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心理现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0:50

大学生常见心理现象篇1

一、说话卑怯现象三种

1、在别人独到见解面前的卑怯现象

对每一谈话者的发言,我们感到都是真知灼见,给人以启迪,甚至有振聋发聩之效。整个谈话场面此类发言层出不穷,我们置身其中,不觉心有所动:别人的水平那么高,见解那么独到、深刻、精辟,我是无法比及的。我要保持沉默,不要说出来闹了笑话,败了别人的胃口,淡了场面的品位。结果越想越别扭,错过了许多说话的机会,把自己弄成了多余的角色。

其实谈话有若干人组成,每个人都会围绕话题认真思考,发表一孔之见。这是他认识最深刻,最急于发表出来,感觉上最应与别人交流的东西,自有其精辟、深刻之处,这是正常不过的。我们只要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并作积极思考,也会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发表出来也会对他人产生启迪作用。

如果仰面看人,自惭形秽,小觑自己,怎能不出现卑怯现象呢?某校文学社经常组织文学沙龙活动,别看这些青年学生稚气未脱的样子,但谈起文学话题,个个高谈阔论,不乏精彩之论。某女生自入社以来很想与同学们交流,可每次活动她都在别人的高见面前丧失信心,有些意见到了嘴边又犯起嘀咕,打了退堂鼓。其实这个女生在文学上还是有见解的,创作上也有所收获。稍加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她是在别人独到见解面前产生错觉,出现卑怯心理。如果她能意识到这些,同样会发表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

2、在别人说话优势面前的卑怯现象

人千姿百态,其说话也各具特色,它的方式、角度、特点都不尽相同,说话形式的差异表现为说话时的争奇斗艳,这就形成一个人的说话优势。比如有的口齿伶俐,有的严谨清晰,有的音色悦耳抑扬顿挫。在别人这些优势面前,有人可能会想:我能有这样的说话能力吗?我如何比攀得上他呀?如果听听我的发言,岂不大煞风景,让人难堪。还是不说为好,免得丢人现眼。

其实这是心理上对别人说话优势放大所致,是被对方镇住了,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的说话劣势与对方优势进行参照。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坚持自我,认真说话,同样会赢得别人的良好反应。

有一个年轻人说话一板一眼,虽语速缓慢,却很清晰,富有节奏感,还是很能打动人的,我对此很欣赏。可他在我面前总是说话不多,那卑怯的样子让我大惑不解。后来我才知道,他十分仰慕我说话的幽默俏皮、轻松灵巧,感到自己相形见绌。他只看到了别人说话的优势,却忽视了自己的优势,由此产生卑怯心理,实在大可不必。

3、在别人心理优势面前的卑怯现象

说话表面看是一种嘴皮子功夫,实际上与人的思维状况和心理面貌密切相关。而说话能力、思维状况是稳定因素,心理面貌则是变化因素。因此一个人的心理面貌常常是一个人说话水平发挥程度的决定因素。

面对不同的说话对象和说话关系,说话心理常会出现微妙变化。地位、身份、关系是影响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比如一个领导,他在部属面前谈话就具有心理优势,说起话来,思路大开,气畅语酣,妙语连珠,能充分发挥,通常能超过平常水平。此时我们会感佩不已,觉得对方说话水平就是高人一筹。自己未等开口,早已先泄了气,应有的水平也削了一半,只好怯怯懦懦洗耳恭听,勉强说几句也气弱语虚,缺少底气。

二、说话卑怯现象的克服

1、从生理的角度进行心理调节

生理与心理是互动互制的。心理的变化会引起生理的相应变化;同理,生理的调节也会对心理产生影响。当说话产生怯懦现象时往往不由自主,难以控制,通过生理上一些调节措施,往往能取得良好效果,比如通过深呼吸、搓手、舒展四肢、走动、洗涮等方式,都可以使卑怯紧张的心理消除、缓解。

有个青年在公众场合说话出现卑怯心理时,采用漱口、扭拧皮肤等独特方式缓解和转移自己的卑怯情绪,效果也很显著。一次面对几位专家,他开口发言时口舌哆嗦,他喝了几口水,狠扭了自己几下,顿时卑怯心理没了踪影。

2、以心理暗示进行心理放松

心理的毛病用心理的方法去矫治最直接最有效。心理卑怯现象是心理夸张性感受所致,必须让心理感受重新归位。要达到这一要求,需要采用心理暗示的方式,对对方做客观、正确的认识,对自己做准确、公正的评估,这样就能保持清醒,树立信心。

如当别人说话显示出我们所无法达到的优势时,我们可做这样的暗示:这是他的优势所在,我同样也有优势,一样是他比不上的。一个女孩对一个善搭腔会交友的青年羡慕不已,但她暗示自己:我会分析善演说,他比得上我吗?结果在这个青年面前不再有卑怯心理,守住了方寸。

3、加强对对方的认识,提高自信心

说话的卑怯现象,从本质上说是对对方评估过高引发的。过高地评价了对方,悲观地评价了双方的关系,从而看轻了自己,产生距离意识和崇拜意念,此时既卑且怯,也就自然而然了。我们要加强对对方的认识,切勿对对方过高认定,更不要神化,要还其本来面目,把他看作一个平常人。

同时谈话者都是平等关系,发言时也以讲民主为宗旨,不要人为把双方关系拉开。正确认识自我,摆正自己位置,提高自信心,这样还谈得上卑怯心理吗?有个青年教师生性懦弱,在领导和德高望重的老教师面前常有卑怯现象。如果他能把对方看成平等的交往对象,视作自己的同事,卑怯现象当会彻底消除。

4、克服表现欲望,注重表达效果

有时我们说话产生卑怯现象,并不是小觑自己的缘故,而是极强的表现欲望造成的。说话之初一心想着一鸣惊人,压倒他人:当发现别人口才卓绝、见解精到时,心理上产生失落感、挫折感,情绪受到冲击而一落千丈。

对此,要培养朴实、自然的说话风格,把自己的意思圆满地表达出来就行了,不要期望值太高。这样心态平稳,卑怯意识也无从谈起。有个教师参加省里的一个教研会,发言时挥洒自如,从容自若。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人何以如此练达?关键是他心态平稳、正常,没有过高的期望。

5、增强责任感,消除退却情绪

在别人出色的表现面前,一旦产生了卑怯现象怎么办?打退堂鼓草草收场,难免尴尬,给以后说话也带来恶性循环。

大学生常见心理现象篇2

>>临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分析临床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分析基层医院常见的不合理用药分析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的分析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分析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常见现象分析及对策关于消化内科的常见用药不合理现象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与评价常见不合理联合用药分析高血压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常见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几种常见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消化科常见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消化内科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临床分析常见但不合理的早餐搭配门诊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http:///s?word=%e7%89%9B%e6%B4%a5%e5%a4%a7%e5%aD%a6%e4%BD%9C%e5%BC%8a&tn=sitehao123&ie=utf-8.

[3]http:///s?word=%e6%96%aF%e5%9D%a6%e7%a6%8F%e5%a4%a7%e5%aD%a6%e4%BD%9C%e5%BC%8a&tn=sitehao123&ie=utf-8.

[4]http:///s?word=%e6%9D%9C%e5%85%8B%e5%a4%a7%e5%aD%a6%e4%BD%9C%e5%BC%8a&tn=sitehao123&ie=utf-8.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曹莉萍.大学生学业作弊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7]姚利民,丁汀.国外对大学生作弊的近期研究及其启示[J].科技与管理,1999(3).

[8]陈华,武佳等.我校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调查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

大学生常见心理现象篇3

【关键词】常见脉象正常人比率

正常人在生理条件下,除了出现平脉外,还可出现28脉中的多种脉象,可反映不同的机体状况,对防治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脉诊研究的关键之一是要能准确客观地定脉,以往对脉象的研究中,定脉或是单以医师诊脉结果为依据,或是单以脉象仪检测结果为依据,而这两种方法各有所长,因此,笔者试将这两种方法相结合以准确测定脉象,对常见脉象在正常人中出现的比率作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观察对象共1062例,为2003-04~2007-01广西中医学院进行脉诊实验课程学习的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医疗美容、公共卫生管理等专业的大学本、专科学生,均身体健康,无全身器质性病变病史,无任何自觉症状,无阳性体征;年龄19~23岁;男524例,女538例。

1.2研究方法

1.2.1医师诊脉以全国高等教育“十五”部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所列的常见脉象表现为标准[1],由具有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并有3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广西中医学院中医诊断专业教师用寸口诊脉法进行诊脉。

1.2.2脉象仪检测采用上海中医大科技发展公司2003年出产的Zm-ⅢC型智能化脉象仪,受检者取自然坐位,于左手寸口脉关部安置脉象换能器,调节换能器压力调节螺旋纽,对50、100、125、150、175、225g6个取脉压力段的脉图进行连续采样、储存,并从6段系列脉图中由仪器自动选择最佳脉图、调整参数后,调整到屏幕所提示的最佳取脉压力再次采样,并由脉象仪进行分析、辨脉。

1.2.3脉象确定医师诊脉与脉象仪检测结果一致者即确定脉名。对于医师诊脉与脉象仪检测结果不一致者,则让受检者休息15min后,再次用Zm-ⅢC型智能化脉象仪按同样的方法进行脉象检测,两次检测结果相同者确定为该脉,两次检测结果不一致者以与医师诊脉结果相同者为准。

2结果

1062例受检者中,浮脉为146例,占受检者总数的13.75%;沉脉为109例,占受检者总数的10.26﹪;迟脉为58例,占受检者总数的5.46﹪;数脉为46例,占受检者总数的4.33﹪;弦脉为118例,占受检者总数的11.11﹪;细脉为137例,占受检者总数的12.90﹪;滑脉为163例,占受检者总数的15.35﹪;缓脉为98例,占受检者总数的9.23﹪;实脉为94例,占受检者总数的8.85﹪;洪脉则未出现(注:相兼脉者分开计算,如浮细脉分别计为浮脉和细脉)。

3讨论

浮脉脉位表浅,见于表证,也可见于虚证。但浮脉亦可见于正常人,此即生理性浮脉。本研究中,13.75﹪的健康青年人会出现生理性浮脉。生理性浮脉的出现多与体型消瘦有关,各代医家对此早有认识。《伤寒杂病论》曰:“瘦人当浮。”《脉说》曰:“瘦人得浮脉,三部相得曰肌薄,肥人得之未有不病者。”《医碥》曰:“瘦人多浮,有变于时令者,春夏气升而脉浮。”瘦人肌肉薄,脉位表浅,故出现浮脉

沉脉脉位深沉,主里证。但沉脉亦可见于正常人,此即生理性沉脉。《三指禅》即曰:“沉而无病世人多。”本研究中,10.26%的健康青年人会出现生理性沉脉。生理性沉脉的出现与冬季及体型肥胖有关。《难经·十五难》曰:“冬脉石,反者为病。”《诊家枢要》曰:“凡诊脉须要先识时脉……冬三月,俱带沉。”冬季气候寒冷,万物潜藏,为潜敛收伏季节。人应闭藏之气,所以腠理致密,阳气内潜,气血收敛,血管紧束,故脉来较深,此为冬季的正常脉象。此外,《伤寒杂病论》中说:“肥人当沉。”《医级》曰:“肥者肌肉丰,其脉重按可见,当为沉类。”肥胖的人,皮下脂厚,脉位较深,故多沉脉。

