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发展概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2:52

光伏行业发展概况篇1

多晶硅是光伏产业链的上游产业,去年全球产量达24万吨,中国产量8.4万吨,其次是美国5万多吨,韩国和德国都在4万吨上下。从去年以来,多晶硅价格一路下滑,我国超过40家具备生产能力的多晶硅企业中至少有八成已停产。但是,主要的多晶硅企业仍然保持正常生产,这些企业数量虽然不多,但是产量却占到整个多晶硅企业的80%以上。预计今年全球多晶硅产量大概能够达到26万吨,中国大概能够生产10万吨,进口8万吨。

在硅锭和硅片方面,去年全球硅片产量超过36Gw。硅片的生产成本在持续下降,非硅片成本一路下跌。现在通过购买硅料来做硅锭、硅片,所花费的成本已经远远高于直接购买硅片的成本,这种情况下,垂直一体化的模式受到了冲击。另外受到硅片市场不景气的影响,部分硅片企业包括国内的、国外的都存在裁员和关闭工厂的情况。

受美国“双反”调查影响,电池片所受的冲击非常大。预计产业将出现以工厂换市场的趋势,有可能出现向北美、东南亚一些成本比较低的地方转移的趋势。

光伏组件方面,2011年全球组件产量大约是35Gw,其中中国产量21Gw,同比增长100%。预计今年中国组件产量还是会有两位数的增长,可能会达到25Gw。

在价格方面,2011年度组件成本已经将近0.7美元/瓦,2012年底有可能达到0.6美元/瓦,目前组件的报价已经低于0.7美元/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电池片和组件企业将会继续承受比较大的价格压力。有分析认为,在光伏电池生产产业链的下游环节,可以挤出的水分已经不多了,所以在今年往后甚至明年的时间里,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可能会逐渐向上游转移。

在出口方面,2012年一季度出现淡季不淡的现象。一季度我国组件的出货量达到了5.5Gw,同比增长了19%。而今年1到5月共出口电池组件金额68亿美元,同比下降37%。其中,3到5月份分别大幅下降到8%、6%和5.2%。可见,中国市场在整个销售中的占比正在快速提高,最大的已经占到了40%。

在薄膜电池方面,中国大陆去年薄膜电池产量大概是450兆瓦,和国外特点不太一样,中国基本都是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实施的是走出去战略。

在光伏设备方面,2011年中国光伏设备销售收入超过20亿美元,从事光伏设备业务企业超过70家,虽说中国生产了不少光伏设备,但高档的晶硅设备包括太阳能设备大多还是从国外进口。

在装机方面,中国的总装机量比较低,但是发展非常快,预计今年会超过5Gw。除了多方位开拓国外市场外,国内多样化发电市场也在兴起。

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光伏市场增长超过了预期。今年上半年全球光伏行业需求达到13.1Gw,同比增长46%,预计全年将达到35Gw。此外,我国金太阳项目已获批的达到了1.7Gw,并且需要在年底前完成安装并网。所以,说寒冬也好、萎缩也罢,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光伏市场的增长还是超过原来低迷的预期。

光伏行业发展概况篇2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行业;建议

去年下半年以来,受欧盟光伏政策补贴标准下调、美国“双反”调查影响,我国光伏行业发展遇到一些困难。为积极应对光伏产业面临的严峻复杂局面,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3月份,我们以问卷方式对全省太阳能光伏企业进行调查,了解重点光伏企业现状,征求意见建议,共发放143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2份,占总发放问卷的78%,主要涉及晶硅材料制造、光伏电池片、电池组件、终端光伏产品和光伏配套产品等领域。从调查情况看,我省太阳能光伏产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发展隐忧,应当引起充分重视,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加以应对。

1、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1.1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基本概念。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太阳能光照射晶体材料后产生电子跃迁这一现象进行发电,是一种方便、清洁、安全的可再生能源。目前,普遍使用的光伏元件由硅材料制成,利用太阳光照射时硅元件内的点和分布状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动势能和电流的效应发电。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基于硅材料应用开发所形成的太阳电池相关产业链称之为光伏产业。光伏发电产业链主要包括晶体硅原料生产-硅片切割-电池片制造-系统封装与应用四个主要环节。

1.2 太阳能资源概况。我省总体属于太阳能利用条件较好地区,太阳能资源理论总储量居全国第17位,具有较大可开发利用价值和节约常规能源潜力。全省三分之二以上的面积年日照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太阳能可开发利用总量年折合标准煤超过1000万吨,其中,技术上可开发的光伏装机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较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为光伏发电提供了广阔前景。

1.3 产业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将其摆上突出位置,不断加大措施,狠抓政策落实,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有力地促进了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我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关于扶持光伏发电加快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光伏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光伏及相关企业达到200多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1亿元,光伏电池及组件产量672兆瓦,同比分别增长19.7%和20%;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3.7万千瓦,同比增长94.7%。二是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坚持将政策引导与市场相结合,通过引进外资和自主投资,光伏电池组件制造能力快速提升,技术创新不断加快。在硅材料、晶硅电池、薄膜电池、光伏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系统、光伏逆变器、太阳能灯具、城市照明及景观应用等领域新上了一批项目,形成了以东营光伏、孚日光伏、力诺光伏、威海中玻光电等骨干企业为主体的企业集群。三是薄膜光伏电池实现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五代太阳能光伏薄膜电池组件,大中型薄膜电池玻璃广泛应用于现代大型建筑装饰领域,进一步拓宽了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领域。目前,薄膜电池产能已超过150兆瓦,产量和技术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薄膜光伏发电最高光电转换效率可达10%左右。预计到2015年,全省薄膜电池年产能将达到2000兆瓦。四是建成了一批光伏发电项目。目前,在建太阳能光伏电站54个,建设规模147.4兆瓦,建成太阳能光伏发电站43个,发电能力100.6兆瓦,同比增长110%。先后有20个项目被列为国家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装机容量30兆瓦。青岛、烟台、威海、德州等四市和沂水、即墨、兖州、垦利、巨野等五县先后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一批太阳能光电建筑投入使用。五是骨干企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11年,东营光伏公司电池组件产量220兆瓦,增长39.5%,主营业务收入30.22亿元,增长58.49%;埃孚光伏电池组件产量50.88兆瓦,增长128%,主营业务收入5.17亿元,增长50.02%;商河晟朗、禹城汉能建设的光伏电池生产线,新增产能500兆瓦。今年1季度,全省光伏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亿元,光伏电池及组件产量达到197兆瓦,同比分别增长16.7%和19.8%,光伏发电并网容量超过10万千瓦。其中力诺光伏公司产、销量分别增长10.07%、35.32%。

2、主要困难和问题

光伏行业发展概况篇3

(本科)毕业论文

光伏组件营销的发展状况研究及对策

者:

   XmF

  

学   校:

   xxxxx大学

 

业:

工 商 管 理

 

级:

 2019 年    

号:

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李涛    

 

答辩日期:

2020.9

 

绩:

xxxxx大学

论文题目:光伏组件营销的发展状况研究及对策

专   业:2019工商管理(本)

姓   名:XmF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20世纪90年代后,光伏发电快速发展,到2006年,世界上已经建成了10多座兆瓦级光伏发电系统,6个兆瓦级的联网光伏电站。美国是最早制定光伏发电的发展规划的国家。1997年又提出“百万屋顶”计划。日本1992年启动了新阳光计划,到2003年日本光伏组件生产占世界的50%,世界前10大厂商有4家在日本。而德国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大大推动了光伏市场和产业发展,使德国成为继日本之后世界光伏发电发展最快的国家。瑞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等国,也纷纷制定光伏发展计划,并投巨资进行技术开发和加速工业化进程。

中国的光伏发电80年代开始起步,在国家“六五”和“七五”期间,中央和地方政府首先在光伏行业投入资金,使得中国十分微小的太阳电池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并在许多地方做了示范工程,拉开了中国光伏发电的前奏。

二.研究的内容及可行性分析:

以光伏组件的发展状况及对策进行分析,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光伏组件的概念,产生及发张;

2、分析我国光伏组件的现状,优势及不足;

3、应该怎样改善光伏组件提供对策。

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光伏组件发展的现状,再而分析我国光伏组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细致充分的比较,讨论我国光伏组件的方向及对策建议。

三.论题的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光伏组件的相关书籍资料;

2、浏览媒体上关于光伏组件的报道及评价;

五.论文的进度安排:

1、2020年7月25日前,确定选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拟定协作提纲、制定并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2020年8月20日前,将论文初稿交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提出修改意见。

3、2020年8月30日起,修改、充实毕业论文初稿,

4、2020年9月20日前定稿。

六.论文的写作提纲:

1、光伏组件概述 

2、我国光伏组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我国光伏组件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0年9月20日

目录

一、光伏组件概述•••••••••••••••••••••••••••••                               ••••••••••••1

(一)、光伏组件的产生与发展·•••••••••••••••••••••••••••••••••••••••••••••••                     •••••••••••••1

(二)、什么是光伏组件                             •••••••••••••2

二、我国光伏组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一)我国的光伏组件的发展现状••••••••••••••••••••••••••••••••••••••••••••••••                  ••••••••••••3

(二)发展我国光伏组件存在的问题•••••••••••••••••••••••••••••••••••••••••••••••              •••••••••••••4

三、我国光伏组件发展的对策建议•••••••••••••••••••••••••••••••••••••••••••••••               •••••••••••••6

(一)光伏组件实现平价上网•••••••••••••••••••••••••••••••••••••••••••••••••••••••••••••••••••••••••••••••••••••••••6

一、光伏组件概述

(一)、光伏组件的产生与发展

早在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Becqurel)就发现,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光生伏打效应”,简称“光伏效应”。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电池,诞生了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实用光伏发电技术。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全球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约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这之中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假如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千瓦小时,相当于世界上能耗的40倍。正是由于太阳能的这些独特优势,20世纪80年代后,太阳能电池的种类不断增多、应用范围日益广阔、市场规模也逐步扩大。

    20世纪90年代后,光伏发电快速发展,到2006年,世界上已经建成了10多座兆瓦级光伏发电系统,6个兆瓦级的联网光伏电站。美国是最早制定光伏发电的发展规划的国家。1997年又提出“百万屋顶”计划。日本1992年启动了新阳光计划,到2003年日本光伏组件生产占世界的50%,世界前10大厂商有4家在日本。而德国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大大推动了光伏市场和产业发展,使德国成为继日本之后世界光伏发电发展最快的国家。瑞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等国,也纷纷制定光伏发展计划,并投巨资进行技术开发和加速工业化进程。

   世界光伏组件在1990年——2005年年平均增长率约15%。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更加迅速,1999年光伏组件生产达到200兆瓦。商品化电池效率从10%~13%提高到13%~15%,生产规模从1~5兆瓦/年发展到5~25兆瓦/年,并正在向50兆瓦甚至100兆瓦扩大。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降到3美元/瓦以下。

     2006年的光伏行业调查表明,到2010年,光伏产业的年发展速度将保持在30%以上。年销售额将从2004年的70亿美金增加到2010年的300亿美金。许多老牌的光伏制造公司也从原来的亏本转为盈利。。

(二)、什么是光伏组件

1、光伏组件的概念

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但是,随着微型逆变器的使用,可以直接把光伏组件的电流源转化成为40V左右的电压源,就可以驱动电器应用我们的生活当中。同时,光伏组件在不断创新,由于光伏组件在业内来讲叫做中国制造,应该有中国创造,进而出现光伏组件的升级创新产品,如光伏陶瓷瓦,光伏彩钢瓦,这类产品可以直接代替传统建材瓦片,还有了光伏组件的功能,一旦步入通用市场,将对光伏组件和传统建材造成一定冲击。

光伏组件指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光伏内电池组合容装置,由太阳能电池片或由激光切割机或钢线切割机切割开的不同规格的太阳能电池组合在一起构成。

光伏电池片为光伏组件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发电单元,因此光伏组件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光伏电池片的好坏,因此组件厂家是否拥有自家的电池片厂,以自家电池片的质量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估标准。

一套家庭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电缆以及其他零部件组成。通过本人了解,目前家用光伏发电系统的合理建设成本大概在1-5元/瓦,其中光伏组件的所占成本最大,几乎占到一半;逆变器可以占到5%-8%。对比前几年,整体上来说,确实是便宜了。

2、光伏组件的特点:

目前,双面光伏组件有两条技术路线,即n型双面光伏组件和p型双面光伏组件。双面光伏组件按照使用的电池类型主要可以分为3类,分别是:n-peRt双面光伏组件、n-Hit双面光伏组件和p-peRC双面光伏组件。各类型双面光伏组件的具体特点如表1所示。

与传统光伏组件只能利用正面入射的光照不同,双面光伏组件的背面也具备光电转换的能力。表征双面光伏组件的主要参数除了转换效率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双面率(Bifaciality),即背面效率与正面效率的百分比。n-peRt双面光伏组件具有少子寿命高、无光致衰减效应、弱光响应佳、温度系数低的特点;且其双面率可达到90%,远高于p-peRC双面光伏组件,背面发电量增益更高。在有限的安装面积中,n-peRt双面光伏组件能提供更高的电力输出。n-Hit双面光伏组件结合了晶体硅光伏组件和硅基薄膜光伏组件的优点,此类组件具有结构对称、低温制造工艺、开路电压高、温度特性好、光照稳定性好、双面发电等特点。

p-peRC双面光伏组件生产线只需基于现有生产线进行少量技术改造,基本不增加额外成本,性价比较高。与组件正面超过20%的光电转换效率相比,其背面可吸收光线的区域有限,转换效率在10%~15%之间。

含双面光伏组件的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

2.1组件安装倾角的选择

组件的安装倾角是影响发电量的重要因素。采用固定式安装的光伏发电系统一般按光伏组件全年倾斜面上接收到的辐照量最大,即全年发电量最大来选择组件的安装倾角,该倾角即为最佳安装倾角。

本文以林洋安徽安庆某市政电站为例进行对比分析。该项目采用285w双面光伏组件,离地高度为1.0m,分别采用10°、22°(最佳倾角)、45°倾角布置。组件在不同倾角下的发电量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试验表明:

1)在组件安装高度为0.5m的情况下,相对于最佳倾角22°,倾角为10°时,组件发电量减少了5.49%;倾角为45°时,组件发电量减少了2.03%。在组件安装高度为1.0m的情况下,相对于最佳倾角22°,倾角为10°时,组件发电量减少了2.03%;倾角为45°时,组件发电量减少了3.19%。由此可知,双面光伏组件在最佳倾角时的发电量最大。

2)当倾角均为10°时,相对于最佳倾角22°,安装高度为0.5m的组件发电量较安装高度为1.0m的组件发电量减少的多。由此可说明,当安装高度增加时,由于双面光伏组件背面接收反射辐射的原因,部分补偿了由倾角带来的发电量损失。

3)当倾角均为45°时,相对于最佳倾角22°,安装高度为0.5m的组件发电量较安装高度为1.0m的组件发电量减少。由此可知,倾角增大使双面光伏组件背面接收反射辐射的效果变差。

2.2组件安装高度的选择

双面光伏组件如果离地面太低,背面将不能接收反射辐射;而随着组件安装高度升高,其背面接收的反射辐射也会随之变化。组件最低点离地越高,组件与地面之间的空间越大,其背面可接收周围反射辐射的面积越大,背面的发电量也越多。由表2可以得出,在最佳倾角22°时,组件的安装高度由0.5m增至1.0m时,其发电量约增加2.6%。下文以林洋山东某实证电站的测试结果为例进行分析。两组光伏组件的装机容量均为50.04kw,均采用正面功率为290w的双面光伏组件,且倾角均为当地最佳倾角28°,安装高度分别为1.0m和2.0m。不同安装高度下的组件发电量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测试结果显示,当组件安装高度为2.0m时,比安装高度为1.0m的组件发电量增加2.82%,该值比表2中最佳倾角为22°时,组件安装高度由0.5m增至1.0m时发电量增加的比例更大。这说明组件的安装高度越高,增加的发电量越多。但随着组件安装高度的增加,所需支架材料也会增多,组件承受的风荷载也将增大,安装和维护更加不方便。所以,经过技术经济性比较,认为组件的安装高度不宜超过2.0m。

2.3光伏组件-逆变器容配比的选择

光伏组件的峰值功率是指在标准测试条件(StC)下组件的额定最大输出功率。在实际工况下,大部分时间段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都低于该组件标定的峰值。逆变器的额定功率一般是指逆变器交流侧输出的额定功率。光伏组件-逆变器容配比(下文简称“容配比”)即指光伏组件功率和逆变器功率之比。

