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的基本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5:00

急救的基本技术篇1

1现代灾害医疗救援五项技术的形成

1.1创伤急救

创伤急救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公元18世纪拿破仑“大军团”的医官巴伦·拉尔(BaronLarré)开创了战场创伤急救的先例。瑞士人亨利·杜南发起红十字运动,对志愿者进行急救技术培训,创伤急救技术进一步普及。除了战场急救外,创伤急救技术也成为各种灾害现场急救及常态院前急救援主要技术,创伤急救的4项技术经常被一起列入各类急救培训教材,并被冠名为“四大技术”。全球范围内的大量应用,创伤急救技术渐趋成熟。其中,止血方法分为指压法(头面部、肩部、上下肢)、加压包扎法、止血带法。常用包扎方法分为绷带(环形、螺旋形、螺旋反折、8字环形)包扎法、三角巾(头部、面部、胸部、肩部、侧下腹部、下腹部)包扎法、多头带包扎法、急救包包扎法及其他包扎法。现场骨折固定的方法分为:现场对可疑骨折者需作可靠的临时固定,可减轻伤员骨折端的疼痛及预防休克,并限制骨折端的异常活动以免发生新的损伤。固定范围应包括骨折上、下两个关节。对开放性骨折应先止血、包扎,后固定骨折肢体。常用器材有木夹板、绷带、三角巾、棉垫等,无上述物品时还可就地取材,用稍硬的物体代替。经上述处理后,要将伤员正确地搬运和转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此外,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具有内在的逻辑顺序,四项步骤也成为创伤救护的基本步骤[1]。

1.2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历史悠久,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就已经提到复苏方法:“救自缢死…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方》中写到:“塞两鼻孔,以芦管内其口中至咽,令人嘘之。”但美国匹兹堡大学国际复苏研究中心主任彼得·沙法教授(peterSafar)被认为是当代心肺复苏的创始人之一。196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首次依据Safer和Kouwenhoven两位教授的研究成果制定了心肺复苏指南,并建议所有参与心血管急救的医务人员均应接受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简称CpR)的培训,从此CpR以其简单的a、B、C三步法风靡全球,成功地抢救大量人员生命。在院前或灾害现场,徒手心肺复苏按DRaBC顺序进行:D即检查现场是否安全(dangerous);R即检查伤员反应(response);a即解除气道(airway)梗阻,保持气道通畅;B即口对口人工呼吸(breathing);C即胸外心脏(circulation)按压,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美国心脏学会(aHa)2010国际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随着电除颤出现,心脏电除颤能使复苏成功率进一步提高,电除颤技术也被列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急救手段,除颤当成一项基本生命支持的措施。

1.3紧急救治

由于创伤急救与心肺复苏都可以由经过急救训练的非医学专业人员从事,因此,将医学专业人员在灾害现场从事的急救用另外一个专有名词表示,这就是现场抢救(on-sitecriticalcare),或叫做紧急救治(emergencytreatment)。紧急救治的基本技术包括:昏迷伤员救治、气胸伤员救治、眼球破裂伤、脑膨出、肠脱出伤员急救、离断肢保护、脊柱损伤伤员的急救、较大面积烧伤伤员的急救、创伤性休克救治、创伤性感染防治、放射性污染处理、化学中毒处理、海水浸泡伤处理技术,以及深筋膜切开减压术、留置导尿管、耻骨上膀胱穿刺术。因此,由于专业医务人员在现场亲自实施,只要能够多、快、好、省地抢救伤员,紧急救治技术范围必将不断拓展,围绕救命,更多的紧急救命类手术将会在专业医疗救援队到达现场后依托先进的野战医疗平台即时开展:包括大血管损伤修补、吻合或结扎;呼吸道阻塞进行紧急气管切开术;对开放性气胸实行封闭缝合,张力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实施胸腹探查止血,对有脏器损伤者进行缝合、切除、修补、吻合、造口等手术;对有颅内压增高的伤员,行开颅减压术,清除血肿;同时可进行各种创伤控制性手术;12h内比较清洁的伤口进行完善的清创手术;开展输血、输液、给氧等综合措施,防治休克;对海水浸泡伤伤员进行针对性治疗,给以复温处置;对冲击伤、挤压伤、复合伤等复杂性伤员进行确诊,并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继续抗感染治疗;补注破伤风抗毒素或抗毒血清;对核污染、化学染毒的伤员进行全身洗消和针对性治疗。

1.4检伤分类

检伤分类(triage)是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确定优先治疗程序的过程。本义源自将咖啡豆的第三或最低质量剔除出去,将首字母大写作为一个固定的词条,特指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的根源同样可以追溯到发生在18世纪的因军事战争而受伤的伤员救治中,拿破仑“大军团”的医官巴伦·拉尔管理在战场上受伤的大量伤员,即开始实行现场检伤分类。用于军用和民用的大量伤亡情况的伤员检伤分类的分类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融合在一起,基本上使用相同的色卡:红色表示危重,绿色表示轻伤,黄色为介于以上两者之间,而黑色表示伤员死亡。军用的[例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和民用的(例如:颜色编码)伤员检伤分类系统具有相似的准确性和灵敏性,检伤分类确定系统的traumaSieve[2]和StaRt分类方法[3],也同时用于民用emS和英国军队士兵中。检伤分类可以用来决定优先治疗的顺序,也可以用来决定转送方式的顺序,还可以用来决定转送医院的顺序,分别为救治分类、后送分类与医疗机构分类。

1.5医疗后送

医疗后送(medicalevacuation)是将伤员运送至安全地带进一步救治的方法与过程,同样也被认为是由拿破仑“大军团”的医官巴伦·拉尔开创,但是截止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形成针对在战争中受伤的伤员的医疗救治的分级结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员从受伤到接受决定性的医疗救治的平均时间是12~18h。截止到越南战争,经过改进的伤员检伤分类和空中救护车能够将伤员接受救治的平均时间减少2h。早期的后送设备非常简陋,甚至没有医疗设备与人员,仅是可以平躺的车。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很多需要紧急救护的患者仍是被灵柩车送到“急诊室”,因为当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配备医疗人员与医疗装备的救护车,灵柩车是唯一可以让患者平躺的运输工具,患者只有到达医院后才能获得治疗。很显然,连接急救网络的网线就是医疗后送,每个阶段之间就需要后送。即使常态下急救只有院前与院内两级阶段,但救护车也起到了医疗后送的作用。随着运输、通讯工具及医疗装备的进一步改善,以及救治人员素质和技术的提高,在后送的途中同时提供良好的医疗监护,医疗后送成为名符其实的有医疗监护条件下的后送并广为人们接受,其理论支持是医疗后送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医疗救援效率。

2讨论

2.1从急救到急诊医学,以及从急诊医学到救援医学并列,是学科发展的客观现象

急救(firstaid)由来已久,其基本含义是非医务人员,针对意外伤害或急病发生的人员,按照医学的常识,徒手或就地取材进行的初步救护措施和安全转移措施。1976年由国际一群著名的麻醉科和内外科医生在德国美茵茨(minze)发起成立了世界急救与灾害医学俱乐部,随后不久即更名为世界急救医学与灾害医学学会(worldassociationonemergencyandDisastermedicine,waeDe),从此,急救医学(emergencymedicine)和灾害医学(disastermedicine)以专业学科的身份正式诞生,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979年急诊医学(emergencymedicine)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得到国际上公认,成为医学的第23个专门学科。急诊医学或者叫急救医学独立门户后,灾害救援医学或者叫灾害医学(disastermedicine)也不断寻找更大的发展道路。随着全球范围内天灾人祸此起彼伏,灾害医学不断完善起来。灾害救援时间、空间以及灾害事件性质决定了灾害救援医学研究内容的特异性,尽管常态下的急救医学与灾害救援医学属于同一学科范畴,但灾害的时、空及性质的特异性决定着灾害救援医学成为专门研究灾害环境下医疗救援规律的科学[4],灾害救援医学成为一门新的学科。灾害救援医学的学科定位,预示着灾害救援医学的基本技术必将进入学科研究的视野。