迟脉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多主寒证。迟脉亦可见于正常人,此即生理性迟脉。本研究中,5.46﹪的健康青年人会出现生理性迟脉。生理性迟脉多见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或体力劳动者。古代医家对此较少论及,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体育锻炼可使心肌纤维增粗,心脏肌肉收缩力增强,心脏收缩贮备增加,心每搏输出量增加,同时心率减慢,心跳愈慢则脉愈慢,故形成了正常的迟脉。

数脉脉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不满七至,脉搏约在90~130次/min之间[1]。数脉主热证,亦主里虚证。但数脉亦可见于少数正常人。《脉义简摩》曰:“人之禀赋各有不同,而脉应之……血气热则脉数。”《医碥》曰:“迟数得于禀赋则性急躁者脉多数,性宽缓者脉多迟。”本研究中,4.33﹪的健康青年人会出现生理性数脉。这些出现数脉的人中,脉率大多数在90~100次/min之间,如按现代医学正常成人脉搏次数60~100次/min的标准,脉搏的快慢仍在正常范围内。

弦脉端直而长,如按琴弦,多见于肝胆病、疼痛、痰饮。但弦脉亦可见于正常人。《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本研究中,11.11﹪的健康青年人会出现生理性弦脉。生理性弦脉的出现和春季有关。《诊家枢要》曰:“春三月,六部中俱带弦。”在春季之外的其它季节,亦可见到少数生理性弦脉,这是平人肝脏功能活动正常,气血调和,气机调畅的表现。

细脉脉细如线、应指明显,多见于气血两虚、诸虚劳损、湿病。但细脉亦可见于正常人,此即生理性细脉。本研究中,12.90﹪的健康青年人会出现生理性细脉,这可能与少数人先天禀赋脉道细小有关,不属病态。《脉义简摩》曰:“人之禀赋各有不同,而脉应之……六脉细小相同,谓之六阴。”《医学传心录》曰:“命门相火只宜静,虽然沉细未为病”。

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主痰饮、食滞、实热。但滑脉亦可见于正常人,此即生理性滑脉。本研究中,滑而和缓之脉为平人之常脉,是营卫充实、气血充盈之象,多见于青壮年。《景岳全书》曰:“若平人脉滑而和缓,此自荣卫充实之佳兆。”《脉理求真》曰:“滑而和则为无病。”另外,体型肥胖者也可出现滑脉。肥人多痰湿,这是古人的经验之谈。《石门秘录》曰:“肥人多痰。”《万氏妇人科》曰:“惟彼肥硕者,膏脂充满,脂痰凝塞。”按中医体质学说,肥胖者多见于痰湿体质的人,痰湿壅盛,气实血涌,故多滑脉。

缓脉有两种情况:一是脉来缓怠无力,驰纵不鼓的病脉,多见于湿病、脾胃虚弱;二是脉来和缓,一息四至,应指均匀,称为平缓脉,即生理性缓脉,多见于正常人[1]。本研究中,9.23﹪的健康青年人会出现生理性缓脉。《脉理求真》曰:“缓为平人正脉,无事医治。”《诊家正眼》曰:“缓为胃气,不主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由于机体气血充盈,百脉通调,故脉来一息四至,和缓有力,是脉有胃气的一种表现。

实脉的脉象特点是脉充实有力,见于实证。但实脉亦可见于正常人[1],此即生理性实脉。本研究中,8.85﹪的健康青年人会出现生理性实脉。《医碥》曰:“虚实亦有得于生成者,肉坚实者脉多实。”身体健壮的青壮年在生理情况下,因气血盈盛,正气充足,脉气鼓搏有力,故脉来充实有力而且和缓。

洪脉宽大而有力,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涌,多见于热盛。对于洪脉与夏季的关系,历代医家有诸多论述。《诊家枢要》曰:“凡诊脉须要先识时脉……夏三月,俱带洪。”《濒湖脉学》曰:“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但本研究中,在夏季及其它季节的观察对象中,均未出现洪脉。这说明夏季气候尽管对脉象可能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并未显著到引起典型洪脉出现的程度。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浮脉、沉脉、迟脉、数脉、弦脉、细脉、滑脉、缓脉、实脉皆可在正常人中出现,因此在临床上遇到这些脉象时,必须注意辨别是生理性因素还是病理性因素引起。

大学生常见心理现象篇4

内容简要:常识把事物理解为是物自身,而且认为我们直接看到的就是物本身。哲学不断的来解决常识对于事物的看法中的矛盾,提出了许多关于“事物”是什么的观点。事物既不是物自身,也不是精神,而是一种结构。事物=物自体—信息—身体—现象(表象)

一、常识对于“事物”的理解

面对一个事物,常识是如何看待地呢?拿一个“苹果”来说,作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常识会认为:①这个苹果是一个外在之物,而不是在我的身体中或者心灵中的东西;②这个苹果是一个客观的事物,而不是一个主观的事物;③这个苹果是一个独立自在的事物,而不是依赖于我而存在的事物;④这个苹果有其自己变化的法则,不会因我的身体或观念的改变而变化;⑤这个苹果有其自身的属性:红绿色、圆形、酸甜味等,这些属性是苹果自身的,不依赖于我而存在,也不会因我的感官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属性是事物本身的客观属性;⑥我能直接看到这个苹果的本身及其红色、圆形等属性;⑦虽然我不能直接看到这个苹果的全部,但是我能直接看到这个苹果一个侧面;⑧这个苹果我在近处看起来大,在远处看起来小;⑨如果我是一个红绿色盲患者,我只能看到这个苹果的红色,而看不到绿色,不是这个苹果本身没有绿色,而是我没有能力看到它的绿色;就好比我是一个聋子,不是小鸟不叫,而是它的叫声我没有能力听到;⑩我梦中、回忆中、想象中苹果不是客观的外在的苹果,而是在我的心中的苹果,它是外在的客观的苹果的映象,是一种主观的东西。

二、常识对于“事物”的理解存在的矛盾和困难

常识信念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依赖,离开常识我们将难以生存,休谟说: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但是常识对问题的看法往往是从想当然出发,缺乏严密的推理,常识有时会把相互矛盾的观念、违反逻辑的思想同时接受下来。对于“事物”的理解,常识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困难,对于有些现象常识无法做出回答。

1、我们能不能直接看到事物本身?

常识认为我们能直接看到事物本身,比如我们抬头直接看到的就是太阳本身,但是这种理解是存在矛盾的。我们作一个设想:假设太阳本身现在突然不存在了,我们抬头还能不能在天空中见到一个太阳?常识肯定会认为我们看不到太阳了,因为它已经不存在了。但事实是,我们在8分钟之内还能在天空中见到一个太阳,这可以通过科学试验来得到证明。那么,我们还能看到的这个太阳是什么?⑴是太阳本身?当然不是,因为它已经不存在了。⑵是过去的太阳?过去的太阳是什么意思?已经过去了的东西就是在现在已经不再存在了的,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的现在还会存在,这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⑶是太阳的光线?当然不是,我们看到的不是光线,一定是一个圆形的太阳。⑷有一种观点认为,太阳不断地把它的“像”向外传播,在这个例子中,虽然实在的太阳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传出的“像”还存在,所以我们仍然能看到它的“像”。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如果太阳传出的是它的像,我们应该把它接受到我们的“家里”,我们能看到它到达我们这里的全过程,可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在1米、2米、10米、100米等距离看到不断向我们走来的太阳,而只能看到一个固定的挂在天上的太阳呢?按照现在科学的观点,看见就是把信息接受进来,但是我们却是看出去,向外看到很远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是看出去而不是接受进来,这如何解释?在上面这个设想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太阳,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我们既不是看到的现在或过去的太阳本身,也不是见到的太阳的光线或信息,我们看到地到底是什么呢?这是常识难以解释的现象。

与上面相同的一个例子就是我们能否看到已经消失了的星球。已经消失了上万年的星球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吗?从逻辑上讲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见到已经不存在的东西。但是天文学家却通过先进的望远镜在天空中看到了已经消失了的星球,这如何解释。科学的解释是,星球本身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发出的信息(通过光来携带)仍然存在,尽管非常微弱,通过先进的设备我们就会捕捉到这些微弱的信息,并在我们的眼中产生一个关于这个已经消失了的星球的视觉映像,于是我们就会在天空中见到这个已经消失了几万年的星球。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一个正在天空闪烁的星球,这个正在天空中闪烁的星球是什么?它是星球自身吗?当然不是,因为星球自身已经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它留下来的信息,这些信息不是星球,但是此时我们在天空中通过望远镜见到的星球是什么?同理,在夜晚我们遥望苍穹,繁星满天或明月皎洁,但我们真正见到的是什么?是常识认为的物自身吗,当然不是。

2、我们如何听到声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听到在遥远的天空中飞机的轰鸣声,那么飞机的声音在哪里呢?常识自然会认为声音在遥远的天空中,但是如果声音是在遥远的天空中,我们是怎样听到它的呢?常识认为声音传到我们的耳朵中,我们所以听到了它。但是如果声音是在我们的外面生成的,假如有一个声音在我们之外几百米的地方生成,然后它迅速地向我这里奔跑,两秒钟后到了我的耳朵里,我获得了这个声音,也就是我听到了这个声音。此时声音应该在哪里呢?理所当然应该在我的耳朵中。但是奇怪的是,此时我听到声音在我之外,在我之外几百米的地方存在着,一个已经跑到我的耳朵中的东西怎么还会在几百米之外存在着呢?这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声音一直在几百米之外存在,没有跑到我的耳朵中来,我又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呢?如果它跑到我的耳朵中来,它就应该在我的耳朵中,但是我为什么还会听到它在我之外几百米的地方存在呢?多么矛盾和不可思议的事情啊!常识对于我们听到声音的回答难道不是难以自圆其说吗?

3、事物是否独立于我的感官而存在?

常识认为,事物是客观的独立的,不依赖我而存在,事物不会随着我的感官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下面的试验常识就难以解释:如果我正在看我面前的一台电脑,现在我把一个眼睛闭上,用手去挤压另一个睁着的眼睛,我就会看到电脑在跳动。常识坚信电脑不会因我的眼球的变化而跳动,就是我用更大的力量去压我的眼球,电脑仍然不会有任何变化,它会纹丝不动;但是我们看到的现象与此正好相反,当我去压我的眼球时,我看到电脑不是纹丝不动,而是跳动起来,随着我的手的积压眼球而不断的跳动。如果我看到的跳动的电脑是电脑本身,那么常识认为电脑不会随我的感官的变化而变化就是错误的,因为我确实看到了它在随着我的眼睛的变化而跳动;如果此时我看到的跳动的东西不是电脑本身,那么电脑本身此时在哪里,它难道成了一个不可见的东西,那么这个可见的跳动的东西又是什么?

