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存在的风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8:00

企业并购存在的风险篇1

关键词:企业并购;风险;对策

企业并购是一项风险与机遇并存的项目,它绝对不是一顿免费的午餐,在实际的操作中,它的实际收入或许会远远低于所预期的,而它的实际费用也会超过预期金额,另外买方和目标企业在共同经营的过程中也会存在经营理念的不同,这些都会造成一定的并购风险。成功的并购通常是建立在对并购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之上的,他们还会对所存在的风险进行科学的管理,制定出其实可行的并购方案。因此,在企业并购之前对并购企业的风险分析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对企业并购中风险的来源分析

根据欧美等国家近年来的企业并购来分析,成功的案例只占一半以下,而大多数都是失败的,那些本来实力雄厚并且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企业在并购以后就会陷入经营的危机,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轻微者变得发展缓慢,严重者就会变得寸步难行,退出商场。从这些实际的案例中可以分析出企业并购中所存在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项目决策风险

所谓的项目决策风险就是企业并购的方案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瑕疵,另外就是对所要并购的目标企业没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导致并购目标的错误。一个企业的经营战略对于企业的未来发扎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所以在选择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和方向是应该依据企业的整体发展趋势进行规划,进而制定出最为科学完备的并购方案,选择最佳的并购对象。

我国目前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代表是各级政府,他们会对所属的国有企业进行合理的并购,而这些并购的主要目的是对各级政府权力和利益重新进行科学完善的分配。并且有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出于对地方经济的保护政策,排斥一切外来企业,在政策上不予支持,在经济上进行干涉,不允许本地的企业被其他外来企业并购,这些都会造成企业并购活动的失败。

2.财务风险

(1)价格风险。在企业并购中,交易价格是最容易出现争议的主要问题之一,所以,如果对交易价格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的话,那么就会企业的并购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基础。

一般目标企业的价值多少是由企业未来年度的现金流量和进行企业收购的资本这两个主要部分决定的。

(2)流动风险。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负债既有有利的一面同时还有不利的一面。一方面通过负债进行融资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企业并购产生的价值,快速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在企业收购完成后会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这些负担的不断加深和恶化也会严重的影响企业领导人的信息和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目前在我国,部分企业市场以承担债务的方式来进行企业并购,并购那些经营不下去的企业,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并购资本很低,但是事实上并购方在承担目标企业的债务以后,企业的负债比重就会上升,并且陷入长期负债的恶性循环之中。一旦并购的双方在融资方面出现分歧,现金流量不能得到合理安排的话,资金的流动比率就会严重的下降,造成双方资金的风险,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带来一定的影响。

(3)融资风险

所谓融资风险主要是指并购企业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本来完成整个并购方案,通常情况下企业的并购需要高达上亿元的资金来完成。一旦并购企业在确定了并购的企业、资金以后,就需要去筹集资金来完成并购,如何在短期内从企业内外两个部分筹集到并购所需要资金是一项极其困难的事情,同时这也是决定企业并购能否实现的关键环节。

(4)经营风险

通常经营风险会与并购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特点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外在的风险大多是与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新的市场竞争相联系的,这样风险比较多样化并且各具特点。如果并购方和被并购企业之间的业务能实现无缝连接的话,那么并购企业之间的合并就此展开了。不仅企业的产品被并购,企业的资产、人员等都要进行全新的安排。所以在这个重整的环节经常会出现风险。如果企业在功能性方面不能实现完美合并的话,那么被并购的企业就会从整体中单独脱离出来,不断的向并购企业吸取各种资源、资金等,即使它向并购方提供了新产品,依然摆脱不了这一局面。

二、对企业并购风险的对策探究

1.对被并购企业进行严格的商业审查

首先,要对并购企业的产业进行分析。并购企业目前的产业或者是即将进入的行业是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所以,在企业并购中必须要对企业的产业进行全面的分析,特别是被并购企业所处的行业或者市场发展的趋势,这样就可以搞清楚产业未来发展的总体走向,及时的发现潜在的威胁,这样就可以在企业并购后有针对性的发展产业,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其次,分析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对被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主要是从企业所公布的年度财务报告以及中期报表等各类财务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在分析企业的资产科目时,分析应收账款时要按回收的可能性来判断,对长期股权投资则需要对投资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在负债方面,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并且要以长远的眼光进行分析,不可因小失大;

最后,对企业的经营能力进行分析。在对企业的经营能力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企业收购的目的存在差异,所以评估的重点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对被并购企业的并购动机加以了解有助于更好的对企业进行审查。另外,在分析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和营运有关的问题,并购企业能否承受或者加以解决,要进行谨慎而客观的自我评价,以便更好的做出科学的决策。

2.对被并购企业的价值进行科学的估算

对被并购企业的价值进行估算时主要采用两种分析方式,一是通过拉巴波特模型对被并购企业的现金流量、预测期、资金成本进行科学的估算。二是通过市场比较法对企业进行客观的估算。

(1)拉巴波特模型分析法

首先,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行估算,进行估算的主要目的就是估算被并购企业在被并购后会对并购工作提供多少现金流量,以便更好的对并购企业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安排。其次,预测期,主要是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行逐期的预测,直到管理部门都不能对其进行进一步预测的程度,这样做可以对被并购企业的回报率进行科学而直观的显示,是并购方的资金不会长期受其影响。最后,估算资金成本,这样就可以在保护并购方企业资金不受大影响的情况下对被并购企业进行科学的资金投入。

(2)市场比较法

市场比较法主要通过对市盈率进行分析,进而在确定几个预期市盈率的参照指标进行客观而全面的对比和评价,这样做就可以及时对所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调整,以便企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次,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收益口径的选择,通常情况下都是选择那些税后的净利润,将其作为收益的指标,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结语

总之,当前经济格局处于不稳定时期,我国的企业并购肩负着艰巨的任务,因此,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要坚持长远的战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企业并购,不断的提升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作者单位:港华燃气投资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企业并购存在的风险篇2

本文将提出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即主要从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深入分析我国企业存在的风险问题,并且找到相应的有效措施加以实施,从而合理地规避风险。

关键词:企业并购;风险;防范措施

近年来各种跨国公司的成立和快速发展已经对世界经济融合产生深刻影响。企业并购已经形成一定的发展趋势。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风险存在于整个并购活动中,企业并购失败的案例频频发生。本文将分析我国企业在并购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且找到相应的有效措施加以实施,从而合理地规避风险。

一、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企业并购的风险实质是一种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在多方面,如并购过程中对目标企业的选择、对目标企业的估值、选择融资的方式以及并购后有关财务整合的不可预测性。这种状况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物损失。

(一)价值评估信息不对称产生多付风险或错失购买良机

在确定目标企业后,最重要的问题便是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合理的购买价格是并购成功的第一步,购买价格是其它一切并购财务决策行为的基础,收购价格越高,其带来的风险就越大。

由于价值评估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比如目标企业是非上市企业,那么并购方很难获得其财务报表等有关数据进行估价分析,或者也可能出现粉饰财务报表的情况,即把企业的不好的甚至濒临破产的财务状况用虚假的财务报表来美化。也可能并购方过于乐观地估计了目标企业的获利能力,因此并购方会出现估价过高造成多付的情况,从而导致收购成本大大上升,预期收益也会减少。若估价不当造成更严重的后果,风险会直接影响到融资、支付等环节,造成资本、债务结构的不确定性,使企业承担更高的实际成本,影响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

并购方对目标企业的估价有时也会低于其合理的价值,这样的结果会产生过低的报价,目标企业自然不会同意过低的并购价格,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因此并购方会失去这次并购的良机,甚至会拱手让人,让其他企业从中获利。

(二)融资方式不当引发的融资风险

企业在并购时要进行融资,企业可以通过向一些金融机构借款、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债务性融资,或者也可以通过发行股票、认证股权等方式进行权益性融资。并购所需要的资金数额往往非常大,每一种融资方式都存在着融资风险。

比如企业采用短期借款的方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资金成本较低,但是也有其缺点,那就是所需要偿还的本金和利息很多,有很大的负担。又如企业采用向金融机构进行信贷的方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企业能够得到巨额的资金,有了资金保证,企业就可以进行规模相对比较大的并购活动;但是该方法的缺点是贷款因金额大所以支付的利息多、谈判的时间长,因此耗费的时间就比较长,并且企业还有可能提供担保人,这样就会增加企业融资的难度。

