环境中没有真正建立公平竞争平台。政府对民办高校管理方面缺乏经验,相关法规不够完善,与民办高校快速发展很不协调,从而影响了民办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由于民办高校发展时间较短,基础较差,政府也缺少对民办高校的正面的宣传和报道,人们对民办高校的误解和偏见是对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巨大威胁。 

三、民办高校内部环境分析 

(一)民办高校的内部优势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机制相对灵活,能突破传统办学思维的局限,利用独立经营,自主办学的有利条件,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建立适合市场需要的办学模式、课程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民办高职院校可利用这一优势根据市场的不同变化,市场的不同需求及时地进行调整,培养国家与社会所急切需求的人才,所以在专业设置与招生人数分配上都能够较大的自由支配。正是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模式,使民办高职院校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2.具有较为灵活的运行管理机制。 

民办高职院校一般从成立之初就建立了灵活的管理体制、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并建立一整套考核、奖惩制度。通过对教师的考核,把工作绩效并与奖惩挂钩,使领导能上能下,教师能进能出。因此在管理机制上民办高职院校具有灵活、高效的优势。 

3.较容易形成有办学特色。 

民办高职院校可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办学经费以及学校所处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状况分析来确定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不仅体现院校的办学性质、社会服务方向和地方行业特色,而且还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学科建设规模和专业建设布局等方面。办学特色不是民办高职院校的整体优势,而是局部优势。 

(三)民办高校的内部劣势 

1.师资队伍整体发展不稳定,素质不高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待遇相对较差,教师的职称、聘任、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利益没法解决,导致许多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才流失,整个教师队伍稳定性不足,年龄比例不合理,较多民办高职院校没有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稳定性较好,素质较高的骨干教师队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教师缺乏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对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了解甚少。 

2.民办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下降并流失较多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公立高校招生人数大幅度上升,民办高职院校面临生源质量下降并减少的威胁。民办高职院校的部分生源由于高校的扩招被抢走,出现生源不足的现象,迫使民办高职院校降低入学门槛,生源质量下降。

  3.民办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資金缺乏 

对高职教育需要较大投入资金思想准备不足,绝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资金缺乏,办学条件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设施数量不够,设备不先进,图书资料短缺,办学场地狭窄。但如果希望民办高校办得更好,地位立得更稳定、未来的路走得更稳健,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添置新的物品包括书籍、实验用具、学习场所等,需要不断的改造更新学校的软硬件。[3]也许政府会给予一些多途径的帮助,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资金也是民办高职院校的一大威胁。 

四、民办高校的发展 

(一)制定定位明确的发展战略 

首先,民办高校要善于进行错位竞争,但决不是拣公办高校把教育市场瓜分后的“残羹剩饭”,而是需要另辟蹊径,异军突起,在有着发挥重要作用和凸显特色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从民办高校的办学实力来看,目前把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在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定位于需求量大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民办高校的一种普遍的选择。但是具有一定办学实力的民办高校可以结合本校特色和优势进行科学定位,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办出特色鲜明的名牌民办大学。 

(二)坚持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 

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和国内公办高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高等教育的新路子。要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坚持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创新,避免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脱节等弊端。尊重民办高校学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的个体差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探讨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三)建立现代管理制度 

要发展民办高校,不能完全以我国现有的公办高校模式为蓝本,必须在吸收中外高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参照,大胆借鉴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来优化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学校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发挥体制和机制的特色,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举办者产权与学校日常管理权分离,实现权利运作的高效和相互制衡,建立责任分担和权力制衡机制,把内部治理与外部参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学校依法自主管理,由教育专家负责学校日常管理,教职工依法民主参与,利用市场机制,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构造现代大学的管理方式。 

经济学的现状篇10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经济收入家庭教育水平心理健康

从古到今,大量贫困家庭的学子通过奋斗获得成功的案例屡见不鲜,主流媒体对此的报道和过度宣传会让人误以为“寒门”和“人才”、“成功”存在紧密联系,似乎出身寒门者更容易成才并获得成功。然而,较少为人关注的是,较低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个体的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大量研究显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在当代医学模式的改革上,出现了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趋势。心理健康对于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代各类群体中,虽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其他群体,但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发现率要高于其他群体。至今,全国各高校已发生多起心理不健康致死案件,其中多起事件起因与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有关。

一、家庭经济困难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一)家庭经济困难界定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颁发的8号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各高校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通常衡量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会参考各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当前,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意义。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资助体系。各高校按照国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逐步建立起各自的操作模式。

然而,在各地各高校的实际认定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如何准确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上存在一定难度。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的指导意见,申请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需要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但是现实社会中会存在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也能盖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的公章,甚至存在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盖公章时却被拒之门外的现象。此外,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一,城市与农村的经济状况存在差别,因此,来源于不同地区和城乡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就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判标准的相对性,在认定工作中不能以家庭经济状况为单一指标进行衡量。一些研究者引入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这一多维因子来衡量学生家庭情况,这将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更加客观并符合实际情况。

