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5:13

碳中和的重要性篇1

一、基于低碳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行业格局的调整和发展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低碳经济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低碳经济理念的结合下,注重低能耗低排放的经济发展。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俄熔岩,低碳化模式的发展和应用,更加注重行业格局的调整。

首先,在商品贸易格局的优化调整中,主要是做好商品贸易的格局优化,将传统的石化能商品进行不断的调整,并注重资源消耗性的商品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的合理有效发展,注重国际贸易的综合性发展。在新能源以及绿色能源商品的应用中,实现高科技新材料商品的有效性应用,将节能化环保特点实现,注重国际贸易相关比重的不断提升,注重商品贸易结构的一种优化和调整。

其次,对于地区贸易格局而言,在优化调整中,就要结合经济结构的一种优化调整过程,实现经济发展的低碳化形势,在低碳技术的应用中,体现出生产低碳化的商品过程,做好国际贸易竞争的优势发展,注重国家贸易地区的平衡性发展。

最后,低碳商品的生产中,就要联系低碳经济的一种重要发展过程,结合资金技术的优势发展,做好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联系资金技术的不断创新,实现低碳经济的不断和谐有效性发展,最终从根本上调整国际贸易的一种地区格局发展。

二、基于低碳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内涵的拓展

现代化低碳经济的一种背景发展中,就要联系国际贸易的基本内涵,在内涵的拓展中,及时的转变传统的国际贸易内涵,实现碳金融理念的不断融合。碳金融的服务过程中,通过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逐渐减少,将人类社会活动对于环境的危害逐渐降低。

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发展中,国家贸易领域的发展,更是联系金融制度规范的相关标准,注重金融交易活动的充分讲解,在碳金融活动的基础发展中,实现资源上的有效分配,并在资金的不断配置中,做好排痰技术的不断支撑和应用,实现碳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保证。

低碳经济的创新发展中,就要实现国际贸易内涵的不断拓展,在国际贸易服务内涵的广泛拖住中,结合国际贸易的相关参与者的动向,做好低碳性的环保,在碳金融发展价值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对更好的国际贸易发展方向有效性的追求。

三、基于低碳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技术的创新

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中,联系低碳技术的一种技术支持,在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实现低碳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在国家贸易的发展中,更要注重技术上的不断擦红心,将国际贸易的有效性发展全面实现。

在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贸易商的发展中,就要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特点,并在资金技术的过多投入中,实现技术上的不断革命和创新,在自身经济的低碳发展中,将经济的低碳发展综合性的实现,注重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实现新技术革命的根本创新和发展。这种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应用中,做好新一轮技术的有效性革命,在国家贸易技术的转移中,将国家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强,实现国家之间的有效性技术合作。

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中,就要联系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在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中,注重低碳经济的单边贸易过程,避免各种贸易规则的产生,最大程度上避免贸易壁垒的产生。而低碳经济的发展中,一旦碳标签的出现,就要联系发达国家的相关发展过程,注重使用和推广的过程。碳标签在始终中,往往是结合相关产品的一种原材料制造,并注重制造储运相关发展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控制,在标签的形式分析中,对消费者告知。关于贸易壁垒的打破之后,就要结合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对碳关税措施制定,并将碳的排放量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做好碳排放量的根本控制。

碳中和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低碳城市 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建筑 低碳生产 低碳政府

从1990年开始,全世界就已经开始重视温室效应及其带来的各种问题,联合国开始推动国际气候问题的谈判,并且于1992年联合国通过《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2005年2月16日,联合国正式签署《京都议定书》,开启全人类温室气体减排的工程,《京都议定书》强调附件i国家应承担减排义务,创建了“京都三机制”,即:国际排放权交易(iet)、联合履行(Ji)、清洁发展机制(CDm),努力促进世界“碳交易”和提高减排效率。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碳排放国,如何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人与自然实现和谐发展,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来说至关重要。

一、低碳城市的概念、发展目标以及主要内容

我国学者在根据低碳城市构建的主要内容,分析低碳城市发展的条件,提出相应不同的低碳城市概念。

付允(2008)在《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一文中提出,低碳城市是“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彻底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戴亦欣(2009)的《低碳城市的概念沿革与测度初探》中,规定低碳城市的概念为“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和低碳化生产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城市。低碳城市发展旨在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

刘志林(2009)进一步将政府政策归纳到低碳城市的建设中,认为低碳城市“强调以低碳理念为指导,在一定的规划、政策和制度建设的推动下,推广低碳理念,以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为基础,以低碳能源生产和应用为主要对象,由公众广泛参与,通过发展当地经济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而为全球碳排放减少做出贡献。”

依据李金兵(2010)、唐方方(2010)提出的低碳城市系统模型,我们可以了解低碳城市的主要构成因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模型依据构成低碳城市所涉及的不同视角,具体包括:低碳经济视角、能源视角、城市规划视角、交通视角和内涵生产生活及建筑在内的其他视角,按照城市运行结构的特征,分析低碳城市系统运行的情景。模型指出由于城市是各个子系统和具体要素构成的综合复杂系统,因此低碳城市也是不同主体低碳化行为运行并相互影响作用的结果。城市子系统之间的行为会相互影响,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组织秩序、稳定性以及变动程度直接影响LCS系统运行。由此可见,低碳城市系统是一系列线性和非线性反馈作用的结果,统一而不可分割,只有城市的生态、经济、生活共同促进低碳城市运行和发展,才可以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综上所述,由于城市建设是涉及经济、社会、技术、政策以及观念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加之从内容上分析城市建设是城市空间形态、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整体发展规划的结果。所以,低碳城市的发展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低碳技术和清洁可再生能源为支撑,以政府低碳政策和相关法律为指导,通过改变并促进城市经济、生活、结构以及观念向低碳化方向发展,努力实现能源使用低碳化、产业低碳化、消费低碳化、交通低碳化和形成低碳文化观念,从而明显降低城市碳排放规模和能源消耗,在长期内使城市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益、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二、低碳城市的主要特征

根据城市系统运行的模型图,我们可以观察到组成城市系统各种具体要素和子系统,了解到低碳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具体行业。同时归纳出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一)开放性

在碳减排的国际背景下,低碳城市发展不仅需要各种主题的积极参与,同时更加需要建立适应国际环境、符合国际标准的开放型低碳城市,努力推进全球变暖问题的解决。

(二)多样性

由于城市建设涉及不同的主体,因此不同主体的低碳化策略、减排目标和方式以及具体的政策都是不同的,低碳城市建设需要具体分析各主体的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的特点和影响。

(三)动态性

低碳城市的建设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内部的以及国际环境的各种变化以及科学技术、能源结构等客观因素都会影响国家低碳战略的实行。

(四)技术性

节能减排、碳汇、碳吸收、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低碳技术是低碳城市有效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国家低碳城市的建设必然包含各种尖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

(五)经济发展稳定性

低碳城市的发展基础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由此可见发展低碳城市必须要合理地调整经济发展与碳减排之间的关系,既要确保温室气体减排的实现,又不能使经济发展受到明显的影响。并且,低碳经济在长期内是低碳城市的发展动力,为低碳城市提业发展、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六)社会生活和谐性

在低碳城市内形成低碳生活氛围和节约能源的低碳观念是低碳城市的重要特征。因此,低碳城市发展一方面需要改变居民以往的“高能耗、高排放”的生活习惯,但是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制约低碳城市的建设,所以一个有效运行低碳城市必须要使居民生活和文化传统同节能减排战略相协调,既保证低碳城市的运作,也要确保居民生活的舒适与便利。

(七)生态平衡性

低碳城市的本质目标就是要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温室效应继续恶化,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在长期内“零排放”状态,城市的碳汇能力和碳循环直接决定城市的碳排放余额。提高城市植被覆盖率,建设绿色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碳吸收和碳捕获能力,实现城市内部的碳循环。

三、低碳城市系统的具体分析

(一)低碳能源

低碳能源问题贯穿于低碳城市的建立、运作和发展的各个环节,决定着一国低碳城市发展的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根据能源在城市系统的循环路径可知,各种能源通过城市能源系统,为城市运行提供动力,城市的排放系统将消耗燃料产生的废物排出。因此,考察低碳城市的能源指数,从能源供应角度要分析能源结构和化石燃料的存量;从能源消耗角度,要分析能源消耗的碳排放水平和低碳能源的产出水平。

目前,低碳能源主要包括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两大类,例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水利发电等。目前在能源研究方面,太阳能发展集中于光伏发电技术,核能发展的重点在中国“第四代”核电技术的研发和重水反应堆的利用,风能发电的主要焦点是风力涡轮机技术的改进,热能技术主要分为蒸汽型地热发电和热水型地热发电。

(二)低碳技术

低碳技术为低碳城市建立和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持。低碳技术目前可以分为三类,即:减碳技术、无碳技术、去碳技术。减碳技术是指在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和居民生活里节能减排技术的利用以及石油、煤炭、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的运用情况;无碳技术是指核能、风能、太阳能、水利、生物质能等低碳能源的开发和生产技术;去碳技术是指主要是指“碳捕获”和“碳封存”技术等具有大规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目前,碳捕获和封存技术主要有四种类型:燃烧后分离(烟气分离)、燃料前分离(富氢燃气路线)、富氧燃烧和工业分离。减碳和去碳技术例如像生产领域的模块化和轻量化的复合加工生产设备、技术利用等。

