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1:19

传统教育方法篇1

这种方法常见于报刊收集,在物理方面更能发挥其整合资料的优点。众所周知,理科知识的巩固需要一定量的练习,又以标准化,定量化,定时化的测验为众多教师所采用,教师批改试卷能准确,及时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学生通过卷面清楚自己的薄弱点。假如操作就此为止,其效果会大打折扣。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学生的认知障碍,如果不加以详细分析,对症下药,学生会一错再错。现代认知心理学把学生学习看成是: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建构知识,同化,顺应)――信息输出。要针对性地分析是哪个环节出问题,剪贴资料的方法此时就发挥了特别的作用,具体操作如下:每次考试的试卷要求学生剪下错题,粘贴到专门的本子,并写下失误的原因,学生因此对自己的薄弱点加深印象,教师讲解时会特别留心听;笔者从教过程中发现,假如试卷通篇讲解会使课堂注意力陷入整体分散的困境,于是教师每隔一周收起本子,分析学生剪贴的错题,班级学生出错的题是有共性的,教师抓住这些共同出错的题,在课堂上集中讲解,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初三备考阶段,月考是各级学校普遍采用的方式,各科的试卷让学生头绪纷乱,谈不上分类收集,笔者观察很多学生就是一股脑塞进书包,等用时却找不到,剪贴错题的方法就能让学生便捷,高效收集资料,在紧张的复习阶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背书

这种方法常用于文科科目的学习,比如语文、外语,但把它运用于物理,可能很多人就不理解了:认为物理是理科,重在理解。假如具体地分析初中生心智特点,以及物理科目刚刚入门的实际情况,就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论。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模式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由具体向逻辑转变,忽视形象,具体的东西,一味的强调抽象,逻辑,将会给学生的思维转化形成障碍,甚至造成心理恐惧。而作为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要学好物理,对概念的理解至关重要。初二的学生很容易用生活中诸多现象来思考物理问题,概念模糊不清和生活现象纠缠在一起,学生思维混乱导致题错误,挫伤学好物理的信心。如何化解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背概念是不错的方法:例如学《物态变化》时,液化和熔化两个概念学生最容易混淆,液化指气体---液体;熔化指固体---液体,学生做题的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一看到液体就认为是液化,如何区分?要求学生背下来是笨办法,但却有效;又如学习惯性的时候,生活中很多都提到惯性,但是说法都不太正确,学生极容易出错,比如:百米冲刺时,运动员为什么不能立刻停下来?大家都会说此时运动员惯性太大。其实惯性只唯一由质量决定,同一个运动员,质量不变,惯性也不变。也就是说该运动员慢跑和百米冲刺时都有惯性且惯性不会变。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理解,生活中的经验给学生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速度慢很容易停下,速度快很难停下来,让他们很纠结。教师怎么办?是用严格的逻辑推导,微积分理论证明?还是先直接背住“不管什么情况,只要质量不变,惯性就不变”,等以后学生的知识储备充足,再数学验证?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笔者在实践过程中,还收获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在背概念的过程中,成绩一般,甚至是所谓的“差生”背书非常积极,究其原因:在日常的测验中得不到的表扬,可以通过只要认真就能完成的背书中得到肯定,增强了自信心。背书的方法夯实了这部分学生的基础,更关键的是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呢?

三、作业

传统教育方法篇2

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的产生,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摆脱宗教神学的控制和束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逐渐采用诗歌、文章、音乐等礼乐教育方式。这可以看做是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美学思想的初步形成。当时教育家孔子教授弟子,曾提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六艺”及美育主张。孔子主张学诗,看重诗教的作用。他曾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其中的《诗》就是指孔子在《论语》中一再提起的“诗三百篇”。诵诗不仅使人了解历史,还能从诗中领会到道德教化的伦理指向。学诗可以激发人的热情,产生联想,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比喻和联想,增加美感体验,振奋精神,从感性的“美”上升到理性的“善”。在当时这种道德教化的美学方法已成共识,比如“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孔子明确地将诗教与成就君子结合起来,“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6]。这是对诗歌社会作用最高度的赞颂,此说体现了诗歌的认识、教育、审美三大作用。孔子也十分重视乐教。正因如此,孔子在音乐实践上有相当的造诣。他学习音乐和唱歌,用音乐语言来表达各种感情,包括维护政治统治的所谓“雅乐”。综上可以看出,孔子的文艺思想所具有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特色,也就是看中了文艺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价值。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中国的诗歌、文章、音乐等都把道德和政治教化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尺度,从而产生了“诗言志”“文以载道”“乐以教化”等一系列美学及艺术命题,提高了公民的思想政治及道德素质和高尚人格。由此可见中国公民以善为美的传统积淀[7]。

汉代的董仲舒极力尊崇儒学,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8]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知、情、意、行的结合上进行审美教化,儒家礼乐教化思想得以不断发扬光大。另外,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在思想政治道德教化方面提出了寓言的美学方法。通过拟人、比喻和夸张的语言修辞手段和令人神往的审美境界,把富有教育意义、构思巧妙的寓言故事广泛传播开去,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明王守仁认为,教育应包括书本知识、道德知识、审美能力的培养,所以教育内容应包括诗、书、礼、乐等文化课,认为“诱之歌诗”,可以“发其志意”。课程设置考虑人身心发展的规律,把学与习、动与静、智与德很好地协调起来。王守仁还主张教育的和谐之美,认为对学习者来说,教育就要“开其知觉”“调理其性情”“发其志意”或“顺导其志意”,就是使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得到协调统一发展。不仅如此,还要“动荡其血脉”“固束其筋骸”,使心身也处于和谐发展之中,最终“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他并且指出,这种使人获得自由和谐发展的主张是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根本目的。明末清初的戏剧家李渔认为,戏剧艺术对政治、经济有一定的能动作用,具有劝善惩恶的作用,能使人向善,使人避恶,能对大众进行道德教育。他主张戏剧应发挥思想道德教育作用,特别是对那些文化层次较低、目不识丁的乡村农民,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广泛、最完美的艺术手段,是其他任何形式都无法比拟的思想道德教育手段,是使普通群众在轻松愉快、嬉笑诙谐中受到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中国古代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美学及艺术思想并未给予深入研究和足够的重视。由于当时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宣传封建礼教和忠君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具有历史的局限性。

近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美学探索近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内外原因。从我国清末后期来看,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封建礼教已经阻碍社会的发展,需要先进的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另外,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爱国之士寻找救国救民道路,发展科学与教育得到共识,在此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近代改良者把西方的学术及近代教育制度逐渐传入我国,美学和艺术理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美学思想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条件。这个时期,倡导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应用的代表人物是梁启超、王国维和蔡元培。梁启超对于“美”的理解是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美学思想的基础,他曾说:“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一种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之中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去,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9]梁启超认为情感与趣味是人类活动的原动力,他说:“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再压服淘汰下去。”梁启超认为“情感教育的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他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问题,主要针对小说这种形式。他主张“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他认为小说对人的情感影响有“四种力”,即“熏”“浸”“刺”“提”,就是通过小说,可以使人“入而与之俱化”,形成顿觉,增加感悟,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达到教育和提高境界的作用[10]113。清末学者王国维在把西方哲学与美学介绍到中国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美对人的作用,主张美育。他说:“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又说:“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为教育者不可不留意也。”[11]王国维把美学与心理学结合起来,并作了许多深刻的心理分析,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离不开“食色之欲”和“势力之欲”,而唯有高尚的“嗜好”,才能超功利,使人心获得真正的快乐[10]113。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第一个公开提倡以美育代替宗教说,认为美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和精神境界,使人受到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他说:“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12]蔡元培不仅对美育的理论作了系统的论述,而且对美育的实施,也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设想。他把美育的途径分为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三个方面,并分别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近代以来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涉及了美学的内容,但由于当时大多数人对美学的认识不高,思想政治教育也没有科学的体系,加之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的限制,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美学应用的效果十分有限。

