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9:24

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篇1

【关键词】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市场特征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域内,利用乡村自然环境,田园风光,农村牧渔业生产,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古镇村落,农家生活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开发设计,为城市人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近年来,九龙坡区利用区位优势和山水林泉资源,发展花果、农产品加工、生态休闲产业,以乡村旅游为载体,打造“两长廊八基地”,即生态观光和休闲体验长廊,建设花卉苗木、优质葡萄、百年柑橘、休闲食品、科技示范、调味品、肉类制品等8个基地,形成符合区域经济特点的“精品生态休闲”农业模式,推动农业长期稳定增长。

一、重庆市九龙坡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

重庆市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经济在西部是较为发达的,而九龙坡区的乡村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各具特色的田园山水风光,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气息,四季不同的农家时藓蔬菜为乡村旅游提供的必备条件。重庆市九龙坡区的乡村旅游类型有:

(1)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所谓的农家乐,即经营者为旅游者提供乒乓球、羽毛球、、秋千、农家饭等娱乐设施以让旅游者用来休闲和娱乐。这种以“农家乐”为旅游形式的乡村旅游以物美价廉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例如清河缘农家乐位于九龙坡白市驿花卉基地旁,鸟语花香,空气新鲜。可垂钓、住宿,内设卡拉oK厅、室、会议室。菜品以家常味为主,烤全羊,风味独特,外有特色烧烤系列。该园承接各种大小型宴度,可同时接纳200人,是休闲、观光、度假的好地方。最低消费人均50元,就可以住上一个晚上吃上三顿饭。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家乐经营者的食物采购和食物类型90%均来于自家农家菜园。大多数农家乐经营者认为“农家乐”投资小,风险小,经营灵活,见效快。据调查,以农家乐为主的经营方式占了重庆市九龙坡区乡村旅游的一半以上。

(2)以“观光休闲娱乐旅游”为主的乡村旅游。这类乡村旅游是以观赏乡村特有的碧空万里,幽雅清净,绿树成荫,气候宜人的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以及休闲娱乐主题的旅游形式。呼吸乡村清新的空气,远离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城市,兼顾放松身心,消除疲劳,到乡村来一饱眼福,既赏心悦目,又陶冶性情,是人们回归自然的最佳选择。比如位于重庆九龙坡区的天赐温泉。该温泉由温泉区、垂钓俱乐部、天沐园、天竺园、水上客房、水上别墅、餐饮中心、天赐生态园等组成,是重庆市高品位园林式温泉休闲度假旅游区。这些旅游区(点)风景秀丽,各具特色,集旅游、度假、会议、垂钓、宗教等为一体;让游客在运动之余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该观光休闲娱乐乡村旅游,在周末和节假日吸引了大量旅游者前去嬉戏游乐。

(3)以“农业生态”为主的乡村旅游。农业生态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将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为特点的旅游,它是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其特点是将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科技成果相结合,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利用农业和农村景观,吸引旅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式。它以“绿色休闲”为主题,以农业生产经营为根本,具有农业和旅游业合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特点。近几年陶家花椒、石板草莓、西彭葡萄等知名农产品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再放光彩。九龙坡区铜罐驿不仅有悠久的种植柑橘的历史,更因为这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市民在采摘柑橘后,还可顺道欣赏百年天主教堂、古罗马钟、神父楼等景观。

二、重庆市九龙坡区乡村旅游市场特征调查分析

在客源市场方面,采取了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就重庆市九龙坡区乡村旅游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查。其总体特征如下:

(1)市场潜力大,参与面宽。调查数据显示,参加重庆市九龙坡区乡村旅游的游客中,每个年龄段的数量都不少,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不影响游客参与乡村旅游。从性别上看,男的占了49%,女的占了51%。从年龄段上来看15岁以内的占7%,25-49岁以内的占43%,50-64岁以内的47%,65岁以上的占3%。从职业上看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占48%,个体经营者占23%,离休者占9%,学生17%,其他占3%。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乡村旅游者的性别、职业、年龄都呈现出相对均衡的趋势。

(2)交通工具以自驾车为主。到一个地方旅游,交通工具是一个前提条件,对旅游者的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我们调查的九龙坡区乡村旅游交通工具的使用情况来看,自驾车旅游占了68%,徒步占了3%,自行车占了8%,公交车21%。从以上数据可看出,用私家车旅游的游客居多,主要原因是九龙坡区乡村旅游离主城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乘坐公交车不是很方便,骑自行车很累,徒步太远。九龙坡区乡村旅游的可进入性还有待加强。

(3)旅游活动以群体为主,注重亲情。个人旅游除了有可自由支配收入,足够的闲暇时间外,还有诸多因素,选择哪一种出游方式,反映出旅游的心理需要。据调查分析,单位旅游的占21%,以家庭形式出游的占37%,以朋友方式结伴出游的占39%,个人出游的仅占3%。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以家庭形式和单位以及朋友结伴方式的出游是九龙坡区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

(4)在旅游选择方面呈现多种选择方式。旅游者在选择乡村旅游时不局限于只到农家乐吃农家饭,旅游者在旅游点方面呈现出多种选择方式。在被访问的旅游者中,选择农家乐的占35%,景点游览的占27%,果蔬采摘占12%,参与农事活动的占7%,滑草的占11%,其它的占4%。从这一组数据中可看出,九龙坡区的乡村旅游从一开始就已经发展成为集观光、游览、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

(5)与其他景点比较,出游频率高。由于九龙坡区乡村旅游就在郊区,所以,对于游客来说,在出游时间的限制、空间限制、费用限制较小,所以出游次数较多。在本次调查中,一年内前往九龙坡区参加乡村旅游的占17%,2-3次的占53%,4-5次的占21%,5次以上的占9%。可见九龙坡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重庆市民多次选择的旅游点。

(6)在旅游过程中乡村特色倍受欢迎。在调查过程中,旅游者都要购买一些带有原汁原味的乡村特色。有18%的游客愿意购买民风民俗商品,27%的客人愿意购买亲自采摘的水果,19%的人愿意买乡村野菜,13%的人愿意买鲜花,21%的人愿意买传统的自制腌制食品。因此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商品可以很好的满足乡村旅游游客的购买需要。

三、九龙坡区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九龙坡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和旅游市场特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九龙坡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近年来,九龙坡区充分整合生态园林、品牌温泉、乡村会所、特色餐饮以及历史文化资源,探索性地走出了“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之路。总体来说,九龙坡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有规模、有质量、有品质、有效果。纵向来看,九龙坡区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成绩喜人;横向来看,与重庆其它区县相比有优势也有不足,喜忧参半。

(1)产品形式比较单一。农家乐接待农户更多的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扮演着农家饭店的角色,而旅游活动项目基本上是雷同的。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九龙坡区的“农家乐”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处于低级阶段,目前多以一家一户自主经营,管理存在分散性和松散性,内容单一,档次低,经营者很少或没有主动为旅游者创造条件,而且存在着“农”味不浓的倾向。在我们所调查的九龙坡诸多片区的农家乐中,我们发现农家小院90%都是盖着小洋楼,很少看到重庆地区传统的建筑。

(2)卫生条件差,环保意识不强。农家小院居住条件很差,房间里的被褥发出恶心的臭味并且卫生条件急差,乱扔垃圾,就地排放生活污水,厕所设施简陋。“墙内鸟语花香,墙外白色污染”等问题比较典型。在“观光娱乐乡村旅游”中,游客在感受绿色生态的同时不具有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素质,对生态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例如旅游者喜欢在乡村旅游时进行烧烤,在烧烤时,若不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一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容易酿成火灾,另一方面,烧烤的烟味对环境有破坏,烧烤留下来的垃圾常常无人清理。

(3)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明显。九龙坡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缺少政府的有力支持。各乡村旅游的服务接待单位各自为政,规章条款欠具体、明确,政策不够清晰。

(4)专业的旅游业经营人才缺乏。九龙坡区乡村旅游大多在自然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大多数经营者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员工就是自己的亲朋好友,缺乏经营管理意识,在管理、服务等方面与游客的期望有不小的差距。

(5)面临着重庆其它区县的竞争和威胁。九龙坡区的乡村旅游是开发较早,成效比较显著的地区,这样就引发了其他地区的的效仿,类似农家乐的产品大量涌现在重庆其它区县,九龙坡区的乡村旅游客源市场遇到了其他区县的竞争威胁。

四、九龙坡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议

(1)开发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对九龙坡区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梳理,针对不同乡镇的资源特色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比如有古村落的,那就通过古村落文化的打造,来发展古村落文化乡村旅游;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则通过民俗的展示和复活,来发展民俗风情乡村旅游。有典型宗教文化信仰的,则通过宗教文化的体验,来发展宗教文化乡村旅游。

(2)注重资源环境保护,实现乡村旅游永续发展。发展乡村旅游,资源保护是第一。资源保护,人人有责。当地的政府、旅游经营者必须深深的认识到当地的乡村资源是乡村旅游的生存之根。政府应该从政策方面对资源保护的行为进行引导与规范;当地老百姓应该从主人翁的角度,在自己做到资源保护的同时,对游客破坏资源的行为进行规劝和制止。同时,旅游经营者应该加强对旅游者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

(3)政府主导,改善旅游交通。旅游交通是发展旅游业的命脉,旅游业是依赖旅游者来访而生存和发展的产业。只有旅游者能够光临,旅游业的各类设施和服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实现它们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只有解决当地旅游的可进入性问题,该地的旅游业才会有不断扩大和发展的可能。前往九龙坡区郊区的旅游交通一直是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九龙坡区政府应该在旅游交通改善方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由政府出面,对九龙坡区的交通进行重新设计和布局。

(4)政府主导,提升服务接待水平。乡村旅游的主要接待方是村民。但是大多数村民看重眼前的利益,没有全局观和发展观,缺少必要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意识。所以提高村民素质和服务水平,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事。建议由政府主导,安排乡村旅游扶持资金,专门用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特别是加强村民旅游服务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的培训。

五、小结

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要保证其乡村性。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是否存在的关键。因此保护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拒绝城市性,是发展中要时刻注意的问题。九龙坡区发展乡村旅游,是响应和落实国家农业部关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九龙坡区乡村旅游要强调“一镇一村,一村一品”的原则,走规模化、差异化、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同时,九龙坡区政府要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扶持,紧跟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张红霞,马雁军.乡村旅游(农家乐)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路——以海南为例[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2]俞富强.国内外“农家乐”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启示[J].调研世界,2011,(4).

