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十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十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1:1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思考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拓展教学应以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提高语文拓展课程的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思考,逐渐成为提升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在结合学生参与拓展阅读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有效的引导学生参与语文拓展阅读活动,不断积累语文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小学语文拓展教学中,深入探究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始终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背景下,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重视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开展非常重要。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好语文这门课程的基础。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开展的策略探究,也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的开展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问题。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开展的策略

(一)以人为本,立足文本,拓展开放的阅读方式

我们都知道,语文拓展阅读由于其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一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学习,任何教学方法,都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开展中,语文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文本,拓展开放的阅读方式,引导并鼓励学生参与语文拓展阅读训练。在具体的训练活动中,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和问题,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人为本,立足文本,拓展开放的阅读方式,可以拉近阅读训练活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语文拓展阅读训练的积极性。

(二)创造条件,组织活动,落实有效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开展策略探究中发现,创造条件,组织活动,落实有效教学方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活动中,语文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创造拓展阅读的条件、积极组织拓展阅读训练活动、落实教学方法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拓展阅读能力,使之可以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拓展阅读训练活动中。创造条件,组织活动,落实有效教学方法,是开展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策略之一,其教学策略的实施,将极大的提高学生拓展阅读的参与度。因此,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活动中,应充分重视创造条件,组织活动,落实有效教学方法这一教学策略。

(三)以学定教,自觉反省,以教导学

不断的教学实践活动表明,以学定教,自觉反省,以教导学,也是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开展策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学定教,自觉反省,以教导学,主要是指语文教师的角色从传统教学的权威话语人,转化为与学生、家长共同交流的相关人员,在平等、尊重、互助的基础上,积极的开展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活动。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拓展阅读教学的同时,还应针对自身的教学问题进行反思,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和发挥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以学定教,自觉反省,以教导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拓展阅读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首先结合实际的学生参与拓展阅读的教学状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进行教学方案设计,帮助学生树立拓展阅读的意识,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语文拓展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在实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的同时,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对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才.浅议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J].读写算(教研版),2015,5(7).

[2]徐艳荣.关于做好小学语文教学拓展阅读的思考[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12):36-36.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当小学生从低年级走向中年级时,小学生的心智开始逐步成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单一的课本知识已经难以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相关的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世界,感悟世界。本文将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对阅读教学进行以下策略探究。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通过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常常有以下问题亟待教育工作者们解决。

1.阅读教学“重答题,轻感悟”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教导学生时将如何解决问题、回答问题当做教学的重点,而忽略了学生通过阅读所产生的感悟,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更没有通过学生阅读的所感所悟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引导,让学生的阅读变成了答题,同时也让学生对阅读失去了兴趣和热情。

2.阅读教学“重答案,轻思考”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会通过自身的主观引导,让学生得出统一的制式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教师完全忽略了学生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的个体,学生应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甚至有经过自己思考后的答案。但是通过教师的牵引教学,就会让学生在阅读中无法思考,进而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一种遏制。

3.阅读教学“重片段,轻整体”

在阅读教学中,由于时间的限制,很多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常常带有“功利性”。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常常将一些大纲要求的片段和一些考点给学生圈出来,让学生着重阅读,而对其他部分的阅读内容相对比较忽略。然而,这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不利的。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根据上述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以下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明确阅读教学目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阅读教学不是简单的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阅读教学从本质上是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为主,通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感悟,让学生对感悟进行分享等教学策略,让阅读起到真正的作用。

2.营造民主教学氛围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能成为课堂的主体,而应与学生形成民主的关系,通过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让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让学生在阅读中通过与教师的“平等对话”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方式,并通过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对阅读教学产生兴趣。

3.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阅读课堂学到的知识受益是一时的,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受益是终身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只针对阅读内容进行教学,更应该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在阅读中,教师应针对阅读方法给学生进行讲解,并根据阅读方法让学生逐步进行阅读练习,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上是我根据小学阅读的教学现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相关探究。同时提高阅读教学质量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通过完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幅提升,让阅读教学的真正作用得到相应体现。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篇3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教学模式

策略是“一种目标导向的、为能促进心理及行为表现而进行的认知操作”。而阅读理解是“读者同时提取信息和建构文章意思的过程”,是阅读中较高水平层次的认知加工过程。儿童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是指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在面对不同类型的英文阅读材料时,为准确、有效地提取文章信息和理解文章意思,相应采取的一系列具体方法、步骤,是一种内在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表现的总和。英语阅读能力是儿童进行英语学习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奠定儿童未来学习、成长发展的基石。“如何教”以帮助儿童掌握有效的阅读理解策略,成为小学英语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几种主要的儿童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

(一)交互式教学模式

交互式教学是指以师生间的交互对话为背景,在真实的阅读任务中培养儿童灵活运用阅读理解策略,并有效提高儿童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是由佩林卡萨(a.s.palincsar)于1982年提出的。www.lw881.com交互式教学充分吸收了专家支架、预期教学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现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之一。

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着眼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重点培养儿童掌握“总结”“提问”“阐释(疑难)”以及“预测(下文内容)”等四种阅读理解策略,主张在儿童需要时给予提示和支架。交互式教学主要包括如下两个重要的步骤。

第一,教师解释阅读理解策略并进行示范。教师先呈现要阅读的文章,并提供一定的线索激发儿童的背景知识。然后,在儿童默读完一段文章后,教师具体示范“总结”“提问”“阐释(疑难)”以及“预测”等四种阅读理解策略是什么,如何将它们应用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教师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的水平积极参与其中,并给儿童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师生间进行“交互”对话是重要环节。“交互”对话特点如下:师生都应明确教学目标;对话应有主题、方向;灵活地利用儿童的理解,把它与新知识联系起来;教师应帮助儿童就对课文的理解来展开讨论,而不是只作字句的重复;教师对儿童的发言所作的评价能引导学生更积极地作出建构性的反应。

