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3:00

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篇1

关键词:南通市;人口老龄化;养老护理;新模式

1前言

在我国,家庭养老长期占据养老模式的主流地位,但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家庭养老负担日益沉重,难以保证给予老年人周到的关照。因此,新养老护理模式的开发尤为紧迫,应加强相关方面的研究力度。

2南通市的人口老龄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是南通市几十年来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早在1982年,南通市的老龄人口数量就超过了全是人口总数的10%,提前全国17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三十多年来,南通市的老龄化发展趋势逐年加重,老龄人所占的人口比例逐年上升,由此导致南通市家庭出现小型化、结构少子化和年岁高龄化发展趋势。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越来越多,到2013年时,南通市的百岁老人也突破了千人大关。虽然南通市经济发达,生态环境良好,而且具有浓厚的养老氛围,但是高龄老人的机体能力不断下降,逐渐丧失了自主生活能力,但同正常人一样具有多方面的生活需求。传统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应对南通市人口老龄化趋势,对新养老护理模式的探究十分紧迫。

3老龄人养老护理需求

老年人群体在衣食住行和医疗保健方面具有许多特殊需求,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精神文化生活。多数老年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且老年人的健康状态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高龄老人出现半失能、失能现象的几率较高,在生活上需要人照料,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开支远高于一般壮年人,会给家庭经济带来一定负担。而且在疾病困扰下,老年人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较高。在老龄人的养老护理过程中,需要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密切关注,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而在城市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许多家庭难以满足老龄人的养老护理需求。

4南通市养老护理新模式

4.1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的特点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针对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提出的一种社会养老新模式,旨在延长老年人的自理期,使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减轻家庭养老负担和社会养老负担。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通过将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进行有机结合,为老年人提供较为全面的养老护理服务,包括生活上的照顾、个人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康复锻炼以及临终关怀等。目前该养老模式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需要进行中长期治疗的半失能、失能老人,但随着医学模式和养老模式的发展,医养结合模式的服务范围逐渐扩大,服务类型也不仅局限于医疗卫生方面,也包括预防保健和心理辅导等内容。所有需要照顾的老人都可以在医院、家庭或社会接受养老护理服务。

4.2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主要形式

4.2.1以医疗机构为主的医养模式

以医疗机构为主的医养模式由医疗机构创办将医疗与康复相结合的养老机构,为老年病患提供养老服务,并满足其医疗和护理方面的需求。目前该模式主要通过大型综合医院的照护单元实现,由公立医院率先实行,利用其医疗资源优势,整合养老功能,可以为老年人的健康提供保障,在老年人病情突发时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4.2.2由医院转型的养老机构由医院转型的养老机构主要是通过对过剩公立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和功能调整,使其直接转型为老年护理院或康复院,成为医养结合养老护理机构,为需要的老年患者提供长期养老护理服务和医疗服务。目前主要对城乡一级或二级医院进行转型,采取市场化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半失能、失能老人,同时也是老年慢性病的防治主体。

4.2.3养老与医疗结构的就近合作

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在政府的整合下,采取就近合作的原则,实现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的有效衔接和双向就诊,可以有效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通过医疗结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并为其提供免费入院体检服务和绿色抢救通道。建立双向就诊机制,由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由护理院提供病后护理。

4.2.4以养老机构为主的医养模式

养老机构可以通过引进医疗设备和医疗人才,转型为医养结合模式的负荷机构,最大限度的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为入住老人提供全方位的一体化服务,在照料其生活、对其进行精神慰藉的同时,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为其提供及时的医疗护理。

4.2.5居家医养模式

居家医养模式是以社区为单位,为在社区签约的居家老人提供生门医疗服务和护理服务,对能够自理的老人进行提早的疾病预防,并为其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和必要的健康教育,降低失能老人和半失能老人的发展几率。

5结语

综上所述,南通市一直面临着严重的社会老龄化问题,而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逐步加深,养老负担已经成为社会最普遍的家庭问题。医养集合是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通过医疗服务与护理服务的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有利于延长老年人的自理期,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

参考文献:

[1]邓诺.健康老龄化背景下江苏省部分地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16.

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篇2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中国人口信息中心开发的中国人口预测系统((CppS)软件预测青海人口老龄化进程,分析青海省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养老保障带来的挑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已经超出了作为人口数字的具体意义,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青海省在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数为167.65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4.7万人,老年人口比例是2.8%。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214.56万人,老年人口比例下降到2.1%。第三次全国普查时总人口增长了145万人,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到2.7%,第四次全国普查中总人口增长了56万人,老年人口比例是3.07%,到“五普”时,总人口增长到了518.16万人,老年人口比例增长到4.56%a2005年青海省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6.04%。少年儿童人口比例为24.11%,计算出相应的抚养比为43.29%,老年抚养比是8.77%,老少比为25.1%。由此可以看出,青海省在2005年少年儿童的比重低于30%,老少比高于15%,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接近7%,可以判定青海省人口年龄结构类型正处于由成年型人口快速向老年型人口转变的阶段。由于青海省是一个西部贫困省份,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预测人口老龄化进程,分析青海省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养老保障带来的挑战,是积极应对青海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间题的决定》的具体措施。

一、青海省人口老龄化末来趋势预测

(一)预测方法和条件设定

基于青海省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统计资料,运用中国人口信息中心开发的中国人口预测系统(CppS)软件,可对青海省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本项研究的目标时间段为2005年一2030年;实际预测分三套方案进行(高方案、中方案、低方案);预测未考虑迁移人口因素影响。

在人口预测过程中,预测参数(生育率参数、死亡率参数等)的选取直接决定着预测结果的质量。对于预测期内初始年份总和生育率的选取,具代表性的意见有两种:一是青海省统计局的有关专家认为,初始年份的总和生育率应为1.93左右;二是青海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有关专家认为,初始年份的总和生育率应为1.98左右。综合考虑以上两种意见,笔者在实际预测时选择了三套方案:高方案:青海省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在预测期内的初始年份为1.98,并在整个预测期内保持不变;中方案:青海省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在预测期内按从期初的i.93持续下降至2030年的i.B;低方案:青海省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在预测期内按从期初的1.93持续下降至2020年的1.8,此后一直保持不变。在死亡率参数的选取方面,根据世界人口转变所取得的经验,平均预期寿命达到一定水平后将出现减速递增趋势。联合国的经验数据表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67.5-70岁时,男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每10年将增加1.5岁,女性人口这一数字为3.6岁;达到70-72.5岁时,相应的数字为男性人口每10年增加0.9岁,女性人口每10年增加2.8岁;达到72.5-75岁时,相应的数字为男性人口每10年增加0.4岁,女性人口每10年增加2岁;达到75岁以上时,相应的数字为男性人口每10年增加0.2岁,女性人口每10年增加1岁。按此结合基年数据可计算得到预测期内青海省预期寿命的变化模式并对死亡参数做出选定。

(二)预测主要结果

1.人口年龄结构将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化,且这一转化过程将于2009年左右完成