[3]周霄.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特征与趋势研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2,(2).

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篇2

乡村旅游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将食、住、行、游、购、娱与观赏、考察、学习结合在一起的能够改进农村的产业结构、增加农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资源,促进三农发展,同时使城市居民扩大了娱乐休闲范围,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一、乡村旅游的涵义: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乡村风光和地方习俗等为旅游吸引物,以当地农民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利用城乡之间在自然景观、生活习俗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为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了解乡村风情民俗,对乡村进行考察、学习、研究体验提供了一个机会,它在促使时尚与原生态的结合的同时也使得农村财政收入有所增加,扩大了农村的就业机会,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和发展状况

1.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我的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由于我国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工业化与城镇化在农村深入发展进而推进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农业多产化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同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景区化使乡村风貌成为乡村旅游的基础,用景区的观念构建乡村景观用旅游的理念经营乡村、农民多业化可以使农民在经营农业的同时经营旅游业,让主业与副业并存从而吸引农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资源产品化把农村的生产生活资料转换成具有观光体验和休闲价值的旅游资源,总的来说,我国的乡村旅游在政府大力实施政府的主导型发展战略下为农村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下,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从而大力带动了旅游地农民的积极性,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呈现大好趋势。

2.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游客需求的逐渐变化,我国的乡村旅游也正在从初级的观光、游览向观光、考察、学习、休闲、康体、参与、娱乐、度假的综合方向发展,使得奔波于喧嚣的城市中的居民在“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农家景,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悠哉中流连忘返,进而选择成为乡村旅游的钟爱者。

根据中国目前旅游状及各大旅游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目前乡村旅游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点:(1)以乡村风情、民俗民风以及传统文化习俗为主题的乡村旅游。(2)以农业风光以及田园景观为主的乡村旅游(3)以农庄农场为主的包括体验教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4)以疗养、康乐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三、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不完善,在部分不发达地区,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欠缺,景区设施不够完善、景区内房屋及内部摆设简陋,食住卫生达不到游客的要求,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交通问题就是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服务意识欠缺,旅游业是以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对服务标准要求很高的一个行业,而很多乡村旅游景点缺少正规的管理与规划,从业服务人员岗前缺少培训,服务水平不够端正,没有掌握基本的服务知识。

3.旅游产品单一,缺乏乡村旅游自身的内涵和特色,很多景区出现景观内容雷同,旅游产品粗制滥造等现象。旅游产品不能将资源充分的综合利用

4.环境意识差,许多景点只注重眼前利益,盲目开发对现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乡村原有的风情景观进行改造,大兴土木,失去了乡村所独有的浓郁风情。

5.客源市场有限,乡村旅游大多为短期游、近郊游,因此乡村旅游的游客大多来自周边城市地区,受时间、经历、金钱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乡村旅游对于较远地区的旅游吸引力还不够。

6.对环境的破坏加大,旅游人数的增加对带来更多的废弃物会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同样会带来交通工具的频繁使用,交通工具的汽车尾气是大气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我国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策略

1.针对基础设计薄弱的问题,应当加强相关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的建设,由于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地都是城市地区,因此在基本的生活条件与用品上要与城市接轨,例如厨房、厕所、用水、用饭、洗澡等设施及卫生的保障,其次要改善交通设施,可以在城市与旅游地之间建设旅游专线,交通改善了,游客通往旅游地的道路也就畅通了,在基础设施完善的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魅力,从而留住游客获取经济效益。

2.针对乡村旅游服务意识欠缺的情况,应当在政府的引导下对景区进行规划,对从业人员加强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加强对旅游地的人才引进,对在岗服务人员以及即将上岗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3.针对旅游产品单一,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与文化内涵方面,首先应该发掘乡村气息,树立鲜明的乡村景象,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在游客的脑海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其次发现乡村的文化内涵与底蕴,开发具有文化特色的产品,乡村旅游的形式不能局限于表面层次的观光,也不能局限于资源的表面现象,要注重综合的发展与深层次的情感交流,才能开发出具有民间文化特色的,具有独特的乡村气息的旅游产品。

4.针对环境意识差的问题,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乡村旅游进行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想要长期的进行发展获得效益就要在短期的发展过程中进行合理地安排与规划,科学的对环境的承载力进行评估;其次针对游客的空间移动中使用交通工具会对空气造成破坏方面,可以建立一条专门的旅游线路,并且使用节能减排的交通工具;第三,针对游客素质低的问题,可以在景区内进行宣传教育,加强游客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篇3

[关键词]乡村旅游;弱势群体;原因;对策

[作者简介]文军,广西大学生态与旅游科学研究所所长,环境景观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博士;李星群,广西大学商学院讲师,硕士;陆明,广西大学商学院2005级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5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5―0066―03

一、调研背景

近20年来,我国的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迅速成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亮点。目前国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已比较成熟,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近5年以“乡村旅游”为专题研究的学术论文就已超过400篇。这些研究已广泛涉及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产品开发、景点区规划、市场营销、发展模式、经济文化冲击、资源基础与保护等主题。相比之下,对于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却鲜有关注,相关研究显得严重不足,相关论述零星分散,缺乏对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经济弱势群体的研究。虽然近几年来广西的乡村旅游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广西农民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对广西乡村旅游的研究还比较少,且不系统,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只有10余篇论文对广西乡村旅游进行了探讨。研究层面主要基于宏观和个案研究,研究内容基本是如何开发乡村旅游,缺乏对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的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的关注。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存在,对旅游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十分不利。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极大地影响广大村民开发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不利于广西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对广西乡村旅游开发尚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尤其还缺乏对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方面的研究,“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课题组于2006年5月~2006年12月分批对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的村屯进行了调研,旨在系统研究广西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乡村旅游开发对广西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以期揭示乡村小型民营旅游经济发展机制等问题。调查范围涉及整个广西区域,主要调研的县市包括龙胜、阳朔、恭城、临桂、灵川、资源、灵川、桂林市近郊、乐业、田东、田阳、南宁市近郊、武鸣、靖西、东兴、北海市近郊等县市,调查村屯或乡村旅游景点共32个,调查对象为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及对照样本(未进行乡村旅游经营的村民)。为保证本次调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次调查通过实地调查、问卷法与深度访谈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问卷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方法,调查完即回收问卷,未能完成调查的样本不列入统计分析中,共完成调查样本250份,其中有效样本213份,对照样本264份,其中有效样本232份。深度访谈在征得被采访人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录音后整理,每次时间为2~3小时,共完成12份样本调查。本论文的内容取自调研中与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弱势群体的收入现状调查模块和一些实地调查内容的总结。虽然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样本与其对照样本数不一致,考虑到样本比较多,分析的准确率会高一些,加上本论文的分析是用百分比来表示,因此,对照样本多出部分在分析中没有剔除。

三、经济弱势群体的特征分析

弱势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城乡中那些被排除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之外,不能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缺乏必要而稳定的经济来源,处于贫困状态或接近贫困状态的人群。农村经济弱势群体是经济弱势群体中的一部分,是指农村中的贫困人口及低收入者的集群,它包含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人口两部分。农村经济弱势群体也指现阶段我国城乡中那些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乃至被排除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之外的不能平等享受或不能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以至于缺乏必要的、稳定的经济来源而已经处于贫困状态、接近贫困状态和趋向贫困状态的具有农民身份的人群。唐玉凤等(2006)认为农村弱势群体也指目前在我国农村社会结构中参与社会生产和分配的能力较弱、经济收入较少的社会阶层。

在项目研究中,我们将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界定为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及其对照样本中经济收入处于“下等”和“中下”的村民群体。与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相比,旅游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具有明显的特征,除具有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社会地位低、承受能力差等一般特征之外,其特殊性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经济收入是指相对收入而不是绝对收入,即强调其经济状况是与本村其他居民进行比较,可能纯粹就经济状况而言,在全国范围内,这些弱势群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经济弱势群体;其二,这些弱势群体一般拥有改善自身条件的机会,但由于经济基础差、文化水平低、年龄过大等诸多因素导致贫困或相对贫困;其三,乡村旅游开发村落经济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旅游乡村其经济弱势群体的状况是有区别的。