第二,儿童进行讨论与练习。教师要安排儿童轮流做小组(4~6人)的“老师”。在组员都默读完一段文章后,“老师”要像教师那样带着大家进行“总结文章内容、提问、阐释疑难、预测下文内容”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在师生的自由对话和讨论中进行的。学生参与讨论的形式主要有:详细阐述和评价他人的总结;提出其他问题;评价他人对下文内容的预测;请教别人,要求澄清疑问;帮助他人消除对文章的误解。

最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儿童能够内化对阅读理解策略的认识,独立应用策略进行阅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会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减小。

(二)直接解释教学模式

直接解释教学指教师以直接外显的方式教授儿童一种或几种阅读理解策略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最先是由罗勒(l.r.roehler)和达菲(g.g.duffy)等研究者提出的。它的研究与发展也受到了支架式教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直接解释教学模式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强调教师的直接示范作用,以使儿童能“模仿”教师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认知加工过程;将对阅读理解策略的解释与运用密切结合,以便使策略性的心智活动能在阅读文章中得到立即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如下几个相互联系的教学程序或步骤。

第一,教师直接解释与示范要儿童学习的阅读理解策略。教师选取并向儿童介绍要阅读的文章或文章段落,一般应用出声思考的方法向儿童示范怎样应用一种阅读理解策略,使儿童能比较直观地观察到成功的阅读者利用这种阅读理解策略进行理解文章的心智加工过程。

第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支架式练习。儿童按照要求就教师选定的其他文章进行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练习。教师要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其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会随着儿童对策略应用的逐渐掌握而相应减少。

第三,教师说明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迁移性。教师也还要对所教授的阅读理解策略在其他类型文章中的应用进行解释说明,以促进儿童在各种阅读语境中对所学阅读理解策略的灵活运用。

(三)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

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是普雷思雷(m.pressley)等人提出的一种以理解策略的学习过程为“媒介”,实现师生、生生间对文章意思的共同建构理解的教学模式,强调读者与文本及师生间的交互建构作用,并认为教师和儿童对文章的各自反应会影响他们的理解。

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聚焦于对理解策略的学习过程,具有如下特点:实施周期较长,它要融入到整个学年甚至数年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强调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建构作用,并认为教师和儿童对文章的反应会影响到他们各自对文章的理解;关注理解策略的学习过程,以此协调儿童之间的“对话”和对文章意思的建构理解;要求教师具体示范怎样在不同的语境下灵活组合应用“预测下文内容”“心理意象”“与先前知识建立联系”“自我提问”“阐释疑难”和“总结”等多种阅读理解策略。

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教师的解释与示范。在教学开始,教师首先解释并示范上述几种阅读理解策略的灵活运用,包括对各种阅读理解策略的不同应用语境的说明。

第二,儿童的练习。儿童练习使用阅读理解策略,教师对怎样有效使用阅读理解策略给予指导,并在儿童需要时给予必要的暗示。

第三,讨论、交流。在小组中,儿童轮流通过出声思考方法来使他们理解监控文章的过程外显化,向其他儿童呈现并解释他们是怎样利用相应策略去理解文章的。具体来说,儿童要向他人说明他们是怎样将文章内容与先前知识进行联系的、说说自己对文章内容的总结过程、描述一下自己头脑中出现的故事景象以及预测的下文内容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儿童会各自建构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大家可以“头脑风暴”,并就各自的理解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强调阅读理解策略的作用,并根据需要不时地向学生明示各种策略怎样以及应何时何处使用。

二、对三种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以上三种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都受到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比较强的一致性,如:它们都吸纳了支架式教学思想,认为要在儿童需要时给予恰当提示与指导;都强调教师的有效示范作用,主张在教学过程中直接示范与解释儿童学习的阅读理解策略;都重视儿童对阅读理解策略的练习。但在一些方面它们又有不同。

第一,教学内容有区别。交互式教学模式的重点是对“总结”“提问”“阐释”以及“预测”等四种理解策略的教授,要求实现儿童对这几种策略的掌握和迁移应用;直接解释教学模式则适用于各种不同的阅读理解策略的教学,但它在同一时间内只关注单个策略的学习和运用;交互建构策略教学则主要以“预测下文内容”“心理意象”“与先前知识建立联系”“自我提问”“阐释疑难”和“总结”等策略的综合及灵活应用作为教学内容。

第二,对“交互”的关注点不同。交互式教学模式重视师生间的对话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影响;直接解释教学模式主要侧重教师的指导和支架作用,强调了师生间的“交互”;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不仅强调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作用,重点强调阅读者与文本的交互建构作用,认为教师和儿童对文章的反应会影响到他们各自对文章的理解。

第三,儿童在三种教学模式中的地位不同。与其他两种模式中儿童的主体性地位相比,直接解释教学较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教师身上,对儿童的关注较少,这也是它最大的不足之处。交互建构策略教学中儿童的参与讨论形式相对灵活,不同于其他两者的严格的教学程序和步骤。

三、给教师的教学建议

以上三种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是研究者针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而研究发展起来的,相关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验研究表明,交互式教学在小学特别是四年级以上儿童的英语教学中有显著效果,对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儿童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有积极影响;直接解释教学也能帮助小学儿童掌握阅读理解策略,促进他们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交互建构策略教学可以使二年级的儿童更多地意识到英语阅读理解策略的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对我国儿童英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深入分析我国儿童的英语学习特点和规律,恰当选用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