2.2灾害医疗救援的五项技术是现代灾害救援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早在1948年,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选定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会徽,即由一条蛇盘绕的权杖所覆盖的联合国标志组成,背景一个六角星。六角星被誉为生命之星,每一个角各代表紧急医疗救护服务系统的一个功能,包括:伤病患检视(detection)、报告(reporting)、救护车出勤(response)、现场处置(response)、运送途中照料(careintransit)和运送至特定医疗单位(transfertodefinitivecare)。因此,融合几种急救技术,相辅相成,成为灾害救援医学发展的重要思想。灾害现场医疗救援的基本技术源于灾害现场救援特点与需求:灾害现场以伤员为主,因此,创伤急救与心肺复苏自然而然列入灾害救援医学的基本技能。显然,创伤急救与初级心肺复苏是普通公众经过急救培训就可掌握的技术,不能满足专业医学救援人员现场救援需求,因此,由专业医护人员从事的现场抢救技术必然进入灾害救援医学的基本技术行列,并迅速发展起来,但仍具有以救命为基本目标的特征。针对灾害现场经常是群体伤员集中出现,出于提高救治效率的需要,检伤分类应运而生,并必然列入灾害救援医学现场的内容[5]。连接现场与后方医疗机构需要医疗转送,而且经常由现场医疗人员承担,因此医疗后送也被列入灾害救援医学的基本技术。至此,创伤急救、心肺复苏、紧急救治、检伤分类、医疗后送5项技术,成为灾害救援医学的基本技术,乃必然结果。

2.3推广灾害医疗救援的五项技术有助于提高灾害医疗救援队伍能力

1966年美国科学院发表了题为“意外伤害导致的伤亡是被现代社会忽视的痼疾”的纲领性文件,改变了人们对创伤的观念的认识,即从“创伤属于意料之外”转变成“创伤可防可救”,人们应该主动掌控,从而有效地推动现代创伤急救系统的发展,发达国家均已形成较完善的创伤急救网络,包括完善的培训体系。美国在1968年成立了急诊医师协会,为住院医生提供各职业阶段的培训,旨在教育和培训急诊医生,以确保各地的美国民众都可以获得高水平的急诊医疗服务。显然,成立教育机构,提供规范的培训,进行执业考试是一项技术走向规范的几步阶梯[6]。相对而言,灾害救援医学还不太成熟,对灾害救援医疗的基本技术一直缺乏系统的提炼与专门论述,救援医疗技术还没有进入多数医科院校培训课程。随着医疗救援工作的复杂化,只有规范化、标准化的培训才是保证技术质量的基础。本文将5项技术列为灾害医疗教学的基本技术,为全新的、正式的“规范化医疗救援医师培训”的时代即将来临作为准备。规范灾害救援医疗技术培训内容,并逐步扩大到研究生教育,培养称职的医疗救援医疗人才是提高灾害医疗救援队伍素质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正国.创伤学基础与临床[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7:2.

[2]SaLtmassCasualtytriage.conceptendorsedbytheamericanCollegeofemergencyphysicians,americanCollegeofSurgeonsCommitteeontrauma,americantraumaSociety,nationalassociationofemSphysicians,nationalDisasterLifeSupporteducationConsortium,andStateandterritorialinjurypreventionDirectorsassociation[J].DisastermedpublicHealthpre,2008,2(4):245-246.

[3]KahnCa,SchultzCH,millerKt,etal.DoesStaRttriageworkanoutcomesassessmentafteradisaster?[J].annemergmed,2009,54(3):424-430.

[4]彭碧波,郑静晨,陈虹.国际救援两种医疗模式的对比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9):966-969.

[5]DeloozH,Debackerm,moensG,etal.europeansurveyontrainingobjectivesindisastermedicine[J].euremergmed,2007,14(1):25-31.

[6]李宗浩.国际救援医学重任——海地大地震,救援最强音[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0,5(1):1-2.

(收稿日期:2013-01-05)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3.02.001

急救的基本技术篇2

摘要以危及生命和时间依赖性强的各种疾病为主,编制救治程序,并且把这些程序运行在各个专科之间,为医生应对各种急疾时提供诊疗决策的参考,使确定性的诊疗技术和生命支持的前沿技术,前移到急诊或其他首诊科室,缩短确定性治疗前的等待时间,提高救治水平。将其命名为“救治程序一体化”。结合医院或者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救治程序,把急救工作程序化、流水化,分段作业,各负其责,在实际工作中救治程序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关键词急诊急救救治程序程序一体化工作模式

首诊科室是挽救危重病人生命最基本、最重要的第一步,因此本项研究的核心是以常见危及生命和时间依赖性强的各种疾病为主,编制救治程序。制定的程序要求简单、有效、重点突出、便于掌握。并且把这些程序运行在各个不同专科之间,以“人机对话”的方式,为医生应对各种急症时提供诊疗决策的参考,使确定性的诊疗技术和生命支持的前沿技术前移到急诊科或其他首诊科室,缩短确定性治疗前的等待时间,提高救治水平。我们将其命名为“救治程序一体化”。解决急症与专科之间矛盾的方法就是救治程序一体化。实现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救治程序一体化;社区医疗、基层院所与医疗主体救治程序一体化;急诊和专科救治程序一体化;门诊和病房诊疗程序一体化;专科相互间的救治程序一体化;形成程序网。

国内急诊医疗模式实质上是体制模式[1]。创伤急救一体化[2~3]也是探讨体制模式,没有编制程序化救治。而寻求新的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发展,改进现有模式,使之更具生命力。

实施方法:根据循证医学的方法,结合医院或者地区的实际情况(设备和技术力量)制定救治程序,在一定范围内应用。首诊医生应对各种急症时,可按初始程序救治并请求会诊,专业团队到达后(或转到专科)实施专科治疗。把急救工作程序化、流水化,分段作业,各负其责,在实际工作中救治程序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救治程序一体化让我们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提高医疗队伍整体的应急能力,在专科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提高了急诊急救水平。

制定救治程序原则:①制定危及生命相关疾病的救治程序;②制定时间依赖性强的,不及时处理会危及生命和形成功能障碍疾病的救治程序;③制定以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主的救治程序;④不能确定疾病诊断的,以急症症候为主的救治程序。

创建救治程序一体化步骤:

制定救治程序:在一定范围内组织专定,通过网上查询,结合医院或地区的实际情况(技术力量、设备仪器、药品储备),编制救治程序。

学习阶段:在基层院所、急诊科和各专科学习每一个救治程序,并结合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药品、器材。学习运用程序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对每一个程序进行演练,由急诊科和基层医院――即所有运行初始程序的部门,根据部门的特点把初始程序细化,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落实阶段:在实际工作中,制定出救治程序的首诊科室与专科的衔接时段,把救治程序装订成册。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增加新的救治程序,不断完善发展救治程序内容。

制定救治程序原则:①救治程序的衔接方法不能成为定式,应该根据病情或实际情况把病人转入专科或专科医护到现场救治。②救治程序的街接不能设定一个点,而应该是一个时间段。如果过分机械将会增大风险。③疾病是一个过程,而本项课题接触的是急症病人最初的阶段,多以症状形式表达,因此不仅程序要从症状开始编制,还需要使用程序的医生和护士具有一定的认症基本功。④使用程序的人员要学习程序、熟记程序,才能正确运用程序。⑤个体的差异性使我们对伤病的认识受到限制,因此任何论据、常规和技术标准不可能完美无缺,特殊疑难病症仍需专家会诊解决,不能机械地运用程序,不能勉强地把程序进行到底。⑥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不断进步,程序也需不断更新。⑦我院初步试进行在急诊和专科之间的程序达30多个,而其他一些部门可能只需要10个左右救治程序,不需要全部照搬。⑧程序化工作模式与急救专业人材培养并不矛盾,而且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武秀昆.急救医疗体系建设中的体制与模式问题.中国医院管理,2006,26(12):21-22.

急救的基本技术篇3

本调查结果显示,山南地区急诊疾病谱具有如下特点:(1)急性高原病作为高原地区特有危急症仍值得关注和重视,但目前其发病率有所降低,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脑水肿等重症患者已不多见,这可能与近年来强调预防和早期救治有关,当然高原病的科普宣教也功不可没。(2)消化系统急诊仍占据重要地位。这与当地卫生条件及饮食习惯不无关系,也与高原地区胃粘膜常常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密切相关〔2〕。高原地区急性胃粘膜病变更加严重,出血量大、时间长,这给预防和治疗增加了更大的难度。(3)创伤患者比例逐年升高,特别是与建设事故相关的高处坠落伤和交通伤增加尤为明显。近年来西部大开发致地区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各种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但其管理水平仍不够完善,导致相关事故受伤人员明显增加。另外,到观光人数近年明显增加,其中包括大量自驾游的人群,但由于高原地区特有环境条件对司乘人员身心的影响,加之当地交通条件的限制,导致各种车祸受伤人员比例增加。急诊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急诊科采取的模式应由其救治患者的疾病谱来决定,因此,高原地区急诊医学同样应根据这些急症的特点,进行急诊科建设和发展,以更好地开展临床诊治工作。树立并强化急诊医学理念急诊医学有别于传统的临床专科,它不是以独立的器官系统来界定自己的专业范围,而是以疾病的急缓和危重程度来界定,更加注重患者的整体性和救治的时效性〔3〕。从本调研结果及既往临床工作发现,急诊患者占总就诊数比例不高,其绝对数量也较为有限,但急诊患者常常发病急,病情多较为危重,涉及的疾病谱广,需要进行紧急救治,其急救技术具有复杂多样性,对设备配置和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准都有较高的要求,其救治水平和效果对患者家庭甚至社会均可能产生明显影响〔4〕。因此认为,应重视急诊医学建设和发展,树立并强化急诊医学观念,根据急诊医学的自身特点及高原地区急诊患者疾病谱,建立和完善急诊科的发展模式,培训合格的急诊医师,抓住抢救患者的最佳时期,采取切实有效的救治手段,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防止医疗纠纷和事故发生〔5〕。

