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十篇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十篇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9:46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篇1

【关键词】健康概念;语义分析;概念谱系

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文化认同能力,通过与社会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实现自我主张与价值,并最终实现对社会的创造性贡献。

1.2.4道德健康道德健康可简单解释为做人的道理和应有的品德。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的发展与升华,是个体依据社会伦理要求而确立的心理和行为模式。道德健康的最高标准是“无私利他”,基本标准是“为己利他”,不健康的表现是“损人利己”和“损人不利己”。道德健康是最高层次的健康。

上述4个层次的健康,共同构成了健康的基本内涵;4个层次的健康,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并不是四种健康,而是“一个”健康的4个方面,我们平常所说健康状况、健康水平实际上就是对某一个体或群体的4个层次的健康所做的综合性或单一性描述与说明。从其判断标准看,4个层次的健康依次趋向于社会化。生理健康的标准个体化色彩最浓,道德健康的标准则最具社会化色彩,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介于二者之间。从外显性和对社会的影响来看,亦是如此(见图1)。

1.3健康概念的本质表达

健康的“四层次说”,只是解决了一个问题,即“健康怎么样”,但“什么是健康”,仍未给出明确答案,这也是以往关于“健康”的论述中经常混淆的一个问题。

我们认为,健康究其本质是指人与环境自觉的和谐统一的良性关系状态。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这里所说的“环境”(对个体而言)既包括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也包括外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环境)、自然环境,还包括交互环境: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这里所说的“关系”主要指:天与人、身与心、内与外、人与我、我与理五种关系;这里所说的“和谐统一”主要指上述五对矛盾在发展中相互依存,平衡协调,即“和而生物”;所谓“自觉”是指健康状况的获得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不是盲目的追寻过程,而是基于科学理念,依靠科学手段,有意识、有目的的追求过程。每个人都有获得健康的权利,但没有人是生而健康的,没有人在变化的环境面前会永远健康。“自觉”构成了健康的主观条件,“环境”构成了健康的客观条件,“和谐”与“动态”构成了健康的基本特征。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不仅仅贯穿于人类生命从始至终的整个过程,在横断面上也有它的复杂性,“健康”与“疾病”同处于一条直线的两端,在特定条件下,健康和疾病共存。

基于上述定义,以健康为研究对象的健康学将是一门综合性、横断性的学科,它建立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体育与健身学、营养学、保健学、生态学、遗传学、哲学等学科之上。

2健康素质及其量化表达

2.1健康素质

健康素质是表示健康的可能(潜在)状态的一个范畴,是现实健康的基础。健康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个体的健康状况与健康水平。健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国民综合素质的有机构成部分,对个体及他人的健康水平的保持和提高有着特殊的作用。健康素质属于广义上的科学文化素质,但又区别于科学文化素质,它是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发展、转化、升值的推进剂,是人所拥有的创造性能力得以发挥的可能性平台。具体而言,健康素质包含以下四个层次的内容。

2.1.1健康意识健康意识是以健康为对象的一种精神现象,包括3个要素:“知”——对健康的认识活动和了解程度;“情”——对健康的情感与情绪;“意”——对健康的价值认可程度和执著程度。健康意识从主体角度可分为个人健康意识和群体健康意识;从客体角度可分为自我健康意识和他人健康意识;依据自觉程度可分为潜健康意识和显健康意识。健康意识是健康素质的基础层次,健康意识的增强和提高有助于个体健康观念、健康知识、健康能力的更新、充实、提高;健康意识的淡薄,则会制约健康素质的提高,并最终决定个体的健康水平。健康意识决定于社会实践和社会存在,具有社会性和能动性特征,遵循“感性、理性、科学”的递进发展历程。

2.1.2健康观念健康观念是主体反映健康现实,在意识中创造理想化健康模型的思维活动的成果,同实际的健康活动相对应,表现为健康理念、健康箴言。如“生命在于运动”,“养生胜于治病”。健康观念依存于社会实践,“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3]。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健康观念,健康观念的升华加上人生阅历的练达,就形成了健康智慧,即一种对人生的基本态度。

2.1.3健康知识健康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是在健康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经过健康实践检验的对健康规律的反映。依据人们反映健康规律的深刻性和系统性程度,健康知识可分为健康常识和健康科学。健康常识是对某些健康事实的判断和描述,健康科学是通过一定科学概念体系来理解和说明健康的知识系统。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多元到一元,由谬误到真理,由相对到绝对,是人类健康知识运动发展的真实写照,这一过程也是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化过程。

2.1.4健康能力健康能力是社会和个体基于主观意识和观念,综合运用医学、运动学、保健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健康知识,利用客观物质条件和资源,针对特定环境,实现健康状态,达到健康目标的现实力量。健康能力是健康由可能变为现实的基本途径,“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左传·昭公十年》),是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智慧、健康观念转变为现实行为的表现,是实现健康的桥梁与手段。

上述4个层次依次递进,共同构成健康素质木桶,共同决定个体健康素质的高下。从知行关系来讲,健康意识最接近于“知”,健康能力最接近于“行”(见图2),正如孙中山所说:“以行而求知,因知而进行”[4]。

2.2健商:健康素质的量化表达

在智商(iQ)、情商(eQ)等概念传入中国并获得普遍接受之后,“健商”(HQ)悄然登陆中国。我们认为,健商是健康素质的量化体系,代表着一个人的健康能力和对健康的认识水平。健商不是先天就有的,它与一个人所受教育、知识水平、个人品格有密切关系。健商理念的核心是心理养生,健商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2.2.1狭义健商狭义健商主要指“具体健康”或“健康硬件”,内容包括:①体商(BQ),即“身体成本”的状况,如身体的灵活性、柔韧性、适应性、耐久力、暴发力、抗逆性等。若测试不及格、刚及格的便要有针对性地锻炼和补救了。②心灵商(mQ),即心理状态的数字化。以α脑电波和脑啡肽为基本指标,定级为4级。一般人可达1级,注意心理养生者可达2级,善养心者可达3级;那些心理障碍、心理不正常或有心理疾患者则不够1级,而为0级,心灵商是心理养生的核心。③心缘商(RQ),即人际关系的数字化。有四种情况:我行,你不行(自负);你行,我不行(自卑);我不行,你也不行(嫉妒);你行,我也行(尊重别人和自信)。以末一种的RQ值为高。④性商(SQ),难以启齿的性问题大量存在,且对健康的影响举足轻重,性问题的定量使人们对自己健康的了解更加全面。这四个方面不是孤立的,它们互相影响,交织成网,其中一个不正常便会牵动全局。

2.2.2广义健商广义健商是健康素质的具体化,内容包括:①健康意识,即自己对健康重视程度的量化;②健康知识,知识可带来健康,为增进健康,每个人都要积累和丰富健康知识;③健康智慧,成功需要智慧,而增进健康就是最大的成功,许多智慧已可数字化为商数(Quotient),如智商(iQ)、情商(eQ)、逆境商(aQ)、发育商(DQ)、成熟商(oQ)、职业商(JQ)、财商(FQ),加上健商(HQ)共同构成健康智慧;④健康能力,即由“知”转化为“行”的能力,是实现健康的关键一步。

3健康概念的表达体系

我们平常所说的健康问题需要一个综合性的解决方案,这一方案的核心就是大健康观。大健康观包括健康的定义、健康的构成要素、健康素质、健商等内容,关键是要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这构成了研究健康问题的理论前提(见图3)。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纵坐标为个体,横坐标为社会。健康意识是健康素质的核心,健康意识的强与弱决定着健康智慧的完整性,它是健康知识的原动力。没有健康意识就不可能有健康智慧的完善、健康知识的求知欲和较高的健康能力。与健康意识相对应的是健康资源和健康环境,它们是激发健康意识的基础条件,无论这些条件是否充足或良好都会对健康意识产生刺激作用[5]。如果健康资源短缺或者健康环境恶劣最终将会削弱健康意识,而影响健康素质的完善;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都会激发和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使人们的健康素养和智慧得到完善,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望去获得健康知识和增强提高健康能力的信心。对于健康有着两个相对应的因素:一个是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人(个体);另一个是个体的集合——社会。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健康有着不同的要求。个人的健康意识是通过社会的健康意识作用于人而产生的,在社会的影响下,他的心理趋于社会化、理智化。人的这种社会化和理智化的心理也就是他的健康意识。换言之,只有社会的健康意识得到了加强,个人的健康意识才会随之得以强化。同样,健康智慧、健康知识也是如此,社会的行为规范得不到健康的发展,个人的健康智慧也就无法形成;社会的健康资源短缺,就无法满足个人对健康知识的求知欲望,健康能力的提高必将会受到影响。健康要素之和从个人的视角可以被称为健商,从社会的视角可以被称为健康素质,它们是同一内容的两个方面,与健康的四个层次共同组成了健康谱系。

综上所述,当我们对某一群体进行健康考察时,应当对健康谱系中各因素都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既不能仅仅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以及道德健康来评价健康的水平,也不能单单地考察个体的健康水平,而忽略了社会健康素质的状况,同时还应对健康资源和环境状况对健康素质的影响程度进行考察。只有这样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制约健康素质发展的各因素,建立提高健康素质的战略发展规划,使得人口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Lalondem.anewperspectiveonthehealthofcanadians[m].ottawa:GovernmentofCanada,1974.