我国儿童的英语学习处在本族语背景下,儿童学习英语具有独特的规律和特点。有研究表明,汉语儿童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水平也对英语阅读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其发展过程基本上遵循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的发展过程,并受到了汉语学习经验的影响;作为初学者,儿童在开始学习英语阶段,“通常听和说的比重要超过书面语言,进而逐步增加书面语言的输入(即阅读)”;汉语儿童的英语口语词汇与阅读学习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汉语儿童的英语口语词汇对英语阅读学习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教师在选用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要在儿童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音意识和口语词汇的基础上,适时、适当程度地进行英语阅读的教学,并根据儿童阅读学习的目标和内容,选择恰当的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

(二)教师的有效示范是儿童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

教师的有效示范是交互式教学、直接解释教学和交互建构策略教学这三种教学模式得以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儿童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小学阶段,儿童学习英语的基本形式之一是模仿,教师的有效示范有助于儿童阅读理解策略的学习。教师自身首先应该掌握阅读理解策略知识,并且要以“外显”、具体的方式将应用各种策略的完整过程示范给儿童。例如,想让儿童掌握“总结”的要领,教师就要对什么是“总结”和怎样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等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还应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自己是怎样进行“总结”的讲给儿童听。对于英语故事的阅读教学,教师可用when、where、who、what和how等引导儿童抓住故事内容。而“总结”其他类型文章的内容,怎样从文中寻找关键性的词汇、短语和主题句子以及怎样将这些词汇和句子“组合”起来,就成为教师示范的重要内容。

(三)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有效组织儿童讨论与练习

三种教学模式都关注儿童对阅读理解策略的讨论与练习。虽然直接解释教学模式较多地侧重在师生间的讨论和教师指导下的练习,但小组学习的方式更有利于儿童对英语阅读理解策略知识的交流与分享。例如,在交互建构策略教学的小组活动中,儿童用出声思考的方式轮流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理解文章的过程。针对汉语儿童,教师应鼓励他们用英语说出自,己的理解过程,比如“whenireadthesecondsentenceintext,ithink…”;也可以用汉语,“当看到了这篇课文的题目后,我联想到了某某课文,某某课文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与先前知识建立联系)……所以我猜想现在的这篇课文可能主要讲了(猜测下文内容)……下面我开始看课文的第一句话,这儿提到了一个人名……我发现自己对这个句子不十分理解,这个‘it’是指什么呢?(自我提问)…一看完这篇文章,我发现它主要讲了这样一个事情……(总结)。对于某某同学提出的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阐释疑难)……”这使儿童能够比较清晰地描述自己的阅读理解过程,深化他们对英语阅读理解策略的理解、应用及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有利于儿童对多种阅读理解策略的掌握。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篇4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教学模式

策略是“一种目标导向的、为能促进心理及行为表现而进行的认知操作”。而阅读理解是“读者同时提取信息和建构文章意思的过程”,是阅读中较高水平层次的认知加工过程。儿童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是指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在面对不同类型的英文阅读材料时,为准确、有效地提取文章信息和理解文章意思,相应采取的一系列具体方法、步骤,是一种内在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表现的总和。英语阅读能力是儿童进行英语学习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奠定儿童未来学习、成长发展的基石。“如何教”以帮助儿童掌握有效的阅读理解策略,成为小学英语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几种主要的儿童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

(一)交互式教学模式

交互式教学是指以师生间的交互对话为背景,在真实的阅读任务中培养儿童灵活运用阅读理解策略,并有效提高儿童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是由佩林卡萨(a.S.palincsar)于1982年提出的。交互式教学充分吸收了专家支架、预期教学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现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之一。

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着眼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重点培养儿童掌握“总结”“提问”“阐释(疑难)”以及“预测(下文内容)”等四种阅读理解策略,主张在儿童需要时给予提示和支架。交互式教学主要包括如下两个重要的步骤。

第一,教师解释阅读理解策略并进行示范。教师先呈现要阅读的文章,并提供一定的线索激发儿童的背景知识。然后,在儿童默读完一段文章后,教师具体示范“总结”“提问”“阐释(疑难)”以及“预测”等四种阅读理解策略是什么,如何将它们应用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教师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的水平积极参与其中,并给儿童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师生间进行“交互”对话是重要环节。“交互”对话特点如下:师生都应明确教学目标;对话应有主题、方向;灵活地利用儿童的理解,把它与新知识联系起来;教师应帮助儿童就对课文的理解来展开讨论,而不是只作字句的重复;教师对儿童的发言所作的评价能引导学生更积极地作出建构性的反应。

第二,儿童进行讨论与练习。教师要安排儿童轮流做小组(4~6人)的“老师”。在组员都默读完一段文章后,“老师”要像教师那样带着大家进行“总结文章内容、提问、阐释疑难、预测下文内容”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在师生的自由对话和讨论中进行的。学生参与讨论的形式主要有:详细阐述和评价他人的总结;提出其他问题;评价他人对下文内容的预测;请教别人,要求澄清疑问;帮助他人消除对文章的误解。

最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儿童能够内化对阅读理解策略的认识,独立应用策略进行阅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会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减小。

(二)直接解释教学模式

直接解释教学指教师以直接外显的方式教授儿童一种或几种阅读理解策略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最先是由罗勒(L.R.Roehler)和达菲(G.G.Duffy)等研究者提出的。它的研究与发展也受到了支架式教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直接解释教学模式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强调教师的直接示范作用,以使儿童能“模仿”教师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认知加工过程;将对阅读理解策略的解释与运用密切结合,以便使策略性的心智活动能在阅读文章中得到立即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如下几个相互联系的教学程序或步骤。

第一,教师直接解释与示范要儿童学习的阅读理解策略。教师选取并向儿童介绍要阅读的文章或文章段落,一般应用出声思考的方法向儿童示范怎样应用一种阅读理解策略,使儿童能比较直观地观察到成功的阅读者利用这种阅读理解策略进行理解文章的心智加工过程。

