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研究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0:38

网络暴力研究报告篇1

一、研究背景

“网络民主”是一把双刃剑。近年来网络上如“虐猫事件”“铜须门”“很黄很暴力”“艾滋女”等一系列网络暴力事件愈演愈烈,让人在唏嘘感叹之余也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网络对人们认知与行为方面的影响――它在促进民主的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网络暴力等负面效果。从以上对“网络暴力”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所标榜的“民主”一词着实有待商榷,在“网络暴力”事件中,网络所谓的“民主”已经演变成“多数人暴政”[1],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我们称之为网络“民主暴力”。

二、研究对象

近年来学界对“网络暴力”现象的研究呈井喷之势,但多是对相关事件进行归纳和整理,分析“网络暴力”事件的形成原因和行为主体的心理,探究其防范对策等,很少有人对“网络暴力”事件中所涉及的网民群体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专门对其中某一类群体,如大学生网民群体对“网络暴力”事件的认知和参与程度所进行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我国网民已达4.57亿人。网民中大专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网民分别占据11.8%和11.4%,共占23.2%,受教育程度和互联网使用程度也呈现高度正相关:在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受访人群中,有接近90%的人是网民[2]。可见大学生网民的现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和反映出我国网民的实际状况。如果对媒体稍有关注,不难发现,当媒体中出现“大学生”三个字时往往是带有着某些异样的意味深长在里面,大学生的公众形象正在被日益妖魔化。在研究“网络民主暴力”现象时,针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调查和研究是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的。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本研究以北京、天津、济南、武汉、西安、兰州、成都等高校较为集中的几大城市的大学生群体作为分析对象。调查对象以大学本科生为主,专业范围涵盖了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经管类、政法类、农业类、语言类等专业,实现了问卷发放范围横向和纵向的覆盖。

(二)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量部分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研究。基于调查的可操作性,采用目的性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方法,采用网络问卷和实地发放问卷相结合的方式。网络问卷,采用QQ即时通讯软件、人人网、QQ空间、QQ群邮件等网络手段,最终我们共回收了250份网络问卷。实地发放问卷方面,主要针对西安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在陕西师范大学发放问卷100份,在西北工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安交大共发放问卷100份。经统计,最终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0份,问卷回收率93.3%。其中网络问卷250份,占59.5%,实地发放问卷回收170份,占40.5%。定性部分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在上述执行问卷调查的高校中,随机抽取20位大学生。对每人进行了不少于30分钟的单独访谈。

四、研究发现

(一)大学生虽然对网络接触频繁,但对上网时间的控制仍有一定的节制。调查数据显示,14%的受访者每天上网时间在半小时以下,53%受访者每天上网时间不超过2小时,仅有7%受访者每天上网时间超过6小时。绝大多数大学生并不会在网络上花费太多时间,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课外活动较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对自己上网时间的控制上是有一定的节制的,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上网更为理性。

图1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统计

(二)大学生上网的目的多种多样,学习、浏览新闻和聊天是最主要的内容。调查数据显示,23%受访者上网目的为学习和工作,22%为浏览新闻,23%为聊天,三者合计共占68%,逛论坛、打游戏等其他娱乐项目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多数大学生上网目的明确,一般只是为了学习工作和适当的娱乐休闲,反映出大学生上网的习惯还是比较健康的。

图2大学生上网目的

(三)多数大学生认为在网络环境中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绝大多数大学生在网络上会向现实中一样注意自己的言行。调查数据中,68%受访者认为人们在网络环境中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28%受访者认为网络环境只是一个虚拟空间,对待它不必太认真;仅有4%受访者认为网络环境是自由的,可以完全不负责任。对于自己在网络中是否会向现实生活中一样注意自己的言行,78%受访者认为应该注意,18%受访者承认自己并不能经常注意到这一点,而从不会注意自己在网络世界中言行的受访者仅占4%。以上数据都显示大学生网民仍然属于比较理性的网民群体,他们并不会因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就天真的认为不必承担任何义务和责任,他们在网络上的言行仍是比较审慎的。

(四)大学生并不关注网络是否能够实现真正的民主。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对于网络是否实现了或者是否能够实现民主,多数大学生表示自己对此并不感兴趣。当被要求进一步发表“是否赞同网络实现了真正的民主”的意见时,47%受访者持否定意见,44%受访者表示无法判断,仅有9%受访者认为网络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实现部分民主。

(五)半数以上大学生对“网络暴力”有所了解,绝大多数大学生并未亲自参与过。调查数据显示,57%受访者对网络暴力现象有所了解,但其中只有10%受访者表示自己曾参与过,而43%受访者表示自己对此一无所知。对于近年来发生的网络暴力事件典型案例,数受访者表示听说过,当被问及以上事件是否构成“网络暴力”时,仅30%认为是,23%认为并不构成,而47%受访者表示自己只是略有耳闻,并没有进行更深入的关注和思考,因而并不清楚它们是否构成了事实上的“网络暴力”。

图3大学生对网络暴力现象的了解程度

(六)大学生对于网络伦理道德的认识仍有待提高。以其中一项调查数据为例。当被问及“以上‘人肉搜索’等行为是否违反伦理道德”时,只有44%受访者持肯定态度,27%受访者持否定态度,29%受访者以自己从未关注过类似事件并认为自己并不清楚它们是否违反了伦理道德。

(七)大学生虽然活跃于网络,但多是“围观”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感冷漠。调查数据显示,虽然有70%受访者表示自己会在论坛中发帖,但其中经常发帖的人数仅有7%,更有30%受访者表示自己从未在论坛中发过贴。被问及在之前到的“网络暴力”事件中言论类型时,55%受访者表示自己只是“纯看客”,另有18%仅表示感叹,6%发泄不满,10%进行细致分析,11%会表明自己明确的立场,进行强烈的支持或谴责。在被进一步问及“如果你曾参与的网络暴力事件对别人造成了伤害,你的感觉如何”时,57%受访者表示自己会感到内心非常愧疚,29%认为是“罪有应得”,而另有14%受访者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无所谓。

五、研究结论

从上面的研究我们发现,大学生网民作为同一个特殊群体在“网络暴力”事件中也表现出与其自身网民特质相应的特点,具体表现在:1.大学生网民上网时间有节制,目的明确。2.大学生网民不因网络空间虚拟性降低对自己言行举止的要求。3.大学生网民并不关注网络空间是否能够实现真正的民主。4.网络暴力事件并没有真正引起大学生网民的广泛关注,在其中大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多为“看客”。5.大学生网民对网络伦理道德的认识仍有待提高。

六、本研究的缺陷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网络暴力研究报告篇2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暴力现状危害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2016年专项课题(编号:16FYHYB001);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科研基金重点课题(编号:YK16-01-04)阶段性研究成果

网络是继广播、电视、报纸之后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第四种媒体。网络媒体虽然出现较晚,但其正以迅猛的势头全面而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媒体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便是其中较为典型的表现。

一、大学生网络暴力的现状

(一)主要表现

1.网络语言暴力

与现实社会一样,网络社会的语言交际也应遵守相应的行为规则,同样讲究使用文明用语。网络语言暴力就是在网络空间的活动过程中,大学生不遵守应有的网络规定,使用粗暴、诋毁、蔑视、嘲笑或带有过激性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对相对方产生的这样和那样的危害行为。

通过总结发现,网络语言暴力主要呈现以下几种再现形态:(1)K话成篇型。这种形态是一上来就毫无顾忌,直接使用网络脏话,如“他妈的”等词语;也有的稍微注意一点,在骂人时使用的一些字母组合,人们一看十分明了,等等。(2)道德审判型。这种人往往是高高在上的神态,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点上,以绝对心理优势对他人的尊严道德进行任意批判,不管事情真象怎样,先胡乱痛批一阵再说。(3)唯恐不乱型。这种类型就把一些无中生有或者道听途说的信息,经过自己的主观过滤加工,毫不负责地随意散布到网络世界,笑看他人表演。

2.网络游戏暴力

网络游戏具有很强的商业性和侵略性,它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虚实交织的梦幻空间,让人们可以在网络世界从事探险、交往、竞争、互动、建构认同等社会行为。[1]网络游戏这种复合多元功用,使得很多大学生流连忘返。现有的网络游戏市场当中,含有暴力成份的占了很大一个份额,在当下中国网络游戏的市场销售中约有九成以上的充斥暴力、打斗、拼杀元素。研究发现,网络暴力游戏已成为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首要诱因,并引发了一系列现实暴力行为。[2]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已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高校因沉迷网游遭退学的例子不在少数,有的学校每年多达几十人,甚至上百人。[3]主要表现为:通过视频媒介向对方做一些带有侮辱性质的动作去对方;在与多人进行网络游戏过程中散播对方的谣言,减少对方的信誉度。研究表明,经常玩网络暴力游戏的学生在虚拟暴力世界的强化下,他们的网络暴力攻击性会显著提高,网络游戏暴力成为导致大学生暴力犯罪最可怕的因素之一。[4]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如果大学生玩过网络暴力游戏,会增强网络游戏者的与攻击性相关的自我图式,网络游戏者持有自我攻击性信念和对攻击性的更为积极的内隐态度。这种自我图式对大学生网络暴力的介入有推动意向。[5]根据心理实验结果发现,暴力游戏中的射杀和血腥场面都会大大增加游戏者对他者的攻击性倾向。[6]

