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2:44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自然

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明确界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三个提倡”,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为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实践,使每个中国人享有同等出彩的实现“中国梦”的权利,拥有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建立一个真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不仅需要一个公平稳定发展的社会环境,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融入生态文明的内涵。

一、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和社会理想的重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力图用这种正确的社会意识去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使社会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我国除了经济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意识形态领域也相应地受到经济社会变化的多重影响,各种社会思潮蔓延,包括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趁机入侵,社会出现的唯利是图、信仰淡化、道德滑坡、人情冷漠等现象,都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为了扭转此种局面,社会主义建设就要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而这就必须用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认同、共同遵循、自觉践行的主流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去引导社会的价值取向,使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挥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只有坚持其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关系中看清事物的本质,明确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把握时展的规律和时代潮流,才能具有正确的价值方向。同时,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革命的,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指南,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是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二)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与深化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在正确揭示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同时,其思想内容中就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前景的展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作为人类生命之源,给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生存资料和生存空间,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破坏自然就间接地损害了人类自身的利益。但与此同时,人与动物在都受制于自然的时候,人与动物最大的差别在于,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自然规律发生的条件,利用自然,使自然为人所用。

生态文明观是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它建基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逻辑框架之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就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不仅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更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当前经济发展速度和长远发展潜力相协调。这也是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的核心。

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从十二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到十六大提出物质文明,再到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更加丰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五位一体”。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良好的生存环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就失去了发展的空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者又影响生态文明的发展程度。物质文明提供物质保障,精神文明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政治文明提供制度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是立足于“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思想,构建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

总之,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科学的理论指导思想,其庞大的思想体系中就内在地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二、社会主义建设客观上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观的内在融合

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拉开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序幕,人类历史迈入了发展的新篇章――工业文明。在工业文明的发展阶段,人类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创造的财富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财富总和还要多,极大地推进了历史的发展进程。但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无视自然的承载能力,对自然资源的无情掠夺,实行“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极大的超出了自然所能负荷的程度,人类遭受了自然惨痛的报复。自20世纪起,享受工业文明的发达工业化国家环境污染的状况层出不穷。公害问题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世界发展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因此社会开始探索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1962年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的出版,现代环境保护运动兴起。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人类开始了共同保护环境的行动。1983年,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并在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世界各国都开展了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对发展中的中国而言,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我国集中主要力量抓经济建设,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间,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与此同时,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也带来了环境破坏的恶果,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正是基于对传统发展道路带来的环境危机的深刻思考,生态文明理念在我国从不被重视,到逐步重视,直至被提升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高度。

在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构成“五位一体”。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并将这一构想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建设体系,它是生态理念、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等诸多因素合力的结果。生态理念是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观,是人类对于环境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的理念。生态经济是消除经济活动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关系的威胁,形成与自然生态平衡发展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生态制度是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体系,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长效生态建设机制。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生态文明理念充分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之中。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既要经济的发展,也要在文化建设领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既坚持经济建设,又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能更加稳步发展,才能更具有国际竞争力与发展潜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观的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大党。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是倡导“文明、和谐、平等、公正”,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中国共产党不可忽视的巨大历史成绩。但长期地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结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资源环境面临极大挑战,阻碍经济社会前进的步伐,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就受到了牵制。

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这个总的奋斗目标,不仅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建立一个经济发展、物质充裕、政治民主和文化繁荣的社会,还要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并建立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生态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丰富,如果是以人们良好的生存条件为代价,就不能说真正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科学总结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十提出了建立一个“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美丽中国”也是我们“中国梦”的重要图景,“中国梦”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足、精神生活的丰富,安定和谐的社会生活,还需要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一切的实现不仅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经济政治改革,创设一个安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还需要通过进一步宣传、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也同样离不开公平正义。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公平主要是指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所谓代际公平是指当代人和后代人具有均等权利去利用自然资源,维护自身利益,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子孙后代的发展为代价。代内公平是指不论国籍、种族、性别、经济水平和文化差异,同一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要求良好生活环境方面,拥有同等的权利。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正是以此作为起点,吸收国外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环境和公害问题的经验和教训,使我国走上一条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道路。

因此,生态文明理念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同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只有包含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才能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

我国社会发展正进入改革的攻坚阶段,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问题,生态环境也成为改革关注的重点领域。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统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发展,才能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杜明娥.生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内涵[J].社会科学辑刊,2010(01).

[2]刘娟,高媛媛.解读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提出的历史必然性[J].理论与现代化,2011(06).

[3]吴灿新.“五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规律探索――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04).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的是社会共同价值理性。价值理性是一定社会关于“应当怎样”的一种智慧。它表达并设定一定社会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引导社会发展方向,规定社会发展目标,把握和调整社会各个方面的价值合理性。这些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深深渗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无处不在地发生着作用。因此,要想整合社会,有效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基础上,加强意识形态、伦理文化、共同价值观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抓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任务,而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着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引导社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动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就动摇了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缺乏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就不可能凝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全社会和全体国民思想价值取向,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增强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力量,产生促进社会主义中国和谐发展的力量。

其次,是应对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竞争的必要举措。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发达国家的物质、精神生活方式也会对后发国家产生巨大影响,并在这个影响过程中冲击发展中国家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而且,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竞争已和国际政治竞争紧密联系起来。全球化进程为各国实现自身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也形成了不同国家政治理念和政治利益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和较量。在相当程度上,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和较量反映的是不同社会制度社会价值理念之间的分歧和斗争。当前文化竞争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文化竞争首先表现为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竞争,其次还包含着文化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形态的较量。这一切都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任务提到重要日程之上。社会主义中国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受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干扰和左右,不迷失自己的价值观和民族文化,这一切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这一时代重任息息相关。

第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关系到社会非正式制度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社会各个方面协调、均衡发展。在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有些因素是硬性或显在的,如社会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等正式制度体系。有些因素是软性或潜在的,如社会意识形态、共同价值观、民族文化传统、伦理道德要求等非正式制度层面的内容。对和谐社会建构而言,二者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一定意义上,非正式制度从精神文化、理想信念、社会习俗及其道德价值层面产生的凝聚整合力量以及非强制性约束等等,对社会和谐治理,对引导社会成员自觉接受社会规则,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总之,社会的整合,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社会各种文明的协调发展,都离不开来自共同价值观的维系和支撑。可以说,在一个缺乏共同价值理念和共同理想信念的社会环境中,是不可能有效建设和谐社会的。在这个意义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任务的提出,是我们在时展新阶段中对社会治理方式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更自觉的把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建设问题

首先,要注重构建核心价值理念对多样社会价值取向的引领地位。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文化建设问题中,首先有一个一元价值导向和多样价值取向的关系问题。文化建设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这绝不等同于任由各种价值观杂乱无序的发展。任何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和国家文化,都有明确的精神支柱或核心价值原则。中国文化要繁荣发展,就要坚守其核心价值原则:一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这是我们的政治信念;二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不能丢,这是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本原和文化之根;三是必须信守维护法律和道德规范体现的社会基本价值内涵,这是社会法治和德治的基本价值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上述各种维度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底线的系统表达。

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地位构建,这一方面意味着核心价值体系要在社会各方面发展中处于价值主导地位。一个没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多元化社会,犹如没有规则的交通,一定会陷于混乱无序。另一方面,强调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地位,并不是要简单地实行社会价值一元化,而是要尊重价值观的“多样”和“差异”。核心价值体系与多样价值取向之间是一种“一元统领”、“兼容共生”的关系,是一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主导性与包容性的统一。社会价值取向的整合,必须建立在一元的核心价值引领主导和普遍多样的价值取向的有机共生基础上。

其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相一致。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同属上层建筑。这决定了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文化在反映社会现象和时代精神的同时,也表达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政治理念和核心价值理念。核心价值理念往往是通过文化去表现和传达的,而核心价值理念也接受文化的影响和反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核心价值理念和文化建设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

文化具有建造、守望民族精神家园的功能,文化又是表达和诠释社会核心价值导向的重要媒介,如果我们的制度、法规、核心价值理念表达的是一种价值导向,而社会文化领域表达的是另一类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的张力与矛盾,会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凝聚、价值观念的整合、社会秩序的管理等机制环境,造成极大的消解破坏作用。文化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一种重要承载媒介,核心价值理念蕴含在社会文化之中,并具有引导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功能。因此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仅是思想理论和宣传战线的事,也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应有之义。如果我们一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大力强调宣传主旋律,强调核心价值理念的主导地位,同时又失却其在文化事业发展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任由文化市场化自发生长,社会文化最终就会远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具有价值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但其本质首先应当是意识形态属性而不是商品属性。我们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但不是搞文化“产业化”和“市场化”,要努力做到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相统一,并要注意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注重加强全社会尤其是重点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代化建设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也要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建设全过程。许多年来,我们在国民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具体教育实践中,价值观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正确落实。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应该特别注重抓重点人群的价值观教育。

首先,加强对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核心价值观应当走入课堂,走入家庭,全方位走入社会生活。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童蒙教育,认为只有在幼年时期对其进行正确价值规范教育,使之言行举止有所循持,方可长成后行正道之事。青少年以及社会公民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并非与生俱来,它是通过后天教育和培养形成的。如果青少年的核心价值理念教育乏力,价值是非不明,新一代公民就不可能发展出合格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求也会丧失其社会功能。