四、经济弱势群体的现状与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广西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调查样本中,收入处于“下等”和“中下”的有37例,占总数的17.4%。在未创办民营旅游经济实体村落中村民收入处于“下等”和“中下”的有110例,占调查样本总数的48%。以全部样本来分析,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比例为33%。在广西开发乡村旅游的村落中,已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37例样本中,我们发现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仅有4例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其他均为文盲或小学学历,占总数的89.2%。对于未创办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的对照样本,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仅有3例,其余均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总数的97.3%。综合课题的前期研究,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与其最高学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即文化的贫乏是导致其家庭收入少的主要因素之一。从未创办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的调查数据我们得出,232个有效样本中,缺乏经济基础的占有185个样本,占总人数的比例为80%。数据证明了经济因素是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不能生产自救或脱贫致富的一个主要原因。其他因素导致乡村居民创业难的主要有年纪大、身体差或有残疾、有病、要带小孩、担心风险、性格不适合、没兴趣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占

样本总数的20%。经济弱势群体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普遍现象,综合调查结论,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经济因素,主要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者,如缺乏创业基金等的村民;文化因素,主要指拥有信息、知识资源量少的人,如由于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创业的能力等无法创业的弱势群体;生理因素,主要有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与病人等。

五、经济弱势群体的帮扶对策

(一)建立健全经济弱势群体的帮扶机制

建立合理和高效的运行机制是实施旅游开发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帮扶战略的重要保证。应根据“帮扶战略”的要求构建一套制度化、常规化、人性化的运行机制,为解决旅游开发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问题提供各种保障,并注意措施和运行机制的灵活性。帮助旅游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提高素质、转变观念、开阔思路,增强主动参与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以教育培训为主,增强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经济弱势群体的自我造血功能。

(二)改进扶持方法。完善二次分配机制

改变当前对旅游乡村弱势经济群体的救助方式,变生活救助为旅游扶贫开发救助,在旅游扶贫开发中,方式由现金和实物援助为主转变为培育自我发展能力的援助为主,扩大在技术、项目、培训和销售等方面的有效援助。将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援助纳入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的大环境中加以考虑,旅游开发项目和人工需求应该重点照顾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积极稳妥地推进旅游开发乡村的分配制度改革,既要使资源在市场调节作用下实现优化配置,又要兼顾社会公平,特别关注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利用税收杠杆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调解力度,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开发村落村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有效地保护和救助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

(三)重视乡村教育培训,健全科教扶贫长效机制

在乡村旅游开发村落,科教扶贫是对经济弱势群体最根本、最彻底的扶贫,是扶贫的长效机制。实施对经济弱势群体救助单靠一时的送钱送物势必陷入“扶则解贫,不扶返贫”的怪圈,难以从根本上让弱势群体走出困境,应该着眼于建立救助弱势群体长效机制。研究表明,旅游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的文化素质低是造成其收入低的主要原因,村民的收入与他们所具备的文化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要做到乡村旅游开发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同步进行,对于经济弱势群体要改变传统的生活救助为科技救助。加大教育援助将有效促进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增强其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获利能力。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就业培训,建立“校一村”科技帮扶体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为弱势群体提供多种职业、多种技能的培训服务,以改变其文化低、劳动技能单一的状况,使其尽快就业。此外,解决好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子女受教育问题,不使家长的贫困和弱势延续到下一代也非常重要。

(四)建立乡村旅游股份公司。探索多种形式的发展模式

当前广西各地乡村旅游经济多是各自为政,乡村旅游开发村落的旅游开发多以市场化形式进行调节。为加强对乡村旅游开发村落中经济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在乡村旅游开发村落中成立旅游公司,建立村级董事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其目的是以分散的农户为基础,组合成团体,在协作中提高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上求生存、图发展,以统一的面孔对外。董事会要以旅游乡村的公共旅游资源为基础,村民均是公司的股东,每户村民都有基本股份,村民通过多种投资获得更多的股份。公司可以由村民自己经营,也可委托经营或聘请管理公司进行经营管理,也可将经营权作股份转让经营权,村民从分红中获得利益,从参与管理或被聘为工作人员之中获得就业机会。

(五)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保障问题仅靠一家一户是无法解决的,要从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人手,强化村级组织功能,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积极帮助、扶持有脱贫致富愿望和条件的经济弱势群体尽快脱贫致富。在搞好村级班子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的基础上,引导农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村民依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益农则农,益旅则旅”,积极为广大村民特别是那些经济弱势群体搞好服务,依靠集体的力量改变旅游乡村的整体面貌,走向共同富裕。

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篇4

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人学术准备情况)

1、选题的目的、意义、学术价值

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振兴乡村、发展乡村成为国家关注的头等大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乡村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新鲜,避免了大城市的拥挤和嘈杂,为游客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提供了绝佳场所,乡村旅游因其经济实惠、清新诗意的田园属性赢得了游客的青眯,成为我国旅游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乡村旅游业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加快城乡一体化、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今天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更具广阔的发展前景。

益阳市乡村旅游自上世纪90年代开展以来,在促进农民增收、助力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尤其自2017年以来,益阳市乡村旅游努力打响“益山益水,益美益阳”生态旅游品牌,加快乡村旅游业提质升级,探索乡村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目前,益阳市乡村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山乡巨变周立波故居、安化茶马古道闻名遐迩,南县罗文花海涂鸦村、兰溪镇划龙舟对山歌等民俗体验游崭露头角。但是,乡村旅游业遭遇到的困境也非常明显,如旅游产品单一、发展方式粗放、未形成产业链,文化传承与传播力度不够、没有形成优势特色旅游品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未形成交通网络,服务质量与从业人员素质跟不上游客需求等等,乡村旅游业未来如何打破瓶颈,取得健康可持续发展是益阳乡村旅游发展提升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益阳市乡村旅游现状出发,通过分析乡村旅游存在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挑战,以问题为导向,为益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把好脉、问好诊,为今后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使之成为乡村振兴、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助力器和加油站。

在此背景下,本文选题能实现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本研究有助于明确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联系,将乡村旅游纳入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当前,国家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其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该研究是以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为前进游的发展路线。为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实现乡村旅游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2)现实意义:从现实上看,我市是农业大市,发展乡村旅游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有效途径,是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乡村经济实质上就是生态经济,乡村旅游是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融合。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明显提高,人们休闲旅游意愿迅猛增长。但是,在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产品单一、缺乏统一规划与布局等,严重阻碍了我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因此,当前形势下,加强对我市乡村旅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乡村旅游业作为一种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在国外起步较早,己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主要集中在对旅游品牌经营模式、营销模式、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这几个方面的研究。

如美国旅游业在搜集各个地区的展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乡村旅游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品牌概念模型,澳大利亚的乡村旅游业认为乡村旅游业的营销模式应该多样,不应该只依据当地的地理优势及自然特点,应该采取分层次的营销模式,比如说可根据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设计旅游产品,以消费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建设人性化旅游产品。还有学者认为乡村旅游业的开发有助于当地人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创新传统文化、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提高审美意识。一部分学者认为乡村旅游业过于干扰乡村自然建设的发展、会给乡村的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指出合理的规划乡村旅游业、科学减少以环境为代价的旅游方式是促进乡村旅游业整体利益提离的有效措施。

我国的乡村旅游形成发展相对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正式开始,之后我国的乡村旅游业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期。国内专家学者根据本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情情况,对乡村旅游进行了因地制宜地研究。其中代表性的学者观点为:何红认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大城市交通拥堵,人居平均面积校少,所以向往自然绿色的田园生活,而农村的广阔天地恰恰满足了这一需求,所以就产生了乡村旅游的供求关系。李孝坤将乡村旅游业进行分类。提出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分为文化观光型和文化体验,并且认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质。吴权民认为开发文化原生态型的乡村旅游模式具有重要性。隋春花将乡村旅游开发分成几种模式:休闲观光型的乡村旅游,主要为陶冶情操、放松旅客也情建设天人合一的旅游活动。知识型乡村旅游,提高游客的文化内涵,增进旅客与地方的文化情感。再次为民俗文化旅游,送一类型的旅游模式颇具特色,提高游客旅游乐趣。

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为后人提供了有价值性的参考,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充实完善相关理论研究还有待挖掘和丰富。

3、本人学术准备情况(主要参考资料)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日报,2017.10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R]人民日报,2018.1

[3]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1998

[4]王德刚.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5]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

[6]邹统钎.乡村旅游发展的围城效应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6

[7]熊凯.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

[8]徐正林,邹丽君.体验营销——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思路[J].经济与管理,2007

[9]张建宏.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经济,2006

[10]张岩.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目标与对策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2008

二、论文结构框架(主要观点)

一、主要研究内容与基本构思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为:从益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出发,对乡村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主要采用Swot模型分析法,客观分析当前乡村旅游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乡村旅游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挑战,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全面客观认识优势和不足,厘清发展思路,找准市场定位,最后针对性地为益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措施。

基本结构为:

第一部分:乡村旅游概述。主要介绍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特征,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实践发展情况以及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益阳市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运用Swot模型分析法对益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挑战四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为益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把好脉、问好诊,全面客观认识自身优势和不足,厘清发展思路,找准市场定位。

第三部分:益阳市发展乡村旅游对策建议。主要从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提升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水平,提高资源组织整合力度,丰富旅游产品种类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二、论文结构(提纲)

一、乡村旅游概述

(一)乡村旅游内涵及特征

(二)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三)相关理论

(四)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意义

(五)国内外实践发展情况

二、益阳市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一)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