4、透过镜片看事物

我们可以通过镜片来看事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通过近视镜、墨镜、放大镜、望远镜、夜视镜等镜片来看事物。常识相信,不论我们通过什么镜子看事物,事物还是它原来的样子,决不会因我们使用镜片的不同而变化,不论使用什么样的镜片。但是当我们真的通过镜片去看事物时,我们却发现,同一事物通过不同的镜片来观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墨镜我们看到这个事物的颜色就会变成墨色;通过放大镜我们看到这个事物就会变大;通过望远镜这个事物不仅会变大,而且与我们的距离会拉近;通过夜视镜,在晚上这个事物就会明亮起来。一方面常识认为事物不会因镜片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我们的确通过镜片的不同看到了事物的变化。那么我们看到的有着巨大变化的东西是事物本身还是不是事物本身?如果不是事物本身,那么常识认为我们能直接看到事物本身的说法就是错误的;如果是事物本身,那么常识认为事物不会随着我们所看镜片的变化而变化就是不对的。不论从什么角度来看,常识都会处于两难境地。

5、对事物属性的分析。

常识认为,事物有其自身的客观属性,这些属性不依赖于我们的感官而存在,如树叶有绿色的属性、花有红色属性、冬天的水有冷的属性,但是面对这样一个试验,常识陷入两难。将两只手一只放在热水中,一只放在冷水中,过一会儿,把两只手同时放进一盆水中,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只手感觉到水是热的,另一只手感到水是凉的。同样的一盆水,在同时不会具有既热有凉的客观属性。对此如何解释,常识无法回答。

6、事物的“远小近大”

常识相信同一事物不论与我的距离是远还是近,其大小是固定的同样的不变的;但是常识又会毫不怀疑我们见到的事物在远处就会看起来小,在近处看起来就会大;常识同样认为,我们看到的就是事物本身。“我看到的就是事物本身”、“事物本身不会因与我们的距离的远近而变化”、“我们看到的事物远小近大”,这些相互矛盾的观点,在常识那里能够同时存在,而且相安无事。常识真是有着宰相的肚量,它能容下在逻辑上不能并存的思想,而且把它们都看作是真理。

三、常识对“事物”的理解的困难的哲学探索

哲学不能停留在常识的思维来看事物、对待这个世界,哲学家可以用常识的信念在这个世界上过正常人的生活,但是它却需要用哲学的思维来看待这个世界。哲学思维是一种科学思维,它既要符合逻辑,又要能够说明各种现象,而不能像常识一样违反逻辑和不顾事实的存在。

1、事物的属性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有一个红色的苹果,我们说苹果具有红色的属性,常识认为红色这种属性是一种客观属性,它是不依赖于“我”和我的感官而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苹果的红色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是物质的不是精神的、是外在于“我”的而不是内在于“我”的。但是西方哲学从德谟克里特、巴门尼德、柏拉图到洛克、贝克莱、休谟再到现在,许多著名的哲学家不同意常识的看法。近代科学家伽利略、波义耳等就认为:物质世界中没有颜色,只有在人的心灵中生成颜色的能力。洛克与波义耳是挚友,它接受了近代科学家关于颜色的看法,并从哲学的角度将客观事物的性质分为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并认为苹果的红色既不是客观事物的第一性质,也不是客观事物的第二性质,它根本就不属于客观事物,它只能属于心灵,它是客观事物的第二性质在人的心灵中生成的观念,是一种主观的东西。也就是说苹果的红色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是精神的而不是物质的、是依赖于我们的感官而存在的而不是客观自在的、是在心灵之内的而不是在心灵之外的。贝克莱、休谟继承了洛克的观点,都认为苹果的红色只是人的观念,只存在于人的心灵中,这也是西方经验主义的传统思想,康德也继承了这种思想。哲学对于事物属性的这种理解与常识对事物的属性的理解相比,它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事物的属性会随着感官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一个红绿色的苹果,在一个正常的人看来它是红绿色的,但是对于一个红绿色盲的人看来它就是绿色的,常识可能会认为,苹果本身就有红色和绿色两种颜色、但是色盲的人看不到红色而只能看到绿色,这种解释如果能够说得过去,那么,下面的现象常识就无法回答。当“我”的眼睛发生病变时,我会把平时看来是红色的苹果看成是黄色的;当我带上墨镜时,绿色的树叶就会变成墨色。尽管常识坚信事物的颜色没有变化,不会随着我的感官的病变或我戴上墨镜而变化,但是我们的确看到了事物颜色的变化,这是常识无法解释的事实。但是洛克、康德等人的回答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一困难,洛克等认为颜色只是经过人的感官在人的心灵中生成地观念,客观事物提供给人的只是刺激或者说是信息,这些信息经过感官的转化就在心灵中产生出颜色的观念,因此当“我”的眼睛发生病变时,尽管客观事物没有变化,但是由于我的眼睛发生了变化,因此生成的颜色也就发生了改变;当我戴上墨镜时,尽管客观事物没有改变,我的眼睛也没有改变,但是由于客观事物提供的信息在穿过镜片时发生了变化,所以在我的心中产生的颜色也就改变了。

这些哲学家的解释,既符合逻辑,又避免了常识的矛盾,但是它从来就没有真正说服常人来接受这些观点,因为在常人看来所谓在心灵中也就是在大脑中,而大脑在人的身体中,而在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苹果的红色决不会是在我们的身体之内,而是在我们的身体之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尽管哲学家说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但是常人只要看到了苹果的红色在我们的身体之外,他就会坚信苹果及其红色等属性不会在我们的心灵中的一种观念、一种主观的精神的东西,常识就不会放弃红色是事物的客观属性的信念。

2、事物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常识坚信事物是客观的、外在的、独立于我而存在的,决不是主观的、依赖于我的心灵的、在我的心灵中存在的观念。但是当洛克说明了苹果的红色只是我们心灵中的一种观念时,也就同时说明了苹果的其他所有的属性都在人的心灵中存在,因为贝克莱的论证是:事物的属性是捆绑在一起的不能分开的,如果苹果的红色在人的心灵中,那么它的酸甜的味道、圆的形状也就会不可分离的存在于人的心灵中。因为贝克莱的思维逻辑是:事物是属性的集合,而事物的所有属性都是在我们的心中的观念,所以“物是观念的复合”,而观念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的存在依赖于心灵的感知,所以“存在就是被感知”,所以心外无物,任何事物到存在于心灵之中,不在我的心灵之中,就在你的心灵之中,最后是存在于上帝的心灵之中。

这就是贝克莱的结论——心外无物。贝克莱的结论是复合逻辑推理的,整个推理过程不像常识一样充满矛盾,在逻辑上是严密的。我们常人可能会反驳贝克莱,既然所有的事物都是观念——我的或者是你的,那么我的身体也是我的观念,都在我的心灵之中,那么我的心灵在哪里呢?贝克莱的回到是:我的心灵是一个真正的实体,但是它是不可见的,虽然可以体会;我们看到的所有的事物都不是真正的实体,它们只是在心灵实体中的观念。心灵是不可见的,事物是可见的,凡是可见的东西都是事物,都存在于心灵之中。常人可能会反对说:心灵是在大脑中,而大脑是在身体中,我们的身体决不会是在心灵中,而是心灵在身体中,事物在我们的身体之外,因此事物决不会在心灵中,而是在心灵之外。正是常识与贝克莱的这种分歧,所以贝克莱的观点被常识认为是一种病态的思想。贝克莱与常识的区别是:贝克莱认为,所有我们见到的事物都在心灵之内,包括我自己的身体,我们能见到的只能是我们自己的观念,真正的实体——心灵——是看不到的;常识则正好相反,所有的我们看到的事物都是在心灵之外的,包括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灵在我们的身体之中,心灵不是实体,而事物才是实体。贝克莱的观点对立于常识,但是却更符合理性,因为它正确的解决了事物为什么会因我的感官的变化而变化的问题,而常识对于这一问题视而不见,武断的认为事物是不依赖于“我”而独立存在的。

3、真正的实体是什么

常识认为,事物是真正的实体,我们看到的苹果、山峰、树木、小草等都是实体,我们的身体也是一个实体,大脑也是实体,而观念、思想则不是实体,是依赖于大脑而存在的。心灵如果是指大脑就是实体,否则就只能是依赖于身体而存在的精神性的东西。但是康德却不这样认为,在康德看来存在三类实体:精神实体(心灵)、物自体、上帝,但是它们都是不可见的,我们直观不到的,不能认识的。我们能够看到的、直观到的所有的东西都不是实体,都是因为实体而产生出来的精神性的东西。精神性的东西有两种:一种是现象,它虽然在精神实体之内,但是对于“自我”却具有客观性,因为它是先验形式整理来自物自体的感性材料生成的东西,它虽然依赖于精神实体,存在于精神实体之内,但是对于自我它却不依赖于自我而存在,这种客观性是相对的,只是相对于自我才存在;常识所认为的事物就是这种现象,常识所认为的客观性、外在性,只能是现象相对于“自我”的客观性和外在性,但是对于精神实体,现象却是内在的、主观的。在康德的世界中,精神实体内还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有现象和自我构成的,自我面对现象世界,也就是常识所说的我看到的客观事物的世界。康德的另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就是观念,它不同于现象,是对想象的摹写,我们回忆中的和想象中的事物都属于此类,这些精神性的东西对于自我是主观的,依赖于自我而存在的,在在我之内的。因此在康德那里真正的实体是物自体,常识所认为的事物只是现象世界的东西。康德有三个世界:实体世界,包括物自体、精神实体和上帝;精神实体内的现象世界,也就是常识所说的自然界,它包括自然和自我,梦境在康德属于现象世界;自我所拥有的纯粹观念世界,它包括回忆和想象中的世界。常识不相信事物是一个非实体的世界,而只是一个精神的世界,常识坚信我们生活在一个实在的世界之中,自然界是一个实在的世界,而不仅仅是康德的现象世界。

4、罗素的世界

在《我的哲学发展》中,罗素谈到了他对于世界的最后看法(因为罗素对于世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观点),下面是罗素对于世界的看法的引文:

我想,把我的意见和莱布尼茨的比较一下,就更能把我的意见说得明白。莱布尼茨认为,宇宙是由单子而成。每个单子是一个小的心灵,象镜子似地映照宇宙。这些单子映照的精确性有程度的不同。最好的单子所照出的宇宙图形最不模糊。由于被亚里士多德的主词——谓语的逻辑引错了路,莱布尼茨以为这些单子不互相影响,而且这些单子之继续映照同一宇宙可以用预定的和谐来解释。他的学说的这一部分是完全不能使人接受的。只是由于外界的因果性的活动施加于我们,我们才反照世界(如果我们真反照世界的话)。但是他的学说还有一些别的方面是和我所主张的学说相合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关于空间的。莱布尼茨认为(虽然关于这一点他从来没有说得很清楚)有两种空间。一种空间是在每个单子的私的世界里。单子把材料加以分析和排列,在材料以外不假定有任何东西,就能知道这个世界。可是也还有另一种空间。莱布尼茨说,每个单子从它自己的观点来反照世界。观点的不同有类乎透视的不同。整堆观点的安排就给了我们另一种空间。这种空间不同于每个单子私世界里的空间。在这个公共的空间里,每个单子占据一个点,不然至少也占据一个很小的部位。虽然在偏私的世界里有一个私的空间,这个空间从偏私的观点来说,是极大的。当单子放在别的单子中间的时候,这个极大就缩成一个极小的针尖。每个单子的材料世界中的空间,我们可以称为“私”空间;由不同单子的不同观点而成的空间,可以称为“物理”空间。就单子正确反照世界来说,私空间的几何性质是和物理空间的性质相似的。这种说法的大部分可以不加改变地用来例证我所主张的学说。在我的知觉里有空间。在物理学里也有空间。据我和莱布尼茨来看,我的知觉里的整个空间只占物理空间的一个极小的部位。可是,我的学说和莱布尼茨的学说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差别。这个差别是和对因果的看法的不同有关,也和相对论所引起的后果有关。我想,物理世界中的时-空秩序是和因果有密切关系的。我认为物理世界里的时-空秩序是包含这种有方向性的因果的。正是根据这个理由,我有一种主张,这种主张是会使所有别的哲学家们吃惊的,即,人的思想是在人的脑袋里。一个星发出的光经过介乎中间的空间,使视神经发生变动,最后在脑里发生一件事。我所主张的是,在脑里发生的那件事是一个视觉。事实上我主张,脑是由思想而成——我用“思想”这个字眼是用其最广泛的意义,和笛卡尔的用法是一样的。对这一点,大家会回答道:“胡说!我可以用显微镜看见脑子,并且,我知道脑子并不是由思想而成,而是由物质而成,就和桌、椅是由物质而成一样。”这纯粹是错误。你看脑子的时候,你在显微镜里所见到的是你私世界的一部分。你所说你正在观看的是从脑子起始的一个漫长的因果历程在你身内引起的结果。无疑,你所正在观看的脑是物理世界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是你经验中的材料的那个脑,那个脑是物理的脑引起的一个遥远的结果。如果象我所主张的那样,物理时-空中的事能通过因果关系而知其在什么地方,那么,在眼和通向脑的神经中的事发生以后你才有的那个知觉,其位置一定是在你的脑中。我所主张的是,我们能看到或观察在我们的脑袋里发生什么事。我并且主张,在任何别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到,也观察不到。一个这样的事的集合——即构成我们自己的那个事的集合——我们知道得要比世界上任何别的东西更亲切、更直接。关于我们有什么事发生,我们不仅知道抽象的逻辑结构,我们也知道其性质,也就是说,声音的特性之不同于颜色,或红色之不同于绿色。在物理世界中,这样的事是我们所不能知道的。在以上所说的学说中,有三个要点。第一个是,物理学中的实体不是世界所由成的材料,只是构筑起来的东西。这些构筑起来的东西是由事而成,为数学家的便利而把那些实体当做单位。第二个是,所有我们不由推理而知觉到的东西,是属于我们私的世界。在这一方面,我是和贝克莱同意的。在视觉里我们所知道的星空是在我们的体内。我们相信的那个外界的星空是由推理而得的。第三点是,使我们能以知觉到各种事物的因果线(纵然处处都有这样的一些线)就如沙上的河,是容易渐渐消失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并不能永远能够知觉到各种事物。

把罗素的观点概括一下就是:有一个公共的世界,这是一个有实体组成的世界,我也是这个实体世界中的一员,在我这个实体中有一个私的世界,我所看到的世界就是这个私的世界,这个世界不是一个实体的世界,而是一个精神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的事物与在公共世界中的实体相对应,我作为一个实体,在公共的世界中与其他实体相互作用,同时我又能看到我私的世界中的事物。

四、事物是一种结构

把罗素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对于“事物”我有这样的看法:生活中的事物既不是物自身(这是常识的观点);也不是心灵中的主观观念(这是贝克莱的思想);也不是在精神实体中的行对与自我的客观现象(这是康德的认识),也就是说事物既不是单纯的物质,也不是纯粹的精神,而是一种结构:物自体—信息—身体—现象(表象)。

理解世界往往离不开物自身、事物、表象这些概念,但是这些概念不是一些孤立的存在物,而是一些有着不同结构的东西。

1、物自身就是物的自在状态,是物在未与主体相遇的状态,但是任何物都不是自身封闭的,它们都是在不断的发出信息,或者说提供某些刺激。因此我把物的这种状态用结构表示就是:物自身——刺激(发出信息)。

2、事物就是物与人相遇后被表象化了的状态,它是物自身与表象相对应的一种状态,是物自身与表象的构造之物,它既是认识的对象又是行为的对象,它既不是物自身也不是表象,它是这样一种结构:物自身——刺激——感官——表象。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事物,它不是一个孤立的东西,而是一个由复杂的结构生成的东西,是一个统一体。

3、纯粹的表象在这样状态下存在:刺激——感官——表象。它可以不与物自身直接对应、统一在一起,例如镜子里的镜像就是一个未与物自身统一在一起的表象,但是来自境面的信息、人的眼睛、人看到在镜子里面的东西(表象)是存在的;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物自身不存在了,但是由于它的刺激还存在,所以仍然会有一个表象生成,例如如果太阳本身现在消失了,但是由于它发出的光线还存在着,所以在8分钟以内我们仍然会在天空中见到一个太阳,航海模拟器或航空模拟器就是利用了这一道理。表象是不会自在的,它与刺激、感官同在,它的结构模式就是:刺激——感官——表象,但是这个结构中没有真实的物,也就是物自身。

用这种结构理论来理解哲学史上种种观点,就会看到他们的观点的深刻与不足:

1、贝克莱的名言:“物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的“物”就是常识所指的事物,但是他的事物只是这样的结构:感官——表象。就是说贝克莱的事物是依赖于感官而存在的感觉的复合体——表象,没有物自体,贝克莱是否认“物质”的存在的,也就是否定物自身的存在,而只是承认表象的存在;但是贝克莱看到了表象不能自在,它的存在就在于被心灵所感知,这是它的深刻之处。但是贝克莱尽管思想是深刻的,但是由于它对事物的结构的理解是片面的,把事物的“物自身——刺激——感官——表象”结构理解为“感官——表象”结构,所以它的物就成了一个无根的背离生活常识的让常人难以接受的理论。

2、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关于物的思想。朴素的唯物主义者认为物是不依赖于人的感官而自在的东西,这样的物只能是物自身,不是事物。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自身看作是事物,未能看到事物的复杂的结构,更没有看到表象对于感官的依赖性,是一种最朴素、最浅薄的对于世界的看法。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述朴素唯物主义的事物就是:事物=物自身,而不是:事物=物自身——刺激——感官——表象。

3、休谟的事物是什么?休谟的事物是一个单纯的表象,休谟把它叫做由简单印象组成的复杂印象,也可以说休谟的事物是一个印象之流。休谟的深刻在于把表象看作是一个由简单印象构造成的东西,而且是一个流变的东西;但是只是把事物看作是一个表象这种观点一旦走入生活,就连休谟自己也不会接受这样的世界:世界是一个印象之流。休谟的事物:事物=由流动的印象构成的表象;而真是的事物则是:事物=物自身——刺激——感官——表象。

大学生常见心理现象篇5

摘要:作为物理教师,都知道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实验方法或实验研究方法就是人们根据研究具体目的、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制造、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使某些现象反复再现以便让人们反复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本文主要探讨大学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实验课堂;大学物理;教学

我们知道,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探索物理知识的源泉。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还是物理规律的验证与探索,都离不开实验。而教学实践表明,实验是使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可见,实验教学是大学物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实物比语言描述的效率要高得多,而且比形象描述也要优越得多。这说明在课堂教学中,讲实验是不可取的。为了学生掌握更多的教学内容、教和学的方法等,应尽量多地展示实验,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验。即使在无实验仪器的情况下,画一张草图也比直接用语言来描述要好得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展示物理实验,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进行更多的思考。

一、物理实验是大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基础

无论是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边学边实验等,用于课堂教学中都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使他们在整个课堂始终保持一种心理平衡,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主动获取物理知识和发展各种能力。如通过实验可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这是“看实验”和“背实验”都不可能做到的,是只有让学生亲自做实验才能培养出来的能力。同时,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细致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等。没有实验,没有对象的观察,没有实验数据,物理现象的认识感受是不深刻的。可见,物理实验是物理课堂教学的基础。

二、物理实验教学中充分展示实验中的美

美是每一个人天生就喜欢的,当一个人见到一个令他心旷神怡的物品时,会为之倾倒,兴奋不已。而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实验,无论是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包括探究实验)还是课外实验等,都会让学生从赏心悦目的实验中找到兴奋点,从而产生由乐趣到志趣的转化。在实验过程中,你会发现通过实验展示出来的不同现象,会使学生在美感中找到平衡的支点,在思维中找到共鸣。

三、物理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有意外的发现

常言说,容易获得的东西,一般是引不起我们的注意的,只有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获得的东西才会更加珍惜。同样,在课堂教学中,展示物理实验时,应不断制造一些小的“麻烦”和“挫折”,激发学生的斗志,才会产生惊奇和好奇,才会产生兴趣。因此,在选用实验器材、实验内容时,应采取审慎的态度精心选择实验仪器和实验手段以及实验方法。如,在“声现象”和“多彩的光”的教学中,由于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学生非常熟悉和常见的物理现象,因此,能实现该部分内容的实验是相当多的,但是选择实验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应是尽量让学生在实验中有意外的发现为宜。

如,在“声现象”和“多彩的光”的教学中,由于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学生非常熟悉和常见的物理现象,因此,能实现该部分内容的实验相当多,这就需要选择的实验要尽量让学生在实验中有意外的发现。

声现象:将一个黄色的乒乓球悬挂在铁架台上,用放过的音叉慢慢靠近乒乓球,发现乒乓球发出清脆的响声,学生会在这清脆的响声中和艳丽的黄色刺激下,开始思考问题。再将敲过的音叉让学生接触一下,从而发现声音的产生与振动有关的事实。

光现象:在一个较大的透明容器中,倒入沈黑白照片的药液,再在上面倒入清水,使之形成两种界面,等这两种界面较模糊时,即可观察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会意外地发现另一幅美丽的图画,在溶液的上面,非常令人感到新奇,这就是海市蜃楼的再现实验。

色散:使用一个方形透明水槽,在水槽中,斜放入一个平面镜,用一个小电筒照射水中的平面镜,适当调节平面镜的角度,会看到一条彩带出现。

四、物理实验教学中掌握实现课堂实验的简单方法

在物理实验中,并不是每一个实验的完成都是容易做到、容易看到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才能把实验做得完美和满意。我们知道有些物理量可以直接进行测量;而有些物理量是不能直接通过测量而得到其值,而要通过物理量之间的转换间接进行测量。一般来说,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直观的,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非常容易得出,对于后续的学习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如,测量通过某个电阻的电流值时,只需要与电阻串联一个电流表即可得出;用欧姆表直接测出某一电阻的值;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出某一物体的长度等。而有些物理量的测量则需要通过转换的方式来实现,比如重力、速度、加速度、密度、单摆周期、压强、分子的大小等。但间接测量中有一些物理量测量的方式较简单,有一些却非常复杂。如重力的测量就属于非常简单的一类,只需要弹簧秤就可直接进行读数,通过视重值,即可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间接得出重力的大小;而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加速度的测量却是需要知道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需要的时间,并且要保证物体的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条件下。因此,如果需要物理实验来进行直观、生动的教学的话,就必须知道如何做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最优化的时间达到最好的结果。只有了解这些物理量在测量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哪些,才能充分利用实验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

五、结论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清晰明白的道理是:实验既是教师教物理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学物理的重要方法。只有这样的认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才会让学生在通过观察实验、做实验中了解科学家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并提高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发展思维能力等,特别是对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作用。可见,实验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是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沈农明.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大学生常见心理现象篇6

关键词偏见刻板效应固定化概括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psychologicalmisunderstandingsincollegeadministrationarecausedbythestereotype.itisverynecessaryforustoanalyzehowtheyformandeliminatetheprejudicefromtheideologicalsource.

