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技术标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0:18

云计算技术标准篇1

Gooxi是一家集服务器、存储产品设计、生产于一体的原本报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二部指导,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办,华为、英特尔、数人云、DmtF协k,新华三集团、网宿科技、海云捷迅、云宏、Hyper提供支持的第六届中国云计算标准和应用大会近日在京召开。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赵波院长在致辞中表示:“近几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国家标准委的指导下,依托全国信标委云计算标准工作组和中国开源云联盟,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稳步开展了大量的云计算标准化工作,积极推动了我国云计算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产业发展,推进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的编制和落地实施等工作。目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作为两个机构的秘书处挂靠单位,共八项云计算国家标准、一项云计算团体标准,涉及术语、概览、参考架构、云计算等领域。”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软件工程与评估中心主任周平在会上做了题为《扎实做好云计算综合标准化,推动云计算应用进入新阶段》的主题报告,分享了2016年中国云计算标准化及测评工作思路、任务及下一步工作想法,并分享了他对我国未来云计算产业发展规模的思考与预测。

云计算技术标准篇2

随着云计算迅速兴起,云电视也备受关注。2011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云电视”专题节目。在“2011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评选中,“云电视”成为十大新词语之一。然而,媒介经济学理论还没有深入研究云电视的新现象。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又很难对云计算和云电视等领域做出合理的解释,为它们的规划编制和政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本文试图运用标准经济学的理论,①对云电视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对落实“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内容提出政策建议。

我国云电视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各方共同关注云计算,为云电视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根据三网融合发展历程和现状,我们可以知道,电视机制造、节目内容制作和传播管理要充分融合,是相当困难的事情。但是,在三网融合中意见没有完全统一的各方,都对云计算表现了极大的关注。2010年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联合确定了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的试点示范。2011年被称为“云计算”落地之年,各地大力推动云计算应用示范。北京的祥云计划、上海的云海计划、无锡的物联网和云计算基地等都已经开始了务实的推动,在全国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据2010年7月《经济参考报》的《云计算将成三网融合核心技术》报道,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孙川在“云计算广电应用与发展研讨会”上提出,云计算将成为三网融合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的核心技术。广电总局规划院副院长谢锦辉认为,三网融合和下一代广电网项目,是要为用户提供多样的、便捷的服务。由于云计算可以大大降低数据储存、计算和分发成本。这将使更多的企业参与到三网融合中来。有的专家认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上马,将为云计算提供切实的应用机会,也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②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2010)认为,“信息网络的未来其实将简单化为两个东西,一个是管道,一个是云”。“要开放,要合作,站在长城上,多抓几朵云”。③在“十二五”时期,如何构建自主可控的“中国云电视”,让云电视实现真正落地,已成为我国电视机制造业、电视节目内容制作和电视传播管理部门共同关注的焦点。而各方都共同关注云计算,为云电视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二、云政策支持环境已经明朗,理论研究亟待补功课。电视链的显示终端制造、内容节目制作和传播等各个环节,在“十二五”规划体系中都得到了高度重视。与云电视密切相关的云计算、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新型显示器件等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展。2012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去年的主要工作时提到,“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试点示范工作步伐加快”。④“十二五”规划纲要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均把“云计算”作为重要内容来强调。《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传播体系建设,加强文化传播渠道建设。要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要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在确保播出安全的前提下,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与电信企业可探索多种合资、合作经营模式。《数字电视与数字家庭产业“十二五”规划》在发展重点中,提出要“充分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推动跨平台、跨领域的数字内容服务平台和综合性数字应用平台的开发建设”。

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云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环境。然而,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现实的发展。在经济学中,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工具非常丰富,对传统农业和制造业的经济发展有很强的解释功能,但却不能对云计算、云电视等新兴领域作出合理的解释。因此,在我国新兴领域进行“十二五”规划编制过程中,理论准备不足已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我们要在落实“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重视理论研究“补功课”。

三、云电视发展受制于云计算的安全模式和自主可控水平。自2006年8月美国Google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上首次提出云计算概念后,最近五年云计算在全球高速发展。电视业应用云计算和云存储技术,并引入“云”的概念和计算模式,也就有了“云电视”。信息安全问题一直是制约信息化的首要因素。思科董事长兼Ceo约翰・钱伯斯(JohnChambers)曾表示,云计算是“一场安全噩梦”。在2010年5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产业界、政府和研究机构达成共识,认为云计算发展面临三大考验,即安全、标准、重复建设和初期泡沫。云计算应用的法律环境和信任环境有待建立。田杰棠(2011)认为,“云安全”问题仍是云计算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云安全”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用户层面担心的数据安全问题。二是国家层面的安全问题。⑤2008年后,云计算成为国家竞争的新兴领域,美日等国将云计算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有报道称,谷歌利用android系统定位追踪用户位置,苹果利用ipad、iphone搜集用户所在位置的数据。与三网融合一样,我国发展云计算首先必须高度重视的是安全性问题。笔者曾撰文提出,三网融合后的中国网络环境可能更不安全。出于对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全局考虑,必须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通信产业和核心技术体系,融合后的“新三网”才能不成为伤害自己国家的锐器。如果云计算的安全得不到有效解决,仓促快速发展中国云电视,则后果难料。

四、只靠硬件和终端制造厂单方面挺进,云电视难成气候。国内彩电业近年不断推出新概念。在云电视的热潮中,国内彩电制造商比节目内容供给者走得更急。2011年,海尔、tCL、创维、海信等企业相继推出“云电视”,这是继LeD电视、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和3D电视之后,整机厂商推出的又一新概念。但刘步尘(2011)认为,云电视只是智能电视的另外一种表达而已,⑥国内整机厂商很难掌握云电视发展的主导权。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核心技术和标准受制于人。由于我国电视机产业的芯片、面板等核心部件长期受制于国外,国内电视机厂商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在云电视时代,掌控基础软件、核心高端芯片的国外厂商可能主导全球云电视价值的分配。在一流的云电视中,最关键的是要具备稳定而强大的操作系统。苹果、谷歌等美国it巨头进军云电视领域的路径与我国彩电厂商有所不同,它们发展的战略重点在操作系统、芯片和内容供应。目前云电视大部分基于android等智能操作系统,国内云电视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本土彩电厂商的核心竞争力明显不足。二是内容供给能力处于劣势地位。回顾我国电视业的发展历程,整机厂商在电视节目内容方面积累的经验、人才和资源都不足。多年来,国外厂商掠走全球彩电产业利润的大头,国内彩电行业利润薄如纸,如今要向电视节目内容方面扩张,并没有比较优势。总之,我国云电视的发展,很难遵循传统产业发展模式。从利润分配结构来看,云电视的主要利润将由内容供应环节(电视节目内容制作)和节目内容播放管理等环节获得。云电视发展的主导权取决于对节目内容的控制力,因此,未来云电视的主角属于内容供应的强者。

促进我国云电视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抓住云计算国际标准化机遇,争取云电视国际标准话语权。标准对全球现代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它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和实施国家标准战略,全力扶持和推进本国标准的国际化。全球范围内的云计算标准化竞争激烈,欧洲电信标准研究所(etSi)、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等云计算标准化工作组织积极参与云计算标准的制定。各家标准组织从自身发起时确立的目标出发,专注于云计算不同领域的标准制定。标准化的内容包括开放云计算接口、云计算基准、云计算试验平台等。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努力争取在云计算和云电视国际标准竞争中的话语权,加强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统一组织和管理。充分发挥各方作用,紧密配合,形成合力,有重点、有步骤地提升我国实质性参与云领域的国际标准化活动水平。实现若干领域国际标准的重大突破,争取更多地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及相关管理层的活动,主动参与战略、规划和规则的制定。组织力量争取承担更多的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推动具有我国特色和技术优势的标准发展为国际标准。