第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支架式练习。儿童按照要求就教师选定的其他文章进行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练习。教师要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其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会随着儿童对策略应用的逐渐掌握而相应减少。

第三,教师说明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迁移性。教师也还要对所教授的阅读理解策略在其他类型文章中的应用进行解释说明,以促进儿童在各种阅读语境中对所学阅读理解策略的灵活运用。

(三)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

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是普雷思雷(m.pressley)等人提出的一种以理解策略的学习过程为“媒介”,实现师生、生生间对文章意思的共同建构理解的教学模式,强调读者与文本及师生间的交互建构作用,并认为教师和儿童对文章的各自反应会影响他们的理解。

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聚焦于对理解策略的学习过程,具有如下特点:实施周期较长,它要融入到整个学年甚至数年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强调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建构作用,并认为教师和儿童对文章的反应会影响到他们各自对文章的理解;关注理解策略的学习过程,以此协调儿童之间的“对话”和对文章意思的建构理解;要求教师具体示范怎样在不同的语境下灵活组合应用“预测下文内容”“心理意象”“与先前知识建立联系”“自我提问”“阐释疑难”和“总结”等多种阅读理解策略。

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教师的解释与示范。在教学开始,教师首先解释并示范上述几种阅读理解策略的灵活运用,包括对各种阅读理解策略的不同应用语境的说明。

第二,儿童的练习。儿童练习使用阅读理解策略,教师对怎样有效使用阅读理解策略给予指导,并在儿童需要时给予必要的暗示。

第三,讨论、交流。在小组中,儿童轮流通过出声思考方法来使他们理解监控文章的过程外显化,向其他儿童呈现并解释他们是怎样利用相应策略去理解文章的。具体来说,儿童要向他人说明他们是怎样将文章内容与先前知识进行联系的、说说自己对文章内容的总结过程、描述一下自己头脑中出现的故事景象以及预测的下文内容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儿童会各自建构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大家可以“头脑风暴”,并就各自的理解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强调阅读理解策略的作用,并根据需要不时地向学生明示各种策略怎样以及应何时何处使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篇5

关键词:专科英语阅读教学学习策略

教育质量高低,固然有“教法”的原因,但也有“学法”的原因。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会学习者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在学会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和了解各种不同的学习策略和研究性学习技能,需要在实践中尝试和运用这些策略与技能,了解自身的学习习惯和特点,了解最适合自己,最能有效地促进学习的策略。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训练和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英语阅读是学生吸收英语语言信息、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最重要手段,阅读能力的提高还能促进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扩招后的专科学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策略不甚明了,同时,英语阅读能力水平较低也是非常突出的问题。因此,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有利于英语教学理论的完善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是大幅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口。

一、英语学习策略的概念

所谓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有意识地调控学习环节的操作过程,是认知策略在学习活动中的体现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学习方法或技巧。

英语学习策略是学习策略运用于英语学科而形成的一个分支,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运用的一套调控整个学习活动的内部学习方式或技巧。

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非常重要。学生一旦能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学习策略的能力,恰当有效地使用英语学习策略,就不仅有利于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有效的学习策略,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学习策略培养

英语阅读对英语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专科院校里,一般只开设精读课,没有开设泛读课,因此,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阅读课,准确地说是精读课来实现的。由于近几年来大专院校的普遍扩招,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英语教学基本上都是大班上课,教师只能根据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来授课。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习策略意识培养

从心理学的角度,“意识到一个事物的存在及其重要性”,是提高针对这一事物的操作行为效率的首要条件。

多数专科学生对学习策略没有概念,简单地认为学习策略就是学习方法,甚至在大学阶段仍沿用初、高中时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意识(strategyawareness)的培养,它既可以在常规的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进行,又可以穿插其中,渗透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学习策略、什么是英语学习策略、英语学习策略有哪些类别、英语学习策略的意义及如何在英语学习中灵活运用学习策略等。

(二)阅读教学中的学习策略培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学习策略,但许多教师只注重阅读内容的理解,而忽略了学生的阅读过程和阅读方法,教和学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脱节。

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和培训,基本方法就是把英语学习策略和技巧的内容融入到阅读教学中――在阅读课上演示学习策略;学生模仿策略,提出反馈意见;不断提醒学生使用策略,帮助他们总结策略学习经验。

1.阅读前策略

“读前活动”为阅读的导入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和阅读材料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策略。如多数大专院校采用的教学材料《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都由同一主题的三篇文章构成,且这些主题的设计非常贴近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在阅读前,教师可让学生完成一些特别设计的练习,让他们在接触材料中将对出现而尚不熟悉的语言结构、材料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产生一定的兴趣和动力。这些阅读准备活动可以是讨论,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材料中有关问题提出观点,或是对文中将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如在阅读“whatmakesagoodattitude”一文前,可组织学生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发表看法,并对作者的观点进行预测,方便与之对比。

2.阅读中策略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不能把阅读课上成语法课。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提高自主学习和自我调控的能力。教师在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时,需就不同的阅读材料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这样,学生的阅读就能有很强的目的性,注意力也相对集中。但需注意的是,在专科院校里,由于多数是大班教学,学生的个人差异较大,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在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前提下,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略读以了解文章的大意(通过文章标题、小标题、起始段和结尾段、主题句及关键词等信息);寻读以从较长的文字资料中查询特定的细节内容(主题词、标题或图表、版式及印刷特点),这一策略多用于做fast-reading的练习;细读以训练学生阅读理解的水平,回答具体的问题。当学生遇到生词时,千万不要立刻查字典,鼓励他们大胆猜测生词意思(根据定义线索、构词法、同义词和反义词、常识、举例、比较、对比、因果等方法)。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并尽可能多地介绍和传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及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努力提高学生对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了解生活在不同社会背景中人们的语言特征和文化习惯。因为,在英语阅读中,即使语言知识掌握得很好,但如果对其文化特征缺乏认识和了解,忽视了母语和目的语两种文化上的差异,就会导致理解错误。因此,加强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尤其要重视对英语词汇内涵和外延中文化涵养的掌握,能够帮助学生熟识当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典型现象,预测阅读材料的内容,并能正确评价阅读材料的主题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等。

