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2:49

生态文明的发展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和谐

第一,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人说,我们要拯救地球,纵观地质历史、人类历史,地球是不需要拯救的,要拯救的是我们人类自己。是要有度有序地利用自然,调整优化结构,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要建设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设立统一规范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我们要有一个生态安全的屏障,这个屏障是有底线的,一旦突破屏障,这个生态系统是会崩溃的,我们不仅要保护底线,而且要在底线以上进行生产建设发展。从生态环境的演变来看,凡是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的地方,就不太适合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基本上属于牧区,让他自然生长一些牧草来进行畜牧业生产。

现在不管降雨量有多少,不管这个地区的环境有多么恶劣,在没有生态文明意识的阶段,一看到土地就想着开发大田种植,种植粮食、谷物、土豆,那地下水要从哪里来呢?灌溉水从哪里来?所以在降雨量不足500毫米的地区,如果我们大规模生产,就会形成区域地下水漏洞,有些地方的地下水已经从几米、几十米下降到几百米。当地下水位在几百米的时候,如果我们还要强行进行需水量很大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最后不仅会消耗能量,还会破坏生态。这种生产是得不偿失的。那么要发展,就要有资金的推动,所以要在金融、环境等方面进行支持,尤其是要对贫困地区进行补贴,或者迁移。

第二,要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那么什么是主体功能区?也就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程度以及资源利用程度,确定优先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域,还有禁止发展区域等。有些区域的生态环境已经很脆弱了,在这个地区就不要发展了,只能保护起来,这是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中与生态文明相关度最大的就是生态功能区。生态文明区是依据全国的生态功能规划,在全国生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生态特征、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规律,确定不同区域单位的主导生态功能,制定全国的生态功能区,确保生产安全。比如划分出农耕区、牧区、森林保护区,或者林业发展区等一些脆弱生态地区为禁止开发区,甚至是拒绝人进去的区域,让自然得到生息,让发展进程与生态环境相适应,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生态政策,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产业结构。

第三,要推拥吞佳环发展。为什么要推动低碳生活发展?我们现在的经济模式基本上是一种高碳的经济模式,是以碳为能源的生产方式。我们国家的能源有60%至70%依靠的是煤炭,核能源、水力能源等占的比例比较小,加上城市采暖等需求,就使得我们的工业基本上是建立在高碳的基础上的。

生态文明建设是通过低碳发展的途径来进行能源革命。比如说法国。法国的核能(发电量)占全国的70%,所以在完成高碳向低碳转型的过程就比较容易。我们是煤炭占到70%,在能源结构上,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生活消耗占了30%,另70%都是用于生产。很多发达国家的消费生活占了能源的70%,而生产只占30%,因为发达国家最初已经将工业生产转移到了中国,现在又向东南亚地区转移,或者向印度等其它地方转移。基本上是在发展中国家生产,而发达国家得到的是终端产品,把很多污染就留在了发展中国家,也就留在了中国。所以中国这30年来的(能源消耗)高速增长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不但有由中国的人口消耗所带来的污染,而且全世界的污染通过全球分工集中在我们国家。我们国家给发达国家提供了大多廉价的生活用品,但是我们在环境方面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所以我们要转型,我们要推动低碳文明的发展不是一个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推进。只有推进低碳文明发展,才能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才能使我们的环境变成绿水青山,才能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切切实实的生态保证,使全体中国人民能喝自己土地上的水,吃自己土地上生产的食品,吃自己土地上的牛产的奶,我们的孩子也能够健康地生长,我们的人民也能够健康地生活。这就是推动低碳循环发展的目的。

第四,要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资源利用最大的矛盾,也是最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就是浪费。全世界的能源,比如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对于能源的利用大概也只在50%左右,我们的能源利用率也不到50%。那么大多的能源干什么去了?都浪费掉了!单位产值的耗能太高、耗水太高。在城市消费中,建筑的能源浪费占到了一半。冬天要采暖,夏天要冲凉,要开空调,如果我们在建筑方面进行有效的保暖、保温建设,利用一些保温材料,仅在建筑方面的能源就可以节省一半,在城市运营方面的能源就可以节省四分之一。

当然,还有其它许多方面。一方面,我们比较缺水,另一方面,城市很多地方“跑冒滴漏”,水都浪费掉了。所以要把资源的高效利用落到实处,要对水源的利用、各种资源的利用有严格的控制,有一定的规矩,不能想怎么搞就怎么搞。比如在农业生产方面,中国平均每亩土地的肥料应用是很多的。在灌溉上,我们往往是使用大水机灌。在水资源本来就很缺少的国家,又用大量的水源换取粮食,所以我们的粮食生产成本很高,不仅是由于生产规模小带来的成本高,我们的农业生产方式也不合理。

第五,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之所以要在城市进行环境治理,是因为城市是高效利用环境资源的,城市的环境治理要比农村的环境治理更容易一些。尽管城市有雾霾,空气也不好,但是,治理起来总是能找到抓手,因为城市比较容易管理。而在很多地方的农村,村边垃圾成堆,甚至没有一处干净的用水,一些农村的不法企业和小企业把环境给破坏了,把河流污染了,所以在某一点上治理起来比较容易,但要在整个面上治理起来就非常困难。我国的农业还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农村的养殖业带来的面源污染更是难治。所以,要发动群众进行治理,要让政策得到有效落实,相关部门还要进行监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

[2]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言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生态文明的发展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危机;生态安全;生态责任;发展主题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1-0143-03

一、人类已步入生态文明时代

“文明”亦可称“文化”,准确地说是“文化昌明”或“昌明的文化”。文化即“人化”,指人的自然属性的社会化,“文化程度”即“人化程度”,也可以说是其“社会化程度”。而文明则是“昌明的人化”或“人化昌明”,即人的自然属性的“科学与和谐的社会化”。因此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也可以进一步讲是“一切‘社会化’关系的总和”。

回溯历史,人类“社会化”进程先后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已步入生态文明时代。原始文明时代,人类在刀耕火种、采集狩猎等经济基础上呈现“野蛮”与“蒙昧”状态,人类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在靠天吃饭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呈现“专制”与“封建”状态,人类敬畏自然、迷信自然;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在近现代科技支撑的工业经济基础上呈现“民主”与“科学”状态,人类“改造”自然、“挑战”自然,甚至欲求“征服”自然。在工业文明发展的基础上,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人类正追求着“和谐”与“科学”状态,追求着自然生态和谐,即“生物链和谐”,追求着经济生态和谐,即“产业链和谐”,追求着社会生态和谐,即“人际与代际和谐”,人类“适应”自然、“尊重”自然,人类已步入生态文明发展时代。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会国共同制定了《21世纪议程》,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包含三方面含义:其一,为了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的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其二,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应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其三,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各国必须合作根除贫穷,应当减少和消除不能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并推行适当的人口政策。2002年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确认“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三大支柱;其内涵基本涉及了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与社会生态三方面。2007年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度提出“生态文明”概念与理念,作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

(一)生态

生态可分为相互联系与渗透的三层级,即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与社会生态。自然生态是没有被人类有(经济)目的、有(经济)计划地介入干预而理应随其自然规律而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经济生态是人类有经济目的、有经济计划地进行生产、交换与消费等经济活动,并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而应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社会生态是人类在自然生态与经济生态的基础上,与自然之间、人类相互之间及与后代之间实现的应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同其他生物种群的地位是等同的,也是平等的,而所不同的是,人类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反作用力”远远大于其他生物种群,在“改造与战胜自然”错误观念指导下甚至导致或加速整个生态系统的危机与毁灭。

自然生态和谐是经济生态和谐与社会生态和谐的基础,自然生态和谐与经济生态和谐是社会生态和谐的基础,因此,自然生态危机与经济生态危机都必然导致社会生态危机。基于该必然联系,我们更能理解,20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提出的:“对现代人类社会的危机来说,把对‘天下万物’的义务和对亲爱家庭关系的义务同等看待的儒家立场是合乎需要的,现代人应当采取此种意义上的儒教立场[2]。”

(二)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自古有之。纯自然因素导致的,例如有恐龙时代的结束。带有人类自身原因的,例如古巴比伦文明、玛雅文明的消失。这些都是广义上的生态危机。

而现今所称的“生态危机”,是指在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所导致或加重的全球的、频发或持久的各类生态危机。可分为自然生态危机、经济生态危机与社会生态危机,三类危机分别是自然生态和谐、经济生态和谐与社会生态和谐遭遇破坏而处于或接近处于不和谐与不稳定状态的情形。

(三)生态危机的原因

生态文明的发展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路径选择

作者简介:杨俊中(1963-),男,河南漯河人,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4-0005-04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生态文明第一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被载入党的纲领性文件。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既是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最重要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一环。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点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从历史发展来看,生态文明也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从内涵上看,生态文明应该包括3个基本要素:一是生态意识文明,是指人们对待生态问题的科学的、进步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二是生态法制文明,是指人们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法律、制度和规范;三是生态行为文明,是指在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法制的支配和约束下,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繁荣的各种活动。

(二)生态文明的特点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而生态文明也着眼于人与自然全面发展、和谐共生、持续繁荣。生态文明强调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人与自然的平等观,关注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关注资源、环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承载能力,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具有3个特点:一是整体性。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人与自然都是一个整体系统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单纯考虑经济、资源、环境中的某一方面,应该以系统论的方法全面、综合地考虑生态文明的建设问题。二是和谐性。生态文明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其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荣,因此,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人类、环境、社会三个子系统各自内部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共同发展的理念。三是可持续性。生态文明是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为对象,以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共生为基础,以系统整体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因此,生态文明必然具有可持续性的特点。