规范设置急诊科并配备相关急救设备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进步,各种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救治成为现代医学追求的目标。急诊医学也不例外,各种危急重症的诊断及器官功能监测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其有效救治同样有赖于各种急救设备。因此,要提高各种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和救治成功率,特别是患者的整体性和救治的时效性,必须规范设置急诊科并配备相关急救设备。强化训练并熟练掌握急诊急救技术急诊急救技术的掌握对于提高急诊科和急诊专科医师的地位有重要作用,也是提高和保证危急重症抢救成功率的基础。急救技术可分为手术性急救技术和非手术性急救技术。一个合格的急诊专科医师应掌握伤病员所需的急救技术,包括心肺脑复苏术、气管插管术、呼吸机呼吸支持治疗、电击复律术、有创和无创监测技术等非手术性急救技术;如有条件,也可开展一些手术性急救技术,以尽可能达到救命和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的目的。特别是近年来创伤患者比例明显增加,而这对大多数严重创伤救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主要措施包括手术止血、切除或修补受损的组织和器官、减压等〔4〕。只有熟练地掌握了这些手术性和非手术性急救技术,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急诊专科医师。急诊专科医师的培养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急诊医学具有它的理论基础和独特的专业技术,以体现急诊医学的特色,而急诊专科医师的培养则是现代急诊医学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4,6〕。

急诊医师既不是外科医师,也不是内科医师,更不是全科医师,急诊医师就是急诊专职医师。急诊面临的患者往往不是单一系统的单一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的复杂急症也越来越多,这样的急症不是某一专科医师能够解决的。急诊专科医师首先面对急症患者并给予及时、整体的救治,因此,急诊科医师就是急诊专科医师,是发展急诊医学的主力军。但是本次调研的两所医院缺乏专业的急诊专科人员,仅仅由门诊医师兼管急诊患者,没有经过急诊医学的系统培训,不具有现代急诊的理念,对于各种急救技术也未能熟练掌握,这严重制约了急诊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建议分阶段完成急诊专科医师的培养,以提高急诊工作人员专业化、知识化程度,真正形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急诊专科医师,从而提高急诊临床救治水平和危重病抢救成功率。综上所述,由于等高海拔地区特有的地理及环境条件,加之经济条件限制,急诊医学建设和发展仍具有明显差距。要提高这些地区急诊患者的救治水平,应不断完善急诊科的建设,改善配套急救设施,加强急诊专科医师的培养,同时加强对各种危急重症的病理生理学机理和高发病及特发病特点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以提高各种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屈纪富胥全宏文亮刘明华彭顺舟

急救的基本技术篇4

【关键词】护士;在职培训;急救

为了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急救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我院急诊科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于2006年8月~2007年10月,组织了4次医护配合的模拟应急预案演练。经过培训与演练,护士的急救能力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急诊科护士22名,均为女性,年龄(25.68±3.12)岁,其中本科1名,大专7名,中专14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6名,护士12名,护龄(7.26±1.63)年。自2006年8月~2007年10月组织了4次公共突发性事件和急性食物中毒的模拟急救演练,每次全科护士均参加急救演练,演练的内容及病人数:大批炮竹爆炸致伤的病人(15人),大型客车车祸致严重多发伤的病人(30人)及急性食物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35人(学生)。事件类型:患者呼吸心跳骤停、颅脑严重损伤合并闭合性胸部损伤、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休克、颈椎及四肢严重损伤、院内护送检查中突发猝死及昏迷。

1.2方法

1.2.1成立应急预案演练小组由急诊科主任、护士长担任正、副组长,组员由急诊科的护士及外科医师组成。科主任及护士长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制定演练内容、计划,拟订模拟急救具体方案及人员角色配置,最后由医务科及护理部组织实施。

1.2.2应急预案演练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学习讨论。急救方案确定后,组织全体护士学习与突发事件有关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第二阶段:演练过程。由科主任与护士长主持演练,整个演练过程、项目、内容、实景与临床抢救一致。由工作人员扮演病人家属,模型人扮演病人或医生、护士扮演病人。方法①:急诊科护士接到呼救信号后迅速实施急救程序,通常由2名护士、1名医生为一组随救护车迅速到达现场就地抢救。甲护士负责维护气道的通畅,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用药;乙护士测量Bp、p及协助医生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除颤、药物准备及记录等;医生按照aBCD法则[1]进行急救处理。方法②:急救护士甲接听呼救电话后,通知医生及护士乙迅速准备抢救用物:如各科急救仪器设备,物品床边定位放置,等待病人。病人进院后按方法1的人员定位迅速实施急救处理,在急救小组负责人的指挥下按预案进行抢救。全部抢救过程历时30~40min。在应急预案演练过程中,未参加抢救的护士全部参与现场观摩,以增加临床体验并查找存在问题。第三阶段:分析总结。演练结束后,全体人员进行讨论分析、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最后,由医务科及护理部主任对医疗护理两方面进行模拟演练总结。第四阶段:再次演练。在总结分析基础上,由护士、医生再次演练,强调程序完整、定位配合,展示一个全面、完整、标准的应急预案演练过程。

1.2.3评价方法统计2006~2007年参加急救演练护士基本操作技能,操作熟练程度、综合能力的评分。内容包括:①常用基本操作:气道开放、心电监护、静脉穿刺、电击除颤、徒手心肺复苏等5项常用的基本操作,对其在急救演练过程中的正确程序与操作时间进行考核,以评价单项操作的熟练程度:按10分(优秀)、8分(良好)、6分(合格)、4分以下(不合格)4个档次予以评价。②综合能力:对分工明确、定位合理、动作迅速、程度准确、无重复动作5项综合能力进行评分。每个项目5分,满分25分,得分越高,说明综合能力越强。

1.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两年急救演练护士基本技能操作评分比较2007年参加急救演练的急诊科护士基本技能操作时间及熟练程度均比2006年明显提高,见表1。表1两年急救演练护士基本技能操作评分比较

2.2两年急救演练护士综合能力评分比较2007年参加急救演练的急诊科护士的综合能力评分比2006年有明显提高,见表2。表2两年急救演练护士综合能力评分比较

3讨论

3.1应急预案演练的重要作用模拟应急预案演练的作用是对抢救过程进行周密思考,果断应对,默契配合与协调且依赖于各角色和各种技术整合为一种行为模型[1],使临床复杂多变的病情得以再现,从而提高护士的临床急救水平和能力。

3.2应急预案演练提高了护士的急救技能、整体协调能力和综合能力急诊科护士每天面对的是发病急、病情危重且复杂的病人,其工作压力大、风险性高,而系统学习和训练的机会相对较少[2]。因此,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使急诊科护士能系统、完整地体验与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充分体现了演练的直观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控制性[3],全面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协调能力。本结果表明,参加模拟急救演练护士随着演练次数的增加,其基本技术操作时间逐年缩短,操作熟练程度及综合能力考核评分逐年提高。模拟急救作为一种有效的培训方法,在国内己得到了广泛运用[4]。

3.3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抢救成功率应急预案演练使急诊科护士系统、全面地学习应急预案和模拟急救实践操作全过程,通过反复操作,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能、提升整体协调能力,护士把模拟训练中获得的技巧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3.4应急预案演练与急救技能的培训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护理部及我科每年均对急诊科护士进行3次的急救技能及急救用药知识等的培训。与应急预案演练相比较,急救技能培训的重点是熟练掌握急救技术,是急救工作的基础,而应急预案演练的重点在于急救过程的整体协调与医护人员的相互配合,是各项急救技术的整合,因此,急救技能培训与应急预案演练有机结合是提高急救质量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经过2年的应急预案演练,急诊科护士在临床抢救工作中,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整体综合能力均得到很大提高。因此,实施应急预案演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聂振明,孟昭全.实用危重病监护与急救[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59-60.

[2]邓秋迎.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的影响素质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5,20(11):73-75.