(三)低碳建筑

在城市建设中,住宅建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碳排放是城市的重点碳源之一,建筑的材料和设备、平均占地面积以及建筑内部使用的各种用品直接影响房屋和基础设施的碳排放水平。

当前,英国和日本是低碳建筑的主要倡导者和实施者,在建筑低碳化领域内,建筑师和设计者的主要方法是:就地取材降低交通运输,房屋采用无铅化设计并且增加太阳能和日光的使用规模和效率,使用低辐射玻璃,设计引入阳光的方式降低建筑照明的能耗。低碳建筑现在处于试验阶段,受制于投资规模和技术的限制,目前低碳建筑在商业建筑和居民住宅领域并未得到普及。

(四)低碳交通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规模的扩张,以及私家用车的不断普及,交通运输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环境和低碳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研究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低碳交通工具以及相应的普及策略,我国目前基本已经掌握了电动汽车的技术,并且经济开始在公共交通领域投入使用。

同时,公路系统的改革也为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和物质保障。公路体系通过充分利用地区的原有地貌,充分利用地层结构特征进行建设,实现低碳交通发展。

(五)低碳生产生活

城市企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是城市的最大碳源,有效降低城市生产生活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是低碳战略的最重要的内容。在城市居民生活方面,低碳化主要体现在居民消费低碳化和能源消耗低碳化,而能源消耗主要体现在居民能源使用效率和再生能源的使用强度。在居民消费问题上,低碳化消费的原则是在不对居民生活造成明显负面影响的前提下,有效减少生活碳排放量,促进生活理念和方式的转变,走绿色生活道路。因此,低碳化的生活既要确保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和规律,又要通过改变消费理念和行为等方式降低居民生活的碳排放。其中包括:提高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的使用,改变日常消费品的使用方式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减少和合理利用室内光照、供暖,改善生活垃圾的分配和养成垃圾分类习惯等。

企业生产方面,一者需要在能源使用上重视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的使用,从生产经营的源头开始,建立企业制造、生产的低碳化。此外,通过企业现有设备利用率的提高降低设备替换频率,通过产业结构变化实现企业碳排放的“内部化”处理,提高低碳技术使用的数量直接帮助企业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六)碳金融

碳交易是目前治理碳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且联合国《京都议定书》构建了三个机制用以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碳减排。在碳交易行业内,碳金融目的在于为碳交易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例如: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通过跨国金融企业帮助CDm交易项目的实现和低碳技术的推广,通过设立碳交易所为碳排放权提供定价空间。目前,欧盟已经建立了世界上交易最为活跃的碳交易市场,成为世界碳交易的重要中心。中国根据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经济地位,以构建公平合理的世界性碳交易市场为原则,积极开展CDm交易,但是由于缺乏定价权、国外减排技术垄断和国际资本碳排放权的投机交易等问题,发展比较缓慢。

中国目前建设碳金融和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主要任务在于:深化碳金融的认识,积极开展部分城市碳交易的业务,金融行业需要为排放权交易提供间接融资服务和投资产品的开发,政府逐步建立完善碳金融监管体系和法律体系。

(七)低碳政府

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低碳城市建设的推动者,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税收等经济手段,推动地区居民、企业以及其他机构的低碳化发展;作为监管者,为确保低碳战略的实现以及成果的维护,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和行政监管方法,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和目标监督;作为倡导者,政府着力从微观主体出发,提供宣传、交流等大型活动的方式,努力推广低碳生活理念和方法,促进社会低碳生活氛围的建立和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革新。总体来说,政府在城市的低碳建设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低碳引导力、低碳管理力、低碳自制力和低碳保障力四个方面,分别表达了政府的行政职能、经济管理职能、群众引导力和发展保障力。

(八)碳汇

自然界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地球的二氧化碳,通过反映转化为“固态碳”形式并释放出氧气,不仅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的最为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低碳城市建设和“碳减排”战略实现的有效方法。增加城市绿化程度和植被覆盖率,提高了城市空间的“碳捕获”能力,促进城市内部的碳循环,进而实现城市“零碳”目标。增加城市、国家的“碳汇”能力提高国家森林覆盖率,已经是工业化社会向生态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森林“碳汇”一方面帮助实现国家碳减排目标,另一方面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提高了城市居民的健康指数。所以,考察城市“碳汇”的规模和发展程度,用以评价城市低碳发展状况和预测城市碳循环能力,可以提高城市低碳化评价的准确性。

四、结语

低碳城市发展是国家以及整个世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是决定人类文明能否继续发展和人类在未来能否继续生存的决定因素之一。无论任何国家当前面临何种主要问题,发展低碳城市、推进国家节能环保事业,是至关重要的长远目标和历史任务。因此,人类在面对世界性温室气体排放和温室效应的环境威胁方面,需要认清事实,权衡利弊,团结一致,共同参与到维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使命中,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目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一的碳排放国,正在积极建设低碳经济、社会,有效促进节能减排,为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maLUeG D a. welfare consequences of emission credit trading programs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0,19:66-77.

[2]庄贵阳,李红玉,朱守先.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功能定位和内容解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08).

[3]李晓燕,邓玲.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探索――以直辖市为例[J].现代经济讨,2010(02).

[4]雷仲敏,曾燕红.低碳经济理论方法与政策模型研究的综述[J].能源与节能,2011(01).

[5]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J].城市规划学刊,2009(04).

[6]付允,刘怡君,汪云林.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08).

[7]刘金兵,唐方方.低碳城市系统模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2).

碳中和的重要性篇3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发展低碳经济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研究热潮。从研究的方向上看,主要集中在如何实现低碳工业和低碳城市,且诸多学者(张安宁和唐在富(2009);郑晓松(2009);陈新平(2010);郑小鸣和谢晶莹(2010)等)②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的低碳发展策略,进而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从研究的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低碳经济的内涵、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碳排放交易机制以及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上;从研究的方法上看,大都是规范性分析。总体而言,低碳农村建设问题的研究相对不足。在现有的有关发展农村低碳经济的文献中,学者们重点研究了低碳农业建设的必要性、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在有关低碳农业建设必要性的研究上,李晓燕和王彬彬(2010)从低碳农业与我国农业发展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认为低碳农业是我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符合在wto条件下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趋势。[1]漆雁斌和陈卫洪(2010)在对农业总产值与化肥施用量、机械总动力以及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化肥施用量是制约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杜受祜(2010)则认为农业剩余物、畜禽养殖、林业碳汇等也都是影响低碳农业发展的因素。[3]有关低碳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学者们(吴一平和刘向华(2010);陈晓春、唐姨军和胡婷(2010)等③)大都从低碳技术开发应用、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以及相关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研究。尽管学者对发展低碳农业研究的比较细致,然而农业建设不等同于农村建设,农业是基于产业理论视角,农村则代表着一个综合性的生产生活区域,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相比而言,国外学者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和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可持续发展上。KlausHubacek、KuishuangHuang和BinChen(2012)运用ipat模型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进行了分析;[4]YannickGlemarec(2010)则具体研究了发展低碳经济的融资问题。[5]综上,当前国内学者有关发展低碳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或工业方向,在现有的关于发展农村低碳经济的研究中,低碳农业研究的相对比较充分,由于低碳农村与低碳农业范围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因而专门从财税理论视角探究低碳农村建设路径的相关研究略显不足。国外研究文献不仅没有系统的阐释低碳农业、低碳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更没有涉及到低碳农村建设的财税政策扶持,因此就国外研究现状来看本文的研究也是有价值的。不难看出,探究如何通过财税政策扶持实现低碳农村的构建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创新与突破:一是具体阐述财税政策扶持低碳农村建设的内在机理,深入剖析二者的传导机制;二是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双重视角具体研究当前我国低碳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财税政策扶持低碳农村建设的理论依据

宏观上讲,由于完全竞争市场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不可能完全具备的,使得市场机制不能发挥有效资源配置的作用,出现“市场失灵”,而财政、税收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理应通过收支数量、结构的调节发挥相应的引导、激励或制约作用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然而,低碳农村建设有其特殊性,财税政策扶持低碳农村建设的理论依据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性与外部性低碳农村建设要求在农村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低碳经济组成要素的资源和环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而公共产品生产上的非竞争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要求政府成为资源与环境的提供者。而且,建设低碳农村要求改变传统的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这些变化关系到政府职能实现和投资决策,也就决定了低碳农村建设需要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和扶持。而在政府主导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财税政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弱质性和风险性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具有弱质性和风险性。其受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的制约明显,生产力水平较低,组织程度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差,特别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另外,低碳农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匮乏是其发展的瓶颈。政府应加大对低碳农村建设的资金配置,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示范作用,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调整,从而带动整个农村走上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市场信息的不充分性市场信息的不充分性同样是财税政策扶持低碳农村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市场主体具有充分信息是保持市场充分竞争和实现帕雷托最优的必要条件,但由于现阶段农村网络、通讯设施尚未完善,农民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具有滞后性和不充分性。为避免农村发展继续走高碳道路,需要通过财税政策的积极引导,有效地改变农民的生产、消费观念,进而使得农民对发展低碳经济有着充分的认识,推动我国低碳农村建设。