中国共产党建立及新中国成立以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美学实践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对广大党员和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式多种多样,其主要特点之一就是与革命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文学艺术作为载体。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13]847认为文艺工作者是战胜敌人的重要力量,文学和艺术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当然,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问题。在当时,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就已经高瞻远瞩地指出:“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说,你的一套大道理,群众不赏识。在群众面前把你的资格摆得越老,越像个‘英雄’,越要出卖这一套,群众就越不买你的账。”[13]851的这一观点,说明要让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就是对大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讲究方法,需要感情,需要文艺创造,采取适合于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方法和形式,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方法。主席说:“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13]861主席不仅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重要性、合理性,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他说:“我们的文学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墙报,注意军队和农村中的通讯文学。我们的戏剧专门家应该注意军队和农村中的小剧团。我们的音乐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歌唱。我们的美术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美术。”[13]863主席关于群众文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这个方法不仅在当时的条件下,在当代的中国,仍然可以指导现阶段对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美学艺术教育思想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现阶段党中央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其美学方法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是历史转折时期,巩固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为这一时代的主题,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对广大群众的政治教育。同时,新旧思想的冲突尖锐,思想问题也是教育的重点。但这一时期的教育方式主要以灌输为主,注重说服教育,以理服人。虽然也倡导以情感人,但贯彻的力度不大,效果不佳。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主要体现在榜样的树立上,树立了一批时代的楷模,如焦裕禄、雷锋、王进喜等人物,把他们作为典型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今天,我们仍然在崇敬这些英雄人物,向他们学习。其影响之深远,也为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法借鉴,发挥榜样的作用,弘扬典型之美。

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美学应用的历史局限

(一)传统思想观念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美学应用从教育的狭义方面理解,一般多指学校的教育。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可以错误地认为只是对在校学生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和课堂讲授式的教育。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从古代起就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而对其他教育方式往往缺少必要的深入研究。学生的道德品质从某种程度上也受成人的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对全体国民的教育,不单纯是学校课堂的教育和单纯灌输的说教。不能忽视社会教育,特别是暗示、渗透教育。这种教育就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应用。以前我国道德教育往往“重规范、轻人格”,从教育内容上倾向于灌输具体的规范,弱化了道德人格和道德自由,不是培养人对道德修养的兴趣,而是一种强制的过程。这种教育思想往往导致方法简单,效果不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美学应用往往被忽略。

(二)传统技术手段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创新技术手段是科学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运用,直接影响其美学教育方法的运用,从而影响教育效果。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应用的手段和载体比较单一,只限于文学艺术方式和美育等,美学方法的设计还不够直观和形象,多为传统的方式,如文字(读书)、语言(演讲)、行为(动作)、电影、音乐等,在培养人的兴趣方面还有欠缺,没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一门与先进科学技术相联系的重要科学。利用信息传播技术如声、光、电、音、影、形、字、图及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多种科技手段,有效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创新提供了有效载体。

(三)社会物质条件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应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教育内容更新和教育方法的改进。曾经指出:“教育(或学习)是不能孤立地去进行的,我们不是处在‘禄在业中’的时代,我们不能饿着肚子去‘正谊明道’,我们必须弄饭吃,我们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离开经济工作而谈教育或学习,不过是多余的空话。”[14]思想政治教育亦如此。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中的一种教育以及特定的系统存在必然要受到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制约,包括社会物质条件的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应用也依赖于物质条件的支持力度。我国古代和近代生产力相对低下,物质条件缺乏,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应用的因素客观地存在。认识到这一点,在现代物质财富有一定积累的社会,顺应规律,加大投入,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才能得到更好的研究和实践,才能更好地履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任务。

(四)美学理论自身发展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建构美学思想古已有之。在我国,产生于殷商之际的《易经》,就蕴含相当丰富的美学思想。西方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了关于美的问题的讨论。但在历史上美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尤其在我国,作为一门专门学科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不过,发展也比较缓慢。在当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美学思想的零星应用有其实,但无其名。很少有人从学术的角度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问题涉及教育学和美学学科,属跨学科和边缘学科性质。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在一定时期内不愿提美和研究美,对于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美,美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能引起人的兴趣,思想政治教育怎样设计才算美等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也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建构。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80年代的美学热,直至今天美学研究的深化,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进迎来了新的契机。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逐渐有学者思考美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问题,主张美学应有所作为。但系统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构架尚属空白。

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美学应用的当代启示

(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应注重借鉴历史教育传统总结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也必须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原则,不能孤立地、阶段性地、脱离历史和空中楼阁式地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应用为历史借鉴探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使其具有可能性和实践性。通过历史考察,不难看出我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道德及政治教育过程中,或多或少都运用了美学及艺术方法。这些方法经过了长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检验,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性,成功地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艺术之中,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同,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宝贵财富。这种方法往往具有隐蔽性,使受教者不知不觉地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在闲情逸致中,受到思想政治和道德的熏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历史上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美学及艺术方法有一定的思想意识和规律性,不乏科学的理论和主张。历史上的教育家在教育活动中挖掘了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美的属性的可贵理论,为我们奠定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教育理念。心理学认为,比较、鉴别以及类比方法是人们的思维推理过程中具有最强认知能力的方法[15]。这也说明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不能脱离已有的理论基础,也不能凭空创造,必须是继承和创新、借鉴和扬弃的结合。借鉴是创新的基础,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美学及艺术理论,由于很多是科学的、先进的和积极的理论,都是深厚的历史资源,必须很好地借鉴。

传统教育方法篇3

关键词:传统道德文化基础教育教育方法

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国民生活中的发展。2014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时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2016两会期间,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牛汝极说道:“应分学段有序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现在就开始着手。”作为一位中国人,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和发展它。

当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是有重要作用的。如今不少学生在自身素养方面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不利于他们长期持续发展。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一块巨大的宝藏,可以丰富内涵,开阔眼界,巩固知识,培养文化素养,提高道德修养。在将这一巨大的宝藏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给学生的时候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1.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对于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启发诱导的方法主要用于教师实施教学时,对于本身没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文化教育课本,要用积极诱导的方式使学生感兴趣。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自主探索的欲望。在传授有关道德知识的时候,可以运用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或者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这种故事或问题必须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能够很容易被儿童体认,这样会使儿童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不平衡,然后通过努力将其同化或顺应,让他的认知结构重新达到平衡。这样激发其动机以产生学习行为,最终习得道德知识。这一过程中要让儿童自己发现问题,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老师要更加贴近其生活,提出各种问题和故事,使其内心产生矛盾冲突。这样有利于儿童道德阶段的向前发展和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