光伏组件与逆变器功率匹配的一般原则是根据当地的太阳辐射、气温等外部条件,在不造成发电量损失的前提下,尽可能充分利用逆变器的容量。

在西藏、青海等高海拔无电地区,电子元器件受高海拔条件的影响大,逆变器必须降容使用,因此,这些地区的容配比小于1。在海拔不超过1000m的地区,不需要考虑逆变器降容的问题,常规的设计思路为容配比等于1。而在太阳能资源较差的东部地区,辐照度基本达不到StC要求的1000w/m2,且受温度等因素影响,光伏组件大部分时间的输出功率达不到标称功率,逆变器基本为非满负荷运行,大部分时间处于容量浪费状态。

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提出可通过容配比大于1来提高此类地区的项目收益。由于双面光伏组件的背面也具备光电转换的能力,根据研究结果,在不同反射背景条件下,双面光伏组件比传统单面光伏组件的发电量可增加10%~30%。而且背景颜色越浅,背景反射率越高,双面光伏组件的发电量提升越多。因此,对于采用双面光伏组件的光伏发电系统,容配比要综合考虑组件的安装地理位置、场地背景反射条件等多种因素。总的来说,双面光伏组件的容配比必须考虑组件背面增发电量的影响。相较于应用传统光伏组件的设计,应用双面光伏组件的设计的容配比应降低。

2.4组件的支架设计

光伏支架主要分为固定式支架、倾角手动可调式支架和跟踪式支架(平单轴/斜单轴/双轴)等。

1)固定式支架由于具有成本相对较低、后期维护量小等优点,应用比较广泛。

2)倾角手动可调式支架的成本稍高,运维工作量较固定式支架大,但是通过在不同的季节调整组件倾角可以增加系统的发电量。

3)跟踪式支架能够很好地控制组件的朝向或倾角,甚至可同时调节两者,能够进一步增加发电量。但跟踪式支架的成本较高,后期维护工作量较大。根据有关文献报道,与相同容量配置的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相比,采用平单轴跟踪式支架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年发电量可提高约15%,采用斜单轴跟踪式支架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年发电量可提高约20%,采用双轴跟踪式支架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年发电量可提高37%~50%。另外,文献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山地、滩涂、渔塘等地的柔性支架,其采用在两固定点之间张拉预应力钢绞线的方式,将光伏组件固定在张紧于两柱间的钢绞线上;两固定点采用钢性基础提供反力,可实现10~30m大间距,以满足不同地形的需要。

传统的光伏支架系统设计主要考虑支架自重,以及在风荷载、雪荷载、施工检修荷载、地震作用等不同荷载组合影响下,支架满足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要求,并符合抗震、风、防腐等条件,满足30年的使用寿命要求,便于安装和维修且造价合理。由于双面光伏组件的正面和背面均具有光电转换能力,为了尽可能地利用太阳光,必须考虑避免支架檩条对组件背面遮挡的影响。因此,双面光伏组件的支架檩条必须位于组件边缘。同时,还应尽可能避免其他电气设备(如组串式逆变器)等对组件背面造成遮挡。

二、我国光伏组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的光伏组件的发展现状

作为光伏行业的终端产品,组件生产与市场结合紧密,产品更新换代较快,要求有很强的市场应变机制,对设计开发能力要求较高。近年来,全球光伏组件产量持续增长,增长速度均在20%以上。2018年,全球光伏组件产量虽继续增长至120Gw,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仅为13.7%。伴随着光伏产业的整体情况良好以及组件价格下降使得光伏发电成本不断逼近甚至达到平价上网,预计2019年全球组件产量将会继续呈现增长势头,全年仍将保持在120Gw左右。

得益于全球光伏需求增长的推动,国内企业在近年来持续加大组件环节的投资和技术革新,近10年来生产成本持续下降,自动化、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据中国光伏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组件产量达到85.7Gw,同比增长14.3%,以晶硅组件为主。组件产量超过2Gw的企业有11家,其产量占总产量的62.3%,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预计2019年组件产量将超过90Gw。

2013年以来,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迅速,受此影响,光伏上游材料需求量快速增长,从而带来整体产量提升迅速。从光伏组件产量市场占有率来看,我国光伏组件行业发展迅速,在全球市场份额稳步提升,2013年以来,我国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光伏组件产量的比重维持在65%以上水平,到2018年,达到71.4%。

晶科能源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一

 

根据GlobalData的数据,2018年全球组件出货量排名前10的公司中,9家来自中国。其中,晶科以11.6Gw的出货量和12.8%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组件出货第一的位置。晶科之所以能够保持榜首的位置,得益于其向海外市场扩张的决心,而不是在中国政府削减对光伏行业的激励措施之际继续致力于中国本土市场。同时,晶澳正在以其双面组件技术向中东市场扩张,并在产品质量、可靠性、性能和创新方面处于强势地位,2018年晶澳以8.8Gw的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排名第三的是天合光能,出货量为8.1Gw。

 

双面组件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据中国光伏协会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单面组件仍然为市场主流,市占率达到90%。双面组件主要应用于“领跑者”项目,其市场占有率有很明显的提升,与2017年相比提高了8个百分点,达到10%。未来随着农光互补、水光互补等新型光伏应用的扩大,双面发电组件的应用规模将会不断扩大。据中国光伏协会预计,2018-2025年单/双面组件的市场占有率变化趋势如下:

(二)发展我国光伏组件存在的问题

我国光伏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成本过高,光伏产业对政府的补贴依赖严重。

2010年之前光伏产业建立在各国政府补贴的基础上迅速高速增长起来,此时的光伏技术是在从实验室到产业化过渡初期,由于生产成本比在实验室的预期成本大幅下降,因此才形成了短时间的暴利行市。虽然这种情形吸引了大批的投资者进入光伏产业,但光伏发电依然高于火力发电。因此在2011年金融海啸、欧债危机这些涉及到政府要动用资金救急解困的危机情形出现时,光伏产业所受的影响首当其冲。一时间诸多上市公司均破产或出售光伏业务,更有大量的企业停产,使得许多地方政府和银行望光伏而生畏。这样,就形成了2011年以来长达三年的低谷时期。

2、技术和设备更新快速,从而设备的生命周期短。

由于光伏产业的主流技术大部分是根据实验室试验结果开发出来后很快即投向市场,往往一种设备上市两三年后,就有新的技术和新的设备使之面临淘汰的命运,从而出现了设备才投产两三年就因效率低下或生产成本偏高而不能开工,变成虽然设备完好却变成无效产能的情形。

光伏产业初期的暴利使得不少投资者只顾大规模扩产,并不去创新研发新的技术,使得整个行业供大于求。

   3、欧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开始“双反”,导致中国产业面临危机。

   国外的光伏产品80%来自于中国制造,中国出口量也一直占据了国内总产量的90%以上。在此形势下,欧美许多光伏企业纷纷破产。欧洲各国政府和  美国政府都不愿看到光伏由中国制造的产品来主导,因此先后试图采取“双反”等贸易保护手段来遏制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这使得市场大部分依赖外国的中国光伏产业大受打击。

   4、国内光伏产业扶持政策不明,国内市场发展缓慢。

   中国政府从2008年发出了第一个光伏电价补贴文件,对国内三个项目给予了每度电4元的补贴;2009年6月,中国政府推出了“金屋顶”、“金太阳”计划。这些装机补贴一度带齐了市场,但实际上是鼓励了弄虚作假,打击了真正的光伏发电企业。2011年8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光伏上网电价,2012年1元/度。由于未对全国不同日照条件的地区进行区别电价,也没有说明价格补贴的期限,价格的额度也不合理,多种原因导致根据上网电价倒推回来的组件价格降幅过快,这是我国光伏组件价格从13元/瓦降到4元/瓦以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在2012年10月份以前,虽然中国政府给出了不少光伏补贴政策,但当时这些政策既不系统也不完善,导致已投资的资金回收困难,想投资的不敢再投资,客观上阻碍了国内光伏产业的长远发展。

 5、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萧条导致产业资金短缺。

欧债危机对欧洲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市场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同时,国内开始经济结构调整,在传统产业受到打击的同时,并没有给光伏等战略性新型产业以明确的政策,因此,光伏企业的不景气和一些大企业的倒闭破产,使得银行和投资机构对光伏望而生畏,导致企业面临市场和资金的双重不足,从而整个行业陷入低迷。

