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的抢救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5:29

危重病人的抢救技术篇1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急诊抢救;作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35-01

1急诊护士必须做到情绪要稳、操作要准确、动作要快、时间观念要强

1.1情绪要稳急诊病人起病急,病情重,病人及家属普遍存在急躁情绪。作为一名急诊护士,在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过程中,自己首先不要慌,情绪要稳定,在情绪稳定的同时,走路要稳;使用各种抢救药物查对要稳;向病人家属汇报病情时,语言要稳妥;向医生汇报各类报告及各项检查结果时要稳,要准确。只有保持稳定的情绪,才能临危不乱、急而有序地使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1.2操作要准确

1.2.1准确地使用各种抢救仪器在急诊抢救室备有各种抢救仪器,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准确使用各种抢救仪器,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抢救仪器的使用,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1.2.2静脉穿刺要准确急、危、重症病人循环功能衰竭时,应立即建立快速有效地静脉通路,建立有效循环,快速扩容。故静脉穿刺要一针见血,成功率要100%。

1.3动作要快在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工作中动作快非常关键。如外伤出血的患者要尽快止血;心脏骤停的患者要快速心肺复苏;服毒的患者要快速判断药物的性质、剂量,然后快速采取洗胃的方法。对于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只有快速操作,才能赢得抢救时机,因此“快”字的主要体现就是争飞夺秒地抢救患者的生命。

1.4时间观念要强急诊病人具有危重、突发、疑难的特点,因此,时间就是生命,强化时间意识就是要求每一个医护人员在头脑中牢固的树立延误时间就是延误抢救生命的意识,时间意识是衡量急诊护士素质的标准。所以,在抢救生命体征过程中,要抓紧一切时间作各种检查,并迅速将检查结果转交给医生,从而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使抢救工作有备无患。

2各种抢救要突出“急”字

护士工作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轻松,特别是急诊护士,每天面对的是病状各异的急、危、重症病人。因为与住院病人相比,急诊病人的病情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所以急诊急救工作处处体现一个“急”字。因此急诊护士在进行急诊抢救的工作中,心中的急救之弦要时刻绷紧,在检诊和抢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争取有效的抢救时机,询问病情,抓住重点,护理措施果断恰当,要急病人之所急,做到快速反应,迅速而准确地对病情进行评估,保证病人的基本生命支持,维持呼吸道通畅,建立快速有效的循环,积极抗休克、抗衰竭,通过急诊急救的紧急处置,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3急诊护士要有判定急诊病人在抢救时的护理方案和评定指标

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首先要判断的是药物的具体名称、剂量、中毒途径、是口服中毒还是皮肤污染中毒,中毒的时间及程度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经判断后,评定出可靠指标,确定抢救措施及方法。如经口服中毒者要用电动洗胃机彻底洗胃;经皮肤污染中毒者,应立即脱离中毒环境,脱去中毒衣物,用清水充分冲洗皮肤。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输液,应用解毒药物充分排毒、吸氧,对症处理。

4急诊护士必须具备过硬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4.1急诊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随着现代医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医学知识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急诊护士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来全面提高急诊护士的自身素质,为患者服务。

4.2急诊护士必须具备过硬的操作技术,如静脉穿刺、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与保养、止血的方法、包扎、固定、手术前的各种准备等,操作都必须熟练准确。

5急诊护士要有灵活的思维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

急诊护士在急救工作中必须做到:头脑要灵活;思维要敏捷;观察力要强;判断力要准确;抢救配合要迅速,在紧张有序的工作中抢救患者的生命。急诊护士还要具备丰富的临床抢救经验与方法,要加强心理素质培训,提高应变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

综上所述,在急诊急救工作中,急诊护士必须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要以病人为中心,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为己任,用赤诚的爱心和正确的价值观,把帮助患者赢得生命权和健康权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出色地完成所担负的工作任务,让患者起死回生。因此,我们护理人员在急诊急救中能具备以上五点,就是一名业务娴熟,技术过硬的护士,就能在急诊急救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秀华.急救护理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8月.

[2]张瑜.网络化急救运作纪实.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11月.

危重病人的抢救技术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2008年1月-2012年10月外科急诊收治的危重腹部创伤手术病人100例,其中,对照组男3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0.2±12.8)岁;实验组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28.5±12.6)岁。术前诊断:两组闭合性腹部外伤并脏器破裂分别为32例、34例,开放性腹部外伤并脏器破裂分别为18例、16例;入院处休克状态分别为18例、19例;合并胸部外伤分别为8例、6例,合并骨折分别为12例、1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主要疾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中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全部实施干预性护理。护理干预措施根据目前有关急诊腹部创伤手术,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的护理管理、护理体会和护理干预的相关文献[2.3.4]来制定,具体护理干预方法入下。

1.2.1知识和技能的培训:⑴手术室全体护士在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的组织下定期进行知识培训,如腹部的解剖,易损伤的部位,损伤后出现的病理生理特点,出现异常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各种急救药品的作用、使用方法、剂量以及不良反应。熟悉腹部手术全过程、以便准确传递手术器械及物品,配合医生手术和急救。根据以往的手术和抢救经验,制定急诊腹部创伤手术抢救配合程序。⑵对腹部损伤手术使用的特殊器械定期护理、保养,妥善保管,处于备用状态。了解各种抢救仪器的性能和原理,熟悉使用方法,熟练配合要点。⑶针对重症急腹症急诊手术术前准备不充分、容易出现手术风险的特点[5],根据病情及时评估病人的风险,制定相关风险的控制措施,学会跟病人及家属沟通技巧,争取病人和家属对手术的理解、支持。