二、树立节目内容优先的理念,创新节目制播与整机制造融合模式。与以前的电视相比,“内容为王”现象在云电视时代将更加突出。中国工程院院士、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德毅(2011)认为,基于内容的服务在高度综合、集中、专业化的同时又高度分化、碎片化、精细化。一方面,龙头服务企业凸显;另一方面,又能够满足无穷无尽社区表现出的长尾市场的多样化需求。⑦美国国防信息系统局(DiSa)在云计算方面确定了全球信息栅格内容分发服务(GiGGCDS)等大计划,十分重视GCDS提供内容交付服务的功能。在云电视的发展路径方面,苹果appStore开辟了新的内容营运模式,而索尼、三星等电视巨头也一直在内容上大做文章,将云电视发展重点从以前的硬件技术向内容服务转移。

我国云电视应该超越彩电产品的概念更新,更注重提升节目内容的实用价值。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际文化传播竞争的需要,我国云电视的发展不应沿袭电视机厂商与节目内容制播分头发展的模式,要树立云电视节目内容优先的理念,创新内容制播与终端制造融合模式。融合创新不仅是“十二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始终强调的重点内容,而且也是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抓手。目前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2011年3月,联想与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SmG)在上海签署协议,联手进军电视市场。地方政府也积极探索“云电视”的发展模式,2011年湖南省政府与北京大学签署了在信息技术领域深度合作协议。但是,我们还需要在落实“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进而从国家战略层面构建内容制播与终端制造融合的新模式。

三、优化云电视标准化组织模式,掌握产权利润分配的话语权。只有国内云电视龙头企业的标准水平提升了,成功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我国云电视产业才能避免“低端锁定”的困境。云电视的产业政策要符合现代经济利润分配模式的发展态势。在传统工业时代,一般是先有技术和产品,然后才制定标准。而在现代工业中,经常在产品规模化生产之前,产品的技术标准就开始成型了。在不断改进实验室产品雏形的过程中,专利和标准就开始布局,部署全球产业利润的分配格局。所以,发展我国云计算、云电视必须有“标准先进,标准先行”的新思路。目前我国云计算和云电视的标准化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国电视业标准化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以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数字视频编解码标准(aVS)、数字音频编解码标准(DRa)等为代表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体系已经形成。其中DtmB已经取得国际电信联盟(itU)地面数字电视D系统代号,aVS成为国际主流视频编解码标准之一,DRa成为蓝光高清视盘国际联盟可选标准,“闪联”“e家佳”标准分别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为国际标准。2011年10月,《云电视行业推荐标准》,从系统、平台、硬件、软件、应用、交互、服务、产业链等角度对云电视作了全面的界定。我国在国际云计算标准方面已有建树。2012年,国际电信联盟标准组织(itU-t)成立了一个新的工作组制定云计算相关标准,中兴通讯获得云计算架构方向报告人席位。华为积极推动云计算标准的建立,在国际主流云计算标准组织内担任重要角色。云电视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工业产品经济的形态,它是以标准为先导的新型经济模式。在云计算和云电视布局阶段,重视超前布局专利和标准体系,以期掌控和留住更多的产业利润,要从国家战略层面部署完善标准资源配置模式,促进形成产业利润分配合理的自主可控产业体系,支撑中国特色的云电视产业发展模式。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①标准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主要有《标准经济学――理论、证据与政策》(KnutBlind,2004)等。目前已深入分析了标准与经济关系中的许多问题,如“标准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2002年,经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批准,“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中研究了“标准对综合国力贡献率”等问题。

②侯云龙:《云计算将成三网融合核心技术》,《经济参考报》,2010-7-20。

③任正非:《在云计算上超越思科谷歌》,《中国电子报》,2010-12-03,第2版。

④在新华社北京2012年3月15日电播发的《政府工作报告》附注中,指出“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是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

⑤田杰棠:《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经济纵横》,2011(8)。

云计算技术标准篇3

关键词:韩国云计算产业应用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42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b)-0016-03

韩国政府对云计算的关注一直热度不减,并预计国内市场年均增长率将达30%以上。尽管三星SDS、Kt、SKt等企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相关关键技术研发,但是,韩国政府认为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较仍然有约4年的技术差异。对此,韩国政府建立健全了推进机制,确立了具体可行的战略规划,从产业和应用两个角度出发全面促进本国云计算发展。

1以政府为先导,建立健全官产学研联合推进机制

韩国政府在应对云计算浪潮中,形成了由政府各相关部门、科研机构、产业协会组成的完整推进体制,具有“以政府为先导,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点(如图1所示)。

首先,中央政府层面主要由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知识经济部、行政安全部三部门分工合作,共同促进云计算产业发展及应用推广,而地方政府的相应机构在中央政府部门的指导下,配合开展工作。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KCC)的主要职责是在云计算领域统筹结合绿色计算,实施云产业推广政策如建立云计算基础设施平台、实现基于虚拟化的先进数据中心和绿色信息技术等,涉及云计算的主要项目有:云计算环境下的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服务、移动云、基于云计算的在线游戏、基于云计算的在线教育、基于云计算的集群渲染服务、云计算试床、云计算技术研发等。知识经济部(mKe)的主要职责是在云计算领域重点制定实施K-cloud服务计划、安全问题,涉及云计算的主要项目有:基于云计算的绿色个人计算机空间/办公室、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网格建设。行政安全部(mopaS)的主要职责是截至2015年实现基于云计算的政府信息技术中心削减50%的支出,并致力于面向公共部门的应用推广,涉及云计算的主要项目有Greenu-work云。绿色增长委员会(GGC)是实现低碳经济、绿色增长的领导机构,同时云计算也列为其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其次,协会层面既有半官方性质的、在韩国信息战略重大专项的研发和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又有为落实《云计算全面振兴计划》而成立的官民共办的战略执行协调和议事机构——“云计算政策协会”,以及进行云计算应用先期研究的云计算政府综合计算机中心等,此外诸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也参与其中。韩国电子信息研究院(etRi)是半官方性质的科研机构,协助国家开展重大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和政策研究,参与云计算战略的核心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工作。云计算政策协会是为推进《云计算全面振兴计划》专门成立的机构,由三个附设的事业团体主导,相互协作并制定各种发展方案,以减少推进云计算过程中因重复工作给业界带来的负担;政府则通过协会得到业界反馈意见,并推出合适的政策,为云计算相关计划提供保障。其他协会组织包括:韩国云服务协会(KCSa)——为测试、产品、服务提供云计算测试台,参与制定云服务标准;公共部门云计算协会——以提高it资源效能为主要努力方向;云计算产业论坛——以云计算标准、韩国云计算发展为主要工作内容;云计算论坛——参与制定国内云计算标准规范。

2战略规划先行,基于产业和应用制定发展路线图

2.1《云计算全面振兴计划》2:确立打造云计算强国目标

早在2009年12月,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知识经济部、行政安全部就共同发表了《云计算全面振兴计划》[1],作为韩国五年内发展云计算的统领性战略文件,“这一规划在提高韩国云计算产业竞争力的同时,还会为提高国家信息技术资源的效率做出巨大贡献”(如图2所示)。根据该规划,韩国政府确立了如下实施目标,即:在2014年之前向云计算领域投资6146亿韩元(约合36.88亿元人民币),力争将韩国云计算市场的规模扩大4倍3,达到2.5万亿韩元(约合150亿元人民币),使韩国云计算技术市场的全球占有率提高至10%,使之跃升为世界云计算技术最强国(如表1所示)。

