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9:07

网络暴力现状篇1

近几年来,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有关“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的讨论也逐年升级。从残忍的“虐猫事件”到妻子出轨的“铜须门”事件,从“史上最恶毒后妈”事件到背叛妻子致使妻子跳楼的“王菲事件”,从“艳照门”事件到最近“舒淇退出微博”中,我们可以领教到“网络暴力”的巨大能量。“网络暴力”不仅侵犯了当事人的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还给当事人造成了心理和精神上的巨大伤害,必须引起网民,乃至全社会,尤其是网络监管部门的重视。“网络暴力”是一些网民在表达自我言论时,因忽视自身社会责任而伤及他人,是一种网络表达自由化的表现。据此,有学者将“网络暴力”作如下界定:一定规模的有组织或者临时组合的网民,在“道德、正义”等“正当性”的支撑下,利用网络平台向特定对象发起的群体性的、非理性的、大规模的、持续性的舆论攻击,以造成对被攻击对象人身、名誉、财产等权益损害的行为。可见,关于“网络暴力”的概念还需要继续探究。

“网络暴力”的现状

在网络时代,上网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知识爆炸、语言创新、思想互动、观念更新,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随着网络的深入发展,信息传播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人们的公共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然而,从近几年来发生的“史上最毒后妈”事件、“铜须门”事件、“艳照门”事件、“房叔”事件等,可以看出在网络上裸地揭露他人隐私成风,导致了一场场激烈的“口水战”、“人肉搜索战”。网络正在成为一种难以限制的发表舆论的手段,其盲目性、偏激性、非理性等引发的一系列危害,已经昭然若揭。网络暴力愈演愈烈,网络的公信力和舆论监管受到严峻的考验,对我国的道德底线、法律权威也形成了猛烈的冲击。

“网络暴力”的成因

网络的复合传播方式为其传播提供了技术条件。网络与传统媒体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互动性、平台性特点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编辑、记者,也就意味着大众也可以利用网络不良信息、进行暴力侵害。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让网民能更加轻而易举的了解网络信息,如今的网络已不紧紧是文字信息了,更多的图片和视频进入网络世界。“舒淇艳照”如果没有裸的图片而只是单纯的文字说明,就不会产生这么大的反响。网络技术在带来网络巨大变革的同时,也让网络暴力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网络的匿名性、自由度高和群功能是产生网络暴力的温床。互联网上提供的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BBS)、在线聊天、新闻组服务和网络博客等服务,都支持用户以匿名的方式参与其中。虚拟的网络环境导致网络发言者可以用虚拟的网名和网络iD形式,隐藏其真实身份,这就造成网民言说责任与真实身份的断裂,使其放纵自身的网络行为,以不负责任的娱乐心态对待各种事件。网络BBS、论坛、各种网络群组作为一个高自由度的虚拟社区,常常成为大量虚假消息的集散地,从而提供了滋生网络暴力的土壤。另外,各种网络群组具有强大的群传播功能,网络发言者在难辨信息真伪的情况下,在群体传播中容易发生一些极端化的群体行为,偏激性的言论、盲目的举动、煽情的画面致使网络参与者的情绪在相互影像中不断渲染、强化、升级,于是产生了群体心理学上的广场效应,导致网络暴力言行的产生。

网络媒体追求点击率是产生网络暴力的推手。目前,互联网上的一些网站为了吸引人气,增加点击率,追求更多的商业利益。通过一些血腥或极具煽动性的标题,大肆炒作,使得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和谩骂攻击的对象。而网站也因此获得了高点击率。因此有学者指出,“网络暴力”背后实质是“网络暴利”。这次的“舒淇事件”其背后就是网络水军的力量,而这些网络水军和网站都得到了自己的利益。

网络法制不健全和监管缺失是产生网络暴力的重要原因。虽然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十分迅猛,但是网络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目前,我国关于网络暴力的立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非专门针对互联网的、但宏观涉及到相关立法,如《民法通则》、《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侵权责任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对网络中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的保护和维权作了规定;二是专门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司法解释,以及一些地方性对网络暴力的法律规定。尽管相关的网络立法已经不少,但大多都停留在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层面上,法律法规内容不完善、可行性差、处罚力度小等情况非常突出。甚至各个政府机构从自身的执法角度和部门利益出发,制定了一些互不协调甚至相互冲突的法规,这种局面致使执法部门有法难依、无所适从。

社会转型中风险的无序释放是催生网络暴力的现实动因。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力量的驱动下,“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农业与工业的更迭、压缩式的跨越发展,使转型期中国比发达国家面临更加多元复杂的风险。”网络暴力现象在中国的层出不穷,很大程度上是转型过程中风险无序释放的结果。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脱序式发展,加剧了社会认同的分化,致使社会情绪不断郁积并涌向网络空间,形成网络暴力。

毋庸置疑,以市场化取向为首要目标的改革,的确创造了经济增长的“中国奇迹”,极大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与此同时,由于经济社会“重效率而轻公平”的脱序式发展,加之、权钱交易等贪腐问题的大量存在,社会贫富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强化了强弱失衡的社会结构。由此,在改革过程中的失落者、失意者及利益受损者等弱势群体那里,曾经虽然贫穷但却平和的社会心态中,如今更容易滋长相对剥夺感,而利益均衡机制的现实缺失又加剧了社会认同的分化。不难发现,对强势群体的评论,他们往往夹杂着一种偏执情绪,或奚落,或羞辱,并形成“有钱人缺德,有权人不公”的思维定势。网上社会的迅速崛起,无疑给他们提供了自由言说和情绪发泄的广阔空间。可以说,网络暴力成了名副其的“弱者的武器”。

“网络暴力”的应对策略

目前,网络暴力的危害性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认为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网络监管制度。完善网络的法制建设是限制网络暴力的根本方法,也是规范网络行为的基本依据。任何文明的社会都离不开法律,法律是解决纠纷、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同样,网络社会也需要法律来对其进行引导,以推动网络舆论监督的规范化。针对互联网上的网络暴力非理,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对其进行恰当的界定和引导。制定法律的目的不仅仅是要保障公民网络言论自由的权利,还要特别强调言论自由的限度,即对公民权利无差别的尊重和保护。在对大多数人的权利保护的同时,也要尊重和保障少数人的权利,防止“多数人的暴政”。

适当地实行网络实名制。应大力推行网络实名制度。从一些发达国家的网络管理经验看,网络实名制可以有效遏制网络暴力信息的泛滥,并且不会对言论自由构成阻碍和限制。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推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在2006年底,韩国国会通过了《促进信息通信网络使用及保护信息法》修正案,其中规定主要门户网站在接受网民进行留言、照片和视频等操作前,必须先对网民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等信息进行记录和验证,否则将对网站处以最高3000万韩元的罚款。据统计显示,截止到2007年6月,韩国互联网日访问量超过30万人次的35家主要网站开始陆续采用实名制,并且实施实名制后,对网络暴力的监管收效显著。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其做法,结合我国的网络实情逐步实行。

网络暴力现状篇2

关键词:网络暴力;网络舆论;成因;人肉搜索

(一)网络暴力的概念与表现形式

网络暴力的问题出现后,我们对他的了解与研究也越来越多,但关于网络暴力的定义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不同。一般来说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表现形式

1.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有院臀耆栊缘氖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

2.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

3.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生权利受损等等。依据表现形式可分为:网络语言暴力、网络行为暴力、网络精神暴力网络语言暴力是指在网上使用文字、语音、视频等方式直接对受害者进行谩骂、污辱的行为。这种行为是网络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一般与网络精神暴力同时发生,并易被炒作,从而形成现网络暴力诱因的主要目的。

(二)浅析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

网络媒体的原因

1.网络的匿名、虚拟性等特征为网络暴力的形成提供了温床

在网络传播中,人们所处的传播情景是虚拟的,网民是以匿名的身份发表言论,他们是“无名的大多数”,现实生活中本该遵守的规范和约束在网络传播中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网民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风险趋近于零。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就会大大降低,他们很容易突破道德底线而情绪化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受到某一事件的刺激时,很多网民处于一种非理性状态,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对当事人进行讨伐与攻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显示出不满与愤怒,当附和的人越来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网络暴力事件便由此产生。

2.“人肉搜索”是网络暴力形成的内在原因

“人肉搜索”在发挥积极的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也逐步暴露出侵犯隐私权、影响当事人正常学习生活的弊病,它利用人问人、人寻人的人际传播模式,不断地更新当事人的信息,为网络舆论提供了一个又一个新鲜材料,促使网络舆论一浪高过一浪,使得事态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局面,最终导致网络暴力的形成。