即使并购方对目标企业进行了合理地估值,并购方若不能正确地选择融资方式,那么之后自然也就无法完成支付行为,并购活动便不能顺利地进行。也有可能会产生巨大的资金流转压力,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保持正常的生产和经营,那么企业的正常运营就不能进行下去,这样的结果不只影响到并购的成败,还关系到整个企业的成败。

二、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风险问题的防范措施

(一)改善信息不对称,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

对目标企业估价不当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信息不对称,即并购方对目标企业的真实信息不够了解,对其信息的掌握不够充分。企业要是能够充分地搜集到能够体现有关目标企业价值的资料,那么就能改变这种状况,也就能达到正确估价的目的。

要全面调查目标企业的相关信息。首先,要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有充分地认识和理解,以便更好地利用财务报表帮助并购方作出判断。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信息是投资者非常关心的问题,要了解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可以从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得到答案。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状况如何,有盈利的企业才会被看好,若是亏损就会相当影响到该企业的价值,这些信息也均可以从利润表中得到。同样,要知道一个企业的有关现金流动和发展前景情况,可以查看其现金流量表的内容。

这时并购方也可聘请投资银行全面分析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者再聘请有丰富经验的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相关信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核实,这些中介机构做出的判断相对比较公平、公正和客观,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定价风险。

只有全面掌握目标企业的相关信息,才能据此作出合理的判断,正确地估计目标企业的价值。

(二)积极开拓融资渠道,保证融资结构合理化

企业在筹集资金时,应该要视野开阔,因为我们知道,每一种单一的融资方式都会存在着不同的风险。为了尽可能地降低这些风险,使其有利于并购过程中的顺利融资,我们可以采用多种融资方式,不一定要采取单一的融资方式。

1.并购方可以充分利用能提高融资弹性的可转换债券进行融资。

可转换债券因为具有转换的功能,使其当期收益在通常情况下会比普通股获得的红利高,而且即便其在不能转换的情况下,仍能保证有固定的利息收入,从而保证持有者的最低收益。所以,有很大一部分投资者喜欢可转换债券。

2.利用杠杆收购融资

杠杆收购是指收购方只出小部分的钱,主要通过大量的债务融资,比如银行抵押贷款、机构借款等方式收购公众持股公司所有的股票或资产,之后可由被收购公司的资产和未来现金流量及收益作担保并用来还本付息。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可以解决并购中的资金问题。

3.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

为降低融资风险,有必要从不同的渠道进行融资。采用不同类别的融资方式时,比如发行债券带来的债务资本与发行股票带来的权益资本,要考虑二者之间成本的大小。即使采用相同类别的融资方式,比如决定采用借款的方式,也要比较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两者方式之间哪种带来的成本较小。不能忽略的问题是,在确定融资方式时,也要考虑在不同的融资方式之间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比例关系,这样的做法也能适当地降低融资风险。

合理的融资结构,不仅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不会带来大的资金流转压力或还债的压力,而且还能让企业有合理的目标,从而有效地激励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

总之,不同的企业会出于各自的考虑做出并购的决策,而企业之间考虑的角度、目的存在很大的不同,企业要从本身的整体情况出发,结合理论知识和一些过去的经验,用恰当的方法进行估计,以达到最大限度降低定价风险的目的。(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蒙阿龙,邢妹媛《企业并购中风险的分析》,《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2年第2期

[2]王志峰《我国企业并购中价值创造问题探析》,江西:江西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刘林平《论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必要性》,《内蒙古财会》,2010年第8期

[4]刘培龙《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石方《本世纪中国会计名家(四)》,《天津财会》,2012年第4期

[6]宋希亮《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关系的研究》,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版

[7]周卉《企业并购融资策略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版

[8]李丹丹《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2013年第5期

企业并购存在的风险篇3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

1引言

由于企业并购的完整过程包括收购可行性分析、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支付方式的确定、并购资金的筹措、并购后的整合和债务的偿还等财务活动环节,每一环节都可能产生风险。因此,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严重负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

2我国企业并购的作用

(1)有力地促进市场体系的发育企业并购实行的是产权有偿转让,交易双方必须在市场上进行,这无疑促进产权市场的产生与发展。又如通过股票交易的转让产权,就要求证券市场的成长和发展。

(2)有利于优化所有制结构并购能使经济成份之间的产权的转移,包括由私人经济向公有经济转移,由集体经济向国有经济的转移,以及国家所有经济向集体经济或私人经济的转移,其结果必须要优化所有制的社会结构,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3)盘活资产存量,促进优化资产增量企业并购不是对社会资产增量的结构调整,而是对社会存量资产的结构调整。优势企业并购劣势企业就可以使固定资产从以住的凝固状态转向市场流动,这样,不仅会使固定资产存量的使用效率提高,而且使国家新投资的流向只能与先进企业和优势企业相联系,资产增量的投资效。

3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严重负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它存在于企业并购的整个流程中:

(1)计划决策阶段的财务风险。在计划决策阶段,企业对并购环境进行考察,对本企业和目标企业的资金、管理等进行合理的评价。这个过程中存在系统风险和价值评估风险。

①系统风险。它指影响企业并购的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不确定外部因素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包括:利率风险、外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等。

②价值评估风险。价值评估风险包括对自身和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风险。企业在做出并购决策时,必须判断自身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去实施并购,其风险主要体现在过高地估计了企业的实力或没有充分地发掘企业的潜力;对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风险主要体现在对未来收益的大小和时间的预期,如果因信息真实或者在并购过程中存在腐败行为,则都会导致并购企业的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

(2)并购交易执行阶段的财务风险。在并购实施阶段,企业要决定并购的融资策略和支付方式,从而产生融资风险和支付风险。

①融资风险。融资方式有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虽然内部融资无须偿还,无筹资成本,但会产生新的财务风险。因为大量占用企业宝贵的流动资金,会降低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适应能力。外部融资包括权益融资、债务融资和混合性证券融资三种。权益融资可以迅速筹到大量资金,但企业的股权结构改变可能出现并购企业大股东丧失控股权的风险。债务融资具有资金成本低,能带来节税利益和财务杠杆利益,但过高的负债会使资本结构恶化,导致较高的偿债风险。混合性证券融资是指兼具债务和权益融资双重特征的长期融资方式,通常包括可转换债券、可转换优先股。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企业不能自主调整资本结构,转换权的行使会带来股权的分散,放弃行使权则又使企业面临再融资的风险。发行可转换优先股,企业可以使用较低的股息率,但会使公司面临减少取得资金和增加财务负担的风险。

②支付风险。并购主要有四种支付方式:现金支付、股权支付、混合支付和杠杆收购。其风险主要表现在现金支付产生的资金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税务风险,股权支付的股权稀释风险,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不同支付方式选择带来的支付风险最终表现为支付结构不合理、现金支付过多从而使得整合运营期间的资金压力过大。

(3)并购运营整合阶段的财务风险。

①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缺乏短期融资,导致出现支付困难的可能性。并购活动会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从而降低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调节能力,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

②运营风险。运营风险指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由于相关企业财务组织管理制度、财务运营过程和财务行为、财务管理人员财务失误和财务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并购企业实现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发生背离,有遭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

4并购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

防范并购财务风险的前提在于预先识别各种财务风险,其常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每股收益分析法。每股收益分析法也属于广义上财务风险衡量方法,通过衡量并购前后并购方每股收益的预期变化来反映并购的财务风险。其计算公式是:

epS=eBit/eBit-i=ΔepS/ΔeBit

其中,epS指企业每股收益,eBit指息税前收益,i指利息支出,Q指发行在外的股票总数。如果并购后的epS大于并购前的epS,说明企业并购行为对原有股东而言是有利的;反之,如果并购后的epS小于并购前的epS,说明企业并购行为对原有股东而言是不利的。

(2)杠杆分析法。杠杆分析法是狭义上的财务风险衡量方法,通过财务杠杆系数来初步识别财务风险水平的高低。其计算公式是:

DFi=eBit/eBit-i=ΔepS/ΔeBit

其中,DFL指财务杠杆系数,反映企业税息前利润eBit的变化所引起的每股收益epS的波动程度。DFL越大,企业税息前利润eBit的变化所引起的每股收益epS的变化越大,企业的财务风险越高。