二、生态文明在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报告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报告在强调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繁荣、改善民生等工作的同时,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就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放在了同样的高度,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必然要求。

(二)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由此可见,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只有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才会不断提高民众的资源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才能不断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和环境治理工程,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石

十七大报告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为小康社会的子系统,几种文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石。人类历史上因片面追求经济、社会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所造成的灾难不胜枚举,古玛雅文明、美苏尔文明都曾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却都又因为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的破坏而烟消云散。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越创造性地指出:“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

自然界有其千百年来默默遵循的规律,中国儒家提出人们要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强调农民要“生产以时”。统治者要“勿夺农时”。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恩格斯也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类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因此,我们在改造自然、发展经济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科学地处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之间的关系。

(二)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1987年,挪威

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人们享受工业革命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因疯狂追求当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而酿成的恶果,诸如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气候异常等。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也印证了科学发展观虽然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但却决不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而要在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中寻找一个最佳的契合点。

(三)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国内学者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中,肯定了布伦特兰夫人的定义,同时提出“可持续发展还必须是既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需求又未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就使可持续发展理论融入了权衡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内容。十多年前,淮河下游居民饱受河水污染之害,都是因为中上游个别地方为了自己的局部利益而忽视了全流域人民整体利益;如今,沙尘暴灾害日益频繁,也是因为个别区域为了经济指标而疯狂破坏森林,使人类失去了森林的庇护。这些灾害的发生都是由于为了局部利益而放弃整体利益的短视行为造成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在经济建设与生态治理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社会”大系统的整体利益,决不能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生态道德,营造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首先,要开展生态知识教育。生态文明知识亦即生态环境知识,不仅包括符合环保要求的生产、生活常识,也包括生态环境的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生态文明知识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智力支持,加强生态知识教育,培育生态文明意识是在全社会形成生态道德观念的重要一环,生态知识教育要渗透到从儿童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要完善目前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将生态教育的内容融合进德育课程体系和校园管理活动中,通过建设生态校园、生态社区等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

其次。要培养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生态文明意识应当包括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法律意识。培养生态文明意识,除了不可或缺的教育活动外,还要运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传媒在全社会积极营造“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的生态文明氛围,要让生态文明进学校、进社区、进街道、进家庭。

(二)完善生态法制,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约束机制

完善生态法制建设,重点在于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完善生态法规体系。针对目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情况,国家应加强环境立法研究。制定环境立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立法工作。中央要进一步指导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要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地方法备案制度,逐步实现生态建设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生态法规体系的建设中要建立环境保护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定期评价和修订制度,对不适应形势需要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或废止。

法律规范作为一种硬约束,是以其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要体现生态法制的约束力,就要提高相关部门的生态执法能力。生态执法难在执法力量弱、取证难、执行难,针对这些情况,应该加强对环境保护执法机关执法能力的建设,包括增强环境保护系统内部的执法力量,提高工作人员执法水平。通过多种措施来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真正实现生态法规的硬约束能力。

(三)促进生态科技,满足建设生态文明的技术需要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然而,科学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正当人类为经济的飞速增长沾沾自喜时。却不知不觉地步人了生态恶化困境。氟利昂可以作为致冷剂,但散逸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使人们逐渐失去了臭氧层的庇护;含磷洗涤剂的发明可以节约大量制造肥皂的油脂,但却容易导致水源浪费和水体磷污染。进入新世纪后,人类逐渐认识到生态科技对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无汞电池、无氟冰箱、太阳能汽车、可降解塑料等立足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新科技、新产品不断推出。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而现在资源日渐紧缺、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正急待一场生态科学技术革命。为此,国家要加大对各种生态型科技的支持力度,并以是否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衡量新科技价值的重要指标,通过加强生态科技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四)发展生态经济。确保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环节

增强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推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工业企业是造成当前环境污染的主要对象。增强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是发展生态经济的重点。各级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管理,逐步培养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从而使企业在生态文明意识的影响下自觉做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国家要在企业中倡导循环生产和生态科技,使其尽可能多的节约自然资源、规范生产过程并生产对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对一些规模较小、产品单一、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逐步实行关停并转,进而推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合理利用土地。倡导生态农业。针对不合自然规律的围湖造田、毁林开荒以及土地退化、土壤侵蚀等情况,国家应加强土地利用的监管力度,既要防止城市工业无节制地侵占基本农田,又要避免不合理地围湖造田和毁林开荒,要制定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以保证生态和经济的平衡和共赢。各地要大力研发生态技术,推广现代生态农业。要根据土地特点,发展复合型农业。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鼓励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治虫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产业化水平;开发绿色农业,条件合适的还可以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最大程度地实现生态农业的价值。

强化科学管理,规范环保产业。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但经济发展也不能因噎废食,只能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基础上做好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净化和处理,而做好废物处理工作的关键在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环保产业。目前,我国的环保产业普遍存在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管理混乱的情况。以污水处理厂为例,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到2004年底,我国600多座城市已建成了709座污水处理厂,据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调查资料,目前我国已建成的这些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只有1/3,低负荷运行的约有1/3,还有1/3开开停停甚至根本就不运行。因此,国家应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资。增强其职业责任意识,并坚持强化科学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引入竞争机制,使环保产业走向科学、规范、高效发展的轨道。真正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神。

生态文明的发展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法治;理念创新

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3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面对自然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发展战略的艰难选择等一系列问题,迫使人类不得不冷静地思考,是继续无节制地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去发展经济,还是重新选择一条理性的道路,实现健康的社会发展?对于此种瓶颈状态,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也是对人类几千年发展经验教训的反思,是对工业文明发展道路的总结。因而,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文明的背景及现状

(一)生态文明的概述

生态文明,即生态层面的文明,具体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历史形态。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形态。它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完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建设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称。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而不是仅局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从狭义层面上讲,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从而造福人类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所做的实际行动和所取得的成果的总和。它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持久状态。它包括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思想观念、法律制度、政策机制,以及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等要素,是这些要素的有机、完美的组合。①

(二)生态文明的发展现状

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既可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哲理精髓,又富蕴了现代人类活动实践的成果。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态安全、生态发展、生态文化、生态意识、生态技术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之生态问题逐渐进入全球学界的视角,生态文明理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在20世纪初期,发生在英、美、日等国的公害事件,已经逐渐暴露出了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所带来的诸多生态环境破坏问题。1962年,美国女科学家卡逊发表了惊世之作《寂静的春天》,她深刻地描绘了一幅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可怕景象,警醒人们将会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提出了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深刻社会发展问题。10年之后,美国著名学者巴巴拉・沃德和雷内・杜博斯创作的《只有一个地球》问世,把人类生存与环境的认识推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挑高到一个新境界。同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著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做出了如果目前世界人口、工业化、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粮食生产的趋势继续不变,下一个百年的某个时刻,就会达到这个行星增长的极限出现不可控制的灾变的科学论断,从此,全球性生态安全的话题震惊了全世界。1981年,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出版了《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提出了解决人炸、经济衰退、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世界性难题的出路在于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以及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形成的文件《21世纪议程》,是开启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两个突出标志。这两个文件全面阐述了生态文明理念,揭示了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系统中的重要作用。②

随着时代的步伐,我国相关文件――《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倡导生态文明,强化环境法治,完善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以环境文化丰富精神文明。2007年10月,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上的报告中也着重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2009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确定了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并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八部分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详细阐述,应当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理念是当代中国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本土化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主要着眼于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强调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理念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从人类社会文明转型的历史视角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二、生态文明对环境法治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义,科学发展观确定了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生态关系,它所遵循的原则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首先是发展,而这种发展不仅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增长的质量,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能源资源,减少废弃物,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文明生产与文明消费。

(一)法治与环境法治

政治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制订得好的法律。”我国学者大部分认为:法治是以民主为前提和目标,以依法办事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在国内环境法学界,较早研究环境法治的是蔡守秋教授,他认为环境法治是法治在环境领域的具体体现;将环境(保护)活动(工作)纳入法治的轨道就是实行环境法治。如果说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崇高理想,同样可以认为建设环境法治秩序则是环保人士的崇高理想。因此,动态地讲,环境法治可以理解为为了使环境保护走上正常法治轨道的一项工程。③

(二)生态文明是环境法治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文明,它是以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强调把人类自身的进步与自然的可持续能力增强有效结合起来,是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上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在客观上强调,要求直接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法必须实现机制转变,即从一个被动的环境危机应对机制转变为一个主动的生态社会服务机制,而这将会促使环境法在基本理论和制度设计方面也要同步的进行必要的变革和更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强调建设一个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社会,这不仅与环境法的宗旨是一致的,而且其作为一种治国理念有效地促进了环境法的价值目标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从一个侧面上体现出高度的国家环境保护政治意志,也体现了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从法治的民主性角度,它必须遵循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

(三)加强和完善环境法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

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形势来看,建立起一套符合自然规律的环境资源法律制度体系,是实行环境法治和生态文明重要因素。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有很多种,如人民的道德观念提升、国家加大投入、国际社会的通力协作等等,但是如果用“标本兼治”这一词语来形容的话,环境法治就是“标”,只有沿着环境法治的方向,才能达到生态文明的彼岸。这是由人类社会历史文明的发展规律决定的,环境法治是法治的一个方面,但是法治却是当今世界各国治理所普遍和必然采取的方式。因为它全面地包含了民主、秩序、自由、平等等最为重要的人类核心价值。它比任何一种其他治理方式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相对于人治来说,法治强调法律的统治高于个别人的统治;相对于法制而言,法治更强调良法、在民、正义和民主。④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实行环境法治也是建设生态文明较为合理和理想的途径和方式,它具有其他方式所不能比拟的确定性、强制性和可预测性。

