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治理途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0:24

网络暴力治理途径篇1

   在许多地方,有关部门在进行社会管理执法时,往往强调与公安联合执法,意图借助公安机关的强制力对社会进行“暴力式”管理。同时,许多领导处理社会问题时思维陈旧且传统,习惯对人民内部矛盾或突发事件“上纲上线”。可以说,这种社会管理方式和“维稳思维”(实质是“以暴制暴”)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或矛盾的协调,甚至会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在社会管理的方式上,地方政府囿于传统管理模式的路径依赖惯性,习惯于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压力体制控制社会。这种管理方式凸显了政府把自身凌驾于公民之上的思维惯性,忽视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管理的主体及其行为的制约和监督,忽视了政府管理过程中公共责任机制的建设。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公民的民主法治观念、权利意识和主体性意识有了较快发展,社会自下而上地对政府的社会管理方式进行选择、评价和监督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因此,传统的、简单的、粗暴的行政手段和惩罚手段日益引起公民的不满甚至抵制。单一性的行政化管理方式难以适应纷繁复杂的利益格局。控制型的社会管理必然依赖行政手段去推行。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管理经济社会,但在管理实践中,其实际上难以很好地应对立体的、纵横交错的新型社会利益格局。结果是造成公利和私利对立、公众和政府对抗,严重危害社会稳定。

   合作网络治理理论及其适用性

   总而言之,这一途径就是说,政府作为治理唯一管理主体应积极作为,以市场为导向,学习和借鉴工商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努力朝着合法、效率、负责、透明、开放政府的目标前进。公民社会的途径,与政府管理的途径不同,在公民社会的途径看来,治理是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网络”,是公民社会部门即第三部门在自主追求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造的秩序,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网络是一种“没有政府的统治”,是独立于国家体制之外的,由个人组成的多元且自主的领域。公民社会涉及nGo、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和公民自发组织的社会运动等第三部门。公民社会的途径将治理看成是横向联合的“公民参与网络”,是一种“社会中心论”的治理观。它某种程度上把国家视为一种潜在的威胁,有将国家边缘化的倾向。合作网络的途径,这一途径试图在“网络管理”的框架内整合上述两种研究途径。一方面,它继承“自组织网络”的主要观点,将治理看成是相互依存状态下的管理,将公民社会部门看做社会治理的主体;另一方面,它也吸收了“政府管理”途径的重要观点,承认一个负责、高效、法治、透明的政府对于有效治理的重要作用,认同“掌舵而非划桨”、“以市场、顾客、结果为导向”等新公共管理的思想精华。更为可贵的是,它不仅吸收了上述两者的长处,并且认为在网络中,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是平等的关系,需要通过对话、建立伙伴关系和借助其他主体的资源来实现依靠自身无法实现的目标。合作网络治理途径,实现了政府层面与非政府层面治理的综合,如果说政府管理的途径强调的是政府本位的治理;公民社会的治理途径强调的是社会力量本位的治理,那么合作网络治理的途径则强调政府、市场力量、社会力量三方主体的合作共治,三方主体在一定的法律制度框架下,基于公共利益的诉求,通过面对面的合作方式组成网状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合作网络治理视野下创新社会管理范式

   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合作治理可以尽可能地减少社会问题,但不可能杜绝所有的问题,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甚至某种程度上在推进社会的发展,大量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存在是必然,旧的矛盾和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为此,必须实现从重管制轻协商向统筹兼顾、协商协调转变,要改变过去主要靠行政手段通过管、控、压、罚等实施社会管理的方式,更多地学会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协商、协调等办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要构建动态调节和化解机制,以使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得到及时化解和向好的方面转化,使社会处于动态平衡、健康运行的状态。同时,加强社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社会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依托信息技术、利用信息化优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第二,实现社会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和途径的多样化。目前,政府仍然是提供公共产品的主要机制,但不是唯一机制,在某些方面,也不一定是最佳机制。当前,要改革政府包办社会公共产品的模式,政府在一些领域可以采取非直接提供的方式,通过购买或竞标的形式交由第三方来提供,由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来提供,政府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制定社区公共产品政策和规划,提供资金和设施资助,制定公共产品标准,对公共产品的生产、提供进行严格监督等。结语合作网络治理在社会转型时期为众多的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提供了一种具有启发性的理论视野和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框架。政府、社会组织、居民三方应突出合作治理,积极转变观念,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创新社会管理,以便早日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网络暴力治理途径篇2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网络有其自身的特点,可以说它既是信息的聚宝盆,同时也是信息的垃圾场。高校周边网吧日夜爆棚,学生上网人数与日俱增,其中成教大学生占有相当比例。本文主要就网络对成教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分析性阐述。

网络是大量信息资源、各种专用信息系统及其公用通信网络和信息平台的总称。网络是信息的集合,信息通过网络传输。21世纪是信息网络化的时代,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大趋势,正塑造着一种全新的生存形态和生活形态。高校是信息最密集的场所,高校周边网吧日夜爆棚,高校学生上网人数与日俱增,其中成教大学生占有相当比例。1998年,湖北武汉市进行了网络用户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上网人数占总数的30.5。下面,本文主要就网络对成教大学生的思想影响,以及如何结合网络信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谈点个人体会和见解。

一、网络对成教生的影响

网络有其自身的特点,人们形容它为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危害的一面;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可以说它既是信息的聚宝盆,同时也是信息的垃圾场。它对成教大学生的有利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有利于成教生倾听名师讲课。由于名师大多在指导博士、硕士和普通大学生,无暇顾及成教生。通过网络远程教育,成教生可一睹名师风采,得到名师指点,学到更多知识。

②有助于成教生成长。网络真正的魅力在于资源共享,不仅可以在网上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还能和同龄人或者其它年龄结构的人探讨很多互相都感兴趣的话题。

⑧突破了时空界限。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即时地了解到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生活等各方面的信息,使原来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开放性的教育空间。

同时,网络这把“双刃剑”也给成教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

①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通过网络,西方意识形态不断向涉世未深的成教生倾销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腐朽的生活方式,如果放松了警惕就容易受到迷惑,使价值观产生倾斜。正如阿尔温·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中所言:“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力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

②“乐不思宿”、“玩网丧志”,贻误学业。网络对于思想活跃、兴趣广泛、追求新奇、刺激而又缺乏一定分辨和自控力的成教大学生来说,有很强的诱惑力。有的以网为家,乐不思“宿”,通宵达旦泡网吧;有的沉迷于网上游戏、聊天和黄色内容;有的倾心网恋,迷途难返;有的甚至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表现出封闭、虚妄、思维迟缓等不良症状,造成精神障碍,无心学习,无法学习。