需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在实际阅读中采用有声思维(think-aloud)等方法向学生演示如何进行策略性阅读的问题,即在什么情况下,利用某种策略帮助理解,从而进行有效阅读。在对策略的选择性和控制性上,要从教师指导逐步向学生独立自主过渡。

3.阅读后策略

“读后活动”在整个阅读教学中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元认知策略,如提高学生对学习者本人、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的敏感性。要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我评估,反思自己的学习――如在完成阅读活动后,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质量进行检查评估(让学生概括大意、回忆主要信息、回答具体问题、评论作者观点或写作手法等);对学生阅读过程表现的评估(如通过教师观察、学生自我汇报的方式,学生是否存在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等);对策略使用的评估(学生通过小组活动(groupwork)或结队(pairwork)的方式就文章内容和为完成某一任务采用的策略进行交流,之后,教师让小组中的部分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随时掌握学习水平和进展状况,做到有的放矢,学有目标。协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

阅读后的反馈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策略和阅读能力,而且能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完善和提高。

总而言之,阅读课上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实质上就是通过一系列阅读教学活动和方法指导,达到让学生把握好相应的学习策略并灵活运用的目标。通过学习策略训练,使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阅读过程,掌握阅读的各类技巧和方法;使学生能根据阅读材料的要求,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恰当的策略,学会英语学习的方法,并逐步独立、自主地承担起学习责任。

参考文献:

[1]应云天.外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90.

[2]nuttall,C.teachingReadingSkillsinaForeignLanguage[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2.

[3]程晓堂.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唐春吾.英语阅读课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40-142.

[6]孙保国.专科生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3):100-102.

[7]刘兴华.中国英语学习者阅读策略使用研究[J].内江科技,2007,(3):65,93.

[8]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篇6

中学英语阅读策略教学训练

关于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培训的调查这一研究,以笔者所任教的高一学生为受训对象,研究问题是:在现今的英语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阅读策略的培训。

本论文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主要采用调查问卷测试分析、课堂观察、师生间讨论谈话、文献资料查找的方法。受试学生为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一年级高一(1)班和高一(2)班各55名学生。研究历时两学期,约计100课时。通过对高一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状况的调查和阅读策略训练的实验证明:灵活恰当地使用阅读策略有利于提高阅读水平,有助于英语阅读成绩的提升。

对于刚刚迈入高中校园的高一新生而言,英语阅读策略的学习更为迫切。如果不能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并灵活运用,将会很难适应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而对于高中英语教师来说,只有在高一阶段就弄清楚学生的阅读策略知识储备和掌握状况,才能为以后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实验前准备

1.研究问题

在现今的英语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阅读策略的培训。

2.调查工具

(1)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河南省新郑市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一年级110名学生,分两步进行。一份“英语阅读策略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和一份“英语教师阅读策略教学调查问卷”。对问卷调查反馈的信息进行深刻总结,全面把握目前高中生英语阅读及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阅读培训

其内容包括:略读、跳读、推理、猜测。

(3)测试

依据受试学生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英语阅读成绩和受试学生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英语阅读成绩进行分析,探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阅读策略训练后其英语成绩的变化。

3.调查目的

通过分析英语善学者和不善学者在阅读策略使用情况方面的差异,研究有效的阅读策略训练对学生阅读成绩有怎样的影响。

4.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报告受试对象为河南省新郑市北大附中河南分校的高一年级110学生,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包括55名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中招考试英语成绩100以上),B组包括55名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中招考试英语成绩不及格者)。

二、实验过程

1.教师讲解阅读策略的含义,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进行阅读策略训练前,教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策略教学的意义、各项策略的定义和使用价值、训练计划的制订、策略的用法和使用场合。

(1)略读。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浏览文章的标题、插图、文章的首段和尾段及各段的主题句或结论句,了解文章的基本意思,然后回答问题。

(2)跳读。在具体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跳读策略去获取特定的信息,如年代、数字等,同时引导学生在跳读过程中理解情节,预测结局,找出主旨大意。

(3)细读。学生在对阅读材料有整体印象的前提下细致阅读,并提出新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大胆探究,培养其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精读。引导学生猜测生词含义、推敲难句的句意、分析复杂句子的句法结构欣赏文中精彩的词句、关注句与句和段与段的连接手段,提高学生英语文化素养。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强化练习阅读策略的运用

本阶段的重点是通过课堂阅读练习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使用策略的能力。

3.学生独立练习使用阅读策略并将其贯穿于日常学习中

学生们独立将四项策略应用于新的阅读任务,并监控策略使用情况及效果,经常进行英语阅读比赛和阅读心得大赛。

4.加强交际策略和管理控制策略的训练

在合作学习策略指导下,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难题,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通过集体的智慧或老师的帮助寻找答案。

5.巩固和评价阅读策略训练

本研究历时两个学期,在每周的正常教学内容的每单元的课文和快速阅读短文进行策略训练,选取适合学生水平的阅读材料,并对阅读分数进行分析。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北大附中河南分校的高一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状况的调查,阅读策略训练的培训和训练后的结果,结论是:高分组的学生能在运用阅读策略的灵活度方面高于低分组,高分组在运用的阅读策略的次数也高于低分组学生;进行阅读策略培训和训练,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效率。

四、对教学的建议

1.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师有丰富的策略意识,这样能做到随时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解策略知识,能让学生也意识到策略的重要。