其次,加强教育工作者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教育工作者因为具有特殊的职业身份和职业责任,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受教育者及其社会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影响力。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和他们的教育工作以及价值观,对整个社会的观念走向,还有一代又一代的受教育者的影响都非常重要。社会应该对教育工作者群体进行重点培育,让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影响力和引导作用。

第三,加强对理论工作者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建设。日本学者土界屋太一指出,“使苏联的社会主义体制走向崩溃的其实是社会主义文化,也就是人们不再相信社会主义观念、理想和领导层的决策和人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在全社会增强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价值认同,形成共同价值观。理论工作者由于其独特的工作性质和社会身份,关系着一定社会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取向,也随时随地在从理论层面影响着社会公众,他们的理论研究和思想宣传是社会形成共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社会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应该促使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第四,加强领导干部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建设。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形象,不仅关系到国家公务员能否正当行使公共权力,完成好国家公务,而且关系到为全社会公民作怎样的表率并产生积极影响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领导干部的思想理念和引领作用。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和引领者;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等思想素质作为综合考评干部的内容之一,从用人制度机制上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导向建设。

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机制合力问题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宏观把握和全面落实方面,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领域,以及各行各业各部门之间如何进一步形成有机合力,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上,都还应做进一步探究和构建。

首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想理论领域需要进一步优化整合。核心价值理念渗透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其建设不能停留在政府文件或只依靠主要职能部门去宣传、研究。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在全社会上下和各个领域一以贯之,在社会机制中全方位渗透。理论研究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但目前并未得到充分构建的领域。理论领域如果不与社会价值导向相切合,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会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石。因此,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首先要力抓的是思想理论建设。

目前在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理论领域内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整合。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理论保证。在今天,坚持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就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甚至反作用力。在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识也在滋长。其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积极进行思想渗透和较量,力图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二是小生产的、封建残余的思想观念等,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并产生影响;三是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西方资本主义思想观念也在不可避免地侵入;四是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有意无意地起着消解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防范、制约和斗争。尤其对西方敌对势力思想的渗透要有清醒意识,要站在国际政治的高度对其进行审视和应对。在这个意义上,消除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破坏和干扰,本身就是在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首要的步骤。

其次,实现社会主渠道价值导向和现实生活舆论环境的进一步融合。社会宣传主渠道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正确理论、价值观教育和舆论引导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主渠道价值观和大众生活价值观存在某些脱节;二是在主渠道宣传教育系统中,某些环节也存在着和主旋律不和谐的因素。如互联网、手机、小报等某些大众传媒存在着一定的观念污染和垃圾文化问题;三是主渠道舆论宣传教育在战略、战术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脱节。比如在思想道德舆论宣传教育的具体操作中,还缺乏真正的可持续性。一方面是舆论宣传战线大力弘扬主旋律,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等价值观引导人们;但另一方面,在大众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奉行的却是多元另样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如唯利是图、及时行乐、个人主义、金钱崇拜等。正是因为在价值观教育领域里存在着不和谐甚至相悖的反作用力,也就是说缺乏必要的合力,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才出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篇3

文明秩序是特定文化孕育出的积极成果,是一个民族国家在特定历史和现实条件下的自觉构建。特定民族国家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价值观念构筑了特定的文明秩序。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构筑了传统社会的文明秩序,造就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历程。伴随着现代社会模式的开启,传统文明秩序渐渐瓦解,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复兴中华文明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时代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体现了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时代诉求和行动自觉。

一、中国传统文明秩序的解构与现代转型

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无法逾越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环境。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漫长的“早出暮入、耕稼树艺”的农业经济格局,以宗法专制制度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政治结构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具伦理型和政治型的双重范式,逐渐形成了一种由家族走向国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同构”格局,这一格局奠定了以血缘纽带为依托带有某种血缘温情的稳定的传统社会根基。中国传统社会稳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造就了中华传统文化五千年的辉煌历程,影响着中国传统社会心理和日常行为规范,构筑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文明秩序,形成了传统社会特有的文明禀赋和价值诉求。“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中国传统文化独立地形成了一整套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观念、精神、意义、价值、典籍、礼仪、文物制度、道德规范等价值观体系,深入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为中国人的生命活动提供了有效的精神依托和文化支持。”①但19世纪后,伴随着以工业文化为主导的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这一严密体系渐渐瓦解,“中国文化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范式,从‘内圣外王’的矛盾统一体中获得了坚韧的理论架构,并以小农自然经济和宗法专制社会政治结构作为坚实基础,组合成一个严密的体系。这个严密体系,只有在近代大工业兴起之后,才逐渐瓦解”①。

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全球扩张,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开端,中国开始全面遭受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导致中华民族出现了由民族危机、封建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解体的危机、直至渗透至传统文化的危机的系列问题。“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精神世界受到的最大震撼便是华夏中心世界观逐渐崩塌。这种崩塌不仅仅是国家、领土等受到侵犯,而且与以往‘狄夷’的入侵不同的是,中国文化受到了空前的挑战,传统的纲常伦理、礼仪规范等等开始动摇。”②从深层次分析,这些危机“都包含着西方的价值观向中国传统的价值观的挑战,由此就引起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危机”③。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传统文明被迫遭遇西方现代文明,在两种不同时空维度文明的碰撞中,中国传统文明渐渐被西方现代文明的“现代性”所折服,最终走向了“师夷长技”的学习西方之路。思想制度层面的学习主要体现在前后,一些仁人志士参照西方价值系统改造传统价值系统。康有为假借孔子之名进行“用夷变夏”的改制,谭嗣同对传统“名教纲常”的现代批判,以期“冲决伦常之网罗”。谭嗣同《仁学》中“五伦中于人生最无弊而有益,无纤毫之苦,有淡水之乐,其惟朋友乎,顾择交何如耳。所以者何?一曰平等;二曰自由;三曰节寅惟意。总括其义,曰不失自主之权而已矣。”④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用西方现代的新伦理观改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期望。如果将“戊戌”时期看作是中国的一次启蒙运动,那么它仅仅是一场以制度改革为主旨的政治启蒙。真正的思想启蒙体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个“重估一切价值”的时代,是价值观念转变的关键时代。“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将斗争矛头直指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根基儒家思想,倡导诸如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等新的价值观念,这一价值观念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造成中国传统社会的“安身立命之道”也即传统价值体系摇摇欲坠。随着西方文明的崛起和扩张,中国传统文明秩序渐渐失去了主导权和话语权,从而开启了向现代转变的模式。

现代模式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不断将人类社会推向“后传统”时代,为人类社会创造了现代文明。20世纪,西方现代文明模式不知不觉地成为现代文明秩序的主导。几乎所有国家都已纳入到现代化进程中。西方现代文明在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也不断地为人类社会创造着“缺憾”。现代社会是以工业生产为经济主导的社会形态,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现代社会中所呈现的问题大多以“现代性问题”出场。吉登斯认为“现代性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觉,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⑤。马克斯•韦伯将现代社会称之为“祛魅”的时代。他所批判的正是现代社会“现代性”的困境与危机,也即现代工业技术对西方文明的工具化、理性化的建构。工具理性将一切社会关系精确化、效用化,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受到压制,人自身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彰显不足,整个社会缺乏生命值得奉献的价值追求,人们失去了意义感,缺乏“本体安全”,产生了“存在性焦虑”(吉登斯语)。当今中国是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既是解构传统的过程,又是建构现代的过程。解构不是否定、排斥传统,是建设性地重构传统和建构现代的统一。

二、现代性困境与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重构

任何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蕴含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存亡盛衰息息相关。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中国传统文明秩序的解构并不意味着中华文明的断裂。文明总是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恰恰需要实现中国传统文明秩序的现代转型,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现代性问题弥散于所有具有现代性特征的现代社会。当前,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已经显现出了上述现代性的种种问题。中国现代社会不会自动生成一套合理的文明秩序,如不加以规范重构,则“无序”、“迷失”、“虚无”状态将充斥整个社会。因此,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必须正视现代性困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提炼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念,凝聚价值理想的“最大公约数”。

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要消除当代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虚无”征兆,重塑当代中国人的意义世界。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开启了现代性构建的步伐,加速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同样遵循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化的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实现了经济体制的转型,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且也树立了自由、公平、公正等经济理念,保障了经济秩序的有效运行。但不可否认的是市场化的经济运作也带来了人们价值观念层面的一系列问题。当获取利润成为生产的直接和唯一目的时,整个社会经济便处于资本的支配之下,人们为获取利润不惜一切代价。这一现代性特征内化为人的心理,就产生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货币、资本成为人们意志和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在社会金钱竞争中,濒临失败、的人,最初还只是扫兴(欲望得不到满足),继而是忧郁,最后干脆变得麻木不仁了。人们很清楚,一旦没有钱,便消弱了奋斗的基础,这种心理上的影响会降低自我价值感。”①中国传统价值秩序的解构以及现代社会中拜金主义的盛行,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异化和混乱。人生意义的扭曲化和精神上的迷失感造成了中国现代人价值观念上的“虚无”。因此,“中国的现代化,从根本的意义上说,绝不止是富强之追求,也不止是争国族之独立与自由,而实在是中国现代性的建构。中国的现代性的建构,千言万语,则不外乎是一个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塑造。”②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重构,就是要让当代中国人摆脱“价值虚无”的魔症,重新塑造精神家园。