2.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在拥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沉淀的古国――中国。由于它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教授时必须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要按照它应有的次序交给学生,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知识。

循序渐进是由孔子提出,经其弟子孟子继承发展,之后又被朱熹纳入朱子读书法中的。孟轲认为“其进锐者其退速”,进程过于迅速,势必影响实际效果,致使消退也快。他通过“揠苗助长”的寓言告诫人们:必须懂得教学是自然有序的过程,人们应当关注并促进教学过程的实现,但决不能用“揠苗”的方式助长,否则“非徒无益,而有害之”。

十七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著作《大教学论》中,明确提出教育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他要求教授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系统的,教学的进行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夸美纽斯要求学校“自始至终,要按学生的年龄及其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

3.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

从学与行的关系来看,学是手段,行是目的,行比学更加重要。即学以致用,学习如果不能应用,那么学得再多也没有意义。学习道德更应该是这样的,知道社会道德规范,就要体现于生活实践中。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不是抽象的学问,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把它付诸实践的一门学问。其目的在于促使传统文化对社会、个体行为和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潜移默化不仅仅是思想上的,还要结合行动,将其内容运用于实践是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一个有效的途径。荀子主张:“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以行为为最终目的,对于传统道德文化教育,追求的是对学习者从外到内的影响。教师在实际教育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身体力行,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四者相辅相成。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这四者需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有效实施教育教学。要注意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在选择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的时候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要尽可能营造真诚和谐的环境,充分利用儿童原有的好奇心引导儿童自己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感知到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并注意引导儿童把已获取的传统道德文化中的间接经验体现在实际生活中。最终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公民。

参考文献:

[1]质本青莲.让传统文化成素质教育必修课[oL].国学教育网,2015.

传统教育方法篇4

论文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概括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旨在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和方武方法。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民族。在中国封建社会,自汉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国家正统,道德教育不但成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首要途径,而且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如“格物”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还是从德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样。《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达到的。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十分强调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说,强调道德教育的自律,既是我们民族优良的德育传统.又符合德育发展之规律。

(二)知行结合,以行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子日:“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上.必须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即是对知行关系形象而生动的表达。王守仁曾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更是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王阳明也认为“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只有一个——“躬行实践”。

(三)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昭示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家庭的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想提高道德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诚实,首先要获得丰富的知识;而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这里就提出了《大学》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明确提出官员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在孟子的论述中得到了更深刻的体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诚然。要实现以上的道德理想,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如果一个人连“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小事都不愿干.又何以谈论治理国家呢?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必须启发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之心,胸怀天下的道德理想.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道德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有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道德教育方法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并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启示作用。挖掘和概述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道德结构的思想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虽然没有关于品德心理结构成分的系统阐述,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极着丰富的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例如.孔子提出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的思想.就是强调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其提出的“仁者不忧”的思想.即有道德的人是感到快乐的人,强调的就是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中的道德关系以及这种道德关系的原则、规范、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品德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心理上对某种道德义务在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憎、好恶态度。

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可见仁德中含有“爱”和“恨”两种情艨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义务有发自内心所具有的定信念。孔子提出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均强调道德信念对道德行为的导向作用。后来的儒家学者提出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已成为激励华夏儿女道德意志的格言警句。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十分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和道德行为的激励。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不能转变为道德行为。不能践履自己的道德诺言.这是一种可耻;言而不行.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言语慎重迟钝.行动却敏捷干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此外.孔子也十分重视道德行为的持续性。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要坚守仁德规范,甚至连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违背仁德;一个人处处事事都要实行仁德,甚至在“流离痛苦“的时候也要按仁德行事。也就是说,即使遭遇不幸变动、困难等逆境,仍然不改初衷.坚持道德操守。

(二)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

古代教育家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和技巧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彩。概括起来,这些道德教育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启发诱导法

孔子说:“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善于抓住“愤”、“悱”的时机来进行启发。启发诱导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循循善诱”。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要逐渐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从而养成道德习惯。

2.因材施教法

对不同的个体.先哲们很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对其进行示同方式的道德教育。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表扬颜渊道:“回也好学”,“回也不愚”“贤哉.回也”;而对于子路。由于其秉性亢直.又骄傲自大.很容易轻举妄动,所以孔子就采用批评的方式教导他。

3.以身作则法

孔子在德育中不仅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他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以身垂范,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学生们示范,以自己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深受其弟子及后人的崇敬和膜拜。子路问君子。子臼:“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4.修心德育法

根据儒家的道德观点.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开启善的心灵和德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心灵的道德修养。“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得为心得.则修亦修之于心。”在具体方法上,古代学者先后提出了诸如寡欲法、唤醒良知的自我育德法、培育羞耻感法、慎独法、诚敬存心法和返璞归真法等,其目的是要求人们通过修心育德达到至善的境界。

(三)品德考评法

在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心理考评方法。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线.进行品德考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例如,孔子评价“孝道”的基本标准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尽管这一标准在当代看来。显得有些片面、可是如果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道德标准来看。依然是一种具有实践价值的考评方法。概括的说.中国传统品德考评的方法主要有谈话法、观察法和自我评价法。

传统教育方法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养成教育;方法途径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有傲立于世的璀璨文化,有数千年积淀起来的传统美德。“观乎人文,天下化成”。人之为人,是一种高级形态的理性情感动物,有着独特的精神家园需要坚守。然而,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受到来自世界各地文化的冲击。由于不加以比较辨别的吸收,以至于泥沙俱下,鱼目混珠,在不知不觉中丢掉了自己的文化精华,吸收了他人的文化垃圾。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符号,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和文化底蕴的泱泱大国。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小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悠久历史,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小学教育领域,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传统文化严重缺失。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曾经说过,传播中国文化不能一味钻进历史故纸堆,应强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应与世界上其他文明接轨。现阶段小学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只是简单地、机械地经典文本诵读或者文本书写,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重视对传统人文积极精神理念的传播,以传统文化为本、以时代精神为辅,融会提炼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国学教材”,引导和教育学生从用新视角去理解传统文化、传承国学。养成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学阶段是进行养成教育的最关键的时期。

一、积累传统文化,加强养成教育

从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入手,渗透养成之根本教育。《三字经》《弟子规》孩子们虽然在一、二年级时已经背诵过了,但是当时是否理解了呢?却不得而知。现在重新复习诵读,五年级的孩子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每周诵读五条《论语》,他们就能轻松,愉快地完成任务。在诵读的过程中,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三字经》《弟子规》里的很多内容大多都来自于《论语》。比如:《论语》中的“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与《弟子规》中的“弟子规,众人训,守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都讲到了“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就这样,他们一边背诵,一边联系旧知,熟记了诵读的内容,加深了理解,渗透了做人的根本――仁、义、礼、智、信。在诵读这些国学经典中传承了我国养成的文化,明白了许多做人的根本。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养成教育

创设浓郁的书香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启发学生,各学校要从实际出发,把传统教育寓于校园环境之中,使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有机地结合,以达到育人的效果。可以建设文化广场、文化墙、寓意深刻的景观物,还可以在教室内、学校走廊上方悬挂相关的道德名言,利用校内可开发的资源,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通过召开现场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途径,推广先进的工作经验,发挥优质名校、特色学校的示范作用。

