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地震灾害的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7:03

减轻地震灾害的措施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抗震;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5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4-0049-01

地震是人类在繁衍生息、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强烈地震常常以其猝不及防的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力给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功能带来严重的危害。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曾毁灭了世界各地52个城市,其中因地震而毁灭的城市有27个,地震之外的其他各种灾害,如水灾、火灾、火山喷发、风灾、沙灾、旱灾等毁灭的城市为25座。地震灾害占灾害总数的52%。可见地震灾害确系“群害之首”。研究表明,在地震中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房屋倒塌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约占95%)。无数次的震害告诉我们,抗震设防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的最有效、最根本措施。然而,我国房屋抗震设防的现状不容乐观,防御与切实减轻地震灾害是我国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新建工程抗震设防任重而道远。

一、我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设计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

1.设计不合理。建筑物的破坏随建筑平面、布置、结构形式的不同和抗震措施的多少而有差别。房屋平面不规则、立面形状复杂,质量分布不均匀、钢度变化较大,地震时引起扭转或变形不协调,加重房屋局部震害;砌体房屋的高度、高度与宽度之比超过规范要求,地震时产生平面弯曲破坏;结构不合理、构件之间、节点构造不牢固,抗拉压、剪切强度不足、房屋整体性差,使构件丧失承载力而倒塌。

2.设计图纸质量较差。受经济利益的支配和不正之风的影响,设计粗糙、深度不够,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走过场的现象普遍存在,无计算书、对计算结果不分析不审查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人员重计算、轻构造,忽视对抗震设防节点做法的设计,对抗震设防既没有提供足够的详图,也未按设计规范规定提出对施工质量的具体要求,而仅笼统地概括为按抗震规范的要求施工,可操作性差。在接受工程变更时,不对抗震设防作通盘考虑,常常前后矛盾,不便施工。

(二)施工、监理方面的问题

1.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下降。施工队伍管理水平、技术素质的下降给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留下隐患。目前建筑工人当中,有一大部分是民工,没有经过专业技能培训,操作技术不熟练;施工企业的领导者中,还有不少人存在重效益轻质量的观念,自身质量意识差:监理部门需要旁站监理的工序不能做到现场旁站检查、监督;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和施工偷工减料现象仍然存在,劣质建材以次充好进入工地使用,这是目前造成工程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2.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突出表现在砖砌体的组砌方法不正确、构造柱与墙体之间缺乏可靠的连接、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与梁柱之间连接不牢、框架节点施工质量差等方面。

二、对建筑工程进行抗震设防的探讨

(一)依法进行抗震设防的法律依据

近年来国家为了规范抗震管理工作,对建设工程依法进行抗震设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主要如下:(1)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3)《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4)《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5)《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6)地方行政法规:主要包括各地出台的防震减灾条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等等。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防震减灾法律体系,使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对策

人类在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2种: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非工程性措施主要是指震后救援:工程性措施主要是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计,使工程在承受所考虑的地震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我国由于抗震设防工作起步较晚,依法进行抗震设防,建议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重视地震安全性评价

建筑工程首先要确定设防标准。设防标准定低了,工程设施安全度降低,地震时起不到抗震的效果。相反,设防标准定高了,会增加不必要的浪费,甚至工程项目因资金不足而缓建或停建。确定科学的、合理的抗震设防标准,只有通过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来实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抗震设计的一部分,它要求所设计的工程在常遇(使用期内可能遇到几次)的小震下,工程基本无损,无需修理即可继续使用;在难得一遇的中震下,经修理后仍可继续使用:而在不大可能遭遇的特大地震下,可以容许工程破坏,但仍不倒塌,以保证人身安全,即所谓“小震不坏、中震(设防烈度)可修、大震不倒”。地震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土层地震反映,直接提供不同年限、不同概率水准的基岩与地振动工程参数。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并切实做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2.抗震设防措施要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要使建筑工程真正达到能够减轻以至避免地震灾害,必须把抗震防灾工作自场址选择、设计、施工、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贯穿始终,其中最重要的是选址、设计、施工三个环节。

首先,在选址时选择地震危险性较小的地段做为建设场地,因为场地条件对震害有明显的影响,新建工程一般不应在发震断裂邻近地段进行建设,不应在覆盖土层厚的冲击、淤积软土层及严重不均匀土层上进行建设,不应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的山包、非岩质陡坡上进行建设。其次,在抗震设计上,一定要严格按“二阶段”的设计步骤和“三个水准”的设防目标进行设计,不得马虎。此外,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上要全面贯彻抗震规范要求,充分体现抗震设计意图,使建筑物防御地震的能力得到保障,从而减轻地震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

(三)可靠度理论在基于性能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抗震设计规范在进行构件强度设计时就采用了可靠度思想,尽管在设计过程没有直接采用可靠度理论,但是各设计表达式的分项系数是采用可靠度分析和优化思想确定的,这样就可以保证结构构件的可靠度水平保持在一定水平之间,对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由于要更明确地确定结构在不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性能水准,就应该更合理地处理这些不确定因素,也就应该基于可靠度理论进行结构抗震设计,这点在美国联邦紧急救援署(Fema)的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框架应该是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我国学者也提出相同的看法。目前抗震设计在可靠度分析中考虑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有结构反应的不确定性,另外一些不确定因素也应考虑进去,不过一些不确定因素对结构性能的影响需要做长期大量的统计调查和试验研究,所以要很完整地考虑这些不确定因素还需要做长期的工作。

减轻地震灾害的措施篇2

【关键词】地震;灾害;结构设计

地震是人类在地震区建筑结构设防与不设防,震后结果大不一样。要使工程建设真正达到能够减轻以至避免地震灾害,把握好抗震设计关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措施。地震是人类在繁衍生息、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强烈地震常常以其猝不及防的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力给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功能带来严重的危害。据统计,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曾毁灭了世界各地52个城市,其中因地震而毁灭的城市有27个。地震之外的其它各种灾害,如水灾、火灾、火山喷发、风灾、沙灾、旱灾等毁灭的城市为25座。因此,地震占灾害总数的52%。可见地震灾害确系“群害之首”。研究表明,在地震中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房屋倒塌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约占95%)。无数次的震害告诉我们,抗震设防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

另一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建筑物抗震能力低。因此,我国的地震灾害可谓全球之最。上个世纪,全球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为110万人,其中我国就占55万人之多,为全球的一半。因此,粗略地说,我国的国土面积占全球的1/14,人口占1/4,地震占1/3,地震灾害占1/2。因此,建筑物的抗震设防问题是我国减轻自然灾害、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发展,特别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

1震害多发点

地震作用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复杂性,要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仍保持在弹性状态,不发生破坏是很不实际的;既经济又安全的抗震设计是允许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破坏严重,但不倒塌。因此,依靠弹塑性变形消耗地震的能量是抗震设计的特点,提高结构的变形、耗能能力和整体抗震能力,防止高于设防烈度的“大震”不倒是抗震设计要达到的目标。