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要修复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裂痕”,实现传统价值观念的现代转化。价值观念依托于特定的社会形态,是特定社会文化的内核。中国传统社会的瓦解造成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不合时宜”,现代社会的形成为现代价值观念提供了成长的寄托。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不期而遇”造成了两者矛盾与冲突的彰显,新旧价值观念之间的交替已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新旧价值观念之间的“裂痕”并不意味着文化的中断、文明的断裂。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在于新旧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连接与转化。在价值观念交错的过程中,不是要对传统价值观念彻底否定,而是要在扬弃的基础上实现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认同与创造性转化。“文明的传统性并不必然影响它对现代性的接受;相反,文明越是悠久,可能越具有对新事物的吸纳能力,悠久的文明更具有宽大的胸怀和应对复杂变局的丰富经验。”③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孕育中华文明和传统价值观念的沃土,在传统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倡导“内圣外王”的价值理想。“内圣外王”价值理想的逻辑思路是“以修身为本”,“由己推人”,强调“己”即个人的原发性。圣人是伦理道德的完美体现者,“内圣”就是以至善至美为价值追求对个人理想人格的塑造。当个人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时,便由“内圣”转为“外王”,实践政治理想,逐渐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同构”格局。“中国现代性的建构不能回避这一文化传统,因为这一传统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积淀为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模式和实践规范模式,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和现代性的建构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这种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型。”④因此,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型,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得以延续。

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要正视人类现代文明中的多元性问题,创建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生态“星丛”。现代文明最初产生于西方,随着全球化进程扩展到全世界,并且以现代文明的制度维度为基础构建了一套以西方为中心的“殖民性话语”(哈贝马斯语),现代文明逐渐形成了新的国际框架或体系,以期构筑一个同质化的世界。但伴随着后殖民话语体系中异于“自我”的“他者”文明的持续变化,西方现代文明的最初理想模型逐渐被打破。“虽然最初的西方规划的不同维度的确构成了整个世界不同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出发点和持续参照点,但这些社会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现代性的最初文化方案的同质化维度和霸权维度。”①不同于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倡导同质化世界,也相异于塞缪尔•p•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宣扬相对异质的世界,S•n•艾森斯塔特认为全球化带来的是多元现代性的世界。尽管不同国家的文化具有异质性,呈现出多中心态势,但可以和平共存。“现代性确实蔓延到了世界大部分地区,但却没有产生一个单一的文明,或一种制度模式,而是产生了几种现代文明的发展,或至少多种文明模式”②。多元现代文明以共生的方式共存着,共同构筑了人类现代文明。在这一生态“星丛”中,多元现代文明之间具有某些共同的价值观念,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价值共识。但每一文明模式都有自身的特性。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重构必须以其他文明模式的存在为生态前提,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批判性超越西方现代文明,在人类现代文明的生态“星丛”中彰显中国特色的价值理想。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时代自觉

重构现代文明秩序已成为现代中国的必需和亟需。任何一种文明秩序都不是某种先验的存在,都是特定文化孕育出的积极成果,是一个民族国家在特定历史和现实条件下的自觉构建。在某种程度上讲,文化的厚重与否、持久与否直接决定了文明果实的优劣,而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能够体现一种文明的特色,并为一种文明提供精神内核和发展活力。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为传统文明秩序生命力的维系提供了精神原动力,当代中国,重构现代文明秩序同样需要核心价值观念的灵魂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体现了重构中国现代价值秩序的时代诉求和行动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凝聚了全社会的价值共识,是构筑当代中国人意义世界的自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足基本国情,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并为其提供了实现途径、行动指南和根本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维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本质特征与独特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它的生命之魂,表达出它特有的精神气质。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觉、理论自觉、制度自觉。”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伴随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形势,思想领域日趋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态势。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念同时并存与对立,造成人们价值观混乱、价值观扭曲甚至价值虚无。究其根源,人们在思想观念领域缺失“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为全社会提供了共同的价值目标、价值理想和价值信念,有效引领社会思潮、整合社会意识,避免思想对立和混乱,使全社会有了共同的精神寄托、价值追求和行动方向。“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彰显,人们能够对多样化价值予以批判性整合,对价值之间的冲突加以调解,以此理解和统摄社会生活,消解价值观的物质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从而有效建构精神家园,在多样化价值的喧嚣声中,安顿自己的心灵。”④稳定持久的价值秩序需要一个“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重构现代文明秩序的“主心骨”,体现了构筑当代中国人意义世界的自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国价值观念的时代表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包含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情感,孕育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①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长期孕育的果实,包含着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要义和思想积淀。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表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内在承继关系。“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集中表达。其中,“仁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孔子提出“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强调“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朱熹讲“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朱熹集注》)“仁爱”以“修己”为前提,成己成人,进而推及家庭、社会和国家,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最核心的价值理念。“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传统价值观念都折射出了中国传统社会不同维度的价值理想。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凝结延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如国家层面倡导的“富强”、“民主”是对人民群众经济、政治等维度价值诉求的理论反映,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是中国传统价值理念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的“民本”思想的理论延承和时代表征。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仁爱”、“大同”等思想精髓更是“和谐”概念的理论渊源。此外,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规范,其价值内核与“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的价值理念也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时代表征,从国家政治价值目标、社会理想价值取向、个人道德价值规范三个层面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和时代价值,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敬,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自觉。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篇4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一般价值体系;关系

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09)12-0145-0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将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到一个政治的、哲学的理论的高度。那么,核心价值体系是如何从一般价值体系中脱颖而出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又处在怎样的张力中,本文着力从解构二者的关系出发,以此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解的彻底性和丰富性。

一、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基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什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不仅是一个政治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于哲学的问题。学界普遍认同意识形态在马克思那里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它包括许多具体的意识形式,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等。确切的说,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意识形态是由各种具体的意识形式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思想体系。“有机”是为了强调马克思和恩格斯理解的意识形态并不是各种具体的意识形式的机械的总和,而是一个有一定结构的、有活力的总体。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意识形态中各种意识形式和经济基础关系的远近来看,意识形态这一总体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等意识形式以最直接的方式反映经济基础,它们之间也以最密切的关系相互发生影响。

第二层次:艺术、道德、文学思想等意识形式离经济基础较远,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是非常之大的,尤其是道德思想,对人们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和性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意识形态的中间部分。

第三层次:宗教、哲学思想。这是离经济基础最远的两种意识形式。但它们在意识形态总体中的作用却并不因为距离的远而稍减。比较而言,宗教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常常会影响人们的信仰和行为;哲学虽然很抽象,但它是以世界、社会和生活的本质作为研究的对象,它是整个意识形态的灵魂。在意识形态的总体中,这三个层次中的具体意识形式都是相互作用,紧密相连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哲学既然是意识形态的灵魂即根本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那么,显而易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定具有哲学的精神即批判性、辩证性和反思性的哲学理论品质。核心价值体系正因为拥有了哲学的精神内核,才具有了凸显核心地位的基石。

二、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地位

马克思讲:“意识在任何时候都是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因此,社会价值体系是人在实践的活动中对实际生活的能动的反映并且作为积淀而成的意识中的深层结构,这种结构通过自在自为的方式体现着主体的意志。由于社会存在的多元化,必将使社会价值体系成为一个多元的,开放的体系,在这个多元的、开放的体系中,每一种思想或文化的价值元素都是稳定的、有序的发展着。那么,“这就要求占主导地位的若干社会价值观念即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对于多元社会价值观念及其冲突予以引导。”核心价值观念之所以能够占据核心的地位,起主导的作用是以什么来突显其核心地位的呢?

第一,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必须体现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恩格斯在谈到从猿转变到人的过程时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劳动。所以,劳动应该被认为是人的“本质”或“类本质”,而人的“自由”的天性即是植根于“劳动”。而“人的类特征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因此,对自由的追求是人的本质特征也是人文精神的内在体现。社会价值体系要占据核心的地位就必须体现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要以特定时代的价值需求为目标,始终以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为使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为己任。如果价值体系不能体现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也就不能成为社会的核心,从而就不具有对多元社会价值观念及其冲突予以引导的资格。

第二,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必须赢得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认同。认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二是理论要能够说服人即理论的彻底性。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要想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就必须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而这种大多数人对利益的追求会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变革力量,整体的作用总是大于局部的作用,社会是由群体组成的,群体又是由许多个体组成,核心价值观念只有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才能畅行无阻。另外“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表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一种观念既然得到人们的认同,就说明这种理论是具有说服力的,是彻底的,是从人们的根本利益出发的。因此,这种代表大多数人利益并且具有说服力的理论将会变成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社会不断的前进。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必须赢得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认同,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核心价值观念。

第三,政治力量对核心价值观念的推崇。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的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的,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稳定及为其辩护的社会功能。因此,作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核心价值体系会受到格外的“照顾”即大力宣传、经常性的学习、鼓励研讨等多种影响手段,使人耳濡目染。尽管我们不能仅仅把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理解为社会统治者所倡导的观念,但是这种政治力量的推崇,是价值体系成为核心的一种较为明显的特征之一。

综上所述,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具有“核心”的地位,是因为有“一基础三特征”即哲学精神的基础、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认同、政治力量的辅助这四个方面共同作用的成果。这四个方面使核心价值体系区别于其它一般具体意识形式,使其在意识形态的整体中脱颖而出,以核心价值观念引导其它一般价值观念和谐、有序的发展。

三、一般价值体系是否有被“淡化”的可能?