三、我国低碳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建设低碳城市,更要建设低碳农村。当前,我国低碳农村建设主要面临农业生产污染严重、农民生活用能结构单一且效率低下,乡村企业污染严重等问题。同时,也存在农村环保投入不充分,农民环保意识淡薄等制约因素。具体如下:

(一)农业生产污染日愈严重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农业生产发展迅速,随之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用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农业机械的迅猛发展和畜禽的高碳养殖方式等,都会增加大气中的碳排放量,制约我国低碳农村的建设。1.农用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化肥施用量过多。农作物生长需要大量的化学元素,主要包括氮、磷、钾等。为增加农业产出,大量化肥被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且近三十年来,单位面积农用化肥的施用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见图1)。而单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可能会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土壤圈是碳素重要的储存库和转化器,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农田土壤中有机碳的矿化加速,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排放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仍旧以煤炭为主要原料生产化肥,故伴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生产化肥所耗费的煤炭总量也在不断上升,致使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大增加。通过对影响低碳农业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化肥施用量对农业产值的影响极大,是制约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二是化肥利用率不高。化肥施用不合理导致大量的化肥流失,从而引起地面、水体的富营养化。2.农用机械的迅猛发展。随着国家支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农用机械化得到迅猛发展(见图2)。当前农业生产所使用的机械多为汽油、柴油或电动机械,所需能源大都为高碳能源,加之地块分散、农业生产人员操作水平低等,导致机械作业效率低、能源浪费严重、废气排放量大等现象大量存在。因此,当前我国农用机械的迅猛发展也是影响低碳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3.畜禽的高碳养殖方式。随着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畜禽产品需求量随之增加,畜禽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粪便、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氮、磷等,严重影响农田环境和农村地区水体质量。规模化的畜禽养殖更是加剧了这种有机污染。国际粮农组织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仅畜禽养殖生产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就达到全球温室气体总量的18%,其中氧化亚氮约占65%,甲烷约占37%,且二者的“增温效率”远远超过二氧化碳。由此可见,畜禽的高碳养殖方式对气候变暖的贡献是巨大的,是当前制约低碳农村建设的又一重要因素。上述是制约我国低碳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农用塑料薄膜的大量使用等问题同样应引起重视。据国家统计总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公布的数据,我国农药使用量由1990年的73.3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175.8万吨,增幅达128.10%,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量由1990年的48.2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217.3万吨,增幅达316.39%。农药和农用塑料薄膜的大量使用不仅会危害土壤和水体,而且其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因而也是低碳农村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农民生活用能结构单一且效率低下低碳农村建设不仅要求农业生产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而且要求将低碳理念贯彻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当前我国农民生活用能仍以薪柴和煤炭为主,可再生清洁能源则应用较少。农村生活煤炭消费量不仅绝对数量大,其在城乡生活煤炭总消费量中所占比重也在不断上升(见表1)。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居民大都采用传统的非省柴灶,且对煤炉的使用也是在正常的使用后任由其随意燃烧,导致能源使用效率低下,造成能源的浪费和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统计显示,每燃烧1吨标准煤,会产生二氧化碳2620公斤,二氧化硫8.5公斤,氮氧化物7.4公斤。由此可见,农民生活能源结构单一且效率低下问题也是低碳农村建设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问题农村工业化以农村资源的就地开发利用为主要特征,以乡村企业的发展为主要实现形式。它是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并最终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步骤。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乡村企业污染严重。由于乡村企业规模不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加之许多乡村企业是被城市淘汰的高碳企业,对农村环境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成为制约低碳农村建设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其他问题低碳农村建设是一项涵盖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工业化在内的综合性较高、难度较大的工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环保投入不充分、农民环保意识淡薄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1.农村环保投入不充分。长久以来我国政府在“城市偏好型”发展路线的指引下在城市投入多,农村投入少,导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其中农村生态保护型公共产品更是出现严重的“短板”,其结果是农村生活垃圾随处堆砌、排水不畅、绿化面积逐渐减少等问题的出现。据2011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统计,2010年全国各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6691亿元,其中用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额为2493.9亿元,仅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80%。④另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41430.9亿元,其中用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额为22333.7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25%。由此可见,与城镇相比较,农村环保投入不够充分,农村生态保护型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2.农民环保意识淡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可以指导人们的日常活动。当前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总体上偏重城市和工业,涉及农村和农业的较少。据对武汉市周边农村的一项随机调查显示,有91.2%的被调查农户表示第一次听说低碳经济,在有关“村庄绿化”现状的调查中,要求农户就当地现有的14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按需求的迫切程度进行打分,统计得出,在享有度仅为46.58%的情况下,农户对“村庄绿化”的需求强度却排在第13位。⑤农民环保意识淡薄,导致农民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对外部自然环境随意施加影响,加剧了对农村环境的破坏程度,制约着我国低碳农村的建设。综上所述,我国低碳农村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既存在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农村工业化进程和其他环节之中。建设低碳农村要以低碳技术为保障,以低碳农村发展政策为支撑,以农民的广泛参与为保证。财税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可以为低碳农村建设提供相应的激励或约束机制,规范相应市场主体的行为,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农村建设。

四、财税政策扶持低碳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推进低碳农村建设不仅需要广大农民的参与,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也至关重要。财税政策作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财政支出、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笔者认为,财税政策扶持低碳农村建设的路径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增加财政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我国建设低碳农村的关键就在于财政资金的投入。低碳农村建设应从两方面考虑,即同时实现农业生产低碳化和农民生活低碳化,这要求进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清洁能源(如沼气、太阳能等)的开发利用,节能环保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用品(如节能农用机械、高效生物农药等)的研发生产,农村现有环境污染(如农业生产污染、农村生活污染、乡村企业污染等)的治理,环保知识在农村的宣传等,基于低碳农业的弱质性和农民生活水平落后的现状,以上项目的建设都需要财政资金的投入。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不仅要保证每年低碳农村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规模,同时要合理安排财政资金在这些领域间的支出结构,例如针对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财政投入不充分的特点,应该考虑适当提高农村环保资金投入规模。分析我国目前的财政政策可以看出,现有的财政投入侧重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直接针对低碳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这就成为农村低碳技术研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农村污染治理等领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必须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总规模的同时优化其结构予以解决。

(二)合理设计财政补贴制度,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扶持低碳农村建设的财政补贴制度应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激励以广大农村为目标市场的企业研发和生产节能减耗的低碳农用产品;二是鼓励农村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这些新型低碳农用产品。首先,低碳农用技术的研发具有正外部性和风险性导致企业投入的积极性不够,其次,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和收入水平不高使其对低碳环保产品的偏好性较低。因此要同时达到这两个政策目标,就必须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考虑合理设计补贴制度,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在供给方面,通过财政直接或间接补贴,例如给予企业亏损补贴、价格补贴、财政贴息等,提升企业生产低碳产品的利润空间,从而引导企业进行新技术研发和环保型产品的供给;在需求方面,要进一步加大低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农副产品价格补贴、节能型农用家电价格补贴的力度,从而鼓励农村消费者购买并使用节能减排的新技术产品,同时也促进了低碳农业生产资料的推广。

(三)安排低碳预算支出项目,增强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国是一个城镇化水平尚低的国家,而低碳农村建设又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因此其对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则更为依赖。政府财政所承担的资源配置职能是通过预算支出的安排来实现的,通过把扶持农村低碳产业推进农村低碳建设的财政支出纳入预算的范围内,并设置低碳预算支出项目,将有利于政府把占有的社会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其在低碳农村建设中发挥最大的效用。同时在客观情况允许时可以通过立法把每年低碳预算支出的基本规模与增长速度进行确定,保证用于扶持低碳农村建设的财政资金的规模,从而增强扶持低碳农村建设的财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碳中和的重要性篇4

论文关键词:金融政策;低碳农业;信贷支持;低碳经济

低碳农业是在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的前提下,针对当前传统农业投资大、耗能高、污染严重等缺陷,从保护自然资源环境的角度提出来的。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各国之间的竞争开始表现为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的竞争。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步伐刻不容缓。农业生产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源泉,同时碳素也是由于土壤圈转化而来的。低碳农业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的降低,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保持农作物的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低碳农业还处在起步阶段,这就需要更好地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的支持作用,为低碳农业提供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1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性

1.1发展低碳农业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效应的重要前提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2007年,ipCC公布了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在1906年到2005年的100年时间里,世界的气温平均上升了0.74度。同时,随着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多,大气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上升。因此,发展低碳农业迫在眉睫。发展低碳农业,能够更好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增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保护地球作出了巨大贡献、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1.2发展低碳农业是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基础

全球气候的变化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出能力。同时,气候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农业方面的相关专家认为: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30年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将会下降10%左右,如果到了21世纪中后期,玉米、水稻和小麦等粮食作物的产量将会下降37%。因此,我国更好的发展低碳农业,是解决粮食稳定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低碳农业,推广先进的技能环保农业技术、创新能源技术,更好的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3发展低碳能力也是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

党中央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当前,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农作物的农药残留问题,造成了农产品的污染,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农作物收获之后,很多农户焚烧秸秆,造成了大气的污染。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环境,同时也危害着农民的健康。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只有发展低碳农业,才能够改变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为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供重要的保障。