综合起来,虽然中国光伏这些年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也曾经涌现过江苏中能、无锡尚德、江西赛维、天威英利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甚至还占据过各自环节的世界第一的地位,但是,由于没有科学发展的长远性,没有对各种风险和问题的预见性,没有自主技术,加上国内外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一旦行业波动较大,这些巨人倒下的速度,远远比他们发展起来的速度快得多。2013年无锡尚德的破产和2014年超日企业债的违约,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今年下半年,还会有更多的光伏企业发生债务违约和破产的情况出现,这并不奇怪,均是上述问题的具体体现。

三、我国光伏组件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光伏组件实现平价上网•••••••••••••••••••••••••••••••••••••••••••••••••••••••••••••••••••••••••

光伏平价项目实现路径

第一,在土地面积允许的情况下,请专业的设计单位进行测算,将安装容量接近与额定容量比值的最佳值,充分利用配套设施。

第二,在技术方案的选择上,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如大尺寸双面组件、平单轴或固定可调等运行方式,1500V系统等,提升发电量,同时尽可能降低运维成本。

第三,采用epC模式,从系统化的角度在基础、支架、线缆等方面降低成本。

第四,从地方政府争取相关税费减免等支持政策。第五,对项目的收益抱有合理的预期,投资企业应从思想上适应去补贴,以市场接纳能力定规模的新思路,加快内部决策速度。

2019年6月4日,国家能源局下发了《2018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购买的20亿kwh(相当于200万个绿证)用于完成国家规定的消纳比重。

浙江此举,是我国首次以“省”的名义,为了完成任务而购买绿证。浙江省购买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可折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20亿千瓦时。统计数据显示,江苏、广东、安徽、贵州、山东、内蒙古和广西距离达到2020年最低消纳责任权重不到1个百分点,而京津冀、黑龙江、甘肃和青海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重较2020年最低消纳权重仍有较大差距。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会有更多的省份通过购买绿证完成配额的要求,并以补贴的形式受益于平价项目。因此,光伏平价上网项目是大势所趋,也一定能够带给投资企业相应的回报。

光伏行业发展概况篇4

苏州欧姆尼克新能源科技优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磊就是国内助推“阳台发电”计划的第一人。

作为中组部“国家”首批引进的人才之一,回国创业的赵磊,正好赶上了近年来光伏产业的火热发展大潮。赵磊相信,光伏发电在国内的推广,也只有与普通百姓的建筑与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规模化发展。

随着光伏行业过剩形势日益严峻,加之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发展缓慢,他更加坚定了这一认识。

近年来,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概念在国内逐渐兴起,但更多的人认为,国内的分布式光伏利用,只适合建设在工商业建筑屋顶以及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屋顶上。

赵磊同样困惑于国内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的结合模式,甚至也一度认同上述看法。

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他发现,在工业屋顶上建设光伏电站的方式也有很多待解难题。比如,中国企业的寿命普遍较短,无法保障光伏系统长达20年的收益。

于是,赵磊将关注的焦点,再次拉回到了数量更为庞大的居民建筑上。

一个偶然的机会,赵磊看见一户高层居民将热水器的集热板安装在了阳台外立面上,这一下子激发了他的灵感:光伏电池板是否也能?想到就干,赵磊立刻开始查阅关于国内建筑阳台的相关资料,包括阳台的设计规范和数据,并结合光伏电池组件和逆变器的功率数据以及外形尺寸等数据进行推算。同时,安排专人着手相关的设计和试验。

经过计算,赵磊得出了令自己也很惊喜的数据。

在赵磊看来,对于大多居住在高层建筑里的国内老百姓来讲,最具有自也最容易实施光伏系统安装的,只有阳台的外立面。他认为,推广阳台光伏发电,无疑是一种一举多得的模式。

同时,政府的财政补贴压力也可以小很多,所要做的只是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和市场规范,并拿出少部分资金来补贴,居民光伏发电的广阔市场就有可能被激活。

光伏行业发展概况篇5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清洁技术各个子行业的发展速度各不相同,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发展热点往往集中于一个或几个子行业。把握背后的规律,可以先从资源的使用流程来看。分为几个阶段:开发资源、利用资源、资源废弃物排放。清洁技术都各自有所作为以达到节能减排、清洁发展之效。清洁技术的各个子行业也遵循资源使用流程的顺序,依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00年至2004年是中国清洁技术行业的萌芽期,“清洁技术”这一概念还没有被广泛认知,有所发展的仅限于废水、废气、固废处理等细分领域,换言之,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清洁化”进程中,还只限于生产生活流程的末端。

2005年至2008年:新能源开发的快速发展阶段,典型的子行业是光伏产业。受各国政府对太阳能的支持,全球市场对光伏设备的需求猛增。国内市场也涌现了大量的太阳能企业,由于部分核心技术主要依靠进口,市场也主要在海外,因此国内企业处于两头在外的境地,但如果长期没有形成产业配套及市场的支持,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的光伏产业难免遇到发展瓶颈,与之类似的还包括风能等新能源产业,背后的深层因素在于全球整体新能源行业的产业化程度低,主要依靠政策推动,新能源发电成本高于传统火电,并网发电还存在技术困难,也就是说尽管新能源的开发已经可以实现,但是新能源的利用及成本控制还面临困难。

2009年至今,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带动清洁技术行业的发展进入新阶段,这一阶段呈现的特点是能源/资源优化利用相关服务快速发展,如节能照明、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节能服务等,可以看出行业的热点从之前开发资源逐渐转入到利用资源的阶段。

下一阶段,预计将逐步深入到对生产生活各个环节的“清洁化”改造过程中,并且各个细分领域将协同发展。

获认可

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清洁技术领域投资热情快速提高,特别是去年中国政府提出了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振兴计划,清洁技术占据了4席,吸引大量的资本注入。仅以其中的新能源领域为例,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的统计,在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和欧洲海上风电、光伏屋顶投资大幅增长的带动下,2010年全球清洁能源新增投资达到2430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了30%,成为清洁能源投资迄今为止增长最迅猛的一年,比2006年的投资翻了一番,是2004年投资总额的5倍。其中2010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增长了30%至511亿美元,成为迄今为止清洁能源投资数额最大的国家。

回到整体清洁技术行业,从VC/pe投资的情况来看,根据清科数据库的投资统计,2010年中国市场披露的案例数量达130起,共披露投资金额1.14亿美元,清洁技术已经成为仅次于互联网的第二大投资热门领域,许多投资机构也成立了相应的专项基金用于清洁技术领域的投资。

从ipo的情况来看,2010年中国清洁技术企业海内外成功ipo的数量达到35家,2009年的数量则为11家。一方面国内创业板的推出为清洁技术企业上市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另一方面清洁技术的概念在二级市场也更加获得资本认可。

须反思

由于清洁技术产业涉及的细分领域众多,发展状况各异,严格说来并不能将其整体称为一个行业,但是总的看来,中国清洁技术行业存在的一些共性特征,值得行业及资本在这场投资热潮中做进一步思考。

首先,中国的清洁技术行业在产业链的国际分工中偏重加工制造环节。尽管清洁技术是一个新兴且技术导向的市场领域,但是它在中国的发展,仍然带有非常明显的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特征。人力成本较低是中国清洁技术企业立足全球市场的重要优势,在核心技术能力不突出的背景下,在国际分工中难免落入低端加工制造环节。这样的分工格局,对于清洁技术企业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一旦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中国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可以快速获得国际市场,以应对内需尚不高涨的局面,从而带来某一细分领域在一段时间内的高度繁荣。比如2007年以前的光伏产业,2009年以来LeD市场也出现了类似的局面。

另一方面,分工格局造成企业“两头在外”的被动形势。产业上游的核心技术环节被国际领先企业掌握,下游需求也主要集中于国际市场,使得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话语权低微,利润空间被压榨。

其次,该行业的政策导向特征明显。清洁技术行业由于存在需求主体不明确、成本过高等因素的困扰,现阶段看来,政策仍然是其发展的主要推手。

第一,需求主体不明确。清洁技术行业中很多领域其服务对象本身并无迫切的相关业务需求,这是由于环境保护和低碳发展这个概念本身存在很强的外部性造成的,完全市场化的格局下,环保、低碳有时并不会为企业、个人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

光伏行业发展概况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光伏发电;技术

世界严重恶化的能源危机和气候危机业已威胁到地球的生态安全。各国学者纷纷加紧建筑新能源的研究,希望能通过一些再生能源的利用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