关于一般价值体系,就是指包括各种具体意识形式的意识形态的总体。即包括政治上层建筑的物质价值体系和思想上层建筑的精神价值体系就是一般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思想上层建筑的价值体系中,总存在着一些居主体地位、对其它价值起主导作用的价值,由这些价值所构成的体系就称为思想上层建筑中的核心价值体系。当核心价值观念或体系在若干社会价值体系即一般价值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并以引导的姿态“在场”时,加之政治力量的推崇,那么一般价值体系将会面临怎样的处境?是被“淡化”、“退场”或者出现文化上的“鸿沟”。如果我们只注重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而淡化了一般价值体系的发展,往往会走向一个极端,即张扬极端的“核心”价值意识,最终产生盲目的信仰危机和教条理论。这些担忧不是不无道理的,对一般价值体系的关注是准确理解和理性运行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因为核心价值体系与一般价值体系本身就是共生的,譬如,一般价值体系就如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核心价值体系就如这长河中的一滴水,它之所以能够成为核心是因为其自身的特质和时代的需求而成为一个时代的核心价值理念,一般价值体系的长河不会因为一滴水珠的升华而停止不前,反而一如既往的奔腾而去,所以二者不存在本质上的对抗。一般价值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宽容的文化思想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不仅具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还有丰富精彩的外来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底蕴中融入外来文化的精髓,使得我们的文化思想更富有时代性和世界性的意义。在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就体现出了多元文化的自身同一。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也不是偶然性的展开,它是建立在一般核心价值观念的基础上,以时代特征为场景对一般核心价值观念的高度提升,在自在自为的远动中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一般价值观念并没有被弱化而且也不存在文化上的鸿沟,相反,正是由于核心价值观念是对一般价值观念的高度升华,才彰显出一般价值观念的重要性。核心价值体系正是以一般价值体系为支撑才得以引领各种思潮稳定的,有序的发展。

核心价值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为该社会的统治者所倡导的观念,所以必然会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与发展。这种政治力量的开拓有可能造成核心价值体系与一般价值体系的人为的偏差。就此可能性我们可以从两种维度进行思考。其一,统治阶级要维护社会的安定,保障人民的安居乐业,不仅仅要依靠物质力量的生产,还要依靠精神力量的协调,这种精神力量必须具有普遍的意义并且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从观念上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对于居于核心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必须大力推崇,国家在强调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并没有否定其它一般价值,反而在更大程度上进行包容和发展,最大限度的体现了社会的多元诉求。其二,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广大人民的利益需求,因此,就不存在所谓的统治阶级政治力量的人为推崇。

通过以上的结论,我们可以明确的认为,一般价值体系没有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巨大黑影”中弱化、消失。而却以不同的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以不同的面貌不断自我壮大,自我完善。

四、如何对待二者的关系

在上一节中,已经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与一般价值体系的关系进行了大致的分析,如何对待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我们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恩格斯说:“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形成过程,可以说,每一次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提升和完善都是社会转型的实践需求,也是人类不断走向自由发展的进步。我国从改革开放开始进入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以及与此同时产生的信仰危机,信仰的危机不单是信仰的混乱甚至是信仰的丧失。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旦出现信仰危机,必会危及正常的运行,以致停止发展或者出现历史的倒退。基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思想的自觉意识,对社会一般价值体系进行时代性的提升和升华,形成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念来引导多元价值观念,调节其冲突,使之和谐有序的推动和维护社会的发展。如何对待核心价值体系与一般价值体系的关系,需要从两种维度来反思:

其一,把握“两点论、重点论统一”的辩证维度。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两点论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非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一种具体矛盾时,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中内在的包含着重点论;重点论以同时承认非重点为前提,重点论中内在的包含着两点论。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一般价值体系中包含着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而核心价值体系以承认一般价值体系为前提,也包含着一般价值体系的重要思想,二者是共生的。另外,当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还没有达到大众化的程度时,还必须依脱传统文化的根基来融会贯通,二者如影随形。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二者的关系上要辩证的去看待,不要只看一点或一面就得出结论,这样不仅是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误解也是对辩证法的误解,最终将走向形而上学的歧途。

其二,本着“尊重多样、包容差异”的情感维度。善于包容,是先进思想文化的显著特征,也是先进思想文化引领社会思潮、促进思想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思想文化的的多样与差异应该细心扶正,而不是粗暴变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每一项内容无一不是尊重差异、兼收并蓄的结果。对于充满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社会思潮,如果采取压制、排斥的态度,就只能把它们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对立面,因而也就不可能引领它们前进。因此,核心价值体系与一般价值体系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包容就是要在差异中求和谐,在多样中求整合,最大的限度的形成社会思想的共识,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谐健康的发展。

葛兰西对意识形态,认为是社会整体统一的“水泥”,生动的道出了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稳定性的功能。通过以上对核心价值体系和一般价值体系的关系的解构与建构,更加丰富和清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不仅避免了概念的混淆,而且还遏制了走向极端的倾向,更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页,第31页.

[2]陈新汉主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8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6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页.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篇5

关键词:焦灼心灵;普世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伦理思维

这个时代的心境缺单纯,缺高贵,尤其缺的是宁静。

儒家文化中“普世价值”与“普世价值观”的区别:前者概念;后者具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两者皆为社会“愿景框架理念”,前者当代,后者永恒。“普世价值观”是伦理思维的定力和导向――愿景行为的坚守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体价值观崇尚、奉行的规范性价值理念。现今社会中,群体性的“大行其道”促成、固化了惯性概念的形成。“普世价值观”与“焦灼拜金”的两种价值理念已然构成两条不可交汇的平行线――“并轨”。

纵观历史,人类创造了思想,却又被思想束缚。我们将“伦理思维”作为自我起点,在自我认知的智识层面上建构出一条通往更加美好的“可能的生活”道路。引导人们在协调、超越、智慧的自然之道上前行[1]。

一、伦理思维之道

伦理思维之轴――“意识、被思维、积极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框架。对“伦理思维”的格物致知,就是力求对个体价值观之思维理念的推究和修正,提升民众对自身思维方式的清醒认知,继而养成良好的思维、行为习惯。

响应号召:“加快‘建构’文化领域的时代特性价值体系,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结合现实反思,我们是如何打着创造文明的旗号,却在有悖于文明的行动中一步步远离文明社会?有必要对群体性的“焦灼心灵”现象本质进行关注和阐发。也要深刻领会儒家“普世价值观”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铺相成。有了切实可行的价值观、伦理观、公德素养,定会提升所系情怀与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脚踏实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个承载时代特色且服务于社会的人,这是“人性美好”建设的需要。立于时代的我们,建立新常态意识、思维、价值观,是伦理思维趋于“智能化”不可忽视的成因。从某种意义上说,“意识”的敏锐决定着“被思维”的敏感产生和“积极思维”的定向开拓。总之,你有什么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情怀;有什么情怀,就会有什么信念;有什么信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思维行为方式。

二、被召唤的普世价值观

普世价值观:儒家文化之普遍性价值的存在。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体系的核心理念之要义。

当今社会的整体状况――成功几乎成了人们活在世上的唯一目标,而衡量成功的标准往往只是财富,于是出现了一种外在生活膨胀、内在生活萎缩的倾向,大家都把精力投向外部,却很少关注心灵的修养――经济上涨,道德下滑[2]。

《华尔街日报》曾这样评价中国人:不论是茫茫草原上的牧民,还是南方民营工厂的工人,他们不停劳作,就是为了多赚钱,每个人的脑子里都装满了赚钱的点子……世界上已很少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对金钱充满了期待。在大环境“财富”人生观的影响下,国人价值观空前大一统,亦由此滋生出国民阅读意识和兴趣的日渐淡化,所导致的精神文明缺失和民族文化胸怀的集体狭隘,与当下“成功”价值观的群体追求不无关系。

新常态下,如何让“人民有信仰、民主有希望、国家有力量”,需要我们着手于伦理思维的“建构”――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培养,依靠国家德治将人们的意识行为道德化、文明化、秩序化,创建可持续建设的社会文明生态运行。借助梁启超先生推崇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启蒙基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对“普世价值观”的召唤,获取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双馨时代的到来!

