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管理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1:16

建筑管理法篇1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筑活动,实施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法。

本法所称建筑活动,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

第三条建筑活动应当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符合国家的建筑工程安全标准。

第四条国家扶持建筑业的发展,支持建筑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房屋建筑设计水平,鼓励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提倡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新型建筑材料和现代管理方式。

第五条从事建筑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妨碍和阻挠依法进行的建筑活动。

第六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建筑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第二章建筑许可

第一节建筑工程施工许可

第七条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但是,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限额以下的小型工程除外。

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不再领取施工许可证。

第八条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已经办理该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

(二)在城市规划区的建筑工程,已经取得规划许可证;

(三)需要拆迁的,其拆迁进度符合施工要求;

(四)已经确定建筑施工企业;

(五)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

(六)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

(七)建设资金已经落实;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对符合条件的申请颁发施工许可证。

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当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三个月内开工。因故不能按期开工的,应当向发证机关申请延期;延期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三个月。既不开工又不申请延期或者超过延期时限的,施工许可证自行废止。

第十条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自中止施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向发证机关报告,并按照规定做好建筑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恢复施工时,应当向发证机关报告;中止施工满一年的工程恢复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报发证机关核验施工许可证。

第十一条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因故不能按期开工或者中止施工的,应当及时向批准机关报告情况。因故不能按期开工超过六个月的,应当重新办理开工报告的批准手续。

第二节从业资格

第十二条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

(二)有与其从事的建筑活动相适应的具有法定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有从事相关建筑活动所应有的技术装备;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三条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资质条件,划分为不同的资质等级,经资质审查合格,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第十四条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并在执业资格证书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第三章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十五条建筑工程的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应当依法订立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应当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第十六条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的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平等竞争的原则,择优选择承包单位。

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招标投标法律的规定。

第十七条发包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建筑工程发包中不得收受贿赂、回扣或者索取其他好处。

承包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向发包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行贿、提供回扣或者给予其他好处等不正当手段承揽工程。

第十八条建筑工程造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在合同中约定。公开招标发包的,其造价的约定,须遵守招标投标法律的规定。

发包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及时拨付工程款项。

第二节发包

第十九条建筑工程依法实行招标发包,对不适于招标发包的可以直接发包。

第二十条建筑工程实行公开招标的,发包单位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招标公告,提供载有招标工程的主要技术要求、主要的合同条款、评标的标准和方法以及开标、评标、定标的程序等内容的招标文件。

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公开进行。开标后应当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程序对标书进行评价、比较,在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投标者中,择优选定中标者。

第二十一条建筑工程招标的开标、评标、定标由建设单位依法组织实施,并接受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二条建筑工程实行招标发包的,发包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发包给依法中标的承包单位。建筑工程实行直接发包的,发包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承包单位。

第二十三条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发包单位将招标发包的建筑工程发包给指定的承包单位。

第二十四条提倡对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禁止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

建筑工程的发包单位可以将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一并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也可以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一项或者多项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但是,不得将应当由一个承包单位完成的建筑工程肢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几个承包单位。

第二十五条按照合同约定,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由工程承包单位采购的,发包单位不得指定承包单位购入用于工程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或者指定生产厂、供应商。

第三节承包

第二十六条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

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第二十七条大型建筑工程或者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可以由两个以上的承包单位联合共同承包。共同承包的各方对承包合同的履行承担连带责任。

两个以上不同资质等级的单位实行联合共同承包的,应当按照资质等级低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工程。

第二十八条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

第二十九条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

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第四章建筑工程监理

第三十条国家推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

国务院可以规定实行强制监理的建筑工程的范围。

第三十一条实行监理的建筑工程,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工程监理单位监理。建设单位与其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订立书面委托监理合同。

第三十二条建筑工程监理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

工程监理人员认为工程施工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的,有权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改正。

工程监理人员发现工程设计不符合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或者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的,应当报告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改正。

第三十三条实施建筑工程监理前,建设单位应当将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监理的内容及监理权限,书面通知被监理的建筑施工企业。

第三十四条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监理范围内,承担工程监理业务。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根据建设单位的委托,客观、公正地执行监理任务。

工程监理单位与被监理工程的承包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单位不得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工程监理单位不得转让工程监理业务。

第三十五条工程监理单位不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履行监理义务,对应当监督检查的项目不检查或者不按照规定检查,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工程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串通,为承包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与承包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五章建筑安全生产管理

第三十六条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

第三十七条建筑工程设计应当符合按照国家规定制定的建筑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保证工程的安全性能。

第三十八条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第三十九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现场采取维护安全、防范危险、预防火灾等措施;有条件的,应当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

施工现场对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特殊作业环境可能造成损害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第四十条建设单位应当向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与施工现场相关的地下管线资料,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第四十一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和处理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的措施。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有关规定办理申请批准手续:

(一)需要临时占用规划批准范围以外场地的;

(二)可能损坏道路、管线、电力、邮电通讯等公共设施的;

(三)需要临时停水、停电、中断道路交通的;

(四)需要进行爆破作业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办理报批手续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并依法接受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安全生产的指导和监督。

第四十四条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依法加强对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亡和其他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建筑施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

第四十五条施工现场安全由建筑施工企业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四十六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四十七条建筑施工企业和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建筑行业安全规章、规程,不得违章指挥或者违章作业。作业人员有权对影响人身健康的作业程序和作业条件提出改进意见,有权获得安全生产所需的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对危及生命安全和人身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第四十八条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

第四十九条涉及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没有设计方案的,不得施工。

第五十条房屋拆除应当由具备保证安全条件的建筑施工单位承担,由建筑施工单位负责人对安全负责。

第五十一条施工中发生事故时,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采取紧急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六章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第五十二条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建筑工程安全标准的要求,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有关建筑工程安全的国家标准不能适应确保建筑体安全的要求时,应当及时修订。

第五十三条国家对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根据自愿原则可以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申请质量体系认证。经认证合格的,由认证机构颁发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第五十四条建设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建筑设计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设计或者施工作业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降低工程质量。

建筑设计单位和建筑施工企业对建设单位违反前款规定提出的降低工程质量的要求,应当予以拒绝。

第五十五条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的,工程质量由工程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应当对分包工程的质量与分包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分包单位应当接受总承包单位的质量管理。

第五十六条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对其勘察、设计的质量负责。勘察、设计文件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技术规范以及合同的约定。设计文件选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应当注明其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五十七条建筑设计单位对设计文件选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指定生产厂、供应商。

第五十八条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偷工减料。工程设计的修改由原设计单位负责,建筑施工企业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

第五十九条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的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进行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第六十条建筑物在合理使用寿命内,必须确保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的质量。

建筑工程竣工时,屋顶、墙面不得留有渗漏、开裂等质量缺陷;对已发现的质量缺陷,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修复。

第六十一条交付竣工验收的建筑工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有完整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和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并具备国家规定的其他竣工条件。

建筑工程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六十二条建筑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

建筑工程的保修范围应当包括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和其他土建工程,以及电气管线、上下水管线的安装工程,供热、供冷系统工程等项目;保修的期限应当按照保证建筑物合理寿命年限内正常使用,维护使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确定。具体的保修范围和最低保修期限由国务院规定。

第六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事故、质量缺陷都有权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进行检举、控告、投诉。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未经批准擅自施工的,责令改正,对不符合开工条件的责令停止施工,可以处以罚款。