3.网络学习暴力

互联网的出现,推动了大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查询、收集各种学术前沿信息,浏览、阅览各种图书、杂志,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教室、图书馆也只是他们传统的学习场地。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从网络中找到各种学习资源,也可以下载学习资料。《著作权法》规定,任何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复制发行、信息网络传播其作品的行为,均为网络暴力侵权行为。调查发现,在大学生网络学习过程中,存在普遍的网络学习暴力行为,他们著作权观念淡薄,一旦在网上看到对自己学习有用的知识信息,如果技术允许,他们立即把所需信息下载转发。

(二)发展趋势

网络暴力自进入大学生的生活以来,在保持传统态势的同时,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

1.渠道多元

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网络平台呈现多元并举:QQ、微博、微信、贴吧和论坛等新媒体阵地无一例外地成为网络暴力的传播渠道,这也是网络暴力事件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网络暴力的呈现渠道向多元化趋势发展。

2.形式缤纷

网络暴力渠道的多元走向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网络暴力形式向多样化进程演化,二者在技术层面上有着互动空间。网络暴力事件推动者被人们称之为网络暴民。为了美化网络暴力实施者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他们通过段子或改编歌曲等形式对热点事件进行嘲讽。

3.发醇时间缩短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民队伍的不断壮大,网络暴力事件的发醇成型时间大大缩短。如“南方日报记者实习生”网络暴力事件中,经网友于新浪微博,短短数小时就被网友转发数千次,在短时间内锁定了作案者,暴力发醇时间大大缩短。

三、大学生网络暴力产生的危害

网络暴力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当事人个人的危害和对现实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对当事人的危害

网络暴力严重侵害了当事人及其家人的隐私权、名誉权,对他们的精神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使他们的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都受到了恶劣的影响。尤其是对大学生来讲,不利于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

1.影响主流人生观、价值观形成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他们思想活跃,进取心强,对新鲜事情有着很强的向往性,所以很容易受到网上相异思想的冲击。网络暴力的消极、极端、不理性的显性特征,容易使大学生在缤纷的网络世界中是非观念模糊,分辨不清虚拟与现实。加之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的严峻性,国外极端势力把大学生作为他们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力军,各种社会思潮在网络上交锋趋于白刃化,一不小心,大学生就会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牺牲对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2.防碍健康性格养成

大学是学生健康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如果他们在此期间受到了网络暴力不正常的影响,网络暴力中不当的语言、极端的行为方式、让人难以接受的后果,对当事人一次次挑战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底线的审判和制裁,必定会对心智不太成熟的大学生产生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

3.导致社会风气日下

网络世界虽然不是现实世界,但它与现实世界关系紧密,它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延续,网络暴力的客体都是现实中的人和事。在网络暴力实施过程中,他们关注的焦点并不是受害人本人,对他人是否被伤害也不关心,使网络世界变得没有人情味。在此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这种网络环境的情感伤害,逐渐形成无聊的看客心理和群体的冷漠情绪,导致民风不再纯朴,社会正气受损。

4.弱化法制道德观念

网络科技发展速度迅猛,与此相配套的法制道德建设工作一路滞后。在网络世界,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将网络作为发泄的平台,肆意谩骂其他人,把现实中自己的不满情绪带到网络世界,恣意放纵,认为这是一个可以任意妄为的真空,结果造成破坏欲望的极度扩张。网络暴力的出现,加剧了对法制道德观念的冲击,对道德法制规范形成巨大的威胁。

(二)破坏社会和谐环境

网络的诞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情绪宣泄的平台,对于自制力强的人来说,他们能够很好地区分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较好地利用网络,而自制力较弱的人则很难克制自己,容易被带到一个虚拟的世界中,并且完全沉迷在“以暴制暴”“以恶制恶”思想的支配下,很容易在解决问题时诉诸“暴力”手段,滋生出很多社会不安全的因素,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1.侵蚀社会道德标准

网络暴力对当事人的穷追猛打,逐步蔓延到现实世界,这种恶意的制裁也在挑战着现实世界固有的道德标准。网络环境无边无际,各种不同文化思想、价值观念汇集,网民这一群体越来越庞大,陷入思想误区,造成是非观念模糊,分辨不清虚拟和现实。

2.污染互联网环境

网络世界本应像现实世界一样,环境优美,风清气正。网络暴力的介入,使得网络空间的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出格的言论和不理智的行为势必对普通网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情绪化状态的人往往是不冷静和不理智的,容易做出极端危害社会的举动。

3.引发社会冷漠

网络暴力异化了舆论监督的作用,网络暴力事件频发,网络暴民频现,它在无休止地恶意攻击当事人,许多不明就里的网民加入其中,他们变得麻木从而变成欣赏闹剧的看客,渐渐失去同情心和爱心,逐渐形成无聊的看客心理和冷漠的情绪。

4.暴力从虚拟向现实延伸

纵观现代网络暴力的现状可以发现,网络暴力的当事人刚开始都只是在网上发醇,尖刻的言辞、激烈的争议、毫o顾忌的相互攻击,随着事件的不断被关注,发展为利用广大网民的力量将当事人的真实姓名、地址、电话等等涉及隐私的内容全部公布于众。于是网民们在未弄清事情原由的情况下对当事人展开现实攻击,当个人的非理性状态被无限扩大而缺乏正确疏导时,网络暴力就会突破虚拟向现实延伸。

5.舆论影响媒介公正报道

“议程设置”由美国传播学家麦克姆斯和肖于1968年提出,认为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宣传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防止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7]在网络暴力事件中,媒体的新闻报道和观点很容易被网络暴力舆论所挟持,往往很难坚持客观、公正的报道,容易造成失实不公的媒介言论,使得法治走向人治的歧途。

网络暴力从出现到现在也只是短短十余年的时间,它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杀伤力却是致命性的,侵蚀社会道德标准、污染互联网环境、引发社会群体冷漠、暴力从虚拟向现实延伸、媒介公正报道受到挟持等等,虽然没有现实社会的暴力事件那样极端化和暴力化,但它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和由此引起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同样值得人们关注。

参考文献

[1]黄少华.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15-122.

[2]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新华网.大学生沉迷网游引起人大代表关注[eB/oL].[2011-09-10].http:///internet/2008-01/21/content_7465452_2.htrn.

[4]陈美芬,陈舜蓬.攻击性网络游戏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5(2):458-460.

[5]崔丽娟,胡海龙,吴明证,等.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内隐攻击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6(3):570-573.

网络暴力研究报告篇3

关键词:有组织犯罪;联合国;调查评估

中图分类号:D997.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3.023

随着我国当下有组织犯罪日益滋生蔓延的严峻态势,如何强化和创新惩治有组织犯罪的刑事法治已经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落实的紧迫课题,我国借鉴联合国等国际社会惩治有组织犯罪的有益经验无疑十分必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际组织先后针对各国有组织犯罪集团进行了一些较为重要的实证调查和研究评估,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联合国国际犯罪预防中心(theCentreforinternationalCrimeprevention,缩写为“CiCp”)于2002年9月了一个针对16个国家及一个地区的40个典型有组织犯罪集团的调查评估及比较研究报告[1]。

一、联合国有组织犯罪调查评估概况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犯罪的跨国化以及国际化趋势,关于犯罪的国际调查研究日益成为必要课题。著名犯罪学家赫尔曼·曼海姆[2]曾经指出:由于没有受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规定所限制,因而对于犯罪学中的问题都可以从全球视野予以研究。同时,由于语言上的障碍以及研究方法和视野上的差异等原因,这方面的研究空间远未得到充分利用[3]。就有组织犯罪而言,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21世纪以来,联合国在起草、制定相关国际公约的同时加强了对有组织犯罪的国际调查研究。为了促进各国对有组织犯罪的了解认识以及为各国的有组织犯罪研究提供一个比较框架,联合国国际犯罪预防中心于2002年9月了一个针对16个国家以及一个地区的40个典型有组织犯罪集团的示范性的比较研究报告。该研究项目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如主要着眼于组织结构较为严密的高端的有组织犯罪集团,未能关注较为松散的有组织犯罪集团。然而,作为联合国有关各国有组织犯罪的示范性研究,该研究项目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收集关于各国有组织犯罪的资料数据,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以后的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提供一个范式和框架。

对于相关资料的收集,联合国主要采取的是向若干成员国发放详细的问卷调查表并要求相关成员国予以填写和反馈的方式。具体而言,联合国要求收到问卷表的成员国就各自国家中最大的三个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情况填写问卷表。问卷表的发送对象为各国的学术研究机构、执法情报部门以及部级的研究咨询单位。问卷表中涉及到有组织犯罪集团的近50个指标或者变量,如有组织犯罪集团的名称,有组织犯罪集团的组织结构及规模,应对有组织犯罪的执法反应,有组织犯罪集团成员的民族及性别特征,有组织犯罪集团进行活动的社区及社会环境,有组织犯罪集团使用暴力的情况,有组织犯罪集团进行活动和运用情报的专业化水平,有组织犯罪集团运用腐败手段的情况,有组织犯罪集团影响政治的情况,有组织犯罪集团进行跨国联络的情况以及有组织犯罪集团渗透合法经济的情况,等等。联合国研究报告中表格所反映的只有其中最为重要的10个指标,即组织结构、组织规模、暴力情况、成员的种族及社会身份、活动方式、跨境活动、腐败情况、政治影响、对合法经济的渗透情况以及与其它犯罪组织的合作情况。本文基于这10个主要指标,对各国典型的有组织犯罪集团进行解读和分析。

二、联合国有组织犯罪调查评估的主要内容

(一)联合国关于各国有组织犯罪集团的事实特征分析

联合国国际犯罪预防中心针对16个国家及一个地区的40个典型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比较研究结果通过一个表格予以简要体现。见表1。