三、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的关联

“缤纷的世界呈现给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的世界观也是不同的。”回眸展望:时间赋予了动态,动态赋予了磨砺,磨砺赋予了苦难,苦难赋予了成熟,成熟赋予了“财富”。可见,人生价值观是逐渐成长的价值观。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篇6

一、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质性

所谓核心价值观,乃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从一般与个别或共相与殊相的关系看,核心价值观属于一般、共相,而不同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观属于个别、殊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属于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观范畴,因而从一般性上讲,它们在性质、特征以及其所要发挥的重要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同质性。

(一)同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均对国家建设事业发挥引领作用历史上的社会形态各异,但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却始终肩负着一项共同的职能,指引着一个社会向前发展。当前世界上占主流的两种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为共同的要求: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与发展规划的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及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各项生产性经营活动的开展,都要遵循该国核心价值观,无论何种形态的社会,其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和总的命令是必备的。在这种核心价值观要求之下,国家建设性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逍求相应的价值。这样,社会核心价值观便决定着一国的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因而承担着重大的职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政策,都要在这个价值观指导下进行,形成一国经济效益与价值导向的有机统一,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良性互动效应。如此,一国的政策评估与纠偏机制,便围绕着社会核心价值观有效运转。

在当今的两种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中,法制成为治国的主要手段,而这个手段又要在国家核心价值观指导下进行。法制国家都要求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无论是立法、执法、司法还是普法,都要求用法律的权威来增进人们践履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相同的成分,如自由、民主、正义,这就表明只有维护法律的尊严,才能真正将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将社会核心价值观上升到法律的具体规定,使法律可以充分地发挥其规范、引导、保障、促进的职能进而为一国核心价值观的贯彻执行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如此一来,国家的制度建设与社会治理中,均融入了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核心价值观能够使一国形成有效的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解决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奖励惩处机制,能够实现社会的良性治理,提升社会道德水平,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以便最大限度地推动社会良序发展,创造和谐的生活氛围。

(二)均将培育和践行活动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无论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不能仅停留在政治家心中,也不能仅停留在知识分子的意识里,而是要深入到人民群众的头脑中,正所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唯如此,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效能。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所指出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旦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也只有理论掌握了群众,才会变成物质力量。核心价值观只有被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根本动力。在这一点上,无论何种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观,都是一项不可攻破的铁律。因此,宣传、教育便成为培育与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要手段。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文化产品,抑或网络传播,都以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以增强人们对核心价值理念的认肯度。社会核心价值观以文化的形式,贯穿于整个社会行为的各个环节,渗透于人们的意识和实践活动之中。也正是在此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宣传、教育、网络等方面形成了理念的对峙。由于内部与外部干扰性因素的影响,每一种社会核心价值观要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都是一国文化软实力的源动力和精巯关于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最尖锐也最明智的说法,就是亨廷顿在《文化的作用》一文所引用的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的两句话:“保守地说,真理的中心在于,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开明地说,真理的中心在于,政治可以改变文化,使文化免于沉沦。”H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并以文化的形态表现出来。核心价值观,通过影响政治与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人类进步。如果说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是一国硬实力的话,文化则是一国的软实力。一个强盛的国家,不仅应当具有经济上和军事上的硬实力,更应当具有文化上的软实力。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与其说表现在硬实力上,倒不如说更多地表现于软实力上。这也正是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搞文化外交,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殖民的意图所在,这78种文化渗透与文化外交,旨在改变文化输入国的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竞争与对立态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将重视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以充分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以捍卫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以促进本国政治与经济的发展,为本国人民增进福祉。在此意义上,无论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们都是一国软实力提升的根基。要改变一个国家,首先要改变一国公民的思想,而这个思想的改变就是价值观的改变。一旦一个国家的公民的思想受他国的核心价值观所左右,那么,这个国家将毫无疑问地在灵魂上沦为他国的奴隶,这是该国的灾难和耻辱。也正因如此,各国才强调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的地位。

当然,作为一国发展的根本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具有其他一些同质方面,比如均具有确定的指导思想,均为一国或一种意识形态的信念,均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起指引作用,等等。掌握了二者的同质性特点,才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其异质性的认知。对二者异质性的认识,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所在。

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异质性

由于意识形态不同,国家利益与民族文化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必然存在深刻的异质性。为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厘清了二者的差异所在,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才不会误入歧途。

(一)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资本增殖”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以“人”为本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为资本主义精神,这在资产阶级作家那里,早已得到了概括。本杰明富兰克林把资本主义精神总结得十分透彻,其核心思想为“时间就是金钱”、“信用就是金钱”、“金钱具有孳生繁衍性”,主张守信、诚实的德性,都是为了履行增加资本的责任。这样的精神从自由资本主义开始,一直延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从工业化时期一直展续到后工业化时期。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深刻地洞见到这样的真理:资本增殖是资本主义的生命线,换言之,资本增殖便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pi275韦伯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从伦理视角去剖析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认为这种价值观所宣扬的至善本质上就是资产阶级的价值理想,丝毫也不会考虑到劳苦大众。他指出:“这种伦理所宣扬的‘至髙的善’,也就是指尽量地多挣钱,加之那些与一切本能的生活享受相抵制的规范,是毫无幸福可言的,更谈不上享乐了……,赚钱、获利总是左右着人们的思维,并将其视为一生的最终目的。^与之相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思想体现为以“人”为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家富强、社会和谐,都是为了能够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建设一个公正、法治、自由与平等的社会,其目的正在于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权利和尊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就在于实现人民幸福的梦想。人民幸福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和核心理念。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异质性所在。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是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为了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根本利益。

进一步来讲,我们的社会主义不同于前苏联的传统社会主义,也不同于民主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更不同于资本主义,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的承接基础之上,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的共识而做出的价值论断,因而它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强大的正能量作用。

(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在地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表现为人民大众的文化马克思哲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法,就是阶级分析方法。尽管在国内,阶级对立作为主要矛盾消灭了,但在国际范围内,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依然存在各种对立格局。因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体现为资产阶级的文化,它不可能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绝不会体现工人阶级的文化,这是由资产阶级的本性所决定的。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真正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成为人民的、大众的文化体现。“对一个社会、一个群体或一个个人来说,文化是借助内聚力来维持身份认同的连续过程。资本主义文化是资产阶级借助内聚力来维持身份认同的连续过程,通过这个运动过程,资产阶级内部便可构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将这个阶级团结起来,一致探索更加巧妙的方式对劳动人民进行隐形的剥削与压迫,以便维护其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不动摇。“文化帝国主义”是最好的见证。只有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后,人民大众自己的文化才会真正得以映现。正如党的十八大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乃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以便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就是要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舞台,让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让人民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得以充分提升,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不仅如此,文化与经济和政治具有紧密的关联度,作为文化之核心的价值理念必然与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呈相关态势。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的集中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体现资本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着资产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并为之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集中反映,并为之服务。

(三)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为杂多性,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彰显为国家、社会与个体的统一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核心价值观因国家不同而有所差异,甚至同一国家内部也会存在不同的具有严重争议的价值理念。在当今资本主义世界,占主流的核心价值观主要表现为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新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这些价值观一直处于争议状态,至今未能达到基本共识。正是这种争议,使得不少人开始怀疑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他们开始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类问题。2014年,西方自由主义最有影响的杂志《经济学人》刊载了长文《民主出了什么问题?》,尖锐地指出了西方民主在全球发展的停滞状态,并指出其发展的挫折越来越多。这无疑表明了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逆时代潮流的危机,这种危机在本质上,无法将国家、社会与个人权益统一起来,而是将一部分人的利益凌驾于另一部分人之上,使广大劳动人民得不到公正的待遇。与之相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表达了国家、社会、个体的统一。作为兴国之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在国家层面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在社会层面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宗旨,在个人层面塑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高尚品格,国家、社会、公民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换言之,我们不仅要使国家繁荣富强,使社会自由与公正,更要使公民品德高尚,其最终目标不仅要富国强国,更要振兴民族,最终使人民群众过上幸福安乐的生活。如此,国家、社会、公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才能得到高度的内在一致的统一。

当然,由于社会形态的不同,而导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异质性,并非仅上述所论,诸如二者之间具有不同的指导思想,代表着不同阶级的利益,其信念所指向的价值目标各异,不同的文化传统背景等,都需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中,深究细察,才能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表述上的相同或相似性,但其内涵与外延均存在本质的差异,比如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需要我们严加区分。同时,只有深化了对二者的认识,才能真正体悟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超越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真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超越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

资本主义自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宣扬人性反对神性,宣扬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理念,它相对于封建专制主义价值观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曾起到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本主义浩大的物质生产力量,推动着精神生产变革,资本主义价值理念超越并取代了封建主义价值理念D但从封建主义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资本主义,并没有消灭阶级的对立,它只是用新的压迫条件与压迫形式代替了旧的。“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pp75因而资本主义价值理念的实质,就在于其所谓的人性、自由、民主、平等等理念,仅对资产阶级而言是适用的,对广大劳苦大众即工人阶级而言,并没有真正的自由、民主和平等,更不可能体现出人性的一面,因而对劳动人民而言,资产阶级所宣扬的那种核心价值理念是虚伪的东西,是一种伪善。