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弥足珍贵的宝贵遗产。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各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需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的道德主要内容,逐步纳入到日常的教学计划中。日常教学中除了结合学科教学,尤其是人文学科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外,还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适当开设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校本教育课程,诸如《弟子规》、《论语》的学习,以拓宽传统文化教育的广度。同时还要就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制定详细的准则,以此督促规范学生在校的行为习惯养成,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三、重视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抓好养成教育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未成年人启蒙教育的优良传统,启蒙教育思想极为丰富。继承这一笔可贵的遗产,对现阶段我国小学生的教育,尤其是道德品质的养成大有裨益。《三字经》“苟不教性乃迁”说的是:如果孩子不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着环境的影响而变化,所谓先入为主,不可不慎。如朱熹强调,在孩子知识、性情未定时,要及早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训练,这样方能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的效果。当今社会有很多人会借口幼儿无知而将教育延迟到长大后再进行的错误观念,这就像懒于摘除树苗的劣芽一样,等到长成大树以后再去砍那些枝杈,该费多大的力气?“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其含义不言而喻。

传统教育方法篇6

关键词:传统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9-0023-02

在高校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虽然大大提高了高校课堂的活跃度,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极端现象,如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课必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事实上很多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加简便易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传统教学方法在近期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过时。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单一地提倡一种而排斥另一种是片面的,应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内涵及其特征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是指在课堂上以教师讲授课本知识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基本特征如下:第一,在师生关系上,以教师为中心;第二,以传授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为主;第三,教室是基本教学场地[1]。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和系统方法,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促进教育效果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它包含两个要素:一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二是现代信息技术、系统方法。其中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含其他教学媒体)环境下,对信息的获取、储存、加工、创新的全过程,包括对计算机和网络环境的操作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两部分。本文以多媒体教学为例探讨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三、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特点分析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1.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第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生动的讲解与表述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对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增强学习兴趣均有直接的影响。第二,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对解决问题思路的讲解能够让学生学习和体会,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把握课堂的情况。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灵活性强,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第四,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传统的教学方式更便于教师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第五,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发挥和创新[2]。

2.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传统教学方法也存在其不足。第一,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主要是靠教师口头讲解和板书来传授知识,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第二,传统教学方法教师书写板书往往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尤其在绘制复杂的图表、图形时,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也增加了教师板书的难度,往往影响教学的效率。第三,在知识更新日益加速的今天,前沿信息越来越多,传统教学方法由于教学方式单一,在课堂上提供的信息量相对较小,往往较难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3]。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1.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第一,多媒体教学综合运用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多媒体教学使用了计算机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供较多的相关知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第三,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许多抽象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第四,多媒体教学可以模拟个性化的教学情境、设置各个知识板块进行教学,分情境、分板块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和复习巩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保持[4]。

2.多媒体教学的不足。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缺

点,如果教学中不加以克服,就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第一,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大,授课速度相对较快。如果教师不把握好节奏,就会让学生注意听课而记不下笔记,记下笔记又没办法注意听课,上课时无暇回顾授课内容,消化所学知识。第二,多媒体教学不便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利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教师主要在电脑上进行操作,好像一位放映员。如果教师不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间的感情就会疏远,达不到教学相长的效果。第三,多媒体教学缺乏整体性。多媒体教学是利用计算机屏幕的变幻而更换教学内容,它是一屏一屏地切换播放,因而缺乏整体性。要克服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弊端,必须将传统教学方法与之相融合,形成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议

由于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此,需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这样既能克服传统教学方法传授信息量少的不足,又将传统教学方法易于师生增强感情、活跃课堂氛围的优势发挥得恰到好处。我们根据多年授课经验和实践提出以下建议。

(一)处理好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

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是硬性要求每堂课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分别占多大比例,而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使两者能各自发挥其长处,达到取长补短、促进教学效果的目的。传统教学工具虽然有局限性,但是与演示法、实验法相结合可以达到独特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具有形象与生动的特点,正好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工具的不足[5]。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以及如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将传统教学工具与多媒体设备相结合,发挥各自的功效。

(二)多媒体教学应融入传统教学方法

教师在使用课件进行讲授时,除了讲解课件中的内容,还应对需要补充、加深学生理解的部分,进行深入讲解。此时,教师可采用传统的教学工具,如黑板、图片、立体模型等展示给学生,并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及时调整授课的内容和深度。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教师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有所保留

有些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把教学内容非常全面、详尽地编入课件中,上课时可以完全按照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进行讲解。这样的确大大减小了教师的劳动强度,还节省了板书的时间,但是这种单一的课件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要一页一页翻动课件页面,往往使学生容易感到疲倦,反而降低了学习积极性,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建议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有所保留,只需把一些不便于在黑板上书写的内容制作到课件中,比如概念、定义、图表、动画、数据等。课件制作中留有余地,教师可以在课堂对其他的内容以板书、模型展示等方式进行讲解,二者结合,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对相关概念、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效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师应掌握Cai课件制作技术

要发挥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教师需要掌握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这样才能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的运算、控制等功能,发挥计算机信息量大、方便查询等特点,在短时间内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相关知识和背景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师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育环境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并与一些传统的教育工具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比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音像效果,虚拟出特定的教学场景,并与一些实物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相结合,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这种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精神,对整个教学过程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方.对立与融合: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2]郭庆,陈尚松.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1).

[3]包玉梅.论高等教育中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媒体的结合[J].电大理工,2005,(4).

传统教育方法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挑战民主对话交往互动情感体验率先示范

[作者简介]王恒亮(1979-),女,湖北兴山人,南京晓庄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江苏南京21117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和合文化的德育资源及其现代转化研究”(项目编号:2013SJD710024)、2013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间性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3JSJG213)和南京晓庄学院2012年教改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间性教学范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40335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064-02

科学的方法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定后,教育主体之间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才能发生相互作用,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内容等进行优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美化和主体精神状态的催化,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一、面临挑战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探索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说理引导法、比较鉴别法、榜样示范法等,这些教育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强调教师对大学生的道德知识灌输,总体上来说都属于理论灌输方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变革的深化和信息网络化,人们的信息来源更加多样化,交往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传统做法受到了严重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具体来说:

1.“控制性”说服。“控制性说服”指的是“说服者并未全面准确向被说服者展示相关信息,仅仅靠某些‘道理’来主观引导对方而使对方发生行为变化的说服”①。这样的说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非常常见,也是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津津乐道的“教育效果”的证明。但这种说服重视灌输道理,重视舆论引导,对信息的提供缺乏全面性,没有对教育对象告知所有的事实真相,教育对象行为的改变并不是自身理性选择的结果,因此,这种方法本身是“不道德的”,这样的教育效果也注定不能持续长久。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在善的、道德的追寻中活得更有意义,使人与人、人与自然相处得更为融洽和谐,使人得以建构起更为完美、充实的意义世界”②。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现实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努力具有可实现性。它不仅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和谐,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自身具有“善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善的和谐”与“和谐的善”的统一。