对此,政府从2010年开始就在政府综合计算机中心内紧急引入供多个部门同时使用的云系统;另外,还成立了大型云测试中心,扶持小规模云计算相关企业,对这些企业开发的软件的商用化可行性进行测试,并提供部分贷款支持。

2.2“云计算服务中心”:建立应用推广的集散中心

为了满足云应用和技术支持需求,推广成功模式,韩国知识经济部于2012年6月牵头设立了云计算服务中心。该中心的成立,积极响应了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有关云计算的需求,面向国内企业援助开发与测试所需的云计算资源,从而加速完成云计算服务的研发,促进了相关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目前,该中心确立了为期两年的项目计划。2012年阶段云计算服务中心启动的项目有:针对公共部门的业务需求,引入商业化企业的云计算技术支持和咨询;建立开放、安全的云计算测试平台和技术服务体系,面向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提供充分利用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有力条件;开展有关云计算的市场营销和宣传,开展相关技术研讨会,并确定和推广云计算服务应用的最佳实践。2013年阶段该中心启动的项目有:将云计算应用推广至学校和更多的公共机构,加强相关法律、咨询和技术支持;支持云计算环境下汽车、造船、传感等信息技术融合项目和重大产业,并在复杂的企业协同环境中试点云计算的使用;加强云计算相关的标准推广、人员培训等[2]。

与之息息相关的“云试床”项目正是韩国《云计算全面振兴计划》中的重要试点项目之一(如图3所示)。其目标是建立云基础设施、测试云系统和评估云计算技术以及服务。在该目标下,韩国政府着重实现如下几个方面的战略步骤:建立一个由公共机构和云公司参与的项目联盟;在开放源码的开放式环境下测试中小企业的云服务模型;提供信息技术信息基础设施和发展企画环境,培育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等。

2.3《云计算产业竞争力计划》:制定云计算产业化方向

韩国政府认为推动云计算的发展不仅仅在于应用本身,还应当利用这一先进的技术发展本国信息技术产业,从而确立全球产业竞争力。然而,韩国和美国无论在云计算技术能力还是云计算市场竞争力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如表2、表3所示),成为产业发展的巨大阻碍。对此,2012年10月29日,韩国知识经济部主导开展了有关云计算产业竞争力计划草案的研讨,形成了《云计算产业竞争力计划》[3]。该计划提出韩国在2020年将实现全球领先的云计算产业并步入工业强国,具体而言,截至2020年国内企业在国内云计算市场占有率超过50%,在国外云计算市场占有率超过20%,建立100个云计算最佳实践示范。

韩国政府打造本国云计算产业竞争力主要从三个方面出发,分别是:促进国内基于云计算的研发技术能力;通过各种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本国工业化和全球化进程;建立云计算产业生态体系(如表4所示)。

具体而言,在建立国内云计算技术研发战略方面,确立国内企业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和成熟度模型,从国家层面建立一个长期的研发技术路线图,加强国内云计算技术标准化建设并与国际标准接轨[4]。在应用云计算技术促进工业化和全球化方面,建立云计算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测试环境,为提升国内企业在研云计算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质量和性能提供保障;实施云计算相关企业的商业化战略,引进机构投资者和广泛的咨询支持进入该市场,并由国家统领实现全球化企业培育和海外营销推广等。在建立云计算产业生态系统方面,通过相关产业协调和合作组织,积极开展云计算应用试点项目的研发和推广,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拓展多样化的商业模式。

3树立正确理念,客观认识和评估云产业

韩国政府始终确立理性的产业发展理念,客观认识和评估云产业,并带头应用云计算服务、探索云计算服务的最佳模式,促进云计算产业发展。

韩国政府认为,应当把云计算作为一把双刃剑来看待:一方面,“云”代表的是最终的全球化市场,它向任何一个国家提供机会把信息技术服务出口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它也为一个国家的信息技术产业部分产能可能被淘汰埋下伏笔。此外,一方面,云服务提供了一个空前完整的、由硬件到软件和服务的信息技术价值链;另一方面,离岸云服务的消费造成了本土经济的低就业率。因此,作为政府发展云产业,不仅仅是刺激韩国云计算市场的发展,使韩国企业能够赢得全球云服务市场的出口机会;另一个更长远的利益在于,政府机构可以通过利用陆上云的能力减少内部信息技术成本,同时克服机构不愿意使用离岸云的问题。

其次,政府需要客观评价这项产业的意义。为了发展云产业,政府如何加大前期投资力度,启动和加快当地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如何将配套产业政策、建立政府云(G-Cloud)、完善政府采购等有机协调,以响应地方需求,从而促进其发展等,成为今后要认真应对的主要问题。因此,作为政府本身,必须仔细考虑他们在强大的本地云计算供应商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在该领域由政府推动与市场力量相结合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后果。

4经验启示

综上所述,韩国政府发展云计算产业及应用的做法,可为我国提供如下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首先,发展云计算产业和应用要有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完善的、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组织架构和技术路线是产业拓展的根本保障。

其次,拒绝盲目跟风,而是应当从国家至企业乃至科研机构,树立理性的云计算产业发展思维和方向,发展云计算产业和应用的同时,为本国总体产业战略服务。

再者,国家对相关企业不仅仅是全面的资金投入,而应以鼓励企业尽快提升技术能力和自主培育市场的能力为核心,政府机构仅需要起到产业初期引导需求的带头作用,毫无保留地向企业传授经验,让企业具有自主培育市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云计算全面振兴计划[J].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知识经济部,行政安全部,2009.

[2]云计算服务中心的建立[J].韩国知识经济部,2012.

云计算技术标准篇4

中国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以来,医疗卫生信息化作为医疗行业经营成本降低,工作效率提升的有效抓手,已经在国内医疗卫生行业中普遍开展。根据《医疗卫生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规划》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国内医疗卫生行业围绕建设国家、省级、地市级等三级信息平台,建设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两个数据库,构建一个医疗卫生专用网络,健全医疗卫生信息标准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国内医疗卫生信息化进程。经过“十二五”的五年建设,80%以上医院部署应用了医疗信息系统(HiS),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120余项信息标准得到修订与增补,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也存在顶层设计缺乏统筹,建设格局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等问题,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整合优化趋势更加明显,智慧医疗、移动医疗、家庭医疗等发展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因此,开展云计算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用好用实虚拟化技术,是立足现有建设成果,提升医疗卫生的体系保障能力的有力抓手。

2云计算技术概述

云计算技术是一种网络信息资源虚拟化技术的集中体现。自2006年美国亚马逊推出世界首个云计算系统——亚马逊云服务(amazonwebServices,简称awS),云计算开始在全球范围的快速的推广应用,据Gartner公司统计,2015年全球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2450亿美元,已经成为全球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经费组成部分。同样,国内互联网企业也对云计算技术基础架构的灵活性、可扩展性的作用高度关注,经过近几年发展,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企业已经完成云计算架构的发展,并在市场运营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应用。云计算技术作为一个发展的理念,其理论研究者与技术实现者从不同视角对云计算技术概念进行多样化描述,现阶段较为权威的概念描述是美国niSt给出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服务模式,已以形成网络、存储、应用、服务等资源池为目标,实现对网络资源的虚拟化的整合优化,增强可靠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通过云计算定义可以看出,云计算技术以形成基于网络环境的计算资源池为核心目标,强化对网络资源的灵活调配、削峰填谷,主要具备以下特点:(1)强调对网络资源的统一管理;(2)强调对网络资源的均衡负载;(3)强调对网络资源的动态调控;(4)强调对网络资源的智能重组;(5)强调对网络资源的成本压缩。