③黑色信息危害极大。黑色信息对成教生有极大的危害性。比如查阅或反动信息,制造政治谣言,攻击专用网站等等。据报道,计算机专业专科生王群对“楚天人才热线”、“中国大冶”、“科技之光”、“黄石热线”网站进行人侵、破坏,被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据统计,在国际互联网上肆虐的“黑客”中,多为年龄在14—21岁之间的高中生或大学生。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1、网络意识的教育。信息网络化是世界经济建设、社会文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是不可抵挡的时代潮流,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网络发展迅猛,泥沙俱下。网络世界很精彩,网络世界也很无奈。我们要教育成教大学生增强网络意识、开放意识。成教大学生既不能视网络为恶魔,因噎废食,阻止网络发展;也不能对网络过分迷恋,难以自拔。而是要实行拿来主义,有选择地获取有用的信息为我所用。要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负责的意识和能力,对各种网上信息能有效地进行选择、辨别和分析。

2、理想信念教育。网络的发展,为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提供了一条途径。我们要对成教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三观”教育,帮助学生坚定崇高的理想,选择科学的意识形态,确立经受各种挑战的正确的理想信念,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要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绝不能被“网络”所迷惑,失却自我,失却民族,丧失方向和立场。

3、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道德主要指与国际互联网有关的文化观念和道德行为,包括上网者及其在网上的思想流露、文化修养、道德规范、道德表现和相互之间的思想和道德影响等,简称为“网德”。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等特殊原因,给网民真实思想、道德的暴露和约束力的削弱提供了条件,造成网上不良道德倾向形成之势比现实生活中不良道德倾向既广又快。如校园BBS和聊天室很受成教生欢迎,但不时可见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和不负责的言论。又如有些成教生浏览黄色网站,甚至从事信息欺诈等。此外,在成教生“网民”中,“颓废派”、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时而出现。这就迫切要求对成教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只有讲道德,才能调节人们在网络里的人际关系、利益关系,使网络更好地服务人类,将其不利因素减少到最低的限度。成教生在上网时要着力提高遵守网络“游戏规则”的法律意识,要讲“网德”。在网上冲浪时,千万不能丧失法律的约束,而利用网络制造病毒,买卖黄货,充当黑客,传播腐朽等,要做遵纪守法的优秀网民。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网络建设。首先要加大投入,抓好网络基础建设,让电脑进办公室、实验室、教室、寝室。其次,要重点抓好网站的建立和网页的制作,要有创造性地开辟一些特色栏目,比如莘莘学子、心灵之约、成才天地、学习指南、就业导航、心理咨询等等。再次,要开展一些网上活动,如时事评议、理论研讨、征文比赛、师生对话,吸引成教生参加,构筑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加强网络管理。国有国法,网有网规。只有严格管理,才能保证成教生健康地上网。

①要制定一些网络管理条例和办法,对成教生进行上网规范,如上网时间、上网范围、上网内容等要作出详细的规定。要通过多种渠道,把这些规定、办法向成教生讲清讲透,使这些规定和办法变成成教生的自觉行动。

②开展网上环保工作,及时清理校园BBS,确保其纯净。

⑧加强网上扫毒,构筑防火墙,检疫信息并有效隔离和清除“黄毒”信息。

网络暴力治理途径篇3

关键词:网络草根问责;行为异化;非理性;根源;矫正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4)12-0028-03

基金项目:2013年度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虚拟交往视阈下衡阳高校文化建设的创新机制及引导策略研究”(2013D2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廖阔(1974-),男,湖南衡阳人,湖南工学院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外国哲学及教育学;李国华(1958-),男,湖南常宁人,湘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伴随网页浏览、email、QQ、BBS、微博的广泛应用,依托网络信息的开放性、互动性、共享性等特性,普通公民能够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从而提高了普通公民对公共事件的知情权和话语权,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同时,网络本身的弱监控性,参与主体的匿名性大大降低了网络问责的“准入”门槛,形形的论坛、新闻组、留言簿和聊天室等为信息的传播和公众舆论的形成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和途径,凝聚了公众对公共事件的关注度,激发了公众对公共事件的质疑和问责。自2008年以来,网络问责在我国逐渐兴起并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网络草根问责的网络意象成了虚拟网络和现实社会的流行语。但由于种种原因,网络草根问责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异化现象,影响了网络问责的良性发展。对此,应理性分析,妥善应对。

一、网络草根问责行为的基本特征

所谓网络草根问责,就是基层民众依托网络平台,对国家各级政府组织和成员承担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实施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后果的一种责任追究的监督行为。它是依托网络路径的基层公民问责形式,是传统问责行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嬗变。当前,网络的自由、平等、开放的特质以及无中心的分散式结构和主体性与交互性的传播方式对基于网络平台的公民问责的内容、途径、方式、程序产生了创新性的变革,呈现出非常规性、群众性、低层势力化的趋势,具有了四个显著的特征:

1.谁在问――问责主体的草根化、多元化、复杂化。在西方词源中,“草根”即grassroots,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把grassroots单列为一个词条,释义是①群众的,基层的;②乡村地区的;③基础的;根本的。“草根”的主要意涵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非官方组织或势力;二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三是指出身卑微,为生活所累,没有显赫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地位的平民大众,社会低层是草根的本来之意。“草根”至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引申到社会学领域,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反映了基层民众的诸多诉求。摆脱权威束缚、思想自由、利益独立、个人势力较弱但数量众多的草根成为问责主体,草根群体根据共同的价值判断和兴趣偏好自由地交换信息、宣泄情感、质疑事件,彼此联系形成了以意见领袖为中心的问责群体,表现为政治组织自我问责的外在性和群体结构的松散性及复杂性。

2.要问谁――问责客体的指向性、特定性。我国政治问责行为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问责行为是确保政府及其公务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一方面要求,政府及其公务员必须承担应由它(他们)承担的责任,包括道义责任、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及其公务员还必须接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监督,以保证责任的实现。我国问责风暴真正被激化起来,始于2003年非典期间的“大事件”,当时,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和北京市市长孟学农两名部级官员被免职,这也是我国首次在突发灾害事件中大范围处分失职官员,被认为是官员问责制度的肇端。网络草根问责也有明确的指向对象,一般涉及上层建筑,包含各级权力机构和政治组织,尤其关注被授予公共权力的人及他所有的外在物,问责的目的在于确保政治机构或公职人员在拥有公共权力的同时,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防止滥为、误为、无为,实现追究负责人及当事人失职责任或的责任。

3.怎么问――问责途径的虚拟性、新颖性、时效性。网络草根问责是以网络媒介为平台针对问责客体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通过发帖、留言、博客、“人肉搜索”等网络行为对问责客体进行责问、质询、检举、揭发,要求问责客体承担否定性结果的一种监督行为,网络问责具有瞬间生成、快速传播、适当互动、高度共享的特性,短时间就可以提高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度,形成社会热点话题。如从网民发现周久耕抽“天价烟”,到南京市江宁区委免去其局长职务,前后只用了14天,网络公民问责显示出极强的时效性。