三、生态文明在环境法中的发展进程

在人类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是环境法律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全球正处于从现代性社会向生态文明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必将会使以往适用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以个人为本位的法律,以及适应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以集体人(即人的社会)为本位的法律都产生了局限性。从而使人类提出了更适用于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以人类生态系统为本位的法律。随着建设生态文明同时出现的是环境法律的生态化趋势,即环境法律的生态化需求。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在环境法领域,自1998年以来的绝大多数立法几乎均直接或间接确立了“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法律。我国自1998年以来,已有新制定或新修改的14部环境单行法律的首条立法目的条款就确立了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单行法之法律目的,占同期可比立法总数的82.4%,仅有同期制定的《森林法》(1998年修正)、《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和《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修正)的立法目的条款未明文使用“可持续发展”或类似措辞。进一步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上,《野生动物保护法》第1条“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法”中,“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维护生态平衡”其实已经间接反映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要求,可见该法的立法目的条款已经受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可能基于该法特殊的调整对象――“野生动物”应重在保护野生动物,维持生物多样和生态安全,而非为了促进人类可持续使用野生动物。而《森林法》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均因其调整对象的特殊性等因素,而成为例外。从所使用的措辞分析,仅2008年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直接言简意赅地使用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辞;2001年的《海域使用管理法》和2002年的《水法》紧紧围绕各自调整对象,分别细化其立法目的为“促进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当中其他多数立法都以实现或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立法目的的表述,而其中2008年的《水污染防治法》则在更高层次上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即该法追求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将“以实现或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立法目的之措辞的占1998年以来确立了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立法目的要素之法律的78.6%,属于多数。⑤一般而言,部门法的法律目的可以在作为该部门重要组成部分的多数单行环境法的法律目的之上加以提炼、归纳和总结。至今,我们仍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目的作为我国环境法法律部门的法律目的核心要素。“生态文明”的内涵要求《环境保护法》修改,以实现其“生态化”,而作为环境法部门法律体系中的“龙头立法”的环境基本法之法律目的应适时反映该部门之整体法律目的,所以应将促进可持续发展写入《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条款。

故作为当代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排头兵的《环境保护法》,其修改应体现中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对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认可、确认、发展的伟大历程,在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目的条款中对其予以恰当的表述。

四、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环境法创新

(一)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在立法方面的体现

通过制定环境立法规划,逐步实现中国环境法的生态化,促进环境法向生态法的方向的转变和发展。在环境法律中更多地吸收和运用生态系统方法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方式。生态法是反映当代生态学新理论、新理念,其目的在于更好的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并在此发展过程中更好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社会,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保障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法律规范和法律表现形式的总称。

要实现环境法的生态化,首先应对1989年《环境保护法》进行修改,制定一部具有生态法特征的《环境法》,从而彻底改变我国过去在环境立法上重污染防治、轻生态保护的局面,有力地奠定生态法的法律基础,将我国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建立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并以《环境法》为先导,引导中国环境法律体系向生态法的方向发展。应该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环境法治建设,有效促进环境立法的目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的生态化。环境立法应该以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环境法治观和生态文明观为其指导思想。在实现环境法生态化的同时,更加注重以历史性转变的要求为指导,严格按照党的十指导思想的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设生态文明、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将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基本国策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纳入到其他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中,逐步实现对包括宪法、民商法律、行政法律、经济法律、诉讼法律在内的整个法律体系的生态化。⑥

(二)在环境司法和执法方面

首先必须牢固树立环境法律的权威,环境法中对于环保责任规定的缺失使得很多人认为环境法只是一种口号,特别是行政领导干部,经常出现“计划不如变化,变化不如电话,电话不如领导人一句话”的现象,环境执法部门通常也会自认为位卑权弱,不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一定层面上造成了环境执法过程中的力度缺失。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提高环保部门地位和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等手段促进严格执法。其次,对于环境司法,应通过加强业务培训等方式提高各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对环境法相关制度的了解,鼓励环境保护组织为法官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同时从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等方面入手,解决环境案件执行难问题。

(三)在环境守法和环境法律监督方面

根据日本法学家川岛武宜的观点,“法不只是靠国家来加以维持的,没有使法成为作为法主体的个人的法的秩序维持活动,这是不可能的。――大凡市民社会的法秩序没有作为法主体的个人守法精神是不能维持的”。环境法律的内容必须体现普适的环境道德观念。环境法治的价值取向应该以环境道德为其主导性价值。环境法律规范的道德化,是使环境法律转变为更高层次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义务的过程,是环境法律归其本源的过程,是环境法律得以被普遍遵守、自觉遵守的必然体现,有利于主体守法精神的养成和环境法治社会的形成。对此,应当通过加强社会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法律意识,从而使其认识到自己的环境权利和义务,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同时进一步加强司法监督、社会团体监督和舆论监督等监督方式,其中尤其要扩展公民的环境权,法律的实施必须为公民所认同和实现,否则就形同虚设。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者。最后,我们也必须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必须规范和完善环境污染听证制度,完善学术界倡导已久的公民环境诉讼制度,使公众能够通过适当的机会、手段和途径参与环境法律监督。

五、结语

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其深刻的内涵,其核心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它是一种是人与自然之间权利义务的分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应该达到的文明程度。只有当人类向自然的索取,与人类向自然的回馈之间相平衡时;只有当人类为当代的努力,同时能够同人类为后代的努力相平衡时;只有当人类为本地区发展的努力,与同为其他地区共建共享的努力相平衡时,生态文明才能够称得上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真正实现。

注解

①郑占军、杜新:“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程中的环境法治要素”,载《法制与社会》2007年8月(上),第37页。

②亦冬:“生态文明: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载《攀登》2008年2月第1期,第73页。

③郑占军、杜新:“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程中的环境法治要素”,载《法制与社会》2007年8月(上),第37页。

④刘思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初探”,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3期,第70页。

生态文明的发展篇5

一、生态、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的提出及发展,这是人们对自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学(ecology)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ernstHaeckel)最早提出生态学的概念,它是研究动植物及其环境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一门学科。

生态经济是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在1966年发表的重要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开创性地提出了生态经济的概念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这一概念和理论的提出,大大促进了人类对自身文明进程的新理解。鲍尔丁认为,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是“增长型”的,而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是“稳定型”的。因此在生态经济系统中,不断增长的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止境性,与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对资源供给的局限性之间,就必然构成一个贯穿始终的矛盾。围绕这个矛盾来推动现代文明的进程,就必然要推陈出新,走向更加理性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既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不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生态平衡模式,而是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是同一个人(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同一个时代(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因此它们之间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我国经济学家许涤新于1980年提出要加强研究、发展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倡议。1996年国家批准池州全地区为中国第一个部级生态经济示范区。

生态文明的概念最早是前苏联学术界在《莫斯科大学学报•科学共产主义》1984年第2期文章《在成熟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个人生态文明的途径》中提出来的,该文提出培养生态文明是共产主义教育的内容和结果之一。前苏联学者当时界定的生态文明含义不是将其作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式,而是将生态文明看做是生态文化、生态学修养的提升。

实际上,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最早是马克思提出来的,人们只知道马克思最早提出了“红色革命”的思想,而“绿色思想”也是马克思最早提出来的。早在1844年,马克思就说过:“人类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一部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自然发展史”,“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根本解决”,最终还是要求助于共产主义制度,因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开始都走了一条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道路,忽略了马克思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三位一体的“绿色道路”思想。只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突然发现,马克思的“绿色思想”不无道理,于是产生了旨在生态主义的绿色运动。人们对自身所面临的资源、人口、粮食、资本和环境的危机逐步有了深刻的认识。马克思要我们走一条“既能维持人类社会的健康,又能保护大自然繁荣昌盛”的绿色现代化道路。由此可见,生态文明思想最早萌发于马克思。

十七大报告第四部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和战略目标,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实际上,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物质文明,第二个目标是政治文明,第三个目标是精神文明,第四个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条讲的就是生态文明,只是没有明确提出来。

二、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这段话至少有以下四层含义:1.生态文明不仅仅是种树、种草,保护水源、大气、土壤等自然生态问题,而是有着丰富的内涵,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2.讲明了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的两大重点,即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这两大重点也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3.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转变增长方式,首先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这一点以往研究的不够,做的也不够;再就是要推行消费模式的转变,这一点研究的更弱,做的更不够;4.以往讲发展循环经济,强调要抓好试点,扩大试点范围。而十七大提出“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这不仅要求在全国各地各个方面都要推行循环经济,而且要形成较大规模,不能局限在试点上,而应在区域(至少是县)范围内全面推行循环经济。

十七大以后,总书记到全国各地视察工作时反复强调“建设生态文明”这段话。2007年12月17日,总书记在召开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十七届五中全会决议对生态文明再次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建设生态文明涉及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体制机制、道德观念等各个领域,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协调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与人自身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最高境界。

三、深化认识,更加自觉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良性循环发展的永恒规律

当今世界出现的能源问题、气候问题、资源环境等严重制约发展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类违背了生态文明规律所遭到的报复。正如,恩格斯在1876年《自然辩证法》一书中精辟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1997年11月,我带领池州地区一些同志到国家有关部委汇报项目。跑了国家计委、科技部、交通部、环保局等部委,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我们每到一处都能听到同一个声音,那就是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一些处在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有为青年都告诉我:“我正在研究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他们的热情、他们的智慧、他们的敏锐头脑深深的感动了我,一时间我对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想,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不正是覆盖全球、覆盖全社会、覆盖全人类的全新发展思想吗?