1.1结构层间屈服强度有明显的薄弱楼层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整体设计上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性,使得这些结构存在着层间屈服强度特别薄弱的楼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薄弱层率先屈服,弹塑性变形急剧发展,并形成弹塑性变形集中的现象。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13层蒸吸塔框架,由于该结构楼层屈服强度分布不均匀,造成第6层和第11层的弹塑性变形集中,导致该结构6层以上全部倒塌。

1.2柱端与节点的破坏较为突出

框架结构的构件震害一般是梁轻柱重,柱顶重于柱底,尤其是角柱和边柱易发生破坏。除剪跨比小的短柱易发生柱中剪切破坏外,一般柱是柱端的弯曲破坏,轻者发生水平或斜向断裂;重者混凝土压酥,主筋外露、压屈和箍筋崩脱。当节点核芯区无箍筋约束时,节点与柱端破坏合并加重。当柱侧有强度高的砌体填充墙紧密嵌砌时,柱顶剪切破坏严重,破坏部位还可能转移至窗洞上下处,甚至出现短柱的剪切破坏。

1.3砌体填充墙的破坏较为普遍

砌体填充墙刚度大而变形能力差,首先承受地震作用而遭受破坏,在8度和8度以上地震作用下,填充墙的裂缝明显加重,甚至部分倒塌,震害规律一般是上轻下重,空心砌体墙重于实心砌体墙,砌块墙重于砖墙。

2抗震结构设计

较合理的框架地震破坏机制,应该是节点基本不破坏,梁比柱屈服可能早发生、多发生,同一层中各柱两端的屈服历程越长越好,底层柱底的塑性铰宜最晚形成。即:框架的抗震设计应使梁、柱端的塑性铰出现尽可能分散,充分发挥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

2.1抗震计算中的延性保证

从用楼层水平地震剪力与层间位移关系来描述楼层破坏的全过程可反映出,在抗震设防的第二、三水准时,框架结构构件已进入弹塑性阶段,构件在保持一定承载力条件下主要以弹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所以框架结构需有足够的变形能力才不致抗震失效。试验研究表明,“强节点”、“强柱弱梁’、“强底层柱底”和“强剪弱弯”的框架结构有较大的内力重分布和能量消耗能力,极限层间位移大,抗震性能较好。

综合大量实验研究成果,影响不同受力特征节点延性性质的主要综合因素有:相对作用剪力、相对配筋率、贯穿节点的梁柱纵筋的粘结情况。

2.2构造措施上的延性保证

四川大地震实践证明,当建筑结构在大地震中要求保持足够的承载能力来吸收进入塑性阶段而产生的巨大能量,因为此时的结构在震中进入到一个塑性阶段,容易产生变形。所以,根据这种特点和抗震的要求,多发地震的国家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均要求按延性框架结构进行设计,所以建筑结构的设计必须保证结构局部薄弱区的承载力与刚度,保证了建筑构造的整体性,延性的增加也就提高了变形能力,这样可以减少地震的破坏性,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

在结构布置上,按扩大了的柱端抗弯承载力进行设计,理论上可将柱屈服的可能性减少,保证“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但因各种原因,如梁的实际抗弯承载力可能增大,高振型使柱中反弯点的转移等综合因素影响,要使柱中完全避免塑性铰是困难的,同时为实现“强剪弱弯”的要求,保证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也必须通过一定的构造措施来保证结构的延性,具体做法如下:

2.2.1限制轴压比与纵筋最大配筋率合理的受力过程可明显提高构件延性,为实现受拉钢筋的屈服先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的破坏形态,以提高塑性铰区域的转动能力,规范限制轴压比与纵筋最大配筋率,同时对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也提出相应要求。

2.2.2限制约束配筋和配筋形式。加密塑性铰区内的箍筋间距是很重要的一点,为保证“强节点”、“强柱弱梁”、“强底层柱底”和“强剪弱弯”的设计原则及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有必要加密塑性铰区内的箍筋间距,这不但可提高柱端抗剪能力,还可约束核心区内混凝土,对纵向钢筋提供侧向支承,防止大变形下纵筋压曲,从而改善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

2.2.3限制材料。拒绝豆腐渣工程的第一关就是把握好材料质量,材料延性对确保构件(结构)延性极为重要。

3结语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大量存在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历年震害资料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柱端与节点的破坏较为严重,其抗震设计中必须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底层柱底”等延性设计原则和有关规定。在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的实践中,由于设计人员对规范的理解和掌握尺度上,以及因地因人在结构选型、布置以及计算方法上相互差异较多而对设计产生较多的争议,抗震设计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减轻地震灾害的措施篇3

关键词:木结构房屋;抗震;加固措施

abstract:throughparticipatinginthe2006Yunnanprovincialgovernmentlaunchedtheimprovementofruralhousingsecurity"residentialsecurityengineering",namelytheruralresidentialearthquakesafetyprojectimplementation,combinedwiththeirownworkpracticeexperienceinstrengtheningresidentialearthquakeseismicsafetyofrural,namelytraditionalwoodenframebearingsystemofresidentialhousingwoodstructuralseismicstrengtheningmeasuresofhousing,fromthestructure,damagemechanismanalysis,thetraditionaltimber-truss-bearingChuandouwoodenexistingresidentialhousingstructureseismicstrengthening,andputsforwardsomeimprovingmeasuresforstrengtheningtheanti-seismicperformance.

Keywords:woodenstructurehousing;earthquake;reinforcement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36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04-0000-00

一、云南省木结构民居房屋概况

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省广大农村房屋多建于80年代中期,其中砖混结构房屋占2.5%,木结构占(其中:砖木结构占8.5%;土木结构(木构架)占19%;其他70%,抗震性能低于设防烈度的占85%,其中需要抗震加固的占72%,需要拆除重建的占28%。由于广大农村民房抗震性能较差,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尤为严重。面对频繁发生的地震灾害,抗震加固任务重,点多面广。

传统木构架承重体系砖木结构、土木结构是云南省广大农村及山区各民族(白族、彝族、纳西族、藏族、汉族等)最广泛、最基本的住房结构形式,是我国人民千百年来总结出来的有利抗震的木框架结构形式,但地震时破坏程度比其他结构形式严重,一般遭遇地震烈度为7度及7度以上的地震时,大多数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或倒塌。而云南省农村住房大多数分布在有地震须抗震设防的地区和边远山区,现有的多数住房不可能有正式设计和抗震指导条件,且大部分年久失修、节点连接差、布局不合理、建材质量差等导致抗震性能差,缺乏应有的抗震能力,大量房屋一震即倒,一震即塌。

传统木构架房屋结构形式主要有6种:二层三柱穿斗架式、二层五柱山墙穿斗架式、二层四柱穿斗架式、二层六柱山墙穿斗架式、单层穿斗架式、单层山墙穿斗架式六种。在当前森林面积日益减少,可用木材量紧缺的情况下,为了建房减少木材用量,农村新建房屋穿斗构架多采用二层四柱穿斗架式。