(3)现金存量分析法。现金存量分析法指通过比较并购前后企业的现金存量水平,看现金水平是否处于最佳或者安全区域。常用的指标是现金流动资产率和现金总资产率,其计算公式分别是:

RCCa=C/Ca

RCCa=C/a

其中,RCCa指现金流动资产率;RCa指现金总资产率;C指企业广义现金存量,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短期投资等;Ca指企业的流动资产;a指企业的总资产。并购后的RCCa和RCa如果低于企业现金存量的最低安全线,说明并购将使企业面临现金短缺的财务风险;并购后的RCCa和RCa如果高于企业现金存量的最低安全线,说明并购并不会对业现金流产生影响,企业不会面临现金短缺的财务风险。

(4)成本收益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属于广义的并购财务风险的衡量方法,指通过比较并购的成本与收益水平,衡量企业的并购财务风险水平。其计算公式是:

RCR=C/R

其中,RCR,指企业并购成本收益率;-C指并购的预期成本,包括直接的购买支出、利息支出、发行费用、佣金、管制成本以及各种机会损失,如留存收益消耗的机会成本和丧失好的投资机会的损失;R,指并购的预期收益/包括成本节约、分散风险、较早地利用生产能力、取得无形资产和实现协同效应,以及免税优惠等预期收益。当RCR小于1时,说明预期收益大于预计成本,并购行为是合理的;反之,则说明预期收益小于预计成本,并购行为是不合理的。

(5)模型分析法。模型分析法是一种借助于统计学原理构建数学模型,从总体上判断并购财务风险的方法。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识别企业是否面临过高的财务风险。

其中,FR指财务风险水平a0,a1,a2,…,an指系数值;X1,X2,…,Xn,指各种财务风险因素;e指残差。

模型分析法的判断方法是:首先,根据历史数据估计一个财务风险的标准值FR0。然后,将并购后的FR与FR0进行比较。当企业预期并购后的FR大于标准值FR0,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过高;反之,当企业预期并购后的FR小于标准值FR0,则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较低。

5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5.1充分重视并购前尽职调查

并购前的尽职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调查与证实目标企业的重大信息,防范并购财务陷阱,它是企业并购环节中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并购的成功与否。

5.2选择合理并购方式

这是制定并购策略的重要部分。主并企业应认真研究并购双方资源的互补、关联和协同程度,全面分析影响并购效果的风险因素和风险环节,然后按照风险最小化原则选择并购方式和实现的途径,如先租赁后并购、先承包后并购、先参股后控股等,是防范并购财务风险的关键。

5.3采用合适的价值评估方法

我国企业并购中定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主并企业可根据并购动机、收购后目标公司是否继续存在,以及掌握资料信息的充分与否等因素来决定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

5.4选择恰当的支付方式

主并企业在确定了并购资金需要量后,就应着手筹集资金。资金的筹措方式及数额的大小与主并企业采用的支付方式有关,而并购支付方式又是由主并企业的融资能力所决定的。主并企业可以结合自身能获得的流动性资源、每股权益的稀释、股价的不确定性、股权结构的变动、目标企业的税收等情况,对并购支付方式进行结构设计,将支付方式安排成现金、债务与股权方式的各种组合,以满足收购双方需要来取长补短。

5.5有效整合债务结构和现金流量

对于通过举债获得目标企业的股权或资产,并用并购后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偿还负债的企业并购,可能面临长期偿债风险。降低长期偿债风险,关键是对并购后企业的债务结构和现金流量进行有效整合。首先必须选择好理想的收购对象。即选择经营风险小,产品较为稳固的需求和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的目标企业,以保证并购以后有稳定的现金流来源。其次,收购前主并企业与目标企业的长期债务都不宜过多,这样才能保证预期较稳定的现金流量能够支付经常性的利息支出。最后,主并企业最好在日常经营中能提取一定的现金作为偿债基金以应付债务高峰的现金需要,避免出现技术性破产而导致并购的失败。

参考文献

[1]于春晖等.企业并购理论与实务[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2]陈共荣等.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3).

企业并购存在的风险篇4

对于我国矿业企业来讲,对海外矿业资源的并购不同于别的并购,它具有自身的特点,矿业资源的并购通常涉及到国家战略和经济利益,而且海外并购的程序比较繁琐、并购的环境也比较复杂、矿产资源的投资并购回收期较长、投资金额大,不仅如此,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也进一步加大了我国矿业企业海外并购的难度,上述种种因素都决定了我国矿业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常常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有限的国内资源供应已经难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实施海外矿产资源的并购业务已经成为不少矿业企业推动自身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矿产资源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正是基于此,我国矿业企业应当认真了解和把握海外并购中存在的风险及不确定因素,对风险有明确的认识,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改进,为我国矿业企业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我国矿业企业海外并购动机及形式分析

矿业企业包含的行业以及企业较多,总的来讲大致是指从事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探以及开采、冶炼的企业,或者从事煤炭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及加工的企业;或者从事石油勘探以及开采、加工的相关企业;从事铁矿石的开采以及加工或者生产钢铁的企业,除此之外,也包括矿业产业链条中的其他紧密相关联的子行业或者子企业。并购是对于企业收购以及企业兼并的总称,它指的是企业在现代管理制度及财务管理制度下,依靠获得目标企业的部分产权或者是全部产权来有效实现对目标企业的控制的一种经济投资行为。在这其中,实施并购的一方称为并购方,被并购的一方则称之为目标企业。收购指的是依靠购买目标企业的资产或者是股权,并购方实现对目标企业的实际控制,而兼并则是指两家或者是两家以上的企业参与合并,并且原有的企业债权由存续企业或者是新设立的企业来进行承担的经济行为。

我国矿业企业实施海外并购行为的主要目标是占有及获得目标资源,依靠一定的手段或者渠道直接购买另外一国企业的矿山、油田或者是相关的资源型企业的股份,在此基础上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自身矿业产业链条的扩张。对于我国矿业企业来讲,要想获得矿产资源,可以依靠以下途径,如新建投资、市场换资源以及海外并购等,在这众多的手段和方式中,海外并购时我国矿业企业进行海外规模扩张的最快捷途径,也是获得矿产资源的重要手段,依靠海外并购有效实现企业规模化,甚至全球化,切实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实力,这已经逐步成为了我国矿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新型模式和手段。

三、我国矿业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分析

我国矿业企业海外并购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讲,一项投资的未来收益是难以保证的,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当未来收益小于预期收益值时,就会出现发生损失的可能性。矿产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始终贯穿于整个并购过程,只要存在海外并购行为,就难以避免地存在着并购风险,并且企业并购行为的预测周期越长,则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就越多,并购风险就相应的越大。

矿业企业海外并购风险主要是基于并购项目的复杂性以及难度、外部并购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并购方自身可能存在的主观因素限制等,使得企业并购的预期收益跟实际收益之间存在着变动或者偏差。企业如果对并购过程中的风险处理不够得当,就很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导致并购后企业业绩下滑、并购后被动分离或者出售以及并购失败等,这些都是我国矿业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因素。具体来讲,我国矿业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主要有非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以及矿业企业海外并购的一些特有风险等。

非财务风险指的是我国矿业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发生的与企业财务没有关联的相关风险因素,这里的非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东道国的法律政策风险、政治风险、经营风险、文化整合风险、战略决策风险以及人力资源整合风险等。政治风险是指目标企业所在的国家由于其政治。金融或者经济政策、自然环境、突发事件等所造成的并购方经济利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它主要涉及政权的稳定性、私有财产的安全性、种族冲突、领土争端以及外交关系等多个方面。法律政策风险则是指相关的国外矿业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够准确认识目标企业所在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而造成的发生一系列损失的可能性。对于并购企业来讲,法律法规风险不仅仅存在于并购阶段,也存在于并购之后企业运营阶段,始终贯穿于全过程。

企业并购存在的风险篇5

所谓并购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并购活动的过程中,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具有随机性、相对性等特征。

 

关键词:企业并购 风险 防范与控制

1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并购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及其成因分析

从并购企业对风险是否能够控制的角度看,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风险,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种。

1.1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是指由于宏观环境或外部因素,并购企业对事件的发生无能为力,或采取的措施只能部分改变,不能从实质上改变事件的结果,又称不可控风险。从实际并购情况分析,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并购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系统风险。