Keywordsprejudice;stereotype;immobilization;generalization

1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也称定型效应,它本质上属于一种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是指人们判断和评价别人时,依据的是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个人或某类人的固定印象而非客观评价的心理现象。人们往往持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心理标签,认识和判断他人时,往往忽略了其个性的一面,而是倾向于对其从类群中定位。这样,一种错误的印象就产生了:他属于那一类人,他和那类人中的任何人都是如出一辙的。于是,这种笼统而泛泛的固定化、概括化就造就了刻板印象的形成。

刻板印象会影响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评价,以致评价往往失之偏颇。例如,某老师留给某领导的印象或许是比较清高的,而当他正好听到个别学生对该老师有失公允的评价时,通常他会认为是该老师真的错了,而不再去对这个老师做进一步的调查。具体到个别系里的个别领导,在向学生了解老师的教学情况时,也往往是只接触那些班干部或系里的学生会干部,而这些学生学习水平不一,他们往往基于自身的学习成绩来评价老师的好坏。换言之,如果某学科的成绩达到了他们所期望的结果,那么他们就会认为任教该学科的老师是好老师;反之就是不好的。可见,师生不同的角色分配导致了不同的彼此之间的期望。良好的师生关系有赖于彼此之间角色期望与角色行为的一致或相互认同,否则,师生之间的冲突就会在所难免。

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反映到了辅导员或系领导那里,就看他们怎么去听了。倘若他们能辩证地倾听这些意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或者能够与任课老师平等地交换一下意见,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倘若这样的领导无视老师的存在,利用其职务之便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就反映给学院书记、院长、人事处、教务处、系部等上层领导或部门那里,而当这些上层领导在将某系领导对某老师的评价传达给教研室主任时,问题可就复杂化了。

事情的流程往往是这样的:教研室主任会将他或她所听到的对任课老师的评价反映给任课老师,而新来的年轻老师考虑到立足未稳、人微言轻,在不太明了真实情况的前提下,对教研主任的批评又不便申诉,这时,教师的无言就成了一种对上面领导评价的自动默认,这样该老师就会留给教研室主任一个负面的印象。毫无疑问,该老师的无可奈何会强化各级领导对他的刻板印象,而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了。因此,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各级领导一定要考虑到刻板印象的不良影响。尤其是,这种固附在某些领导头脑里的刻板印象会给那些喜欢吹毛求疵的学生以更大的状告老师的机会,他们从不愿或不敢公开向任课老师直抒己见,因为他们了解老师对他们的了解,自知他们的这些评价有多少可信度,感觉自己的理论难以摆到桌面上,他们只是期望从领导那里得到心理上的安慰。

所以,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畅通领导、老师、学生之间的有效对话渠道。教研室主任要给任课老师讲话的权利,然后把不同的观点及时反馈给各级领导,最后务必回到“告状”学生本人及其系领导那里,让事实澄清一切。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有时学生在向系领导反映对某老师的评价时,未必有任何恶意,而往往是系领导自己的演绎在作祟,于是当带有个人极大偏见的意见反映给上层领导时,如果上层领导一味信任该系领导的话,不去调查研究,无视任课老师的真实心声和事情的究竟原委,那么,这转来转去、不断升温的偏见性评价就无形当中落在了无辜的任课老师的身上了。

刻板效应容易派生公平世界效应,也就是说,人们由于满足现状而往往会对某人或某事抱有偏见,而这种偏见又使得人们对不公平的现象也麻木不仁甚至心安理得。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人们持有的既有观念,这种观念主宰下的心理便是你遭惩罚或受表扬都取决于你过去的所作所为。因而,人们往往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视而不见。你遭到别人欺负了,人们会觉得你肯定有错,岂不知,也有可能是欺负人的那位错了,但事情的不公正性往往就这样被人潜意识地默认为合理的了。譬如,通常情况下,当教研室主任找某老师反映上层领导传达的意见时,他并不期望该老师能坦言自己的观点或者倾向于不信任该老师的话,因为倘若该老师稍一张口,一句现成的话就把该老师的话顶了回去:(下转第29页)(上接第10页)“这么多老师,为什么人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呢?”实际上,“人是情境的函数”,发生在某个老师身上的事会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照样发生在其他任何老师的身上。

2消解路径

2.1直面事实

“直面事实”是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术语。“现象学始于胡塞尔对心理主义的批判,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运动。它将一种理性的、探究的态度落实到学术领域内,来研究觉知、目的、意义以及个人的与社会的经验。”①胡塞尔提出的“面向实事本身”的现象学原则类似于中文的“实事求是”。它有两层意思:首先,现象学强调“无前提性”。在胡塞尔看来,任何“预设”和“前提”都带有某种意义上的“偏见”,严格的哲学需要“反思的彻底性”。其次,哲学只从“在直观中原本地呈现出来的东西”出发。要确立哲学的严格起点,需要将所谓“自然的思想态度”通过“还原”法来“悬搁”。可见,这一“面向实事本身”的现象学原则,旨在提出旧哲学以概念抽象为把握方式的思维框框,寻找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2关注事物本身

胡塞尔关心的是现象在意识中的构成,海德格尔却试图跳出意识哲学的范畴,他首要关心的是事物本身的自在存在。而横亘在我们与事物之间的屏障正是我们久已习惯的“概念抽象”思维,而其固定的概念机制恰恰通过“表象”思维蒙蔽了事物本身的自在存在。海德格尔现象学的基本理念在于寻求以非形而上学和非主体主义的思想姿态去面对当今的技术理性主宰的世界,而人一旦有了这种禀赋,目光自然会剥除蒙蔽在许多事物表面上的屏障,从而可径直深入事物的深层并触摸到其真正本质。

3结语

“现象学的方法不是固定的操作程序。现象学并不反对经验的实证的方法,而且致力于寻找合适的实证方法。”②从现象学的分析视角来看,根据一个人所属的人群特征,自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推测到他的一些典型特征,这可算是刻板效应的积极作用。但是,刻板效应在简化我们认识过程的同时,更容易带给我们以点带面、凝固看人的判断偏差和认识错觉。因此,高校管理过程中既要合理地运用刻板效应,又要避免让刻板印象蒙蔽了我们的视野。

注释

大学生常见心理现象篇7

【关键词】广州市;高二学生;

们在2005年、2008年和2011年对广州市高二年级学生情况进行了3次调查,3次调查均用相同的调查问卷及相同方法,本文将调查结果通过纵向与横向的比对研究,讨论了5年中广州市高二学生的变化趋势,这对了解当前中学生状况,为更好地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提供了一定的背景资料和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收到1502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698名(46.47%),女生804名(53.53%)。2005年采样216名(14.38%),2008年采样492名(32.76%),2011年采样794名(52.86%)。

1.2方法

1.2.1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答卷方式,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学生集中自填问卷,当堂填写,当场回收,学生答卷时不能相互讨论,以保证问卷的回收率、有效性与可信度。

1.2.2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高二上学期对学生进行情况调查,3次收集到问卷1571份,淘汰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1502份,淘汰率为4.39%。

1.2.3机器阅卷将数据资料输入计算机,用SpSSforwindow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交友行为

交友行为,从朋友交往情况、异往情况、恋爱经历以及对高中生恋爱的看法4个方面进行考察,结果表明5年来学生的恋爱经历并无显著变化,而其他3个方面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

5年来,表示“非常满意”和“有知心朋友”的学生比例上升,差异非常显著,提示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交友情况在不断改善。女生“有知心朋友”的比例大于男生,男生对朋友交往表示“非常满意”的比例大于女生,反映出了女生更需要倾诉,交往更注重内心的体验。见表1。

异往情况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尤其是2011年的调查,有“非恋人的异性密友”的比例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无异性密友”的比例大幅下降。“不想有异性密友”的比例下降,说明学生在异往方面更健康、更大方、更深入了。见表2。

恋爱经历男女分别计算无统计学意义。半数左右的学生没有恋爱经历,而恋爱次数达到“3次或以上”的比例有所下降,是否提示学生恋爱态度更认真,恋爱维持的时间更长了?见表3。

对“高中生恋爱”的看法,男生、女生分别呈现出非常显著和显著的差异。认为“可以相互勉励”的在3次调查中均居首位,比例有所上升超过半数;认为“有助了解异性”和“是快乐的事情”的比例较多,也有上升的趋势。见表4。

2008年的结果引起笔者的兴趣,他们认为高中生恋爱是“理所当然”的比例在3次调查中最高,同时持否定态度的“妨碍学习”和“为时过早”也是最高的,女生中选择“妨碍学习”和“可以相互勉励”之和大于100%,说明她们中的部分人同时选择了这两个看似相斥的选项,反映了他们对此问题的犹豫和矛盾。

2.2约会行为

考察了与异性单独约会的经历和初次约会的年龄。虽然单独约会的经历3次调查中并无差异,但是初次约会的年龄男女生均发生一些显著的变化。

与异性单独约会情况无统计学意义,也无性别差异。约4成的学生有过恋爱性质的约会,同时约3成的学生没有与异性单独约会的经历。见表5。

初次约会年龄在17岁及以上的比例下降;男生初次约会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5~16岁,而女生初次约会的主力军由15~16岁变成了13~14岁,12岁及以下的比例也大幅上升,约会低龄化趋势非常明显和典型。见表6。

2.3接吻行为

接吻行为主要调查了学生的接吻经历以及关于初吻的一系列问题,如初吻年龄、谁主动的、动机如何等问题,总的来说5年来女生的变化要大于男生。学生的接吻体验没有显著差异,也无明显性别差异,4成左右的学生有过接吻经历。见表7。

男生初吻年龄无显著差异,女生则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初吻年龄主要集中在15~16岁,而初吻发生在“12岁及以下”、“13~14岁”两个年龄段的比例上升,其中女生初吻低龄化非常明显。

关于“初吻由谁提出”的问题,大部分女生表示初吻是对方提出的,半数以上的男生表示双方都有意愿,说不准是谁先提出的。这表明主动提出接吻要求,在学生看来还是感觉并非很“好”的事情,因此在调查中出现了互相推诿的现象。见表9。

3次横比,男生没有显著差异,而女生则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有趣的是,2008年女生“自己主动”和“对方要求”的比例都是最高,模棱两可的回答最少,显示出她们在“初吻”问题上“责任”很分明。