多年来,农村民居建设从规划选址、设计施工、质量安全、抗震设防等环节都缺乏有效管理,致使农村民居建设质量低、抗震性能差,普遍存在安全隐患。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始终是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防震、主动减灾,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二、传统木构架承重体系民居房屋结构震害分析

传统木构架承重体系民居房屋结构是有利抗震的木框架结构形式,其绕度大,一般为单层或俩层,极少有三层情况,开间3~5间,屋面材料多为筒板瓦或小青瓦,楼面为木楼板,墙体材料多为土坯墙或土筑墙,墙厚40~90cm。通过对云南历史上最近几次大地震(通海7.7级、龙陵7.3级、丽江7.3级等)灾害调查统计分析,传统木结构虽然抗震好,但仍存在不利抗震问题。

地震时,地面竖向运动分量引起建筑物产生竖向震动、水平震动及鞭捎作用力。一是竖向震动对建筑物最高处震害最明显,对木构架房屋主要表现在瓦屋面、楼面、屋架及高出屋面的烟充等破坏;二是水平地震作用主要集中在节点上的水平集中力,对木构架主要表现在梁柱交接处节点位置;三是鞭捎作用主要对瓦屋面的局部、墙体局部破坏。地震力震害最大、破坏最强主要反映在节点处。所以加大节点加固是确保木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关键。(本文不考虑基础震害方面的影响,仅从上部结构震害考虑,提出加固措施)。

1、纵向稳定性差,震后木构架歪斜、变形或倒塌。一般木结构房屋不设地圈梁或地脚牵梁,所以柱基础稳定性差,整体刚性不足,同时纵向受开间布局影响,木梁、柱连接榫接部位容易脱节,榫头连接处榫头容易拨出,导致屋架整体纵向失稳,结构丧失整体性而造成的破坏是房屋破坏中最严重。柱同一截面处开槽面积达柱截面积的40%以上,很大地削弱了柱垂直刚度。

2、外墙土坯墙或土筑墙,易倒塌,墙体与构架连接不牢靠,墙柱连接整体性差。墙体在楼层处、墙柱连接位置,由于墙体包柱、包梁导致墙体截面积最小、最薄弱,加之连接缺少拉结措施或拉结措施设置不但,没有很好的咬槎,地震时维护墙体容易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和损失的主要原因。宜倒塌墙体部位主要集中在悬墙、大叉以上山墙、L转角墙位置。

3、木穿斗架在楼面处木柱断面削弱最大(削弱面大50%),地震时柱在楼面处容易扭断或折断造成穿斗架倒塌。由于穿斗在楼面处承重梁、连系梁、牵心梁等分别从前、后、左、右垂直交接在柱轴,与柱榫接相连,削弱了柱有效截面积,又无特殊处理接缝缝隙措施,所以该位置受地震力影响最不利的节点位置。该节点地震力复杂,主要承受柱子传来的轴向力、剪力和梁传来的弯矩、剪力作用,受拉力、受扭转、受剪切、受轴压等破坏,造成一是脱榫,二是柱在该位置折断或扭断造成整体构架失稳倒塌。

4、柱与柱基(木柱与柱脚石)连接不牢,地震时柱与柱碓易错位,失稳,造成上部结构倒塌。由于传统木结构房屋施工中均无柱与柱脚有效连接措施,所有结构均为是柱直接落在柱脚石上,靠柱及上部荷载压力稳定。排架间,柱与柱跟部又无牵梁等水平方向固定,受地震力影响时柱失稳,构架歪斜或倒塌。

5、屋架受地震力影响瓦屋面滑落,屋面檩条脱落,是地震力破坏最普通的形式。当前农村土木结构房采用最多的是小青瓦、筒板瓦屋面构造,少数地区也有采用波形石棉瓦、镀锌铁皮瓦、木板、石板屋面。大部分瓦干铺或局部做浆铺在椽子上。受地震力影响瓦屋面下滑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三、防治或减轻木构架承重体系房屋结构震害主要措施

针对木结构房屋抗震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抗震构造措施,增强抗震能力,结构加固要最大限度保证在设定的地震列度强度内地震来临时结构不倒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目的。在对木结构房屋民房改造、抗震加固中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房屋的纵向稳定,提高房屋整体性,避免房屋构架纵向失稳。

(1)、在屋盖屋架大叉以上加纵向支撑。如在两端间及隔间中柱顶部加木剪刀撑或木斜撑,断面80×150木枋或角钢L5×45×45(剪刀撑或斜撑因地制宜可以用木材或角的的钢)。用d12×120自攻螺栓与木柱或正中挂枋连牢。确保地震作用力下屋架纵向稳定。

(2)、在木柱脚处加锁脚枋(地脚、地连系梁),断面木枋120×180,加强木柱脚处锚固(柱脚石以柱有可靠的连接)。对于外柱(走廊柱)可浇筑钢筋混凝土外包柱脚。

增强外墙墙体稳定,设置外墙与柱拉结措施,做到外墙体在地震时只能往外倒,不伤及室内人员,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1)、沿外墙内侧层高1/2处曾设木牵梁(断面80*100侧放)或顺墙板一道与木柱连牢,地震时使得外墙不往内倒。

(2)、维护墙体外侧采用铁丝、木牵梁、墙揽等与木构架进行拉结,提高墙与柱的整体结合性。

(3)、外墙在穿枋以上或三角屋架下弦以上的山间墙换用灰条墙、木板墙、花格墙等轻质墙。减轻墙体重力,可以大大减轻地震力造成的墙体损坏。

(4)、外墙外侧宜做粉刷,特别对既有外墙裂缝、脱落部位进行砂浆填实。

(5)、有条件的地方,宜将土墙改换为砖砌体或空心砖维护墙,新砌体砌筑时应该按照砌体抗震施工规范砌筑,切实做好抗震措施。

3、改进木骨架节点连接的构造,减少柱断面的消弱,曾强柱与挂枋、穿枋、梁等连接性能。

木穿斗架式结构分别从纵向、横向、树向节点处,将穿枋、梁、牵心、挂枋、承重木等与柱的连接改用铁件及螺栓与木柱连牢,防止地震力时榫的脱节。(见节点加固图9)

4、针对屋架受地震力影响瓦屋面滑落,屋面檩条脱落,的破坏形式。重点加强对屋架结构、瓦屋面的加固和固定措施。

(1)、屋面檩条扒钉、铁丝或螺栓与木构架连接;