1.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有组织犯罪集团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将有组织犯罪集团区分为五种类型的主要依据。具体而言,联合国研究报告将有组织犯罪集团的组织结构分为五个等级:a级,指明确的等级结构;B级,指发展之中的等级结构;C级,指存在核心的犯罪组织;D级,指有组织的犯罪网络;e级,指等级结构犯罪组织的聚合结构。针对以上40个典型有组织犯罪集团的统计显示,不到三分之一的有组织犯罪集团呈现明确的等级结构;10个有组织犯罪集团呈现为发展之中的等级结构;四个有组织犯罪集团呈现为等级结构组织的聚合结构;其余的不到三分之一的有组织犯罪集团表现为较为松散的结构形式,如存在核心的犯罪组织以及有组织的犯罪网络。总的来看,三分之二的有组织犯罪集团具有不同程度的等级结构形式,其余的三分之一的有组织犯罪集团表现为较为松散的结构形式。

2.组织规模。组织规模即组织的成员人数,这一指标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犯罪组织的活动范围和危害程度。联合国研究报告所指的组织规模既包括核心成员,也包括辅助人员以及相关人员。该研究报告具体将有组织犯罪集团的组织规模分为五个等级:a级,成员人数为20人以下;B级,成员人数为20至50人;C级,成员人数为50至100人;D级,成员人数为100人以上;e级,成员人数为未知。40个典型有组织犯罪集团统计显示,其中只有4个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成员人数为20人以下;14个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成员人数为20至50人;近半数(19个集团)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成员人数为50至100人;另有3个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成员人数为未知。

3.暴力情况。暴力是有组织犯罪集团的关键指标之一。联合国研究报告将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暴力特征分为三个等级:a级,很少或者没有使用暴力;B级,偶然使用暴力或者适当使用暴力;C级,滥用暴力。40个典型的有组织犯罪集团统计显示,其中23个有组织犯罪集团滥用暴力;10个有组织犯罪集团偶然使用暴力或者适当使用暴力;只有7个有组织犯罪集团很少或者没有使用暴力。总体来看,尽管各个有组织犯罪集团之间在组织结构以及活动方式方面差别较大,但在使用暴力这一点上却大多比较一致。

4.种族及社会身份。联合国研究报告将有组织犯罪集团的种族及社会身份特征分为三个等级:a级,不存在种族及社会身份;B级,组织成员来自于相同的社会背景;C级,种族身份成为犯罪组织的基础。40个典型的有组织犯罪集团统计显示,其中将近半数(17个集团)的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成员不存在种族及社会身份;13个有组织犯罪集团的组织成员来自于相同的社会背景;另有10个有组织犯罪集团的组织成员来自于相同的种族背景。综上所述,这些有组织犯罪集团当中,多数集团的组织成员都不是因为种族联系而结合在一起的。

5.活动方式。联合国研究报告将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活动方式分为三个等级:a级,为主要实施一种活动;B级,为实施两种或者三种活动;C级,为实施多种活动。研究表明,规模最大的有组织犯罪集团实施的竟然是一种活动,如非法贩卖。此外,10个有组织犯罪集团实施两种或者三种活动,另有13个有组织犯罪集团实施多种活动。此外,多数有组织犯罪集团将贩卖作为本集团的主要或者核心活动。

6.跨境活动。联合国研究报告将有组织犯罪集团的跨境活动情况分为三个等级:a级,1到2个国家;B级,3到4个国家;C级,5个以上国家。联合国研究报告当中的数据表明,将近半数的有组织犯罪集团实施的跨境活动多达5个以上国家,7个有组织犯罪集团实施的跨境活动为3到4个国家,还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有组织犯罪集团实施的跨境活动为1到2个国家。

7.腐败情况。联合国研究报告将有组织犯罪集团的腐败情况分为三个等级:a级,为很少或者不使用腐败手段;B级,为偶尔使用腐败手段;C级,是指腐败手段已经成为犯罪组织的主要活动。联合国研究报告中的数据表明,近半数的有组织犯罪集团(18个集团)将腐败作为组织的主要活动予以采用,不到三分之一的有组织犯罪集团(12个集团)偶尔采用腐败手段,另有10个有组织犯罪集团很少或者不使用腐败手段。

8.政治影响。联合国研究报告将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政治影响分为四个等级:a级,没有政治影响;B级,具有地方或者区域性的政治影响;C级,具有全国性的政治影响,D级,具有国外政治影响。联合国研究报告中的数据表明,将近半数的有组织犯罪集团没有政治影响,三分之一左右的有组织犯罪集团(14个集团)具有地方或者区域性的政治影响,7个有组织犯罪集团具有全国性的政治影响,还有5个有组织犯罪集团具有国外政治影响。

9.对合法经济的渗透情况。联合国研究报告将有组织犯罪集团对合法经济的渗透情况分为三个等级:a级,没有或者有限的渗透;B级,将犯罪收益向合法经济领域进行部分投资;C级,将犯罪收益向合法经济领域进行广泛投资。联合国研究报告中的数据表明,18个有组织犯罪集团将犯罪收益向合法经济领域进行广泛投资,12个有组织犯罪集团将犯罪收益向合法经济领域进行部分投资,10个有组织犯罪集团没有或者很少将犯罪收益向合法经济领域进行投资。

10.与其它犯罪组织的合作情况。联合国研究报告将有组织犯罪集团与其它犯罪组织的合作情况分成了五个等级:a级,没有合作;B级,遭到调查时才进行合作;C级,广泛合作;D级,存在广泛合作,以及当遭到调查时也进行合作;e级,不知道。联合国研究报告中的数据表明,14个有组织犯罪集团与境外的有组织犯罪集团有着一定程度的合作关系,其中多数情况下是指为了获得非法商品(主要是)并销售到本国市场;12个有组织犯罪集团没有与境外的有组织犯罪集团进行合作。

(二)联合国关于各国有组织犯罪集团的结构分类

联合国研究报告将研究的40个典型的有组织犯罪集团的结构形式归纳为五种类型。

一是“标准型等级结构”。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标准型结构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一个领导人;清晰的等级结构;严格的内部组织纪律;有一个具体的组织名称;通常具有明显的社会及种族身份;暴力方法成为核心手段;通常对特定地区拥有影响或控制能力。见图1。

联合国研究报告涉及的40个典型有组织犯罪集团当中,“标准型等级结构”是最为普遍的结构类型,即13个有组织犯罪集团属于标准型结构。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三个有组织犯罪集团全部属于标准型等级结构。其它属于这种结构类型的10个有组织犯罪集团主要来自于俄罗斯、保加利亚、立陶宛以及乌克兰等东欧国家。

二是“区域型等级结构”。有组织犯罪集团的区域型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呈现一个领导人的结构形式;组织的指示命令都是来自于一个中心;地区一级的组织存在一定程度的独立和自治特点;组织实施的活动多样化;通常具有明显的社会及种族身份;暴力方法成为核心手段。见图2。

联合国研究报告涉及的40个典型有组织犯罪集团当中,日本的山口组,美国的付成刚犯罪集团和澳大利亚的日本裔暴力团均属于这种结构形式。此外,报告中所有的意大利有组织犯罪集团也属于这种结构类型。这几个意大利犯罪组织的规模较大,组织活动遍及不同的地区。

三是“聚合型等级结构”。有组织犯罪集团的聚合型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犯罪集团中存在多种形式的组织结构,但通常以标准结构为主;各个犯罪组织均有自己的头目;各个犯罪组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治;这种组织形式不太常见。实践中,这种组织形式容易产生组织内部的争斗,而且这种内部争斗容易被执法机关加以利用。见图3。

联合国研究报告涉及的40个典型有组织犯罪集团当中,南非的28人监狱帮伙,俄罗斯的兹伯曼犯罪组织以及德国的一个意大利裔犯罪组织就属于这种结构形式。

四是“核心型团伙”。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核心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核心组织的周围存在一个松散的网络联系;组织成员人数比较有限;组织成员很少具有某种社会或者种族身份;这些犯罪组织通常对内对外都没有自己的组织名称。见图4。

联合国研究报告涉及的40个典型的有组织犯罪集团当中,有八个犯罪组织属于这种结构形式,其中三个犯罪组织位于荷兰和德国。

五是“罪犯联系网络。有组织犯罪集团的罪犯网络型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组织的活动由核心人物决定;组织网络的联系围绕着一系列犯罪计划而持续存在;组织中人际关系的作用大于社会或者种族身份;犯罪组织不大为社会公众注意。见图5。

联合国研究报告涉及的40个典型有组织犯罪集团当中,只有四个犯罪组织属于这种结构形式,包括一个位于荷兰的犯罪组织以及两个位于加勒比地区的犯罪组织。

(三)联合国有组织犯罪调查评估的主要结论

根据联合国有组织犯罪调查评估及研究报告,其主要结论涉及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几个重要指标对典型的有组织犯罪集团进行比较分析,将分析情况进行简要总结;二是对有组织犯罪集团各主要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从而深化了对有组织犯罪集团的认识理解。