3云计算技术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分析

简单而言,“智慧医疗”是云计算技术域与医疗卫生业务域相结合的产物,包含医疗资源整合、医疗远程协同、医疗信息安全等方面,它以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核心目标,坚持整合医疗信息资源,增强业务互联互通,加强机构远程联动,逐渐实现业务应用、基础平台、硬件设备等层级的信息共享。当前,云计算技术包含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及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等三个维度,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3.1在iaas应用层次上

云计算技术要求医疗卫生领域的服务器计算资源与光纤通道存储设备资源进行虚拟化,实现物理上分布的计算、存储硬件资源的集中管理与统一调配。强化以虚拟机(Vm)的形式,对各医院、医疗点、卫生主管部门提供硬件环节支撑。初步估算,云计算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推广应用,可以使国内医疗行业减少50%以上硬件设备采购投资及60%以上的设备运维成本,应用经济效益显著。

3.2在paas应用层次上

云计算技术要求以医疗行业公共云与医院私有云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形成全国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医疗管理、医疗业务信息的融合共享,实现面向公共与医疗卫生行业服务,包含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物配备、医疗协作等功能。

3.3在Saas应用层次上

云计算技术要求基于安全保密的前提,实现跨单位、跨部门、跨系统、跨领域中医疗数据的服务共享,形成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信息的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实施对患者的电子病历的增量管理,满足患者危急转院、异地就医的医疗信息动态支援保障。

4云计算技术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应用策略

云计算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涵盖要素多,集成难度高的庞大信息工程,国内相关专家已经开始着手考虑智慧医疗在《医疗卫生第十三个五年计划规划》的应用方式,因此抓好云计算技术域与医疗卫生业务域的融会,落实好国务院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是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必由之路,经研究,云计算技术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应用策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4.1以全国医疗公共云平台建设为着力点

持续推动面向社会公共服务与医疗卫生行业服务的信息化进程,提升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物配备、医疗协作等服务保障能力。针对目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大型医院看病难等问题,开展自助服务机、医院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的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初诊在社区,看病在医院,康复回社会”的新型医疗保障模式,提供医疗服务效率,加快患者、药品、医疗设备的流转速度,减少优势医疗资源的闲置浪费。

4.2以面向个人的智能医疗可穿戴设备为切入点

持续推动医疗服务由医院集中式向家庭分散式的延伸保障。依托智能手表(手环)与智能内衣等技术,实现对家庭危重病人与遗传病史的人员的生命体征实时监控,给出重大疾病威胁报警。同时,借助远程视频看诊可视化技术,实现对异地、分布的病人的病状判断,以及所服药物品种、剂量的在线指导。

4.3以医疗卫生信息标准体系的修改完善为立足点

持续加强医疗信息标准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全民参与、自我发展的促进作用。按照“统一系统架构、统一数据编码、统一服务接口”等方式,修改完善医疗标准体系中基础类、数据类、标准类与管理类等标准,推动云计算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深度与广度,提供系统拓展性与适应性,降低系统建设风险。

5结束语

云计算技术作为当前主流的网络信息虚拟化技术,在国内外电子政务、企业指导、航空物流、金融证券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阶段,国内专家学者不断推出“智慧医疗”的研究专著,可以看出,今后一段时间,智慧医疗将是医疗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应持之以恒的加强关注研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践。

作者:龙平单位:和县中医院

参考文献:

[1]战国民.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研究应用[J].计算机应用,2015,05):22-24.

[2]李甜金.云计算技术对企业大型制造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分析[J].计算机工程,2014,23(9):27-32.

云计算技术标准篇5

与此同时,另一个流行词汇“云计算(Cloudcomputing)”,也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从一种理念演化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不仅推出了许多变革性改善用户体验的服务,更使信息技术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成为助力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新契机。

云计算特点

“云计算”概念,指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式和网络应用模式,旨在通过网络(互联网和内部网)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硬件、平台、软件及服务等资源。通俗的理解是,云计算的“云”就是存在于互联网上的服务器集群上的资源,它包括硬件资源(服务器、存储器、CpU等)和软件资源(如应用软件、集成开发环境等),本地计算机只需要通过网络发送一个需求信息,就会有成千上万的计算机为你提供需要的资源及服务并将结果返回到本地计算机。它的特点有:

1.资源池:计算资源汇聚在一起,通过多租户模式服务多个消费者。

2.按需、自助: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通过网络方便地进行计算能力的申请、配置和调用,服务商可以进行资源的分配和回收。

3.快速弹性:服务商的计算能力能够快速而弹性地实现供应。服务商可以根据访问用户的多少,增减相应的it资源(包括CpU、存储、带宽和软件应用等),使得it资源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变化的需求。

4.广泛的网络访问:使用者不需要部署相关的复杂软硬件基础设施和应用软件,直接通过网络访问即可获取云中的计算资源。

5.可度量的服务:云服务系统可以根据服务类型提供相应的计量方式,如根据用户使用云资源的时间长短和资源多少进行服务收费。

云计算技术作为“既能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省总拥有成本,又能增强it灵活性和效率”的新方法,被视为科技领域的下一次革命,它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

云计算在档案信息化领域应用的启示

目前,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由局部逐渐走向整体,许多省市重大的档案信息化项目得到立项,特别是“国家数字档案建设与服务工程”(简称“金档工程”)的立项实施,迅速扩展了档案信息化方面的投入规模。档案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整体规划布局不精细,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情况较多,信息资源缺乏整合,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和一套合理的项目评价指标,档案管理服务方式落后等。面对上述问题云计算技术将给档案信息化工作带来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基于“云架构”,打造统一、高效的档案资源管理与服务平台

云计算从先天便具有数据统一存储、资源共享利用、应用标准规范、服务灵活多样等特点。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各地档案馆可以考虑依托现有的硬件网络设备,构建全国性、区域性云计算平台(包括云存储平台),及以此为基础架构模型的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实现云内所有管辖单位档案信息的统一管理。采用云计算架构的系统平台能够使大量的档案服务器协同工作,方便地进行档案业务部署和开通,快速发现和恢复系统故障,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手段实现大规模系统的可靠运营。

(二)立足标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存储海量化及共享利用

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档案数据也由原来的单一形式向电子文件、影像、音频、多媒体等全方位拓展,数据存储量也以几何级方式不断增长。面向众多异构数据类型及海量的数据存储,立足标准并基于元数据集成管理,建立统一的“云存储”平台。“云”可面对tB级乃至pB级的海量数据,能够提供超大容量的网络存储空间。在云存储平台规划建设时,就充分考虑元数据标准及规范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以“云存储”为载体,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标准体系,有效突破信息壁垒。

同时,针对档案资源永久存储及信息安全利用两个层面,“云”的分布式存储及虚拟存储技术也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思路。在“云存储”中,逻辑实现资源库及应用库的划分,将所采集的档案资源数据进行双套存储,一套存储于资源库中,实现按原样、原格式永久存储,另一套存储于应用库中,则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便于对外集成服务。

(三)依托“云”理念,提升档案服务水平

“云”无处不在,体现于云计算无论在平台层还是应用软件层或用户集成层,始终将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体系的每一个方面。档案部门迫切需要运用当今高新技术和知识创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方式,使用户得到动态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信息服务。

一是档案信息平台服务。目前许多档案馆都在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基于“云架构”的档案管理平台能够面向多元化的客户需求,突破传统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及应用模式,实现