(2)、小青瓦屋面全部换成有做浆实铺屋面,设置挂瓦条等防滑落措施的瓦屋面,防止受地震力影响时瓦屋面下滑造成的人员伤亡。

四、结论

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地震是伴生地球的一种自然灾害,只要地球存在一日,地震就存在一天,时刻都威胁着人类,当前人类对地震的认知有限,无法预报地震的时代,面对地震灾害我们是无奈,如何把房屋建的坚固耐震,提高现有房屋抗震性能,是全世界科学家、工程界工程师的历史使命。探索现有农村民房构架抗震加固措施,提高广大现有民居房屋抗震性能,是当前农村民居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最大限度保护人民财产安全的重要途径。

地震属于“天灾”,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房屋因地震倒塌,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却是“人祸”,是因为我们在地震灾害来临前没有把房屋建好、加固好;地震是不可抗力,但房屋倒塌,却是可抗力。新建房屋可以从选址、结构、材料等方面因势利导,已有房屋重点加固结构和维护墙体,提高抗震性能,切实制定增强木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加固方案。

引导村民自己的村庄自己建,自己的房子自己盖,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提高农村民居地震安全。针对不同房屋结构和农居经济条件,制定农房民居拆除重建、加固改造多套方案,着重解决抗震能力低的问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整合各种资源,统筹各方力量,把地震安全工程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把地震安全工程建设与扶贫开发、移民搬迁工作结合起来;把地震安全工程建设与全面提高农村综合减灾能力结合起来。既提高农村民居抗震防震能力,也提高抵御其它自然灾害的能力,全面提高农村综合抗灾防灾能力。是当前政府引导农村抗震的摘要措施。

所以地震安全房屋结构加固意义重大,对即有建筑震前加固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周光全,2008年云南地震灾害损失,云南省地震救灾指挥部应急救援处。

[2]冯志成叶建成赵正洪,云南农村抗震防灾建房指南,云南民族出版社。

[3]云南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技术导则(试行),云南省建设厅编印。

[4]大理州农村民居抗震防灾技术指南,大理州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办公室大理州土木建筑学会大理州规划建设局。

[5]GB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6]王亚勇,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启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减轻地震灾害的措施篇4

关键词城市;地震灾害;抗震设防

abstract:thecityistheregionwherethepolitical,economic,culturalandtransportationcenter,isdenselypopulated,wealth,buildinghigherdensity,infrastructureandthelifelineprojectmoredevelopedregions,oncethedevastatingearthquakehappenedinthecityornearcity,cancauseseriouscasualtiesandeconomicloss.therefore,thefocusoftheearthquakeresistanceanddisastermitigationinthecity.Basedonanalysisofthecharacteristicsoftheurbanizationdevelopment,discussestheearthquakedamagetothecity,andfromplanning,siteselection,design,construction,andputsforwardsomestrengtheningmodernurbanseismicfortificationkeymeasures.

Keywordsthecity;earthquakedisaster;Seismicfort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97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是不可避免的,但地震的灾害却是可以减轻的,城市的抗震设防就是非常有力也是非常关键的措施之一。现代城市一旦遭到大地震的突然袭击,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因此,做好城市的抗震设防工作也是各国防震减灾基本对策中最现实可行的根本途径。抗震设防是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将受到现有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合理的资金投入取得最大的防震减灾效益始终是抗震设防追求的目标。就当前的生产力水平来说,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不失为城市抗震设防的明智之举,但今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水平的提高,城市抗震设防水平也必将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一、分析城市与地震灾害

1、城市化进程加快

一是城市化发展特点。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世界各国都经历或正在经历这个过程。从城市来说,城市作为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重点,是人流、物质流、信息流最集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地方,是国家或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通讯、信息的中心,具有人口高度集中、物质财富聚集、生命和生活活动集中、精神文明和文化遗产最多的特点,它对国家、区域政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在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继续向大城市集聚,城市结构愈来愈复杂,保障城市功能的各种生命线不断向外延伸,且相互间依赖性更强,也使现代城市将来更难以承受灾害事件的打击。二是城市化发展将带来新的灾害类型。随着城市的发展,人类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城市受灾形态及其后果也随之发生变化。城市对小概率、低频度的巨大外力因素处于无防备状态,加上城市中无灾害经历的居民增加,更使得城市化进程越快,就越会出现新的灾害。几十年前的城市地震与今天的城市地震灾害就不尽相同。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主要是建筑物倒塌造成的灾害,而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不仅是房屋倒塌,还有因煤气泄漏造成的火灾,2011年日本大地震更是引起海啸,继而引发火灾和核泄漏等灾害。那么,若今后城市发生破坏性地震,将会造成何种后果呢?近期几次大地震灾害事件表明:现代城市一旦遭到大地震的突然袭击,就可能使城市生命线工程遭到致命破坏,造成交通、通讯、信息中断,电脑存儲资料丢失,供水、供电、供气停止,城市功能失效、瘫痪。由此引发的次生灾害将使人类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成果毁于一旦。

2、典型城市震灾暴露出的抗震设防问题

一是建筑物不设防或设防水平偏低。二是建筑物选址不当。三是建筑物质量差。

二、分析城市抗震设防的重点问题

从国内外大地震灾害事件的调查研究中,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凡建筑在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建在活断裂带及其附近的建筑物、建在沿海岸边、江湖河岸边的建筑物,并且未经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施工或未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而设计施工的工程建筑物、未达到设防要求而又未进行抗震加固的老旧建筑物等等,在突遭大地震袭击时,均造成倒塌或遭到严重破坏。由此可见,要做好城市抗震设防工作必须重点把好以下五个环节。

一是合理制定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制定合理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防御和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的重要一环。在编制城市建设规划时,首先要对城市的地震地质背景,如地震活动性、活动性断层,进行调查,对地震危险性进行分析、分区,然后把对各类建筑物、生命线工程进行震害预测的结果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如中心城区要避开地震危险地段,活动性断层两侧不能规划重要建筑物等。要按人口密度、经济发展分布状况、市区建筑构造,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改造和建设。市区的公园、绿地、道路、大型堤防的建设要形成“路、水、绿的防灾网络”,确保在灾害发生时的紧急交通运输路线。城市各区功能作用分工明确,形成若干个功能齐全的城市分中心。区域内要建设一定数量能抗火灾的不燃化或难燃化建筑物,以满足震时避震疏散、抢险救灾等需要。

二是认真把好工程场地的选址关。对一个城市来说,或对城市的一座建筑物来说,选择场地是十分重要的,地震灾害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基条件的优劣,因而把好建筑物场址选择关就显得格外重要。一般选址设防原则是:选择潜在地震发生危险较小的地区;选择场地地震反应较小的地段;选择工程结构地震反应较小的地段;选择地震地质灾害较小的地段。新建工程如有选择余地,应选在地震危险性低的地区或非地震区,设法避开高烈度区。对那些无法选择到好的场地而不得不在较差的场地进行规划施工建设时,必须对场地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三是严格遵循建筑百年大计,抗震设计第一的原则。国内外多次地震灾害实例证明,经过抗震设计的建设工程,能有效抗御地震的袭击。把好建设工程和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关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计必须严格遵循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就抗震设防要求而言,要根据地质环境、工程和建筑物的重要性及允许所有的风险水平、经济承受能力和要达到的安全目标等综合因素,确定其地震发生概率水准和相应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必须依据抗震设防要求,综合考虑城市地址、建筑物场地地基处理、平立面布局、构件连接、材料施工要求等多方面的抗震设防问题。对承担工程设计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或通过地震安全性评价确定的抗震设防标准和抗震设计规范中的有关条款规定进行设计,杜绝无证或违规设计。在设计图纸交付使用前要召开有关主管部门组成的评审会,对图纸中涉及的抗震设防关键问题进行严格评审,消除设计阶段中的震灾隐患。