联合国有组织犯罪调查评估及其研究报告针对40个典型的有组织犯罪集团的主要特征作出简要描述:一是三分之二的有组织犯罪集团具有典型的等级结构,三分之一的有组织犯罪集团表现为较为松散的组织结构;二是多数有组织犯罪集团为中等规模,即成员人数为50至100人之间;三是就多数有组织犯罪集团而言,暴力手段在组织的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四是不到半数的有组织犯罪集团成员没有明显的社会及种族身份特点,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有组织犯罪集团成员具有较为明显的种族身份特点;五是多数有组织犯罪集团主要实施的只是一种犯罪活动;六是多数有组织犯罪集团在多个国家进行犯罪活动;七是多数有组织犯罪集团在活动中使用腐败手段,包括广泛采用和偶尔采用两种情况;八是将近半数的有组织犯罪集团不具有政治影响,三分之一的有组织犯罪集团具有地方或者区域性的政治影响;九是将近半数的有组织犯罪集团广泛地渗透到合法经济领域当中;十是多数有组织犯罪集团与作为非法商品主要来源的其它有组织犯罪集团进行过合作。

为了深入了解有组织犯罪集团,联合国调查评估及其研究报告不仅从静态特征上归纳了40个典型的有组织犯罪集团的基本特征,而且深入分析研究了典型的有组织犯罪集团的具体指标之间的互动关系,得出了五个方面的规律性认识。

1.有组织犯罪集团的各个指标中最为关键的三个指标是组织结构、暴力活动以及成员身份。通过对各个有组织犯罪集团的组织结构和组织规模进行对比分析后清楚地发现,成员人数这一指标是决定组织结构形式的关键因素。即犯罪组织的成员人数越多,该组织形成严格的等级结构形式的可能性就越大。当犯罪组织的成员人数很多时,该组织很有可能形成一种下放权力式的,以区域结构为特点的结构形式,即区域性组织一方面接受控制中心的领导,另一方面也拥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限。可能的解释是,犯罪组织的成员人数越多,就越需要强有力的等级控制和暴力手段来维系组织的内部控制。

2.犯罪组织的结构越松散,该组织成员就越有可能不具有某种身份特征。因此,“核心型团伙结构”以及“罪犯网络型结构”的有组织犯罪集团当中,往往不存在有关成员招募的严格规定。这说明对于以上两种组织形式的犯罪组织而言,成员身份这一指标的重要性明显不如成员的能力或者技能的重要性。另外,犯罪组织的等级结构越是严密,该组织就越有可能以种族或者社会身份特点作为基础。具体而言,具有明显的种族身份基础的犯罪组织通常只限于“明确的等级结构”以及“发展之中的等级结构”这两种组织形式的犯罪组织。

3.有组织犯罪集团使用暴力的水平与一些指标紧密相关。具体来说,犯罪组织的等级结构越严密,该组织就越有可能使用暴力。例如,具有等级结构的27个有组织犯罪集团当中,其中20个犯罪组织以实施暴力为主要手段。与此相反,表现为“罪犯网络型结构”的五个有组织犯罪集团当中,没有一个犯罪组织是以实施暴力为核心手段。这种情况的存在可能性的解释是“罪犯网络型结构”的有组织犯罪集团由于其流动性以及组织松散的特点,其活动时,不大容易引起执法机关的关注。同理,程度越高的暴力活动往往与那些具有明显的社会及种族身份特征的犯罪组织相联系,即暴力程度最高的犯罪组织一般是那些具有等级结构特点,且具有明显的社会及种族身份特征的犯罪组织。对于那些主要以贩卖为主业的犯罪组织而言,其使用暴力的程度要高于那些不以贩卖为主业的犯罪组织。

4.存在三个高度关联性的指标。没有使用腐败手段、没有向合法经济领域渗透以及没有或很少具有政治影响这三个指标之间相互影响且高度关联。

5.组织结构、暴力活动以及成员身份这三个指标是决定有组织犯罪集团组织类型的关键因素。其中,等级结构的严密程度最为重要。组织结构与其它指标之间相互影响,但总体特点是,有组织犯罪集团的等级结构越是严密,该组织使用暴力的程度就越高,该组织就越以社会及种族身份特征为基础,腐败手段在该组织的活动中的重要性就越大,该组织对合法经济的渗透就越强,该组织实施跨境活动的可能性就越大。

与组织结构严密的有组织犯罪集团相比,组织结构较为松散的有组织犯罪集团通常规模较小且不存在明显的社会及种族身份特征,暴力在该组织活动中的分量也没有那么重要,所从事的也不过是一个或两个国家的跨境活动,这些犯罪网络所造成的危害没有等级结构严密的犯罪组织所造成的危害那样严重。

综上,关于有组织犯罪集团的众多指标当中,等级结构的严密程度是最为重要的指标。这也是以等级结构作为主要依据对有组织犯罪集团进行分类的主要原因及合理性所在。

三、联合国有组织犯罪调查评估的启示意义

联合国有组织犯罪调查评估报告为有组织犯罪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数据资料,报告中强调了有组织犯罪集团在组织结构上的多样性特点,并且提出为了准确掌握各国有组织犯罪的状况趋势,必须获得最新的资料数据,才能为相关的政策制定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结合我国当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危害事实以及惩治该类犯罪的刑事法治状况,我们从联合国有组织犯罪调查评估报告中能够获得三方面的启示。

(一)进一步强化关于有组织犯罪的实证调查

联合国关于各国典型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比较研究报告指出,以往关于各国有组织犯罪的现状及趋势的资料和表述容易出现滞后乃至过时的情形;为了准确掌握各国有组织犯罪的状况趋势,必须获得最新的资料数据。就我国现实情况而言,尤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如被害人调查等)获得关于有组织犯罪的事实状况、危害程度以及发展趋势的全面、准确资料,为改进和完善惩治有组织犯罪的政策立法提供坚实的事实依据。首先,有组织犯罪的暴力性质以及隐匿于合法社会表面之下的突出特征,使得执法机关难以准确掌握有组织犯罪的事实状况。实践中,有组织犯罪虽然作恶多端,使人们深恶痛绝,但被害人以及证人等往往慑于有组织犯罪集团的不愿意或不敢报案或者揭发,这意味着应当十分重视有组织犯罪的实证调查。其次,我国打击有组织犯罪法治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缺乏足够事实依据支撑的制度或者观念。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国刑法中规定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这一重要概念。刑法确立这一概念时,并没有针对我国新时期有组织犯罪的事实加以悉心考察和准确把握,只参照我国旧社会的黑社会组织或者国外的黑手党等传统、高端的有组织犯罪形态。正如有学者[4]所言,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面对已经客观存在并且已经比较严重的有组织犯罪现象,立法者不愿意从立法上对此予以正面承认,于是只好以境外和旧中国黑社会犯罪的典型特征为参照,在立法上规定了一个似是而非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为了纠正我国刑法中存在的不合时宜的有组织犯罪观念或规定,必须要加强针对有组织犯罪的事实调查。

(二)进一步强化关于有组织犯罪多样性认识

联合国比较研究报告多次强调指出,各国有组织犯罪集团在组织结构以及活动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多样性特点。在过去的十年里,有组织犯罪在全球的主要趋势是多样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继续,出现了许多国家主流环境的多样化,犯罪集团活动和影响的多样化,以及犯罪集团内部和犯罪集团之间结构与联系的多样化。有组织犯罪的多样性特点对于“反黑”法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但要影响到有组织犯罪的概念界定,而且还影响到有组织犯罪的学术研究乃至立法执法。比如,有组织犯罪在活动方式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日益向合法经济领域渗透。这就意味着:在有组织犯罪概念界定问题上要注意反映出该重要特点;在有组织犯罪的学术研究中,要加强经济学方法的运用;在有组织犯罪的执法中,要研究遏制有组织犯罪向合法经济领域渗透的执法方式和执法策略。

(三)进一步强化关于有组织犯罪的科学研究

联合国比较研究是作为有关各国有组织犯罪的示范性研究而进行的,该研究项目为以后的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提供一个范式和框架。首先,其关于有组织犯罪的严谨研究态度值得肯定。比如,联合国研究报告将衡量有组织犯罪的事实特征和危害程度的依据分解为最重要的10个指标,也即组织结构、组织规模、暴力情况、成员的种族及社会身份、活动方式、跨境活动、腐败情况、政治影响、对合法经济的渗透情况以及与其它犯罪组织的合作情况。这种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有助于全面、准确反映各国有组织犯罪的事实危害情况。其次,我国亟待在有组织犯罪科学研究中加强实证方法的运用。多年来我国学界关于有组织犯罪的学术研究当中,基于概念分析的思辨性研究十分盛行,而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实证方法的研究成果却难见踪影。这种研究状况及研究水平与我国当下“反黑”如火如荼开展相比,显得很不协调。有学者[5]认为,1997年刑法对黑社会组织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虽然作了规定,但是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科学的定义,变量的测定就更为薄弱。由于领导重视不够,缺乏科学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统计方法,我们几乎没有全国性的各种关于黑社会的概念和现象的变量的数据资料。因此,指导反黑斗争的决策者对斗争的全局很难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从比较角度看,美国于20世纪60-70年代所进行的有关黑手党的实证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关于有组织犯罪的观念认识的提升,从而为“反黑”法治的发展完善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我国著名刑法学家高铭暄教授[6]指出:繁荣比较研究,尤其是重视基础理论问题的比较研究,对于我国刑法学而言,可谓至关重要。……如果我们注意在基础理论问题上繁荣和深化比较研究,则必将使我们的刑法学获益良多。由此可见,基于我国现实需要和借鉴国外经验,大力提倡和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是提升我国有组织犯罪研究水平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GlobalprogrammeagainsttransnationalorganizedCrime,ResultsofapilotSurveyofFortySelectedorganizedCrimesGroupsinSixtyCountries[R].newYork:UnitednationsofficeonDrugsandCrime,2002:2148.

[2]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158159.

[3]海登松.犯罪学的国际比较研究:下[J].赵赤,译.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29.