[2]田中恒男.健康学概论[m].东京:大修馆书店,1983:18.

[3]马克思.资本论[m].东京:人民出版社,1975:24.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篇2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48年就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不虚弱,而且是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完好状态;1989年又进一步指出,健康的定义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明确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根据这些论述,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生活、心理上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和谐的状态。一个心理健康的个体不仅需要没有心理疾病与心理障碍,而且要具有一种努力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在后一层意义上才能够真正显示出来,因为个体要在身心与社会环境之间取得协调,就须能适应社会的变化,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没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不仅不能做到这一点,还可能在不断发展的社会面前出现种种失衡,最后连没有心理疾病和障碍都不能保证。

想一想,你周围的同学有没有这样的状况:虎背雄腰,可就是性格孤僻,缺乏朝气;体壮如牛,可就是胆小如鼠,意志薄弱;膀大腰圆,可就是心胸狭窄,空虚颓废;这能算是健康?据了解,现在不少中学生存在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扭捏、胆小、忧郁、孤僻、依赖、神经质、人际关系不良等。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对上海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的调查表明,1100名学生中有上述问题的比例最低的是10%,最高的达40%。

心理健康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⒈心理健康有利于个体生理健康

健康的心理对生理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减少心身疾病的产生,而且可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促进疾病康复。

⒉心理健康使个体形成良好品质

心理健康的人,能正视现实,展望未来;能注重实际,不胡思乱想;能接纳挫折,积极应付;能有理有情、情理相融,这些对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⒊心理健康能够促进个性的形成

心理健康的人有强烈的自我发展倾向,对于自己各种个性特点有客观的认识,而且能够努力地进行自我锻炼,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

⒋心理健康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地处理主客观关系,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活动中自觉性、坚持性都较高;善于调节自己,应付各种复杂情境,这对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心理健康的人乐观、富有情趣、充满活力,这样的人的生活质量也是很高的,情趣盎然,格调高雅。

⒌心理健康促进良好的社会适应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悦纳自己,也能接纳别人,在和各种人的交往中既能热情、宽容,又能把握自己,有理有节,容易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还能在在复杂的社会条件下找到与社会相适应的生活道路。

⒍心理健康体现着精神文明水平

一个成员之间充满嫉妒、争斗、冷漠、悲观等不良品质的社会或集体,精神文明水平不可能高,反之,成员之间充满友爱、谅解、宽容的社会或集体,一个个成员都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社会或集体,必然体现出高度的精神文明。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篇3

关键词:心理社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09-02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的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形成了一定的常规工作模式,同时,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和教学环境的改变,加强心理社团的建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日趋明显。正确认识心理社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结合现有的实践经验完善心理社团的建设,充分发挥心理社团的作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趋于完善,在当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极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意义。

一、心理社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

发挥心理社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用的前提是对心理社团的重要性有充分全面的认知。正确认识心理社团才能对心理社团的建设提供正确的引导,才能有效的发挥心理社团的重要作用。

1.心理社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政府及各级教育部门的有关文件要求,各高校以1:3000-1:5000的比例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同时承担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咨询、宣传、科研及危机干预等工作,往往感到分身乏术,力不从心。为了保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高校学生的每一个人身边,高校普遍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多层次教育网络体系。设立学生心理健康社团是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基础,承担了联系学生和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部门的纽带作用,是将学生心理状况信息反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执行的重要载体。

2.心理社团承担发扬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主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自上而下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学生自发组织的心理社团的作用必须得到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是唤醒大学生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意识,这种意识促使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主动地去寻求帮助。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和辅导,变为主动地学习和调适,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所在。心理社团正是由很多具备这种心理健康意识的同学志愿组成,他们是培养和带动的心理健康意识的先锋军,是发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主力军,所以,心理社团承担了发扬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主体作用。

3.加强心理社团建设是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根据现有的调查来看,心理社团经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基本建设过程,在心理社团建设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制约了社团的发展,创建加强心理社团建设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二、当前高校心理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

高校心理社团在专职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的指导下,自身的制度建设、活动开展和社团管理有了一定的基础形态。但是,还普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1.社团自身建设不足,理论学习缺少。大学生社团是高校体系中的一种组织形态,也是大学生活动的一种载体,是大学生为了实现共同意愿为了满足心理、文化、生活、社会需要而自发筹备具有一定目标的非群团性业余团体组织。作为服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社团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才能保证教育的效果。理论学习不足,心理健康知识的储备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落后是很多心理社团的通病。“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加强自身建设才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自我定位不准,心理健康教育特色不明显。大学校园是十分广阔、十分活跃的平台,大学生会因为个人的意愿组织各样的社团,开展各式的活动。心理社团区别于其他社团的根本是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但是,随着校园活动的活跃,心理社团出现“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强调活跃校园文化而忽视了活动开展的教育意义。不能准确的自我定位,突出社团的内涵和建设,将威胁到社团存在的根本。

3.自身视野受局限,活动的教育意义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日益发达,大学生的思想得到大大的解放,社团活动的创意层出不穷,不可否认的是活动的形式越来越吸引人,但是,一些心理社团把创新活动的形式作为社团活动开展的根本,忽略或者无视心理社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与内涵。以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为基础的活动形式创新才是社团活动发展的长久之计。

三、积极创建加强心理社团建设的长效机制

加强高校心理社团建设要针对现有心理社团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遵循学术性、从属、自主的两体性和发展性原则,创建高校心理社团建设的长效机制。

1.建设“学习型”心理社团,提高社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心理社团承担的责任特殊性要求心理社团成员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同时,学习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在社团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结合理论学习,更好地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2.建设“服务型”心理社团,贴近学生生活,做学生的“知心人”。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工作以现有的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只有真正了解了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心理社团才能根据学生需求开展深入人心、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活动。

3.建设“高效型”心理社团,进一步规范活动开展。心理社团的活动开展情况良莠不齐,活动效果很难得到保障。心理社团活动要进一步规范。活动目的要进一步回归,所有活动的开展必须明确其教育意义所在;活动形式要进一步灵活,校园活动要与时俱进,紧跟社会热点和学生心理需求,单一、老套的活动形式完全对学生构不成吸引力,活动效果更无从说起;活动效果的推广要加强,活动的教育意义要在活动效果的推广中深化,单纯的活动现场效果只能达到活跃校园文化的目的,而活动的根本教育意义容易被人忽视。

4.建设“网络化”心理社团,合理利用网络媒体,提高服务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网络己经成为高校各个部分的连接纽带,是高校老师和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而它以其新颖、灵活、及时、快速、自主、自助、平等、双向、虚拟、隐蔽等特点和优势,为高校心理社团宣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网络上可以大量地传递心理健康及心理咨询知识,通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快捷地对学生进行网上心理咨询,把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及时地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利用网络的同时,必须端正学生上网动机,杜绝不良信息,也要避免学生“网络成瘾”现象。

5.建设“文化型”学生社团,重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意识,对心理健康也有相应的影响。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而不往,非礼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等经典名言,对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认识苦难和挫折等心理素质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心理社团要学会利用传统文化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四、加强心理社团建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具有重大意义

心理社团弥补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和咨询服务的不足。随着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探索也有了一定成效,心理咨询室、心理放松室相继完善,心理健康公共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开设,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但是,目前高校学生数量之众较之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匮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咨询服务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心理社团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学生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等交流活动,让心理交流活动成为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渠道。心理社团开展朋辈咨询服务,进一步扩展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的空间,基于相似的兴趣、爱好、价值观,朋辈之间更容易相互沟通和理解,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很容易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会更明显。

心理社团倡导了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氛围,打破了错误的“心理健康”认知。当今高校里面,还有很多学生对心理健康认识不足,甚至一些学生错误的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针对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社团通过在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学会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宽容,提升学生自我的心理健康调试能力,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中的重要作用,摒弃错误的心理健康认识。心理社团活动的开展,寓教于乐,提高了学生的热情,提高了个体的自信和自尊,使个体心情舒畅,体会到温暖,从而以点带面,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氛围形成。

加强心理社团建设是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应进一步给予心理社团建设全方位支持,促进其发展,使心理社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吉.试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社团建设.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年6月.

[2]洪丽.试论心理社团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1年7月.

[3]陈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用对策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12月.

[4]张锷.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误区及对策.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6月.

[5]王椿阳.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调查与分析.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年3月.