2.“智育化”倾向。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智育化”倾向,如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政治理论学习、做报告等教育方法,重视统一的社会要求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动作,将大学生视为社会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强调大学生对社会规范的认知、掌握和理解,却忽视了他们的个体道德需要,忽视了他们对社会规范是否认同,缺乏对教育对象日常生活实践的关心和指导,导致了道德观念不足以支持和指导大学生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最终外化为道德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将社会思想、政治、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方式、手段,它和智育不同。智育要解决的是知与不知、懂与不懂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要解决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使教育对象了解知识性道德概念,更要促使其成为内在性道德观点,指导日常生活实践。

3.“德目主义”传统。“德目主义”又称“直接的道德教学,是指通过开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视正面的、直接的、正规的教育方法,重视完整、系统的思想道德理论知识的灌输。各个高校都是利用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机构和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特定的教育时间中进行教育活动。“德目主义”反映了我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在一定时期内对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正因为如此,使得学校其他学科、社会其他部门淡化了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的单一性。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接触新事物多、信息面广,思想认识问题往往与个人利益、心理问题、人际矛盾等交织在一起,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理论灌输方法,已经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在实践中,或者由于教育者的喜好,或者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或者其他原因,往往会出现偏重于某种传统方法的运用,缺乏运用多种方法的自觉意识。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多依赖“两课”教学进行,诸如其他各类课程、行政管理、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隐性教育途径的功能不能得到有意识地开发。

4.“精神胜利法”。所谓的“精神胜利法”,就是“脱离社会现实,而单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精神激励作用,企图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人的彻底转变”④。根据马斯洛心理学的研究,人们正常的心理需要呈现层级特征,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从属相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及求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精神需要属于人的心理需要的较高层次,只有在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能够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才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存在一种过分夸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解决人的一切困难。当前社会上存在的许多思想道德问题实际上属于社会问题,在部分人的生活基本保障还存在困难的情况下,试图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解决,注定是行不通和失败的。

这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曾经在计划经济时期、在社会环境相对封闭和社会意识形态相对单一的情况下发挥过巨大作用。但在当今时代所凸显出的诸多不和谐状况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深层次矛盾的具体体现,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亟待进行理性认识和正确处理,否则就会影响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发展方向与和谐运转。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当前社会,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有了更加自觉的体认,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平等、相互理解的关系,通过互动交往达到视界的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不再是作为主体的教育者对作为客体的受教育者的支配和控制,而应该实现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应该是授受双方均作为主体进行意见、思想、情感的交换,彼此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分享。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交往中,是“主体―主体”与“主体―客体”关系的统一。因此,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中,既要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加强二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1.地位平等的民主对话。对话是当代西方哲学的概念,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讲,对话是主体之间信息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过程,它是人际和谐的基本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以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思想观念为目的,人的思想观念是不同的思想主体通过对话,不同的思想之间互相影响、积极互动而形成的。在一个特定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通过交流、辩论、沟通,能够相互学习并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督促自己加强学习,授受双方在教育过程中都能得到提高。二者之间通过信息交流,教育者将社会的要求和需要传达给大学生,不断提高和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同时,随着大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者通过认识和把握教育对象的现状、本质和规律,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和观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在教育的同时也获得了新的认识,体现为一种反向教育过程。

地位平等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进行民主对话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主体在作为人的本质和人格尊严方面都得到尊重,才会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利和思想的自由,这时候的对话才是具有完整意义上的生命个体的主体间的对话。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在知识、阅历、思想、观念等方面会不同,会存在矛盾和冲突,但是在民主对话过程中会尊重对方的话语权利。通过这样的对话和沟通,彼此之间改变已有的认识,重新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在相互的关心和帮助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达到二者之间“视界的融合”。民主对话的关键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尊重彼此的观点,这些观点不仅包括言论,还包括彼此的传统习俗、生活经验以及行动的自由等,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开放性的,充满了生命力。

但随着现代教育规模的扩大,师生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传统比例,教师除了讲授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外,已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对众多的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在对学生“解惑”方面力不从心。如何利用BLoG,BBS,QQ群等现代科技最新成果,借助网络互动载体来弥补这一缺憾,将会带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跨越。

2.情理相融的交往互动。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不仅物质需求的实现依赖于社会交往,而且更深层次的精神需要的满足也需要通过社会交往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通过互动达到价值的认同,形成思想共识的过程。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是一种交往互动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和积极互动的深度与广度。

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精神成长的教育,情感是师生之间交往的基础,深厚的师生感情、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不仅要以理服人,也要注重情感的交流互动。只有情理相融,教育活动的双方才能在交往中体验到真情,品格才能得到感化和提升,进而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交往互动是加深彼此了解、达成思想共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交往中,要以人为本,要注重人的个性发展,要体现对人的思维、人的生命等的尊重和爱护。在交往过程中要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看成是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些主体在交往过程中形成对社会规范的理解、生成与共享。在互动中,要充分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水平、心理特点、道德状况和发展需求,激发他们的主体性、自觉性和能动性,要按照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实施适当的道德教育,相信他们具有自我教育的愿望和能力,施以合理的平等交往教育,他们就能发展成为健全而有道德感和责任感的人。

社会实践是交往互动的重要载体,它可以为教育对象提供真实的社会情境,帮助他们将自己的道德认知和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应变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同情心,培养学生形成自尊、自强和平等合作精神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都要注重对活动的引导,在活动结束后要认真总结,交流心得体会,让活动透过表层的热闹景象作用到参与者内心深处,推动参与者思想道德能力的发展和进步。

3.贴近生活的情感体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在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融为一体的,人格培养从蒙学就已经开始,人们通过社会生活的参与和体悟习得社会道德规范。由于道德教育涵盖到了个体生活的所有领域,内容贴近实际生活,因而其规范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理念。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道德教育的工具价值逐渐被强化,教育过程从现实的生活中分化出来,思想政治教育把原本根源于生活的一些道德规范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孝亲爱家、诚实信用等理论化为一些抽象的概念、文字和符号。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把这些抽象的字义弄明白,能背诵出来,能通过考试,它与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没有太多关联。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教育对象个性品质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对教育对象日常生活的关心和指导不够,因此很难完成教化的任务。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人心,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教育中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方法,教育不仅帮助人们了解知识性道德概念,更要促使其成为内在性道德观点,指导日常生活实践,帮助人们找回曾经迷失的精神家园。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按照生活的逻辑来安排内容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去传授那些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知识和经验,不是单纯地掌握某些书本知识和语言符号,而是让人们面对真实的生活,生活中所遇到的社会性、道德性事件和问题都是思想道德教育具体而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要认识到“生活即教育”,生活的过程与道德学习的过程是融合统一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升人们对生活的认知、态度和价值观等,促使人们去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在更高的道德层次上实现自我建构,体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4.知行统一的率先示范。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向教育对象传授一些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还应以培养人们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为目标。知行统一即是强调不仅要学习思想道德知识,还应努力地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行动中。率先示范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的重要方法。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灌输方法强调将思想道德规范体系当作一个个的知识符号传达给大学生,要求他们进行记诵和逻辑演绎,因此,大学生学到的不是丰富厚实的生活智慧,而是枯萎干瘪的认知符号和浮华的知识气泡,从而阻碍了思想道德规范外化为行为,经常出现知而不信、言而不行、知行不一的双重人格。当代社会如果能将所树立的榜样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榜样教育的效果将大大增强。率先示范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由国家和社会管理者、企业家、私营企业主、知识分子等构成的社会上层拥有大量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他们是社会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关系和先进文化的代表,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拥有较高的权威和声望,是人们生活中最现实和最直接的榜样。社会上层在日常生活中要主动分清是非,辨别美丑,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愚昧思想的侵蚀,弘扬科学,讲究诚信,引导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明风尚。

[注释]

①石鸥.德育困境中的病理性说服教育及其诊治原则[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6):113.