如表1所示,按照表2所示国际上关于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的划分标准,三种预测方案均表明,2006年度,青海省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尚属成年型,2009年则将步人老龄社会(按高方案、中方案、低方案预测,老年人口系数均在7%以上,儿童少年人口系数均在30%以下,老化指数均在30%以上)。2030年,按高方案、中方案、低方案预测,老年人口系数分别将达14.01%,14.27%,14.33%左右。按照三种方案的预测结果还可以看出,2006年度人口年龄金字塔尚处于由增长型向静止型的过渡时期,其后则将逐步实现向缩减型的转化。

2.步入老龄社会后,总体而言青海省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仍将持续深入,2030年之前老年人口抚养比将呈不断上升态势

图1,2分别对2030年之前按三种方案预测得到的青海省老年人口比重及老年人口抚养比的变动趋势作了直观说明。表3亦列出了青海省老年人口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及总抚养比等指标在预测期内的变化趋势,从中可以看出,预测期内,少儿人口所占比重及少儿抚养比指标总体上的变化趋势将不断下降(如图3.4所示),而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及老年人口抚养比指标的变化趋势则呈现出与之相反的上升趋势,且其上升幅度总体而言要大于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幅度,进而带动了总抚养比在预测期内趋于上升。由此可得,人口老龄化将使得劳动适龄人口的抚养负担日益加重。

3.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2030年之前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

无论按何种方案预测,至2030年止,青海省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均在60%以上,说明预测期内劳动力资源的供给还是较为丰富的,亦说明在此期间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仍将不容忽视。图5对2030年之前按三种方案预测得到的青海省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变动趋势作了直观说明。

二、青海省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养老保障带来的挑战

(一)人口老龄化趋势导致养老负担加重

预测结果表明,青海省老年人口抚养比在2030年之前的这段预测期内将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老年抚养比的上升是伴随着少儿抚养比的下降而同时发生的,且其上升幅度总体而言要大于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幅度,进而带动了总抚养比在预测期内趋于上升。由此可知,人口老龄化将使得劳动适龄人口的抚养负担日益加重。此外,针对每万名就业人口所负担的老年人口数进行分析的结果,亦证明青海省正在发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不仅仅是一个老年人口与总人口之间的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缴纳和负担养老保险费的就业人口与作为养老金领取者的老年人口之间的比例不断下降的过程。根据《青海统计年鉴2006》所提供的青海省1990-2005年的从业人口时间序列数据,以时间变量为自变量,用SpSS15.0进行曲线拟合的结果表明从业人口(此处用变量p表示)与时间变量(此处用变量t表示)之间存在着较为理想的对数函数关系,其具体形式为:p=8019.2Ln(t)-60671.3,R2=0.994,F=2231.163,将其进行趋势外推至2030年,可以预测出青海省这一期间的历年从业人口数。结合前文所预测得到的老年人口数(以中方案为例),便可以得到每万名就业人口所负担的老年人口数(如表4所示)。从表4中不难看出,青海省每万名就业人口所负担的老年人口数将呈现出不断攀升的态势,因而将对养老保险基金帐户的平衡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人口老龄化趋势挑战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

当一个国家人口年龄结构较为年轻或者处于较为稳定的时期时(或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初期),一般采用现收现付模式来筹集养老保险基金,费率较低且稳定是其重要原因,但这种代际转移负担的基金筹集模式亦有其自身的缺陷,如将退休一代人的养老金负担压在了下一代人身上,如其负担过重则势必会影响到下一代人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根据国际经验,支撑一个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障体系需要三个条件:(1)一个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以支撑现有的退休人口;(2)一个有效率的税收体系,以便于潜在的养老保险费用的足额收缴;(3)一个高效且健全的基金管理体系,以确保养老基金能够不断地保值增值。目前,后两项条件就现实国情而言显然尚难以实现,而就第一项条件而言,虽然目前青海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仍然较高,但养老负担已经开始大幅度上升,并且就预测期内的情况言之,人口结构的不断老化已成为一个确定无疑的趋势。实际上,如果没有来自财政的补贴和对个人账户资金的占用,养老统筹基金收支之间的不平衡将成为一种常态,长期累积下去则会形成一个巨额缺口,现收现付制度也将因此难以为继。目前,随着青海省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人,离退休人员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快速增加,实行现收现付模式将给企业、职工,甚至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负担。由于青海省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地方财政困难,养老金筹集面临困难,主要依靠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补助,还未能实现良性循环,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解决“两个确保”资金需求。如果保持目前的养老金替代率,随着人口年龄结构渐趋老化和在职职工的缴费率的持续上升,如不改变现收现付模式,青海省的养老金支出与工资总额的比例极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超过国际公认的20%---25%的警戒线,届时将极可能产生养老金支付困难等消极现象,也会严重地影响到社会稳定。

(三)人口老龄化趋势挑战家庭养老功能

人口老龄化会弱化家庭养老功能的表现包括:一是使得家庭规模缩小。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近年来青海省的户均人口规模呈现下降态势。2000年户均人数为3.96人,2005年则降至3.66人;二是使得家庭结构模式由传统的联合家庭向核心家庭转换。由于老年人口、特别是高龄人口的增加使得家庭内的代际数相应增加,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家庭的抚养和赡养结构大多呈“4-2-1”型,家庭中可供照料老人的成员减少,导致家庭养老功能减弱,甚至会导致低龄老人供养高龄老人的现象产生,家庭供养能力会有所下降。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发展,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比重亦将随之增加,除经济供养问题随之加重外,社会照料和医疗护理问题亦将随之不断增加。就青海省情而言,截至2005年底,全省农牧区贫困人数高达120.5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633万人,低收人贫困人口57.2万人;贫困比重大,全省总人口为543.2万人,农牧区人口为329.9万人,农牧区贫困人口的比重高达36.5%;且直接为老人生活服务的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基本上还处于初级状态,发展比较缓慢;大部分收养单位、福利院设施不健全,管理欠规范,环境不够理想,专业服务人员短缺,老人们的生活医疗需要根本无法满足,这无疑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时又为青海省增添了难度,将导致农牧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愈益突出。

(四)人口老龄化趋势挑战医疗保障模式

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篇3

一、前言

近几年,儿科学发生了较大的转变,逐渐从单一的临床治疗向综合性治疗方向发展,其中儿童保健发展趋势非常明显。由于儿童保健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儿科学的发展,自从拓宽儿科学的研究范围之后,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益,但同时也对儿科医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儿科医师具备基本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需要儿科医师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当前儿科学的发展。

  二、儿科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儿科学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问题,首先,儿童的疾病种类增多,甚至有一些疾病严重威胁到儿童的生长发育,比如儿童呈现出诸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肥胖症人数逐渐增多,许多儿童养成了酗酒、吸毒等不良生活习惯,甚至艾滋病等传染病在儿童中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髙,这些疾病都影响到儿童的身体以及心理健康,提髙了儿童的死亡率:其次,儿科学研究范围增宽。在儿科学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传统的儿科学模式逐渐显露问题,该学科的实践性非常强,涉及心理行为保健等较多领域,只有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渗透,才能做好儿科学的工作。