[6]王建军、陈庆.大学生心理社团的发展与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5期.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篇4

关键词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现状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R395.6文献标识码:a

1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现状

1.1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入,目前我国越来越注重城市化建设,社区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社区居民身心健康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随着我国实施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城市社区居民生活条件和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心理健康状况,并且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中,根据某地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通过心理健康服务,大多数人们在接受心理健康服务之后,心中的不愉快和压力、焦虑以及抑郁等心理情愫都得到很好的缓解。这充分说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对调节社区居民心理状况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努力,居民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普遍提高,使得我国社区居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健康意识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由于我国社区心理健康建设和发展工作仍然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很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还不够完善,这种现状主要是由于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正处于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并且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很多方面需要自己不断摸索,才能找到具有自身特色,符合我国社区发展特点的服务模式,真正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我国当前社区服务状况整体处于一个比较低的状态,,心理服务工作不够深入,很多都是日常工作中附带进行的,服务停留在心理健康宣传资料的发放和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上面,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服务。

1.2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现状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德国国内居民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相比我国,其居民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人数已经达到千分之二点二,百分率高达40%,这种数据在很多国际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已经处于一种比较高的水平和状态。反映了德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效果明显,人民群众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支持度都非常高,面向很多心理社会问题的学前儿童的父母亲提供咨询和服务,帮助居民解决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欧洲国家相比,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水平过低,工作覆盖面和工作质量以及效率等都比不上其它欧洲发达国家,但是与非洲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水平还在前进状态,具有前进的空间。目前非洲一些国家由于只有17%的人们能接受到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很多非洲国家人们生活水平非常低,很多人更加关注温饱问题,根本无法不需要一些服务性的需求。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每一个国家发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并且深受国家国情影响,尤其是国家社会体制的建设和发展,因此,研究和分析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特点要从国家基本国情出发,因此,必须要充分考虑基本国情和国家经济状况等进行分析。

2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特点

国外社区发展过程中,政府一直将重点放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在欧洲资本主义世界国家中,国家发展重点就是不断完善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在国家发展早期就非常重视。经过国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研究和实践探讨,最终能够形成自己一套完美的发展模式,服务水平非常之高,并且覆盖面非常之广。这种特点主要是由于西欧国家注重社区发展,城市化进程比我国要早很多。而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比较晚,在早期我国注重发展国家经济和科技,对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方面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不断加快而逐渐发展起来,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的影响,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水平还不够,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快完善基础服务机构,完善基础健康服务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体检机会,通过实际行动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心中和身体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良情绪。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差异,造成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体制不一样。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社区机构和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未来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整个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改变人们对心理问题的认识误区。同事还要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建立切实可行的基层社区服务机构。所以,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帮助部门工作人员全面提高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完善基础机构,构建我国和谐友好社会。

参考文献

[1]姚鲲鹏,张庭辉.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研究综述[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11).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篇5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前言

随着高校对素质教育的高度关注,综合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的关注也是应运而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是高校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工作的一门必要课程。本文从对心理健康内涵的理解出发,探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笔者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提出理论参考。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

3.分析与讨论

3.1积极心理学概述以及研究的基本内容

3.1.1积极心理学概述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最早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Seligman等人。起初心理学界对这一概念没有达成共识,更没有意识到“积极”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重要意义。直到1996年塞利格曼上台后,“积极”一词在西方兴起一场巨大的心理学运动,“积极”这一概念才渐渐得到心理学界的明确界定。积极心理学强调对生活中积极因素的心理研究,如主观幸福感、积极的、美德等,而不把研究的重心放在消极的、失败、病态心理方面的探讨。3.1.2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重心在于考察那些可以提升生命价值的事情。人的一生常常伴有高峰和低谷,而积极心理学并不否认低谷,注重高峰,但低峰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部分。其基本内容包括三方面: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的社会制度。3.1.3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情绪体验即人们体验到的积极情绪如髙兴、兴趣、自豪等惯常程度。这些积极成分能够在无形之中支配着人们的行动,提高人的品质以及知行能力,为个人的社会交往以及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添色彩。目前,研究情绪主要包括主观幸福感、快乐,强调人要勇敢的接受过去,积极的面对现实。3.1.4积极的人格积极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体水平上,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积极心理学研究人格的目的是唤起人类对积极力量的关注,从而形成积极的人格观。积极的人格有益于个体采取有效的策略面对困难,而乐观却能在积极人格中起到重要的作用。3.1.5积极的社会制度积极的社会制度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工作、家庭以及学校。积极的社会制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正如塞利格曼所说:“这些社会科学以揭示和发现所有给人生活带来困难和痛苦的制度为己任,其最大的作用莫过于帮助我们减少一些伤害我们的条件。”积极心理学对于积极的社会制度的研究在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呼吁全社会对积极科学的重视,从而建立积极、科学的社会制度。

3.2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3.2.1有利于充分体验积极的情绪对个体而言,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对个体的幸福、快乐、知足等情趣体验具有积极正面的效果,能够对不良情绪进行包容,一定的情况下还可以转换消极情绪,对特殊阶段的情绪具有一定的修复效果。相反,消极情绪对个体本事可以产生不良的影响,还可以影响到其他个体的情绪。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学生对获得幸福、快乐、满足等多方面的情感体验,来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养。3.2.2有利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大学生积极的品质包括积极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积极的个性特征有动机、能力、性格等,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以及个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首先,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疾病的预防。其次,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疾患的治疗。第二,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潜能。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人的积极力量,挖掘大学生潜在的力量,使大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对于他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上,能够跳出常有的逻辑思维,发挥出创造性潜能具有很大的帮助。第三,积极的品质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拥有主观幸福感的人觉得生活中得一切都是积极的,他们不否认消极,但却能够在悲观中寻到乐观,在失望中感受快乐。3.2.3有利于建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优良的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人际关系和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形式。相反,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人际交往可以概括成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个体身心健康;有利于增强自身对心理疾病的免疫力。因此,从积极心理学出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较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促进大学生以及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3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3.3.1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存在不平衡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可分为消极目标和消极目标。前者是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积极目标是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能力。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人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掌握为人处世的基本技能;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侧重于消极目标,把解决少数大学生的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作为主要任务,轻预防而重治疗,从而导致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3.3.2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存在滞后性滞后性主要是指已有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反映市场的供需关系。心理咨询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取得的成绩不可否认,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急需解决。如咨询场所欠缺;咨询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欠缺;心理咨询宣传不到位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曾提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正常人。把健康人的心理和健全人格作为研究重点,突出人的本性、价值和潜能、以及高峰体验和自我实现。3.3.3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实践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可能取得成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大学生最需要的课,但是,大学生最不满意的课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老套,形式单调,与实际相差甚远。大多数的学生没能在课程中体会到心理健康的乐趣,更不能理解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以及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相铺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3.4建议与对策

3.4.1树立积极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传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于消除人心理和社会的各种问题,以预防各种恶性事件为前提,并期望问题被消除的同时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繁荣。当前社会,国家提倡“中国梦”,意义在于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能够感受到国泰民安,中国梦不是少数人的梦,而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梦。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增进大学生的幸福感为主要目标,可以说是中国梦的表现形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要体现出这一主题———让学生生活更幸福,让学生过得更有意义。因此本文建议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中大学生能够体会到主观幸福感。3.4.2积极心理咨询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相结合高校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较强的理解以及接受能力,因此,采用积极的心理咨询方式来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为有效。传统的心理咨询存在严重的滞后性,缺乏与家庭、社会的联系,缺乏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结合。因此在今后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应该注重把握整体的观念,唯物辩证法证明世界是联系的世界,只有把社会、家庭、学校与心理咨询联系起来共同发展,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有所成就。3.4.3积极心理学对构建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启示长期以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常常将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归咎于专职教师或专职机构,缺乏主动联合家庭和社会,形成家、校、社会紧密联系、共同协作、三位一体的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心理学认为学生所处的环境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组成,所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在于三者的共进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之间进行双剑合璧,还需要社会这个大团体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只有三者共同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开疆辟土。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的重要因素。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营造积极向上、健康良好的公众心态和生动和谐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周旖.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5.

[2]侯怡.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析[J].南京农业大学.2014.1.

[3]陈伟.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分析[J].文史博览(理论)2013.11.

[4]孟丽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1(30):11-14.