网民的原因

1.网民的年轻化及从众心理使其容易失去理性

我国网民中10-29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为66.7%,且网民中初、高中学历者所占的比重达到了67.4%。网民的年轻化使得他们容易冲动、激怒,而且年龄也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及对事物认识的深度。从众心理又使大多数网民丧失了自己的理性判断,多数网民对网络上的言论采取盲从的态度,这样一来,很快就形成一种滚雪球效应,当某些“意见领袖”的声音成为主流意见并形成强大的舆论合力时,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就在所难免了。

2.网民的自我表达及狂欢心理使其易于宣泄恶搞

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舆论表达的崭新渠道,在网络传播中没有身份、等级的差别,普通民众获得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拥有的话语权、表达权,他们把对现状的不满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尽情地宣泄排解,很容易出现一些极端言论,从而形成网络暴力。另一方面,网络传媒又具有强大的消费娱乐导向,网民极易从大量的信息中追求感官刺激,缺乏深刻思考,网络逐渐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秀场,大众以娱乐的逻辑解读生活,以玩笑的方式进行社会互动,他们追求“突破尺度”的开放,由于缺乏自我节制,容易忽视当事人的感受而一味追求娱乐的,极易挑战道德底线,冲破法律。

外界管理的原因

由于网络的参与主体“网络人”在现实和虚拟社会都存在,其具有的现实和虚拟的双重身份使得个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而网络传播中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使网络法律在制定和实施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也助长了某些网民“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致使互联网信息者滥用自由表达权。截至目前,我国颁行的网络法规共有数十部,但这些法规无论是从效力等级还是可操作性上,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网络暴力的案例事件以及对策

近年来,网络暴力的事件屡见不鲜且越发严重,“优衣库事件”、“杜海涛下跪韩星事件”、“袁姗姗滚出娱乐圈”“嫩模杨又颖被网络暴力迫害致死”……这些例子数不胜数。这些键盘侠,营销号不管事情的真实性,随意传播各种不实报道,各种辱骂,中伤受害者本人,家人,朋友,让受害者们苦不堪言。

要想做到减少网络暴力的事情发生,就要如下采取措施:

1.加快网络立法建设,加强网络技术管理

目前,我国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明显还不够完善,亟需制定一套成熟的法律法规,以实现对网络开放性的法律控制,使网络传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另外,由于网络的高度开放性、技术性,仅仅借助于法律一种手段进行舆论管理已难以适应网络的发展,对网络言论的管理还要依靠高新科技。在法规层面、技术层面同时着手,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应对网络暴力。

2.联合传统媒体监管,强化网上舆论引导

在面对网络暴力事件时,传统媒体要强化自律意识,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并迅速做出反应,调查事件真相,完整、全面地展示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消除一些流言、谣言,把握议题的主动权,对网民的非理性、盲从情绪给予理性及时的引导。另外,在网络暴力发生时,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网站的管理者必须承担起责任来,对错误、过激的言论加以引导,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控制正确、健康、理性的舆论导向。

3.加大网站监管力度,规范网上传播内容

一方面,网络传播者应自觉承担起信息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的角色,做好网络信息的搜集、取舍、过滤、整合、全过程的把关工作。另一方面,要推行网络实名制,实名制的推行,可以准确地查询到网民的真实身份,在责任主体明确的情况下,网民发表言论便会有所顾虑,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净化网络环境。

网络暴力现状篇3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网络不良文化网络犯罪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044-02

未成年人是社会群体中较为年轻的一个群体,被社会一般观念认为纯真而充满着朝气,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明日的脊梁。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一直都是国家治理和社会运行的重中之重。然而,近年来不断发生未成年人犯罪事件,且往往都与互联网有联系。这暴露出了我国缺乏监管的网络环境,已经慢慢变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催化剂。本文将重点分析,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未成年人犯罪事件中的网络诱因。

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网络传媒的不断便利,让传统观念不断更新,社会关系接连出现新变化。这一系列时代的变迁都在考验着我们的制度能否完成保护社会的职能。在相关制度无法及时适应时代需要的情况下,不断敲击人们内心的未成年人犯罪事件屡屡出现。据不完全统计的相关新闻报道:2015年2月,云南省富宁县某中学1名女性学生被同校6名女学生围殴,并拍摄上传网络;2015年6月,江苏省南京市1名初中一年级男生被同校高年级学生连续击打十多个耳光后吐血。同样是2015年6月,浙江某地多名初中生将1名小学生强行关押在小黑屋中殴打并用香烟烫身。

(一)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的现状

如此频发的未成年人犯罪事件,我们当然要勇于面对、理智思考,分析目前未成年犯罪事件的现状。

(1)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事件在数量越来越多,在内容上越来越恶劣。在各大网络和传统媒体上,对于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的报道屡见不鲜。据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的统计,仅2015年1月到四月间,见诸报道的未成年人犯罪事件就有40余起。同时,相当数量的未成年人暴力事件,情节恶劣、手段极端,影响恶劣。

(2)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事件涉案人员年龄越来越低,尤其是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暴力犯罪令人担忧。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至2015间,未成年犯罪涉案人员呈现低龄化趋势。而未满14周岁未成年人恶性犯罪事件也是有见诸报端。如轰动一时的“湖南邵阳市中小学生杀害女教师”案。

(二)现阶段未成年犯罪行为的特点

通过对新闻报道的整理,笔者梳理总结了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的特点。

1.未成年人犯罪事件呈现网络化特点

一方面,网络的普及使得未成年人易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从而导致暴力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未成年暴力行为人常常将暴力事件过程上传网络,给被害人带来精神上的二次伤害。而这种行为本身,也构成了网络不良文化的一部分。

2.未成年人犯罪事出现冷漠围观趋势

在很多犯罪事件发生时,尽管聚集了大量的旁观者,却几乎没有出现阻止者、援助者,反而出现了大量围观拍照、上传网络,甚至加入暴力侵害的人,而这些人往往也都是未成年人。在暴力视频上传网络之后,围观的网络群众,也少有批评,多是围观、嬉笑。

综上,我国现阶段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呈现出暴力网络化和围观冷漠化的特点。

二、我国现阶段网络环境的缺陷

(一)不良网络文化泛滥

网络环境中,除了大量可以被人们利用的信息,也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良文化,并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网络色情、网络、网络暴力等内容,在不良商家的驱动下,见缝插针地出现在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而未成年人本身意志力不坚定,和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不利影响,造成三观建立的方向出现倾斜,甚至完全与正确的方向相反。近两年来不断增多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中,多出现因长期接触网络不良文化,而产生人格的行为人。

(二)网络游戏内容趋于暴力化

网络游戏是网络世界的主要角色之一,也深受未成年人的热捧。然而我国网络游戏的暴力化倾向越来越严重,一方面,防火、砍杀、殴打、帮派等情节,似乎成为了网络游戏的标准配置;另一方面,网络游戏中各个玩家用于聊天、交流的网络用语,也呈现暴力化、低俗化的的趋势。对于正在成长之中的未成年人而言,长期接触此类网络游戏,对暴力情节耳濡目染,对低俗词语张口既来,显然会对其自身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网络用户鱼龙混杂,缺乏监管

网络世界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社交平台、游戏平台、网络论坛等。这些平台、论坛中的网络用户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于有一定辨别能力的成年人而言,尚且无法鉴别每一条网络评论的正确与否,处在三观建立过程中的未成年人,在三观不稳定的情况下,及易在鱼龙混杂的网络社交环境中,受到蛊惑,偏听偏信一些或偏激或别有目的的言论,以至于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一方面,未成年人在网络论坛、社交平台中,很容易与思想偏激或别有用心的人建立交流,进而受到蛊惑。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中的非法网络、基于网络的非法交易平台等网络犯罪行为,见缝插针,未成年人极易被拖下水。据《济南日报》2013年11月报道,济南一14岁的少年,通过网络学习制毒技术,并通过建立QQ群的方式,在网上销售,其贩毒QQ群规模达500人之多。这体现出了用户鱼龙混杂、缺乏有效监管的网络环境,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温床之一。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网络诱因

在分析了我国网络环境的缺陷之后,本文将继续总结,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犯罪的网络诱因。

(一)把互联网当成法外之地

曾在首届互联网大会上强调: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然而,很多未成年犯罪的行为人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很多未成年的观念中,虚拟的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是不同的,网络世界是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自由空间”,在网络世界中的行为,并不受现实世界中的法律约束。很多校园犯罪事件,行为人将现实中的暴力犯罪行为拍摄成视频,再上传至网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网络上的点击量和“点赞”,却不知道,这种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另有一些校园暴力行为,其导火索是行为人在网络论坛中的口角、辱骂,最终演变为网络骂战,甚至是现实中的聚众斗殴。这些犯罪事件中的未成年人,多抱着“网上的事情,与现实世界无关”的态度,而不再约束自己的举止,最终做出犯罪行为。