诚然,资本主义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进步,它空前地满足了人权的需要,但另一方面,它又在个人权利的全面发展向度制造了灾害性的后果,那便是异化。异化不仅是对自我实现的匮乏,而且是对这种匮乏的意识的缺乏,它是一种主体体验的受挫状态,这种受挫就是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实现的需要的受挫。即其不可能满足全体人民的合理要求,与人的本质相异。因而无论资本主义表面看上去多么繁华富裕,其标榜得多么令人陶醉,都只能为资产阶级服务,劳动人民什么都没有。为了缓和阶级矛盾,资产阶级许下种种动听的诺言,诸如自由、平等、博爱等,但对劳动人民却永远无法实现;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他们扩大了工人的休息时间,增进了劳动人民的福利待遇,制定所谓的“福利国家政策”,但却从根本上无法与工人所付出的劳动平等对待,否则,资产阶级便不可能留下任何剩余价值。由此观之,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进程中,表现出了其落后性的一面,也就是将要被否定,走向灭亡的一面。工业文明以来的现代性发展所面临的危机,至今还深深影响着全球人民生活的金融危机,现代性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受到普遍诟病,等等,都无不表明了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后性。正如贝尔所指出:“在当今社会,社会结构(技术经济秩序)和文化之间存在着惊人的根本分裂。也正因为如此,各种政治派别都希望能够拋弃资本主义价值观:“即便激进政治理想只是暂时破碎,基本的文化态势还是一样:拒斥资产阶级价值观。”—种不可阻挡的历史步伐,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正因为如此,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或发生变化。在此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超越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的必然,而不是资本主义一厢情愿就可以否定这样的历史发展规律的。“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随着历史车轮的前向驱动,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伪善面目必将暴露无遗,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体现出的优越性、至善性、历史进步性将进一步显现出来,被人类所接纳。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否定旧事物,扬弃旧事物。因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只表明了一个事实:“在旧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新社会的因素,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还存在着一切社会状态所共有的永恒真理,如自由、正义等等。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篇7

关键词:多元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引领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3)-03-0020-02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与任务,中共十七大又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列为了当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项议程。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1]中国多元文化是指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和不同时代的人们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精神化表现,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等不同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存在状态。在这种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巨大现实价值。

一、当前社会多元文化的时代特点

一是主流与非主流的思想观念并存。马克思说过:“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2]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促进了我们与世界各国、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也导致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从表象上看,价值多元带来了文化的大繁荣。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属性,这些多元的价值观念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无序性和混乱性。

二是传统与现代的思想观念相互碰撞。每一种价值观念,都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都有其发挥作用的条件。对于市场经济、全球化而带来的新生的价值观念,人们感到了某种不确定性又不太熟悉,这就使社会成员陷入了一种价值两难的境地。中国传统的“重义轻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念被逐渐淡化,对于传统的价值观念,人们不再坚定不移的坚持,甚至有时是直接抛弃。从古人的修身、修性的精神追求到如今一些人认为财富、地位决定人生价值,传统与现生着激烈的冲突。

三是国外思潮与国内思潮相互影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对外交流的增多,各种国外思潮涌入我国,其中不乏值得学习借鉴的真知灼见,但也有很多容易造成思想混乱的错误观点。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推行文化霸权,加紧进行文化输出和思想价值观念渗透,占领世界许多地方的信息、科技、娱乐方式的话语和空间,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这种国际文化环境中的不平等交流、全球化引发的文化冲突和价值碰撞强烈地冲击着中国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动摇着国家和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基础。

二、多元文化视域下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打好意识形态战,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需要。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的争斗仍十分激烈,西方国家各种版本的“中国”经久不衰,对中国的民主制度妄加指责,其意昭昭。与此同时,在国内近年来一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如:民主社会主义、自由主义等,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构成了严重挑战。所以维护并坚定自己的意识形态与信仰,捍卫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这是我国国家利益最重要的部分。当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凭借“普世价值”对我们发动强大攻势时,当“低俗文化”盛行,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时,我们的答案就是打造中国价值“芯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在全球多元文化碰撞中维护中华文化主体性。随着全球化深入拓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地域、制度、文化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中华文化如何一方面顺应时展的趋势和现代化的要求,通过“综合创新”保存和发扬其文化血脉。另一方面,坚持和维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与全盘西化论与文化霸权主义相抗挣,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丰富性做出新贡献,已然成为摆在面前紧迫而现实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文化资源与政治资源,有利于在全球多元文化碰撞中维护中华文化主体性。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社会转型期构建共同价值观的需要。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社会进入一个转型时期。随着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复杂化和社会阶层分化,人民内部矛盾不断涌现,这一切都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也带来空前的冲击,社会意识更加多元。现阶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高人们的价值品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仍是一个悬而未决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正是对人与社会道德缺失的关注与修复,让人们明白在思想道德领域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使之成为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有力思想武器。

三、多元文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第一,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一是核心与多元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既要尊重差异,又要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这样的主旋律,在我们的社会中没有这样的主旋律,多样的音符就不成其为音符,而只能是一堆乱码。因此,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一元化指导思想引导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发展。差异是社会存在的客观事实,多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尊重差异就是要尊重广大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社会阶层的思想实际提出不同的要求。包容多样,就是要树立多样共生、和而不同的意识,不断扩大核心价值体系的包容度和影响力。”[3]面对形形的价值观,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体系要为多元价值提供基本示范,多元价值为核心体系传递舆情动向,使社会不同价值观在共有、鉴别、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符合国家与民族特点的和谐、进步、发展的社会价值。二是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是对美好生活状态的设想和展望,它具有高于现实、超越现实的品格,是感召、激励和鼓舞人们为之奋斗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实惠抓在手里,让幸福留在心里,他们才会真切地用户社会制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曾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4]利益冲突现实客观要求我们党更加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利益整合功能和利益调节功能,加大利益整合的力度,最大限度地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文化群体的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增强人民群众对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与支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中,以不同文化群体的根本利益为基石,对各民族、各阶层、各群体进行强有力的利益整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也为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确立了强有力的利益纽带。三是规范与制度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要靠思想教育,实践养成,而且要用制度、机制来保障。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政策制度、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等社会机制的引领作用,从而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力提供规范保障。“在现阶段建立有利于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制度保障,不但要建立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内的完整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还要善于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把这些成果用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来。”[6]

第二,努力实现三个转化。一是从规范向示范转化。一方面,要发挥新闻媒体的特殊作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权威新闻节目和一些拥有广泛受众的谈话类节目,对现实生活中违背道德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进行揭露和批判,强烈的谴责这种不道德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同时我们要对现实生活中进行道德实践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进行报道和讨论学习,用看得见、摸得着的道德榜样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塑造人,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另一方面,要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领导干部的行为及其体现出来的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二是从理论向心理转化。意识形态是为政治服务的,具有理性导向作用,理性要靠情感发生作用,靠情感产生共鸣和认同,所以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不能变成条条框框,要靠情感引导方向,引起感情共鸣,转化为全社会的心理认同,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三是从评价向行为转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需立足于时代实践,融入社会生活之中,使核心价值体系进入生活、进入群众、进入社会。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民族的血脉,是人面对多元文化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现实的紧迫工作,坚持重在建设,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大力创新方式方法,努力在多样化思潮中确立主导思想、在多样化观念中寻求最大共识。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纳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轨道,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迈向新胜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放射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芒。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11-1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n].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1

[3]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6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篇8

一、机关党员干部价值观念现状

了解党政干部价值观念的整体状况,是确立党政机关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我们对当前机关干部的一些主要价值观念进行了分析。从调研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上海党政干部在价值取向上基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对价值冲突上。

(一)“以人为本”与“官本位”的价值冲突。以人为本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脉相承,是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自觉践行党的宗旨,甘为公仆、善为公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辞辛劳、勤奋工作,赢得了群众的认可。调查显示,有53.7%的机关党员干部和40%的上海民众认为党政机关在“密切联系群众、执政为民”方面做得“好”和“比较好”。同时,调查结果也明确显示,由于我国是一个封建主义传统影响很深的国家,、家长制、等级观念以及形形的特权现象等在现实生活中时有所闻所见,这就造成少数机关衙门作风比较严重,极少数党政干部当官的意识强烈,为民办事的意识淡薄的问题仍然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官僚化。有的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不愿倾听群众的呼声,不去体察群众的疾苦,不能准确把握群众的所需、所急、所忧、所盼;有的对群众颐指气使、盛气凌人,整天摆着一副“当官做老爷”的架势,忘记了为民执政的根本要求。二是形式化。有的做工作只是装装门面、敷衍了事;有的急功近利、心态浮躁,热衷于追求立竿见影的政绩,不愿意扎扎实实做一些打基础、做铺垫、利长远、增后劲的工作;有的工作能力不强,不善于做群众工作,却善于做表面文章,追求形式的轰动效应而忽视工作的实际效果。三是功利化。有的认为职务是上级定的、官位是领导给的,跟群众关系不大,他们“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服务领导细致周到,服务群众则敷衍塞责,喜欢向领导“汇报”工作,忽视向群众通报情况,淡忘了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和主体地位,甚至对群众呼声强烈、迫在眉睫的事情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而把让领导注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现象,说到底都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宗旨意识上出了问题。忽视以人为本,背离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要求不符,是对党政机关形成一种健康的核心价值观念最现实、最直接的挑战。