第六十五条发包单位将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承包单位的,或者违反本法规定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的,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工程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以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未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工程的,予以取缔,并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证书的,吊销资质证书,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六条建筑施工企业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对因该项承揽工程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造成的损失,建筑施工企业与使用本企业名义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六十七条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的,或者违反本法规定进行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承包单位有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的,对因承包工程或者违法分包的工程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造成的损失,与接受转包或者分包的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六十八条在工程发包与承包中索贿、受贿、行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分别处以罚款。没收贿赂的财物,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对在工程承包中行贿的承包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处罚外,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第六十九条工程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串通,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的,责令改正,处以罚款,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造成损失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工程监理单位转让监理业务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第七十条违反本法规定,涉及建筑主体或者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擅自施工的,责令改正,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一条建筑施工企业违反本法规定,对建筑安全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职工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二条建设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要求建筑设计单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违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降低工程质量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三条建筑设计单位不按照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进行设计的,责令改正,处以罚款;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造成损失的,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四条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偷工减料的,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或者有其他不按照工程设计图纸或者施工技术标准施工的行为的,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的,负责返工、修理,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五条建筑施工企业违反本法规定,不履行保修义务或者拖延履行保修义务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并对在保修期内因屋顶、墙面渗漏、开裂等质量缺陷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十六条本法规定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和吊销资质证书的行政处罚,由颁发资质证书的机关决定;其他行政处罚,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依照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职权范围决定。

依照本法规定被吊销资质证书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

第七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对不具备相应资质等级条件的单位颁发该等级资质证书的,由其上级机关责令收回所发的资质证书,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八条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限定发包单位将招标发包给指定的承包单位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九条负责颁发建筑工程许可证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不符合施工条件的建筑工程颁发施工许可证的,负责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或者竣工验收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不合格的建筑工程出具质量合格文件或者按合格工程验收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由该部门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八十条在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寿命内,因建筑工程质量不合格受到损害的,有权向责任者要求赔偿。

第八章附则

第八十一条本法关于施工许可、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审查和建筑工程发包、承包、禁止转包,以及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工程安全和质量管理的规定,适用于其他专业建筑工程的建筑活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八十二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对建筑活动实施监督管理中,除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

第八十三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小型房屋建筑工程的建筑活动,参照本法执行。

依法核定作为文物保护的纪念建筑物和古建筑等的修缮,依照文物保护的有关法律规定执行。

抢险救灾及其他临时性房屋建筑和农民自建低层住宅的建筑活动,不适用本法。

建筑管理法篇2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高层、地下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适用本规定。本市行政区域内符合城乡规划要求,依法取得城市规划建设合法手续建设的高层、地下建筑应依法向消防部门申报消防审核备案和验收。

第三条高层、地下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立足自防自救的原则,实行严格和科学的管理。

第四条各级公安机关依法对全市行政区域内高层、地下建筑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公安派出所负责具体实施。

第五条城乡规划、建设、房产、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高层、地下建筑的消防工作,市、县公安机关应与上述政府职能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不符合城镇消防专项规划的建设项目,不予办理规划手续。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消防设计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的高层、地下建筑工程而未经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不予施工许可;对工程竣工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验收的高层、地下建筑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物业服务企业的消防安全防范服务质量作为对物业管理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指导高层、地下建筑业主使用专项维修资金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共用消防设施进行维修、更新和有效管理,确保完好有效。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对高层、地下建筑内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公共娱乐场所,不予办理工商登记注册手续。

第六条高层、地下建筑的建设单位依法应当对下列消防工作负责,对其行为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一)新建、扩建、改建高层、地下建筑(含装修工程)工程,其建设单位依法应当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消防设计审核和备案,未经审核或审核、备案抽查不合格;

(二)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消防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而交付使用的;

(三)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竣工验收备案,未经备案或备案抽查不合格而交付使用的。

第七条高层、地下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分别对高层、地下建筑工程消防安全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八条高层、地下建筑施工现场防火应统一管理。实行工程总承包的项目,应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施工现场的防火;未实行工程总承包的项目,应由建设单位负责施工现场的防火。施工现场的其他单位应承担合同约定的防火责任和义务,工程监理单位应负责对施工现场防火实施全程监理。施工现场的防火责任单位应制订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办法,落实相关消防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应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和消防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对高层、地下建筑进行局部改建、扩建或者装修时,应当与施工单位明确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责任;没有明确的、消防安全由双方共同负责。

第九条高层、地下建筑业主是高层、地下建筑消防安全的责任人,履行下列消防安全义务:

(一)制定和遵守公共消防安全管理规约;

(二)及时落实火灾隐患整改措施,承担整改所需资金;

(三)委托担负物业管理服务的企业或另行约定的机构组织担任高层、地下建筑管理人,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消防安全实施统一管理;

(四)不得设置危害高层、地下建筑公共消防安全的生产、生活、经营性场所或者库房;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责任。

依法投入使用的高层、地下建筑,其专有部分的消防安全由业主负责,共有部分的消防安全由所有业主共同负责。

第十条高层、地下建筑业主、使用人(承租人)在使用、管理范围内履行消防安全义务,维护公共消防安全。高层、地下建筑业主与使用人(承租人)应对建筑消防安全责任应有明确约定,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消防车道、火灾隐患的整改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机构组织、消防宣传教育等事项作出约定,并实行统一管理。对存在火灾隐患高层、地下建筑的业主、使用人(承租人)和高层、地下建筑管理人必须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第十一条高层、地下建筑业主或者使用人(承租人)将住宅改建为宾馆、餐饮等经营性场所或者库房的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第十二条高层、地下建筑投入使用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均不得擅自改变消防安全设计。广告牌、雨篷等外墙设施不得妨碍消防排烟和火灾扑救。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确保疏散通道、楼梯、出口等安全疏散设施通畅。消防车道、消防扑救场地应当设置明显标志,不得擅自改变用途或者设置障碍物。

第十三条高层、地下建筑业主委托给物业服务企业统一管理消防安全的,由物业服务企业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承担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消防安全责任。物业服务企业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责任:

(一)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防火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二)定期组织共用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完好有效;

(三)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四)制订预防火灾、灭火扑救和应急疏散的方案,并开展灭火扑救和应急疏散的演练;

(五)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

(六)劝阻、制止业主或者使用人影响消防安全的行为,并及时报告辖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公安派出所;

(七)妥善保管高层、地下建筑消防档案资料;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责任。

第十四条没有物业管理的高层、地下建筑,业主或者使用人(承租人)应当就共有部分的消防安全责任进行约定,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第十五条高层、地下建筑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使用单位以及公众聚集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建立并落实消防安全培训制度,明确机构和人员,保障教育培训工作经费,按照下列办法对所属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一)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二)对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职工进行上岗前消防安全培训;

(三)对在岗职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第十六条高层、地下建筑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物业服务企业从业人员和公众聚集场所从业人员等重点岗位人员应当定期参加消防安全培训。

第十七条高层、地下建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一)国家消防工作方针、政策;

(二)消防法律法规;

(三)火灾预防知识;

(四)火灾扑救、人员疏散逃生和自救互救知识;

(五)其他应当教育培训的内容。

第十八条高层、地下建筑消防控制室必须实行专人值班、专人负责制度。消防控制室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必须经消防专业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十九条高层、地下建筑内的公众聚集场所经营者应当在经营场所内开展下列消防宣传工作:

(一)在出入口、电梯口、防火门等醒目位置设置提示火灾危险性、安全逃生路线、安全出口、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的明显标志和警示标语;

(二)编印消防安全宣传资料供公众取阅;

(三)利用广播、视频、公告栏等媒介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第二十条各类学校必须每学期举办一次高层、地下建筑消防安全专题教育,开设消防安全教育栏目。

第二十一条高层、地下建筑管理人应当对其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委托具备消防设施检测资质或资格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并建立检测档案,对故障或者损坏的消防设施应当及时维修,检测报告应当及时报辖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需要暂时停用消防设施的,高层、地下建筑管理人应当采取有效补救措施确保消防安全;停用消防设施超过24小时的应当报告辖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第二十二条对依法投入使用的高层、地下建筑,整改业主共有部分火灾隐患或者维修共用消防设施的费用,在保修期内的由建设单位承担。保修期满后,业主与使用人(承租人)及高层、地下建筑管理人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从专项维修资金中列支;没有约定且没有收取专项维修资金的,按照业主各自专有部分占建筑总面积的比例收支。

