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4:45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篇1

创造性思维,又叫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还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建树性的设想和意见。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最本质的特征是新颖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它对传统的常规思维的超越。想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创造性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好奇心和兴趣作为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能够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是创造性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三、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现状

家长的错误指导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在幼儿出现“奇怪”的举动时,家长总是根据自我的认识给予纠正。家长们按照成人的思维很快给幼儿给予纠正,而不是从幼儿的思维出发,沿着他们的思路给予巧妙的顺水推舟,使幼儿明白其中的原委。其二,就是家长主观强迫幼儿按照主观设想培养兴趣爱好。不管幼儿喜欢什么,根据家长个人的主观判断,想让自己的孩子多面发展,强迫幼儿参加艺术培训活动。殊不知,这种行为无形中压制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另一方面,家长们没有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给予发展,而是主观强迫幼儿按照他们的主观意念去实施。

四、教育对策

1.营造自由宽松的生活环境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条件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核心环节

3.及时发散引导和总结是保护幼儿创新意识的重要方法

4.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孕育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助推外力

总之,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孩子在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只要是幼儿充满兴趣、积极探索就应该多赞许、多包容,并给予鼓励和赞扬,这样才能大大激发孩子创新的欲望和激情,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幼儿的创新能力是幼稚的,但其发展的潜力却使很大的。幼儿时期的创造性思维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广大幼教教师和家长要利用一切一切教育活动和适当的条件,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计划,充分让幼儿自由活动,并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最大潜力。我们要善于启发幼儿的创造萌芽并扶植和保护好。

[1]程立新.浅谈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J].中小学电教(下),2011,(03).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篇2

【关键词】竞争;设计;创新思维;培养

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时代特色和基本格局,超越竞争对手实现设计后来者困境破局,是每一个企业必须实现的使命和所要达成的夙愿。如果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设计行业还处于起步时期,而八九十年代是发展壮大的阶段,那么进入二十一世纪,设计行业则应该是发展的高峰期。

一、竞争超越性创新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那么设计是什么?怎样设计?设计的核心又在哪里?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设计,是一个设计的年代,更是一个创意的社会。中央的创意产业的提出,给设计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机遇是我们所处的经济发展的时代,要以创意为核心,以特色为导向,以发展为目的。基于设计行业的机遇与挑战,探讨创新思维的培养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一书中也论证道,人性本是自我塑造的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无限的创造性活动。若想培养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应对创新思维的特点进行诠释。创新思维的特征主要包含“主观能动、发散思维、多元创造、求异思想”。

主观能动:是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表现出强烈的突破求知欲;发散思维:是在设计时多角度、多途径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多元创造:是对综合素质提高的强烈愿望;求异心里:在工作中的独立思考、求异思想。

二、竞争超越性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

一般来说,创新思维的培养应有四个方面的素质锻炼:理论支撑、发散思维、强化视觉、实践应用,这几个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发展,正是创新思维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理论支撑。是指人们对前人所总结得出的优秀经验加以学习的内容,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和根本。理论是继承性、发扬性和总结性的统一体,是实现竞争超越性创新思维的支撑点,要实现创新,则需要良好的理论支撑,从而实现超越竞争对手的目的。真实理论,就是理论的真实性与可行性。要求我们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对理论的真实可行性进行必要的验证。系统理论,要求我们在学习时需要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梳理和系统学习。综合理论,是指学习理论知识时的广泛性与综合性。我们生活在快速发展且多样化经济的国际经济背景下,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注重综合性知识能力的培养,广泛学习相近或者不同学科的知识,来充实所学专业的理论构架。

(二)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也叫辐射思维,是一种不按常规套路思考解决问题办法的独特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最重要的几个特点是:能动性、独创性、多向性。能动性,实则是主观能动地适应并主动创造,也是对思维的多变性理解,需要思维的多样性和变通性,能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能力。独创性思维是指对设计具有不同的见解,不同常人的思考,归根结底就是需要有独到的见解。而多向性,即是思维的发散、灵动、波及,这就要求学习者能多方向、多维度、多方法地去思考问题和寻求对同一问题的多样化解决方案。