“大档案”管理理念,能够避免重复开发,规范应用,提供综合有效的档案信息平台服务。

二是统一数据资源及检索服务。档案信息部门充分利用地区公用信息网、国家公用信息网和国际公用信息网进行档案信息检索利用服务。“云”把档案信息资源集中管理起来,一方面能够参照有关标准规范,另一方面在技术上能够将分布式存储的数据库和一站式的检索界面结合起来。通过调配存储在分布式云存储服务器的资源,将检索结果提供给用户,极大提高资源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三是公众视听传播服务。档案部门运用电视网、电影、广播、录音、录像等制作档案信息,利用云终端技术提供多种应用的访问接口,实现对数字档案馆的无缝接人,向公众多渠道的全方位视听传播服务。

四是档案业务整合及托管服务。目前不少地方档案馆拥有缩微、光盘制作与存贮设备或其他档案业务资源,可能存在一些资源利用处于未饱和状态。而另―方面,有许多企事业单位在档案方面却又显得力不从心。针对这一现象,“云”为充分整合档案业务资源提供了可能。依托统一的信息平台与存储,将各种软硬件资源及业务服务能力虚拟化,开拓新的档案业务市场。

五是新型档案服务。新型档案服务体现在将非结构化档案数据、空间数据和其他多维数据有效融合集成,基于人工智能、虚拟服务、云终端等多种技术为用户建立虚拟的“云”档案馆,提供档案核心业务及其以外的服务支持,给用户全新体验。

(四)实现云资源整合,打造“低碳经济”信息化建设模式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而在档案信息

化领域,我们可以引喻为成本节约、经济效益的信息化建设模式。档案部门可实现由云计算平台提供的共享硬件网络基础设施,以极低的成本投入可获得极高的运算能力,克服服务器访问限制的瓶颈,不再需要为了为满足利用者需求花费大量的资金购买更高级别的服务器等相关的硬件。档案部门按照服务类型和实际使用付费,即用即付,如同家用水电煤气一样,按需支付,大大降低网络系统运维费用,效率及可靠性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五)“云”档案馆促进用户体验

“云”档案馆在用户交互上可以提供多种解决方案,提供即时通讯的在线帮助或者数字档案馆机器与人的交互。另外,利用“云”档案馆开放和用户参与的特性,开放多种web2.0的服务方式,如博客、威客、个人数字档案馆。等。集成互联网的力量,解决用户的问题。实现“人脑联网”的交互和复杂人工智能的帮助相结合的全方位的用户交互服务,使档案信息向知识应用的延伸得到加强,拉近用户与档案部门的距离。

(六)优化档案信息化人才结构

随着档案信息化的深入,档案部门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各地档案馆,特别是市县级档案馆和企事业单位档案室,因受编制、人员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普遍缺少计算机人才,严重影响档案信息化的推进。而在“云”的另一端有专业的管理人员维护系统软硬件,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最低,使用起来也较方便,对档案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水平要求不高,工作强度也大大降低。

云计算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云计算模式具有许多优点,但是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标准问题、版权纠纷问题、数据隐私问题、安全问题、软件许可证问题、网络传输、用户使用习惯问题等。

(一)数据隐私问题

云计算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该服务中所存在的不足也将危及企业用户和公众用户的隐私安全,在档案应用领域,这便更加显得重要。如何保证存放在云服务提供商的数据隐私,不被非法利用,不仅需要技术的改进,也需要法律的进一步完善。

在技术层面来说,应在云计算平台中融入隐私增强技术,例如,包括隐私管理工具、安全在线访问机制、匿名工具等传统手段,同时,在云计算日益普及的今天,还可以采用数据挖掘、数据扰乱技术、数据恢复技术等,实现云计算与可信计算相结合,打造更加安全可靠的云平台。

从法律角度讲,云计算环境下的隐私权属于网络隐私权,结合档案领域,引用档案安全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与国家关于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相配套,为网络隐私权及档案信息化应用的保护提供依据。然而,为适应当前信息技术与档案业务发展的需求,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关于信息隐私权及档案信息安全应用的相关立法工作,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保护体系,保障信息安全。

(二)数据安全性

云系统中存放着海量的档案信息资源,有些数据还可能涉及有关单位的机密,数据的安全性关系到有关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为了保证云服务的灵活性和通用性,云系统为用户提供开放的访问接口,也会带来了更大的安全威胁。云计算数据的安全性问题解决不了会影响云计算的广泛应用。

在安全性方面,既需要保证用户数据的高可用性以及云平台服务和用户业务的连续性,为用户数据提供容错备份手段,另外,基于“云架构”的档案信息平台本身还应具备一定抵御恶意攻击及安全风险的能力。

当前与云计算相关的安全技术一般包括传统安全技术及云安全技术两类。传统技术即通过提升档案信息平台整体,涵盖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应急响应等领域的安全措施与机制。而云安全技术即通过同样采用云计算技术,增强云架构的档案信息平台信息安全服务的安全模式,这样能够从“云”的核心架构里便引入安全机制,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强大处理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层、应用部署层与服务接口层的基础安全体系,能够让用户信任所提供档案信息平台服务能力。

(三)数据标准规范

标准问题是it界的一个老问题,在档案信息化领域更为突出,尤其是在云计算技术在档案信息化的应用初期探索阶段。标准是档案信息“云”存储及“云”利用的基础支撑。然而,由于市场原因,云计算机技术运营商与提供商们均采用自己独特的一套标准,兼容性差、开源程度低、程序接口的交互性差,未联合制定相应的标准,用户难以对其进行定制或二次开发或拓展服务,极大地限制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不过,云计算公司已经开始关注标准问题,同样希望实现标准的统一。《云计算权利宣言》也对云计算的标准提出了使用现有标准、使用开放标准、使用透明的数据格式和不得使用专用标准等要求。同时,近些年,通过档案信息化不断深化应用,越来越多用户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标准先行的重要性,也初步明确了以元数据为核心的标准体系建设思路。

(四)成本问题

档案馆使用云计算以后,关键的硬件设施和服务平台都由云供应商提供,只需要从“云”里调用资源即可,可以节约服务器、终端设备等硬件建设、维护和升级成本,管理系统和应用软件无须我们关注,把一切都交给云,不必无休止地进行软硬件的升级和更新工作,节省了运行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和能耗,运行成本得以降低。但我们不得不清醒地看到,在云平台建设初期,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云端平台建设,包括应用中间件及服务器部署、软件定制等,而后期,在云平台应用中,也可能会面临云平台供应商垄断运营、服务费用虚高等情况。因此,我们对云计算的运行成本不能抱过于乐观的态度,仍需要在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及应用实践中探索。

(五)管理问题

每次技术革新,都会对档案馆甚至整个行业的管理模式带来冲击,云计算作为当今备受关注的网络技术,也必将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由于云计算的特点就是为客户提供数据存储、整合和共享,提供档案服务平台、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交互式服务,而这些工作原本是档案馆工作的一部分。随着云时代的到来,这一切都交给了“云”,那么档案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将会发生很大的转变。随着业务工作的变化,部门职责和人员构成也将随之变化,管理方式自然也需要顺应这些变化。

云计算所带来的变革是巨大的,它不仅只是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改变,更是思维方式的挑战。对于档案工作者而言,也就是怎样能够把云计算的理念真正结合it层面,方便用户做出更具针对性,符合自身业务需求的应用选择,实现档案工作信息化领域更多的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信息获取和知识传播的方式。

(作者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310040)