2金融政策对低碳农业的信贷支持的现状1金融机构对低碳农业的资金支持不充足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步伐刻不容缓。但是由于我国的低碳农业还处在起步阶段,这就需要更好地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的支持作用,为低碳农业提供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投入资金和技术匮乏,农村金融的服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欠缺。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投资的风险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资助低碳农业的方面力度不大。政策性银行虽然加大了对低碳农业的投资支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投资主体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提升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但是,政策性银行在承担某项具体职能的时候,会受制于利益差别的影响,造成用于低碳农业的资金发生产业流动转移。这样就造成了政策性金融银行对低碳农业的资金和支持力度不够,影响了低碳农业的稳定发展。2我国的金融政策对低碳农业的融资体制过于保守,对投资产业的信心不足

我国的金融机构在对低碳农业的融资过程中,融资体制过于保守,金融机构和金融政策对低碳农业的发展前景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认识,对低碳农业的投资信心不足,从而导致了低碳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融资困难的情况。这样一来,低碳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会缺乏先进技术和充足资金的支持,在发展的过程中会越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利于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低碳经济也处在萌芽阶段,再加上低碳农业的风险性比较大,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对低碳农业的投资是很少的,阻碍了低碳农业的发展。3低碳农业的利益回报不稳定,社会投资的积极性不高

到目前为止,我国低碳农业还处在政府的投资阶段。由于低碳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这一种非市场化行为,这样就不能有效地保证社会的投资者得到自己应有的那份回报和收益。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资金对低碳农业的投资积极性就不高,投资融资的渠道也变得狭窄,从而严重制约了低碳农业投资的多元化和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

3强化金融政策对低碳农业的信贷支持1进一步加强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对低碳农业的支持力度

完善政府职能对低碳农业的支持力度,对低碳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能源的立法工作,完善立法体系。政府要积极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保障能源发展战略的有序运行和实施,进而确立国家能源中长期发展的法律地位。第一,要积极制定和修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法律法规,为更好的保护环境和缓解温室气体的排放奠定重要的基础;第二,积极制定与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通过法律法规等手段激励和引导经济主体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第三,政府进一步明确环境保护企业和银行之间的责任和义务,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发展。其次,政府要完善奖惩制度,做到赏罚分明。积极鼓励经济主体和民众提高对低碳农业的支持力度,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严格的惩罚,形成对民众的法律约束;再次,政府要加快推进我国的能源体制改革,加快能源改革的步伐。积极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积极推动当前我国可再生资源发展的体制建设,进而能够更好的培育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资源,实现政府职能对低碳农业的支持力度。2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低碳农业的金融政策支持

首先,不断加强和完善关于低碳农业的技术创新和改造工作,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各类银行和金融机构要从低碳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前景出发,开展金融产品和金融信贷的管理制度创新,更好地利用我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努力建立起由金融政策支持的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金融长效机制。其次,要积极完善企业征信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在金融政策对低碳农业的信贷支持过程中,金融机构应该加强与低碳农业相关部门的合作与沟通,积极监督和引导金融机构为低碳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改善节能环保领域的融资服务。再次,相关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金融理念,充分发挥我国金融机构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加强对低碳农业投资的创新力度,降低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筹资成本。

3支持农业领域低碳技术的引进与开发,提高低碳领域的技术水平

在发展低碳农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靠先进科学技术的保障。农业政策性金融要积极把金融信贷与低碳科技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支持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科技成果的推广,提高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水平,大力推广低碳农业的科技成果。比如说;南京农业大学研究小组在河南成立了低碳农业合作试验示范基地,对低碳农业进行了研制和开发。通过多年的努力,这个小组研发了应用生物质碳工程的转化技术,新型高质量肥料的研制开发,最终形成了规模的生产力,促进了低碳农业的发展步伐。4大力支持农资行业发展,促进农业快速发展转贴于

党中央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当前,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就是来源于农作物化肥的使用和牲畜的粪便。例如,生产和使用氮肥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310倍,牲畜的粪便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人的80倍。因此,低碳农业的金融性政策首先要加大对农资行业的投资力度。可以通过对牲畜粪便进行有机处理。比如可以推广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将牲畜的粪便以及生活垃圾制造成沼气,这样既可以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清洁能源,促进农业低碳化的快速发展。另外,还要加大金融机构对肥料改进的程度,国家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以及缓控释肥等,促进农业肥料利用率的提高,进而减少环境污染,促进了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5金融机构应该严格管理,突出重点,加强对低碳农业的金融服务工作

首先,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对技术改造和创新的支持。各个银行金融机构应该研究有关节能环保产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加快信贷管理和金融产品的制度创新,进而充分利用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建立信贷支持节能创新的长效有机机制。国家的政策性银行要加大对科技产业重大项目的支持和投资力度;其次,建立低碳农业的贷款交易平台。贷款交易作为一种最新的银行业务,对经济战略的转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发展低碳农业的过程中,可以加大对低碳农业发展的贷款力度,实现银行信用风险的分散和转移;再次,实现金融机构外部监管框架和层次的宏观化。通过加强系统性、宏观性的监管框架,进而形成积极有序的同行业竞争态势,实现信贷工作的有序运行。6积极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碳中和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低碳试点城市;低碳消费;评价指标;发展路径

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低碳发展是世界潮流和历史要求。自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推动低碳试点城市的工作以来,全国已有8省34个城市列入低碳试点城市建设,不少城市为实现产业结构低碳化、能源结构低碳化、消费结构低碳化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气候司[2012]3760号)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个人和家庭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随着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从生存型向享受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推进城市消费领域低碳化成为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城市是资源终端消费和碳排放(直接和间接)的集聚空间,研究社会消费领域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1构建城市消费领域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1.1实现城市低碳消费是推进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的客观要求

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将对其他城市的低碳发展起到引领和示范效应,而构建城市消费领域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评价低碳试点城市建设的水平和成效,而且能够为低碳试点城市建设提供方向和思路。众所周知,城市空间集聚大量人口,是物质与能量交换最为频繁的区域。据联合国人居署出版的《世界城市状况报告》表明,城市集中了全球50%以上的人口,在未来20年内,城市居民将占到世界人口近60%。城市占地球表面不到1%的面积,却消耗世界约75%的能源,城市消费领域的低碳化正日益受到政界和学界广泛重视和关注[1]。从目前情况看,许多低碳试点城市的工作思路和方案设计仍然参差不齐,尤其是低碳试点城市的消费领域的低碳化评价指标更是五花八门;因此,科学地构建消费领域的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城市管理的政府而言,既能明晰工作目标和方向,又能突出工作重点和抓手,也可通过评价指标评估低碳试点城市建设的工作绩效。

1.2科学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是引导城市消费领域低碳化的有效途径

城市既是能源消耗的高强度地区,也是温室气体(Co2)排放重点地区。目前,中国拥有4个直辖市、333个地级市、县级区划数2852个(含860个市辖区、368个县级市、1453个县、117个自治县),如果每个城市都实现消费领域低碳化,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就有坚实的基础;因此,城市的消费低碳化既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也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科学、合理、可行的消费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还能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如低碳交通指标可引导公众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公共自行车、公交车、地铁和高铁)实现绿色低碳出行。低碳家庭指标可引导公众多用“峰谷电”、节能灯(LeD绿色照明)、办公室倡导“2026空调计划”等,把低碳消费的抽象概念转化为操作层面可评价的指标,把抽象化的低碳消费概念变成具象化、可量化和具体化的社会行动,其意义是深远和现实的。

1.3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为实现城市消费领域低碳化

转型提供有效的政策工具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姆(BenjaminBloom)认为,评价(evaluation)是对想法(ideas)、方法(methods)和材料(material)等做出的价值判断的过程,是运用标准(criteria)对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经济性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方法,从而得出可靠的并且符合逻辑的结论[2]。评价指标具有导向性、规制性、激励性、可测性、可量化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城市低碳消费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能让城市的管理者和政策的制定者清晰地认识到城市消费领域低碳化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发挥政府和市场在城市资源配置中的自身的功能,倡导和引导社会公众和消费者的绿色低碳消费行为。同时,也可直接转化为政府推进城市消费低碳化转型的明晰的、量化的政策工具和评价方法,成为政府评价各个相关的职能部门工作绩效的重要的量化指标,也可作为城市间在消费领域低碳化发展水平和工作业绩的评价标的。

2城市消费领域的碳排放的特征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消费领域碳排放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联合国人居署(Un-naBitat)认为,基于消费端,城市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占全球比例达60%~70%。联合国ipCC组织第五次评估报告认为城市的Co2排放水平已经占全球能源利用排放的71%~76%[3-4]。据统计,中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54.91%(2013年),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增加到7.44亿,人均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增加了3.6倍左右[5]。随着中国城镇消费特征从生存型向享受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城市消费领域的低碳化将倍受关注。

2.1城市能源消耗终端具有碳排放的放

大效应”城市是人口和资源高度集聚和高度消费的物理空间,是以其人口资源要素集聚而凸显运行的高效率,也正是这种高度集聚性成为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碳排放(碳耗)的集聚区域。研究表明,每一个能源消耗终端都具有几倍至十几倍地减少一次能源消耗的“放大效应”,消费终端的节能减碳是一项“事半功倍”的工作。国际地方环境行动理事会(iCLei)对全球41个城市进行了各行业温室气体贡献率统计,结果显示城市消费领域和行业碳排放贡献率持续走高(如表1所示)。同时,交通、住宅等社会生产活动和路灯、建筑及设施、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成为了城市碳排放相对集中的几大领域。