②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61.

传统教育方法篇8

青少年求知欲强,对新事物敏感且具有极强的吸摄能力。由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传统教育模式的缺失以及互联网广泛传播西方文化,对出生于改革开放和社会急剧变革时期可塑性很强的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认同产生了巨大影响。有研究表明[5],1)近年来“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危机明显显现”,文化价值取向和文化行为取向偏移“;民族传统文化淡化,西方文化模式强化”。2)对上海市5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51%的学生认为根本没有必要了解中国历史,其中,37%的人对中国历史并不感兴趣;“对西方生活方式追随,对传统文艺冷落,对实用主义文学热衷”:过“洋节”在大学生中已成习惯,偏向于外来的娱乐方式和文化产品……67%的大学生不愿意阅读学术专著,70%的学生将名牌产品视作高品质生活的象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民族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关乎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发展,青少年又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针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必须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从青少年抓起,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构筑起抵御外来文化威胁的防线,捍卫国家文化安全。把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投映于国家文化安全的背景下进行考察,从应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的视角,审视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我们认为形势是严峻的。调查结果显示(表1~表3),17.3%的大学生对武术不了解,认识模糊的大学生占50.8%,大概了解的大学生占29.4%,只有2.5%的大学生表示对武术运动了解;喜欢武术的中学生占45.5%,不喜欢武术的中学生占13.2%,无所谓喜不喜欢的中学生占41.3%。对于武术和跆拳道,47.6%的大学生选择跆拳道,中学生的比例更高,达到51.6%。许多学者有类似的调查:据曹永跃对66所高职院校的1150名1年级和2年级大学生的调查,有28%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武术运动[6];据余宏伟对5省市35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18.57%的学生喜欢武术,46.57%的学生认为一般,34.86%的学生不喜欢[7]。在全球化时代的国家竞争中,没有什么比文化认同的失去更可怕[8]。对青少年而言,一旦西方文化所携带的价值观念被他们“无意识”地接受并高度依赖后,他们的思想不可避免地会被西方文化所俘获,可见,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育文化教育的形势是严峻的,我们必须清醒地应对。

2文化安全视域下青少年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策略

2.1完善青少年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法规

教育法规的体系与结构,反映的是教育法规之间的横向与纵向的关系。1)从横向来讲,主要指的是教育法规的完整性,即指我国究竟要制定哪些教育法规才能满足教育活动的客观需要;2)从纵向来讲,指的是教育法规的层次性,即要分清哪些是统揽全局的教育法规,哪些是调节某方面教育活动的具体的教育法规[9]。在我国的教育法规体系结构中,无论从完整性还是层次性来审视,青少年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法规建设都较为欠缺,有待于完善。例如,《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法规文件汇编》收集了近20多年来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等部委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文件和规定共40部[10],内容涉及到学校体育的方方面面,但缺少有关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法规和文件。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法规建设涉及2个方面的问题:1)从横向来讲,教育法规建设要保障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相配套、相协调、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教育法规的整体效用。例如,、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途径”中要求,“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纲要》使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有机融合、相互促进。2)从纵向来讲,要依照“统揽全局的教育法规”的基本精神,健全和完善具体调节青少年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活动的法规。例如,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规定和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具有本地域及本地域民族特点的传统体育教育法规。这样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局到具体、从横向到纵向,使青少年传统体育教育法规能够覆盖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从而使青少年的传统体育教育有法可依。

2.2提高青少年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

民族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基于不同的文化接触和实践,以自己的选择和标准对各种文化事项做出的认知判断、情感依附、行为选择和调整倾向。民族文化认同是个体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民族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是文化变迁和融合中的必然现象[11]。文化认同对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象征,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惟一标志。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华民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因此,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大力提升民众的文化认同度。在体育教育领域,由于青少年从小更多接触的是现代体育,对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和所承载的文化了解有限,淡化了传统体育的教育价值。调查结果显示,有70.6%的中学生没有学习过武术,57.6%的中学不开设武术课(见表4)。此外,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和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青少年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失去兴趣。有学者研究指出:“体育文化全球化对当下学校武术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西方体育运动项目的教育思想严重影响了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文化认同危机已经严重影响着当今学生对武术的理解与选择”[12]。这种自身文化的消退和民族文化意识的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青少年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主义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它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给予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以重大的影响。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英勇抵抗外敌入侵,维护祖国的和独立,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这些特点在民族传统体育几千年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都有所体现。自然,青少年学生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手段。而爱国主义教育又强化了青少年的民族身份认同。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提升青少年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从更深的层面和更综合的角度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可见,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也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利用传统体育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节熏陶和感染青少年,促进其德智体全面发展;而青少年“人格的升华,境界的提高,精神振奋,爱国主义情感的凝练”,又为青少年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度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3加强对青少年民族传统体育的实践教育

如前所述,多数中学生没有学过武术,多数学校不开武术课。无论何种原因所致,客观上使青少年学生远离民族传统体育实践。文化认同的形成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但这并不是说只需要理论方面的认识,还必须把这种认识付诸于实践,实现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作为人们头脑里的思想观念,对文化的认同不可能在瞬间完成,必须经过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实践可以促进文化认同的丰富和发展[13]。对青少年进行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不仅仅是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把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心认同转化为外在实践,把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同运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运动实践中感受和体味传统体育项目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更坚定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体育的实践教育,学校体育是重要的途径。1)各级各类学校应加大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在体育课程中的比重,广泛挖掘具有典型民族文化特征的传统体育项目,对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梳理和教材化加工,开发地域特点鲜明的传统体育校本课程。通过体育课教学,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传统体育技术技能,为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奠定基础。2)要广泛开展课余的传统体育活动,提高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程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传统体育运动实践不断提升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对青少年进行传统体育的实践教育,要贯彻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原则,充分整合和利用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学校应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聘请传统体育项目传人或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习练者为学校荣誉体育教师,以解决学校传统体育师资不足的矛盾,推动学校传统体育的广泛开展。社会有关部门、街道社区等,应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体育活动场地的方便;为他们参与传统体育竞赛及群体活动创造条件。

2.4挖掘校园环境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功能

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特定的时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观念和行为。当代教育学、心理学乃至文化学的诸多研究都表明,适度的、内隐的某种氛围,因其孕育、营造着一种存在却不刺激、和谐而不张扬、易于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乐于接受的意蕴,并且具有渗透性、持久性的特点,所以在个体素质的养成中有其特殊的功能[14]。学校是培养人的机构,校园环境相对于其他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具有定向性、规范性,更显其感染力和约束力。因此,加强校园的传统体育文化环境建设,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可以使青少年时时处处受到传统体育文化的熏陶。校园环境的文化建设是校园环境文化教育功能的基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涉及“物质环境文化系统、组织环境文化系统、活动环境文化系统、精神环境文化系统”四个方面[15]。自不待言,校园环境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依赖于校园传统体育文化环境建设。