[5]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4.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篇6

关键词健康健康第一流变学校体育现实意义

一、“健康第一”的流变

自远古时代到现代社会,健康一直是人们不变的追求,“健康第一”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生着变化。远古及古代的生存条件恶劣,跑得快、跳得远、投得准等这些原始状态的“健康”是生存下来的必备条件;追溯到我国的现代,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权利,此时的“健康”主要指生物学意义的健康,也就是身体健康;再到当前社会,物质条件的富足,交通、通讯等条件的便利,健康内涵进一步延伸,相应的,“健康第一”也在发生着变化。

1.古代基于生存和长寿需求的“健康第一”

“健”的篆体写为“”,字意为:一个人的腰身高大魁梧、强健有力。“康”的甲骨文写法为“”,造字的本意是:一个人俯下身子拿水桶在井里打水(见《说文解字》)。从古人造字的本意上来讲,当时的“健康”是指人的体型高大、健壮有力。在古代通常把肌肤光滑有弹性、血脉通络畅达、筋骨坚固强壮、心态平和清静、精气通和畅达作为健康的标志(见《吕氏春秋・达郁篇》)。可见,在古代“健康”主要表现在身体魁梧、精神抖擞和体内循环通泰三个方面。

远古时代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人类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少食、少水、缺少居住条件、周围猛兽虎视眈眈,唯有具备力量大、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能攀爬、射得准等条件,才能生存下来。此时的“健康”仅仅停留在生存和生活需要上的、最低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健康。

到殷商时期,人们生活中已有“五福”和“六极”的常识,开始有了模糊的健康和长寿意识。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当时贵族阶层已经把“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作为教育的内容。史料记载:孔子在传教的过程中不但传授射、御两项内容,还开设了登山、远足等科目。“五禽戏”、“导引术”和“吐纳术”等运动项目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健康的一种手段,运动是维系健康的手段也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认识,并且运动的强度和运动量也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远古时代“健康”就是存活下来,近古时代开始有了健康长寿意识,并有了维持健康的手段,并开始注重运动量和强度。此阶段健康已被看作是生命中的一个重要事情,此时的“健康第一”只是模糊的意识形态。

2.现代人权、人格视域下的“健康第一”

在古代,运动已经成为维持、达到健康的一个手段,这些都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健康。直到近代,健康的含义才逐渐得以明确,健康不仅是一个人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时代赋予每个人的权利。马克思曾提出健康是人权的第一位,并说适龄儿童的全面发展不但要让他们参与生产劳动,还要把智育和体育加入到教育的过程中来。列宁也曾把健康的身体比作为青年一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条件[1]。可见,健康作为人的权利得到世界的承认,健康作为第一位的意识也深入人心。

著名教育家和革命家蔡元培先生提出了青少年要注重健全人格、完全人格的培养[2],人格的培养是教育的主要任务[3]。他认为养成完美人格,首先是体育的发展,然后才是智育和德育的发展。他曾说健康的思想来自于强健的身体[2]。蔡元培先生认为体育除具有健身功能外,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发展都离不开体育,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蔡元培先生“健康第一”的思想意识已经形成,也是我国教育界“健康第一”理念的首倡者。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提出“健康第一”的第一人,他把健康看成教育和生活的出发点,看成是德育和智育形成的基础。他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有健康的生活,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健康的人。他把“健康的体魄”作为“生活教育的五目标”的首个目标。他认为身心合一、身体健康是精神健康的基础。在育才学校创办的过程中,他把全校师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提出“健康第一”的口号[4]。他推崇学校教育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智体三育并重,坚持“健康第一”。在《每天四问》中把对身体的进步作为第一问,因为“‘健康第一’,没有身体,一切都完了”[5]!陶行知先生明确地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确立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并且,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健康第一”具有较为深远的社会学意义,他所说的“健康”是人民大众的“健康”,而不是古代所谓的上等人或贵族所追求的“健康”。

同志是我国现代体育的重要倡导者之一,当他看到“民族日趋轻细”[6]的国民体质状况时,疾呼“吾尝…变从民质…”[7]。他明白之所以民族造成“轻细”的“体质”,是由于对体育的“真义”和体育课之价值认识不足所导致的[8]。为纠正重德智而“略于体”的状况,同志倡导“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强调德、智、体是同步发展的,且“德智皆寄于体”[6]。皆因体育是载知识的“车”,寓道德的“舍”。故,“善其身无过于体育。体育…占第一之位置…学问道德…收效远”,“其身善者,他事亦随”,“勤体育”致使“筋骨强”,“筋骨强”则会“体质变”,“弱可转强,身心可以并完”[6]。的“健康第一”体育观是宏观的、辩证的体育观,是唯物主义思想意识形态下的真义体育观。

从蔡元培的全人教育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再到的真义体育,可以看出“健康第一”的体育观已经逐步形成,并日趋清晰。“健康第一”不再仅仅局限于个体生物学意义上的健康,而是上升到个体权利的层面,开始上升到人民大众的层面,“健康第一”的社会学意义逐步提升。

3.当代社会健康多维度背景下的“健康第一”

世界卫生组织(wHo)1947年把健康认定为:“不再仅仅指身体没有疾病,而是个体表现出来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完备状态。”[9]并相继确立了健康的十条标准(见表1)。1968年wHo提出:“健康就是身体精神良好,具有幸福感。”把个体的主观感受――“幸福感”,加入到健康的内容,健康的内涵进一步扩大。20世纪90年代,wHo又将道德的健康划入健康的范畴,强调完全健康的人不仅是心理的健康、身体的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融入能力,而且同时也要具备健康的道德(见图1)[10]。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134个国家的代表,1978年在前苏联哈萨克共和国的首府阿拉木图召开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会议明确了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制定并通过了国际卫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阿拉木图宣言》。明确指出:健康是每个人的基本人权,提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一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性卫生目标。将健康作为一种人权,在全世界范围内以文件的形式进行传达,这在国际上实属首次,健康的高度由生物学、社会学高度提升到政治的高度。

由此可见,随着“健康”内涵的变化,相应的“健康第一”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古代生存意义上的“健康第一”,到近代生物学意义的“健康第一”,再到现代多维度的“健康第一”。随着“健康”内涵从单纯的身体层面过渡到身体和精神层面,又上升到人权和道德层面。“健康第一”不但成为人民大众的一种权利,人人都有追求健康、享受健康的权利;而且,“健康第一”又是赋予每个人的一种社会义务,人人都要具备健康的道德情操,人人都要具备为社会的发展、中国梦的实现而奉献的精神。

二、“健康第一”在学校体育中的现实意义

学生的健康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重申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要在学校教育中切实负起学生健康的责任,肩负起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助其掌握运动技能的重担。国务院2001年5月29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再次强调“健康第一”是整个教育系统的责任,学校体育一定要担负起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运动习惯的责任。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学校体育“新课改”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11]。强调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要围绕学生的“健康”这条主线开展,并确立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五大领域目标[12]。足见,当前“健康第一”理念在学校体育及体育教学中的现实意义是何等重要!

“新课改”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内容的优化等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在提高学生体质状况上还略显力不从心。据1985年至2006年期间对我国青少年体质与健康状况进行普查的情况看,截至2006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处于连年下降的水平。为改变这一现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6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要求自2007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行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提出要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等理念深入人心。为保证“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再次郑重提出:学校教育要严格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学校体育要把增强青少年体质作为基本目标之一。

在严格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一系列举措下,青少年体质状况得到很大改观。2010年我国青少年体质第6次普查结果显示: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有所改善,中小学生体质连年下降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但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处于下降的趋势[13]。充分说明我国学校体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成效是显著的,但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为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提高我国青少年的体质,2012年10月22日国办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在学生全面发展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意义。

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不容乐观,提高青少年体质任重道远。要改善这一现状,学校体育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不动摇,学校体育要切实为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创造便利的条件。同时要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健康第一”的导向性作用,引领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向“关注青少年的体质状况改善,引导他们向往和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克祥,周志俊,周坤.陶行知健康第一思想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体育科技,2005(1).

[2]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何叙.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演变[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4]潘明,鲁月强.论陶行知的健康教育思想[J].体育学刊,2002(3).

[5]陈波.陶行知教育文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6].体育之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9.

[7]萧三.同志的青少年时代[m].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

[8]中国近代史资料[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9]郝树源.论体质与健康[J].体育学刊,2002(2).

[10]胡小明.体育与健康新论[J].体育与科学,2005(1).

[11]梁立启,邓星华.国外学校体育思想的传入及其对我国当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J].体育学刊,2013(5).