2.2城市的直接碳排放与间接碳排放

城市的碳排放来源(简称“碳源”)包含了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通过区域内的火电厂为城市提供电力和供热属于城市的固定碳排放源,即直接碳排放;从理论上讲,电力消费过程并不产生碳排放,但是,根据国际能源署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当前全球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占据总体碳排放的40%左右。其中更多的是表现为间接碳排放,或者叫做“消费型耗碳”(即主要使用“二次能源”后产生的碳排放,如居民生活、商业活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绿地、城市照明、社会废弃物回收以及基础能源资源供给(供电、供水、供气)等)。

2.3城市社会公众(家庭)是节能减碳的主体

城市社会公众(家庭)构成了城市的活动细胞,是参与城市各项功能的核心要素,也是最重要的能源消费部门之一。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Co2越来越多,并对社会总的碳排放量产生重要影响;每位社会公众个体以家庭为单位,通过消费推动城市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居民的人均碳排放已达7.26t/人•年(2014年),家庭年碳排放量达到平均20.52t/人•年,其中仅家庭日常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量就占社会碳排放总量的21%[6]。对比国外发达城市的家庭碳排放水平,具有很大的降低碳排放潜力。

3城市消费结构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城市消费特点与重点、关键碳排放源,以及城市能源资源消费的模式和领域分析,城市消费领域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应从以下四个重点领域着手:一是城市低碳交通领域的相关评价指标;二是城市家庭低碳消费领域的相关评价;三是城市公共事业消费领域的相关评价;四是城市低碳商业消费领域的相关评价(如图3所示)。

3.1低碳交通消费评价指标

根据oeCD和iea的报告,城市交通部门所产生的排放量达到1/4,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排放源部门。交通部门碳排放量已经呈现骤升态势,据相关研究表明,到2050年,全球交通部门所排放的Co2总量将达到2×105亿kg[7]。而在城市交通领域,公共交通系统低碳化建设、私家车的绿色出行、电动汽车进家庭是低碳交通发展的重点评价内容。1)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与评价。城市低碳交通评价指标,主要评价城市地铁(轨道交通)的发展水平,地铁系统越发达,人们越乐于低碳出行;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施里程数,反映了一座城市低碳交通建设水平,也反映了消费者低碳出行的程度。城市公共交通使用新能源车辆的比例,反映城市管理者在低碳公共交通上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城市公共自行车普及率,也是评价城市低碳交通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的可量化的评价指标。2)社会低碳交通消费的评价。私家车数量的增长是城市交通领域碳排放快速增加的直接原因。根据调查统计,城市私家车平均年碳排放为3.0t/年左右;因此,城市机动车拥有量和私家车拥有量都能反映一座城市在汽车交通领域中的碳排放水平,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量和年行驶公里数是社会公众绿色低碳出行的重要评价指标。同时,城市公交分担率,一方面衡量低碳公共交通体系的便捷程度和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评价社会公众使用公共交通出行习惯和低碳意识。此外,新能源私家车数量、城市公共自行车人均拥有量都是评价城市低端交通的发展水平的指标,对低碳城市建设具有导向意义。

3.2低碳家庭消费评价

城市家庭是能源消耗(碳排放)的终端,低碳家庭的建设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和细胞,低碳家庭评价是城市消费领域低碳化评价重要指标,主要分两方面进行评价:1)家庭低碳消费评价。评价低碳家庭主要看一个家庭的低碳意识、低碳文化和低碳知识,具体体现在家庭在装修和生活中是否有意识地使用低碳产品、节能产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家庭装修在选择照明技术产品中,会面临传统的白炽灯、节能灯、LeD绿色照明灯的选择,LeD灯绿色低碳照明,不仅节能效果好,而且价廉物美。在家用电器选择上也有能效标识,家庭是否都采购节能产品。家庭峰谷电使用比例是评价城市家庭用电结构优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家庭垃圾分类实施比例,既评价家庭绿色环保意识,又评价家庭是否把垃圾处理作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资源再生利用认识水平和行动结果。2)家庭消费的低碳化评价。家庭消费领域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用能领域,如照明、家电、暖气、空调、炊事等方面,具体主要反映在几种能源资源的消费形式,如用电、用热(北方暖气、南方取暖)、燃气和用水等;因此,采用评价指标:家庭年均用电量(aD用电量)、家庭年均用气量(aD用气量)、家庭年均用水量(aD用水量),aD为活动水平数据,eF为碳排放因子。核算家庭年均碳排放量,还包括家庭用热量(aD用热量)和家庭私家车耗油量(aD汽车油耗量)

3.3商业低碳消费评价

商业低碳消费是城市消费低碳化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关注商业低碳消费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最直接的标识,评价指标和维度主要选取三个方面:1)低碳宾馆绿色低碳评价。低碳宾馆评价的指标和内容很多,城市宾馆和酒店星级、档次不同,提升设施的用能效率是常态化的工作,如宾馆和酒店开展智慧节能系统、采用LeD绿色照明技术。根据统计分析,我们选择两项评价指标,主要起到导向性作用,如“一次性洗簌用品”减少量和宾馆的新能源开发利用率等指标进行评价。分别反映城市宾馆绿色消费意识和水平,评估宾馆行业中新能源普及情况。2)商场低碳消费评价。商场是现代城市商业消费活动的重要平台与场所,能源消耗很大和物品包装用量多,重视商场的绿色低碳消费的评价十分必要。倡导商场使用高效节能LeD照明、提高商场商品包装回收比例、减少塑料袋使用量、线上网上购物比例都是消费绿色低碳化的具体体现,设立相应的评价指标,能得到各方的重视。此外,商场销售绿色低碳标识的商品种类也是评价商场低碳消费理念和意识的重要指标。3)餐饮业低碳评价。餐饮业是现代城市服务的重要部门,无论其能源消耗,还是用水、食材消耗都与城市消费者息息相关。餐饮业低碳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低碳餐饮“光盘行动”、餐饮业节电节水节料行动、“一次性”餐具使用等方面。

3.4公共事业低碳消费评价

碳中和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发展前景

21世纪的今天,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于全球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低碳经济更是本着较为深远的角度,实现格局的不断转换和技术的创新,在新的合作形态寻求中,做好低碳经济的适应性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的不断创新和突破,在长足发展中状态中,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一、基于低碳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行业格局的调整和发展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低碳经济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低碳经济理念的结合下,注重低能耗低排放的经济发展。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俄熔岩,低碳化模式的发展和应用,更加注重行业格局的调整。

首先,在商品贸易格局的优化调整中,主要是做好商品贸易的格局优化,将传统的石化能商品进行不断的调整,并注重资源消耗性的商品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的合理有效发展,注重国际贸易的综合性发展。在新能源以及绿色能源商品的应用中,实现高科技新材料商品的有效性应用,将节能化环保特点实现,注重国际贸易相关比重的不断提升,注重商品贸易结构的一种优化和调整。

其次,对于地区贸易格局而言,在优化调整中,就要结合经济结构的一种优化调整过程,实现经济发展的低碳化形势,在低碳技术的应用中,体现出生产低碳化的商品过程,做好国际贸易竞争的优势发展,注重国家贸易地区的平衡性发展。

最后,低碳商品的生产中,就要联系低碳经济的一种重要发展过程,结合资金技术的优势发展,做好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联系资金技术的不断创新,实现低碳经济的不断和谐有效性发展,最终从根本上调整国际贸易的一种地区格局发展。

二、基于低碳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内涵的拓展

现代化低碳经济的一种背景发展中,就要联系国际贸易的基本内涵,在内涵的拓展中,及时的转变传统的国际贸易内涵,实现碳金融理念的不断融合。碳金融的服务过程中,通过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逐渐减少,将人类社会活动对于环境的危害逐渐降低。

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发展中,国家贸易领域的发展,更是联系金融制度规范的相关标准,注重金融交易活动的充分讲解,在碳金融活动的基础发展中,实现资源上的有效分配,并在资金的不断配置中,做好排痰技术的不断支撑和应用,实现碳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保证。

低碳经济的创新发展中,就要实现国际贸易内涵的不断拓展,在国际贸易服务内涵的广泛拖住中,结合国际贸易的相关参与者的动向,做好低碳性的环保,在碳金融发展价值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对更好的国际贸易发展方向有效性的追求。

三、基于低碳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技术的创新

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中,联系低碳技术的一种技术支持,在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实现低碳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在国家贸易的发展中,更要注重技术上的不断擦红心,将国际贸易的有效性发展全面实现。

在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贸易商的发展中,就要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特点,并在资金技术的过多投入中,实现技术上的不断革命和创新,在自身经济的低碳发展中,将经济的低碳发展综合性的实现,注重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实现新技术革命的根本创新和发展。这种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应用中,做好新一轮技术的有效性革命,在国家贸易技术的转移中,将国家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强,实现国家之间的有效性技术合作。

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中,就要联系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在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中,注重低碳经济的单边贸易过程,避免各种贸易规则的产生,最大程度上避免贸易壁垒的产生。而低碳经济的发展中,一旦碳标签的出现,就要联系发达国家的相关发展过程,注重使用和推广的过程。碳标签在始终中,往往是结合相关产品的一种原材料制造,并注重制造储运相关发展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控制,在标签的形式分析中,对消费者告知。关于贸易壁垒的打破之后,就要结合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对碳关税措施制定,并将碳的排放量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做好碳排放量的根本控制。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现代化低碳经济的基础发展理念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积极推动作用。而低碳经济中的国际贸易发展更要结合低碳经济发展的主题,对经济发展模式有效性的转变,在粗放型经济发展转变为集约型经济模式的发展中,将碳排放量减少,对绿色产品生产,实现低碳技术的有效性创新和发展,注重国际贸易的有效性应用和发展,这种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实现了国际贸易的科学进步,同时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宏岳,陈然.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J].经济问题探索,2011,02(1):66-71.