第二十三条发生危及高层、地下建筑消防安全的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对共用部位消防设施设备进行维修、更新和改造的,应当立即进行。建筑业主、使用人(承租人)、物业服务企业就共用部位消防设施无约定,致使维修、更新、改造资金难以落实的,市、区(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组织代修,维修费用从相关业主专项维修资金分户帐中列支。涉及已售公有住房的,从公有住房专项维修资金中列支。

第二十四条高层、地下建筑内用火安全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得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吸烟或者使用明火;

(二)不得在商店、公共娱乐场所营业期间动火施工;

(三)不得在人员密集场所使用明火照明或者取暖;

(四)不得燃放烟花爆竹(包括冷烟花)。

第二十五条高层、地下建筑管理人应当对管理的高层、地下建筑逐栋制定并落实预防火灾、灭火扑救和应急疏散的方案,其主要内容是:

(一)高层、地下建筑的基本情况;

(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三)共用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

(四)防火巡查和火灾隐患整改;

(五)消防宣传教育;

(六)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七)确定灭火行动、通信联络、疏散引导、防火救护等人员分工;

(八)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九)扑救初期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十)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第二十六条高层、地下建筑管理人应当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演练时,应当设置明显标识,并事先告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演练后及时修订、完善方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指导和监督预防火灾、灭火扑救和应急疏散方案的制定和落实。

第二十七条高层、地下建筑管理人应当开展防火巡查、检查。高层、地下建筑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防火检查,重点单位或者人员密集场所应当坚持组织每日防火巡查。高层、地下建筑内的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应当至少每2小时开展一次防火巡查,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高层、地下建筑内的医院、养老院、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还应当加强夜间防火巡查;其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可以结合实际,组织夜间防火巡查。

第二十八条设置于高层、地下建筑的宾馆及公共娱乐场所、幼儿园、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内应当配备手电筒、防烟面具等逃生器材。场所员工服务人员必须经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应普遍达到“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的要求。倡导配备缓降器、软梯、救生袋和防毒面具等避难救生设施,在安全出口处安装单向防火型报警疏散门锁装置。

第二十九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检查发现的高层、地下建筑公共安全重大火灾隐患应当立即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整改,并函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单位或者个人,及时向社会公告,提示公众注意消防安全。

第三十条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公安、规划、建设、房地产、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相应责任单位和个人给予行政处罚或者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第三十一条高层、地下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发现高层、地下建筑业主、使用人(承租人)影响消防安全的行为,应及时提出警告并进行劝阻,对已形成的火灾隐患应向业主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落实整改措施,消除火灾隐患。对业主、使用人(承租人)拒不整改火灾隐患的,应向辖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公安派出所报告,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和单位依法作出处理。

建筑管理法篇3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方法;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顺利按期完工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建筑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建筑企业只有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才能真正满足人们的要求。

一、建筑施工管理的内涵

1、概念

一项建筑工程包含的环节很多,具体主要有项目立项,项目设计,项目审查,项目施工,项目竣工验收以及项目资料归档管理等,这些环节紧密相扣,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我们所说的建筑施工管理,指的是一种以实现各项施工工作标准化为核心,以推进工程安全施工为工作重点,以最大限度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为最终目的,以营造一个标准化,文明化的施工环境的系统性工程。

2、构建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

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系是确保建筑工程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施工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于规模较大、单项工程较多的建筑工程而言,应当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和成本核算制。由于实施项目管理责任制的制约因素诸多,各参建方的工程管理重点不同,所以必须处理好业主方、监理方、承包方、分包方、设计方、勘探方之间的关系,确保项目管理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在项目经理任用上,需要企业在建立完善的分配机制、用人机制、监督机制的前提下进行选聘,确保项目经理具备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能够做到优化配置资源,协调处理好各项管理工作。

二、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论述

1、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我国建筑施工工艺和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工程施工中所涉及到的技术领域也在逐渐的扩大,对技术的要求也在提高,但是,在实际施工管理中其管理内容相对较多,相互之间总是会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就影响了施工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具体而言问题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缺少施工前的详细考察。相关管理部门在施工之前总是忽视工程实际的管理内容,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到所需要管理的专业有哪些,也就导致了在问题出现时不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沟通,会严重影响施工质量。第二,施工工艺和材料的管理存在问题。由于现代人对建筑物的创新性要求较高,因此,在建筑过程中对相关系统和管道施工工艺要求较高,管理难度也就相对增加。施工工艺和技术的提高自然也就带来了建筑施工材料的增加,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往往没有根据实际施工需要而使用,出现了材料使用混乱现象。

2、安全施工意识低

作为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安全生产贯穿于建筑施工过程的始终。然而在很多建筑施工中,多数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不仅如此,就连施工管理人员也忽视安全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安全施工对所有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不仅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建筑企业的整体形象,而且关系广大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这个道理大家都懂,而且也一再被强调,但是依然有很多施工安全问题发生。

3、工程施工过程复杂,难以进行有效管理

建筑工程在施工时涉及的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材料种类繁多、设备复杂,因此要想实现对施工现场的统一、有序管理很难。因为实际的施工现场很难做到监管到每个人员,而往往因为一个施工工人的不当操作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施工涉及到的材料种类、质量层级都不同,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错,难以做到精准管理。

三、如何改进建筑施工管理方法

1、搞好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它贯穿于建筑生产的整个过程,只有各个部门落实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由于在第一线施工的大多为农民工,而他们流动性大,自我安全意识差等特点,例如,某工程中,施工人员在9层的的厨房间施工楼面用推斗车运送水泥砂浆时,私自将阳台防护栏拆除,导致其中一名施工人员在推斗车时不慎从楼面坠落到首层室外采光井上,被采光井竖向的两根钢筋穿过身体的胸部侧面和右脚踝处,经抢救无效死亡。所以,要督促其在生产中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对其进行安全教育。要把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人,建筑工程的领导层要亲自抓安全生产,确保安全生产能够有效进行。对施工现场的地貌,地形,地物进行勘察,在施工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做好预防和宣传工作,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安全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督促各个部门做好安全工作,必须加强对安全工作的检查力度,把潜在的危险和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2、加大技术方面的创新

施工单位为了提高竞争力也要进行技术的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施工单位要想实现其最终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做好技术方面额创新工作。技术上的管理创新,需要借助于新技术、新知识以及新工艺,这样才能促进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实现其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技术创新工作是非常重要而不可忽视的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分析市场的产品需求,根据市场的需求再做好工艺及技术方面的确定,实现建筑工程根技术的自主研发或者引进。施工单位为了获取较大的利益,就需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科技,通过技术创新来做好市场的占领工作。技术创新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用激励机制鼓励内部施工技术创新,把先进的施工经验同现代的施工要求相结合,寻找到有效的施工技术,这种内部创新的方式有利于工程技术的直接使用。另一种是积极从外部引进先进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并同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形成一种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实行技术联盟,在施工中还要把先进的技术与施工中工程项目的实际特征相结合,提高新工艺、新技术的适应性,这样就能够形成具有各自特点的施工技术体系。

3、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

对于工程的施工来说,进行相应的质量管理工作是施工现场管理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没有好的工程质量,便没有良好的施工企业,因此,在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要强化从上到下的质量意识,首先,应树立恰当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管理结构,明确质量管理责任,并在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强化,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强化施工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第三,通过签订质量责任保证书、建立奖惩制度等方法,对施工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进行加强,并提高质量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严把质量工程关,并针对施工过程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比如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企业需要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进行充分检查,杜绝不合格的施工原材料进行施工现场当中,造成工程质量隐患。

4、加强建筑施工过程的全程监控

所谓对工程进行预防控制是指要在工程进行之前就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工程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想,将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扼杀在萌芽中。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施工使用的原材料、施工人员的调配及施工设备的安排等都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施工按时保质的完成。工程完成之后并不意味着施工的结束,对建筑进行复检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当发现存在质量问题时必须解决,不能将不合格的产品交付使用,从而造成后续的安全事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管理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加强对施工管理方法的探索对提高管理效益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邹卫华.探讨建筑施工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2:183-184.