说它覆盖全球,是因为当今世界不论是什么国度、什么民族、什么种族、什么信仰,也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为了生存和延续下去,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思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说它覆盖全社会,是因为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部门、各个方面。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无论是科研单位,还是大中小学;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广大农村,都将直面这一全新思想带来的社会全方位的变革,彻底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说它覆盖全人类,是因为人类从远古到如今,直至未来,漫漫历史长河不正是探索和开拓这样的发展之路吗?这正如马克思揭示的“人不是在某一个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中。”因此,所谓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就是着眼于这种未确定性,促使世代相继的人类走向不断完善,防止中断或逆转这种发展。

因此,我们要遵循马克思指出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三位一体的“绿色道路”思想,来理解生态文明的深刻含义。

(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并贯彻始终和各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有的同志往往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理解为只是“可持续发展”。早在2004年3月12日,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就分别阐述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含义:“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总书记又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在五中全会以后的多次讲话中总书记反复强调这个观点。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生态文明的思想贯穿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

1998年11月13日,在池州地区重建10周年干部大会上,我谈到,讲发展要三句话同时讲,1.发展是硬道理。小平同志讲,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靠发展。同样,解决池州地区各种难题的关键,要靠加快发展。2.可持续发展是大道理。要有全局的长远的观念,而不能只顾我这一代或这一届的利益,有意、无意地损害后代人的利益。3.协调发展是成功的道理。只有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物质、精神两个文明共同进步,才是成功的。

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中,首次提出主体功能区,即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杨伟民在他的文章中又提出,三大空间(城市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四大产品(工业产品、农业产品、生态产品、服务产品)的思想。在一个大的区域范围内做规划时,主体功能区四个开发的原则,对科学合理的规划国土开发与保护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而在一个市或县的范围内做规划,我认为“三大空间,四大产品”的思想更具可操作性。在省内外历史文物,特别是地下文物多的地方(如,河南洛阳、陕西西安、安徽亳州),我提出还应加一个文物空间,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按这个思路去做规划,更有利于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的矛盾,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突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发展模式

2003年,我通过深入思考提出,建设生态省是一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开创性的事业。有许多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探索、去研究、去攻关,而亟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突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发展模式,深入认识建设生态省是一场深刻的环境革命、经济革命和技术革命。正像世界著名哲学家库恩所说:“科学是通过从一种范式向另一种范式的革命而不断发展。”比如,从牛顿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范式的转换,是一场物理学的革命。从欧式几何学到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也是范式的转换,是一场数学特别是几何学的革命。

在考虑地球和经济的关系中,我们的世界观也需要做类似的转换。那就是地球生态环境是经济的组成部分,还是经济是地球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经济专家把生态环境看作是经济的一个子系统。生态专家则与之相反把经济看作是生态环境的一个子系统。世界著名学者莱斯特•R•布朗提出,要从生态环境是经济的子系统转向经济是生态环境的子系统,这种思想观念的重大逆向转变,必将推动一场深刻的环境革命、经济革命和技术革命。这就要求经济专家既要研究如何加快发展的理论、政策和措施,又要研究在发展过程中环境被污染、生态被破坏的问题是怎样出现的,并要寻求解决的办法。同样,生态专家既要研究如何保护、优化、建设生态环境,又要研究在保护、优化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如何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对策和措施。这一点对经济专家和生态专家来说,都是难题,但又是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建设生态文明亟需解决的一个关键。如下图。

总书记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举措,不仅是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而且要解决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冲突,这就需要转变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刻的环境革命、经济革命和技术革命。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解决这种尖锐矛盾,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进经济模式。

(四)建设生态文明,要有新创意,把生态环境当作重要资本来经营

2000年2月,我和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到池州考察部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情况。在8天时间里,我集中观察和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研究透了,用好了,就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是我提出了一个新的创意:将良好的生态环境当作重要资本,进行生态环境资本运营。2001年4月,我到安徽省淮北市对采煤塌陷区修复治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该市有20万亩采煤塌陷区,修复治理了10万亩,宜地则地,宜水则水,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生态旅游,搞基础设施建设等。这给我一个很大的启示,不仅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资本,对中等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好、开发好,对比较差的甚至有些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可在治理改造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利用,也可以成为生态环境资本,用好了就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是,我将一年前提出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重要资本”中“良好的”三个字去掉,进一步提出经营生态环境的新创意,这比前者更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这个问题理论上的突破,对实际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安徽省阜南县蒙洼、洪洼是淮河流域重要的行蓄洪区,有14个乡镇,35.5万人,是出了名的灾窝、穷窝,大水来时一片,大水退后满目荒凉,当地农民种点小麦、玉米靠天收,有些地方只生产一些荻柴和杞柳,亩均收入仅80-100元。后来他们进行深入的辩证分析发现,原来只看到蒙洼、洪洼行蓄洪区这个恶劣的自然环境,忽略了洪水过后,这片地方的土壤还是肥沃的。为此,他们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变对抗性为适应性,因水患不能种粮食,可以改种不怕水淹的杨树。从2001年开始,两洼人民抓住退耕还林的机遇,大力推行林权制度改革,在60多万亩荒坡地、低洼地大量种植杨树和杞柳。通过杨树板材加工解决了5000人就业;发展柳编加工,解决了40000人就业;造林、种草、发展经济作物等方面解决了170000人就业;在林下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草则草,在草地上放牛放羊,在低洼水面养鹅、养鸭、养鱼、养珍珠,解决了45000人就业;共解决260000人就业,占劳动力总人数的73%。现在,两洼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互生共存,资源循环利用,亩均收入1200元以上。这是一个经营生态环境,把创意经济与循环经济有机结合的成功范例。

2005年9月中旬,我到新疆昆仑山脚下和田地区考察,新疆建设兵团的一位师政委要我给他们讲讲循环经济。在沙漠戈壁滩怎么推行循环经济呢?一般人只看到沙漠戈壁滩的恶劣自然环境,没有看到它的优势和有利条件,那就是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没有污染,只要有点水,种出的农产品品质特别好。他们2004年2月从山东引进的冬枣,2005年9月挂的果,品尝起来又脆又甜又鲜。因此,在沙漠戈壁滩推行循环经济就要运用经营生态环境的理论,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路子去实施,就会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五)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强十个方面的能力建设

2000年11月,我应邀到广州参加“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国际研讨会”。我的论文题目是《地方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几个问题》,文中共讲了七个问题:决策管理问题、经济模式问题、宣传教育问题、人才培训问题、指标体系问题、依法行政问题、投入机制问题。今天看来,加强生态文明能力建设还要加3个方面,即10个方面的能力建设:

1.科学决策

决策能力的建设是生态文明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由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涉及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任何一个部门或行业都不可能独立完成。一个地方能否建设好生态文明,取决于这个地方的决策者是不是真的把地方发展定位在生态文明上,是不是把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战略统揽这个地方各项经济工作和社会事业,是不是具备科学决策的能力。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地方领导人特别是主要领导人有时牺牲眼前的、暂时的利益,换来长远的、永久的利益。着力抓好事关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基础性、长效性工作。

2.经济模式

我在实践中体会到,把建设生态文明具体到一种经济模式最能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便于实施。这也是加强地方生态文明能力建设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开创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代替传统的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注重实践

对生态文明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从定义到定义,从概念到概念,而要紧密联系实际,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来研究理论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用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中再概括出新的理论。要下大力气抓好各类试点,用典型指导工作

4.自主创新

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既要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又要坚持自主创新。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总体要求或基本思路是: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5.宣传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是覆盖全球、覆盖全社会、覆盖全人类的全新发展思想,完全符合“与时俱进”的精神,涉及到方方面面,是多学科、多门类的交叉,包含了当今许多最新思想和相关科学技术知识;既是已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又有许多需要探索研究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知识、新理论。首先,要对全民加强关于科学发展观、关于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特别要着重提高领导干部建设生态文明的能力。其次,要采取多种措施,利用各种媒体,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生态文明。

6.人才培训

这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人才是制约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建设地方生态文明来看,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需要一批会做“规划”的人才。还需要培养一批会做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类项目的人才。另外,急需一支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管理人员队伍和实际操作人才队伍。

7.指标体系

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既是科学发展决策的重要工具,又是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科学评价和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描述和反映任何一个时点上(或时期内)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等各方面持续发展的水平或状况;二是评价和监测一定时期内以上各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趋势及速度;三是综合测度可持续发展整体的各领域之间的协调程度。对地方上来说,考核指标体系好比是“指挥棒”,指挥着各级各部门领导、各行各业负责人的行动。

8.依法行政

将生态文明建设由战略构想变成现实,要有强有力的法制作保障。在地方生态文明能力建设中,要坚持依法行政,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轨道。

9.投入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大量投入。研究投入机制是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要搞活机制,调动国家、集体和个人多方面的积极性,多元投入,共同参与。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项目,即使经济效益再好,也不能审批。各级财政要加大对生态文明能力建设的投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投资生态文明方面的项目。国家对各类生态文明试点地方应给予补偿和财政转移支付。还要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

10.现代管理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这已形成共识。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非常多,我想,最根本的是四个字“严格,科学”加强严格科学的管理是建设好生态文明的根本保障。正如,美国通用公司总裁韦尔奇先生所说,你想到了,我做彻底了。

(六)建设生态文明,关键是加强领导、整合目标、强力推动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从总体布局设计上,全面的落实科学发展,抓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抓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支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第一要务割裂开来,是一回事不是两回事,是更好更快的发展。要依靠坚强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1.整合目标,整合力量,整合认识,整合资源,整合资金,形成整体效益。