参考文献

①杨公之,《档案信息化建设导论》

②赛迪顾问《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

③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所,金更达、何嘉荪、何达多,《数字档案馆模式探讨》

云计算技术标准篇6

1.云计算的定义

在互联网领域中,云计算是一种虚拟化资源换,是一种关于互联网相关服务的模式,云计算是将互联网作为发展几点的。并且依靠互联网向外界传送虚拟化资源。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对云计算的定义有几十种,但是以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的定义最为权威,而且被大家广泛接受的也是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关于云计算的定义,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对云计算下的定义是:“云计算作为一种虚拟化模式,其付费原则是以使用量为跟本基点的,这种模式可以提供便捷的按需分配的网络访问,使客户可以随时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这些虚拟资源能够快速地被提供,仅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就可以与供应商进行很好的交互”。

2.云计算的基本特点

关于云计算,笔者通过理解其定义,总结出以下几点特点:

首先,云计算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模式,它应该具备超强的时间和网络存储功能,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与服务供应商进行交互。

其次,云计算作为一种计算模式应该具备广泛的接入功能,通过网络可以及时的获取计算功能,然后通过标准机制进行访问,最后通过客户端平台进行操作使用。

第三,云计算作为一种计算模式还具有强大的资源池,其资源池主要有存储、处理、内存、网络宽带的虚拟机等资源,正常情况下云计算服务的供应商所提供的资源会被迅速地池化,利用多元化的供应渠道为客户提供服务,而且在提供服务时还会根据客户需求的不同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服务,但是用户并不知道资源的确切位置,这样资源的安全就会得到保证。

第四,云计算还具有快速伸缩性,在进行计算时可以快速有效的完成计算任务,而且还可以保证计算功能的伸缩性,在当今社会的全自动化情况下,其规模可以快速随意的扩大或缩小,对于一些小型的客户来说,供应商的资源是无限的,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购买,所以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对于会计行业的发展还是极为有利的。

3.云计算的商业模式

如今,云计算是信息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在未来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上升空间,值得关注的是云计算行业的诞生改变了信息技术原有的商业发展模式,在信息技术行业领域已经发生了两次重大的历史性变革,商业模式也得到了创新,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微软和谷歌创下了不少辉煌。

二、云计算的发展及其对会计工作的挑战

1.云计算对数据或资源等资产确认的挑战

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一种资源,并且该资源会给企业带来效益。在新型的云计算模式下,用户的数据离开用户控制进入数据中心或数据供应商的数据系统中,改变了原有的数据应用模式。在数据的存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危险性,改变了原有的数据计算模式,这给传统的资产确认和计量模式带来的极大的冲击,同时也给云计算对资产的确认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云计算的产生给收入区分与确认带来了强大的挑战

云计算行业的迅速发展会直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软件行业、网络设备行业等,云计算的发展可以推动整个计算机和互联网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商业模式的改变使收入区分预确认面临很大困难。

面对云计算的发展,解决如何区分供应商与相关产业的收入、如何确认供应商的收入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3.云计算给成本计量与配比带来极大的挑战

在处于新型的商业模式下,云计算不仅难以对供应商的收入进行准确及时的确认,而且还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计量和配比。云计算的成本包括很多,因此有时候很难对其进行准确地计量和配比。因此,在云计算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以后,云计算给成本计量与配比带来很大的挑战。

三、云会计在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

云计算的应用会直接降低会计信息技术化应用的成本,还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化专业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数据管理的可靠性、提升会计的工作效率,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诸多的经济活动都会在网络上进行,在经济活动中会计这一角色是主角,必然少不了他们的参与,因此熟练地掌握云计算技术会直接推动会计行业的发展,也会直接影响将来经济的走向。

在将来,云计算技术会广泛应用于网络世界,云计算技术不仅会影响会计行业,还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态势。

云计算技术标准篇7

第一,认清不能因为云计算在个别领域的成功应用而广泛推广。云计算技术宣称的“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的思想理念在未来信息通信技术的变革各界将拭目以待,但云计算技术就因为在个别领域的成功应用,使得云计算产业全面过热而广泛推广,使得政府及智囊片面地夸大云计算强大技术效应和总量经济效应,云计算是否会重蹈互联网泡沫覆辙,是否是某些大型跨国it公司借机推销自己it软硬件产品的一次商业炒作,是否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借机拖垮新型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蓄意阴谋?这些问题都应该仔细推敲研究。

第二,认清不能超越市场真实的应用需求而大力发展。目前,各地政府都在纷纷鼓足热情建云计算中心,力争抢占云计算技术的战略制高点,但一些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据称某市花了几千万邀请了一家知名跨国it公司建立了一个云计算服务中心,建完之后由于没有任何应用,成了一堆虚拟摆设。无论建云计算服务中心还是发展云计算产业,都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能超越市场真实的应用需求。总之,建云计算中心和发展计算产业也是这样,应该首先摸清潜在的市场需求,以需求为导向有序发展,否则将会产生泡沫。

在认清发展云计算技术需要注意的两点之外,本文认为云计算产业能否健康发展还需要跨越以下三道坎。

第一,寻求有效的商业模式。有效的商业模式是推动产业成长壮大的基础,云计算产业也不例外。各地都在建云计算服务中心,发展云计算产业,能否有效运作和创造持续的盈利模式,以及云计算产业是否靠政府创造需求还是靠政府引导市场需求推动来发展,这些问题都应该认真研究。唯独这样,才能在发展云计算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第二,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在发展云计算过程中,云计算技术能否确保用户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是讨论最为激烈的问题。当前云安全技术能否真正像云计算厂商宣称的那样有能力保障用户数据与隐私的安全,大家迫切期待。云计算技术在企业构建私有云方面发挥的潜力大家已经有目共睹,亚马逊、谷歌等企业的云计算应用案例就是很好例证。但企业私有云构建和面向公众的公有云构建仍有较大区别,其中最大区别在于公有云构建面临更严峻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即使在集中式控制的C\S网络架构下,全世界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安全防护设施较好的企业和政府业务数据服务器被黑客攻克,也是潜在云计算用户使用云计算技术迟疑不觉的主因。另外,把用户业务和数据从用户端转移到云端,让用户感觉云里雾里没有谱,加上目前云计算服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护能力尚未形成确切有效保障,担心数据丢失和泄密仍将是用户心头暂时难解的疙瘩,短期内仍将是阻碍云计算产业健康发展的一道坎。

第三,夯实设施性能,发展配套软件与制定技术标准。云计算技术宣称提供“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等服务模式能否成功在技术层面上更多地依赖于网络基础设施性能的增强、云计算配套应用软件的发展以及技术标准制定统一。网络基础设施不增强,带宽网速提不上去,怎么让用户大量的数据在用户端和云端实时传输,做到取用方便;云计算配套应用软件发展不完善,建成的云计算服务中心只是一堆硬件堆积,怎么能提供各类云计算服务;云计算技术标准不统一,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不同厂商、服务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兼容性问题也会日渐突出。总之,夯实设施性能、发展配套软件和制定技术标准,也是云计算产业向前发展道路上的重要的一道坎。

云计算技术标准篇8

为落实全会精神,10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重点内容包括:一是推动国内信息服务骨干企业针对政府、大中小企业和个人等不同用户需求,积极探索SaaS等各类云计算服务模式;二是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联合,加强海量数据管理技术等云计算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三是组建全国性云计算产业联盟;四是加强云计算技术标准、服务标准和有关安全管理规范的研究制定,着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可以预见《通知》将为促进我国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事实上,从2008年开始,已经有多个地方政府在积极推进云计算产业和应用的发展,例如:无锡中国云计算中心、上海的“云海计划”、北京的“祥云计划”,等等,此外,成都、佛山、东莞、鄂尔多斯等城市也在纷纷跟进。可以预见,未来云计算将成为十二五期间,信息技术领域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无论是技术研发、产品推广还是应用示范等方面,都将获得政府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同时,云计算业务为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当前,在信息产业领域,我国正在努力突破关键技术环节、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都与云计算密切相关。作为一种新的it服务模式,云计算将成为带动我国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点发展领域,将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的重要支撑;作为新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设施,云计算将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加速培育。