(三)强化视觉,即是培养学习者的视觉感知能力,从而达到对视觉认知的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进而综合应用于设计创新中去。感性体验,即是满足我们对视觉形式的要求,激发对视觉的情感冲击,进而寻求创新思维的途径。理性思考,是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对思维的理性考虑,这就体现在对事物的综合理解与深层剖析。

(四)实践应用。是指学习者在有强大的理论支撑的前提下,进行必要和必须的断点或系统实践。实践首先在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论证,论证理论在所属行业的真实性与可行性。接下来就应该将理论知识熟练应用于实践,熟悉操作流程与相关工艺,从实践从创新。

理论论证,是在必要的、系统的学习后,应对理论进行论证,论证理论的真实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熟练操作,这对于设计学习者来说是一个硬伤,很多人理论知识充分,说起行内理论知识条条是道,但是一旦谈到实际应用或相关操作时就哑口无言了。这就形成了当前国内教育的一个弊病——很多人缺乏对实践的认识,缺乏对工艺的了解,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对理论的延伸和对实践的应用。同质异化,这是竞争超越性创新思维培养的重点与目标。学习前人的理论与实践,无非是为了在积淀到一定量的时候,达到质的飞跃,这就是同质异化。

三、竞争超越性创新思维培养的意义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学习者个人能力的提升,更是学习者设计创新的灵魂所在。学习者个人能力的提升,就体现在对人对事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感知力,综合考虑、多角度思考,从而达到个人能力的飞跃。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设计业发展的核心。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就没有发展,那么在竞争越演越烈的社会必将处于劣势。因此,培养学习者的竞争超越性创新思维,是一个肩负设计发展的重任,是强国富民的必经阶段,更是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帆.产品开发与营销[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何明.走向市场的民族艺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吴春晖.在设计中寻找民族性[J].青岛大学高教研究,2002.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篇3

1.从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出发

(1)心理学家认为:三至六岁的幼儿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与神秘。这时孩子的好奇心开始萌发,想弄懂一切问题,无数的“为什么”就挂在了嘴边。正是这种好奇心唤起了孩子的创新意识。一名成功的教育者,一定要爱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多提问题,并强化这种好奇心,使他们逐步养成敢问、善问的思维品质。此外,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不仅要认真解答,还要给他们留有思考的余地,通过思考,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发展想象力。想象力作为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打开一切知识宝库的钥匙。正如爱因斯担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

(2)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人才是对世纪迫切需要的人才,那么教育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呢?我认为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精神,如果教师的思想僵化,观念传统,教法陈旧,那么不但不能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来,反而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记得成都某小学教师出了一道习题问学生,“雪化了变成什么?”绝大多数学生回答,“变成水。”教师都-一给了满分,只有一名学生写的是“变成春天”。教师却给打了零分。无独有偶,有一年考试题目是要求学生用“时间”造句,大部分学生写了“时间是金钱,时间如流水”。评卷教师都给了满分,一位学生写了“时间就像一列火车,载着我们经过人生的无数小站,最后抵达死亡。”结果评卷教师以人生观灰暗为由判为0分。试想,上面这些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还会有创新精神吗?因此,创造性的人才要有创造型的老师。

(3)创造适度宽松的环境,鼓励幼儿积极探索。由于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都非常强,他们在不停地看、听、摸、问中,好奇心得到满足,产生求知的兴趣,因此有了宽松、愉快的气氛,孩子才想说、敢说,并且感受说的快乐。当然,宽松并不就是让幼儿随意自由发言,而是让孩子感到没有压力、不强调对错与好坏,教师要坚持“理解接纳,支持鼓励”。同时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让他们对有兴趣的现象;奇怪的事情和今后的发展等产生的好奇心,主动地进行探索实验。

2.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创造性思维

(1)在语言教育中提高创造新思维。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关系,同为智力与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人们为什么能通过交谈、通信等语言活动来交流思想呢?就是语言和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教师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抓好这个时期,努力培养引导幼儿的语言,使他们在进入小学前具备足够而顺畅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向幼儿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指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描述事物,鼓励他们去构想不同的答案,语言内容也就新颖、奇特、表达生动,促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叶圣陶所说:“语言是思维的定型,思维是语言的基础”。由此可见,发展语言能力就是发展思维能力,而发展思维能力正是发展智力的核心。