生态文明的发展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旅游发展方式;低碳化模式;生态旅游质量;崇明岛

1 引言:生态文明引领发展方式转型

新世纪以来有关发展方式转型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日益深入。新发展方式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全面反思和变革,是一种更人性、更合理、更健康、更符合生存愿景的发展方式,是继可持续发展观以来有关发展问题探索的深化和延续。“科学发展观”是人类有关发展命题的中国式解读和探索。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全面小康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实践表明,中国人正在艰难地摸索着“新发展方式”的建构路径。

在新发展方式建构的历史进程中,旅游业有着特殊的使命与地位。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旅游业不是一个简单划一、边界清晰的产业,而是一个兼跨第一、二、三次产业、又主要凸显服务产业特性的综合型产业。旅游业涉及餐饮、住宿、交通、景区景点游览与体验、娱乐、购物、营销、环境、公共安全等众多环节和层面,总体上处在社会产业链条的消费终端,与社会各行各业有着密切关联,客观上要求各类旅游生产力要素整合、协调与融合发展。现代旅游业不仅彰显社会经济的活力,还是彰显居民生活质量的“窗口型”产业。旅游业作为消费型终端产业,其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将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倒逼动力”,极大推进和深刻影响着社会生产与消费方式的变革,进而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型的历史进程。

旅游发展方式直接与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相关。人类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还有基于发展阶段属性的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分异,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高端形态。农耕文明创造了诸如“桃花源”式的乡村经典。工业文明极大改变了人们出行的方式和距离。随着大规模化石能源的投入和利用,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损害了人们对美好文明追求的愿景。传统或旧的旅游发展方式,不惜大量依赖优质景观资源、资本要素与化石能源的投入,以换取旅游GDp的增长,给旅游目的地带来了环境质量退化、社会秩序紊乱、贫富差距扩大等负面影响。而今,生态文明唤醒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呵护意识。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进展过程中的一种高端形态,强调大自然或其中的一部分,具有人类应予以尊重的内在价值,其本质是对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一种扬弃和升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一种人类自身和自然界一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新文明。基于生态文明的价值导向,正在建构或形成中的新旅游发展方式,应该是一种科学发展、融合发展、和谐发展、公平发展的模式,是一种呵护自然生态、彰显人本关怀、坚守公平正义、凸显科学与伦理的文明发展方式,是诱导旅游发展方式转型的新风向标。

中国旅游业正处在全面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阶段。2009年11月25日召开的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一是原则通过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们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赋予旅游业“国计民生”的战略高端地位;二是决定力争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决定,却标志着中国发展跨入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民生质量的战略性攻坚阶段。因此,基于生态文明的理念,探讨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实践意义。

2 旅游发展方式的嬗变

2.1旅游发展的转型期特征

从全球视角考察,旅游业是世界最大的综合性产业。本世纪以来,旅游就业岗位、旅游GDp、旅游消费总额、旅游总投资等相关指标,几乎均相当于全球对应指标总量的十分之一左右,堪称全球增长最显著、规模最大的产业体系之一。各国旅游发展态势表明,国民旅游发育发展的程度,说到底是一个国家民生质量的标志。旅游业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改善,促进国际社会和谐与和平发展,促进地区公正与公平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旅游业又是一个十分敏感和脆弱的综合性产业。本世纪以来,频繁发生的海啸、地震、流行性疾病等自然灾变因素,战争、骚乱、恐怖袭击、金融危机等社会变故,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2008年底由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一些国家的债务危机,至今还在影响着全球经济发展的进程,带来了全球性旅游业的衰退。

危机也是契机。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常规性因素,无论是需求因素还是供给因素发生的深刻变化,仍然是支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一方面,旅游需求及其细分变化明显。各国经济发展促进居民收入增加和福利改善,尤其是中产阶级群体的扩张;假日制度的变化带来居民可支配时间的增多;人口结构的变化,尤其是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户外旅游的科普教育价值日益被人们所认知;休闲运动与健康生活等因素,诱导着人们更多地走出家门,享受生活,旅游需求蕴含着持续扩张的潜力。另一方面,“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旅游粗放型供给模式正在被品牌诱导的“服务质量至上”的集约式供给模式所替代;综合型、功能性的旅游目的地逐步替代单一的景区供给模式;旅游与艺术、宗教、文化、节赛事、商务会展的融合,推进目的地产品组合的创新;大型或特大型旅游服务经济集聚区或旅游新城不断涌现;一些新型低碳或微排属性的旅游新装备和设施相继投入旅游市场。应对需求变化,供给方式也在急剧调整。

应该指出,全球化、现代性、危机、文化冲突与融合,现代社会充满了不确定性与风险性。旅游是全球性文化融合与发展的重要方式、过程和领域。21世纪以来,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与日益改善的国家间关系,世界服务贸易规则的进步和完善,政府生态与民生的政治伦理导向,旅游规制全球性普及与规范标准化,旅游行业组织机构的变革,网络通讯技术发展及支付手段的更新,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民旅游的便利性。诸多迹象表明,在本世纪即将跨入第二个十年发展阶段的进程中,全球性旅游业处在一个新的转型发展期。

2.2旅游发展条件的组合变化

旅游是人类移动性的空间行为。旅游发展方式与旅游活动实现要素密切相关联,并由其基本要素组成及其份额变化所决定。从供给层面考察,影响旅游活动实现的主要因素包括:吸引物资源、交通运输方式、旅游接待设施、旅游营运机构、文化与生态环境。对于旅游者来说,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追求的是体验愉悦和质量;对于营运机构来说,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对于目的地社区居民来说,追求的是生计质量提升与就业机会的可持续性;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追求的是税收增长和地方福利的改善。面对不同利益诉求的群体,旅游发展方式有不同的解读模式。

基于旅游活动所涉及的空间尺度和旅游流量规模,人类旅游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大陆旅游、大洲旅游与洲际旅游阶段,并且超越地球引力约束的太空旅游活动已经出现。旅游活动已经从观光、休闲、度假,拓展到探险、科考、商务、会展、体育、文化、教育旅游等众多形态。除了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推动因素以外,推进旅游发展方式阶段性变化的主要标志是运输工具及相应能源要素的组合变化。

大陆旅游阶段大致对应农业社会的漫长历史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人类出行的方式有远足、骑马、人力车(轿夫)、帆船、马车(牛车),基本借助于自然力(人力、畜力、水力、风力)来实现旅游活动。其旅游流量规模比较小,旅游者主要来自社会上流阶层或知识精英阶层。旅游接待设施主要是驿站或客栈,游憩对象是自然美景或胜地。其取暖与烹饪用的也是秸秆或木炭。这种高度驾驭和利用自然力与地表自然资源的旅游发展方式,至今依然保持其传统的魅力和吸引力,比如骑自行车环球旅游。

工业革命带来了人类发展方式的巨大变革。蒸汽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发电机的发明,将人类能源资源开发引入地球表层深处,煤炭、石油、天然气、放射性元素,相继成为新的动力源泉。社会发展跨入资本要素集聚发展的资本主义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旅游活动表现为人类摆脱了自然力的控制,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或电力为主的二次能源,火车、轮船、汽车、飞机成为人类出游的主要运载工具。具有现代意义的“旅游宾馆”、“旅游者”、“旅游机构”等名词也在19世纪的上半叶相继出现。这个时期跨越大洲、大洋的远距离旅游活动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时尚,工薪阶层加入了旅游者队伍的构成,旅游流量规模逐步拓展到数百至上千万的规模。期间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美好生活方式的追求带来了梦魇般的负面影响,世界旅游业发展一度饱受战争的摧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尤其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步,将人类文明进程推进到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开始主宰世界发展潮流。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人们旅游出行的预订、支付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汽车、大型喷气式超音速客机、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等,大大扩展了人们旅游生活的空间圈层。旅游流构成发生显著变化,教师、学生、产业工人、商务人员、公务人员、军人、家庭成员、退休人员大量涌入旅游者行列,世界旅游流量规模空前扩张。世界旅游组织统计资料显示,1950年国际旅游人数才2500万左右,到2000年达到68730万,相当于1950年的27倍多。旅游成为彰显人类生活方式与质量的重要社会活动。

旅游最大的特点是出行,必然要借助机、火车、汽车、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入驻酒店,带来物质资源、水、电能及相关热能的消费,产生大量垃圾与废水;旅游体验活动对景观生态环境带来践踏负荷。工业革命以来的旅游发展方式,实际上是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人类对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开采以及二次能源加工利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以至于“石油”作为战略资源多次诱发“石油危机”;直到21世纪最初十年期间,国际市场每桶原油价格一度直逼150美元大关,至今仍然高位运行在70美元以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旅游出行方式甚至可以简化为“飞机+汽车(或房车)+游艇”的组合,形成了对石油及其加工制品的严重依赖。高速公路、加油站、汽车旅馆、房车营地、游艇基地、度假村、豪华度假酒店、旅游城镇、国家公园、大型游乐主题公园、停车场、机场、列车站、邮轮码头,旅游需求催生并推进这些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升级。

显然,高度依赖于交通运载工具的技术进步与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要素投入,旅游业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综合性产业。刺激旅游消费成为各国应对经济危机或萧条的重要举措。预计2010年国际旅游流量将恢复发展,直逼10亿人次的规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难以逃避其对人类环境污染、资源耗损、以及高碳排放的责任。据wto一份研究报告,以2005年为例,世界旅游发展中的C02排放量达到了13亿吨,主要来源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三个方面,占人类活动全部Co2排放量的4.9%;在人为因素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率上,旅游部门占到了5%~14%;如果不采取减排措施,预测到2035年旅游部门碳排放量将增加152%,旅游部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率将增加188%。因此,旅游对全球变暖贡献率不断增大的趋势,是值得人们关注的战略大命题。