2.4.1改善传统体育活动的物质条件,奠定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物质基础

因各地的经济、体育传统、民族风俗的不同,开展传统体育活动也不尽相同。因此,要结合各地的不同情况,广开财路,多方筹措资金,因地制宜地抓好传统体育物质条件建设,为开展传统体育教育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4.2构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组织网络,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提供组织保证

组织环境系统即由主管学校体育的校领导、体育教研室、体育教师、传统体育社团等组成的校园传统体育组织网络,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提供组织保证。同时,组织环境系统还包括各种形式的制度。例如,学校关于开展传统体育活动月、活动周、活动日制度,使传统体育活动制度化;建立学生传统体育项目的业余段位制度或等级制度,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传统体育活动。

2.4.3创新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活动形式,营造浓厚的校园传统体育文化氛围

2010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第1批传承学校选择的项目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等。虽然没有包括传统体育项目,但可以借助这一平台,或借鉴这一做法,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创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学校的活动,通过开展此项活动,推动传统体育项目的广泛开展,同时,学校应把传统体育项目作为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统筹安排。如前所述,可成立传统体育项目的学生社团,开展训练和竞赛;设立学校传统体育节或活动月、活动周等,促进学校传统体育活动的普及,营造浓厚的校园传统体育文化氛围。

2.4.4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融合各种教育手段和途径,追求整体教育效果

把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作为在学校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之一,融入到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活动中,与这些教育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提升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利用校园各种传播工具和载体,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传统体育文化宣传。例如,举办传统体育文化艺术节、传统体育文化知识竞赛、各种形式的传统体育文化宣展,举办各种讲座,使青少年了解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深刻理解其蕴含的中华文化之精华,增强青少年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豪感。

3结语

传统教育方法篇9

关键词:小学教育;文化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人们在日常的劳动和生活中对生活经验的升华,是社会习俗和民族精神的结合,也是民族心理的表现方式。传统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仅代表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还与当今的文化相契合,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与现代尊老爱幼的精神文明风尚一致,也能通过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形式体现。

一、小学阶段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1.在德育教育中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在我国小学教育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是目前小学教育中的一个主要议题,各小学使用各种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弘扬教育,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形式,即教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以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宣传为教育手段,通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自然形成美德。

2.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是目前小学教育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另一个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方法的使用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宣传,还有些学校专门开设国学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学科,对学生进行专门教育。

3.小学阶段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在中国人的一言一行当中,蕴含在中国的文化典籍和日常生活当中,“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九九重阳登高思乡之情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完满和隽永都在古代诗歌中体现;人们在清明节时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在端午节时回味古代诗人的情怀,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现。但小学阶段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却显得过分“刻意”而并不重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久而久之,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成为一门学科,而并不是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教育。

二、在小学教育阶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

1.教师以身作则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在小学教育阶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对于小学生来讲,教师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权威他人”,心理学研究显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程度甚至超过父母,因此要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盛行,则学校教育的主力――小学教师,其群体本身就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师的师德和师表管理,鼓励教师以身作则,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如,鼓励教师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读,并组织教师学习和讨论在教学中能够用到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并且研讨应用方法;严格规定教师在校的行为举止,务必使教师本身做到行为礼貌、举止得体,禁止教师在校吸烟、饮酒,给学生作出品德修养榜样;指导教师在与学生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的弘扬从校园延伸到家庭中去。

2.利用艺术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很多中国传统文化都包含在美术、书法、音乐等艺术作品当中,因此,通过艺术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小学教育值得应用的一种方式。学校可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艺术类教育,如,在美术课上开设国画艺术作品赏析和作画专题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由自主地爱上中国传统文化,主动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又如,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展,使学生在民族音乐表演现场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另外,艺术学科的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班级活动中,帮助学生编排在班会上表演的传统民族舞蹈、教学生演奏中国传统乐器,使学生在实际应用音乐的过程中体会音乐和舞蹈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获得关于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认知和感受。

3.利用生活教学弘扬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之一,学校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将知识实践于生活,因此,要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不能将课堂局限于学校,而应该以活动的形式进行课堂拓展,使学生通过活动对传统文化进行理解和感悟。另外,学校还应该积极与学生家长交流,请家长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多提及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方面,如,“食不言、寝不语”的生活习惯教育,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在小学阶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1.学生能够尽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传统文化教育中蕴含着许多哲理性教育和个人修养教育,如,“得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诺”展现了诚信的重要性;“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展现了友谊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三字经》以朗朗上口的韵律阐释了做人的基本原则等。很多专门的传统文化教育机构宣扬“读经三年终身受用”,虽然具有做推广的夸张性质,但学习传统文化对学生品德修养发展的影响,确实是能够持续一生的。

2.学校教育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必然不是那些刻板、老旧的方法,单从教育过程来讲,学生能够提起兴趣,学校教育也更加高效;另外,传统文化教育蕴含在语文知识教学当中,则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行为本身产生新的认知――在校学习并非单纯的知识、能力学习,也是传承文化、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有了这种认知,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会发生改变,学校教学的效率自然会提高。

3.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实现学校教育的社会职能

虽然小学学校教育处于我国学校教育系统的初级阶段,但小学教育所面临的却是学生毕生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小学学校教育的效果将影响到学生成为社会人之后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如果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接受到比较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则学生的品德修养更高、价值观建构则更为合理,当他们成长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之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是值得期待的,因此可以说,在小学教育阶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实现学校教育的社会职能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国小学教育阶段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就传统文化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传统文化的实际表现形式来看,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强调教师以身作则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艺术教育、生活教育等方式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并实现学校教育的社会职能。

参考文献:

[1]叶小钢.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关键在于美育[R].中国艺术报,2014(03).

传统教育方法篇10

一、对当代青年实施传统教育的主要原则

(一)传统教育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相结合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对青年实施传统教育,必须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只有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才能保证传统教育的正确方向,才能够帮助青年人明辨是非,区分出传统文化的优劣精糟.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传统教育就势必陷入盲目,甚至误入歧途.但是,四项基本原则是在我们的国情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脱离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四项基本原则就会失去贯彻和坚持的深厚土壤.所以,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与传统教育既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也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二)扎根于传统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相结合

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广大青年中坚持和发展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使他们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仅不能忘了民族的“种”,断了民族的“根”,而且还要在吸收运用中更加民族化.从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看,越是民族的才真正是属于世界的.扎根于传统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我们在实施传统教育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种关系:(1)批判与断承的关系,剔除封建糟粕,吸取民主精华;(2)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超越;(3)本族文化与外族文化的关系,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基础,积极吸收消化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使其融汇于中华文化之中;(4)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去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为发展现代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以上关系处理好了,就可以使我们的传统教育具有更大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同时,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的命运和未来延续问题也找到了比较圆满的答案.