4.问责的程序――问责过程基本沿着“网络举报――舆论聚焦――官方介入――查实处理”的路径发展。网络问责是一个对公共事件不断质疑的过程,质疑被传播、被接受及不断被追问,就积聚成一股强大的民意力量,网络舆论就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成为社会舆论的策源地和集散地,成为推动社会政治民主建设的有效手段。如2012年11月20日,有关重庆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接受性贿赂的文章和视频截图在网上出现不久,相关内容迅速发酵、蔓延。随着舆论的雪球越滚越大,包括新华社在内的诸多传统媒体也纷纷介入。在舆论的漩涡中,22日14时,重庆市相关部门做出回应:“目前已初步确定疑似官员不雅视频非pS。”23日11时,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微博称,经重庆市纪委调查核实,雷政富被免职,并对其立案调查。有网友称,雷政富是“被秒杀的区委书记”。

三、网络问责行为异化的矫正对策

网络草根问责是一种充满悖论的问政方式,悖论的存在常常导致解决问责行为出现两难的境地,如果放任自流,网络草根问责就会引发许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的极端行为;如果监管太严,又抹杀了网络草根问责的意义和本色,抑制了公民参与政治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本质上来说,要彻底矫正网络问责行为的异化,就必须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妥善有效的治理和规范,注重在“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环境”等环节上下功夫,积极引导网络问责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与正确引导公民的网络问责心理,强化公民的“三种教育”,不断提升问责主体的网络素养,提高公民理性问责的能力及自控、自律的能力,这是推进网络问责走向良性发展的根本途径。普通公民是网络问责的前提和基础,公民参政的素质和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网络问责的效果。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全方位地加强公民的“三种教育”即网络政治参与知识和意识教育、网络政治参与实践教育、网络政治参与伦理和法制教育,积极引导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提高公民网络问政的能力,培养公民以自律力为核心的网络道德与责任意识,避免出现网络政治参与的偏激行为,不断提高公民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及是非辨别能力,善于利用虚拟网站平台进行理流,理性思考,不信谣,不传谣,自觉抵制不良思潮和偏激言论的传播,强化其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只有这样公民才能真正有效地利用网络参与到政治体系中来,为政府提供好的意见和建议,维护好自身的各项权利。

其次,政府要坚持“线上回应,线下行动”的有效对接工作机制,不断更新理念,创新工作模式,提升自我素质,积极面对问责,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和因应,对民意与质疑实现从“无回应、被动回应”转换到“主动回应”,这是推进网络问责走向良性发展的现实途径。面对网络问责的兴起,政府与组织如果仅仅采取“防、堵、管”的办法去掩饰矛盾,回避矛盾,缺乏正确的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安全保护机制,没有采取正确合理的疏通、消解的方法,公共事件就会在短时间内无限扩散,群体舆论会更加激烈,可能导致民众和社会情绪的井喷,网络串联诱发的群体性情绪波动会进一步激化。因此,政府要转变观念,加强网络问责的引导和调控,规避风险。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始终尊重公民的言论表达自由,从实际行动中保护公民的表达权,逐步建立和健全各种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如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网络听证制度等,健全网络舆情的收集反馈机制,完善网络安全事件响应体系和应急机制,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及政治参与权。另一方面,政府要正确处理政意与民意的相互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应主动通过主流媒体、网络舆论等媒介发现自身问题,了解民意,查找工作的疏漏,彻底摒弃“官本位”的思想,以“敬畏”和“宽容”之心面对网民的疑问,对于网络的舆论、媒体的质疑,不要逃避或沉默,而要利用各种渠道和形式与网民及时沟通,及时公开与主动解释说明相关问题,将反馈的情况、解决的办法及时落实于实际工作中,以提高政府公信力,形成舆论的良性循环。

最后,政府要积极营造自由、宽松的政治参与文化环境,始终坚持“疏堵结合,强化自律,引导为主”的原则,加强“二个平台”的建设,实现由“严控制”转化为“巧应对”,力求引导形式创新、内涵提升、注重实效,不断拓展、理顺网络问责的互动渠道,切实尊重公民的合理权利和政治诉求,这是推进网络问责走向良性发展的实效性途径。政府应通过加强与完善国家网络法律体系,在网络问责的形式与内容、权利与保障、运作与实施等各个方面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做出规定,使网络问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规范网络问责的管理,建设配套的网络问责管理约束机制,加强“二个平台”的建设即网民网络利益诉求平台的建设、网络诉求回应平台的建设,及时把握网上整体舆情动态,核实信息,适时正面权威的信息引导舆论发展,褒善谴恶,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并注重对网民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因势利导,采取不同的方式释放网民非理性举动和情绪,克服在群体矛盾、利益冲突以及突发性的重大社会事件等中的不稳定因素,促进公民网络问责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意]圭多・德・拉吉罗.欧洲自由主义史[m].杨军,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英]伯林.自由论[m].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3]孟繁华.众神的狂欢[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13.

网络暴力治理途径篇4

一、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1.网络充斥的不良信息,造成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混乱。例如有60%的青少年在上网时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等,造成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混乱。

2.借助网络,青少年学生道德失范行为日益增多,如屡见不鲜的制造和传播病毒,制造、传播色情、暴力信息,黑客攻击,网络等网络犯罪行为。

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给青少年带来好处的同时又带来负面影响。只有学校、社会和家庭齐动员,编织“德育网”,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主动迎接网络新挑战。

1.调整学校德育目标,完善学校德育资源。积极探索合理的德育模式,开辟多样的德育途径,开设一些与青少年发展关系密切的社会交往课程、心理健康课程、性知识教育课程以及丰富多彩的课外。发挥学校、老师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1)教师首先要主动学习网络知识,拥有崇高的网络道德修养,同时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有关教师更应该具备专业的网络及计算机知识,以适应时代的变化,适应学生的变化,了解学生的网络行为,最终达到教育学生了解网络的目的。

(2)学校应在思想政治教科书中增加“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使青少年懂得上网的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文明上网,上文明网,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

(3)提倡学生有目的的上网,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的有害信息,去伪存真,合理取舍网络信息。

2.发挥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协助学校做好“网络道德”教育。青少年在家上网,要想很好地控制和避免自己孩子与不良资讯接触,关键在于家长自身要有使用网络的能力,采取科学教育方法和手段,避免简单粗暴反对上网,有效的对青少年进行规范和监督。

网络暴力治理途径篇5

1.单一的网络平台无法适应跨媒体融合的趋势

目前多数高校已做出顺应“网络技术条件”发展趋势的举措,不断通过整合网络资源来实现德育教学工作的多元化渠道联合与信息共享,并通过开展一系列学校官方网站、校园信息论坛、网站新闻、网站咨询等宣传平台来强化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然而,其整体传播途径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与实效性,存在新闻更新速度慢、内容不充实、网页链接失效等问题,不利于德育新媒体融合的发展。