三、儿科学向儿童保健方面发展的总体趋势

3.1儿科学有向预防保健方面发展的趋势

保健的方法主要是预防,只有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才能进一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比如做好孕早期的预防工作,可以降低儿童先天性缺陷的发生率,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饮食卫生,能够有效避免传染病的发生,所以儿童疾病的预防需要社会做好保健宣传工作,建立健全的社会医疗健康保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人们的儿童保徤意识,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使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目前儿科学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儿童保健学还存在脱节的现象,但是多数家长在希望孩子生病时候得到及时治疗的同时,还要求了解更多相关的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由此就需要儿科医师同时具备预防与治疗疾病的知识,从而将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传达给家长以及儿童,进一步增强病人及其家属的自我保健能力。所以,儿科学向预防保健方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3.2儿科学有向综合方向发展的趋势

儿科学的综合性发展趋势越来越突出,融合了纵多学科的知识内容,由此一些学者逐渐认识到儿科疾病的治疗不能只是依赖实验室的方法以及临床实践总结,而是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各个相关学科的知识,充分运用心理学、儿童保健学等知识,这样才能深入了解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奥秘。同时学者们还认识到医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整体,不能将儿科学与儿童保健学完全分离,否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儿科学的发展。儿童还没有发育完全,他们的身体健康更容易受到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至今为止,许多相关儿童疾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所以,在预防儿童疾病的研究上,需要综合各个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宏观的分析。儿童保健学受到越来越多国家与专家的关注,儿科学向综合方向发展是时代进步的需求。

3.3儿科学有向增强儿童体质、加快素质发展的趋势

  儿科学除了重视疾病的防治,同时更加注重儿童健康以及素质发展的问题,因此营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越来越重要。儿童的健康不仅指身体上的健康,还指心理上的健康,当前有些儿童不仅因为家庭破裂等外在因素出现吸毒、酗酒等不良行为方式,并且心理上也出现了抑郁、偏执、孤独等症状,还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因为学习考试等方面的压力,心理上产生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还有一些儿童不注重身体锻炼,身体极其虚弱,为了能够改善儿童的体质,使儿童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就需要从营养、社会、环境等方面改善。

四、新时期儿科医师应当掌握的基本能力

儿科学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从原来的治疗儿童相关疾病到防治疾病,以此降低儿童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使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了适应当前儿科学的发展趋势,儿科医师应当掌握以下的基本能力:第一,儿科医师应当全面了解儿科学发展趋势,具备基本的职业精神能力,充分认识医患之间的关系。日常工作中诊疗对象只是儿童,但是现在大多数父母只有一个孩子,他们非常疼爱孩子,儿科医师只有更全面的了解儿童保健的内容,才能顺利的开展工作;第二,儿科医师应当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儿科医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取世界先进的髙质量医学信息,掌握各个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才能熟练的运用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从而提髙诊疗质量;第三,儿科医师应当了解社会因素在实际工作中起到的作用。儿童疾病的发生与心理、社会以及环境等都有着重要的关系,只有全面了解相关的知识,才能给病人制定科学的诊疗计划,给病人提供最好的治疗:第四,儿科医师应当学会运用循证医学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循证医学主要是以大宗病历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相关疾病的诊治进行分析,从而为病人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法,运用循证医学于临床实践中,可以有效提高治疗质量。

结束语

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篇4

论文摘要: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取得长足进步,必须加强时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时中医药发展的信心和正确的中医药科学观;遵从中医药的理论体系,科学设五课程;适应医学发展趋势,走多学科发展之路;改变教育模式,强调创新,草重学术个性,不把中医药理论视为完美无缺的理论体系,善于或勇于抛弃中医药理论中不合理或欠科学的成分,汲取西医药分析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在与现代科技结合、与西医药取长补短和相互渗透中求创新。 

    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市场将全面开放,我国的经济将真正进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高等中医药教育和其他行业一样,将面对加入wto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需要迎接新的挑战。我国的高等中医教育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在这种背景下,高等中医教育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中医人才,中医学科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加强思想教育.树立对中医的信心和正确的中医科学观 

    目前中医发展的政策导向是强调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实际上是要把中医“提高到西医水平”。其实西医是科学,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中医也是科学,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法:应该看到中医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科学,是一种模糊论科学,是一种传统科学。传统科学是人类知识发展的早期,是从整体出发来认识世界而构建的“知识系统”,中医学是其典型的代表。从整体出发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集中地体现在濡家的典藉《周易》之中。只有肯定中医是科学的,按照中医的本来面目,评价并确定中医的价值,才能让人们认识到中医是民族和世界宝贵文化遗产,值得发扬光大,才会有更多的人关心中医,投入到中医的复兴事业中来。 

    如何引导学子树立对中医的牢固信心,是中医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衡量中医教育成败的标准。加强中医院校在校生的思想教育,通过医学伦理课,各种讲座等方式,明确学习目的,使之产生紧迫感和责任感,从而以满腔热情投入到中医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学好中医对于大多数学生是有相当难度的,通过医学史、思想道德修养、医学伦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和其他辅助手段让学生深切体会中医的价值,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学习韧劲和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至关重要。 

    2遵从中医的理论体系.科学设置课程 

    几十年来中医教育上的问题,主要是课程设置没有严格遵照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医知识结构包括4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以中国春秋一秦汉之际的文、史、哲和其它学科知识为基础而形成的文化观念与思维方式。第二,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及以温病学为代表的经典医著,确立了中医药学的概念、范畴体系,奠定了中医药学辨证论治的原则和范式第三,《伤寒杂病论》、温病学以及出于历代临床医家之手的代表性医著,是中医临床医学的核心第四,以中药治疗为主体,包括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等疗法。 

    课程设置是实施教学的基本要素,课程设置要完整、准确地体现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教师才可能依据教材并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培养出合格的高级中医人才。当然,西医的课程不是不要,而是应当安排在中医高等教育的高年级阶段。中医的知识比较抽象,西医的知识比较直观当学生牢牢地把握了中医理论基础的辨证论治体系以后,再学习必要的西医西药知识,才是科学、明智的安排。 

   3适应医学的发展趋势.走多学科发展之路 

    高等中医教育要适应医学的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要在中医教育、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中医诊治疾病等方面取得创造性的成果。现代科技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很多新理论的产生和技术创新都是学科交叉碰撞的结果。由此,在注重专业培养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这已成为国际专业教育改革的新潮流:作为高等中医教育,很有必要开设中国古代哲学、社会关系学、地理生态学、医药管理学、高等数学、高等物理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及辩证性,它不但对于培养中医专业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临床应变的敏捷性和准确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在培养和赋予学生的科研能力上是其它任何科学都不能替代的:作为中医药科学研究基础的高等中医教育,只有走多学科发展之路,才能为中医的继承和发展造就高素质人才。 