1.2.2人员准备:接急诊科或病房电话通知后,问清病人病情、年龄、性别,立即通知麻醉师,启动手术绿色通道。值班的两名护士立即做好分工,高年资的护士马上安排手术间,开启空气净化设备和空调,准备好手术及抢救所需用物。夜间立即呼加班人员10min内到位;另一名低年资护士在手术室门口负责与急诊科护士交接手术患者,将手术准备时间缩短到最少。

1.2.3建立静脉通道:以娴熟的操作迅速建立最少两路的静脉通道,保证抢救药物进入体内的有效途径,协助麻醉医生快速完成气管插管,立即打开急救所用的物品。

1.2.4分工明确、密切配合:新老护士搭配,老护士临床经验丰富、判断准确、动作敏捷,各项抢救措施落实到位,老护士带着新护士在抢救患者过程中会忙而不乱,能做到急、快、稳、准。

1.3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由spss13.0软件包统计完成,计量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3结果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后,手术准备时间和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休克发生率降低,2h内手术率和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具体比较见表1。

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讨论

危重病人的抢救技术篇3

关键词:绿色通道;急诊腹部创伤;护理干预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上各式各样的潜在的危险不断向我们袭来,造成急危重症种类及数量逐年增加[1]。而腹部创伤就是急危重症的其中一种,它严重危险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急诊手术绿色通道是维护和抢救腹部创伤病人生命的重要途径,护理干预在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0月外科急诊收治的危重腹部创伤手术病人100例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2008年1月-2012年10月外科急诊收治的危重腹部创伤手术病人100例,其中,对照组男3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0.2±12.8)岁;实验组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28.5±12.6)岁。术前诊断:两组闭合性腹部外伤并脏器破裂分别为32例、34例,开放性腹部外伤并脏器破裂分别为18例、16例;入院处休克状态分别为18例、19例;合并胸部外伤分别为8例、6例,合并骨折分别为12例、1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主要疾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中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全部实施干预性护理。护理干预措施根据目前有关急诊腹部创伤手术,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的护理管理、护理体会和护理干预的相关文献[2.3.4]来制定,具体护理干预方法入下。

1.2.1知识和技能的培训:⑴手术室全体护士在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的组织下定期进行知识培训,如腹部的解剖,易损伤的部位,损伤后出现的病理生理特点,出现异常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各种急救药品的作用、使用方法、剂量以及不良反应。熟悉腹部手术全过程、以便准确传递手术器械及物品,配合医生手术和急救。根据以往的手术和抢救经验,制定急诊腹部创伤手术抢救配合程序。⑵对腹部损伤手术使用的特殊器械定期护理、保养,妥善保管,处于备用状态。了解各种抢救仪器的性能和原理,熟悉使用方法,熟练配合要点。⑶针对重症急腹症急诊手术术前准备不充分、容易出现手术风险的特点[5],根据病情及时评估病人的风险,制定相关风险的控制措施,学会跟病人及家属沟通技巧,争取病人和家属对手术的理解、支持。

1.2.2人员准备:接急诊科或病房电话通知后,问清病人病情、年龄、性别,立即通知麻醉师,启动手术绿色通道。值班的两名护士立即做好分工,高年资的护士马上安排手术间,开启空气净化设备和空调,准备好手术及抢救所需用物。夜间立即呼加班人员10min内到位;另一名低年资护士在手术室门口负责与急诊科护士交接手术患者,将手术准备时间缩短到最少。

1.2.3建立静脉通道:以娴熟的操作迅速建立最少两路的静脉通道,保证抢救药物进入体内的有效途径,协助麻醉医生快速完成气管插管,立即打开急救所用的物品。

1.2.4分工明确、密切配合:新老护士搭配,老护士临床经验丰富、判断准确、动作敏捷,各项抢救措施落实到位,老护士带着新护士在抢救患者过程中会忙而不乱,能做到急、快、稳、准。

1.3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由spss13.0软件包统计完成,计量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3结果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后,手术准备时间和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休克发生率降低,2h内手术率和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具体比较见表1。

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讨论

腹部内是人体重要器官所在,无论是交通伤还是暴力创伤,如抢救不及时或不力都会给病人造成生命危险、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致残率较高。因此,急诊绿色通道畅就是为了确保急诊危重病人的快速诊治而开通的通道,在急诊绿色通道畅中,特别是在急诊腹部创伤病人手术的绿色通道中,护士采取何种护理干预措施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争分夺秒、有效地抢救病人生命是一个深远的课题和实践。

在急诊绿色通道腹部创伤病人手术中,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在实施护理措施中,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护士能掌握更多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疾病的病理生理。通过技能训练使护士了解抢救仪器的性能、原理,每个护士都能娴熟操作各种抢救仪器,积极配合抢救。器械的定期保养和维护,以备随时抢救使用。在抢救过程中要全面评估病人的风险,做到随时、及时跟病人家属沟通,使病人家属了解手术风险,积极配合抢救。在抢救过程中做到新老护士搭配,即能有质量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又能促进新护士的快速成长。合理的人员准备和分工使抢救病人过程忙而不乱,做到了急、快、稳、准。从本组结果资料看出,急诊绿色通道腹部创伤病人手术的护理干预,能最佳配合医生抢救,明显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提高2h内手术的比例,降低休克的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显示了时间对救治生命的重要性。我还真心期望在今后的急诊“绿色通道”中,手术室与各科室能联动起来,使患者的救治按照一套完整全面的医疗护理计划进行,减少挂号、等待检查、交费等所造成的时间浪费,使检查和术前准备所需要时间减少到最少,从而进一步确保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6]。

参考文献:

[1]王会,王玉梅,舒阳.畅通急诊绿色通道重要环节探讨.吉林医学杂志[J],2011,32(8):1585.