(二)不良网络文化扭曲未成年人的观念

网络媒介具有传播速度快,内容纷繁复杂,管理不及时等特点,而在校未成年人又是网络文化的主力军。由于未成年人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建立的过程中,思想极不稳定,极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当网络文化的特点和未成年人的特点相结合之后,就会出现未成年人严重受到网络不良信息影响的现象。包括低俗色情暴力在内的不良网络文化,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管理和规制,而被未成年人接触到。抱着猎奇心态接触网络文化的未成年人极易被这些不良文化所诱惑,而由于未成年人本身的特点,不良文化又极易在未成年中传播。充斥着低俗暴力等不良价值倡导的网络不良文化,成为引诱未成年人以身试法的外在原因。因此这些没有受到良好规制和管理的网络不良文化,成为了诱发未成年人校园暴力事件的外在诱因。

(三)网络游戏使得未成年人易产生暴力倾向

如前文所述,未成年人有相当一部分花在网络上的时间用于参与网络电子游戏,甚至很多未成年人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用于玩网络电子游戏。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愉悦身心本无可厚非,而当绝大部分网络游戏的内容都趋向于低俗、暴力时,网络游戏,对正处于三观建设过程中的未成年人的不利影响,可想而知。当在游戏世界中见了很多打打杀杀的场面之后,未成年人将对现实生活中的暴力行为也失去敏感,甚至愿意主动尝试。据《京华时报》2013年8月报道,职业学校的学生王某,因为口角与同学发生争执,便用汽油烧伤同学,自己也被判入狱8年。当被问及为何会如此冲动时,王某回答,实在网络游戏中,经常使用虚拟“火焰”攻击“对手”,才会在现实的争执中,也想到使用这样的方法。在法庭上,王某也坦言,希望其他人以他为戒,分清网络与现实。

(四)互联网成了教唆犯的聚集地

正如前文所言,互联网用户鱼龙混杂,有不少别有用心的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交流快捷、便利的特点,引诱未成年人加入犯罪组织、教唆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在各种QQ群、网络论坛中,犯罪分子通过言语劝说、金钱诱导等方式,建立随时可以听命于其的未成年人犯罪组织,并通过洗脑式宣传、误导式宣传等方式,牢牢的控制住未成年人的思想。这样的网络教唆犯,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又一大诱因。

四、防范未成年犯罪的网络诱因的建议

面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网络诱因,以防止未成年人犯罪为目的,本文提出改善我国网络环境的具体建议。

(一)引导网络游戏健康发展

未成年人应该在健康、愉快的环境中成长。因为网络游戏存在问题,而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游戏显然不可取,也不可行。未成年人在游戏中放松身心,无伤大雅,无可厚非。因而,必须引导网络游戏朝着内容健康的方向发展。国家、政府因鼓励互联网企业开发出积极健康、内容有趣、可玩性高的网络游戏。既能满足未成年人的娱乐需求,又能为未成年人创造积极、健康的游戏环境。

(二)有效监管网络不良文化,助力优秀文化传播

网络不良文化的泛滥,不仅污染未成年人的视听,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帮凶。网络监管部门必须加大网络监管力度,筛查不良网络文化,并及时清除。对于涉嫌违法犯罪的内容,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为未成年人的网络生活创造一个纯洁的环境。对于不良内容者也是未成年人的情况,要在清除的同时,及时调查背后可能存在的犯罪行为和犯罪倾向,防微杜渐。同时,要帮助优秀文化在互联网中得到广泛的传播,用优秀文化,驱逐不良文化。

(三)网络论坛要主动滤过不良信息

大量与违法犯罪有关的网络信息,都是在网络论坛中被、传播。网络论坛的管理者,应当主动监测、过滤内容违法的不良信息,防止这些不良信息引诱未成年人犯罪。对于这些信息背后可能存在的犯罪行为,网络论坛管理者,要配合网监部门、公安部门,对不良信息人的追查,及时打掉网络犯罪组织。

(四)加强未成年人普法教育

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行为人,以为网络是法外之地,而以身试法;或是因为对法律存在误解,而产生偏激想法。面对这样的情况,要加强未成年人普法工作。以学校、社区为单位,定期开展法制宣传,让未成年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制观念武装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的成长中离不开网络,但网络环境本身的缺陷,为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提供了诸多诱因。为了防止未成年人犯罪,也为了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必须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必要时可以立单行法以调整、规范,以求有效地打击网络犯罪、净化网络环境、阻断止未成年人犯罪的网络诱因。

参考文献:

[1]汪怡婷,李竹钦.闲散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63-66.

网络暴力现状篇4

人们在网络上自由地表达观点、尽情地发泄情绪,而与此联系在一起的是“网络通缉令”、“网络追杀令”等词,网民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个人隐私,同时,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其“魔鬼”般无孔不入的威力导致现实生活中的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2006年4月“铜须门”事件之后,《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和《南德意志报》等欧美报刊相继刊发报道,质疑中国网民的做法是对个人隐私、情感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等的严重侵犯,《国际先驱论坛报》更是以《以键盘为武器的中国暴民》(原文为mobruleonChina’sinternet:thekeyboardasweapon)为题目,激烈地抨击中国网民的“暴民化”现象,①“网络暴民”这个概念由此产生。

“网络暴民”现象与网络虚拟人格

国外媒体将中国网民称作“网络暴民”是片面化、污名化网民的行径,对此质疑的声音不仅仅让我们以正常、平静的心态去认识“网络暴民”,更是让我们以谨慎、客观的态度去对待“网络暴民”。“网络暴民”的行为是一种虚拟空间的“群体极化”现象,对于“网络暴民”群体,通常是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声响符号和视觉符号为载体,对事件当事人及其亲友在网络上进行漫骂、诽谤等人身攻击,非理性的行为对当事人的现实生活造成侵扰和伤害。网络空间中的成员何以借着网络联络感情、沟通意见以及分享价值?作为虚拟空间的一种内在力量,“网络暴民”现象与网民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形成的独特的网络虚拟人格有直接的关系。

虚拟人格是人内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

莫里尔・莫里斯和克里斯汀・奥根曾指出:“网络传播是多层面的。过去,人类传播中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四大类型相互独立,互不联系,而在网络传播中的传播方式可分为四种:1.个人对个人的异步传播,如电子邮件;2.多人对多人的异步传播,如新闻讨论组、电子公告牌和电子论坛等;3.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少数人、个人对多数人的同步传播,如多人用户游戏、在线聊天等;4.多人对个人和个人对多人的异步传播,主要指信息接收者在网络上寻求信息的活动,如网页和远程通信等。”②可以看出,网络作为一种“泛媒介”,已经融合了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传播形式,使得这几种传播形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工具,给人们的传播交往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生活理念等方面正发生着全新的转变,它对人们心理世界的认知、交往方式也带来变化,网络这样一个特殊的虚拟的世界,促使着网络虚拟人格的产生。

“人格”是指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③虚拟人格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目前对虚拟人格的概念界定莫衷一是,鉴于其特殊性,不妨先为其下一个定义:“虚拟人格”指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的基础上,在网络传播中,通过与网络虚拟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它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显露和表现出的人格。比如有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很沉默,在网上却很健谈;有的人平日性格很温和,在互联网上却很暴躁;有的人现实中彬彬有礼,网上却出言不逊等。作为客体的外部世界会在主体的人的思想感情上得到反映,主体自己会产生心理和生理的反馈信息,这种自我信息交流常常表现为自我思考、内心冲突、联想与回忆,这种自我传播的互动过程,仅限于自己,不要求与人共享。针对网络上的话题事件,一部分网民的回帖和反馈正是这种自我表露、自我宣泄的表现。网络虚拟人格与现实中的人格不相符合,因此网络媒体人内传播活动显现出独有的特点。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与网络虚拟人格

人格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基础,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了“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论”,即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基础和源泉,它包含了所有原始的遗传的本能和欲望,宛如“一口充满着沸腾的激动的大锅”;“自我”所代表的是理性和判断,它既要满足“本我”的要求,又要使之符合“现实”,调节二者之间的冲突;“超我”则代表一种对本我的道德限制,与“本我”处于对立地位,它不仅使“本我”推迟得到满足,而且使之不能得到满足,它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④本我追求的是快乐,自我追求的是现实,超我追求的是理想,三者是存在矛盾的,但在一般情况下,本我、自我、超我三者是处于平衡状态的,三者平衡才能保证健康的人格发展,而平衡一旦被打破,自我无法满足内部和外部的需要就会产生焦虑甚至人格失衡和分裂。