2.“微主题”的“边缘化”干扰着高校政治理论教育核心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提升其核心思想道德素质是德育工作的宗旨与根本方向,无论以何种方式、途径施以教育,都不可脱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这一主流理念,然而,“网络技术条件”中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传播、开展存在明显的“边缘化”现象,过度多元化的思想价值使得核心价值理念受到了影响,学生更多的是关注社会离奇事件,发表对于热点新闻的个人偏激看法,助长了亚文化的嚣张气焰,偏离了德育工作的核心指导原则。

二、“网络技术条件”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路

1.关注网络舆情变化,实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追求新潮流与新思想,充分展现自我个性化理念是当代大学生的整体思想表征,然而他们热情、开放的学习态度并不较多地体现在课堂上,相反在“网络技术条件”中微博、微信、QQ以及来往等网络媒介中却大显身手,其主动性在网络传播渠道中得到了充分发挥,这就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优良契机与可能,需紧跟时代潮流,通过不断关注大学生微信、微博信息来进一步把握其思想动态和行为特征,及时通过分析、定位学生关注的某些网络资源、网络视频来对其进行必要引导,以此达到更深层次上了解施教对象心理动态,加强德育工作预见性与针对性的目的,通过网络互动讨论分享,来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思想价值理念。

2.提高新媒体应用技能,增强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的网络育人能力

“网络技术条件”德育工作教育媒介的不断发展为高校政治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网页浏览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发展的刚性需求,德育工作者不仅需要查询相关新闻知识信息,并且还要掌握最新4G手机与平板电脑的功能和用途,及时学习各种手机参与互动活动以及最新音乐、视频下载技能,认真掌握学生最新社交网络平台、论坛、评论等互动平台思想,以跟上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为此,高校可针对德育工作者开展相关培训指导,以全面提升政治理论队伍的实践操作水平与技能。

3.健全新媒体监管制度,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网络暴力治理途径篇6

[关键词]人肉搜索网络暴力方法

网络暴力是如何形成的,下面将从多学科的角度浅析原因。

一、网络暴力的形成及含义

“网络暴力”现象畅行于weB2.0时代的中文互联网,最先进入公众视野的暴力事件当属“高跟鞋虐猫事件”,主人公虐待猫咪的行为引起了网民的公愤,在网络追缉令的强大攻势下,主人公丢掉了工作,付出了代价。当时的人们还为网络时代的舆论力量之强大欣喜不已。继而,网上追缉令越来越频繁,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私密,甚至涉及到私人情感(如“铜须门”事件),事件的真实客观性得不到保障,造成了一系列冤假错案(如“史上最毒后妈”事件),网络声讨从正义的道德审判转变成对公民人权的践踏。

这些事件从本质上说,属于典型的“网络暴力”。“网络暴力”迄今没有科学的定义,但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以上事件,概括出它们具有以下特征:

1.参与受众数量成规模,事件在网络上有很强大的传播声势;

2.它的信息传播方式主要是发动网民调查出当事者现实中的身份地位,对其行为进行道德审判,经常伴随侮辱、漫骂等语言暴力;

3.它侵犯了当事者的隐私权与名誉权,给其生活造成相当大的不便。

二、网络暴力的多重解读

1.传播学:网络传播成为网络暴力的有力武器

依据传播学相关理论,我们从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首先,根据传播学中“选择性接触理论”,即人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人群或内容加以接触,从而形成了群体认同。其次,网络论坛中存在“沉默的螺旋”,诺依曼认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这种舆论会产生一种强制力――公开与之唱反调就会陷于孤立状态,可能遭致社会制裁。能够真正引导网络舆论的仅仅是少数“意见领袖”,他们迅速成为了指引言论的风向标,而其他网民则大多选择了附和或沉默。第三,在群体传播中,存在从众现象。从众的本质在于个体对群体压力的遵从或屈服。人的社会性固然决定了人的从众性,但从众的直接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担心遭到来自群体的惩罚,二是想得到正确行事的指导。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w•巴克的话来说,“人们趋于遵从是因为群体给他们带来了某些信息性的或规范性的压力。”

综合上述理论,网络环境中,网民在关注一新闻事件时,往往喜欢与自己意见相符的人“拉帮结派”,意见相同的人越来越多,从而使某种舆论声势越大。而且新的围观群众也会慢慢接受这一有影响力的舆论倾向。原来在其中唱反调,或者心里有异议的人,这时就不敢在公众面前再发言,因为人们都是从众的,说出自己心里的异议,等于自投罗网,很可能会受到众多网民的“群殴”。在这种机制下,一个小小的人肉搜索,往往会演变成为百万网民一齐找一个人,这样对被搜索者造成的伤害,称之为“暴力”一点都不为过。

2.社会学角度:消费文化影响下的“暴力消费”

网络本身没有暴力因素,网络暴力源于消费文化支配下人性的变化。暴力的消费突破公众利益和公共道德的领域,愤怒的群情以道德高地之优势扑向私人空间和现实生活。网民们对某一现象的讨论往往演变成对个人的审判,甚至是集体围攻,出现了“沉默的螺旋”、“贞节牌坊”等古老而野蛮的道德审判,披上高科技的数字外衣复活且壮大。“人肉搜索”演变成网络世界的一种暴力消费,受众在消费了暴力的同时,也被暴力所消费,受众用网络审判消解了事件本身,最后娱乐的是“审判”这个过程。

3.经济学解读:从需求理论看暴力成因

需求曲线的一个基本性质是,随着价格的增加曲线向下倾斜。广义而言,需求曲线是需求量与获取该产品所付出的所有成本,成本越高,需求量越小,成本越低,需求量越大。我们把“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看成一种社会长久压抑后网络“宣泄”的需求,而且这种宣泄的需求量是庞大的。根本在于,网络传播的便捷性使搜索和言论轻易实现,其中的技术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极低,复制传播几乎不存在成本。而且人肉搜索的流行要究根于“赏金猎人”制度。所谓的“赏金”是指猫扑上通行的一种虚拟货币(mp),这种虚拟货币可以用来购买一些增值服务。有人需要解决一个问题时就在网上发帖并许诺一定数量的mp作为酬谢,赏金猎人们用各种方式去寻找答案,并积极地回帖邀功,通过给别人答疑帮助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加上非常实际的mp奖励,赏金猎人对这项工作乐此不疲。