(二)“无私奉献”与“个人利益”的价值冲突。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无私奉献是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和党组织的价值导向。在和平时期,尽管不再时时经受生死的考验,但为了人民的利益,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和倡导讲奉献。党员干部积极进取,将个人奋斗与党和国家利益紧密相连是主流,真正抱着利己主义心态进入党内是少数,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追求个人利益和价值的趋向,有愈演愈烈的倾向。调查显示,当前党政干部最关心的三件事,依次是个人能力的拓展和阅历的丰富、工资待遇的提高和干部的选拔任用。对于“无私奉献”这一基本价值,有64.9%的机关党员干部认为多数党员的思想实际是,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情况下愿意帮助别人,而选择“人助于我、我助于人”的占2.5%,也有4.6%的党员不愿意管别人的事。政治生活不能套用经济生活原则。作为公共管理者和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每一个党政机关干部都要自觉地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果机关党员干部最关心的不是祖国的前途命运、上海的未来发展、老百姓的利益诉求,而是过分强调个人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这种对党和国家利益的淡薄和宗旨意识的淡漠将会对党的长期执政造成不良影响。

(三)“理想信念”与“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价值冲突。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坚定理想信念,表明党员对党的政治纲领、宗旨目标、价值取向的高度认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目标追求。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不少同志忽视对党员的要求,在政治生活和个人生活中更多强调个人权利和选择自由。调查显示,有15.5%的党员认为党员可以信仰宗教,是个人的信仰自由,也有11.2%的党员对信仰宗教表示“说不清道不明”,还有一部分机关党员干部对实现共产主义缺乏信心,说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受到了挑战。有的把追求高消费和享受视为个人的私事,淡忘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有的把公权力作为私权力,滥用权力,独断专行,直至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是一个“总开关”,如果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一味强调个人权利和选择自由,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在思想上丧失鉴别力和免疫力,沦为权力、金钱和美色的俘虏,跌入腐败堕落的深渊。因此,坚定理想信念,不仅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的需要,也是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

二、确立以“忠诚为民、务实创新、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党政机关核心价值观念

核心价值观念能为机关干部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党政机关提倡什么、鼓励什么,抵制什么、反对什么,应该有明确的导向性,这个导向就是核心价值观念的主要内涵。多年来,在加强“部风”、“委风”建设中,不少党政机关也提出了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加强机关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在总结对党政人才队伍各方面要求和各单位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党政机关核心价值观念应包括“忠诚为民、务实创新、公正廉洁”三个方面内容,以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一)坚持忠诚为民,做坚定理想信念的示范者。忠诚党和党的事业、忠于祖国、执政为民,是党政机关干部最为根本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执政为民是党的宗旨根本体现,党为人民的翻身解放而建立,党为人民的富裕幸福而奋斗,党的一切工作和奋斗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党政机关干部要把对党忠诚与执政为民统一起来,牢记人民是价值主体,把人民的价值作为高于、统领和主导一切价值的原价值和母价值,始终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评价标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把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改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工作的价值目标,使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实现广大人民实践主体地位与价值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二)坚持务实创新,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动者。务实创新是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开拓创新是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当前,人民群众对弄虚作假、作官样文章、搞形式主义等现象深恶痛绝。党政机关倡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价值观念,就是倡导机关干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把求真务实内化为政治品格,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用开拓创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积极培育党政干部的创新能力,激发创造活力,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在创新中抓落实,推动党的事业前进。

(三)坚持公正廉洁,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价值的根本体现,清正廉洁是保证公平正义、促进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党政机关弘扬公正、廉洁的价值观念,关键是在维护人民政治权利、协调利益分配、制定公共政策等方面体现公正的要求,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同时,用规范党员言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自觉维护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探索确立核心价值观念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一)发挥宣传教育的引导作用,使核心价值观念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认同和行为支点。核心价值观念只有被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第一,要在党政机关开展核心价值观念大讨论,明确大家认同的价值观念。围绕“为什么要确立核心价值观念”、“核心价值观念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确立核心价值观念”等问题开展讨论,使机关干部明确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党政机关肩负的引领责任,提出大家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同时,综合运用教育培训、宣讲、论坛、网络、简报、展览等载体,大力宣传核心价值观念,使机关干部人人知晓、自觉实践核心价值观念,推动其内化为价值观,外化为自觉行动,转化为普遍遵循的规范准则。第二,发挥先进典型的价值引导作用。在各类评先创优活动中,积极树立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念的先进典型,以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的理想信仰、人生态度、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道德情操等,对机关干部起到示范、启迪、疏导、规劝、镜鉴、陶冶、感化、鼓舞、救赎和提升的作用,激励引导机关干部践行核心价值观念。第三,把核心价值观念融入日常的教育管理之中,用价值观统一认识,用价值观统一行动,使机关干部在学习、工作中时时处处感受到核心价值观念,自觉以核心价值观念为价值取向并规范行为。

(二)发挥党内文化的统领作用,使核心价值观念成为完成执政使命的力量之源。党内文化是政党自身、内部的文化建设,是全体党员普遍认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着主流文化的核心形态。加强党内文化建设是确立核心价值观念的本质要求。文化管人管灵魂。文化管理是最高、最自觉的管理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党的工作由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基本形态上升为文化建设管理政党的较高形态,是政党建设与时俱进的必由之路,也是党的建设的治本之策。因此,党政机关在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同时,应更注重加强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机关党内文化建设。党内文化包含群众文化、法治文化、廉政文化、和谐文化等丰富内涵,其中,马克思主义是党内文化的核心。党政机关要把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追求,用党内文化建设形成共同的政治意识、政治心理、政治感情、政治信念等多种因素组成的观念体系,形成共同的政治行为规范和政治行为方式,形成共同的政治价值取向和判断,使党员干部不仅从组织上入党,更是从思想上入党,从而自觉地遵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永葆先进性。

(三)发挥实践养成的促进作用,使核心价值观念成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之魂。核心价值观念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只有通过实践转化为具体行动,才能知行合一,体现效果。党政机关要丰富载体,搭建平台,鼓励机关干部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忠诚为民、务实创新和公正廉洁的价值观念贯彻到日常工作中,把机关职能切实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落实到行为规范中,以公务员精神和职业道德约束言行,履行好为民执政的使命;反映到社区生活中,深入开展“双结对”、“与远郊区县及经济薄弱村结对帮扶”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在服务困难群众、服务基层组织、服务社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宗旨意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党政机关和公务员的良好形象。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篇9

文字显示:大中小作者:刘云山来源:人民日报社转《党建》时间:2008-5-5浏览次数:202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我们党适应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变化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高度,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基本内容和深刻内涵,积极探索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一、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在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对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整合功能。现在,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住了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和根本,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符合社会发展运动规律,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安民固邦的经验教训给我们的深刻启示。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体系。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就会失去社会前进的方向,失去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通过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发展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途径。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提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后经历代儒家的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价值体系,成为封建社会两千多年超稳定结构的精神支撑。在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统治、夺取政权的斗争中,掀起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念,形成了一套以个人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价值体系,对建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对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更加重视、更加自觉。历史和现实表明,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能否构建起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体系,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探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更有力的精神支撑。建设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在不断完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方面制度的同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性。可以说,能否构建起科学完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是否完善、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长期以来,我们党围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苦曲折的探索,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也不断深化着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认识。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无论形势怎样变化,都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要在全体人民中牢固树立这一共同理想。进入新世纪,我们党适应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和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着眼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提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强调要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总书记在2006年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要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在全社会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系统、凝练地整合在一起,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明确了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可以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新认识,必将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进一步坚定人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应了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我们党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样化形势下团结带领人民开拓前进树立了精神旗帜。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情况。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进一步凸显了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凸显了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生命线”作用。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企图把他们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推销、扩张到世界各个角落。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有效应对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更好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从国内看,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随着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社会意识更加多样、多元、多变,这既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了活力,也带来了社会思潮的纷繁变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巩固的同时,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也时有出现。在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一些错误的、消极的、颓废的思想意识也有所滋长。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一些人思想困惑、信仰淡漠,一些领域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弘扬积极健康的道德风尚,是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进一步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重要遵循,有利于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有利于团结凝聚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

二、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首先应解决好认识、认知、认同的问题。要引导人们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准确把握其基本内容、现实目标、鲜明特征和实践要求,增强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坚定性。

1.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各具功能、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在核心价值体系中处于统领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应当成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成为全体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反映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揭示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应当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旗帜,成为全体人民团结奋进的崇高追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中国人民开拓进取、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应当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必须具备的精神状态和必须展现的精神风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标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融合,应当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这四个方面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统一起来,把政治与伦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是一个结构完备、逻辑缜密的科学体系。

2.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目标。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精神理念,也蕴涵着现实的目标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目标就是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八个字,凝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义,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富强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近代以来,为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状况,无数仁人志士苦苦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直到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赢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提供了现实途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在革命时期就高高举起民主的旗帜,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不懈努力。我们始终认为,民主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社会主义应该也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层次的民主。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为人类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必将迎来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文明进步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重要位置,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生动局面。总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们整个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在全社会唱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时代主旋律。