急救的基本技术篇5

关键词:急救管理;急救科普化;科学发展观

1在急救管理中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

1.1我国急救科普发展现状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意外灾害事故逐年增多,当意外伤害发生时,及时、正确有效的开展自救与互救是公众应对伤害、挽救生命的关键的环节。心肺复苏技能的掌握是当今全球公认的急救普及率衡量标准,我们看到,在急救反应率最高的美国西雅图,民众心肺复苏的普及率在三分之一,日本是15%,中国香港是10%,而在我国大陆民众急救知识普及率最高的北京地区,心肺复苏技能掌握率尚不足3%,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

1.2我国亟待出台《急救法》

数据能直观反映出急救普及率不足的问题,但更艰巨的现状是我国迄今还没有出台一部《急救法》,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急救行政管理领域的一个巨大缺失。对于急救医疗专业人员来讲,对于执业的规范仅仅只有《医师法》,但急救行业的特殊性决定着它必须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去解决执业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对于普通人民来讲,急救法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民众学习急救知识的动力不足,尤其在高危岗位或公共岗位方面,没有学习急救的强制性要求,造成很多意外伤害的发生。而现场参与急救的普通那种没有安全保障,形成在中国大陆地区老人摔倒不敢扶,怕被讹上的集体性冷漠也需要执政者反思。

1.3以人为本是急救管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提高全民的急救意识,普及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能,就是国民素质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人民最根本的健康与安全的要求。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建立健全急救法、不遗余力的开展各项急救科普活动,落实急救科普教育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权益的需要,也是急救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具体手段。

2政府主导的急救科普体系建设

众所周知,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本质上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总体和谐。新时代的急救管理者,应加强自身素质,坚持以人为本,践行以人为本的主力队伍,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对科普平台予以更好的建设,做人性化的急救科普文化建设,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1北京市急救科普基地建设

根据北京市政府、市卫生局的要求,北京急救中心除了承担全市120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和现场急救医疗服务任务外,还承担起提高北市市民急救知识的普及率和急救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该项工作由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承担,她隶属于北京急救中心。北京市政府对北京急救中心的急救工作及急救培训工作,无论是在政策上还是在资金上都给予的极大投入与强有力的支持。奥运前夕,市财政专项拨款3000余万元对原“中意合建的北京急救中心”进行了整体建筑设施改造,拨款3200余万元用于北京120现代指挥调度设施改造,主体三、四楼层用于培训中心各种模拟教室、多功能教室的建设,并拨付480万元购置急救培训器材设备,其中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模拟人等。完善后的培训中心,已具备开展基础、高级急救培训的设施与功能,成为了中国院前急救行业专业人才及公众急救科普宣传的核心基地。

2.2急救科普管理要与国际接轨

急救专业管理必须要与国际接轨。汲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急救理念与经验,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合理部署急救资源与人力资源。打造专业化的急救医疗团队,选派优秀人员考取国际急救导师资质。目前以北京急救中心为例,其培训部门——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2009年成为美国心脏协会国际认证培训中心,2010年成为国际创伤联合会中国分部,提供国际认证最广,级别最高的标准化急救课程培训,并致力于将国际先进的急救规范流程、技术标准在全国急救界大力推广。设有北京市急救师资库,已形成了阶梯化急救导师团队。师资主要来自于北京市各大医院从事临床医学专业的专家、教授及北京120优秀急救工作者,多年来有计划有层次的发展北京120标准化师资团队建设,培养北京急救中心一线医护人员赴美国、香港、加拿大等国际急救机构,考取美国心脏协会、国际创伤协会、香港圣约翰救护机构、加拿大司法学院等专业机构的国际急救导师资格认证,为开展急救教学打下坚实人才基础。同时,为全国各省市急救中心提供标准化急救师资培养与认证,带动全国各省市发展急救培训事业发展。这支队伍不仅架起了急救科学理论与技术输入的桥梁,也将我国急救发展的现状在国际学术平台有所展示与交流。在院内急救培训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院外民众急救普及工作中,更是专业化做科普的主力军。

3急救科普化管理

急救科普管理者应针对专业医疗人员、高危岗位人员、普通市民与青少年等不同人群设立相应的教研小组,设置相应的教学模块,以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教学模式为特色,为国内外企业单位提供行业岗位急救培训,为学校社区提供急救讲座,演习训练,编辑出版各类急救教材。在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目前的年培训量约2-3万余人次,十几年来培训量逾40万人次。他们承担着北京市政府的急救培训任务,如北京奥运会各场馆医疗志愿者,北京国际马拉松等国际赛事志愿者培训等,还积极参与北京市科委市级科普项目,完成了相关急救科普课题的研究与执行,如北京市各区县科普工作者培训,百家科普基地与百家社区科普对接活动,科普基地科普行活动等,用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为社会带来巨大社会效益。

在此基础之上,急救管理部门还应大力开展国际资质培训,如国际心肺复苏2010版指南和国际创伤生命支持第七版的更新与推广。发展国际创伤生命支持(itLS)中国分部(120)在国内建立基地事宜,发展武汉培训基地。完成北京市科委两项科普课题工作。每月12日北京急救开放日活动中为市民免费开放北京急救科技馆,参与北京市科普基地日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寓教于乐,科学实用的急救培训,免费发放急救科普读物。完成北京市科委市级科普课题及相关系列社区急救培训活动,获得良好效果。引进并开展先进的国际医疗车辆拯救培训,研发车窗破拆等技术模块,为该课程的普及化做筹备。举办多期市民假日课堂,为企事业单位学校校社区等提供优质急救培训服务,为普通民众创造学习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能的平台,激发民众学习急救的兴趣,危险灾难不慌张,培养自救互救的意识,倡导关爱生命的价值观。通过举办各类丰富有益的科普活动,有序地开展科普培训基地与教育基地的各项工作,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切实提高了急救科普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为提升民众急救意识做出积极的尝试与努力的开拓。

4急救科普管理的创新之举

4.1北京急救科技馆的筹建与模式

2009年3月18日,北京市科委为加强我市科普能力建设,动员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以落实“推进科学技术普及,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为基本要求,向社会公开征集2009年度北京市科普项目。

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以首都北京大急救的强烈责任感和公益敏锐度,以国际认证的急救培训专业背景为平台,打造了北京市急救科普与教育基地。瞄准契机,精心策划,在申报建馆方案伊始进行了科学严谨地科普调研。大量的数据与现实案例表明:目前北京院前医疗抢救成功率较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北京市民普遍缺乏紧急避险的自救互救知识,不能在急救黄金时间内进行正确的现场急救。同时市民对与其健康生活密切相关的北京市急救体系运转情况缺乏了解,在危急关头有效求助医疗服务的技能薄弱,以致延误了得到及时的专业救助的最佳时机。因此普及急救知识,树立急救意识,培养市民急救文化势在必行。经过近半年的角逐,北京急救科技馆项目在全市400余个科普项目中脱颖而出,作为北京市科委重点科普项目,于2009年8月开始筹建,历时一年打造,于2010年9月建设完成,与公众见面。

北京急救科技馆座落于北京急救中心,隶属于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是中国第一家以急救科普为主题的公益科技馆,北京市级科普培训与教育基地。配合北京急救中心“120急救开放日”、“假日市民课堂”等活动,免费向市民开放。北京急救科技馆以“提高市民急救意识”为目标,以“普及急救知识、推广急救技能,模拟互动体验”为方向,依托北京120专业力量,精心为公众打造了一个了解急救文化、学习急救知识,体验急救技能的科技平台。作为全国唯一的急救主题科普基地,北京急救科技馆根据国际先进的急救理念进行了功能区域划分,以动态、静态相结合的方式,富有创意地开发和运用超媒体技术,将先进的科普知识传播给广大受众,利用模拟数字化控制的声光电手段营造模拟场景,应用互动体验站的参观模式,充分调动了参观者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感知,结合生动新颖的互动内容,增强了急救科普教育的知识性、趣味性与参与性。设计完整的参观流程向民众传播公共事件应急避险、突发急症与意外伤害对策等急救知识,以达到挽救生命、减少伤残的目标,使急救文化深入人心,从而促进北京120急救事业的发展。

4.2北京急救科技馆的运作与发展

市民可在急救导师的带领下,从学习正确拨打急救电话开始树立“生存链”等科学的急救观念,通过情景案例感受挽救生命的喜悦。市民可在基础生命支持培训室内亲身体验心肺复苏、海姆力克等急救技术;在高级生命支持、创伤生命支持培训室中与各种急救培训高新模拟人进行“亲密接触”;观看急救知识宣传片,了解急救技术发展史,探索急救科技发展前沿。伴随参观,市民还将获得“北京急救科技馆市民急救普及读本”——《教你急救》一书,将参观学习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带回家,与亲朋好友共同分享。在“急救有我”留念区内,市民将通过有趣的体验,自助达成“驾驶急救车、身穿急救服”的愿望。参观最后,市民将在“急救志愿区”里点燃公益热情,亲身体会北京急救科技馆“行动改变生活,关爱就在身边!”的主题,共同携手,努力成为城市急救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