三、探寻网络暴力的解决方法

1.把关议程设置,加强舆论监管

在BBS环境中,几乎没有这些方面的约束,为了宣传站点、增加点击率,它们在议程设置时,越隐私、越敏感的议题越被置于醒目的位置,这些个人议题因为关注度增加转变成公众议题。在这种情况下,加大BBS的把关议程设置迫在眉睫。网络管理人员应对贴吧中存在的潜在威胁及时清除。当然,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还需要把关人的道德修养和自身觉悟。

2.创新扩散理论的网络管理应用

1962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埃弗雷特•罗杰斯教授在《创新扩散》一书(第一版)中指出,创新事物在一个社会系统中要能继续扩散下去,首先必须有10%~20%人采纳这种创新物,创新扩散比例一旦达到临界数量,扩散过程就进入快速扩散阶段,这个过程一直延续,直到系统中有可能采纳创新的人大部分都已采纳创新。罗杰斯认为,创新扩散总是借助一定的社会网络进行的,在创新向社会推广和扩散的过程中,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提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但在说服人们接受和使用创新方面,人际交流则显得更为直接、有效。因此,创新推广的最佳途径是将信息技术和人际传播结合起来加以应用。

创新扩散理论为我们解决网络暴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互联网络的管理中,不管推行什么样的新管理措施或新意见,首先需要有10%~20%人采纳,如果这些人能够成为“意见领袖”从而建立起创新扩散网络,那么就有可能加速扩散进程。整个扩散过程中,我们发现,这其中的“意见领袖”起到关键作用,或许这对互联网管理是一个启发――集中对这关键的10%~20%进行培养、管理和影响,即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减少成本的途径。

3.用经济规律引导网络方向

网络暴力治理途径篇7

【例题1】(2011年·海南卷)《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强网络舆情分析,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2010年《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指出:“网络监督日益成为一种反应快、影响大、参与面广的新兴舆论监督方式”。“网络反腐”是()

①推进廉政建设的制度保障

②运用新兴技术促进廉政建设

③依靠公民权力监督公共权力

④利用公民权利监督公共权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密关键词】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网络反腐”的具体概念,区分“权利”和“权力”。

“网络反腐”是新技术条件下检举、揭发、查处的一种方式,是我们传统的五大监督体系(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监督)中群众监督的一种形式,其因传播便捷、覆盖面广和成本低,已成为民众参与廉政建设的一种途径。

“权利”是和“义务”相对应的,是指某个个体或者群体,依照法律或者社会约定,可以拥有的行为自由和可以享受的利益。

“权力”指的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它总是和服从联结在一起。

本题①中“‘网络反腐’是‘制度保障’”的表述是错误的,应该表述为“推进廉政建设的形式”,故①错误。公民具有的是“权利”,因此③错误,④正确。故答案为D。

【例题2】(2011年·广东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决定,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公布全文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再审议表决。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讨论和制定法律法规以行使决定权

②全国人大立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③人大是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执行机关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密关键词】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关键词,辨别“决定权”与“立法权”、“执行机关”与“权力机关”。

材料中的全国人大讨论和制定法律是行使立法权而非决定权,选项①错误。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国家行政和司法机关等去贯彻执行,选项③错误。立法征求人民意见,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本质,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选项②④正确。答案为C。

【概念辨析】

1.民主、专制、

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制度是对专制制度的否定。

专制,是指一种由个人(或极少数人)单独掌握国家政权,按照个人意志独断专行,实行独裁统治的统治方式。

,是指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暴力统治,是相对于“民主”而言的一种国家职能。

2.公民与人民

公民,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人民,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改革开放以后,人民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大与人大代表的区别

4.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的区别

5.、政权和人权

,即国家,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在国际法上所固有的独立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权力。

政权,指国家权力,即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权力,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暴力机构组成。

人权,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受到法律认可的,公民享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其中,发展权是首要的人权,也是享有其他人权的首要条件。

【例题3】(2012年·海南卷)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的《刑事诉讼法》在证据制度、强制措施等方面增加了有关“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的这一修改()

a.体现了人民民主、司法独立的要求

B.构建了公民实现基本权利的法律体系

C.立足于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保护

D.体现了既惩治犯罪又保护人权的法制精神

【解密关键词】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司法独立”“政治参与”。

司法独立,是指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政治参与,是指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和与政府活动相关的政治行为。

“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是全国人大在行使立法权,不涉及人民民主、司法独立,a不入选。B夸大了《刑事诉讼法》的作用。《刑事诉讼法》的这一修改是进一步加强惩治犯罪和保护人民的需要,不是立足于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保护,C不入选。明确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强化了对公民人权的保护,同时能有效地惩治犯罪,D正确。

【例题4】(2012年·山东卷)当前,我国公民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表达政治意愿,与政府进行互动。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

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理性参与网上评议政府的活动

④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密关键词】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质询权”的概念。

质询权,是人大代表对“一府两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严重不满,或发现这些机关有失职行为,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依法对有关部门提出质询的一项重要权利。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该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①②项正确。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要理性、合法、实事求是,③项正确。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材料中公民行使的是监督权,④项错误。答案选a。

【概念辨析】

网络暴力治理途径篇8

家庭暴力,作为一抹极不和谐的色彩,存在于当今社会,严重危害着广大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并成为干扰和谐社会进步的不稳定因素,随时潜伏在幸福人群的左右。它严重地践踏了法律,侵害了妇女儿童的基本权益,成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可小视的问题,也成了妇联组织接待的重点。作为基层妇联组织,不仅要深刻剖析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更要积极探索如何发挥妇联组织职能作用,使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更有成效,把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特别是妇女儿童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进步。

一、基层妇联组织开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的优势

基层妇联组织开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障公民尤其是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时具有一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职能优势。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基本职能是: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基层妇联组织一直承担着针对妇女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受理有关妇女权益的投诉,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个权案件,建立妇女法律帮助机构,直接为妇女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等职能,理应成为受到家庭暴力侵害妇女的“娘家人”和“庇护者”。

2、网络优势。就我区而言,基层妇联有着健全的三级妇女组织网络,即:区妇联、街道妇联(直属单位妇委会)和社区妇联(市场妇代会)。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中,妇联组织充分发挥了三级网络的教育阵地、服务窗口、矛盾化解、信息沟通和个案维权的作用,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教育、咨询、指导等各种服务。

3、协调优势。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公安、司法、政法、民政等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需要医疗、鉴定、法律援助、心理治疗、庇护等社会服务机构积极参与、鼎力相助。牵头协调这些部门和机构成了基层妇联组织当仁不让的职能。

二、基层妇联组织开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的实践

近年来,崇安区妇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七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若干意见》,以强化服务、依法维权为主线,多措并举开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切实维护了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了家庭安定、社会稳定。