3.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明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汲取人类思想精华、适应时展要求创造性提出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拥有广泛而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这个核心价值体系是科学的,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内在地蕴涵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包含着和谐的精神、和谐的理念,真正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这个核心价值体系是民族的,它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符合民族心理、反映民族特性,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这个核心价值体系是时代的,它植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体现时代潮流、富有时代气息,反映着人类发展进步的要求。这个核心价值体系是开放的,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和开放包容的气度,充分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充满改革创新精神,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我们讲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强调的是坚持和发展的统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讲共同理想,强调的是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引导全体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我们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的是发扬传统与立足当代的统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断用反映时代进步要求的思想观念来丰富和充实。

4.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要求。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把握其实践要求,着眼于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着眼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着眼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引领和整合功能,更好地为实践服务、为现实服务。“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能把亿万人民群众凝聚起来,就是因为有一套科学的思想理论和先进的价值理念。在党的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定要致力于引导人们增强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的信念和信心,更好地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完成党的执政使命而不懈奋斗。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定要致力于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人们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发展之中,努力把全体人民的思想意志统一起来,把全民族的智慧力量凝聚起来。社会和谐稳定既需要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也需要浸润心灵的精神感召。在社会矛盾交织、各类问题多发多变的情况下,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定要致力于形成共同的精神纽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用和谐的理念、和谐的思维处理思想认识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保持社会安定有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定要致力于提升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和每个公民的精神境界,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两大任务:一是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二是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要紧紧围绕这两大任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着力解决好普及性、操作性、机制性问题,通过卓有成效的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1.加强教育引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教育引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性工作。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通俗化、大众化,努力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加强宣传教育,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党员干部的言行对其他社会成员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学校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要把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知识分子特别是各界知名人士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对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影响很大。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2.营造舆论氛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各级各类媒体传播之中。媒体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推广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渠道。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借助传媒网络推销其意识形态,而他们的媒体在这方面也有着高度自觉。要充分认识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各级各类媒体认清肩负的责任,努力把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日常宣传报道中,形成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舆论强势。新闻媒体坚持正确导向,衡量标准是什么?就是看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在这个问题上,所有媒体都应当非常明确、非常自觉。不仅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发挥主力军作用,而且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也要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合唱;不仅新闻报道、专题节目要积极弘扬核心价值体系,而且所有娱乐类、体育类节目以至各类广告也都要符合和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3.坚持以文化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精神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对于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用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用高质量高品位的文艺作品,生动形象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要尊重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规律,在“融入”和“渗透”上投入更大的精力,使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相得益彰,防止简单地喊口号、贴标签。现在,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方式日趋多样,流行文化、通俗文化、娱乐文化、网络文化等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要把握群众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加强对新的文化品种、文化形式的研究和引导,使之既大众通俗、多姿多彩,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要加强对创作思想的引导,对体现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给予鼓励,对亵渎经典、低俗媚俗、肆意恶搞的现象予以抵制,努力形成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良好文化生态。

4.注重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一种价值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实践,再好的价值体系只能是空中楼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同人们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实上下功夫。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理念,增强人们的认同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到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充分发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的示范作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总之,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搭建弘扬核心价值体系的平台,形成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5.强化机制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要靠思想教育、实践养成,而且要用制度、机制来保障。任何社会要使其主流价值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并保持稳定性、持续性,都必须使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制定以及司法行政行为等很好地体现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核心价值体系规定着政策、法规的性质和方向,具体政策、法规又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防止出现具体政策与核心价值体系相背离的现象。要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转化为法律规定,用法律的权威来推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各种社会管理不仅具有维护生产生活秩序的作用,也应当承担起倡导主流价值观念的责任。各级各类管理部门要把倡导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份内工作,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受到制约。

四、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出发,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规律,妥善解决思想理论领域的问题,正确处理先进性与广泛性、主导性与包容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1.以人为本、重在建设,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必须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关注人的精神诉求,善于发现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要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起来,适应群众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多用典型示范、交流疏导、说服教育、民主讨论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的思想疑虑和困惑。要关注民生、倾听民意,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让人们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过程中理解和认同党的主张、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核心价值理念,是在精神领域里搞建设。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用正确的思想、进步的观念、先进的文化逐步消解错误思想、落后观念、腐朽文化的影响。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篇10

(一)生态精神文化是核心

生态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人类开展生态物质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建设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生态物质文明的观念意识体现,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体系,是生态文化的核心。生态精神文化是指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在保护自身生存的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价值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等生态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的文化科学成果,反映了人类的信念和追求,是人类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要有对生态危机的觉察,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思考和认识,能具有自觉承担保护自然环境的道德责任意识,并能实际参与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的各项活动。“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张正祥,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数百次遭打击报复在所不惜,30多年里用生命守卫“母亲湖”滇池、西山的生态环境,每天到滇池边或西山上巡查,发现污染或破坏行为就举报,正因为他把滇池、西山当作养育自己的母亲,对滇池、西山有一种深深的热爱情感。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仅需要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有所作为,更需要更多具有张正祥精神的环保卫士的参与加入。因此每一位公民都必须正确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把自然环境当作养育自己的母亲,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才能成为张正祥式的环保卫士,人类才能正确地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才有可能缓解和彻底消除生态危机。

(二)生态物质文化是基础

生态物质文化是生态文化的物质层,是指由人类创造的各种生态产品和生态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容易看见、容易改变的表层生态文化,它是生态价值观的外在体现。目前,我国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创建了多个部级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和生态市(县、区)。我国现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保产业协会、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各类环保民间组织2768家。1996年环保卫士廖晓义女士创办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简称“地球村”,第一个民众自发的环保民间组织),十多年来一直推广和主张“5R”绿色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地球村”还和媒体合作,开办了《绿色文明与中国》、《环保时刻》等环保教育电视专栏,《绿色时尚》、《环保系万家》等环保教育报刊专栏,倡导有利于环境的生活方式。“地球村”还和政府合作,打造绿色社区,实现社区关心环境质量、监督环境执法、参与政策建议和选择绿色生活,以及传承和谐绿色文化等五个绿色功能。生态物质文化是生态文化的表层部分,是生态精神文化和生态制度文化形成的基础,没有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各类环保民间组织、绿色社区等生态物质设施,就不可能形成绿色生活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适度消费理念、绿色GDp等生态精神文化和生态制度文化。

(三)生态制度文化是保障

1979—2011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以上,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但我国单位GDp能耗高出经合组织30个国家平均值的20%,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过去五年中国中央财政安排环保资金过千亿,中国环境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10%。”由“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绿家园志愿者"等十多家环保组织的《中国江河的“最后”报告》揭示,中国河流的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这些环保组织还建议,应建立有利于公众参与和公开讨论江河问题的社会环境和制度文化。只有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自1990年首次提出后,2014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再次提出,人类发展指数是一个涵盖收入、教育和健康三个维度的综合衡量指标,以用于代替GDp。要把发展、资源、环境、民生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符合绿色发展的决策管理机制和科学的经济发展指标核算体系,促进绿色发展考核导向的进一步科学完善。还要建立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和健全生态法律制度。运用网络平台及时公开企业环保的信用信息,加强社会监督的力量,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以法律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落实和深入发展。

二、在文化认同中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

(一)生态价值观念的认同

生态文化强调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它的核心是生态价值观念--以对人的道德对待大自然,关心人与所有生命的关系,是一种世界性、全人类的文化。全球化的市场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东西: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生活安全指数越来越低了;城市变大了,道路变宽了,可是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了、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了、自然资源越来越少了……。“人定胜天、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今天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生态不可复制,人类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价值观。说,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促进绿色发展是各国利益汇合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推动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共同进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作为未来引领中国绿色发展的大学生,必须认同科学技术绿色化的理念。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必须依靠和发挥科技的力量,促进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能改变人,影响人的思维,决定人的行动,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必须要引导大学生对生态价值观念的认同。高校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第二课堂等多渠道开展生态价值观念的教育,引导大学生高度认同人与自然共生、共赢、共荣的依附关系,认同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自然就是保护生产力的价值观念,认同生态圈和技术圈的和谐发展的理念,帮助大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大学生科学技术绿色化的新型思维模式,摆脱传统的“征服自然”、“利润最大化”等思维模式,鼓励大学生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二)生态行为方式的认同

生态文化不仅是一种生态价值观念,更是一种生态行为方式。生态行为方式既包括经济发展方式,也包括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企业排污、乱挖乱砍是破坏生态,个人过分追求住大房子、开高档车、使用高档用品等这些高消费的生活方式,也是对自然生态的间接围剿,无节制的奢华抬高了城市人群的平均生态足迹,当消费超出了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能力时,就是在源源不断地污染生态环境。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大学生,必须认同并选择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是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环保、健康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享受的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是绿色文明最坚实的根基,只有选择绿色生活方式,人类才能在充分享受绿色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履行好应尽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人类文明才能真正走出目前的困境。地球村的廖晓义女士把绿色生活方式概括为5个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环保、消费等很多事情都可以符合绿色的理念,减少非必要的消费。不追求过度的时尚,拒绝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使用节约型水具,拒绝过分包装,支持可循环使用的产品,尽量购买本地产品,一水多用,随手关闭水龙头,消费肉类要适度,节约粮食,双面使用纸张,尽量使用玻璃、纸、铝等再生原料的产品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绿色生活方式,不仅能让日常生活更加的有质量,同时能有效地保护人类生活的环境,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