[4]张远煌,赵赤.美国有组织犯罪观念的变迁及其启示[J].法商研究,2010(5):134142.

网络暴力研究报告篇4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犯罪;心理预防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发展中心第15次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04年底止,我国网民9400万,其中24岁以下的网民占全部网民的51.7%。日前,上网已经成为青少年的一项重要业余活动。由于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的不良信息,从而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另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当前在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中,与网络有关的已经占到80%-90%,其中被害人以青少年居多。网络,已经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网络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互联网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对青少年性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互联网上各种色情信息泛滥,加上青少年心理发育未成熟,如果缺乏有力的指导,对青少年很容易产生错误的诱导,诱发其实施性犯罪行为。近年来国内的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暴利,纷纷效仿,应运而生,大肆传播色情影视.图片.文学作品。这些色情文化极大的腐蚀了青少年的灵魂,使他们中的一些人整日沉迷于对色情世界的幻想,进而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对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互联网上暴力内容,特别是网络暴力游戏,暴力影视,很容易使青少年产生暴力犯罪心理。暴力内容的游戏对于一个心理尚未发育成熟,辨别力差的青少年来说很受青睐,在游戏中心理变异,他们模仿暴力游戏致使犯罪。网络给人们一个自由发展的虚拟空间,但是一些存在心理压力的人变的无所顾虑,在网络上随意宣泄自己的情绪,青少年更是如此。由于网络上恶语攻击他人不用负责,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便用这种言语的攻击.谩骂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这样以来使得矛盾尖锐化,把虚拟世界的矛盾演绎到现实生活中,引发犯罪行为。

三、青少年网络犯罪心理原因分析

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综合症”的高发人群,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叮分校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至少有14%的在校学生符合网络成瘾的标准;而在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也日趋严重。据民盟北京市委提交的报告,北京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者有13万多人,占14.8%。由于青少年形成的网络成瘾及而引发违法犯罪行为的心理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吧对青少年的影响

目前,网吧的消费群体绝大部份是青少年,因此网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一是网吧顾客成份复杂,社会闲杂人员较多,打架斗殴等治安案件屡有发生,到网吧上网的青少年人身安全容易受到威胁。二是各家网吧均有不同程度的向未成年人提供上网服务的违规行为,有的还超时限营业,容留部分沉溺网络的青少年“上通宵”,甚至为其提供食宿,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极其有害。三是网吧经营者对上网消费者的网络行为管理不力,对个别人员的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采取默许态度,为青少年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四是个别网吧采用下载有色情和暴力内容的图片和电影等违法手段吸引顾客,严重毒害了青少年的心灵,败坏了他们的道德水准,并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

(二)青少年自身因素的影响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和世界观、人生观形成阶段,思想认识上渐趋成熟,敏感好奇,喜欢模仿,涉世不深,易冲动,缺乏理智,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一旦受到来自外界不良思想、文化和社会丑恶现象的影响,容易在理想、信念上产生动摇,好逸恶劳、爱慕虚荣、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容易沉迷于暴力、色情等感官刺激的缺点充分暴露出来,只图一时满足,盲目冲动,不计后果,以致走上犯罪道路。

(三)“技术崇拜”导致网络犯罪

在网络已覆盖我们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青少年对高技术高智商存在某种程度的盲目崇拜意识。在广州大学生最钦佩的四位人物中,比尔.盖茨位于、邓小平之后,名列第三。青少年群体对技术的追求,对“知识英雄”的崇拜,有利于我国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培养。但是,青少年对技术的过度崇拜,容易造成对道德修养的偏废,认为个人素养无足轻重,只要学好技术就万事大吉了。这种思想从青少年对于黑客的态度上就可以略见一斑。许多青少年认为黑客是“侠客”,是“能人”,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四)家庭方面的原因

美国犯罪社会学家戈夫指出,“家庭在青少年犯罪中扮演关键角色是在对越轨行为研究中最瞩目和最经常重复的发现。每个人社会规范的接受、价值观念的形成、生活目标的确立、行为方式的养成、生活技能的掌握和社会角色的培养等,最初都是在家庭中完成的。”【2】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家庭环境和家长的言行、品行及教育方法,对青少年的心理、品德、爱好和思想的影响至关重要。有的家庭父母不和,有的父母离异,有的教育方式不当,管理不善,也是导致青少年网络犯罪原因之一。

四、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预防与对策

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开辟和建设青少年网站,占领网上思想教育阵地。

同志曾说过: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互联网上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迫切需要共青团组织在占领网络阵地方面做出努力。团中央书记提出了“把团旗插上因特网”的口号,倡导各级团组织积极构建青少年网上教育服务阵地,把更多的青少年吸引过来。建立青少年网站,通过学习、就业、交友、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青少年感兴趣的、能切实为青少年服务的形式,服务青少年、凝聚青少年,从而吸引青少年的“眼球”。

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青少年上网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不可能将青少年与网络彻底隔离开,否则会与西方青少年形成数字鸿沟。青少年对网络的热情就像奔涌的洪水,使我们难以采取“围追堵截”的方式强行限制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上网。既然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禁止青少年上网,我们能做的就是想办法把他们引往正确的方向,避免他们误入歧途,确保给青少年一片纯净的网络空间。

加强专门机构和人员建设。

虽然我国的20世纪80年代初就成立了处理电脑犯罪的管理部门——公安部计算机监察司,但我国的“网络警察”无论从数量、整体素质方面来看,都与现实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专门机构建设中居然没有针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专门机构和人员建设,这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预防和打击是十分不利的。

主要参考文献

网络暴力研究报告篇5

关键词:校园网;信息过滤

1.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校校园网络的不断扩建和升级,网络规模日益庞大。校园网方便信息传递,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作为高校教学应用的内部网及教职工对外交流的窗口,具有开放共享的特点,但是网络是两面的,它给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大量的不良信息,如暴力、、色情、反动、、等充斥在网络世界里,给高校校园网的管理和维护带来了严重挑战。据2010年1月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页总数已有84.7亿个,年增长率达到89.4%,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数量日趋丰富。然而由于网络内容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大量的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开始出现在网络上。据一家美国公司在2013年调查发现:与色情相关的网页有近2亿6000万。互联网过滤评估机构估计:2014年全球大概有420万个,占所有网站总数的12%。国家教育部、公安部和信息产业部都对在校大学生健康上网问题十分重视,倡导“绿色上网”工程,建设和谐校园。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特别指出,青少年学生网民对互联网娱乐功能的使用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功能。我国网民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低龄化,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成为网络文化的主要参与者。但是,互联网上的各类信息良莠不齐,充斥其间的大量色情信息对青少年群体的健康成长影响非常大。网络不良信息已经成为数百万青少年沉迷网络的主要诱因之一,网上的黄色不良信息对孩子们的毒害越来越严重,许多孩子因此早恋、辍学,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虽然我国有关部门连续多年严厉打击网络色情,关闭了大量的,但是在暴利的驱使下,仍未禁绝。为了逃避打击,国内的服务器纷纷移至境外,或不停地改变服务器、变换域名及改变语言,这些都加大了打击的难度。

面对当前大量色情信息充斥互联网的严峻形势,既要让未成年人正确使用互联网,同时又把色情信息阻挡在未成年人视野之外,网络信息过滤在全社会推广势在必行。现实情况表明,亟须采取技术手段识别和过滤互联网上的文字、图像等色情信息,这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当今世界各国的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

为解决以上各种问题,相关研究人员提出了信息过滤的概念,信息过滤就是通过用户需求设定相关过滤规则,在大量信息中筛选出满足用户需要的信息,同时剔除那些无用信息、垃圾信息和有害信息,从而最终实现对网络信息的有效过滤。因此,对相关不良信息的过滤迫在眉睫。

2.系统设计与实现

网络信息过滤系统的设计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①不良网页视频的过滤

对不良网络视频的过滤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流程:当用户浏览网页视频时,过滤系统会在后台对正在观看的视频进行片段下载,并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下,然后用DirectShow对该视频片段进行抓帧处理(保存成bmp图片),接着把这些图片送入系统肤色点检测模块中进行统计,如果该视频片段中含有过多的皮肤暴露图片,那么将认为这段视频不适合于未成年人浏览,过滤系统将强行关闭当前观看的网页。主要的算法为:在用户观看视频点播的时候,系统要在后台捕捉到视频的真实地址并对其片段实现下载。由于现在大部分的内容提供商都在保护他们的节目源,所以在网页源文件中的代码采用了加密协议,他们只在网页源文件中提供该段视频在视频服务器中的对应编号,而不是像以往网页那样直接在网页源文件中书写视频真实地址字符串。在本系统中所实现的是:我们根据网页源文件中所提供的视频编号,按照网络协议,去分析并抓取视频真实地址,实现下载。比如用户观看某个视频网站的点播,系统会根据该网址获取该页面的网页源文件并找到视频所对应的iD号,接着,系统会去获取网页源文件,在这个源文件中,会有视频真实地址的列表,这样就实现了网络视频的捕获。

②中文web页面信息过滤

中文web页面信息过滤处理过程是从用户缓冲区上提取捕获的Http数据报文,对web页面进行解析和处理、去除web页面上的版本条广告条导航栏等噪声,形成待处理的HtmL文本,进行基于语料库(其中存放着被禁止的黑色词语――各种污秽的、反动的词语和词条)的词组匹配处理,计算web页面与样本集的相似度,依据预设的放行阀值判断是否放行该页面。