2、资源优势

3、客源优势

(二)发展劣势

1、政府主导力度不够、缺乏总体规划

2、没有形成特色优势的旅游品牌

3、企业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机制不健全

4、资源整合滞后、旅游产品单一

5、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

6、服务质量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三)发展机遇

1、国家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

2、生态旅游兴市、旅游扶贫等政策利好

3、收入水平提高、带薪休假制度等带来旅游意愿的爆发式增长

(四)发展挑战

1、同类产品市场竞争威胁

2、生态环境威胁

三、加强益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政府加大扶持引导力度,健全总体规划机制

(二)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树立有影响力的特色旅游品牌

(三)着力提升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水平

(四)提高资源整合力度,丰富旅游产品体系

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篇5

[关键词]甘肃;乡村旅游;旅游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0-0054-03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生产生活形态、乡村气息、民俗文化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娱乐、休闲、疗养、购物为一体的旅游形式。国内外的旅游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乡村旅游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是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突破点,是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新的切入点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新的着力点,能够极大地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和素质双提高和农村环境改善。我国自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这一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调整战略的实施,使西部地区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在一些西部贫困山区,农民通过旅游增收已不再是新闻。同样,乡村旅游目前已成为甘肃省新农村建设的催生产业。

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数量多少、质量好坏决定着乡村旅游的规模,其损耗速率有无超越自然或人为更新速率则关系到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目前甘肃的乡村旅游资源规划水平良莠不齐,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所以,只有在甘肃乡村旅游社区资源合理规划的基础上,乡村旅游才能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甘肃省发展乡村社区旅游的资源优势

(一)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

旅游产业依赖生存的资源是文化、自然遗存在区域间的差异及其在时间意义上的厚度与丰度,而甘肃省乡村恰恰存在一系列丰厚的自然和历史遗存物。甘肃地处西北内陆,从古代开始这里就是历代中原王朝的边塞地区,众多少数民族与汉族混居于此,形成独特的边塞文化和黄河农耕文化。长期以来存在的区际发展差异造就和存留了甘肃地区自然风貌和民俗文化的原真性、独特性和多样性,成全了发展旅游产业中最重要的差异性旅游消费需求。

(二)低廉的旅游资源成本

甘肃乡村社区旅游资源的形成成本较之其他产业的资源成本相对低廉。乡村旅游资源所具有的不动产性质使之不需要发生空间位移等一系列经济成本,具备成为优势、主导产业的资源成本条件。另外,在甘肃境内,由于受地形限制,部分乡村社区可进入性差,经济比较落后,资源开发的人力、物力成本的低廉也导致乡村旅游成本降低。

二、乡村旅游社区资源分类

由于甘肃乡村旅游发展不是均衡发展,地域环境、经济基础、人文积淀的差异,使得省内各个区域乡村旅游资源出现了不同的开发状况。大致分为城郊休憩型、新兴城镇型、景区覆盖型和交通节点型,这四类基本上囊括了甘肃乡村社区旅游资源的全部情况。

(一)城郊休憩型

郊区由于靠近城市,是代表经济基础比较厚实、交通状况良好、农户整体素质比较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的乡村旅游社区的发展。在这种社区中乡村旅游存在时间较长,对社区参与也有着基本认知。城郊的乡村旅游处于城市旅游的延伸范围之内,因此在比较成熟的城市旅游运作的同时隐性带动了周边的城郊旅游。目前甘肃省内,这种类型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形式比较单一,多数是修整特色农家小院经营农家乐为主,尤其以大中城市周边最为明显。原因在于城郊社区与城市社区紧密关联。城郊社区的发展无时无刻受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居民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在经济状况良好,交通便利等有利条件的支持下,周末假期甚至是一般工作日中,城市居民都可以到城郊享受与城市不一样氛围的农家乐,游玩就餐。城郊农家乐也在近几年迅速繁荣起来。另一方面,因城市和郊区的地界、经济发展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城郊社区参与也受到城市社区旅游的影响,城郊乡村旅游资源特色性削弱,其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二)新兴城镇型

近几年,由于国家大力推进西部发展,在甘肃政府的支持下,涌现出很多新兴城镇。这些城镇规模不大,但是利用国家对于新农村建设提供的优惠条件,吸引外出的本地人才返乡建设。并大力整治城镇风貌,发展各自的特色工农产业,使得这些城镇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为了加快建设步伐,这类城镇都将目光投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乡村旅游市场,期望在本地发展乡村旅游,为目前的城镇建设锦上添花。在政府倡导下,开始大范围对社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相应的开发,有了初步的乡村旅游成果。尤其在新农村建设开始以后,社区内的各种用地进行规划,解决垃圾处理等各种环境问题。这种层次的乡村旅游社区的旅游建设已经不是简单的社区“农家乐”的发展,也开始进行社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社区内的池塘、果园或秀美的风景来吸引城市旅游者,但是内容上还是比较单一,整体规划不成功,无法有效的组合旅游项目,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

(三)景区覆盖型

在已经成气候的景区覆盖范围的乡村旅游的客源比较稳定。一般来说,著名的景区大部分都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旅游者到景区旅游的同时,得知景区周边存在其他旅游资源后,在不会影响行程的情况下自然会将其划归到旅游项目中来参与乡村旅游。周边社区参与旅游有一定的基础,通过对景区周边特色风貌、民俗人情、餐饮的利用,社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农村旅游项目、农家特色饭菜、住宿以及农村特有的娱乐游玩。可以说,甘肃无论大小景区周边都衍生了很多农村旅游项目,其层次也有高有低。高层次的是较为全面发展的农村旅游,设计多种娱乐项目,不仅是吃农家饭、游玩乡村,更有住农家院、学做农家活等让旅游者新鲜的旅游活动。而较低层次的社区参与还是从农家乐开始,简单地为旅游者提供农家饭和休闲娱乐的设施,并且是社区居民零散经营,各自为政,使得乡村旅游整体不成气候。粗糙的项目和内部的混乱都导致对旅游者的外吸引力减弱。

(四)交通节点型

旅游线路离不开道路,而国道、省道的交通节点上的乡村社区发展乡村旅游具有特别优势,就是可以成为以路为生的旅游社区。因为交通节点上来往人流量大,可以将这些人流有效地吸引加入到乡村旅游中。一般情况下,国道和省道上的人流量大,比较稳定,在交通节点处加油,休息,吃饭。所以在交通节点的社区的居民很早就有了经济意识。尤其利用交通便利的条件,近几年来居民开办具有乡村特色的农家乐在甘肃已经比较普及,而路过休息的旅客也乐得就近体验别有风味的农家乐。但是,整体社区参与状况也不尽相同,由于交通节点只是旅客中途停靠的休息站,就存在停留时间短的问题。对于很多旅客甚至就是可能只会路过此地一次,这就是某些农家乐有了不良的经营观念,一次性经营的思想,如高收费、低服务。与此相反,有些居民有正确的经营观念,留下好的口碑,在旅客之间相互传递,以此吸引更多过路的旅客。发展早的地方,借助本地特色,很早就发展起来,例如甘肃静宁是陇东地区到兰州或更西边地方的中途站,由于自古以来此地的烧鸡就很有名,当地社区在静宁烧鸡上做文章,使得静宁有了很多发展很好的农家乐。

三、甘肃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针对这四类乡村旅游社区资源的优势及不足,必须因地制宜。

(一)休闲化开发城郊休憩型

这类旅游社区靠近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上很容易被城市旅游社区资源规划模式同化,乡村性特色容易被忽视。同时,见多识广的城市居民对于乡村旅游项目的要求随之增加。但是,正因为靠近城市,客源丰富,拥有较好的区域位置及经济基础,所以资源规划上必须突出特色,精心设计旅游项目,将它建成一个重心不在田园观光旅游,而带有乡村性休闲娱乐的休闲旅游社区。方向定位为:“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城市远郊型乡村休闲观光旅游区”,重点落实在休闲度假上,就是为了充分利用旅游区区位佳、经济背景较优越之长,回避与城市旅游资源相近的劣势。

(二)整体开发新型城镇型

新型城镇一般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但是由于很多城镇在统一规划时以城市规划为模板,众多的乡村旅游资源在城镇规划中被埋没。这种类型的乡村旅游社区的资源规划,需要挖掘旅游资源的现代乡村性,以新农村新面貌提升普通乡村旅游资源的价值。目前,很多普通的乡村景观环境直接作为旅游资源来吸引游客,这样容易引起审美疲劳。但如果将其放在一个更大的场景或进行整体策划,则可将其利用价值提升和扩大。将以往分散的旅游资源如渔场、果园、观景山等进行资源组合开发,使整个城镇成一个整体乡村资源。从游客进入城镇那一刻,就已经开始购买,体验各类乡村观光,农事活动等旅游产品。如苦水镇的玫瑰极具特色,苦水镇的整个乡村社区资源规划就以玫瑰为主题,以玫瑰为依托,利用周边大环境营造一种氛围。

(三)田园景观化开发景区覆盖型

此类型的乡村旅游社区可以利用园林设计中“借景”手法来规划资源。可以尽量通过借用的手法将景区的观光资源“借”过来,为自身景观锦上添花。在规划乡村旅游社区资源时,应该充分考虑周边景区的资源特色性,在规划开发时,注意统筹思想,使得两个区域的旅游产品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也可以考虑乡村旅游社区资源是否可以成为景区资源规划的一个延伸,拓展整个旅游区域的景观空间与娱乐内容。或者与景区进行联动开发,实行资源与市场共享,优势互补,将多方的旅游产品进行组合式销售,增强旅游吸引力。例外,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设计大地景观,较平淡、传统、分散的乡村田园景观资源,通过一种主题构思,设计不同色彩质地的植被、水面、农田等斑块特色,使其与景区旅游在和谐中旅游产品产生鲜明对比,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