[12]毛振明,王小美.体育课改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篇7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管理对高血压病控制的影响分析。方法466例高血压患者,分别建立高血压管理档案,同时在社区内开展健康管理工作及高血压健康评估。结果患者健康管理后生活情况优于健康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与管理后1个月舒张压(SBp)和收缩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管理3个月后SBp和DBp较健康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进行健康管理,可有效对高血压病的病程进行控制,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自觉性及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社区健康管理;高血压;管理效果

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活品质亦随之增长,但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生活压力则导致了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病率[1]。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若不及时发现、控制,极易引发冠心病、脑卒中、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多脏器疾病。社区作为人民生活、聚集、活动的重要场所,可有效对群众进行健康管理、宣教等工作,对此本文将对所选社区进行健康管理和宣教,并研究其实用价值,取得可喜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搬资料选择本地胜东社区工农小区作为研究地点,资料选择于2012年4月~2015年4月该小区常住人口1608户,纳入健康管理1224户,通过3次以上不同日期静息状态下达到SBp≥90mmHg(1mmHg=0.133kpa),DBp≥140mmHg的高血压患者466例,检测工具为鱼跃牌立式水银血压计。对该466例高血压患者分别建立高血压管理档案,同时在社区内开展健康管理工作。具体报告如下。

1.2方法

1.2.1为该社区居民建立《高血压健康情况评估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体重、联系方式、身高、详细住址、经济情况、既往史、家族式、过敏史、遗传史、高血压认知度、生活习惯(吸烟,喝酒,作息时间)、饮食习惯等。

1.2.2建立个人高血压档案,以单元为单位建立每组家庭高血压档案编号,通过书面整理和网络存档方便存取、查询和管理。对于确诊高血压患者设立指定护理人员负责,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随时交流,借此提高社区整体健康管理能力。

1.2.3建立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2],具体包括:①心理疏导:要求医护人员与患者积极沟通,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通过鼓励的方式使患者积极主动的接受用药,提高依从性。②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指导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糖分、盐分及脂肪摄入量要严格控制,嘱其多食新鲜蔬果及适量肉类,保障营养供给与膳食平衡,同时告诫患者摄入过多盐分易引发血压升高,因此应注意减少盐分摄入量,并鼓励患者戒烟限酒。③制定适当的有氧运动,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体质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项目,如慢跑、骑车、瑜伽等,运动量遵循由弱到强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注意保护措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④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高血压作为一种长期性心血管疾病,选择合理的降压药并长期服用是目前最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要求医护人员首先为其择定适当药物并嘱其坚持每日服药,动员患者家属辅助进行家庭监督护理,减少误服、漏服、多服等引起的不良反应。⑤保障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嘱其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睡眠质量。通知家属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通风、整洁,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会活动,维持一定社交生活。

1.3观察指标制定详细项目评估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运动量、盐分摄入、戒烟限酒、心理情况、用药依从性。同时监测患者管理前后SBp和DBp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健康管理前后生活情况比较466例患者健康管理后生活情况优于健康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健康管理前后患者SBp和DBp变化情况比较管理前与管理后1个月SBp和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管理3个月后SBp和DBp较健康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高血压最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发病率较高对群众健康危害程度与群众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具有高度关系,因此在社区开展高血压健康管理意义重大。利用本次在胜东社区工农小区的研究得知,通过对居民增强疾病健康工作、调整饮食习惯、增强社交运动、调节心理等方面的工作,该地区居民提高了显著的用药依从性、自觉性和注意健康生活。总之,社区健康管理有利于监管高血压病的发展控制,同时利用这一模式可提高患者自控能力,达到合理的利用并提高医疗资源[3],降低发病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马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社区高血压病健康管理和干预作用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2(15):167-168.

[2]张囯丽.社区健康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3(23):377-378.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篇8

一、健康意识

谈到健康,通常人们会首先想到身体健康。当然,身体健康很重要,是人从事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但身体健康并非健康的全部含义。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健全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即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1)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它有助于青少年优良品德的形成,有助于青少年智力的发展,有助于青少年身体健康。(2)心理健康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只有从小注重培养健康意识,积极维护和增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将来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为祖国和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挫折意识

人往往认为,挫折给人以身体和心理上的打击、压力,造成人的精神痛苦,产生消极的减力作用。实际上,挫折对于弱者,具有消极的减力作用;对于强者,则具有积极的增力作用。它可以使人受到考验,得到锻炼,积累经验教训,增长才干,正所谓“石压笋斜出,悬崖花倒开”。只有从小注重培养挫折意识,具有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百折不挠的气概,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毅力,才能使人更加坚强和成熟。

三、道德意识

道德是规范我们行为的重要准则,具有良好的道德,能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学会正确“择取”,懂得什么是应该追求和坚持的,什么是应该拒绝和放弃的,它可以唤起人们的良知,正义感、荣誉感和羞耻心,使我们能自觉主动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不迷失人生的方向。

四、法律意识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其实质就是:确立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确立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根本原则,以保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能依法进行。只有从小注重培养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才能做到依法维护国家、集体、公民的利益和自己的合法权益,勇于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将来才会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五、竞争意识

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步潮流中,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缓和,但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世界各国纷纷实施自己的人才战略,发达国家凭借雄厚实力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揽人才抢占21世纪的制高点。我们既面对着大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六、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创新精神是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

七、开放意识

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从小注重培养开放意识,做好长期对外开放的思想准备,将来才能勇于面对世界、面对未来的挑战,抓住机遇,胜任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八、国防意识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篇9

[关键词]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4-0039-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理工学院社科基金青年重点项目“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研究”(KYY1206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郝永贞(1982―),男,山西寿阳人,硕士,江苏理工学院教师,助理研究员;陈丽娜(1983―),女,黑龙江密山人,硕士,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助理研究员;孙杰(1980―),女,河北保定人,江苏理工学院教师,讲师。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重视生命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但从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来看,却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取向工具化、教育内容知识化、教育手段技术化等现象。[1]从生命的视野建构生命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推动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内涵

心理健康作为人自身生命的一种状态与自我认知,从属于生命,内在于生命,是人整体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和实现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内在动力。

从心理健康与生命这种内在关系来看,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是立足于生命的视野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新理解与反思建构。它是以职校生生命为基点,遵循职校生生命的特性,用合乎职校生生命本体的方式,对职校生进行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的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模式是在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指导下,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形式、过程优化重组而形成的一整套实施程序和操作规范。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命性,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要回归生命,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生命的完整性、共在性,注重学生生命意义的体认和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第二,强调将生命的核心议题全面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围绕职校生生命发展和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心理、生命问题进行多层次的教育;第三,强调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更多地用体验、反思、对话等“属人”的方式,来增进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

二、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核心理念

1.基于职校生生命的内在诉求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关注人的生命诉求。职校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加之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使得他们在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求职就业、人生追求以及学习、成长、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生命困顿。职校生这些生命成长中的诉求都应成为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的起点和重要关注点。只有积极关注职校生的生命诉求,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

2.关注职校生生命的整体生成

人的生命有三重维度:一是自然生理性的肉体生命,二是关联而又超越自然生理特性的精神生命,三是关联人的肉体和精神而又赋予某种客观普遍性的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作为一个“中介”,将肉体的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紧密地连接在一起。[2]人就是由这三重生命构成的具体而完整的生命存在。这种完整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将人的身心割裂开来,只关注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发展和心理问题的解决,忽视生命自我保护和生命意义价值等层面的教育。

3.为了每一个职校生生命的和谐发展

人的未完成性和未特定化蕴含着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对健康的积极向往,一种希望发展,或希望人的各种潜力得到实现的冲动。”[3]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倡导用积极发展的眼光关注每一个职校生,相信他们的生命潜能,相信他们都可以向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因此,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不再只是针对个别学生的生命心理问题的治疗矫正,而是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和谐发展。

三、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目标体系

1.基础目标:关爱生命,增进生命健康

关怀生命是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旨趣。一方面是针对少数职校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疾病、危机以及不良生活习惯进行矫正教育,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另一方面是引导所有职校生从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困惑入手认识生命的现象、问题、本质,提高身心健康意识,掌握保护生命的技能、方法,增强珍爱生命的意识。

2.发展目标:优化品质,促进生命和谐

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停留在保护生命、增进健康的初级层面上,还应该从积极的层面上立足职校生现有的心理发展基础和“最近发展区”,培养他们乐观、希望、爱、感恩等积极心理品质,增强他们对生命的尊重、敬畏和抵抗生命挫折的能力,进而促进人格的健全和生命的和谐。

3.终极目标:开发潜能,实现生命价值

人是一种意义性的存在,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以价值、意义和目标作为归宿。当前部分职校生对生活的茫然感和无助感恰恰反映了生命意义的缺失。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直面学生心灵的教育,不能不关涉学生的精神层面。因此,开发职校生的生命潜能,引导职校生探究生命的意义,帮助职校生找到生命的价值成为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价值追求。

四、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主要内容

1.生命健康教育

“人的生命首先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离开个体生命的自为存在,一切都会失去真实的承担者和前提。”[4]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的存在是人一切活动的前提。因此,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关于生命的特性、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教育;其次是关于生命情感的教育,通过对生命唯一性、独特性、不可逆性、短暂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2.生涯发展教育

人的生命是一个共在体,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他人、社会、自然。生涯发展教育主要是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的教育。人与自我方面包括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能够调控自我的情绪和压力,进行自我生涯规划,学会学习,提升就业能力,等等;人与他人方面包括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正确处理亲情、友情及异性关系,学会尊重理解他人,学会与人合作等;人与社会方面包括学会适应社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团队的关系;人与自然方面包括树立民胞物与的情怀,尊重生物的多样性,身体力行保护生态环境,追求可持续发展等。

3.生命价值教育

人之为“人”的本质,应该说就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价值性实体。人活着总要追问为什么要活着,如何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最终落脚于生命价值的实现。生命价值教育是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最核心的内容。生命价值教育主要是引导职校生从自身生活出发,体悟生命的意义,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创造自我生命的价值,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操作程序