2.阅读教学与阅读策略要有机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强化策略训练,让学生感受到策略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拓展课外阅读

从高一年级起步,可以培养学生养成阅读英语报刊杂志、网上资料的习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文章,判断应使用何种策略。阅读后,鼓励学生开展班级,小组内的读书报告会,交流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1\]侯东华.阅读策略在高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06.

\[2\]陈贤纯.外语阅读教学与心理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篇7

论文摘要: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英语专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做了具体的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尚不能合理使用阅读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教授学生如何使用阅读策略并进行有意识的阅读策略训练。 

 

1、引言 

 

阅读教学论认为,阅读是读者与文章之间互动的一种信息加工方式,是读者积极主动地在其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的参与下对文章的信息进行重新加工和建构的过程。而心理学界对阅读过程进行了更为广泛深入的研究,影响较大的阅读模式主要有三种,即: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和交互补偿模式。自下而上模式来源于人们对阅读过程最初的理解,即从辨认字母、单词开始,然后理解词组、短句乃至整篇文章。信息是沿着一个线性序列传递的。自下而上模式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阅读过程的特征,但其缺点也很突出。最大的缺陷就是它忽略了读者记忆里已有知识所起的作用。针对其缺陷,学者又提出了一个相反的阅读模式。即自上而下模式。根据这一模式,读者不是被动地接受、领会文字信息,而是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根据文字提供的线索,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进行预测:然后利用下文内容来验证最初的预测,并为下一步的预测做准备。然而,一味强调阅读中的推断和预测也有它的不足之处:读者容易满足于大致的理解而忽略语言知识的积累。这就产生了第三种,即交互补偿模式。因此阅读策略的训练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又要充分利用读者头脑中已有知识的优势;语言知识与背景信息互为补充,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因此,我们发现在阅读过程中,策略的使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对英语专业的50名学生使用英语阅读策略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2、调查方法 

 

笔者选取了英语专业三年级两个自然班的50名学生。并根据他们在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阅读部分的成绩选出得分前15名为受试一组,后15名受试二组。两组受试要填写两份调查问卷。问卷一的调查项目有:词汇量;阅读时查字典;阅读时间;阅读速度;阅读理解度。问卷二调查的是不同受试对于不同阅读策略的采用频率。阅读策略的分类是根据(block,1986)对阅读策略的分类归纳形成的。具体策略有:预先判断;背景知识;上下文;略读;寻读;深入理解;识别指代关系;推理判断;篇章结构;主题查找;总结反思;猜测生词意思;分析句法结构。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15分钟内如实作答。 

 

3、调查结果分析 

 

针对问卷一的内容,根据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在学完教材《新编英语教程》第一、二、三册的情况下,统计出自己所掌握的词汇数量。词汇量在3000-4000占20.6%,在4000-5500占41.3%,而词汇量在5500-6500占32.4%。这表明学生其实在阅读过程中由于词汇量不足而不能全面深入的理解篇章内容的情况并不是很严重。第二项“阅读时查字典”的问题也不是很突出,只有13.2%的学生选择经常边读文章边查字典,这与笔者平时在课堂上不断鼓励学生持久的默读以促进阅读的流畅性有一定的关系。在被调查的50名学生中34.3%的学生每日阅读时间在2小时或以上,47.6%的学生保证每日阅读时间在1小时左右,只有18.1%的学生(绝大多数为受试二组)阅读时间在30分钟或以下。其中83%以上的学生都认可大量阅读的重要性,并认为自己是“通过阅读学会阅读的”。78.3%的学生都认为自己的阅读速度属于中等,分别有6%和15.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阅读速度较快或较慢。最后一项“阅读理解程度”只有27%的学生认为理解较好,这说明学生对自己的自主、流畅、深入理解篇章的能力还不够自信。 

问卷二调查的是不同受试对于不同阅读策略的采用频率。对于每种阅读策略,笔者进行计分统计。5分为频繁使用,1分为从不使用。结果显示一组受试平均分为3.8分,二组为2.1分。由此可见,阅读策略的合理有效使用与阅读理解程度的高低成正比,即经常合理使用阅读策略,阅读部分成绩则高,反之则低。而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利用这些策略参与信息加工,也有助于他们获取文章的深层含义,达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4、结论与思考 

 

基于对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学生尚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种阅读策略。(2)教师在教授知识要点的同时,也要教授学生有关的阅读策略及进行有意识的阅读策略训练。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笔者认为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由于第一种和第二种都有其局限性,所以最好采用交互模式。如果阅读教学太注重词汇的训练则会剥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因为在阅读中令学生感兴趣的不是词汇、语法结构,而是篇章本身所蕴涵的哲理、观点和思想以及其趣味性等。所以,阅读教学所采取的模式应是以自上而下的模式为主,以自下而上的模式为辅。 

另外,grellet(1981)将阅读活动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而总结策略是阅读后阶段的一项重要的步骤。根据此结论,教师可以采用三段阅读教学步骤。笔者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篇章阅读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三个阶段包括“读前活动”、“阅读活动”和“读后活动”。“读前活动”为阅读的导入阶段。在此阶段主要的任务是激活背景知识,提前学习生词。这样不仅可以引出话胚,而且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为进一步阅读解决理解上的语言障碍。“阅读活动”阶段以学生阅读为主。具体可采取如下活动:(1)通读掌握文章大意;(2)寻读,查找具体信息;(3)记录文章要点;(4)勾画文章结构;(5)讨论文章有用信息;(6)将信息图表化等。“读后阶段”要求学生就文章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效果进行再思考、总结,可以通过提问、书面检查或学生自我汇报方式进行检查评估;并鼓励学生将文章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相联系,进行讨论或书面表达。 