(四)诗意功能化开发交通节点型

利用其便利的交通及拥有大量的客流量的特点,打造成“以路为生”的乡村旅游社区。此类旅游社区的资源一般比较平淡,一般资源特色也不鲜明,但其交通中途休憩餐饮的需求功能性很强,对这类旅游区要进行功能性强化,开发乡村诗意功能空间,充分挖掘乡村特点的内涵,加以扩展与放大,强调其田园人家特征,让其更容易被大众所识别。例如在资源规划中将其乡村观光功能与接待功能结合起来,变成乡村特色旅游接待中继站,相对于一般接待饭店而言有了比较优势。这些规划将大大拓展其客源规模,克服自身吸引力有限的局限。

总体而言,甘肃乡村旅游社区旅游资源规划要凸显西部乡村特色,旅游项目设计必须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同时资源规划需要注意游客的心理舒适度,乡村旅游的绝大数客源来自于现代城市,这些游客旅游不仅是满足猎奇心理,同时也是休闲放松,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有可能会降低他们对乡村旅游产品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2]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2,(7).

[3]陈学文,刘立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

[4]俞益武,李健,肖胜和等.浙江省生物景观类旅游源现状分析及旅游项目开发[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1).

[5]何炼成,韦苇,刘新权,褚志远,李连芬.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篇6

关键词: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综述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旅游活动场所,以乡村特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文化风情等为旅游资源,以满足旅游者各种旅游需求的生态旅游形式。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就是让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来,把全体社区居民作为旅游开发、管理、监督以及受益的主体。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近年来,学者们对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从论文的研究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意义和内容研究、模式研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特定地区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研究等方面。从研究方法上看,不断结合多学科进行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方法不断多样化。

一.国内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研究内容

(一)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意义内容方面研究

郑群明、钟林生(2004)分析了参与式乡村旅游的经济学意义,认为社区全面参与旅游开发,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1]。方文华,王力峰(2008)认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不仅可以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从乡村旅游发展中获利,还可以有利于资源环境的保护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王琼英(2006)构建了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型,提出以表演者、决策参与者、投资者、资源环境保护者身份参与乡村旅游[3]。于笑云(2007)阐述了乡村旅游对社区经济、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指出乡村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范围应贯穿旅游发展全过程,包括规划与决策过程、利益分配、环境保护、文化维护和教育培训[4]。周丽洁(2009)认为社区参与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能促进社区自身的良性发展,要让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经营与管理、利益分配和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5]。郭凌(2008)对社区参与的主体、方式和目的进行了解析并以“决策”与“分享”两大基本因素为核心,以参与决策的充分性、文化延续的稳定性、环境资源保护的有效性和当地居民生活改善的明显性为支撑框架来构建有效社区参与体系[6]。向富华(2012)认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本质是维护社区居民权利,并依据社区居民的3项基本权利,提出9种参与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的支撑体系由政府、村委会、企业、社区居民等4方的行动体系构成[7]。

综上可见,学者们普遍认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具有重大的意义,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延长农民的收益期;促进社区自身经济、文化、环境的良性发展;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社区居民应该参与乡村旅游的全过程,包括经营决策、环境保护、利益分配等方面。

(二)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模式研究

郑群明、钟林生(2004)在结合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四种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开发模式:“公司+农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股份制模式、“农户+农户”模式和个体农庄模式[1]。廖珍杰,张丽娟(2009)按开发经营主体和利益相关者不同进行分类,认为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存在的社区参与模式主要有个体农庄模式、“农户+农户”模式、“公司+农户”模式、“公司+社区+农户”的模式、“政府+公司+农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和股份制模式这七种模式[8]。邓阿岚、李庆雷、郭喜梅(2009)提出民族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分阶段模式,分为发展初期的打工式参与、发展中期的自主经营式参与和发展成熟期的监控式参与,强调社区参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9]。徐燕(2011)依据社区参与模式理论资料总结中国乡村的社区参与模式有居民自发型,动员型和互动合作型,认为总体的趋向是以居民为主导,政府合作、各种社会中介组织支持、各种利益相关者支持配合的方向发展[10]。王敏娴(2010)在常见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基础上提出“政府+农户+npo”模式和“政府+农户+企业+npo”模式,其中npo(non-profitorganization)意为非营利组织,例如乡村旅游协会,主要起到自律、管理、监督和协调的功能,前者模式适用于经济相对发达、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依托城镇客源的乡村社区,后者模式适用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较好的地区[11]。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式进行了研究,不乏一些创新的模式,但如何选择合适的社区参与模式,应当对当地社区进行全面调查,根据当地社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并没有统一的模式标准。

(三)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社区参与问题逐渐显露,学者们渐渐把目光集中在乡村旅游社区参与过程所遇到的困境,以及如何走出困境的对策研究上。

黎平(2005)认为传统观念的抑制和相关组织与个人对其的漠视是山区居民参与旅游的障碍,并提出了几点解决思路,包括政府正确引导、建立合理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对居民进行教育培训[12]。彭敏,付华(2007)分析了国内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状况极不平衡和初级特征明显的现状,提出了加强认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必要性,并深刻挖掘其内涵,大力提倡社区参与.扩大专题交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加强社区居民的培训,在把握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高效化这几点建议[13]。方文华,王力峰(2008)指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参与意识淡薄、参与机制不健全、乡村旅游管理体制不畅,提出对居民进行相关旅游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法律机制保护村民利益[2]。陈丽华、董恒年(2008)分析了贫困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和主要障碍,并提出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思路,包括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加强社区居民的培训以及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14]。李玉新(2008)在分析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主要障碍基础上提出了以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措施[15]。樊忠涛(2010)认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存在参与渠道单一、参与层次低以及不规范参与等问题,并提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创新机制[16]。张文磊(2012)认为经济利益分配是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中最主要和最敏感的问题,选取了3个较为成功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典型案例,对它们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比较,提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利益分配原则和架构[17]。

(四)特定地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实证研究

保继刚、孙九霞(2003)对阳朔遇龙河风景区规划的社区参与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要给居民提供参与旅游规划、旅游发展决策的机会、对居民进行教育培训等建议[18]。梁军、郑硕飞(2008)对井陉县于家村居民对乡村旅游意向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大多数村民对旅游开发带来的环境影响有较全面和客观认识,愿意为当地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调查基础上提出于家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环境系统维护措施[19]。何喜刚,高亚芳(2009)分析了甘肃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的可行性,并根据发展现状归纳出甘肃乡村旅游4大主要社区参与类型是城郊休憩型、新型城镇型、景区覆盖型、交通节点型[20]。明跃玲(2010)调查湘西德夯苗寨,了解到该地社区成员参与积极性高,参与程度低的现状,认为应通过更新传统观念、发展民族教育、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等方式培养社区成员参与乡村旅游的主体意识[21]。周杰、陈志永(2012)对贵州出现的三类典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朗德模式、天龙模式和西江模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提出民族村寨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需要村民从单方治理、参与管理过渡到共同治理角色[22]。焦慧元(2012)分析秦皇岛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23]。陈岚雪,唐雪琼(2012)阐述了咪依噜风情谷社区参与的主体、内容以及模式,并提出从引导机制、决策机制、利益保障机制以及监督评估机制等方面构建彝族社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24]。

二.国内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研究方法

从研究方法上看,学者们不断引入相关理论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工具调查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方法不断创新。

汪芳、郝小斐(2008)以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乡雕窝村为例,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该地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情况进行了评价[25]。笪玲、张述林(2009)以重庆市近郊乡村的璧山县为例,运用pRS模型分析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特点,并提出该类区域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26]。代则光,洪名勇(2009)认为旅游者、开发商、社区居民、政府是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社区旅游的发展实际上是资源的分配和利益的平衡过程,是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交易、协调、利益让渡和责任分担而进行社会建制的过程,并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社区居民与政府、开发商的博弈[27]。徐福英(2010)运用产权理论的相关原,对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社区参与过程中存在的产权主体不明确、产权边界模糊、价值衡量不准确、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的分,并提出相应对策[28]。杜宗斌、苏勤(2011)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社区归属感的结构方程模型,得出社区参与对旅游感知、社区归属感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以浙江安吉――著名的乡村旅游地为例,运用amos7.0软件对模型进行假设检验,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29]。曹兴平(2012)将文化绘图工具应用于文化乡村旅游产品规划和管理及社区文化资源管理,认为文化绘图有利于组织整合嵌入乡村社区的文化资源,可有效解决社区参与中社区本位的缺失问题[30]。时少华(2012)从“体制精英―非体制精英―普通村民”3层权力结构分析工具出发,分析景区并购事件中主体权利运作策略,提出事件中矛盾冲突疏解的路径是经济分化程度与社区记忆的提升[31]。

三.结论与建议

国内学者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研究经历了从缺失到凸显的过程,并日渐成熟,最初研究大多集中在阐述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意义,探讨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模式、内容等理论问题,近几年来,学者们逐渐开始关注并研究乡村旅游社区参与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并出现了许多实证研究,引入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不断增多。但与国外相比,仍有不足,因此,仍应加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学术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促进方法和理论的进步,以科学地指导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实践工作。

在已有的研究中,学者们明确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必要性,社区居民应参与到乡村旅游开发管理的全过程中,而在实践中,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并不高,综合学者们的研究可知,利益分配问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应加强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关键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进行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旅游学刊,2004,(4).