考虑到网络的信息流量很大为了确保过滤的实时性不致于发生大量的丢包情况并保障系统的稳定性这就对信息过滤系统的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过滤系统的设计中我们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来保证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⑴优化过滤器的过滤规则,以减少捕获点拷贝和缓存的包的数目,从而降低系统的负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⑵捕获数据报文后,采用多线程并发进行协议分析和提取文本,这样做虽然增大了缓冲区的开销,但可以加快处理过程。⑶从数据报文中提取文本后不作分词处理,直接进行基于“黑色语料库”的匹配计算,这样可以节省资源开销,减少时间延迟。

③中文电子邮件的监控

中文电子邮件的监控与web页面信息的过滤很相似:首先是捕获Smtp、mime、pop3协议,然后对捕获的Smtp、mime、pop3协议数据报文进行解码和分块解析,获取邮件主题和内容文本;考虑到大多数电子邮件的主题和内容都比较短小,对其文本进行分词处理不会给系统带来太大的资源开销和时间延迟,因此对邮件的主题和内容文本进行基于基础词典的分词处理,然后在黑色语料库的基础上进行相似度的计算(算法模型与p9Q文本过滤的相同),依据计算值定出邮件的等级,作出是否放行的判断,对被堵截的邮件,分别向发送方和接收方发出相应等级的警告信息。

3.总结

系统通过对进入校园网络的中文web页面信息的过滤和对中文电子邮件的监控,基本上达到了堵截有害信息、净化校园网络信息环境的目的。系统的工作效率主要取决于数据报文捕获与文本过滤环节。因此对此方面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将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梅海燕.信息过滤问题的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2(2):44-47

[2]柳胜国.网络信息过滤方法与技术[J].情报杂志,2005(9):33-34

[3]阮彤.信息过滤模型与算法的研究[D].中科院软件研究所,2001

网络暴力研究报告篇6

位于美国加州圣克拉拉的mcafee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安全技术公司,自2007年以来每年都发表有关网络安全的研究报告。在2009年发表的《虚拟犯罪报告》中,该公司首次提出,网络犯罪与网络战争的界线已越来越模糊,因为网络犯罪正从个人和组织行为发展为国家行为。为了实现政治目的,一些国家与网络犯罪组织和个人相互勾结,纵容和利用犯罪组织和个人对敌人发动网络攻击。由于网络战争的时代已经来临,网络空间已成为继陆地、海洋、空中和太空之后的第五维作战空间。

有人甚至宣称,既然可以将网络攻击视作战争行为,那么,国家就有权作出相应的反应,包括采取军事手段进行必要的反击。在2009年美国和韩国遭到网络攻击后,美国国会议员彼得·霍克斯塔拉公开扬言,美国应对朝鲜"显示武力或实力"。他认为,美国、韩国、日本和其他国家必须对朝鲜采取行动,否则朝鲜下次可能变本加厉,对美国等国的金融和电网系统发动网络攻击,甚至作出错误的判断,直接对美国民众采取屠杀行动。

实际上,在此之前美国等国就面临是否要对网络攻击进行反击的两难处境。2007年,爱沙尼亚的政府和商业网站遭到大规模网络攻击。攻击时间持续数周,导致爱沙尼亚人无法在网上处理银行账户和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爱沙尼亚执法部门通过调查发现,网络攻击源自俄罗斯,并要求俄执法部门协助捉拿和审判犯罪嫌疑人。但俄罗斯政府断然否认其应承担任何责任,认为爱沙尼亚执法部门提供的证据不充分。爱沙尼亚是北约成员国,根据《北大西洋公约》有关条款规定,针对任何一个成员国的攻击都可视为针对所有成员国的攻击。据此,北约向爱沙尼亚派出了技术顾问,以帮助其消除网络攻击带来的损害。但除此之外,北约不知如何是好,并没有进一步采取任何正式的外交或军事行动。

对于网络攻击是否应被视作战争行为,目前国际关系、军事理论和网络安全方面的专家学者看法不尽相同,主要原因是网络战争的性质和网络攻击者的身份难以确定。

19世纪初,普鲁士着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一书中对"战争"所下的经典定义是:"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西方学者普遍认为,按照这一定义,战争是国家之间为了实现政治目的实施的严重暴力行为。有人据此提出了判断网络攻击是否构成战争行为的四条标准:一是来源,即网络攻击是不是国家实施的或受到国家的支持;二是后果,即网络攻击是否造成了严重后果;三是动机,即网络攻击是否出于政治目的;四是手段,即网络攻击是否使用了先进的方法和手段。

网络暴力研究报告篇7

关键词技师院校校园暴力有效方案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1当今校园暴力现状

2013至2015年,青岛法院审理涉校园暴力刑事案件31件、民事案件13件。31件刑事案件中涉及被告人56人,未成年被害人35人。其中2013年7件,2014年8件,2015年16件。13件民事案件中,涉及未成年被告18人,未成年原告13人。其中2013年2件、2014年6件,2015年5件。伴随当前校园暴力的递增趋势,总理2016年6月份批示要求坚决遏制校园暴力,11月又在第六次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要求严厉打击校园欺凌等违法犯罪行为。

2技师院校校园暴力的特点分析

因技师类院校无论是生源、授课方式、家长素质、校园管理方面都与初高中有所区别,所以发生校园暴力时也便有其独特的特点。

从施暴者层面来看,技师院校的施暴学生有如下共同特征。(1)过去有不良行为史;(2)无法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3)长期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4)有的曾经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从受害者层面来看,技师院校的校园暴力受害者也存在一定规律可循。(1)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易成为技师院校校园暴力的受害者;(2)喜欢炫耀的学生易成为技师院校校园暴力的受害者;(3)性格胆小内向的学生易成为技师院校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从家长层面来看,技师院校大部分家长具有一些共同之处。一方面,技师类院校部分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另一方面,技师类院校部分家长管理孩子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要么极为严厉,要么极为溺爱。

从教师层面来看,技师类院校的班主任大多数工作繁忙、身兼数职,很难保证每一位班主任老师能够妥当正确地防治校园暴力事件。大多数班主任无法预防校园暴力,只能在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处理。

3技师院校防治校园暴力的方案探索

对待校园暴力事件,技师类院校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探索有效路径,并将预防和治理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3.1组建安全协作团队

3.1.1安全协作团队人员组成

以往,学校在应对校园暴力事件时,完全采用班主任负责机制,由班主任调查事件始末并上报学生处。完全依靠一个人进行校园暴力防治,收效大打折扣。所以,在学校设立安全协作团队势在必行。安全协作团队成员由学生、学生家长代表、各班班主任、心理教师、律师(或具有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教师)、学生处负责人、学校所在辖区警员共同组成。

3.1.2提供24小时匿名网络友好报告机制

我们可以在校园借助网络手段设置24小时匿名网络友好报告机制,比如可以在学校的网页上多做个表单会话框架,一份设置为《校园暴力事前预警友好报告机制》、一份设置为《校园暴力事后友好报告机制》,只需学生填写时间、地点、事件、专业等事项,并不要求学生填写姓名,而提交后的信息只有安全协作团队的管理人员和当天值班老师可以看到。当安全协作团队的信息管理人员收到同学反馈的信息后,第一时间进行辨别真伪,并着手调查解决。

3.1.3撰写校园暴力防治应对手册

目前大部分的校园《学生手册》仍沿用初高中中学强调惩处的思路,对于即时类院校的校园暴力防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团队成员共同商议制定浅显易懂的校园暴力应对手册,分别撰写《学生校园暴力防治应对手册》、《教师校园暴力防治应对手册》、《家长校园暴力防治应对手册》,重点放在如何预防校园暴力行为、一旦发生校园暴力行为如何解决,同时将学校的几个偏僻角落拍照附上,多方面全方位进行技师类院校校园暴力的防治工作。

3.2成立家长委员会

技师类院校的学生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所以可以依班级、专业、学院的不同分类邀请能够熟练掌握聊天工具和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且自愿成为家长委员会干事的人选组成家长委员会,使每位干事可以代领五名家长组建家长群。经常沟通学生在校情况,并将情况反映给家长委员会负责人,继而告知技师院校安全协作团队。

3.3采用多n形式开展反校园暴力课堂活动

3.3.1让学生参与设置校园规则和责任并提报学校审批

让学生自己参与设置校园规则和责任,并使学生能够理解自由是在不侵犯社会和其他人的前提下的权利,让学生们从思想上分辨出什么样的行为准则、什么样的行为是可取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会伤害到其他人甚至集体利益,为技师类院校的学生营造平和的环境。最后提报学校有关部门,进行修改审批。

3.3.2新生第一学期设置《校园和谐生活》课程

通过设置《校园和谐生活》课程,让学生们一对一地讨论,并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体会遭受暴力的情境,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防治校园暴力行为。鼓励他们用正确地方式反对校园暴力行为,保护学生免受重复伤害。

4结语

对技师院校防治校园暴力有效路径的探索,不仅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技师院校学生生存能力的必然要求;同时,更是引导广大家长要增强法治意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避免放任不管、缺教少护、教而不当的应对良策。希望可以通过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坚持标本兼治、常态长效,净化社会环境,最终完善技师类院校防治校园暴力的有效方案。

参考文献

网络暴力研究报告篇8

据悉,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已正式立案受理。

赵建磊对记者表示,今年7月,听朋友介绍《武林外传》这款网游好玩,于是在被告的官方网站注册并下载了游戏,至今已经玩了近3个月,目前的等级是44级。

为了更好地玩该款游戏,他通过银行卡向账号充值300元,以购买各种物品。但是在游戏过程中,经常被其他一些玩家杀死,达到几十次之多,

“本来玩游戏是为了工作之余的放松和娱乐,但却被这经常的杀戮弄得很恼火,虽然我已经不是小孩了,但是也会因被刺激而情绪冲动,恨不得报复杀我的人。当然只是冲动,但毫无疑问的是被这样的事情弄得很郁闷,精神上也受到了伤害。”赵建磊说。

是否暴力?