另外,可以看到男生承认自己主动减少的同时表示对方主动的增加了;女生表示“说不准”的在2011年也显著上升并接近半数,说明在接吻问题上女生比以前更主动了。

“初吻动机”有着显著的差异。在6个选项中“喜欢”是最首要的理由,而表示“爱”的比例的排位靠后;说不清楚原因“不由自主”的比例也很大,尤其是男生;女生中被“迫”的比例少了,由被动为主动的增加;与此同时出自“好奇心”和“想尝试一下”的比例提高。提示接吻示爱的功能的削弱,而其猎奇的心态和满足欲望的功能提高了。见表10。

2.3行为

行为的调查围绕经历、初次的年龄、对象、身份、避孕措施、发生动机和对婚前的看法等问题展开,5年来,学生的行为没有发生显著改变,仅女生的2项调查具有统计学意义。

女生行为有显著差异,男生则没有。男生承认发生过的比例是女生一倍。值得讨论的是2005年与2011年的结果相当接近,而2008年调查男生女生均高出一倍左右。见表11。

初次年龄没有显著差异,男生的初次年龄相对集中一些,大概在15~16岁之间。见表12。

初次对象没有显著差异。初次的对象最主要的是恋人,而男生初次的对象较为多元化,但是由于统计人数较少,该现象无显著性。见表13。

“其他”主要指的是初中、中专、职业学校学生和无业社会青年等。男生初次对象的身份没有显著差异,男生相对而言更容易与同龄的在校女生发生初次。女生初次身份,2005、2008年是以高中生为主,到2011年高中生却成了比例最低的一类,可见女生更容易与较年长、较成熟、社会经验更丰富的异性发生行为,该现象存在显著差异。见表14。

初次避孕措施没有显著改善的趋势。学生初次行为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是令人担忧。“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和采取“体外”这种很不可靠的避孕方法的比例不低,体现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仍有待提高。

当然学生尤其是女生对“安全期”的认识有所提高,也反映了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性知识。见表15。

初次动机无显著差异。“好奇心”和“想尝试”这类猎奇心理比例上升,在男生中甚至已经成为发生初次的首因,而2011年男生选择“爱”和“喜欢”对方的比例排在倒数第二、三的位置。见表16。

学生对婚前的看法,女生有显著差异。认为“如果相爱可以发生”的比例居于首位,女生的这一比例2011年显著下降;约1/5的男生认为“没有爱也可以”,女生也略有上升;无论男生女生“婚前应守贞洁”的比例上升了,女生的比例更是非常接近“有爱可发生”了;女生的贞洁意识明显高于男生。学生们的观念更加多元化,观念到底是淡薄还是重视了,却不好下结论。见表17。

3.1学生的交友行为日趋改善,反映出人格的发展更加健全

从2005~2011年,从80后到90后,学生们的心态更加开放和自由,更愿意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学生交友更加大胆,异往更加频繁。

学生对朋友的渴望,也反映出了其孤独感的增强,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自己的朋友交往表示满意,反映出学生的沟通技巧在不断进步。

3.2学生部分行为的低龄化趋势,反映出性心理成熟期的不断提前

本研究证实了5年来学生约会行为、接吻行为的提早现象确实存在,而生理、心理更早熟的女生尤为突出。虽然,初次的年龄并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平均十五、六岁发生,有6个学生甚至在12岁或更早就发生首次了,也确实需要引起关注。

大量的研究数据显示,现代人的生物成熟已经大大提前,可以断言学生性意识觉醒、性冲动产生、出现与此有着密切关系。

3.3学生对性的态度越来越开放,反映出性的娱乐功能逐渐被认同

现在学生的平均智商超过了以前的同龄人,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与此同时,社会大环境对性采取了更加宽松、开放的态度。因此,猎奇的心态成为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促使学生,尤其是男生在恋爱中的相关行为不断升级。

另外娱乐心态也引起重视,恋爱、接吻、等行为成为了部分学生的“社交方式”,以至于初次的对象有超过20%的男生表示不是自己的恋人,而是朋友、亲戚等其他人;接吻、等相关行为的动机更多是为了快乐,认同“无爱”的比例有所上升,而其示爱的功能减弱了。

3.4学生性经历的变化相对稳定,反映出所谓中学生性泛滥的风潮言过其实

本次调查,5年来有一半左右学生承认曾经恋爱,约40%的学生有过接吻经历。发生过的男生均值为8.36%,变化范围5.94%~11.76%;女生均值为4.16%,变化范围2.68%~6.77%,该结果与广州市同时期的其他调查[1-3]相似或略高一些。初次的对象最主要的是恋人,身份主要是在校学生。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有所增加,而性自我保护意识仍然堪忧,不安全的仍然普遍。

以上种种均未达到部分媒体所报道的“泛滥”程度,片面夸大严重性,无益于中学性教育的开展。考虑学生身心发育的提前,西方价值观的影响,高二学生的性相关行为还是在一个适度合理的范围之内的。

3.5生于80和90之间的学生,有着独特的和性观念

调查中我们很诧异的发现,2008年调查的学生,在诸多问题的回答与2005年和2011年前后两次的调查有明显不同。他们是一群生于1991年,介乎80后和90后之间的孩子。

他们观点鲜明,在对中学生恋爱的看法、初吻谁主动等问题上,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很清晰的,而比较少采用模棱两可的选择项。

他们以“爱的名义”将性相关行为升级。2008年调查中学生的发生率最高,但与此同时,他们以“爱”为动机发生的比例最大,猎奇心态的比例最小,对“无爱”的认同度也最低。

这种敢爱敢做、个性张扬的性格不仅比2005年调查的80后要突出,甚至让比他们晚出生3年的90后也自愧不如。有研究表明,人格因素确实对人的有明显影响[4],但是,2008年调查所反映出的现象是否与之有关,以及这一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仍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德全,汪保国,周卫平,等.广州市中学生性知识和情况调查.中国校医,2005,19(6):601-602.

[2]王娟,王家骥,王心旺.广州市中学生现况研究.实用预防医学,2008,15(2):124-125.

大学生常见心理现象篇8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关系到今后人们对其评价如何,它往往决定着今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交往,也很难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了解首因效应的意义在于能使我们自觉地利用这一社会心理效应,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服务,帮助我们顺利地进入人际交往。这一方面的意义,对于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在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等现实人际交往活动中,给交往对象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于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作用。开端不好,就是今后花上十倍的气力,也很难消除其消极影响。所以,在现实交往中,务必在“慎初”上下功夫,力争给人们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知觉大多数都受着这种效应的影响。由于它使得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等等。所以,晕轮效应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在对人的外表特征的知觉中,如对人的容貌的识记,晕轮效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妨碍我们去全面地观察、评价人,使我们不能从消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在积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对人作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晕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对人的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认识和掌握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有助于我们克服看待别人的偏见,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别人产生偏见的原因。这一点,对领导者和管理者尤为重要。

定型效应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人的头脑中的定型多得数不胜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籍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在人们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定形象。如知识分子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份的形象,山东人常被认为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劳,等等。

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版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如见到一个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他必定是一个运动员。

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由于在各类人当中广泛存在着的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此所谓“仕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例如,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农民的形象,与过去相比,就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克服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

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并透露给这些学生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在管理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一旦好意知觉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等等,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

马太效应

在《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无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斗;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和启示是:其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委以相应的工作,授以相应的职务;其二,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三,“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有利于运用目标激励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上的突破还真与“马太效应”有点关系。

鲶鱼效应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达港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出好几倍。但多年来只有一只渔船能成功地带着活鱼回港。该船船长一直长期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在打开他的鱼槽时,才发现鱼槽里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因受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了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威胁和竞争作用,它符合现代管理的原则。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霍桑效应

大学生常见心理现象篇9

论文关键词:文学语言,模糊性,美学意蕴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的模糊性是指语词或者是意象所表达的对象可能有多个意义,语言的模糊性使语言摆脱了手段、工具的附属地位,确立了语言在文学中的主体地位。模糊语言是作者利用语义的不确定性和接受者理解的灵活性而精心创造出的一种具有不定性、概览性、非量化等特征的艺术言语。模糊语言是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含蓄性和艺术性等特点。通过模糊语言的运用可以创造一种含蓄、悠远、空白的美,给作品增添言有尽而意未穷的艺术魅力并且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模糊语言含蓄、隽永、意味深长,是构建文学作品美学意义的重要手段。

由于长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张爱玲对汉语言文字的韵味有着无比的热爱,在她的众多作品中,都是自然自觉地在语言的运用及句式的选择搭配上,讲究语言与文学意境的吻合性,注重声律节奏的音乐性、审美性,体现了文学语言的独特魅力。尤其是她的散文,集中表现了世俗生活、作者的审美经验、冷暖自知的爱情和忧郁感伤的童年。其作品风格苍凉,语言运用十分精致和讲究,往往能让读者从中品味出人生的酸甜苦辣,感慨世事苍凉,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苍凉的美丽和浓浓的哲理意味。如在有名的散文《爱》中,张爱玲巧妙地运用了一种似是而非的文学语言,以一种执着的现实精神将人生的孤独感以及爱情的苍凉浓郁地渗透到作品中去,让读者在寻常的人生中品味无常的滋味。她的语言富于创造性论文格式范文,擅于将含蓄、悠远富有哲理的味道融进其作品中来。本文试图以《爱》为切入点,从散文语言的似是而非、含蓄隽永来分析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功用,从而探讨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独特美学意蕴。

1.意象的含蓄美

审美主体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常常运用自己独特的悟性和知性将由外界得来的感知表象转化成语言文字,并且诉诸于纸上。独特的审美习惯和人生阅历,使主体在创作的时候往往会可以选择那些富有多种意味的语言,这种语言便是主体用来表达自己内心意象的最好的工具。意象也是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因此,作为审美主体的语言表达者,在将意象对象化的过程中难免要遇到“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客观对象的无限性,语

言的有限性已显得无力承担起“显象”的任务。但模糊言语能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

陈原在其《社会语言学》中是这样释的:“如果按照形式逻辑来看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是同精确语言相对立的。”[1]沈卢旭先生则认为:“模糊语言是指在意义上不明确,在表述形态上不清晰,内涵伸缩性大,解释或理解可变性大的这一类社会交际使用的语言”[2]。《辞海》中则说,“指表达模糊概念的语言”。从这些解释中,我们可以知道,模糊语言是指所表达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难以明确规定且隐含多种判断的语言。模糊言语不仅能最大可能曲传出言语表达者内在的深邃和难以言传的意象,而且能以最简洁的言语负载起最丰富的信息,从而使言语接受者能最大程度地与言语表达者内心的意象相符合,从而传达出作者的真正意图。

张爱玲常常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意象常常是含蓄而令人浮想联翩的,借着这意象,不同的读者能接收到不同的信息,但这些不同的信息都在最大程度上与表达者内心的意象向符合,只有这个时候我们才能明白作者张爱玲向我们传递出的意义。