1.1.1由企业产权问题带来的风险

首先是难以弄清谁是有资格的谈判者。由于企业的国有性质和特殊的委托关系,企业的经理、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以至从当地政府到中央政府的最高领导都不过是国有产权的人。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又往往是通过各个不同的部门进行的。很多想要合资或并购的潜在合作者经常不知道应该找谁谈判,或者找不到所有者,或者碰到太多的“所有者”。即使开始了谈判,也可能会由于政府不同部门的意见不一致而归于失败。

其次是可能存在人出卖所有者的情况。由于我国特定的情况,国有企业的产权交易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有可能出现人出卖所有者的情况。因为在任何一桩国有产权交易中,实际的所有者不可能出场,只能由主管部门的官员或企业的最高领导谈判。这样,国有企业的人就有可能暗中收受贿赂,从而压低其产权的价格,即所谓的“国有资产流失”。

1.1.2目标企业人员安置风险

国有企业有着一种特殊的债务关系,这就是对工人的义务。在传统计划体制下,政府通过国有企业对工人有一个隐含的承诺,即保证工人的就业。当企业产权易手后,新的所有者未必会继续承担这样的义务,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保证工人的铁饭碗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然而,在产权交易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原来对工人的承诺要获得一个恰当的处理,这必然要反映在产权交易的谈判中,从而使谈判的难度增加。解决的办法或者是由企业的出售方自行安置,其代价是索要较高的企业出售价格,或者是由并购方全部或大部分地接收,其补偿则是较低的企业出售价格。在现实中,后一种情况相当普遍,即由买方企业负责解决卖方企业的全部或大部分人员,包括离退休人员的福利、社会保障等问题。这种方式虽可在一定时期内避免产生社会动荡,但也为并购企业的良好运作和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一些并购企业在接管了被并购企业之后会发现,继续承担原来由政府承担的义务是一个极为沉重的负担。

1.1.3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并购活动本身或是并购后的经营活动与法律相抵触而产生的风险。西方国家为了促进和维护公平竞争,常常通过立法对并购活动进行规范,制定了诸如兼并法、公司法、证券法、反垄断法等一系列法律。同时,各国政府还制定了有关并购活动的法律、法规的细则。企业在设计并购活动方案时,一旦对相应法律政策认识不足而含有违反法律的行动,就会使并购方案无法实现。

1.1.4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由于目标企业所在国家的政治环境的优劣给并购带来的风险。显然,目标企业所在国家的政局越稳定,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沟通越多,社会安定程度越高,政府对经济体系的管制程度越低,则并购的政治风险就越小,给并购企业可能带来的损失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1.2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指并购企业通过自身的防范与控制措施,可以调整发生概率,减少发生损失的风险,又称可控风险。从实际并购情况分析,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并购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非系统风险。

1.2.1信息风险

在并购战中,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真实与及时的信息可以大大提高并购企业行动的成功率。但实际并购中因贸然行动而失败的案例不少,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在中国,信息的取得是十分复杂和困难的,即使千方百计得到了信息,也可能存在惊人的错误。卖方在并购前不讲实话是常有的事。其它关键信息错误如交易主体无资格、产权交易客体不明确(不清楚所买的资产和债权、债务的实际情况,有的财务报表也是不能确信的)、交易程序违法等。

1.2.2整合风险

并购整合的内容和范围比较广,既有资产、债务的重新配置与整合,又有企业组织结构上人事的调整,既有企业战略的重新定位,又有企业制度文化的融合等,整合风险来自于这些整合工作的各方面。一项统计表明,在全球范围内失败的案例中,80%以上直接或间接起因于并购后企业整合的失败。

1.2.3财务风险

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投资冲动,规模扩张较快。与国际上一般企业资产负债率50%的水平相比,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水平明显偏高.而并购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持。由于自有资金不足,无法满足并购的资金需求,只好扩大贷款规模,将短期贷款用于并购投资,短贷长投现象严重。由于并购投资的回收期长,见效较慢,企业只好采取借新还旧的方式保持贷款规模,有的还要不断地增加贷款,以支撑投资需求。这就不可避免地引起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还贷能力与贷款规模极不相称。一旦并购失误,企业无力归还银行借款,最后就会破产清盘。

1.2.4营运风险

营运风险是指企业并购完成后,市场的变化给企业造成的风险。并购的营运风险直接与销售市场大小、竞争的强弱、目标企业所处的竞争地位、产品需求的变化,以及投人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供给状况有关。如果产品的销售市场前景堪忧或是不确定性太大,以及投入产品的供给市场产生较大的波动,都会给企业并购带来很大的风险。

1.2.5战略风险

在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有的企业因自身定位不清,战略方向不明,常常抵制不住市场机会的诱惑,倾向于去收购离自身所处行业较远的企业,逐渐远离自己熟悉的领域,造成主业分散,控制乏力,风险也随之不断放大。这种偏离企业发展战略的扩张偏好和投资行为易于导致协同效应差,规模不经济,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风险。

在实际当中,来自传统企业实施的并购存在无战略的现象比较多见,这些企业已经形成稳定的企业规模和资金积累,在新兴产业高增长的诱惑之下,不再专情于主业,盲目进军高技术领域,并购高技术企业,搞所谓的“稳定后院,x4~’l-搞活”,尽管这种发展愿望是好的,但是发展思路却超越了企业自身的实力和经营能力,最终它们大多数只能以失败而告终,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

此外,还存在价值评估风险等。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和非上市公司股权尚缺乏顺畅的流转机制,没有法定的交易市场,这使得其价格形成的公平性、合理性甚至合法性成为问题。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不能上市流通,在目前企业评估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非法操作的空间很大,从而影响其价值评估。

企业并购存在的风险篇6

企业并购指各种兼并、收购及接管等产权交易与重组行为的总称。企业并购属于价值判断过程,一旦失策,其最大的风险是财务风险,特别是由于筹资决策行为而引发的偿债风险。从狭义上理解,并购的财务风险仅指负债融资的并购行为而引发的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或破产的可能性;从广义上理解,并购的财务风险指的是各种并购行为而引发的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或破产的可能性。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负债压力的增加。如果企业采用负债融资的方式来支付并购成本,其可能的风险有三,①高昂的利息支出;②债务契约限制给企业带来的机会损失;③未来还款的压力。负债成本的增加,其后果是将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不断扩大,它会大大增加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或破产的可能性。

2.控制股权的稀释。如果企业采用股票融资的方式来支付并购成本,其可能的风险是将导致企业原发性股东的股权稀释,其后果是这些股东(包括企业本身)将部分或全部失去剩余收益的控制权或索取权。

3.业绩水平的波动。业绩水平的波动既指企业税息前利润(eBit)水平的变化,也包括每股收益(epS)的激烈波动。在负债融资下,eBit的变化会引起epS的更大程度的波动,从而增加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或破产的可能性。业绩波动是一个极其不好的讯号,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各种机会损失(如信誉损失)。

4.投资机会的丧失。企业并购不仅可能给企业增加巨额的债务,而且可能会消耗企业大量的自有资本。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即使面临良好的投资机会,也只能望而却步。投资机会的失去,其后果是可能会降低企业获取收益的能力,进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5.现金存量的短缺。企业在并购时可能会大量消耗企业的货币资金,即使企业净资产很丰厚,但也可能会由于现金存量的不足引发各种问题,从而增加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二、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

为了更好地防范并购的财务风险,其核心前提在于先预先识别各种财务风险,其常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杠杆法。杠杆分析法是狭义的财务风险的衡量方法。主要通过计算杠杆系数来初步识别财务风险水平的高低,其指标包括财务杠杆系数和资产负债率。

DFL=eBit/(eBit-i)=epS/eBit

其中:i为利息支出;DFL指财务杠杆系数,它反映企业的税息前利润(eBit)的变化所引起的每股收益(epS)的更大波动程度。DFL越大,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越高。

RLa(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健康状况的核心指标。RLa越高,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越高,当RLa大于50%,一般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水平较高,当RLa接近100%水平时,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到了濒临破产的水平。

2.epS法。epS分析法主要衡量并购前后购买企业每股收益的预期变化,它属于广义上财务风险的衡量方法。

epS=[(eBit-i)(1-t)]/Q

其中:epS为企业每股收益;i为利息支出;t为加权所得税率;Q为发行在外的股票总数。当并购之后的epS大于并购前的epS时,说明企业并购决策行为是合理的,反之,则是不合理的。