高效的阅读能力是需要培养和训练的,除了在英语教学中教授有关的阅读策略外,还应该进行有意识的策略训练。教师应组织小组活动和合作性学习,使学生可以就阅读材料展开讨论,共同处理阅读中的有用信息,探索对复杂问题的多种解决方式。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让学生了解是“通过阅读学会阅读”的。教师还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如何使用适当阅读策略的展示,并进行总结评估。另外,阅读中应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自己确定阅读目标和需要采用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刘丹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阅读策略研究[j],外语界,2002,6.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篇8

>>提高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小学阅读教学有效途径小学阅读教学有效途径新探小学阅读教学有效途径探微寻找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探寻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策略和有效途径探索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初探小学阅读教学学法的有效途径新理念下小学生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小学阅读教学学法的有效途径探究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浅谈小学阅读教学法的有效途径浅谈小学阅读教学学法的有效途径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教育>探述优化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与策略探述优化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与策略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在小学阶段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是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年龄段划分,分别开展拼读、认读、朗读和初步的阅读训练。应该说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它是不可或缺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途径策略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对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有效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阅读,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训练其阅读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课前预案准备充分

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课前应作大量的准备工作。到生活中去收集材料,比如书籍、网络、电视、媒体、游戏和了解学生的喜爱、家访、请教骨干教师或跨学科教师,集思广益。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著名的教育家皮亚杰则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应该触动学生的心灵,应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住。如Unit5Storytime.我在设置情景,提出问题的同时,使学生产生读的需要,带着目的去读。阅读是对书面信息的理解的吸引,是受一定的目的或需要支配的。首先出示了一张“Zoom’auntisdancing.”的图片,提出“who’sshe?”“whatdoesshedo?”“Howdoesshegotowork?”“whatdoesshelike?”等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帮助学生复习这个单元所学的主要句型。学生通过图片,发挥想象,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些热身活动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准备状态,带着目的和愿望去读,充满信心去读,变被动式阅读为主动式阅读,也有助于形成阅读技巧,提高理解能力。

三、阅读教学途径与策略

1.领会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我们教师应训练学生从读字母、读单词、读句子入手,过渡到读故事、读短文;从拼读、认读到朗读、阅读,循序渐进,并要与听、说有机结合,才会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科学的阅读技巧,能够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进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在教学中,我们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针对中低段学生所采取的师生互动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关系融洽。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自己绘生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还可以设计一些Yes/no的问题或简单的选择题,让学生反复阅读,仔细体会。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进行表演、复述等,凭借互动共振的效应,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针对中高段学生采取主动参与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因为现今的阅读教材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极有利于将知识化难为易。但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应提出一两个指导性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其目的是给学生的第一次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实现对阅读过程的监控。接着再抛出一些细化的问题,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后,生生间或师生间展开交流、讨论,来梳理全文信息。然后要求学生跟读录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最后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在学生对篇章的结构、内容及融合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吸收和运用,引导学生利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交际活动。如改写、续写,角色扮演,或运用所学重点词、重点句型设置场景进行说话、写话,或结合短文话题及提供的图片开展说写等活动,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作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篇9

英语新课标强调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单纯是要学生学习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学习文化、发展阅读技能和策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基础。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策略性。然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一观点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那么,什么是有效的英语阅读策略?如何构建和应用有效的英语阅读策略?

二、如何构建有效的阅读策略及应用

(一)激发和保护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策略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愿意学,才能学得好,学得轻松,学得高效。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内若教师无激发兴趣的举动,学生的精神将会开始分散。因此,笔者上课时尽可能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运用鼓励,激励、表扬等手段,不断鼓舞与振奋学生阅读的士气。使学生能长期坚持去阅读。课后,在班级或年级组范围内,评出每周或每月的英语阅读之星、阅读希望之星、阅读进步之星等,积极引入竞争机制,不断以榜样的作用带动周围的学生积极投身到阅读学习的活动中去。对于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和表扬。而对于阅读中出现困惑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投入更多的关注和关怀。

(二)构建积极的师生互动型阅读策略

这种策略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积极参与,且关系融洽。这一策略的特点是: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前先导入,学生初步感知,再通过学生的精读、教师讲解,再到对学生巩固操练,内化语言操作过程。

1.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前通过自己或某个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绘生绘色地讲故事、运用实物或图片、音频、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与方法引出学生要阅读的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

2.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学生的交流、教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还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Yes\noquestions或wh-questions,如when、where、who、what、why等问题,要求学生反复阅读,仔细揣摩、体会。

3.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进行表演、复述等活动,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与吸收,学生容易理解,也不感到吃力,学生自信心陡然上升,也乐于参与这样的活动。接着教师就文章中的知识点稍加点拨与总结,学生很快掌握,在表演时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穿插一些阅读材料和课本教材中的内容和句子结构。

(三)构建小组合作的阅读学习策略

新课改下要求要充分地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真正使学生在学习中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积极性。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阅读教学模式,能给全部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思考的时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个性得到发展,而且使课堂效率得到最大发挥,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升。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后,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质疑是学生主动探索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基础。鼓励学生先进行个人的自我发现,自我的领悟,尽量依靠自我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把自我对阅读文章中出现的疑问,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与组内的其他同学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求同存异,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了阅读效果。

(四)构建学生自主开放的探究式阅读策略

现在英语教学既需要教材的支撑又需要突破教材,开拓学生视野进而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高。所以,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既要关注教材上的相关内容,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去主动地涉猎与之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来拓展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有效性,鼓励学生自主、开放、努力探究英语阅读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和解读更加明晰与透彻。