    4改变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中医人才 

    高等中医教育一直沿用基础课一临床课一毕业实习三部曲培养模式,但中医人才成长缓慢及毕业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已成为目前高等中医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转变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倡开放、创造、科学、民主、多样的教育理念,建立恰当的教学评估标准,建立“课堂实践同步,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重点,提高科研动手能力为目的”的高等中医教育模式,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化中医专门人才是当务之急: 

    5强调创新.尊重学术个性.推广多媒体教学.推进中医高等教育 

      中医学的特征是具有个性的,历史上许多名医就具有各自人格的魅力和独特的视角以及诊疗风格,要培养造就新世纪的名中医,就必须重视对学生学术个性的培养 

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中医美容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美容作为一个朝阳行业,于上世纪80年代兴起,在30余年的发展中,随着社会环境和人民群众需求的不断变化,中医美容行业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专业岗位技术更加成熟化、规范化。作为为本行业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的中医美容高职教育,正面临着新的问题和变化:

1.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随着行业不断发展,行业技术、结构日趋合理完善,对中医美容行业全面型、专业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标准在不断提高。

2.美容业已进入了“内外兼修”的阶段。美容行业原偏重于“外修”的修饰美容和偏于“治疗性”的美容技术已逐渐失去其主流地位。根据中医“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外在的美丽建立在内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之上,养生驻颜已成为发展趋势和必然,而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仍停留在“外修”和“治疗性”的教学和培养思路阶段。

3.随着美容行业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分工的发展和转变,导致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精细化,现行“整齐划一”的医疗美容专业培养模式逐渐跟不上市场需求与发展。

4.本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迫使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效率,要求新入职人员与企业融入的速度越来越快,即要求毕业生对所从事的岗位的适应速度和职业素养空前提高,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显然不能适应这种变化。

根据以上社会和行业发展的变化和形势,凸显出专业建设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联系不够紧密,我们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专业单一的美容课业,转向多元化的养生保健以及美容养生,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就业面,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

1.按照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新的形势下我们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重视实践课程体系。

2.结合目前美容市场上顾客对美容与养生保健的双重需求,重新构架医疗美容的培养方案。我们从社会对美容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将养生保健纳入到医疗美容的教学体系中来,使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养生保健结合得更加合理,丰富学生的内涵和知识面。

3.根据这种用人单位和岗位需求的急剧变化,必须加强和深化校企合作,产教结合。针对校企合作的方针,从本学年开始,学院教研室积极与行业知名企业或公司研究课程设置的方法,由企业、院校联合调整、选定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同时鉴于职业院校的实训设备绝大多数远远落后于行业现行的实用设备,我们提出由企业提供其开展的美容项目有关的设备进入校内实训基地,开展企业特色班教育,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走“订单式”培养之路,使学院教育与社会需求有效接轨。

4.对人才培养的考核进行改革。对实践内容进行考核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考核体系,其内容安排大多数与市场需求相连。考试改革首先是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增加实践考核的内容,部分课程采用期末考试开卷部分和闭卷部分的分值各占60%和40%,其中闭卷部分主要考查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能力,开卷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些课程甚至实践考核占80%。

除了以上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外,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具体的改革措施如下:

1.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在建设“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中的优势,将行业一线的高技术技师吸纳进入学院给学生授课,着重偏向具有较高学历的养生保健“双师型”的聘任;制订并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方案,建立了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培训专业课教师的机制,专业课教师每学年暑期到企事业单位参加专业实践的占30%以上,时间60天。安排教师去企业实习进修让教师及时把企业中的最新信息(包括先进的美容设备、美容技术和企业文化,美容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带到教学中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教材建设。美容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行业理念和技术也是飞速更新和转变,每一至两年都会有中医美容理念和技术的更新,要想使学院美容人才的培养更接近市场,与社会相适应,中医美容教材的内容要与时俱进。我们每两至三年对教材进行整编和修改,每一年对行业出现的新技术、新方向、新理念编写“试运行”的单行本教材,以满足市场和教学需要。

3.实训基地建设。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中心,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建立实验课课程体系。高等职业教育最主要的是加强学生的技能、实践培养,实验实训的建设是我们教学改革的重点。我们在教学中以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为基础,利用合作企业分布在全国的3000余家美容连锁机构拓宽学生学习实习的渠道,部分实习到市场中完成,将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行业(企业)适应能力,走产学合作的道路。

当今时代信息激增,技术半衰期急剧缩短,技术教育的滞后性显得更为突出,因此,预测性、前瞻性的课程设置成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处理好技术快速更新、市场急剧变化与教育内在规律相对稳定之间的矛盾,依据预测后的需求对课程进行超前设置,是高职教育的需要,也是高职课程设置的特色所在。我们必须把职业教育中最高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类型,弄清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的基本特征,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这对于我们创办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海棠主编.中医美容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2]陈福军.能力本位观念下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5,(11).

[3]黄亚妮.国外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特色的评析和启示[J].高教探索,2005,(4).

[4]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伤医案;医患关系;医患沟通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1-0125-01

医生和患者本该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如今却因各种原因变得敌对:一边是寻医问药,一边是治病救人,另一边纠纷频发。笔者就此谈谈如何进行医患沟通。

一、医患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结成的特定的医疗人际关系,包含医疗技术关系与非技术关系的内容。技术关系指的是在实际医疗措施的决定和执行中;非技术关系是指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生与病人由于社会、心理、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形成的道德关系、利益关系、价值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医患关系的非技术方面,是医患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通常以服务态度、医疗作风等表现出来,在医疗过程中对医疗效果有着无形的作用,影响着医患关系的发展。

二、医患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

当今的医患关系发展呈现出以下特有的趋势。医患关系的物化趋势、法制化趋势和民主化趋势。

医患关系的物化趋势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医院分科越来越细,医师日益专科化,医师对物理、化学等检测诊断手段的依赖性,医患双方相互交流的机会减少,医师降低了对病人的重视,医患交流中出现了屏障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

医患关系的法制化趋势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是对现代医学法律理念、基本原则和法律条文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认真、负责地履行;二是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严格遵医学教、搜集整理资料尊守医学法律规定,按照法律程序、运用法律武器解决现代医学发展中的新问题,充分体现社会公正,使医学发展真正达到造福人类的目的;三是加强全方位的医德修养,不断提高个人的医学道德理论素质、道德修养水平和人文素质。

医患关系的民主化是指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要求“指导-合作型”和“共同参与型”逐渐成为医患关系的主流。医患关系民主化趋势对医务医学教、搜集整理资料人员的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人为本,恪守职业道德;另一方面是平等待患,一视同仁。

生命的价值与复杂决定了医疗服务的复杂性。在医疗过程中,众多因素都可能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如医学发展水平、医疗条件有限、医学常事普及不够等,在这讨论医患交往中主要的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性因素社会的经济、法律、管理等因素从多方面影响着医患关系。