2.3旅游科学发展方式的探索

早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就开始关注旅游活动所带来的诸如过度开发引起的土地流失和建筑无序、多样性流失与生态环境恶化、交通拥塞、文化侵蚀与伤风败俗、旅游资本化与社区利益受损等。为此,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的理念开始引导着旅游发展方式的变革。

可持续旅游是可持续发展观在旅游发展中的响应。世界旅游组织认为可持续旅游是“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它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们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可持续旅游的核心思想强调“旅游发展环境持续性”、“旅游发展效益的福利性”以及“旅游发展机会的公平性”。为规范和引导世界各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旅游组织一度推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行动。显然,可持续旅游是建构在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目标相协调的战略高端地位的一种旅游发展理念或模式(见图2)。

维系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推进旅游可持续发展,人类开始形成了一些普遍价值意义的共识。例如,旅游可持续发展要遵循“SeeR”四大原则,即长期负面效应最低(sustainabihty),总体效益最大(efficiency),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equity),与时俱进(resiliency)。为此,通过质量标准、数量控制(承载力调控)、区位改善、区域合作、安全预警、规制调控等管理措施,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开发,发展速度、效益与质量,区际和谐与代际公平,生态修复与环境改善等一系列重大基本关系,由此而推进旅游发展新方式的建构。

在推进旅游发展方式建构的进程中,生态旅游基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战略视角,探索实现自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协调和处理好旅游与自然景观或生态环境、旅游与自然物种资源的多样性关系、旅游与社区文化生态的关系,一直是生态旅游所强调的理论基点。生态旅游是“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以及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地方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是着眼于“生态”的“自然旅游”,强调“资源的原真性”,倡导更少人为干扰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生态旅游通过行动指南规范着旅游者的行为,倡导绿色旅游发展方式,有效发起了全球性旅游生态标签地运动,构建了彰显人类呵护自然普遍价值观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体系,其中“国家公园”是实现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质量的一种成功模式。

上述分析表明,可持续旅游更多地偏于理论集成和导向,生态旅游更多强调自然旅游发展方式的创新,但两者均未在交通方式与能源要素组合与变革的路径上寻求出一条旅游发展的新路。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旅游民生化取向日益明显的背景下,低碳旅游因其独特的技术属性,在引领与诱致旅游消费方式、旅游供给方式(服务)、旅游吸引物建设的重大变革。低碳旅游是指一种二氧化碳零排或微排模式的旅游发展方式,倡导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运用低碳技术装备,通过“碳储存、碳捕获、碳中和”等机制以及绿色旅游消费方式或循环经济模式,来营造富有高碳汇(储存)功能的自然生态景观环境,建构清洁能源与资源节约、节能技术支撑的旅游接待设施,发展清洁能源或新能源动力系统的交通运输工具,以获取更佳的旅游体验质量与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然,低碳旅游基于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理念,强调低碳新技术利用,融入碳汇机理,倡导低碳消费,来实现旅游的低碳化发展目标,是低碳经济模式的旅游响应。

从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到低碳旅游方式崛起,旅游科学发展方式建构的历史进程表明,新旅游发展方式,应该是一种科学发展、融合发展、和谐发展、公平发展的模式,是一种呵护自然生态、彰显人本关怀、坚守公平正义、凸显科学与伦理的文明发展方式。实现旅游发展的可持性,是旅游发展方式建构的终极目标。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基于旅游发展要素组合变化的不同视角,尝试着变革传统旅游发展方式,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其中,低碳旅游引入低碳消费方式和低碳技术装备,实现旅游低碳排放或零排放,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更符合人类责任与生态文明的理性(参见图3)。

3 崇明岛低碳旅游发展方式的建构

3.1建成低碳旅游岛的基本条件

崇明地处长江河口,中国沿海大通道的中间节点,为世界第一大河口冲积岛,中国第三大岛,有“长江门户,东海赢洲”之称。长江与东海交汇地段特殊的河口自然动力机制,塑造了崇明生态岛的自然生态风貌。这里,展示着中国东海岸海陆交汇地区沧海桑田变化的自然神奇,彰显着长江三角洲本底景观的自然魅力,真实地记录着长江口咸淡水流交互塑造生物多样性的奇迹与河口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承载着长江三角洲形成演变与全球变化的信息密码,张扬着新生滩涂湿地的勃勃生机,是解读上海“永远的新天地”的自然生态符号,具有发展低碳旅游岛的自然本底素质。

依据国家战略部署,上海将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正在冲击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崇明岛所具有的河口岛屿型生态环境及亚热带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是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尽管上海寸土如金,为了维系崇明岛自然生态的本底特征,促进岛上70万居民生计质量的改善,2010年初上海市政府颁发了《崇明生态岛建设发展纲要》。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筑现代服务业体系,扩大服务业经济规模。为此,改善景区环境质量,发展以生态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崇明生态岛建设发展纲要》的战略指向,保障了崇明旅游长期低碳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对上海中心城区来说,崇明岛旅游发展比较滞后,一开始以其湿地自然生态环境为吸引物,以生态观光和农家乐为龙头产品,发展生态旅游,并取得了“崇明国家地质公园、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东滩国际鸟类自然保护区”等品牌。2007年崇明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随着上海浦江两岸世博园的开发,现代造船产业向长兴岛的战略转移,崇明岛生态建设科技投入强度加大,太阳能、风能为主的新能源开发利用逐渐形成规模,前卫村为代表的农家乐质量有很大提升,崇明生态岛旅游吸引力日益增强。尤其是2009年底长江隧桥工程建成通车,使到访崇明岛游客一度出现井喷式增长,高峰时日接待游客数突破8万人次。为保护崇明自然生态的本底特征,积极应对崇明旅游客流高速增长态势,2010年上海市将崇明岛列为低碳经济示范区,并作为“后世博”上海现代服务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崇明岛旅游发展的现实态势及其在上海大都市发展格局中的区域分工角色,客观要求崇明岛旅游保持其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优势,低碳旅游发展方式是其必然的选择。

3.2低碳旅游发展的技术经济路径

崇明低碳旅游发展的技术经济路径,是在生态旅游发展的既有格局和基础上,进一步控制旅游活动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通过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发展相关生态科教与观光、休闲运动、美学设计与体验、农家乐为主的旅游产品群,提升旅游发展质量,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改变传统旅游接待设施、旅游运输方式、能源结构和景观生态资源的利用方式,从低碳旅游景区、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低碳旅游体验环境、低碳旅游接待设施、低碳旅游产业支撑等五个层面推进崇明低碳旅游岛建设。

第一,优化生态旅游景区格局,形成“中心集聚、两极发展”的低碳旅游景区体系。“中心集聚”是指以县城城桥镇为接待中心,以东平森林公园和前卫村为重点,形成以森林、度假村及生态园林、现代基本农田生态景观与农家乐、户外拓展运动为主要吸引物的低碳旅游集聚区;“两极发展”一是充分保护和利用崇明岛东部滩涂湿地,建设陈家镇东滩低碳生态旅游新城,以东滩湿地、东滩国家鸟类自然保护区、赢东新村、休闲运动场馆为主要吸引物,形成崇明东部低碳旅游发展极;二是充分保护和利用西沙湿地、牛棚港湿地、明珠湖湿地景观,依托明珠湖及周边农家乐,发展亲水休闲运动和度假设施,形成崇明西部低碳旅游发展极。要进一步优化森林、湿地、农田的自然生态格局和物种资源结构,加强东平森林公园、东滩湿地、明珠湖、西沙湿地负氧离子的动态检测和,充分利用森林与湿地自然碳汇机理,提升其固碳释氧功能,增强崇明岛对于上海大都市区的碳储存与平衡的战略生态能力。

第二,营造低碳旅游体验环境。旅游体验环境既有硬环境,也有软环境。景观生态环境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崇明岛是上海成长中的新陆地,全岛都可列入国家地质公园品牌范畴,从整体上打造彰显河口岛屿自然生态属性的低碳旅游目的地。因此,要以东滩湿地、西沙湿地、东平森林公园、明珠湖、牛棚港等地质公园形象展示区为骨干,以营造世界河口岛地质公园为科学平台,科学实施功能区划,基于生态岛建设的高端战略层面,一揽子解决崇明城乡规划与国土治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等全局性战略命题,促进城乡人居环境、民用建筑、交通网络、水网格局、园林及农田体系的优化、美化与低碳化改造,营造畅爽的低碳旅游体验环境。

第三,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崇明岛成功举办多次国际女子自行车赛事;“一米单车”旅游产品更拉近了游客与自然景区的距离。徒步、自行车、观鸟、农事体验与采摘、水上有氧运动、湿地科教活动、美学设计(写生、绘画、摄影)、休闲球类、户外拓展训练、生态美食与休闲养生等,正在形成具有崇明特色的旅游产品群。低碳消费方式是减少旅游碳排放量的有效途径。为此,要引导旅游者确立低碳旅游消费观,在实现高质量的生态旅游体验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开展低碳公益行动,以抵消或降低自身旅游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影响。