[2]雷玲.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发展分析[J].中国商贸,2015,11(4):109-110.

[3]袁嫣.浅析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发展[J].中国商贸,2012,12(31):214-215.

[4]付潇雨.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4,06(5):21-22.

碳中和的重要性篇7

知识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

知识讲解指导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就来学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无论呼入的新鲜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识,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通过这节教学,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与前面的物质学习联系起来,织成知识网。通过本节的学习,完善并提高学生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认识。

在氧气、氢气后学氧化碳,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陌生。如学习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入手,到物质的用途学习。物理性质主要学习色、味、态、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内容。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习。

此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的教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形成知识的重要作用。实验探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均有重要作用。

本节知识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学科中已经接触过的知识。教学中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建议:

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在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形成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利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根据学校情况(生源、实验条件)不同,采用开放程度不同的实验探究法学氧化碳的性质。

采取小组讨论式学习模式。

联系实际生活、生产学氧化碳。

课程结束指导

引导学生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学氧化碳的用途从用途复氧化碳的性质。

课外实验指导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有条件时可以用干冰来制备,这样能避免用盐酸与石灰石制它的氯化氢气的干扰,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认识更清楚。建议补充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用U型管做,并为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打下良好基础且过渡自然。

教学设计方案1

教学过程:

【引言】

在某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约有十四、五米,因为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曾在井内烧火,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了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是谁在作案呢?

原来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来学氧化碳。

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占0.03%,如果超过1%,就对人类有害处,4%~5%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10%的含量人就会窒息死亡。

【板书】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二氧化碳的气体。

【演示】

如图:两只纸口袋保持平衡,向其中一直口袋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讲解】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977克/升。比空气重。刚才我们介绍的致人死亡的井的底部有较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密度大,因此,难于扩散。

【提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举例说明。

【小结】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如果将温度降低至-78.5℃(101千帕),气体二氧化碳就变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含义是“外形似冰,熔化无水”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板书】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演示】

两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且下面的火焰先灭。

【提问】由此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板书】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进一步解释上述事故的发生及蜡烛熄灭的原因)

【讲解】在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等处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

【提问】怎样测试菜窖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

(学生讨论后归纳)

【讲解】在菜窖里做一个灯火实验,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人不要进去。

【演示】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颜色变红,加热后红色褪去,又恢复紫色。

【讲解】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生成碳酸(H2Co3),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板书】2.和水反应:

H2o+Co2==H2Co3

【演示】

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板书】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讲解】碳酸钙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钙溶解变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CaCo3+H2o+Co2====Ca(HCo3)2

碳酸氢钙溶液加热后,又变成碳酸钙

广西桂林著名的芦笛岩内的石柱、石笋或溶洞都是长年累月发生上述反应所致。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可用之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讲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二氧化碳也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板书】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且比空气重,可用它来灭火。(简介灭火器原理)

2.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可用它做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3.工业制纯碱和尿素等。

4.植物光合作用。

【小结】二氧化碳是碳的一种重要化合物,掌握它的性质后合理利用它。

教学设计方案2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既二氧化碳与水、与石灰水的反应

教学过程:

【引入】

找有关温室效应或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录像放1~2分钟。

提出问题: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多少?

2、多些行否?

3、没有行否?

4、二氧化碳有什么重要性质?

【展开】

教师组织学生实验。

根据学校条件不同,采取不同方案。

方案一:学生以小组形式活动。教师将实验内容提前印成学案发给学生。课堂上简单讲解实验注意事项。而后又学生一小组为单位实验,边实验边填表分析每个实验的现象与结论。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板书填表来认识C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方案二:学生以组为单位活动。教师将实验内容提前印成学案发给学生。教师讲一个实验学生做一个实验,总结一个实验。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板书填表来认识C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方案三:学生边讲边实验。

方案四:教师演示实验,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逐步得出结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生实验:

实验1:观察气体实验

利用简易气体发生装置制取一集气瓶二氧化碳,观察。再将一根燃着的火柴伸到瓶口,观察火柴燃烧的情况。(用小型塑料瓶装)

实验2:溶解性实验

向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一半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

实验3:灭火实验

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观察

实验4:密度实验

在自制杠杆天平的两端挂上质量相同的两个纸盒或一次性水杯。杠杆平衡后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象倒水一样倒入其中一个纸盒或杯子里。观察。

实验5:与水反应实验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滴入2滴紫色试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一段时间,观察。加热试管,使试管内液体沸腾,观察水溶液颜色。

实验6:与石灰水的反应

试管中取少量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一段时间,观察石灰水变化。与水反应实验

实验7:趣味实验

打开一瓶汽水瓶盖,立即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另一端伸入一支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

总结: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灯火试验)

2.与水反应

Co2+H2o===H2Co3(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H2Co3====Co2+H2o(碳酸饮料)

3.与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抹墙)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灭火:na2Co3+2HCl===2naCl+H2o+Co2­

2.化工产品的原料

3.制冷剂

4.植物光合作用

四、石灰是的用途

石灰石、大理石、白垩的主要成分都是:CaCo3

主要用途:

1.建筑材料

2.制生石灰:CaCo3=====Cao+Co2­

3.制水泥

结束:

讨论:为了使用石灰浆(氢氧化钙)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时,墙壁反而潮湿?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生炭火盆是为了生成Co2

C+o2====Co2

Co2+Ca(oH)2===CaCo3¯+H2o

生成的CaCo3会比较坚硬。但引有水生成,反而开始墙壁会潮湿。

探究活动

1.试设计家庭化学实验证明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存在。

2.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占0.03%,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占4%。怎样用实验证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

3.调查报告:结合生活经验,查阅资料,试写出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报告。

4.讨论:二氧化碳是如何造成温室效应的?

提示:

碳中和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低碳生态小城镇;发展引导;质量评价;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9;X32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6.04.008

1引言

小城镇被称为“城之尾、乡之首”,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也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环节。2014年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消耗了大约85%的资源、能源并排放了等比例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国家发改委(2015)提出了“创新、绿色、智慧、人文”的新型城镇建设方向。低碳生态小城镇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社会高效综合体,不但为区域城市提供生态产品,还是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低碳生态小城镇如何建设?目前尚没有统一答案,但有一点共识,发展低碳生态小城镇首先要对其建设管理的指标体系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全面系统、功能互补、有机衔接、密切配合的指标体系来引领和指导建设实践,是小城镇低碳生态发展的必经之路。

2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内涵和模式

对于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内涵和发展模式,学术界尚未形成一致观点。俞今[1](2011)以开化县华埠镇为例研究了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关键问题,提出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基本特征为循环共生性、高效经济性、城乡统筹性、和谐宜居性。欧阳怀东等[2](2013)提出了包括社会经济、规划管理、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7大类35项共62个指标构成的低碳绿色生态小城镇建设标准。程炎焱[3](2014)从产业结构、城镇规划、低碳建筑、低碳生活方式等四方面提出了“四位一体”的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管理模式。周频[4](2015)认为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建设重点在于在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要从城镇的生产、生活、交通、社会等各层面实现低碳排放。笔者认为,低碳生态小城镇本质上属于生态小城镇的范畴,是生态小城镇的必然要求,其对生态小城镇的追求,是从节能减排及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角度展开并深入的,对生态小城镇的其他特征(如和谐共生、循环利用等)并非忽略,而是在减少碳排放的基础上加以重新整合,低碳生态小城镇是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小城镇-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

国内外有不少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典型范例。丹麦凯隆堡(Kalundborg)以建设生态工业园为突破,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生态工业园,它的主要生产模式是某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另一企业的生产原料重新投入生产,形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日本北九州生态城镇建设的核心是建立以“3R”为导向的控制指标,即减排(reduce)、循环利用(recycle)和再利用(reuse)指标,地方政府通过提供循环经济所需的基础设施、资金和人力资源,鼓励企业、商业、消费者以及本地居民之间通力协作,从而建立起物质循环利用的生产生活模式,实现零废弃物排放。北京长辛店生态城作为北京首个低碳社区示范项目,制定了包括节地、节能、节水、节约材料、可再生水回用等在内的19项可持续发展指标,通过指标引领和控制,其绿地率超过50%,生活垃圾实现100%分类,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常规小区减少50%以上。上述案例启示我们,理念超前、功能互补、衔接配合、科学系统的低碳生态指标体系是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通过低碳生态指标体系引领小城镇建设,是低碳生态小城镇发展的必经之路。

3低碳生态小城镇指标体系的功能

构建指标体系的前提是明确指标的功能与定位,必须根据不同功能定位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低碳生态小城镇的指标体系主要应具备三大功能:一是指导引领功能。构建低碳生态小城镇发展引导性指标体系,明确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形成推进措施和实施方法。二是监督评价功能。构建低碳生态小城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低碳生态小城镇发展现状进行监督评价,发挥监督和纠偏作用,确保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顺利推进。三是绩效考核功能。构建低碳生态小城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科学衡量工作实际成效,提高投入资金使用效益,总结低碳生态建设经验教训,建立相应的纠错机制,见下图。