与赵建磊有相同感受的,还有论坛一名为“风云9103”的网友,他声称《武林外传》游戏世界中充满铜臭与暴力,一共玩了两周,一共被“红名”(游戏中恶人的代称)杀了十九次,屡次问及对方杀他的原因时。回答是:“我想杀就杀,我不爽了就杀你,杀你就杀你了”,

北京完美时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专职律师黄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公司目前还没有收到法院的通知,但认为,赵建磊的诉讼请求比较荒谬且难以理解,《武林外传》并不是暴力游戏,其他网络公司部在做此类的大型网络游戏,玩家通过与其他玩家pK来获得经验,从而往上升级,这是一种游戏的手段。“他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比较轻松的网络游戏,如棋类桥牌方面的益智游戏,这完全是个人口味问题,他遇到的问题放在任何一款在线大型网络游戏中均存在,这是网络游戏的共性。”

记者注意到,去年“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武林外传》获得2006年度北京优秀游戏出版物奖之“最佳网络游戏奖”,有关部门对于获奖游戏的评价为:“内容健康、无暴力色情,有文化内涵,制作精良,适合未成年人的健康益智游戏。”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德良,对赵建磊诉讼案相对持保守态度,认为这其实涉及一个游戏规则的问题。游戏中“你杀我,我杀你”,这其实是此类游戏设定的规则,同意了这个规则,拥有这个承受能力,才去充当玩家来玩《武林外传》。如果按照合同之诉,精神损害在绝大部分国家是统一指人格权受到损害,但在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中,把精神赔偿的范围规定为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法人的名称权、荣誉权、名誉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四十条补充了公民隐私权的精神赔偿规定,显然此案并不符合这些适用范围。

网游暴力的成因

艾瑞市场咨询公司从迅雷网络得到2007年5月14日5月20日一周内网络游戏下载排行数据显示,《武林外传》因下载人数保持在410497次,位居第七位。

网游生产商为了吸引更多玩家,从操作到内容等设计过程中,都由熟悉人类心理特点的专门的心理学家参与。有些尽力将游戏中的暴力场景做得更血腥,更逼真,力图运用声光电,最大限度地产生视觉听觉效果,满足游戏者感官上的刺激。游戏者往往情绪紧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至于许多人完全陷入游戏的角色,真正达到了“人机合一”的程度。

记者在《武林外传》中进行体验发现,不少玩家在交流分享“pK心情”时,大谈享受到该游戏的刺激,有玩家描绘内心说:“大多数时间我都很紧张、刺激和亢奋。”也有玩家这样说“为自己可以进行群殴感到高兴,相比被动看暴力电影,我更喜欢这样亲身参与的感觉。”

“被告公司的网游里经常有杀戮场面,也有帮派之间的混战,也有玩家间的决斗。所有这些无非是告诉玩家,谁的力量大,谁就能任意地杀死别人,而为了达到强大的力量,只有不断升级,并且不断地用金钱来达到这样的目的,”赵建磊苦笑着表示。

赵建磊说:“我曾向被告公司的客服投诉,工作人员答复说这是游戏的正常设置,就是为了玩家间的pK,他杀死你,你也可以杀死他,如果打不过,可以多叫些人来一起打,一场场厮杀在这里是很平常,满足了一些人现实中满足的情绪。”

清华大学法学教授吴伟光表示,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只是现实暴力的一种描述,有深刻的社会根源,网络游戏是一种竞争的游戏,竞争的结果可能是获胜或者赢得某种物品,他满足了游戏者要胜过他人、成为冠军并因此赢得尊敬的欲望,满足了游戏者取得权的欲望,满足了游戏者一统天下的欲望,这些欲望是一种社会现象,这就是网络游戏暴力的根源。

情节难界定

第四届网络游戏市场调查结论中曾提到: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大部分是年龄层在19至30岁,其中又以19至22岁的年轻人最多,学生是现在网络游戏的主要用户和消费力量。青少年的心理由动荡向成熟发展。这样一个心理特点,决定了他的心理状态,经常处于一种多变、敏感的状态。由于受到诱惑,自制力比较低,有暴力倾向的网络游戏,往往对他们心理的冲击很大。而且青少年的模仿力是非常强的,所以他们大量地接触暴力的网络游戏,是导致犯罪的一个重要的诱因。

赵建磊谈到进行此诉讼的目的时说:“我在进行着一场公益诉讼,结果很难预知,旨在为了唤起社会更多人对网络环境的注意,网络运营商在游戏里鼓励杀来杀去,导致整天报仇的玩家不在少数,《武林外传》中有很多未成年人在里面说着脏话,整天杀戮,我认为被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良好的引导,而使原告蒙受着心理阴影,根据《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八条规定,互联网文化单位提供的文化产品,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的,互联网文化单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刘德良说:“《武林外传》通过准人审查,在合法的情况下进入市场。游戏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严重的暴力游戏产品是不会被准入市场的。对于赵建磊提出游戏中出现的暴力行为,需要全社会来净化网络环境,并不是某一个网络公司的责任。”

其实,业界一直期待相关的法律法规,限制游戏中出现过分血腥的场景,减少杀人抢劫等与现实社会道德体系背道而驰的内容,提高网络游戏进入市场的门槛。

网络暴力研究报告篇9

【关键词】网络游戏;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兴的游戏平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占领了互联网的大壁江山。网络游戏本身是一个中性词,无所谓好和坏,只是当它面对的受众不同时,就会对受众主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尤其是青年大学生这一群体时,往往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如今,网络游戏已经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们针对网络游戏已有初见规模的论述,而在网络游戏中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研究论述还较少,本文主要从这方面进行论述。

一、网络游戏的定位

纵观网络游戏的发展史,它最初打算是作为一种分时系统,用于开拓计算机教育的新方法,误打误撞被用作一种游戏平台。1916年Biomme编写了第一款“真正的”网络多人游戏“太空大战”,1978年由Roytrubshaw和RichardBartle完成了多人在线游戏mUDi的第一个工作版本,后来被称作mUD,这是网络游戏发展中得一个重要里程碑。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角色扮演类游戏《凯斯迈之岛》开始运行。1986年,被认为是首款“真正”基于图形的大众化多人在线游戏(mmoG)《太空战士》。现如今,网络游戏的类型更是日益多样化。

那么什么是网络游戏?通常对网络游戏的定义是:通过互联网所进行的一种游戏形式,是传统游戏的一种新形态和发展趋势。网络游戏(也称在线游戏)是利用tCp/ip协议,以internet为依托,可以多人同时参与,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达成交流、娱乐和休闲目的的新型游戏项目。①根据多种游戏内容,可以将网络游戏分为五种,动作、游乐类、角色扮演类、策略类、冒险类、模拟类,适合不同玩家的需求。与传统游戏不同,网络游戏是玩家在虚拟空间中,随时性的竞技对抗,它摆脱了传统游戏必须面对面参与的空间限制和枯燥的操作规则,成为具有参与性强、互动性高、游戏类型丰富等特点的新型游戏平台。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截至2010年,中国活跃大型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1.1亿人,比2009年增长4069万人,增长率为58.7%。网络游戏用户以青少年为主,家里和网吧是主要游戏地点。②在一年的时间中,网游用户增加了58.7%,可见网络游戏的吸引力不容小觑。

二、网络游戏:良丹妙药?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32亿,占整体网民的45.1%,可见网络已经完全走进了青少年的生活。尤其对于无人管束,活动时间空间相对自由的大学生而言,无网络不生活。那么网络上最吸引大学生的是什么呢?据报告统计,36.7%的人选择“娱乐”,深究到具体的娱乐活动方式,网络游戏又拔头筹。于是,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网络游戏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

(一)网络游戏独特的吸引力

游戏是人的天性。著名文化学者麦克卢汉说“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游戏,就等于坠入了无意识的、行尸走肉般的昏迷状态。艺术和游戏使我们与常规惯例中得物质压力拉开距离,使我们去做这样的观察和询问。作为大众艺术形式的游戏,给一切人提供了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直接手段。”③可以看出,游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将游戏与生活融合是生活的理想境界。网络游戏是游戏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我们稍加认真的对待网络游戏,就能读出其中的教育内涵。

网络游戏为何能在众多的网络活动中脱颖而出,这就不得不承认网络游戏本身的优越性。网络游戏带给玩家的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听觉上的震撼,心情上的放松,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共鸣。想要玩好一款多人在线游戏,需要玩家之间的互动,精力金钱上的投入,知识上的储备,策略上的研究等等。每一款游戏之所以能经久不衰的运行下去,玩家对它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从这一点来看,网络游戏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

(二)网络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知识载体

网络游戏并不只是简单的竞速、对抗、暴力,每一款有内涵的游戏都暗含着丰富的知识内容。玩家如果想要升级,想要持续通关,就必须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不断地学习探索。事实也表明,玩家在游戏中遇到知识盲点,不需要教师的催促和指导,就能很好主动的完成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例如《网络三国》这款游戏中,如果对三国的历史、人物的特点,兵器的使用不了解,那么就无法顺利地完成游戏。玩家在游戏中的不断摸索,本身就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

(三)网络游戏本身具有很好的创造力,有助于开拓玩家思维

在角色扮演类游戏中,持续不断的调整、增加玩家角色的特定技能,可以让玩家依据其个人嗜好和意图来塑造化身,在虚拟世界中依据自己的标准创造一个独特的角色,创造自己与他者的关系,顺其自然使得网络游戏成为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在竞速、、射击这类游戏中,需要玩家持续保持精神集中,转变游戏策略,这在无形中开拓着玩家的思维能力。

三、网络游戏:致命毒药?