[2]方文华,王力峰.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0).

[3]王琼英.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型及保障机制[J].农村经济,2006,(11).

[4]于笑云.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问题的探讨[J].贵林林业科技,2007,(2).

[5]周丽洁.基于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9,(21).

[6]郭凌.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概念辨析[J].新疆社会科学,2008,(4).

[7]向富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7).

[8]廖珍杰,张丽娟.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学理论,2009.

[9]邓阿岚,李庆雷,郭喜梅.民族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障碍及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旅游地为对象.云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基础研究项目“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管理问题研究――以云南旅游地为例”阶段性成果(2009ZC058m).

[10]徐燕.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模式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1,(5).

[11]王敏娴.基于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

[12]黎平.试论山区旅游的社区参与[J].林业经济问题(双月刊),2005,(3).

[13]彭敏,付华.中国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1).

[14]陈丽华,董恒年.可持续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5]李玉新.基于和谐发展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8,(8).

[16]樊忠涛.基于创新视角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2):194―196.

[17]张文磊.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利益分配机制比较与构建[J].特区经济,2012.

[18]保继刚,孙九霞.旅游规划的社区参与研究―以阳朔遇龙河风景旅游区为例[J].规划师论坛,2003年,(7).

[19]梁军,郑硕飞.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环境系统维护的实证研究――以井陉县于家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1):9232―9233,9281.

[20]何喜刚,高亚芳.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甘肃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J].开发研究,2009,(6).

[21]明跃玲.乡村旅游与社区参与的主体意识培养――以湘西德夯苗族村寨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22]周杰,陈志永.从“单方治理”、“参与管理”到“共同治理”――对贵州乡村旅游开发典型模式的剖析与比较[J].广角,2012.

[23]焦慧元.秦皇岛市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策略研究.2012年秦皇岛市社科联课题(课题编号:201206219).

[24]陈岚雪,唐雪琼.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机制研究――以咪依噜风情谷为例[J].绿色科技,2012,(4).

[25]汪芳,郝小斐.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评价――以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乡雕窝村为例[J].旅游学刊,2008,(8).

[26]笪玲,张述林.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策略研究――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9,(6).

[27]代则光,洪名勇.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9,(11).

[28]徐福英.产权理论视角下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5).

[29]杜宗斌,苏勤.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研究――以浙江安吉乡村旅游地为例[J].旅游学刊,2011,(11).

[30]曹兴平.文化绘图:文化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及实践的新途径[J].旅游学刊,2012,(12).

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篇7

乡村旅游的出现距今已有较长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欧洲出现其初始形式。进入20世纪80年代,欧洲国家的学者对乡村旅游进行大量的学术研究,并指导乡村旅游实践的发展,乡村旅游大规模地开展[1]。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为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随后不久,在农村脱贫致富政策的指引下,乡村旅游人数、乡村旅游地个数都得到大规模的发展。

1面对日渐发达的工业文明,枯燥乏味的城市生活,以及旅游者日益成熟和理性的需求特点,乡村旅游不断地突破原有的发展水平,日益显示自身的个性和发展趋势。

1.1乡村旅游发展呈现类型多样化的趋势[2]。即:①从中国乡村现有的旅游资源来看,具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为发展多种特色旅游产品提供了可能。②从旅游者日渐多样化和专业化需求趋势来看,也需要乡村旅游突破以观光为特征的局限性。③从旅游活动的综合性来看,旅游者对于旅游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吃、住、行、游、购、娱都有所涉及。④从环境容量及生态环保的角度去理解,发展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多区域的联合开发,有利于实现旅游客流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分流,更有利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地发展。

1.2乡村旅游地游客市场广阔。乡村旅游在我国一直是以周边发达城市的居民为主要的客源市场,同时以短途、短时、低价、重复性为主要特点。其原因一是由于都市人长期处在时间与空间的压迫下,回归自然已成为一种时尚,中国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市场61%分布在距城市50km的范围内,国内旅游目前突出特点是:短程旅游急剧升温[3]。另外,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与农村的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过去“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历,寻找昔日情怀的潜意识驱使他们钟爱于这种旅游方式,[4]。

1.3乡村旅游重视旅游配套设施完善程度、服务水平及社会环境。由于乡村旅游具有休闲性特征,这就注定它在今后发展中并不注重旅游景点的等级规模和知名度,而比较重视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服务水平以及社会环境。

1.4乡村旅游发展的大空间,大范围[2]。这就意味着乡村旅游不再是限于一村一镇的小范围的旅游,它要求各村、各镇、各县之间的大联合。这一方面不光涉及到基本交通问题,更要涉及到各乡镇县之间的行政划分的问题。

1.5乡村旅游越来越重视对当地文化的发掘与体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的[5]。旅游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的“质”,要想使旅游区对游客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必须重视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随着城乡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同化现象的产生和旅游者文化素质和旅游需求的日益提高的这一趋势,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色彩,用一定的文化差异来满足游客高层次的旅游需求就迫在眉睫。

以上是结合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及自身特点所总结的乡村旅游五个发展趋势。

2.1阳朔乡村旅游发展产品多样性,丰富了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阳朔山水固然重要,但阳朔的旅游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观光型的旅游活动。目前阳朔乡村旅游模式可分为乡村田园风光型、农事体验型、地域风情文化型、探险旅游四种主要类型。①阳朔的月亮山、大榕树、黄布倒影、九马画山都是驰名中外的景点,阳朔平均每年接待慕名前来游览观光的中外游客达200多万人次,人均接待游客在全国名列前茅。②以农庄、民居旅馆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传统的农耕、插秧活动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的乡村旅游。③阳朔民风独特,集各地民风之大成,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主要有汉、壮族、瑶族、回族、侗、苗、满、黎、仫佬、毛南、朝鲜、高山、白族等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有自己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文化。④以攀岩为主的探险旅游:月亮山,蝴蝶泉,金猫出洞山等为著名。总而言之,阳朔乡村旅游的旅游产品开发注重多层次性,丰富了旅游活动,满足了不同旅游者的旅游需求。

2.2符合大区域的旅游发展趋势。县政府还引进国债项目,建了遇龙河电瓶车道,月亮山自行车道,新修通村道路60多公里,把示范带沿途180多公里长的乡村道路进行维修。各镇各乡凭借自身独有的民风民俗,并依托阳朔县旅游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符合了大区域发展的趋势要求[6]。

3阳朔作为我国最早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地之一,它的一些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借鉴

3.1乡村卫生及服务条件有待改善。对阳朔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进行统计调查发现,游客对该地的卫生状况不太满意,调查中游客认为其卫生差或很差的人数比例占调查总人数的46.6%[1],主要表现在农村卫生间、饮食卫生、住宿卫生等方面。虽然人们所持的不同卫生标准而多少影响数据统计,但这也足以说明阳朔乡村旅游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从而严重影响了旅游者对乡村及自然的体验。

3.2道路问题不容乐观。虽然道路现已由阳朔县连接到各个乡镇,但是各乡镇内部的道路情况较差。道路颠簸不平,天晴灰尘四起,阴雨天则泥泞难行。在阳朔乡村旅游调查表中表明,旅游者认为道路差或很差的占23.3%[1],可进入性较差。

3.3旅游地分流问题尚待近一步解决。西街游人如织,商业性太强,没有了那种和谐安宁的气氛。过多的游客,过浓的商业环境使得一些外国游客不想再来。

3.3.1乡村旅游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7],根据区域旅游总体发展情况,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合理开发,重新布置旅游地的功能分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考虑自然环境对游客的承载能力,以及游客的心理感知因素,保证乡村旅游向着可持续方向健康发展。

3.3.2提高该地,尤其是家庭旅馆的卫生及服务质量水平。虽然乡村旅游以及家庭旅馆以自身特色来吸引人,不可管得过紧过死。但这种特色是建立在规范卫生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规范化标准化服务及卫生的环境为基础,那么特色就无法很好地表现出来。对于较为集中的家庭旅馆区域,成立家庭旅馆协会,颁布统一的卫生和服务标准。农户在申请开办家庭旅馆时,必须四证齐全(卫生许可证、安全许可证、旅游从业人员岗前培训证、经营许可证),提高市场准入条件[8]。

3.3.3加大道路建设的力度,提高阳朔乡村旅游各个景点的可进入性。对于乡村内部小道要急于改进,并适当增加绿化面积,增设照明设施。对于路边的照明设施也要加以解决,从而方便游人夜晚出行。

3.3.4要适度控制西街游人数,做好分流工作。只有丰富旅游活动项目,使游客到了晚上,有地方可去,有活动可参加,才能做好分流工作。对于家庭旅馆周边地区,要开发有特色的旅游活动,如篝火晚会或农村特有文艺表演。对于目前阳朔县举行的“印象・刘三姐”的大型演出,对于丰富阳朔县旅游文化内涵、分流旅游人数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从乡村旅游发展趋势这一宏观角度来看,阳朔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其值得借鉴之处,同时也存在问题和不足,不符合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和规律。只有认真对待这些问题,集思广益,才能使阳朔的乡村旅游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程道品,李丰生,吴郭泉等.乡村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阳朔乡村旅游个案研究[J].发展中国家旅游规划与管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04第1版