在现实生活中,现代人的学习、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而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的关系失衡成为部分网民行为失衡的根源,在失衡的状态下,人的内心呈现出一种紧张状态,而人具有解除紧张状态的先天倾向,因为如果紧张持续时间太长、程度太深,那么人是无法忍受的,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人格的分裂和精神病,于是,大多数人都会通过形成心理防御机制来宣泄压力,调节心态平衡,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我防御机制,这种自我防御机制往往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它们是无意识的,即人总是不知不觉地、无意识地采用它们;二是人们往往否定、歪曲或虚构实际情况,从而与现实相脱离。⑤

2009年7月,在“孙丹勇”事件中,富士康员工孙丹勇跳楼自杀,同学高歌随后发帖,认为孙在跳楼前遭到富士康领导顾钦明的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于是,当事人顾钦明被“人肉搜索”,富士康也被指“血汗工厂”。事件为何引起众多网友的愤怒?其中势必有触动网民心弦的共鸣之处。现代社会,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常常导致人们非常态的心理失衡和压抑,于是孙丹勇得到网友友人般的关怀,网民进而为其“打抱不平”。这是现实生活中个体本我的快乐受到压制,导致人格结构失衡的结果,本我是人格的基础,是非理性的,常常违行为规范,这种本能受到约束,很少能自由表现,在现实中其受到压制,势必在网络中成为虚拟人格形成的温床。还有一个方面,是个体超我的理想化人格,现实中,自我往往落后于超我,因此,个体常常希望成为超我所要求的“理想化的自我”,在网络中,保留自身的闪光处,完善现实生活中不如意的地方,在典型的“网络暴民”事件中,网友常常以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没能做到和达到的标准要求事件当事人,即所谓的己所不欲,却施于人,2008年四川地震中的“范跑跑”成为千夫所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近几年的“网络暴民”事件中,众多网民往往对事件不加以证实,在未知真实性的情况之下,无意识地采用了一家之言,同时,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意愿对事件内容进行改造和变形,随着事情的发展,表现出与现实的严重脱离,给当事人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鉴于互联网自身的特点,直接促成众多心理防御机制中“虚拟人格”的实现。

网络虚拟人格与“群体极化”现象的关系

当前现实社会中,人们都各自承载着各方面的压力需要发泄,种种行为常是迷失了方向的表现,很多人处在紧张、压抑、困惑、烦躁甚至不满的群体环境中,而此时还没有形成更多畅通的交流及宣泄渠道来缓解人们内心的苦闷,在网络世界中,某些突发性事件或突然的信息刺激,引起网民足够的关注,而现实社会相关机构、部门或当事人并未给予现实问题的解决,在种种的压力和一定的情绪状态下,人们希望在网络中找到“志同道合”之人,而聊天室、贴吧、社区、博客等的出现给了人们广阔而自由的倾诉空间,网民也会因为相同的心境而获得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的力量感,肆意发泄情绪以得到满足。这符合受众“使用与满足”的行为动机,一部分网民的网络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互联网,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换言之,在网络空间里,被社会道德规范压制下隐藏的“本我”层面展现出来,在互联网上参与肆意攻击、谩骂、侮辱等群体行为的人,绝大部分都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实姓名,这些“无名氏”在网络虚拟空间内不受约束,网络虚拟人格因“无个性”群体的出现而形成,尽管是暂时的,却仍不负责地发泄了自己的情绪。

网络虚拟人格在匿名的网络空间中形成,这又成为滋生“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诱因,群体中的成员开始即有一定观点偏向,在突然的网络事件信息刺激下,人们在与网络中的“志同道合”者经过讨论之后,结果是一开始的倾向又往前跨了一步,之前的想法和观点更加牢固,并且走向极端。⑥

在2009年8月的“巧克力女孩”事件中,上海女孩娄婧参加选秀节目引发了一场网友关于其肤色的争论,开始的讨论只是围绕娄婧的肤色,她不被认为是真正的中国人,而后,网友对这位“巧克力女孩”的兴趣致使其被“人肉搜索”,对黑女孩娄婧的关注话题转向对她及中国妈妈的攻击,娄婧的身世被“挖”出来,称娄婧的母亲在结婚后,与一名黑人发生关系,黑人回了美国,留下娄婧的母亲和腹中胎儿,这段“与美国黑人的婚外”迅速传播开来,引起网民对其母女的反感情绪,网上对娄婧母女的辱骂声不断,娄婧母女的单位、住址、电话等被贴出,此刻,在网络空间中,网民在匿名的虚拟环境中相遇并极力强调团体认同,极端化的程度加深,娄婧事件因此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结语

“网络暴民”现象出现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中,它对现实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虚拟人格”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这种由人际竞争和社会压力引起的心理矛盾,同时由科技发展引导的网络文化交流等造成的压抑型和理想型“虚拟人格”,虽然不等于人格分裂,但对个体人格除了正面的积极宣泄等作用外,也有负面的消极影响。“网络暴民”所体现出来的网络虚拟人格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的网络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思路,对于树立网络新风、建设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必然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能够促使广大网民增强自身的责任感,提高其文明上网的自觉性。同时,对于解决互联网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也提供了参考意见和解决思路,这对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也有建设性的作用。

注释:

①Howardw.French:mobruleonChina’sinternet:thekeyboardasweapon:internationalHeraldtribune,?_r=1

②merrillmorris&Christineogan,theinternetasmassmedia.JournalofCommunication46(1),winter.0021-9916/96

③⑤郑雪编著:《人格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第83页。

④弗洛伊德[奥]著,杨韶刚译:《弗洛伊德心理哲学》,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⑥凯斯・桑斯坦[美]著,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第49页。

参考文献:

1.曼纽尔・卡斯特[美]著,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理查德・斯皮内洛[美]著,李伦等译:《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古斯塔夫・勒庞[法]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4.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陈光磊、黄济民:《青少年网络心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网络暴力现状篇5

本文从完善立法体系,培养公民法律意识,发挥网络运营商的监管作用,拓宽公民的监督权、表达权形式途径这四个方面提出了“网络暴力”的解决途径。以期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充分发挥良性的“人肉搜索”应有的信息交流功能与社会监督作用。

关键词:

网络暴力;法治文化建设

一、人肉搜索与网络暴力

“人肉搜索”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用人工参与和相互交流来逐步提纯搜索内容、从而获得精密的搜索结果的一种信息提供机制,在促进言论自由、信息交流、舆论监督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目前随着微博等大型社交互动媒体的兴盛,人肉搜索被滥用的情况日益增剧,其所展现的负面效应已经远超过积极意义。这种狭义的“人肉搜索”初次发生在2001年的“微软某某某”事件,并在2006年的“虐猫事件”中展示了强大的威力并为人所熟知,随后的“铜须门”、“华南虎”等大规模人肉搜索事件不断发生,关于人肉搜索的争议也一直在持续着。支持者认为,现代民主法治社会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在网络上发言作答则是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最为方便、快捷的渠道之一,因此不应剥夺这种声音,而且还要给予其最大限度的保护。而反对者认为,由于没有完善的法律约束,人肉搜索很容易失控或变质,逐步演化成为网络暴力行为,成为一场“暴民的狂欢”,侵犯被搜索者的合法权益。“网络暴力”这一概念近年来被广泛讨论,但目前的研究大多从传播学、伦理学角度入手。从法学角度来看,这一概念涉及到多个法律部门,在此可将其概括成:网络暴力是指由数量不确定的网民发起与参与的,对于未知的或已知的人物与事件,以虚拟网络为平台,通过具有攻击性、煽动性的言辞对被害人精神造成严重持久的损害。具体表现为谴责、谩骂,编造并传播不实言论,擅自曝光被害人私人信息,对被害人进行电话、短信等方式的骚扰,以及其他严重侵害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是一种具有突发性与持续性,危害程度极高的非传统暴力行为。

二、网络暴力的消解与法治文化建设

网络暴力不仅造成了对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侵害,还违背了我国《民法通则》明文规定的公序良俗与禁止权利滥用这两项基本原则。网络暴力行为的本质在于没有把握好自由行使权利与不妨害他人合法权利之间的限度,并由于这种失衡导致了对整个互联网以及现实社会的不良影响。长此以往这种状态必然会对社会法律秩序造成极大的破坏,任其自由发展下去的后果将不堪设想。目前国际上处理网络暴力的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行业自律模式,另一种则是以欧盟国家主导的立法规制模式。这两种模式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应对网络暴力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应结合我国国情入手,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治:

(一)加强对网络隐私权的立法保护。

迄今为止我国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尚未制定完整的法律规范,仅以条文的形式存在于一些行政法规之中。这些条文虽然明文规定保护公民网络隐私权,但对于如何界定以及如何具体进行保护都并未做进一步详细规定。网络隐私权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在网络环境中的基础地位,对其还应专门制定相关的特别法来进行进一步的保护。通过构建隐私权保护体系,对传统隐私权与网络隐私权进行双重保护,这样才能有效的填补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立法空白现状。

(二)培养公民尊重隐私的法律意识。

首先,需要培养公民面对网络隐私权的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在网络活动或与陌生网友的聊天中不随意公开自己个人信息;注意甄别网站的信息保护程度,不在缺乏信誉度的网站上填写真实资料等。其次,需要培养公民对于他人网络隐私权的尊重意识。做到独立思考不盲从,在确认事实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不、不轻信、不传播没有正式来源的消息,对于侵犯他人网络隐私权的言论及时指出并进行举报。

(三)发挥网络运营商监督管理作用。

网站与论坛是人肉搜索与网络暴力行为发生的背景平台,虽然运营商本身不一定是网络暴力的发起者,但对于任由人肉搜索愈演愈烈最终形成网络暴力,网络运营商难辞其咎。尽管目前从ip地址追踪发帖者的技术还尚未成熟,但加强网站的自律以及加强对网民发言的监督管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人肉搜索极端化。具体可以在网站服务条款中规定,如果出现诽谤、侮辱性质的发言,网站有权在发现后及时、主动地删除相关信息,防止言论扩大。如有必要,信息流动量大的网站可以采取实名制的注册方式,对网民起到一定的提醒与震慑作用。

(四)开拓监督权、表达权行使途径。

目前我国公民行使行政监督权的途径少、渠道狭窄,表达程序较为复杂,民意的反馈程度不高。这些现状都打击着公民通过现实渠道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进而只能在网上对自己认为司法处理不公的人物或事件进行口诛笔伐。所以司法、行政机关都应与公民建立畅通良好的沟通机制,做到审判行政的公开透明化,充分提高公民对案件审判、政策执行的参与程度,形成公民与司法行政机关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和谐局面。在保障公民的监督权与表达权的同时,构建良好的互联网环境与社会秩序。

作者:刘怡春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网络暴力现状篇6

 

关键词:传媒暴力;青少年;越轨行为;对策

   引论

新闻媒体在报道中会体现出其特有的传媒暴力,如过多地对暴力犯罪过程的细节进行描写,过度描写血腥的场面,并配以照片,还有淫秽色情的链接自动链接,不堪入目的画面随着自动跳出等。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巨大,吸引更多的时候是劫持青少年进行模仿,继而做出越轨行为,传媒暴力产生令青少年无法抗拒的越轨示范作用。面对传媒暴力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越轨行为,传媒应该加以重视,承担起传媒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避免传媒暴力。暴力下阳光也会黑暗,传媒暴力下的青少年越轨行为是无需说明的,相反不越轨的情况却需要解释。青少年自身的可塑性高,被传媒暴力侵害的可能性加大;自制力差,面对传媒暴力时反抗能力弱。电影电视及网络等提供视频画面的媒体,暴力以画面的方式存在,视觉冲击力更为明显,影响更加直接。网络媒体存在大量的非法链接,一次有意无意的点击也会改变青少年的一生。

媒体在报道事件时要考虑到青少年的感受。追求还原新闻真实的同时,不要忘记还有3.67亿青少年受众。过于刻画当事人越轨行为细节是不负责任的传媒对青少年施加的暴力。传媒应该用正确的方向引导,用健康的娱乐陶冶,用积极的文化熏陶,使我们青少年在传媒提供的和谐氛围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积极向上的文化中避免失范行为的发生。大众传媒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但客观上存在着传媒暴力,如何避免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发生,本文现做粗浅的探讨。

一、传媒暴力存在的原因

传媒以监测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和提供娱乐等方式作用和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和行为方式。194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战后公共图书馆的准则》一书中首次使用传媒作为术语,现在已成为各种传播工具的总称,又被称为“媒体”或“媒介”,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传播途径有纸类(新闻报纸、杂志)、声类(电台、广播)、视频(电视、电影)还有现代的网络类(电脑视频)等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传媒方式还会出现,像利用量子态隐形传输技术,两地之间只需要知道其中一个光子的即时状态,就能准确推测另外一个光子的状态,从而实现类似‘超时空穿越’的通信方式。[1]

1.传媒暴力

传媒是传播媒体的简称,传媒暴力主要指大众传媒中渗透的暴力内容,是指媒体在传播文化中承载的过多过于详细的有关暴力色情镜头的描绘,详细地重现暴力过程以及暴力手段的分析,暴力心理叙述,渲染社会大众对越轨群体的普遍歧视与不理解,夹杂了过多传播者的主观道德评判而弱化法律分析等[2]。

笔者认为,传媒暴力不仅仅表现是对暴力血腥、色情淫秽画面在被动点击后的呈现,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主动吸引受众注意,引诱受众观看和点击。表面上看是受众的主动点击,但是在点击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青少年是在传媒暴力挟持下的无奈选择。在暴力色情泛滥之际,正常的网上下载资料时,资源中已经被种下到暴力和血腥内容的链接。网上资料下载结束之时,也是色情暴力内容安装完毕的一刻。更有的流氓软件,劫持客户端的浏览器,强制链接到暴力色情网站。这种情形是传媒暴力赤裸裸的体现。

2.传媒暴力存在的原因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纸质媒体要读者,声频媒体要听众,视频媒体要观众,网络媒体要点击率。总而言之,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媒体追求尽较多的关注,让尽可能多的受众认可。巨额利润的推动下,传媒暴力常常赤裸裸主动出击,传播媒体涉黄涉暴,更多情形是游走在色情和暴力边缘。以色情传播为例,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淫秽电子信息犯罪呈现出新形式、新特点,曾得到有效遏制的淫秽电子信息犯罪,又在手机网络中泛滥。手机网站已成为淫秽电子信息的重要传播途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中规定了13条,并于2月4日实行。司法解释针对利用新型的媒体像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犯罪及其利益链条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刑事案件法律适用标准。两高的司法解释

[1] [2] [3] [4] [5] 

说明淫秽电子信息的传播到了不得不治理的地步,也说明信息技术革命的同时,传媒暴力也在增加侵害未成年人的力量。可以想象,当量子态隐形传输技术成熟和广泛运用生产和生活的时候,传媒暴力更加难以遏制,如果不遏制,将对青少年产生摧毁性的影响。

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亿元,比年增长.%,暴利下的暴力顺理成章出现。以“”特大网上组织淫秽表演案为例,湖北荆州郑立建立丁香成人社区网站,从年月到年月被警方查获时,不到一年时间里吸引余万人注册成为会员,非法吸金万余元。在切断丁香成人社区色情网站的“资金链条”和“信息链条”后,多个色情网站在网上销声匿迹,个淫秽表演视频网站及其他涉案广告联盟、网络接入商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也被铲除,网络环境大大净化。在短短的时间内,丁香成人社区累积访问量高达.亿次,独立访客达万人次。暴利下,青少年无法抵挡由多个色情网站、个淫秽表演视频网站、其他涉案广告联盟、网络接入商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组成的传媒暴力团队。一个案例就足以见证暴利下的传媒暴力疯狂程度了。暴利是传媒暴力存在的原因。

二、传媒暴力下青少年越轨行为增多

.传媒让青少年忍受暴力

伴随着传媒被正常的使用,毫无防备的青少年在享受传媒信息快捷、资源丰富的同时,也要忍受着传媒暴力的侵害。目前,我国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亿,占总人口%的。以网络为例,CnniC对青少年上网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据调查显示,学生在网民中占有率达/强(.%),每周平均上网时长为.小时,其中每周上网超过小时的学生占总人数的.%,超过小时的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年月调查显示,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主要用途排在前面的依次为网络音乐.%,网络影视.%,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游戏.%,网络新闻.%,电子邮件.%,网络教育.%,写博客.%,网络购物.%等。截至年月底,中国青少年手机网民达.亿人,即%的青少年在使用手机上网,手机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第一位的上网工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青少年正常使用传媒,当传媒呈现给他们暴力和淫秽的信息时,青少年感知这个世界就是充满了暴力和淫秽。对暴力和淫秽习以为常时,他们就会把越轨当做正常行为,甚至以越轨为荣,越轨行为增多也就不足为怪了。网络上青少年虐猫、打人、扎针、聚众淫乱和强奸等事件频现,特别是最近网上频现打人脱衣、聚众淫乱的视频。大部分青少年在家长学校的引导下,可以正确认识上述越轨行为的危害,自觉的避免同类事件发生。但据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年)》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留守儿童约.亿,岁以下随父母流动的儿童万,留守在农村的也有万,这一数字约占全国农村儿童总数的%。留守的这万的儿童如何面对传媒暴力的侵袭?面对暴力侵害时,他们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甚至不知道自己被侵害。