二是医者的因素在医疗实践中医生对医患关系起着主导作用,其中自身的一些共性因素影响着医患关系的和谐。如服务态度、个性心理、医学观念等。

三是患者的因素我们不能对患者有更多的要求,但患者自身的一些因素也易造成医患纠纷。如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心理状况等。

不论医学怎样发展以及有多少因素影响着医患关系,作为医生时刻都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救死扶伤和人道主义原则;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以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态度对待患者的生命并以平等的理念为患者服务,实现医学的社会目的。

三、医患关系的基本类型

医患关系的现代模式主要有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和共同参与型。

主动―被动型。这是一种古老的医患关系模型,在目前仍被人们普遍接受。在这种模型中,医生的权威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处于主动的地位,病人则是处于被动的地位,以服从为前提;

指导-合作型。是最广泛存在的一种医患关系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的地位都是主动的,医生有权威性,充当指导者;病人接受医生的指导,并密切配合,病人可以对治疗措施提出意见和要求;

共同参与型。这种模型的医患关系适用于目前的一种趋势:“自己的生命自己负责”。这种模型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医生和病人都具有近似同等的权利,病人不仅要主动与医生合作、配合医生诊治,而且还要与医生一道共同参与医疗方案的决定。在这种模型中,医患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彼此依存,双方相互尊重,对诊疗方法和结果双方都满意。因此,我们应该倡导和建立这种模型的医患关系。

以上的医患关系模型在它们特定的范围内是正确的、有效的。但在现实的医疗实践中,要根据不同的病人、依据病人的不同状况选用相应的医患关系模型。

四、避免医患纠纷发生的策略

医疗资源不足、医疗保障水平低等,老百姓普遍感到看病难、看病贵是引起医患的重要原因。很多人为了挂个专家号,半夜就起来排队,有的患者排队等了大半天,医生看病却是几分钟就打发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发生很小的一点纠纷,都有可能点燃患者心中的不满情绪,从而引发暴力冲突。据杀害哈医大一院医生的犯罪嫌疑人李某说:“我对医生肯定有误解,但医生不了解我的辛苦。”看来,医患双方要学会换位思考,只有用心换心,医患关系才能走向和谐。

尤其是医生,更应加强人文修养,学习沟通艺术,努力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患者由于受疾病折磨,很容易产生烦躁焦虑等心理。如果医生只看病不看人,不关注患者的疾苦和主观感受,就很容易激发患者的不满情绪。例如,在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时,医生过分强调风险和不利因素,而不给患者家属信心和安慰。这些都是导致医患纠纷的隐患。

减少医患矛盾,关键是医者。人民的好军医华益慰,生前每次在给患者听诊时,总要先用手捂一捂听诊器,很小的举动就温暖了病人的心。北京儿童医院张金哲院士,每次接诊总要站起来迎接患者,看完病还要把患者送出门,让患者感受到一种尊重…这样的医患关系,能不让人感动吗?如果医生设身处地从患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尊重患者,关心患者,即使有点差错和失误,也容易得到患者的宽容和理解。

医患双方是一个战壕的战友,他们共同的敌人是疾病。如果医患之间能够多一分信任,少一分猜疑,医患关系就会越来越和谐。

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篇7

【关键词】人才建设;医院建设;竞争力;决策

作者单位:565300贵州沿河县人民医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我县医疗机构所面临的竞争也随之越来越激烈,如何在竞争日趋激烈化的经济大潮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笔者认为,树立和完善医院的品牌效应,建立新型的运行、管理机制,确立正确的现代医院运行模式,发现自身亮点,突出医院的特色主打专科,是提高医院的整体实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1加强医院专科建设,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突出医院的特色专科建设,医院需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转变:

1.1积极主动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亚健康人群以及慢性病等疾病的出现不断增多的趋势而急性病、传染性疾病则逐步减少,医院的功能也面临着重新的定位,旧的医疗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扩大保健、康复和积极进行健康教育是目前医院发展的主要趋势,既要顾及基层又要发展高科技成为今后医院发表的“两极化”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功能,面向市场寻找新的出路。医院需积极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提高医院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医院的服务范围,提高医疗质量,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群对医院的需求[1]。

1.2服务模式的转变需要积极适应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为人民的健康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是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医院需从自身客观的环境出发,对职能进行改变,确定现代医学新的服务模式、改善服务态度、进一步完善服务模式,自始至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在运用高超的医疗技术以及完善的医疗设备和良好且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患者服务的同时,还应为患者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尽最大可能打消患者来院就诊的排斥心理[2]。

2医院必须重视人才管理和培养

医院的发展需要竞争为依托,而人才的竞争又是医院中竞争的核心内容,医院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取得发展,首先必须使管理者的观念加以改变,将人才资源进行一个长期性的规划且与医院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发现人才的视野、拓宽人才的培养渠道,为各科室的良好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再者医院需要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吸纳人才,只有医院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的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在任用人才的问题上,医院只有大胆的任用人才,才能促进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

3医院坚持不断创新

只有拥有了创新精神才能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自然此品牌具有了相当的竞争力。在科技不断更新的现代,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在医学领域中的良好且广泛的应用,只有运用新型的服务理念以及新型发展模式,才能使自己在市场中保持优势的地位。

4医院必须培养和创新品牌,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目前医院中的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是医院树立一个良好品牌的关键。照目前的形式发展来看,医院应在积极引进先进设备、优秀人才以及新的疗法的同时,结合临床应用加强创新技术的研究,着手发展医院的特色专科,打造过硬的品牌,以提高医院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5必须强化继续医学教育,努力提高员工的自身价值

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是长久之计,组织员工进行学习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医院可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积极鼓励员工加入到自学考试、学术研讨等其他的学习形式中。在为员工进行充电的同时医院还应加大投入,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选派专业人员到国外深造、进修。

6建立创新、高效有序的管理制度,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医院应将维护好和发展好患者的良好健康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运营管理体制,将服务和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构建优质服务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服务督导,做到管理督导并重、考核奖惩同步,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真正创出医院管理的特色和品牌。

7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

管理可以形成良好有序的竞争力,决策层可以在制定管理决策的过程中激励员工良好的工作。激励是指通过采取激发人的动机和动力的手段和策略,使员工朝着组织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管理活动过程。医院管理者要塑造融洽的人际氛围,必须注重从员工内心深处激励创造性和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篇8

【关键词】儿科;中医护理;思想方法;实践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32-02

中医护理的精髓是辩证护理,经常年临床时间,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医儿科护理学的特点,探索出了新的护理模式,即“病、证、症”三个层次护理。新的护理模式实施于中医护理,对临床指导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考虑儿科患者的特殊性,中医护理理论应具有儿科特点。本文将从多元化角度,对中医儿科辩证护理的特点和临床运用思路进行探讨,以完善中医儿科辩证护理的理论体系,指导中医儿科护理和儿童保育工作,使儿科护理质量得以提升。