四是切实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检查。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必须通过高质量的施工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把好施工质量关和把好抗震设计关显得一样重要,也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环节。一个工程的抗震设计再好,倘若施工质量存在重大隐患,一经自然灾害袭击便会暴露出来,因此,要把好施工质量关,一方面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管理体系,加强施工质量监督检查,防止偷工减料行为发生,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大惩处工程施工中“蛀虫”的力度。

五是扎实做好老旧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作。抗震加固是对未进行抗震设防或已进行抗震设防但达不到设防标准的建筑物进行结构补强以提高其抗震能力的措施。加固补强可使建筑物具备同设防烈度要求相一致的抗震能力,当遭受相当于设防烈度的地震时,使建筑物不被破坏或不至于因毁坏结构而引起更大的灾害,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已建建筑物和构筑物进行抗震鉴定后的抗震加固,既是一种节约投资的有效办法,也是目前多震国家和地区防震减灾工作常采取的措施。

三、结语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尤其是城市在遭到地震袭击时受到的破坏和损失更为严重,因此各国都很重视城市的防震减灾工作。那么,如何重视当代和未来城市地震灾害的防御问题,运用高新技术,抓住重点,进一步提高城市的抗震设防能力,就成了各国防震减灾工作中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丁仁杰,卢振恒编著.现代城市抗震设防安全.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减轻地震灾害的措施篇5

关键词:城市建设;抗震设防;减灾对策

引言:近一个世纪以来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地震烈度Ⅵ度以上地区达国土面积的60%,全国2/3的百万人口城市位于地震烈度Ⅶ度以上的高烈度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的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中心等高度集中,一旦在发生破坏性地震,其损失将不可估量。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举足轻重,因此,探讨如何开展城市防震减灾工作,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城市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特殊性

城市防震减灾的特殊性是由于城市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们是一个区域范围内工业、商贸、交通、通讯、科技文化教育等等都比较发达,人口较集中的地方。历史地震表明,地震发生的地区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差异悬殊,城市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全球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1/4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向城市,同时,受土地资源的制约,城市不断向高、大、密的方向发展,城市建筑物密集度增加,城市生命线愈加复杂,城市若遭受震灾,损失也将越来越大[1]。

1976年7月唐山7.8级地震,发生在工矿业发达的地区,3.2万km2受灾,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伤,经济损失近百亿元。2008年汶川8级强震猝然来袭,共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10个省市的417个县(市、区)、4667个乡镇、48810个村庄受灾,总面积接近50万km2,其中极灾区和重灾区面积达1312km2。汶川地震共造成遇难者人数近7万人,受伤3.8万人,失踪1.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现代城市一旦遭到大地震等灾害的突然袭击,极易造成居民大量伤亡,使整个城市的交通、通讯、水电、燃气等城市生命线瘫痪,随之陷入恐慌和混乱中,而震后的恢复重建工作也将极难开展。

我国在“十五”时期颁布的《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提出我国防震减灾的发展战略是“以大城市和城市群地震安全为重中之重,实现由局部的重点防御向有重点的全面防御拓展”,再次将城市确立为防震减灾重点[2]。城市是否能健康、安全、稳定地发展,关系着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更关系到每一个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加强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若干措施

2.1加强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

面对近年来严峻的地震灾害,需要国家地震有关部门、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科学预防和应对灾害,需要通过灾害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唤醒民众的灾害、防灾意识,使民众懂得如何科学应对,减轻灾害乃至避过灾害。因此,我国的防灾科普教育,不仅在提高全民的科学技术素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预防减轻各种自然灾害方面更有现实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地震系统的各级领导对于防震减灾的科普教育工作日渐重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的成绩和效果也日益显著。一方面是由于《行动纲领》、《科普法》等法规的推动,另一面需要各地震部门,应该直接面对社会公众,进行各种新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全民防震减灾教育,建立长效的防震减灾宣传机制,使防震减灾工作警钟长鸣。

2.2搞好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作为震前的预防措施,如何去防御地震成了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破坏性地震引起的建筑物、工程设施的倒塌、破坏,以及相伴生的次生灾害是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据统计,世界上130次巨大的地震灾害中,90%~95%的伤亡是由于建筑物倒塌造成的。可见,如果房屋建筑没有进行抗震设防的话,也很难保证在破坏性地震面前就做到不伤亡、少损失。因此,提高房屋抗震能力,加强抗震设防标准,是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关键。

我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有《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务院条例,有中国地震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等行业规章。同时具备较完善的建筑抗震各项标准体系,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可见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关键在于落到实处。也只有环环相扣,落实到位,才能真正实现房屋建筑“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只有各相关部门只有密切协作,加强监管力度,严格责任追究,才能更好地做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工作,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地震时才能做到最大程度的减小损失。

2.3加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避难场所建设规划是防灾措施的重要内容,城市是人口、建筑物密集的区域,地震发生后,为了确保救灾工作高效进行,确保人员能快速撤离于安全地区,规划出避震路线通道和避难场所是城市防震减灾的主要对策之一。这些地方应当不受地质灾害或周围可能出现塌陷物影响的空旷地域,而且应该具备一般临时居住的生活条件。首先合理控制城市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二是疏散路线要通畅。在设计和改造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时,道路要宽阔,在必要地段建造桥梁,增加城市的对外通道,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在人员集中的公共建筑如影剧院、图书馆、办公大楼、商场、车站等应设置宽敞的安全出口和明显的人员疏散标志,引导人员快速定向流动,避免造成混乱、拥挤、堵塞等事故。在城市中面积开阔地、高大建筑、高架电线、地下管线较少的地区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这些场所可以是城市中的广场、公园、绿地、室外体育运动场所等避震安全地带,应力求均匀分布,并保证居民在地震等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到达的场所。要更多的考虑防灾要求所需要的基本建设,这是亟需加强的方面[4]。