菲利普·齐默巴多的实验说明人的动机与行为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关情景影响的结果。据“新跨越与四川青年”课题组调查统计,在名接受调查的青少年网民中,分别有.%、.%和.%的人认为“社会政治”、“传媒影响”、“家庭与教育”是影响人生态度的重要方面。传媒影响占据不可忽视的比重。随着量子态隐形传输技术成熟,能够广泛运用于信息传输后,信息传输更加便捷,同时传媒暴力也就会随着科技进步而突飞猛进,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就会加重。

.传媒暴力下的青少年越轨行为

网络暴力现状篇7

关键词:互联网;隐私暴露;形式;原因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263-02

一、互联网上隐私暴露的形式

(一)网络日记――人们可以利用的暴露隐私的空间

以往把日记和信件锁在自己抽屉以防大人们随便翻看的日子证明我们渐渐长大成人,想要独立的生活空间了,这些隐私像宝贝似的被藏起来,连最亲的人都躲避,更何况要示人,而且还是许许多多的人,这是不可能的。但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日记的形式把自己的隐私暴露出来,而且还是还能很好地保密身份。网络为大家提供了一条有效倾吐内心世界的途径。

(二)盛行于网络间的自拍与他拍照片

自自拍图片开始在互联网上流行,除天涯社区、猫扑网和网易等成为自拍图片的发起网站外,还出现了专门的自拍网络,如拍客网、365自拍网等,发帖率和点击率都很高,自拍照片花样百出,有些还很露骨。

(三)利用隐私暴露的网上个人求助行为

西南大学女大学生陈易以“卖身救母”的iD在天涯社区发帖求助,为了救自己身患重病的母亲,她“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此后,她陆续收到网友捐款10多万元。在天涯上发帖寻求帮助的还有重庆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周安华,他和父亲也收到了捐赠。这在网上迅速掀起轩然大波。

二、互联网上隐私暴露的原因

(一)价值观的变迁――人们的隐私观念

人们对隐私的观念和接受的程度在不断变化着。人们已经不再惊奇公共场合年轻人的相拥相吻、各种暴露的服饰、期刊的性感人物封页、各种整容技术的宣传、带有意味的影视图像和广告片镜头等等,这在二十几年前几乎是没有的。人们观念的变化整个社会宽容度是相辅相成的,价值观的多元现状与社会宽容度的日趋提高,给了隐私公开者一定的理解和尊重。

(二)暴露隐私的心理动因

推动隐私暴露的强大力量是窥探他人隐私的强烈欲望以及人体需要他人认可的动机。“隐私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它必须由认为它是隐私的当事人紧紧隐藏,人的生活由于有了隐私而不可思议地被扩大,因此隐私也就成为个人的精神财产。正是因为隐私具有排他性,是被隐藏的,暴露隐私才具有吸引力与价值”窃听器、针孔摄像头、适于远距离拍摄的相机等等科技产品的产生和随意买卖,营造了一种容易被人偷窥和偷窥别人的氛围。

(三)互联网的特性使得隐私暴露更加容易

正如学者所说,“特别是电视与网络传播,构成了最为广泛的公共领域,提供了从未有过的信息共享,它们将原来属于各个社会层面内部的场景推到了前台,从而整合了信息系统。声调和画面,无论经过怎样的准备,一旦显现,情感情绪的隐秘就不可能完全被遮蔽。以往被间隔在人际交往和印刷传媒狭小空间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公开讨论的话题,某些地点和方面的神秘正在消失。公开与私下场合的模糊,使得社会对许多模糊的社会类别给予了更多的宽容。

互联网不仅模糊了隐私领域的界限,而且使得隐私暴露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和具有持续性。人们对网络媒介的认识和使用逐步加深,网络带来了便捷的生活,在互动与信息的可控性中人们感谢这个共享的空间,而当一些隐私文字和图片超越个人界限,在这里轻易公开出去后,将造成循环刺激或伤害。互联网上信息有很多来自个体,当没有明确的规范让人们遵守并内化于心时,对使用者个体的约束力就会下降。总之,网络的虚幻和不确定性给人提供了释放情感、展示勇气和发泄怒火的缺口。网络的匿名性和隐秘性又使人们信任它可以承载隐私、展示的自我、宣泄隐秘情感。同时,其易得性也使现代群体中国窥探他人隐私的需求非常容易得到满足。

(四)社会转型期的失范问题

当个人与团体的纽带脆弱或消失时,个体处在一种失范状态之下。在社会转型期,新的社会规范和新的适当的道德秩序框架没有确立之时,整个社会处于无序状态,人们很容易出现失范行为,而人们行为所遵循的尺度带有随意性、个人性和盲目性。我们的整个社会偏向物质取向,冠以隐私的书名销路很好,刊登与隐私相关的内容的报纸更好卖,这样的网页的点击率也会更高。在市场因素的影响下,逐利的经济动机被认为是很重要的方面。盲目追逐物质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人文关怀和道德修养,人性中的浮躁与虚荣显现出来,导致目标和实现目标所用手段的非理性选择。重建社会秩序,强化人们的道德意识以及人类美好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说善良、崇高、正义、公正、责任,使人们在追求舒适便利生活的过程中,享受幸福生活,感受到社会整合的力量。

面对网络上的隐私暴露,对网络媒体社会责任的强调再次凸显出来,在没有外力强制即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的约束下,网络媒体自身的理性的道德操守起到关键作用,而媒介的道德责任、良知和正义是媒介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前提。

媒体是要声音的,是要表达价值和立场的,这在人们极度依赖大众传媒的今天尤其重要,大众媒介具有的引导和指导功能也是大众传媒的力量所在。大众传媒没有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客观的判断,就会给大众带来不确定性和困惑,尤其是在社会急速变动的时期,媒介应该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当人们的情感失控的时候,传媒的理性控制就要显现出来,如果公众不理智,大众传媒不清醒,那么公众的不理智程度将极度增大。另外,大众媒介把关不严、默许不良行为甚至是推波助澜的话,将产生严重后果。在国家的网络管理法规渐待完善的过程中,网络媒体应该进一步提高道德认知水平,要对自己的网络行为负责,以道德自律作为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有道德的媒介是有责任感的、有所担当的媒介,同时也是具有公信力的媒介,目前中国的网络媒体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隐私暴露反映出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健康社会的创设,健康社会的成员不仅身心健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调节情绪性感的能力,同时是健康快乐的,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积极乐观的态度及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在追求中完善自我、快乐生活。健康的社会成员互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更有助于社会的管理和社会理想实现。在创设健康社会的过程中,大众传媒依然是重要的力量。

参考文献:

网络暴力现状篇8

关键词:网络传播;民主政治;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3;D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6-0044-02

跟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公众对于自身话语权的掌握能力逐步提高,网络公共领域逐步形成并完善,受众网络权利的实现,以及社会大众通过网络形成的巨大力量对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视的推动作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由于网络技术自身存在的难以避免的弊端使得网络传播在民主化进程中遇到了许多阻碍,比如网络暴力,还有层出不穷的网络侵权事件。

一、从网络传播看我国话语权的再分配

1.网络媒介产生前的话语权状况

话语权是指“公民有就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是一种表达权和参与权的体现。”话语权是一个国家公民言论自由权、选举权和参政权等权利实现的大前提。话语与权力密不可分,必须要通过“话语”来实现真正的权力。而话语权作为一种潜在的现实权力,更大程度上体现的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在我国封闭保守的传统社会,受到传播媒介和传播渠道的限制,一个社会的话语权几乎被统治阶级所完全把持,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广大民众始终扮演着发不出声响的“沉默者”角色,他们的“意愿”始终被所谓的社会精英人物所利用、所代表。因此在过去的中国,民众几乎是没有话语权可言的,话语权只是统治者奴役人民的一个工具而已。

1.网络传播的产生与发展对我国话语权分配的影响

进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20世纪以来,传播媒介摆脱历史随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互联网传播时代。网络传播虽然只是人类传播技术革命进程中的又一新篇章,但无论是在社会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它所带来的的影响是巨大的,是全方位的,是翻天覆地的。

尤其是在社会话语权分配上,它堪称是一个瓦解权威、解构精英、打破话语权力垄断的分水岭。沉默了几千年的中国普通百姓被网络的力量唤醒,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社会生活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任何一个有互联网使用基础的人,都可以通过发帖、博客、评论及留言等方式来体现自己的话语权,互联网给一直沉默失语的草根阶层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当然,网络传播对我国话语权再分配的影响并不是单方面的,但凡是与“影响”挂钩的东西必然有其两面性。