北京急救中心120急救开放日伴随北京急救科技馆共生长。培训基地于2010年创立的每月12日为北京急救开放日,免费对百姓开放,举办各种急救公益主题活动,掀起了百姓关心急救,参与急救的高潮。急救导师总结经验,开发多种互动项目,积极推广了急救知识,深受民众欢迎与支持。急救精神这颗种子,已通过科普活动的耕耘,已在人们的心中植根,发芽。大家在参观北京急救科技馆的时候,共同创造出了一种充满爱心和科学的急救文化,同时很多大学生参观之后主动加入到急救培训的志愿活动,帮助更多身边人。在举办科普活动后,总能看到温暖的评估留言表达着他们的心声与呼声,也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希望北京120能将北京急救科技馆建设的更好,让更多人有机会因为一次参观体验,而对生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用知识和技术为生命健康带来希望。

北京急救科技馆的建立,是北京急救中心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益实践,也是北京120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急救医疗服务的集中体现。同时,将北京市急救科普事业的发展带向了崭新的台阶。可以看到,北京急救科技馆的发展将进一步为提升市民急救意识、传播急救知识、传授急救技能、弘扬公益精神而不懈努力,为首都北京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而贡献力量。

5急救科普管理的发展形式

不难发现,北京急救中心的科普管理,发挥了120急救科普类型丰富的优势,举办了市民假日课堂,家庭护理公益活动,科普旅游季,科普工作者急救培训,参加2012北京市科委科普基地日活动,双百对接活动,与社区科普人员结成急救联盟,广受群众欢迎。北京科技馆这张名片在熠熠发光,急救人也为它心甘情愿付出更多努力,积极设计开发更新颖的科普互动项目,加强体验式急救培训理念,增强互动急救展项的功能性,很好地体现了急救来源于现场,受惠于民众的精神。法国道达尔集团等企业也积极参与了这种与政府急救管理部门合作的形式,在北京市卫生局的主导下,与北京急救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了了六年“中学生急救技能项目”,大型企业愿意支持北京急救科技馆的公益科普事业,支持参与式急救互动拓展尝试,给予急救科普管理一定的资金支持,尽管数目有限,但却从很大程度上环节了科技馆的内耗,加强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急救导师将国际通用的急救理念结合国情使中国百姓能更容易的了解,理解与国际同步的急救理念,启发人们主动参与,注重实操,在安全,先进的,全程交互的急救学习空间。

目前,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共有35种课程,分为专业急救医疗和普通急救科普两部分,均提供认证。有资料表明,中国对于员工岗前、岗位急救培训的重视程度再逐年提高,很多人已不满足于学习初级急救课程,而选择学习美国心脏协会等国际课程,取得国际资质的急救证书。地铁、航空等多行业将初级急救课程纳入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成为岗位认证之一,推动了急救认证的行业准入,急救培训从一个重要的民生角度,加速着中国急救法律体系的建立健全。

6急救科普管理对医改矛盾的调节作用

在我国医疗体质改革的现状下,医患矛盾有时会体现的非常尖锐。急救人员在一线遭遇的鲜活案例,常常发人深省。我们通过急救科普,发现百姓对于急救知识的渴求,和实际参与的主动性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这似乎是一个悖论,既然需要,为何不主动获得?也许这是我们急救科普工作者更应该思考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如何将科普做的深入民心,做到百姓身边,睁眼就能看到,伸手就能够到,学了就能用到。急救工作做为医疗服务的一项内容,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存与健康,而急救需要民众与医务工作者共同完成的有效生命传递。通过科普让人们意识到生命的宝贵,主动去参与急救,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我们有信心将北京急救科技馆的科普活动持续创新的做下去,传道授业解惑,让大家有途径,感受,学习急救知识与技能,增进医患间的正面沟通,大家在一个层面上加深理解,成就尊重,达成目标一致的,生命优先。

急救管理者借助网络等新媒体形式,在新浪微博建立官方微博,上传急救科普视频,及时转发急救时间微博,将院前急救工作的点滴与市民分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悉,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2012年全年共举办急救主题活动34次,举办急救员培训40次,举办急救知识大讲堂10次,急救讲座23次,共为23000名民众进行急救科普。同年,他们因获得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的全国教育基地的称号,这是国家和人民对急救科普工作的认可。

7结语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急救科普化将成为发展趋势,引导着人民群众改变急救认知,提升急救意识,塑造急救能力,迎接更多挑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就要求急救科普管理者要将眼光放得更远,思路打的更宽,专业普及两手抓,统筹兼顾,互相促进。将人民的需求放在首位,用利于群众接受的方式,将专业急救医疗的理念与知识,运用科普宣传的形式输出,并积极回应群众的反馈,形成有益的循环,长此以往,不仅能提升国民的急救素质,更加强了与民众交流的空间与环境,不失为急救管理的创新之举。

参考文献

[1]《创新能力: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核心素质》赵理文《前线》2002年04期

急救的基本技术篇6

【关键词】门急诊护理;常见问题;应对政策

急诊是医院救治病危病人的一个重要的场所,病危病人具有多种情况,具体的伤情也是比较复杂,并且病症也比较集中,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我国的急诊急救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急诊医学是很多专科的门诊基础,要不断强化医院的急救和院内重症患者的监护治疗,这也对护士的整体素质和急症护理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诊护理是一门应用最少数据,使用最短时间,并且应用最佳的技能来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患者的痛苦。作为年轻的医学护理的专业,它包括了所有的临床护理的急症处理,伴随着护理人员健康快速的发展,急诊的护理专业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作为一名急诊科的护理人员,不仅仅要掌握多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具有团体的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熟练的抢救技术,严谨的处事态度,高效的工作效率,良好的沟通技巧等等[2]。

一、门急诊中护理存在的问题

急症医学的特点是涉及到很多学科的参与与求助的,急诊护理对于病人常常设计到很多学科和专科。同样这也就要求急诊必须作为医院和社会的一个窗口,在医疗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全面的救治。由于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急诊的护患关系是比较短的,病人的病情比较危急,情况不好,很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我国急症护理的工作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就是整体的护理理念欠缺,护士在接诊、分诊的理念比较落后,专业技术也不是很熟练,抢救物品和管理不够完善,护士抢救的意识不强,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比较淡薄,护士长期的超负荷工作,护士队伍的年龄比较轻,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是比较薄弱,经验不足,缺乏一定的沟通能力,缺乏特殊事件的应急能力。

二、急诊护理的解决措施

1.树立并强化以病人为中心整体的护理理念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化护理作为基本的指导,以护理的程序为基本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管理,以其中一种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和护理理念,根据护理对象的心理、文化、精神等等各个方面的需要,提供一个适合的最佳护理方案。对于急诊的护理专业来讲,更为重要的是人而不是疾病,需要重视人对健康问题的各方面反映,而不仅仅是器官或是组织发生改变。护理工作主要就是由医院延展到院前,主要就是以救治病人的生命为基本的出发点,快速地开展和识别现场急救的情况,在医院内,要由简单的护理扩展到组织协调多方面的护理,使病危的病人在最短的时间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另外,作为一名急诊的护士,最好能够体恤病人的痛苦,能够同情病人的困难和遭遇,要尊重病人的想法,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不断的创造积极的条件,尽可能的满足病人从心理到生理到社会各方面的护理需求。给病人提供一个全方位优质的医疗服务。

护理的过程中,护理的本身理念得不到医务人员的认同,这样再好的工作理念,在先进的护理理念都是没有用处的,这样护理工作的质量也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所以,要加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制度的建设和改革,将这种服务的理念更加的平常化和日常化,以制度的强制性来保护先进的理念的落实,做到有理可查。

2.要不断提高门急诊重病症的护理情况

门急诊的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快速性,对护士专业的技能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根据急救工作的基本流程与急救工作特点,针对急救护士的素质要求特点来进行相应的学习和完善,急诊的门诊要不断的完善,要加强重症护理的治疗工作,要不断建立和完善临床的监督机制,以及抢救设施的严格管理,提高急诊病症的护理水平,并且由单纯的被动方式转化成为积极主动的护理病人,体现更为具体的护理工作,对于急救中出现的相关特点能够更为准确的反应。因此,合理、科学的管理模式,严格规范各种操作的流程,规范护理的行为,这些与护理质量都有一定的关系。

3.工作中,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

要不断提高护士的自我防范的意识,要有效提高急诊的护理情况,减少急诊急救中出现的医疗纠纷,要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首先要不断加强季节业务的培训,不断保障护理质量的安全,要不断加强急救物品的管理,保障急救整个过程的安全。要加强业务工作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急诊的抢救过程中,避免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就必须增强个人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对于急诊急救病人要及时、准确、完善的救治,对于拒绝接受救治的家属,要耐心的劝导,并且要记录上签字。若是,发生医疗纠纷,要注重自我保护的能力,消除护理引起的纠纷,要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避免医疗纠纷情况发生。