第四,发展低碳化的旅游接待设施。旅游接待设施,范畴比较宽泛,包括宾馆酒店、游客中心、信息服务中心、购物中心、娱乐设施、公共卫生设施、救助设施、公共交通设施、景区游憩设施及相应辅助设施等。但多数与建筑物相关联。建筑物的自然生命周期一般为60~100年。投入崇明生态旅游的接待设施,既有21世纪以来的新建筑物,也有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建设的基础设施,还有20世纪50-70年代开发的基础设施。不同时段的建筑物及地下管网工程,其生命周期状态与设施服务质量不同。研究表明,旅游接待设施的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关键在于建筑材料、空调设备、照明设备、管网系统的选用。为此,要结合推进崇明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规划,以低碳酒店和社区建设或改造为抓手,在城桥、陈家镇、东平森林公园、明珠湖、前卫村、瀛东村等旅游接待区(含农家乐),结合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利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推进民用建筑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大力提升宾馆酒店减排、微排的低碳经济能力,使用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运输工具,把崇明岛建设成为低碳旅游酒店、低碳旅游社区(农家乐)的示范基地。

第五,形成强大的低碳产业体系支撑。崇明生态岛建设发展纲要的实施,为崇明低碳产业的发展和集聚创造了发展新契机。实践表明,作为消费终端的低碳旅游发展,可以形成低碳产业发展的“倒逼机制”,促进清洁能源开发、低碳建筑发展、低碳旅游装备设计与创新、现代生态农业、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低碳新城或低碳社区建设等新兴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崇明岛要一、二、三次产业联动融合发展,推进现代低碳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构筑产业链有机衔接、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现代低碳产业体系,进一步支撑低碳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和示范。

3.3低碳旅游发展的机制体制创新

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崇明建设生态岛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上海世界城市建设的战略行动,低碳旅游是实现崇明生态岛建设重要突破口。政府要从战略性支柱产业与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两个层面,加快培育低碳游憩产业和产业集群,提升其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加强低碳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其“节能减排、循环发展、绿色环保”的产业质量属性,增强其服务民生的功能,引导旅游发展方式的规范转型,率先为中国旅游业低碳化发展做出崇明的示范贡献。

二是建构低碳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根据崇明岛生态旅游发展的资源特征、产品需求导向与崇明生态岛建设指标体系,制定低碳旅游发展的技术经济导则,明确相关低碳旅游发展的质量标准和相关规制,指导和保障崇明生态旅游转型发展的低碳化指向。抓住三网联通机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构低碳旅游网络平台,加强低碳旅游发展方式的宣传和科普教育,培育公众低碳旅游意识,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为旅游企业提供低碳节能减排技术支撑和政策性资金扶持,激励企业创建绿色酒店,开发低碳旅游产品,发展低碳旅游建筑,淘汰落后旅游装备,开拓低碳旅游服务供给新局面。统一设计和配置低碳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具有低碳示范效应的旅游信息服务中心和集散中心、生态停车场站和环卫系统、湿地自然公园博物馆与地质博物馆,完善低碳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三是提供政策激励和资金支持。崇明岛低碳旅游具有转型发展的示范意义与实现上海大都市碳区域平衡的战略意义。为此,要增加上海市对崇明生态岛建设财政生态转移支付的强度,争取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性资金支持,并从企业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改造投入资金冲抵税收等政策优惠等层面,鼓励酒店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创建“绿色酒店”和绿色农家餐饮住宿接待点,培育“湿地人家”或“崇明农家”品牌;景区交通运输设备、照明设备一律采用清洁能源,大幅度提升风能或太阳能电源的使用比例,实现交通运载工具的零排放;采用节能环保的环卫设施;新建酒店、度假村,要使用低碳建筑、配置地温热泵等新型空调成套设备和太阳能户外灯饰系统。沿长江防洪堤岸划分景观公益林岸段,接受社会团体、相关公益性非政府组织、个人相关低碳环保公益行动的资金资助,用于银杏、香樟、枫杨、水杉等生态景观公益林的建设。

四是强化低碳旅游发展的科技支撑。低碳旅游发展方式的建构,需要坚实的科技支撑。要进一步完善与上海高校之间科技互动与合作机制,加强相关湿地生物、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站建设,持续开展湿地生物生态环境以及碳汇自然机制的研究;推进新能源开发与低碳应用技术的示范实践;加大对地质遗迹发现、保护及修复、珍稀物种的保护、湿地环境变化、负氧离子监测等基础研究,为低碳旅游体验环境建设和产品开发提供科技支撑。

4 结论与讨论

生态文明的发展篇7

【关键词】现代林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1引言

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个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为其中一项新的要求。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2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2.1林业的决定性作用

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还担任了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被誉为“地球之肺”、“地球之肾”、“地球的癌症”和“地球的免疫系统”的分别为森林、湿地、荒漠和草原,它们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子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的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经科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森林和湿地参与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林业不管在当前还是在今后,都将是一项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条件。

2.2林业的推动潜力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完全符合了“三R”原则,即降低资源消耗的Reduce原则、重新利用废弃物并使之资源化的Recycle原则、重新建立再循环的Reuse原则。并且森林生态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还具有可降解性。从再生性来看,森林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是一项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被称为第4大能源资源。

2.3林业的特殊任务

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其还是最经济的吸碳器。经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下,其每生长11ti蓄积,就能将1.83t的Co2吸收,同时释放1.62t的o2。当前约有2.48万亿t碳储存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其中在森林生系统中就有1.15万亿t。只有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在《京都议定书》中就有明确规定,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是2条减排途径。森林碳汇减排与工业减排相比,不仅投资少、代价低,且综合效益大,为此,其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和共同选择,还被列为“巴厘路线图”的一项重要内容。

2.4生态文明是林业生态建设追求的目标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不仅使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过程也即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为此,要用现代林业科技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支撑,对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进行建设和保护,以此来提高森林整理质量和综合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基础,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3.1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1)坚持采用生态文明思维,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谋划。

(2)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以此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生态合理性平台上对关系到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4)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闸之内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增加经济总量时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避免出现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以自然生态规律为依据,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3.2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

(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

(2)创新技术,大力推广新技术项目以使得木材利用率得以提高。对森林资源使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以使得木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3)尽快用新工艺与设备取代落后的工艺与设备,对粗犷型设施要加大对其维护,加大对更新项目的投资。

3.3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要求,并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调整林业经济结构,不断扩展林业发展空间,从而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规模,向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使得资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大提高。

3.4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要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的活动,并组织开展对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要让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和消费观牢固树立于全社会中,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环境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积极推广绿色教育的开展、绿色文化的构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家园的建设,要使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大大提高,要让每个公民都能全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的发展篇8

关键词:区域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161-03

当今世界正处在巨大变革时期,重要表现为“三重转变”人类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世界经济形式由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称之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三重转变”。这是21世纪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与时代潮流。人类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即其中之一。西方的工业文明自产生伊始就因其存在弊端而广受批评,启蒙思想家卢梭曾对工业社会人的道德理性日渐丧失、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日趋弱化发出警告,马克思恩格斯更是就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异化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刻的反思。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环境污染加剧,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生态文明渐入人们的视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的主流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已能自觉地把自然生态的正效应和负效应纳入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之内,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中的扩展,是一种比工业文明更高层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从维护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重视资源和生态有限的支撑力,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本质是通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视野中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否定的过程。发展学初始于18世纪自然科学中的生物胚胎学。20世纪中叶,康德拉季耶夫、雷诺兹、熊彼特等在原有发展学的基础上提出经济发展长波循环论,发展学得到进一步丰富与完善。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洲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个名词,并且赋予它多种定义,其中有的定义包含了旨在限制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容。1988年春,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理事会全体委员会的磋商会议期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围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在1989年5月举行的第15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期间达成一致,并通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根据《声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增长。”

传统的发展观源于工业革命,它以工业化及由此产生的工业文明作为现代化是否实现的唯一标志,把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基本不考虑生态和环境问题。这种片面追求GDp快速增长的发展模式,使人类付出了惨痛的环境与资源代价,导致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在经历了工业化道路的洗礼之后,发达国家都开始对过去选择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思,开始由单纯强调经济的增长转向寻求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倡导发展的协调性、综合性和持续性。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人类步入后工业时代的必然选择。即便是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可持续发展观也同样受到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方针,制定并通过了《21世纪行动议程》和《里约宣言》,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基本发展战略和行动指南。

与传统发展观相比较,可持续发展观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可持续发展观把人看作是自然界一部分,强调人虽是万物之灵,但必须与自然界保持协调。这种协调,不是简单地要求人去适应自然,而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自然,重新培植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体,重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主张通过理性化的行为和规范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良性循环。

第二,不以GDp的增长为唯一的奋斗目标,认为绝大多数人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多层次多方面需要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即发展以人为中心。同时,它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可持续性,都要注意代际平等和代内平等,即当前的决策不应对保持和改善将来生活水平的前景造成危害。因而,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必须对经济发展有所限制,绝不能以剥夺或破坏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权利为代价。

第三,可持续发展观是公正的发展观,致力于改变当前区域间、国家间不公正的发展现状,实现资源利用分配以及环境保护费用分配之间的公平公正。目前,这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是不可持续的,富国不能利用经济上的先发优势无限制地滥用资源以实现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把因环境遭受破坏引发的恶果留给他人品尝。联大44/228号决议中明确指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这种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并指出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恶化负主要责任。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必须具有强烈的地球责任感,转变根深蒂固的唯物质价值观,树立人类社会整体观,切实注重从经济发展的质量上寻求突破,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人类生活品质,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高层次发展,是一种崭新的生态文明观。