1、坚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与加强法律宣传相结合。增强全社会反家庭暴力意识,是做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的重要基础。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介,广泛宣传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理念和知识,报道典型案例。二是积极协调公、检、法、司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三八”妇女维权周、法律宣传咨询服务日等活动,面向社会,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三是通过举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报告会、共宣国策知识竞赛、法律知识进家庭等活动,对广大妇女进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婚姻家庭观和“四自”精神教育,鼓励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勇敢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坚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与整合社会资源相结合。近年来,区妇联与公安、司法、政法等部门的合作越来越紧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成效不断显现。一是在建立三级妇女法律服务网络的基础上,组建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协调小组,成立区妇女儿童法律援助站,在街道和社区妇联分别建立家庭暴力投诉站和家庭暴力投诉点,为有效开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奠定组织基础。二是与区法院联合成立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合议庭,1名妇联维权干部被聘为人民法院陪审员;与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联手,无偿为遭受家庭暴力贫困妇女诉讼,维护其合法权益;与公安分局联建家庭暴力110报警机制,使受暴妇女儿童及时得到救助;与区法院、公安分局联合下发《严格依法处理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切实维护受害人合法权益的若干意见》,从取证到审理为受害妇女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

3、坚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与强化源头参与相结合。以推进五好文明家庭建设为重点,以加强妇女培训,提高妇女素质为途径,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发生。一是开展“和谐家庭”、“绿色家庭”、“学习型家庭”、“平安?廉洁型家庭”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家庭成员讲文明,讲诚信,讲团结,树新风。二是举办社区邻里节活动,表彰“金乡邻”、“感动母亲”、“孝亲敬老之星”等各类典型,倡扬尊老爱幼、夫妻恩爱、家庭和睦。三是整合各类资源,开展下岗妇女、流动妇女就业和法律培训,帮助她们自立,提升自身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三、基层妇联组织开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的思考

(一)问题与困惑

尽管区妇联在开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时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遇到不少问题与困惑。

1、源头预防措施还不够完善。针对产生家庭暴力的原因,如男尊女卑传统观念影响,草率婚姻引发家庭矛盾,婚外情导致家庭暴力、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等等,基层妇联组织虽然近年来注意加强了有关反对家庭暴力方面的宣传活动,但缺乏强制性参与措施,一些准婚姻期的青年男女群体、流动人口群体参与量不多,覆盖面不广。此外,社会上仍然存在“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清官难断家务事”的现象,不少受害妇女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自我维权能力较低,特别是当她们受到暴力侵袭后,并不想以离婚来远离家庭暴力。

2、婚姻指导咨询网络还不够畅通。据了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每500人就拥有一名婚姻家庭指导师,而在中国婚姻家庭指导师的职业才刚刚兴起。由于心理咨询师、婚姻指导师的溃乏,在妇联家庭暴力维权中存在法律援助代替婚姻指导的现象。如在接触“酒后精神病”即酗酒后的家暴案件中,施暴者存在明显心理疾病,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和婚姻指导,却苦于婚姻咨询网络不健全、收费高等原因,迫不得已将其转交给一些法律援助部门,希望其病态能通过法律援助渠道得到一定的缓解,而事实收效甚微。此外,现实中各级妇联干部在家庭暴力维权时,经常要临时代替婚姻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但由于妇联维权干部在配备上偏重法律素质,婚姻指导和心理咨询等能力急待整体提高。

3、司法制裁体系还不够健全。现阶段,我们对家庭暴力的处罚依据主要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但这部法律对家庭暴力的量刑主要参照的是《刑法》相关内容,只有在达到轻伤害以上的程度时,才能采用拘留或以上的处罚。但是,由于家庭暴力的伤害程度普遍达不到轻伤害,这样就使对于一般性的家庭暴力处罚停留在说服教育上,对于“冷暴力”(即精神虐待)更是无所适从,不足以发挥震慑作用。这使妇联组织在家暴案件维权过程中经常陷入——一方当事人强烈要求法律制裁、一方公安机关因量刑不够无法受理的两难境地,个别不理解的当事人还对妇联组织及公安机关的维权提出质疑。

4、跟踪服务成效还不够明显。由于家庭暴力案件存在反复性、长期性,基层妇联组织在家庭暴力维权时应进行阶段性指导,定期回访。但是,现阶段妇联维权只限于当事人的上门求访,一事一受理,一次一办,只有当次记录,事后如何、当事人的婚姻发展状况如何却不得而知,只要当事人不再访,妇联的家暴维权活动即刻终止。这些都不利于妇联组织研究探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现象,不能为受害者提供及时有效、全方位的援助,使家庭暴力在隐蔽性状态下长时期存在。

(二)对策与建议

反对家庭暴力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工程。预防暴力发生、制裁施暴者、向受害人提供各种形式的援助和保护,是反对家庭暴力的三个重要环节,缺一不可。这有待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更需要基层妇联组织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下大力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1、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源头预防家庭暴力。对于中国社会来说,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现象,最关键的问题是转变社会对家庭暴力的基本看法。基层妇联组织要通过广泛的、多渠道的教育、宣传和培训,让全社会知晓家庭暴力并不是个人和家庭间的私事,而是一种严重侵犯人权、违道德的犯罪行为。一是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要通过创建“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等活动,开展多形式、多途径宣传教育,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过社会媒介和舆论监督对残害妇女儿童的家庭暴力行为予以曝光和谴责,对欲施暴者起到警戒作用,提高全社会对家庭暴力行为危害性的认识,达到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行为的目的。二是加强普法知识宣传。要联合有关部门利用“三八”、“11.25”、“12.4”重大节庆日对广大群众进行法制宣传,通过开展法律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以举办培训、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为载体,向广大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和家庭暴力有关知识,帮助妇女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勇于与暴力行为作斗争。三是加强各级各类培训。与公、检、法、司等部门联合对执法人员进行社会性别意识培训,提高维护妇女权益的意识。加强对家庭暴力案件中的施暴者的培训,只要有家庭暴力案件发生,就要强制施暴者到指定地点进行一定时间的法律知识培训,使其认识到自己错误。开展妇女素质培训,鼓励女性特别是贫困妇女、流动妇女通过各种渠道,增强文化素养,掌握就业技能,提高家庭、社会地位。

2、加大部门合作力度,法律震慑家庭暴力。执法部门的干预是制止家庭暴力的最有效途径。基层妇联组织要善于取得公、检、法、司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积极构筑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机制。一是构建有效的反家庭暴力预警机制。结合“零家庭暴力社区”的创建,建立以楼长牵头的社区信息员队伍,及时“侦察”有家庭暴力隐患或倾向的家庭,进行全程跟踪调解,预防矛盾激化,防患于未然。二是推动相关政策的指导和完善。针对妇女权益受侵特别是妇女遭受家庭暴力、妇女劳动权益保障、弱势妇女群体救助帮扶等问题,联合劳动、工会、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门进行专项调研,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并协调有关部门加以落实。充分利用妇联平台参政议政,参与推动地方性反家庭暴力法规政策的制定完善,为制止家庭暴力提供制度保证。三是进一步加大反家庭暴力的执法力度。公安机关应当将家庭暴力报警纳入110受理范围,把社区民警干预家庭暴力工作列入警务工作考核内容。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办理的涉及家庭暴力公诉案件,应及时批捕。人民法院应及时审理因家庭暴力引发的各类民事和刑事案件,并在法定期限内审结。司法鉴定机构对家庭暴力受害人请求进行家庭暴力伤情鉴定的,应当及时受理,并依法出具鉴定结论。总之,通过法律手段,加强对妇女儿童人身权益的保护,严厉惩罚施暴者,严厉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有效威慑作用。