(2)通过解难练习,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经常向幼儿提出一些有着一定难度的任务或问题,使幼儿既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能力,又须付出力气进行思考或操作。幼儿经过努力克服困难完成活动的过程,可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向幼儿提出,在我们生活中哪里有空气?什么东西需要空气?幼儿顿时十分活跃,列举了生活需要空气的东西,如口琴、风琴、气球、吹肥皂泡、吹喇叭、救生圈、吹塑玩具、气垫船、动物生活等等。这样的问题启发了幼儿创造性思维活动。

(3)重视在游戏中发展创造性思维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思维想象可以无拘无束地发挥,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鼓励,以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允许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并刺激同伴的思考。利用与同伴和成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幼儿思维的创新。同伴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同伴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可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已有的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双方在交往过程中都会根据对方的态度和行为选择策略,调整语言与他人沟通,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与同伴交流的机会,使幼儿在交往中感受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切实提高语言能力。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篇4

一、掌握学习结构,转化学生的思维

由于创造性思维是思维中各因素、各环节高度协调、综合发展的结果,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善于创造,首先必须掌握学生的学习结构,因为它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但知识结构一般只揭示基本概念、原理和法则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不包括对已有知识的突破和创新,即没有把握学生思维转化的过程。因此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使他们对事物从不认识到认识,对问题从不理解到理解,把零散的知识建设成结构的知识,把片面、孤立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倡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进行知识结构的建设,让学生概括、归纳知识规律,探究和创新,在他们历经失败和成功的过程中,形成新的学习结构,使他们体验思维的飞跃,锻炼意志,提高能力。

例如在串并联电路的教学内容结束后,教师应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梳理和整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知识。因此,我安排了“电路故障分析”这一节边学边实验的课。

首先,每个实验桌上都有一个已经连接好的电路(如图)。学生闭合开关以后,发现灯不亮。在进行了讨论后,每个小组都拿出了自己认为合理的几种可能,最多的有四种:可能是灯断路或短路,也有可能是电阻上发生了断路或短路。很快,大家根据经验排除了电阻短路的可能。可新的问题马上又产生了:刚才作的都是猜测,到底是哪种可能呢?就要通过实验来检验。经过热烈的讨论以后,每个小组都拿出了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大部分小组都是用电压表来作为检查的工具,找到了故障所在。然后进一步分析,如果是其他几种故障的话,电路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呢?由此归纳出串并联电路的故障特点。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问题:可否用电流表来进行故障的检查呢?我通过问题的不断转换,逐步转化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物理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扩展了思维空间,从而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他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根据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提高创造思维的层次

由于物理知识结构既有宏观的整体,又有微观的单元;既有横向的联系,又有纵向的沟通,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能从多角度、多层次来把握知识结构,并能根据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进行宏观的和微观的解释,掌握物理学科发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例如,在复习“牛顿第一定律”时,运用5w2H法进行提问:

1.为什么要研究牛顿第一定律?(why)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what)

3.哪些物体符合该定律?(who)

4.在什么情况下符合该定律?(when)

5.在什么地点能符合该定律?(where)

6.我们通过什么方法得出该定律?(howto)

7.有几种情况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howmach)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多方面提问,根据不同的角度转向,进行多层次的分析,扩展思路,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充分利用“变式”教学,克服思维定势

由于创造性思维具有新奇、独特、流畅、变通等特征,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克服静止孤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要克服思维定势,教师就要有意识地根据一定的知识结构向学生介绍新知识的合理运用,通过分析、对比和评价,勇敢地否定旧思路,挣脱以往经验的束缚,增强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增强他们的选择能力。