二、绿色视野中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早在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前,城市便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两河流域。这一切有赖于工具的革新、技术的发明以及农业的发展为城市的诞生奠定的坚实的物质基础。自诞生之日起,城市文明便把村落文明远远地抛在了身后。马克思曾说:“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完全是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1],“城市的建造是一大进步。”[1]尤其在当代,城市更是人类活动的中心舞台。现代城市完善的基础设施,强大的经济活力和能量,发达的工商金融事业,便利的交通,繁荣的科学、技术、教育及艺术事业,丰富方便的物质生活条件,周到而齐全的服务功能,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等,都对周围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及世界各地产生了越来越强大的吸引力。

然而,最先进的生产力首先在城市中萌芽,最野蛮、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最先在城市中暴露[2]。工业革命造就了工业文明,也造就了工业型城市的建立和发展。然而,工业文明与城市的发展存在先天性的冲突。一方面,工业革命把人类迅速带入以大机器作业时代,城市冲破了农业社会的限制,人口急剧增长,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在矿产资源丰富、水路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纽约等,经济建设成了城市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与城市化步伐加快相对应的是古老农村文化的日渐式微,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步被现代化的机械工业生产方式取代,饱含诗情画意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村庄逐步为繁杂的车水马龙的城市淹没。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为人类带来了许多益处,如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医疗卫生条件、更高的文化教育水平等,但是它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空气污染、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一系列的城市病。

当今世界,工业化、后工业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核心城市向无边界、无中心的城市集群演变,而城市大规模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也悄然跨入周边乡村的时空,引发地球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如何重新认识并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一道世界性的难题。从认为人类在自然界中占绝对支配地位的“支配论”到蓬勃兴起的“绿色运动”,人类正在为解答难题做出有益的尝试。绿色运动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师兼发明家B.富勒主张将人类发展目标、需求与全球资源、科技结合起来考虑,提出用有限的物质资源进行最充分、最合宜的设计利用和“少费而多用”的循环利用原则[3]。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切尔・卡尔森出版了新著《寂寞的春天》,第一次在书中披露了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后可能出现的可怕前景,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成为绿色运动的启蒙之作。经过20世纪后期的发展,绿色运动渗透到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如绿色GDp、绿色规划、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消费等等,绿色意识已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

1999年,美国人霍肯在其新书《自然资本论:关于下一次工业革命》中,第一次提出自然资本的概念,并指出,未来城市经济的发展必然将自然资源视为资本,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进行自然资本结算。被人们盛赞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圣经”[3]。绿色与城市发展,在过去看似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文明悖论,相信能在“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洗礼中得到完满的解决。

三、绿色视野中的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态势,但受区位地缘、历史基础和社会人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正日益拉大。东中西经济发展的大致脉络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形成的发展空间比例失调、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的问题始终困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具体可以归纳为三类病灶[4]:西部地区重点表现为“欠发达”;东北三省体制和结构的双重矛盾表现尤为突出;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总量虽然快速增加,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对不足,资源和环境难堪重负;中部地区则兼有上述杂症。三大经济地带不仅是在经济上存在很大差距,在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也是千差万别。因此,利用中西部自然资源打牢东部经济发展的能源与原料基础的同时使中西部自身经济得以发展,即区域合作是缩小地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唯一途径。

传统意义上的区域合作就是为了实现不同利益主体的优势互补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不同地区间各利益主体以一定的资源要素作为合作基础,实施合作行为,形成共同一致的经济行动和行为目标[5]。区域合作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打破了过去以行政区域配置资源和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为跨省区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一个平台,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优势叠加,把分散的经济活力激发出来,形成一种合作生产力,促进各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在生态环境已成为影响经济全局发展的背景下,挣脱传统区域合作观念的束缚,从生态环境恶化的产生与发展关联的角度赋予区域合作新的内涵,注重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建立有效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将为进一步完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3-57.

[2]王宝,罗正齐.中国城市化的道路及其发展趋势[m].学苑出版社,1993:7.

[3]王颖.城市社会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489-503.

生态文明的发展篇9

1“里约+20”峰会及其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里约+20”峰会是在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较强、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面临严峻挑战背景下举行的。这次大会并未得到发达国家的积极响应,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没有出席,所做出的政治承诺更是缺乏新意和诚意。总体来看,这次会议与20年前的里约环发大会相比,其影响力和历史意义相去甚远,也比不上10年前的约翰内斯堡地球峰会。

从这次大会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来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大会重申了包括“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在内的所有“里约原则”、坚持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的主基调,这对我国总体有利。根据里约原则,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没有变化,这完全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大会提出消除贫困、缩小差距是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强调各国根据不同国情制定绿色经济政策,这为我国发展适合自身需求的绿色经济提供了灵活空间。

二是大会启动了制定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改革国际可持续发展治理机制等后续行动,我们需要积极应对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机遇来看,国际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尤其是绿色技术领域的合作将更加广泛,这有利于我们借助国际合作加快国内绿色转型。从挑战来看,由于我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对国际可持续发展事务的影响力已经大大提高,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期望我国在实现全球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甚至要求我们承担与我国发展阶段不相符合的更多责任,我国将承受双重压力并且这种压力趋于加大。

“里约+20”峰会对我国推进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相比20年前,我国目前已经走过了“以外促内”的阶段,并且,国际上所关注的可持续发展优先议题与我们国内的重点并不完全吻合。如国际上高度关注气候变化,而在国内,为人们提供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进一步改善民生才是优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入推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但是我们不能受制于人。更重要的是20年来,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经验,解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只能依靠我们自己,因此我们应继续坚持立足国情、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应把精力集中到十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上来。

2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学习和认识

生态文明建设是依据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提出的,也充分考虑了当前及未来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形势。这一理念的提出,可以说是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一是体现在对自然的尊重,并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纳入发展范畴,这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以往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主要是讲“改造和利用自然”、“人定胜天”,是以人为中心的。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多年,人类的确利用现代科技从自然中创造出大量的财富,但随之而来的沙漠化、气候变化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发展构成巨大威胁。生态文明建设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人类价值观的巨大转变,标志着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人类中心主义转向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在《我们希望的未来》中,明确提出“为了在当代和子孙后代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需求之间实现公正平衡,有必要促进与自然的和谐。”

邓楠: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环境与发展常常被认为是矛盾的。我们在处理生态环境问题时,主要是从保护和治理的角度入手,是被动的。生态文明建设则将生态环境纳入了发展范畴,强调通过对生态环境投资,增强生态环境产品生产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双赢。这种新的视角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我国在沙漠化治理方面就探索出了一条依靠培育沙产业实现治沙与致富双赢的道路。

二是体现在“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这是对可持续发展机制的重大创新。政治、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与环境三大支柱”密不可分,“五位一体”的方式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政治建设来看,它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政府的重视和相应的制度建设。20年的国际可持续发展实践表明,政府一直是各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力量,在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从文化建设来看,它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在于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改变。一个崇尚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的社会文化氛围必将对生产环节产生重要的反导作用,通过转变消费方式可进一步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五位一体”也有利于增强可持续发展各支柱间的协调性和有机融合。过去我们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要统筹兼顾,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政策间相互矛盾、部门间相互推诿的现象时常发生。十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实施资源消耗总量控制、生态补偿、排放权交易等制度。这种全新的思路,将有助于从源头上扭转中国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

三是提出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三大举措,这是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部署。从立足当前来看,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有利于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态势还是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发达国家200多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现阶段集中凸显。着力推进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才能有效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清洁的水、新鲜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的期待。

从面向未来看,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适应了当前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近年来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绿色低碳发展日益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美国、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积极制定促进绿色经济的政策措施,国际贸易规则中的绿色指标也越来越严格。国外有学者预言,一场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绿色技术基础上的新经济即将到来,世界将迎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充分把握好世界经济大调整、大变革这一历史机遇,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绿色、循环、低碳科技创新,有利于我们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从而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生态文明的发展篇10

1生态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1)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初含义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我国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内容,关系着民族的未来,人民的幸福,?⒖沙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的高度上为后人“乘凉种树”。在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突出贡献。

(2)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学校经过长期发展和积淀而形成共识的一种价值体系。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课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社区,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校园文化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气氛,在以学生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气氛中,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以及学生参与的讲座、社团和其他学科文化体育活动,这些活动文化设施充斥在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丰富着校园文化的各方面建设,使校园文化具有生机和活力。

2生态文明融入高职院校文化发展的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理念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一理念意识的形成是逐渐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精髓而形成的,是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思想观念。人们正确对待生态环境问题是一种进步的观念意识,随着工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破坏了我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破坏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从可持续发展上升到绿色发展,其实就是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尊重、顺应、保护生态环境。因此高职院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发展的基础,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在校园文化发展的始终。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启迪学生的心智,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价值观念,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培养学习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促进校园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生产、服务、管理活动一体化,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建设美丽中国的社会责任,传承讲话精髓。

(2)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催促着工业化革命的进程。科学的发展,更是使得信息化技术革命有了显著的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思考方式也有着极大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全球的经济结构都在发生重大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过程趋向智能化。在这样新形势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适应这一强大的形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思想观念,培养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在突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时,还要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在职业技能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特点,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培养出全能型人才,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3)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有助于校园生态职业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是以为社会培养出全能型应用类的人才为特点的,针对高职院校这一特点,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将绿色发展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职业价值的人才。工业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使得人类可持续性生存和发展,工业文明追求着资本增值使得利润最大化,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过度的生产和消费危及了人类赖以生存生存的环境。为了人类能够长期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在人类文明过程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高职院校应当培养学生在日后的生产生活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融入在日后的生产生活中,提高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将职业素质与生态理念结合,体现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价值。着重发展低碳产业,将生态文明经济作为职业发展的重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发展高效生态经济,高效生态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探索出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策略。高职院校在帮助师生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时,可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的理念,使得高职院校的师生都能够树立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