[2]刘小芳,刘昌俊.加强手术室绿色通道护理管理对提高重症急腹症抢救的意义.临床急诊杂志[J],2011,12(2):132-133.

[3]易芳,吴珊,王燕等.绿色通道手术病人治疗与护理体会.护士进修杂志[J],2005,20(5):464-465.

[4]袁世明.确保手术室急诊绿色通道畅通的探讨.华夏医学杂志[J],2012,25(2):283-284.

危重病人的抢救技术篇4

【关键词】急诊科规范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1

我院是一个280张床位的县级医院,担负着全县壹百五拾多万人口的医疗救治工作。2005年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以来,在急诊护理管理的内容中突出体现了护理基础质量、护理人员抢救技术水平、应急能力、抢救设备的使用等方面内容。经过认真督导,我认为提高抢救护理水平的关键是规范的护理管理,而护理管理的关键应从以下方面来抓。

1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和落实

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核心制度的健全是规范化管理的第一步。重要的是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核心制度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让各位护理人员熟记,并使之落实到实际护理工作中,恪守“慎独”精神,才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

2护理急救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

(1)从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三方面实施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肃管理。并根据护理学的发展和护理新技术的应用,不断修定和完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组织规范化训练,提高技术操作水平,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是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同时,在护理技术操作中要把病人看作是具有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社会需要的人[1]。要对病人的整体情况以及不适症状进行评估,实行人性化护理。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树立安全意识。每一步骤、每一操作都不能给病人带来外源性感染,要把安全原则贯穿在护理操作的全过程中,随时采取防止意外发生的措施,及时与病人沟通,指导病人合作[2]。

(2)医院管理年督导中我认识到:在急救技术的掌握和急救设备的使用方面是一个薄弱环节。如止血包扎不迅速,骨折固定不准确,吸痰不规范,心肺复苏不熟练,心电监护仪不能全面掌握等等。这些方面的不足,将严重影响抢救的进程和抢救的成功。这要求作为护理管理者,自身应加强急、危、重症知识的学习,娴熟掌握各种急救护理技术、熟练使用常见抢救设备的使用方法、简单故障的处理、设备的保养和注意事项。把急救操作技术训练和急救设备的使用作为工作的重点,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和预期达到的目标,并组织实施。通过定期考核、实际观察、随机抽查等方式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力争每个护理人员都达到预期目标。

3抢救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

制定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预案,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演练。熟悉每一步骤,完成好每一操作,才能实现抢救时迅速、及时、准确,做到急而不乱,有条不紊,为抢救争取时间。

4重视对危重病人病情观察能力的培养

注重急危重知识的学习和临床护理经验的积累,采取直接和间接观察法,从危重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心理状态、特殊检查后、药物治疗以及一般情况如、姿势、呕吐等的观察,及时发现异常病情变化,分析产生的原因,及时提供有效的抢救和护理。同时作好病情观察记录,才能了解疾病的进程,判断病情的转归。因为患者的病情变化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只有加强护理工作的细节处置能力,对病情作全面的观察、判断,才能为病人提供整体的护理。

在护理实践中,必须随时观察,能机警、敏锐地以适当方式反应。这就要求每一急诊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医学知识、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度的责任心及训练有素的观察能力。做到勤巡视、勤观察、勤询问、勤思考、勤记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认真细致的观察,及时、准确地掌握或预见病情变化,为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时间。

5稳定心理素质的训练和敏捷反应能力的培养

(1)社会心理因素在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心理应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人们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一方面应激要消耗精力和体力,过度则形成消极应激。另一方面是在维持稳态过程中增长和发展应对的能力,即提高适应及作业能力,构成“积极应激”。护理管理者要及时通过不同的形式向护理人员提供心理支持,减少可控制性职业压力源,合理调配人员,缓减工作压力,了解其工作和家庭的困难,改善和提高其应对水平,降低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3]

(2)急诊科工作复杂且不可预见

急诊科病人急、危、重,常伴有生命危险。病情往往复杂多变、争分夺秒是抢救患者生命和减少并发症以及肢体残疾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要有急救意识,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冷静的头脑,敏捷的思维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果断的处置能力。且学会自我心态调整,使之保持在最佳状态,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在病人到达科室的最短时间内,做好各种应急准备,迅速准确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6努力完善科学规范的护理记录

门诊病人常因急诊入院,因此护理常规往往只停留在医生的口头医嘱下,急诊科护理人员必须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确保护理记录完整、规范和连续,要准确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为医生诊断明确准备第一手资料。同时,规范的护理记录也是防范医疗纠纷的关键。

7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牢固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

急诊科护理人员应进行急诊专业思想、医德医风教育,不断完善医院管理制度,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换位思考,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重视病人的意见和感受,主动积极和病人及家属沟通,以良好的态度和同情心对待病人,倡导良好的服务意识,认真学习交流技巧,协商技巧以及解决冲突的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及家属产生信任感、信赖感。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2004,14:399~400.

[2]张洪君.从医院管理年督导谈规范护理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6,6(3):10

危重病人的抢救技术篇5

关键词:剖宫产术大出血抢救配合管理

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和母婴高危状态的一种分娩方式,越来越普遍,但术中大出血是剖宫产的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及时、不得当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会危及产妇的生命[1]。本院在2007年至2010年42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抢救配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9例手术中抢救及时,术后恢复良好,无后遗症。4例病人因病情较重,做了全子宫切除术。现将剖宫产手术中大出血抢救护理配合及管理的体会,报道如下:

1建立建全急救措施并定期培训护理人员

手术室设有术中抢救护理配合应急措施,备有急救药品物品并专人管理;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尤其加强对5年内护理人员进行抢救配合的培训、考核;集中培训抢救设备使用方法、抢救技术操作如抽动脉血气等,采用一对一带教,即一高年资对一低年资;不断完善抢救流程及制度,全面提升了全科室护士应急能力。4年内应急抢救无差错事故发生,达到区内先进水平。