1儿科中医护理的思想理念

1.1护理与治病相结合,标本并顾中医护理实施的基本要求就是辨病、辨证与辨证护理。辨病施护主要是从患者疾病的病理发展考虑,侧重于对患者内在实质进行调理;其针对患病阶段患者的病情状态进行护理,找准病因,对疾病阶段性的病变实质进行调整。此理论中,辨病、辨证施护侧重于对疾病本质的调理,其中辨证护理则侧重于治疗急症,在“治标”和缓解病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三个方面的治疗思想相互结合,可以在临床中标本兼顾,起到相得益彰的良好成效。结合儿科患者的特殊性,更要做到病、证、症相结合。举例说明,小儿出现“脾常不足”,容易被六淫、乳食等侵犯而出现泄泻,泄泻的发生更会加重对脾胃的伤害,对小儿营养吸收产生影响。此时要充分考虑小儿的病变发生特点,从病论护,对患者的护理应以保护脾胃、固本为基本治疗原则,严格控制小儿日常饮食,减少食量,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流质半流质食物为宜,使脾胃负担得以减轻的同时保证患儿良好的营养供给,忌食用肥甘厚味的食物,及时给予补液处理,调摄寒暖,对患儿病情变化进行严密观察。从证论护,应把审症求因作为目的,针对不同病因进行辩证施护。因伤食而泄泻者,应以消食化积为主要护理手段,使患儿进食间隔时间进行适当延长,给予神曲、山楂等消导之品,可按摩患儿腹部以达到消胀化积的目的;湿热侵犯而致泄泻者,应当卧床休息,对患儿大便性状和全身症状进行严密观察,用药以清热利湿为宗旨,及时给予增液补津,切忌辛辣;脾虚所致泄泻者,应当加强饮食方面的护理,施行少量多餐,可长期服用健脾化湿药品,忌食用荤腥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可也对患者行艾灸、推拿等以达温脾胃助运化之效。如果患儿泻下急迫频繁或伴有呕吐不止的症状,应当先治标,及时给予止泻止吐治疗,防止患儿出现阴竭阳脱,良好的对症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病情,使患儿病痛减轻,提升治疗效果。对护理关系的处理要把握好辨病、辨证与辩症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达到标本兼顾,对患儿整体脏腑功能进行调整。

1.2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辨证施护中医传统理论中的宏观辩证法,主要依靠医者的直观感受,有外揣内,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而微观辩证法主要加入了现代医学检测方法的利用,这样便可对病患体内的病理变化进行客观了解,并运用中医知识对病变进行分析,归纳其证候,这样既可以弥补宏观的辩证法的不足,还能使内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更加客观直接;宏观和微观辨证法的结合,可以使疾病本质的反映更加全面和准确。就儿科护理来讲,小儿的抗病力一般较弱,容易发生疾病,病变较为迅速,在无病可辨,或证候复杂,或存在“隐性证”的情况下,宏观辩证法往往会使医者处于模糊状态,而微观辩证法则能够准确、客观指导临床护理的实施。举例说明,小儿咳喘患者在早期咳喘不甚兼有表证,但是听诊肺部可闻及增粗的呼吸音,X线下可见患儿肺纹理增多,此证多因外邪侵犯或邪阻肺气多引发,对此类患儿的护理以解表发汗,宣肺止咳,减除病邪对患儿肺部的侵害为主,给予患儿发汗宣肺的药物;如果咳喘日渐加重并伴有痰鸣音,听诊可闻及肺部湿音,X线可见有大片均匀致密阴影存在,此类患者多为痰饮阻肺,对其的护理措施应以宣肺、清痰止咳、消除肺部炎症为原则,给予患者化痰止咳剂或去经穴进行穴位注射,忌食用油腻、甘甜食物,以防止助湿生痰。后期患者咳喘症状消失,一般临床认为痊愈,但是听诊肺部仍然有湿性音存在,X线下显示有浅淡、不规则的散在片状阴影存在,这说明患儿正气不足,病灶依然存在,这时要注意患儿护理以扶正补虚为主,增强其营养供给,帮助补养脾肺,肺部病灶的处理可采用拔罐法,加强病灶吸收。

1.3随病施护所有疾病都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所表现出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特点是不一样的,根据疾病的发展阶段和病理变化施行不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就叫做辨期护理。鉴于小儿易发病、病情发展迅速、变证复杂等特点,其治疗和护理措施的把握具有较大差异性,所以要由浅入深地对疾病发展规律和动态变化进行把握,掌握好疾病的病机和临床特点,这时辨证护理得以实施的关键点。举例说明,如小儿麻疹,其病程可分为疹前期、见形期、疹没期,在疹前期一般疹点未发,护理主要针对表证,护理措施应采取发散解表,助汗等,以去除淫邪;见形期热毒内蕴,疹点出现外透,护理措施以清解邪毒、透疹外出为主,并观察疹点出现的顺序及形态,密切关注患者体温变化,及时补充水分;疹没期患儿肺胃阴伤,要注意养阴清肺,调理患儿饮食,加强营养,帮助恢复正气。辨期护理要与脏腑病机变化和证候轻重相结合,制定相关护理措施。

2儿科中医护理方法辨析

病势主要是指疾病所表现出“证”的动态趋势和疾病的证型变化、发展的趋势,其中包含有邪气发展之势和正气抗邪之势,这时正邪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

2.1顺势驱邪结合儿科特点,小儿神气怯弱,抗病力较差容易感受外邪,“纯阳之体”在手写后容易从热从火而化,邪热充斥结聚导致实证、热证出现。临证应审察邪气在表在里之动态趋势,根据邪势主流,采取恰当护理措施顺势驱邪。举例说明,初感外邪,发热恶寒,病位在表,病势向外,护理措施的实施应当以解外为主,顺势可助汗驱邪外达,忌用凉水擦身,防止出现腠理闭塞,阻断病势外扬。病邪深入,或饮食郁滞,主要表现但热不寒,病为在里,病势向内,护理措施以清内为主,但是更要辨清邪势的上下趋势,或散或聚,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清上火泻下;高热烦渴,热势散漫在上向外,可以选择气薄味轻的清热药物,适当配合使用针刺法,可顺势透热降温,同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热盛腹满便秘,热势结聚在下在内,可选择气厚味重的泻下药物,同时配合灌肠法,可顺势通里泻热,饮食方面宜清淡。

2.2辨势防变中医临床实践可知,小儿“心肝常有余”,热邪容易枭张,常出现内陷心包,引动肝风。在临床实践中,要及时掌握小儿病变的转变规律,仔细观察先兆症状,准确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采取积极措施,使疾病得以及时控制。举例说明,小儿高热过程中,患儿会出现烦躁不安,鼻柱发青,手足可有一时性抽动,这时热盛发惊的先兆,应给予及时降温并止痉,阻止疾病向恶劣方向发展。