2.4积极开展城市地震应急演练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进一步做好严峻形势下的防震减灾工作,增强人民群众在地震中逃生自救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要求我们将地震应急演练融入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宁可备而不震,不可震时无备。社会各级部门,如学校、医院等都应在政府的正确组织领导下,定期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各级政府应加强组织领导,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成立地震科普教育领导组,全面协调地震、教育、卫生、消防、广电等部门。地震部门应编写科普教案,起草演练规范,提出演练要领与步骤。医护人员应在演练现场对参演人员进行自救互救环节进行培训。消防人员讲解灭火逃生注意事项、灭火器材的应用等。广电部门进行全程跟踪报道,通过实例向社会宣传。要求从实战出发,假戏真做,充分体现实战性和突然性。按照“地震警报―就近避震―紧急疏散―避难场所集结―被压人员的搜救―自救互救处置”等几个环节进行。此外,社区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单元,建立一支反应迅速、训练有素、突击力强的志愿者队伍,可以在强烈地震发生之后,专业救援队伍未到来之前,在第一时间内开展有效地自救互救,从而把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建设城市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科学、合理的。

2.5提高城市周边地震台站监测力度

地震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和首要环节。对地震信息和地震前兆信息进行连续或定期的科学监测,对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和地震影响的准确测定能够极大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破坏和损失。因此,必须加强监测预报科研队伍建设,加强对地震预报工作的研究,完善预测预报机制,并在城市及其周边更加合理的布设强震动仪、应力仪等专业设备,提供有效数据,为我们的监测预报研究提供良好前提,为在不久的将来攻克地震预测这一世界难题积累高质量的数据基础。

3.结束语

城市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城市的特点决定了城市地震灾害的特殊性、严重性。而随着城市规模的的迅速扩大,单位面积人口和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也可能呈指数上升。城市对社会稳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抓住重点、落到实处,才能全面提升城市的防震减灾能力。提高全民对城市防震减灾的认识,保障我国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骆艳欣.城市防震减灾对策的探讨[a].防灾技术高等专科技术学报,2005.

[2]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2006.

减轻地震灾害的措施篇6

一、充分认识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市位于渭河强震带的南段,区域内有多条地质断裂经过,一是渭河断裂;二是灞河断裂;三是临潼—长安断裂。历史上地震表明,地区有着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和地震背景。年国务院再次将包括在内的关中东部地区列为部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烈度为8级。基层地震工作的管理、地震监测预报、基础设备的增加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和首要环节。“十二五”始我区防震减灾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专家综合预测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关中进入新的地震活跃期。年市委、市政府已将防震减灾工作列入各区县考核指标。

二、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全面提高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防御、应急救援能力,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扎实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一)进一步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依法加强对我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认真履行地震监视与跟踪工作职责,强化监测、数据分析与处理,严格执行会商制度,按时上报会商结果。进一步做好我区自动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站的运行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市所有的地震监测资料开展综合分析预报工作,努力提高地震预测预报能力。

(二)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全区已在9个街办建立完善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科普知识宣传网及防震减灾助理员的“三网一员”队伍,加大对防震减灾工作管理的力度,继续推进“三网一员”(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街办防震减灾助理员)的建设,完善群测群防体系。研究制定支持群测群防工作的政策措施,建立稳定的经费渠道,引导公民积极参与群测群防活动。

四、切实提高城乡建筑物抗震能力

(一)全面加强安全农居工作。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农民自建房抗震设防的指导管理。村、街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和三层以上(含三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要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继续推进抗震安全农居工程示范点建设,通过示范带动,逐步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能力。

(二)积极创建地震安全社区。严格按照《市地震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方案》的要求,以园丁花苑为样板,采取措施全力推进我区城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工作。

五、大力推进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一)健全完善地震应急指挥体系。建立健全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调度、协调联动、信息共享、社会动员的工作机制。完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平台,加强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地震灾情实时获取和快速上报系统建设,为抗震救灾指挥决策提供支撑。做好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工作,推进地震应急演练规范化、常态化,不断增强预案的科学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加强地震灾害救援力量建设。我区处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要依托驻军、民兵预备役、武警、公安消防部队,建设本地区地震灾害救援队伍。切实加强各有关行业抢险救援队伍地震灾害救援能力建设,提高医疗、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等相关行业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抗震救灾能力。积极推进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社会动员机制建设,发挥志愿者和民间救援力量的作用。目前,地震局、团区委、区文明办已联合下发了《地震灾害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并将招募信息在政府网站,现已招募160名志愿者。各部门、街道要广泛宣传,积极组织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

(三)继续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利用辖区内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等公共设施,因地制宜搞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统筹安排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必须的交通、供电、供水、排污、物资储备等设备设施。学校、医院、商场、酒店等人员密集场所要设置地震应急疏散通道,配置必要的救生避险措施。

六、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一)加大防震减灾投入。区财政局要将防震减灾经费纳入区财政年度预算,设立防震减灾专项资金,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

(二)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地震应急救援、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和地方标准。加强防震减灾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防震减灾执法力度,强化对防震减灾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减轻地震灾害的措施篇7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概念设计

引言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地震区分布广大,很多城市位于地震区,70%以上的城市都应进行抗震设防。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搞好抗震设计,提高其抗震能力,是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

一、地震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地震是人类在繁衍生息、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强烈地震常常以其猝不及防的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力给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功能带来严重的危害。据统计,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曾毁灭了世界各地52个城市,其中因地震而毁灭的城市有27个。地震之外的其它各种灾害,如水灾、火灾、火山喷发、风灾、沙灾、旱灾等毁灭的城市25座。因此,地震占灾害总数的52%。可见地震灾害确系“群害之首”。研究表明,在地震中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房屋倒塌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约占95%)。无数次的震害告诉我们,抗震设计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

根据科学研究造成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几下几种:因为地下深处的大块岩石破裂、错动造成的构造地震;水库泄洪或者是油田注水等行为引发的诱发地震;还有地下的核爆炸或是炸药爆破等人为导致的人为地震。在这些原因中构造地震发生最频繁,对于地面的破坏也大,大约占了全球地震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二、抗震设计概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建筑物对抗震设计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开始了新的抗震设计研究,提出可以采用不同的措施来满足不同性能的建筑物。在我国,抗震规范采用三水准两阶段的设计方法。所谓的三水准就是指当建筑物结构受到地震作用时“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两阶段中的第一阶段指的是通过对多遇地震烈度弹性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截面强度验算,隐含着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验算,保证小震不坏和中震可修;第二阶段指的是通过对罕遇地震烈度地震作用下结构薄弱部位弹塑性变形验算,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保证大震不倒。

基于强烈的地震作用,建筑物的构件出现弹性变形、开裂、屈服等被破坏的阶段,其中主要受力构件的破坏很大程度上会使整个建筑物整体倒塌。由于经济方面的考虑,除了极少数的构件发生开裂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外,大多数的建筑结构在地震力作用下允许有开裂或者是非主要的受力构件的破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使受力构件仍能发挥其一定的作用,确保建筑物稳定。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在我国,抗震概念设计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抗震概念设计是根据地震灾难和工程经验等因素形成的基本设计经验和设计理念。建筑物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有正确的抗震概念设计思想,再加上必要而且合理的抗震计算和构造措施。要做到抗震概念设计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1)建筑的外形要求简单、规则、对称,其质量和刚度的变化也要均匀。