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我提问:“在平滑的道路上骑自行车的人如果停脚不踏,车为什么会停止呢?”“木块在平滑的玻璃板上运动,为什么木块不久会停下来呢?”学生对于这些例子都能立刻回答:物体停止的原因是摩擦,因为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接着我在桌面上放一张白纸,在纸上放一木块,并向右拖动白纸,则木块跟着纸一起向右运动。然后问学生:“木块受到什么力的作用?这种力的方向怎样?”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根据原有的知识,认为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回答:“木块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但他们对于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感到有困难。如果按照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那么在纸上木块的运动将落后于纸面,但事实上,木块却与纸一起向右运动。这时我帮助学生分析摩擦力方向的实质问题。所谓摩擦力就是阻止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作用力。要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我们须先设想两物体之间没有摩擦力的存在,再考察一下接触面上的相对运动的趋势,假设木块与纸的接触面是“光滑”的,当纸向右运动时,则木块将保持原来的位置,相对于纸来说,它将沿纸面向左滑动,这就是它们的相对趋势。根据“摩擦力是阻止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作用力”的定义,那么木块所受的摩擦力f向右,可知摩擦力f的方向与木块的运动方向相同。综上所述,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善于把握新型的、合理的智能结构,以学生的学习结构、知识结构为核心,按学生的心理特征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篇5

一、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寻找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契机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一般来说,学生对化学产生了兴趣,就会对化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执着地去探索。那么如何把那些平淡的、抽象的问题通过教师的构建变成一个个能引起学生好奇心并闪耀着智慧火花的内容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第一堂化学课,我是通过两个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一个是利用氨气易溶于滴有酚酞溶液的水而形成红色的喷泉的实验;另一个是点燃不纯氢气的爆炸实验。通过这两个实验的演示大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也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找到了契机。

二、创造和谐、融洽的化学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让位给学生的学,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其次在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不要以成人眼光看待学生的世界。多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求异质疑,鼓励他们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

例如,在《酸和碱的反应》的教学过程中,当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来确定反应的终点时,无色酚酞溶液先变红色,过一会儿又变为无色。根据所学知识,无色酚酞溶液不应该变成无色,这是什么原因呢?问题一提出,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酚酞溶液变质了,有的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有的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太浓了,有的认为是烧杯没有洗干净等。于是,我趁机向学生介绍:如果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太高,会破坏酚酞的结构,开始滴入时,由于酚酞试剂没有扩散,局部浓度较高,局部显示红色,当试剂扩散后,酚酞试剂的红色很快退去变成无色。可见丰富的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也是创造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

又如,化学教材中有一幅“用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制的鸟笼”,让学生想一下这鸟笼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如果能用这些材料制成屋子到海底下生活,那会有多美妙啊!通过诱发想象,学生的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空间自由地飞翔。

三、质疑问难,让思维求异发散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也就是说,创造始于问题,没有问题无从创新。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求异思维,多角度地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能使思维更深入,理解更透彻,运用更灵活。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篇6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热爱学生、关注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数学教师要在个性教育上创新,应当把学生的个性作为一种创新的资源来开发,尤其是要关心学生、摒弃差生概念。通过“问题—猜想—尝试—成功—领会—顿悟—思想方法”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自尊和自信,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力求现象数学化,逐步形成学生的数学气质,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浓厚的好奇心,对问题的敏锐感,强烈的探究愿望和坚持性,敢于质疑问难,挑战未来的勇气。

2.教学中注重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提出问题是人们对某些现象、某些事物进行细致观察、深入思考的结果,它是一个人具有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一个学习不主动、没有求知欲望,懒于思考,不会提问的人也就无创新可言。要想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不仅要具有提出问题的意识和勇气,而且还要具备直觉的洞察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求异性思维能力,因此,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习惯,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和批判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畏权威,敢于怀疑的科学精神,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的素质。

3.教学中注重学生参与,留给学生更多的探索空间

数学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作为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创设各种主动发现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数学活动中积极体验数学,发现数学问题。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就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去猜测、去探索、并动手操作。让教室成为学生探索问题的空间。在解题的思维过程中,也要让学生探索实验,要让学生参与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改教师讲思路为师生共同探索思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尝试探究。

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表述解题方案,实施解题过程,检验问题结果,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促进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要改进以教代学,做到先练后讲,先试后导,摒弃被动接受和机械模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突破常规、灵活多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1.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解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有的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更有创新的是,有的学生把梯形沿对角线分割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等高,用求这两个三角形面积和,也推导出这个公式。

2.重视解题教学?发展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特有的思维活动。它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并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通过解题教学,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等思维素质。

三、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求异创新。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而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份。因为求异思维往往产生新奇、独特的见解,敢于打破固定模式,从而形成新思路,新见解。给出的问题应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最佳答案。