1.激发生命情感,唤醒生命意识

“情”是打开生命之门的“钥匙”。“生命情感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确认、接纳和喜爱,是对生命意义的肯定、欣赏和沉浸,以及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珍惜。”[5]当前职校生存在漠视生命、轻掷生命、挥霍生命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生命情感的缺乏。只有激发了积极的生命情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唤醒职校生珍惜生命、欣赏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

2.强化生命体验,培养积极人格

生命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更是一种体验教育。“只有体验的东西,才能内在于人的生命之中,融化为生命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体验是进入生命的唯一通道。”[6]因此,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在激发职校生生命情感的基础上,通过体验的方式增进职校生对生命的理解,提升对生命的感悟,进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生命行为,最终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3.挖掘生命潜能,引导自我实现

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在于使职校生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形成积极的人格,更在于挖掘职校生的生命潜能,促进职校生生命的自我实现。每个个体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生命潜能,只有当个体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潜力的时候,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因此,生命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帮助职校生了解自身生命的潜能所在,引导职校生在生命体验中去发现自己的优势潜能,在生命旅程中不断实现生命的价值。

六、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策略

1.注重生命心理型教师素养的提升

教师是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最关键因素。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教师的生命状态和心理品质会直接影响学生

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广度,加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增加了生命教育的内容,这对心理健康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熟悉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技术,还要掌握生命教育的理念与方式。因此,职业学校既要加强对全体教师生命教育理念的熏陶,更要注重对心理专业教师生命辅导技能的培训与提升。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整合

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深度的融合。在理念上,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于生命教育的视野提升心理健康的境界;在内容上要围绕职校生生命发展和日常生活中遭遇的生命问题和生命现象,以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向度重新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而不是简单加入生命教育的版块;在方式上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技术(心理咨询、团队辅导等)的优势进行生命知识、技能的教育,在生命意义价值的教育中要更多地用体验、对话、反思等“属人”的方式来进行。

3.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合力

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它更多的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活动,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生命工程、幸福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配合。职业学校是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主体,负有主导作用,教育理念、目标、内容、方式主要靠学校来确定。家庭是与学生生命链接最为紧密的地方,争取学生家长对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至关重要,学校可向家长宣传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提供合适的方法与技术。职校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易感染性,因此,社会方面要为职校生的成长营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关注健康、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紧密配合,做到优势互补,责任共担,才能提升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1]郝永贞,陈丽娜.中等职业学校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反思及其模式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4(8):86-89.

[2]光.生命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199.

[3]周琢虹.职校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职教通讯,2005(12):50-52.

[4]高青海,胡海波,贺来.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哲学精神[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113.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篇10

这是一种中性状态。紧张、疲惫,以及焦虑、抑郁感,很难说属于疾病,但也不属于健康体征。情绪、感受的状况也是如此,处在既非健康亦非疾病的中性状态。当一个人偶然地、周期性地或能够较为“轻松”地承受某种不良情绪或负面感受时,这种情绪与感受就属于情感或心理领域;当某种紧张、焦虑、抑郁经常重复发生,或变得难以承受时,情绪、感受就转向了躯体化。这时,人们会说他是一个病人,或者一个人此时才承认:“我生病了。”随后的意思接着多半则是:表示退出、延缓、中止某种“正常的”活动或淡出某个承担着义务的社会角色。

然而通常情况下,人们处在一种常态化的紧张、疲惫、焦虑或抑郁之中。人们将之体验为一种既非疾病亦非健康的中性状态。在大多数时间,愈来愈多的人们生活、滞留、感受着这一并不愉快的“中性状态”。

不同于欢乐与喜悦之情,亦不同于痛苦、疾病,中性状态缺乏言说。中性状态似乎不必言说。而身―心的危机、或身体―社会的危机就在其间酝酿。中性状态是沉默。此时,一个人常常很难断定,这种不良情绪如焦虑、烦躁、抑郁感,到底属于身体化的病痛还是属于情感与感知主体的主观性感受。

事实上,一些用于情绪―身体的词语或感受,也适用于描述社会,疲惫、厌倦、冷漠感、萎靡不振,或者紧张、焦虑、躁动、无意义感、攻击性,也属于一种社会属性。身体―社会共享某种情绪状态,无论是健康的还是有害的。我们的身体不是一个封闭的生理系统,我们的身体是社会化的身体,它是身体―社会系统。将身体―情绪孤立起来理解,并不能删除身体―情绪与社会语境的链接。身体的状态与社会状态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属性,也分享着某种相似的感受。

对于抑郁状态来说,紧张和疲惫构成了情绪―身体的常态。紧张或相反的疲惫,都同样表达了身体面对压抑、压力时失去的平衡,紧张与疲惫都能够使人的身―心变得脆弱。除了生理上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的紧张,情绪、感受或者说心理―社会因素可能导致的紧张与疲惫更为常见,且不易康复。

通常人们会关注是什么“事件”、“个人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来解释紧张、烦躁、焦虑或者抑郁,但是存在着一种常态化的非常状态,比如一个人持久地生活在恶意、冷漠、贪婪、攻击性的社会状态之中,而且无力改善它,一种社会性的常态、一种事态而非具体事件的影响,虽然不易为关于个人疾病的陈述话语所关注,却构成了潜在的诱因。而个人所遭遇的事件,只不过是一种社会常态的重复而已。

无论是个人生活所发生的偶然“事件”,还是病态社会的常态化,都能够积累成个人的身―心疾病。问诊就是将这些因素与个人的疾病或康复之间建立起一种分析解释模式。一个人的自我分析或心理咨询也旨在指认出身心“紧张”的社会之源、疲惫与焦虑的生活之源。

个性―社会。在个人的感受、情绪与身心健康或疾病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个缓冲地带,一个中介性的环节,那就是个体状态的某种独特性。同样的生活环境、相似的社会心态之下,个人的疾病与健康、个人的寿夭状况确实并不一致。对于承受着相似的压抑或压力的人们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做出敏感程度相似的身体―情绪反应。因此,关于健康的咨询被大量地导向“个性”、“个人心理”方面。无论是医学、健康顾问还是所谓的国学,都教导个人身心的“修养”,“包容”、“忍耐”、“涵养”,强调个人的“不动心”、“不动情”、“万事听从自然”,直至强调重塑传统意义的“人格”概念在疾病与康复中的“治愈”功能。在最低限度上,疾病与健康的核心被归结于个人的心理承受力、处世方式及其应变能力。疾病被归结为个人修养或人格方面的缺陷。疾病会受到某种莫名的类似于“道德”不完善的莫名内疚或外部谴责。健康则可以视为个人修身的成果,健康意味着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古老的修身哲学对此疾病的语义阐释提供了道德支持的诸多理据。《疾病的隐喻》作者苏珊・桑塔格曾饱受癌症病痛折磨

敏感、脆弱,是一种检测性的、免疫性的感受能力还是一种病态、虚弱、不完善?认识到前者是基于一种新的文化属性,一种新的个性化的标识,确认为后者则显然属于将一种新的境遇归化为传统的道德范畴,并且由此可能遮蔽了人的敏感性所具有的揭示性与批评性的内涵。

这导致了一种对疾病的封闭性的理解。当考虑到个性、人格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的关系时,当考察一个人的“处世方式”和“应变能力”时,或当考量个人的修身哲学时,就不免是在犯一个心理主义的错误,就是将个性、人格封闭起来看待,将之视为与社会状况无关的纯粹内在的、自我调适的问题。个体特性及其处世方式这些概念都表达了指向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个人对社会及其规范的认可程度,个人融入社会的程度。社会不能将疾病与健康的责任全部推诿给个体,而应考虑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有利于(有害于)个人健康、有利于(有害于)个人发展的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善。

这是一个身―心―社会。显然,疾病与健康的语义网络无法回避身―心问题的社会化。疾病与健康的含义会随着社会合理性的程度而改变,也会随着社会规范、社会价值是否塑造了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而改变。如果社会关系是扭曲的,如果社会规范缺乏合理性或处在潜规则的支配之下,个人的处世方式只能以放弃批评、质疑为前提,只能以无条件地认同不合理的潜规则为前提,只能进行所谓的自我心理调适,那么,修身哲学的结论就被倒置过来了:越是没有心肝的人或懵懂状态越是能够使自身调适于一个不合理的社会,越是拥有理性与良知的人则处在极度的不适应状态,被边缘化、被遗弃,成为一个不健康的或成为一个“病人”。尤其是在一种知识生活中,这样的病人或疾病,意味着一个人既没有勇气成为一个“良心犯”,也不甘于做一个同谋,陷入抑郁是一种自我谴责、一种忏悔还是一种对社会角色及其难以承受的伦理义务的逃避?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普遍地成为不健康的人,抑郁、焦虑、厌烦,或处在紧张、焦虑与疲惫的中性状态。尽管无法对此进行科学的统计调查,疾病更多地来自于不良的社会经验、不良的社会关系、不良生活感受的积累,这一判断大致是一个可以感知到的事实。尽管临床医学和养生学都在有意无意地缩小或无视这一状况,将身―心―社会关系化约为个人的身―心关系,并尽可能地封闭在个人身心的自我循环中,寻找疾病的治愈,寻找健康的可能性。