(2)抗震结构体系,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②结构布置应尽量避免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③结构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如抗剪、弯、压、扭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如延性)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具有好的延性及阻尼);④对于结构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加强;⑤具有多道抗震防线;⑥结构平面上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⑦具有合理的刚度和强度分布,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形变形集中。

(3)抗震结构的各类构件之间应具有可靠的连接。

(4)抗震结构的支撑系统应能保证地震时结构稳定。

(5)非结构构件(维护墙、隔墙、填充墙)要合理设置。

四、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体系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常用的基本抗震结构体系。其性能分述如下:

(1)框架结构体系

通过准确计算和合理的设计,把框架结构做成某种延性框架。延性框架在强烈地震的作用下,可以通过先出现梁铰、后出现柱铰,这样的一种耗能机构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使结构的地震力减小,保证结构的安全。由于框架结构抗震刚度较小,造成的侧移值比较大,因此建造高度不宜太高。

(2)剪力墙结构体系

剪力墙结构侧向刚度较大,侧移变形小,抗震性能比纯框架结构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剪力墙中不论是墙肢还是连梁,它的截面特点是短而且高,所以这类构件对剪切变形相当敏感,容易出现裂缝,容易出现脆性的剪切破坏,因此需进行精心合理的设计,才能够使剪力墙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良好的延性能力。

(3)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把框架和剪力墙结合在一起共同抵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一种体系,利用剪力墙的高抗侧力刚度和承载力,弥补框架结构抗侧刚度差,变形较大的弱点。层间变形上下趋于均匀,框架各层柱的受力也比较均匀。

在地震作用下,剪力墙承担了大部分剪力,框架只承担很小的一部分剪力,通常都是剪力墙先屈服,剪力墙屈服后将产生内力重分配,框架分配的剪力将会增大,如果地震作用继续增大,框架结构也会屈服,使之形成曲线分布吻合最好。

五、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1)注意场地选择

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与地形地貌对建筑震害有显著影响,从建筑抗震概念设计角度考虑,地震区的建筑宜选择有利地段,应遵循建筑抗震设计的有关要求,进行详细的场地评价并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

(2)选择合理的建筑体型

建筑物的平立面布置应尽量对称、规则、质量与刚度变化均匀,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3)充分利用结构延性

设计时利用结构弹塑性阶段的性能抗御强震,通过结构一定限度内的塑性变形来消耗地震时输入结构的能量。如采用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策略促使梁以受弯曲形式产生较大变形。

(4)处理好非结构构件

非结构构件的存在,会影响主体结构的阻尼和周期等因素,在地震中往往会先期破坏。因此,在结构抗震概念设计中,应特别考虑非结构构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应特别注意其与主体结构之间要有可靠的连接或锚固。

减轻地震灾害的措施篇8

水利工程的破坏往往就发生于地震的几十秒或一两分钟的时间内,事前一般难以采取预防措施。因此,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及时对水利工程的险情进行应急处理是关键,这可使地震灾害的损失和危害降至最小。

根据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的规定,在处理地震及由此引发的次生性灾害如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公共事件时,首要的工作原则是“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根据上述应急预案中的应急响应制度,各级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成立抢险救灾应急指挥部,开展损毁和有隐患的水利工程的巡查、应急修复及灾后重建工作。

地震发生后,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对境内的水利工程,尤其是堤防、水库大坝、水闸等工程进行排查,及时掌握工程破坏的情况及其隐患,有针对性地制订抢修方案,尽可能组织修复、控制险情。

地震前后,往往伴有降雨等灾害性天气,加之震后的余震,对水利工程的修复极为不利。因此,在灾害过程中不可能对工程的毁损进行彻底修复,而只能按照“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的原则,设法消除险情和隐患。

例如,当堤防、土坝出现渗漏、管涌时,可采取导渗、筑平压井、反滤坝、堤外堵洞等措施;对可能漫溢的堤防或土坝,应及时加筑子堤,或用木板平竖在堤顶,板后用木桩支撑固定;对于发生裂缝和滑坡的堤防,应采取筑阻滑土撑(墩)、削顶减坡、抛石压坡等措施;对于坝基、坝肩漏水的问题,可采取封堵、筑平压井、反滤压渗、反滤导渗等办法解决。

减轻地震灾害的措施篇9

关键词:桥梁;抗震设计;震害

0引言

地震具有突发性和强破坏力的特点,通常对公路工程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致使严重的交通中断。桥梁作为“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震发生后发生损坏坍塌,会给紧急救援和抗震救灾带来更多困难,不仅阻碍当前的救灾行动,还会影响灾后的恢复工作,因此应对桥梁抗震给予重视。

1桥梁震害概述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大量聚集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网络在整个城市生命线抗震防灾系统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对桥梁的依赖性越发增强。而近几十年全球发生的多次破坏性大地震表明,作为抗震防灾、危机管理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工程在地震中受到破坏,将严重阻断震区的交通生命线,使地震产生的次生灾害进一步加重,给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同时,桥梁作为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大、公共性强、维护管理困难。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是减轻地震损失、加强区域安全的基本措施之一。根据以往地震中桥梁的震害情况,钢筋混凝土桥梁常见的破坏形式主要分为上部结构破坏、支座破坏、下部结构破坏和基础破坏等。

2桥梁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

2.1基于强度的设计方法

早期的抗震设计基本采用基于强度的抗震设计方法,将地震力当作静荷载进行结构分析,以结构构件的强度或刚度是否达到特定的极限状态作为结构失效的准则。且该方法是目前许多抗震设计规范仍采用的设计方法。

2.2基于延性的设计方法

结合桥梁结构弹塑性破坏的特点,一些学者提出了基于反应谱的延性抗震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地震力修正系数调整反应谱加速度或弹性分析的地震内力,来反映不同结构的延性需求。如美国aaSHto桥梁设计规范就针对桥墩、基础、支座等构件,采用不同的地震反应修正系数R对弹性地震力进行折减,得到设计地震力。

2.3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实际上是一总体设计思想,主要指结构在受到不同水平地震(不同概率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达到一组预期的性能目标。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使设计出的结构在指定强度地震下的破损状态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控制在预期的目标范围内,使结构震后的功能得以延续和维持。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特点是使抗震设计从宏观定性的目标向具体量化的多重目标过渡,将抗震设计由以保障人们生命安全为基本目标转化为不同风险水平地震作用下满足不同的性能目标,从而通过多目标、多层次的抗震安全设计来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满足业主所需的结构性能目标。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内容主要包括:1)科学的定义和确定地震危险性;2)确定结构在不同水平地震作用下损伤状态、性能水平和性能指标;3)设计方法,主要包括承载力设计方法、位移设计方法和能量设计方法等。

3桥梁抗震设计措施

在桥位选择、桥孔布设、桥梁结构体系的选择、桥型布置、路线走向以及桥梁结构细部设计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以达到结构防震、减少震害的效果。