3.股权稀释法。股权稀释法主要比较并购前后原发股东股权结构的变动情况。它属于广义的并购财务风险的衡量指标。

Rie=(Q0+Q1)/(Q0+Q1+Q2)

Rie是股权稀释率,它反映企业原始股东所控制的具有表决权的股票数量占总的具有表决权的股票数量的比率

其中:Q0为并购前企业的原始股东所持有的具有表决权的股票数量;Q1为并购时企业的原始股东所增持的新发行的具有表决权的股票数量;Q2为并购时企业的新股东所持有新发行的具有表决权的股票数量。

当并购前后的Rie发生激烈变化,说明并购行为将给企业的原始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股权稀释的风险。如果发行新股后的Rie小于50%,说明股权稀释的财务风险较高,反之,说明股权稀释的财务风险较低。

4.成本收益法。成本收益分析法指比较并购的成本与收益水平。它属于广义并购的财务风险的衡量方法。

RCR=C/R

RCR为企业并购成本收益率

其中:R为并购的预期收益。它包括成本节约、分散风险、较早地利用生产能力、取得无形资产和实现协同效应,以及免税优惠等预期收益;C为并购的预期成本。它包括直接的购买支出、增加利息、发行费用及佣金和管制成本,以及各种机会损失(如留存收益消耗的机会成本和丧失好的投资机会的损失)。

当RCR小于1时,说明预期收益大于预计成本,则并购行为是合理的,反之依然。

5.现金存量法。指比较并购前后企业预计的现金存量水平,看现金水平是否最佳及安全。常用的方法是计算现金流动资产率和现金总资产率。

现金流动资产率:RCCa=C/Ca

现金总资产率:RCa=C/a

其中:C为企业广义现金存量,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短期投资等;Ca为企业的流动资产;a为企业的总资产。

并购买后的RCCa和RCa越低,说明企业面临的现金短缺的财务风险越高,反之亦然。

6.模型法。模型分析法指借助于统计学和数学的模型构建来总体判断并购财务风险的方法。最常见的方式是建立回归分析模型,以识别企业是否面临的过高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水平CR=a0+a1X1+a2x2+a3x3+…+anxn+e

其中:a0、a1、a2、a3,…,an为系数值;X1、x2、x3,…,xn为各种财务风险因素;e为残差

模型分析法它事先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来估计一个衡量财务风险的标准值(CR0)。当企业并购后预期CR大于CR0,则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很高,反之亦然。

三、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对策

在识别了并购的各种财务风险之后,企业应该采取各种有效对策来减少或消除财务危机及破产发生的可能性,其对策有三:

1.接受风险。如果并购可能短期会给企业带来诸如资产负债率上升、企业股权稀释和投资机会丧失,以及业绩水平波动等风险,但是从长远来看,兼并或收购目标企业或许具有战略意义,诸如可以得到协同效应等。如果并购后的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则企业可以作出并购目标企业的战略决策。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建立以下风险管理制度:一是风险基金的设立。包括坏账准备和减值准备等;二是配备专门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报告;三是风险分析技术的运用,例如实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等。

企业并购存在的风险篇7

论文摘要:文章深入分析了前我国国有企业并购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及其成因,并提出了其防范和控制措施。

所谓并购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并购活动的过程中,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具有随机性、相对性等特征。

1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并购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及其成因分析

从并购企业对风险是否能够控制的角度看,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风险,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种。

1.1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是指由于宏观环境或外部因素,并购企业对事件的发生无能为力,或采取的措施只能部分改变,不能从实质上改变事件的结果,又称不可控风险。从实际并购情况分析,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并购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系统风险。

1.1.1由企业产权问题带来的风险

首先是难以弄清谁是有资格的谈判者。由于企业的国有性质和特殊的委托关系,企业的经理、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以至从当地政府到中央政府的最高领导都不过是国有产权的人。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又往往是通过各个不同的部门进行的。很多想要合资或并购的潜在合作者经常不知道应该找谁谈判,或者找不到所有者,或者碰到太多的“所有者”。即使开始了谈判,也可能会由于政府不同部门的意见不一致而归于失败。

其次是可能存在人出卖所有者的情况。由于我国特定的情况,国有企业的产权交易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有可能出现人出卖所有者的情况。因为在任何一桩国有产权交易中,实际的所有者不可能出场,只能由主管部门的官员或企业的最高领导谈判。这样,国有企业的人就有可能暗中收受贿赂,从而压低其产权的价格,即所谓的“国有资产流失”。

1.1.2目标企业人员安置风险

国有企业有着一种特殊的债务关系,这就是对工人的义务。在传统计划体制下,政府通过国有企业对工人有一个隐含的承诺,即保证工人的就业。当企业产权易手后,新的所有者未必会继续承担这样的义务,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保证工人的铁饭碗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然而,在产权交易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原来对工人的承诺要获得一个恰当的处理,这必然要反映在产权交易的谈判中,从而使谈判的难度增加。解决的办法或者是由企业的出售方自行安置,其代价是索要较高的企业出售价格,或者是由并购方全部或大部分地接收,其补偿则是较低的企业出售价格。在现实中,后一种情况相当普遍,即由买方企业负责解决卖方企业的全部或大部分人员,包括离退休人员的福利、社会保障等问题。这种方式虽可在一定时期内避免产生社会动荡,但也为并购企业的良好运作和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一些并购企业在接管了被并购企业之后会发现,继续承担原来由政府承担的义务是一个极为沉重的负担。

1.1.3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并购活动本身或是并购后的经营活动与法律相抵触而产生的风险。西方国家为了促进和维护公平竞争,常常通过立法对并购活动进行规范,制定了诸如兼并法、公司法、证券法、反垄断法等一系列法律。同时,各国政府还制定了有关并购活动的法律、法规的细则。企业在设计并购活动方案时,一旦对相应法律政策认识不足而含有违反法律的行动,就会使并购方案无法实现。

1.1.4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由于目标企业所在国家的政治环境的优劣给并购带来的风险。显然,目标企业所在国家的政局越稳定,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沟通越多,社会安定程度越高,政府对经济体系的管制程度越低,则并购的政治风险就越小,给并购企业可能带来的损失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1.2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指并购企业通过自身的防范与控制措施,可以调整发生概率,减少发生损失的风险,又称可控风险。从实际并购情况分析,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并购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非系统风险。

1.2.1信息风险

在并购战中,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真实与及时的信息可以大大提高并购企业行动的成功率。但实际并购中因贸然行动而失败的案例不少,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在中国,信息的取得是十分复杂和困难的,即使千方百计得到了信息,也可能存在惊人的错误。卖方在并购前不讲实话是常有的事。其它关键信息错误如交易主体无资格、产权交易客体不明确(不清楚所买的资产和债权、债务的实际情况,有的财务报表也是不能确信的)、交易程序违法等。

1.2.2整合风险

并购整合的内容和范围比较广,既有资产、债务的重新配置与整合,又有企业组织结构上人事的调整,既有企业战略的重新定位,又有企业制度文化的融合等,整合风险来自于这些整合工作的各方面。一项统计表明,在全球范围内失败的案例中,80%以上直接或间接起因于并购后企业整合的失败。

1.2.3财务风险

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投资冲动,规模扩张较快。与国际上一般企业资产负债率50%的水平相比,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水平明显偏高.而并购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持。由于自有资金不足,无法满足并购的资金需求,只好扩大贷款规模,将短期贷款用于并购投资,短贷长投现象严重。由于并购投资的回收期长,见效较慢,企业只好采取借新还旧的方式保持贷款规模,有的还要不断地增加贷款,以支撑投资需求。这就不可避免地引起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还贷能力与贷款规模极不相称。一旦并购失误,企业无力归还银行借款,最后就会破产清盘。

1.2.4营运风险

营运风险是指企业并购完成后,市场的变化给企业造成的风险。并购的营运风险直接与销售市场大小、竞争的强弱、目标企业所处的竞争地位、产品需求的变化,以及投人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供给状况有关。如果产品的销售市场前景堪忧或是不确定性太大,以及投入产品的供给市场产生较大的波动,都会给企业并购带来很大的风险。

1.2.5战略风险

在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有的企业因自身定位不清,战略方向不明,常常抵制不住市场机会的诱惑,倾向于去收购离自身所处行业较远的企业,逐渐远离自己熟悉的领域,造成主业分散,控制乏力,风险也随之不断放大。这种偏离企业发展战略的扩张偏好和投资行为易于导致协同效应差,规模不经济,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风险。