[2]黄亮.探讨建筑施工管理的不足及应对方式[J].门窗,2013,07:249-250.

建筑管理法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项目管理法

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可以切实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但是,近年来,建筑工程建设领域出现了诸多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引进了一些自动化、智能化、精密化的施工机械设备以及新型施工材料,另一方面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不断创新且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新形势下,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实际需求,因此有必要加快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步伐。

1项目管理法

项目管理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管理法,其指的是以项目经理负责机制为前提,应用科学合理的措施,科学规划工程施工过程,实现对施工过程的有效把控,优化配置施工中所用的各项资源,提高施工效率,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工程预期目标。将项目管理法有效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能够对建筑工程实施全过程的管理与把控,最为关键的是可以实现对每个环节的有效控制,从而能够切实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对项目管理法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第一,可以对工程施工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从而有利于施工的顺利开展、施工总体效率的提升,保障工程能够按期完工;第二,在建筑工程中合理运用项目管理法,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调配,还可以减少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从而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实现工程效益的最大化;第三,通过有效运用项目管理法,可以实现工程建设中各部门间的有效交流、沟通,从而可以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并协调解决,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为了充分发挥项目管理法的优势作用,开始施工之前,应全面分析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要求,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同时,在工程施工全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相关人员的管理,从而保障施工的顺利开展,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管理中项目管理法的应用思路

2.1确立项目经理,确保其能力符合要求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为了充分发挥项目管理法的优势与作用,必须确立项目经理,并要确保其能力符合要求。原因在于,项目经理是主要责任人,既要对建筑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负责,也要对各个方面进行负责。项目经理在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中,享有人财物处置权、指挥权以及决策权,若是其能力不符合要求,不仅会严重影响项目管理法作用的发挥,也会给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带来诸多隐患。鉴于此,在实际应用项目管理法的时候,必须提高对项目经理的重视程度,从而在源头上确保项目管理法的作用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对于项目经理,所具备的主要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丰富的经验以及法律意识。项目经理必须全面了解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有丰富的经验,且要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合法依规地发挥项目经理的作用、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若是仅安排一个人来担任项目经理,通常无法充分发挥项目经理的作用。因此,项目经理通常是以部门形式存在,安排多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不同方面内容进行分别负责,以确保建筑工程管理效果。二是必须具备领导能力。只有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项目经理才能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确保项目管理法的有效应用。

2.2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保障有规可循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为了实现对项目管理法的有效应用,必须建立完善、健全的制度体系,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有规可循、有据可依。第一,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来有效约束个人行为,并对整个组织的行动进行有效协调,确保施工能够得到顺利开展、有效进行。在建立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为确保其科学性,应充分考虑建筑工程实际,确定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以科学的管理制度,来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提供制度支持,可以确保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而确保管理制度符合工程实际,还可以保障管理制度的权威性。第二,应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为了充分发挥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有作用,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其原因在于,施工安全与否,对工程施工效率、施工质量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工程项目,必须遵循“安全是第一要义”的安全准则,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便会直接导致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鉴于此,有必要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并认真执行,安排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视、检查,切实保障施工安全。同时,针对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也要加强安全教育,并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活动、安全知识宣讲活动,提高人员安全意识、自救能力,从而实现安全事故发生率的降低、减小安全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第三,应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实际应用项目管理法的时候,也有必要建立可操作的、详细而又科学完善的责任机制,从而为工程管理的有效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在建立责任机制的过程中,应对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相关管理职责进行精细化地划分,规范管理行为,却把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避免互相推诿责任现象的发生,便于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明确责任人,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果。

2.3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对项目管理法进行应用的时候,追根究底还是需要依赖“人”来实施管理工作。与此同时,管理效果的高低,直接受到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综合素养的影响。鉴于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实现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综合素养的提升,从而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人力资源支持,确保项目管理法的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达到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目标。对于管理人员来说,第一,应提高其法律观念与法律意识。管理人员必须知法、懂法、守法,这就需要其全面掌握现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了解现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对项目管理法、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要求,寻找相应的法律支持、法律依据,来确保建筑工程管理的高效实施。第二,应提高其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指的是,与职业活动相关的、符合职业特点的道德品质、道德准则以及道德情操等,是员工的必备品质。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从事本行业应有的职业道德,才能更规范、有效地开展工程管理,才能实现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并能充分发挥项目管理法的应有作用,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第三,应了解建筑工程的相关技术与工艺。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对建筑工程中目前比较常用的、常见的技术与工艺有所了解,才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相关风险、问题、隐患,保障施工安全,从而切实发挥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

建筑管理法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措施;创新技术;绿色施工

在传统建筑工程中,其整体工程内容较为复杂,因而所要花费的成本相对较高,资源的需求量也极为庞大,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足,技术水平受限,进而导致很多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资源浪费的现象也越发严重。在新时代背景下,绿色施工已然成为我国主流的建筑模式,施工单位在开展施工作业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综合型管控,明确施工标准的同时进行责任规划,及时更新施工方式,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还能够满足我国节能环保的战略需求,对于我国社会发展也会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

1绿色施工管理概念

作为我国建筑行业的现在乃至未来发展趋势,绿色施工管理工作不仅是施工项目,同时也是一种责任,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想要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但需要对理念内容进行优化,并采用更加先进的绿色建筑管理方法,减少因安全事故而造成的负面效应,从而有利于国内建筑企业的经济发展[1]。从某种角度来讲,绿色施工管理模式所涉及的影响范围相对庞大,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科学技术的应用都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对建筑环保的管理的内涵中,掌握改造的意义,从而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保证城市的经济发展[2]。在这一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安全防护处理,并对所涉及的转型因素加以分析,明确不同因素下的风险影响,制定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以此来满足绿色施工的各方面需求,这对于施工单位自身的经济发展而言也会产生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2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中绿色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

2.1管理模式因素

现如今,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有关施工结构也逐渐呈现为复杂化、多样化,对绿色施工管理的压力施加也会随之提升。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想要确保绿色施工管理能够顺利开展,则需要及时进行工作模式的调整,选用较为先进的施工模式与管理手段,进而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若施工单位仍然选用传统的施工手段,以静态管理为主,会使得整个管理工作不具备精细化作用,不但会使得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受到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对绿色施工的管理质量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3]。

2.2管理制度因素

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在开展绿色工程管理时,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手段,以此来使得整个工程内容能够顺利开展。但是,就目前来看,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模式的多样性发展,很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在建筑质量与经济效益方面也会因此受到不利影响[4]。不仅如此,管理制度的缺乏,也会使得整个建筑模式不具备绿色特性,施工过程中也很容易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进而严重危害着国民的生存空间与生命健康安全。

2.3管理人员因素

对于建筑行业来讲,人力资源的管理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人员的综合素质会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直观的影响,如果施工单位在开展工程管理中缺乏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但会使得管理效率大幅度下降,所起到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5]。尤其是在开展绿色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人员的管理水平更为重要,综合素质的缺失、技能水平的不足、专业知识的匮乏,加上人员的工作状态并不积极,这些都会使得整个工程质量无法达到相关标准,所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很难得到有效保障。

3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措施

3.1对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进行创新

针对管理理念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施工单位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思维层面的转换,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要明确绿色建筑工程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到有关建筑工程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在传统模式上进行创新升级,以此来完成管理理念的现代化建设,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质量,减少风险因素的干扰,对于后续工作也会产生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从效果上来看,良好的管理观念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率,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能够满足施工单位的经济建设需求[6]。