3、加大援助保护力度,携手制止家庭暴力。援助和保护受害者是反对家庭暴力的重要措施。基层妇联组织要通过多渠道、多途径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各类援助和保护。一是提供经济救助。建立妇女儿童救助专项资金,对遭受家庭暴力侵害后因财产损失、医疗费用,在经济上陷于贫困的受害妇女儿童给予适当的经济援助,使受害者体会到社会的温暖、人间的真情。二是提供人身安全保障。设立家庭暴力庇护中心,为遭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儿童提供临时的吃住服务、简单的医疗处置和心理损伤康复治疗,使受害者避免因家庭暴力的特殊性,始终处于施暴者的威胁之下。三是提供法律援助。建立法律援助中心妇联工作联络部,及时联络法律志愿者为遭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使其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四是提供婚姻咨询指导服务。建立家庭生活咨询指导站,进一步加快心理咨询、婚姻指导网络建设,加强心理咨询师、婚姻指导师志愿者队伍建设,指导解决广大妇女婚姻家庭心理和法律问题。

网络暴力治理途径篇9

关键词:网络传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对策

改革开放以后,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网络逐渐深入与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对于现阶段的学生影响更为严重,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方式。虽然网络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不利的影响,所以如何在网络传媒的环境下,对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成为了对于学校的考验。

1网络传媒的趋势和特点

1.1信息的海量性和专门性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信息传输的方式,网络传媒相较于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并且信息容量更加大,信息查找也更加方便。通过网络进行传输的信息包罗万象,几乎囊括了人们生活中的所有需求,并且不受地域以及时间的限制。并且通过信息的分类,更加具有专门性,人们可以专门针对某一类别信息进行查询和传阅。

1.2信息的即时性和多媒体性

网络世界的信息并不受到限制,人们可以根据需求在网络上查询所有想要得到的信息,其传播速度之快,几乎可以在更新瞬间就达到传播目的。所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许多信息的传播开始不受限制,发生的时间可以在发生之后的瞬间就通过网络传输到世界各地,供人们查看分享。并且网络传播可以应用图形、文字、视频、声音等多种方式组合进行信息传播,使信息更具渲染性,更加具有吸引力。

1.3信息的开放性和复杂性

网络的信息是开放的,任何人在任何地区,依靠任何网络传输工具都可以进行信息的查询和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信息的利用率以及其传播速度,提高了大学生的视野,开拓了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但是这些复杂的信息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负面信息,如果有学生受到这些负面信息的影响,很可能影响大学生思维模式,使其误入歧途。

1.4信息的商业性和娱乐性

随着经济进步,网络传媒的传播手段也受到了商业的青睐,很多商家依靠网络进行盈利工作,依靠网络进行商业性的信息传输,通过提高网站访问量实现盈利目的。但是其中也有许多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吸引人们注意,会低级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观念,给学生的思维造成了不利影响。

2网络传媒的影响作用

2.1网络传媒对大学生的影响

2.1.1积极作用。网络传媒的存在,是大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不出门就可以看世界,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强化,并且有利于学生培养兴趣,找到爱好,也使得学生更加勇于表现自己,乐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所以网络传媒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越来越广,为大学生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使学生能更好的了解国家、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了解自然。对于突发事件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并且给大学生提供了很好地自由发言平台。许多交流平台的出现,如博客、微博、论坛等,都给大学生提供了交流的空间,通过相互间的评论、交流,可以更好的增加学生思维能力,也更能帮助学生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志,增加学生团结性,消除学生间心理上的隔阂,更加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建设。

2.1.2消极影响。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校园暴力事件中,通过对当事人的采访得知不乏是网络上的类似事件的报道使他们产生了模仿学习的冲动。另外,由于网络传媒的不良导向,明星耀眼的光环让大学生艳羡,网络传媒刺激了大学生对青春偶像的崇拜,却没有给予他们信仰,虽然青年大学生在追逐这样或者那样的明星,但他们并不能从价值上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榜样。这些消极的影响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值得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注和思考。

2.2网络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网络传媒创造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环境,以网络为载体是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需要。如果能够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就可以使广大学生在通过网络获得大量社会信息的同时,也接受思想政治方面的信息,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将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有效性。

3如何优化网络传媒教育功能,更好的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3.1加强对网络传媒的立法监督,强化技术管理

加强国家对网络传媒的监控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网络传媒的消极影响,网络传媒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将其置于社会管理内容的重要方面。国家应该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办法来保障网络传媒信息传播活动有利于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3.2把握舆论导向,强化社会责任

任何新闻和信息的传播都不是绝对中立的,都要受到相应国家和地区社会、政治、经济和历史条件等诸多要素的限制。网络传媒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要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充分认识到自身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勇于承担起作为国家喉舌以及传播先进政治思想和先进文化的社会责任,坚决捍卫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思想的主体地位。

3.3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传媒的特点和影响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学会利用网络传媒来加强和改进工作。网络传媒快速发展,信息资源处于更加开放、快速的境地,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最新最全的相关事件的信息,在此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再有信息资源的优势。这就需要他们不断地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能,在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将其提炼升华,拓宽观察视野和工作思路。

3.4利用资源,丰富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网络传媒信息资源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网络传媒能够比较迅速地反映社会环境的变化,对这些信息进行理论的概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把相关的新信息和教育内容结合,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另外,作为传播信息的途径,网络传媒也为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结论

大学生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对于国家是重要的事,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进步,结合网络传媒的特点对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主流,只要可以在网络时代,尽量克服其劣势,就可以更好的在教育中发挥其作用,也能更加适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网络暴力治理途径篇10

 

关键词:传媒暴力;青少年;越轨行为;对策

   引论

新闻媒体在报道中会体现出其特有的传媒暴力,如过多地对暴力犯罪过程的细节进行描写,过度描写血腥的场面,并配以照片,还有淫秽色情的链接自动链接,不堪入目的画面随着自动跳出等。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巨大,吸引更多的时候是劫持青少年进行模仿,继而做出越轨行为,传媒暴力产生令青少年无法抗拒的越轨示范作用。面对传媒暴力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越轨行为,传媒应该加以重视,承担起传媒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避免传媒暴力。暴力下阳光也会黑暗,传媒暴力下的青少年越轨行为是无需说明的,相反不越轨的情况却需要解释。青少年自身的可塑性高,被传媒暴力侵害的可能性加大;自制力差,面对传媒暴力时反抗能力弱。电影电视及网络等提供视频画面的媒体,暴力以画面的方式存在,视觉冲击力更为明显,影响更加直接。网络媒体存在大量的非法链接,一次有意无意的点击也会改变青少年的一生。