在实际当中,来自传统企业实施的并购存在无战略的现象比较多见,这些企业已经形成稳定的企业规模和资金积累,在新兴产业高增长的诱惑之下,不再专情于主业,盲目进军高技术领域,并购高技术企业,搞所谓的“稳定后院,x4~’l-搞活”,尽管这种发展愿望是好的,但是发展思路却超越了企业自身的实力和经营能力,最终它们大多数只能以失败而告终,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此外,还存在价值评估风险等。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和非上市公司股权尚缺乏顺畅的流转机制,没有法定的交易市场,这使得其价格形成的公平性、合理性甚至合法性成为问题。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不能上市流通,在目前企业评估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非法操作的空间很大,从而影响其价值评估。

2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一项并购一般需要经历3个阶段:并购前的审查阶段、并购的实施阶段和并购后的整合阶段。由于并购风险具有传递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基于上述综合考虑,本文提出基于不同并购阶段的整体性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2.1并购审查阶段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2.1.1谨慎选择、充分了解目标企业

对目标企业的了解与分析包括多方面的内容,重点是企业的产权状况、财务状况、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以及目标企业具有的体制与文化特征。另外,充分了解并购过程中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政府对并购的态度及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不仅能降低并购成本,而且能有效地防范与控制并购风险。

2.1.2成立专门的并购小组,建立一套有关国有企业并购交易的正当程序

并购行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知识附加值高,技术性和政策性都非常强,有必要成立一个包括投资理财、法律、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等各方面专家人员在内的精干、高效的并购小组。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运作风险,提高企业重组和资产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在并购班子内部可以形成一种监督机制,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带来的对并购方利益的损害,尤其是中介机构的道德风险。

2.2并购实施阶段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2.2.1坚持市场化原则,制定切合实际的并购计划

制定一个明确的收购计划,包括战略上的评估和业务上的整合,交易结构、支付手段、支付节奏和风险防范的设计,以及并购后的经营方针、整合策略等等。尽管瞬息万变的并购往往有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事情,但明确的收购计划会降低失败的可能性。

2.2.2采用恰当的价值评估方法,选择正确的并购出资方式

由于存在多种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在并购的谈判时,就会出现不同方法的冲突,因此应恰当地选择价值评估方法。并购资金的出资方式很多,不同的出资方式不仅仅是支付方式上的差别,它们各有特点,单纯采用一种方式受到某种条件的限制时,可以考虑采用变通或混合的方式。

2.2.3与政府、目标企业管理层的有效沟通

首先,与目标企业管理层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摸清被购企业管理层对并购的态度,本着并购有益于被购企业的原则,说服被购企业管理层,以尽量消除道德风险给并购所带来的负影响。其次,政府的政策与态度往往是变化的,并购过程中,必须要对此做到密切跟踪并与政府进行必要的沟通,以尽量降低并购运作过程中政府行为带来的负面作用。

2.3并购整合阶段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2.3.1制定详细周密的整合计划

并购后妥善而有效地整合目标企业对并购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必须从一开始就有清晰的思路,从解决最棘手的问题人手,尤其研究怎样把两个不同的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对并购双方可能发生的文化与非文化冲突的事前考虑和事后反应做出提前安排。所以详细周密的整合计划是完全必要的。

2.3.2稳定军心,做好并购后的人员沟通

并购企业整合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稳定军心,一方面并购企业要做好与被购企业人员的有效沟通,应让该企业员工清楚股权的变动、未来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向,并购是利于被购企业的发展的,应消除员工对适应新环境的担心,力争取得员工的认同;另一方面,要果断及时地进行人事调整,对被购企业富于才能的管理技术人员委以重任,取得他们的信任与忠诚,同时对那些庸碌无能的人员适当予以裁减。

2.3.3谨慎整合企业文化

文化整合的模式有3种:文化融合、文化替代和保持文化独立,并购后企业采取哪一种整合模式,取决于并购双方产品、技术、业务的相关性与各自文化特色的互补程度。另外,并购企业的整合力和整合策略对文化整合的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企业并购存在的风险篇8

关键词:企业并购风险防范策略

一、企业并购的含义

企业并购包含了收购和兼并两种企业重组方式。当企业以现金、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资产,通过出资、收购债券和控股等方式来购买待并购企业,从而获得对该企业的实际控制权的合法行为。在进行企业并购中的决策、实施、整合过程分别产生于并购的前、中、后三个阶段。

决策阶段主要是对并购前期的并购目标、时机等进行合理科学选择,在进行目标和时机定位时,要对待并购企业的规模、质量和品牌价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同时要充分掌握待并购企业的信息,合理选择良好的并购时机。实施阶段主要对企业的并购形式、资产交付模式、人事安排、员工的后续安排等事宜进行谈判解决。最后的整合阶段主要对并购企业的有效资源进行充分调动及合理配置,从而能够对未来的经济效益实现预期估计。

二、企业并购中的风险分析

1、战略决策风险

企业并购前的风险,又称为战略风险和决策风险,体现在对企业进行并购时战略决策的不完善。企业的当前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对企业并购将会产生巨大影响,不确定性的产业前景对并购后的整体企业发展将会带来一定风险。在进行目标企业选择时,产业的路子新、前景广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选择,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而这些领域自身所存在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非常大,其高收益和高风险是同时存在的,这对企业的并购增加了风险。因此,在对一个企业进行并购时,需要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同时要对国家对该企业所处领域给予的政策导向有充分把握,实质上国家对不同产业领域政策的变化会对企业的并购带来一定的风险。

当已经选定了所要并购的目标企业,后续的对该企业的价值评估以及双方均可接受的合理对价对并购的成功至关重要。对企业价值进行估价采用的预测性手段会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这势必会带来很大的估价风险。若对企业的估价高于了企业的实际价值,并购一方难免要付出更多股权或资金来进行并购。

2、谈判融资风险

并购实施的过程双方主要通过谈判方式来进行,在这一阶段要签订并购协议和进行收购交易,这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谈判风险和融资风险。信息掌握不全面、谈判力量薄弱、谈判时机不当等因素都会产生谈判风险和对并购企业不利的交易条件,这会对并购后的企业经营带来一定风险。谈判需要经验丰富和专业人士参与,否则因经验缺乏会处于相对不利位置,对于不合理的条件只能被迫接受。信息完善,信息获取充足,是对于是否占据谈判的有力位置很重要。

3、整合风险

在企业并购后的整合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人事冲突和文化冲突风险。并购后新的人事安排与整合,可能会因为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员工的思想差异从而产生一定的矛盾和困难,最后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甚至员工流失,使企业凝聚力下降。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文化元素不和从而产生冲突也会对企业的并购带来难以预知的风险。

三、企业并购的风险防范

1、深入研讨并购战略

在对企业实施并购前,并购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要对企业的并购策略和措施进行全方位分析和研讨,对企业的实际竞争力、生产条件、技术水平、职工技能和素养、企业的核心价值、发展前景、经营现状和产业环境等一系列企业内部和外部情况要进行科学合理调研和评价。从而为有效预知并制定并购后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道路提供高价值参考信息,降低企业并购的前期风险。

2、准确评估企业现状,实施高效谈判

确定并购目标后,进行高效和有益的谈判对于降低并购实施风险意义重大。谈判力量在并购中起到不可估量作用,要充分掌握被并购企业的状况,紧抓自身优势,分析制约对方发展的瓶颈,调动自身的力量基础和总额。另外,谈判价格的高低也会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一定波动,这也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预期产生影响,因此抓住合理谈判时机也至关重要。谈判的最终目的就是尽量降低并购价格,准确的评估和高效的谈判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并购中的风险。

3、选择合理的整合模式

文化整合模式主要有兼并式、隔离式和交融式等,兼并式文化整合模式侧重于利用集团强文化对并购企业的弱文化进行冲击,从而取代弱文化,隔离式文化整合模式使双方能够保持各自文化的独立,来避免因并购而产生的文化冲突。交融式整合模式在不改变各自文化追求的条件下,平等进行融合流与沟通,互相借鉴和吸纳有利因素,从而在文化上达到共识。因此,并购后要根据双方企业的实际现状选择合适的文化整合模式,降低文化冲突的风险。