[2]小荣.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90-94

[3]舒伯阳.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J].旅游学刊.1997年第5期:41-43

[4]尹少华,邓德胜,文建林.乡村旅游及其发展对策的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5期:264-267

[5]高云,李燕兰.内向型旅游产业的必然发展空间障碍[J].旅游管理.2003第3期:16-19

[6]阳朔旅游网省略

[7]赵赞,李丰生,章怡.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农业经济的互动关系[J].凉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99-102

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篇8

关键词:丘陵地区;社区总体规划;雁湖社区;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规划背景

近年来,乐清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面貌显著改善。但是应当看到,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农村地区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偏小,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农村社会管理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农村社区是由一定的地域人群、按照相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行共同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所构成的农村基层社会生活共同体。通过集聚社区力量,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推进社区建设,有利于公共资源向农村基层延伸和集约利用,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图1区位图)

本文以雁湖社区为例,探讨农村新社区规划编制过程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策略,以期对新农村社区建设起到一定指导作用。雁湖社区作为典型的山区农村新社区,位于芙蓉镇西北部(图1),北临雁荡山风景区,南接芙蓉镇区,东接小芙社区,西接雁楠社区,为北雁荡山风景区的西大门,交通便利。

雁湖社区辖丹灶里、尚谷山、长山头、山坑、长徼等14个村,现状总人口13099人,现状总用地26.3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90.1公顷,山体林地约2232公顷,农田约230公顷,水域约80公顷。现状人均建设用地68.81平米。区内有黄金溪,往北流向雁荡山景区,往西流向楠溪江,往东流经芙蓉镇区流向芙蓉池。区内主要的交通线路为山老区联线白芙线。其建设条件有着典型的山地社区特性为了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方针,满足社区建设的更高要求,雁湖社区在充分考虑以上建设现状和山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社区建设规划编制(规划年限为2012年~2030年),明确了发展方向,力求实现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生态景观健康的目标。

2、存在问题及规划设计思路

规划设计小组重视公众参与,走访了雁湖社区内14个村庄农家,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村民的家庭结构、就业状况、居住状况、道路交通状况、基础设施状况、绿化环境状况等及规划期望和改善设想。其中,90%以上的被访者最关心和迫切希望改善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交通上。如村域道路狭窄,公交站点缺乏,对外交通不畅。另外,村落内基础设施匮乏、宅基地环境不佳等问题也是农民关注的问题。因此,规划从雁湖社区发展现状出发,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合理归并分散的村庄,确定居民集中居住点;构建与住宅规模相匹配、符合社区需要的道路体系、基础设施;同时,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维护乡村风貌,利用农村地域特色,开发旅游业,建设具有雁湖人文特色的新农村社区。

3、社区总体布局

3.1社区总体发展战略——“依托大雁荡、借力芙蓉镇,促产业转型;建山水体验暨乡村旅游区”。

“依托大雁荡、借力芙蓉镇,促产业转型”:依托雁荡山这一国际品牌,推进雁湖境内旅游景点、线路、产品的开发。雁湖景区作为雁荡山风景区西大门,以及在芙蓉总体规划中的功能和地位,将雁湖开发成为雁荡山风景区西大门旅游接待中心及旅游服务基地。抓住这一机遇,在黄金溪周边发展旅游服务基地,由以单一农业为特色的基础产业转型为集生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山水体验暨乡村旅游区。

“打造山水体验暨乡村旅游区”:加快乡村旅游休闲化升级步伐,改变乡村旅游从传统单一的观光,提升至休闲旅游,从“农家乐”的简单模式到“休闲度假”的体验模式,规划应改变从传统旅游到现代乡村旅游的转变。

3.2社区的职能定位——“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发展乡村旅游为特色的生态型宜居型农村新社区”。

“农业基础”:雁湖地处山区,域内工业较弱,农业还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社区中有种植药材、茶叶,南部有水稻、蔬菜、枇杷种植。

“发展乡村旅游为特色”:规划将雁湖打造成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区,成为雁荡山分景区之一。

3.3社区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利用社区现状资源特征形成“三大功能区、十个产业基地”。

“三大功能区”即北部旅游产业区、中部综合生活区、南部生态农业产业区。

“十个产业基地”即三个旅游景点、二个旅游服务基地、餐饮服务基地、爱国教育服务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枇杷种植基地、畜牧养殖基地。

(图2产业规划图)

3.4社区空间结构——“两带连四片”。

“两带”即东西向黄金溪滨水旅游景观带和南北向山老区联线的白芙线形成的山地旅游观光带。

“四片”即北部乡村旅游区、中部文物古迹保护区、中南部居住生活区和南部生态农业种植区。

(图3社区空间结构图)

3.5社区土地利用规划

3.5.1社区建设用地规模

雁湖社区总体规划用地面积为26.3平方公里,社区建设用地面积106.1公顷,建设用地由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构成。

3.5.2社区用地发展方向

社区内居民点向核心区即尚古山、丹灶里、长山头、山坑、路上和西滕6个行政村所在地集聚。核心区建设用地向东南向靠雁楠公路发展为主,远景随着核心区规模扩大可向芙蓉镇区靠近建设。同时利用现状开发基础和用地自然条件,各组团在现有开发基础上适当拓展,形成“北旅南居”的空间发展格局。

3.5.3核心区规划用地结构

核心区用地规划结构概括为“一心、两轴、三组团”。

“一心”即规划以教育、文体、医疗、商业金融、集贸功能为一体的公建中心。

“两轴”即沿黄金溪水系发展轴和沿雁芙路交通发展轴。

“三组团”即由道路分割形成的三个规模相当的居住组团。每个组团涉及两个村庄,规划人口约4000人,同时配套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公建用地,为居民生活和生产提供服务。

(图4核心区规划结构)

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篇9

关键词:基层政府;行政作为;乡村旅游发展

近年来,甘肃省皋兰县什川镇以著名的古梨园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这里的乡村旅游地是嫁接于开放社区中,当地居民与旅游地彼此之间相互依存,是依托乡村生态环境开发的开放式乡村旅游地。开放型乡村旅游地由于更加充分考虑了当地居民的参与,全民共享旅游发展带来的收益,是解决“三农”问题较为有效的方法,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属于我国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主导模式。如何保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基层政府的行政作为效果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自2006年,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连续两年组织了名为“陇原物华”的社会实践小分队,对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进行了乡村旅游发展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小分队由专业指导老师高亚芳副教授带队,对旅游经营者、投资者、旅游管理部门和各类游客等进行了全方位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在调查过程中,发放调查问卷累计355份,问卷回收及有效率近91%。

1对什川镇政府行为的调研研究

什川镇政府借鉴国内外经验,采用节会型旅游模式,大力发展什川旅游,带动什川经济发展。他们的一系列行政作为对旅游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调查中发现,下列三大举措具有对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生死攸关的决定意义。

1.1“梨花会”――政府主导的节会型旅游发展模式

1.1.1举办“梨花会”,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自2003年以来,再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由县人民政府和兰州市旅游局联合主办的“兰州什川之春”旅游节连续七年取得圆满成功。2003至2007年,全年接待游客数量在不断增长,年均接待游客数量达到约45万人次,旅游业收入也不断增长,年均总收入达到870万元,客源市场逐步由以兰州、白银为主向周边县区扩展。旅游规模接待点由2003年的6、7家最高增长到2006年的39家,农家乐接待点近百个。2005、06年什川镇经营户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875、855万元。可以看出,在当地基层政府的正确引导下,什川镇乡村旅游项目在不断丰富,总收入也在逐年增加,总体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

1.1.2该模式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梨花会”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调查表明:该乡村社区旅游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的状态,缺乏特色、乡村氛围商业化与环境污染等。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户、经营者和基层管理部门利益不同,政府的行为往往得不到理解,一些管制措施还得到经营者的排斥,甚至抵制,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日渐显露。

1.2修建上车村民俗文化街――政府规划行为

2005年,什川镇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开始组织专业人员规划什川镇上车村民俗文化街,政府部门旨在通过修建民俗文化街完善什川镇当地旅游的多样性,协调性,民俗文化街的修建队什川镇旅游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它表现在:①有利于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对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具有积极作用。②有利于当地政府部门针对旅游发展招商引资,建设旅游型小城镇。③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产品的多样性,形成规模化产业链。政府部门这一举措对改变农民农业单一化增收模式有积极促进作用,其目的最终是为了建设新农村,发展新经济,最终促进农民增收。④丰富新农村建设内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7年上半年,上车村民俗文化街开始按照规划修建,当地村民和经营者对该项目的理解度如何呢?