4低碳生态小城镇指标体系的构建

按照上述三类功能,分别构建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管理的发展引导性指标体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1低碳生态小城镇发展引导性指标体系

长期以来,国内外一些城市非常重视指标体系对城市建设的导向和评价作用,并针对不同目标设计了不同内容和层次的指标体系,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绿色城市、低碳小城镇、生态村镇等指标体系相关成果,将已有指标体系成果中出现的指标分类罗列,并将其中重复、相近的指标进行排除,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和统计数据的可得性,经过指标调整、重组和排列优化,形成了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发展引导性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根据系统目标层要求和核心引导指标内涵,建立了反映和指导实践的支撑层指标体系。以第2项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为例,建设低碳生态小城镇必然要求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因此,将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有效灌溉面积比重、节水灌溉普及率等指标作为其支撑指标。总体来看,引导指标的设置避免了指标过多导致重点不突出的问题,突出了低碳生态小城镇的本质内涵和内在要求,抓住了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支撑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对引导指标体系的深化和延伸,为实现引导指标的发展目标提供具体路径,增强了实践指导性。

4.2低碳生态小城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发展引导性指标体系对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性,但如何科学评价小城镇低碳生态发展水平和质量,显然引导性指标体系并不具备这一功能。从指标设置上来看,发展引导性指标体系的部分指标是路径性指标,而非评价性指标。如能源使用效率,对同一小城镇来讲,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显然会降低碳排放,但不同的小城镇由于能源结构不同,在能源使用效率相同的情况下,碳排放差异可能较大。再如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对同一小城镇而言,集约节约使用土地,降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是建设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应有之义,但由于小城镇在用地规模、空间布局等方面差异较大,相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可能对应截然不同的碳排放水平。因此,用这些指标进行小城镇低碳生态发展水平评价显然有失公允,有必要在区分路径性指标和水平性指标的基础上,依据水平性指标构建低碳生态小城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科学性,要在深入研究低碳生态小城镇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科学划分评价性指标和路径性指标,避免因指标属性差异影响评价的科学性。二是代表性,要在兼顾全面性的基础上,重点筛选反映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重点的核心指标,并将反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利用特点的相关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中,同时,要保证评价指标相互独立,避免多重共线性。三是可操作性,学术界设计的一些指标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高级性,然而受统计制度限制,部分指标缺乏统计资料的支撑,只能成为美好愿望。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便于数据采集和工作量化。四是公平性。尽量选择与低碳生态发展存在显著线性关系的相对性指标,既要确保指标高低能够直接反映低碳生态发展水平,又要做到指标之间标准、口径统一,符合定量对比评价要求。

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前提上,我们运用综合法、分析法、德尔菲法、相关系数法等方法,对低碳生态小城镇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科学设计。首先,区分路径性指标与评价性指标,确定备选的评价指标与评价目标之间存在确定线性关系。其次,根据低碳生态小城镇的本质内涵,深入研究各系统的基本要求,筛选出最能反映低碳生态小城镇核心要求和发展趋势的指标,克服指标体系过于复杂,精简性不强的问题。第三,进行专家咨询。就指标的科学性、完整性、可操作性等,利用德尔菲方法,广泛征求各方面专家意见,根据专家意见,对指标体系作进一步调整优化。最后,利用相关系数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校核,剔除现有统计无法获取的指标,删除变异系数较小、区分度不大的指标,同时,通过冗余度检验,消除指标之间的重复,确保指标的独立性和指标体系的精简性。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形成了低碳生态小城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4.3低碳生态小城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必然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特别是要投入大量的财政性资金。如何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用最小的成本,获取低碳生态建设最大效益,这些问题靠发展引导性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显然无法解决,因为引导性指标体系重在指导建设管理实践,质量评价重在评价结果和水平高低,无法衡量资金使用效益以及投入-产出、成本-收益等问题。因此需要研究和设计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绩效评价分析。

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绩效考核,主要有五项作用。一是信息反馈。通过绩效评价对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建成后的效果、可持续性等进行全面的后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经验和问题教训,并反馈给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为今后的城镇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二是风险预警。绩效评价是一个发现风险,衡量风险的过程,绩效评价结果除对项目成功程度有一个总体描述外,还能对可能影响项目绩效水平的重大风险进行评估,为后续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从而有效规避风险。对于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而言,绩效评价能够有效预警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生态环境矛盾及其倾向性苗头,有利于提前防范和化解。三是过程控制。通过绩效评价,可以监测低碳生态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建设进度、资金管理、安全保障、资源使用等方面的执行情况,通过与预期目标和预定计划进行对比,可以从中发现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思路,制定促进或纠偏措施,为实现预期目标提供可靠保障。四是发展导向。通过绩效评价能够总结分析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小城镇低碳生态建设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借助典型的示范引领,可以进一步扩大新型城镇化战略成果,有利于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持续进步。五是服务决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现程度,能够科学反映小城镇低碳生态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小城镇科学发展、规范管理和民主决策提供依据。

借鉴已有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结合低碳生态小城镇实际,从项目决策、项目管理和项目绩效三个方面,研究设计了低碳生态小城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3所示。

5结语

本文在系统梳理当前学术界对低碳生态小城镇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生态小城镇的本质内涵,借鉴国内外典型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建设经验及发展评价指标的有关成果,探索构建了具有发展引导、质量评价、绩效评价等功能和作用的指标体系,相信能够为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小城镇作为联接城乡、辐射农村、吸纳就业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对低碳生态小城镇的相关理论和发展指标研究尚显滞后,其建设管理实践远不能达到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要提高对低碳生态小城镇的重视程度,把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摆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要议事日程,以先进科学、系统精准的指标体系为引领,创新指标运用模式,建立动态监测系统,提高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从而助推新型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俞今.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关键问题研究―以开化县华埠镇为例[D].浙江师范大学,2011.

[2]欧阳怀东等.低碳绿色生态小城镇建设标准探讨―以黑龙江省为例[C].全国农业标准化研讨会论文集,2013.

[3]程炎焱.我国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路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4,12.

[4]周频.湖北省小城镇低碳发展的思路及重要途径[J].当代经济,2015,3.

[5]张尧庭.几种选取部分代表性指标的统计方法[J].统计研究,1990,1.

[6]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碳中和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全球性;低碳经济;国际贸易;影响

在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国际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引发了全球性气候变化问题,温室效应逐渐发展成为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在此情况下,为了应对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低碳经济发展理念逐渐出现,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国际贸易经济活动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针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就要把握全球性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形成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全新认识,从而结合全球性低碳经济的影响制定合理化的国际贸易策略,力求能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快国际贸易的发展进程。

一、全球性低碳经济的发展情况

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对生物能源、太阳能源、风力能源、核电能源等进行开发和利用,形成了现代工业形态的社会发展格局,极大改善了社会大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但是在逐渐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科学技术的应用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发了严峻的生态破坏问题,对资源的保护和生态建设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它能将绿色经济、环保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融入发展体系中,重点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促进环境友好型经济模式的构建,降低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对环境问题的不良影响。近几年,低碳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从2003年英国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后,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逐渐深入的情况下,低碳经济逐渐融入各国,引发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并且世界各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作了巨大的努力和尝试,低碳经济成为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人们希望能探寻更加高效、更加节约资源、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在国际社会引发更加广泛的关注,成为世界性的经济活动。并且低碳经济开始融入国际贸易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全球性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

全球性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来,在研究中要结合不同的影响方向进行细化分析。1.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现阶段在全球性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世界各国已经全面加强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视,并且受到世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驱动,低碳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各国在经济建设活动中高度重视低碳经济,重点针对低碳经济技术进行开发和应用,在低碳经济产业建设方面也做了一定的探索,促使国际贸易活动中低碳经济技术不断被不同的国家引进和应用,低碳经济表现出全球性的发展态势。而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对环境改善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还能促进各国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促进国家经济体系的合理化调控,提高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与此同时,很多发展中国家仍然保持加工贸易主导的方式,不仅会引发资源浪费的问题,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在此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为了适应低碳经济全球化发展转变需求,开始针对贸易结构进行创新和转型,极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也加强对低碳经济的重视,表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2.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低碳经济对于国际贸易格局产生的影响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低碳经济对进出口商品结构贸易格局产生的影响。在全球性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作用下,石油类型的不可再生能源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新型能源材料所占比重提升,并且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低碳类型商品开始取代会产生高消耗和高污染的商品,对国际贸易格局变化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二,低碳经济对地区贸易格局的影响。在全球性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际上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已经在低碳经济核心技术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果,低碳经济基本模型形成,使他们在国际贸易中表现出巨大的竞争优势,这就给尚未完成低碳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国际贸易压力,致使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活动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缺乏先进的技术、设备的情况下,无法有效实现低碳经济的转型升级,国际贸易方面高碳产品极易受到极大的限制,会降低国际贸易效果,甚至会给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此背景下,全球性低碳经济的发展实质上就会引发国际贸易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国际贸易格局造成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促使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强对低碳经济技术的探索,更好地融入国际贸易体系中。3.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全球性低碳经济的发展对国际贸易规则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并且重点从两个层面得到体现:其一,低碳经济影响wto的多边经济发展状态。从国际贸易组织高度重视贸易的气候变化影响后,我们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会对国际贸易的运行模式产生影响,也会对国际贸易框架造成巨大的冲击。而国际贸易组织在多边层面制定的贸易规则不仅仅能对国际贸易活动进行规范,还会适应全球性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适当增加关于低碳经济相关产品关税方面的问题,引入碳边境配额限制方面的规则,并提出低碳环保产品补贴规定等,在促进国际贸易规则变化的情况下也会影响国际贸易发展情况。其二,从民间机构层面角度进行分析,在发展全球性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无法依靠自身力量真正地对环境问题进行处理,特别是在多边体系和区域贸易协定组织等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情况下。因此为了响应全球性低碳经济发展的号召,民间机构会尝试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贸易规则,引导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相关贸易协会参与到低碳经济国际贸易活动中,提高国际贸易的生命活力,助力国际贸易在新时期背景下实现全面发展目标。