4.注重护理人员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急诊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重病的患者,突发的病情比较多,抢救的仪器比较复杂,急救技术也比较复杂,新技术,新理论比较多,护理人员的角色比较多元化,不仅仅要求具备自然科学的知识,各方面的知识都要具备,并且还需具有一定的判断思维。

三、急症护理的发展

急诊护理人员的队伍要更专业化,急诊护理人员是疑难杂症的服务者,要彻底掌握抢救的基本技能,和领先的服务水平,并且培育一批能够全身心投身于急诊岗位的专业化队伍。我国目前医院的急诊科是属于空白的阶段,这样很容易导致急诊医学和护理并不能完成一个完美的衔接过程,这样也制约了专科医疗的整体的发展水平。

急诊技术要求规范化,急诊重症的救治,要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就必须要形成一系列的急救规范,不断的完善急救的水平,从细节做起,不断加大管理力度,

不断提升专业的护理技术,不断规划工作的具体方向。急诊护理的知识多样化。急诊护理因素比较多,并且存在一定的风险数对于个别的突发案例和急救情况。在应对突发状况时候,要运用职业的水平,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探讨相关的专业知识,注重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建立雄厚的知识平台,专业的技术发展水平。

急诊护理的范围存在一定的社会化。现代急诊护理工作不仅仅是停留在一些基本的急救情况上,还有一些疑难杂症,所以必须要培训处一支训练有素的急救队伍,这样才能够应对一些突发的情况。

【参考文献】

急救的基本技术篇7

1疗养急诊工作的特点

全军联勤后,疗养院的任务更为繁重,主要承担着特勤、老干部、在职高中级干部、基层官兵及特种职业人员的保健康复任务,为促进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同时,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得到了加强,更加关注自身健康,推动了疗养工作的深入发展。健康查体、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及康复疗养的人明显增多,尽管前来疗养查体或休闲度假的疗养员大多是健康或亚健康者,但在疗养中,各类急重症和外伤的情况仍时有发生。疗养院急症发生呈现出“突发、零散、病杂”的特点,这就给临床救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只有正视矛盾,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救治水平,才能有效地确保疗养医疗安全。

2疗养院急诊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2.1保健任务重、状况复杂。随着干部疗养期由原来的30天改为15天,在缩短了疗程的同时,也增加了疗养工作的强度,很多疗养员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外出参观的景观治疗和走亲访友上。我院老干部疗养员人数多,平均年龄大,病种多而复杂,一人身患多种老年慢性疾病不在少数。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居多,虽然他们平时坚持服药,病情较平稳,但疗养期内可因长途旅行、外出参观、走访劳累、天气变化、饮食不当、上呼吸道感染、意外跌伤等而诱发各种急重症,特勤人员及年轻的在职疗养干部中,也有因各种情况引起的急重伤病需要救治或转院的,地方查体会议的疗养员数量大,疗养时间更短,且相当一部分人病史不祥,疗养中的急重症也时有发生。随着疗养院的合并组建,本院工作人员、退休老同志及家属、小孩数量增加不少,进一步加重了保健工作任务。

2.2急救设备落后、药品不齐。疗养员多数为健康或亚健康的保健疗养者,常主要采用休息放松、体疗理疗、水疗景观、膳食营养、心理调节、矫正不良行为及健康教育、咨询等措施,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疗养目的。药物治疗只起辅助、支持、维持疗效的作用,多数军队慢性病疗养员医疗条件较好,所用新特药品自带,客观上造成了疗养用药范围小,保障药物品种较少、剂型陈旧。有的品种还时常断档,急救箱药品过期失效,补充更换不及时,急救设施老化,甚至不能使用。遇到急重症时,常常束手无策,难以发挥作用。与急救的需要差距甚远,是影响我院疗养质量的瓶颈之一。

2.3医护人员技术力量薄弱、学习劲头不足。由于疗养院工作的性质特点、医护人员的缺编、工作量的加大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加之平时事务性工作较多,专科性不强,极易形成“疗养院无病可看、无专业特长”的错误思想。为数不少的医务人员没有找到疗养专业的特点和重点,不能给自己定位,对疗养工作没有热情,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学新知识、钻研业务技术的热情不高,导致许多人知识老化、业务荒疏、技术退步,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疗养事业的需求,在急重症救治工作中尤为突出。尽管每年在疗养淡季,都会选送部分医护人员外出学习进修,但总体上临床经验缺乏、技能提高缓慢,“浅泛、陈旧、乏长”为其基本现状,难以形成个人特长和专科优势,这种现状令人十分担忧。由于许多值班医护人员未经过急救专门训练,缺乏临床经验,各类检查、检测难以及时到位,临床时对病情判断时有偏差,加之急救条件简陋,仪器分散放置或未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还有多头管理,操作人员更换较快,急救药品种类、剂型跟不上临床需求,常制约急诊工作的顺利实施,甚至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2]。

2.4急救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脱节。疗养院的急救学习,主要来源于急救预案的模拟演练以及个别干部三个月在治疗医院的短训。疗养院急重症的发生呈现“突发、零散、病杂”等特点。由于疗养区大,居住分散,干部疗养区仅设一套值班,一旦有急重症的发生,很难第一时间迅速到达现场实施有效救治,易延误病情。加之急救理论知识的确缺乏,急救器材的老化、落后和药品供应的不足,急救机制的不顺畅,规章制度不够明确,使得有些医务人员在诊断、治疗、处置、转送院等方面不够果断和准确;还由于对自己的急救水平缺乏信心,怕担风险,更希望尽快送院,存在消极思想。殊不知病有轻重、缓急,把握有效抢救时机更为重要,有的还必须实施现场急救,一时难以搬运(如溺水、触电、心脏骤停、脊髓横断伤、急性脑出血等),即便要送院,派车、转送也需一定时间,极有可能延误最佳救治时机,而在送院途中,还需积极连续有效的救护,方能保证平安到达。疗养院医务人员所学理论知识无法与急救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影响了疗养院急救工作的开展和急救技术的提高。

2.5工作机制不够顺畅,协调不到位。由于我院合并组建不久,新的工作程序有待进一步建立理顺,部分兄弟疗养院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特别是目前的急诊转送院程序还较复杂,有的工作衔接协调不够,时有脱节现象发生,直接影响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效果。

3对军队疗养院急诊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根据去年全军疗养工作会议精神,将疗养院建成四个基地的目标要求,解决好疗养中的急诊问题,应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高度重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救治水平,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其目标定位应是:早发现,早诊断,积极有效初级救治和及时正确的安全送院。

3.1与时俱进,增强急诊的意识观念。疗养对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和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已被国内外多年的实践所证实,其投入、产出比达1∶3~4[3]。疗养中有许多空白和未知,需要我们去实践、探索。因此,确立疗养院有事可干,激发起大家投身于疗养事业,爱岗敬业,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非常重要。疗养院医务人员多毕业于医学院校,且相当一部分人来自于临床医院,应该说具有一定的急诊工作基础,这对疗养急救工作很有利,只要组织协调好,加以合理利用,将发挥积极作用。既然疗养中急诊工作难以避免,就必须正视它,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强化疗养院急诊工作的观念和意识,在现有条件下加以解决是疗养医学发展的基础。

3.2完善机构,制订急救预案,加强工作协调报告。急重症的救治工作应是疗养工作的后盾和支撑,如果这个“瓶颈”解决好了,就为进一步做好疗养工作解除了后顾之忧。目前,相当一部分疗养院对这个问题解决得还不好,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深思。

3.2.1建立健全急救工作组织,促进其有效运行。设立疗养院急救领导小组,组长应由主管业务的副院长或医务部(处)主任担当,便于人员、器材、药品、车辆调动和外联协调;再选2~3名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科室主任为常务副组长,有利于技术指导和把关,并能随叫随到;成员则由各专科主任,高年资技术骨干组成,设立急诊值班制或二线班,保证24小时有人,做好应急准备。

3.2.2制定适合疗养院的抢救预案。根据疗养院设备情况和疗养急重症的特点、规律,结合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水平,借鉴吸收大医院的急救技术和先进经验,尽快制订出适合本院特点的便于操作的急救预案,促进疗养急救工作步入正轨。

3.2.3加强工作协调,促进有效运行。急救工作协调涉及到很多方面,如值班护士与值班医师、急救小组、机关、拟转送的体系医院或当地医院等一系列关系的协调问题。协调工作做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急、重诊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运送。各相关的辅助科室及救护车也应做好应急准备,随叫随到,积极配合临床诊治,做好及时送院,还应做好运送途中的连续救护,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确保病人安全到达医院,得到进一步救治。