企业并购后,也会因为人事制度的整合产生一定的整合风险,员工对并购持消极态度或并购对员工利益产生影响,很容易造成人才流失情况,而人才的流失将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留下难以解决的困境。因此,并购中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制定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吸取人才至关重要。所以,合理的整合模式在降低企业并购风险上起到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聂林.企业并购的风险与防范浅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1

企业并购存在的风险篇9

关键词:资源整合风险;跨国并购;目标企业

一、前言

跨国并购正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但据统计分析,企业跨国并购有70%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风险。郭奕超(2007)把我国跨国并购所面临的风险归为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文化整合风险等。叶建木,王洪运(2004)将跨国并购风险分为并购决策风险、融资风险、并购整合风险等。由此看来,大部分研究跨国并购的学者都认为跨国并购进行以后,跨国并购企业还存在着资源整合方面的风险。

admit和Schoemaker(1993)将资源分为:R&D(技术能力、研发能力和产品开发速度等),制造资源(生产成本结构),市场营销资源(品牌管理、分销渠道、交易双方关系、用户基础、顾客服务、商誉等);teece,pisano和Shuen(1990)将资源分为:技术资源,制造资源,与顾客相关的资源和财务资源;Barney(1986)强调文化、管理能力和技巧也是一种资源;Capron(1998)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类资源:R&D、制造、营销、管理、财务资源,而前三者又受到管理和财务资源的支持。基于以上学者的研究,本文认为企业资源包括技术资源、财务资源、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品牌资源、销售渠道资源和品牌资源等。本文针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殊情况,对资源整合方面存在的风险做初步的分析。

二、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风险

(一)技术资源整合的风险

寻求技术是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原因之一,跨国并购的最优战略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并购重组后的企业在产品方面产生协同效应,要实现这种最优效应,关键在于能否将先进技术转移到并购后的企业生产活动中去实现创造价值的目的。我国在跨国并购中所得到的技术在发达国家中也比较落后,属于末端水平,并且技术的转移还要受到被并购企业国家的相关法律的制约和限制。从技术管理层面上来讲,即使目标企业是一个弱势企业,并购后作为企业子公司对生产设备的改造、更新,对工艺流程的优化以及配套管理都存在较大的冲突。许多企业就是在技术的整合过程中,由于并购后重组企业的技术含量、匹配程度、管理模式、研发战略差距太大而遭到失败。

(二)人力资源整合风险

杨洁(2005)认为,人力资源整合是在各类资源整合中风险最大的整合。企业并购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的整合双方的人力资源。我国企业相对于被并购的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或其他发展中国家企业来讲具有自己不同的管理机制,必然对被并购企业员工造成相当大的冲击,因此在并购后的人力资源整合中面临三大难题:第一,来自被并购企业员工的抵制。第二,大批关键岗位的人才及技术能手纷纷跳槽。第三,对企业管理层的聘用和管理也不能随心所欲。有些东道国家的法律明文规定被并购企业的法人由并购企业派出,但中层管理干部必须是本土员工,而且必须全部接纳被并购企业的全部职工,这自然加大了整合难度。

(三)文化整合风险

跨国并购能否成功,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文化的整合与转换。与欧美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企业文化上处于劣势,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扩张的过程中,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员工、媒体、投资者甚至是工会仍然对中国企业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和偏见。因此他们普遍对中国企业文化的认同度低。由于我国企业同西方企业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加上不同国别企业间存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绩效考评、薪酬发放、激励机制、企业和员工的沟通行为方式等差异,因而,企业文化冲突更为突出和激烈。多元文化并存的状态,自然就加大了企业文化整合的难度和风险。

(四)财务资源整合风险

企业并购的财务整合风险是由于负债和融资而给企业财务状况带来的不确定性,常常是由于并购对资金的需求而造成的筹资和资本结构风险。财务整合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风险。这种风险会造成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做出错误的判断,在定价中会接受高于目标企业真实价值的收购价格,并购企业可能由此造成负债率过高和目标企业不能带来盈利而陷入财务困境。第二,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缺乏短期融资,导致支付困难的可能性。第三,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杠杆收购指并购企业通过举债获得目标企业的股权或资产,并用目标企业的现金流量偿还负债的方法。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合后的目标企业是否有稳定足额的现金净流量。

(五)品牌资源整合风险

品牌不仅仅有外在的供人们辨认商品的功能,而且品牌也体现了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良好的品牌有助于建立公司形象、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在跨国并购的产品整合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如何管理并购后形成的多种品牌问题,是保留、还是放弃,或是通过创新树立一个新的品牌。在企业的跨国并购中存在着巨大的品牌整合风险。一般认为,如果一个企业失去品牌形象的强力支持,这个企业在市场上将流而不远。

(六)市场渠道整合风险

这是指企业并购完成后,市场的变化给企业造成的风险。并购的目的之一可能是为了利用目标企业的原有供销渠道节省新建企业开发市场的投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大,目标企业原有供销渠道的范围及其继续保留的可能性,会影响到目标企业的预期盈利。

三、规避资源整合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长期从事oem(贴牌生产)和低价倾销的中国企业,试图去整合一个发达国家的知名企业,永远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我国跨国并购企业在并购外国企业的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这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与教训。对于在并购后的资源整合方面的风险。本文提出如下对策:

(一)提高企业技术整合的科学化

在企业并购之前,要做好技术的评价工作。首先要建立技术指标评价体系。企业的技术为四个要素:技术人员、设备、技术知识、技术管理。并购后,并购企业会获得目标企业的技术,需要根据技术四要素对这些技术进行详细的评价、鉴别,评价目标企业的技术先进程度,并考虑与并购企业技术的匹配性。其次建立技术评价模型,对目标企业的技术水平量化分析。通过技术评价,可以对各种技术做出选择。技术选择主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与可接受性、技术的转换成本与连续性、技术支撑体系、经济与社会效益等。完成了对技术的评价和选择之后,可以根据以下五种模式进行技术整合:技术引进模式、技术融合模式、技术植入模式、技术拼接模式、技术独立模式。

(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定有效政策稳定员工队伍

首先,做好并购前的人力资源评估。企业应把人力资源的整合贯穿在并购的全过程中。因此,并购前,并购企业应借助咨询公司对被并购企业的组织结构、薪酬福利制度等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其次,组建整合管理团队。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会给员工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信任危机。组建一个由并购双方高层人员和员工代表构成的团队进行过渡期的管理显得格外必要。这样可以加强沟通,增加员工在整合过程中的参与度,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心理恐慌。通过这种途径更容易在共同目标上达成一致,有利于并购的融合过程顺利完成。

(三)重视企业文化整合

首先,要识别国别差异。由于企业文化冲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因此对国别文化差异分析整合的关键。其次,企业历史状况研究。对员工来说,企业层面的文化差异显得个格外敏感,企业文化是员工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形成的有价值的、共性的一种行为规范。再次,建立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表现出的企业行为规范和经营风格是由隐含在其背后的基本信仰和价值观所决定的。通过正确的引导,员工会寻找一种新的平衡,建立新的心理契约。

(四)加强跨国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第一,正确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要开展详细的尽职调查,全面了解目标企业的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应当聘请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来对目标企业进行评估。第二,逐步拓宽融资渠道。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渠道狭窄,政府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促进企业提高跨国并购融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主要措施有:赋予企业必要的海外融资权,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化融资渠道;加快银行体制改革,促进银企“联姻”。第三,提高目标企业未来的先进流量防范杠杆收购中的风险。对目标企业的有效重组是防范此类风险的有效措施,主要做法有剥离获利能力较低的资产、对被收购企业的成功管理等。

(五)品牌资源整合管理

并购企业在交易结束后面临的品牌资源管理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品牌保护、品牌拓展和品牌的重新定位。品牌保护就是指并购企业保留被并购企业的原有品牌,而且通过一定的促销手段,提供一定的资源保证使被并购企业的品牌进一步发挥作用。品牌拓展,即在企业的产销经营中将并购企业的品牌转移使用到被并购企业的产品上,代替被并购企业原有的品牌的一种行为。对于那些有可以利用但产品已经不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牌,并购企业可通过对品牌重新定位的方法使其重现生机。

(六)分销系统和市场渠道的整合管理

分销系统的整合包含两方面,即被并购企业营销组织的设置和营销网络的建设。并购企业一般有两种应对策略:分立或合并。并购一个企业不仅仅只涉及到两个企业内部的重组,并购将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企业外部。并购企业必须十分重视对企业同外部边界的管理。这要求收购公司开发出强有力的策略保持或重建目标公司客户的信任和关系。保持和重建的策略一般为:沟通、承诺及一定的促销措施。

参考文献:

1、郭奕超.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管理[J].金融经济(理论版),2007(3).