3.1总体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桥位选择。

选择桥址时,桥梁位置应选在良好和稳定的河段,应避开地震时可能发生地基失效的松软场地,选择坚硬场地。如果必须在稳定性差的软弱场地上河段通过时,应尽量采用桥梁中线与河流正交,这样即使地震产生河岸滑移,影响也较小;若采用斜交,地震时极易产生河岸向河心滑移,会使桥梁随之发生错动或扭转破坏。拱桥应尽量避免跨越断层,特殊困难情况下应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2)桥型选择。

桥梁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工程规模及震害经验,选择合理的桥型及墩台、基础型式。宜尽可能采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便于修复加固的结构体系。可以考虑采用减震的新结构,比如型钢混凝土结构等。

(3)桥孔布置。

桥孔宜选用有利于抗震的等跨布置,并尽量避免高墩与大跨的结合。宜体形简单、自重轻、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重心低、便于施工。位于地震后可能形成泥石流沟谷上的桥梁,孔跨和桥下净高宜根据流域内的地形、地质情况酌情加大。

3.2桥梁抗震构造措施

(1)对常规的简支桥梁结构应加强桥面的连续构造,以及需提供足够的加固宽度以防止主梁发生位移落梁,另外还应适当的加宽墩台顶盖梁及支座的宽度,并增设防止位移的隔挡装置。对采用橡胶支座而无固定支座的桥跨,应加设防移角钢或设挡轨,作为支座的抗震设计。

(2)在地震区的桥梁结构以采用跨度相等、每联连续跨内下部墩身刚度相等为宜。跨度不均,墩身刚度不等极易发生震害。对各墩高度相差较大的情况可采用调整墩顶支座尺寸和桩顶设允许墩身位移的套筒来调整各墩的刚度,以便使之刚度尽量保持一致。地震区桥跨不宜太长,大跨度意味着墩柱承受的轴向力过大,从而降低墩柱的延性力。

(3)对高烈度区的桥梁设计应在纵向设置一定的消能装置,如采用减、隔震支座,以及在梁体和墩台的连接处增加结构的柔性和阻尼以便共同受力和减小水平桥梁荷载。

(4)由于拱桥对支座水平位移十分敏感,而两边桥台的非同步激振会引起较大的伪静力反应,有时甚至会大于惯性力所引起的动力反应,因此要求震区的拱桥墩台基础务必设置于整体岩盘或同一类型的场址以保证震时各支座的同步激振。

(5)桥梁的基础应尽可能的建在可靠的地基上,应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同时采取减轻上部荷载等相应措施,以防止地震引起动态和永久的不均匀变形。在可能发生地震液化的地基上建桥时,应采用深基础,使桩或沉井穿过可能液化的土层埋人较稳定密实的土层内一定深度。并在桩的上部,离地面1~3m的范围内加强钢筋布设。

(6)墩柱设计中应尽可能的使用螺旋形箍筋,以便为墩柱提供足够的约束。另外墩身及基础的纵向钢盘伸入盖梁和承台应有一定的锚固长度以增强连接点的延性,并且,桥墩基脚处应有足够的抵抗墩柱弯矩与剪切力的能力,不允许有塑性铰接。

(7)采用将桥墩某些部位设计成具有足够的延性,以使在强震作用下使该部位形成稳定的延性塑性铰,并产生弹塑性变形来延长结构的振动周期,耗散地震力。

(8)采用上部结构和桥墩完全连接的刚构体系,并且桩尖穿过可液化层达到坚硬土层上,由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增大和坚实的桩尖承载能力的保证,减少了由于土壤变形而失效的可能性。

减轻地震灾害的措施篇10

【关键词】地理;灾害;教育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自然灾害有日益增加的趋势。不管是发生的频率、种类,还是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的伤亡都呈上升的势头。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加速开发和利用所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是自然灾害加重的直接原因。另外,人类对灾害的认识不够、防灾避灾的措施不力,也是使灾害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中小学的各个学科中,地理学科在进行灾害教育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地理教学所涉及的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水系水文、植被土壤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涵盖了主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海啸、台风、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沙尘暴等,并不同程度分析了它们的形成原因和机制。那么,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灾害教育呢?本人认为,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灾害教育的指导思想

1.1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灾害观: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知道虽然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必然性,不可能完全避免,但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规律性,只有当条件具备时才会发生,从而形成正确的灾害观。自然灾害其实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我们讲这些自然现象是灾害是因为它们发生时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但对自然本身,许多自然现象是非常重要和必须的。例如,台风可以将水汽从一个地方带到另外一个地方,从而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洪水可以将一个地方的不能净化甚至会危害生态环境的污染带到大海使之得以净化。从另一个角度看,自然灾害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对自然界是非常有益的。形成正确的灾害观就是要正确地看待自然灾害。灾害并不可怕,没有灾害意识和不具备防灾减灾知识和能力的人,才会导致可怕的自然灾害的增多,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才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

1.2授以知识,认识灾害发生的原理:结合地理教学进行广泛的灾害知识教育,灾害前兆、灾害过程、灾害原理、灾害预防、减灾减灾措施、灾害后果等内容,尤其是要结合有关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例如,在讲气旋和反气旋时,要告诉学生台风就是一种气旋,只不过是发生在热带洋面的强烈气旋,所以水汽充足,除带来狂风外还会带来暴雨;寒潮就是反气旋的活动,只不过是一种发源于寒冷大陆上的反气旋,所以其气流更干燥更寒冷。学生知道了自然灾害发生的原理,有利于学生对灾害形成正确的认识,不会产生惧怕感,有利于在灾害发生时根据其原理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2中学地理教学中灾害教育的内容

2.1防灾减灾思想: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灾害教育时,最重要的就是宣传防灾减灾的思想,使预防灾害的发生和尽可能减少灾害发生时的损失程度的思想深入学生头腑之中。让学生知道虽然有些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等)人类不能完全阻止,但这些灾害发生时往往有许多前兆,我们可根据这些前兆做好预防工作,我们还可以建立预警预报和应急机制与体系,使灾害发生时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减到最低程度;有些灾害(如滑坡、泥石流、水旱灾害等)如果事前有充分的重视和预防措施,是完全可能避免的。让学生知道许多人为造成的灾害也是完全避免的。

2.2灾害的危害程度: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做些拓展介绍,让学生知道各种灾害的危害程度。例如,在讲地震时就要详细介绍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增加30倍)与破坏程度的关系,并介绍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不同程度危害的地震,让学生对地震的危害有个清楚的认识。在讲水旱灾害、寒潮、台风、赤潮、咸潮时,可以结合我国的国情做一些专题介绍让学生知道它们每年对我国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通过这些介绍让学生明白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同时也可巩固学生的防灾和减灾思想,并让学生觉得地理是很有作用的,进而产生学好地理的热情与欲望,更加喜欢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