2.质疑创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创新。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着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篇7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人类社会之所以发展就在于总是通过创新这一原动力不断前行的,人类的创新思维是激发创新的基础,通过创新思维可以集合人类创新方法,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是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建设,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推动力,数学教学的进程也会随之发展。

一、数学教学的现状

数学教学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仍旧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对于数学教育没有共同的认识,对于数学的学习也不够重视,数学课堂上出现纪律松散的现象,学生不能够及时完成作业。另外,学校方面对于数学的教育仍旧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对于数学教育没有重视,教师的教学方法仍旧沿用老一套的以教材内容为主,学生在学习中提不起兴趣,数学是一门以抽象思维为主的教学科目,数学的教学活动一旦出现死循环就会严重遏制学生们的创新性思维的研发[1]。

现如今的数学教学现状仍旧是值得深思的,传统的数学教学已经不再适用,应该向新的方向迈进了,对于数学教学必须有新的认识,不论是学校和学生都能够清醒的认识到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对数学中的创新能力进行研究。

二、数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指的就是在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上的创造能力,同时也是打破陈旧的规则并且能够发现新的问题进而开辟新的思路的理性思维方式。数学教学方面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们独立的进行思考,面对问题可以自己分析,不以老师为主体,不以教材为中心,让学生们进行大胆地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数学这一工具进行研究和探索,数学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讲解数学知识到以探究式的教学为主的转变,学生们可以自发的去探究数学中的问题,有效地激发创新能力[2]。

通过教育一方面来讲,在人类的教育历史当中,教育不只是知识的继承与传播,还是对知识进行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被教育者对现存的知识加以掌握进而对知识的真理进行探索,在数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时主要对学习者的思维方式进行转变,也就是启发创新性的思维。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他们的教育方式也应该发生转变,对以往主要以知识的继承的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将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应用的数学的教育当中,数学的教学离不开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创新思维与开放性数学教学

(一)抓住创新思维的灵魂

数学素质就是创新思维中的灵魂中心,现今的科学系统中,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研究基础,无论是哲学家还是科学家都是以数学为出发点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的,数学是最然科学的语言和工具,对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工程都有重要的影,数学语言广泛应用于物理和科技之中,物理的推理和原理的论述都离不开数学,数学作为工具来讲主要应用于计算机和产品的生产之中,几乎所有的科技都有数学研究人员的心血的付出[3]。

数学存在的意义就是对学生进行理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审美品格也有所影响,数学素质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中心,它对人的内在的辩证思维起到启发的作用,强化数学思维可以对人类的智慧进行开发,古往今来,所有伟大的数学家都注重创新思维的发掘,都具有高端的数学素质。数学的意义不是其他的基础学科可以相比的,强化数学素质就是抓住了创新思维的灵魂。

(二)拓展开放性的数学教学思维

在数学的教育中,开放性指的就是推陈出新,打破陈旧的教学思维模式,从新的立足点进行数学教学的工作。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数学思维,将强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可以对创新思维的训练有所帮助。在数学的学习中,数学的原理中包含着数学的各种思维,对数学的原理进行研究和开发对于数学思维的锻炼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对于数学原理和相关公式的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应该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开发和创造,引导学生采用数学思维进行学习[4]。

开放性数学教学中,通过数学的基本知识进行数学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利用合适的数学方法进行数学思维的发散式开发,对于原有的数学原理进行再次的研发和论证,数学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就得以强化了,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也有所帮助。教师也应该利用数学思维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有效地运用数学思维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的去解决相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思维的教学方式包括递推、数学建模和化归等,运用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对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很有帮助,通过数学思维的培养进一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5]。

(三)构建直觉思维

在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直觉思维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数学问题通常是依靠原有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的,对数学问题加以推理进而得出结论。对于复杂难解的问题就需要深思,此时,数学的直观洞察力和直觉思维能力就起到作用了。一般情况下,抽象的理论和概念源于现实的依据并结合材料得出来的,人们可以通过直观的洞察方法加以分析并且总结,数学的直觉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人们在面对新问题时找出突破点,从相对直观的信息中发现抽象思维的思考方式,直觉思维的构建有助于人们发现问题的本质,在实验和发明中找到灵感,对现有的资料进行总结,大量的经验得以积累,渐渐地就能找到事物的规律,这就是数学能够带来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发现和总结规律的过程就是构件数学直觉思维的过程,数学的直觉思维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6]。