2、叶建木,王洪运.跨国并购风险链及其风险控制[J].管理科学,2004(5).

3、admit,R.andp.J.H.Schoemaker.StrategicassetsandorganizationRent[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3.

4、teece,pisano,Shuen.DynamicCapabilitiesandStrategicmanagement[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7.

5、Barney,J.B.StrategicFactormarkets:expectations,LuckandBusinessStrategy[J],managementScience,1986.

6、张细移.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风险与对策[J].管理科学文摘,2006(1).

企业并购存在的风险篇10

关键字:并购;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控制

一、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概论

1、企业并购的概念

并购,即兼并与收购的简称,是以全部或部分产权为对象的一种特殊的交易活动,属于间接获得生产要素的投资行为。

2、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涵义

并购融资活动风险论者认为“由于出资方式的不同,导致股东利益损失的风险就是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1]”;“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筹资和资本结构的风险,是由并购对资金的需求造成的[2]”。

并购财务活动风险论者认为“企业在进行投资、控股扩张的同时,伴随着企业风险的扩张。不仅原有的商品经营风险继续存在,而且还出现了一些与企业并购相关的特殊风险,如价值评估风险、出资风险以及整合风险等”,“并购中的财务风险是企业与并购相关各项财务活动引起的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性等情况[3]。企业价值评价风险,融资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都是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通常来说,指筹资决策带来的风险就是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例如筹资渠道选择的不同和筹资数额的不同都会引起企业的资本结构的变化,并使企业产生不确定性的财务状况。所以,企业因举债以获取财务杠杆效应而导致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就是狭义的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这种定义就是第二种观点融资活动风险论的集中表述。

3、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分类

不同的财务风险是从不同角度的分析企业并购所得到的,从财务风险形成原因上看,有制度性财务风险,操作性财务风险和固有财务风险;从风险控制上看,有可控性风险和不可控性财务风险[14]。本文是从企业并购过程的角度来分类的。完整的并购活动,一般是选择目标企业、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并购可行性分析、并购资金的筹措、出价方式的确定以及并购后的整合,上述各环节中都可能产生风险。因此,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融资风险和整合期的财务风险是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二、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来源

1、导致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因素分析

导致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因素很多,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的成因有很多,但主要的成因是并购过程中某些因素的不确定性,市场信息不对称性。

(1)并购过程中某些因素的不确定性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宏观上看,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经济周期的波动、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动;微观上看,有并购方的经营环境、筹资和资金状况的变化,也有被收购方反收购和收购价格的变化等。企业并购的各种预期与结果发生偏离都是受这些变化所致。

不确定性因素是如何导致企业并购的预期与结果发生偏离的呢?本文认为,是因为不确定性因素给决策人员带来了价值诱惑力,它具有价值增值的特性;还因为它又客观存在着导致成本膨胀的可能性,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排除可能带来的损失,这又使得决策人员被约束。所以当诱惑效应大于约束效应时,并购的预期与结果发生正偏离,风险带来收益;当诱惑效应小于约束效应时,并购的预期与结果发生负偏离,风险带来损失。正偏离导致价值增值,取得并购成功;负偏离导致价值损失,造成财务风险。当诱惑效应等于约束效应时的点就是风险均衡点。以风险均衡点为基准就是风险控制的目标。

(2)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

并购价格的制定是比较复杂的,制定并购价格的基础是对目标企业资产负债等财务状况的深入了解。然而在现在的市场,各类信息不可能完全共享,目标公司与并购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目标公司拥有完全的信息,而并购方很难获取到足够的信息,特别是一些非公开的信息,对于目标公司估价可能很重要,但并购方可能难以获得。目标企业对会计信息的人为操纵可能会误导信息使用者。在企业对外形成其财务报表之前,信息提供者往往对信息使用者所关注的财务状况等进行仔细分析与研究,并尽力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期望。

2、对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来源的分析

以上的分析说明,并购过程中导致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是某些因素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但是,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在那些并购的的环节出现的?

从经济学研究的结果上看,风险源自三个方面:所购商品本身的风险,相关各方行为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者的信息缺乏,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都会对交易者造成风险。由此可知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目标企业的价值风险,交易过程中目标企业的行为风险和信息不对称风险[4]。通常完整的企业并购活动包括三个基本流程:计划决策--交易执行--运营整合(图2-1)。在一些并购市场成熟的地区,这三个流程具有较为规范的操作规程,交易双方具有相对透明的信息,整个交易行为的法律框架及涉及的交易各个方面和时间段中详细的双方权利和义务约定都在并购协议中能体现,所以,依靠完善的并购流程设计和并购合同约束,至少可以起到降低风险作用的。

图2-1企业并购活动的基本流程

三、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防范

1、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防范的目标

整体并购战略的实施中具有重要意义是财务风险。它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财务风险与其它风险在并购活动中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对财务风险的防范贯穿于企业并购的全过程,它是企业并购中风险防范的核心与重点。我们认为,对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进行防范主要应达到以下几点:

(1)避免定价过高的风险

(2)确保融资与支付活动的顺利开展

(3)确保整合阶段的顺利完成

2、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防范的措施

(1)企业并购中融资风险的防范

为了防范融资中的风险,在并购中应该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的融资工具和环境能否为企业提供及时、足额的资金保证;另一方面是企业要选择融资成本最低且风险最小的方式。具体的融资策略有:

第一、合理确定融资的结构,提高资产的流动性,降低并购的成本

企业并购活动是需要数额巨大的资金,并购企业根据国际资本市场的环境和自身的资本结构,能够找到一种合适的融资方式,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选择不恰当时,就有可能背上沉重的财务负担,进而影响并购后的经营活动。并购混合支付方式以及多元的融资渠道引起了融资结构的风险。因此融资结构的安排对并购企业能否筹集到并购所需的足够资金,能否如期还本付息,能否在并购中获利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并购方通过实现是资本成本最小化,使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和合理的搭配短期债务资本与长期债务资本控制融资结构风险。

第二、严格制定并购资金需要量及支出预算

企业在并购活动实施之初,就应该对并购各个环节的资金需求量进行周密预测及核算。以资金需求预算为依据,并购企业还应依据并购资金的支付时间确定并购资金的支付程序和数量。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降低财务风险。

第三、努力拓展融资渠道,实现资金来源得多元化

融资渠道表现着资金筹措的渠道和流量,它是筹措资金来源的方向与通道。从资金的来源上看,我们可以把融资渠道分为内部和外部融资渠道。

企业要根据融资政策的类型,动用多种融资渠道进行多元化的资金筹措。例如,并购方可以利用有形资产产权嫁接融资。这种方式为大型并购融资,尤其是为规模较小的企业并购规模较大的企业提供了成功的方法。

(2)企业并购中整合期风险的防范策略

通过一项全球范围内的并购研究报告,我们看出在并购的不同阶段会有失败的概率:在并购前和并购中分别为30%和17%,而在并购后的整合阶段失败的可能性则高达53%[6]。所以,很多并购交易并购后整合的失败导致最后并没有真正创造价值。因此企业并购行为的结束却是并购整合期的开始。整合期同样存在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应有整合期的公司发展战略,并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工作。从而推动企业成长,使企业取得优于同行的竞争优势。

四、结论

因为企业并购行为毕竟是投资行为,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同的风险,尤其,财务风险是贯穿于并购活动的始末,影响着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然而,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不仅有并购前的定价风险,还有并购中的融资风险和支付风险,以及并购后的财务整合风险。所以,企业并购中每一个环节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都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从计划决策到交易执行再到运营整合,每一项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都要认真分析,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力求将风险降低到最小,从而使企业在扩张的道路上迈出完美的一步。

参考文献:

[1]英艳华,孙瑞娟.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齐鲁珠坛,2009(02)

[2]王宗光,常文芳.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度量模型探析[J].财会通讯,2009(05)

[3]宋彩霞.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控制策略[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4]许燕.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贵州:贵州大学,2007(02)

[5]袁利民,张昊.中小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J].河北企业,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