2病情观察

术中注意观察病人子宫收缩情况和生命体征,记录病人尿量。术中失血量达3000mL以上,动态监测凝血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随时评估术中病人整体情况警惕休克和DiC发生。剖宫产手术中,出血一般在胎儿娩出后胎盘剥离时或剥离后开始,往往数分钟以内可达上千毫升。因此,及时配合医师观察病情,准确估计失血量:方法:①面积法:根据手术敷料被血浸染面积估计失血量,按10cm×10cm=10ml统计;②容积法:吸引器容量瓶里的液体量减去羊水及冲洗液量,即为术中收集的失血量;③称重法:会阴垫被浸染后的重量减去未染前的重量,按1.05g相当1ml血计算;④目测法:无法收集的失血以视力所见,大致估计。为医师选择抢救方案提供准确依据。

3抢救措施

术中出血量500ml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并实施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行子宫按摩、热敷,宫腔纱布填塞,缝扎止血,子宫动脉结扎,必要时子宫全切除术等。缩宫素、垂体后叶素、氨甲环酸、血凝酶、等药物的使用,同时迅速补充血容量,抢救休克,密切观察病情进展。

4抢救护理配合

4.1手术前充分准备

4.1.1物品的配备择期手术,术前常规访视,了解病情,评估患者。急症手术,巡回护士主动与主管医师做好沟通,了解手术孕妇的情况,孕妇入手术室后,询问病史,查看病历,评估病情,对术中大出血高危因素者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贫血,妊高症等,术前备齐各种抢救药物、物品,急救车置于手术间,与输血科联系备好充足的血源。

4.1.2人员的配备术前评估为危险的孕妇,提早通知抢救小组成员,随时待命。

4.2补充血容量发生大出血时即增加1-2条静脉通道,必要时协助麻醉医师进行中心静脉穿刺术,根据中心静脉压变化及时调整输液输血速度,合理安排各种液体与药物的及时输入,对病情危重无法穿刺者采用静脉切开,加速输血输液,及时补充血容量。

4.3发现大出血即启动应急预案,密切配合

当术中胎儿娩出后,发现出血汹涌,手术医师、护士迅速评估,做出判断,立即汇报,并启动抢救应急预案,抢救人员、物品立即到位。现场人员分秒必争,合理分工,明确各自职责,确保各项抢救措施准确、及时、有效进行,及时抢救病人生命。

4.3.1巡回护士职责

术中巡回护士做好术中病情的观察,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神志、四肢末梢、尿量情况,输液速度要适应治疗需要,配合麻醉医师随时能报出输入液体的总量、种类,与术者、洗手护士共同准确估计出血量。采集各项检验标本,为医生提供可靠资料。及时提供手术所需物品及急救物品、药品;并及时做好抢救记录。在术中出血的患者因为血容量的不足,快速输入大量的急救液体会导致体温下降,一定要注意保暖。快速输入大量的库存血时应先将血加温至32℃左右,防止患者体温过低加重病情[2]。根据病人的四肢末梢微循环、皮肤颜色、温湿度等调控适宜室温、必要时采用足部热水袋热敷等保暖措施。

4.3.2洗手护士正确配合抢救

洗手护士应对患者病情及手术步骤做到心中有数,注意手术进展,及时、主动、准确传递器械,与术者默契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切口周围保持干燥、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4.3.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安全

由于病情危重,术中的口头医嘱、药品必须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用后保留空安瓿,以备查对;术中所用物品未经巡回护士同意任何人不能拿出手术间;输血时经两人核对无误签字后再输入,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5护理经验总结分析

5.1术中对失血量进行正确估计,对失血原因的正确判断,采取有效、迅速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对每个产妇进行术前风险评估尤为重要,对于存在有产后原发出血及继发出血原因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高症、贫血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孕产妇,术前应做好充分备血、输血准备。

5.2通过对42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抢救配合,总结了一定抢救护理配合经验:作为手术室的护士,仅仅知道单纯的手术配合技巧是远远不够,还应具备全面、扎实的理论知识作指导,娴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术中大出血的抢救流程,和操作技术,抢救时做到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有较强的应急能力和反应能力,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正确处理,密切配合手术医师;同时需不断学习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等,利用自己所熟练掌握的护理技能,全力为抢救病人赢得宝贵抢救时间和生命,充分体现优质护理服务和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参考文献:

危重病人的抢救技术篇6

我市为新疆北部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我院急诊科担任着全市急诊急救工作,120不仅要接市内急的一个县级诊病人,同时还要接各个乡场镇,各路段发生车祸病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便利的交通工具也进入了每个家庭,到了4、5月份,车祸逐渐呈现上升趋势,接120电话后,如何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病人由现场及时安全转运至相应科室治疗,成为我们急诊科医护人员不断努力与工作的方向,急诊护理服务不同于其他专科服务,急诊科患者病情往往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危急性,护理人员面对的是一种未知因素更多的高风险服务,理解急诊护理的特殊性,熟练掌握急诊护理的服务特性,是降低急危重症患者转运风险的有利保障。

1急诊护理应是专科技术服务

1.1如何接听120急救电话。值班人员认真接听急救电话,接警时要言简意赅,问清患者病情、性别年龄,家庭住址,有何标志,弄清患者所在位置,联系电话须登记清楚,对病情应做出初步判断若家属,病人情绪激动,紧张不安,要给予安慰及做出指导性应急措施,遇有用方言报警,听不懂时可指导其将电话给旁边能说普通话者,或者有交警在场时最好由交警接电话,因病人及家属往往描述不清,而交警对各路段非常熟悉,这样可以及时得知高速路上发生车祸的具置好迅速做出判断,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