3.3开展医务人员急救技术培训,切实抓好急诊预案演练。在全院普及急救常识,对急救组人员实施定期业务技术培训是必须的,因为急救工作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临床技能,若久不应诊,易致工作生疏,技能退化,常影响救治信心。组织系统业务学习,进行常见急救技术操作专门训练,如气管插管、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复律、吸痰术、动静脉穿刺术、气管给药及呼吸机的应用等技术培训,这也正是疗养院医务人员现实的弱项,应常抓不懈。

3.3.1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应以《常见危重症抢救预案》和疗养院抢救预案为指南,结合本院实际,使广大医务人员尽快掌握常见危重症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救治原则和实施方法,打牢基础,一旦遇险,不至心中慌乱,无所适从,而能沉着冷静应对。

3.3.2增加临床实践机会。选送急救骨干定期到大医院急诊科进修、短训或临床见习,感受急救氛围,学习实践急救技术和别人的经验,培养沉着冷静,处事果断的工作方法和能力。还应积极参加军内外急诊学术交流会,了解急诊医学的新进展、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汲取先进经验。

3.3.3实施请进来的办法。有计划地邀请院外专家、教授来院授课,介绍工作经验,进行技术指导,或担任技术顾问,经常检查纠正我们急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规范急救工作。

3.3.4在实践中充实提高。结合身边发生的急诊案例,适时开展病例讨论,及时总结,讲评工作得失,汲取经验教训,以期提高临床技能,积累工作经验,促进急救工作的不断提高。

3.3.5走好疗医结合之路。在全军后勤联勤后,适时开展疗医结合,大力培植特色专科技术,不断提高临床技能,或与当地的急救组织密切联系,积极配合,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有利于疗养急救工作的发展。

3.4及时更新添置急救设备和药品,满足工作需求。急诊工作的开展,仅靠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责任心远远不够,它对急救器材,药品及监护仪器的依赖性非常强,甚至不可或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此意。认真研究急诊工作特点,参考医院急救室设备条件,结合本单位情况,尽快添置一批必须的急救设备,如心电监护仪,便携式除颤器和X光机、超声波等,配备常用急救药品,保持仪器处于良好状态,做到相关人员熟练操作和维护设备,并相对集中使用至关重要,一旦有事,便可迅速投入使用,发挥作用。

总之,疗养急救工作有其特点,它是疗养医疗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只要领导高度重视,健全组织,完善机制,培训人员,不断提高技能,配置必须的药械,各部门紧密协调与配合,一定会抓出成效,将会促进疗养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恩显,主编.现代疗养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

2杨增慧,周清,唐桥梁,等.疗养员应重视急诊工作.中国疗养医学,2003,12(5):366-367

急救的基本技术篇8

关键词:医学救援临床医学工程应急保障灾害突发事件

1应急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1.1应急保障要求不明确

应急保障要求不明确是目前应急医疗救援队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应急保障体系的制度缺少规范性,不明确的组织体系和责任分工。实际运行中往往是临时组织医学救援人员,器材大多是依据经验携带。此种被动型的应急保障机制,在医学救援中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1.2不同种类的应急保障预案建设不完善

应急保障预案针对保障要素的不同分为不同类别。在战争、自然灾害、传染病等应急保障机制中所需的救援器材等不尽相同。因此就导致了应急保障预案建设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不同类别的应急保障预案建设不完善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促使应急救援的效果欠佳。缺少应对各种灾害事故预案管理的针对性。

1.3医学救援器材不完善

我国医学救援体系发展相对缓慢,医学救援器材上存在不完善的问题。表现为救援装备的落后性。应急医学救援队装备水平在部级别的位数不多。当发生突发事故后,不能依靠完善的应急装备和先进的救援器材实施紧急救援,因而阻碍了医学救援的正常实施。针对此种情况需要建立完善的救援器材储备机制。

2应急保障机制确立的总体原则

应急保障机制确立的总体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时效救治为救援目标定位。(二)救援中需要遵循快速、高效、服从、主动的基本原则。快速是指在发生灾害或突发事件时可以快速的补充所需救援器材,并进行性能检查和维修=副总是指应急保障小组成员要严格服从医学救援指挥中心的调配。主动是指人员和物资储备要主动做好,并主动将设备操作方法教授救援人员。(三)应急保障机制中需要做到责任和分工明确,根据灾害救援规模合理安排救援人数。(四)完善各项制度体系建设。如设备操作使用检查维修保养等规章、人员培训制度等[11。

3构建应急保障模式

3.1功能模式的构建

在对灾害或突发事件进行医学救援时,往往会牵扯到许多方面。比如,药品供应、临床医学、防疫保障等部门体系。因此,需要在构建应急保障模式时完善基本功能模式的构建。针对其具体功能,优化流程和要素,有效发挥医学救援的作用。

3.2指挥模式的构建

应急保障体系的高效运行离不开医学救援人员超高的专业素养,因此需要构建应急救援指挥模式,指挥管理模式基本要求是对于医学救援有高度的熟悉性。并能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在此前提下可以完善应急保障指挥模式,将临床医学工程应急保障工作效率提高。

3.3优化人员组成模式的构建

优化人员组成有利于强化分类训练,以便在灾害或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建立起实施交叉、流动的保障体系。其中对人员组成进行优化的具体做法如下。第一,设备维修检测和使用指导任务由医疗设备使用指导人员负责。第二,完成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计量检测后,质控检测人员和维修保障人员可以参与信息化技术支持的工作。

4建设应急保障的预案

4.1构建应急技术支持保障模式

救援现场不能实现技术支持使得医学救援工作实施受影响时,依据应急救援类产品类别建立使用技术支持链,可以将其与专业性支持机构快速链接,实现技术支持。应急技术保障模式中离不开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技术支持能力,因此需要在日常训练中将救治产品目录和使用维护手册编制在救治医疗手册中,完善应急保障训练机制。

4.2构建军民配合协调机制

有些医学救援器材和设备只有在军队中具备,因此需要建立完善军地优势和资源共享机制。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确保在使用到稀有性医学救援器材设备或者消耗性材料时,能够及时补充。此外可以将通用性的医学救援其次和设备直接存储在人民手中,建立起应急救援装备储存于民的机制,可以提高救援装备器材调配的灵活性与高效性。

4.3构建救援器材储备模式

救援器材储备模式的建立,首先需要建立循环性医学救援产品库。循环性医学救援产品库的建立可以实现救援器材节约的目的,该模式属于节约型储备模式。可以满足分类救治的要求。不同类型的灾害或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从专业化供应商医学救援产品库中直接供应救援器材。供应商可以对救援器械进行及时调运和补充,并循环销售,促进医学救援器材高效利用。再者需要建立固定储备式医学救援产品库。该模式的医学救援器材在平时的使用几率是非常低的,因为该模式下的救援器材只能适用于医学救援。所以针对此种模式需要建立完善医学救援产品库的调配补充和更新机制,通过该机制的约束可以解决设备和器材长时间不用,导致老化功能衰退的问题。保障灾害或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灵活使用。

4.4构建救援人员培训模式

构建救援人员培训模式,可以在提高救援人员专业操作技能提高的同时,强化救援人员的心理素质。对临床医学工程人员的技术培训可以加强与救援人员彼此之间的配合,对于提高救援工作的协同性有重要的作用。

4.5构建医学工程人员随性指导模式

时效救治是灾害或突发事件降低死亡率的措施之一。因此需要医学工程人员随行指导救援人员救援装备的使用,以便提高救治效率。若在医学工程人员不在现场的情况下,可能因为救援装备的使用不当造成救援失败或者是其他不良后果。因此医学救援中需要构建医学工程人员随性指导模式pi。

急救的基本技术篇9

【关键词】门急诊护理常见问题应对政策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233-01

1门急诊中护理存在的问题

急症医学的特点是涉及到很多学科的参与与求助的,急诊护理对于病人常常设计到很多学科和专科。同样这也就要求急诊必须作为医院和社会的一个窗口,在医疗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全面的救治。由于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急诊的护患关系是比较短的,病人的病情比较危急,情况不好,很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我国急症护理的工作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就是整体的护理理念欠缺,护士在接诊、分诊的理念比较落后,专业技术也不是很熟练,抢救物品和管理不够完善,护士抢救的意识不强,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比较淡薄,护士长期的超负荷工作,护士队伍的年龄比较轻,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是比较薄弱,经验不足,缺乏一定的沟通能力,缺乏特殊事件的应急能力

2门急诊护理的解决措施

2.1树立并强化以病人为中心整体的护理理念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化护理作为基本的指导,以护理的程序为基本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管理,以其中一种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和护理理念,根据护理对象的心理、文化、精神等等各个方面的需要,提供一个适合的最佳护理方案。对于急诊的护理专业来讲,更为重要的是人而不是疾病,需要重视人对健康问题的各方面反映,而不仅仅是器官或是组织发生改变。护理工作主要就是由医院延展到院前,主要就是以救治病人的生命为基本的出发点,快速地开展和识别现场急救的情况,在医院内,要由简单的护理扩展到组织协调多方面的护理,使病危的病人在最短的时间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另外,作为一名急诊的护士,最好能够体恤病人的痛苦,能够同情病人的困难和遭遇,要尊重病人的想法,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不断的创造积极的条件,尽可能的满足病人从心理到生理到社会各方面的护理需求。给病人提供一个全方位优质的医疗服务