四、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

(一)教师引导法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知识是由教师传授的,教师的正确引导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将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行革新,教师能够勇于开拓就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来。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和自己交流最多的就是教师,教师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就能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对学生的教育就能够真正用心。

教师引导法最主要的核心就是教师,教师不断地充实自己就能激发学生去完善自我,教师对知识进行不断地研究就能引导学生也去开发创造,教师作为表率起到带头作用,学生受到感染也能够以求实创新的态度去学习。

(二)探究式学习法

通过教师运用较为创新的方法启发学生进行探究,从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在探究中就能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面对一些问题教师的答案不能够过早公布,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发的探究,通过实战演练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一些问题面前,学生应该主动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学生逐渐在实践中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数学模型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还能够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更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培养创新思维有推动作用[7]。

(三)规律法

在笛У难习中就要首先进行课本知识层面的学习,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一定找到其中的规律,这样的学习方式才能够真正的掌握知识,对原本存在的原理进行,再重新论证的过程中锻炼创新思维,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是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在学习中找寻知识的内在结构和相应的规律,对知识进行整体的掌握,即便是极为微妙的规律也可以加以掌握,这样才能对所学的知识有较深层次的理解。

数学里存在大量的公式和公理,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总结有助于发现其中的规律,运用规律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联想法

联想法就是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创新与创造都离不开想象,数学上就有很多理论是与联想有关的,例如哥德巴赫猜想和庞加莱猜想。科学研究领域有许多成就是通过联想与想象得来的,因此进行适当的联想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联想为契机进行研究对学习是有帮助的。

结论:

通过上述的讨论,可以了解到数学教学的开放性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巨大的作用,数学教学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工程,传统的教育理念不能够帮助学生,创新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和教师双向互动的过程,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唐丽娜.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J].科技资讯,2015,26:134-135.

[2]冉琴.谈开放性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101.

[3]张照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放性思维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6:66.

[4]张丽颖.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生物技术世界,2015,03:159.

[5]何祖珠.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5,32:156.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篇8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一、引言

新课改下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而英语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以及用英语进行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应该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入手。有创新的思维方式能使学生在英语语言运用上游刃有余,从而达到学习英语语言的目的。从年龄段上看,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直觉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在这个阶段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应该是最佳时期。

二、在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听力是语言交际能力中的重要方面之一,会听才能会说,而在听和说之间有一项又是非常关键的——要会思考,而且最好是有创新的思考,通过有创新精神的思考之后说出来的内容,必然是最能吸引人的。所以在听力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放音之前,可以先把听力材料的主题告诉学生,让学生就着这个主题,张开想象的翅膀,猜猜即将听到的内容会是些什么。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把他们的想法用英语表达出来,比如,材料的主旨大意,作者的意图和态度,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材料内部暗含的意义等,通过设问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参与中把创新思维发挥出来。听完听力材料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设置问题互问互答,就所听的听力材料进行深层次的联想和讨论。这样,学生在听、说、联想的过程中,创新思维得到激活。

三、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听”好了,还要“说”好,英语教学中,“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说”,学生也要“说”,在说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信息,“说”得好了,获取到的信息质量就会更高。怎样才能“说”得好呢?那首先得先注重会思考,要会思考,就必须注重新颖,“新”了,说出来的东西才更受欢迎。所以,口语训练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角色表演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根据教材内容“bodylanguage”,让学生编一个小故事,通过各种“bodylanguage”把故事表现出来,其他学生则通过观看表演了解故事内容,用英语思维联想并且进行评价同时给出建议,教师在设计教学中要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发挥最大的想象力。也可以通过讨论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教材内容“robots”,学生通过开展讨论“设计”出各种各样的“robots”,教师鼓励学生尽可能地通过讨论的形式“设计”出各种他们喜欢的机器人。然后,让他们在班上通过英语语言描述的方式共享他们所“设计”的机器人,其他同学可以做出相应的点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一直应用英语思维联想、表述。学生在表演、讨论、想象中创造性思维也得到培养。