但总体来看,目前云计算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多种技术路线和标准共存,尚未形成稳定的产业链分工,大规模商业应用模式仍未形成。笔者认为我国应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抢占云计算技术与服务的产业链高端,实现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

第一,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云计算,准确把握云计算内涵,深刻认识发展云计算产业的重要意义。云计算是以虚拟化技术为基础、以按需付费为商业模式,具备弹性扩展、动态分配和资源共享等特点的新型网络化计算模式,在云计算模式下,软件、硬件、平台等it资源将作为基础设施,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使用者。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和商业模式,云计算将加速信息产业和信息基础设施的服务化进程,催生大量新型互联网信息服务,带动信息产业格局的整体变革。应该认识到,加快发展云计算产业,不仅是提升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培育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云计算技术标准篇9

关键词:云计算;可信加密;架构

中图分类号:tp311

2009年4月,niSt专家给出了一个云计算定义草案:云计算是一种通过网络以便利的、按需的方式获取计算资源(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的模式,这些资源来自一个共享的、可配置的资源池,并能够快速获取和释放。虽然云计算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其外延和内涵还存在争议,但从不同的描述中,依然可以得出:云计算本质是定制和交付服务的超级计算。

看到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和潜力,一些知名的it企业相继推出自己的云服务。例如:iBm的“兰云”,microsoft的azure、amazon的eC2/S3/SQS等等,而且一些新的应用还在不断的推出。但在这云应用繁荣的背后,隐藏大量以风险。以前的风险依然存在,在新的环境中还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新出现的风险表现在:

由于云计算的复杂性,用户的动态性,固有的虚拟性,不充分的透明性以及对数据控制权的丧失,如何确保云计算环境中不同主体之间相互鉴别、信任和各个主体间通信机密性和完整性,计算的可用性和机密性,使云计算环境可以适用不同性质安全要求,稳定运行;如何确保物理身份和数字身份的一致性,该其他安全技术提供权限管理的依据,变得比以前的计算模式更加紧迫,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可信云是可信技术在云计算中的扩展,相关技术即可信云安全技术。本文对可信云环境中三种关键的安全技术即:可信密码学、做了一些研究。可信密码学技术是对由可信根生成的可信点集矩阵进行基于拓扑群分形变换操作。可信密码学的密钥和算法都是随机可信的生物特征信息,因此密钥和算法凭都具有可验证性。并提出一种新颖的云安全框架。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可信密码学,第三部分是可信云安全架构。第四部分是总结。

1可信密码学技术

可信密码学是以运行者自身的特征信息为信任根做可信变换计算的可信云安全技术。客户端和云计算中心之间隐蔽通信、“零知识”应答挑战以及加密/解密存储都需要对该信任根做加密/解密计算和模式识别认证。其预处理如下:(1)获取生物特征信息作为可信信息源,并将可信信息转换成可信点集矩阵G。生物信息可以是指纹、人脸、语音等等。指纹、人脸和语音等数据本身是二维以上的矩阵。但是一个文本文件,从语义角度看往往是一维的,因此需要扩展维数,进行二维以上的矩阵编码。例如可以增加位置参数,使任何字节与位置相关,从而把一个文本文件按照语义词语的位置,编码成二维点集矩阵。(2)可信点集矩阵G进行包括子集划分在内的各种初始化操作。(3)以密钥k为变换复杂度参数,对可信点集矩阵进行分形变换运算。如点集拓扑群单位环运算或单位环变换运算;单位点集拓扑群分形变幻环运算;点集拓扑群分形变幻环运算或者K单位点集分形变换环计算等。加密/解密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点集拓扑群分形变换计算,因此具有定义域和值域严格一致性的特征。同时产生的密钥生物信息特征值即具有保护该信息不被猜获的隐秘性,同时又可用于身份识别。以私钥k对可信点集矩阵进行变换运算,值为w=Gk=k*G,其中*是变换运算符,w是变换运算的结果。(4)将变换后的点集串行编码为字符串,将Gk串行编码为字符串“Gk”。获取并由私钥变换而得解密公钥。即w以及G。

非对称加密过程就是:

使用私钥j对G和w进行变换得到:Gj=j*G和wj=j*w。

加密明文m,得到密文C。C=wj+m。

发送密文C和公钥Gj。

非对称解密过程即:e=C-K*Gj=C-Gkj

k*Gj=Gkj=wj

e=C-Gkj=wJ+m-Gjk=m

这里,k和j是私钥,G和w是公钥;运算符*是点集拓扑群分形变换运算符;值为w=Gk=k*G,是对公钥G进行私钥K的分形变换运算。

对称加密/解密。如果是对称的加密/解密算法,可以假设密钥就是“Gk”。

加密计算:C=mGk。

解密计算:e=CGk=mGkGk=m

可信密码学的优势包括以下:可信密码学算法和密钥都包含可信的生物特征信息,因此密钥和算法都可以凭可信特征信息验证。可信密码学的运算是基于点集拓扑群分形变换环运算操作,包括自组织数、分形数、混沌数的计算。在可信密码学中,随机运算基于用户可信信息特征作为随机信任根;因而能够同时做到隐蔽随机信任根又可公开可信认证该随机信任根,这是第三个优势。

2可信云安全云技术组成架构

可信云安全技术的基础设施架构,按其功能可分为物理逻辑层、驱动管理层、系统应用层三层。

2.1物理逻辑层

可信识别的物理逻辑层,即可信云用户端用于识别的计算机配置,包括采集人脸、语音、指纹、签字、基因等生物信息特征的相关传感器,甚至键盘、鼠标等也可作为人的行为信息传感器,因为每个人使用键盘、鼠标的习惯不同,采集该信息同样可以识别使用人。指纹识别器、麦克风、摄像头等传感器都是一些常用的配置,一切都是现存的,只要对物理对象进行类型定义和语义描述,计算机就能按要求实现可信模式识别技术。

可信密码学技术的物理层。即可信云数据中心、端互动通信的标准配置,包括数据中心管理平台的标准通信配置和可信云用户端的标准通信配置。对可信云通信的安全通道进行类型定义和语义描述,计算机就可以按照软件功能实现可信密码学技术。

可信融合验证的物理层描述。就是可信云、端互动认证的标准配置。包括可信云、端pKi服务器的标准物理配置。只要按照可信云、端互动认证的物理逻辑进行类型定义和语音描述。计算机就可以实现可信融合验证技术。

2.2可信云的安全技术的驱动管理层。

驱动管理层包括可信识别、可信密码学和可信验证部分三部分。它一方面隔离物理逻辑的复杂性,对上层透明;计算机结合相关功能定义,管理、调度系统中的设备实现可信功能(如传感器的可信采集)。

2.3可信云安全的系统应用层。系统应用层是管理以及调度传感器实现可信采集和识别认证功能的软件接口。应用层接口包括:可信模式识别技术,可信密码学技术、可信验证技术等接口。

3结论

云计算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者巨大的安全挑战,这些挑战即来自传统的威胁,也来自云计算自身的特点,即虚拟化和用户对数据和过程不透明带来的不安全感。本文对云计算的一些关键安全技术作了一些探讨。可信加密技术/解密技术是以可信特征信息为信任跟,利用拓扑集群的变换对可信特征信息进行处理,使得这种技术保密性高、极难伪造,其密码和加密算法都具有可验证性。这些可信云安全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以及随之而来的应用的展开。一定可以缓解客户对云计算的忧虑,催进云计算这种新的计算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weichaowang,ZhiweiLi,Rodneyowens.SecureandeffcientaccesstooutsourcedData.CCSw'09:proceedingsofthe2009aCmworkshoponCloudcomputingsecurity,pages55-65.november2009.