三、全球性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

全球性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国际贸易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国际贸易要想突出发展稳定性,在发展过程中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就要从多角度针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进行分析,使其能与全球性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相适应,带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下面就对国际贸易的发展策略进行系统研究。1.制定合理的低碳经济标准。在经济全球化深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低碳经济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如何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寻求合理的国际贸易发展策略、带动本国经济发展成为各国重点关注的问题。现阶段,为了能适应全球性低碳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全面解析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低碳经济的统一化标准,并使其以国际性政策文件的方式出现,再对其进行合理化的引导,确保低碳经济在全国范围内都能得到稳定有序的开展。与此同时,应该客观分析低碳经济作为新兴经济模式的特殊性,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自身利益也要积极促进低碳经济标准的制定,避免自身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在统一标准的作用下,各国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能促进低碳经济的有效转型,实现与国际社会的接轨,在国际合作中不断创新,获得良好的国际贸易发展前景。2.积极推广低碳经济技术的应用。低碳经济的发展应该将低碳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核心,只有具备完善的基础知识,低碳经济才能形成发展规模,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带动整合国际贸易发展,促进国际贸易活动中取得显著的成果。现阶段低碳经济中国际贸易已经成为重点话题,各国也应该针对低碳经济技术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在技术共享、资源共用的情况下,实现世界各国之间的团结互助,保障低碳经济发展能展现出国际化的发展态势,成为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环节,取得显著的发展成效。唯有如此,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才能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在发展实践中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3.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周边邻国友好合作的支持,只有能与周边邻国构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共同体,形成国际贸易大国,才能在应对全球性低碳经济冲击的过程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提升国际贸易层面的话语权,从而在当前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增强国际贸易发展稳定性,使国际贸易发展实践中能展现出巨大的竞争优势。

碳中和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活性碳纤维;粒状活性碳;嘉恒箱式活性碳毡净化器

StudyontheeconomicapplicationaboutJiahengtypeactiveCarbonFiberFeltCleaner

GaotaoZHanGwei-tian

(tangshanJiahengindustrialCo.,Ltd.,tangshanHebei,063020,China)

【abstract】thispapermakeaeconomiccontrastwithactivecarbonfiberfeltandgranularactivatedcarbon.andhaveaprospectforthedevelopmentofactivecarbonfiberfelt.thuspointsoutthepossibilityofpromotionandtheapplicationofeconomyaboutJiahengtypeactivecarbonfiberfeltcleaner.

【Keywords】activecarbonfiber;Granularactivatedcarbon;Jiahengboxtypeactivecarbonfiberfeltcleaner

活性碳纤维(activatedCarbonFiber,简称aCF)是继粉状活性碳(paC)和粒状活性碳(GaC)以后的第三代产品,是在20世纪6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活性碳。aCF主要分为粘胶基aCF、酚醛基aCF、聚丙烯腈基aCF、沥青基aCF等。aCF与以往的活性碳材料相比,比表面积大,含量丰富的微孔占总体积的90%左右,孔径分布狭窄且均匀,微孔孔径大多在1nm左右,没有大孔和过渡孔,吸附、脱附速度快、可塑性和再生性强。aCF表面有各种官能团,对于金属离子、某些有机物及某些气体有很好的选择性吸附功能,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吸附剂。

活性碳毡是采用人造纤维经低温炭化、高温炭化、活化等特殊工艺制作而成的高效吸附材料,具有丰富的微孔和高的比表面积,耐酸、碱,灰份少;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活性碳毡不仅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还原能力,吸附、脱附速度快,可多次重复使用。以活性碳毡作为吸附材料的嘉恒箱式活性碳毡净化器体积小、吸脱附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烟气净化、污水处理等耐高温和耐腐蚀场合。

1活性碳毡吸附性能、脱附性能与再生能力

吸附脱附速度快,再生能力强是活性碳毡的重要特性之一。将活性碳毡样品(比表面积946.7m2/g)与粒状活性碳样品(上海宝钢废气处理用粒状活性碳,比表面积为532.4m2/g)置于苯的饱和蒸汽中,开始时隔2min称重一次,当重量变化不太大时,每隔5min称重一次,直到吸附达到饱和为止,得到数据列于表1。

表1粒状活性碳和活性碳毡的苯吸附值、

脱附值随时间的变化比较,mg/g

tab.1Granularactivatedcarbonandactivatedcarbonfeltofbenzeneadsorptionandstrippingvalueiscomparedchangesovertime

将上述吸附饱和的样品置于120℃的加热炉中,用氮气吹扫,同样每隔一定时间称重一次,直至重量不再变化为止,脱附值随时间变化情况列于表1。

图1是活性碳毡(aCF)和粒状活性碳(GaC)的吸附脱附动力学曲线,可以看到活性碳毡在5min左右即达到吸附平衡,而粒状活性碳在20min以后才逐渐达到吸附平衡;活性碳毡在10min左右基本脱附干净,脱附率可达到90%,而粒状活性碳脱附非常缓慢,30min以后还有较多吸附物存在,脱附率不到60%,表明活性碳毡的吸附和脱附能力都远远高于粒状活性碳。

图1aCF和GaC的吸附脱附动力学曲线

Fig.1aCFandGaCadsorptiondesorptionkineticscurve

再生能力是吸附材料的重要指标,无论是处理废水、废气,还是回收溶剂,都希望吸附材料能反复使用。一般的粒状活性碳再生能力较差,每次脱附处理要损失20%-30%的吸附能力,因此通常情况下只能进行脱附再利用一次,但受其脱附成本限制,粒状活性碳脱附再利用价值不大。

表2活性碳毡对苯的吸附、脱附10次循环结果

tab.2activecarbonfiberadsorption,desorptionofbenzeneof

10cycleresults

表2列出活性碳毡对苯的反复吸附、脱附的数据,解吸条件为150℃下氮气吹扫10min。从表中的数据可见,第十次的吸附量仅比第一次的吸附量下降7%左右,说明活性碳毡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可经受多次重复使用(约70次)。

活性碳毡具有极强的吸、脱附能力,更快的吸、脱附率和良好的再生能力。这是由于活性碳毡具有独特的微孔结构,微孔直径小,大部分微孔直接开口于纤维表面,吸附、脱附时微孔的开口直接与外界接触的面积大,吸附质分子向内或向外扩散时阻力很小,可充分有效地利用巨大的比表面积。

2活性碳毡市场价格

目前在烟气净化处理方面,普遍采用活性碳毡型号为tY-1300,粒状活性碳要求碘值达到800mg/g以上,通过对国内几家活性碳生产厂家进行调查,活性碳毡含税价格均价为27.3万元/吨,粒状活性碳含税价格为5300元/吨,活性碳毡价格约为粒状活性碳价格的50倍。

表3国内活性碳生产厂家调查表

table.3inventoryofdomesticactivatedcarbonmanufacturers

3嘉恒箱式活性碳毡净化器应用经济性及前景展望

虽然活性碳毡市场价格相对较高,但活性碳毡因其自身性能优势也具有较强的应用经济性,主要体现如下:

1)吸附能力强,吸附能力为粒状活性碳的5倍以上,可以实现烟气净化设备小型化,设备投资更具优越性;

2)机械强度高,不易粉化,利于脱附再生;

3)再生能力强,理论上对脱附再生使用次数没有限制,使用寿命长;

4)通过设计可实现净化设备吸附脱附一体化,提高设备运转率。

表4活性碳毡与活性碳颗粒经济性对比表

table.4thetableofactivecarbonfiberandactivatedcarbonparticleseconomicalcomparison

因此在不考虑脱附成本的前提下,活性碳毡的单次使用成本要远低于粒状活性碳,具有较大的经济性优势。随着活性碳毡的生产和脱附工艺进一步成熟与完善,活性碳毡的使用成本与粒状活性碳已经基本持平,并呈现出逐步替代传统粒状活性碳的趋势。唐山嘉恒实业有限公司研发的实用新型专利―嘉恒箱式活性碳毡净化器,吸附材料采用优质活性碳毡,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吸脱附一体化等特点,在烟气净化、污水处理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

【参考文献】

[1]贺福,马谦中.活性碳纤维工业和长足发展[J].新型碳材料,1995(1):11-17.

[2]岳中仁.活性碳纤维的碳化活化机理[J].合成纤维工业,1995(4):31-36.

[3]华坚.沥青基活性碳纤维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5(3):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