1.2专科技术娴熟。急诊科是以病人生命需求为中心特殊单位,要求急诊护士训练有素,提高急救水平,为此,我院护理部每年派急诊科护士参加自治区开办的急诊急救专科培训班,并取得急诊专科护士资格证书;另外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急救搬运技术培训、徒手心肺复苏、各种抢救仪器、监护仪器操作使用及维护,形式有业务讲座,电视教学,外出参观学习考核等。从而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搬运技术,依据各种重大脏器疾病和危重病人的监测指标,按照特殊抢救程序凭借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及时果断地处理各种复杂情况,急诊专科护士需系统掌握多学科知识,并具有自理急危重症的能力,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在技术和技能上高层次运转,挽救患者生命。

1.3良好的应急能力。急诊抢救、安全转运是特殊的医疗护理活动,它对速度和准确要求很高,在伤情评估、正确使用抢救器材及各种处置方式的选择、应用上,均体现出一个急诊护士的快速反应能力。从重大抢救角度来讲,应急状态比反应速度更为重要,它反映了护士应急操作时对基本理论与临床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应急状态包括护士能够在瞬间调整心理、随时进入抢救状态,因此,护士的超前抢救意识非常重要。

2降低急危重症患者转运风险

2.1注重硬件建设。救护车内抢救物品摆放有序、合理,氧气筒固定牢靠。抢救室布局合理,要想做好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护理工作,必须要做到急救物品、药品齐全,用物摆放整洁,定点放置和专人管理,用后补充。还要根据患者的急救环境进行物品种类的更换,如呼吸机的种类可以换成便携式的呼吸机,这样方便携带,还有氧气,急救包,气管插管专用箱,同时增加随车医护人员配备,加强医护搬运密切配合,使急救转运同步进行,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保证了患者安全转运,降低风险发生。

2.2正确评估患者病情。接诊后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先对首要问题及时处理,如患者的神志,气道是否通畅,有无自主呼吸,脉搏和血压等,心跳停止行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路抢救生命。其次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再进行全身性评估,病情稳定以后要评估伤情的病因及发病时间、出血量、骨折部位等,以便给转运途中抢救和监护提供依据。

2.3详细与科室交接患者。护理人员将患者运送到目的地后,包括病历,转运前、后和途中的状况,如用药、输入液体、出血量、给予措施等,在接收患者的一方能完全了解患者状况,同时对交接的内容完全了解时,双方医护人员签全名,即完成交接流程。这样就大大避免因交接不当所引起的差错事故而影响了患者的安全转运。

2.4特殊患者的转运。①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转运:急诊科就诊患者中,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因我院不具备手术条件,而此类患者病情比较紧急,需转往上级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如何才能降低此类病人转运中的风险?首先止痛,突发剧烈疼痛是主动脉夹层分离时最突出的症状,为预防疼痛性休克遵医嘱给予盐酸哌替啶50mg肌肉注射,严格控制活动,禁止用力。其次降压,80%以上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都患有高血压,为预防夹层进一步撕裂,建立静脉通道给予硝普钠25~50μg/min的剂量,用输液泵泵入,持续监测血压,根据血压的情况调节降压药物的速度和剂量,把收缩压控制在100~120mmHg,根据病情辅以拉贝洛尔片剂口服,使心率维持在60~70次/min。留置导尿观察尿量。最后与上级医院取得联系,使病人到达后即能得到及时救治。②甲流合并重症肺炎患者转运:患者戴外科口罩安置在救护车内,车厢开窗通风。医务人员穿工作服、隔离衣、戴手套、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司机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手套,驾驶室与车厢密封隔离。车内设专门污染物品放置区域,配备防护用品、消毒液、快速手消毒剂。将病人转运至定点医院接受治疗,做好交接记录。

危重病人的抢救技术篇7

【关键词】肝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抢救

外伤性肝脾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是一种极常见的危急综合症。其特点是发病突然、病情凶险、变化快,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该病往往需要紧急手术探查,若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得力,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而急救护理十分关键。这类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在抢救上需要医护同步进行、配合默契,应争分夺秒,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工作来争取百分之一的生存希望。我科自2008~2009年,共抢救肝脾破裂致失血性休克病例38例均获成功,其中肝脾破裂8例、肝破裂14例、脾破裂15例、肝脾破裂合并双股骨骨折1例,现就抢救体会总结如下。

1抢救措施

1.1打开绿色通道,做好术前准备手术室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单后,立即开通急诊手术绿色通道。洗手护士根据手术及病情判断,充分准备手术用物,做好一切手术抢救配合工作,争取在短时间内实施手术。巡回护士连同麻醉师一道到病房看望患者,并以最快的速度将其接入手术间,迅速了解患者病情,快速制定手术抢救方案,并对患者给予适当的解释安慰,稳定患者情绪、消除担忧和恐惧心理,使其以较佳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接受手术,有利于救治成功及日后康复。

1.2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并紧急扩容大量失血一旦发生,应突出抓住早期、快速、足量三个关键环节,要在短时间内稳、准、快穿刺,并确保穿刺一次成功,快速输液输血,必要时加压输血,补充有效循环血量。通常采用16或18号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开通2~3条静脉通道,穿刺部位首选踝部大隐静脉、上肢贵要静脉,尽量使上下肢静脉同时开放。对于病情危重和儿童或静脉萎陷者,要果断采取静脉切开,采取一切抢救措施,争分多秒,忙而不乱,有条不紊,以最快速度恢复有效血量,纠正休克。

1.3完成摆放工作妥善固定患者并注意保暖;做好器械清点工作;协助麻醉师做好全麻插管工作,备齐急救药品及物品,并熟练掌握各类急救器材的性能和操作以及急救药品的作用和用法。