3.2对建筑工程管理技术进行创新

在开展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创新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知,并结合相关标准完成相应的管理工作,这一过程中,禁止直接套用其他企业所选用的管理手段,这样不仅在适应性方面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所起到的效果也会产生明显的差别。对于施工单位来讲,在进行日常工作时,应当对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确保其所具备管理技术应用水平能够达到预期标准,而后再依照实际情况进行技术模式的调整,进而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需求[7]。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对整个资源进行有效管控,可以利用Bim技术开展可视化调整与动态化管理,依照实际情况完成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强化人力资源的管控力度,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满足安全保障方面的需求,同时还能够对施工单位自身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3.3要对建筑工程管理机构进行创新

有关建筑工程管理机构的创新处理对于整个工程质量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施工单位在开展这方面的应用过程中,需要从两部分入手,详细情况如下:(1)施工单位应当提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验证能力开展相应的岗位分配,确保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能够因此达到有效提升,此外,施工单位还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开展责任制度的规划与调整,明确管理任务,实现分工的同时,还能够对建筑管理工作起到积极有效的保障作用。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性与稳定性,同时也会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施工单位自身的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8]。(2)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时,应当明确沟通的重要性,增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加强合作的同时,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以提升,以此来确保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在工作效率方面也能够得到有效保障[9]。通过开展管理机构的创新与优化,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降低风险因素的干扰,同时还能够对我国实现现代化经济建设产生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4绿色设计的方法

(1)模块化设计作为实现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措施,施工单位在开展日常工作中,需要根据所选用的材料与设备进行性能方面的分析,根据功能需求进行模块区域的划分,利用选择相应的工作内容实现方案上的调整与管控,以此来实现不同类型的工程要求。通过开展模块化的设计工作,不但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方便后续进行维护工作,同时还能够对相关材料进行循环使用,以此来满足我国社会的节能环保战略需求。(2)循环设计循环设计是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回收设计,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时,便需要工作人员明确所选材料的可回收性,通过对回收的价值进行分析,运用信息技术对回收处理的组织进行工艺筛选,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还能够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从实践应用角度来讲,循环设计的存在,能够有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进而降低建筑工程对环境的污染。(3)并行工程设计施工单位在开展绿色施工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项目要求开展集成化管理,并通过并行的方式手段加以设计,在设计图纸中完善对整个施工周期的因素分解,对不同的施工环节进行集成化管理,以此来确保建筑工程进度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并且满足用户的日常生活需求。在进行并行工程的建设工程中,需要施工单位选用分工合作的方式,依照实际情况进行技术层面的优化,加强信息采集与精准化控制,以此来完成相应的设计内容。

5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就目前来看,有关绿色施工管理的内容共分为五部分,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管理阶段,详细情况如下:

5.1组织管理

(1)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在开展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社会建设需要完成绿色施工模式的调整,并依照相关标准开展管理制度的展开与应用,以此来确保后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2)在进行组织管理时,要将项目经理作为绿色施工的主要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并由其进行绿色施工管理人员以及监督工作人员的选定与应用,如果出现问题,则需要由项目经理来承担相应的责任,以此来避免发生推卸责任的情况。

5.2规划管理

施工单位在开展规划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依照相关标准完成有关绿色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并根据相关内容完成组织设计与应用,通过审批后才能够开展后续的工作内容。(1)施工单位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视程度,并依照相关标准进行计划内容的调整,明确救援预案的重要性,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加强对生态的保护,还可以对工作中的人身体的健康起到积极和有效的推动作用[10]。(2)在开展材料节约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工程安全与质量两方面入手,通过相关内容进行材料的优化工作,减少垃圾产量,并对废水废气进行高效处理,而在材料方面,则是以节能、可循环材料为主,确保施工单位自身的经济发展能够因此得到有效提升。(3)在开展规划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施工单位依照水资源现状进行工程管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节水措施的制定。

5.3实施管理

(1)动态化的特性是实施管理的核心内容,施工单位在开展管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材料的管理,完善工程验收的管理制度,加强现场的施工管理,以此来确保整个绿色工程的施工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2)在开展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施工单位依照实际内容完成绿色施工的宣传作业,并进行针对性调整,以此来确保绿色施工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5.4评价管理

在开展评价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施工单位依照实际情况完成评估作业,结合当前工程的特点情况,同时,通过对工程实施的细致的控制,保证了工程的后续工作和工程的质量。

5.5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1)施工单位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通过相关标准进行病害的防控,确保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不会受到不利影响。(2)对于人员安全而言,如何开展施工场地的布置是尤为重要的,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的工程中,要将施工区域与生活区域进行合理分割,并制定较为完善的卫生制度,设立相应的安全防护部门,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进行相应的管理,以此来避免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受到不利影响。

6结论

总之,建设项目的管理和实施绿色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建设单位应全面了解建设项目的管理和实施实施“绿色施工”的必要性,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在维护生态的前提下,推动建设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单位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翰.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的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10):12-13.

[2]王新羽.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J].居舍,2021(28):140-141.

[3]陈成宝.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方法简述[J].冶金管理,2021(15):118-119.

[4]赵敏.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0(3):191-192.

[5]张帆.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方法简述[J].房地产世界,2021(15):91-92.

[6]石林.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15):173-175.

[7]白俊杰.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方法[J].居业,2021(6):119-120.

[8]任禹州.探究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方法[J].低碳世界,2021,11(3):127-128.

[9]黄和兴.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1(6):128-130.

建筑管理法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建筑工程的智能化管理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信息处理方式进行工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它可以使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现智能化管理有两个基础,意识严格的制度化保证,另一个是设计和分析过程的计算机技术保证。目前我国能实现智能化管理的建筑企业少之又少,再加上受到传统建筑工程体制的影响,很多企业都采取在施工过程中再考虑成本的控制和质量安全的监测,而项目智能化管理可以对工程施工设计以及对成本、质量和安全的预测能力,可以减少一定的项目施工风险。在建筑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实行智能化的工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建筑企业应该运行智能化的管理方法,从而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智能化需求

建筑工程的智能化管理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信息处理方式进行工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它可以使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现智能化管理有两个基础,意识严格的制度化保证,另一个是设计和分析过程的计算机技术保证。智能化管理相比于人直接管理工程更加科学、准确。我国的建筑工程虽然发展了很多年,但是实现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却起步很晚,管理水平相比其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管理方法和观念受传统管理观念束缚较大,不能充分发挥管理的积极作用,管理效果较差。因此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需要注入新的管理方法来加强工程管理。相比于很多国外的一些国家,好多都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工程管理,而我国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主动和有效管理的水平仍然很低,并不能保证项目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和国外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在一些方面仍旧存在很多问题。目前我国能实现智能化管理的建筑企业少之又少,再加上受到传统建筑工程体制的影响,很多企业都采取在施工过程中再考虑成本的控制和质量安全的监测,而项目智能化管理可以对工程施工设计以及对成本、质量和安全的预测能力,可以减少一定的项目施工风险。在建筑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实行智能化的工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建筑企业应该运行智能化的管理方法,从而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1.1目标的明显性

每个建筑工程都有明确的建筑目标,从施工准备到施工过程再到竣工都是在为了这个目标而不断努力。在整个过程中,对于施工所要的材料、技术、人员等都是为了完成每一个小的或是阶段性的管理目标,只有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都顺利完成,整个工程才会顺利竣工。

1.2工程的复杂性

建筑工程的复杂性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特性之一。建筑工程主要特点就是项目投资大、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工程范围比较广,而且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很多,人的行为、物的状态、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以及施工顺序都将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这样造成了建筑工程施工难度大,管理任务艰巨。工程的复杂性也要求管理工作必须细致到位,不能有任何马虎。