这一策略可以有两种安排:一是抽出课内一部分时间供学生自读,教师提供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材料自由地阅读;二是鼓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阅读的内容应该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兴趣爱好,是课堂所学的延伸。英语阅读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使学生逐渐获得独立阅读英语的能力。只有进行大量阅读,才能娴熟地掌握阅读技巧,快速提高阅读速度及理解力,扩大视野和知识面,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接触到更多的英语词汇、句子和篇章,学到新的知识。

(五)构建有效的阅读解题策略

近年来中高考英语试题阅读理解题型(readingcomprehension)所占比重逐年攀升,而有效的阅读解题策略则是“克敌制胜”之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阅读文章方面给学生做必要的阅读方法技巧指导。

1.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与技巧。英语阅读中,速度是尤为重要的。阅读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阅读题目。因此,阅读时思想要集中,要提高注意力;阅读时要做到“眼观六路”,加快阅读速度;阅读时要按意群去断句,注意按照一个句群去分析句子。

2.运用略读(skimming)和快速阅读(fastreading)技能。这一阅读技能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结构,找出文章的主题句,确定文章的主旨大意;还要特别关注文章的首尾两段,寻找文章各个段落的主题句或中心句,了解阅读文章的重心所在。在做题时要注意,先看问题,再看文章首尾段和各段开头,找出段落主题句。要引导学生从表层阅读理解向深层阅读理解过渡,突出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重视语篇理解和句子的交际功能,通过对全文的快速浏览,抓住关键信息,把握文章主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篇10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在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阅读可以说是学习的一大方法。阅读作为一个学习手段,可以帮助小学生扩大词汇量并习得英语语言结构;如果阅读能力能够从小得到很好的培养,对日后学生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培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阅读区别于老师的言传身教,能够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是一种文化的习得,通过英语阅读,学生能够涉猎许多国外的风土人情,从而扩宽学生的眼界,为未来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但如此重要的小学英语阅读的现状却不是很乐观。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重心失衡

阅读的本质是欣赏文学作品,通过阅读来理解作品表达的内容含义。但是现在的小学课堂由于个别教师的教学策略出现问题,课堂上的知识是枯燥的,极大减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机会,使得英语阅读的重心偏离。还有就是学生除去课堂读本没有更多的额外读物,而教材内容不利于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这是当前英语阅读重心失衡的原因之一。

2.阅读资源遗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阅读量不仅仅是指阅读材料的多少,还涉及阅读面的大小,即不同类型的阅读刊物。小学生的阅读教材本来就不多,英语方面的几乎除了教材别无他物,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阅读资源,资源匮乏导致学生提不起英语阅读兴趣。

3.阅读方法缺失

阅读有好多种方法,无论是默读还是速读,都有相应的阅读意义。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传承,课堂似乎就是用来让老师带领学生掌握新单词的地方。相比于语法和词汇,阅读方法向来是被忽视的。阅读方法的缺失,导致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4.阅读习惯错误

阅读习惯的养成对英语阅读来说至关重要。很多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不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将精力全放在传授知识上。由于没有科学的指导,小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时没有掌握通读全文然后理解文章大意的阅读方法,他们经常会碰到不懂的词汇,在某一段停滞很长时间。这样时间久了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一问题需要英语教师引起重视并对学生加以引导,培养他们好的阅读习惯。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发掘生活素材

由于我国母语不是英语,因此学生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学习英语的条件很少。单单依靠学校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是不足以让学生提起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学生的英语能力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课堂上融入更多的社会生活中的元素,激发学生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兴趣。

课堂中可以有很多与生活有关的例子,现在很多小学生都配有自己的手机,在幻灯片上放映国外手机的品牌并用英文介绍手机功能。现在的许多文具上也有“madeinchina”的字样,教师可以借此向学生引申“madein”的用法,以实现阅读教学中对短语知识的拓展并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样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在实际生活中也注意英语的不断学习,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大大提升。其实只要教师肯寻找,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如果教师将这些英语资源很好地利用起来,对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有很好的效果。

2.提供阅读材料

合适的阅读材料对英语课堂的影响很大。一则好的阅读材料能够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并加强巩固,每一单元都会有相应的预习和总结部分供学生合理使用。在学生学习完一单元后,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做相应Unit模块的习题。如果一些文章中有不少的语法知识点和生词,给学生的阅读造成一定困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学习课前单词和背景,相对减少阅读难度。学生通过阅读合适的材料,再加上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创造高效的英语教学课堂。

3.渗透阅读技巧

在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都是以自身的讲解为主进行教学活动,总是带领大家朗读课文和单词,随后就开始讲解本课语法,并不注重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渗透阅读技巧来帮助学生学习和阅读,有一种适合小学生英语阅读的是略读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加快阅读速度,忽略掉文章中的细节部分,大概阅读读懂大意。推荐这种阅读方法的原因是小学生阅读能力不强,英语阅读中经常会遇到许多陌生单词和句型,略读法可以跳过模棱两可的部分,帮助学生迅速读懂文章大意。

教师要让学生先忽略新课文中出现的生词部分,继续阅读下文,学生在通读全文后可以根据上下文的信息推断出生词的大概含义,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词汇印象。略读法是适合于小学阶段的一种阅读技巧,教师掌握了这种新的教学阅读策略,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从而提高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兴趣。

4.预测文章词义

预测词义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速度,也能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堂学习任务量并不大,需要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多。因此,英语教师应该趁这个时候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预测文章词义的方法进行阅读,避免学生遇到生僻词一带而过不求甚解,要求他们独立思考预测词义。

词汇教学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点,教师除了要给学生讲解新单词的词义外,还要通过多媒体工具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问题引出新的词语和词组,教师要灵活运用课堂上的教具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最终理解全篇文章的寓意。

总之,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比较弱,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运用更多的阅读材料来指导学生掌握适合他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学习是一生的事情,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对学生的未来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陈霞.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J].教育评论,2005(6):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