(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界定及衡量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家庭环境。社会学研究显示,起初的家庭环境量表主要测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即测量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最近研究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是简单的单一变量,它反映了个体的人格特质及其所处环境的特点,包括:较高的智力、勤奋、坚定、上进、长辈的鼓励乃至婚姻状态等诸多因素[1]。例如Cassidy和Lynn所做的一项追踪研究发现,个体在16岁时的智力、成就动机、外向性、心理稳定性和所受到的父母鼓励等因素,能有效地预测其到23岁时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2]。由此可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仅是家庭经济和教育水平的代表,更反映了父母乃至其祖父母的多种人格特质,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创造的家庭环境。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Status)是家庭成员的社会与经济地位的衡量,根据家庭成员获得或控制的社会资源数量进行的社会层级划分。这些社会资源通常包括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职业。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这一概念已经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用以衡量个体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

当前对于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的测量通常从家庭成员受教育水平、收入状况及职业等级三个维度进行。不同的研究者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需要会选择不同的维度,有的选择其中一种,也有的研究者综合几种。但是,研究者发现,在职业等级评价上还存在诸多的缺陷,比如不适合测量无工作的人,而且职业等级的划分会过于主观化,导致当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分类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性。综上,更多的研究者使用受教育水平和经济状况两个指标衡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存在过大的差异成为影响个体成长的重要不公正因素。通过对大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调查研究显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显著相关性。较低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会妨碍学生的心理发展。

(一)低家庭经济收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群体总数的五分之一,而普通大学生心理不正常的人数是普通大学生这一群体总数的十分之一。很多研究者在探究不同地区家庭经济情况对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影响时,发现较高家庭经济收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来自较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总体而言,低家庭经济收入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低于较高家庭收入大学生。

1.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水平较低,社会支持水平较低。

较低家庭经济收入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幸福感水平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研究显示,低家庭经济收入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度偏低,他们缺乏可使用的支持因素,他们对社会支持的感受性也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因此,在面对压力时无法获得及时、必要的心理支持,从而影响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3],这可能与低家庭经济收入大学生体验到的压力源更多及压力值相对较高有关。有研究显示,低家庭经济收入大学生面对的压力源与一般大学生存在差别,家庭经济困难通常是造成他们焦虑等负性情绪的首要生活事件。此外,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低家庭经济收入大学生自我体验到的压力更大。

2.消极情绪发生率更高,自评症状显著存在。

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中,普遍存在自卑、封闭、焦虑、敏感、敌对等负性情绪。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时,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加可能以躯体病痛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会更内向、存在更多的内心冲突,道德更加自律,更容易体验到焦虑、敏感,并且敌对情绪更容易发生。其中,低家庭经济收入的女生更容易表现出恐怖、焦虑及人际敏感。

目前,在考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90项症状清单是常用的测量工具。最近,常被用于各高校筛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研究表明,除精神病性以外的所有项目,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均显著高于非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4]。家庭经济收入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较低家庭经济收入的学生是发生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

部分来自低家庭经济收入的学生由于经济拮据,视野局限和交往能力欠缺,一时无力改变现状,容易产生敏感、自卑,继而出现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弥散性的仇视心理而出现偏执、敌对等一系列偏激的心理行为[5]。因此,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更需要身边人的关怀、尊重、支持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二)家庭受教育水平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

大学生在身体、心理发育过程中,外界不良环境因素极易使得他们产生各类心理问题。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及计划生育导致的独生子女的普遍性,父母对子女的各项要求越来越高。可是对于如何正确引导儿女心理健康成长,对很多家长来说,是很难把握和调控的。有研究显示,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其《90项症状清单》各症状因子分值越高。

有研究显示,家庭受教育水平与学生获得社会支持呈现出显著性的相关,父母受教育水平低,即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学生获得社会支持较少,尤其是主观体验到的社会支持较少。有学者认为,感受到的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因为,虽然感受到的支持不是客观显示,但是被感知到的现实却是心理的现实,而正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变量/中介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有研究发现,主观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极为重大,主观支持水平低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也较低。

三、结语

在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评定学生困难与否或者困难等级的主要标准是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或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因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和城市农村的双重差异,来自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城市、农村的学生,他们的家庭收入水平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由此导致低家庭经济收入学生的判别标准是相对的。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时不能以单一的家庭经济状况标准来衡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包含受教育水平、父母的职业和家庭收入三个维度,只有综合这三个维度才能更好地衡量家庭的状况。

社会经济地位的过大差异成为影响个体成长的重要不公正因素。较低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与拥有较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相比,有显著性的差异。在家庭收入这一维度上,低家庭收入学生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水平较低,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在《90项症状清单》的测量中,他们在除了精神病性的其他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上,呈现出较高的水平。在父母受教育程度上这一维度上,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学生,其《90项症状清单》各症状因子分值显著高于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学生。因此,在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中,国家、学校除了要给予学生经济资助外,更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心理上的帮助与扶持。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工作者应该通过各种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方法引导、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接纳自己;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可以为他们提供条件改善自身经济水平,如勤工俭学等,并协助他们通过各种合理途径改变现状;各高校管理层可以从制度上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使他们在实践中自强自立,走出自卑、敏感的阴影。

参考文献:

[1]任春荣.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的测量技术.教育学报,2010(10).

[2]叶婷,吴慧婷.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感恩的补偿和调节效应.心理学探新,2012(32).

[3]佟月华.低收入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