媒体在报道事件时要考虑到青少年的感受。追求还原新闻真实的同时,不要忘记还有3.67亿青少年受众。过于刻画当事人越轨行为细节是不负责任的传媒对青少年施加的暴力。传媒应该用正确的方向引导,用健康的娱乐陶冶,用积极的文化熏陶,使我们青少年在传媒提供的和谐氛围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积极向上的文化中避免失范行为的发生。大众传媒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但客观上存在着传媒暴力,如何避免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发生,本文现做粗浅的探讨。

一、传媒暴力存在的原因

传媒以监测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和提供娱乐等方式作用和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和行为方式。194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战后公共图书馆的准则》一书中首次使用传媒作为术语,现在已成为各种传播工具的总称,又被称为“媒体”或“媒介”,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传播途径有纸类(新闻报纸、杂志)、声类(电台、广播)、视频(电视、电影)还有现代的网络类(电脑视频)等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传媒方式还会出现,像利用量子态隐形传输技术,两地之间只需要知道其中一个光子的即时状态,就能准确推测另外一个光子的状态,从而实现类似‘超时空穿越’的通信方式。[1]

1.传媒暴力

传媒是传播媒体的简称,传媒暴力主要指大众传媒中渗透的暴力内容,是指媒体在传播文化中承载的过多过于详细的有关暴力色情镜头的描绘,详细地重现暴力过程以及暴力手段的分析,暴力心理叙述,渲染社会大众对越轨群体的普遍歧视与不理解,夹杂了过多传播者的主观道德评判而弱化法律分析等[2]。

笔者认为,传媒暴力不仅仅表现是对暴力血腥、色情淫秽画面在被动点击后的呈现,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主动吸引受众注意,引诱受众观看和点击。表面上看是受众的主动点击,但是在点击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青少年是在传媒暴力挟持下的无奈选择。在暴力色情泛滥之际,正常的网上下载资料时,资源中已经被种下到暴力和血腥内容的链接。网上资料下载结束之时,也是色情暴力内容安装完毕的一刻。更有的流氓软件,劫持客户端的浏览器,强制链接到暴力色情网站。这种情形是传媒暴力赤裸裸的体现。

2.传媒暴力存在的原因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纸质媒体要读者,声频媒体要听众,视频媒体要观众,网络媒体要点击率。总而言之,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媒体追求尽较多的关注,让尽可能多的受众认可。巨额利润的推动下,传媒暴力常常赤裸裸主动出击,传播媒体涉黄涉暴,更多情形是游走在色情和暴力边缘。以色情传播为例,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淫秽电子信息犯罪呈现出新形式、新特点,曾得到有效遏制的淫秽电子信息犯罪,又在手机网络中泛滥。手机网站已成为淫秽电子信息的重要传播途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中规定了13条,并于2月4日实行。司法解释针对利用新型的媒体像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犯罪及其利益链条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刑事案件法律适用标准。两高的司法解释

[1] [2] [3] [4] [5] 

说明淫秽电子信息的传播到了不得不治理的地步,也说明信息技术革命的同时,传媒暴力也在增加侵害未成年人的力量。可以想象,当量子态隐形传输技术成熟和广泛运用生产和生活的时候,传媒暴力更加难以遏制,如果不遏制,将对青少年产生摧毁性的影响。

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亿元,比年增长.%,暴利下的暴力顺理成章出现。以“”特大网上组织淫秽表演案为例,湖北荆州郑立建立丁香成人社区网站,从年月到年月被警方查获时,不到一年时间里吸引余万人注册成为会员,非法吸金万余元。在切断丁香成人社区色情网站的“资金链条”和“信息链条”后,多个色情网站在网上销声匿迹,个淫秽表演视频网站及其他涉案广告联盟、网络接入商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也被铲除,网络环境大大净化。在短短的时间内,丁香成人社区累积访问量高达.亿次,独立访客达万人次。暴利下,青少年无法抵挡由多个色情网站、个淫秽表演视频网站、其他涉案广告联盟、网络接入商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组成的传媒暴力团队。一个案例就足以见证暴利下的传媒暴力疯狂程度了。暴利是传媒暴力存在的原因。

二、传媒暴力下青少年越轨行为增多

.传媒让青少年忍受暴力

伴随着传媒被正常的使用,毫无防备的青少年在享受传媒信息快捷、资源丰富的同时,也要忍受着传媒暴力的侵害。目前,我国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亿,占总人口%的。以网络为例,CnniC对青少年上网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据调查显示,学生在网民中占有率达/强(.%),每周平均上网时长为.小时,其中每周上网超过小时的学生占总人数的.%,超过小时的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年月调查显示,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主要用途排在前面的依次为网络音乐.%,网络影视.%,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游戏.%,网络新闻.%,电子邮件.%,网络教育.%,写博客.%,网络购物.%等。截至年月底,中国青少年手机网民达.亿人,即%的青少年在使用手机上网,手机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第一位的上网工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青少年正常使用传媒,当传媒呈现给他们暴力和淫秽的信息时,青少年感知这个世界就是充满了暴力和淫秽。对暴力和淫秽习以为常时,他们就会把越轨当做正常行为,甚至以越轨为荣,越轨行为增多也就不足为怪了。网络上青少年虐猫、打人、扎针、聚众淫乱和强奸等事件频现,特别是最近网上频现打人脱衣、聚众淫乱的视频。大部分青少年在家长学校的引导下,可以正确认识上述越轨行为的危害,自觉的避免同类事件发生。但据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年)》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留守儿童约.亿,岁以下随父母流动的儿童万,留守在农村的也有万,这一数字约占全国农村儿童总数的%。留守的这万的儿童如何面对传媒暴力的侵袭?面对暴力侵害时,他们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甚至不知道自己被侵害。

菲利普·齐默巴多的实验说明人的动机与行为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关情景影响的结果。据“新跨越与四川青年”课题组调查统计,在名接受调查的青少年网民中,分别有.%、.%和.%的人认为“社会政治”、“传媒影响”、“家庭与教育”是影响人生态度的重要方面。传媒影响占据不可忽视的比重。随着量子态隐形传输技术成熟,能够广泛运用于信息传输后,信息传输更加便捷,同时传媒暴力也就会随着科技进步而突飞猛进,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就会加重。

.传媒暴力下的青少年越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