(三)坚持“大传统”教育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所谓“大传统”概念应该这样理解:从纵向观察,它不仅包括“从孔夫子到孙中山”,①,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也包括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在中国现当代所形成的革命传统和作风;从横向上观察,它不仅包括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也包括墨、道、法、释等诸子百家的传统思想;不仅包括传统哲学、伦理、宗教,也包括传统教育、科技、文学、艺术、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等.作为现实的教育活动,必须首先树立“大传统”观念,把在中国历史上所形成并延续下来的所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都要系统地整理、挖掘出来,让当代青年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从中吸取全面的营养.然后在全面兼顾的基础上突出两个重点教育:

重点之一是儒家传统伦理思想教育.深厚悠远、包罗宏富的儒家伦理思想,主导了漫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浸润和滋养了二千多年的华夏文明,代表了东方传统伦理精神的特殊方向与价值取向.儒家伦理文化关于社会、人生与家庭的道德范畴与修养方法的许多思想,经加工改造后对当代青年卓有教益.

重点之二是革命传统教育.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包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公而忘私的雷锋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压倒一切敌人和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生活和革命事业的的前途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严守纪律、自我牺牲、顾全大局、勤俭节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德等等.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反映了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光荣历史,闪烁着时代的光辉,“至今仍然是我们保持革命本色、拒腐防变的巨大精神力量和可靠思想屏障.特别是在无数革命先烈身上体现出来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荡气回肠,感人涕下,永远是我们学习、敬仰的楷模.”②

传统教育是我们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的出发点和基础,不从大传统观念出发去考虑问题,很容易使传统教育因缺乏立体感而显得支离破碎.如果过份强调大传统教育而忽视突出重点,就会使传统教育因不得要领而流于空泛.两个重点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典型意义,在大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就能够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能将青年传统教育引向深入,进一步强化效果.

以上三大原则是我们当前在实施青年传统教育工作中应当时时把握的指导思想.除此之外,由于传统教育属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领域,还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原则,如教育与青年特点相结合的原则;社会教育与家庭、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等.把这些一般性原则运用到青年传统教育领域,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二、对当代青年进行传统教育的主要方法

加强当代青年传统教育的任务十分明确,指导原则亦已拟定,那么,教育效果就直接取决于我们在施教活动中采用何种相应方法、方式和手段.毛泽东曾形象地把工作任务比作过河,把方法比作桥或船指出:“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③正确的方法来源于社会实践.在传统教育的方法、方式上,理论界和全国各地以至于国外都在精神文明的建设的实践中,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为本文的总结归纳提供了现实的素材.

(一)寓传统教育于社会文化建设之中

社会文化建设所形成的文化环境与舆论导向,对青年接受传统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当务之急的是政府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构建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与借鉴外来文化的消化吸收机制,确定共享的文化传统认同及其时代价值系统.明确提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并把它推向社会,成为人们的一种行为判断标准,从面形成繁荣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这方面,新加坡政府近年来向国民提出的“五大共同价值观”④的作法,值得借鉴.要加快建设文化市场体系和市场运作规范,建立必要的宣传、整理、奖惩、调控、保护等综合性传统文化的运行机制.出版界有计划地组织力量系统挖掘、整理、撰写、出版正面引导传统文化的书籍和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的读物;影视、戏剧界要改变重“宫廷戏”的作法,把能够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历史人物、故事,经过提练、加工和艺术包装,不间断地推向文化市场,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愉快地鉴赏文艺作品的同时,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陶冶,达到传统教育目的;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整顿和管理好文化市场,大力支持、奖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和介绍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严禁那些充满色情、暴力、凶杀、迷信等不健康书刊、音像制品流传社会,毒害青年;全社会都要注重对各地历史文物、古迹、纪念馆、博物馆的精心保存、维护和开发,搞好定点德育基地的建设,定期组织青少年参观游览,再现它的宝贵价值.

(二)寓传统教育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

大、中、小学校是集中培养未来人才的场所.我国各级学校总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对青少年学生“德”的培养是第一位的.我们理解这个“德”的培养基础和发展方向应该是:在灌输、培养、训练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再融入现代道德意识,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青少年身上得到继承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化,为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以学校这个专门场所对学生施加传统美德教育和影响,具有其他任何场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完善的培养目标体系,明确地把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各科教学计划之中,渗透于各科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之中,使传统美德教育与其他各项教育互相交织,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在学校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方式很多,比如开设专门的传统美德课或知识讲座;举办弘扬传统美德的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采劝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走出校园建立德育基地,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情,请当地的老将军、老八路到校内作革命传统报告;强调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和日常训练,实行严格管理和操行评定等.

这些作法总的来说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事实证明也是有效的.但问题在于寓传统教育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这个重要方法及要求,在一些教育管理者思想上还没引起真正的重视,没有形成广泛的自觉意识,致使一些很好的传统教育形式成了应景、应时之作而流于形式主义.这些活动的开展还缺乏系统性、目的性和创新性,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学生往往是迫于压力被动参与,使教育效果无形中受到抵消.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教育有机地融合到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充分发挥出学校在传统教育中的优势,还有待于施教者进一步的努力和探讨。

(三)寓传统教育于大型群众性的教育活动中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大型群众性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吸引青年职工和学生参加其中,经受锻炼和陶冶,迅速提高思想觉悟水平,是新形势下加强青年传统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这种活动的最大特点是主题鲜明,有严密的组织程序和措施.形式新鲜活泼,强调青年人自觉自愿地参与.

近年来,国家机关的有关部委和部分省市在青年中提出并尝试开展了此类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比如,由团中央、国家教委联合推出的、从1993年开始启动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活动;上海市从1982年起在广大青年中开展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从1994年始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的“五心”教育活动.⑤所谓“五心”,内容是“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这项活动开展后,立即得到全市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热烈响应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五心”教育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强烈的震撼和广泛的共鸣,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及时回应了时代的呼唤.这种教育的突出优点是把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机地衔接起来,找到一条崭新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道德教育途径.事实证明,“五心”教育的效果是明显的,这种方法的运用是成功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四)寓传统教育于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之中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各地传承时总是带着浓郁的地方乡土特色.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在历史上曾有许多地方被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积淀着丰富而又有个性的文化遗产.各地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吸收利用本地先贤们创造的文化成果,注入时代内容,加以更新提高,用以鼓舞、激励和教育当地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为地方性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直接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这方面,我们发现湖南省岳阳市的一些作法⑥值得借鉴和推广:全面修葺文物古迹和名胜景点,开辟民族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园地;继承民间优秀传统习俗,开展独具匠心的文化娱乐活动;锤炼历代先贤和革命前辈的思想精粹,铸造富有时代气息的城市精神;挖掘从古至今的地方传说和史实,酿造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这些作法系统而具体,切实可行,把它移植过来,用以加强青年传统教育,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好路子.

有鉴于此,我们建议今后各地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时,应充分挖掘利用具有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样做不仅会强化青年传统教育的效果,而且还会使精神文明建设因独具地方特色而充满无限生机.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499页.

②迟浩田:《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长城》.《人民日报》1995年8月10日.

③《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25页.

④“五大共同价值观”的内容: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助,尊重个人.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上述内容是经过新加坡大众认真反复讨论,并经国会批准颁布实行的.这五大共同价值观渗透了东方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对新加坡本土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