[2]CloudSecurityalliance.Securityguidanceforcriticalareasoffocusincloudcomputing.http:///,april2009.

云计算技术标准篇10

一、云技术对国防动员能力的影响

国防动员是国家由平时状态转变为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为战争服务所进行的活动,是准备战争、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装药手段。随着云技术的不断成熟,广泛应用到大众娱乐、物联网、教育、消费等领域,实现了云技术从概念到生产力的转化。鉴于国防动员领域的特殊性,对新技术的使用需要特别慎重,所以云技术在国防动员领域的应用与其它行业相比发展较为缓慢。近年来,云技术在军工行业的一些成功案例,为国防动员领域应用云技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是有利于构建高效的国防动员信息平台

平转战,需要将地方数据资源与国防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互互通,高效传输,才能为国防动员行动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信息资源的安全稳定对国防动员行动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云技术条件下,云计算环境可以利用虚拟化技术以及系统冗余配置、调度优化,实现资源和服务的虚拟化集成,降低对单点硬件系统的依赖,提高了服务的可靠性,可满足信息服务全面、实时、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当云计算环境中的单节点遭到毁损,其正在执行的任务经系统调度,可由其他节点接替执行,不会造成迟滞。国防动员依托云计算这个多信息单元的复杂聚合体,而不是单一信息机构或系统,将大大提高战场信息系统的通联和生存能力。新时期,我军担负的抢险救灾、地区维稳、国际维和、联合军演、远洋护航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愈发繁重,范围持续拓展,依托云技术来构建灵活高效、安全可靠的国防动员信息平台能为快速精确动员问题的解决提供核心技术支撑,从而使得国防动员更加高效、迅捷。

二是有利于提供科学的国防动员决策支持

信息化战争节奏明显加快,战场态势瞬息万变,这就要求国防动员指挥员能够及时、准确的从军地海量储备资源信息中获取有用的数据,同时采集战场动态信息资源,并将所有数据进行准确的融合、分析和处理,该过程时间紧,难度大,数据逻辑关系复杂,对国防动员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云技术将计算功能从终端设备转移到网络,并可利用网络中的空闲计算资源,能够支撑超大容量、超高速率的数据处理和数据挖掘要求,从而满足不同任务的快速情报融合处理和决策的需要。国防动员信息决策系统若建立在拥有丰富数据基础的云技术平台上,则能对原始数据进行充分挖掘,使其更加结构化和语意关联,从而实现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的积淀和进化,为行动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信息支持。例如,云计算为物联网提供平台,依托云计算中心可以将物联网中的海量物联信息进行整合和集中处理,有效解决海量物联信息数据的存储和处理问题,为动员物资调配、增补提供信息决策支持。

三是有利于降低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费用

提高效费比是现代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云技术利用网络获取各种资源的应用服务,从而减少了硬件建设和维护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实现了高效费比的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此外,云计算环境可以采用开源软件实现各种应用服务,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在线的软件协同开发和应用环境,用户无需再购买独立的软件开发、认证等工具,显著降低了软件开发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方便了新软件的测试和认证工作。如果将虚拟现实系统VR技术用运到国防动员训练中,采用云技术对训练人员训练过程中的各项战术和体征指标进行采集,经过处理,对比分析可以实时观测到训练人员的训练情况和身体状态,然后据此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针对性的进行实施,能够极大的提升参训人员的训练水平和军事效益。在国防动员准备和实施阶段,通过云技术分析公众的关注点,能够发现潜在的兵员情况,推送有针对性的国防宣传资料,使国防动员机构全面掌握动员潜力,精准评估动员能力,提高国防动员效率。因此,推广云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成本,提高效益。

二、云技术在国防动员建设的实施战略

云技术的实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软硬件集成项目,建设前需要进行详细的项目评估和整体规划,需要考虑云技术在国防动员中的管理和运行模式,这些都应该纳入到国防动员云平台的整体规划中,以便能够充分发挥云平台海量存储、超强计算和数据挖掘的优势。

一是统筹规划,采取集中统管机制

虽然云技术理论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但云计算技术应用的成功案例还不多见,仍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统一的实施计划和标准规范也未形成。因此,要促进云技术在国防动员领域的推广和应用,需要一个集中统管的部门来全面统筹,做到全面评估、整体规划、统一部署、稳步推进。美国国防部云计算环境的建设和应用,采取以国防部首席信息官为主导的集中统管机制。首席信息官负责相关政策、标准、计划的制定与监管,以及系统、技术、服务的采办与审核等工作,并依托国防信息系统局来实施。下一步,美国国防部还将成立以首席信息官为首的国防部联合云计算管理机构,研究制定云技术环境建设的相关政策、标准以及任务云技术推广方式。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建议依托国家工信部,对国防动员信息化领域云技术的推广实施统筹管理。这种相对集中的组织管理方式,有助于推动不同部门、不同任务领域在云技术环境中统一认识,保证目前国防动员信息系统建设中网络电磁、信息保证、信息技术管理等关键任务向云技术环境的顺利迁移。

二是整合资源,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国防部的云环境以“全球信息栅格”为基础,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数据中心融合”计划,优先推进云基础设施的建设,以确保云技术环境的可扩展性和弹性。我国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己经开展了较长时间,具备了一定基础,未来推广云计算应用可在现有基础进行扩展和迁移。“十二五”期间,国防动员可借力国家加大网络带宽设计,加大网络密度,加快宽带卫星网络建设和推进无线移动宽带技术应用建设,在现有基础设施建设中充分考虑云技术应用和发展,建设内部云数据中心和应用外部云计算服务平台。利用虚拟化、动态分配等技术,整合现有服务器、网络存储等各类硬件设备,建设云技术硬件支撑环境。

三是军民融合,走一体化发展道路

云技术系统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具有军民公用性,要使云技术在国防动员领域得到应用,必须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道路。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云技术的国家,云技术起源于谷歌公司,后广泛应用于美国军方,云计算是美国军民融合式技术发展的典型案例。因此,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做法,采取军民共用基础设施、军民共研关键技术、军民共享建设成果等方式,走开军民融合的一体化国防动员云技术发展道路。

三、云技术在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云技术在为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带来便利的同时,如果运用不当也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危害,因此在构建平战结合、军民一体的国防动员信息体系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云安全”建设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应用范围快速扩大。云技术环境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各界高度关注。内部人员恶意窃取数据、黑客入侵、恶意代码攻击、网络钓鱼等不安全事件屡屡发生。因此,在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云技术推广过程中,需要一支政治可靠、技术优秀、法纪严明、作风优良和服务周到的可信的云服务队伍,深挖系统漏洞,建立健全防范措施,建立云病毒查杀、云木马清理、云数据备份、云系统恢复、云在线运维监控等新的安全防卫手段。

二是制定规范的技术标准

目前云技术很多技术标准在全世界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我国的标准也未出台,这将不可避免地给多个技术体制的“云”带来互联、互通、互操作障碍。因此,要在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中推广云技术,首先要统一技术体制,重点加强数据标准和应用标准的制定和贯彻实施,确保能够对外提供标准一致的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