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阅读需要创新思维,有了新颖的思维方式,才能把阅读材料理解得更透彻,才能透过阅读材料的“形”体会到阅读材料的“神”。所以,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从导入开始,在学生阅读之前通过多媒体,比如电脑、幻灯片、投影仪、录像等方式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资料或者简介,让学生就所展示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想象,把即将学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猜测,最后用英语语言做简单的描述,这样能够帮助学生通过抽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才会有创新。或者通过“brainstorming”的方式,学生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交换观点,促使他们在把一个一个的观点表达出来同时可以参照别人的观点,既增强语言运用能力,又激发他们的创意和灵感。教师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和讨论情境来拓展学生的多向思维,或者设计一些新颖的问题和学生进行讨论,在问答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写作课是最能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课程。学习语言、学会表达不仅仅是为了巩固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思想。在写作过程中,对信息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整合等活动能进一步训练学生观察事物的敏锐性,分析事物的条理性,内容表达的清晰性。在完成写作后,学生就会在许多问题真假、美丑等的判断上及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上得到训练。写作不仅仅是教学活动,更是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个过程。写作就是一种创造,学生通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整合材料,进而生成文章,这本身就是创造的过程,没有创造,就没有创新。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对已有的单词进行重组,以未见过的方式搭配成句子,这样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就是一种创新。写作本身就有很广阔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可以在话题情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写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英语写作课不仅仅局限于语言运用的训练,还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训练。

六、结语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仅要关注教学目标,更要注重教学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学生的活动过程,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听说读写的课堂活动中得到发展。教师要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探索、寻找学生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乐于合作、乐于交流,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体验乐趣,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掌握知识,同时也不断地在听说读写的教学过程中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这样就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pennyUR.teachingListeningComprehension英语听力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

[2]JeremyHarmer.Howtoteachenglish怎样教英语[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篇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他们的创新性的培养,要培养和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要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针对当前学生作文创新性不足的现状,笔者经过认真研究发现,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缺乏是导致作文的创新力不足的最大原因。因此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和方面来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作文教学创新性思维培养

在当前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当中,一味地模仿或者是借鉴已经不能够适应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需求了。只有创新才能够实现长远的发展。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学生在以后的社会竞争中获得立足之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我们必须要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的创新性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力,让他们能够写出更具创新性的文章并在以后的学习工作过程中加以扩大化,让学生拥有真正的创新性的思维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当前学生的作文写作创新性不足,同质化以及抄袭严重的现象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也已迫在眉睫。

一、高中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作文写作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进行写作的动力和源泉。要想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真正实现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目标,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写作,乐于去写作。我们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在当前我国的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去进行自我写作以及创新性写作的兴趣不足,进行写作仅仅是为了拿高分或者是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缺乏兴趣,缺乏创新的动力,无论是怎样的名师都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性思维的学生。因此,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的过程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匮乏是学生写作的很大障碍。

2.学生缺乏真实的生活体验

作文的写作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没有真实的生活感受,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无源之水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目前学生的作文无病的现象十分严重,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生活体验的不足,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生活的经历和体验是无法写出具有创新性的作文的。

3.学生课外阅读量不足

在当前这个应试教育模式下,为了取得所谓的高分,学生们只是一味地埋头苦读,对于一些课外的知识关注度不足,阅读量的欠缺导致写出来的作文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能力。

二、解决高中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针对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鉴于他们乐于去表现的特质,笔者认为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以及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地予以鼓励和表扬以此来激发他们进行创作的兴趣。以兴趣为引导让他们从心底里乐于去接纳写作而不是有抵触情绪,做好这一步就为之后的工作的顺利展开,真正实现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模式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才能够让学生乐于去写作呢?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是这样做的:在每次的写作课前笔者都会进行精心的准备和安排。比如说有一次在安排学生写关于父亲的文章的时候,我就会搜集关于父亲这一角色的一些视频资料或者是音乐歌曲或是一些文学作品,帮助学生去开拓思路,不拘泥于作文的条条框框和形式。让他们自由发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调动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这样会更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发散与创新。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很多学生写出了一些立意新颖见解独到的作品。有些学生还在规定的时间里写出了精彩的短篇小说。