(一)网络游戏引发的网络成瘾

据CnniC调查数据,我国共有青少年网民1.67亿人,占网民总体的55.9%。有9.72%的人有网瘾,也就是1600多万青少年有网瘾;大约87%的网瘾青少年是对网络游戏成瘾。网络游戏成瘾是网络成瘾的一种亚型,指青少年花费在网络游戏上的时间越来越长,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并因此产生身体不适和情绪障碍。④长此以往,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会忽视现实生活,沉迷在虚拟游戏中不能自拔。对青少年个人而言,会发生因“戏”而亡的惨剧。对家庭而言,是每一个家庭不能承受之重。而对于社会而言,是长期教育的损失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痛斥。

大学生的作息生活不同于中学生,大学课业相对宽松,自由程度大,缺乏家长和班主任教师的监督。如今大学生的上学配置中,电脑是必不可少的,于是通宵打游戏变成了大学生的家常便饭,随之而来的就是课业成绩的下降,身体精神不佳,甚至产生学习障碍。

玩游戏的一个最显而易见和最常提及的原因,是个人的需要以及从现实生活中的约束中逃到一个虚拟世界中的动机,并且这个世界遵守它自己独特的规则和法律。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论从学习、人际关系、工作、休闲活动方面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问题,心理的失落感、挫败感,不被他人认同感会促使这一群体寻找避难所。不幸的是,很多大学生在避难所中沉溺,就像传销一样,在游戏中迷失自我。电视新闻中曾报道过一个男大学生“今天我读‘大六’”,为什么别人已经毕业两年,他还在不停的参加学校的补考,原因就是网络游戏成瘾。这个男生学习很好,考上的是一所重点大学,由于在大一年级没有进入自己理想的社团,产生了很大的挫败感和自卑心理,于是在网络游戏中寻找认同,不断的侵受着网络游戏的蚕食。

所以对于大学生及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非常紧迫的。通过网络游戏这一平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不是不可能的。

(二)网络游戏引发的社会问题

网络游戏本身具有紧张、神秘和乐趣的属性。紧张又意味着悬而未决、机会未定。这要求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必须快速准确的做出判断和选择。网络中存在着暴力,或隐性暴力或显性暴力。而网络暴力表现的最突出的地方就是网络游戏。暴力游戏,呈现的是裸的厮杀和暴虐,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们争强好胜的一面,并可能使一些“武力解决问题”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对事物、事件的判断力,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和独特的个性都没有最终形成的青少年、大学生。在行为方式、处事原则和思维思想上都可能会留下暴力和极端的倾向。(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网络心理》立信会计出版社上海2005p31)玩家在暴力游戏中充当着侩子手、施暴者的角色,在网络游戏中体验着厮杀、格斗的。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便在网络游戏中发泄这种情绪,如果对这种情绪失去控制或者忽视了现实与虚拟生活的不同,就容易引发犯罪。

据调查显示,48.28%的青少年接触过黄色网站;43.39%的青少年收到过含有暴力、色情、恐吓、教唆、引诱等内容的电子邮件或电子贺卡;14.49%的青少年因为相信了网上的虚假信息造成了财物或身心的伤害。并且,网络色情和暴力游戏是青少年受到伤害的两大因素。因此,倡导青少年大学生适度游戏,杜绝暴力色情是全社会刻不容缓的事情。

四、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入驻网络游戏阵地

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国我党思想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坚定不移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我党90年来永葆青春的制胜法宝。现如今盛行的网络游戏中,大多是舶来品,很少有我国自主研发的游戏,这势必会带来思想意识入侵的问题。网络化的虚拟社会是一种不同文化、信仰、历史根源、道德标准和价值的迷人的融合。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观、价值观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在虚拟的、无人管束的空间中,以个人为中心的利己主义思想会迅速膨胀。这种影响是隐形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游戏阵地就显得十分必要。必须研发我国本土的网络游戏,将德育教育融入网络游戏中,大力宣扬爱党爱国的价值观,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的统一起来。

(二)绿色网络游戏的实施

2006年3月起,中国绿色网络行动正式启动,网络游戏也属于这一次绿色网络行动的一部分。其实早在2004年,盛大网络游戏公司就推出了国内第一款教育网络游戏《学雷锋》,这款游戏的出现,是将思想道德教育与游戏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标志。隐藏在一个人玩游戏活动背后的首要驱动力是游戏情节。由于这款游戏游戏情节略显单薄,通关容易,因而没有受到广大玩家的关注。但这不可不说是网络游戏的重要突破。

民族网游产业的壮大,对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文化部下发的《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国家对于网络游戏的发展,不应该是一味的“堵”,而应该是疏堵结合,发展和管理并举。在绿色网络环境下,努力推出一系列民族精品游戏,投入到纷繁多样的游戏世界中。

《中华英雄谱》我国首部大型系列爱国主义网络游戏正式纳入国家重点游戏项目日程。该款游戏融合了网络游戏逼真的音乐效果、生动的人物形象、唯美的游戏界面、宏大的游戏环境,将娱乐和教育很好地有机结合,弘扬民族精神,突出中华文化,寓教于乐。教育网络游戏的开发,必须将娱乐与思想教育结合,没有娱乐性,游戏就会失去它本身的魅力;没有思想教育,游戏就会丧失开发者的初衷。在网络游戏与思想教育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是网络游戏开发者和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努力达成的目标。

(三)“红”和“专”的高素质人才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游戏的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和多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目前我国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网络游戏开发者有很多,可现实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对网络游戏的开发一窍不通,网络游戏开发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不感冒,而二者的融合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因此培养一支思想政治理论素质过硬、精通网游编程开发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便刻不容缓。这支队伍可以是兼职的,也可以是专职的;可是是专家学者,也可以是普通民众。只要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游戏平台的构建起到积极作用的,我们都应该鼓励支持。

(四)政策、法规的扶持与宣传

教育类网络游戏不同于一般的网络游戏,一般的网络游戏大都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商家开发出一款新的游戏目的是为了赚钱,所以会采用众多的宣传手段让玩家知道该款游戏的存在和其魅力所在。商家不惜花大笔费用请名人代言、投放广告、制作网页插图等等,而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络游戏不仅需要商家的宣传,更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宣传和推广,让玩家及时了解该类游戏,快速接受该类游戏。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大力支持本土教育类网络游戏的开发与运行,适当的情况下,对于开发教育类网络游戏的商家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同时,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对于网络游戏的管理者,要切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发运行。

另外,对于每一款游戏都要规定适宜的游戏时间界定,以防青年大学生在游戏中沉迷,超过玩家身心的承受力,这样便违背了教育类游戏设计的初衷。

总之,网络游戏在悄无声息中走入了青年大学生的生活,对于已经不出现的问题,只“守”不“攻”是万万不够的。如何有效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网络教育,将二者有效的结合,具体的经验和案例还比较缺乏。本文对此也只是一个初步性的探讨,分析在网络游戏中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发挥什么作用。当然,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相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网络游戏中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余英,赵呈领,邓涛.教育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教育潜质的价值体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6):40.

②http://.cn/hlwfzyj/hlwxzbg/wybg/201206/t20120612_27454.htm.

网络暴力研究报告篇10

   研究表明,在每周只饮用一罐或完全没有饮用碳酸饮料的学生当中,23%声称他们身上持有手枪或刀具;15%会对其伙伴暴力相向;35%曾对同龄人使用暴力。

   至于那些每周饮用14罐碳酸饮料的青少年,43%自称身怀手枪或刀具;27%曾对伙伴暴力相向;58%以上对同龄人使用暴力。

   据新华社电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经常饮用碳酸饮料的青少年更容易做出攻击性行为,不过两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尚不清楚。但这一研究结果引起质疑。

   多喝更暴力

   美国佛蒙特大学莎拉·索尔尼克博士带领研究人员调查了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州立学校1878名14岁至18岁的学生,询问他们过去一周饮用碳酸饮料的数量。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一学生一周饮用5罐以上,一些人甚至一天喝两三罐。

   研究人员随后询问调查对象在过去一年中是否对同龄人、兄弟姐妹或朋友暴力相向,是否携带枪支或刀具。

   结果显示,经常饮用碳酸饮料者,做出攻击性行为的几率高9%至15%,饮用碳酸饮料越多,出现暴力行为几率越高。一周喝一罐或不喝碳酸饮料的学生与一周饮用14罐以上学生相较,曾经持枪或刀具比例分别为23%和43%,对同龄人施以暴力的比例分别为35%和58%,欺凌兄弟姐妹的比例是25%和43%。

   或源于营养不良

   研究人员在由《伤害预防》杂志网络版发表的报告中写道:“碳酸饮料和暴力行为间存在明显关联。”

   报告说:“两者间可能是直接的因果关系,这或许源于碳酸饮料中的糖或咖啡因成分,也有可能是分析未涉及的其他因素导致。”

   英国和荷兰研究人员先前发现,经常食用垃圾食品的青少年更容易犯法。让狱中囚犯摄取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后,狱中暴力事件减少47%。研究人员认为,营养不良可能是反社会行为的导火索,这或许因为营养不良致使大脑中影响情绪的化学物质处于低水平,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增加。

   反对者称二者不相干

   英国利物浦大学临床心理学家彼得·金德曼教授不认同这项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