疾病与健康的社会含义。当一种急剧的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与制度的惰性呈现出长期的紧张,当社会生活环境处在不健康状况下,连个人的成功、个人的才干也被迫转换为全然消极的东西,智慧堕落为诡计,能力转换为不择手段,而如此一种悖离了普遍价值的成功,最终也会处在社会评价体系自身的撕裂之中。

疾病会成为对个人的质疑,也会翻转过来成为对社会生活环境的一种质疑。某种更普遍的价值观、某种更深刻的意义感,这些在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缺失,以及它们被成功哲学、功利主义、暴力与攻击性社会环境所取代,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个人处于压抑、压力之下。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值得考量的因素有很多,个人与社会或共同体之间的纽带――能够共享的利益、情感、价值――是否存在,拥有社会参与还有遭遇社会排斥,个人参与的活跃状态还是被边缘化乃至冻结,社会规范与标准是否获得多数个体的充分认同等等,其影响不仅限于身体状态,也波及身―心―社会之间的平衡。

疾病的语义网络从单纯的身体器官到社会范畴,对身体检测意义上的疾病变成了对身―心―社会关系的考察,压抑、压力、压迫感,或紧张、厌倦、疲惫,包含着从身体感受过渡到心理―社会感知等更广泛的语义光谱;与之相应,健康也就从生理身体的舒适到心理的惬意、情感的愉悦、行为的有效性、成就感、社会参与能力的提升抵达个人在社会关系的表现力、影响力的层面,从身―心关系过渡到身―心―社会的关系之间的和谐与平衡的估量。

在社会生活的较低层面,健康意味着生存,意味着劳动强度与工作时间、家庭收入、休息、运动、医保、饮食、生活习惯等等物质领域的事情;对较高的社会阶层或个体来说,健康意味着一种社会参与性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它所关注的是话语交流、情感与心智活动、社会纽带的建构、社会价值的体现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健康意味着拥有非压抑性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理念,而且能够在一个认同性的人类共同体中从事一种自由的个人―团体―社会实践。就像疾病的语义网络从属于身体―社会范畴,健康的语义网络拥有更深入的诗学―社会学语汇。

积极的社会参与感与成就感意味着身心健康的最高含义,就生理机体而言,唯有衰老、疾病、死亡使这一过程――在社会关系与社会价值系统中的自我表现及自我实现――出现“中断”、“中止”、“停止”,疾病、衰老会成为一个人有意义生活的中止,会使个人中断与他人、与社会富于活力的联系,呈现出身―心―社会的循环的停滞。

事实上不难感受到,一种不健康的社会环境或制度惰性常常扮演了中断者与停止者。它打断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健康的循环系统,中止了个人富有积极表现意义的理性实践与其他有益的社会生活实践,更普遍的社会生活意义被不合理的规范虚无化,更有价值的个人与社会实践空间被取缔,更自由的生活意义与精神价值方面的创造活动受到了限制,个人与社会交往的纽带被阻断,个人参与社会的程度被降低到乌有。一个不健康的社会让人未老先衰。社会环境塑造健康或导致疾病已经是疾病的社会语义学中一个触目惊心的问题。

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更具有创造性意义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消失之时,也就是个人陷入一种类似于疾病、衰老的“阻断”状态。当个人的参与及个人的社会活跃性被一种惰性的力量“叫停”,无力感、无效感、无意义感,乃至个人的焦虑、抑郁与病痛,成为疾病的社会根源。

病菌与毒素的社会隐喻。因此,存在着导致疾病的身体与物质原因,即病菌与毒素;存在着导致疾病的伤害性情感、侵袭性的情绪诱因;也存在着极易为人忽视的社会―理念―价值虚无化的原因。对于支配性的阶层而言,疾病与“健康”取决于争夺权力资源方面的得失胜负,对于更广泛的阶层而言,被剥夺了存在感就构成了一种压抑性的社会环境。

一方面是经济利益的激增、权利意识的觉醒,一方面是可以共享的利益、权益及社会自我组织的缺失;一方面是自我形象的扩张,一方面是自我理解的矮化;一方面是物质生活的相对富裕,一方面是社会参与与交往形式的匮乏;这一状况使个人及其社会生活发生了价值的狭窄化,生活的意义感知亦被极度减缩。然而,随着个人―社会感受力与敏感性的普遍提升,个人情绪与社会心态亦趋向于抑郁,狂躁的或内敛的抑郁。抑郁感受是普遍压抑的社会环境的一种个人投射,是个人的身心为缺乏自我对话、自我阐释、自我组织这一紊乱的社会状况所付出的代价。

支配权能够建立起一种有效的管制,而不能建立起一个合理的社会。支配权在建立起社会对权力的膜拜时恰恰意味着社会自身的失败。膜拜支配权的社会是一个充满暴力和攻击性的社会。在某一历史时期,“暴力革命”与“革命暴力”将这一狂躁而抑郁的社会状况合法化了。权力所建立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极度简化了人类关系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使最富人性内涵的社会关系变成了操纵性、压抑性的身―心―社会体验。这是一种极其接近或混淆于疾病的体验。置身于个人身心―社会心态暴力化倾向中,连沟通、交流的语言也变成了攻击性的“投枪匕首”。在一种充斥着支配性暴力与私人暴力的攻击性社会里,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善意、爱、友谊、理解等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常常被仇视、攻击、算计等所取代,生活交流、社会交往、政治参与被社会禁锢所取代,个人的富有表现主义的生活被刻板划一所取代,个人通过社会参与提升自身价值的途径被媚上欺下所取代,自我认同被自我厌恶所取代,意义感被失败感或挫败感所取代。

这些对于个人的健康而言是破坏性的,它是对个人的身―心关系平衡的破坏,也是对身―心―社会之间平衡的破坏。

望闻问切的隐喻。这是一种职业性的对于他人疾苦的关心。然而只有当人蜕变为病人时,才有人(医生)“看”他们,才有人嗅他们的气息,才有人和他们说话,听他们倾诉苦衷,才有人把握他们的脉搏和倾听他们的心跳。只有当他们从“活跃”、“完整”、“健康”的人蜕变为病人时,他们才能有“参与”对话的契机,他们关于病痛、哪里疼痛的陈述才会有一个短暂的听众。这是一个关于治疗、治愈的社会表征。

疾病构成了他们与他人、与社会机构(医院)的唯一确定的关系纽带,但被局限于一个高度封闭的地点,一个象征着退出社会生活而非参与性的社会生活的空间。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传统的退出社会角色、推辞社会义务的类似于“疾病”的策略,那就是传统社会中的佯狂、装疯卖傻,那就是癫僧、狂客及各种各样的狂狷之士。由于一种压抑性的社会角色、压迫性的社会义务如此难以承受,他们以类似病人的人格蜕化策略退出了虚假的“公共生活”,委婉地辞去了令人绝望的社会角色,而且一般来说总能够得到社会谅解。他们以“疾病”的方式、以“病人”的角色,逃避了压抑性的社会机制,逃离了异常、紊乱、干扰、压抑性的社会秩序,暂且在缩小的人格范畴内,恢复一种心理内部环境脆弱的平衡。

这是一种消极的健康观念。不动心、不动情、遗忘、退出参与,这是对社会经验与生活记忆的虚无化,是消极的健康策略。将身―心―社会意义上的健康与平衡压缩至生理上的身体内部。将身―心―社会关系的语义网络及其关联置之度外。退回到身体的封闭系统。退出社会交流与语言活动。事实上不过是让生命处在无活力、衰弱、亚健康状态。

疾病是健康的社会联系缺失的一个表征,疾病隐秘地表达出对这些关系进行修复的一种渴求。健康是一个身―心―社会的“平衡”概念。

某些疾病能够直接从形体、面貌上导致自我形象的改变或丧失体面,但所有的疾病都不同程度地介入并改变了个人生活,使人对自我形象、生活意义与存在价值产生怀疑。在此意义上,疾病意味着个人社会化的弱化或突然终结,意味着个人的社会身份及其“个人传记经验”的中断。因此,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下,人们会竭力隐瞒疾病;唯有当社会化的可能性、当自我表现与自我实现的社会途径已经消失,病人才会在一种家庭或医疗环境中公开甚至放大自身的病痛,以期得到来自他人较多的关怀。

医生角色的社会隐喻。医生扮演了“望闻问切”的职业角色,在古老的社会里是圣贤、宗教先知或神职人员,或许还有贤明的君主扮演了这一“医生”的角色,在多数部落社会里,是两种角色的合一,即巫医。医生的角色带有一种普遍性的隐喻。在现代社会,则是大众媒体对社会的“望闻问切”与“兴观群怨”,同时也是知识分子、政治家、救的社会组织的功能,在私人生活领域,这也是精神分析师和心理咨询师所欲完成的事情。就像患者与医生一样,他们之间确认了一种救助与被救助的关系。而所有救助与被救助者之间都存在着这一“望闻问切”的关系模式。