2.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当前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大,让很多孩子失去了参与实践的机会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退化,因此要想实现学生的创作力思维的培养,我们一定要鼓励学生去进行阅读以及进行一些素质拓展活动,以此来开拓他们的视野,有效地进行思维模式的创新。

例如,我们学校可以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说去一些敬老院或者是儿童福利院让他们学会感恩,学会去关心他人。让他们多多了解一些课堂以外的知识,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鼓励他们将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同学们老师们进行分享,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利于他们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而我们的家长也应该学会放手不能一味地包办,让孩子们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让他们自己洗衣服或者是帮助家长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让他们学会自己去承担一些责任也能够更好地提高孩子自我生存的能力。也能让孩子更好地明白父母的不易学会关心他人体谅父母的不易。

3.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学生阅读

在作文教学训练的过程中,针对学生阅读量不足缺乏写作素材的现状,笔者认为学校和老师应该负起责任,举办一些读书日以及征文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汲取丰富的营养,更好地进行写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可以选举“每周一星”,将优秀的文章进行展出,让同学们去向优秀的学生学习,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奖励那些热爱阅读热爱看书的学生,鼓励他们去写出自己的见解和读后感。

【结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根据学生思维模式的发展规律有效地开展教学,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采取多种方式去训练他们的创新性作文的写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鼓励他们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的同时也更加有利于自身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老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摒弃“唯分数论”的思维模式,多多鼓励学生去大胆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去进行写作,善于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长处并及时地进行表扬,让学生乐于去表现乐于去创造,同时以此来更好地巩固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的发展成果。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培养出适合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陆曼芝.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4(3)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篇10

一、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看图说话不仅能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还能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如初中在学到问路的话题时,可以让学生展开一张地图,根据地图编对话:学生a:excuseme:whereisno16middleSchool?学生B:Sorry,idon'tknow.askhim,hemayknow.学生a:excuseme!whereisno16middleSchool?学生C:it’soverthere,walkalongtheroad,andtakethesecondtumingontherightthentakethefirstturningonthe1eft.it’sabout15kilometxesaway.Youhadbettertakeabus。学生a:whichnumberdoineed,please学生C:ithinkyouneedanumber12.学生a:thankalot.学生C:notatall.

二、通过词句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某一词,词组或句型为求异点检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训练思维的变通性。如:用“onduty”“who’sondutytoday?”“i’m,/she’Sonduty”“areyou/1sLiLei/aren'tyouondutytoday?”“i’mnotondutyandyou'reondutytoday”

又如用it’stimetodosth说出如下句子:it:'stimetoswim/gohome/havearest/goshopping/haveacapoftea.

三、通过自由会话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例如,在学到同学之间互相邀请的话题时,两位同学假设相互碰面,学生a向学生B提出某种活动的建议(说明活动的时间,地点)学生a:XX,areyoufreetomorrow?学生B:ithinkso,why?学生a:wouldyouliketoplaybasketball?学生B:oh,thankyou,i’dlovetowhattimeshallicome?学生a:abouthalfpalfpastthreetomorrowafternoon;oK?学生B:ok.whereshallwemeet?学生a:Let’Smeetoutsidetheschoolgate.学生B:allright。atthreethirty,tomorrowaftetmoon.outsidetheschoo1gate,?seeyoulater..学生a:Sccyoulatcr,

通过这种训练,学生逐渐会从单纯的方法模仿,发展到思维模仿,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教学中每学完一个对话除了让学生扮演外,还让学生根据所学对话和旧的知识创设情景,自编一个新对话,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激情。

四、通过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图形、表格、模型和语言描述,去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上阅读与写作课时,我们除了让学生阅读文章内容,回答相应问题,还有意识地让学生多练习续写和扩写,以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例如SeFCBooKia,Lesson37,主题是关于sports的对话,我们让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体育用语,同时写在黑板上,如tennis,badminton,relaylace,wrestling,balancebeam,shooting,trackandfield等等。因为学生年轻活泼,爱好运动,结果大家都开动脑筋,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也增加了许多知识。

教师在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如果遇到著名人物的传记文章,就尽量引导学生去了解,概括主人公的个性和成功因素,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因素与伟人们在平凡工作和劳动中善于想象才有创造发明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这些发明创造,世界将会变得如何?教师还要写出相关的短文供学生们讨论、评价。

五、通过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