散文《爱》的意象并不丰富,甚至是重复着同一个意象。就是这简简单单的意象,却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含蓄幽美的少女爱情画卷。张爱玲两次提到相遇场面中的“春风”、“桃树”绝妙地传达了模糊语言含蓄的美学意蕴,作为意象的“春风”、“桃树”也是两度重复。“春风”、“桃树”是一种轻巧、含蓄的感觉。风吹桃花落,更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在中国文学里,常常以桃花、春风的意象之美来隐喻女孩子。《诗经》云:“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之归,宜其室家。”桃树开花在春风里,女孩好梦在青春时,与桃花相映红的女孩,在花样的年华里,怎能没有“于归,宜其家室”的幽思?含蓄又隐喻的诗性本质论文格式范文,丰富、扩大、深化了文本的诗意内涵。春风是暖的,桃花是美的,梦是甜的,青春是嫩的,意象的含蓄之美织出了一袭色彩鲜明、光泽柔美、质地纯良的华美的袍。借着“春风”、“桃树”轻柔的外衣,少女含蓄地表达了对初恋既渴望又害怕的心理。只见她“穿着月白的衫子”,“手扶着桃树”,“立在自家后门口”,显然她在等候年青人的出现。年青人果然也从自家门口出来走近她,轻声对她说:“噢,你也在这里吗?”然后他俩相视无语,“站了一会儿,各自走开了”。从年青人方面看,他也是特意过来与姑娘见面并打招呼的。正是因为两颗年青的心在默默无语中相许已久,才有这一次看似偶然、其实必然的一次见面。所以这个夜晚的相见,可以看作是姑娘和年青人之间心照不宣、默许默契的一次“约会”;是两颗年青的心碰撞而生出爱情火花的人生一瞬。张爱玲总是善于用这种看似朴实实则用心选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只是用一句“你也在这里吗?”就将初恋时刻羞涩而又渴望爱情的心理表现出来。这种意象的含蓄是文学语言模糊性的一个重要特点。

文学作品的美,主要的是通过意象的含蓄美来反映的。含蓄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特征。而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可以使意象更具有丰富性、变化性,从而激发读者的想象,使意象产生含蓄美的审美效果。模糊语言所以有助于表现意象的含蓄美,是因为美感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自由感受,是作者的审美想象、审美感受共同作用的产物。文学语言的模糊性给读者营造了一个含蓄的氛围,造成从意象到读者之间的一块空白,这是一个读者自由想象、自由感受的空间。读者可以在情感、想象、感知的共同作用下,在阅读中感受艺术形象的含蓄蕴藉之美。

2.意境的悠远美

意境是一种艺术境界,它是文学作品,尤其是抒情性作品的本质特征。有意境的作品是使人读后产生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乐感。文学语言中模糊语言的巧妙运用就具有创造这样一种缥缈朦胧的意境美的再造功能,它能使读者在空灵飘逸、似有若无中感受到作品意境的悠远美。因为模糊语言所构造出的审美情趣是处于朦胧之中的,读者在接受文学语言的模糊性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融入一个多元的、复杂的、神妙的语言张力网中,再通过自身的才智和能力的想象和重构,与作品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完成对作品的审美活动。散文中的情景交融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境界即意境的创设更是离不开模糊语言。模糊语言创设意境,强化美学张力文学语言的美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模糊语言来表达的。模糊语言可创设一种意境,以取得意在言外、情在辞外之效。它既强化作品的美学张力,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能创造美的意境,传达诗的意境。

在《爱》中,张爱玲笔下这样简单、平凡的故事其价值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作者以女主角一生坎坷飘零的悲惨人生作为对照与衬托,强调这件往事对于她毕生的人生意义与全部价值之后论文格式范文,并未完成她最后的构思,而结尾才是这篇作品最为精妙的一笔:“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也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作者用重复的“于千万……”这样模糊的语式将人与人相遇的偶然性表现出来,一句“噢,你也在这里吗?”不仅让人看到等待的艰辛,也让人为这样机缘巧合的安排所感动,此时,只有这种模糊性的语言才能表达出这种短暂又偶然的爱情。而张爱玲,正是运用文学语言意在言外的模糊性,将读者带到文章的悠远的意境之中。这哲理性的感唱,不仅仅是该散文诗意的饱和点同时也是被后人所称赞的绝美之句。作者从空间与时间两个方面,对自己叙说的“爱”的“故事”进行普泛性的思考。以空间而论,你会遇见千千万万个擦肩而过的人,而你想“遇见”的人却属偶然;以时间而论,你会不早不迟刚巧赶上一次属于你的情缘,如此在漫漫人生途中,双方相遇相知,而赴一次“你也在这里吗”的心灵之“约”。显而易见,张爱玲在这里对人生的初恋进行形而上的冥想独语。她认为,人生的初恋是唯一的、又是偶然的;唯其短暂与偶然,常常会因此而失落;唯其偶然的际遇,才会成为一生记忆的珍藏;唯其短暂才会永恒;惟其短暂和苍凉,“爱”才会永恒和美丽。张爱玲的哲理感唱,使这篇散文成为哲理与诗情交融的抒情诗。而令读者为之感动与思索不已的,也正是这最后的画龙点睛之笔。原本再平凡不过的、关于男女夜晚相见的生活细节,经过作者的对照与衬托、抑郁气氛的创造与渲染,尤其经过最后哲理性的触点与升华,《爱》就完全达到诗的凝结与概括的境界,那男女相见的生活细节使人不再感到司空见惯,而被渲染成诗境中抒情写意的主体意象了。作者情不自禁的“触点”“升华”,使读者豁然顿悟,原来这个主体意象及其内涵,被赋予了特殊的、自我抒情的意义而成为“有意味的形式”;即论文格式范文,作者将自己的初恋也融进这一句看似偶然而又必然的“你也在这里吗?”之中。

著名的哲学家康德曾经说:“模糊观念要比清晰观念更有表现力,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是根本无法用准确语言表达所想的东西。”[3]张爱玲巧用语言的模糊性特点描述出来的故事却是使无数读者为之流泪的经典。

3.意蕴的空白美

意蕴是指在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它是创作主体对于艺术形象或意境的深刻领悟和创作的结果。它突破了作品意象或形象的具体意义,成为一种超越意象或形象意义带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心理哲理内涵。文学作品所具有的这种深层的象征意义隐含在作品的深层结构之中,超越了作品所反映的特定的历史内容和作家的具体生活感受,我们在探讨体验它的超越时代和历史的永恒魅力时,常会体味到其中蕴含的那种复杂的说不清的韵味。文学作品得意蕴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的特点,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意蕴的丰富需要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熟练的使用语言。从美学角度来看,潜在信息蕴涵得越丰富美学信息量就越大。内涵如此丰富的美只能用模糊的语言表达出来,因为概念外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伸缩性。这种“不确定性”和“空白”意义最能创造意蕴的空白美。文学创作的终极目的是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审美感受,这种文学的审美需要决定了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因此,作家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也决定了作品的成功与否。

苏姗·朗格认为:“一旦掌握了操纵符号的本领,他所掌握的知识就大大超出了他全部个人经验的总合。”[4]张爱玲就是这样一个艺术家,她以其驾御语言符号的高超本领,与艺术规律及更广泛的人类情感相拥抱。文中那些素朴得没有任何修饰的语言文字,从语言符号层到字句达配,都没有经过一点剪裁和润色,然而,就是这纯然一派本色的文字使词语的意义范围倍增,使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真的生活,从文中引出审美体验的想象,去填充隐含在文本之外的空白,构成一个与客观经验相适应的艺术客体,从而获得美感与启示。如女孩的外貌,作家只用了一个字“美”,这个模糊却又让人浮想联翩的字,能调动起读者的不同理解与想象。“对门”一词是如此简单平常,与美、青春、性别联系起来,却又包含着如此丰富的心理情感内涵,为后面的问候场面埋下了情感伏笔。在形象的刻画上,作家对男女两位主人公都没有太多笔墨。我们只知道女孩出身于“小康人家”、“十五六岁”、“生得美”,曾在春天的夜晚,穿着“一件月白的衫子”“手扶着桃树”“立在后门口”。男孩就更为模糊了,仅通过女孩的回忆告诉我们,是一个住在对门的年青人。双方的具体外貌、性格、情趣、品质、家庭背景、人生经历、心理活动都被作家一笔带过,或根本不提。作家用这种模糊的手法淡化人物形象,目的是为了加强情绪氛围,突出这份情感的价值。模糊的语言,却把我们带进美丽而苍凉的爱情之中。相遇只是一刹论文格式范文,相离却是一生。

张爱玲把自己对爱的感受深深的融进了作品之中,“因为慈悲,所以懂得”她摒弃了热烈的男欢女爱,也没有缠绵的海誓山盟,只将一个初露端倪便匆匆结束的故事浓缩成宁静春夜一声平淡的问候。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细节却抓住了“在那不可解的喧嚣中偶然也有清澄的,使人心酸眼亮的一刹那”,把寻常人生的真实本相深藏在个体生命的微末的人生哀乐里面,将至真至美的东西无法永恒、人生天地间不能自主而又无法言说的悲哀不仅表达得深刻,而且高明地以审美的、诗意的哀感去应付、去中和了那种广泛的存在于现实世界的苦难。作品中含蓄爱和美,因其没有表达,最终无法表达,无处表达,而蕴结成深厚的情结,触动了世人心中某个角落里皆有的隐痛,剖析出人们真实的世俗化的生存境界。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并最终归结于语言。语言艺术具有形象塑造的间接性、意象性和模糊性,并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自由性。文学是通过审美的语言,即形象、情感、情节来描述的,这便形成文学审美的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是文学语言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点之一。文学语言的这种模糊性使文学作品具有含蓄的意境美、悠远的意境美、空白的意蕴美。张爱玲正是巧妙的运用了文学语言这一模糊性的特点,唤醒了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爱”。

注释:

[1].陈原.《社会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p285.2000.

[2].沈卢旭.《模糊语言新界说》,《语文学习》.1994.5.

[3].(前苏联)阿尔森·古留加.康德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25..1983.