2.3因“质”制宜,辨体施护小儿处于特殊的生长发育阶段,其阴阳平衡呈现动态变化趋势,且昼夜不停消长发育,加上有些患儿具有先天遗传和后天饮食、生活状态和地域差异,儿童中存在着较多的体质类型。根据儿童的不同情况,李燕将其分为三种体质,即阳盛体质、阴盛体质和阴阳平和体质;温振英从阴阳平衡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分为阴阳平和型、滞热性、阴虚型、气虚型和气阴两虚型。大多数医者认为小儿体质类型与疾病的病因、病机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体质类型不同,对疾病存在不同的易感性。举例说明,小儿体态肥胖容易患湿疹和喘息;燥热型体质的小儿容易患乙肝痱子,但不易患水肿;阴盛体质的小儿容易患水肿,但是不易得红臀、痱子;营养性贫血小儿多因脾气不足而导致生血功能薄弱。由此可知,要以疾病为系统、以体质为背景,辨明体质差异。“因质制宜”可以使儿童保育与治护措施得以确定,改善病理性体质,争取做到未病先防和治病求本。

3小结

中医护理具有自身特色,结合儿科患者的特殊性,要对中医儿科护理的思想方法进行全方位探讨,摒弃主观的、臆断的诊治护理疾病的思维方式,“病、证、症”的思维方式,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医儿科护理学的特点,探索出的新型护理模式,其在临床实践运用中拓展中医儿科护理层面。上述儿科中医护理的思想方法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研究,取得良好成效,值得在中医护理行为中推广。

参考文献

[1]谭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气虚证与微量元素关系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91(7):8-10.

[2]李燕.225例夏季出生足月健康新生儿体质分型观察[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1):20.

[3]温振英,郑军.小儿体质类型与辨证论治[J].中医杂志,1998(6):362.

[4]蒋运兰,杨惠,曹艺进.询证护理对中医护理工作的启示[J].中国护理杂志,2007,4(3):84-86.

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篇9

教学与临床脱节

当前各类自动化检验仪器层出不穷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实际工作,工作效率、精确性和准确性等得到极大提高,传统手工检验项目或方法由于操作繁琐和耗费时间长等原因,渐渐不能适应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大部分手工项目和方法逐步被高自动化、高效率的仪器设备所取代。检验医学教育虽仍以临床检验作为主要方向,但是教学内容并没有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推陈出新和同步发展,沿用多年的传统手工检验项目仍然在各种检验专业教材中占据主要位置,既不符合医学发展现状,也与临床检验科的实际工作脱节。自动化仪器的广泛应用和手工检验项目的逐步压缩,造成检验教学与临床实际工作的相互脱离,而且这一问题将随着检验自动化仪器设备的大范围推广应用更加突显出来,可能导致医学检验专业的学习“学而少用”甚至“学而无用”,同时由于学生不能迅速适应临床检验科实际工作的高度自动化和信息化,对各种仪器的工作原理、基本操作及维护保养、结果分析以及质量控制都不熟悉,综合素质能力得不到明显提高进而影响就业。

毕业生就业问题

受到高校招生规模和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目标等因素的影响,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日渐突出。目前全国已有超过80所院校开设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各高校检验本科招生规模以50~80名/年为主,亦有少数院校每年招生超过100名或低于50名,每年为国家培养4000~6000名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加。

如前所述,当前我国检验医学教育培养目标定位滞后,局限于临床检验,专业面窄,学生就业方向单一,绝大部分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进入医院检验科、血库、疾控中心或其他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从事临床检验工作,而这些机构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培养和引进,医疗人才状况已经渐趋饱和,特别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卫生医疗机构甚至还出现超编,进一步增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开设检验工程方向的现实需求

检验医学技术日新月异,而带动和支撑检验医学发展的动力主要是检验仪器,检验学科不断实现仪器自动化、试剂商品化、方法标准化和管理科学化,同时也带来仪器维修保养、体外诊断产品研制、实验室信息系统开发等一系列临床研究和实际应用问题。因此,检验医学教育的培养重点应逐渐从技术操作型人才向综合素质型人才转变,可加强专业特长培训,形成不同专业培养方向如检验工程方向,以适应检验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并在检验学科的产业化进程中占据一席之地。

1临床检验常规工作的需求

随着我国医院现代化建设速度的明显加快,大量先进的医疗仪器更加普及,检验科是贵重仪器设备比较集中的科室,所使用的仪器种类繁多,临床检验的原理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仪器使用、保养、维修和试剂匹配等方面的要求相当复杂。目前仪器设备维修保养主要有购买售后服务合同、付费维修、生产厂商售后技术支持等方式,但不管何种方式均需付费,而且费用相当昂贵;同时由于工程维修人员往往在短时间内无法到达,故障得不到及时解决,从而影响仪器的正常使用和临床诊治工作的正常进行,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仪器管理是科室的一项重要任务,科室要自己担负起维修保养的主要任务,但是我国各级医院检验科设备维修技术人员明显不足。培养既熟悉临床检验常规工作、又精于仪器维修保养的专业人才,对仪器设备进行全方位有效的管理和保养,同时承担部分临床检验工作,不仅可以延长设备寿命,大幅节约维修费用,而且设置仪器维修保养人员几乎没有增加任何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保障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治因故障停机或发出错误报告而造成的巨大损失。

2研发体外诊断产品的需求

自动化检验仪器设备在我国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绝大多数县级和县级以下医院或卫生所都拥有基本的自动化检验仪器,而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型城市医院检验科,全实验室自动化已成为新的发展目标并逐步实现。但是,包括医院检验科、血库、疾控中心、卫生所、独立实验室以及教学、科研院所等在内的,我国各级各类医学检验相关单位所使用的自动化检验仪器绝大多数为进口产品,常用的大型检验仪器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流式细胞分析仪等,中小型检验仪器如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荧光显微检测系统等基本上全部依赖进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自动化检验仪器设备少之又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将诊断产业列为重点领域,为加强我国体外诊断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化,促使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为国民支柱产业,2010年863计划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设立体外诊断技术产品重大项目,指出项目总体目标“突破一批体外诊断仪器设备与试剂的重大关键技术,研制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可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外诊断产品的任务十分紧迫。开设检验工程方向,加强电子仪器制造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具备体外诊断产品和自动化检验仪器研究开发所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专业人才,不仅适应我国体外诊断产业的发展趋势并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而我国检验仪器设备一直停留在临床应用的下游局面也必将改变。

3实验室网络信息化的需求

自动化检验仪器的广泛应用催生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infor-mationsystem,LiS)并迅速发展,LiS系统可协助检验科完成日常检验工作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可以减轻检验科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并使检验信息存储和管理更加便捷、完善。但是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临床检验软件开发标准,各地临床检验部门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自行其事,致使开发的软件系统五花八门,相互交流十分困难。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势必会对LiS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LiS系统的发展趋势是不仅需要面向院内,还需要面向社会,加强内部联网和各地之间的网络互联,把分散在各处的信息汇集共享,为临床检验管理服务,为临床一线服务,最终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LiS系统的建设不是对现行系统的简单模仿,而是对现行系统进行分析、诊断和管理设计,并提出具体的改造方案,因而需要高水平的计算机应用及网络开发专业人员。检验医学教育开设检验工程方向,加强网络基础和开发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既熟悉临床检验常规工作、又精于网络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才,必将有助于医学实验室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检验工程方向培养方案研究