二、网络传播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积极作用

1.网络公共领域对政治活动的监督

传统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它向全体公众开放,是指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公民的意见得以形成。按照这种定义,网络公共领域是指网民将网络的论坛、博客、播客等网络空间形式作为公众表达意见的平台,讨论发生在我们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公众话题,进而形成公共意见,对社会进行监督,从而促进社会朝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

自从1994年实现与互联网的全功能接入以来,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已走过了将近20个年头,它极大地影响了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而网络公共领域,以其水平、多方向的信息传播,开放的、公开的参与氛围构成网络公共领域的情境等多个明显特点,对我国的民主化进程产生了巨大的监督作用,成为了“公共舆论的发动机和公共讨论的平台。”日本人珠海案、孙志刚案、刘涌案、苏秀文案等等,有大规模网民以不同方式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网络公共领域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民间舆论表达最活跃的监督平台之一。

网络公共领域讨论已被公认为是收集民情、反映民意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聚焦社会问题上所表现出的舆论威力,推动了政府对网络公共该领域的重视和应用,也使公众意识到可以通过舆论力量改变公共决策,监督政府行为。

2.网络民意调查对政府决策的推动

民意调查被公认为是考查社会大众意见最直接以及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他与社会民主政治相伴相生。民意研究专家曼德森(Haroldmendelsohn)认为,所谓的“新政治”就是民意调查、电脑和电视三者交互运作之下的产物。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民意调查已然成为民意调查的发展趋势。网络民意调查以其便捷性、公众高参与性以及超越从前的互动性等优点对我国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及进步作用日益凸显。

在我国,网络民意调查起步不久但却发展迅速。以2008年4月广州市《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草案)》的出台为例,广州市人大立法部门委托网易在其门户网站开展民意调查来收集市民对该条例的看法和意见。不久之后,广州公交线路调整同样通过网络调查征集民意。2008年5月,广州市委书记在召开全市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转入决策部署阶段的动员会上强调,“要通过各种形式尤其是善于利用网络公开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确保各项决策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广州实际,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由此可见,政府对网络民意调查的需求正不断加强。

网络民意调查延续并强化了传统民意调查的基本功能,加强了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充分保障了公众的话语权;让公民更好地参与公共事务、监督政府的能力,对政府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民意调查使得群众期待和政府行为的差距清晰地显现出来,由此可能引发群众上访行为或者是网络舆论的群起反抗。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网络民意调查在政治实践中的问题,以更好地发挥其对民主政治活动的促进作用。

三、网络传播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网络传播在提高公众参与度以及政府与公众互动性的同时,也滋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网络的开放性以及匿名性为“网络暴力”的形成并发展提供了空间;网络媒体的“把关”不严使得网络谣言侵蚀着政府的公信力;而网络传播的多元性以及多向性更是使得公众的部分隐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以上种种,都会难以避免的对我国的民主化进程产生消极影响。

1.“网络暴力”对社会和谐的阻碍

“网络暴力”的形成与发展从根本来说与网络有着莫大的关系,不可否认政府管理松懈的网络是“网络暴力”形成的土壤,并且阻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正视“网络暴力”并且认识到什么是“网络暴力”这一点对于我国民主政治进程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006、2007两个年份对于我国网络传播发展来说是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的,“虐猫”、“陈易”、“最毒后妈”等一时间成为“网络暴力”的代表性词汇。网络,本来可以成为一个民意表达的空间和社会建设性意见传达的窗口,现在却成为暴虐滋生的温床和一部分人发泄的通道。《纽约时报》等诸多海外媒体针对这种现象,将在网络上发泄暴力情绪的部分中国网民冠以“网络暴民”称号,《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国内媒体也纷纷认同了这个说法。

我国的网络媒体正处于发展时期,网络暴力是在这个转型时期必然会出现的现象之一,但令人担忧的是网络暴力大有蔓延的趋势。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激增,网络暴力的规模上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壮大。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在这个转型期也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传统媒体的不恰当参与,将网络暴力由最初的雏形一步一步推向发展的高潮。网络暴力已经超出了网络的范围,而发展成为全媒体行业的暴力,严重时会对社会秩序甚至于人身安全造成伤害。如果说,网络暴力是从网络开始的,那么,这种暴力却已渗透到人们日常与外界接触的各个媒体渠道中。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难舍难分地纠缠在一起,如今网络成为传统媒体的消息源,许多传统媒体将网络言论进行加以“修饰”之后,反过来又为网络传播提供“温床”。传统媒体这样未经调查单纯听信网络言论的片面之词的转载报道方式,无疑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扩大了新闻事件的传播范围,为“网络暴力”的无限滋生提供了无尽可能,从长远来看,它必然会对社会造成很多危害,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弘扬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时期,随着网络暴民越来越多的侵权行为的出现,加之政府的监管滞后,甚至是不作为,激烈的网络言论很可能演化现实的社会威胁,甚至发生以暴制暴的事件,触及道德和法律的底线。网络暴力就像一把无形的匕首,在一个无形的网络世界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施以伤害。

2.网络传播对公民隐私的侵犯

网络是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它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开的话语平台,同时也将参与其中的公民隐私示之于众。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近年来对公民隐私权进行侵害的最大网络利器当属“人肉搜索”。

尽管人肉搜索的发起,是源于公民对于社会公共道德的捍卫,以及对知情权的满足,但层出不穷的侵权事件证明:“人肉搜索”已违背当初设立的本意,逐渐呈现扭曲变态之势被滥用,出现了许多违规甚至是违法的现象。利用“人肉搜索”公布公众隐私的事件笔笔皆是。2001年的“微软陈自瑶事件”开创了人肉搜索的先河,2006年4月的“高跟鞋虐猫事件”中,被搜索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车辆号、地址乃至照片都被公布在网上,后警方介入,被搜索者被所在单位停职。2007年4月“钱军打人”事件将“人肉搜索”推上了一个高潮。从以上“人肉搜索”案件可以看出,每一次“人肉搜索”引擎的启动,都会使被搜索者的详细个人信息甚至是家庭成员的个人信息公布于网络,只要被“人肉”了,就没有任何隐私可言,姓名、住址、电话、家庭状况自不必说,甚至三围、照片、恋爱史等亦无所遁形。网络谩骂甚至会走向现实世界,变成现实世界的暴力攻击,令被搜索者遭受身心的巨大压力。

网络的复杂性、虚拟性及多技术性和匿名性这些因素使得公民的隐私权非常容易受到侵犯,而且在“人肉搜索”侵犯隐私权的案件中往往涉及的人数众多,非常难于认定侵犯隐私权的主体,不同类型侵权主体的责任认定也比较难以把握,使得侵权后果更加严重和难以判定,这无疑是对我国法制建设的一大挑战。

四、趋利避害,让网络传播更好地为民主政治发展服务

网络传播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积极影响不可否定,但随之其逐渐的发展壮大,我们对其消极作用也不可小觑。因此,要想趋利避害,使网络传播更好地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服务,目前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1.不断拓宽网络民意表达渠道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网络民意的多项优势将得以充分发挥,网络民意表达的渠道也应适时拓宽,促使实现网络民意表达的机制越来越完善。对于我国政府而言,应该积极鼓励和规范普通民众的网络参政议政行为,不断丰富公民基本政治权利,尤其是要不断拓宽公民诉求民意的表达渠道,努力做到上传下达、上下联动,让网络传播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这样会有效化解社会诸多矛盾,维持和谐的社会秩序。政府也应加快立法进程,健全网络民意表达权法律保障体系。

2.不断加强网络政治互动沟通

网络政治,其实质是一种民主政治,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新方式、新途径。在未来的政治生活中,领导人上网了解民情,政府上网公开政务,公民上网表达意见的现象应该得到大力提倡,让互联网上的“政治互动”改变古板的政治信息传播方式,进一步改变政治生态环境。加强网络传播时代的政治互动沟通,让我国民众更多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也让高层领导人更多地倾听来自底层的“呼喊”,这也无疑会让我国的民主社会建设向前迈进一大步。

3.不断完善网络法律法规体制

目前的网络民主还只是一种不健全的有限民主,我国的网络法律法规体制建设也尚不完善。伴随着“网络政治”的演进和电子政府的全面推进,“网络民主”在未来会朝着厚实的方向发展,其作用的性质和范围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势必对民主政治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实质性影响,因此完善网络法律法规体制建设势在必行。相关部门应将网络法律完善机制提上日程,通过建立专门的法律法规体制,来尽可能地规避网络暴力,保护网络传播中的受众隐私。让网络传播也在网络的监管下健康向上地发展。

总之,网络传播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日益明显。目前我国的网络媒介发展机制还并不健全,存在着一些问题,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新技术支持以及民主政治的不断推动之下,网络传播定会集结各种优势资源,在希望与挑战中顽强生长。

参考文献:

[1]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1.