参考文献:

[1].伍铁平.《模糊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2].张爱玲.《张看》,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

[3].申雅辉.《略论模糊语言语义》[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2)

大学生常见心理现象篇10

审美寓于知觉中,是一种直接知觉到的、与直觉相似的象征性知觉。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处于非审美状态,以非自立、非本真状态存在,木木然沉迷于万千色相,而在审美心境中是主体意识中某种伟大的或合理的东西在感性形式中的表现,更是灵魂的伟大气魄对伟大事物的不可克服的渴望,是心灵作出努力或反应来同气派宏大或力量无穷的气象展开某种竞争,在这种努力或反应中,主体觉得自身有了比通常经历更深刻的精神力量,这种审美心境中的知觉就是主体真实地看见了对象。而“看”一样东西和“看见”一样东西是存在巨大的差别的,在我们未得到审美感受之前,事物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即未成为主体的对象。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来看审美心境中的知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在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具有理想性的审美价值、人格价值,明月有光辉,是价值的向外拓展与实现。“疑是地上霜”中的“霜”预示着生存中的困境,现实的混沌、污浊。天上明月的光辉被误解为地上人间的霜雪,这是人生追求中常见的困顿与迷惑,强大的混沌的现实存在往往将具有审美人格的主体推向对立面,但并不是所有的探索与寻求一直都是自觉自知的,故而李白将“明月光”误为“地上霜”,这是常见的人生境况。李白的眼光没有沉迷于地上之霜雪,预示人生没有迷失于混沌、虚无,而是毅然将眼光投向“明月”。在“举头望明月”时,李白已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量,新生的李白看见了真实之“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审美心境中的“还乡”,此“故乡”非实指地域之故乡,是作者心灵的家园,情爱的寄居地,更是温暖的人文港湾。《静夜思》形象地书写出审美心境的知觉是主体与对象间的共鸣,是主体意识在对象上的倾注,并与对象发生深层的共振后在心理上留下的审美印象,是主体意识与对象间朴素而令人心动、愉悦的和解。在审美心境中,每个人看见的东西都不一样,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主体眼中其存在状态也不一样,艺术、审美的意义正是保留这种知觉上的歧义与多元,捍卫宽容和差异,彰显人的主体性与自由。

审美想象与审美心境

审美中的想象有模仿的性质,其从原形得到一些因素或灵感,但更是一种象征与表现,一种恰当的独创。想象充满了智慧,在现实启发的前提下,能够创造出现实中前所未有的东西,甚至包括无形的东西如情绪,想象可以达到更高度的意蕴和表现,能给智慧和情趣找到确切的表现。在审美心境中,审美主体面对对象时,既依赖于主体对对象这一实在事物的知识,也在于主体能否抓住对象的暗示,在心灵中运用想象性创造使对象重新诞生,在心境中使对象具有同主体在想象中想要的那样非常相像的惟妙惟肖的形象,使对象的美在心境的世界中二次诞生,诗意地再现对象,同时表现主体意识,也就是在主体审美理想的选择下,完整地创造出审美对象的形象,勾勒出吸引审美主体的东西的总印象,映照审美主体的理想意识。

审美情感与审美心境

主体的志向、理想与人生境界表现为主体对外界的审美情感状态。如郑板桥对竹的喜爱,他在《郑板桥集•竹石》篇中说:“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行,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也爱我也。”作者对竹的感情之深,正是因竹身上寄托着作者的志向、理想,竹的形象、品性与作者的人生境界相符,故作者对竹表现出特别的感情。相通的道理,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说:“玉质的坚贞而温润,它们的色泽的空灵幻美,却领导着中国的玄思,趋向精神人格之美的表现。……不但古之君子比德于玉,中国的画、瓷器、书法、诗、七弦琴都以精光内敛,温润如玉的美为意象。”

中国人对玉表现出的感情,正是因为玉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怀;也正是中国人共同的民族审美情怀,使中国人长期对玉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喜爱之情。中国古代诗论中说:“情志者,诗之根柢也;景物者,诗之枝叶也。根柢,本也;枝叶,末也”。这是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来说审美情感的,而诗歌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常见的艺术样式,诗歌的创作代表着艺术的创作,也代表着审美中以情志为本的主要特点。审美心境中的情感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主体意识中本来已经具有的对某事物的稳定的情感,即主体已有情感;二是由眼前对象激起的情绪;三是升华后的审美情感。主体已有的情感倾向影响对事物能否成为审美对象的选择,主体在自己的情感选择对象的审美过程中又会自觉地维持这种心境,并将自身情感投射到对象中去。中国清代的吴乔在《围炉诗话•卷1》中说:“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就是说,主体情感移入了对象,使对象也具有了主体的情感,主体对对象的审美同时也就是对自身情感的认同与借物升华。王国维也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景物在审美关系中是主体思维掌握下的对象,诗词中的景物已经是审美意识外射下产生的情象结构,所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生活情感选择了审美对象并移入审美对象,这种情感在具体对象的审美心境中会发生变化,生活情感在与物的交流过程中,会有由对象激起的异于生活情感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能激起主体对对象的迷恋,产生进一步享受或占有这种对象的渴望,这种情绪反应是在生活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生的,能推动审美进程,维持审美心境向深处发展。在生活情感与审美情绪的推动下,审美心境向纵深发展,主体头脑中孕育出审美意象或艺术形象,产生一种关于审美结晶的稳定的升华了的审美情感,艺术家对自己的精神创造对象大多具有这种稳定而深沉的审美情感,如曹雪芹对贾宝玉、林黛玉的情感,汤显祖对杜丽娘的情感,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情感等等。这种情感中寄托着作家对整个人类深厚的爱和关怀,是一种超越升华了的人文情感。

人格与审美心境

不同精神层次的主体表现出不同人格,不同人格的主体心境状态存在层次的差别。

(一)人格

人格,源于希腊语persona,在古罗马是个演剧用语,甚至在今天的欧洲戏剧界,在安排演员时,仍然使用“person”这个词。而其含义之一就是:演员是不变的,但演员所演的角色却是变化的,人格一词在这里强调的是扮演各种角色的演员本身,强调不同角色是由特定的同一的演员完成,而不是它的变化性,也就是说人格一词具有个体性,同时又具有一种稳定性。

(二)人格层次与心境层次

席勒说:“抽象可在人的身上分辨出持久不变的和经常变化的两种状态,那持久不变的,称为人的人格(person);那变化的,称为人的状态。”也就是说人可抽象为相对稳定的人格和变化多端的外表形态,人格相对于变化的外表来说是稳定的,主体的外在行为是受内在人格的支配与控制的。主体人格中具有很多稳定的力量,强大的人格因素稳定地支撑着主体的人格构成,使人在其人格支配下产生的行为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但人行为的方式、形态中却融入了许多技巧与伪饰的成分,会随环境、情境的变化而调整,相对于人格来说具有更多的变化性。席勒又说:“人在他的人格性中无可否认地带有这种趋向神性的天禀,而人通往神性的道路——如果可以把永远不会达到目标的东西称为道路的话——是在感性中打开的。”人格趋向神性,人格是人的精神结构,精神层次的不同表现为人格的不同。

人格具有多层面性,从人的全面本质的角度来看,有的主体人格不完整,有的比较完整,有的甚至走向人格的变异。非完整人格出现人格的片面性,是一种片面人格。正如席勒所说:“抽象的思想家常常有一颗冷漠的心,因为他们的任务是分析印象,而印象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时才会触动灵魂;务实的人常常有一颗狭隘的心,因为他们的想象力被关闭在他职业的单调的圈子里,因而不可能扩展到别人的意象方式之中”。席勒说的“抽象的思想家”与“务实的人”都是一种片面的人格。片面人格出现的方式很多,如有偏执的拘泥于伦理关系的卫道士的伦理人格;有固执于陈说旧学问中的教条的老学究人格;有凡事只看政治得失的政客人格;有遇事只求利益得失的经济人格;有行动只为信奉上帝的宗教人格等等。片面人格的强化会使人性发生变异,人性的变异致使其心境出现变异,出现片面心境、异化心境与病态心境,而心境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方式与行动。

伦理人格的主体出现伦理心境,遇事便以伦理要求去想问题看是非,做出符合伦理要求的行动;教条的学究人格的主体,其心境也是僵化而刻板的,一切以陈说旧式为标准,心胸狭窄,打击新生事物;政客的心境是政治心境,一切以勾心斗角的官场争斗为原则而无视人情人性的正常要求,使主体异化为游戏政治者或被政治游戏者;经济人格的人,其心境是经济心境,唯利是图,唯钱为亲,导致伦理关系与社会关系的混乱无序;宗教人格的主体,其心境是宗教心境,可谓失去了主体精神上的自由,错乱了生存的目标。主体的人格状态影响主体心境,主体的心境产生主体思考问题的方式与行为方式,只有辨明主体人格,才能更好地辨析其心境。审美呼唤着完整的主体人格,美育的核心就在于培养主体人格的完整性。

(三)完整人格与审美心境

古希腊人追求人格的完整,政治上追求民主,审美理想追求崇高,美学家们都视野宽广,涉及政治、哲学、道德、文学,甚至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医学,他们的美学观就包括在政治、哲学、文艺或自然科学著述中,所有这些学科学问构成他们思想总的体系,形成古希腊人完整的人格结构。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明确清晰的人格概念,但同样有完整人格的意识与追求。在中国古人的思想意识中,完整人格的建构思想是非常多的。孔子提出“贤人”与“仁人”的概念,认为所有的人只要努力追求皆可成仁,实现“美名”、“美政”。孟子提出“养气”,人要善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就是主体精神要强健、壮大。荀子提出“全”与“粹”的概念,他在《劝学》篇中说:“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君子知夫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所谓‘全’和‘粹’是指通过学习以达到‘德操’修养的完全纯粹的境界……强调人的审美观念的形成与后天培养的关系。”

“全”、“粹”是充实,是内在精神的完整,是人之内美。在中国历史上,屈原用生命书写着对政治民主、民族强大的炽热追求。晋人的“血性”与“超脱”,唐诗所展现的唐人意境,清代小说中以庞大的角色形象群对社会的反思与透视,均是对完整人格的追求与书写。中国人对人性全面发展与完整人格实现的追求从未停息过。科学主体论美学还人生以本位,还关于人生的科学以科学,将意识、精神、人格建构、美育统一在人的身上,实现从人类性、历史性美学高度上的意识、精神、人格的建构。人类活动是有层次性的,在相应层次的人类活动中建构相应的主体精神与人格,逐层向上,互为基础,抵达美学与历史高度的人文理想指标,获得无限的发展空间与可能。

在人的生命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性的各种欲求是其生命之基,维护好人性中各种欲求力量的正常释放与健康发展,需要人具有健康的生命生态意识,生命生态意识外化而达于自然,从而自觉维护良好的外界自然生态,进而建构人类健康的生命生态主体人格。对人类生命的认知既是科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更是美学建立的基础。人的各种心理因素,人类情感,人的精神结构等人类生命的本真面目是美学的根基。人类的生命活动构成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这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最初级也是最普遍的关系,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形成日常大众生活文化。要引导日常大众文化与审美潮流,首先需要塑造主体的时代精神与具有人类性历史性高度的时代人格。

而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一般社会活动关系混乱的现象,人们越来越紧张、焦虑,挫折感严重加深,冷漠与不信任显著加剧,受伤感明显增强,这些都是因为人们一般生活活动秩序混乱所造成的。众生喧喧,盘根错节的现实关系如果仅从外部进行规划与治理,并不能从实质解决混乱的问题,只有从对主体意识与人格精神的人文引导与人性重建入手,才能使之得到实质之解决。人们日常生活活动进一步文明化就构成文明社会活动关系。文明离不开对人本身的重视与尊重,文明必然追求政治的民主,追求人性化的伦理文化;文明是人性的自由舒展,是合理社会形态的内核;文明来自于每一个人的意识文明,精神文明,人格文明。文明社会中的文明人要将文明的人类精神外化向自然与宇宙,于是人们进行科学活动,还宇宙本身以本来面目,还自然以原生态,于是人类进入太空研究地球以外的星球,深入探寻地球以外的所有大自然实体。这是人类自身文明之后将文明向外界的展开,还必然王国以本来面目,这需要人类具有科学精神与科学人格素养,而越来越深入的科学活动正不断完善着人类的科学精神,塑造着人类的科学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