1.4建立监测系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患者入室后,要严密观察休克的各项指征及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术中紧急输血时,巡回护士不但要配合麻醉师紧急抢救,而且还要配合手术台上的各种物品供应;在紧急扩容的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尿量、四肢末梢微循环、皮肤颜色、温湿度、颈静脉充盈度等来判断休克的程度;在快速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应注意患者是否有寒战及荨麻疹的发生;要准确观察患者的血压和尿量,以便及时调整补液速度,从而有效地防治心力衰竭和肾衰,减少并发症;协助麻醉师观察患者病情的发展,尽早发现异常情况并给予及时处置,这样才能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

1.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1.5.1认真执行查对制度由于患者处于失血性休克,病情危重,参加抢救的人员多,容易出现差错。故巡回护士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心中有数。术中的口头医嘱必须复述一遍、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做好“三查七对”,用后空安瓿不能随便扔掉,要保存在固定的容器内,以备查对;术中所需物品未经巡回护士同意,任何人不得拿出手术间;输血时要严格执行输血常规,必须有麻醉师和巡回护士两人核对无误后再输入,输血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

1.5.2防止异物遗留于体腔内术前要严格清点各类器械、敷料、缝针、缝线等物品,做好详细记录;对术中添加的物品,要记录清楚,不能有丝毫马虎;在关闭体腔前,要认真详细地再次清点,做到万无一失,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抢救体会

2.1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沉着稳健的应变能力是抢救工作的关键作为手术室护士,在急诊手术和抢救危重患者时,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要做到不惊慌、不急躁,沉着冷静,从容应对。工作中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主动性,手术中要高度集中精力,观察病情要细致入微,判断准确,反应敏捷,主动配合。

危重病人的抢救技术篇8

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1038人次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护士进行职业素质教育、风险意识教育、护患沟通技巧、医疗护理安全性及自身安全防护等管理对策教育。

结果:加强院前急救的安全管理,有利于规范服务行为,提高院前救治能力,提高自身的防护能力。

结论:有利于防范医疗纠纷,明显减低突发病员的伤残率和死亡率。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33-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各种疾病和灾难的发生也越来越多,由交通事故产生的以及其它因素所致的各种急危重症增多,这对医院应急性抢救尤其是院前急救的组织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问题主要为院前急救的特点所致的隐患及护理行为造成的安全隐患。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学的最前沿,须争分夺秒,能明显减低突发病员的伤残率和死亡率。针对院前急救工作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临床资料在二级甲等医院任急诊科护士工作过程中,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院前急救患者1038人次资料,其中投诉出诊不及时13例,护患沟通不到位8例,医护技术不熟练7例,转运途中观察不仔细3例,从担架上滑落1例。

1院前急救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

1.1社会因素所致的风险。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普遍提高,维权意识也明显增强。患者要求有良好的医疗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优质的服务态度;对抢救和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对医疗护理的高风险和不稳定性缺乏了解;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细化程度不够,卫生资源的分布和匹配的合理性存在某些不足,导致患者家属心理不平衡;社会舆论与媒体对医疗机构服务的特殊性宣传不够,个别不良事件影响了卫生系统的形象,致使部分患者在看病时持怀疑态度,不信任医护人员。故意制造纠纷。

1.2医院条件欠缺所致的风险。急诊科患者多,护士缺编,长期超负荷工作,使工作效率下降;医疗条件差,抢救仪器设备不全,急救物品、药品准备不充分;抢救和留观患者不能及时收住院,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急诊护理队伍的年轻化,技术力量薄弱,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差;这些都是导致纠纷的隐患。

1.3科室管理因素所致的风险。

1.3.1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抢救工作制度、三查七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患者的管理制度、急救设备的管理维护制度等等落实不到位。医务人员医疗行为有章不循,对危重患者抢救不及时,极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1.3.2抢救仪器没有处于备用状态抢救仪器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提高了急救护理水平,同时也增加了许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抢救仪器无专人管理、摆放凌乱、违反操作规程、设备故障等都是导致护理纠纷的隐患。

1.3.3抢救记录不规范,缺少自我保护意识主要表现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只注重抢救措施、速度、效果,忽视了抢救记录,有的抢救记录不全面、过于简单、时间有错误、病情变化时未及时记录甚至涂改,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抢救记录不能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

1.4护理人员因素所致的风险。

1.4.1急救经验不足引发的风险。近年来急诊科护士趋于年轻化,素质参差不齐,低年资的护士急救经验不足、病情观察不细致、操作技术不熟练、对患者病情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容易出现工作上的失误;有的护士对患者的提问不能耐心解答,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导致护患纠纷。

1.4.2违反操作规程引发的风险。在临床上有很大一部分操作是由护士独立操作来完成的,如:急诊护士的分诊、护送危重患者外出检查、输液、输血、给药、使用抢救仪器等等,这些都是医疗护理过程中必须采取的措施,但是由于违反操作规程,会给患者造成不良的后果。

1.4.3护理职业损害引发的风险。急诊患者病情危重,需要马上救护,不能确定患者是否有传染病,如:肝炎、艾滋病等,在急救过程中接触患者具有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时不注意个人防护,不仅造成自身感染,还会成为传播的主要媒介。

1.4.4护士心理损伤引发的风险。急诊科护士长期处于喧哗紧张的工作环境,面对各种急救患者,精神高度紧张,工作中易产生厌倦情绪;面对不同病种、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素质的人群,护士是暴力发生的最危险人群。这些会对护士的心理、身体、工作质量造成影响。