当前医学实验技术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快速发展,既能从事临床检验工作,又具有仪器维护和网络开发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成为各大医院检验科的稀缺人才资源。以往此类人才的培养多是检验专业毕业生,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凭兴趣自学成才,也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从事检验设备或网络技术服务,逐渐成长为复合型人才,多见于设备仪器生产或经销厂家。总之我国目前检验与工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不成规模、缺乏规范、耗时较长,已经难以满足检验医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南方医科大学检验医学系在现有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方向)的基础上,联合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新办检验工程方向的本科教育,顺应当前检验学科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现状和趋势,促进我国检验医学事业的持续发展。

1培养目标

1998年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100304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医院、血液中心和防疫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但是十多年来,相对于检验医学学科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革,传统临床检验方向培养目标定位滞后,局限于临床检验,专业面狭窄,学生就业方向单一,已不能适应检验医学学科的持续快速发展。

在深入分析传统临床检验方向的现状问题、开设检验工程方向的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南方医科大学检验医学系筹划新办检验工程方向本科教育,并确定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工程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理论基础和检验医学科学知识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检验仪器设备、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临床检验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维修维护及常规检验工作的高素质检验工程人才。”

2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是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依据检验工程方向的培养目标,在广泛征询临床检验一线专家、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专家教授、检验仪器生产制造工程技术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检验医学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后续深造和持续发展,确立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检验医学为主干学科,确定电子工程技术及网络设计开发相关12门课程、检验医学5门专业课程为主要课程,初步建立检验工程方向课程体系的整体框架结构,并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完善。检验工程方向课程体系主要由四类课程群构成:

①人文社科课程,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组成;

②公共课程,主要由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课程构成;

③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医学基础课程和工程基础课程,前者主要由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遗传学、临床医学概论等课程组成;后者主要由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据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数学建模等课程组成;

④专业课程,主要由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医学传感器、网络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临床检验基础、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等课程组成。

3培养模式

医企联合培养是指把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等三种行为相结合,充分发挥医科院校、附属医院和企业单位等的合作优势,把学生培养作为中心任务,科研活动和生产活动为教学活动服务,但同时又保持科研和生产活动独立性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南方医科大学检验医学系不断加强与检验仪器生产制造厂商、实验室网络开发机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独立实验室等企业单位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先进的检验技术平台、庞大的检验项目群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聘请企业的专家教授和工程技术人员全面参与检验医学专业检验工程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等工作。医企联合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全面提高,有利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医院与企业的沟通反馈,使人才培养的目标更明确,也使企业获得更满意的人才,学生可以结合现实需要学习和充实自己,可将实习企业作为自己工作的选择对象,有利于缩短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开设检验工程方向的预期效果

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篇10

随着社会科技的全面进步,高校的学科设置呈现滞后的局面。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本学科的基础上,对学科结构进行的调整。综合而言,出现如下趋势:第一,科学发展与社会需要促进了知识生产方式的改变,要保持学科优势,就必须对有限的学术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最优组合;第二,打破了过往的学科壁垒;第三,交叉学科、优势学科群在各国应运而生,而原有的学科概念已逐渐模糊化。因此,如何对待现有学科研究方向、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力度、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整合相应学科资源,形成一个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特色突出、分工合理、相互配套的优势“学科极”,成为基础医学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1.1我国基础医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所大学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主要是看其优势学科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1],而基础医学作为重要基础学科,是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军事医学、乃至整个卫生事业培养卫生人才的重要载体,其学科地位至关重要。从现状来看“,国内专业性医科院校所设的基础医学学科存在规模散,结构、布局不合理,人员、仪器设备零乱分散,且重复设置,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利用等问题”。[2]某些学科研究缺乏创新,研究内容脱离社会需求;一些学科研究虽适应社会需求,但缺乏竞争力,不能发展壮大。这些学科往往缺乏合理有效的研究梯队,实验仪器设备陈旧残缺,无法胜任重大科研项目,从而影响学科建设。

1.2“学科极”概念应运而生

“学科极”是打破学科界限,将若干具有相同级次的学科进行有机整合,以形成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多学科综合体。“学科极”并非简单的学科组合或者罗列,而是个相关学科的高度综合,是学科之间交错纵横渗透,围绕某一共同领域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集成的结果。

1.3“学科极”概念对于高校学科建设的普遍意义

“学科极”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使师资、仪器设备、科研场所、科技资料等教育科研资源实现自由共享,实现多学科有机的整合,建立起多学科合作平台。这种整合使原有的学科特色更加显著。同时又能带动学科群内一些比较薄弱的学科的发展,形成新兴的优势学科。这样的良性循环使学校能拥有众多的前沿技术和一批有活力的优势“学科极”,从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用“学科极”思想指导基础医学学科建设

当前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已经难以揭示物质运动的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必须借助于多学科知识的参与和聚焦才能够透视隐藏在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我国医学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与在向高度综合、共生发展、交叉渗透、优势互补的方向发展,用“学科极”思想指导基础医学学科建设是学科建设发展的新趋势,对高校学科结构优化人才培养资源共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打破传统院系设置,构建“学科极”发展框架我院12个主干学科按传统的学科科目设置分类,分为4个基础医学学科和8个生物学科,这样的传统建制有助于学科的纵向深化但是,在高校承担产学研多样职能的今天,对于跨学科的综合性课题研究来讲,体制性的障碍严重阻滞了学科建设的发展。按照“学科极”思想,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打破以专业为核心的传统学科设置结构,在原有学科交叉渗透的基础上,按照大学科观、大人才观、大协作观、大资源观和大成果观的指导思想,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多次学科论证,逐步形成了以重大科学问题为纽带,以现有教学、科研平台为依托的“学科极”框架(见表2)。

2.2“学科极”思想在基础医学学科建设中的初步运用为打造优势“学科极”,扩大学科交流领域,近年来我们以“学科极”为单位,不断发挥人才集中、学科综合的优势,在学术研讨、攻关研究、课题、成果申报、研究生培养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深入开展协作和合作,不仅实现了特色优势学科的提级升位,还不断提升了基础学科的整体实力。

2.2.1科研产出情况课题申报的成功已成为体现一个单位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自“学科极”思想提出以来,我们在各级各类课题申报过程中均实行由科室论证“、学科极”论证、管理单位论证组成的“三级论证体系”,使我院课题申报的数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十一五”期间,我院共获立项课题316项,经费1.2亿余元,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前期研究计划、国际合作研究等课题取得了突破。自主发表国外SCi论文207篇,影响因子5分以上14篇,单篇最高9.38(pnaS)。获中华医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军队、省部级二等奖9项,申请、授权国家专利72项。以“学科极”模式成功申报“重庆市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军队“530”重点建设学科等一批创新平台、重点学科的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