从表1中不难看出,大部分人还是支持民俗文化街的修建,有28%的人表现出不满和抱怨。调查表明,表示出不理解的这部分人,主要分布在修建区附近,抱怨的原因主要是要整改自家房屋,或施工影响自己生活和正常经营。这其中,政府部门对着眼于大局,促进当地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宣传工作不足也是主要原因。支持的理由主要有两个:①增加旅游项目,可以招揽更多的游客,更好地带动经营者的增加经济收入。②文化街的修建不会很深程度的影响其生活状况,反而美化了生活环境。

基于农户与经营者关注自身的和眼前的经济利益的基本心态和行为,政府一定要加强对当地人民发展旅游过程中的宣传教育和组织领导工作。

1.3征收乡村旅游景区停车费--政府的利益的再分配行为

什川镇几年来的乡村旅游发展,基层政府为此投入巨大。最初的投入纯属“政绩资本”的注入,是扶持性和诱发性投资,政府并未索取经济回报。但随着投入的增加,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农户和经营者收入逐年增长,旅游业的经济回报开始凸显。同时,随着兰州周边乡村旅游多元发展的竞争格局出现,什川镇政府面临可持续乡村旅游发展的再投入压力也不断增大,旅游业经济利益在不同主体中的再分配问题浮出水面。2007年新的旅游旺季到来之时,什川镇政府通过统一的收费站,利用收取停车费的办法(20座以上每辆20元、10座以下每辆5元),来切得乡村旅游经济的一块蛋糕。

1.3.1有利方面:合理利用征收费用,用于景区各方面建设。①基础设施的建设。据调查,什川镇每年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超过一百万。同时,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去解决;②什川周边的道路维护。经过对当地游客的调查,游客反映较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周边地区到目的地的道路问题,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是政府发展旅游的长远之举。③保护古梨树。“华夏第一古梨园”的乡村生态资源特色是什川发展旅游的资源依托。什川镇树龄超过三百年以上的古梨树达到近10000棵,古梨树的保护和当地空气质量的治理是当地旅游发展的基本保障。如果什川乡村旅游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那代价一定是惨痛的。但随着什川旅游发展,游客数量在不断增长,(如表三),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资源掠夺使用问题也越来越多。征收停车费费的行为一方面限制了游客的数量,缓解了环境承载的压力,使脆弱的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另一方面,增加了古梨树保护的费用,这也是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的长远之计。

1.3.2存在的问题:旅游经营主体和游客的认同度低(见表2),造成了游客锐减,引起了经营户的强烈反对。

调查表明:①非旅游经营农户多为对这一政府举措报无所谓态度,说明政府这一举措并没有深层次的影响到他们眼前的生活状况。②旅游经营者对政府这一行为坚持反对态度,原因很简单,政府部门征收停车费影响了客源,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游客数量,另外,大部分经营者认为他们要赚的钱,被政府部门“赚”去了。

对于征收停车费的问题,如何才能实现政府和当地旅游经营者的利益共享,互动共赢,是当地政府必须要面对的难题,也是什川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定要解决的问题。

2基于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基本作为

以上调查资料显示: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引导、扶持和管制是极为重要的,但如何扶持和管制,如何兼顾乡村旅游各主体的利益,政府的作为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规模、速度和可持续性。所以,政府部门应该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高度,明确自身在旅游发展活动中的行政作为,为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好裁判员和服务员。

2.1提高对发展乡村旅游价值的再认识,切实加强组织引导工作

政府部门应该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乡村旅游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认识。要明确自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紧紧围绕如何把发展旅游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切实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组织引导,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来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

2.2对当地乡村旅游进行精心规划

制定规划是发展乡村旅游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作,规划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近期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以及未来和长远目标的实现,因此,政府主管旅游部门必须聘请资质部门做好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完善乡村旅游要素配置,满足旅游市场需求。

2.3打造乡村旅游吸引力

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是吸引。因此打造有生命力的乡村旅游吸引物是政府主导和引导的重点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规范的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配套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提高乡村旅游的综合服务质量和水平。其次要注重突出乡村自然景观的优势,用独特的田园风光、山水景观等乡村生态旅游吸引物来满足游客审美、休闲的需求。第三,应该挖掘乡村的传统文化优势,包装具有特色的传统乡土工艺技术,展示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农业知识、现代科技知识,满足精神享受的需求。将地方的风情、习俗、建筑、服饰、饮食、歌舞乃至旅游活动的设计等方面组合在一起,满足游客感受、参与和体验的要求,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2.4加强对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工作

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需要加强旅游“硬件”设施的建设,也需要不断提升旅游“软件”服务的质量。要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卫生状况和接待能力等多个方面规范农户家庭的接待服务标准,并加强评审检查工作。要加强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服务人员的能力培训工作,同时要十分重视对村民的文化教育和文明素质的提高的培训和培养,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和开放意识,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

2.5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

由于乡村旅游刚刚兴起,知名度还不够高,宣传促销也多为自发和分散的行为,因此,需要政府部门主导的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政府应根据客源市场和旅游活动的变化情况,特别是结合“假日旅游”的规律和特点,找准目标市场,有组织有重点地进行宣传促销;要充分借助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种影视制作等传播途径,营造“口碑效应”,加大宣传促销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2.6创新当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手段

政府部门要深入研究乡村的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不断创新保护和开发并重的管理措施。通过加强自然村、农居、房前屋后的绿化和美化,加强卫生和保洁的各项工作,对已经遭到损坏的自然环境要进行恢复和治理力度,努力营造优美的自然景色和田园风光;要积极借鉴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尽快培育一批不同资源特色、不同类型、广受游客欢迎的乡村旅游示范点,积极探索适应各地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推动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该研究系高亚芳主持的西北师范大学三期知识创新工程《基于新农村建设的甘肃乡村旅游开发创新研究》和阮金鹏主持的2006年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科研资助金目之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模式开发探讨[J],旅游学刊,2004(4),33-37.

[2]林峰,旅游运营方略[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3.

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篇10

论文摘要:新疆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当地浓郁的民风民俗交织在一起,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新疆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化。但是新疆在乡村旅游产业化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使新疆乡村旅游产业化快速健康地发展。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尽管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研究成果显著。乡村旅游是被认为可以促进城乡文化交流、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阻止农业衰退和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

一、旅游产业化的进展

旅游产业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旅游产业化是一个复合性的概念,包括旅游现代化、国际化、规模化。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服务和社会文化现代化。发达国家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完成了由初级向高级的产业升级,实现了旅游产业化。而新疆的旅游业可以说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与现代旅游业还存在较大差距,乡村旅游产业化的差距就更大了。

二、新疆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1、旅游资源优势。新疆位于亚洲大陆腹地,是典型的干旱区和多民族聚居区,又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要道。神奇的自然景观,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及灿烂的古代文明不仅成为新疆旅游业的宝贵资源,而且早已蜚声海内外。旅游的作用之一就是要使游客融入自然,在这一点上,新疆的乡村有绝对优势。

2、民俗民风优势。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古文化遗存积淀丰厚,这些孕育了绚丽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因而新疆的乡村旅游蕴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新疆是多种文化的交汇点,人文景观多样且具有不可替代性。

三、新疆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1、盲目开发。乡村旅游开发一般应选择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名胜区的周边地带。城市近郊由于交通便利,客源稳定,区位优势明显,因而适宜发展乡村旅游;而在风景名胜区的周边地带,由于有风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有风景区大量的客源为基础,因而也便于发展乡村旅游。而一些既无资源优势,又无区位优势和客源基础的地方,若盲目地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则很难受到预期的效果。

2、经营规模小、档次较低。新疆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购物等旅游项目上,而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结果在相近或相邻的地区,乡村旅游景区开发类型单一,重复开发建设明显,造成产品相似,形成了同一种商品共同面对同一个市场的局面。

3、单兵作战。目前新疆乡村旅游的开发,基本上是农民自发的,因此在开发上存在着小、散、乱的问题。消费价格混乱且无监督,政府管理薄弱。造成乡村旅游在整体规划布局上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单兵作战、各自为阵。地方保护严重,团结协作的意识不强,乱建设、乱开发。

4、基础设施不完善。一般情况下,乡村旅游地区大都位于城市郊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基础设施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特别是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接待条件差,休憩服务设施不足,大部分是临时搭建的房屋和牧民的毡房,缺少必要的休息、娱乐、餐饮等设备,大多数游客只能玩牌,聊天。旅游区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卫生状况和设施条件难以让游客接受,也难以留住游客。回游率低,致使其处于低质量、低收入经营状态。

5、服务质量不高。作为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的农民是从原来的农业生产者转变成旅游服务提供者,他们缺少相关的服务和管理知识,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不容易满足游客的需要。突出表现为卫生差;住宿简陋、服务意识不到位。对外来游客漫天要价,拉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

6、缺乏法律意识。部分度假村、农家乐、旅游景点成为“黄、赌、毒”的新场所。管理不到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公德和社会风尚的建设。

四、新疆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建议

1、统筹安排,全面规划。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从完善和丰富城市区域旅游的角度,将其纳入城市区域旅游开发系统,并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合理开发,以打造统一的乡村旅游产品,形成统一的区域旅游线路,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区域旅游网络系统,既可以减少投资失误,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的效果,又可以实现城乡间的优势互补,客源共享,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稳定发展。

2、多方结合、综合开发。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区域内其他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的开发结合起来,借助已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3、树立品牌意识。乡村旅游应当主题鲜明,极富特色。同时还必须通过对外宣传促销将产品推向市场,以形成自己的旅游品牌,增强其对市场的感召力。

4、加强管理,培养人才。科学规划有序发展,是谋求和探讨新疆乡村旅游产业化的新突破。因此新疆乡村旅游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目前难于吸引高层管理人才进行乡村旅游的研究和管理的情况下,发现人才,培养本土人才,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5、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旅游产业化的发展,龙头企业是关键。龙头企业可以采取连锁经营的方式迅速扩张。

6、加强乡村旅游准入管理,提高进入门槛。制定行业管理规范和标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