1.5患者因素所致的风险。急诊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且普通存在急躁、忧虑、恐惧心理;由于患者基础健康水平和机体免疫力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患者和医务人员接触时间短,无法全面了解病情,相同疾病的不同症状、不同疾病的相同症状都会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和支持,患者有冒险行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合作的态度和消极的求生欲望,都会使护理风险上升。

2安全防范措施

2.1加强急诊护士的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其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在抢救病人时应做到急病人之急,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根据不同病情,机智,冷静,迅速,准确的处理病人,有条不紊的应对各种突变,培养忙而不乱,急而不燥的工作作风。建立工作自信心,充分发挥潜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急救过程中,医护密切配合,才能不失时机的抢救病人的生命,提高急救复苏率。

2.2强化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教育。严格贯彻核心制度的落实。急诊工作具有高风险,因此宜不断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培训和监督落实,如交接班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院前出诊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制度等,规避护理风险,增强安全法律意识,并对病员履行告知义务,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尽量减少不安全事件,并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做好环节的监控,避免医疗纠纷及杜绝医疗事故。

2.3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抢救能力。加强急救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对急诊护士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培训。组织有计划的学习各类突发时间的应急预案和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并组织和实施考核,积极参加医院及护理部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和操作培训,遇到疑难危重病员组织讨论学习,锻炼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护士长督促低年资护士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高年资护士要做好传、帮、带工作要求她们苦练基本功,不断组织护士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利用晨会提问和定期对她们进行理论、操作、应急能力的考核。使其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危重患者急救技术等。如动静脉穿刺、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术等,提高抢救成功率。对常用急救药品的使用、其药物的作用机制、常用剂量、使用方法、毒副作用都要熟练掌握。所有急救物品、药品齐全,随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为抢救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2.4讲究语言艺术,提高护患沟通技巧。在接待患者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态度诚恳,语言文明,与患者家属的交流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多进行换位思考,患者和家属出现焦虑、恐惧、痛苦时,作好安慰工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当患者或家属表现出急躁情绪时,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避免护士使用生、冷、硬的语言。

2.5详实记录护理文书病历,提高医疗护理安全性。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如果护士在记录执行时有偏差,则可能引起纠纷,也是患者和医院之间打官司的主要凭证。因此,急诊护士必须认真严谨的态度书写护理文书,不能弄虚作假和任意涂改,各项记录应客观准备真实,文笔简洁确切,通顺易懂,字迹清楚,对意外事件,自杀或被杀等经过详情与病情有关,应力求客观,如实记载,不得加以主观评论或揣测,出诊记录单上的出诊时间、到达现场时间要准确,在转运途中应交代可能出现的风险,并请家属或人在风险告知书上签字,这样对减少投诉和医疗纠纷具有积极意义。

2.6加强医护人员自身安全防护。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先排险,后救治。医护人员在急救中一定要树立自身安全意识[1]。首先确认急救环境有无危险性及危险性的大小是急救人员进入现场前自保程序的第一步。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进入现场。在接触患者体液、血液时,一定要带好手套。与病人接触要带好口罩,操作中要忙而不乱,避免针头扎伤自己,勤洗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尽可能的在处理下一位患者之前使用快速手卫生消毒液,既保证自身的安全,也保护其他患者的安全。

2.7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护士要增强法律意识,谨言慎行,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与护士有关、的法律知识有所掌握,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强化法制观念和证据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

3讨论

院前急救[2]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救,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病人到达医院之前进行的紧急救护,包括现场紧急处理和监护转运到医院的过程。人们越来越渴求在发病的最短时间内得到及时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这给医护人员的院前急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侵权法的实施,患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稍有疏忽,即可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院前急救时间有限,怎样才能在短时间里取得最好的救护效果,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医护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扩大知识面,练就过硬的急救技术,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提高院前急救人员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加强院前急救的安全管理,对促进院前急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问题也是当前急诊护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危重病人的抢救技术篇9

【关键词】危急;孕产妇;救治

【中图分类号】R72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459-02

控制孕产妇死亡的关键是抓好高危孕产妇筛查并对其实行专案管理,抓好孕中晚期危急孕产妇的抢救是这一环节的重中之重,同时,危急孕产妇发现、转诊、抢救的不及时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为更好地提高施甸县危急孕产妇抢救能力,对施甸县20111~2013年到我县接产医院和上级医院分娩的95例危急孕产妇抢救病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资料收集施甸县2011年1月1日~2013年10月31日在施甸县接产医院(县人民医院、保健院、中心卫生院)和上级医院分娩的95例危急孕产妇抢救相关资料,统计数据真实。

1.2方法对95例危急孕产在《云南省危急孕产妇抢救表》上记载的内容进行逐项汇总,并进行分析。

1.3诊断标准高危因素依照《云南省高危妊娠管理办法》中的高危妊娠统计范围表进行统计分类。危急孕产妇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1〕。

2结果

2.1一般情况在95个危急孕产妇抢救病例中:年龄最大37岁,最小21岁;一胎53例(55.79%),二胎38例(40%),三胎及以上4例(4.21%);居住在坝区19例(20%),山区47例(49.47%),半山区29例(30.53%)。

2.2孕产期保健状况产前检查

2.3孕期主要高危因素发生情况子痫前期或子痫26例(27.37),妊娠合并心脏病4例(4.21%),妊娠合并重度贫血4例(4.21%),妊娠合并阑尾炎3例(3.16%),臀位或横位3例(3.16%),畸形骨盆1例(1.05%)。

2.4产时及产后主要高危因素发生情况产后出血32例(33.68%),前置胎盘9例(9.48%),切口感染8例(8.42%),产后子痫2例(2.11%),子宫破裂、妊娠合并性病、畸形骨盆各1例(1.05%)。