1建筑工程中的光伏发电技术应用简况

1.1建筑工程中的光伏发电技术原理。光伏发电技术原理是利用光子能量转换成电能的光伏效应的过程。太阳光或别种光源照射在太阳能电池时,电池就会吸取光能进而产生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这些光生电子在太阳能电池的内部电场作用下与空穴分离,电池就会在两端积累不同电荷,产生光生电压,从而形成光生伏打效应。若在电池内建电场的两侧引电极接负载,就会有光生电流产生功率用于输出,太阳能就此转换成电能。

在建筑物采光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这样即有效利用了建筑空间又把环保、节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于建筑中,光伏发电系统转换的电能提供应建筑的日常用电,不足由电网补充。

1.2建筑工程中的光伏发电技术简况。各国政府均非常注重光伏发电技术的研发,美国和欧洲提出利用太阳能发电来降低发电成本,预计2015年取得突破;日本计划2020年光伏发电总量提升至28Gw;国际能源署预计2020年光伏发电能够实现与电网平价。

中国2009年鼓励光伏发电产业发展;2010年明确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2011再次明确重点发展太阳能热利用与光伏光热发电的新能源产业;发改委2011宣布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电价,地方政府负担补贴以刺激其普及。

2建筑工程中的光伏发电系统简述

2.1建筑工程中的光伏发电系统构成。建筑工程所用的光伏发电系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再转换成电能,另一种是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

光能、热能至电能转换主要是通过太阳辐射产生热能转移成电发电,过程是太阳能集热器把本身吸收的光能转换成热能,使汽轮机运动产能电能。光能转成热能后再转换成电能,类似与普通火力发电。但太阳能热发电并不适合和建筑;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则是利用光电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为电能,这种直接转移的设备就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因为光生伏特效应作用而将太阳辐射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元件,太阳能电池作为光电二极管,当太阳光照到二极管上时,它会自动将太阳能转化电能进而产生电流。当把多个太阳能电池串、并联后,就形成了在输出功率的电池方阵。

2.2建筑工程中的光伏发电系统分类。独立光伏发电:由光伏器件、控制器及蓄电池组成。独立光伏发电系统适合偏远和无电地区应用,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发电容易受到气象、环境等影响,相对不够稳定,所以供电时要添加安装管理和储备能量的装置。

并网光伏发电: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发电原理是,太阳能电池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并入供电电网中。这个系统的组成主要是光伏阵列和光伏并网逆变电源,并网逆变电源负责将光伏阵列产生的电能转换成与电网同频同相的交流电,同时负责跟踪、控制和平衡电池的最大功率点和并网功率。

建筑光伏发电系统使得建筑物的屋顶面积被有效利用,无需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既能有效减少建筑能耗,实现建筑节能,又能有效地缓解电网高峰用电,降低输配电损耗。同时光伏发电系统没有噪音,没有污染物排放,不消耗任何燃料,具有绿色环保概念,可增加楼盘的综合品质。

2.3建筑工程中的光伏发电系统检测和维护。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光伏发电系统正常运行,就要对其进行日常检测及维护,主要要做到:检测及维护光伏组件和逆变系统。主要检查设备外观是否符合发生破损,检查、测量并记录电池阵列的电压、电阻,以备进行定期维护时参考;检查和维护逆变器,主要是降低设备被腐蚀和损耗,以保持外观正常、布线不受损伤、线路未发生松动,还要检查温度是否正常、环境能否保持干燥等,以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使光伏系统正常运行,要设专职人员管理、检查、维护系统,若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定期检查,手动清洁太阳能电池,时刻保证光伏系统的正常发电并且输出功率最大;配电及并网系统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则是天天检查系统运转是否正常、定期按照维护要求进行维护和检修,要求三个月一小检,每半年一中检,一年一大检,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时刻保持最优发电状态。

3建筑光伏一体化

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概念,就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阵安装在建筑的围护结构外表面来提供电力。光伏建筑一体化的优势是光伏发电能有效降低建筑用电,光伏发电不用线路架设和占地,安装和应用范围广。目前英国绿色住宅、美国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欧洲百万屋顶计划等等都是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示范和推广工程。

光伏建筑集成简称为BipV,设计、施工及安装都和建筑物同时展开,二者不可分割,把光伏方阵做为建筑材料与其他建筑材料一样集成于建筑物中,即能发电又能增加建筑物的外观美感。按光伏构件的不同,分为构件型太阳能光伏建筑和建材型太阳能光伏建筑。构件型指光伏构件与建筑构件组合或独立,以标准的光伏组件或依照建筑本身要求定做,与建筑构件一起成为建筑的雨蓬、遮阳和栏板构件等;建材型则把太阳能电池与建筑使用的材料复合成为建材,如光伏瓦、光伏幕墙屋顶等。

4实际应用中的限制

虽然建筑工程中的光伏发电技术比较成熟,但是由于其造价高,发电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其目前尚未进入寻常百姓家。但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和电网管理手段的提高,这些问题必有解决的一天。

参考文献

[1]王宏华.光伏发电技术系列讲座(1)光伏发电原理及发展现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0(04)

[2]付永长,蔡皓.太阳能发电的现状及发展[J].农村电气化.2009(09)

[3]钱观荣,沈冬冬.世博中心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J].现代建筑电气.2010(09)

光伏行业发展概况篇7

【关键词】光伏发电epC模式前期工作决算审计

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光伏电站装机规模和发电量均快速增长,至2015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318万千瓦(其中地面光伏电站为3712万千瓦,分布式光伏为606万千瓦),并网容量4158万千瓦,年发电量383亿千瓦时,约占全球光伏装机的1/5,并超过德国(光伏装机容量为3960万千瓦)成为世界光伏装机第一大国[1]。

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诸多光伏电站的投资者积极参与,仅安徽省就有270多家企业从事光伏电站的建设及运营。由于光伏电站建设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等特点,因而其建设模式也多种多样,目前主要方式有工程总承包(epC)模式、项目管理承包(pmC)模式、平行发包(DBB)模式、ppp模式等。

合肥金太阳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有全资股份公司,主要从事光伏电站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等,目前已建设并投入运营24座光伏电站。根据光伏电站各种建设模式特点,结合国有企业的性质,金太阳公司所投资建设的电站主要采用工程总承包(epC)模式。epC模式是指在项目决策阶段以后,从设计开始,通过公开招标,委托一家工程公司对电站的设计-采购-建造进行总承包。

一、工程总承包(epC)模式优缺点分析

(一)epC模式的优点

国有资金投资需要公开招标,设计、设备采购、施工各需要一个招标周期,时间过长,采取epC模式,一次招标选择总承包单位,设计、采购、施工均包含在内,能有效缩短建设周期,同时减少各工作环节的协调量;总承包单位运用其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优化设计方案,为业主和承包商自身创造更多的效益。

(二)epC模式的缺点

总承包商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可能通过调整设计方案以及选用较低档次设备等方式来降低成本,导致工程质量下降;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的造价、进度和质量负责,加大了投资方的风险。

二、工程总承包(epC)模式应关注的重点

(一)前期招标时应注意的事项

光伏电站投资规模大,占地面积广,多是利用荒地或滩涂,地质环境复杂,很难做到一次设计到位,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较多变更,产生各种经济签证,增加工程造价。为尽量减少经济签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控:

1.投资估算及设计深度。采用epC模式的工程实施项目,一般是通过已批复的可行性研究的投资估算,来作为投资控制,如果可行性研究设计的深度不够,造成投资估算不规范、不准确,将对工程项目的投资带来较大影响。因此,业主单位要对设计文件编制单位的资质、可研报告及投资估算、初步设计及概算等相关资料进行审查,审查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程序是否合法,投资估算与概算编制是否合理规范;在设计方面,需要从项目的规模、电网结构及负荷量、接入系统电压等级、日照分析、选用设备、送出线路长度等多个方面入手,对项目的设计深度进行周密细致的分析。

2.技术标书的编制。光伏行业投资规模大,运营时长达25年,电站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运营期间发电效率及维修成本。以1兆瓦电站建设为例:投资成本约为750万元,其中组件在投资成本中占50%~60%,目前市场上生产太阳能组件的厂家有30多家,一线品牌与二线品牌价格差距较大,1兆瓦电站组件的价格最高达百万元,因此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必须对关键设备和材料的品牌、型号、技术规格及配置进行细化,从而控制关键设备的质量。