1.3责任的突出性

建筑工程相比其他工程更加复杂,对于技术的要求更高,工程一开始就要做好任务分配工作,落实责任制,明确好各部门,个人的责任与义务。对于施工过程中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分配也是明确各方责任的一种表现。

2.管理的科学性

随着我国现代管理制度的日益完善和改革,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性也日益明显。现代的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制度技术之上,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依据现代管理理论建立起来的项目管理组织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的效率,确保项目目标实现。1三角管理形式2直线管理模式3工程指挥部形式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构建

1.管理制度的智能化构建

建筑工程管理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工程管理的智能化,才能落实工程各项任务,保证工程各个阶段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的智能化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在施工之前,我们应该采取智能化的管理制度来保证施工组织与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该采用智能化的管理制度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这些制度都是为了给实现建筑工程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保证。

2.对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对信息进行统一管理的过程,无论在建筑工程的哪个阶段都要重视对于资料,数据等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实现工程管理的智能化就必须得对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如果对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就给智能化管理方法奠定了一些资料、信息的基础,二者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做好信息统一管理需要对工程各个阶段的资料、数据、计划、记录等进行统一的收集、划分、整理以及分析,对这些信息进行认真的总结归纳,指导下一阶段的工作,找出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进行及时的修改和完善,避免下次再犯,这样工程的管理就更加智能化,科学化了。在对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中,对重要文件或信息要进行安全、完整的收藏,做好原始材料的保存,同时要重视信息技术或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好它的优势来进行信息管理,实现信息的智能化管理。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智能化构建

其实加强管理制度建立就是智能化管理的一种体现,加强建筑工程智能化的施工管理首先要建立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其次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明确各单位、各部门、各负责人责任,它可以将施工现场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人,并将使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加强质量管理的监督和检查。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直接落实到人,追究必要责任。这样就可以增强管理人员责任感,使他们真正负责任起来。加强施工现场智能化管理。同时要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和水平,因此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培训内容既包括安全预防,也要涉及施工的技能和管理知识,提高员工的管理水平和施工水平。要重视施工工序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实现施工工序的智能化管理,要严格遵守工艺规程,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既然采用智能化管理就必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发挥计算机在施工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工程的进度和科学性,加强建立智能化的监督系统,实现施工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施工现场千变万化,要做好突发状况的处理工作,对于发现问题要做好处理和善后工作,协调好施工现场管理中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四结语

建筑管理法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方法;效益

一、建筑工程管理原则

1、服务原则。建设工程项目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特别是满足用户对质量的需求。控制好工程的质量,就是要把为用户服务的原则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出发点,将其贯穿于实际工作中。各部门、各工种都需要依照前后顺序进行,必须保证自己这道工序的质量。无法满足质量要求的环节,则不可以进入"下道工序",必须令"下道工序"感到满意。

2、坚持用数据说话原则。质量控制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数据基础上,必须依靠可以确切反映客观实际的资料与数字,不然就称不上科学管理。一切用数据说话,就是通过数理统计,科学的整理和分析工作对象或工程实体。在大量数据中,找出质量控制的规律,进一步对工程质量的波动状况进行讨论,找出工程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再采取有效措施,对工程质量加以改进。掌握提高与保证工程质量的客观规律,以便于保证工程项目的优质建设。

3、质量原则。工程建设与人民生活的改善是密切相关的。做好工程质量管理是参加工程建设每一方共同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工程质量的优劣对于国家的繁荣富强及其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

4、预防的原则。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要转变过去消极防守与事后检验为积极预防的事先管理。由于好的建筑产品是由好的施工、好的设计所生产的。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提前采取多种手段,将不满足质量要求的因素消除掉,以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

二、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常常因为管理上存在为题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成本造成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程建设偏重于质量问题。在进行工程项目施工中,施工企业往往只注重质量上的管理,对其他工程管理内容意识淡薄,在安全生产、进度控制上管理要求不严格,总是认为质量没有问题就可以,而对于工程建设来说,质量至关重要,同时安全生产和成本控制对施工企业也同样重要。

第二,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由于施工内容多样化,施工企业往往会做分包管理,这样给项目管理带来困难,有时不及时的沟通和各自利益的原因,不能统一协作,彼此相互推脱责任,管理制度分工不明确,管理体制不健全,造成窝工、误工等现象。

第三,施工单位工作内容安排不合理。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未对施工的量、施工的次序以及施工的具体区域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致使工人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目标不明确,造成工程的重复施工或是施工地点错误,浪费施工人员的人力,降低的工程的建设进度,延误施工工期,加大了施工单位的建设成本。

第四,施工管理中不重视安全管理。安全问题是任何施工现场都需要重视的重要问题。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能为施工人员普及安全常识,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安全事故的隐患消除,避免施工过程中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旦在施工中发生安全问题,不仅会让施工单位付出高额的经济代价,更会让施工单位的整体形象严重受损,不利于施工单位的未来发展。

三、如何改进建筑施工管理方法

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基于上述内容的论述,笔者现给出以下几点可供采取的施工管理优化措施,具体如下:

(一)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建筑施工管理实施的保障,管理制度应该具体落实到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所以,必须不断的完善包括领导组织管理制度、成本控制管理制度、施工进度控制管理制度、工程质量控制监督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和费用支出管理制度等在内的各项管理制度,并确保每一项制度的切实可行,严格落实。

(二)优化施工技术管理

要提高施工管理水平,适应时展的潮流,就得提高施工管理技术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所以,对于管理理念及其管理技术手段我们要不断的进行更新。有条件的组织人员对外学习,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及手段,保证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摒弃传统的单一模式,综合考虑,学习先进的管理手段,做好"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内容要制定具体的的管理措施,提高建筑的施工管理水平,实现智能化管理。

(三)重视材料管理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材料的成分,化学性能,物理性能、技术标准等,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必然是建筑材料的质量,如果建筑材料的质量没有达到相关规范要求,那么建筑工程的质量就不会达到标准,这样将会导致很多安全隐患,最终造成结果就是豆腐渣工程,将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巨大的威胁。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做好建筑材料的质量工作,即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力度,而各个管理环节的控制也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对于采购人员,一定要聘用那些具有专业知识,同时富有责任心的高素质人员;材料进场环节必须要有专门的人来进行监督,对质量的合格程度给予保证,而且能对材料问题负起责任。在材料的供给方面要做到有所控制,在购进材料前要经过仔细安排,能合理安排所选材料的总数以及不同材料的进场时间,做到不能浪费,也要保证足够使用,同时材料管理人员应当掌握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注意更新购买状态以及选择标准。

(四)明确施工中各施工小组负责的施工区域

想要避免各施工小组在施工过程中重复施工,或是在错误的地点实施施工,就需要在施工前对其施工区域进行明确的划分及说明。例如技术人员应当在施工现场对某专业的施工场地进行标记,根据技术人员所做的标记,施工单位最终得出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行动的有效性。或者当施工期面临该地区的雨季时,可以在施工场地周边建设排水渠,在施工阶段当做临时排水渠,工程完工后予以适当的修整则可将其作为建筑的排水通道,既避免了重复施工,又做到了施工工作的最大化利用,能更好地保证工程的工期及建设成本。

(五)加强工程现场的安全管理

"以人为本"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人身安全的保障更显得尤为重要,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施工人员在上岗前一定要进行岗前培训,进行安全思想意识强化教育,强调生命重于一切的基本理念,在进入现场的时候,一定要佩戴安全帽,特殊工种需要穿安全防护服,如此管制并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的价值的珍惜,同时也有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施工期限不被延误,施工企业如果能够将安全管理问题切实地付诸于实践,那么将造福所有的工程人员,包括投资者,承包经营者以及施工作业人员等等。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不但可以给建筑企业的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协调了进度、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保证建筑业实现高效的利润。因此,现场管理人员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要求,把握好施工中的每个环节,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使施工企业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参考文献:

建筑管理法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127-01

现代建筑领域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在开展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建筑面积以及所使用的施工机械、施工技术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也就使得工程的施工建设更加复杂,往往需大量施工人员同时进行施工,甚至有的时候还需要多个施工单位进行联合施工,为了能保证工程施工具有良好的质量,也就需要管理人员能在对项目实施管理的时候充分运用好项目管理法,进一步的促进管理效果的提升。

1.项目管理法概述

项目管理法兴起在上世纪60年代,经历近半世纪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从管理学中应用到建筑行业。项目管理法是研究怎样高效率完成项目目标作为主要目的,基于项目经理负责制的,按照项目的内在逻辑规律,有效实施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从而更好地适应内外部环境,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以及合理配置,确保建筑工程过程的均衡性,并通过现代化管理手段,使企业达到项目目标,取得较好的效益。项目管理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建筑工程项目达到所需要的质量标准、所规定的时限标准以及所批准的费用预算,并对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项目管理法的对象为建筑工程项目,因为各个项目都是一次性的,因而项目管理法应该采取系统工程观念及有关的理论、方法来管理建筑工程项目,其特点是全面性、程序性与科学性。而项目管理法的目的和建筑工程项目的目的具有一致性,所以,项目的目的决定了项目管理法的基本内容,即三个控制,二个管理,一个协调。具体地说,三个控制包括进度控制、费用控制和质量控制;二个管理包括信息管理及合同管理;一个协调为组织协调。建筑工程项目的生产要素包括机械设备、材料、劳动力、技术及资金,这些要素的特征主要包括目的性、相关性、集合性与环境适应性,表现出一种互相结合的多维立体关系,由此可见,建筑工程项目有着很强的系统性,因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就表现出系统管理的倾向。

2.在建筑工程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之中保证管理法顺利实施的措施

2.1明确建筑工程的项目负责人

运用项目管理法必须要依赖于项目责任人,如果企业实施了项目经理制,那么项目经理就是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的第一负责人,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对法律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精通于项目管理的相关技术、懂有关管理的基本知识、善于经营。?另外,项目经理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代表了一支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较强的领导才能,还应有十分充足的实践经验,同时,项目经理还要在管理工作中持续学习并掌握新的项目管理知识和方法,只有这样,项目经理才能确保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与不断变化的环境相适应。

2.2科学的构建工程项目相应的管理机构

在对项目进行科学管理的时候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管理体制使得各项目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同时这些部门也是落实管理法的的关键,一般情况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系统,首先是工程技术部门,这一部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工作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同时这个部门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对现场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由于现在建筑方面所使用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材料在不断的发生变革,所以也就需要这一部门能与时俱进的掌握更多先进技术,来完善现场管理。其次,这一部门在一起行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工程进度方面的管理,以保证工程能够如期完成。最后在现在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结构以及建筑理念方面的变化,使得现代的施工建设往往需要多个工种同时进行施工,这也就需要管工程技术管理部门能做好多工种协调管理方面的工作,促进工程有良好的施工效果。第二是核算经营部门这一部门在工程管理的工程中主要负责资金流动方面的管理工作,做好工程先的预算工作以及施工过程中材料方面的成本以及人员方向方面的成本管理工作,并且这一部门还需要做好工程合同方面的管理工作,保证合同能够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以及要求。第三是物资管理部门,这一部门在进行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物料需要通过这一步门来进行监管,使得物料在进入施工现场的时候能对物料质量进行审核,不仅需要检查建设物料的出产单位,还需要对关键物料进行抽查方式的检验。质量管理部该部门以项目部的质量、目标为根据,做出质量管理规划,并对质量进行综合管理,实行质量监察职能,拥有管理一票否决权。?安全监察部以项目部安全目标为基准,对全工程制定安全管理工作规划,并对安全问题进行综合管理,发挥相应的安全监察职能,其拥有的是安全管理的一票否决权。?财务部该部分主要负责的是建筑工程的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核算等一系列财务工作。?综合办公室该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对项目部的全部日常工作进行处理,分文工程技术部、试验室、测量队以及监测室。其中,试验室一般是检验、试验以及检测原材料、观测设备和过程。

2.3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应将“五无一创建”当作目标,其中,“五无”是指没有超过重伤的工伤事故,没有大型的机械设备责任事故,没有重大的交通事故,没有火灾与洪灾等事故,没有恶性治安事故;“一创建”指的是创建一流的安全文明施工场所。另外,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还应做到以人为本,注重教育,从严管理、奖罚分明,强化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以达到安全管理的目标。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即为建立比较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度,将安全系统工程理念充分利用起来。从项目部的领导开始,一直扩展到基层管理人员,创建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机构,并保证其能够有效地进行安全管理、促进网络安全以及建筑工程安全。此外要建立文明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文明建筑工程有利于企业建筑水平的发展,并可以增加竞争力,使企业过度为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时代。

3.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法是管理学与建筑行业长期以融合的成果,对当今建筑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建筑工程管理是在建筑者的不断积累实践中的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可见,建筑项目管理作为一个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需要建筑工程管理者在积累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学习管理技能,最终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张晓光.提高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与核算水平的利器:评《施工项目会计核算与成本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4).

建筑管理法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改进方法

1、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和管理内容

(1)建筑工程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将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到建筑企业效益上的高低。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有利于建筑领域与生产领域间的交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第二,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有利于解决现阶段建筑行业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违法乱纪、出现低质工程等,为此建设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能够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意义重大。

(2)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质量的管理。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筑工程的质量是评定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通过对严格的建筑工程管理可以有效的保证工程的质量。建筑工程的建设包括有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的好坏都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为了更好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质量管理是整个工程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第二,工程进度的管理。为了确保工程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就必须通过工程进度管理来合理的调配工程各个环节有序的进行。倘若工程进度管理松懈,负责各顾各环节的员工就会没有压力,进而导致工作不努力,工程不能按期完成,甚至还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第三,工程投资管理。建筑工程管理是服务于建筑企业,而企业的追求就是良好的经济效应,而优秀的投资管理能够合理的调度工程各个环节的资金使用,使得整个工程在达到合格的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扩大经济效应。

2、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建筑工程管理监控珍整个工程的全过程,是工程按期完成的前提,是工程质量的保证。由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时间较短,而且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因此现阶段的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如下:

(1)工程管理的观念落后。一直以来,我国建筑企业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企业中的管理者普遍存在着重技术而轻管理的错误思想。从而导致了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片面的追求工程的经济效益,采取硬性指令的方式进行管理,导致了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疏忽,整个工程的质量不能得到良好的保障,从而影响了我国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2)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这个问题是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要很好的实现工程管理就需要一个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而一个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需要健全的管理部门,每个部门需要许多的专业管理人员参与整个工程管理工作。但是事实不如人意,许多建筑企业为了追求工程的更高经济效益,肆意的撤销管理部门、裁减管理人员,导致了工程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也就无法实现良好的工程管理。

(3)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还未完善。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不够完善,使得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无法科学的。有效的执行下去。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给工程管理的实行带来巨大不便,由此也引发了许多建筑工程管理问题,许多建筑企业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没有按照严格的建筑工程要求在工程的施工阶段偷工减料牟取暴利,因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势在必行的。

(4)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现阶段在我过建筑行业中,大部分的工程施工部分都是由劳务队完成的,而我国劳务队伍成员的素质普遍较低,许多建筑企业过度重视建筑工程的技术人员,而轻视专业的管理人员,导致了工程缺乏科学的管理。一旦遇到问题需要较高的管理专业知识就无法快速准确的进行处理,使得工程管理水平无法得到较大的提高。

3、建筑工程管理的改进方法

针对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为了能够合理的解决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如下几个改进方法:

(1)提高对工程管理观念的认识。要做到好的建筑工程管理首先要确立一个良好而准确的管理观念,建筑行业应该改变传统的观念,加大对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利用创新性思维将工程管理工作融入到行业发展中去,在对行业未来发展做策划时,充分的考虑到工程管理工作,将工程管理工作作为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来开展。建筑企业要将工作的重心进行适当的偏移,加大对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提高参与工程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优化各个部门的组成,用以保障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工程管理体系的健全与改革。要更好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就必须健全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招收足够的专业管理人员。建筑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在工程的各个环节采取相互竞争的管理机制,设立完善的管理工作制度,有效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且应该建立管理责任制度和管理考核制度,把工程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以实现管理质量的提高。改革管理体制,具体内容可分为将总承包人的施工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相分离,采取弹性的用工制度,根据市场要求来设置总公司的组织结构等几个部分,有效地利用集权和分权,使得整个工程管理体系灵活起来,加强建筑领域与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流,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

(3)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管理的落实情况,必须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提高管理标准,拉近与西方发达国家间的距离,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向国家化标准发展。其中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一些典型性问题来设立专项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发展。比如:可以在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对于不满足要求的建筑企业采取严格的处理措施。

(4)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筑企业要打到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对企业中不达标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的管理专业素质,使得他们能够适应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与此同时,企业内部应采取奖励措施,对于工程管理的优秀人才进行适当的奖励,刺激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得参与工程管理的人员把科学的管理体系落实到实际建筑工程中去。

4、结束语

近年来,建筑行业迅速的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建筑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人们对建筑工程管理也更加关注起来,在新的科学技术条件和建设规模下,旧一套的工程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整个行业需要对建筑工程管理进行创新的改革。以上文章分析了建筑工程的管理现状,并针对现阶段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希望能促进建筑行业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建筑管理法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

1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1违法问题频发

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里面明确的针对建筑业中的分包问题作了规定,承包企业能够把建筑工程之中的某部分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的承包资质的企业,不过,在进行分包的过程中应当依照合同的相关规定进行,要求必须要事先征得建筑企业的认可才可以。而对于建筑工程的主体工程建设施工来说,则要由总承包企业进行。在颁布实施的《合同法》里面,关于此项内容同样做了相应的规定。通过这些法律文件我们能够得出,我国的法律关于所出现的各种转包问题已严厉禁止。

1.2资质与监理制度依然不完善

在建筑行业之中,有着这样的一种潜规则存在,既一些拥有相对低资质的公司,或者是不具备任何资质的公司,依附于具有相关资质的企业承包建筑工程,当将此工程承包下来以后,依照工程造价给挂靠企业一定的费用。很多的建筑工程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比较不重视监理所发挥的作用,个别的建筑工程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监理可以说是几乎不会发挥任何作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自项目立项开始,到整个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如此才能够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不断的提升建筑工程建设的效率。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新的时代背景之下,要求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当进行创新。从以往的历史发展经验来看,不管是以社会学角度来看,或者是以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要是不进行创新便无法取得进步。在我国社会与经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采用怎样的一个更加适于生产力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方法,需要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加以确定。而唯有通过持续的创新,才可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进一步改善,提升项目管理的水平。(2)现代化企业在进行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同样也要求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当不断的创新。目前,很多建筑工程所采用的项目管理方法较为落后,导致很多的项目管理工作不能得以实施。(3)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对项目管理进行创新,同时也是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求。对于我国市场经济来说,建筑市场在整个市场之中所占据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而随着建筑市场不断的得以健全,并且开始向着国际化方向发展。(4)我国科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得以快速发展,相应的管理理论研究也不断的进步,同样要求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必须进行创新。现阶段,科学技术处于快速发展与变革的时期,科技更新换代的速率非常快。那么,怎样将这些新技术、新方法更加及时、更加高效的应用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之中,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方法分析

3.1DBB项目管理创新方法

DBB项目管理方法属于一种线性且连续的管理方法,在进行项目管理时,应当全面的协调建筑工程不同的参与方,这一过程所需的费用相对较大。(1)合同管理。在此项目管理方法之中,发包人和承包方以及设计方所具有的关系属于平行的合同关系,但是建筑工程的承包方却和建筑工程的设计方不存在合同关系,两者之间仅仅是属于协作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之中,发包人应当全面的负责承包方和设计方之间的协调工作,确保双方可以实现良好的交流。(2)设计管理。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采用DBB项目管理方法,业主是直接的和承包方以及设计方签订建筑工程承包以及设计合同,在设计以及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所开展的项目管理工作也和DB项目管理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采用DBB项目管理方法时,设计方与承包方之间可不可以形成良好的协作,将直接的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是不是可以顺利的完成。在采用DBB项目管理方法时,业主应和具有较强实力的设计公司进行合作。(3)交易成本管理。DBB项目管理方法所产生的交易成本相对要高,这主要是由于发包人和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另外一些参与方,是属于平行的合同关系,因此,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个阶段,发包人均需要对建筑工程建设的各个参与方加以协调与沟通,这一工作便要花费非常多的资金,还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明显增加。

3.2partnering项目管理创新方法

此种项目管理方法也被称作是合作伙伴项目管理方法,采用此种项目管理方法,要对所有参与方的利益加以考虑,基于此来设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应目标,同时通过不同参与方所拥有的满意度情况,来评价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好坏。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便是资金的投入、建设的质量以及施工的进度。不管是对于业主来说,或是对于建设单位来说,在进行以上各个项目管理目标的控制过程中,均是首先考虑到自己的利益。而在这一过程中便会极易导致利益冲突的出现,从而导致业主以及建设单位之间的项目管理目标便会存在差异,有些情况下项目管理目标还可能发生敌对的现象。而partnering项目管理方法则努力的将建筑工程不同参与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加以统一,确保各方的目标保持一致性,这样才可以确保项目管理工作发挥出更强的引导作用,在各个参与方一起努力的前提下,达到利益的共赢。

3.3epC项目管理创新方法

epC项目管理方法属于ppp项目管理方法其中的一种,因为在很多的大型项目投入建设,时,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工作是非常复杂的,并且建筑工程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大。现阶段,非常多的大型建筑工程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均是应用epC项目管理的方法。epC指的是企业直接的受业主委托,依照所签订的合同条款,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设计、材料购进、建设施工以及试运行等全权负责。epC项目管理方法更加的重视设计工作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所带来的影响。而正是由于其更加的重视设计工作所具有的指导作用,才可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规划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可以更加有利于消除建筑工程在设计阶段、原材采购阶段以及工程建设施工阶段所存在的矛盾,可以确保各个环节能够更加合理的进行衔接,保障建筑工程在施工进度、成本控制以及质量管控等各项工作能够达到合同的规定,使得建筑工程能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由于建筑工程建设的周期相对长,而发生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前期的一些费用较多,使得建筑工程承包企业的项目管理成本显著的增大。而且,由于大型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多,使得建筑工程建设的复杂性进一步的提高,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所拥有的效率明显下降。但是,采用DB项目管理的方法,业主把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和建筑工程的建设工作一起承包给了承包方,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以及建设工作均是由承包方进行负责的,使得业主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监督与管理力度明显(的降低,将给承包方的投机行为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我们在对不同的建筑工程,在选用项目管理创新方法的过程中,应当依照业主以及建筑工程的状况,采用更为适宜的项目管理方法,这样才可以确保项目管理的效率得以改善,达到集约型建设的目标,确保项目管理的目标可以实现。

4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方法的整合

建筑工程项目的业主应当直接的和建筑管理公司建立合同关系,将整个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全部的交给建筑管理公司进行管理。这种情况下,建筑管理公司和业主之间是一种契约的关系,建筑管理公司依照所签订的合同来履行自身的职责。和以往的项目管理方法有所区别,业主和建筑管理公司所签署的建管协议对于各个参与方所拥有的权利以及义务都加以明确说明。

参考文献

[1]汪文泽.浅议建筑企业如何建立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模式[J].福建建材,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