民主制是救助与被救助的同一性与平等关系的建立,民主制是医学上的医患关系转化为社会自我治理的平等关系。尽管在医学上保留着医患关系中的权威性的一方作为治愈的基础,但他的权威性被清楚地、界限分明地限制在一个特殊的领域。同时,在精神疾病与精神健康的领域内,事实上医患关系中的患者处在一种“表现者”、“表达者”的身体―社会角色上,而好的医生则充当了一个好的听众。患者扮演了他在社会功能上缺失了的“自我表现”与“自我表达”。

寻医问诊变成了相互期待、相互补充的交流行为,变成了一种言说与倾听、阐释与理解,事实上,这正好是民主制关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模式的常态。或者正是民主制所欲建构的人类社会的关系类型。

社会或许具有隐秘的医学模式,医生关心病人的疾苦,关心疾病的成因并力图进行治愈;一个健康的社会或理性政治,也同样关心人与社会中的疾苦,关心人们的利益与福利,并进而像社会高阶层的健康含义那样,关切人的自我表现与自我实现,关心人的社会生活纽带的建立、生活意义的感知与文化价值的认同。

从劳动、收入、福利到较高层面的自我表现与自我实现,一个合理化的社会尽力整合了“医生”的社会、经济、文化、宗教、心理功能,尽力减缓每一社会成员的疾苦、病痛、无助、无力感等,缓和他们的身体―社会性的紧张、抑郁与疲惫。尽力提升人们更高的价值需求,并为之提供自我表现与自我实现的社会空间,建构合理的评价体系与身心―社会的满足方式。

诗人―艺术家是疾病与治愈的自我关系的典范,他能够自我分裂为病人与医生的“医患关系”。诗人―艺术家对自己提问、诊断、质疑与治疗。他是一个自我对话者。他让一种持久的深入对话发生在自我内部。诗人―艺术家的艺术创造行为类似于民主制的社会自我治理与自我调节。一个自治性的社会环境是个体所具有的自我治愈能力在社会体系层面上的投射。虽然同样可以确定,自治社会难以免除诗人―艺术家的内在分裂感,这个社会的相对健康即基于诊断、质疑与治疗,即基于提问、论辩与对话关系。

艺术家是唯一愿意公开叙述其疾病、痛苦的人,并且他能够将疾病造成的社会身份的丢失或传记经验的中断,重新组织进新的、不无创伤性的传记经验。

与古典修身哲学不同的是,现代思想及其现代文学―诗―艺术,所致力于塑造的恰恰是人的敏感性,是与理性能力同样增强着的感受力。在提升了人对幸福、的期待时,现代文化对敏感性的塑造也提升了对痛苦、伤害及其负面经验的感受力。因此,各种旨在降低人的感受力与敏感性的保守的修身哲学未必能够奏效。唯有提升对感受力与敏感性的表达、表现,即建构出社会空间中意义丰富的语言表现力,才能够重新创造出一种身体与感受之间、社会与表现之间失去的平衡。

在身体―社会这一范式中,语言是中项;在身体―语言之间,感受是中项;在语言―社会之间,表现是其中项。与身体状况接近的感受具有较多的私人品质,而表现则拥有更多的艺术―社会属性或公共性。二者并非是彼此区隔严密的领域,经由语言活动,感受与表现之间相互转化,即身体与社会状态之间交互作用。

换言之,存在着私人情感、感受,也存在着社会情感、社会情绪或社会性感受;前者被生活领域及艺术所塑造,社会情绪则被塑造为社会―政治―艺术领域中的问题。通常而言,社会情绪隐含着巨大的社会能量,它的“波动”会“波及”深远的社会―历史领域。

在非压抑的社会形态中,政治领域和公共政策旨在避免社会情绪的激化,它对社会情感进行缓和,既通过税收、福利进行物质利益的再分配,也通过较为自由的释放社会情绪的途径或各种政治的与艺术的表现,即通过自主的语言活动对社会情感进行合理的“分配”或“配置”;而在压抑的社会环境或激进的政治领域,却旨在对社会情绪进行“激化”,阶级斗争和激进形式的社会动员不仅弃置了再分配的合法方式,也放弃了通过语言―意见―心智的交换所带来的社会情绪的交流与缓和,对社会群体情绪的激化并不能导向一种民主化的纷争,而只能导向一种病态社会心理和暴力支配。

在身体―社会之间,在私人情感与社会情绪之间,在个人感受与社会表现之间,存在着一种具有艺术表现―社会表达意义上的中项,如同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利益集体和社会情绪之间存在着一些调节性或缓和性的中项一样。就其表现形式而言,中项是语言,是话语活动。就其表现形式所携带的功能而言,是各个社会阶层可以共享的社会理念与人类价值观念。使财富、权利与利益发生社会流动的,使财富从高向低流动,使社会身份从低向高流动而非固化的,不仅只有激化社会情绪和采用阶级暴力一途,还有税收及社会福利这些合法方式的财富流动,还有基于个人荣誉、社会声望、仁慈与善意基础之上的流动形式。人类价值观和社会理念不仅是身―心―社会可以共享的中项,也通过中项在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情绪之间进行调解、表现,并对私人情感、社会情绪或公共情感进行更好的“分配”,而不是只能激化愤怒、狂暴的社会情绪。

在身―心―社会之间,在感受与表现之间,居中的是语言。身心―社会之间的能量流转是通过语言活动实现的。语言既是一种交流媒介,又是意义的载体;既是自我―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的纽带,又是主体生成的机制。人们通过语言的活跃,通过语言的自由交流,通过语言创造性的美学机制,分享共通的意义、共通的感知、共通的理性能力,通过语言分享共同体所创造的价值。

可以共享的意义感受、理性能力、社会价值,是个体身―心关系的中项,是身体―社会的中项,也是彼此区隔的社会阶层之间的中项。而它们共享的资源是语言,是自由自主的公共空间中的语言活动,在更隐秘的层面,是创造出意义感知的艺术―诗的语言。它们共享的中项是语言。没有自由交流的语言活动及话语空间,社会可以共享的意义、感知与理念就难以存在。

自我表现与自我实现具有健康的意义。既存在着诗―艺术层面上的自我表现,也存在着社会意义上的自我实现与自我表现。存在着私人生活领域的艺术表现,也存在着公共领域里的自我实现。为个人和社会团体保留、创造一种可供其实现其生命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公共空间,为个人与团体,为不同的社会阶层及其之间的交往提供更大范围的表现空间,而非制造出压抑其表现与实现的社会氛围,是一个社会健全、健康的标志。

一个社会没有可以共享的意义,没有共通的公共情感,就会陷入一种持久的社会危机。而个人的疾病多半只是社会危机的一种无限重复着的被分解的身心表达。

语言的阻断意味着理性的阻断,意味着理智平等的消失。居间地位的语言充当了身体―社会能量流转的形式与媒介,而且语言自身就携带着身体―社会的能量。如果说身体内部存在着一些循环系统,维系着身体需要与平衡的话,在身体―社会之间,语言就是这一调节性的循环系统,或者说在“身体―感受―语言―表现―社会”这一系统中,语言活动是一种居间作用,语言是媒介又是一种流动着的身体―社会能量形式。语言携带着个人的身体―感受,又将之表现于一种社会空间。自由自主的语言交流活动,沟通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情绪、感受、认知。语言在身体―社会之中的循环,是个人―社会情绪、感知的循环,也是个人―社会理性、认知的循环。

唯有当这一身体―社会之间的语言循环被暴力作用所打断,身体―社会系统才会出现疾病,而社会肌体则呈现出病理特征。

将疾病与健康的语义网络从身体扩展至身体―社会是必要的想象,假如考虑到医疗并非一种基于无可置疑的完善的知识体系上,医治同时属于一种研究,即属于一种非确然的知识和非确定状态的措施,尽可能充分地将身体―社会纳入视野,即建立起对“身体―感受―语言―表现―社会”这一具有人文社会系列的语义网络,对疾病与健康的理解,对更广泛的身体―社会状态的阐释,或许是有益的参照维度。

关于疾病与健康的语义网络的分析,意在集中于对中性状态的关注。这些想法或想象不涉及关于治疗的知识,与性命攸关的急诊无关,它所瞩目的是身体―感知和社会―表现之间的循环,尤其通过语言这一环节,这一表现性的媒介所产生的一系列身体―社会过程。作为身体与社会之间的居间物或居间层,语言既是身心性的感受,是感知与情绪的宣泄,属于具有治疗意义的望闻问切范畴,又是个人―社会主体的积极的或创造性的自我表现,最终企及一种艺术表现与艺术创造过程。