3.投标企业的选定。epC建设的特点由总包单位对工程项目的进度、造价、质量、安全进行管理和控制,业主单位业主只负责整体的、原则的、目标的管理和控制,因此选定一个好的总承包单位,对工程质量及进度起关键作用,也有利于光伏电站如期投入运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在招标过程中需要对投标企业的资质、资金状况、企业信用、业绩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尤其是对其类似业绩需要考察,考察其类似工程质量,设备选用品牌,企业发展理念,是否注重企业信誉等。

(二)工程决算审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随着光伏行业快速发展,国家对光伏电价的补贴逐年下降,光伏电站运营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因此降本增效,控制电站造价就显得格处重要。结合金太阳公司各子站在工程结算造价审计时存在问题,我认为审计时应着重关注以下四项工作:

1.对施工图设计的审计。审计人员以招投标文件及epC合同为主要依据,对照已评审的施工图设计,审查是否由于不合理设计造成对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影响;对于未完成施工图纸及工程内容的,对照实际完成工程量进行核减;对于与投标文件所报产品不一致的,核减其相应费用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工程施工阶段的跟踪审计。在施工阶段要审查监理工作是否到位,隐蔽工程是否验收,签证是否真实有效,设备验收是否规范等;在总包合同中暂估价、暂列金审计时,应按实际发生清单进行审计,对暂列金在结算时没有发生的应相应扣减。

3.物资采购审计。光伏电站投资成本中材料、电器、设备等占投资总额的70%~80%,设备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光伏电站的使用寿命及发电规模。建议重点审查组件、逆变器、支架等主要设备材料与技术文件中的品牌、型号、技术规格及配置是否一致。

4.项目竣工结算审计。由于epC模式属固定总价合同,项目总价款及工期都比较确定,所以审计人应注重对总承包单位招投标范围内工程实际完工情况核查,同时核查工程变更、施工索赔的成因、合理性等。例如,金太阳公司三里河渔光互补电站项目结算审计时,审计人员依据招投标文件和总承包合同,对该项目在原合同中的一座桥梁改为箱涵工程进行了审核,在总包价款中剔除了涉及到原桥梁部分工程量的造价款,对变更的箱涵工程部分进行了单独审核。既体现了审计的真实性,也减少了企业财产损失。

对于部分甩项的项目,审计人员应审核甩项真实动因,是因不平衡报价故意放弃没有利润的单体项目,还是确实不需要附属工程;另外对总包方提供经济签证的真实性、规范性、成因等多个方面进行重点审核,最终核减不合理工程费用1000多万元,为企业降低了工程成本。

参考文献

光伏行业发展概况篇8

无论从世界还是从中国来看,常规能源是有限的,中国的常规能源储量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大约只有世界总储量的10%。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从长远来看,可再生能源将是未来人类主要的能源来源,因此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十分重视可再生能源在未来能源供应的重要作用。

在新的可再生能源中,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是发展最快的,也是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光伏产业自90年代初开始维持了超过30%的年增速,其中2000年到2002年增速都在40%以上,如此持久而迅速增长的行业非常少见,各国在可再生能源规划中均重点考虑pV(photovoltaic光伏的简称)发电。

根据epia预测、欧洲新光伏计划以及可再生能源白皮书的预测,到2010年,欧盟内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要达到3700mw,预计将有50%年装机增速;近年来日本pV行业发展速度惊人,增速超过70%,未来两年预计仍将维持接近40%的增速。

尚德引爆风险投资

2005年太阳能概念刮遍全球证券市场,已经上市的太阳能光伏企业的股价成倍上扬。例如全球光伏产业一体化龙头之一的德国SolarworldaG,2005年初股价还在10欧元左右,近期已经涨到了140欧元以上。2005年7月28日,台湾茂迪公司股价创下566元新台币的历史新高,并于其后冲至700元以上,取代了台积电在台湾股市的老大地位,成为台湾新一代股王,而一年前,茂迪的股价仅在40元左右徘徊。与此同时,未上市的光伏企业积极筹备上市,2005年接连五家太阳能相关概念企业ipo。

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正式颁布实施,中国新能源产业拥有了发展的根本大法。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生产企业将借助国家政策力量,促进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2005年对于中国能源行业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内忧外患”,国内遭遇能源危机,煤、油、汽等传统能源价格飞涨,海外能源并购扩张受阻。由此中国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又掀起一个新的高潮。对此国内资本市场也迅速做出反应,囊括太阳能、风能、氢能、核能、煤变油、乙醇汽油、建筑节能等概念的新能源板块被不断推出,并立刻得到市场认同。而主导新能源板块的龙头当属太阳能板块,中国的太阳能企业也依仗其可观的盈利预期开始了迅猛的涨升过程,形成中国资本市场光伏概念股中的“五朵金花”。根据数据统计,2005年截至年底,上证指数下跌了14%,而新能源板块平均涨幅达到14%,太阳能板块的平均涨幅更是达到了40%,其中,G天威以逆市接近200%的升幅成为近期中国股民口中的神话。

2005年12月14日,太阳能行业龙头企业无锡尚德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首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的中国民营企业,并成为2005年全球最热的ipo之一,掀起了全球投资机构的疯狂追捧。根据12月29日收盘价28美元估算,尚德的老总施正荣的身价逼近20亿美元,成为中国新一代首富。

无锡尚德顺利登陆纽交所,隐藏其背后的国内外VC功不可没。无锡尚德在成立之时,本土的VC无锡创投和高新创投即注入首笔资金。在尚德进行海外重组之时,国外pe和VC共同注入8000万美元,协助尚德完成重组,并顺利在纽交所上市。不仅是无锡尚德本身,本土VC和国际VC均获得巨额的回报。对于2005年中旬参与尚德私募的风险投资来说,依据年末每股28美元计算,半年内给每家公司带来了大约十几倍的回报。尚德的成功,进一步激发了风险投资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特别是太阳能产业的投资力度,深度挖掘投资机会。

产业链解析

太阳能发电产业从硅料到电池的产业链划分,产业结构呈明显的金字塔结构。太阳能电池产业最上游原料为硅料,从硅料到最终可以使用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中间包括以下步骤:硅料生产、硅料到硅片、硅片到电池、电池到组件、组件到工程安装。

太阳能行业今年的光景非常好,2005年产量将从2004年的1.15Gw增长到1.5Gw,年销售收入从2004年的83亿美元增长到111亿美元,利润从12亿美元增长到23亿美元。预期到2010年,全球太阳能产量将增长4倍、销售收入增长3倍、利润增长3倍。

预计2005年全球光伏产业可实现产量1.5Gw,销售收入111亿美元,利润23亿美元,光伏产业链上的各家企业分享行业大餐。

2005年全球光伏行业产业链中的硅原料将实现销售收入7亿美元和2.5亿美元的利润;硅片企业将实现17亿美元销售收入和1.7美元的利润;电池将实现35亿美金销售收入和5.2亿美元的利润;而组件将实现54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和5.4亿美元的利润。从绝对值上来看,销售收入高地排列依次是组件、电池、硅片和硅原料,从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量上呈现出“正金字塔”分布。但是从收入利润率和每项平均利润两个指标来分析,却得出不同的结论。

尽管硅原料整体的收入排名最低,但是硅原料利润率却最高,达到35.71%,并且单个硅原料企业的平均利润接近3600万美金,远远高于硅片、电池和组件的平均利润,呈现出“倒金字塔”分布。

因此,硅原料生产企业最有投资价值,其次是电池制造企业,第三是硅片制造企业,最后是组件生产企业。

聚焦中国pV产业

视线再转回到国内,我国目前太阳能产业链中也分布了一些厂家,而且有些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发展潜力巨大,按照其在产业链上的分布情况,分为婴儿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四大类介绍。

1婴儿期―硅料生产

中国早在60年代末就具备了硅材料的生产能力,但长期以来发展缓慢,1984年有14家硅料企业,产量144吨,到2004年只剩2家:峨嵋半导体和洛阳单晶硅厂,产量不到60吨,企业生存日渐艰难,与境外大厂难以进行竞争,主要原因是工厂规模小,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并且产业配套能力差,副产品无法综合利用。

境外硅料大厂多数是大型化工企业演变而来,原料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率高,可以降低成本,国内企业多为单一型硅原料企业,不具备这一条件,且技术水平较低,质量不稳定。国内目前硅片的商用化生产水平是100~150mm,只能小批生产200mm硅片,而国际主流的商用化水平是200mm,已经可以量产300mm硅片;深加工能力低。直拉单晶硅的后续加工、腐蚀抛光,国产设备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设备的引进一直受到国外制约,难以向集成电路企业提供足量的合格产品,制约了产品的价格和市场竞争力。