护理的过程中,护理的本身理念得不到医务人员的认同,这样再好的工作理念,在先进的护理理念都是没有用处的,这样护理工作的质量也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所以,要加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制度的建设和改革,将这种服务的理念更加的平常化和日常化,以制度的强制性来保护先进的理念的落实,做到有理可查

2.2要不断提高门急诊重病症的护理情况

门急诊的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快速性,对护士专业的技能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根据急救工作的基本流程与急救工作特点,针对急救护士的素质要求特点来进行相应的学习和完善,急诊的门诊要不断的完善,要加强重症护理的治疗工作,要不断建立和完善临床的监督机制,以及抢救设施的严格管理,提高急诊病症的护理水平,并且由单纯的被动方式转化成为积极主动的护理病人,体现更为具体的护理工作,对于急救中出现的相关特点能够更为准确的反应。因此,合理、科学的管理模式,严格规范各种操作的流程,规范护理的行为,这些与护理质量都有一定的关系。对护理专业要建立相应的护理技能,和专业的护理培训计划,采用多种渠道的护理方式配合,不断激发高龄护士对应急情况的处理预案,另外对于高工龄的护士的工作热情要不断的激发,这样才能完成重大的抢救工作,对于抢救设备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培训的力度,对于紧急突况的处理,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够提高急诊的抢救护理的水平

2.3工作中,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

要不断提高护士的自我防范的意识,要有效提高急诊的护理情况,减少急诊急救中出现的医疗纠纷,要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首先要不断加强季节业务的培训,不断保障护理质量的安全,要不断加强急救物品的管理,保障急救整个过程的安全。要加强业务工作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急诊的抢救过程中,避免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就必须增强个人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对于急诊急救病人要及时、准确、完善的救治,对于拒绝接受救治的家属,要耐心的劝导,并且要记录上签字。

2.4注重护理人员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急诊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重病的患者,突发的病情比较多,抢救的仪器比较复杂,急救技术也比较复杂,新技术,新理论比较多,护理人员的角色比较多元化,不仅仅要求具备自然科学的知识,各方面的知识都要具备,并且还需具有一定的判断思维

3急症护理的发展

门急诊护理人员的队伍要更专业化,门急诊护理人员是疑难杂症的服务者,要彻底掌握抢救的基本技能,和领先的服务水平,并且培育一批能够全身心投身于急诊岗位的专业化队伍。我国目前医院的急诊科是属于空白的阶段,这样很容易导致急诊医学和护理并不能完成一个完美的衔接过程,这样也制约了专科医疗的整体的发展水平。

急诊技术要求规范化,急诊重症的救治,要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就必须要形成一系列的急救规范,不断的完善急救的水平,从细节做起,不断加大管理力度,不断提升专业的护理技术,不断规划工作的具体方向。急诊护理的知识多样化。急诊护理因素比较多,并且存在一定的风险数对于个别的突发案例和急救情况。在应对突发状况时候,要运用职业的水平,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探讨相关的专业知识,注重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建立雄厚的知识平台,专业的技术发展水平。

急诊护理的范围存在一定的社会化。现代急诊护理工作不仅仅是停留在一些基本的急救情况上,还有一些疑难杂症,所以必须要培训处一支训练有素的急救队伍,这样才能够应对一些突发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黄玉萍鲍志强郑建敏.急诊医学的发展与发展中的急诊医学[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年第1期.

急救的基本技术篇10

[关键词]护理;门诊治疗护理

1紧急治疗

住院治疗的危重病人,危重病人的各种情况的重要场所,受伤较为复杂,疾病相对集中,更多的流动性。我国在应急处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急诊医学是基于许多专家门诊,要继续加强监测和治疗重症患者的急救和医院,这也是护士和紧急护理管理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紧急医疗服务是一个应用程序的最小数据,用最短的时间,最好的技能的应用,以节省患者的生命,减少患者的痛苦。作为一个年轻的专业医疗服务,包括临床护理应急处理,以及护理人员的健康的快速发展,护理应急的不断发展。作为急诊科的一名护士,不仅要掌握多学科的知识,但也有团体协作精神,应变能力强,技术精湛的救援技术,严谨的态度,工作效率高,良好的沟通技巧等。

2护理的特性

存在于急诊科急诊医学相关的许多学科的参与和帮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紧急护理病人往往涉及许多学科和专业。这还需要紧急必须为医院和社会的一个窗口,多集中在医疗活动场所,综合治疗。由于员工的流动性比较大,急诊护士与病人的关系也比较短,病人的病情是关键,情况不是很好,很容易有矛盾和纠纷。我国急诊护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缺乏哲学的整体护理,护士接诊分流,这个概念是相对落后的,专业的技术还不是很熟练,救援物资和管理不健全,护士抢救意识不强,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薄弱,超负荷工作的护士长,护士队伍的年龄较轻,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缺乏经验,缺乏沟通,缺乏特殊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

3紧急护理措施

3.1建立和加强病人护理中心的整体护理在现代护理为基本指导,关心程序的基本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变革的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其中之一为基本指导思想,的护理理念,护理的需求对象的心理,文化,精神等各个方面,提供一个合适的最佳护理方案。对于护理紧急来讲,更重要的是没有疾病,必须要注意的健康问题,体现在每一个方面,而不仅仅是器官或组织的变化。护理工作主要由医院延伸预医院,就是以病人的生命作为一个开始点,快速的发展和认可的现场急救,在医院的治疗为主,从简单的护理扩展到组织协调在许多方面的护理,危重病人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的治疗。此外,作为紧急护士,最好能体谅病人的痛苦,可以同情的困难和痛苦,尊重患者的想法,病人会喜欢想,急患者有急,继续创造有利条件,为尽可能地满足患者从心理到生理护理需要社会各方面。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的服务。

3.2改进紧急和严重的疾病和护理门诊和急诊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快速性,所需的技能专业护士比较高,根据急救的基本过程和特点,第一急救护理质量要求进行相应的学习和提高,紧急门诊服务,持续改进,加强重症监护室治疗,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临床表现,抢救设施和严格的管理,提高护理水平,在紧急情况下条件,由被动单一纯到护理患者积极的,反映的具体工作更多的关心,相关功能的紧急情况出现,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因此,合理的,科学的管理模式,严格规范操作流程,规范护理行为,护理质量有一定的关系。建立护理专业护理技能,培训计划和专业护理,护理多渠道的合作,不断激发老人的护士紧急情况管理计划,除了高年资护士的工作热情继续刺激,因此,它可以实现救援工作,抢险设备管理人员,加强培训,以应对紧急情况,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护理应急救援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护理应急处理,在紧急情况下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我们应继续加强的季节性业务培训,不断确保护理安全质量,要继续加强应急物资管理,保证急救的全过程的安全性。法律意识,加强业务工作,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紧急抢救的过程中手忙脚乱,以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质量。对于急诊病人,治疗及时,准确,完整,拒绝接受治疗的家庭成员,要耐心说服,并应在记录上签署。如果是这样的话,医疗纠纷的发生,应注意保护自己,消除护理纠纷,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3.4注意护理护理人员紧急思维能力的培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重病患者,突发疾病,抢救仪器比较复杂,急救技术是复杂的,新技术,新理论,护理人员的性格是多元化的,不仅需要科学知识的性质,知识应该有,也应该有一定的判断思维。

4紧急护理工作人员

紧急护理队伍更加专业化的发展,护理人员是疑难杂症的服务,完全掌握的基本技能的抢救,和领先的服务水平,并培养了一批能够投身到后紧急专业团队。中国目前的医院急诊科是空白的,很容易导致急诊医学和护理,无法完成一个完美的收敛过程,它也限制专科护理发展的整体水平。

5结论

应急技术规范要求,应急处理,应进一步加强,它必须形成了一系列应急规格,不断提高应急水平,从细节入手,加强管理,提高护理专业的,特定的方向不断规划工作。急救护理知识的多样性。紧急护理因素,且有一定的危险性,突发紧急情况下的数量和个人。在处理突发事件,使用的职业水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讨相关的专业知识,要注意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建立强大的知识平台,专业技术发展水平。

紧急护理的范围有一定的社会。现代急诊护理工作仅仅停留在一些基本的急救情况下,也有一些疑难杂症,所以我们必须有规律的急救培训团队培训,以便它可以处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

[参考文献]

[1]丁美玲.疼痛教育在提高疼痛患者规范化用药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