[2]王泉珍,张颖.从网络传播看我国话语权的再分配[D].新闻知识.2010.

[3]ComstockG.美国电视的源流与演变[m].郑明椿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105.

[4]逸轩.网络传播未来发展趋势我之见[D].武汉.2010.

[5]郭涛.人肉搜索的侵权法规制――从隐私权角度分析[D].2009.

网络暴力现状篇9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一些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暴力现象开始肆虐网络,而且网络社会中所特有的暴力现象也逐渐出现。近年来,网络追杀、网络通缉、人肉搜索等暴力词汇充斥着网络世界。纵观典型的网络暴力事件:从“虐猫女”“铜须门”,到“最毒后妈”、“很黄很暴力”,再到堪称“中国网络暴力第一案”的“王菲事件”,直至“微博直播自杀”,网络暴力愈演愈烈,其造成的后果和产生的影响自然也远远超出了网络的范畴,甚至影响到现实社会生活。因网络舆论暴力而引起的网络侵权案件也越来越多。人们在感受网络舆论监督强大力量的同时,网民的道德审判、恶搞谩骂也给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网络舆论也从原先的正义声讨转变成了对公民人权的践踏。有关专家己尖锐指出:网络暴力已经挑战传统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底线,亟待用法律、文化和道德手段给予制裁。

二、网络暴力的特征

笔者认为,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以及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为或言论侵扰,致使其权利受损的行为。通过对网络暴力案例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网络暴力的几个重要特征:第一,以道德的名义,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网民以情绪化的心态,利用网络的匿名性,在道德的名义下不顾一切讨伐一些在他们看来不道德的行为。第二,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隐私),煽动和纠集人群实施暴力。第三,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三、大学生涉入网络暴力事件的心理分析

大学生在博客、论坛、社交平台等网络社区上的极度活跃,决定了他们在网络暴力参与者当中也可能占有较高的比例。调查表明,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热衷于参与网络暴力活动,甚至明知网络暴力的某些行为触犯法律,依然乐此不疲。他们这一行动的背后其实有着深刻的心理因素。一是逆反性格,部分青年只看到社会问题的消极面,对社会前景感到悲观,从而产生强烈的剥夺感和逆反情绪。二是释压需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匿名的网络不仅是一个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合理渠道,也是一个风险趋近于零的放纵之地。三是狂欢欲望,部分大学生在学校主流文化处于被边缘化或被压制的状态时,就会产生在网络虚拟世界发泄不满、逃避现实、追求娱乐放松的心理诉求。四是从众心理,参与者更多的是怀着一种唯恐天下不乱的看客心,从而丧失了自己的理性判断,人云亦云,跟风追击。五是理性缺失,青年大学生由于涉世不深,很容易情绪化和极端化,理性思考和自我控制减弱甚至消失,主动或被动的跟风追击,代之以无意识、非理性的语言暴力。六是成就动机,部分青年大学生在学校主流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便或多或少的产生存标新立异的心理,便寄希望于虚拟世界,希望在网络空间甚至现实世界得到重视。

四、大学生涉入网络暴力的规避措施

根据中:请记住我站域名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49亿人,网民总数继续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大学生占网民总数的比例很高。在博客、论坛、社交平台上大学生极为活跃,大学生网民中拥有博客的比例、BBS的应用普及率,特别是社交平台的应用普及率都居于所有群体的第一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认为,时间上的闲暇、年轻人的好奇与好动的心理,以及互联网的无限可能是他们乐此不疲的重要动力。

大学生是网络社区中最活跃的群体,受到网络暴力的影响很大,因此对于高校德育工作者而言,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对现实问题和网络事件作出理性和自主判断、规避网络暴力是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网络暴力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高度重视,多管齐下,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大学生参与网络暴力事件,引导大学生网民提高网络理性,倡导文明上网,提高个人素质,净化网络环境。一是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高校应当在开设法律课程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尤其是网络暴力、网络犯罪等方面的教育。二是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之中,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扎实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是加强大学生自律建设,推进文明修身工程,通过加强道德规范的实践和教育工作,促使学生形成道德认识,遵守道德规范,由“他律”逐渐变为“自律”,从而内化学生的道德信念和自觉行动。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打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

网络暴力现状篇10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暴力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5-006-01

一、今日现象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上网人数的日益增多,网络以其即时性、公开性、匿名性、互动性等特点成为民众最大的信息平台。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高度的互动性和匿名性,导致了在一些网络舆论事件中存在着一定的网络暴力现象。网络暴力事件中所谓的最强大的搜索引擎――“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由猫扑网首创,作为一种弱化计算机数据库的作用,发扬全民参与精神的搜索方式,利用网民参与度,完成对指定人事物的定向查找。登陆页而后,任何人都可发帖提问,信息提供者则会收到“猫扑”网上的虚拟货币作为奖励。其他网友看到帖子后就会去寻找线索,然后把找到的答案回帖邀功,这就形成了所谓的“人肉搜索引擎机制”。随后,这种搜索在网上流行,奖励也变为现金或实物。成千上万个人从不同途径对同一个人进行搜索挖掘,很快就能够收获关于一个人的一切信息,“赏金猎人”成为一个新兴职业。

二、网络暴力成因

(一)匿名性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在人格上可分为超我、自我和本我。超我是指接受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约束,白我即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而在网络空间中,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制造了一个庞大的虚拟世界,网民可以通过匿名将本我展现出来。由于网民在论坛、博客或者是聊天室等网络公共空间都是以虚拟身份的形式出现,导致网民很少考虑到言论带来的社会评价和后果网络成为他们恣意宣泄个人情绪的渠道。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和社会中其他人的监督,个体行为便不能无所顾忌。但在网络上,网络用名和人格主体的可分离性强,具有隐蔽性。个体平时在现实生活中想做而不敢做、或者有所顾忌的,在网上就可依着“法不责众”的心理行事。此外,人们在网络这个虚拟环境中,难免会有一种想受到别人的关注的心态,采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方式是最有效的方式,从而各种偏激,猎奇、夸张的言语便应运而生。

(二)制约的缺乏

网民以个性化为最主要的特征,由于网络生活是群体互动的,这样的状态将会淡化网民的自我观察和评价,当约束越来越小,暴力的行为就可能出现。网民依靠网络对事主的权利进行侵害,给当事人本身带来双重折磨,由于其不用为白身言论负责,却用的是暴力手段,这从侧而反映了如今网络有效管理的缺失。

(三)传统媒体责任缺失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的媒介观发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开始相信在网络平台上,每一个个体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媒介,产生重要的影响,每一个公民都可以成为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暴力的事件中,几乎所有的事件都经由传统媒体的报道,甚至有些事件的舆论是由传统媒体产生。在影响网民的价值观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媒体在思考和批判网络舆论暴力时,也应当进行反思在标榜公平、公正、客观的同时,没能很好的引导网络舆论的责任缺失。

三、如何有效应对

(一)加强立法与推行实名制

目前,我国己出台了《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互联网发展说带来的问题,但收效甚微。故当务之急是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逐步完善和实施各项法律法规,使网络传播真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另外针对网络上新出现的不良现象,有必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来保护公民的相关权利。

(二)提升网民自身道德建设

对于网络舆论暴力而言,理性的思考是网民最需要的一个方而,网民应该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解读和鉴别能力,不要人云亦云。政府部门则应该加强对网民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逐渐培养白律意识。在缺少道德规范的虚拟空间里,若网民不能依靠自律意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舆论暴力现象会继续出现。

(三)传统媒体构建良好舆论氛围

媒体作为互联网上最权威的信息人,它掌握了绝大多数的社会信息源,是网络各种舆论和话题的始作俑者。理应对构建良好的舆论氛围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例如提高敏感性,随时关注网络舆情,在网络舆论暴力事件发生时迅速作出反应,及时引导。鉴于网络舆论暴力事件具有非理性、情绪化的特征,传统媒体在参与事件报道的过程中,有责任给予理性的引导,调查事实真相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在互联网作为基本工具的今天,网络暴力事件愈发频繁,并且越来越严重。对于网络暴力,一方而要提高公民白身的素质,加强传统媒体导向功能。另一方而则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限制和规范。在目前的情况下,网络作为公民各抒己见,参与社会建设的一个平台。这对于长期受到言论限制的国民来说,显得弥足珍贵。网络对于网民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构建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需要一段时间。网络舆论暴力现象是网络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过程。如何正确看待网络暴力现象,在维护网络舆论氛围和保持网络的开放白由找到一个平衡点,是中国互联网得以健康和谐地发展下去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