虽然国内硅产量仅不到60吨,但2004年全国消耗量却高达3000吨,绝大多数依靠高价进口。为配合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需要,近期有三个多晶硅项目在建,包括新光硅业、峨嵋半导体扩产和中硅高科项目。

新光硅业计划产能1260吨,天威英利的控股公司天威保变在其中参股一亿元。根据目前了解,正式出产品要到2007年,今明两年无法形成生产能力,亦无法向国内硅片企业供应原料。峨嵋半导体扩产项目明年投产;洛阳的中硅高科在无锡尚德的支持下,将迅速实现量产,确保无锡尚德公司的原料供应。2005年12月14日尚德成功登陆纽交所,募集4亿美元,12月18日,尚德太阳能洛阳分公司的成立,将扭转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原料依赖进口的局面,为其2008年进入世界同行“三甲”,埋下了绝妙的伏笔。

2青年期―硅片生产

硅片生产的第一步骤,根据所用原料的不同而分为铸锭或者拉单晶,之后抛光、切片,铸锭炉(单晶炉)和线切割设备为这一过程的关键设备。太阳能用单晶硅国内供应基本可以满足,主要厂商包括河北宁晋单晶硅基地的松宫、晶隆等厂。

国内单晶生产能力在2004年已经超过1000吨,占全国硅单晶产量的一半,主要原料是半导体级的硅碎片、硅头尾料和不合格单晶硅。

由于线切割能力不足,多数企业只能将单晶硅棒出口日本,由中国承担了污染最重、能耗最高的环节,将很大一部分利润拱手让与日本人。国内硅片生产能力除了上面提到的河北宁晋基地外,还有两家需要着重提到的企业:河北保定的天威英利和乌鲁木齐的新疆新能源。天威英利一期硅片6mw、二期正在建设中,建设完毕之后多晶硅片的年产能70mw;新疆新能源硅片生产线亦在建设中,10月左右投产,采用单晶炉,年产能20mw。

相比较下游的电池和组件生产,硅片生产技术要求和投资规模均较大,目前下游电池产能大量释放,对上游硅片的需求大大增加,硅片生产目前正处于高速增长的关头,只要原料保证,盈利前景比较理想。

3壮年期―电池生产

2004年国内太阳能电池产能70mw,2005年底产能超过100mw。国内电池企业众多,但相当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弱,从目前的市场构成来看,第一梯队的企业有三家:江苏无锡的尚德、河北保定的天威英利和江苏南京的中电光伏。

无锡尚德是业界领袖企业,其产品结构与台湾motech和德国Sunpower接近,不介入硅片生产,集中于电池及组件,目前电池产能60mw、组件产能180mw。有望在2005年成为世界第六大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商。

天威英利:具备核心技术,能够生产关键的部件――多晶硅片。待二期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后,公司将达到硅片70兆瓦、电池片60兆瓦、电池组件100兆瓦的年生产能力,产值可达到30亿元。参股新光硅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材料问题。

中电光伏为后起者,2004年10月开工,目前第一条32mw电池线已投产,年底再投产两条线,达到100mw的电池产能。

4老年期―组件生产

组件生产,行业竞争相对比较激烈。有竞争力的企业仍是前面的主要电池企业,预计2005年底产能分布:尚德180mw、天威英利100mw与新疆新能源30mw,另有小厂诸多。

VC深挖产业机会

海外pe和VC簇拥下的无锡尚德豪华上市并创造了诸多中国神话。但是对于VC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深度挖掘国内pV产业的投资机会。

思路一:VC投资行业第二名

VC有个不成文的理念,如果行业第一名上市了,就投资行业的第二名。比如说携程登陆nasdaq后,elong成为VC最佳的投资目标。同样,无锡尚德上市以后,未上市企业中电光伏将成为最佳的投资标的。

思路二:分拆上市模式

通过学习华平与大唐电信的合作模式,尽管华平和大唐的合作出现问题,但是双方的合作思路值得学习借鉴。通过深度挖掘国内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分拆出符合VC投资标的项目。针对光伏产业来说,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大资金的支持才能取得领先和发展。国内的光伏相关的上市公司天威保变、特变电工、上电集团以及航天机电均是不错的合作对象。如果上述公司希望引进外来资本,共同做大做强光伏产业的话,分拆出光伏业务单独海外上市融资,共同做大蛋糕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就以天威保变为例,构造光伏产业海外重组的操作方式。

重组模式的选择还需要注意,在合作以前,一定要符合国家政策规范。根据2004年8月中国证监会颁布《关于规范境内上市公司所属企业到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内上市公司所属企业赴海外上市应符合通知要求,比如说分拆业务的利润对国内上市公司的贡献不超过50%等。

光伏行业发展概况篇9

一、引言

2015年12月13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协定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作为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第一份全球气候协定,不仅开创了人类的新时代,也进一步促进了各国开发环保清洁新能源的步伐。但由于当前应用广泛的核能发电存在巨大的潜在核辐射、核废料生态威胁等现实;水力发电受具体水资源地理环境限制,也对当地生态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备受争议。于是,各??纷纷将目光转向潜力近乎无限的光伏发电项目上来。相比于风力发电、火力发电、核能、水力发电等方式,光伏发电方式几乎不受具体地理环境(特殊地区除外)限制,且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最低,所以我国对光伏发电相关扶持政策导向较多。由此可见,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潜力巨大,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如何规避光伏发电投资的风险是投资商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采用随机性理论和动态规划的方法,研究随机性动态规划条件下光伏发电最优投资时机的决策分析。

二、我国光伏发电产业投资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太阳能是地球天然的能量来源,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我国未来的既定发展战略,近期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的雾霾天气更为人们敲响了环境保护的警钟。因此发展新型清洁能源,改变我国目前严重依赖煤炭的能源结构的行动迫在眉睫。而太阳能是解决当前能源短缺问题,实现清洁环保型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人类对于太阳能利用主要有以下七大领域:光热利用、光热发电利用、热电直接利用、光电利用、光化利用、光生物利用和光热光电综合利用等。

我国历来关注太阳能应用产业的发展,并在2009年将太阳能开发利用纳入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而当前我国太阳能利用主要包括太阳能热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两大方面。一方面,通过小规模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化的示范工程,进行试点研究,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数据。另一方面,太阳能热能的利用在普通家庭里面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代表产业便是我国庞大的太阳能热水器产业领域。

与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发展迅速的现状相比,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在国家能源发电应用领域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差距较为明显。如下表2006年统计数据显示:

本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10》部分数据整理。

目前,中国已形成了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从产业布局上来看,国内的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及中西部地区业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集群,并涌现出了无锡尚德、江西赛维、天威英利等一批知名企业。但仍在一些主要问题:

在光伏发电的应用技术上,我国的整体产业技术水平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在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技术壁垒最大的多晶硅的生产中,国外的主要厂商采用的是闭式改良西门子方法,而这在中国还是空白。中国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使用的多为直接或者间接引进的俄罗斯的多晶硅的提纯技术,其成本高、耗能量,重复性建设严重,在整个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在政策上国家政策导向效应明显,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光伏发电产业的补贴扶持政策,进一步刺激了民资企业和国企的投资热情。随着国家科技项目的成果普及,未来国家还将进一步推进光伏产业技术上的升级,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产品出口上,由于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欧盟债务危机等影响,中国光伏企业容易遭到出口国家地区的贸易壁垒、反倾销。在环境方面,自然灾害是投资项目运营以及建设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潜在威胁。如占地面积广大,沿海地区易受到台风、盐雾影响,高寒地区易受到极端天气损坏设备等等。

三、建立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时机决策的动态规划模型

(一)引进先进模型

针对于解决复杂、多阶段问题的决策方法称为动态规划法。动态规划算法通常用于求解具有某种最优性质的问题。其基本思想是:在这类问题中,可能会有许多可行解。每一个解都对应于一个值,我们希望找到具有最优值的解。将待求解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先求解子问题,然后从这些子问题的解得到原问题的解。如果我们能够保存已解决的子问题的答案,而在需要时再找出已求得的答案,这样就可以避免大量的重复计算,节省时间。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来记录所有已解的子问题的答案。不管该子问题以后是否被用到,只要它被计算过,就将其结果填入表中。简而言之,就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性小问题,通过不断的推断递进,寻找解决整个问题的最优方法。