2.5孕周分娩孕周

2.6抢救情况

2.6.1抢救地点县级以上医院15例(15.79%),县级医院76例(80%),乡镇卫生院4例(4.21%)。

2.6.2分娩方式剖宫产59例(62.1%),自然分娩32例(33.68%),引产2例(2.11%),臀位助产和胎吸各1例(1.05%)。

2.6.3抢救结果抢救成功92例,抢救成功率96.84%,死亡3例,主要死因为产后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羊水栓塞各1例。

3讨论

3.1危急孕产妇抢救体会

在95例危急孕产妇中,产后出血(32例)、子痫(28例)是主要因素,也是导致危急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做好对产后出血、子痫患者的救治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危急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3.1.1产后出血救治的主要体会。及时查明导致出血的原因是选择采取手术或保守治疗的重要基础,而宫缩乏力往往是产后出血直接原因。在选择手术时,采取按摩子宫、用热盐水热敷、B-lynch子宫缝合术等手段,可达到较好止血效果,在万不得已情况下才做子宫次全切除术。在药物方面主要有:宫缩素20u宫体(宫颈)注射;静脉宫缩素20u给药;垂体后叶素(宫体、宫颈)注射;米索前列醇0.6mg塞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ug宫体注射;益母草注射液3-4ml肌肉注射。对符合有输血适应症的及时采取输血措施。

3.1.2子痫救治的主要体会。子痫往往病情凶险,病情进展快,若不及时处理,则失掉救治时机,在子痫前期就予以药物治疗,25%硫酸镁20ml加在5%葡萄糖100ml中,以每分钟40-50滴的速度静脉滴入,随后用25%硫酸镁60ml以每小时6ml的速度泵入,同时监测呼吸、尿量、血压、膝反射等指标,待血压平稳后实施手术终止妊娠,术后硫酸镁5g/日,用至产后24小时。

3.2以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契机,继续做好降消项目、贫困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限价住院分娩等工作,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确保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杜绝高危孕产妇在家自产的现象。

3.3努力提高对产科危重病人的抢救技术水平,加强对基层妇幼人员的技术培训,认真贯彻执行产科诊疗常规及工作制度,健全产科危重病人三级转诊制度,建立孕产妇转诊、抢救的绿色通道,不断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母婴死亡率。

3.4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以全力推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为突破口,注重婚(孕)前优生优育知识教育,提高广大育龄青年健康知识水平,使他们主动接受保健服务,强化优生优育知识,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3.5高危妊娠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2〕。加强孕产期保健,推行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对筛选出的一般高危孕妇由镇、街道中心卫生院负责监护治疗;对中重度高危通过转诊联系单直接转县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建立健全高危孕产妇抢救网络机制,保障“绿色通道”的畅通。

参考文献

危重病人的抢救技术篇10

1主要功能及操作方法

1.1心肺复苏术

打开技能训练内容菜单,调出复苏界面进行操作。

1.1.1心肺复苏的抢救步骤:a放开气道;B正确的人工呼吸;C正确的心脏按压。例如,单人操作的操作标准为2︰30,即人工吹气2次,胸外心脏按压30次。

1.1.2操作正确每次在显示屏上均有记录,吹气、按压不足、过度均有错误显示。反复进行四个周期,如显示“抢救失败”,请重新操作。

1.1.3如操作完全正确则计算机按编程发出指令,启动生命模拟系统中的各种模拟器,从而呈现抢救成功,病人“复活”的各种生命体征:散大的瞳孔变为正常;颈动脉搏动;模拟人出现自主呼吸;模拟血压转为基本正常;彩色多参数模拟监护仪的多种参数如心率、脉率、呼吸频率、血压值、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均恢复正常值;可听到心音、呼吸音。

1.2心脏除颤

1.2.1电击除颤:根据病情在模拟人除颤监护仪上设置电击能量,本机可选择设定和检测到的电击能量为5~360J。例如,抢救心室颤动电击能量应设置200J,按下电击手柄模拟或心脏除颤监护仪上的充电按钮,2~3s内监护仪上指示由5迅速变为设定值200J,同时蜂鸣器提示充电完毕。两电击手柄电极分别以一定压力压在模拟人胸前的胸骨右上部和心尖部位,按动手柄或心脏监护仪上电击放电按钮使之放电,同时蜂鸣器发出1长4短放电提示音。模拟人胸部背侧安装的人体触电抽搐模拟器通电,其伪足伸出使“病人”上半身突然抬高,从而模拟电击时病人躯干痉挛抽动的场景,十分逼真。

1.2.2抢救成功呈现生动形象的多种生命体征

1.3采用多种心电图模拟仪模拟多种心电图

在模拟人身上连好导联线,用普通心电图机可描绘出“真实”心电图,供医学生阅读分析。

1.4模拟创伤

在模拟人头颈部、躯干和四肢安装有名种创伤的模块,用以对学员进行创伤急救、包扎等模拟训练。

2临床意义

2.1突出危重病急救医学的专业特点

危重病急救医学专业的技巧性、操作性很强,在急救医疗服务中有许多临床操作,需要操作诸多临床设备(如体外除颤仪等),需要强化治疗过程中的医医、医护配合(如心肺复苏术等),因此搞好实践教学,加强临床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尤为重要。

2.2激发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系统利用其完善的教学内涵以及多媒体在视听方面的独特优势将教学课件、图片动画、临床视频等全面而充分地展示给学员,做到图文并茂、影音结合,使抽象的理论直观性形象化,使得教学过程充满知识性与趣味性,更好地激发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员的思维灵活性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3成为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

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应用,可以让学员在传统教学课前对教授内容有一个形象直观的认识,对基本操作有第一人视角的感受,课后还可以通过教学系统复习巩固上课时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从而提高了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临床动手能力。

危重病急救医学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这些特点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符合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相信随着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它必将在实际教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