(二)针对性的建立模型

目前,8%的收益率是光伏行业的普遍标准。就一般情况下而言,投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在短期内是亏损的,太阳能发电站一般在建成运营后第十五、六年才能实现自主净盈利。世界各国政府对于本国的光伏发电产业是进行高额的前期财政补贴扶持,各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大多依赖政府的补贴,我国政府的补贴规模比例在50%~70%之间。所以,在整体上而言,我们可以将政府补贴与企业前期的亏损进行抵消整合,抽象出一个基本的数学量化模型。

在这个模型里,假设光伏发电投资项目是按运营年为单位。在各个运营单位阶段内,投资者都有立即投资和等待投资两种策略。投资商可以自由地决定投资时间,投资后的实际收益要高于预期收益,那么理性投资者将会选择在收益期望最高的时候进行投资。假如当前投资项目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那么当前投资时期并不是最好的投资时机,投资商不会进行项目投资,会选择等待投资策略;假如现在投资实际收益高于预期投资收益,那么投资商会获利,所以会选择立即投资策略。“在投资决策中,虽然预期收益具有不稳定性,但是实际收益以某种概率分布出现,所以,投资收益有属于一种不确定性变量”。

四、依据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计算

(一)??际案例分析

为了验证以上建立模型的有效性和一般性,现在假设年均光照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的我国某地计划投资建设一个光伏发电项目,规格为100mw,其中投资决策模型中的参数设置如下:

假设现在启动该项目,前期预计投入成本包括各种相关的土木工程建设、光伏发电设备、设备安装维护费用等等,总成本为w。第一年预期收益为1.1w或0.9w。由于气候变化、战争、突发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存在,投资收益会出现波动。每年年运营期预期收益为10%,或者预期亏损为10%,即预期收益为1.1w或0.9w。在未来三年内,假设政府扶持政策、货币利率等外部环境保持不变,使用动态规划方法来确定最佳的投资时期,扣除成本之后的预期净投资收益情况决策树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见,在选择投资时,预期净收益存在随机性,是一个随机变量,可能出现预期收益低于或者高于实际收益的情况,所以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需要谨慎对待。把未来3年投资项目与否的决策过程分为3个阶段,将各个阶段的预期净收益作为这个投资阶段的预期收益来考虑,明确投资风险和实际收益高于预期的分布概率,综合进行考虑。

(二)决策树的结果分析

1.当n=0时,代表的是此时正处于项目投资的初始阶段,对光伏发电项目持乐观态度的投资商会选择立即投资;相反,持悲观态度的投资商会选择等待的策略。

2.当n=1时,代表的是此时正处于项目投资的第一年,无论是出现盈利还是亏损,对光伏发电项目持乐观态度的投资商都会选择立即投资;相反,一旦出现亏损,持悲观态度的投资商会选择等待的策略。

3.当n=2时,代表的是此时正处于项目投资的第二年,除了持续两年都亏损的情况外,对光伏发电项目持乐观态度的投资商都会选择立即投资;相反,除了连续两年都增长的情况外,持悲观态度的投资商都会选择等待的策略。

4.当n=3时,代表的是此时正处于项目投资的第三年,除了连续三年都亏损的情况外,其余7种情况下对光伏发电项目持乐观态度的投资商都会选择立即投资;相反,除了连续三年的收益增长外,持悲观态度的投资商会选择等待的策略。

光伏行业发展概况篇10

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星级:

南玻a(000012)

上周a股市场进入宽幅震荡,各种热点浮现,新能源概念表现也较为出色。

天威保变等个股表现强于大盘,而同样具备多晶硅概念的南玻a也在上周刊登了相关项目进展公告。

多晶硅价格看跌新能源仍是希望

作为新能源概念的一种,公司的多晶硅项目一直以来都给了市场极大的想象空间,公司股价也曾因此最高上冲到28元。

早在2007年,市场对多晶硅的供需情况依然比较乐观,普遍认为多晶硅供需到2010年仍不会出现大范围过剩。一方面,2004年开始的全球太阳能热潮使得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建设如火如荼,但硅料的供应紧张使得当年诸多购买建设的电池生产线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而且市场对2008年以后的欧美太阳能市场寄予厚望,认为由于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和新技术的可能出现,将导致行业面临爆发式增长。多晶硅的价格也因此一再飙升,反应到二级市场上就是股价的上涨。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在行业暴利吸引更多资本进入以及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之后,多晶硅价格已是逐步滑落。申银万国分析师王世杰此前就曾提出,多晶硅现货市场价格虚高,最慢于08年底下滑,并向长单价格趋拢。

王世杰认为稳定的价格下降是光伏产业发展的前提,这就要求原料价格也不断下降。多晶硅现货价格过高,导致大量中小光伏企业亏损,产业整合的大幕或已慢慢拉开。同时,光伏电池价格已经重回下降轨道,领先的光伏企业在08年下半年开始将得到较多的长单供应,定会加大降价幅度。如果多晶硅价格长期维持在现有水平,光伏产业的发展将阴云密布,从而戕害多晶硅产业自身的成长。

国际油价目前在55美元左右,相比最高点的147美元/桶已经下跌了63%,给多晶硅估值带来负面影响;另外全球经济危机导致的欧美部分光伏项目因为融资问题而推迟,也影响了投资者对于多晶硅个股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从长期来看,众多分析师的观点趋于一致,并未否认光伏产业的前景,更多人坚信光伏产业必将进入人类主流能源市场,而且晶体硅电池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会是光伏市场的主流产品。多晶硅产业前景远大,机遇无限。

完整产业链构筑希望

南玻a的1500吨多晶硅项目自2007年6月底开始土建,历经一年半时间,其基建工程、整体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及人员培训等工作均已如期完成,现已进入投料试运行阶段,目前运行状况正常。

长城证券分析师周涛、张霖认为09年多晶硅现货价格仍可维持在200美元/公斤,而2010年初则向长单价格完全靠拢,而随着2008年新上马的多晶硅项目在2010年集中投产,2010年以后多晶硅价格预计将向成本价靠拢(平均约50美元/公斤),届时多晶硅行业面临洗牌。

从下游需求来看,晶硅太阳能电池因为其成熟的工艺、高转化效率、稳定的运行记录,预计在中长期仍是太阳能电池的主流品种。而由于2008年太阳能电池行业大量扩产,而下游需求受经济危机影响而受到一定影响,预计09年太阳能终端产品价格下跌。在多晶硅原材料价格下跌和终端产品价格下跌之间,电池片生产商和硅片生产商将度过动荡的一年。

而南玻在打造多晶硅项目的同时,其电池片生产线已经打通,且电池转换效率超过16%,达到业内中等偏上的水平;另外公司未来硅片业务将同步于多晶硅的产出,公司拥有的一整条产业链,能够抵御2009年光伏行业各个环节的波动,进而将能够分享行业远期的繁荣。

玻璃主业压力缓解仍是业绩坚实支柱

在上半年原材料价格高企,通胀严重的情况下,作为下游行业的南玻a和众多国内企业一样,承受了巨大的经营压力。虽然公司管理能力较强,但仍出现了毛利率出现下滑迹象。

前三季度,南玻a的综合毛利率为31.35%,与去年同期持平,维持在历史高位;但第三季度的主营收入同比下降6.8%至11.4亿元,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3.58个百分点至29.54%,公司的玻璃业务明显面临较大压力。

凯基证券分析师王志霖判断:由于今年以来重油、纯碱等原材料价格屡创新高,玻璃企业成本压力巨大,而受到宏观调控、需求回落、供给过快等因素影响,浮法玻璃价格从07年10月份的高位开始回落,因此南玻a浮法玻璃业务的毛利率下跌显着,而浮法玻璃主营收入占公司全部主营收入的将近一半;另外由于今年以来房地产业景气度下行,新开工面积累计增速显着下滑,导致商业楼宇对工程玻璃的需求放缓,下半年工程玻璃的毛利率较上半年的32.5%将有所下滑。

当前来看,随着通胀压力的减轻和政府宽松政策的出台,这种情况正在趋于好转。由于10月以来油价加速下滑,联合证券分析师周焕预计第四季度成本压力将继续减小,而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陆续出台有可能对浮法玻璃的价格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公司毛利率或将环比回升。9月底点火的第二条超白压延电子玻璃生产线也将在第四季度产生收益,对全年盈利带来正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